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88971A - 接触装置和快速充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接触装置和快速充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88971A
CN112188971A CN201980035081.XA CN201980035081A CN112188971A CN 112188971 A CN112188971 A CN 112188971A CN 201980035081 A CN201980035081 A CN 201980035081A CN 112188971 A CN112188971 A CN 1121889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charging
vehicle
preparation
contac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3508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比约恩·魏斯哈尔
托马斯·亨斯特曼
洛塔尔·施耐德
马提亚斯·杜姆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ke Transportation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ke Transportation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ke Transportation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ke Transportation System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1889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889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5Means for automatic or assisted adjustment of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charging devices and vehicles
    • B60L53/36Means for automatic or assisted adjustment of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charging devices and vehicles by positioning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6Connectors, e.g. plugs or sock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5Means for automatic or assisted adjustment of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charging devices and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快速充电系统的接触装置(36)和用于电动车辆,特别是轿车、卡车、公共汽车等的快速充电系统。快速充电系统包括可以布置在车辆的车辆底板上的充电接触装置和具有接触单元载体(38)的接触装置,接触单元载体具有接触单元(45)。每个接触单元可电连接到充电接触装置的相应充电触点,以形成接触对。接触装置或充电接触装置包括定位装置,接触单元可以以如下方式借助于定位装置相对于充电触点定位:在车辆与固定的充电站之间形成导电连接。接触装置可以布置在车辆可以行驶至其上的位于车辆下方的地面上,接触装置具有可以附接到地面的基架(37),接触单元载体插入到基架中,接触单元载体由介电材料制成,接触单元各自具有相对于接触单元载体可移动的接触元件(49)。

Description

接触装置和快速充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快速充电系统的接触装置和用于电动车辆,特别是轿车、卡车、公共汽车等的快速充电系统。快速充电系统包括可布置在车辆的车辆底板上的充电接触装置和具有接触单元载体的接触装置,接触单元载体具有接触单元,每个接触单元可电连接到充电接触装置的相应充电触点,以形成接触对。接触装置或充电接触装置包括定位装置,接触单元以如下方式借助于定位装置相对于充电触点可定位:在车辆与固定的充电站之间形成导电连接。
背景技术
这种接触装置和快速充电系统从现有技术已知,并且通常比如用于在停车站对电动车辆进行快速充电。在布置在车顶上或车辆底板下方的快速充电系统之间存在区别。从WO 2015/018889A1,已知一种快速充电系统,在该快速充电系统中,接触装置的匹配接触单元载体与屋顶形状的充电接触装置接触。接触单元载体被引导到接触位置,接触单元载体中的接触元件沿着充电接触装置的屋顶形状的斜面滑动,并且接触单元载体在充电接触装置中居中。接触装置和充电接触装置借助于定位装置接合,定位装置以摇杆的方式布置在车顶上。车辆电池的快速充电可以在车辆停止在固定的充电站期间发生。然后,形成接触对,比如用于充电电路以及用于控制线、接地或数据传输。因此,设想多个接触单元总是与指定的充电触点接触。
在比如轿车的一些类型的车辆上,由于实际和美学原因,快速充电系统设置在车辆下方。对于卡车或公共汽车来说,也可以使用该位置。从现有技术已知的被实现用于在750V的电压下传输诸如500A至1000A的高电流的快速充电系统,总是需要接触单元具有对应大的尺寸和对应的导体横截面。此外,然后必须在车辆下方布置用于接触单元载体的对应定位装置。因此,从现有技术已知的接触装置总是安装在车辆可行驶至其上的地面内。这意味着,为了组装接触装置,在地面中形成腔或类似的切口,以便能够在车辆下方容纳定位装置连同接触单元载体、连接电缆等。然而,这总是与巨大的努力相关联,因为地面然后需要进行结构措施。相反,有利的是,接触装置可以布置在地平面上。
在特别简单的实施方式中,充电系统可以由插头-插座连接构成。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仅可以传输低电流,这延长了充电时间。此外,插头和插座必须由操作者手动地联接,并且必须遵守对于电气安全和个人保护的特殊要求,对于人够不到的自动快速充电系统而言不是这种情况。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易于使用且成本有效的接触装置和快速充电系统。
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接触装置和具有权利要求15的特征的快速充电系统来实现。
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电动车辆,特别是轿车、卡车、公共汽车等的快速充电系统的接触装置中,快速充电系统包括可布置在车辆的车辆底板上的充电接触装置和具有接触单元载体的接触装置。接触单元载体具有接触单元,每个接触单元可电连接到充电接触装置的相应充电触点,以形成接触对。接触装置或充电接触装置包括定位装置,接触单元以如下方式借助于定位装置相对于充电触点可定位:在车辆与固定充电站之间形成导电连接。接触装置可布置在车辆可以行驶至其上的位于车辆下方的地面上,接触装置具有可附接到地面的基架,接触单元载体插入到基架中,接触单元载体由介电材料制成,接触单元各自具有相对于接触单元载体可移动的接触元件。
由于接触装置可布置在车辆可以行驶至其上的位于车辆下方的地面上,因此不再需要地面上的结构措施,例如挖掘腔。在这种情况下,接触装置可以以简单的方式灵活地布置在任何可接近的地面上。特别地,基架可以比如借助于螺钉安装在地面上,接触单元载体插入基架中并且因此由基架支撑。此外,接触单元载体由介电材料制成,使得载流部件绝缘并且由此与基架分离。接触单元载体容纳接触元件或接触单元,接触元件相对于接触单元载体可移动。接触元件被实现为可移动的,以便形成特别可靠的接触对,因为接触元件然后还可以补偿到充电触点的距离的差异。这是有利的,因为必须假定,取决于车辆的负载或类型,充电触点和接触元件的理想相对位置不总是可能的。
由于接触装置在地面或更确切地说是其表面上的简单的组装和拆卸,还可以根据需要在停车站临时布置或设置接触装置而无需很大的努力。此外,接触装置由于其模块化设计而灵活地可适应于不同类型的车辆。由此,始终相同地形成的基架可以容纳接触单元载体,接触单元载体的接触单元适于所讨论的车辆类型,采取不同的位置或本身不同地形成。
由此,接触装置也可以有利地形成为由车辆可接近和/或由车辆在其上方行驶。接触装置可以具有正方形或矩形的形状,使得其配合在车辆的成对轮胎之间。同时,接触装置的部分或可选地整个接触装置可以被实现为使得车辆可以以如下方式在其上方行驶:车辆在充电过程期间以其轮胎立在接触装置上。在这种情况下,接触装置的尺寸也可以比如根据停车位置的大小调节到车辆的尺寸。
基架可以由介电材料制成。基架也可以由塑料材料制成,塑料材料特别坚固并且具有高强度。
可选地,基架可以由金属型材形成。比如可以由焊接在一起的金属截面管形成的基架然后周向地包围接触单元载体,由此产生接触单元载体抵抗迎面而来的车辆的保护。
接触单元载体可以由槽形成,接触单元可以布置在槽内。接触单元载体可以由介电塑料材料制成,这允许特别简单地生产槽。槽可以特别好地保护并电屏蔽接触单元免受环境影响。同时,槽使得接触单元能够根据待接触车辆的类型以灵活方式布置。同时,可以在槽中形成通道开口。在这种情况下,槽可以形成空气可以流过的主体。如果槽具有多个通道开口,则布置在槽内的接触单元可以简单地通过空气冷却,使得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减少由于充电过程期间的电力传输而导致的接触单元的不期望的发热。此外,槽可以是轻质的。
接触单元可以被附接到的竖直横档可以形成在接触单元载体内。竖直横档可以以格子的方式布置,使得多个用于安装接触单元的选项可用。当接触单元载体由槽形成时,横档也可以形成在槽内。接触单元载体也可以由纤维增强的塑料材料制成,使得能够实现特别简单、稳定且廉价的生产。由于接触单元载体由介电材料制成,所以不需要接触单元的额外电绝缘。
基架和/或接触单元载体的上表面可以被由介电材料制成的壳体板覆盖。壳体板可以具有通道开口,相应的接触元件可以穿过通道开口并突出超过壳体板的表面或上表面。壳体板的介电材料可以是塑料材料,例如纤维增强的塑料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壳体板可以完全覆盖接触单元载体和基架,或者也可以以几部分形成,使得接触单元载体单独和/或基架可以被壳体板覆盖。优选地,壳体板是完全平坦的,以显著地便于接触装置的生产。
在基架的侧表面中可以形成通道开口,通过通道开口可以将接触元件的连接引线从基架中引出。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在地面下方安装连接引线;相反,连接引线也可以安装在地面上,比如具有保护盖。于是可以在连接引线不被基架卡住或损坏的情况下使车辆在接触装置上方行驶。例如,通道开口可以在基架的型材中形成为长方形孔的形状。侧表面可以是矩形基架的短或长侧表面。
此外,在基架内可以形成用于容纳接触单元载体的保持架。保持架也可以集成在基架中或者由基架形成。根据基架的外部尺寸,保持架也可以经由撑杆连接到基架。由此,总的来说,保持架允许接触单元载体的精确定位和牢固附接。接触单元载体可以简单地拧入到保持架中。
接触单元的接触元件可安装在接触单元的枢轴承上,以便相对于接触单元载体可枢转。由此,可以容易地确保接触元件的移动性。与从现有技术已知的接触元件引导件相比,接触元件卡在枢轴承上的风险显著地更低。此外,枢轴承生产特别简单,并且可以被容易地保护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总之,用于检查的维护间隔以及接触单元的更换(如果需要)可以显著地延长。此外,接触元件的阻塞是非常不可能的,以允许接触装置更可靠地操作。
有利地,接触元件可以由连接到枢轴承的杠杆臂形成,所述杠杆臂具有螺栓形接触凸起,所述螺栓形接触凸起形成用于接触充电触点的接触表面,并且在枢轴承上沿其纵轴的方向可枢转。在这种情况下,接触元件生产特别简单,并且例如可以建立与充电接触装置的充电触点的点接触。螺栓形接触元件具有磨圆边缘或在其接触端完全磨圆也是有利的。在这种情况下,接触元件可以沿着充电触点移动,而充电触点或接触元件不会遭受任何重大的机械损坏。可选地,接触元件可具有任何其它合适的形状。如果螺栓形接触凸起在枢轴承上沿其纵轴的方向可枢转,则纵轴始终横向地延伸,优选地相对于枢轴承成90°的角度。螺栓形接触凸起可以形成为使得纵轴以枢轴承的枢转半径的切线的方式布置。杠杆臂将接触凸起连接到枢轴承。此外,接触元件可以由铜或铜合金制成和/或不镀银。铜特别适用于导电部件,这就是为何连接引线也可以由铜制成的原因。铜合金特别具有比较高的耐磨性和抗蚀性。由于电流不必从接触元件的表面传输到枢轴承,所以可以完全省略接触元件的镀银,这大幅降低了接触元件的生产成本。
连接引线可以直接附接到接触元件。与从现有技术已知的具有接触元件引导件的接触元件相比,于是不再需要利用接触元件引导件与接触元件之间的间隙来传输电流。在这种情况下,连接引线也可以与接触元件一起移动。此外,不再需要在接触元件引导件或枢轴承的区域中用于促进电流传输的导电油脂或其它部件。由此,可以大幅地减小连接引线与接触元件之间的过渡电阻。
连接引线可具有至少50mm2,优选95mm2的导体横截面。这允许接触单元传输特别高的电流。在从现有技术已知的接触单元中,多个连接引线经由电缆接线头拧到接触元件引导件。如果连接引线直接附接到接触元件,则可以经由连接引线传输较高的电流,这就是为何可以选择这种大小的导体横截面的原因。这样可以防止端子引线的不期望的发热。端子引线的横截面形状基本上是任意的,这就是为何例如端子引线也可以是绞合线带的原因。然而,原则上,连接引线可以形成为具有任何导体横截面。
枢轴承可以具有在枢轴承的轴上由介电材料制成的轴承衬。原则上,可以选择任何材料用于轴承衬,在这种情况下,轴承衬可以由铝、塑料材料或另一介电材料制成。这是可能的,因为如果连接引线直接附接到接触元件,则不会期望由于过渡电阻而导致的接触单元在枢轴承的区域中的过度发热。轴承衬可以由具有良好滑动或密封特性的材料制成,例如PTFE。枢轴承的轴可以特别简单地由螺栓或螺钉形成。通过使用由介电材料制成的轴承衬,还可以将接触元件与接触单元的其它部件电断开。
接触单元的弹簧可以在接触元件上施加弹簧力,使得接触元件在充电触点的方向上被推动。接触元件可以使用简单的压缩弹簧,特别是盘簧,弹性地安装在接触元件上或在枢轴承的区域中。因此,可以在弹簧预加载下建立与充电触点的点接触。弹簧力可以被选择为使得每当接触元件不与充电触点接触时,就将接触元件沿充电触点的方向推动并进入到前端位置中。
此外,接触元件可以可选地由连接到枢轴承的跷跷板元件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接触凸起可以布置在跷跷板元件的接触端处,并且弹簧可以布置在跷跷板元件的弹簧端处。在这种情况下,弹簧也可以是以压缩弹簧的方式实现的螺旋弹簧或钢板弹簧。跷跷板元件可以由两个杠杆臂形成,螺栓形接触凸起布置在一个杠杆臂上,并且弹簧布置在相对地位于枢轴承上的杠杆臂上。相应杠杆臂的长度可以以如下方式设计尺寸:期望幅度的弹簧力被施加在接触元件上。当使用翘翘板元件时,接触装置可以相对平坦,因为翘翘板元件在高度方面需要很小的结构空间。总的来说,这允许以很小的结构高度经由弹簧力实现相对大的接触力并且允许在接触元件的充电触点的方向上实现接触元件的相对大的接触行程。
弹簧可以是可以安装在枢轴承的轴上的螺旋扭簧。扭簧可以以盘簧的方式围绕枢轴承的轴盘绕。弹簧的各端可以形成为在径向上是自由的,使得弹簧的端可以在生成弹簧力的同时围绕轴相对于彼此枢转。扭簧的一端可以与接触元件接触或紧固到接触元件,在这种情况下,扭簧的一不同端可以紧固在枢轴承上或接触单元的另一部件上,例如连接元件。这允许枢轴承上的接触元件借助于由此生成的弹簧力而容易地枢转到端位置中。
枢轴承可以具有电阻加热元件。电阻加热元件例如可以以加热衬套或加热筒的方式形成。加热筒可以以简单的方式插入到枢轴承的轴内的孔中或插入到枢轴承的轴承壳体内的孔中。由此,即使在低温下也可以有效地防止枢轴承冻结。
接触单元可以包括连接元件,接触元件借助于连接元件可布置在接触单元载体上,并且经由枢轴承连接到连接元件。因此,具有连接元件的枢轴承可以附接到接触单元载体,使得接触元件在接触单元载体上可枢转。在特别简单的实施方式中,连接元件借助于螺纹连接可附接到接触单元载体,并且形成接触元件可以容易地安装到其上的轴。轴也可以是插入到连接元件中的孔或通道开口中的螺钉。
接触单元可以如下方式构造:可以经由接触单元传输在高达1500V的电压下的500A至1000A的电流,优选地在440V的电压下的350A的电流。因此,经由接触单元可以传输750kW至1500kW的功率,优选地150kW的功率。因此,用于连接到接触元件的单个连接引线就可足够。而且,由于可以在更少的时间内传输更高的电流,因此可以更快地对车辆充电。如果适用,甚至可以减少接触单元载体上的接触单元的数量,使得接触装置的生产更加成本有效。
至少两个接触元件可以相对于接触单元载体的上表面以不同高度突出,所述表面面向充电接触单元。在接触元件与充电触点之间分别建立至少两个接触对期间,这允许确保接触对的产生中的限定顺序。当接触单元载体和充电接触装置被接合时,触点的顺序通过设计始终维持,并且通过接触元件相对于接触单元载体的上表面或表面的几何布置来确保。这样可以容易地防止无意的或错误的接触建立或接触对的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快速充电系统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接触装置和充电接触装置,充电接触装置可布置在车辆的车辆底板上,并且具有可电连接到接触装置的相应接触单元的充电触点。
充电触点可以由电路板形成,电路板可布置在充电接触装置的充电触点载体上,所述充电触点载体由介电材料制成。电路板可以是金属板,金属板可以布置在介电材料上或集成到介电材料中,以便彼此隔开。电路板的下表面的表面可以基本上是平坦的并且相对于接触元件相对较大,使得当车辆定位在接触装置上方时,可以补偿任何不准确性,并且同时不会发生错误的接触。还可以设想,快速充电系统使得车辆的充电过程能够与方向无关,即,与车辆从哪一侧在接触装置上方行驶无关。当接触装置基本上是矩形时,充电接触装置或充电触点载体也可以是矩形的,使得接触装置和充电接触装置及其各自的纵轴在充电过程期间布置在车辆的纵向延伸的方向上。由于充电触点载体由介电材料制成,因此可以适当地将电路板与车身或车架电绝缘。例如,充电触点载体也可以形成壳体,电路板的连接布置在该壳体中。这种壳体可以特别简单地在车辆的底部上组装和拆卸。
接触装置或充电接触装置可以具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由受电弓、枢转杠杆或摇杆形成,借助于它们,接触装置或充电接触装置可以至少在竖直方向上定位。在摇杆的情况下,可以设置辅助连杆机构,辅助连杆机构可以将接触装置或充电接触装置在适当的方向上对齐。基于杠杆的定位装置可以简单地设置有适当的机械驱动器并且可以特别廉价地生产。
可选地,充电接触装置可包括定位装置,定位装置由车辆的水平控制器形成,借助于水平控制器,充电接触装置可以至少在竖直方向上定位。车辆的水平控制器是公知的,并且用于通过降低或升高车辆或车辆底板来在地面上方调节车辆或车辆底板。比如,水平控制器可以借助于车辆的气动底盘悬架来实现。然后,也可以借助于水平控制器将车辆连同充电接触装置一起下降到接触装置上,以用于充电过程。
此外,接触装置和/或充电接触装置可以各自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可移动板的保护装置,借助于可移动板,可以完全覆盖接触元件的上表面或充电触点的下表面。该板可以以可移位的方式布置,或者保护装置可以具有多个对应的板,这些板在设置有适当的驱动器时可以将接触元件的上表面或充电触点的下表面覆盖到如下程度:在快速充电系统不使用时,保护接触元件或充电触点免受污染和有害的环境影响。
接触装置和充电接触装置可以各自具有应答器单元,应答器单元能够彼此耦合,并且数据能够在应答器单元之间传输。应答器单元可以借助于感应或标准化的无线电连接技术来在接触装置与充电接触装置之间建立数据链路,使得可以借助于应答器单元的相应位置来监测甚至控制充电接触装置在接触装置上方的确切的相对位置。同时,也可以经由该链路传输用于对充电过程计费的控制信号或消费数据。
快速充电系统的其它有利实施方式从权利要求1的从属权利要求中显而易见。
原则上,本发明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电池操作的且必须再充电的电动车辆。
附图说明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是充电接触装置的底视图,面向接触装置;
图2是充电接触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充电接触装置的左侧视图;
图4是充电接触装置的顶视图,面向车辆;
图5是接触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顶视图;
图6是图5的接触装置的侧视图;
图7是图5的接触装置的左侧视图;
图8是接触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顶视图;
图9是图8的接触装置的侧视图;
图10是图8的接触装置的左侧视图;
图11是处于接近位置的快速充电系统的侧视图;
图12是图11的快速充电系统的左侧视图;
图13是处于接触位置的快速充电系统的侧视图;
图14是图13的快速充电系统的左侧视图;
图15是处于接触位置的快速充电系统的侧视图;
图16是图15的快速充电系统的左侧视图;
图17是接触单元的透视图;
图18是图17的接触单元的顶视图;
图19是沿着图18的线XIX-XIX的剖视图;
图20是图17的接触单元的侧视图;
图21是另一接触单元的正视图;
图22是图21的接触单元的左侧视图;
图23是沿着图24的线XXIII-XXIII的剖视图;
图24是图21的接触单元的顶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4的组合视图示出了充电接触装置10,充电接触装置10布置在车辆(未示出)的车辆底板上,并且具有可以各自与接触装置的接触单元(也未示出)接触的充电触点11。充电触点11由电路板12来实现,电路板12由金属制成,并且各自形成充电接触表面13。充电触点11插入到充电接触装置10的由介电材料,特别是塑料制成的充电触点载体14中,并且这样被支撑。在充电接触装置10的后侧15(面向车辆)上,在电路板12上设置用于连接引线(未示出)的连接触点16。此外,在后侧15上布置用于与接触装置的应答器单元(未示出)进行无线数据传送的应答器单元17。在后侧15上可以看到充电接触装置10的框架18,框架18由两个纵向撑杆19和两个横向撑杆20形成。在框架18上,布置充电接触装置10的壳体板21,壳体板21具有用于容纳充电触点11的凹部22。充电接触装置10的下表面23基本上是平坦的。具有其纵轴24的充电接触装置10以如下方式布置在车辆下方:纵轴24被定位以在车辆下方居中并且在移动方向上延伸。
图5至图7的组合视图示出了具有接触单元载体26的接触装置25,接触单元载体26具有接触单元27。接触单元27可以与充电接触装置的充电触点(未示出)接触。此外,接触装置25由可附接到地面28的基架29形成,接触单元载体26插入基架29中。接触单元载体26由介电材料,特别是塑料制成。在接触单元载体26的壳体板30中,形成通道开口31,接触单元27的接触元件32可以穿过通道开口并突出超过接触装置25的上表面33。接触单元27或接触元件32形成为相对于接触单元载体26可移动。此外,接触元件32以不同高度突出超过壳体板30或上表面33,使得当形成接触连接或接触对时,接触对以限定的顺序形成。基架29具有支脚34,每个支脚具有孔35,接触装置25可以经由孔35附接到地面28或拧入地面28中。
图8至图10的组合视图示出了由基架37和插入所述基架37中的接触单元载体38形成的接触装置36。接触单元载体38由介电材料制成,基架37由焊接在一起的纵向型材39和横向型材40形成。接触单元载体38插入到基架37的保持架41中,并且由槽42形成,槽42具有布置在其中的横档43和44。接触单元45借助于螺钉附接在横档43上。在基架37的纵向型材39或侧表面46上形成用于连接引线(未示出)通过的通道开口47。此外,还设置了用于覆盖或形成接触装置36的上表面48的接触单元36的壳体板(未示出)。接触单元45的接触元件49也突出超过上表面48。
图11至图16的组合视图示出了具有处于不同位置的充电接触装置51和接触装置52的快速充电系统50。接触元件54以不同的高度突出超过接触装置52的上表面53,并且充电接触装置51的下表面55具有各自定位在接触元件54上方的充电触点(未示出)。充电接触装置51布置在车辆(未示出)上,并且借助于车辆的水平控制器下降到接触装置52上。在接触元件54与充电触点之间以限定顺序形成了接触对之后,下表面55与上表面53接触。接触元件54被形成为可移动的,使得它们通过降低充电接触装置51而陷入接触装置52内。
图17至图20的组合视图示出了由接触元件74、枢轴承75以及连接元件76形成的接触单元73。在这种情况下,连接元件76的端77可附接到接触单元载体或接触装置的主体的侧壁(未示出)。通道开口78形成在连接元件76中,枢轴承75的轴79插入并拧入通道开口78中。轴承壳80和弹簧81布置在轴79上。在这种情况下,接触元件74由拧到彼此的螺栓形接触凸起82和杠杆臂83形成为两件式。杠杆臂83也具有通道开口84,并且杠杆臂83通过通道开口84安装在轴承壳80上。由此,螺栓形接触凸起82围绕枢轴承75在其纵轴85的方向上可枢转。弹簧81的弹簧端86与杠杆臂83接触或附接到杠杆臂83,另一弹簧端87附接到轴79的螺栓88。在这种情况下,借助于弹簧81的预加载,可以施加作用在杠杆臂83上并由此作用在纵轴85的方向上的弹簧力。
图21至图24的组合视图示出了由接触元件90、枢轴承91以及壳体元件92形成的接触单元89。壳体元件92可以安装在框架或接触单元载体(未示出)内。在壳体元件92中形成有被接触元件90的螺栓形接触凸起94穿过的通道开口93。接触凸起94附接到接触元件90的跷跷板元件95,特别是附接到跷跷板元件95的接触端96。跷跷板元件95安装在枢轴承91上以便可枢转,螺旋弹簧98布置在跷跷板元件95的与接触端96相对的弹簧端97上,并被容纳在弹簧支撑件99中。此外,连接引线100布置在接触凸起94上。螺旋弹簧98施加可以抵靠充电触点(未示出)推压接触凸起94的弹簧力。

Claims (20)

1.一种用于快速充电系统(50)的接触装置(25、36、52),快速充电系统用于电动车辆,特别是轿车、卡车、公共汽车等,所述快速充电系统包括可布置在车辆的车辆底板上的充电接触装置(10、51)和具有接触单元载体(26、38)的所述接触装置,所述接触单元载体具有接触单元(27、45、73、89),每个接触单元可电连接到所述充电接触装置的相应充电触点(11),以形成接触对,所述接触装置或所述充电接触装置包括定位装置,所述接触单元以如下方式借助于所述定位装置相对于所述充电触点可定位:在所述车辆与固定的充电站之间形成导电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装置可布置在所述车辆可行驶至其上的位于所述车辆下方的地面(28)上,所述接触装置具有可附接到所述地面的基架(29、37),所述接触单元载体插入到所述基架中,所述接触单元载体由介电材料制成,所述接触单元各自具有相对于所述接触单元载体可移动的接触元件(32、49、54、7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装置(25、36、52)被形成为由所述车辆可接近和/或由所述车辆在其上方行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触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架(29、37)由介电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触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架(29、37)由金属型材(39、40)形成。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接触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单元载体(26、38)由槽(42)形成,所述接触单元(27、45、73、89)布置在所述槽(42)内。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接触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单元(27、45、73、89)被附接到的竖直横档(43、44)形成在所述接触单元载体(26、38)内。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接触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架(29、37)和/或所述接触单元载体(26、38)的上表面(33、48、53)被由介电材料制成的壳体板(30)覆盖。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接触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架(29、37)的侧表面(46)中形成通道开口(47),通过所述通道开口(47)将所述接触元件(32、49、54、74、90)的连接引线从所述基架中引出。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接触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架(29、37)内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接触单元载体(26、38)的保持架(41)。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接触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单元的接触元件(32、49、54、74、90)安装在所述接触单元(27、45、73、89)的枢轴承(75、91)上,以便相对于所述接触单元载体(26、38)可枢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触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元件(32、49、54、74、90)由杠杆臂(83)形成,所述杠杆臂(83)具有螺栓形接触凸起(82、94),并且连接到所述枢轴承(75、91),所述螺栓形接触凸起形成用于接触所述充电触点(11)的接触表面,并且在所述枢轴承上沿其纵轴(85)的方向可枢转。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接触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单元(27、45、73、89)的弹簧(81、98)将弹簧力施加到所述接触元件(32、49、54、74、90)上,使得所述接触元件在充电触点(11)的方向上被推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接触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元件(32、49、54、74、90)由连接到所述枢轴承(75、91)的跷跷板元件(95)形成,接触凸起(82、94)布置在所述跷跷板元件的接触端(96)处,所述弹簧(81、98)布置在所述跷跷板元件的弹簧端(97)处。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接触装置,
其特征在于,
至少两个接触元件(32、49、54、74、90)相对于所述接触单元载体(26、38)的上表面(33、48、53)以不同高度突出,所述接触单元载体(26、38)的上表面面向所述充电接触装置(10、51)。
15.一种快速充电系统(50),具有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接触装置(25、36、52)和充电接触装置(10、51),所述充电接触装置可布置在车辆的车辆底板上,并且具有充电触点(11),每个充电触点(11)可电连接到所述接触装置的接触单元(27、45、73)。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快速充电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触点(11)由电路板(12)形成,所述电路板布置在所述充电接触装置(10、51)的充电触点载体(14)上,所述充电触点载体(14)由介电材料制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快速充电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装置(25、36、52)或所述充电接触装置(10、51)具有所述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由受电弓、枢转杠杆或摇杆形成,借助于受电弓、枢转杠杆或摇杆,所述接触装置或所述充电接触装置至少在竖直方向上可定位。
18.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快速充电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接触装置(10、51)包括所述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由所述车辆的水平控制器形成,借助于所述水平控制器,所述充电接触装置至少在竖直方向上可定位。
19.根据权利要求15至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快速充电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装置(25、36、52)和/或所述充电接触装置(10、51)各自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可移动板的保护装置,借助于所述可移动板,完全地可覆盖所述接触元件(32、49、54、74、90)的上表面(33、48、53)或所述充电触点(11)的下表面(23、55)。
20.根据权利要求15至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快速充电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装置(25、36、52)和所述充电接触装置(10、51)各自具有应答器单元(17),所述应答器单元能够彼此耦合,并且数据能够在所述应答器单元之间传输。
CN201980035081.XA 2018-05-24 2019-01-15 接触装置和快速充电系统 Pending CN11218897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112494.5A DE102018112494B4 (de) 2018-05-24 2018-05-24 Kontaktvorrichtung und Schnellladesystem
DE102018112494.5 2018-05-24
PCT/EP2019/050942 WO2019223906A1 (de) 2018-05-24 2019-01-15 Kontaktvorrichtung und schnelllade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88971A true CN112188971A (zh) 2021-01-05

Family

ID=65243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35081.XA Pending CN112188971A (zh) 2018-05-24 2019-01-15 接触装置和快速充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370316B2 (zh)
CN (1) CN112188971A (zh)
DE (1) DE102018112494B4 (zh)
WO (1) WO20192239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115241B1 (fr) * 2020-10-16 2023-09-08 Stanley Robotics Système de recharge électrique autonome pour robot mobile extérieur.
EP4251460A1 (de) * 2020-11-30 2023-10-04 Schunk Transit Systems GmbH Schnelllade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elektrischen verbindung eines fahrzeugs mit einer ladestation
CN112942184B (zh) * 2021-01-29 2022-05-17 上海众执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车联网的智能停车装置
WO2023138774A1 (de) 2022-01-20 2023-07-27 Schunk Transit Systems Gmbh Positioniervorrichtung und schnellladesystem
WO2023232222A1 (de) 2022-05-30 2023-12-07 Schunk Transit Systems Gmbh Kontaktvorrichtung und ladesystem zum laden von elektrisch betriebenen fahrzeugen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5159A (en) * 1993-03-09 1996-02-27 Yugen Kaisha Takuma Seiko Charging apparatus for driverless transporting vehicle
DE29922706U1 (de) * 1999-12-23 2000-04-06 Tempa Communication Inc Batterieladegerät für ein Mobiltelefon
EP2090457A2 (de) * 2008-02-14 2009-08-19 Jungheinrich Aktiengesellschaft Kontakierungssystem für batteriebetriebene Flurförderzeuge
DE102008056610A1 (de) * 2008-10-30 2010-05-27 Rainer Volck Automatischer Elektro-Anschluss für Kraftfahrzeuge
WO2010094517A2 (de) * 2009-02-23 2010-08-26 Robert Bosch Gmbh Autonome ladevorrichtung für plugin-hybrid-fahrzeuge
WO2011063959A1 (fr) * 2009-11-25 2011-06-03 Roadfour S.A. Prise de sol automatique a contact pour vehicule electrique ou hybride rechargeable
CN103863132A (zh) * 2012-12-13 2014-06-18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锁闭装置
US20140239735A1 (en) * 2011-09-09 2014-08-28 Technova Inc. Contact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for movable object
US20160023564A1 (en) * 2013-04-05 2016-01-28 Abb Technology Ag Connecting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An Electrically Powered Vehicle To A Charging Station
CN105531884A (zh) * 2013-08-09 2016-04-27 申克铁路和医疗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接触设备和充电接触单元以及用于将车辆电连接到充电站的方法
CN205489677U (zh) * 2016-03-16 2016-08-17 万帮充电设备有限公司 防盗型电动汽车充电线
US20170018888A1 (en) * 2015-07-14 2017-01-19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Limi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returning jig
US20170106762A1 (en) * 2015-10-19 2017-04-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lectric vehicle automatic charging station
CN107554339A (zh) * 2017-09-08 2018-01-09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一种具有多充电头的电动车充电装置
US20180056799A1 (en) * 2016-08-23 2018-03-0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Hands-free conductive battery charger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CN107845916A (zh) * 2017-07-26 2018-03-27 广州市迪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稳固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CN108025652A (zh) * 2015-09-11 2018-05-11 崇德铁路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充电站的定位单元和用于实现接触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344563C1 (de) * 1993-12-24 1994-12-08 Daimler Benz Ag Batterieladevorrichtung für ein Elektrofahrzeug
EP2039557B1 (en) * 2007-09-21 2017-05-24 Iveco France S.A. Electrical energy recharging device for industrial or transport vehicle, assembly comprising said device and said vehicle, and recharging assembly comprising several of said devices
US9873347B2 (en) * 2009-03-12 2018-01-23 Wendell Brow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charging of an electrically powered vehicle
JP5525804B2 (ja) * 2009-12-03 2014-06-18 現代自動車株式会社 一次コイル上昇型非接触充電装置
DE102010054909A1 (de) * 2010-12-17 2012-06-21 Daimler Ag Kraftfahrzeugvorrichtung mit einer Lade- und/oder Entladeeinheit
JP5843446B2 (ja) * 2011-01-14 2016-01-13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の充電装置
DE102012007713B4 (de) * 2011-04-20 2015-03-19 SALT AND PEPPER Holding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elektrischen Laden von elektrisch angetriebenen Straßenfahrzeugen
DE102011077427A1 (de) * 2011-06-10 2012-12-13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Ladevorrichtung und Ladeverfahren mit schwimmender Ladeeinheit
DE102011051646A1 (de) * 2011-07-07 2013-01-10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Kontaktiervorrichtung
US9692248B2 (en) * 2013-03-14 2017-06-27 Blackberry Limited Positioning aid for wireless energy transfer
JP6124119B2 (ja) * 2013-03-29 2017-05-1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及び受電装置
JP2015012746A (ja) * 2013-07-01 2015-01-1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及び給電方法
DE102014200290A1 (de) * 2014-01-10 2015-07-16 Robert Bosch Gmbh Elektrische Ladevorrichtung, elektrische Anschlussvorrichtung, 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Laden einer Batterie eines Fahrzeugs
GB2526118A (en) * 2014-05-14 2015-11-18 Sylvan Ascent Inc Vehicle charging arrangement
EP3031658B1 (de) * 2014-12-12 2020-03-18 Siemens Mobility GmbH Ladeverfahren für einen Energiespeicher eines Fahrzeugs
DE102015219438B4 (de) * 2015-10-07 2024-02-22 Schunk Transit Systems Gmbh Schnelllade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elektrischen Verbindung eines Fahrzeugs mit einer Ladestation
US20180015836A1 (en) * 2016-07-17 2018-01-18 Bezan Phiroz Madon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Connecting a Parked Vehicle to a Power Source, Using Intersecting Lines of Contacts
DE102016121357B4 (de) * 2016-11-08 2024-02-22 Easelink Gmbh Fahrzeugverbindungsvorrichtung sowie Fahrzeugverbindungssystem
DE102016121355B4 (de) * 2016-11-08 2024-02-22 Easelink Gmbh Fahrzeugverbindungsvorrichtung sowie Fahrzeugverbindungssystem
DE102017218226A1 (de) * 2017-03-20 2018-09-20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Unterflur-Kontaktsystem
JP6527554B2 (ja) * 2017-06-22 2019-06-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非接触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DE102018004418A1 (de) * 2018-06-05 2018-11-29 Daimler Ag Ladevorrichtung zum Aufladen eines Energiespeichers eines Kraftfahrzeugs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solchen Ladevorrichtung
US11130412B2 (en) * 2018-12-10 2021-09-28 Zoox, Inc. Charge coupler and method for autonomously charging vehicle batteries

Patent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5159A (en) * 1993-03-09 1996-02-27 Yugen Kaisha Takuma Seiko Charging apparatus for driverless transporting vehicle
DE29922706U1 (de) * 1999-12-23 2000-04-06 Tempa Communication Inc Batterieladegerät für ein Mobiltelefon
EP2090457A2 (de) * 2008-02-14 2009-08-19 Jungheinrich Aktiengesellschaft Kontakierungssystem für batteriebetriebene Flurförderzeuge
DE102008056610A1 (de) * 2008-10-30 2010-05-27 Rainer Volck Automatischer Elektro-Anschluss für Kraftfahrzeuge
WO2010094517A2 (de) * 2009-02-23 2010-08-26 Robert Bosch Gmbh Autonome ladevorrichtung für plugin-hybrid-fahrzeuge
DE102009001080A1 (de) * 2009-02-23 2010-08-26 Robert Bosch Gmbh Autonome Ladevorrichtung für Plugln-Hybrid-Fahrzeuge
WO2011063959A1 (fr) * 2009-11-25 2011-06-03 Roadfour S.A. Prise de sol automatique a contact pour vehicule electrique ou hybride rechargeable
US20140239735A1 (en) * 2011-09-09 2014-08-28 Technova Inc. Contactless power transfer system for movable object
CN103863132A (zh) * 2012-12-13 2014-06-18 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锁闭装置
CN105682978A (zh) * 2013-04-05 2016-06-15 Abb 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将电动车辆连接到充电站上的连接设备
US20160023564A1 (en) * 2013-04-05 2016-01-28 Abb Technology Ag Connecting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An Electrically Powered Vehicle To A Charging Station
CN105531884A (zh) * 2013-08-09 2016-04-27 申克铁路和医疗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接触设备和充电接触单元以及用于将车辆电连接到充电站的方法
US20170018888A1 (en) * 2015-07-14 2017-01-19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Limi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returning jig
CN108025652A (zh) * 2015-09-11 2018-05-11 崇德铁路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充电站的定位单元和用于实现接触的方法
US20170106762A1 (en) * 2015-10-19 2017-04-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lectric vehicle automatic charging station
US20170106763A1 (en) * 2015-10-19 2017-04-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lectric vehicle automatic charging station
CN205489677U (zh) * 2016-03-16 2016-08-17 万帮充电设备有限公司 防盗型电动汽车充电线
US20180056799A1 (en) * 2016-08-23 2018-03-01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Hands-free conductive battery charger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CN107845916A (zh) * 2017-07-26 2018-03-27 广州市迪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稳固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CN107554339A (zh) * 2017-09-08 2018-01-09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一种具有多充电头的电动车充电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ALF HICKL: "用于电力驱动的汽车高压接触器", 《今日电子》, 1 February 2018 (2018-02-01), pages 50 - 5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8112494A1 (de) 2019-11-28
US20210070187A1 (en) 2021-03-11
DE102018112494B4 (de) 2023-03-16
US11370316B2 (en) 2022-06-28
WO2019223906A1 (de) 2019-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88971A (zh) 接触装置和快速充电系统
CA2999208C (en) Rapid charg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a vehicle to a charging station
CN107298023B (zh) 车辆充电连接器
US9550426B2 (en) Current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charging electrical energy stores of vehicles at overhead charging stations
US20090011616A1 (en) Widely deployable charging system for vehicles
US11364807B2 (en) Contact unit
CN104114398B (zh) 分段的集电器靴组件
CN111032422B (zh) 电池电动车辆的接触单元
CN113165530A (zh) 接触单元和充电系统
GB2518129A (en) Overhead charging arrangement for a vehicle
KR20170043221A (ko) 강체전차선용 지지클램프
KR102362763B1 (ko) 고전압 상호연결 시스템
KR102651300B1 (ko) 접촉 디바이스, 차량 및 충전 스테이션
CA1197579A (en) Assembly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electrical energy to vehicles
RU2792044C2 (ru) Контактный блок
AU2020319821A1 (en) Kingpin arrangement
RU2763450C1 (ru) Вагонотолкатель для перемещения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ых вагонов и токоприемник для токосъема с нескольких проводов воздушной контактной сети (варианты)
CN109066246B (zh) 一种液体电弓装置
CN218482583U (zh) 一种用于开关柜的模块化抽拉式互感器
CN114829189A (zh) 用于电力传输的集电器和方法
JP2024502540A (ja) 急速充電システム及び車両を充電ステーションに電気的に接続する方法
CN110739581A (zh) 一种充电接口及使用该充电接口的车辆
CN115810961A (zh) 一种铁水运输载体的接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