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80738B - 针对非线性注塑成型异步切换过程鲁棒模糊预测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针对非线性注塑成型异步切换过程鲁棒模糊预测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180738B CN112180738B CN202011137572.6A CN202011137572A CN112180738B CN 112180738 B CN112180738 B CN 112180738B CN 202011137572 A CN202011137572 A CN 202011137572A CN 112180738 B CN112180738 B CN 11218073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trix
- stage
- time
- state
- c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6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3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2
- 230000005502 phase rule Effects 0.000 claims 8
- 239000002243 precurs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4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2
- 238000012935 Avera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10000005056 cell body Anatomy 0.000 claims 1
- 230000010363 phase shif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923 batch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217 control strate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3/00—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 G05B13/02—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 G05B13/04—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 G05B13/042—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in which a parameter or coefficient is automatically adjusted to optimise the perform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过程的先进控制领域,涉及一种针对非线性注塑成型异步切换过程的鲁棒模糊预测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品种类的增加,现代过程工业中出现了一种具有重复性且需要较高控制精度的批次过程,例如注塑、制药和食品生产。由于批次过程的复杂性和对控制精度的不断提高的要求,导致传统的控制方法产生了局限性。
一方面,当切换系统在不同阶段间相互切换时,存在控制器不能及时切换的情况,此时上一阶段的控制器不能很好的控制下一阶段。在以往的研究中,针对多阶段批次异步切换过程的控制方法为迭代学习法,但此方法要求模型具有相当高的精确度。在实际生产中不同时间系统受到的干扰不同导致系统的模型会发生变化,迭代学习这种利用上一批次的信息处理下一批次过程的方法会使系统的性能下降,这不仅会增加一些不必要的能源消耗,还会降低产品质量,甚至导致系统失控。
另一方面,目前为止,常用的控制方法大多针对线性模型进行控制,但是大多数注塑成型系统的模型为非线性模型,这就会产生模型失配的问题,小则降低产能,减少生产利润,大则可能会导致控制器无法有效的控制系统,造成危险。因此,针对具有不确定性、区间时变时滞、外界未知干扰和输入输出约束的非线性注塑成型异步切换过程研究一种兼顾稳定性、快速性和鲁棒性的控制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针对注塑成型异步切换过程主流的控制方法为迭代学习法,在理想条件下,这种控制方法可以有效的对多阶段批次过程进行控制,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多种干扰的影响,迭代学习的控制效果会大大降低。而对于非线性系统常常采用使模型线性化的方法,但此种方法会使模型产生较大的偏差,影响控制性能,使得控制器不能进行最优的控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针对非线性注塑成型异步切换过程的鲁棒模糊预测控制方法,这种方法针对非线性注塑成型过程在受到不确定性、区间时变时滞、外界未知干扰、输入输出约束的影响和控制器无法正常切换时仍然可以稳定工作,从而保证设备安全、平稳的运行。
本发明首先将非线性注塑成型系统在不同条件下建立多个对应线性模型,然后针对不同的子模型设计鲁棒预测控制器,接着引入模糊控制思想,通过给不同子系统和各个子控制器分别增加对应的权重,使得不同情况下非线性系统可以求得对应最优的组合控制律,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接着,为了使各个子控制系统具有鲁棒性能指标的同时,还保留了预测控制中滚动优化求控制律的优点。应用鲁棒预测思想,在设计时充分考虑系统的不确定性、区间时变时滞、外界未知干扰等因素对系统的影响,将具有不确定性、区间时变时滞、未知干扰和输入输出约束的离散非线性多阶段批次异步切换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表示为状态空间的形式,然后将输出跟踪误差引入到状态空间中,建立新的扩展的状态空间模型。同时为了克服未知扰动,引入H-infinity性能指标。
最后给出基于LMI约束的系统指数稳定条件,从而求解出各个子系统稳定的控制律。并利用模式相关的平均驻留时间法,计算每个同步阶段的最小运行时间和异步阶段的最长运行时间。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针对非线性多阶段批次异步切换过程的鲁棒模糊预测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非线性注塑成型异步切换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
非线性注塑成型过程的注射阶段和保压阶段的离散输入输出模型分别如下:注射阶段:
保压阶段:
其中IV(k+1)表示系统k+1时刻的注射速度,IV(k)表示系统k时刻的注射速度,IV(k-1)表示系统k-1时刻的注射速度,VO(k)表示系统k时刻的阀门开度,VO(k-1)表示系统k-1时刻的阀门开度,NP(k+1)表示系统k+1时刻的腔内压力,NP(k)表示系统k时刻的腔内压力,0≤IV(k)≤50,200≤NP(k)≤400。
在注射阶段取状态变量x1(k)=[IV(k) 0.03191IV(k-1)-5.617VO(k-1)NP(k)]T,控制量u1(k)=VO(k),系统输出y1(k)=IV(k)得到注射阶段状态空间模型:
在保压阶段取状态变量x2(k)=[NP(k)-0.3259NP(k-1)-156.8VO(k-1)]T,控制量u2(k)=VO(k),系统输出y2(k)=NP(k)得到保压阶段状态空间模型:
步骤二:通过模糊准则,将非线性注塑成型异步切换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建立成T-S模糊状态空间模型;
建立模糊准则如下:
1注射阶段:
上述隶属函数可由‘Positive’,‘Negative’,‘Big’,和‘Small’定义,详见图3,图4;然后,针对注射阶段建立如下模糊准则局部线性模型:
因此注射阶段去模糊化后转化为如下线性模型:
其中,
2.保压阶段:
上述隶属函数可由‘Positive’,‘Negative’,‘Big’,和‘Small’定义,详见图5,图6;然后,针对保压阶段建立如下模糊准则局部线性模型:
因此保压阶段去模糊化后转化为如下线性模型:
其中,
将上述结果进行整理,将式(9)和式(14)写成一个统一模型的形式,则一个非线性注塑成型过程表示为如下所示的具有不确定性、区间时变时滞和外界未知干扰的T-S模糊状态空间模型:
将系统状态和控制器同步阶段定义为稳定情况,将系统状态和控制器异步阶段定义为不稳定情况,则当系统在第p-1个阶段与第p个阶段中运行时,根据系统状态所处的阶段分类,系统需要经历p不稳定、p稳定两个情况;因此含有不确定性、区间时变时滞和外界未知干扰的第p个阶段的状态空间模型可以表示为下式:
其中,式(16a)为p稳定情况,式(16b)为p不稳定情况;
dm≤d(k)≤dM (17)
并且
ΔpiT(k)Δpi(k)≤Ipi
发生阶段间的切换时,前一个阶段的状态会与后一个阶段的状态有相互的联系,因此可以用下式来表示:
xp(Tp-1)=Φp-1xp-1(Tp-1) (19)
由于系统的阶段是否发生切换取决于它的状态,所以系统的切换信号可以表示为:
式中Mυ(k)+1(x(k))<0是系统的切换条件;
此外,当切换条件被触发时,在不同的阶段,切换时间是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系统的已知状态,这个时间Tp可以表示为:
Tp=min{k>Tp-1|Mp(x(k))<0},T0=0 (21)
由于同一个阶段存在稳定状态和不稳定状态,本发明将两种情况的时间分别用TpS和TpU表示,则系统的时间序列可以表示为:
步骤三:将构建的非线性注塑成型异步切换系统的T-S模糊状态空间模型转化为扩展T-S模糊状态空间模型;
为了得到系统增量式状态空间模型,利用式(16),用k+1时刻的状态空间减去k时刻的状态空间,可以分别得到稳定情况和不稳定情况的状态空间增量模型,结果如下所示,其中式(23a)为稳定情况的状态空间增量模型,式(23b)为不稳定情况的状态空间增量模型:
将输出跟踪误差和增量的状态变量引入新的状态空间变量中,可以得到新的扩展的状态空间模型,结果如下:
式中,
由于相邻两个阶段的状态间存在着相互联系,所以扩展后的新的状态空间变量之间的联系如下:
步骤四:设计基于非线性注塑成型异步切换系统的扩展T-S模糊状态空间模型的控制器;
基于模型(25a)和(25b),将稳定情况和不稳定情况控制律分别设计为如下形式:
基于上述扩展模型(28a)和(28b),可以把系统优化问题分别转化为如下的min-max优化问题:
约束条件为:
步骤六:计算每个阶段的平均驻留时间;
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为:
本发明针对具有不确定性、区间时变时滞和外界未知干扰的非线性注塑成型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T-S模型和模态相关平均驻留时间的鲁棒模糊预测控制策略。一方面,所设计的控制器可以在非线性注塑成型系统受到不确定性、区间时变时滞和外界未知干扰影响时保证稳定运行。另一方面,通过计算可以得到不稳定情况的最大运行时间,所以当系统在第p-1个阶段向第p个阶段切换时,可以根据计算出的最大运行时间提前对控制器进行切换,从而避免控制器与系统状态不一致的不可控周期对系统的影响。此外,与传统经验法给出运行时间的方式不同,本方法可以通过计算给出每个阶段的运行时间,从而提高系统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往复式螺杆注塑机实物图;
图2注塑成型的四个重要阶段;
图7本发明实施例中两种方法输出响应对比曲线;
图8本发明实施例中两种方法控制输入对比曲线;
图9本发明实施例中两种方法跟踪性能对比曲线;
图10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塑料制品由于其低成本,可塑性强等优点在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塑料工业在当今世界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塑料产品的生产工艺高速发展。作为塑料制品加工的重要方法之一,注射成型因其生产速度快,效率高,产品尺寸准确,更换容易等优点在塑料制品生产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众所周知,注塑成型过程是一个常见的非线性多阶段批次过程。图1为往复式螺杆注塑机实物图,图2为注塑成型的四个重要阶段,图中a为注射,b为保压,c为冷却和d为脱模。注射和保压阶段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大,为了确保在注射阶段物料的均匀填充,需要很好地控制注射速度。注射速度太快或太慢都会影响产品质量。在保压阶段,必须确保模腔中的压力,以防止由于冷却而导致塑料收缩。因此,控制腔内的注射速度和压力以确保注射阶段和保压阶段的稳定性对于实现高质量生产非常重要。
本发明针对非线性注塑成型过程中的注射阶段和保压阶段进行仿真,非线性注塑成型过程的注射阶段和保压阶段的离散输入输出模型分别如下:
注射阶段:
保压阶段:
其中,IV(k+1)表示系统k+1时刻的注射速度,IV(k)表示系统k时刻的注射速度,IV(k-1)表示系统k-1时刻的注射速度,VO(k)表示系统k时刻的阀门开度,VO(k-1)表示系统k-1时刻的阀门开度,NP(k+1)表示系统k+1时刻的腔内压力,NP(k)表示系统k时刻的腔内压力,0≤IV(k)≤50,200≤NP(k)≤400。
在注射阶段取状态变量x1(k)=[IV(k) 0.03191IV(k-1)-5.617VO(k-1)NP(k)]T,取控制量u1(k)=VO(k)得到注射阶段状态空间模型:
在保压阶段取状态变量x2(k)=[NP(k)-0.3259NP(k-1)-156.8VO(k-1)]T取控制量u2(k)=VO(k)得到保压阶段状态空间模型:
通过模糊准则,将上述模型建立成T-S模糊状态空间模型:
建立模糊准则如下:
1.注射阶段:
其次,Z1 1(t)和Z2 1(t)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在范围0≤x1(t)≤50可以表示为如下:
上述隶属函数可由‘Positive’,‘Negative’,‘Big’,和‘Small’定义,详见图3,图4;然后,针对注射阶段建立如下模糊准则局部线性模型:
因此注射阶段去模糊化后转化为如下线性模型:
其中,
2.保压阶段:
上述隶属函数可由‘Positive’,‘Negative’,‘Big’,和‘Small’定义,详见图5,图6;然后,针对保压阶段建立如下模糊准则局部线性模型:
因此保压阶段去模糊化后转化为如下线性模型:
其中,
仿真分别采用线性异步切换方法和本发明提出的非线性异步切换方法,两种方法在注射阶段的控制器参数为:保压阶段的控制器参数为:本仿真运行步数为260,而两种方法准确的运行时间由计算出的每个阶段的平均驻留时间决定。同时通过引入系统跟踪性能评价指标为:通过MATLAB仿真运行,两种方法的输出响应、控制输入和跟踪性能对比如图7-9所示。
由图7可知,当腔内压力达到350bar这个切换条件时,两种方法在非线性注塑成型系统受到不确定性、时滞和外界干扰因素影响时,都可以对被控对象实现有效的控制,并且同时避免了由于控制器切换与系统状态切换不同步出现的异步现象。但是由于线性方法采用的是将非线性系统线性化之后的模型,出现了模型失配的问题。而本方法采用非线性模型有效的减少模型失配的问题对系统的影响。在图中可以明显看出本发明提出的鲁棒模糊预测控制器的切换时间为82秒,比传统线性切换方法的切换时间85秒要提前3秒,对于大量快速生产的注塑成型过程提前的3秒可以使企业在相同的时间内生产更多的产品,增加企业的利润。而且在不确定性、时滞和外界干扰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本方法的输出响应要比线性控制器有更小的波动,小的波动可以使系统生产出的产品具有更好的质量,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由于常规线性控制方法使用的是线性化之后的模型,模型失配导致计算出的控制器的控制量并不是系统的最优控制量。由图8可知,采用本方法的控制器的控制量小于常规线性控制器的控制量,这样可以使控制器在保证系统的输出响应跟踪设定值的前提下采用更小的控制量,从而达到减少能源消耗的目的。此外稳定后本方法的控制输入波动明显小于常规的线性控制器的控制输入,可以避免由于执行器短时间内大范围频繁运动导致的执行器损耗,从而增加执行器的使用时间,减少企业的生产成本。
由图9可知,采用本方法的仿真系统的跟踪性能明显优于常规线性控制器的跟踪性能。此外根据计算,采用本方法的仿真系统误差的平均值为2.3585,误差的方差为29.9719,采用常规线性控制器的仿真系统误差的平均值为3.3822,误差的方差为36.4867。通过计算数值可以看出采用本方法的仿真系统有着更小的误差平均值和更小的误差方差,表明本方法具有更优的控制性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设计的方法能有效地避免注塑成型系统由于模型线性化造成的模型失配问题对控制效果的影响,此外由于计算出了稳定情况的最小运行时间和不稳定情况的最长运行时间,在系统状态与控制器不同步前,提前对控制器进行切换使具有不确定性、时滞和外界未知干扰的注塑成型系统在存在异步切换过程时依旧可以稳定运行。为存在异步切换和非线性的注塑成型系统的控制提出了全新的设计方案,对实现我国工业引领全球技术体系的终极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
1.针对非线性注塑成型异步切换过程鲁棒模糊预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非线性注塑成型异步切换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
非线性注塑成型过程的注射阶段和保压阶段的离散输入输出模型分别如下:
注射阶段:
保压阶段:
其中,IV(k+1)表示系统k+1时刻的注射速度,单位mm/s,IV(k)表示系统k时刻的注射速度,单位mm/s,IV(k-1)表示系统k-1时刻的注射速度,单位mm/s,VO(k)表示系统k时刻的阀门开度,单位%,VO(k-1)表示系统k-1时刻的阀门开度,单位%,NP(k+1)表示系统k+1时刻的腔内压力,单位bar,NP(k)表示系统k时刻的腔内压力,单位bar,0mm/s≤IV(k)≤50mm/s,200bar≤NP(k)≤400bar;
在注射阶段取状态变量x1(k)=[IV(k) 0.03191IV(k-1)-5.617VO(k-1) NP(k)]T,控制量u1(k)=VO(k),系统输出y1(k)=IV(k)得到注射阶段状态空间模型:
A1(k)为系统在注射阶段k时刻系统状态矩阵,A1为注射阶段系统状态矩阵的确定项,为注射阶段系统状态矩阵的不确定项,为系统在注射阶段k时刻的时滞矩阵,为注射阶段时滞矩阵的确定项,为注射阶段时滞矩阵的不确定项,B1(k)为系统在注射阶段k时刻的输入矩阵,B1为注射阶段输入矩阵的确定项,为注射阶段输入矩阵的不确定项,C1(k)为系统在注射阶段k时刻的输出矩阵,Δ1(k)为在(-1,1)之间随时间变化的随机数,为注射阶段不确定性补偿矩阵,为注射阶段不确定性状态补偿矩阵,为注射阶段不确定性时滞补偿矩阵,为注射阶段不确定性输入补偿矩阵,为注射阶段未知外部干扰,Δ3(k),Δ4(k),Δ5(k)为在(-1,1)之间随时间变化的随机数,d(k)为在(1,3)之间随时间变化的随机整数;
在保压阶段取状态变量x2(k)=[NP(k) -0.3259NP(k-1)-156.8VO(k-1)]T,控制量u2(k)=VO(k),系统输出y2(k)=NP(k)得到保压阶段状态空间模型:
其中,C2(k)=[1 0],A2(k)为系统在保压阶段k时刻系统状态矩阵,A2为系统在保压阶段k时刻系统状态矩阵的确定项,为系统在保压阶段k时刻系统状态矩阵的不确定项,为系统在保压阶段k时刻的时滞矩阵,为系统在保压阶段k时刻时滞矩阵的确定项,为系统在保压阶段k时刻时滞矩阵的不确定项,B2(k)为系统在保压阶段k时刻的输入矩阵,B2为系统在保压阶段k时刻输入矩阵的确定项,为系统在保压阶段k时刻输入矩阵的不确定项,C2(k)为系统在保压阶段k时刻的输出矩阵,Δ2(k)为在(-1,1)之间随时间变化的随机数,为保压阶段不确定性补偿矩阵,为保压阶段不确定性状态补偿矩阵,为保压阶段不确定性时滞补偿矩阵,为保压阶段不确定性输入补偿矩阵,为保压阶段未知外部干扰,Δ6(k),Δ7(k)为在(-1,1)之间随时间变化的随机数,d(k)为在(1,3)之间随时间变化的随机整数;
步骤二:通过模糊准则,将非线性注塑成型异步切换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建立成T-S模糊状态空间模型;
建立模糊准则如下:
1.注射阶段:
上述隶属函数由‘Positive’,‘Negative’,‘Big’,和‘Small’定义,针对注射阶段建立如下模糊准则局部线性模型:
注射阶段去模糊化后转化为如下线性模型:
其中,为模糊规则i情况下的加权系数,i可以取1,2,3,4;为注射阶段模糊规则1情况下系统状态矩阵,为注射阶段模糊规则1情况下时滞矩阵,B11(k)=B1(k),为注射阶段模糊规则1情况下输入矩阵,为注射阶段模糊规则1情况下系统状态矩阵的不确定项,为注射阶段模糊规则2情况下系统状态矩阵,为注射阶段模糊规则2情况下时滞矩阵,B12(k)=B1(k),为注射阶段模糊规则2情况下输入矩阵,为注射阶段模糊规则2情况下系统状态矩阵的不确定项,为注射阶段模糊规则3情况下系统状态矩阵,为注射阶段模糊规则3情况下时滞矩阵,B13(k)=B1(k),为注射阶段模糊规则3情况下输入矩阵,为注射阶段模糊规则3情况下系统状态矩阵的不确定项,为注射阶段模糊规则4情况下系统状态矩阵,为注射阶段模糊规则4情况下时滞矩阵,B14(k)=B1(k),为注射阶段模糊规则4情况下输入矩阵,为注射阶段模糊规则4情况下系统状态矩阵的不确定项,为注射阶段模糊规则1情况下系统状态矩阵的确定项,为注射阶段模糊规则2情况下系统状态矩阵的确定项,为注射阶段模糊规则3情况下系统状态矩阵的确定项,为注射阶段模糊规则4情况下系统状态矩阵的确定项;
2.保压阶段:
上述隶属函数由‘Positive’,‘Negative’,‘Big’,和‘Small’定义,针对保压阶段建立如下模糊准则局部线性模型:
保压阶段去模糊化后转化为如下线性模型:
其中,为模糊规则i情况下的加权系数,i可以取1,2,3,4;为保压阶段模糊规则1情况下系统状态矩阵,为保压阶段模糊规则1情况下时滞矩阵,为保压阶段模糊规则1情况下输入矩阵,为保压阶段模糊规则1情况下系统状态矩阵的不确定项,为保压阶段模糊规则1情况下输入矩阵的不确定项,为保压阶段模糊规则2情况下系统状态矩阵,为保压阶段模糊规则2情况下时滞矩阵,为保压阶段模糊规则2情况下输入矩阵,为保压阶段模糊规则2情况下系统状态矩阵的不确定项,为保压阶段模糊规则2情况下输入矩阵的不确定项,为保压阶段模糊规则3情况下系统状态矩阵,为保压阶段模糊规则3情况下时滞矩阵,为保压阶段模糊规则3情况下输入矩阵,为注射阶段模糊规则3情况下系统状态矩阵的不确定项,为保压阶段模糊规则3情况下输入矩阵的不确定项,为保压阶段模糊规则4情况下系统状态矩阵,为保压阶段模糊规则4情况下时滞矩阵,为保压阶段模糊规则4情况下输入矩阵,为保压阶段模糊规则4情况下系统状态矩阵的不确定项,为保压阶段模糊规则4情况下输入矩阵的不确定项,为保压阶段模糊规则1情况下系统状态矩阵的确定项,为保压阶段模糊规则1情况下输入矩阵的确定项,为保压阶段模糊规则2情况下系统状态矩阵的确定项,为保压阶段模糊规则2情况下输入矩阵的确定项,为保压阶段模糊规则3情况下系统状态矩阵的确定项,为保压阶段模糊规则3情况下输入矩阵的确定项,为注射阶段模糊规则4情况下系统状态矩阵的确定项,为注射阶段模糊规则4情况下输入矩阵的确定项;
将式(9)和式(14)变为一个统一模型的形式,则非线性注塑成型过程表示为如下所示的具有不确定性、区间时变时滞和外界未知干扰的T-S模糊状态空间模型:
将系统状态和控制器同步阶段定义为稳定情况,将系统状态和控制器异步阶段定义为不稳定情况,则当系统在第p-1个阶段与第p个阶段中运行时,根据系统状态所处的阶段分类,系统需要经历p不稳定、p稳定两个情况;因此含有不确定性、区间时变时滞和外界未知干扰的第p个阶段的状态空间模型表示为下式:
其中式(16a)为p稳定情况,式(16b)为p不稳定情况;
dm≤d(k)≤dM (17)
式中,dM和dm分别是时滞的上界和下界,为第p阶段规则i情况下在离散k时刻系统状态矩阵,为第p阶段规则i情况下在离散k时刻时滞矩阵,为第p阶段规则i情况下在离散k时刻输入矩阵,Api为第p阶段规则i情况下在离散k时刻系统状态矩阵的确定项,为第p阶段规则i情况下在离散k时刻时滞矩阵的确定项,Bpi为第p阶段规则i情况下在离散k时刻输入矩阵的确定项,Cpi为第p阶段规则i情况下在离散k时刻输出矩阵的确定项,为第p阶段规则i情况下在离散k时刻系统状态矩阵的不确定项,为第p阶段规则i情况下在离散k时刻时滞矩阵的不确定项,为第p阶段规则i情况下在离散k时刻输入矩阵的不确定项,满足:
并且
ΔpiT(k)Δpi(k)≤Ipi
式中,Npi为第p阶段规则i情况下不确定性补偿矩阵,Hpi为第p阶段规则i情况下不确定性状态补偿矩阵,为第p阶段规则i情况下不确定性时滞补偿矩阵,为第p阶段规则i情况下不确定性输入补偿矩阵,Δpi(k)为第p阶段规则i情况下离散时间k的不确定摄动;
发生阶段间的切换时,前一个阶段的状态会与后一个阶段的状态有相互的联系,因此用下式来表示:
xp(Tp-1)=Φp-1xp-1(Tp-1) (19)
式中为相邻两个阶段的状态转移矩阵,xp(Tp-1)为第p阶段离散时间Tp-1时刻的系统状态,xp-1(Tp-1)为第p-1阶段离散时间Tp-1时刻的系统状态;由于系统的阶段是否发生切换取决于它的状态,所以系统的切换信号表示为:
式中Mυ(k)+1(x(k))<0是系统的切换条件,υ(k+1)为离散时间k+1时刻的阶段符号,υ(k)为离散时间k时刻的阶段符号;
此外,当切换条件被触发时,根据系统的已知状态,切换时间Tp表示为:
Tp=min{k>Tp-1|Mp(x(k))<0},T0=0 (21)
式中,Tp为第p阶段的切换时间,Tp-1为第p-1阶段的切换时间,Mp(x(k))为第p阶段离散时间k时刻系统状态所对的切换条件,将稳定状态和不稳定状态两种情况的时间分别用TpS和TpU表示,则系统的时间序列∑表示为:
步骤三:将构建的非线性注塑成型异步切换系统的T-S模糊状态空间模型转化为扩展T-S模糊状态空间模型;
利用式(16a)和式(16b),用k+1时刻的状态空间减去k时刻的状态空间,分别得到稳定情况和不稳定情况的状态空间增量模型如下所示,其中式(23a)为稳定情况的状态空间增量模型,式(23b)为不稳定情况的状态空间增量模型:
式中, 为集总干扰,为模型加权系数,用rp(k)表示第p个阶段的设定值,则系统的输出跟踪误差为ep(k)=yp(k)-rp(k),从而得到第p个阶段系统的输出跟踪误差在稳定状态和不稳定状态下的式子分别为:
将输出跟踪误差和增量的状态变量引入新的状态空间变量中,得到新的扩展的状态空间模型,为:
为系统的扩展输入矩阵,为系统的扩展输入矩阵确定项,为系统的扩展输入矩阵不确定项,为系统不确定性的扩展统一矩阵,为系统不确定性的扩展状态矩阵,为系统不确定性的扩展时滞矩阵,为系统不确定性的扩展输入矩阵,为系统的扩展干扰矩阵,为系统的扩展输出矩阵,为系统的扩展误差矩阵;
扩展后的新的状态空间变量之间的联系如下:
基于模型(25a)和(25b),将稳定情况和不稳定情况控制律分别设计为如下形式:
式中,第j个模糊规则下控制器加权系数,Δupj(k)为第p阶段第j个模糊规则下控制器的控制律,Δup(k)为第p阶段加权控制器的控制律,为第p阶段第j个模糊规则下控制器的控制器增益,Δu(p-1)j(k)为第p-1阶段第j个模糊规则下控制器的控制律,Δup-1(k)为第p-1阶段加权控制器的控制律,为第p-1阶段第j个模糊规则下控制器的控制器增益,将式(27a)和式(27b)分别代入式(25a)和式(25b),得到闭环系统在稳定状态和不稳定状态下的状态空间模型如下:
基于上述扩展模型(28a)和(28b),把系统优化问题分别转化为如下的min-max优化问题:
约束条件为:
式中,为离散时间k时刻预测的k+i时刻的状态预测值,和分别为系统状态变量和控制输入的相应维数加权矩阵;up(k+i|k)为离散时间k时刻预测的k+i时刻的输入预测值;yp(k+i)为离散时间k时刻预测的k+i时刻的输出预测值;Ap(k+i)为k+i时刻系统状态矩阵,为k+i时刻时滞矩阵,Bp(k+i)为k+i时刻输入矩阵,Ω为不确定胞体,Δu(k+i)为离散时间k+i时刻的输入预测值增量,为离散时间k时刻的性能指标,为无穷时域的性能指标,为第p个阶段系统输入的上界;为第p个阶段系统输出的上界;
其中, 均为需要线性矩阵不等式求解的未知正定对称矩阵,为需要线性矩阵不等式求解的未知矩阵,已知标量θp,θp-1,γp,γp-1分别满足如下条件θp>0,θp-1>0,γp>0,γp-1>0;并且表示第p个阶段稳定状态时系统的李雅普诺夫函数,表示第p-1个阶段稳定状态时系统的李雅普诺夫函数,表示第p个阶段不稳定状态时系统的李雅普诺夫函数;此外中间变量为线性矩阵不等式复合替换矩阵1,中间变量为线性矩阵不等式复合替换矩阵2,为时滞范围扩展矩阵,为时滞上界扩展矩阵,Ip为第p阶段单位矩阵,为离散时间k时刻的系统状态,为第p个阶段系统输入上界的增量;为第p个阶段系统输出上界的增量;
中间变量
为稳定情况下线性矩阵不等式代换八矩阵,
中间变量
为不稳定情况下线性矩阵不等式代换十八矩阵,
步骤六:计算每个阶段的平均驻留时间;
根据步骤五中的LMI计算出每个阶段对应的标量其中为第p阶段稳定情况切换补偿系数,为第p阶段不稳定情况切换补偿系数,为第p阶段稳定情况能量补偿系数,为第p阶段不稳定情况能量补偿系数,则系统在稳定情况和不稳定情况的平均驻留时间分别如式(35a)和式(35b)所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137572.6A CN112180738B (zh) | 2020-10-22 | 2020-10-22 | 针对非线性注塑成型异步切换过程鲁棒模糊预测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137572.6A CN112180738B (zh) | 2020-10-22 | 2020-10-22 | 针对非线性注塑成型异步切换过程鲁棒模糊预测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180738A CN112180738A (zh) | 2021-01-05 |
CN112180738B true CN112180738B (zh) | 2022-04-19 |
Family
ID=73922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137572.6A Active CN112180738B (zh) | 2020-10-22 | 2020-10-22 | 针对非线性注塑成型异步切换过程鲁棒模糊预测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18073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59604B (zh) * | 2021-01-11 | 2022-10-14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一种针对未知动态注塑成型过程的二维数据驱动最优跟踪控制方法 |
CN113608438B (zh) * | 2021-07-22 | 2024-02-20 |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风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41584A (zh) * | 2013-12-03 | 2014-07-23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模糊自适应控制器的温度控制方法 |
CN105353618B (zh) * | 2015-11-26 | 2018-01-12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批次注塑过程的约束跟踪控制方法 |
CN110764414B (zh) * | 2019-10-31 | 2022-04-12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针对多种干扰的多阶段批次异步切换过程的鲁棒预测控制方法 |
-
2020
- 2020-10-22 CN CN202011137572.6A patent/CN112180738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180738A (zh) | 2021-01-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976942B (zh) | 无穷时域优化的间歇过程2d约束容错控制方法 | |
CN110764414B (zh) | 针对多种干扰的多阶段批次异步切换过程的鲁棒预测控制方法 | |
CN112180738B (zh) | 针对非线性注塑成型异步切换过程鲁棒模糊预测控制方法 | |
CN107942667B (zh) | 基于时变时滞和干扰的注塑过程混杂2d跟踪控制方法 | |
CN109212971B (zh) | 多阶段间歇过程2d线性二次跟踪容错控制方法 | |
CN110579970B (zh) | 一种2d滚动优化下间歇过程终端约束预测控制方法 | |
CN107966902A (zh) | 一种不确定性间歇过程的约束2d跟踪控制方法 | |
CN103901773B (zh) | 一种针对输入时滞的2d混杂控制器设计方法 | |
CN110568763B (zh) | 一种抗间歇过程扰动及时滞的模型预测h∞容错控制方法 | |
CN111123871B (zh) | 针对化工过程遗传算法优化的预测函数控制方法 | |
Peng et al. | Robust switched predictive control for multi-phase batch processes with uncertainties and unknown disturbances | |
CN109991853B (zh) | 多阶段间歇过程2d输入输出约束跟踪控制方法 | |
CN114200834B (zh) | 丢包环境下批次过程无模型离轨策略最优跟踪控制方法 | |
CN112213946B (zh) | 针对时变轨迹注塑成型异步切换过程的鲁棒预测控制方法 | |
Peng et al. | Robust asynchronous switching predictive control for multi-phase batch processes with time-varying tracking trajectory and delay | |
CN111880415B (zh) | 一种具有执行器故障的cstr温度系统随机预测容错控制方法 | |
CN104527009A (zh) | 基于高斯预测的注塑成型工艺参数优化调控方法 | |
CN110597055B (zh) | 抗不确定性的2d分段仿射间歇过程最小-最大优化的预测控制方法 | |
CN111061155B (zh) |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间歇过程2d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 |
CN111506033A (zh) | 基于喷嘴压力的注塑机保压容错切换控制方法 | |
Li et al. | A novel two‐dimensional PID controller design using two‐dimensional model predictive iterative learning control optimization for batch processes | |
CN110780649B (zh) | 一种工业过程混杂受限模型预测跟踪控制优化方法 | |
CN115755788B (zh) | 低延时多阶段批次过程的鲁棒异步预测跟踪控制方法 | |
CN108897219B (zh) | 一种化工不确定工业过程约束预测控制方法 | |
Mhankale et al. | Robust control analysis using μ-synthesis for nonlinear control syste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