座椅组件及代步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辅助行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座椅组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代步车。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代步车(例如电动轮椅等)通常包括行走装置以及设置在行走装置上的座椅组件,其中,座椅组件包括座板和扶手,扶手设置在座板的外侧,座板供用户乘坐,扶手用于承托用户的手臂。
现有技术中,扶手与座板的位置相对固定,用户上车或下车时,扶手对用户形成了遮挡,给用户的使用造成了不便,从而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另外,扶手与座板的位置相对固定,不同用户无法根据自身的体型对扶手位置进行调节,从而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解决座椅组件的扶手无法调节而导致用户使用体验降低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座椅组件,用于代步车,所述座椅组件包括:
座板,所述座板用于设置在所述代步车上且供用户乘坐;
扶手,所述扶手设于所述座板的一侧且用于承托用户的手臂
连接组件,所述扶手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座板连接,所述扶手能够相对所述座板转动,以使所述扶手被收起或打开。
根据本发明的座椅组件,当座椅组件用于代步车时,将座椅组件设置在代步车的行走装置上,扶手通过连接组件设置在座板的外侧,在用户使用代步车时,转动扶手使得扶手处于收起的状态,用户乘坐在座板上,再转动扶手至用户所需的位置,用户的手臂抵靠在扶手上。通过将扶手转动收起,能够避免对用户上下车时的遮挡,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得到了提升;另外,用户通过转动扶手,能够将扶手调节至自身所需的位置,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座椅组件,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与所述座板连接,所述扶手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滑槽以及至少一个与所述滑槽连通的限位槽,所述滑槽沿所述扶手的转动方向设置,所述限位槽与所述滑槽呈预设角度设置;
扳手件,扳手件以可活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扶手上,所述扳手件上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进入所述限位槽的状态使所述扶手与所述座板固定,所述限位部进入所述滑槽的状态使所述扶手能够相对所述座板转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
法兰部,所述滑槽形成在所述法兰部的边缘,所述限位槽为一个且位于所述滑槽的一端;
轴管部,所述轴管部连接于所述法兰部,所述轴管部用于所述扶手配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
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扶手之间法兰连接;
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配合,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法兰部配合,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使得所述扶手具有打开方向运动的趋势。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的过孔配合,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轴管部配合;
并且/或者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
阻尼器,所述阻尼器设置在所述扶手上;
传动件,所述传动件与所述轴管部配合,所述传动件与所述阻尼器传动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三连接件,所述法兰部通过所述第三连接件与所述座板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上设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座板上设有多个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能够与任一所述第二连接结构配合,以调节所述座板与所述扶手的相对位置;
并且/或者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
销轴件,所述扳手件通过所述销轴件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扶手上;
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扶手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扳手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使得所述限位部具有向进入所述限位槽的方向运动的趋势。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扶手上设置至少一个挂载位,所述挂载位用于连接设置代步车的辅助配件;
并且/或者所述扶手为三角形部件,所述三角形部件的任一角用于与所述连接组件配合;
并且/或者所述扶手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扶手分别设置在所述座椅的相对两侧,所述连接组件的数量与所述扶手的数量一致,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扶手对应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椅组件还包括:
接线件,所述接线件设置在所述扶手上;
操控件,所述操控件设置在所述扶手上且与所述接线件连接;
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穿过所述连接组件且沿所述扶手布置,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接线件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代步车的控制系统连接。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代步车,所述代步车包括:
座椅组件,所述座椅组件为根据如上所述的座椅组件;
行走装置,所述座椅组件连接于所述行走装置且位于所述行走装置的上方。
根据本发明的代步车,将座椅组件设置在代步车的行走装置上,扶手通过连接组件设置在座板的外侧,在用户使用代步车时,转动扶手使得扶手处于收起的状态,用户乘坐在座板上,再转动扶手至用户所需的位置,用户的手臂抵靠在扶手上。通过将扶手转动收起,能够避免对用户上下车时的遮挡,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得到了提升;另外,用户通过转动扶手,能够将扶手调节至自身所需的位置,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座椅组件,用于代步车,所述座椅组件包括:
座板,所述座板用于设置在所述代步车上且供用户乘坐;
扶手,所述扶手设于所述座板的一侧且用于承托用户的手臂;
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扳手件、第二连接件、第一弹性件、至少一个轴承、阻尼器、扇形齿轮、第三连接件、接线件和连接线;
所述第三连接件以可调节的方式与所述座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法兰部与所述第三连接件之间法兰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法兰端与扶手之间法兰连接,第二连接件的筒状部穿过扶手设置,至少一个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筒状部内,并且至少一个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筒状部卡接配合;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轴管部穿过至少一个所述轴承的内圈且与至少一个所述轴承的内圈卡接配合,并且所述轴管部凸出于所述筒状部设置;
所述阻尼器设置在所述扶手远离所述座板的一侧,所述扇形齿轮与所述轴管部配合且与所述阻尼器的传动齿轮啮合传动;
所述第一弹性件为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所述法兰部连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所述法兰端连接,所述扭簧的弹力使得所述扶手具有打开方向运动的趋势;
所述接线件设置在所述扶手的上部,所述连接线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且沿所述扶手设置,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接线件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代步车的控制系统连接;
所述扳手件包括本体、连接孔、限位部、扳手部和销轴件,所述本体通过所述销轴件以可转动的方式与所述扶手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为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孔配合,所述拉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扶手配合,所述拉簧的弹力使得所述限位部具有自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滑槽进入到所述第一连接件的限位槽的趋势,外力驱动所述扳手部的状态下,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限位槽分离且进入所述滑槽,所述扶手能够相对所述座板转动,解除作用在所述扳手部上的外力状态,所述拉簧的弹力能够驱动所述限位部进入到所述限位槽内,以使所述扶手与所述座板固定。
根据本发明的座椅组件,当座椅组件用于代步车时,将座椅组件设置在代步车的行走装置上,扶手通过连接组件设置在座板的外侧,在用户使用代步车时,转动扶手使得扶手处于收起的状态,用户乘坐在座板上,再转动扶手至用户所需的位置,用户的手臂抵靠在扶手上。通过将扶手转动收起,能够避免对用户上下车时的遮挡,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得到了提升;另外,用户通过转动扶手,能够将扶手调节至自身所需的位置,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座椅组件处于第一视角时的结构示意图(扶手及连接组件均示出一组);
图2为图1中所示的座椅组件处于第二视角时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所示的座椅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所示的座椅组件处于第三视角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所示的座椅组件A-A部剖视图;
图6为图5中所示的座椅组件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中所示的座椅组件的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3中所示的座椅组件的扳手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0为座椅组件;
10为座板,11为第二连接结构;
20为扶手,21为挂载位,22为安装位,23安装孔;
30为连接组件;
31为第三连接件,311为第一连接结构;
32为第一连接件,321为法兰部,3211为滑槽,3212为限位槽,3213为阻挡部,3214为配合孔,322为轴管部,3221为限位结构;
33为第一弹性件;
34为第二弹性件;
35为第二连接件;
36为扳手件,361为本体,3611为连接孔,362为限位部,363为扳手部,364为销轴件;
37为轴承;
38为阻尼器;
39为传动件;
40为接线件;
50为连接线;
60为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文中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以及操作不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描述或说明的特定顺序执行,除非明确指出执行顺序。还应当理解,可以使用另外或者替代的步骤。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
如图1至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座椅组件100,用于代步车,座椅组件100包括座板10、扶手20和连接组件30,座板10用于设置在代步车上且供用户乘坐,扶手20设于座板10的一侧且用于承托用户的手臂,扶手20通过连接组件30与座板10连接,扶手20能够相对座板10转动,以使扶手20被收起或打开。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打开”,指的是将扶手放下至水平位置以支撑用户手臂。
具体地,当座椅组件100用于代步车时,将座椅组件100设置在代步车的行走装置上,扶手20通过连接组件30设置在座板10的外侧,在用户使用代步车时,转动扶手20使得扶手20处于收起的状态,用户乘坐在座板10上,再转动扶手20至用户所需的位置,用户的手臂抵靠在扶手20上。通过将扶手20转动收起,能够避免对用户上下车时的遮挡,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得到了提升;另外,用户通过转动扶手20,能够将扶手20调节至自身所需的位置,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指出的是,座椅组件100还包括靠背,靠背供用户倚靠。扶手20设置在座板10的左侧或右侧,当用户上下车不便时,通过转动扶手20,使得扶手20离开座椅的左侧或右侧,用户可通过座椅的左侧或右侧乘坐在座板10上,从而提高了用户上下车动作的便捷性。另外,当通过转动对扶手20进行调节时,扶手20转动至用户所需的位置后,扶手20能够相对座板10固定,从而实现了扶手20位置的保持,进而满足对用户手臂承托的需求。
进一步理解的是,如图1至图8所示,连接组件30包括第一连接件32和扳手件36,第一连接件32用于与座板10连接,扶手20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第一连接件32上,第一连接件32上设有滑槽3211以及至少一个与滑槽3211连通的限位槽3212,滑槽3211沿扶手20的转动方向设置。扳手件36以可活动的方式设置在扶手20上,扳手件36上设有限位部362,连接组件30装配后,限位部362进入限位槽3212的状态使扶手20与座板10固定,限位部362进入滑槽3211的状态使扶手20能够相对座板10转动。具体地,第一连接件32连接于座板10,并且扶手20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第一连接件32上,扳手件36设置在扶手20上且能够相对扶手20活动,扳手件36上的限位部362在滑槽3211与限位槽3212形成的空间内移动。当需要保持座椅的位置时,扳手的限位部362处于进入到限位槽3212内的状态,利用限位槽3212与限位部362的配合,从而实现了扶手20与座板10的相对固定;当需要将扶手20收起时,用户操控扳手件36,使得扳手件36的限位部362从限位槽3212内脱出而进入到滑槽3211,此时,用户通过转动扶手20,扶手20可相对座板10转动(限位部362相对滑槽3211滑动),从而实现对扶手20的收起。
利用限位部362与滑槽3211或限位槽3212的配合,实现了扶手20固定状态与收起状态的切换,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用户仅需要操控扳手即可,有效提高了用户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得到了有效地提升。
需要指出的是,滑槽3211沿扶手20的转动方向设置,限位槽3212与滑槽3211连通,限位槽3212的设置方向与滑槽3211的延伸方向呈预设角度,该预设角度在0°至180°之间,从而保证了限位槽3212对限位部362的限位效果,进而保证了扶手20位置保持的强度及稳定性,使得用户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得到了保证。作为一种最佳的实施方式,预设角度为90°,从而能够缩短限位部362进入到限位槽3212的行程,同时,由于限位部362在滑槽3211内随扶手20转动,预设角度为90°,当限位部362进入到限位槽3211内时,能够进一步提高限位槽3211对限位部362的限位效果。
另外,当限位槽3212的数量为多个时,各限位槽3212沿限位槽3212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从而使得扶手20具有多个固定位置,用户可通过将限位部362与不同的限位槽3212配合,以实现将扶手20固定在不同的位置,使得用户的使用需求得到了进一步地满足。
此外,扳手件36包括本体361以及设置在本体361上的扳手部363、限位部362和销轴件364,扳手件36通过销轴件364连接于扶手20,外力驱动扳手部363可实现扳手件36的转动。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7所示,第一连接件32包括法兰部321和轴管部322,滑槽3211形成在法兰部321的边缘,限位槽3212为一个且位于滑槽3211的一端,轴管部322连接于法兰部321,轴管部322用于扶手20配合。具体地,扶手20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轴管部322的外侧,法兰部321位于轴管部322的一端,法兰部321用于与座板10连接,在法兰部321的边缘向法兰部321的径向内侧凹陷形成滑槽3211,限位槽3212通过滑槽3211的内底面向法兰部321的径向内侧凹陷形成。扳手件36的限位部362抵靠在滑槽3211的内底面上时,扶手20能够相对轴管部322转动(限位部362相对滑槽3211移动),以实现扶手20相对座板10的转动;当限位部362抵靠在限位槽3212的内底面上时,扶手20相对轴管部322固定,以实现扶手20相对座板10固定。
滑槽3211与限位槽3212的结构简单,便于第一连接件32的制造和加工,从而有效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另外,滑槽3211与法兰部321的边缘贯通,便于限位部362装配,从而有效提高了装配的效率,进而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需要指出的是,在滑槽3211的两端分别设有阻挡部3213,从而避免了限位部362在沿滑槽移动时从滑槽3211内脱出。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连接组件30还包括第二连接件35和第一弹性件33,第二连接件35连接于扶手20,第一弹性件33的一端与第二连接件35配合,第一弹性件33的另一端与法兰部321配合,第一弹性件33的弹力使得扶手20具有打开方向运动的趋势。具体地,第二连接件35与扶手20之间法兰连接,第一连接件32的轴管部322分别穿过第二连接件35和扶手20,第一弹性件33设置在第二连接件35和法兰部321之间,当扶手20相对座板10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弹性件33处于自然状态;当用户需要上下车时,扳手件36解除对扶手20的限位,利用外力驱动扶手20相对座板10转动,以实现扶手20相对座板10收起,此时第一弹性件33发生弹性形变,待用户乘坐在车辆上或离开车辆后,解除外力,第一弹性件33的弹力驱动扶手20复位。通过设置第一弹性件33,实现了扶手20的自动复位动作,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件33为扭簧,扭簧的一端与法兰部321的配合孔3214配合,扭簧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35配合,通过扶手20带动第二连接件35相对法兰部321转动,以驱使扭簧发生形变。第一弹性件33设置为扭簧,可以使得结构紧凑,有效缩小连接组件30的体积,以使座椅组件100更加简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件33为弹性片,弹性片的一端与法兰部321配合,弹性片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35配合,通过扶手20带动第二连接件35相对法兰部321转动,以驱使弹性片发生形变。第一弹性件33设置为弹性片,可以使得弹性力稳定,能够有效保证扶手20的复位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3、图5和图6所示,连接组件30还包括至少一个轴承37,轴承37的外圈与第二连接件35上的过孔配合,轴承37的内圈与轴管部322配合。具体地,第二连接件35包括法兰端和筒状部,法兰端设置在筒状部的一端,当第二连接件35与扶手20装配连接时,筒状部穿过扶手20的安装孔23设置,轴承37设置在筒状部内,并且轴承37的内圈与筒状部的内壁过盈配合,轴承37的内圈与第一连接件32的轴管部322过盈配合(通过卡簧固定),第一连接件32的法兰部连接于座板10,此时第一连接件32为固定结构。当需要转动扶手20时,解除扳手件36与扶手20的锁定,利用外力转动扶手20即可。通过设置轴承37,有效提高了扶手20转动过程中的灵活性,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得到了有效地提升。
具体地,如图1、图3、图5和图6,连接组件30还包括阻尼器38和传动件39,阻尼器38设置在扶手20上,传动件39与轴管部322配合,传动件39与阻尼器38传动连接。阻尼器38设置在扶手20上且位于扶手20远离座板10的一侧,第二连接件35的法兰与扶手20连接,为筒状件的第二连接件35的部分本体穿过扶手20的安装孔23,第一连接件32的轴管部322穿过位于筒状件内部的轴承37后凸出于筒状件远离座板10的一端,传动件39与轴管部322穿过扶手20的部分连接,并且传动件39与阻尼器38传动连接。当扶手20相对座板10转动时,阻尼器38随着扶手20转动,阻尼器38移动的过程中与传动件39传动连接,从而使得扶手20在转动过程中具有阻尼效果和缓冲效果,进而使得扶手20的转动动作安静细腻,提升了产品的品质感。
需要指出的是,传动件39套装在轴管部322上,并且与轴管部322上的限位结构3221配合,防止传动件39自动相对轴管部322转动,进而保证了阻尼产生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阻尼器38为单向阻尼结构,在扶手20的收起方向设有阻尼,在扶手20打开时不具有阻尼,从而提高了扶手20打开的速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阻尼器38为双向阻尼结构,即扶手20的收起及打开双方向均具有阻尼,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品质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传动件39为齿轮,例如全齿轮或扇形齿轮,阻尼器38上设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传动件的齿轮啮合传动,从而保证传动的有效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传动件39为摩擦轮,阻尼器38上设有驱动轮,驱动轮与摩擦轮相接触,两者通过摩擦传动,整体结构简单,有效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7所示,连接组件30还包括第三连接件31,法兰部321通过第三连接件31与座板10连接,第三连接件31上设有第一连接结构311,座板10上设有多个第二连接结构11,第一连接结构311能够与任一第二连接结构11配合固定,以调节座板10与扶手20的相对位置。具体地,第三连接件31延伸至座板10的底部,第一连接件32的法兰部321与第三连接件31连接固定,第三连接件31通过第一连接结构311与座板10的第二连接结构11配合固定,从而实现与座板10连接固定。通过将第三连接件31设置在座板10的底部,实现对座板10的承托,以提高座板10的强度及稳定性,进而保证了用户的乘坐安全。另外,通过调整第一连接结构311与不同的第二连接结构11的配合,实现扶手20位置的调节,进一步满足了不同体型用户使用时的需求,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得到了进一步地提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结构311为第一孔组,第二连接结构11为第二孔组,通过将第一孔组与座板10预设位置的第二孔组配合,并且通过紧固件(螺钉或销钉等)将两者固定,从而保证了连接位置的强度及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结构311为凸筋,第二连接结构11为插孔,通过将凸筋插入插孔以实现第三连接件31与座板10的连接,该种方式的连接结构简单,便于拆装,有效提高了用户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
具体地,如图3和图8所示,连接组件30还包括销轴件364和第二弹性件34,扳手件36通过销轴件364以可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扶手20上,第二弹性件34的一端与扶手20连接,第二弹性件34的另一端与扳手连接,第二弹性件34的弹力使得限位部362具有向进入限位槽3212的方向运动的趋势。当需要转动扶手20时,外力驱动扳手部363,限位部362从限位槽3212内脱出(第二弹性件34处于进一步地形变状态),限位部362进入到滑槽3211内且抵靠在滑槽3211的内底面上,当需要再次固定扶手20时,在第二弹性件34的弹力作用下,限位部362自动进入到限位槽3212内,从而实现了扶手20的自动固定,进一步提高了用户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得到了有效地提升。
需要指出的是,扳手件36的本体361上设有连接孔3611,第二弹性件34的一端与扶手20配合,第二弹性件34的另一端与连接孔3611配合,第二弹性件34驱使限位部362抵靠在滑槽3211的内底面或抵靠在限位槽3212的内底面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弹性件34为拉簧,拉簧的安装便捷,有效提高了装配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弹性件34为橡胶绳,橡胶绳的结构简单,成本低,有效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扶手20上设置至少一个挂载位21,挂载位21用于连接代步车的辅助配件。通过在扶手20上设置挂载位21,便于在扶手20上设置代步车的辅助配件,以实现进一步满足用户使用的需求。
需要指出的是,在挂载位21上可设置挂钩、安装座等结构,从而便于辅助配件的安装。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扶手20为三角形部件,三角形部件的任一角用于与连接组件30配合。具体地,扶手20为三角形部件,当扶手20通过连接组件30设置在座椅的一侧时,扶手20呈倒三角设置,将扶手设置为三角形部件,整体强度高,从而保证了对用户手臂的承托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在扶手20的外表面设有柔性层(海绵层或发泡橡胶层等),从而提高用户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
具体地,扶手2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扶手20分别设置在座椅的相对两侧,连接组件30的数量与扶手20的数量一致,连接组件30与扶手20对应设置。两个扶手20设置在座板10的左右两侧,从而实现对用户两侧手臂的支撑,使得用户使用的舒适性得到了进一步地提高。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座椅组件100还包括接线件40、操控件(未示出)和连接线50,接线件40设置在扶手20上,操控件设置在扶手20上且与接线件40连接,连接线50穿过连接组件30且沿扶手20布置,连接线50的一端与接线件40连接,连接线50的另一端用于与代步车的控制系统连接。具体地,在扶手20上设有安装位22,接线件40通过支架60安装在安装位22上,操控件与支架60配合,实现操控件的固定。当操控件与支架60配合时,操控件与接线件40同时连接。连接线50经连接组件30的内部穿过(穿过第三连接件31、第一连接件32的法兰部321和轴管部322),并且沿扶手20的内部连接到接线件40上,从而避免了连接线50外漏的情况,进而保证了连接线50的使用寿命,保证了操控件的操控信号通过连接线50传送到代步车的操控系统内。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代步车,代步车包括座椅组件100和行走装置,座椅组件100为根据如上的座椅组件100,座椅组件100连接于行走装置且位于行走装置的上方。
具体地,将座椅组件100设置在代步车的行走装置上,扶手20设置通过连接组件30设置在座板10的外侧,在用户使用代步车时,通过转动扶手20,使得扶手20处于收起的状态,用户乘坐在座板10上,再转动扶手20至用户所需的位置,用户的手臂抵靠在扶手20上。通过将扶手20转动收起,能够避免对用户上下车时的遮挡,使得用户的使用体验得到了提升;另外,用户通过转动扶手20,从而能够将扶手20调节至自身所需的位置,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上述辅助行走装置为电动轮椅等,该辅助行走装置的其它的各部分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