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18519A - 嫁接用构件、嫁接用构件组合、嫁接用固定件、以及嫁接苗的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嫁接用构件、嫁接用构件组合、嫁接用固定件、以及嫁接苗的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18519A
CN112218519A CN201980037747.5A CN201980037747A CN112218519A CN 112218519 A CN112218519 A CN 112218519A CN 201980037747 A CN201980037747 A CN 201980037747A CN 112218519 A CN112218519 A CN 1122185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t
grafting
pressing
unit
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3774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森毅
丹羽優喜
近藤邦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and Gre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and Gre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and Gre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and Gree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2185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185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00Vegetative propagation
    • A01G2/30Grafting
    • A01G2/35Cutting; Inser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00Vegetative propagation
    • A01G2/30Grafting
    • A01G2/32Automatic apparatu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00Vegetative propagation
    • A01G2/30Grafting
    • A01G2/38Holding; Ligat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Supports For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可提高嫁接精度以及嫁接苗的生产性能的嫁接用构件,包括:接穗单元,具有在第一位置与植物的茎抵接的第一抵接部;砧木单元,能够相对于接穗单元进行安装拆卸,并且具有在比第一位置靠近植物的根的第二位置与植物的茎抵接的第二抵接部;第一固定件,能够固定于接穗单元,并且具有将植物的茎按压到第一抵接部的第一按压部;以及第二固定件,能够固定于砧木单元,并且具有将植物的茎按压到第二抵接部的第二按压部。在固定于接穗单元的第一固定件与固定于砧木单元的第二固定件之间设置使植物的茎露出的空间。

Description

嫁接用构件、嫁接用构件组合、嫁接用固定件、以及嫁接苗的 生产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国际申请要求2018年6月6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公开专利申请第2018-108807号的优先权,所述日本公开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而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嫁接用构件、嫁接用构件组合、嫁接用固定件、以及嫁接苗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在农业和园艺领域中广泛且普遍地实施嫁接,其目的在于避免连作障碍,提高质量和产量,以及繁殖新品种等。嫁接虽广泛用于商业和家庭用途,不过多为通过人的手实施的嫁接。
因为通过人的手实施的嫁接需要一定程度的习练,所以在通过人的手实施的嫁接中,嫁接苗的品质容易产生偏差。于是,提出了一种育苗构件的方案,该育苗构件中,将在片状的构件内由种子发芽长成的植物的茎切断,并且能够在保持着切断的茎的状态下将单元分离成接穗部分和砧木部分(参照专利文献1)。
该育苗构件可以容易地准备嫁接用苗,并且能够以高精确度对由单元所保持的茎的切面彼此进行接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6/129683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育苗构件中,由于植物的茎不被固定,因此在进行嫁接的茎的位置精度上存在有改善的空间。此外,在上述育苗构件中,在诸如分选不良个体、避免根和构件之间的接触、植物的生长高度的调整等的生产性能上还有改善的空间。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优选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嫁接精确度和嫁接苗的生产性能的嫁接用构件。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一个方案涉及一种嫁接构件,包括接穗单元、砧木单元、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二固定件。接穗单元具有在第一位置与植物的茎抵接的至少一个第一抵接部。砧木单元能够相对于接穗单元进行安装拆卸,并且具有在比第一位置而靠近植物的根的第二位置与植物的茎抵接的至少一个第二抵接部。
此外,第一固定件能够固定于接穗单元,并且具有将植物的茎按压到至少一个第一抵接部的至少一个第一按压部。第二固定件能够固定于砧木单元,并且具有将植物的茎按压到至少一个第二抵接部的至少一个第二按压部。在固定于接穗单元的第一固定件与固定于砧木单元的第二固定件之间设置使植物的茎露出的空间。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第一抵接部和第一按压部、以及第二抵接部和第二按压部,能够分别在接穗单元和砧木单元中的切断部分的附近处对植物的茎进行固定,因此能够提高待接合的茎的位置精度。从而能够提高嫁接精度。
此外,由于本公开的嫁接用构件使用生长后的植物,因此,可以避免例如当种子在构件内发芽时因产生不良个体而导致的损失。此外,可以避免构件内部被生长的根损伤,或者因根侵入构件而导致从构件移除根时损伤植物的情况。除此之外,可易于进行对砧木的胚轴长度的确保。其结果为,能够提高嫁接苗的生产性能。
另外,在本公开中,由于能够易于配合着植物而更改构件的尺寸,所以可以进行多品种的嫁接。此外,由于一种嫁接用构件可以共用于接穗和砧木,所以可降低设备成本。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中,至少一个第一抵接部可以具有两个第一收容面,两个第一收容面设置在与第一按压部相对的位置,并且两个第一收容面彼此的距离沿着第一固定件的按压方向而变小。至少一个第一按压部可以具有两个第一引导面,两个第一引导面设置在与第一抵接部相对的位置,并且两个第一引导面彼此的距离沿着第一固定件的按压方向而变大。至少一个第二抵接部可以具有两个第二收容面,两个第二收容面设置在与第二按压部相对的位置,并且两个第二收容面彼此的距离沿着第二固定件的按压方向而变小。至少一个第二按压部可以具有两个第二引导面,两个第二引导面设置在与第二抵接部相对的位置,并且两个第二引导面彼此的距离沿着第二固定件的按压方向而变大。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通过固定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二固定件,而容易并精确地将植物的茎引导并固定到预定位置处。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中,至少一个第一按压部可以具有在两个第一引导面的连接部分处配置的缓冲部件,至少一个第二按压部可以具有在两个第二引导面的连接部分处配置的缓冲部件。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通过缓冲部件来吸收茎的位置偏离,并能够同时将茎固定到预定位置处。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中,接穗单元可以包括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抵接部的多个板部,砧木单元可以包括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抵接部的多个板部。多个板部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板部和至少一个第二板部,至少一个第二板部在与植物的茎的轴平行的方向上与第一板部错开配置。根据上述结构,使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分别与接穗单元以及砧木单元各自的第一板部及第二板部啮合,由此,无需设置用于固定固定件的构件便能够固定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二固定件。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中,至少一个第一按压部可以具有通过与植物的茎抵接而产生变形的第一缓冲部件。至少一个第二按压部可以具有通过与植物的茎抵接而产生变形的第二缓冲部件。根据上述结构,可以通过第一缓冲部件以及第二缓冲部件来抑制茎的位置偏移。其结果为,能够提高嫁接精度。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中,至少一个第一按压部可以具有两个第一引导面,两个第一引导面彼此分开,并且比第一缓冲部件朝第一固定件的按压方向突出,而且两个第一引导面彼此的距离沿着第一固定件的按压方向而变大。至少一个第二按压部可以具有两个第二引导面,两个第二引导面彼此分开,并且比第二缓冲部件朝第二固定件的按压方向突出,而且两个第二引导面彼此的距离沿着第二固定件的按压方向而变大。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容易并精确地将植物的茎引导至第一缓冲部件以及第二缓冲部件。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中,第一缓冲部件可以配置成在与植物的茎的轴平行的方向上和两个第一引导面的一部分重合。第二缓冲部件可以配置成在与植物的茎的轴平行的方向上和两个第二引导面的一部分重合。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易于将第一缓冲部件以及第二缓冲部件配置到第一固定件或第二固定件上。其结果为,能够易于进行第一缓冲部件以及第二缓冲部件的更换。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中,作为至少一个第一按压部,第一固定件可以具有多个第一按压部,并且第一固定件具有横跨多个第一按压部而配置的第一缓冲部件结构体。作为至少一个第二按压部,第二固定件可以具有多个第二按压部,并且第二固定件具有横跨多个第二按压部而配置的第二缓冲部件结构体。多个第一按压部所具有的第一缓冲部件可以是第一缓冲部件结构体的一部分,多个第二按压部所具有的第二缓冲部件可以是第二缓冲部件结构体的一部分。根据上述结构,可以减少配置在固定件上的部件数量,因此易于安装以及更换缓冲部件。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中,至少一个第一抵接部可以具有两个第一收容面,两个第一收容面设置在与第一按压部相对的位置,并且两个第一收容面彼此的距离沿着第一固定件的按压方向而变小。至少一个第二抵接部可以具有两个第二收容面,两个第二收容面设置在与第二按压部相对的位置,并且两个第二收容面彼此的距离沿着第二固定件的按压方向而变小。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通过固定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二固定件,而容易并精确地将植物的茎引导并固定到预定位置处。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中,至少一个第一抵接部可以具有第一凸部,第一凸部设置在两个第一收容面的连结部分处,并且比两个第一收容面在与植物的茎的轴平行的方向上突出。至少一个第二抵接部可以具有第二凸部,第二凸部设置在两个第二收容面的连结部分处,并且比两个第二收容面在与植物的茎的轴平行的方向上突出。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易于将茎引导到第一抵接部与第一按压部之间的固定位置、以及第二抵接部与第二按压部之间的固定位置处。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中,从第一固定件的按压方向视察时,第一凸部的宽度可以随着远离两个第一收容面而变小。从第二固定件的按压方向视察时,第二凸部的宽度可以随着远离两个第二收容面而变小。根据上述结构,可更易于将茎引导到固定位置处。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中,两个第一收容面以及两个第二收容面可以分别具有从与植物的茎的轴平行的方向视察时呈弯曲的曲线部。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抑制在通过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二固定件将茎引导至预定位置时茎被损伤的情况。
两个第一收容面还可以具有与两个第一收容面的连结部分连续设置的平面部,两个第二收容面还可以具有与两个第二收容面的连结部分连续设置的平面部。可以由与植物的茎的轴平行的平面构成平面部。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利用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二固定件来抑制植物的茎的咬合,且能够精确地将茎引导到预定位置处。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中,还可以具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将接穗单元固定于砧木单元。根据上述结构,可以使接合后的接穗和砧木彼此按压。其结果为,能够抑制在养护过程中或搬运过程中砧木与接穗分离的情况。
本公开的一个方案中,还可以具有支撑单元,支撑单元支撑收纳有植物的根的容器。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在从切断前至接合后的期间稳定地保持植物。
本公开的一个方案中,砧木单元可以具有相对于与植物的茎的轴垂直的面和接穗单元对称的形状。根据上述结构,作为接穗单元以及砧木单元能够共同使用相同的构件。其结果为,能够降低嫁接用构件的成本。
本公开的另个一方案是嫁接用构件组合,嫁接用构件组合包括第一嫁接用构件以及第二嫁接用构件。第一嫁接用构件包括接穗单元以及第一固定件。接穗单元具有与第一植物的茎抵接的至少一个第一抵接部。第一固定件能够固定于接穗单元,并且具有将第一植物的茎按压到至少一个第一抵接部的至少一个第一按压部。
此外,第二嫁接用构件包括砧木单元以及第二固定件。砧木单元具有与第二植物的茎抵接的至少一个第二抵接部。第二固定件能够固定于砧木单元,并且具有将第二植物的茎按压到至少一个第二抵接部的至少一个第二按压部。第一嫁接用构件的接穗单元能够在固定有第一固定件的状态下安装到处于固定有第二固定件的状态下的第二嫁接用构件的砧木单元。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通过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二固定件在切断部分的附近处对植物的茎进行固定,因此能够提高嫁接精度。此外,由于使用生长后的植物,因此可提高嫁接苗的生产性能。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案是一种嫁接用固定件。嫁接用固定件待固定于接穗单元和砧木单元中的至少一方的单元,其中,接穗单元具有在第一位置与植物的茎抵接的至少一个第一抵接部;砧木单元能够相对于接穗单元进行安装拆卸,并且具有在比第一位置靠近植物的根的第二位置与植物的茎抵接的至少一个第二抵接部。
另外,嫁接用固定件具有至少一个按压部,至少一按压部将植物的茎按压到至少一个第一抵接部或至少一个第二抵接部。通过将嫁接用固定件固定到接穗单元或砧木单元,而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设置使植物的茎露出的空间。至少一个按压部具有通过与植物的茎抵接而产生变形的缓冲部件。
根据上述结构,将嫁接用固定件组合到用于保持植物的接穗单元以及砧木单元,由此,与先前技术相比,能够提高嫁接精度和生产性能等。
本公开的另个一方案是一种嫁接苗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准备作为第一嫁接用构件的上述嫁接用构件以及作为第二嫁接用构件的上述嫁接用构件;在将砧木单元安装到接穗单元的状态下,使至少一个第一植物的茎抵接第一嫁接用构件中的接穗单元的至少一个第一抵接部,并且使至少一个第一植物的茎抵接第一嫁接用构件中的砧木单元的至少一个第二抵接部;通过固定第一嫁接用构件中的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二固定件,而在至少一个第一抵接部与至少一个第一按压部之间、以及在至少一个第二抵接部与至少一个第二按压部之间,对至少一个第一植物的茎进行固定;在第一嫁接用构件中的位于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之间的空间,将至少一个第一植物的茎切断;在将砧木单元安装到接穗单元的状态下,使至少一个第二植物的茎抵接第二嫁接用构件中的接穗单元的至少一个第一抵接部,并且使至少一个第二植物的茎抵接第二嫁接用构件中的砧木单元的至少一个第二抵接部;通过固定第二嫁接用构件中的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二固定件,而在至少一个第一抵接部与至少一个第一按压部之间、以及在至少一个第二抵接部与至少一个第二按压部之间,对至少一个第二植物的茎进行固定;在第二嫁接用构件中的位于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之间的空间将至少一个第二植物的茎切断;以及使由第一嫁接用构件的接穗单元固定的至少一个第一植物的茎的切面、和由第二嫁接用构件的砧木单元固定的至少一个第二植物的茎的切面进行接合。
根据上述结构,如上所述,可提高嫁接精度。此外,由于使用生长后的植物,故而可提高嫁接苗的生产性能。再者,无论植物的大小如何,均可以进行嫁接。而且,由于一种嫁接用构件可以共用于接穗和砧木,因此可以降低设备成本。
本公开的另一个方案为嫁接苗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准备上述嫁接用构件组合中的第一嫁接用构件以及第二嫁接用构件;使至少一个第一植物的茎抵接第一嫁接用构件中的接穗单元的至少一个第一抵接部;通过固定第一固定件,而在至少一个第一抵接部与至少一个第一按压部之间对至少一个第一植物的茎进行固定;在比第一固定件靠近至少一个第一植物的根的位置将至少一个第一植物的茎切断;使至少一个第二植物的茎抵接第二嫁接用构件中的砧木单元的至少一个第二抵接部;通过固定第二固定件,而在至少一个第二抵接部与至少一个第二按压部之间对至少一个第二植物的茎进行固定;在比第二固定件远离至少一个第二植物的根的位置将至少一个第二植物的茎切断;以及使由第一嫁接用构件的接穗单元固定的至少一个第一植物的茎的切面、和由第二嫁接用构件的砧木单元固定的至少一个第二植物的茎的切面进行接合。
根据上述结构,如上所述,可提高嫁接精度以及嫁接苗的生产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嫁接用构件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是示出将多个植物保持在图1的嫁接用构件中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3A是图1的嫁接用构件中的接穗单元的示意性立体图;图3B是接穗单元的示意性俯视图;图3C是接穗单元的示意性主视图。
图4A是图1的嫁接用构件中的砧木单元的示意性立体图;图4B是砧木单元的示意性俯视图;图4C是砧木单元的示意性主视图。
图5是示出图1的嫁接用构件的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二固定件的固定顺序的示意图。
图6A是图1的嫁接用构件中的第一固定件的示意性立体图;图6B是第一固定件的示意性俯视图;图6C是第一固定件的示意性背视图。
图7是图1的嫁接用构件中的第二固定件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8是图1的嫁接用构件中的支撑单元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9是与图1不同的实施方式的嫁接用构件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10A是图9的嫁接用构件中的接穗单元的示意性立体图;图10B是接穗单元的示意性主视图。
图11是图9的嫁接用构件中的砧木单元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12A是图9的嫁接用构件中的第一固定件的示意性立体图;图12B是第一固定件的示意性俯视图;图12C是第一固定件的示意性背视图。
图13是图9的嫁接用构件中的第二固定件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14是图9的嫁接用构件中的支撑单元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15是与图1以及图9不同的实施方式的嫁接用构件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16是示出将多个植物保持在图15的嫁接用构件中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7A是图15的嫁接用构件中的接穗单元的示意性立体图;图17B是接穗单元的示意性仰视图;图17C是接穗单元的示意性主视图。
图18是图15的嫁接用构件中的砧木单元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19是示出图15的嫁接用构件中的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二固定件的固定顺序的示意图。
图20A是图15的嫁接用构件中的第一固定件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0B是第一固定件的示意性仰视图;图20C是第一固定件的示意性背视图。
图21A是与图20A不同的实施方式的按压部的示意性局部放大图;图21B是与图20A以及图21A不同的实施方式的按压部的示意性局部放大图。
图22是图15的嫁接用构件中的第二固定件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3是图15的嫁接用构件中的支撑单元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4是与图1、图9以及图15不同的实施方式的嫁接用构件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5A是图24的嫁接用构件中的接穗单元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5B是接穗单元的示意性仰视图;图25C是接穗单元的示意性主视图。
图26A是图24的嫁接用构件中的第一固定件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6B是第一固定件的示意性仰视图;图26C是第一固定件的示意性背视图。
图27是实施方式的嫁接苗的生产方法的流程图。
图28是实施方式的嫁接用构件组合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9是图28的第一嫁接用构件的第二框架部的示意性立体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10、101、201…嫁接用构件;2、12、102、202…接穗单元;
3、13、103、203…砧木单元;4、14、104、204…第一固定件;
5、15、105、205…第二固定件;6、16、106、206…支撑单元;
24、24A、24B、124、224…第一抵接部;
25A、25B、125A、125B、225A、225B…第一收容面;
34、34A、34B、134…第二抵接部;35A、35B、135A、135B…第二收容面;
41、41A、41B、141、241…第一按压部;
42A、42B、142A、142B、242A、242B…第一引导面;
42C、52C、142C、152C、242C…缓冲部件;
51、51A、51B、151…第二按压部;52A、52B、152A、152B…第二引导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并说明应用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1.第1实施方式]
[1-1.构成]
图1所示的嫁接用构件1是呈匣盒状的构件,其用于切断植物以获得接穗和砧木,并且接合所获得的接穗和砧木。
图1所示的嫁接用构件1构成为既可以用作用来获得接穗的第一嫁接用构件,也可以用作用来获得砧木的第二嫁接用构件。即,本实施方式的嫁接用构件组合包括作为第一嫁接用构件的嫁接用构件1、以及作为第二嫁接用构件的嫁接用构件1。
此外,作为第一嫁接用构件的嫁接用构件1以及作为第二嫁接用构件的嫁接用构件1不一定是完全相同的形状。即,第二嫁接用构件也可具有形状与第一嫁接用构件不同的部分。
嫁接用构件1包括接穗单元2、砧木单元3、第一固定件4、第二固定件5以及支撑单元6。图1示出将这些组件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不过每个组件构成为可进行安装拆卸。除后述磁铁和缓冲部件外,每个组件可以由例如树脂、金属等形成。
如图2所示,嫁接用构件1构成为能够将多个植物P保持在内部。此外,在图2中保持了五株植物P,不过嫁接用构件1保持的植物P的数量不限于五株。此外,植物P的种类无特别的限定。
<接穗单元>
如图3A所示,接穗单元2包括第一下板部21、第一上板部22以及第一框架部23。
第一下板部21是板状的部位,其具有与后述第一固定件4的按压方向(即插入方向)I平行且与植物P的茎的轴垂直的板面。第一下板部21具有分别在第一位置P1(参照图2)与多个植物P的茎抵接的多个第一抵接部24。第一位置P1是比植物P的切断位置靠近植物P的顶端(即茎的顶部)的位置。
第一抵接部24与第一固定件4的第一按压部41(参照图6A)共同夹持并固定植物P的茎。第一抵接部24是设置在第一下板部21的凹部。多个第一抵接部24在与第一固定件4的按压方向I相交的方向上并排配置。每个第一抵接部24具有两个第一收容面25A、25B以及第一凸部26。
两个第一收容面25A、25B设置在与安装到接穗单元2的第一固定件4的第一按压部41相对的位置,并且两个第一收容面25A、25B彼此的距离沿着第一固定件4的按压方向I而变小。即,第一抵接部24是朝第一下板部21的外侧开口的凹部。如图3B所示,从与植物P的茎的轴平行的方向(以下也称为“植物P的轴向”)观察时,两个第一收容面25A、25B的形状为平滑弯曲的曲线。此外,两个第一收容面25A、25B在植物P的轴向上的缘部被倒角。另外,植物P的茎的轴例如与铅垂方向平行。
如图3A所示,第一凸部26设置在两个第一收容面25A、25B的连接部分25C(即第一抵接部24的最内侧部分)处,并且是比第一收容面25A、25B在植物P的轴向上突出的部位。具体而言,第一凸部26是从第一下板部21的上表面朝着趋向植物P的顶端的方向凸起。
如图3C所示,从第一固定件4的按压方向I观察时,第一凸部26的宽度随着远离第一收容面25A、25B(即随着趋向顶端)而变小。
如图3A所示,第一上板部22与第一下板部21平行且彼此分开,并配置在比第一下板部21靠近植物P顶端的位置处。第一上板部22具有供植物P插通的多个凹部22A。当从植物P的轴向观察时,每个凹部22A设置在与第一抵接部24重合的位置上。
通过第一框架部23和多个柱状部29连结第一下板部21和第一上板部22。在第一下板部21和第一上板部22之间形成有供第一固定件4插入的缝隙状的空间。第一框架部23具有引导第一固定件4的引导槽23A、23B。
多个柱状部29设置在相邻的第一抵接部24之间(即,在一个第一抵接部24的第一收容面25A和与该第一抵接部24相邻的另一个第一抵接部24的第一收容面25B之间)。此外,多个柱状部29分别具有引导第一固定件4的引导槽29A。
第一框架部23具有两个第一主磁铁27A、27B,两个第一主磁铁27A、27B是用于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固定接穗单元2和砧木单元3的固定机构。两个第一主磁铁27A、27B配置在与砧木单元3相对并抵接的部分(即第一框架部23的下表面),并分别与所相对的砧木单元3的第二主磁铁37A、37B结合。
此外,第一框架部23具有两个第一辅助磁铁28A、28B,两个第一辅助磁铁28A、28B是用于将第一固定件4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固定到接穗单元2的固定机构。两个第一辅助磁铁28A、28B配置在与第一固定件4相对并抵接的部分(即第一框架部23的侧面),并分别与所相对的第一固定件4的磁铁45A、45B结合。
作为第一嫁接用构件的嫁接用构件1的接穗单元2构成为,能够在固定有第一固定件4的状态下安装到处在固定有第二固定件5的状态下的作为第二嫁接用构件的嫁接用构件1的砧木单元3上。
<砧木单元>
如图4A所示,砧木单元3具有第二上板部31、第二下板部32以及第二框架部33。
第二上板部31是板状的部位,其具有与后述第二固定件5的按压方向I平行且与植物P的茎的轴垂直的板面。第二上板部31具有在第二位置P2(参照图2)分别与多个植物P的茎抵接的多个第二抵接部34。第二位置P2是比植物P的切断位置靠近植物P的根的位置。
第二抵接部34与第二固定件5的第二按压部51(参照图7)共同夹持并固定植物P的茎。第二抵接部34是设置在第二上板部31的凹部。多个第二抵接部34在与第二固定件5的按压方向I相交的方向上并排配置。每个第二抵接部34具有两个第二收容面35A、35B以及第二凸部26。
两个第二收容面35A、35B设置在与安装到砧木单元3的第二固定件5的第二按压部51相对的位置,并且两个第二收容面35A、35B彼此的距离沿着第二固定件5的按压方向I而变小。即,第二抵接部34是朝第二上板部31的外侧开口的凹部。如图4B所示,从植物P的轴向观察时,两个第二收容面35A、35B的形状为平滑弯曲的曲线。此外,两个第二收容面35A、35B在植物P的轴向上的缘部被倒角。
如图4A所示,第二凸部36设置在两个第二收容面35A、35B的连接部分35C(即第二抵接部34的最内侧部分)处,并且是比第二收容面35A、35B在植物P的轴向上突出的部位。具体而言,第二凸部36从第二上板部31的下表面朝着趋向植物P的顶端的方向凸起。
如图4C所示,从第二固定件5的按压方向I观察时,第二凸部36的宽度随着远离第二收容面35A、35B(即随着朝向顶端)而变小。
在将接穗单元2和砧木单元3固定好的状态下,各第二抵接部34配置在与所对应的第一抵接部24重合的位置处。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抵接部34相当于是将第一抵接部24在植物P的轴向上反转而成的形状。即,第二抵接部34与将第一凸部26的方向颠倒后的第一抵接部24相同。因此,在俯视观察时(即从植物P的轴向观察),第二抵接部34和第一抵接部24的形状相同。不过,第二抵接部34和第一抵接部24在俯视观察时的形状也可以不同,或者第二抵接部34的第二凸部36和第一抵接部24的第一凸部26也可以朝相同的方向凸起。
如图4A所示,第二下板部32与第二上板部31平行且彼此分开,并配置在比第二上板部31靠近植物P的根的位置处。第二下板部32具有供植物P插通的多个凹部32A。当俯视观察时,每个凹部32A设置在与第二抵接部34重合的位置上。
通过第二框架部33和多个柱状部39连结第二上板部31和第二下板部32。在第二上板部31和第二下板部32之间形成有供第二固定件5插入的缝隙状的空间。第二框架部33具有引导第二固定件5的引导槽33A、33B。
多个柱状部39设置在相邻的第二抵接部34之间(即,在一个第二抵接部34的第二收容面35A和与该第二抵接部34相邻的另一个第二抵接部34的第二收容面35B之间)。此外,多个柱状部39分别具有引导第二固定件5的引导槽39A。
第二框架部33是支撑接穗单元2的构件。第二框架部33具有四个第二主磁铁37A、37B、37C、37D,四个第二主磁铁37A、37B、37C、37D是用于将接穗单元2以及后述支撑单元6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固定到砧木单元3的固定机构。
两个第二主磁铁37A、37B配置在与接穗单元2相对并抵接的部分(即第二框架部33的上表面),并分别与所相对的接穗单元2的第一主磁铁27A、27B结合。其余两个第二主磁铁37C、37D配置在与支撑单元6相对并抵接的部分(即第二框架部33的下表面),并分别与所相对的支撑单元6的第三主磁铁63A、63B结合。
此外,第二框架部33具有两个第二辅助磁铁38A、38B,两个第二辅助磁铁38A、38B是用于将第二固定件5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固定到砧木单元3的固定机构。两个第二辅助磁铁38A、38B配置在与第二固定件5相对并抵接的部分(即第二框架部33的侧面),并分别与所相对的第二固定件5的磁铁55A、55B结合。
此外,也可以使在上下方向上与砧木单元3的两个第二辅助磁铁38A、38B重合的接穗单元2的两个第一辅助磁铁28A、28B的磁极不同于砧木单元3的两个第二辅助磁铁38A、38B的磁极。例如,可以将第二辅助磁铁38A作为S极,将第一辅助磁铁28A作为N极,并将第二辅助磁铁38B作为N极,将第一辅助磁铁28A作为S极。由此抑制因磁体彼此间的排斥而导致接穗单元2从砧木单元3脱离的情况。
<第一固定件>
如图5所示,第一固定件4是构成为能够固定于接穗单元2的板状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件4沿水平方向插入到接穗单元2的第一下板部21与第一上板部22之间。由此,第一固定件4被固定到接穗单元2上。
如图6A所示,第一固定件4具有多个第一按压部41,多个第一按压部41将植物P的茎分别按压到接穗单元2的多个第一抵接部24。第一按压部41配置在于第一固定件4的按压方向I上与第一抵接部24相对的位置。
多个第一按压部41相当于构成第一固定件4中的梳齿状部位的多个凹部,并且在与第一固定件4的按压方向I相交的方向上并排配置。每个第一按压部41具有两个第一引导面42A、42B以及缓冲部件42C。
两个第一引导面42A、42B设置在与接穗单元2的第一抵接部24相对的位置,并且两个第一引导面42A、42B彼此的距离沿着第一固定件4的按压方向I而变大。即,第一按压部41是朝第一固定件4的外侧开口的凹部。如图6B所示,从植物P的轴向观察时,两个第一引导面42A、42B的形状为平滑弯曲的曲线。此外,两个第一引导面42A、42B在植物P的轴向上的缘部被倒角。
缓冲部件42C配置在两个第一引导面42A、42B的连接部分(即第一按压部41的最内侧部分)处。缓冲部件42C由通过与植物P的茎抵接而能够产生一定量变形的材料形成。作为形成缓冲部件42C的材料,可列举例如海绵等多孔质体。此外,作为形成缓冲部件42C的材料,也可使用橡胶等弹性体。
配置在第一抵接部24中的植物P的茎与第一按压部41的缓冲部件42C、以及与第一抵接部24的第一凸部26抵接。另外,通过由第一抵接部24和第一按压部41保持植物P的茎,而限制茎在径向上的移动。
另外,如图6B、图6C所示,第一固定件4具有多个凸出部43,多个凸出部43分别与多个缓冲部件42C抵接且比第一按压部41在植物P的轴向上突起。以使得设置有凸出部43的表面朝向植物P的根部方向(即成为下表面)的方式,将第一固定件4插入接穗单元2。
此外,第一固定件4具有设置在多个第一按压部41之间的多个缝隙44。当第一固定件4插入到接穗单元2中时,接穗单元2的每个柱状部29插通每个缝隙44。
此外,第一固定件4具有两个磁铁45A、45B,两个磁铁45A、45B是用于将第一固定件4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固定到接穗单元2的固定机构。两个磁体45A、45B配置在与接穗单元2的第一框架部23相对并抵接的部分,并分别与所相对的第一框架部23的第一辅助磁铁28A、28B结合。
<第二固定件>
如图5所示,第二固定件5是构成为能够固定于砧木单元3的板状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固定件5沿水平方向插入到砧木单元3的第二上板部31与第二下板部32之间。由此,第二固定件5被固定到砧木单元3上。
如图7所示,第二固定件5具有多个第二按压部51,多个第二按压部51将植物P的茎分别按压到砧木单元3的多个第二抵接部34处。第二按压部51配置在于第二固定件5的按压方向I上与第二抵接部34相对的位置。
每个第二按压部51具有两个第二引导面52A、52B以及缓冲部件52C。两个第二引导面52A、52B设置在与砧木单元3的第二抵接部34相对的位置,并且两个第二引导面52A、52B彼此的距离沿着第二固定件5的按压方向I而变大。即,第二按压部51是朝第二固定件5的外侧开口的凹部。从植物P的轴向观察时,两个第二引导面52A、52B的形状为平滑弯曲的曲线。
缓冲部件52C与第一固定件4的第一按压部41的缓冲部件42C相同,因此对其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固定件5具有相对于与植物P的茎的轴垂直的面(即水平面)和第一固定件4对称的形状。即,第二固定件5相当于是将第一固定件4上下颠倒而形成的。不过,第二固定件5也可以具有局部与第一固定件4不同的部位。
第二固定件5具有多个凸出部53、多个缝隙54以及两个磁铁55A、55B。由于多个凸出部53以及多个缝隙54分别与第一固定件4的多个凸出部43以及多个缝隙44相同,因此对其省略说明。另外,以使得设置有凸出部53的表面朝向植物P的顶端方向(即成为上表面)的方式将第二固定件5插入砧木单元3。
两个磁铁55A、55B是用于将第二固定件5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固定到砧板单元3的固定机构。两个磁铁55A、55B配置在与砧木单元3的第二框架部33相对并抵接的部分,并分别与所相对的第二框架部33的第二辅助磁铁38A、38B结合。
如图1所示,在固定到接穗单元2的第一固定件4与固定到砧木单元3的第二固定件5之间,设置有用于使植物P的茎露出的空间S。即,第一固定件4以及第二固定件5通过固定到接穗单元2或砧木单元3,而在第一位置P1和第二位置P2之间设置使植物P的茎露出的空间S。通过在该空间S切断茎,而能够获得植物P的接穗以及砧木。
<支撑单元>
如图2所示,支撑单元6是支撑收纳有植物P的根的容器Q的构件。
如图8所示,支撑单元6具有主体61、多个支撑框架62以及两个第三主磁铁63A、63B。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单元6构成为能够相对于砧木单元3进行安装和拆卸。
主体61设置有可供多个容器Q插入的内部空间。多个支撑框架62是分别在铅垂方向上卡止容器Q的部位,并且从主体61的内壁朝内侧突出。
两个第三主磁铁63A、63B配置在与砧木单元3相对并抵接的部分(即主体61的上表面),并分别与所相对的砧木单元3的第二主磁铁37C、37D结合。
[1-2.效果]
根据以上详述的实施方式,可以获得以下效果。
(1a)通过第一抵接部24和第一按压部41、以及第二抵接部34和第二按压部51,能够在接穗单元2以及砧木单元3中的位于切断部分附近的上下两处对植物P的茎进行固定,从而可以提高待接合的茎的位置精度。其结果为,能够提高嫁接精度。
(1b)因为使用生长后的植物P,可以避免例如当种子在构件内发芽时因产生不良个体而导致的损失。此外,可以避免构件内部被生长的根损伤,或者因根侵入构件而导致从构件移除根时损伤植物P的情况。除此之外,可易于进行对砧木的胚轴长度的确保。其结果为,能够提高嫁接苗的生产性能。
(1c)由于能够易于配合着植物P而更改构件的尺寸,所以可以进行多品种的嫁接。此外,由于作为接穗用构件和砧木用构件可共同使用一种嫁接用构件1,所以可降低设备成本。
(1d)由于两个第一收容面25A、25B彼此间的距离以及两个第二收容面35A、35B彼此间的距离沿着固定件的按压方向而变小,两个第一引导面42A、42B彼此间的距离以及两个第二引导面52A、52B彼此间的距离沿着固定件的按压方向而变大,因此,通过插入第一固定件4和第二固定件5,能够容易且精确地将植物P的茎引导并固定到预定位置处。
(1e)从固定件的按压方向观察时,第一凸部26的宽度随着远离两个第一收容面25A、25B而变小,并且第二凸部36的宽度随着远离第二收容面35A、35B而变小,因此,能够易于将茎引导到第一抵接部24与第一按压部41之间的固定位置处、以及第二抵接部34与第二按压部51之间的固定位置处。
(1f)当从植物P的轴向观察时,两个第一收容面25A、25B的形状、两个第一引导面42A、42B的形状、两个第二收容面35A、35B的形状以及两个第二引导面52A、52B的形状均为弯曲的曲线,因此,能够在通过插入第一固定件4以及第二固定件5而将茎引导到预定位置时抑制茎被损伤。
(1g)第一按压部41和第二按压部51分别具有缓冲部件42C、52C,从而能够由缓冲部件42C、52C吸收茎的直径偏差,并且能够将茎固定到预定位置。
(1h)能够利用通过第一主磁铁27A、27B以及第二主磁铁37A、37B实现的固定机构使接合后的砧木和接穗彼此按压。其结果为,可抑制在养护过程中或搬运过程中砧木与接穗分离的情况。
(1i)通过用以支撑收纳有植物P的根的容器Q的支撑单元6,而能够在从切断前到接合后的期间稳定地保持植物P。
[2.第2实施方式]
[2-1.构成]
与图1的嫁接用构件1相同,图9所示的嫁接用构件10构成为既可以作为用于获得接穗的第一嫁接用构件使用,也可以作为用于获得砧木的第二嫁接用构件使用。
嫁接用构件10包括接穗单元12、砧木单元13、第固定件14、第二固定件15以及支撑单元16。图9示出将这些组件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不过每个组件构成为能够进行拆装。除后述磁铁和缓冲部件之外,每个组件可以由例如树脂、金属等形成。
<接穗单元>
如图10A、10B所示,接穗单元12包括两个第一板部21A、一个第二板部21B以及第一框架部23。
第一板部21A和第二板部21B是板状的部位,其具有与后述第一固定件14的按压方向I平行的板面。第一板部21A以及第二板部21B在与植物P的茎的按压方向I相交的方向上并排配置。第二板部21B配置在两个第一板部21A之间。两个第一板部21A各自设置有一个朝下的第一抵接部24A。第二板部21B设置有多个朝上的第一抵接部24B。
多个第一抵接部24A、24B与图3A的接穗单元2中的多个第一抵接部24相同。即,每个第一抵接部24A、24B具有两个第一收容面25A、25B以及设置在两个第一收容面25A、25B的连结部分25C处的第一凸部26。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在第一板部21A的朝下的第一抵接部24A的第一凸部26从第一板部21A的下表面(即砧木单元13侧的板面)朝着趋向植物P的根的方向凸起。
夹在两个朝下的第一抵接部24A之间的多个朝上的第一抵接部24B的第一凸部26从第二板部21B的上表面(即位于砧木单元13相反侧的板面)朝着趋向植物P的顶端的方向凸起。
如上所述,接穗单元12包括第一凸部26的突出方向彼此不同的朝下的第一抵接部24A以及朝上的第一抵接部24B。另外,朝下的第一抵接部24A未必一定要配置在接穗单元12的两端。此外,接穗单元12也可以具有一个朝下的第一抵接部24A。同样,接穗单元12也可以具有一个朝上的第一抵接部24B。
如图10B所示,第一板部21A的下表面配置在于植物P的轴向上与第二板部21B的上表面相同的位置,或配置在比第二板部21B的上表面靠近植物P的顶端的位置。即,第二板部21B在与植物P的茎的轴平行的方向上和第一板部21A错开配置。
另外,在两个第一板部21A与第二板部21B之间分别形成有用以引导第一固定件14插入的缝隙23C、23D。
与图3A中的接穗单元2中的第一框架部23相同,第一框架部23具有两个第一主磁铁(未图示)以及两个第一辅助磁铁28A、28B,两个第一主磁铁是用于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固定接穗单元12和砧木单元13的固定机构,两个第一辅助磁铁28A、28B是用于将第一固定件14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固定到接穗单元12的固定机构。
<砧木单元>
如图11所示,砧木单元13包括两个第一板部31A、一个第二板部31B、以及第二框架部33。
第一板部31A和第二板部31B是板状的部位,其具有与后述第二固定件15的按压方向I平行的板面。第一板部31A和第二板部31B在与植物P的茎的按压方向I相交的方向上并排配置。第二板部31B配置在两个第一板部31A之间。两个第一板部31A分别设置有一个朝上的第二抵接部34A。在第二板部31B设置有多个朝下的第二抵接部34B。
多个第二抵接部34A、34B与图4A的接穗单元2中的多个第二抵接部34相同。即,每个第二抵接部34A、34B包括两个第二收容面35A、35B以及设置在两个第二收容面35A、35B的连结部分35C处的第二凸部36。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在第一板部31A的朝上的第二抵接部34A的第二凸部36从第一板部31A的上表面(即接穗单元12侧的板面)朝着趋向植物P的顶端的方向凸起。
朝下的第二抵接部34B的第二凸部36从第二板部31B的下表面(即位于接穗单元12相反侧的板面)朝着趋向植物P的根的方向凸起。
第二板部31B在与植物P的茎的轴平行的方向上与第一板部31A错开配置。此外,在两个第一板部31A和第二板部31B之间分别形成有用以引导第二固定件15插入的缝隙33C、33D。
与图4的砧木单元3中的第二框架部33相同,第二框架部33包括:两个第二主磁铁37A、37B,是用于将接穗单元12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固定到砧木单元13的固定机构;用于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固定后述支撑单元16的磁铁(未图示);以及两个第二辅助磁铁38A、38B,是用于将第二固定件15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固定到砧木单元13的固定机构。
如上所述,砧木单元13具有相对于与植物的茎的轴垂直的平面(即水平面)和接穗单元12对称的形状。具体而言,砧木单元13相当于是将用于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固定支撑单元16的磁铁安装到上下颠倒后的接穗单元12而获得的。
<第一固定件>
如图12A所示,第一固定件14是构成能够固定于接穗单元12的板状构件。第一固定件14包括两个朝上的第一按压部41A、多个朝下的第一按压部41B以及凸出部43,两个朝上的第一按压部41A和多个朝下的第一按压部41B将植物P的茎分别按压到接穗单元12的多个第一抵接部24A、24B处。
两个朝上的第一按压部41A配置在与按压方向I相交的方向上的两端。多个朝下的第一按压部41B配置在两个朝上的第一按压部41A之间。
多个第一按压部41A、41B在与第一固定件14的按压方向I相交的方向上并排配置。每个第一按压部41A、41B具有两个第一引导面42A、42B、以及缓冲部件42C。
两个第一引导面42A、42B、缓冲部件42C以及凸出部43与图6A、6B所示的第一固定件4中的第一引导面42A、42B、缓冲部件42C以及凸出部43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朝上的第一按压部41A的凸出部43朝着趋向植物P的顶端的方向凸起。朝上的第一按压部41A构成为从下侧与设置在接穗单元12两端的朝下的第一抵接部24A重合。
朝上的第一按压部41A的凸出部43在第一固定件14插入接穗单元12时与朝下的第一抵接部24A的收容面25A、25B抵接。此外,朝上的第一按压部41A的上表面(即植物P的顶端侧的板面)42D与接穗单元12的第一板部21A的下表面平行并且与第一板部21A的下表面抵接。
朝下的第一按压部41B的凸出部43朝着趋向植物P的根的方向凸起。朝下的第一按压部41B构成为从上侧与接穗单元12的朝上的第一抵接部24B重合。
朝下的第一按压部41B的凸出部43在第一固定件14插入接穗单元12时与朝上的第一抵接部24B的收容面25A、25B抵接。此外,朝下的第一按压部41B的下表面(即植物P的根侧的板面)42E与接穗单元12的第二板部21B的上表面平行并且与第二板部21B的上表面抵接。
如上所述,第一固定件14包括凸出部43的凸出方向彼此不同的朝上的第一按压部41A以及朝下的第一按压部41B。因此,通过朝上的第一按压部41A与朝下的第一抵接部24A的啮合、以及朝下的第一按压部41B与朝上的第一抵接部24B的啮合,而将第一固定件14固定到接穗单元12上。
此外,第一固定件14具有多个抵接面46,多个抵接面46用以引导第一固定件14插入接穗单元12。抵接面46设置在朝上的第一按压部41A与朝下的第一按压部41B之间。抵接面46是与第一固定件14的按压方向I平行且与朝上的第一按压部41A的上表面42D垂直的平面。抵接面46与接穗单元12的缝隙23C、23D的内表面抵接。
此外,与图6A、6B、6C的第一固定件4相同,第一固定件14包括两个磁铁45A、45B,两个磁铁45A、45B是用于将第一固定件14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固定到接穗单元12的固定机构。
<第二固定件>
如图13所示,第二固定件15是构成为能够固定于砧木单元12板状构件。第二固定件15包括多个朝下的第二按压部51A和朝上的第二按压部51B、以及凸出部53,多个朝下的第二按压部51A和朝上的第二按压部51B将植物P的茎分别按压到砧木单元13的多个第二抵接部34处。
多个第二按压部51A、51B在与第二固定件15的按压方向I相交的方向上并排配置。每个第二按压部51A、51B具有两个第二引导面52A、52B以及缓冲部件52C。
两个第二引导面52A、52B、缓冲部件52C以及凸出部53与图7的第二固定件5中的第二引导面52A、52B、缓冲部件52C以及凸出部53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固定件15具有相对于与植物P的茎的轴垂直的面(即水平面)与第一固定件14对称的形状。即,第二固定件15相当于是将第一固定件14上下颠倒而形成的。不过,第二固定件15也可以具有局部与第一固定件14不同的部位。
通过朝下的第二按压部51A与朝上的第二抵接部34A的啮合、以及朝上的第二按压部51B与朝下的第二抵接部34B的啮合,而将第二固定件15固定到砧木单元13上。
此外,与图7的第二固定件5相同,第二固定件15具有两个磁铁55A、55B,两个磁铁55A、55B是用于将第二固定件15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固定到砧木单元13的固定机构。
<支撑单元>
如图14所示,支撑单元16包括主体61、多个隔板64以及两个第三主磁铁63A、63B。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单元16构成为能够相对于砧木单元13进行安装拆卸。
利用多个隔板64在主体61中设置出可供多个植物P的容器插入的内部空间。两个第三主磁铁63A、63B配置在与砧木单元13相对并抵接的部分(即主体61的上表面),并分别与所相对的砧木单元13的第二主磁铁结合。
[2-2.效果]
根据以上详述的实施方式,可以获得以下效果。
(2a)砧木单元13具有相对于与植物P的茎的轴垂直的平面和接穗单元12对称的形状,由此,作为接穗单元12以及砧木单元13能够共同使用相同的构件。此外,作为第一固定件4和第二固定件5能够共同使用相同的构件。其结果为,可以降低稼接用构件10的成本。
(2b)通过使第一固定件14以及第二固定件15分别啮合于接穗单元12和砧木单元13各自的第一板部以及第二板部,无需设置用于固定固定件的构件(例如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上板部22以及第二下板部32)便能够对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二固定件进行固定。其结果为,可以降低稼接用构件10的成本。
[3.第3实施方式]
[3-1.构成]
图15所示的嫁接用构件101是匣盒状的构件,其用于切断植物以获得接穗和砧木,并接合所获得的接穗和砧木。
图15的嫁接用构件101构成为既可以作为用于获得接穗的第一嫁接用构件而使用,也可以作为用于获得砧木的第二嫁接用构件而使用。即,本实施方式的嫁接用构件组合包括作为第一嫁接用构件的嫁接用构件101、以及作为第二嫁接用构件的嫁接用构件101。
此外,作为第一嫁接用构件的嫁接用构件101以及作为第二嫁接用构件的嫁接用构件101的形状无需一定完全相同。即,第二嫁接用构件也可具有形状与第一嫁接用构件不同的部分。
嫁接用构件101包括接穗单元102、砧木单元103、第一固定件104、第二固定件105以及支撑单元106。图15示出将这些组件组装在一起的状态,不过,每个组件构成为能够进行拆装。除后述缓冲部件外,每个组件可以由例如树脂、金属等形成。
如图16所示,嫁接用构件101构成为能够将多个植物P保持在内部。此外,在图16中,保持有五株植物P,不过由嫁接用构件101保持的植物P的数量并不限于五株。此外,植物P的种类不受特别限定。
<接穗单元>
如图17A所示,接穗单元102包括第一板部121、以及用于支撑第一板部121的第一框架部23。
第一板部121是板状的部位,其具有与后述第一固定件104的按压方向(即插入方向)I平行并且与植物P的茎的轴垂直的板面。第一板部121具有分别在第一位置P1(参照图16)上与多个植物P的茎抵接的多个第一抵接部124。第一位置P1是比植物P的切断位置靠近植物P的顶端(即茎的顶部)的位置。
第一抵接部124与第一固定件104的第一按压部141(参照图20A)共同夹持并固定植物P的茎。第一抵接部124是设置在第一板部121的切口。多个第一抵接部124在与第一固定件104的按压方向I相交的方向上并排配置。每个第一抵接部124包括两个第一收容面125A、125B、两个第一栅门部125D、125E以及第一凸部126(如图17C所示)。
两个第一收容面125A、125B设置在与安装于接穗单元102的第一固定件104的第一按压部141相对的位置,并且两个第一收容面125A、125B彼此的距离沿着第一固定件104的按压方向I而变小。
如图17B所示,从与植物P的茎的轴平行的方向(以下也称为“植物P的轴向”)观察时,两个第一收容面125A、125B的形状为平滑弯曲的曲线。此外,两个第一收容面125A、125B在植物P的轴向上的缘部被倒角。另外,植物P的茎的轴例如与铅垂方向平行。
两个第一栅门部125D、125E分别配置在构成第一抵接部124的切口的入口处(即两个第一收容面125A、125B的外侧)。两个第一栅门部125D、125E朝彼此相向的方向突出。第一栅门部125D、125E抑制配置在第一抵接部124内的植物P在固定第一固定件104之前移动到第一抵接部124外部的情况。
此外,第一抵接部124也可以不具有两个第一栅门部125D、125E。即,第一收容面125A、125B也可以及至第一板部121的端面。
如图17C所示,第一凸部126设置在两个第一收容面125A、125B的连接部分125C(即第一抵接部124的最内侧部分)处,并且是比第一收容面125A、125B在植物P的轴向上突出的部位。具体而言,第一凸部126从第一板部121的下表面朝着趋向植物P的根的方向突出。第一凸部126的顶端呈圆弧形弯曲。
如图17B所示,第一凸部126具有从植物P的轴向观察时朝按压方向I呈圆弧形凹陷的弯曲表面。配置在第一抵接部124的植物P的茎被按压到该弯曲表面上。
如图17A所示,接穗单元102具有用于固定第一固定件104的两个缝隙129A、129B和两个槽129C、129D。缝隙129A、129B分别设置在第一板部121与第一框架部123之间,且分别与按压方向I平行而延伸。槽129C、129D各自是通过使第一板部121的一部分在厚度方向上凹陷而形成的槽,且与按压方向I平行而延伸。
如图17B所示,第一框架部123具有销127A以及孔127B,销127A以及孔127B是用于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固定接穗单元102以及砧木单元103的固定机构。销127A和孔127B设置在与砧木单元103相对并抵接的部分(即第一框架部123的下表面),并分别与设置在砧木单元103上的销137A和孔137B嵌合。
作为第一嫁接用构件的嫁接用构件101的接穗单元102构成为,能够在固定有第一固定件104状态下,安装到处于固定有第二固定件105的状态下的作为第二嫁接用构件的嫁接用构件101的砧木单元103。
<砧木单元>
如图18所示,砧木单元103包括第二板部131以及用于支撑第二板部131的第二框架部133。
第二板部131是板状的部位,其具有与后述第二固定件105的按压方向I平行并且与植物P的茎的轴垂直的板面。第二板部131具有分别在第二位置P2(参照图16)与多个植物P的茎抵接的多个第二抵接部134。第二位置P2是比植物P的切断位置靠近植物P的根的位置。
第二抵接部134与第二固定件105的第二按压部151(参照图22)共同夹持并固定植物P的茎。多个第二抵接部134在与第二固定件105的按压方向I相交的方向上并排配置。每个第二抵接部134包括两个第二收容面135A、135B;两个第二栅门部135D、135E以及一第二凸部136。此外,每个第二抵接部134配置在如下位置:在接穗单元102和砧木单元103被固定的状态下与所对应的第一抵接部124重合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砧木单元103具有相对于与植物P的茎的轴垂直的面(即水平面)和接穗单元102对称的形状。即,砧木单元103相对于是将构成接穗单元102的构件上下颠倒配置而形成的。因此,多个第二抵接部134和多个第一抵接部124形状相同。不过,砧木单元103也可以具有局部与接穗单元102不同的部位。
两个第二收容面135A、135B设置在与安装于砧木单元103的第二固定件105相对的位置,并且两个第二收容面135A、135B彼此的距离沿着第二固定件105的按压方向I而变小。两个第二栅门部135D、135E分别配置在构成第二抵接部134的切口的入口处。
第二接收容面135A、135B以及第二栅门部135D、135E具有分别与接穗单元102的第一收容面125A、125B以及第一栅门部125D、125E相同的形状。因此,对其省略详细说明。此外,第二抵接部134也可以不具有两个第二栅门部135D、135E。
第二凸部136是设置在两个第二收容面135A、135B的连接部分135C(即第一抵接部124的最内侧部分)处,并且比第二收容面135A、135B在植物P的轴向上突出的部位。具体而言,第二凸部136从第二板部131的上表面朝着趋向植物P的顶端的方向突出。另外,第二凸部136的顶端呈圆弧形弯曲。
砧木单元103包括两个缝隙139A、139B;两个槽139C、139D;销137A;孔137B以及两个下部孔138A、138B。缝隙139A、139B、槽139C、139D、销137A以及孔137B分别具有与接穗单元102的缝隙129A、129B、槽129C、129D、销127A以及孔127B相同的形状。
两个下部孔138A、138B构成将支撑单元106固定到砧木单元103的固定机构。两个下部孔138A、138B配置在与支撑单元106相对并抵接的部分(即第二框架部133的下表面),并分别与设置于支撑单元106的两个销163A、163B(参照图23)嵌合。
<第一固定件>
如图19所示,第一固定件104是构成为能够固定于接穗单元102的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件104以与接穗单元102的第一板部121重合的方式沿着水平方向插入。由此,第一固定件104被固定到接穗单元102上。
如图20A所示,第一固定件104具有多个第一按压部141,该多个第一按压部41分别将植物P的茎按压到接穗单元102的多个第一抵接部124处。第一按压部141配置在于第一固定件104的按压方向I上与第一抵接部124相对的位置。
多个第一按压部141在与第一固定件104的按压方向I相交的方向上并排配置。每个第一按压部141具有两个第一引导面142A、142B和第一缓冲部件142C。
第一缓冲部件142C是板状构件,其将植物P的茎按压到所对应的第一抵接部124处。第一缓冲部件142C由通过与植物P的茎抵接而能够产生一定量变形的材料形成。
作为形成第一缓冲部件142C的材料,可列举例如海绵等多孔质体。此外,作为形成第一缓冲部件142C的材料,也可以使用橡胶等弹性体。另外,在图20A等中,第一缓冲部件142C的平面形状为四角形,不过第一缓冲部件142C的平面形状也可以为例如三角形或圆形等。
如图20B所示,当俯视观察时,两个第一引导面142A、142B彼此分开,并且比第一缓冲部件142C朝第一固定件104的按压方向I上突出。另外,两个第一引导面142A、142B配置在与接穗单元102的第一抵接部124相对的位置,并且彼此的距离沿着第一固定件104的按压方向I而变大。
具体而言,第一缓冲部件142C例如通过粘结剂而固定到支撑部147,支撑部147从沿着与按压方向I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框架部145朝按压方向I突出。如图20C所示,支撑部147包括在厚度方向上与第一缓冲部件142C重合的板状的延伸部146。在第一固定件104固定到接穗单元102的状态下,支撑部147在厚度方向上与接穗单元102的第一板部121重合。此外,当插入第一固定件104时,延伸部146在第一板部121的板面滑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缓冲部件142C固定到延伸部146的表面,不过也可以固定到支撑部147钟的除延伸部146以外的部分的表面。
两个第一引导面142A、142B由延伸部146的端面所构成。第一缓冲部件142C配置成在植物P的轴向(即第一缓冲部件142C的厚度方向)上与两个第一引导面142A、142B的一部分重合。
如图20A所示,从植物P的轴向观察时,两个第一引导面142A、142B的形状为平滑弯曲的曲线。另外,两个第一引导面142A、142B在植物P的轴向上的缘部被倒角。
从第一缓冲部件142C的厚度方向观察时,第一缓冲部件142C的端部与两个第一引导面142A、142B的一部分共同形成呈C字形的凹部。配置在第一抵接部124的植物P的茎与第一按压部141的第一缓冲部件142C以及第一抵接部124的第一凸部126抵接。此外,通过由第一抵接部124和第一按压部141保持植物P的茎,而限制茎在径向上的移动。
另外,延伸部146也可以不是板状,如图21A或图21B所示,延伸部146也可以是所具有的厚度与框架部145的厚度等同的形状。在图21A或图21B的结构中,第一缓冲部件142C(在图21A以及21B中省略图示)载置在载置部148上,并固定在载置部148的上表面或延伸部146的侧面146A,其中,载置部148配置在两个第一引导面142A、142B之间。
如图20A所示,第一固定件104包括两个卡扣部144A、144B;两个卡块144C、144D以及两个爪部144E、144F。两个卡扣部144A、144B从框架部145朝按压方向I突出,并且设置在夹着多个第一按压部141的位置上。两个卡块144C、144D以及两个爪部144E、144F从框架部145朝按压方向I突出,并分别设置在多个第一按压部141之间。
卡扣部144A、144B是用于将第一固定件104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固定在接穗单元102的固定机构,且插入到接穗单元102的缝隙129A、129B中。卡扣部144A、144B具有钩状的前端部,钩状的前端部可卡止于设置在缝隙129A、129B内的凸部。
卡块144C、144D以及爪部144E、144F是用于引导第一固定件104沿按压方向I插入的引导机构。卡块144C、144D插入接穗单元102的槽129C、129D中。爪部144E、144F与接穗单元102的第一板部121的板面重合。
<第二固定件>
如图19所示,第二固定件105是构成为能够固定于砧木单元103的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固定件105以与砧木单元103的第二板部131重合的方式沿水平方向插入。由此,第二固定件105被固定到砧木单元103上。
如图22所示,第二固定件105具有分别将植物P的茎按压到砧木单元103的多个第二抵接部134处的多个第二按压部151。第二按压部151配置在于第二固定件105的按压方向I上与第二抵接部134相对的位置。
多个第二按压部151在与第二固定件105的按压方向I相交的方向上并排配置。每个第二按压部151具有两个第二引导面152A、152B以及第二缓冲部件152C。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固定件105具有相对于与植物P的茎的轴垂直的面(即水平面)和第一固定件104对称的形状。即,第二固定件105相当于是将第一固定件104上下颠倒而形成的。不过,第二固定件105也可以具有局部与第一固定件104不同的部位。
第二缓冲部件152C是板状构件,其将植物P的茎按压到所对应的第二抵接部134处。当俯视观察时,两个第二引导面152A、152B彼此分开,并且比第二缓冲部件152C朝第二固定件105的按压方向I突出。另外,两个第二引导面152A、152B设置在与砧木单元103的第二抵接部134相对的位置,并且两个第二引导面152A、152B彼此的距离沿着第二固定件105的按压方向I而变大。
第二引导面152A、152B以及第二缓冲部件152C具有分别与第一固定件104的第一按压部141的第一引导面142A、142B以及第一缓冲部件142C相同的形状。因此对其省略详细说明。
第二固定件105包括:分别从框架部155突出的两个卡扣部154A、154B;两个卡块154C、154D以及两个爪部154E、154F。卡扣部154A、154B、卡块154C、154D以及爪部154E、154F具有分别与第一固定件104的卡扣144A、144B、卡块144C、144D以及爪部144E、144F相同的形状。
两个卡扣部154A、154B插入砧木单元103的缝隙139A、139B中。两个卡块154C、154D插入砧木单元103的槽139C、139D中。
如图15所示,在固定于接穗单元102的第一固定件104与固定与砧木单元103的第二固定件105之间,设置使植物P的茎露出的空间S。通过在该空间S切断茎,而能够获得植物P的接穗以及砧木。
<支撑单元>
如图16所示,支撑单元106是用以支撑收纳有植物P的根的容器Q的构件。
如图23所示,支撑单元106包括主体161、多个隔板164和两个销163A、163B。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单元106构成为能够相对于砧木单元13进行安装拆卸。
利用多个隔板164在主体161中设置出可供多个植物P的容器插入的内部空间。两个销163A、163B配置在与砧木单元103相对并抵接的部分(即主体161的上表面),并分别与砧木单元103的下部孔138A、138B嵌合。
[3-2.效果]
根据以上详述的实施方式,可以获得以下效果。
(3a)通过第一抵接部124和第一按压部141、以及第二抵接部134和第二按压部151,能够在接穗单元102以及砧木单元103中的位于切断部分附近的上下两处对植物P的茎进行固定,从而可以提高待接合的茎的位置精度。此外,能够通过第一缓冲部件142C以及第二缓冲部件152C抑制茎的位置偏移。其结果为,能够提高嫁接精度。
(3b)通过比第一缓冲部件142C突出的两个第一引导面142A、142B以及比第二缓冲部件152C突出的两个第二引导面152A、152B,能够容易并精确地将植物P的茎引导到第一缓冲部件142C以及第二缓冲部件152C。
(3c)第一缓冲部件142C配置成在植物P的轴向上与两个第一引导面142A、142B的一部分重合,第二缓冲部件152C配置成在植物P的轴向上与两个第二引导面152A、152B的一部分重合,由此,易于将第一缓冲部件142C以及第二缓冲部件152C配置到第一固定件104或第二固定件105。其结果为,可易于更换第一缓冲部件142C以及第二缓冲部件152C。
(3d)能够利用由接穗单元102的销127A和孔127B以及砧木单元103的销137A和孔137B实现的固定机构使接合后的砧木和接穗彼此按压。其结果为,可抑制在养护过程中或搬运过程中砧木和接穗分离的情况。
[4.第4实施方式]
[4-1.构成]
图24所示的嫁接用构件201是匣盒状的构件,其用于切断植物以获得接穗以及砧木,并接合所获得的接穗与砧木。
图24所示的嫁接用构件201构成为既可以作为用于获得接穗的第一嫁接用构件而使用,也可以作为用于获得砧木的第二嫁接用构件而使用。即,本实施方式的嫁接用构件组合包括作为第一嫁接用构件的嫁接用构件201以及作为第二嫁接用构件的嫁接用构件201。
嫁接用构件201包括接穗单元202、砧木单元203、第一固定件204、第二固定件205以及支撑单元206。嫁接用构件201相当于是对图15的嫁接用构件101中的接穗单元102、砧木单元103、第一固定件104以及第二固定件105进行变更而形成的嫁接用构件。由于嫁接用构件201的支撑单元206与图15的嫁接用构件101的支撑单元106等同,因此对其省略说明。
<接穗单元>
如图25A所示,接穗单元202包括第一板部221、以及用于支撑第一板部221的第一框架部123。下文对接穗单元202的结构中与图15中的接穗单元102相同的构成标注相同的符号且省略说明。
与图15的嫁接用构件101的第一板部121相同,第一板部221具有分别抵接多个植物P的茎的多个第一抵接部224。俯视观察时,第一抵接部224与图15的嫁接用构件101的第一抵接部124的形状不同,除此之外二者均等同。
每个第一抵接部224包括两个第一收容面225A、225B以及第一凸部126(参照图25C)。两个第一收容面225A、225B设置在与安装于接穗单元202的第一固定件204的第一按压部241相对的位置,并且两个第一收容面225A、225B彼此的距离沿着第一固定件204的按压方向I而变小。
如图25B所示,两个第一收容面125A、125B分别包括从植物P的轴向观察时呈平滑弯曲的弯曲部225D以及由与植物茎的轴平行的平面构成的平面部225E。
平面部225E与两个第一收容面125A、125B的连接部分125C(即第一凸部126)连续设置。平面部225E设置在比弯曲部225D靠内侧的位置处,即,配置在弯曲部225D与第一凸部126之间。
<砧木单元>
砧木单元203具有相对于与植物P的茎的轴垂直的面(即水平面)和接穗单元202对称的形状。即,砧木单元203相当于是将构成接穗单元202的构件上下颠倒配置而形成的。
因此,砧木单元203是通过将图15的砧木单元103中的第二抵接部134的形状构造成与接穗单元202的第一抵接部224的形状相同而形成的。不过,砧木单元203也可以具有局部与接穗单元202不同的部位。
<第一固定件>
第一固定件204是构成为能够固定于接穗单元202的构件。如图26A、26B所示,第一固定件204包括分别将植物P的茎按压到接穗单元202的多个第一抵接部224处的多个第一按压部241A、以及横跨多个第一按压部241而设置的第一缓冲部件结构体243。以下,对第一固定件204的结构中与图15中的第一固定件104相同的构成标注相同的符号且省略说明。
第一按压部241设置在于第一固定件204的按压方向I上与第一抵接部224相对的位置。每个第一按压部241包括两个第一引导面242A、242B、以及第一缓冲部件242C。
第一引导面242A、242B以及第一缓冲部件242C,具有分别与图15的第一固定件104的第一按压部141中的第一引导面142A、142B以及第一缓冲部件142C相同的功能。
多个第一按压部241所具有的第一缓冲部件242C分别为第一缓冲部件结构体243的一部分。具体而言,如图26B、26C所示,第一缓冲部件结构体243中的从多个壁部247之间露出的部分构成每个第一缓冲部件242C。
第一缓冲部件结构体243的材质与图15的第一固定件104中的第一缓冲部件142C的材质相同。第一缓冲部件结构体243为棒状,并且配置成其长边方向与第一固定件204的按压方向I相交。
具体而言,第一缓冲部件结构体243配置在如下的槽中,该槽设置在框架部145与在按压方向I上与框架部145分开配置的多个壁部247之间。多个壁部247在与按压方向I相交的方向上延伸,并且延伸方向上的端部构成第一引导面142A、142B。
第一缓冲部件结构体243通过例如粘结剂而固定到框架部145、多个壁部247或从框架部145延伸的延伸部246。延伸部246是连结框架部145和多个壁部247的部分,且构成配置有第一缓冲部件结构体243的槽的底面。
<第二固定件>
第二固定件205是构成为能够固定于砧木单元203的构件。第二固定件205具有相对于与植物P的茎的轴垂直的面(即水平面)和第一固定件204对称的形状。即,第二固定件205相当于是使第一固定件204上下颠倒而形成的。
因此,第二固定件205是通过使第二缓冲部件结构体以横跨图15的第二固定件105中的多个第二按压部151的方式而配置到第二固定件105而获得的固定件。不过,第二固定件205也可以具有局部与第一固定件204不同的部位。
[4-2.效果]
通过以上详述的实施方式,可以获得以下效果。
(4a)通过一个缓冲部件结构体构成第一固定件204以及第二固定件205的多个缓冲部件,可以减少配置在固定件上的部件数量。其结果为,易于安装和更换缓冲部件。
(4b)接穗单元202以及砧木单元203的收容面各自具有平面部,由此,能够通过第一固定件204以及第二固定件205来抑制植物的茎的咬入,并能够精确地将茎引导到预定位置。
[5.第5实施方式]
[5-1.构成]
图27所示的嫁接苗的生产方法是使用图1的嫁接用构件1、图9的嫁接用构件10、图15的嫁接用构件101或图24所示的嫁接用构件201,来生产通过嫁接接穗和砧木而获得的嫁接苗的方法。此外,下文使用图1的嫁接用构件1来说明各个步骤。
本实施方式的嫁接苗的生产方法包括准备步骤S10、第一抵接步骤S20、第一固定步骤S30、第一切断步骤S40、第二抵接步骤S50、第二固定步骤S60、第二切断步骤S70、接合步骤S80以及养护步骤S90。
<准备步骤>
在该步骤中,准备作为第一嫁接用构件的嫁接用构件1以及作为第二嫁接用构件的嫁接用构件1。
<第一抵接步骤>
在该步骤中,在将砧木单元3安装于接穗单元2且未安装第一固定件4和第二固定件5的状态下,使用于供给接穗的多个第一植物的茎抵接第一嫁接用构件中的接穗单元2的多个第一抵接部24,并且使多个第一植物的茎抵接第一嫁接用构件中的砧木单元3的多个第二抵接部34。
在上述操作中,将多个第一植物的容器插入被安装到砧木单元3的支撑单元6中。不过,也可以在将多个第一植物的容器插入支撑单元6中之后,再将砧木单元3安装到支撑单元6。
<第一固定步骤>
在该步骤中,将第一固定件4以及第二固定件5固定到第一嫁接用构件中的接穗单元2以及砧木单元3,由此,在多个第一抵接部24与多个第一按压部41之间、以及在多个第二抵接部34与多个第二按压部51之间对多个第一植物的茎进行固定。此外,第一固定件4和第二固定件的5固定顺序不受限制。
<第一切断步骤>
在该步骤中,在第一嫁接用构件中的第一固定件4与第二固定件5之间的空间S(即,比第一固定件4靠近第一植物的根的位置),同时切断多个第一植物的茎。
<第二抵接步骤>
在该步骤中,使用第二嫁接用构件代替第一嫁接用构件,并使用供给砧木的第二植物来代替第一植物,除此之外,皆与第一抵接步骤S20相同。
<第二固定步骤>
在该步骤中,除了使用第二嫁接用构件以及第二植物外,其他皆与第一固定步骤S30相同。
<第二切断步骤>
在该步骤中,使用第二嫁接用构件,并且在第一固定件4与第二固定件5之间的空间S(即,比第二固定件5远离第二植物的根的位置)处切断第二植物,除此之外,皆与第一切断步骤S40相同。不过,从接合性的观点出发,可以在比第一植物的切断位置靠近植物的顶端的位置进行第二植物的切断。
<接合步骤>
在该步骤中,使由第一嫁接用构件的接穗单元2固定的多个第一植物的茎的切面、和由第二嫁接用构件的砧木单元3固定的多个第二植物的茎的切面同时进行接合。
<养护步骤>
在该步骤中,对通过接合源自第一植物的接穗和源自第二植物的砧木而获得的植物进行养护。该养护例如在弱光的明处进行。
此外,第一嫁接用构件的第一固定件4以及第二嫁接用构件的第二固定件5各自保持固定到接穗单元2或砧木单元3的状态,直至养护步骤S90结束。
[5-2.效果]
根据以上详述的实施方式,可以获得以下效果。
(5a)通过使用嫁接用构件1,能够提高嫁接精度。此外,由于使用生长后的第一植物以及第二植物,因此能够提高嫁接苗的生产性能。并且无论植物的大小如何,均可以进行嫁接。此外,由于一种嫁接用构件1可以共用于接穗以及砧木,因此可以降低设备成本。
[6.第6实施方式]
[6-1.构成]
图28所示的嫁接用构件组合300包括第一嫁接用构件301A以及第二嫁接用构件301B。在嫁接用构件组合300中,第一嫁接用构件301A与第二嫁接用构件301B形状不同。
第一嫁接用构件301A是从图1的嫁接用构件1中移除砧木单元3的第二上板部31、第二下板部32、第二抵接部34(即,除第二框架部33之外的部位)、以及第二固定件5后形成的嫁接用构件。第一嫁接用构件301A的接穗单元2、第二框架部33、第一固定件4以及支撑单元6与图1的嫁接用构件1相同。在第一嫁接用构件301A中,在第一固定件4与第二框架部33之间的空间将植物切断。
第二嫁接用构件301B是从图1的嫁接用构件1中移除接穗单元2和第一固定件4后形成的嫁接用构件。第二嫁接用构件301B的砧木单元3、第二固定件5以及支撑单元6与图1的嫁接用构件1相同。在第二嫁接用构件301B中,在沿着砧木单元3上表面的位置处将植物切断。
如图29所示,在第一嫁接用构件301A的第二框架部33的上表面(即与接穗单元2相对的面),在位于供第一固定件4插入的一侧的端部处形成有高度小于其它部分的凹部(高低差)33E、33F。即,在第一嫁接用构件301A中,在比第二嫁接用构件301B的切断位置(即砧木单元3的上表面)靠下侧的位置处对植物进行切断。
[6-2.效果]
根据以上详述的实施方式,可以获得以下效果。
(6a)在第一嫁接用构件301A中,能够利用凹部33E、33在比第二嫁接用构件301B靠近植物的根的位置处切断植物。由此,砧木的切断位置比植物的切割位置更靠近植物的顶端,从而在植物的轴向上产生了重合的部位,因此可提高砧木和接穗的接合性。
(6b)由于第一嫁接用构件301A以及第二嫁接用构件301B分别是用于获得接穗或砧木所需的最低限度的构成,所以与图1的嫁接用构件1相比,减少了部件数量。其结果为,可以降低每个嫁接用构件的成本。
[7.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采用各种方式。
(7a)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嫁接用构件中,第一凸部以及第二凸部的宽度也可以不随着远离两个第一收容面或两个第二收容面而变小。此外,第一抵接部以及第二抵接部也可以不具有第一凸部或第二凸部。
(7b)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嫁接用构件中,从植物的轴向观察时,两个第一收容面的形状、两个第一引导面的形状、两个第二收容面的形状以及两个第二引导面的形状各自也可以不是弯曲的曲线。即,从植物的轴向观察时,这些面的形状也可以是直线(即平坦面)。
(7c)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嫁接用构件中,第一按压部以及第二按压部各自也可以不具有缓冲部件。此外,第一按压部以及第二按压部各自也可以不具有两个第一引导面以及两个第二引导面。
(7d)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嫁接用构件中,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二固定件的按压方向不限于水平方向。此外,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二固定件也可以不插入到支撑单元或砧木单元中。例如,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二固定件也可以在被按压到接穗单元或砧木单元的状态下通过其他部件来固定。
(7e)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嫁接用构件中,作为将接穗单元固定到砧木单元的固定机构、将第一固定件固定到接穗单元的固定机构、以及将第二固定件固定到砧木单元的固定机构,也可以使用除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磁铁、凸部和孔的组合以及卡扣机构以外的机构。此外,嫁接用构件也可以不具备该固定机构。
(7f)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嫁接用构件中,支撑单元也可以以不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到砧木单元(即一体化)。此外,嫁接用构件也可以不具备支撑单元。
(7g)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嫁接苗的生产方法中,可以使用图28所示的嫁接用构件组合300的第一嫁接用构件301A以及第二嫁接用构件301B来取代图1的嫁接用构件1。该情况下,在第一抵接步骤中,第一植物的茎可以不与第二抵接部34抵接,在第二抵接步骤中,第二植物的茎可以不与第一抵接部24抵接。此外,在第一固定步骤中,可以不固定第二固定件5,在第二固定步骤中,可以不固定第一固定件4。
(7h)上述实施方式的嫁接用构件中可以构成为能够保持一个植物。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嫁接苗的生产方法中,可以针对一个第一植物和一个第二植物进行每个步骤。
(7i)上述实施方式的嫁接用构件还可以包括附加砧木单元和第三固定件,附加砧木单元可以相对于砧木单元进行安装拆卸,并且具有在比第二位置靠近植物的根的第三位置处抵接植物的茎的至少一个第三抵接部;第三固定件能够固定到附加砧木单元上,并且具有将植物的茎按压到至少一个第三按压部处的至少一个第三按压部。并且在第三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之间设置使植物的茎露出的空间。
附加砧木单元具有与接穗单元或与砧木单元等同的构成。第三固定件具有与第一固定件或与第二固定件等同的构成。附加砧木单元可以安装有用于支撑容器的支撑单元。
具有附加砧木单元以及第三固定件的嫁接用构件(以下也称为“中间砧木嫁接用构件”),用于以下用途:通过嫁接接穗、中间砧木以及砧木来对三种以上不同的植物进行嫁接。中间砧木由从植物切断根以及茎顶后所获得的茎构成。在中间砧木嫁接用构件中,通过在上下两处切断所保持的植物,而形成接穗、中间砧木以及砧木。即,在砧木单元保持中间砧木,在附加砧木单元保持砧木。
保持有接穗的接穗单元、保持有中间砧木的砧木单元以及保持有砧木的附加砧木单元分别与保持有其他植物的接穗的接穗单元、保持有其他植物的中间砧木的砧木单元以及保持有其他植物的砧木的附加砧木单元进行组合,从而进行嫁接。
另外,中间砧木嫁接用构件可以具有两个以上的附加砧木单元。即,中间砧木嫁接用构件能够用于嫁接两个以上的中间砧木。该情况下,砧木被保持在距离接穗单元最远的附加砧木单元中。
(7i)上述实施方式中的一个构成元素具有的功能也可以分布到多个构成元素中,或者也可将多个构成元素具有的功能整合到一个构成元素中。另外,也可以省略上述实施方式的一部分构成。此外,也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的至少一部分构成添加到上述其他实施方式的构成中,或者对上述实施方式的至少一部分构成和上述其他实施方式的构成进行置换等。另外,由权利要求所记述的语句确定的技术思想中包含的所有方式均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8.实施例]
以下,对用以确认本公开的效果而进行的试验的内容及其评价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分别将砧木用和接穗用的西红柿播种到装有园艺用土壤的托盘中,用园艺用蛭石覆土后,使其吸收水分并发芽。
使用图1的嫁接用构件1对播种后育苗1-2周的植物进行嫁接操作。具体而言,从托盘中分别取出砧木用植物以及接穗用植物,并固定到嫁接用构件。
在固定各植物后,使用剃刀切断各植物的茎以分离砧木单元以及接穗单元。单元分离后,将固定有接穗用植物的接穗单元固定到固定有砧木用植物的砧木单元。然后,在高湿度条件下养护3-5天,以使砧木用植物的茎和接穗用植物的茎成活。
[实施例2]
使用图15的嫁接用构件101作为嫁接用构件,除此之外,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嫁接。
[实施例3]
使用图24的嫁接用构件201作为嫁接用构件,除此之外,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嫁接。
[比较例]
使用国际公开第2016/129683号所公开的育苗构件作为嫁接用构件,除此之外,在与实施例1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嫁接。
<评价>
对实施例1-3以及比较例中当植物的茎固定到嫁接用构件时茎的损坏率进行了评价。作为损坏率,求算实施例1-3和比较例各自的试验中的茎出现损伤的植物相对于各试验中所使用的植物总数的比例,并以损坏率从小到大的顺序以A、B、C进行评价。
此外,对实施例1-3以及比较例中的植物的成活率进行了评价。作为成活率,求算实施例1-3和比较例各自的试验中成活的植物相对于各试验中所使用的植物总数的比例,并以存活率从高到低的顺序以A、B、C进行评价。此外,将养护3-5天之后从嫁接用构件中取出植物时接穗与砧木未分离的植物判定为成活。
表1示出损坏率和成活率的结果。如表1所示,实施例1-3的成活率均优于比较例。
[表1]
损坏率 存活率
比较例 A C
实施例1 A B
实施例2 B A
实施例3 A A

Claims (40)

1.一种嫁接用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穗单元,具有在第一位置与植物的茎抵接的至少一个第一抵接部;
砧木单元,能够相对于所述接穗单元进行安装拆卸,并且具有在比所述第一位置靠近所述植物的根的第二位置与所述植物的茎抵接的至少一个第二抵接部;
第一固定件,能够固定于所述接穗单元,并且具有将所述植物的茎按压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抵接部的至少一个第一按压部;以及
第二固定件,能够固定于所述砧木单元,并且具有将所述植物的茎按压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抵接部的至少一个第二按压部,并且
在固定于所述接穗单元的所述第一固定件与固定于所述砧木单元的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设置使所述植物的茎露出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嫁接用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抵接部具有两个第一收容面,所述两个第一收容面设置在与所述第一按压部相对的位置,并且所述两个第一收容面彼此的距离沿着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按压方向而变小,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按压部具有两个第一引导面,所述两个第一引导面设置在与所述第一抵接部相对的位置,并且所述两个第一引导面彼此的距离沿着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按压方向而变大,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抵接部具有两个第二收容面,所述两个第二收容面设置在与所述第二按压部相对的位置,并且所述两个第二收容面彼此的距离沿着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按压方向而变小,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按压部具有两个第二引导面,所述两个第二引导面设置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相对的位置,并且所述两个第二引导面彼此的距离沿着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按压方向而变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嫁接用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按压部具有在所述两个第一引导面的连接部分处配置的缓冲部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按压部具有在所述两个第二引导面的连接部分处配置的缓冲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嫁接用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穗单元包括设置有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抵接部的多个板部,所述砧木单元包括设置有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抵接部的多个板部,
所述多个板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板部和至少一个第二板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板部在与所述植物的茎的轴平行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板部错开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嫁接用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按压部具有通过与所述植物的茎抵接而产生变形的第一缓冲部件,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按压部具有通过与所述植物的茎抵接而产生变形的第二缓冲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嫁接用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按压部具有两个第一引导面,所述两个第一引导面彼此分开,并且比所述第一缓冲部件朝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按压方向突出,而且所述两个第一引导面彼此的距离沿着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按压方向而变大,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按压部具有两个第二引导面,所述两个第二引导面彼此分开,并且比所述第二缓冲部件朝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按压方向突出,而且两个第二引导面彼此的距离沿着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按压方向而变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嫁接用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缓冲部件配置成在与所述植物的茎的轴平行的方向上和所述两个第一引导面的一部分重合,
所述第二缓冲部件配置成在与所述植物的茎的轴平行的方向上和所述两个第二引导面的一部分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嫁接用构件,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按压部,所述第一固定件具有多个第一按压部,并且
所述第一固定件具有横跨所述多个第一按压部而配置的第一缓冲部件结构体,
作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按压部,所述第二固定件具有多个第二按压部,并且
所述第二固定件具有横跨所述多个第二按压部而配置的第二缓冲部件结构体,
所述多个第一按压部所具有的所述第一缓冲部件是所述第一缓冲部件结构体的一部分,
所述多个第二按压部所具有的所述第二缓冲部件是所述第二缓冲部件结构体的一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嫁接用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抵接部具有两个第一收容面,所述两个第一收容面设置在与所述第一按压部相对的位置,并且所述两个第一收容面彼此的距离沿着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按压方向而变小,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抵接部具有两个第二收容面,所述两个第二收容面设置在与所述第二按压部相对的位置,并且所述两个第二收容面彼此的距离沿着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按压方向而变小。
10.根据权利要求2、3和9中任一项所述的嫁接用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抵接部具有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一收容面的连结部分处,并且比所述两个第一收容面在与所述植物的茎的轴平行的方向上突出,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抵接部具有第二凸部,所述第二凸部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二收容面的连结部分处,并且比所述两个第二收容面在与所述植物的茎的轴平行的方向上突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嫁接用构件,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按压方向视察时,所述第一凸部的宽度随着远离所述两个第一收容面而变小,
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按压方向视察时,所述第二凸部的宽度随着远离所述两个第二收容面而变小。
12.根据权利要求2、3、9、10和11中任一项所述的嫁接用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第一收容面以及所述两个第二收容面分别具有从与所述植物的茎的轴平行的方向视察时呈弯曲的曲线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嫁接用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第一收容面还具有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一收容面的连结部分处的平面部,所述两个第二收容面还具有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二收容面的连结部分处的平面部,
由与所述植物的茎的轴平行的平面构成所述平面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嫁接用构件,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将所述接穗单元固定于所述砧木单元。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嫁接用构件,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支撑收纳有所述植物的根的容器。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嫁接用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砧木单元具有相对于与所述植物的茎的轴垂直的面和所述接穗单元对称的形状。
17.一种嫁接用构件组合,包括第一嫁接用构件以及第二嫁接用构件,该嫁接用构件组合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嫁接用构件包括:
接穗单元,具有与第一植物的茎抵接的至少一个第一抵接部;以及
第一固定件,能够固定于所述接穗单元,并且具有将所述第一植物的茎按压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抵接部的至少一个第一按压部,
所述第二嫁接用构件包括:
砧木单元,具有与第二植物的茎抵接的至少一个第二抵接部;以及
第二固定件,能够固定于所述砧木单元,并且具有将所述第二植物的茎按压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抵接部的至少一个第二按压部,
所述第一嫁接用构件的所述接穗单元能够在固定有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状态下,安装到处于固定有所述第二固定件的状态下的所述第二嫁接用构件的所述砧木单元。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嫁接用构件组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抵接部具有两个第一收容面,所述两个第一收容面设置在与所述第一按压部相对的位置,并且所述两个第一收容面彼此的距离沿着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按压方向而变小,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按压部具有两个第一引导面,所述两个第一引导面设置在与所述第一抵接部相对的位置,并且所述两个第一引导面彼此的距离沿着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按压方向而变大,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抵接部具有两个第二收容面,所述两个第二收容面设置在与所述第二按压部相对的位置,并且所述两个第二收容面彼此的距离沿着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按压方向而变小,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按压部具有两个第二引导面,所述两个第二引导面设置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相对的位置,并且所述两个第二引导面彼此的距离沿着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按压方向而变大。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嫁接用构件组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按压部具有在所述两个第一引导面的连接部分处配置的缓冲部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按压部具有在所述两个第二引导面的连接部分处配置的缓冲部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7~19中任一项所述的嫁接用构件组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穗单元包括设置有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抵接部的多个板部,所述砧木单元包括设置有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抵接部的多个板部,
所述多个板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板部和至少一个第二板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板部在与所述第一植物的茎的轴平行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板部错开配置,或者在与所述第二植物的茎的轴平行的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板部错开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嫁接用构件组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按压部具有通过与所述第一植物的茎抵接而产生变形的第一缓冲部件,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按压部具有通过与所述第二植物的茎抵接而产生变形的第二缓冲部件。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嫁接用构件组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按压部具有两个第一引导面,所述两个第一引导面彼此分开,并且比所述第一缓冲部件朝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按压方向突出,而且所述两个第一引导面彼此的距离沿着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按压方向而变大,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按压部具有两个第二引导面,所述两个第二引导面彼此分开,并且比所述第二缓冲部件朝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按压方向突出,而且两个第二引导面彼此的距离沿着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按压方向而变大。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嫁接用构件组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缓冲部件配置成在与所述第一植物的茎的轴平行的方向上和所述两个第一引导面的一部分重合,
所述第二缓冲部件配置成在与所述第二植物的茎的轴平行的方向上和所述两个第二引导面的一部分重合。
24.根据权利要求21~23中任一项所述的嫁接用构件组合,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按压部,所述第一固定件具有多个第一按压部,并且
所述第一固定件具有横跨所述多个第一按压部而配置的第一缓冲部件结构体,
作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按压部,所述第二固定件具有多个第二按压部,并且
所述第二固定件具有横跨所述多个第二按压部而配置的第二缓冲部件结构体,
所述多个第一按压部所具有的所述第一缓冲部件是所述第一缓冲部件结构体的一部分,
所述多个第二按压部所具有的所述第二缓冲部件是所述第二缓冲部件结构体的一部分。
25.根据权利要求21~24中任一项所述的嫁接用构件组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抵接部具有两个第一收容面,所述两个第一收容面设置在与所述第一按压部相对的位置,并且所述两个第一收容面彼此的距离沿着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按压方向而变小,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抵接部具有两个第二收容面,所述两个第二收容面设置在与所述第二按压部相对的位置,并且所述两个第二收容面彼此的距离沿着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按压方向而变小。
26.根据权利要求18、19和25中任一项所述的嫁接用构件组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抵接部具有第一凸部,所述第一凸部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一收容面的连结部分处,并且比所述两个第一收容面在与所述第一植物的茎的轴平行的方向上突出,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抵接部具有第二凸部,所述第二凸部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二收容面的连结部分处,并且比所述两个第二收容面在与所述第二植物的茎的轴平行的方向上突出。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嫁接用构件组合,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按压方向视察时,所述第一凸部的宽度随着远离所述两个第一收容面而变小,
从所述第二固定件的按压方向视察时,所述第二凸部的宽度随着远离所述两个第二收容面而变小。
28.根据权利要求18、19.25、26和27中任一项所述的嫁接用构件组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第一收容面具有从与所述第一植物的茎的轴平行的方向视察时呈弯曲的曲线部,所述两个第二收容面具有从与所述第二植物的茎的轴平行的方向视察时呈弯曲的曲线部。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嫁接用构件组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第一收容面还具有与所述两个第一收容面的连结部分连续设置的平面部,所述两个第二收容面还具有与所述两个第二收容面的连结部分连续设置的平面部,
由与所述第一植物的茎的轴平行的平面、或者与所述第二植物的茎的轴平行的平面构成所述平面部。
30.根据权利要求17~29中任一项所述的嫁接用构件组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嫁接用构件和所述第二嫁接用构件中的至少一方还具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将所述接穗单元固定于所述砧木单元。
31.根据权利要求17~30中任一项所述的嫁接用构件组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嫁接用构件还具有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支撑收纳有所述第一植物的根的容器,
所述第二嫁接用构件还具有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支撑收纳有所述第二植物的根的容器。
32.一种嫁接用固定件,待固定于接穗单元和砧木单元中的至少一方的单元,其中,所述接穗单元具有在第一位置与植物的茎抵接的至少一个第一抵接部;所述砧木单元能够相对于所述接穗单元进行安装拆卸,并且具有在比所述第一位置靠近所述植物的根的第二位置与所述植物的茎抵接的至少一个第二抵接部,所述嫁接用固定件的特征在于,
具有至少一个按压部,所述至少一个按压部将所述植物的茎按压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抵接部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抵接部,
通过将所述嫁接用固定件固定到所述接穗单元或所述砧木单元,而在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设置使所述植物的茎露出的空间。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嫁接用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按压部具有两个引导面,所述两个引导面设置在与所述第一抵接部相对的位置,或设置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相对的位置,并且所述两个引导面彼此的距离沿着所述至少一个按压部的按压方向而变大。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嫁接用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按压部具有在所述两个第一引导面的连接部分处配置的缓冲部件。
35.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嫁接用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按压部具有通过与所述植物的茎抵接而产生变形的缓冲部件。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嫁接用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按压部具有两个引导面,所述两个引导面彼此分开,并且比所述缓冲部件朝所述至少一个按压部的按压方向突出,而且所述两个引导面彼此的距离沿着所述至少一个按压部的按压方向而变大。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嫁接用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部件配置成在与所述植物的茎的轴平行的方向上和所述两个引导面的一部分重合。
38.根据权利要求35~37中任一项所述的嫁接用固定件,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至少一个按压部,所述嫁接用固定件具有多个按压部,并且
所述嫁接用固定件具有横跨所述多个按压部而配置的缓冲部件结构体,
所述多个按压部所具有的所述缓冲部件是所述缓冲部件结构体的一部分。
39.一种嫁接苗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作为第一嫁接用构件的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嫁接用构件、以及准备作为第二嫁接用构件的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嫁接用构件;
在将所述砧木单元安装到所述接穗单元的状态下,使至少一个第一植物的茎抵接所述第一嫁接用构件中的所述接穗单元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抵接部,并且使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植物的茎抵接所述第一嫁接用构件中的所述砧木单元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抵接部;
通过固定所述第一嫁接用构件中的所述第一固定件以及所述第二固定件,而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抵接部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按压部之间、以及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抵接部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按压部之间,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植物的茎进行固定;
在所述第一嫁接用构件中的位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的所述空间,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植物的茎切断;
在将所述砧木单元安装到所述接穗单元的状态下,使至少一个第二植物的茎抵接所述第二嫁接用构件中的所述接穗单元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抵接部,并且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植物的茎抵接所述第二嫁接用构件中的所述砧木单元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抵接部;
通过固定所述第二嫁接用构件中的所述第一固定件以及所述第二固定件,而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抵接部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按压部之间、以及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抵接部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按压部之间,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植物的茎进行固定;
在所述第二嫁接用构件中的位于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的所述空间,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植物的茎切断;以及
使由所述第一嫁接用构件的所述接穗单元固定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植物的茎的切面、和由所述第二嫁接用构件的所述砧木单元固定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植物的茎的切面进行接合。
40.一种嫁接苗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如权利要求17~31中任一项所述的嫁接用构件组合中的所述第一嫁接用构件以及所述第二嫁接用构件;
使至少一个第一植物的茎抵接所述第一嫁接用构件中的所述接穗单元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抵接部;
通过固定所述第一固定件,而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抵接部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按压部之间,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植物的茎进行固定;
在比所述第一固定件靠近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植物的根的位置,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植物的茎切断;
使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植物的茎抵接所述第二嫁接用构件中的所述砧木单元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抵接部;
通过固定所述第二固定件,而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抵接部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按压部之间,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植物的茎进行固定;
在比所述第二固定件远离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植物的根的位置,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植物的茎切断;以及
使由所述第一嫁接用构件的所述接穗单元固定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植物的茎的切面、和由所述第二嫁接用构件的所述砧木单元固定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植物的茎的切面进行接合。
CN201980037747.5A 2018-06-06 2019-04-26 嫁接用构件、嫁接用构件组合、嫁接用固定件、以及嫁接苗的生产方法 Pending CN11221851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08807 2018-06-06
JP2018-108807 2018-06-06
PCT/JP2019/018042 WO2019235111A1 (ja) 2018-06-06 2019-04-26 接ぎ木用部材、接ぎ木用部材セット、接ぎ木用固定具及び接ぎ木苗の生産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18519A true CN112218519A (zh) 2021-01-12

Family

ID=68770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37747.5A Pending CN112218519A (zh) 2018-06-06 2019-04-26 嫁接用构件、嫁接用构件组合、嫁接用固定件、以及嫁接苗的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169013A1 (zh)
EP (1) EP3804501A4 (zh)
JP (1) JP6806404B2 (zh)
CN (1) CN112218519A (zh)
CA (1) CA3101769A1 (zh)
TW (1) TWI702904B (zh)
WO (1) WO20192351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2022145B1 (en) * 2018-12-06 2020-06-30 Visser S Gravendeel Holding B V Graft system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09011A (en) * 1989-01-19 1993-05-11 Kabushiki Kaisha Komatsu Seisakusho Apparatus for grafting immature plants
JPH06141679A (ja) * 1992-05-21 1994-05-24 Techno Gurafuteingu Kenkyusho:Kk 連続多連接木装置
JPH07107858A (ja) * 1993-10-13 1995-04-25 Techno Grafting Kenkyusho:Kk 連続多連接木装置及び連続多連接木方法
JPH07284331A (ja) * 1994-04-15 1995-10-31 Maguetsukusu:Kk 接ぎ木用磁石体
JPH08182430A (ja) * 1994-11-04 1996-07-16 Techno Grafting Kenkyusho:Kk 接木苗生産装置及び接木苗生産方法
JPH10248402A (ja) * 1997-03-05 1998-09-22 Kanzaki Kokyukoki Mfg Co Ltd 苗抜取ハンド
JPH1132575A (ja) * 1997-07-22 1999-02-09 Daishin:Kk 接ぎ木装置
CN102388749A (zh) * 2011-09-09 2012-03-28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可调斜插式蔬菜嫁接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CN103202180A (zh) * 2013-03-14 2013-07-17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嫁接苗子叶方向可调的上苗装置
CN103461010A (zh) * 2013-09-18 2013-12-25 浙江理工大学 嫁接苗定位夹持装置
CN205567172U (zh) * 2016-04-14 2016-09-14 日照中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嫁接用砧木固定装置
CN107205341A (zh) * 2015-02-13 2017-09-26 国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大学 嫁接用育苗部件、育苗套件以及嫁接苗的生产方法
CN107249302A (zh) * 2014-11-26 2017-10-13 公立大学法人大阪府立大学 切苗装置以及具有该切苗装置的嫁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09011A (en) * 1989-01-19 1993-05-11 Kabushiki Kaisha Komatsu Seisakusho Apparatus for grafting immature plants
DE69009739D1 (de) * 1989-01-19 1994-07-14 Komatsu Mfg Co Ltd Pfropfvorrichtung für junge pflanzen.
JPH06141679A (ja) * 1992-05-21 1994-05-24 Techno Gurafuteingu Kenkyusho:Kk 連続多連接木装置
JPH07107858A (ja) * 1993-10-13 1995-04-25 Techno Grafting Kenkyusho:Kk 連続多連接木装置及び連続多連接木方法
JPH07284331A (ja) * 1994-04-15 1995-10-31 Maguetsukusu:Kk 接ぎ木用磁石体
JPH08182430A (ja) * 1994-11-04 1996-07-16 Techno Grafting Kenkyusho:Kk 接木苗生産装置及び接木苗生産方法
JPH10248402A (ja) * 1997-03-05 1998-09-22 Kanzaki Kokyukoki Mfg Co Ltd 苗抜取ハンド
JPH1132575A (ja) * 1997-07-22 1999-02-09 Daishin:Kk 接ぎ木装置
CN102388749A (zh) * 2011-09-09 2012-03-28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可调斜插式蔬菜嫁接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CN103202180A (zh) * 2013-03-14 2013-07-17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嫁接苗子叶方向可调的上苗装置
CN103461010A (zh) * 2013-09-18 2013-12-25 浙江理工大学 嫁接苗定位夹持装置
CN107249302A (zh) * 2014-11-26 2017-10-13 公立大学法人大阪府立大学 切苗装置以及具有该切苗装置的嫁接装置
CN107205341A (zh) * 2015-02-13 2017-09-26 国立大学法人名古屋大学 嫁接用育苗部件、育苗套件以及嫁接苗的生产方法
US20180027744A1 (en) * 2015-02-13 2018-02-01 National University Corporation Nagoya Seedling nursery member and seedling nursery set for grafting,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grafted seedling
CN205567172U (zh) * 2016-04-14 2016-09-14 日照中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嫁接用砧木固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000007A (zh) 2020-01-01
EP3804501A4 (en) 2022-03-02
CA3101769A1 (en) 2019-12-12
JPWO2019235111A1 (ja) 2020-09-17
US20210169013A1 (en) 2021-06-10
WO2019235111A1 (ja) 2019-12-12
TWI702904B (zh) 2020-09-01
EP3804501A1 (en) 2021-04-14
JP6806404B2 (ja) 2021-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45114B2 (en) Interconnectable plant tray
CN112218519A (zh) 嫁接用构件、嫁接用构件组合、嫁接用固定件、以及嫁接苗的生产方法
ES2370263T3 (es) Dispositivo de piezas de empalme apilables.
CN107205341B (zh) 嫁接用育苗部件、育苗套件以及嫁接苗的生产方法
WO2021112231A1 (ja) 接木装置
KR101943092B1 (ko) 식물 줄기 지지용 집게
KR101468505B1 (ko) 식물재배장치
KR102121620B1 (ko) 분리형 프로브 어레이블록
KR920003191B1 (ko) 원자로 연료집합체용 그리드의 용접 고정장치
KR200398808Y1 (ko) 조립식 화분
JPH02190118A (ja) 幼植物の接木装置
JP2000229494A (ja) ファイルの綴じ具取付け装置
WO2022035862A1 (en) Optical fiber management trays with interchangeable and adjustable fiber loop guides
CN218417809U (zh) 一种苗木种子催芽育苗装置
CN212138348U (zh) 一种苗木栽培定位装置
JPH0276519A (ja) 幼植物置床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218217833U (zh) 分板治具和分板设备
US20220334318A1 (en) Holder for an optical component
SU1607742A1 (ru) Приспособление дл прививки растений
CN211910747U (zh) 表带长度调节装置及手表
JPH09127391A (ja) 狭ピッチ光ファイバアレーの基板の固定用溝に光ファイバを装着する方法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治具
Fontelles et al.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modynamicand metabolic parameters in portal triade occlusion
JP3193516U (ja) 水耕野菜栽培装置
JPH104807A (ja) 水耕栽培装置および水耕栽培方法
JPS63292582A (ja) モジュラ−インサ−トと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