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05327A - 植物乳杆菌用于提高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率的用途 - Google Patents

植物乳杆菌用于提高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率的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05327A
CN112205327A CN202011171225.5A CN202011171225A CN112205327A CN 112205327 A CN112205327 A CN 112205327A CN 202011171225 A CN202011171225 A CN 202011171225A CN 112205327 A CN112205327 A CN 1122053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feed
domestication
artificial
artificial f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7122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桂峰
陈肖丽
梁健辉
韩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Liangshi Aquatic Seed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Liangshi Aquatic Seed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Liangshi Aquatic Seed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Liangshi Aquatic Seed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7122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053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053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053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1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fish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10Animal feeding-stuffs obtained by micro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processes
    • A23K10/16Addition of microorganisms or extracts thereof, e.g. single-cell proteins, to feeding-stuff compositions
    • A23K10/18Addition of microorganisms or extracts thereof, e.g. single-cell proteins, to feeding-stuff compositions of live microorganis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50/0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 A23K50/8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for aquatic animals, e.g. fish, crustaceans or mollus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400/00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 A23V2400/11Lactobacillus
    • A23V2400/169Plantaru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rd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 Feed For Specific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植物乳杆菌用于提高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率的用途。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率的方法,其在使用人工饲料对翘嘴鳜进行驯食的过程中添加植物乳杆菌。本发明单一使用植物乳杆菌单一及复合使用蛭弧菌和植物乳杆菌能够显著提高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率、增重率,降低驯食成功个体的反复现象,驯食成功个体可以稳定地接受人工饲料。

Description

植物乳杆菌用于提高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率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动物养殖领域,具体涉及植物乳杆菌在提高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率中的新应用。
背景技术
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俗称桂花鱼,隶属鲈形目(Perciformes)、真鲈科(Serranidae)、鳜亚科(Sinipercinae)、鳜属(Siniperca),是我国特有的名贵淡水鱼类。鳜为底梄凶猛肉食鱼类,野生鳜终身以活鱼虾为食,拒食死饵料鱼或人工配合饲料。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鳜人工养殖发展迅速,已解决鳜人工催产繁殖、鱼苗培养及商品鱼养殖等多项关键技术研究,形成由人工繁育、成鱼养殖和饵料鱼配套饲养的规模化产业。现阶段我国鳜鱼人工养殖方法仍依赖于活的饵料鱼,养殖过程常需配套面积数倍于鳜鱼养殖池的饵料鱼培育池,操作繁琐,成本较高,资源浪费严重。而且投喂活饵容易带入病原,病害防控难度增加,严重制约着鳜鱼养殖的集约化规模发展。因此,以人工配合饲料替代活饵,开展苗种驯食技术研究是突破鳜鱼养殖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关键。
通过前人对鳜人工养殖方法的不断改善,目前已经确定出一套鳜驯食人工饲料有效而稳定的方法:先投喂过量活饵料鱼,并逐渐减少投喂量,保证投喂时鳜能立即将饵料鱼吃干净,当其对投喂的饵料形成快速准确的摄食反应后,开始投喂死饵料鱼和鱼块,最后投喂鱼糜饲料,并逐渐减少饲料中鱼肉的含量,最终将鳜驯化为可以稳定摄食低鱼肉含量的人工配合饲料。但现有的驯食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个体分化大,鳜个体驯食有难易之分,仅少数个体对人工饲料摄食和利用效率高、生长快,而大部分个体摄食和利用人工饲料效率低,不仅生长慢,还很容易发生病害并传染生长快的个体;(2)驯食成功个体易反复,已经驯食成功的鳜鱼个体在驯食过程中会出现反复的问题,不能长期稳定摄食人工饲料;(3)驯食成功率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苗种、养殖环境的改变均会引起驯食成功率的不同。
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是乳酸菌的一种,是革兰氏阴性、无芽孢、厌氧或兼性厌氧的杆状细菌,有较强的耐酸性。乳酸菌的投喂可以显著提高机体的生长性能,推测这可能与改变肠道内某些微生物的丰度与种类有关。营养物质进入机体并被机体消化和吸收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和物理作用。以往对植物乳杆菌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乳杆菌对宿主生长、免疫以及病原菌感染方面,未见将植物乳杆菌应用于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研究植物乳杆菌对翘嘴鳜驯食率的影响。
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是1962年由Stolp和Petzold从菜豆叶烧病假单胞菌ATCC11355中分离发现的一类以攻击和裂解其它细菌来完成自身生长和繁殖的寄生菌。蛭弧菌具有类似噬菌体的功能,具有广泛的宿主范围、较强的致病菌裂解活性以及几乎无抗蛭弧菌的细菌突变株存在等特点。蛭弧菌广泛存在于土壤、粪便、水体和动物体及植物根瘤中。噬菌蛭弧菌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副溶血弧菌(VibrioParahemolyticus)等革兰氏阴性菌均有较好的裂解作用。水生动物细菌性病的病原菌以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弧菌属(Vibrio)为主,此三属细菌均为革兰氏阴性菌,正是噬菌蛭弧菌的裂解对象,且裂解率高。同时,蛭弧菌对细菌的裂解不受耐药性影响。以往蛭弧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局限于作为抗生素的替代,成为控制病害的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成功率低、驯食成功个体易反复、群体驯食率受外界影响大的问题,提供一种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率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了植物乳杆菌用于提高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率的用途。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保藏编号为ATCC8014。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提高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率的方法,其中,在使用人工饲料对翘嘴鳜进行驯食的过程中添加植物乳杆菌。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植物乳杆菌通过水体泼洒方式添加,所述植物乳杆菌的用量为基于每立方米水体添加5-10毫升植物乳杆菌菌液。
优选地,水体泼洒方式为根据水体体积取对应量的菌液,与养殖池水混匀,再均匀泼洒到全池,使池水中植物乳杆菌均匀分布。水体泼洒时间可以在投喂饲料前,泼洒后立即进行饲料投喂。
更优选地,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待驯食的鳜鱼苗种放入驯养池适应群集训练七天,所述群集训练的具体操作为:于每天早晨和晚上(优选相距12小时),以水体泼洒方式向驯养池中泼洒所述植物乳杆菌菌液,然后用灯光和滴水方式引诱鳜鱼苗种至驯养池的驯饵区,接着开始投喂鲜活饵料鱼;
(2)集群训练结束后,对鳜鱼苗种进行冰鲜饵料鱼驯食,转料的过程中,每次投喂冰鲜饵料鱼的过程中以鳜鱼苗种的饱食量的10~50%投喂鲜活饵料鱼,待鳜鱼苗种适应冰鲜饵料鱼后,只投喂冰鲜饵料鱼;
(3)对冰鲜饵料鱼驯食后的鳜鱼苗种进行人工饲料驯食,转料的过程中,每次投喂人工饲料的过程中以鳜鱼苗种的饱食量的10~73%继续投喂鲜活饵料鱼,待鳜鱼苗种适应人工饲料后,只投喂人工饲料。
更优选地,所述人工饲料为普通翘嘴鳜专用配方饲料,其优选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基础组分:粗蛋白48%、粗脂肪5%、粗纤维3%、粗灰分19%、水分10%、钙4%、总磷2%、氯化钠3%、赖氨酸2.7%。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植物乳杆菌通过拌料饲喂方式添加,所述植物乳杆菌的用量为基于每克人工饲料添加0.1至0.5毫升植物乳杆菌菌液。
优选地,拌料饲喂方式为根据饲料用量取对应量的植物乳杆菌菌液,将菌液均匀喷涂于饲料上,阴干后进行饲料投喂。
更优选地,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待驯食的鳜鱼苗种放入驯养池适应群集训练七天,所述群集训练的具体操作为:于每天早晨和晚上(优选相距12小时)用灯光和滴水方式引诱鳜鱼苗种至驯养池的驯饵区,接着开始投喂鲜活饵料鱼;
(2)集群训练结束后,对鳜鱼苗种进行冰鲜饵料鱼驯食,转料的过程中,每次投喂冰鲜饵料鱼的过程中以鳜鱼苗种的饱食量的10~50%投喂鲜活饵料鱼,待鳜鱼苗种适应冰鲜饵料鱼后,只投喂冰鲜饵料鱼;
(3)对冰鲜饵料鱼驯食后的鳜鱼苗种使用拌有植物乳杆菌菌液的人工饲料进行驯食,转料的过程中,每次投喂人工饲料的过程中以鳜鱼苗种的饱食量的10~73%继续投喂鲜活饵料鱼,待鳜鱼苗种适应人工饲料后,只投喂人工饲料。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植物乳杆菌菌液的浓度为1010-1011CFU/ml。
优选地,所述植物乳杆菌菌液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将植物乳杆菌冻干菌粉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中活化,接种量为5%,37℃培养12h,于MRS液体培养基传代3次后恢复菌株活力,作为后续实验的工作菌悬液;将工作菌悬液接种于MRS培养基中,37℃培养12h,6000r/min离心10min后去上清液,收集菌体沉淀,在菌体沉淀中加入0.9%wt无菌生理盐水,调整其菌数为1010~1011CFU/mL,旋涡振荡器重悬菌体备用。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由蛭弧菌与植物乳杆菌组成的复合菌用于提高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率的用途。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保藏编号为ATCC15356。
优选地,蛭弧菌与植物乳杆菌的比例(数量)为1:1。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提高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率的方法,其中,在使用人工饲料对翘嘴鳜进行驯食的过程中添加由蛭弧菌与植物乳杆菌组成的复合菌。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复合菌通过水体泼洒方式添加,所述复合菌的用量为基于每立方米水体添加5-10毫升复合菌液。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复合菌通过拌料饲喂方式添加,所述复合菌的用量为基于每克人工饲料添加0.1-0.5毫升复合菌液。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复合菌液的浓度为1010-1011pfu/ml。
优选地,所述蛭弧菌和植物乳杆菌的复合菌液由蛭弧菌蛭质体菌液与植物乳杆菌菌液以1:1比例(菌数)混合得到。
所述蛭弧菌蛭质体菌液优选通过以下步骤制得:接种宿主Erwinia amylovora于NA培养基中,在26~28.5℃和160~220rpm摇床培养12~24h,培养液经4℃,5000~8000rpm离心10~20min后,沉淀加入至DNB液体培养基中,接入蛭弧菌,在温度25~35℃下,以150~300rpm摇床培养36~48h,得到含蛭弧菌蛭质体和蛭弧菌游泳体的培养液,培养液在4℃温度下以6000~8000rpm离心15~20min后,去除含蛭弧菌游泳体的上清,得到的沉淀即为蛭弧菌蛭质体;将蛭弧菌蛭质体用DNB液体培养基、水、生理盐水或0.2mol/L pH值为7.2~7.6的磷酸盐缓冲液悬浮,得到浓度为1010~1011pfu/mL的蛭弧菌蛭质体菌液。
所述植物乳杆菌菌液优选通过以下步骤制得:将植物乳杆菌冻干菌粉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中活化,接种量为5%,37℃培养12h,于MRS液体培养基传代3次后恢复菌株活力,作为后续实验的工作菌悬液;将工作菌悬液接种于MRS培养基中,37℃培养12h,6000r/min离心10min后去上清液,收集菌体沉淀,在菌体沉淀中加入0.9%wt无菌生理盐水,调整其菌数为1010~1011CFU/mL,旋涡振荡器重悬菌体备用。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发明所述植物乳杆菌单一使用及蛭弧菌和植物乳杆菌复合使用在提高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率中的应用对驯食率的提高效果显著。本发明在翘嘴鳜不同混合家系群体及不同养殖环境下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植物乳杆菌单一及与蛭弧菌蛭质体菌液复合使用组驯食率均可显著性提高20%~40%。
2、本发明所述植物乳杆菌单一使用及蛭弧菌和植物乳杆菌复合使用在提高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率中的应用对增重率的提高效果显著。
3、本发明所述植物乳杆菌单一使用及蛭弧菌和植物乳杆菌复合使用在提高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率中的应用可以降低驯食成功个体的反复现象,驯食成功个体可以稳定地接受人工饲料。
4、本发明所述植物乳杆菌单一使用及蛭弧菌和植物乳杆菌复合使用在提高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率中的应用可以减少不同群体及不同养殖环境带来的驯食率差异大的问题,对不同的翘嘴鳜群体均有提高人工饲料驯食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后的驯食成功率结果比较(水体泼洒)。
图2是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后的增重率结果比较(水体泼洒)。
图3是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驯食成功率变化情况(水体泼洒)。
图4是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后的驯食成功率结果比较(拌料饲喂)。
图5是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后的增重率结果比较(拌料饲喂)。
图6是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驯食成功率变化情况(拌料饲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应用范围。
实施例1:植物乳杆菌单一菌液的制备
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保藏编号为ATCC 8014。
植物乳杆菌单一菌液的制备步骤如下:
将植物乳杆菌冻干菌粉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中活化,接种量为5%,37℃培养12h,于MRS液体培养基传代3次后恢复菌株活力,作为后续实验的工作菌悬液。将1ml植物乳杆菌工作菌悬液接种于100ml MRS培养基中,37℃培养12h,6000r/min离心10min后去上清液,收集菌体沉淀,在菌体沉淀中加入10ml 0.9%wt无菌生理盐水,调整其菌数为1010CFU/mL,旋涡振荡器重悬菌体备用。
实施例2:植物乳杆菌与蛭弧菌复合菌液的制备
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保藏编号为ATCC 8014。
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保藏编号为ATCC 15356。
植物乳杆菌菌液的制备步骤如下:
将植物乳杆菌冻干菌粉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中活化,接种量为5%,37℃培养12h,于MRS液体培养基传代3次后恢复菌株活力,作为后续实验的工作菌悬液。将1ml植物乳杆菌工作菌悬液接种于100ml MRS培养基中,37℃培养12h,6000r/min离心10min后去上清液,收集菌体沉淀,在菌体沉淀中加入10ml 0.9%wt无菌生理盐水,调整其菌数为1010CFU/mL,旋涡振荡器重悬菌体备用。
蛭弧菌蛭质体菌液的制备步骤如下:
接种宿主Erwinia amylovora 10ml于1000mlNA培养基(蛋白胨10g,牛肉膏3g,氯化钠5g,蒸馏水1000mL,pH7.4)中,在28℃和220rpm摇床培养24h,培养液经4℃,5000rpm离心10min后,弃上清,沉淀加入至1000ml DNB液体培养基(营养肉汤0.8g,酪蛋白酸水解物0.5g,酵母精提物0.1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pH7.4)中,接入10ml浓度为104pfu/mL的蛭弧菌的噬菌斑,恒温摇床280rpm、28℃培养36h。培养液在4℃温度下以6000rpm离心20min后,去除含蛭弧菌游泳体的上清,保留的沉淀即为蛭弧菌蛭质体。将蛭弧菌蛭质体用10ml生理盐水(或DNB液体培养基、水、0.2mol/L pH值为7.2~7.6的磷酸盐缓冲液)悬浮,得到浓度为1010pfu/mL的蛭弧菌蛭质体菌液。
将上述制备的蛭弧菌蛭质体菌液与和植物乳杆菌菌液以1:1的体积比混合为蛭弧菌和植物乳杆菌复合菌液。
实验例1:水体泼洒测试试验
1、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植物乳杆菌单一使用水体泼洒测试试验
在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基地中,挑选6个养殖池,设置2组,每组3个养殖池。其中3个池在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期间水体泼洒实施例1制备的植物乳杆菌单一菌液,作为试验组;其中3个池不泼洒菌液,作为空白对照组。泼洒量为每5ml/m3,泼洒方式为先用养殖水溶解稀释后全池泼洒,每天泼洒2次。
通过水体泼洒方式进行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实验的具体步骤为:
(1)挑选体长和体重均一的鳜鱼苗种为驯食对象。
(2)将挑选好的鳜鱼苗种平均分成对照组、植物乳杆菌单一菌液添加组、蛭弧菌和植物乳杆菌复合菌液添加组,共3组。
(3)不同组放入各自驯养池适应群集训练七天。所述群集训练的具体操作为:于每天早晨6:00和晚上18:00,除对照组外其余驯养池按照上述泼洒方式分别泼洒对应量的菌液,然后按照用灯光和滴水方式引诱鳜鱼苗种至驯养池的驯饵区,接着开始投喂鲜活饵料鱼。
(3)集群训练结束后,对鳜鱼苗种进行冰鲜饵料鱼驯食,转料的过程中,每次投喂冰鲜饵料鱼的过程中继续投喂鳜鱼苗种的饱食量的10~50%的鲜活饵料鱼,待鳜鱼苗种适应冰鲜饵料鱼后,只投喂冰鲜饵料鱼。
(4)对冰鲜饵料鱼驯食后的鳜鱼苗种进行人工饲料驯食,转料的过程中,每次投喂人工饲料的过程中继续投喂鳜鱼苗种的饱食量的10~73%的鲜活饵料鱼,待鳜鱼苗种适应人工饲料后,只投喂人工饲料。
以上人工饲料为市售普通鳜鱼人工饲料(例如,购自佛山市南海区杰大饲料有限公司,饲料生产许可证号:粤饲证(2019)05027,产品标准编号:Q/JD 1-2018),其基础组分优选如下:
主要营养成分 营养成分占比/%
粗蛋白 48
粗脂肪 5
粗纤维 3
粗灰分 19
水分 10
4
总磷 2
氯化钠 3
赖氨酸 2.7
整个试验期为30天,养殖采用统一管理方式,养殖期间观察翘嘴鳜摄食人工饲料的状况,统计翘嘴鳜人工驯食(成功)率及增重率。
驯食(成功)率的计算方式为:驯食(成功)率=驯食后吃饲料个体数/驯食初始个体数×100%。
增重率(WGR)的计算方式为:增重率=(末重-初重)/初重×100%
按照上述试验,人工饲料驯食1个月后,水体泼洒植物乳杆菌单一菌液的试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试验翘嘴鳜的人工饲料驯食率和增重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故本发明将植物乳杆菌单一菌液通过水体泼洒的方式应用于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可以显著地提高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率。
2、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蛭弧菌和植物乳杆菌复合使用水体泼洒测试试验
在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基地中,挑选6个养殖池,设置2组,每组3个养殖池。其中3个池在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期间水体泼洒实施例2制备的蛭弧菌和植物乳杆菌复合菌液,作为试验组;其中3个池不泼洒菌液,作为空白对照组。泼洒量为每5ml/m3,泼洒方式为先用养殖水溶解稀释后全池泼酒,每天泼洒2次。整个试验期为30天,养殖采用统一管理方式,养殖期间观察翘嘴鳜摄食人工饲料的状况,统计翘嘴鳜人工驯食率及增重率。
按照上述试验,人工饲料驯食1个月后,水体泼洒蛭弧菌和植物乳杆菌复合菌液的试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试验翘嘴鳜的人工饲料驯食率和增重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故本发明将蛭弧菌和植物乳杆菌复合菌液通过水体泼洒的方式应用于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可以显著地提高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率。
如图1所示,与对照组相比,植物乳杆菌单一菌液添加组(L.plantarum)对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后驯食成功率提高了20%,蛭弧菌和植物乳杆菌复合菌液添加组(Bdellovibrio+L.plantarum)驯食成功率提高了40%。可见,本发明可以显著提高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成功率。
如图2所示,与对照组相比,植物乳杆菌单一菌液添加组(L.plantarum)对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后增重率提高了23%,蛭弧菌和植物乳杆菌复合菌液添加组(Bdellovibrio+L.plantarum)增重率提高了40%。可见,本发明可以显著提高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后的增重率。
如图3所示,植物乳杆菌单一菌液添加组(L.plantarum)和蛭弧菌和植物乳杆菌复合菌液添加组(Bdellovibrio+L.plantarum)在驯食后期驯食率趋于稳定,而对照组驯食率则不稳定,说明对照组驯食成功个体存在反复现象。可见,本发明可以降低驯食成功个体的反复现象。
本发明所述植物乳杆菌单一使用及蛭弧菌和植物乳杆菌复合使用在提高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率中的应用可以减少不同群体及不同养殖环境带来的驯食率差异大的问题,对不同的翘嘴鳜群体均有提高人工饲料驯食率的效果。
本发明在翘嘴鳜不同混合家系群体及不同养殖环境下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植物乳杆菌单一使用及蛭弧菌和植物乳杆菌复合使用组驯食率均可显著性提高20%~40%。
实验例2:拌料饲喂测试试验
1、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植物乳杆菌单一使用拌料饲喂测试试验
在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基地中,挑选6个养殖池,设置2组,每组3个养殖池。其中3个池在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期间投喂用实施例1制备的植物乳杆菌单一菌液处理过的饲料,菌液拌料用量为0.1ml/g(基于人工饲料重量),作为试验组;其中3个池在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期间投喂未用菌液处理过的饲料,作为空白对照组。
通过拌料饲喂方式进行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实验的具体步骤为:
(1)挑选体长和体重均一的鳜鱼苗种为驯食对象。
(2)将挑选好的鳜鱼苗种平均分成对照组、植物乳杆菌单一菌液添加组、蛭弧菌和植物乳杆菌复合菌液添加组,共3组。
(3)不同组放入各自驯养池适应群集训练七天。所述群集训练的具体操作为:于每天早晨6:00和晚上18:00,用灯光和滴水方式引诱鳜鱼苗种至驯养池的驯饵区,接着开始投喂鲜活饵料鱼。
(3)集群训练结束后,对鳜鱼苗种进行冰鲜饵料鱼驯食,转料的过程中,每次投喂冰鲜饵料鱼的过程中继续投喂鳜鱼苗种的饱食量的10~50%的鲜活饵料鱼,待鳜鱼苗种适应冰鲜饵料鱼后,只投喂冰鲜饵料鱼。
(4)对冰鲜饵料鱼驯食后的鳜鱼苗种进行人工饲料驯食。除对照组外,其余驯养池投喂对应菌处理后的人工饲料。转料的过程中,每次投喂人工饲料的过程中继续投喂鳜鱼苗种的饱食量的10~73%的鲜活饵料鱼,待鳜鱼苗种适应人工饲料后,只投喂人工饲料。
以上人工饲料为市售普通鳜鱼人工饲料(例如,购自佛山市南海区杰大饲料有限公司,饲料生产许可证号:粤饲证(2019)05027,产品标准编号:Q/JD 1-2018),其基础组分优选如下:
主要营养成分 营养成分占比/%
粗蛋白 48
粗脂肪 5
粗纤维 3
粗灰分 19
水分 10
4
总磷 2
氯化钠 3
赖氨酸 2.7
每天投喂2次,整个试验期为30天,养殖采用统一管理方式,养殖期间观察翘嘴鳜摄食人工饲料的状况,统计翘嘴鳜人工驯食率及增重率。
按照上述试验,人工饲料驯食1个月后,拌料饲喂植物乳杆菌单一菌液的试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翘嘴鳜的人工饲料驯食率和增重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故本发明将植物乳杆菌单一菌液通过拌料饲喂的方式应用于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可以显著地提高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率。
2、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蛭弧菌和植物乳杆菌复合使用拌料饲喂测试试验
在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基地中,挑选6个养殖池,设置2组,每组3个养殖池。其中3个池在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期间投喂用实施例2制备的蛭弧菌和植物乳杆菌复合菌液处理过的饲料,菌液拌料用量为0.1ml/g,作为试验组;其中3个池在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期间投喂未用菌液处理过的饲料,作为空白对照组。每天投喂2次,整个试验期为30天,养殖采用统一管理方式,养殖期间观察翘嘴鳜摄食人工饲料的状况,统计翘嘴鳜人工驯食率及增重率。
按照上述试验,人工饲料驯食1个月后,拌料饲喂蛭弧菌和植物乳杆菌复合菌液的试验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翘嘴鳜的人工饲料驯食率和增重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故本发明将蛭弧菌和植物乳杆菌复合菌液通过拌料饲喂的方式应用于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可以显著地提高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率。
如图4所示,与对照组相比,植物乳杆菌单一菌液添加组(L.plantarum)对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后驯食成功率提高了18%,蛭弧菌和植物乳杆菌复合菌液添加组(Bdellovibrio+L.plantarum)驯食成功率提高了38%。可见,本发明可以显著提高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成功率。
如图5所示,与对照组相比,植物乳杆菌单一菌液添加组(L.plantarum)对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后增重率提高了21%,蛭弧菌和植物乳杆菌复合菌液添加组(Bdellovibrio+L.plantarum)增重率提高了37%。可见,本发明可以显著提高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后的增重率。
如图6所示,植物乳杆菌单一菌液添加组(L.plantarum)和蛭弧菌和植物乳杆菌复合菌液添加组(Bdellovibrio+L.plantarum)在驯食后期驯食率趋于稳定,而对照组驯食率则不稳定,说明对照组驯食成功个体存在反复现象。可见,本发明可以降低驯食成功个体的反复现象。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受上述添加方式、添加比例的限制,其他以任何添加形式将蛭弧菌和植物乳杆菌单一或复合应用于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植物乳杆菌用于提高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率的用途。
2.一种用于提高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用人工饲料对翘嘴鳜进行驯食的过程中添加植物乳杆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乳杆菌通过水体泼洒方式添加,所述植物乳杆菌的用量为基于每立方米水体添加5至10毫升植物乳杆菌菌液。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乳杆菌通过拌料饲喂方式添加,所述植物乳杆菌的用量为基于每克人工饲料添加0.1至0.5毫升植物乳杆菌菌液。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乳杆菌菌液的浓度为1010-1011CFU/ml。
6.由植物乳杆菌与蛭弧菌组成的复合菌于提高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率的用途。
7.一种用于提高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用人工饲料对翘嘴鳜进行驯食的过程中添加由植物乳杆菌与蛭弧菌组成的复合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通过水体泼洒方式添加,所述复合菌的用量为基于每立方米水体添加5至10毫升复合菌菌液。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通过拌料饲喂方式添加,所述复合菌的用量为基于每克人工饲料添加0.1至0.5毫升复合菌菌液。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菌液的浓度为1010-1011CFU/ml。
CN202011171225.5A 2020-10-28 2020-10-28 植物乳杆菌用于提高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率的用途 Pending CN1122053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71225.5A CN112205327A (zh) 2020-10-28 2020-10-28 植物乳杆菌用于提高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率的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71225.5A CN112205327A (zh) 2020-10-28 2020-10-28 植物乳杆菌用于提高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率的用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05327A true CN112205327A (zh) 2021-01-12

Family

ID=74057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71225.5A Pending CN112205327A (zh) 2020-10-28 2020-10-28 植物乳杆菌用于提高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率的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0532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91383A (zh) * 2022-06-08 2022-10-18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一种利用返制细条饲料进行肉食性鱼类幼苗工厂化转料驯养和标粗的养殖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2642A (zh) * 2013-07-23 2013-11-20 苏州市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微生物饲料养殖桂花鱼的方法
CN104145865A (zh) * 2014-08-18 2014-11-19 池州市秋浦特种水产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杂交鳜鱼的育种方法
CN105237180A (zh) * 2015-09-22 2016-01-13 湖北丰益肥业有限公司 杀菌有机无机水产养殖球状专用肥
CN109287891A (zh) * 2018-12-10 2019-02-01 福建天马饲料有限公司 鳜鱼驯化前期配合饲料、制备方法及在投喂鳜鱼中的应用
CN110278891A (zh) * 2019-04-02 2019-09-27 广州智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鳜鱼的养殖方法
WO2020098097A1 (zh) * 2018-11-12 2020-05-22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株发酵植物乳杆菌及其用途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2642A (zh) * 2013-07-23 2013-11-20 苏州市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微生物饲料养殖桂花鱼的方法
CN104145865A (zh) * 2014-08-18 2014-11-19 池州市秋浦特种水产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杂交鳜鱼的育种方法
CN105237180A (zh) * 2015-09-22 2016-01-13 湖北丰益肥业有限公司 杀菌有机无机水产养殖球状专用肥
WO2020098097A1 (zh) * 2018-11-12 2020-05-22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株发酵植物乳杆菌及其用途
CN109287891A (zh) * 2018-12-10 2019-02-01 福建天马饲料有限公司 鳜鱼驯化前期配合饲料、制备方法及在投喂鳜鱼中的应用
CN110278891A (zh) * 2019-04-02 2019-09-27 广州智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鳜鱼的养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任惠民: "《北方地区草鱼池塘健康养殖高产技术》", 30 September 2016, 海洋出版社 *
农业农村部: "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1、2号", 《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2020年1、2号》 *
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294号》 *
李复兴 等: "《配合饲料大全》", 30 June 1996, 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
王太新: "《黄鳝养殖100问》", 31 January 2008, 海洋出版社 *
王太新: "《黄鳝养殖致富新技术与实例》", 30 April 2008, 海洋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91383A (zh) * 2022-06-08 2022-10-18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一种利用返制细条饲料进行肉食性鱼类幼苗工厂化转料驯养和标粗的养殖方法
CN115191383B (zh) * 2022-06-08 2023-08-25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一种利用返制细条饲料进行肉食性鱼类幼苗工厂化转料驯养和标粗的养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73027B (zh) 一种用活饵替代部分饲料生态养殖凡纳滨对虾的方法
CN103045498B (zh) 解淀粉芽孢杆菌及其用途
JP6667870B2 (ja) ワムシの飼料
CN105368749B (zh) 一株枯草芽孢杆菌及包含该菌株的饲料添加剂
CN112119950A (zh) 一种大口黑鲈仔鱼转食驯化的方法
KR20180066770A (ko) 암모니아 및 아질산 분해능을 갖는 신규미생물 페니바실러스 속 db8균주, 이를 포함하는 바이오플락 수산물 양식용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한 수산물 양식 방법 및 바이오플락 수산물 양식용 조성물의 제조방법
CN101869118A (zh) 短小芽孢杆菌h2在预防和/或杀灭养殖水体弧菌中的应用
CN112205327A (zh) 植物乳杆菌用于提高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率的用途
CN106819625A (zh) 一种鳜鱼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90297A (zh) 一种斑点叉尾鮰与南美白对虾套养的方法
CN109055266B (zh) 一种具有抑制虾塘中弧菌生长的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047406A (zh) 一种斑节对虾的海水养殖方法
Yuvaraj et al. Efficacy of probiotics on Litopenaeus vannamei culture through zero water exchange system
CN114891678B (zh) 多粘芽孢杆菌cpl258及其筛选和应用
CN114431333B (zh) 一种红法夫酵母液体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409848A (zh) 一种蓝子鱼与日本囊对虾混养控制细菌病的方法
CN112106704A (zh) 蛭弧菌用于提高翘嘴鳜人工饲料驯食率的用途
CN111728081B (zh) 一种饲料添加剂用复合菌发酵液及其制备方法
JP2727517B2 (ja) 魚介類用の餌料
JP2730685B2 (ja) 魚介類の養殖方法
CN108048340B (zh) 一种蜡样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KR20130048941A (ko) 저온에서 성장 가능한 신균주 클로렐라 불가리스 및 이의 용도
CN112876546A (zh) 一种防止水产养殖动物致病的免疫因子的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KR101323873B1 (ko) 성장률이 우수한 나노클로롭시스 속 신균주 및 이의 용도
CN112641012A (zh) 一种制备大黄鱼生物发酵饲料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