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60587B - 建筑物外墙及楼板的滑模施工设备和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建筑物外墙及楼板的滑模施工设备和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60587B
CN112160587B CN202011068546.2A CN202011068546A CN112160587B CN 112160587 B CN112160587 B CN 112160587B CN 202011068546 A CN202011068546 A CN 202011068546A CN 112160587 B CN112160587 B CN 1121605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slab
turning plate
annular
main turning
wi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6854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60587A (zh
Inventor
陈海燕
贺科军
周旭光
周庆来
查支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Erji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UST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Erji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US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Erji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Zhe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UST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Erji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6854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605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605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605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605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605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1/00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 E04G11/06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for walls, e.g. curved end panels for wall shutterings; filler elements for wall shutterings; shutterings for vertical ducts
    • E04G11/20Movable forms; Movable forms for moulding cylindrical, conical or hyperbolical structures; Templates serving as forms for positioning blocks or the like
    • E04G11/22Sliding forms raised continuously or step-by-step and being in contact with the poured concrete during raising and which are not anchored in the hardened concrete; Arrangements of lifting means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1/00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 E04G11/06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for walls, e.g. curved end panels for wall shutterings; filler elements for wall shutterings; shutterings for vertical ducts
    • E04G11/20Movable forms; Movable forms for moulding cylindrical, conical or hyperbolical structures; Templates serving as forms for positioning blocks or the like
    • E04G11/22Sliding forms raised continuously or step-by-step and being in contact with the poured concrete during raising and which are not anchored in the hardened concrete; Arrangements of lifting means therefor
    • E04G11/24Construction of lifting jacks or climbing rods for sliding for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建筑物外墙及楼板的滑模施工设备和施工方法,该设备包括安装在已浇注外墙内上的顶平台;顶平台下方固定有四组桁架,每组桁架下端铰接有一块主翻板,顶平台上设有第二卷扬机,每个第二卷扬机的拉绳由外向内穿过对应主翻板的过孔且拉绳末端设有螺杆,该螺杆上螺接有卡在过孔孔口的锁紧螺帽;前主翻板和后主翻板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两块边角翻板;该方法的关键在于:四块主翻板和四块边角翻板到达每层楼板的设计标高后翻转至水平,构成一圈环形底模板,以施工混凝土环形楼板;环形楼板硬化后,四块主翻板和四块边角翻板竖向内收以向上越过环形楼板。该设备和方法无需搭设满堂扣件式脚手架就能快速浇注出部分楼板结构。

Description

建筑物外墙及楼板的滑模施工设备和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中的建筑物墙体滑模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外墙和楼板的滑模施工设备和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当下在土木建筑领域,对建筑物的钢筋混凝土外墙采用滑模施工已经是非常成熟的工艺手段了,本申请以最常见的矩形建筑物为例来论述滑模施工的具体步骤,即建筑物的外墙有前后左右四堵,首尾连接呈矩形分布。
现有技术的滑模施工的过程如下。
从地面按照常规的方式搭设四堵墙的侧模板、绑扎墙体钢筋笼并浇捣外墙混凝土,以浇捣出底部高度范围的一圈四堵钢筋混凝土外墙墙体,且浇注的过程中在每堵混凝土墙体内预埋多根竖向的导向柱,且在每根导向柱顶端均固定一个卷扬机;然后吊装一个顶平台,该顶平台与全部导向柱滑动配合且该顶平台上设有与卷扬机一一对应的多个挂环,而每根导向柱上的卷扬机的牵引绳挂钩住顶平台上对应的挂环;换句话说,该顶平台是由各个卷扬机悬吊并支承在各个导向柱上的;该顶平台下方经吊索悬吊有四组侧滑动模板,每组侧滑动模板由一块外模板和一块内模板构成,分别对应一堵墙体的内外两面;以上为前期准备工序。
而正式的滑模过程分为两种模式:即正常爬模和导向柱接长。正常爬模模式是指,驱动全部卷扬机,牵引顶平台沿导向柱竖直爬升,从而带动四组侧滑动模板沿四堵外墙爬升,使得每组侧滑动模板的主体部分高于已浇墙体的顶面而下部位于已浇墙体的顶面下方,即实现了滑动支模,再绑扎钢筋笼,浇捣位于已浇墙体的上一个高度范围内的四堵外墙;而导向柱接长模式是指,松弛掉一半的卷扬机的牵引绳,使顶平台的负重由另一半卷扬机悬吊支承,将松弛的一半卷扬机拆下,并在拆下卷扬机的导向柱顶端焊接新的一节导向柱从而实现原导向柱的接长,并在接长后的导向柱上重新固定卷扬机并将其牵引绳与顶平台重新钩挂张紧;然后拆掉剩下的一半未接长的导向柱上的卷扬机并将该部分导向柱接长,并将该部分接长后的导向柱顶部重新固定卷扬机并将该部分重新固定的卷扬机与顶平台重新钩挂张紧,概括的说,就是将全部导向柱分成两半,一半松绳接长的时候由另一半支承张紧顶平台,接长后则由接长的一半支承张紧顶平台而另一半则趁机松绳接长。
现有技术的滑模施工就是正常爬模和导向柱接长两种模式交替进行的,正常爬模并浇注上一个高度范围的外墙,直至顶平台爬升到靠近导向柱的顶端,再接长各个导向柱,然后继续正常爬模并浇注再上一个高度范围的外墙,以此往复,直至施工到建筑物的顶标高。
然而,现有技术的爬模施工过程在工效上存在一个瓶颈,即无法连续的向上爬模施工墙体,因为墙体一旦过高就容易失稳,所以,每爬模并浇注外墙到达一定高度,就必须浇注一层楼板,起到连接支承四堵外墙的作用;而楼板的浇注过程费时费力,需要从地面或下一层的楼板上搭设满堂扣件式脚手架,并在脚手架上铺设楼板底模板,楼板浇注完后,又需要将脚手架及底模板拆掉;也就是说,现有技术无法一直连续爬模施工外墙,需要每间隔一定高度就搭设并拆除一次满堂脚手架,以完成楼板的施工;而满堂扣件式脚手架的搭设耗材量大,劳动强度高,费时费力,故极大程度的限制了爬模施工的功效优势,拖慢了整个工程的进展,延误了工期,经济效益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爬模施工到需要浇注楼板的高度后,无需搭设满堂扣件式脚手架就能快速浇注出部分楼板结构,从而对四堵外墙提供足够的侧向支承的建筑物外墙及楼板的滑模施工设备。
本发明的一个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建筑物外墙及楼板的滑模施工设备,它包括预埋在已浇注外墙内的多根导向柱、固定在导向柱顶端的第一卷扬机和滑动配合在导向柱上的顶平台;顶平台上设有挂环;每根导向柱的第一卷扬机的牵引绳与顶平台的挂环连接;顶平台上悬吊有四组侧滑动模板,每组侧滑动模板对应每堵外墙的内外两个面;顶平台下方固定有与四堵外墙对应的四组桁架,每组桁架下端铰接有一块主翻板,该主翻板下端设有过孔,顶平台上设有与每块主翻板对应的第二卷扬机,每个第二卷扬机的拉绳上套合有一个绳套,每个第二卷扬机的拉绳由外向内穿过对应主翻板的过孔且拉绳末端设有螺杆,该螺杆上螺接有卡在过孔孔口的锁紧螺帽;前主翻板和后主翻板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两块边角翻板,每块边角翻板外端设有拉环,前主翻板和后主翻板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用于抵靠住该侧边角翻板的门栓和用于吸附该侧边角翻板的门吸。
采用以上结构的建筑物外墙及楼板的滑模施工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施工设备利用第一卷扬机牵引顶平台,以带动四组侧滑动模板上爬支模,从而实现四堵混凝土外墙的浇捣的传统功能;而且,四块主翻板和四块边角翻板跟随顶平台升降,从而到达每层楼板的设计标高;并且,由于每块主翻板经拉绳与第二卷扬机连接,故四块主翻板均能被牵引翻转至水平,而四块边角翻板在竖直状态下能被吊篮中的工人推移展开,并由门栓与前主翻板或后主翻板抵靠,从而跟随前主翻板或后主翻板同步翻转至水平,进而构成一圈连续且闭合的环形底模板,以施工混凝土环形楼板;况且,环形楼板浇注硬化后,四块主翻板和四块边角翻板又能竖向内收,使其截面小于浇注好的环形楼板的中心孔,从而保证上述四块主翻板和四块边角翻板能向上顺利越过环形楼板;而越过环形楼板过程中,门吸吸附住前主翻板或后主翻板两侧的边角翻板,防止其外扩卡住环形楼板的中心孔;且由于第二卷扬机的拉绳与对应主翻板是可拆式螺接的,既能在连接时稳固牵引主翻板外翻,又能及时与主翻板脱离,从而避免钩挂阻碍主翻板越过环形楼板的过程;而第二卷扬机的拉绳的绳套预埋在楼板混凝土内,既隔开了拉绳与楼板混凝土,防止拉绳被混凝土锚固,又为拉绳提供了穿过楼板的通道,这样,拉绳与主翻板拆开后,主翻板从环形楼板中心孔穿越,而拉绳从环形楼板的绳套内穿越。
作为优选,门栓包括固定在前主翻板或后主翻板上的门套和滑动配合在门套内的栓板,栓板上设有第一通孔,边角翻板上设有第一螺纹孔,栓板经穿过第一通孔并旋入第一螺纹孔内的第一螺栓与边角翻板锁紧;这样,当边角翻板展开且被门栓的栓板抵靠后,在栓板与边角翻板增加一个螺接约束,避免栓板受力向内滑动,加固了边角翻板与主翻板连接处的强度和牢固度,为环形楼板的混凝土浇注过程提供足够的支承与保护。
作为进一步优选,主翻板水平状态下,每块主翻板的下表面焊接有钢牛腿,已浇注的外墙内表面设有与钢牛腿对应的预埋件,钢牛腿上设有第二通孔,预埋件内设有第二螺纹孔,钢牛腿经穿过第二通孔并旋入第二螺纹孔内的第二螺栓与预埋件锁紧;这样,加固了各个主翻板和对应外墙墙体连接处的强度和牢固度,进而为环形楼板的混凝土浇注过程提供足够的支承与保护;而且,上述操作过程方便快捷,工人能在地面或已浇注的下一层环形楼板上搭设梯子,轻松的旋紧或旋松第二螺栓即可。
作为再进一步优选,顶平台还设有第三卷扬机,第三卷扬机经吊绳连接有一个中央平台,中央平台上设有中央底模板,中央底模板上设有供吊绳穿过的竖向套筒;这样,当四堵外墙施工至建筑物顶标高且各层的环形楼板均浇捣完成后,正好利用各层环形楼板的中心孔作为下降中央平台的通道,且利用中央平台支承中央底模板,从上往下逐层浇注填补环形楼板的中心孔,使之形成完整的混凝土楼板;而且,中央底模板上固定的竖向套筒,能隔开吊绳和混凝土,避免吊绳锚固在楼板混凝土中,以确保中央平台的顺畅升降。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爬模施工到需要浇注楼板的高度后,无需搭设满堂扣件式脚手架就能快速浇注出部分楼板结构,从而对四堵外墙提供足够的侧向支承的利用本发明施工设备来施工建筑物外墙及楼板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利用本发明施工设备来施工建筑物外墙及楼板的方法;其步骤包括:
从地面浇注出底部高度范围的一圈四堵钢筋混凝土外墙墙体,并在每堵外墙内预埋导向柱且在每根导向柱顶端固定第一卷扬机;然后拼装好顶平台并将其吊装就位,使得顶平台与导向柱滑动配合且各个第一卷扬机的牵引绳挂钩张紧顶平台上对应的挂环;
继续向上爬模施工出不同高度的四堵混凝土外墙墙体;
在爬模施工四堵外墙过程中,间歇性进行环形楼板的施工,环形楼板的施工过程为:
a、当四堵外墙墙体爬模浇注到第一层楼板的设计标高时,在四堵外墙的内表面埋设预埋件;再继续向上爬模浇注,直至四堵外墙浇注到该层楼板设计标高以上一定距离;
b、先驱动左主翻板和右主翻板对应的第二卷扬机,使得左主翻板和右主翻板外翻至水平;工人乘坐吊篮到达前主翻板的高度,将前主翻板两侧门吸吸附的两边角翻板推开,使得两侧的边角翻板与前主翻板平行,然后外推两侧的两个门栓,卡住两侧的两边角翻板,并用第一螺栓将每一侧门栓的栓板与同侧的边角翻板锁紧,使得前主翻板与两侧的两边角翻板构成整体式的长翻板;再推开后主翻板两侧吸附的两边角翻板,再外推并用第一螺栓锁死后主翻板两侧的门栓,使得后主翻板与两侧的两边角翻板也构成整体式的长翻板,再驱动前主翻板和后主翻板对应的第二卷扬机,使得前后侧的两个长翻板也外翻至水平,以实现四块主翻板和四块边角翻板的水平外翻,进而构成了一圈连续且闭合的环形底模板;
c、提升顶平台使得环形底模板到达第一层楼板的设计底标高;工人从地面搭设梯子爬到环形底模板下方,用第二螺栓将四块主翻板下表面的钢牛腿与对应的四堵外墙的预埋件螺接;
d、工人乘吊篮到达环形底模板,搭设环形楼板的一圈内侧模板,绑扎环形楼板的钢筋网,并浇捣环形楼板的混凝土;此时,第二卷扬机拉绳的绳套搁置在环形底模板上且预埋在环形楼板的混凝土中;
e、待第一层楼板干硬后,拆掉环形楼板中心孔处的一圈内侧模板,然后工人从地面搭设梯子爬到环形底模板下方旋出第二螺栓,以拆掉钢牛腿与对应预埋件的连接;再驱动前后侧的第二卷扬机以松弛对应的拉绳,使得前后两块长翻版垂落至竖直状态;工人乘坐吊篮旋松栓板上第一螺栓并将栓板内移,以解锁同侧的边角翻板;工人用勾杆回拉每个边角翻板的拉环,使得每块边角翻板与前主翻板或后主翻板折叠成90度,且每块边角翻板被前主翻板或后主翻板同侧的门吸吸附固定;再驱动左右侧的第二卷扬机以松弛对应的拉绳,使得左主翻板和右主翻板垂落至竖直状态;至此,四块主翻板和四块边角翻板竖向内收,其截面积小于浇注好的环形楼板的中心孔;
f、下降顶平台,使得四块主翻板底边靠近地面,工人在地面上旋出第二卷扬机拉绳末端的锁紧螺帽,实现拉绳与对应主翻板的脱离;
g、上升顶平台,使得内收的四块主翻板和四块边角翻板从环形楼板中心孔越过环形楼板,而第二卷扬机的拉绳从环形楼板内预埋的绳套越过环形楼板;
h、工人站在浇好的环形楼板上,向竖直下垂第二卷扬机的拉绳上套上新的绳套,并将每根拉绳由外向内穿过对应主翻板的过孔且将拉绳末端的螺杆重新旋上锁紧螺帽;
i、继续向上爬模施工四堵外墙墙体,直至到达上一层楼板的设计标高,在该标高的四堵外墙的内表面埋设预埋件;再继续向上爬模浇注,直至四堵外墙浇注到该层楼板设计标高以上一定距离;
j、按照步骤b所述的工序,使得四块主翻板和四块边角翻板的水平外翻,进而构成了一圈连续且闭合的环形底模板;
k、提升顶平台使得环形底模板到达上一层楼板的设计底标高;工人从已浇注的下一层楼板搭设梯子爬到环形底模板下方,用第二螺栓将四块主翻板下表面的钢牛腿与对应的四堵外墙的预埋件螺接;
l、工人乘吊篮到达环形底模板,搭设上一层环形楼板的一圈内侧模板,绑扎该层环形楼板的钢筋网,并浇捣该层环形楼板的混凝土;此时,第二卷扬机拉绳的绳套预埋在该层环形楼板的混凝土中;
m、待该层环形楼板干硬后,拆掉该层环形楼板中心孔处的一圈内侧模板,然后工人从下一层环形楼板搭设梯子爬到环形底模板下方旋出第二螺栓;再按照步骤e的工序使四块主翻板和四块边角翻板竖向内收;
n、下降顶平台,使得四块主翻板底边靠近下一层环形楼板,工人在下一层环形楼板上旋出第二卷扬机拉绳末端的锁紧螺帽;
o、上升顶平台,使得内收的四块主翻板和四块边角翻板从新浇注的环形楼板中心孔越过该层环形楼板,而第二卷扬机的拉绳从该层环形楼板内预埋的绳套越过环形楼板;
p、工人站在新浇好的环形楼板上,向竖直下垂第二卷扬机的拉绳上套上新的绳套,并将每根拉绳由外向内穿过对应主翻板的过孔且将拉绳末端的螺杆重新旋上锁紧螺帽;
q、重复步骤i~p,直至四堵外墙墙体浇注至建筑物顶标高且建筑物的顶层环形楼板浇注完毕,此时四堵外墙之间每隔一定层高浇注有一层环形楼板;
r、驱动第三卷扬机,从顶平台下放中央平台至最上层环形楼板的中心孔,使得中央底模板位于该层楼板的底标高,在该层环形楼板的中心孔区域绑扎钢筋笼并浇捣混凝土,进而将该层环形楼板的中心孔补齐,使之形成完整的最上层楼板;
s、驱动第三卷扬机,将中央平台下放至下一层环形楼板的中心孔,按照步骤r的方式将该层环形楼板的中心孔补齐;
t、重复步骤s,直至该建筑物的最下层层环形楼板的中心孔补齐。
以上施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优点。
上述施工方法在爬模施工到需要浇注楼板的高度后,无需搭设满堂扣件式脚手架,就能外翻四块主翻板和四块边角翻板,形成一圈连续且闭合的环形底模板,从而快速施工出环形楼板,从而对四堵外墙提供足够的侧向支承;且环形楼板施工完成后,四块主翻板和四块边角翻板竖向内收,并与第二卷扬机的拉绳脱离,并分别经中心孔和绳套向上穿越环形楼板;换句话说,就是无需像现有技术一样搭设满堂扣件式脚手架,而是循环利用上述翻边装置,快速搭设或拆除环形底模板,从而降低了耗材量,减少了劳动强度,省时省力,极大限度的发挥了爬模施工的工效优势,加快了工期,经济效益好;况且,本申请先施工出各层环形楼板,对四堵外墙提供足够侧向支撑,待外墙和环形楼板施工到顶部后,再利用各层环形楼板的中心孔下降中央平台,从上往下逐层浇注填补环形楼板的中心孔,上述整体构思,设计精妙,既保证了施工进度,高效快捷,又确保了施工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建筑物外墙及楼板的滑模施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建筑物外墙及楼板的滑模施工设备的主翻板和边角翻板外翻展开时去掉前侧外墙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继续去掉全部外墙和侧滑动模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建筑物外墙及楼板的滑模施工设备去掉部分外墙且前主翻板和左前侧的边角翻板内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偏转一定角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去掉全部外墙后继续偏转一定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建筑物外墙及楼板的滑模施工设备的全部主翻板和边角翻板内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建筑物外墙及楼板的滑模施工设备利用中央平台补齐最上层环形楼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偏转一定角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图18是图1~图9中A~I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施工方法的外墙与环形楼板的钢筋接驳处的放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8中J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所示1、外墙,2、导向柱,3、第一卷扬机,4、顶平台,5、挂环,6、牵引绳,7、侧滑动模板,8、桁架,9、过孔,10、第二卷扬机,11、拉绳,12、绳套,13、螺杆,14、锁紧螺帽,15、前主翻板,16、后主翻板,17、边角翻板,18、拉环,19、门吸,20、门套,21、栓板,22、第一通孔,23、第一螺纹孔,24、第一螺栓,25、钢牛腿,26、预埋件,27、第二通孔,28、第二螺纹孔,29、第二螺栓,30、第三卷扬机,31、吊绳,32、中央平台,33、中央底模板,34、竖向套筒,35、环形楼板,36、左主翻板,37、右主翻板,38、内侧模板,39、缆线,40、螺纹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0所示,本发明建筑物外墙及楼板的滑模施工设备,它包括预埋在已浇注外墙1内的多根导向柱2、固定在每根导向柱2顶端的一个第一卷扬机3和与全部导向柱2滑动配合的顶平台4;顶平台4上设有与第一卷扬机3一一对应的挂环5;每根导向柱2的第一卷扬机3的牵引绳6与顶平台4对应的挂环5连接。
顶平台4上经吊杆或缆线39悬吊有前后左右四组侧滑动模板7,每组侧滑动模板7对应每堵外墙1的内外两个面。
顶平台4下方固定有与四堵外墙1对应的前后左右四组桁架8,每组桁架8为两个,每组的两个桁架8下端共同铰接有一块主翻板。该主翻板下端设有过孔9,顶平台4上设有与每块主翻板对应的第二卷扬机10,每个第二卷扬机10的拉绳11上套合有一个筒状的绳套12。当主翻板竖直下垂时,每个第二卷扬机10的拉绳11由外向内穿过对应的主翻板的过孔9且拉绳11末端设有螺杆13,该螺杆13上螺接有卡在过孔9内侧孔口的锁紧螺帽14。
前主翻板15的左右两侧铰接有两块边角翻板17,后主翻板16的左右两侧同样铰接有两块边角翻板17。每块边角翻板17外端设有拉环18。前主翻板15左右两侧均设有用于抵靠住同侧边角翻板17的门栓和用于吸附同侧边角翻板17的门吸19;后主翻板16的左右两侧同样设有用于抵靠住同侧边角翻板17的门栓和用于吸附同侧边角翻板17的门吸19。
每个门栓包括固定在前主翻板15或后主翻板16上的门套20和滑动配合在门套20内的栓板21,栓板21上设有第一通孔22,边角翻板17上设有第一螺纹孔23,每个栓板21经穿过第一通孔22并旋入第一螺纹孔23内的第一螺栓24与同侧的边角翻板17锁紧。
主翻板水平状态下,每块主翻板的下表面焊接有钢牛腿25,已浇注的外墙1内表面设有与钢牛腿25对应的预埋件26,换句话说,该预埋件26预埋在建筑物楼板的设定标高。钢牛腿25上设有第二通孔27,预埋件26内设有第二螺纹孔28,钢牛腿25经穿过第二通孔27并旋入第二螺纹孔28内的第二螺栓29与预埋件26锁紧。
顶平台4还设有第三卷扬机30,第三卷扬机30经吊绳31连接有一个中央平台32,中央平台32上设有中央底模板33,中央底模板33上设有供吊绳31穿过的竖向套筒34。
当然,本申请的顶平台4还悬吊有多个吊篮,上述吊篮位于后续浇注的环形楼板35的中心孔上方以便于吊篮升降,在后续的施工中,工人乘坐吊篮进行外推展开边角翻板17、用勾杆回拉边角翻板17的拉环18、外推或回拉门栓栓板21、锁紧或旋松第一螺栓24等操作。
如图1~图20所示,本发明施工设备来施工建筑物外墙及楼板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从地面浇注出底部高度范围的一圈四堵钢筋混凝土外墙1墙体,并在每堵外墙1内预埋多根导向柱2且在每根导向柱2顶端固定第一卷扬机3;然后拼装好顶平台4且将四块主翻板、四块边角翻板17、吊篮、中央平台32等吊装在顶平台4上,并将顶平台4吊装就位,使得顶平台4与每根导向柱2滑动配合且各个第一卷扬机3的牵引绳6挂钩张紧顶平台4上对应的挂环5。
继续向上爬模施工出不同高度的四堵混凝土外墙1墙体。即正常爬模并浇注上一个高度范围的外墙1,直至顶平台4爬升到靠近导向柱2的顶端,再接长各个导向柱2,然后继续正常爬模并浇注再上一个高度范围的外墙1,以此往复,直至施工到建筑物的顶标高。该步骤中的两个概念,即“正常爬模”和“导向柱2接长”在背景技术中已有论述。且直到本步骤止,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故不再赘述。
本申请施工方法的发明点在于:在爬模施工四堵外墙1过程中,间歇性进行环形楼板35的施工。而环形楼板35的具体施工过程如下。
a、当四堵外墙1墙体爬模浇注到第一层楼板的设计标高时,在四堵外墙1的内表面埋设预埋件26;再继续向上爬模浇注,直至四堵外墙1浇注到该层楼板设计标高以上一定距离;如外墙1顶标高浇注到第一层楼板设定标高的2~3米以上。
b、先驱动左主翻板36和右主翻板37对应的第二卷扬机10牵引两个主翻板绕对应桁架8底端的铰接点摆动,使得左主翻板36和右主翻板37外翻至水平;工人乘坐吊篮到达前主翻板15的高度,将前主翻板15两侧门吸19吸附的两边角翻板17即前左角的边角翻板17和前右角的边角翻板17推开,使得两侧的边角翻板17与前主翻板15平行,然后外推两侧的两个门栓,卡住两侧的两边角翻板17,并用第一螺栓24将每一侧门栓的栓板21与同侧的边角翻板17锁紧,使得前主翻板15与两侧的两边角翻板17构成整体式的长翻板;再推开后主翻板16两侧吸附的后左角的边角翻板17和后右角的边角翻板17,再外推后主翻板16两侧门栓的栓板21并用第一螺栓24锁死后主翻板16两侧的门栓栓板21及对应的边角翻板17,使得后主翻板16与两侧的两边角翻板17也构成整体式的长翻板,再驱动前主翻板15和后主翻板16对应的第二卷扬机10,使得前后侧的两个长翻板也被牵引外翻至水平,以实现四块主翻板和四块边角翻板17的水平外翻,进而构成了一圈连续且闭合的环形底模板。
由该步骤可知,一般在顶平台4上设四个吊篮,分居前主翻板15左右两侧和后主翻板16左右两侧,并由顶平台4上的曳引机牵引。
c、提升顶平台4使得环形底模板到达第一层楼板的设计底标高;工人从地面搭设梯子爬到环形底模板下方,用第二螺栓29将前后左右四块主翻板下表面的钢牛腿25与对应的四堵外墙1的预埋件26螺接;使得环形底模板与对应外墙1连接牢固。
d、工人乘吊篮到达环形底模板,搭设环形楼板35的一圈内侧模板38,绑扎环形楼板35的钢筋网,并浇捣环形楼板35的混凝土;此时,第二卷扬机10拉绳11的绳套12搁置在环形底模板上且伴随浇注过程同步预埋在环形楼板35的混凝土中。
该步骤的一圈内侧模板38,由四根L形板构成,其中L形板的竖板为浇注时的侧向模板,而横板与环形底模板螺接或焊接。
绑扎环形楼板35的钢筋网时还需要注意,对外墙1的钢筋笼的横向钢筋与环形楼板35的钢筋网的横向钢筋的接驳问题,本实施例采用螺纹套筒40接驳,该螺纹套筒40的一端与外墙1横向钢筋旋合,而螺纹套筒40另一端的开口则暴露在外墙1内表面,方便环形楼板35的钢筋网的横向钢筋在绑扎时与螺纹套筒40旋合接驳。
e、待第一层环形楼板35干硬后,工人站在环形楼板35的边缘拆掉环形楼板35中心孔处的一圈内侧模板38,然后工人从地面搭设梯子爬到环形底模板下方旋出第二螺栓29,以拆掉钢牛腿25与对应预埋件26的连接,使环形底模板与对应外墙1解锁;再驱动前后侧的第二卷扬机10以松弛对应的拉绳11,使得前后两块长翻版垂落至竖直状态;工人乘坐吊篮旋松栓板21上第一螺栓24并将栓板21内移,以解锁同侧的边角翻板17;工人用勾杆回拉每个边角翻板17的拉环18,使得每块边角翻板17与前主翻板15或后主翻板16折叠成90度,且每块边角翻板17被前主翻板15或后主翻板16同侧的门吸19吸附固定;再驱动左右侧的第二卷扬机10以松弛对应的拉绳11,使得左主翻板36和右主翻板37垂落至竖直状态;至此,四块主翻板和四块边角翻板17竖向内收,其截面积小于浇注好的环形楼板35的中心孔,以便四块主翻板和四块边角翻板17从中心孔穿越浇注好的环形楼板35。
该步骤中的勾杆就是一根手持的硬质杆,用于钩挂拉拽边角翻板17的拉环18。
f、下降顶平台4,使得四块主翻板底边靠近地面,工人在地面上旋出第二卷扬机10拉绳11末端的锁紧螺帽14,实现拉绳11与对应主翻板的脱离。
g、上升顶平台4,使得内收的四块主翻板和四块边角翻板17从环形楼板35中心孔越过环形楼板35,而第二卷扬机10的拉绳11从环形楼板35内预埋的绳套12越过环形楼板35。
h、工人站在浇好的环形楼板35上,向竖直下垂第二卷扬机10的拉绳11上套上新的绳套12,并将每根拉绳11由外向内穿过对应的竖直下垂的主翻板的过孔9且将拉绳11末端的螺杆13重新旋上锁紧螺帽14。
i、继续向上爬模施工四堵外墙1墙体,直至到达上一层楼板的设计标高,在该标高的四堵外墙1的内表面埋设预埋件26;再继续向上爬模浇注,直至四堵外墙1浇注到该层楼板设计标高以上一定距离;如该层楼板设定标高的2~3米以上。
j、按照步骤b所述的工序,使得四块主翻板和四块边角翻板17的水平外翻,进而构成了一圈连续且闭合的环形底模板。
k、提升顶平台4使得环形底模板到达上一层楼板的设计底标高;工人从已浇注的下一层环形楼板35搭设梯子爬到环形底模板下方,用第二螺栓29将四块主翻板下表面的钢牛腿25与对应的四堵外墙1的预埋件26螺接。
l、工人乘吊篮到达环形底模板,搭设上一层环形楼板35的一圈内侧模板38,绑扎该层环形楼板35的钢筋网,并浇捣该层环形楼板35的混凝土;此时,第二卷扬机10拉绳11的绳套12预埋在该层环形楼板35的混凝土中。
m、待该层环形楼板35干硬后,拆掉该层环形楼板35中心孔处的一圈内侧模板38,然后工人从下一层环形楼板35搭设梯子爬到环形底模板下方旋出第二螺栓29;再按照步骤e的工序使四块主翻板和四块边角翻板17竖向内收。
n、下降顶平台4,使得四块主翻板底边靠近下一层环形楼板35,工人在下一层环形楼板35上旋出第二卷扬机10拉绳11末端的锁紧螺帽14。
o、上升顶平台4,使得内收的四块主翻板和四块边角翻板17从新浇注的环形楼板35中心孔越过该层环形楼板35,而第二卷扬机10的拉绳11从该层环形楼板35内预埋的绳套12越过环形楼板35。
p、工人站在新浇好的环形楼板35上,向竖直下垂第二卷扬机10的拉绳11上套上新的绳套12,并将每根拉绳11由外向内穿过对应主翻板的过孔9且将拉绳11末端的螺杆13重新旋上锁紧螺帽14。
q、重复步骤i~p,直至四堵外墙1墙体浇注至建筑物顶标高且建筑物的顶层环形楼板35浇注完毕,此时四堵外墙1之间每隔一定层高浇注有一层环形楼板35。
r、驱动第三卷扬机30,从顶平台4下放中央平台32至最上层环形楼板35的中心孔,使得中央底模板33位于该层楼板的底标高,在该层环形楼板35的中心孔区域绑扎钢筋笼并浇捣混凝土,进而将该层环形楼板35的中心孔补齐,使之形成完整的最上层楼板。
在该步骤中,中央平台32可以在地面搭设,然后由第三卷扬机30的吊绳31牵引至建筑物顶端,然后从顶端开始下放。
且搭设中心孔区域的钢筋网时,同样要注意环形楼板35的钢筋网的横向钢筋与中心孔区域的钢筋网的横向钢筋的接驳问题,本实施例同样采用螺纹套筒40接驳,该螺纹套筒40的一端与环形楼板35的横向钢筋旋合,而螺纹套筒40另一端的开口则暴露在环形楼板35的中心孔孔壁,方便中心孔区域的钢筋网的横向钢筋在绑扎时与螺纹套筒40旋合接驳。
s、驱动第三卷扬机30,下放中央平台32,使得中央底模板33和竖向套筒34与上一层楼板中心区域补浇的混凝土脱离,且竖向套筒34从补浇混凝土中脱离后形成供吊绳31穿过的孔道。
中央平台32下放至下一层环形楼板35的中心孔后,按照步骤r的方式将该层环形楼板35的中心孔补齐。
t、重复步骤s,直至该建筑物的最下层环形楼板35的中心孔补齐。

Claims (4)

1.一种建筑物外墙及楼板的滑模施工设备,它包括预埋在已浇注外墙(1)内的多根导向柱(2)、固定在导向柱(2)顶端的第一卷扬机(3)和滑动配合在导向柱(2)上的顶平台(4);顶平台(4)上设有挂环(5);每根导向柱(2)的第一卷扬机(3)的牵引绳(6)与顶平台(4)的挂环(5)连接;顶平台(4)上悬吊有四组侧滑动模板(7),每组侧滑动模板(7)对应每堵外墙(1)的内外两个面;其特征在于:顶平台(4)下方固定有与四堵外墙(1)对应的四组桁架(8),每组桁架(8)下端铰接有一块主翻板,该主翻板下端设有过孔(9),顶平台(4)上设有与每块主翻板对应的第二卷扬机(10),每个第二卷扬机(10)的拉绳(11)上套合有一个绳套(12),每个第二卷扬机(10)的拉绳(11)由外向内穿过对应主翻板的过孔(9)且拉绳(11)末端设有螺杆(13),该螺杆(13)上螺接有卡在过孔(9)孔口的锁紧螺帽(14);前主翻板(15)和后主翻板(16)的左右两侧均铰接有两块边角翻板(17),每块边角翻板(17)外端设有拉环(18),前主翻板(15)和后主翻板(16)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用于抵靠住该侧边角翻板(17)的门栓和用于吸附该侧边角翻板(17)的门吸(19);
门栓包括固定在前主翻板(15)或后主翻板(16)上的门套(20)和滑动配合在门套(20)内的栓板(21),栓板(21)上设有第一通孔(22),边角翻板(17)上设有第一螺纹孔(23),栓板(21)经穿过第一通孔(22)并旋入第一螺纹孔(23)内的第一螺栓(24)与边角翻板(17)锁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外墙及楼板的滑模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主翻板水平状态下,每块主翻板的下表面焊接有钢牛腿(25),已浇注的外墙(1)内表面设有与钢牛腿(25)对应的预埋件(26),钢牛腿(25)上设有第二通孔(27),预埋件(26)内设有第二螺纹孔(28),钢牛腿(25)经穿过第二通孔(27)并旋入第二螺纹孔(28)内的第二螺栓(29)与预埋件(26)锁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外墙及楼板的滑模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顶平台(4)还设有第三卷扬机(30),第三卷扬机(30)经吊绳(31)连接有一个中央平台(32),中央平台(32)上设有中央底模板(33),中央底模板(33)上设有供吊绳(31)穿过的竖向套筒(34)。
4.利用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施工设备来施工建筑物外墙及楼板的方法,其步骤包括:
从地面浇注出底部高度范围的一圈四堵钢筋混凝土外墙(1)墙体,并在每堵外墙(1)内预埋导向柱(2)且在每根导向柱(2)顶端固定第一卷扬机(3);然后拼装好顶平台(4)并将其吊装就位,使得顶平台(4)与导向柱(2)滑动配合且各个第一卷扬机(3)的牵引绳(6)挂钩张紧顶平台(4)上对应的挂环(5);
继续向上爬模施工出不同高度的四堵混凝土外墙(1)墙体;
其特征在于:在爬模施工四堵外墙(1)过程中,间歇性进行环形楼板(35)的施工,环形楼板(35)的施工过程为:
a、当四堵外墙(1)墙体爬模浇注到第一层楼板的设计标高时,在四堵外墙(1)的内表面埋设预埋件(26);再继续向上爬模浇注,直至四堵外墙(1)浇注到该层楼板设计标高以上一定距离;
b、先驱动左主翻板(36)和右主翻板(37)对应的第二卷扬机(10),使得左主翻板(36)和右主翻板(37)外翻至水平;工人乘坐吊篮到达前主翻板(15)的高度,将前主翻板(15)两侧门吸(19)吸附的两边角翻板(17)推开,使得两侧的边角翻板(17)与前主翻板(15)平行,然后外推两侧的两个门栓,卡住两侧的两边角翻板(17),并用第一螺栓(24)将每一侧门栓的栓板(21)与同侧的边角翻板(17)锁紧,使得前主翻板(15)与两侧的两边角翻板(17)构成整体式的长翻板;再推开后主翻板(16)两侧吸附的两边角翻板(17),再外推并用第一螺栓(24)锁死后主翻板(16)两侧的门栓,使得后主翻板(16)与两侧的两边角翻板(17)也构成整体式的长翻板,再驱动前主翻板(15)和后主翻板(16)对应的第二卷扬机(10),使得前后侧的两个长翻板也外翻至水平,以实现四块主翻板和四块边角翻板(17)的水平外翻,进而构成了一圈连续且闭合的环形底模板;
c、提升顶平台(4)使得环形底模板到达第一层楼板的设计底标高;工人从地面搭设梯子爬到环形底模板下方,用第二螺栓(29)将四块主翻板下表面的钢牛腿(25)与对应的四堵外墙(1)的预埋件(26)螺接;
d、工人乘吊篮到达环形底模板,搭设环形楼板(35)的一圈内侧模板(38),绑扎环形楼板(35)的钢筋网,并浇捣环形楼板(35)的混凝土;此时,第二卷扬机(10)拉绳(11)的绳套(12)搁置在环形底模板上且预埋在环形楼板(35)的混凝土中;
e、待第一层楼板干硬后,拆掉环形楼板(35)中心孔处的一圈内侧模板(38),然后工人从地面搭设梯子爬到环形底模板下方旋出第二螺栓(29),以拆掉钢牛腿(25)与对应预埋件(26)的连接;再驱动前后侧的第二卷扬机(10)以松弛对应的拉绳(11),使得前后两块长翻版垂落至竖直状态;工人乘坐吊篮旋松栓板(21)上第一螺栓(24)并将栓板(21)内移,以解锁同侧的边角翻板(17);工人用勾杆回拉每个边角翻板(17)的拉环(18),使得每块边角翻板(17)与前主翻板(15)或后主翻板(16)折叠成90度,且每块边角翻板(17)被前主翻板(15)或后主翻板(16)同侧的门吸(19)吸附固定;再驱动左右侧的第二卷扬机(10)以松弛对应的拉绳(11),使得左主翻板(36)和右主翻板(37)垂落至竖直状态;至此,四块主翻板和四块边角翻板(17)竖向内收,其截面积小于浇注好的环形楼板(35)的中心孔;
f、下降顶平台(4),使得四块主翻板底边靠近地面,工人在地面上旋出第二卷扬机(10)拉绳(11)末端的锁紧螺帽(14),实现拉绳(11)与对应主翻板的脱离;
g、上升顶平台(4),使得内收的四块主翻板和四块边角翻板(17)从环形楼板(35)中心孔越过环形楼板(35),而第二卷扬机(10)的拉绳(11)从环形楼板(35)内预埋的绳套(12)越过环形楼板(35);
h、工人站在浇好的环形楼板(35)上,向竖直下垂第二卷扬机(10)的拉绳(11)上套上新的绳套(12),并将每根拉绳(11)由外向内穿过对应主翻板的过孔(9)且将拉绳(11)末端的螺杆(13)重新旋上锁紧螺帽(14);
i、继续向上爬模施工四堵外墙(1)墙体,直至到达上一层楼板的设计标高,在该标高的四堵外墙(1)的内表面埋设预埋件(26);再继续向上爬模浇注,直至四堵外墙(1)浇注到该层楼板设计标高以上一定距离;
j、按照步骤b所述的工序,使得四块主翻板和四块边角翻板(17)的水平外翻,进而构成了一圈连续且闭合的环形底模板;
k、提升顶平台(4)使得环形底模板到达上一层楼板的设计底标高;工人从已浇注的下一层楼板搭设梯子爬到环形底模板下方,用第二螺栓(29)将四块主翻板下表面的钢牛腿(25)与对应的四堵外墙(1)的预埋件(26)螺接;
l、工人乘吊篮到达环形底模板,搭设上一层环形楼板(35)的一圈内侧模板(38),绑扎该层环形楼板(35)的钢筋网,并浇捣该层环形楼板(35)的混凝土;此时,第二卷扬机(10)拉绳(11)的绳套(12)预埋在该层环形楼板(35)的混凝土中;
m、待该层环形楼板(35)干硬后,拆掉该层环形楼板(35)中心孔处的一圈内侧模板(38),然后工人从下一层环形楼板(35)搭设梯子爬到环形底模板下方旋出第二螺栓(29);再按照步骤e的工序使四块主翻板和四块边角翻板(17)竖向内收;
n、下降顶平台(4),使得四块主翻板底边靠近下一层环形楼板(35),工人在下一层环形楼板(35)上旋出第二卷扬机(10)拉绳(11)末端的锁紧螺帽(14);
o、上升顶平台(4),使得内收的四块主翻板和四块边角翻板(17)从新浇注的环形楼板(35)中心孔越过该层环形楼板(35),而第二卷扬机(10)的拉绳(11)从该层环形楼板(35)内预埋的绳套(12)越过环形楼板(35);
p、工人站在新浇好的环形楼板(35)上,向竖直下垂第二卷扬机(10)的拉绳(11)上套上新的绳套(12),并将每根拉绳(11)由外向内穿过对应主翻板的过孔(9)且将拉绳(11)末端的螺杆(13)重新旋上锁紧螺帽(14);
q、重复步骤i~p,直至四堵外墙(1)墙体浇注至建筑物顶标高且建筑物的顶层环形楼板(35)浇注完毕,此时四堵外墙(1)之间每隔一定层高浇注有一层环形楼板(35);
r、驱动第三卷扬机(30),从顶平台(4)下放中央平台(32)至最上层环形楼板(35)的中心孔,使得中央底模板(33)位于该层楼板的底标高,在该层环形楼板(35)的中心孔区域绑扎钢筋笼并浇捣混凝土,进而将该层环形楼板(35)的中心孔补齐,使之形成完整的最上层楼板;
s、驱动第三卷扬机(30),将中央平台(32)下放至下一层环形楼板(35)的中心孔,按照步骤r的方式将该层环形楼板(35)的中心孔补齐;
t、重复步骤s,直至该建筑物的最下层层环形楼板(35)的中心孔补齐。
CN202011068546.2A 2020-10-09 2020-10-09 建筑物外墙及楼板的滑模施工设备和施工方法 Active CN1121605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8546.2A CN112160587B (zh) 2020-10-09 2020-10-09 建筑物外墙及楼板的滑模施工设备和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8546.2A CN112160587B (zh) 2020-10-09 2020-10-09 建筑物外墙及楼板的滑模施工设备和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60587A CN112160587A (zh) 2021-01-01
CN112160587B true CN112160587B (zh) 2022-05-27

Family

ID=73861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68546.2A Active CN112160587B (zh) 2020-10-09 2020-10-09 建筑物外墙及楼板的滑模施工设备和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605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9565B (zh) * 2022-04-18 2023-07-07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层核心筒变截面斜墙挂架及施工方法
CN115492387B (zh) * 2022-09-15 2023-08-11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爬模集成式物料吊装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75719A (en) * 1963-08-07 1966-09-27 Brian H Dudson Method of building in situ construction using sequential molding techniques
US4108583A (en) * 1976-12-06 1978-08-22 Elspan International Limited Vertically moving slip forms
CN1148497C (zh) * 2001-09-14 2004-05-05 河東榮 上升浇筑墙体及下降浇筑楼板的施工方法
CN100451274C (zh) * 2003-10-29 2009-01-14 一级方程式自驱动筛有限公司 用于模板以允许连续浇铸的提升组件
CN102900021B (zh) * 2012-09-28 2015-04-29 中铁四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拼装式桥梁湿接缝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60587A (zh) 2021-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60587B (zh) 建筑物外墙及楼板的滑模施工设备和施工方法
CN112177321B (zh) 建筑物外墙及楼板的爬模施工设备和施工方法
CN113931313B (zh) 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
US5654015A (en) Support arm for concrete building frame construction
CN107227814A (zh) 一种大悬挑混凝土结构分段施工方法
CN111535197A (zh) 墩柱施工方法
CN212452263U (zh) 墩柱钢筋施工塔笼及施工结构
KR200398231Y1 (ko) 보 및 슬래브 구축을 위한 일방향 지지 브라켓
KR100838317B1 (ko) 타워크레인의 타워고정장치 및 그 시공방법
CN113338537A (zh) 一种超高、大截面的混凝土框架柱的施工方法
CN114059658B (zh) 一种古建筑重建和修复中的超重大木结构立架施工方法
CN114439202A (zh) 薄壁超高墙体双侧模板作业平台及可调节固定系统
CN220266311U (zh) 用于桥面湿接缝模板施工装置
CN112647425A (zh) 一种墩柱钢筋笼整体吊装施工方法
CN112627543A (zh) 核心筒电梯井钢梁安装用井道内提升架及钢梁施工方法
CN220266312U (zh) 一种用于桥面湿接缝模板施工的装置
CN114263349B (zh) 一种无附墙组合式脚手架施工方法
JPH068572B2 (ja) コンクリ−ト構造物の構築方法並びに支持部材
JPH01256636A (ja) 建築物躯体の施工方法
CN110593411B (zh) 一种高层高空悬空大跨度梁的施工方法
CN220166700U (zh) 一种桥梁湿接缝模板施工的装置
JP4101232B2 (ja) 昇降可能な仮設足場を用いた建設物の施工方法
CN214401746U (zh) 逆作法一柱一桩施工结构
CN108412206B (zh) 适用于高大空间施工的桁架操作平台的施工方法
CN210396069U (zh) 一种电梯井提升脚手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