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31826U - 临时板撑辅助盾构穿越超深基坑施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临时板撑辅助盾构穿越超深基坑施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31826U
CN219431826U CN202223363432.8U CN202223363432U CN219431826U CN 219431826 U CN219431826 U CN 219431826U CN 202223363432 U CN202223363432 U CN 202223363432U CN 219431826 U CN219431826 U CN 2194318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affold
supporting
fixing frame
temporary
plat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6343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冬文
吴高创
黄凯
张霄
吴恭成
林必武
刘聪
杜晨阳
张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aogong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Co ltd
Hangzhou Linping Traffic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aogong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Co ltd
Hangzhou Linping Traffic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aogong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Co ltd, Hangzhou Linping Traffic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aogong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6343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318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318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318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临时板撑辅助盾构穿越超深基坑施工结构,包括临时板撑拆除安全作业平台、割除板块吊放体系、底部轮橡胶胎缓冲体系、行车道板支架体系、行车道板地泵浇筑体系。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超深基坑下临时板撑支护结构辅助盾构穿越基坑施工问题,具有较好的技术效益;采用临时板撑拆除安全作业平台,解决了超深基坑内高空作业空间受限的问题,为工人高空作业提供工作平台;采用割除板块吊放体系,解决了临时板撑割除后吊放困难,同时解决板撑割除板块凌乱下落造成的施工安全隐患问题;采用底部橡胶轮胎缓冲体系,解决了临时板撑板块割除后吊放至下部空间易对结构体造成冲击的问题。

Description

临时板撑辅助盾构穿越超深基坑施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临时板撑辅助盾构穿越超深基坑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大跨度地铁车站施工时,中板、顶板通常采用板下搭设WDJ碗扣式钢管支架承担来自上部的竖向荷载,以保证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板的受力及变形在允许范围内。但往往由于统筹兼顾、配套施工需求,即在顶板混凝土尚未浇注前中板下部便要拆除部分支架,以提供空间铺设盾构拖车轨线,供盾构拖车运输材料,出渣等。故为了保证顶板混凝土浇筑安全进行且,采用临时板撑的方式对盾构空间进行支撑。
在超深基坑工况下,临时板撑的实施会面临诸多问题,同时盾构结构的复杂,临时板撑的拆除与恢复都是十分考验现场实施人员的施工技术。
鉴于此,如何提高超深基坑下临时板撑的拆除与恢复效率,同时超深基坑下盾构穿越问题,亟待实用新型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板撑拆除与恢复的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临时板撑辅助盾构穿越超深基坑施工结构,在于提高超深基坑下临时板撑支护结构辅助盾构穿越基坑施工质量及效率,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临时板撑辅助盾构穿越超深基坑施工结构,包括临时板撑拆除安全作业平台、割除板块吊放体系、底部轮橡胶胎缓冲体系、行车道板支架体系、行车道板地泵浇筑体系;
临时板撑拆除安全作业平台包括操作平台、支吊竖杆,操作平台通过支吊竖杆与结构体顶部相连;
割除板块吊放体系包括安装在结构体上部的滑轮固定架、安装在结构体侧壁上的卷线器、钢丝绳,滑轮固定架上连接有定滑轮;钢丝绳的一端与卷线器相连,钢丝绳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后并连接挂钩;
底部轮橡胶胎缓冲体系包括放置于结构体底部的轮胎固定架,轮胎固定架内放置有橡胶轮胎;
行车道板支架体系包括由脚手架竖杆、脚手架横杆、脚手架斜撑搭建而成的脚手架结构,脚手架结构位于待浇筑行车道板区域下方;
行车道板地泵浇筑体系包括泵送管、地泵、行车道板模板,行车道板模板置于脚手架结构上端;泵送管一端与地泵连接,泵送管另一端至行车道板模板上方;行车道板模板上方设有临时操作平台。
作为优选,所述临时板撑拆除安全作业平台还包括支吊套筒,支吊套筒上设置有支吊套筒螺栓孔a,顶部设置有支吊套筒螺栓孔b,支吊竖杆上下部均设置有支吊竖杆螺栓孔,操作平台上设有方形开槽,支吊套筒通过支吊套筒螺栓孔b与预埋在结构体顶部的预埋螺栓相连;支吊竖杆的上端插入支吊套筒中,支吊竖杆通过螺栓与支吊套筒相连;支吊竖杆的下部穿过操作平台上的方形开槽,支吊竖杆下部的支吊竖杆螺栓孔上连接螺栓。
作为优选,方形开槽设置在操作平台的两侧边缘位置。
作为优选,割除板块吊放体系还包括定滑轮预埋底座、卷线器预埋底座,定滑轮预埋底座预埋于结构体上部,卷线器预埋底座预埋于结构体的侧壁上;滑轮固定架与定滑轮预埋底座相连,卷线器与卷线器预埋底座相连。
作为优选,轮胎固定架包括轮胎固定架横杆和轮胎固定架竖杆,轮胎固定架横杆与轮胎固定架竖杆之间采用栓钉钉接形成轮胎固定架,轮胎固定架呈矩形框架结构,轮胎固定架内设有若干个轮胎放置空间,橡胶轮胎放置于轮胎放置空间中。
作为优选,脚手架竖杆上设置有扣件固定板,脚手架斜撑扣件扣接固定在扣件固定板上;脚手架横杆、脚手架竖杆、脚手架斜撑通过脚手架斜撑扣件与插销临时锁定形成脚手架结构;脚手架结构顶部的脚手架竖杆上端设置有脚手架顶托,脚手架顶托内设置有方钢支撑,脚手架结构下部的脚手架竖杆下端与铰接底座铰接,铰接底座安装在结构体底部的地基上。
作为优选,所述行车道板地泵浇筑体系还包括泵送管固定架,泵送管固定架固定于结构体顶部开槽的侧边,泵送管从泵送管固定架穿过。
作为优选,所述临时操作平台包括工字钢预埋底座、工字钢,工字钢预埋底座预埋在结构体两侧的结构墙内,工字钢一端与工字钢预埋底座焊接连接,工字钢上设置有操作平台木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结构可解决超深基坑下临时板撑支护结构辅助盾构穿越基坑施工问题,具有较好的技术效益。
2.采用临时板撑拆除安全作业平台,解决了超深基坑内高空作业空间受限的问题,为工人高空作业提供工作平台。
3.采用割除板块吊放体系,解决了临时板撑割除后吊放困难,同时解决板撑割除板块凌乱下落造成的施工安全隐患问题。
4.采用底部橡胶轮胎缓冲体系,解决了临时板撑板块割除后吊放至下部空间易对结构体造成冲击的问题,同时解决割除板块冲击带起零碎块石造成二次迸射对施工安全造成隐患的问题。
5.采用行车道板支架体系,采用底部可调式脚手架,解决了脚手架在斜坡面搭设困难的问题,脚手架作为模板搭设支架,同时解决了超深基坑下模板支设困难的问题。
6.采用行车道板地泵浇筑体系,为工人施工提供施工平台,解决了超深基坑内混凝土浇筑时工人无作业空间影响施工质量的问题,同时解决了超深基坑内混凝土浇筑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临时板撑辅助盾构穿越超深基坑示意图;
图2是临时板撑拆除安全作业平台布置示意图;
图3是操作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区域放大图;
图5是图4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6是图3中B区域放大图;
图7是图6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8是拆除板块优化划分示意图;
图9是割除板块吊放体系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C区域放大图;
图11是图9中D区域放大图;
图12是图9中E区域放大图;
图13是底部橡胶轮胎缓冲体系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中F区域放大图;
图15是底部橡胶轮胎缓冲体系布置示意图;
图16是行车道板支架体系结构示意图;
图17是行车道板支架体系脚手架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中G区域放大图;
图19是图17中H区域放大图;
图20是图17中I区域放大图;
图21是图17中J区域放大图;
图22是行车道板地泵浇筑体系布置示意图;
图23是图22中K区域放大图。
其中:1.支吊竖杆、2.操作平台、3.支吊竖杆螺栓孔、4.支吊套筒、5.支吊套筒螺栓孔a、6.螺栓、7.支吊套筒螺栓孔b、8.预埋螺栓、9.方形开槽、10.临时板撑、11.第一刀切口、12.第二刀切口、13.第三刀切口、14.定滑轮预埋底座、15.定滑轮固定架、16.定滑轮、17.钢丝绳、18.卷线器预埋底座、19.卷线器、20.卷线手柄、21.挂钩、22.轮胎固定架横杆、23.轮胎固定架竖杆、24.橡胶轮胎、25.栓钉、26.脚手架横杆、27.脚手架竖杆、28.脚手架斜撑、29.方钢支撑、30.脚手架顶托、31.脚手架斜撑扣件、32.插销、33.扣件固定板、34.铰接底座、35.脚手架连接筒、36.脚手架固定螺栓、37.地泵、38.泵送管固定架、39.泵送管、40.操作平台木板、41.工字钢、42.行车道板模板、43.结构墙、44.工字钢预埋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临时板撑辅助盾构穿越超深基坑施工结构,包括临时板撑拆除安全作业平台、割除板块吊放体系、底部轮橡胶胎缓冲体系、行车道板支架体系、行车道板地泵浇筑体系。
如图2-7所示,临时板撑拆除安全作业平台包括支吊竖杆1、操作平台2、支吊套筒4,支吊竖杆1上下部均设置有支吊竖杆螺栓孔3,支吊套筒4上设置有支吊套筒螺栓孔b5,顶部设置有支吊套筒螺栓孔b7,支吊套筒4通过预埋螺栓8固定在结构体上部,预埋螺栓8预埋在结构体的顶部;预埋螺栓8与支吊套筒4顶部的支吊套筒螺栓孔b7相连。支吊套筒4与支吊竖杆1通过螺栓6固定;在固定时,将支吊竖杆1的上端插入支吊套筒4中,并使支吊竖杆1上的支吊竖杆螺栓孔3与支吊套筒4上的支吊套筒螺栓孔b5相对应,然后将螺栓6同时连接于支吊竖杆螺栓孔3和支吊套筒螺栓孔b5中。操作平台2上设置有方形开槽9,方形开槽9设置在操作平台2的两侧边缘位置,操作平台2与支吊竖杆1通过螺栓6固定;操作平台2与支吊竖杆1进行固定时,将支吊竖杆1的下端穿过操作平台2上的方形开槽9,然后在支吊竖杆1下端的支吊竖杆螺栓孔3上连接螺栓6,螺栓6的两端伸出于支吊竖杆螺栓孔3,且螺栓6的两端抵在操作平台2的下表面。
如图8所示,一种拆除板块优化划分方法,在临时板撑10左侧靠近结构体5cm部位设置有第一刀切口11,切口由上至下与水平线呈45°夹角,在临时板撑10右侧靠近结构体5cm部位设置有第二道切口12,切口由上至下与水平线呈45°夹角,在临时板撑10中部设置第三刀切口13,切口垂直于水平线。
如图9-12所示,割除板块吊放体系,包括定滑轮预埋底座14、滑轮固定架15、卷线器19、卷线器预埋底座18,定滑轮预埋底座14预埋于结构体上部,定滑轮固定架15与定滑轮预埋底座14焊接,从而将定滑轮固定架15上的定滑轮16固定于结构体上部;卷线器预埋底座18固定于结构体侧壁上,卷线器19安装在卷线器预埋底座18上,卷线器19上设置有卷线手柄20,通过转动卷线手柄20实现钢丝绳17的收放,钢丝绳17的一端与卷线器19相连,另一端绕过定滑轮16并连接挂钩21。
如图13-15所示,底部轮橡胶胎缓冲体系包括轮胎固定架、橡胶轮胎24,轮胎固定架包括轮胎固定架横杆22和轮胎固定架竖杆23,轮胎固定架横杆22与轮胎固定架竖杆23之间采用栓钉25钉接形成轮胎固定架,轮胎固定架呈矩形框架结构,轮胎固定架横杆22与轮胎固定架竖杆23垂直连接,轮胎固定架内设有若干个轮胎放置空间,橡胶轮胎24置于轮胎固定架内的轮胎放置空间中。底部轮橡胶胎缓冲体系用于放置到结构体的底部。
如图16-21所示,行车道板支架体系包括脚手架竖杆27、脚手架横杆26、脚手架斜撑28,脚手架竖杆27上设置有扣件固定板33,脚手架斜撑扣件31扣接固定在扣件固定板33上;脚手架横杆26、脚手架竖杆27、脚手架斜撑28通过脚手架斜撑扣件31与插销32临时锁定形成脚手架结构,脚手架结构位于待浇筑行车道板区域下方。其中,脚手架横杆26水平连接于脚手架竖杆27之间,脚手架斜撑28倾斜连接于脚手架竖杆27之间。脚手架结构顶部的脚手架竖杆27上端设置有脚手架顶托30,脚手架顶托30内设置有方钢支撑29,脚手架结构下部的脚手架竖杆27下端与铰接底座34铰接,铰接底座34安装在结构体底部的地基上;脚手架竖杆27之间通过脚手架连接筒35与脚手架固定螺栓36固定连接。
如图22-23所示,行车道板地泵浇筑体系包括泵送管固定架38、泵送管39、地泵37、行车道板模板42、工字钢预埋底座44、工字钢41,行车道板模板42水平安装在脚手架结构的上端。泵送管固定架38固定于结构体顶部开槽的侧边,泵送管39与地泵37连接,泵送管39穿过泵送管固定架38并达到行车道板模板42上方。工字钢预埋底座44预埋在结构体两侧的结构墙43内,工字钢41一端与工字钢预埋底座44焊接连接,工字钢41上设置有操作平台木板40。工字钢41位于行车道板模板42上方的两侧。
本装置在施工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临时板撑拆除安全作业平台搭设:在结构体顶部钻孔植入预埋螺栓8,将支吊套筒4通过支吊套筒螺栓孔b7与预埋螺栓8固定连接,将支吊架竖杆1穿过操作平台2上的方形开槽9,将螺栓6穿过支吊竖杆1下部的支吊竖杆螺栓孔3,将支吊竖杆1上端插入支吊套筒4中,并将螺栓6穿过支吊套筒螺栓孔a5以及支吊竖杆螺栓孔3,实现支吊竖杆1与支吊套筒4的固定连接;搭设后的操作平台2位于临时板撑10的上方。
步骤二、底部轮胎缓冲体系铺设:将轮胎固定架横杆22与轮胎固定架竖杆23通过栓钉25钉接形成轮胎固定架,将轮胎固定架置于结构体的底部,在轮胎固定架内部空间中铺设橡胶轮胎24;将多个轮胎固定架阵列铺设在结构体的底部从而在结构体的底部形成缓冲带,缓冲带位于待切割临时板撑10的下方。
步骤三、割除板块吊放体系安装:将定滑轮预埋底座14预埋至结构体顶部,将定滑轮固定架15焊接于定滑轮预埋底座14上,将定滑轮16固定在定滑轮固定架15内,在结构体侧边预埋卷线器预埋底座18,将卷线器19与卷线器预埋底座18焊接固定,将钢丝绳17一端卷绕在卷线器19上,将钢丝绳17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16并与挂钩21连接。
步骤四、临时板撑切割:工人站在临时板撑拆除安全作业平台上,采用切割机对临时板撑10进行切割作业;在对临时板撑10进行切割时,先在临时板撑10左侧靠近结构体5㎝位置处切割出第一刀切口11,切口由上至下与水平线呈45°夹角;然后在临时板撑10右侧靠近结构体5㎝的位置处切割出第二道切口12,切口由上至下与水平线呈45°夹角;最后在临时板撑10中部位置切割出第三刀切口13,切口垂直于水平线;临时板撑10切割后形成若干个割除板块。
步骤五、临时板撑割除板块吊放:在临时板撑切割后,将割除板块与挂钩21相连,通过转动卷线器19上的卷线手柄21实现钢丝绳17的收放,带动挂钩21的上升或下降,将割除板块平缓下放至底部轮胎缓冲体系上。
步骤六、盾构设备穿越超深基坑。
步骤七、车道板支架搭设:在待浇筑行车道板区域下方搭设脚手架结构;在搭设脚手架结构时,将脚手架斜撑扣件31安装在脚手架竖杆27上的扣件固定板33上,将脚手架横杆26、脚手架竖杆27、脚手架斜撑28通过脚手架斜撑扣件31与插销32临时锁定形成脚手架结构,将脚手架顶托30安装在脚手架结构顶部的脚手架竖杆27上,将方钢支撑29放置于脚手架顶托30内,将脚手架体系下部脚手架竖杆27与铰接底座34铰接,铰接底座34固定在结构体底部的地基上,脚手架竖杆27之间通过脚手架连接筒35与脚手架固定螺栓36固定连接;当遇到地基为倾斜坡面时,通过调整脚手架结构下部铰接底座34的角度适应坡度,使得脚手架竖杆27保持竖直方向;
步骤八、行车道板浇筑:先将工字钢预埋底座44预埋至结构体两侧的结构墙43上,将工字钢41与工字钢预埋底座44焊接固定,将操作平台木板40置于工字钢41上形成临时操作平台,将行车道板模板42安装在脚手架体系顶部的方钢支撑29上,临时操作平台位于行车道板模板42上方。在结构体顶部设置顶部开槽,将泵送管固定架38固定于结构体顶部开槽的侧边,将地泵37安装于临近顶部开槽处,将泵送管39一端连接地泵37,另一端穿过泵送管固定架38下垂于行车道板模板42上方,启动地泵37泵送混凝土对行车道板模板42内进行浇筑,工人站立于临时操作平台上进行混凝土浇筑振捣作业和其他辅助施工操作。

Claims (8)

1.一种临时板撑辅助盾构穿越超深基坑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临时板撑拆除安全作业平台、割除板块吊放体系、底部轮橡胶胎缓冲体系、行车道板支架体系、行车道板地泵浇筑体系;
临时板撑拆除安全作业平台包括操作平台(2)、支吊竖杆(1),操作平台(2)通过支吊竖杆(1)与结构体顶部相连;
割除板块吊放体系包括安装在结构体上部的滑轮固定架(15)、安装在结构体侧壁上的卷线器(19)、钢丝绳(17),滑轮固定架(15)上连接有定滑轮(16);钢丝绳(17)的一端与卷线器(19)相连,钢丝绳(17)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16)后并连接挂钩(21);
底部轮橡胶胎缓冲体系包括放置于结构体底部的轮胎固定架,轮胎固定架内放置有橡胶轮胎(24);
行车道板支架体系包括由脚手架竖杆(27)、脚手架横杆(26)、脚手架斜撑(28)搭建而成的脚手架结构,脚手架结构位于待浇筑行车道板区域下方;
行车道板地泵浇筑体系包括泵送管(39)、地泵(37)、行车道板模板(42),行车道板模板(42)置于脚手架结构上端;泵送管(39)一端与地泵(37)连接,泵送管(39)另一端至行车道板模板(42)上方;行车道板模板(42)上方设有临时操作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板撑辅助盾构穿越超深基坑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板撑拆除安全作业平台还包括支吊套筒(4),支吊套筒(4)上设置有支吊套筒螺栓孔a(5),顶部设置有支吊套筒螺栓孔b(7),支吊竖杆(1)上下部均设置有支吊竖杆螺栓孔(3),操作平台(2)上设有方形开槽(9),支吊套筒(4)通过支吊套筒螺栓孔b(7)与预埋在结构体顶部的预埋螺栓(8)相连;支吊竖杆(1)的上端插入支吊套筒(4)中,支吊竖杆(1)通过螺栓(6)与支吊套筒(4)相连;支吊竖杆(1)的下部穿过操作平台(2)上的方形开槽(9),支吊竖杆(1)下部的支吊竖杆螺栓孔(3)上连接螺栓(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临时板撑辅助盾构穿越超深基坑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方形开槽(9)设置在操作平台(2)的两侧边缘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板撑辅助盾构穿越超深基坑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割除板块吊放体系还包括定滑轮预埋底座(14)、卷线器预埋底座(18),定滑轮预埋底座(14)预埋于结构体上部,卷线器预埋底座(18)预埋于结构体的侧壁上;滑轮固定架(15)与定滑轮预埋底座(14)相连,卷线器与卷线器预埋底座(18)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板撑辅助盾构穿越超深基坑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轮胎固定架包括轮胎固定架横杆(22)和轮胎固定架竖杆(23),轮胎固定架横杆(22)与轮胎固定架竖杆(23)之间采用栓钉(25)钉接形成轮胎固定架,轮胎固定架呈矩形框架结构,轮胎固定架内设有若干个轮胎放置空间,橡胶轮胎(24)放置于轮胎放置空间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板撑辅助盾构穿越超深基坑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脚手架竖杆(27)上设置有扣件固定板(33),脚手架斜撑扣件(31)扣接固定在扣件固定板(33)上;脚手架横杆(26)、脚手架竖杆(27)、脚手架斜撑(28)通过脚手架斜撑扣件(31)与插销(32)临时锁定形成脚手架结构;脚手架结构顶部的脚手架竖杆(27)上端设置有脚手架顶托(30),脚手架顶托(30)内设置有方钢支撑(29),脚手架结构下部的脚手架竖杆(27)下端与铰接底座(34)铰接,铰接底座(34)安装在结构体底部的地基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板撑辅助盾构穿越超深基坑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道板地泵浇筑体系还包括泵送管固定架(38),泵送管固定架(38)固定于结构体顶部开槽的侧边,泵送管(39)从泵送管固定架(38)穿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临时板撑辅助盾构穿越超深基坑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操作平台包括工字钢预埋底座(44)、工字钢(41),工字钢预埋底座(44)预埋在结构体两侧的结构墙(43)内,工字钢(41)一端与工字钢预埋底座(44)焊接连接,工字钢(41)上设置有操作平台木板(40)。
CN202223363432.8U 2022-12-14 2022-12-14 临时板撑辅助盾构穿越超深基坑施工结构 Active CN2194318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63432.8U CN219431826U (zh) 2022-12-14 2022-12-14 临时板撑辅助盾构穿越超深基坑施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63432.8U CN219431826U (zh) 2022-12-14 2022-12-14 临时板撑辅助盾构穿越超深基坑施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31826U true CN219431826U (zh) 2023-07-28

Family

ID=87334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63432.8U Active CN219431826U (zh) 2022-12-14 2022-12-14 临时板撑辅助盾构穿越超深基坑施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318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77166B (zh) 上跨现役公路门洞支架及施工方法
CN109356167B (zh) 深基坑支撑拆除体系及施工方法
EP0457806A1 (en) Building construction system
KR20090040712A (ko) 지하 박스 구조물 형성용 강재 거푸집
CN112663501B (zh) 一种上跨既有线钢箱梁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2554059B (zh) 高架桥跨地面平行桥梁支墩满堂组合支架及其施工方法
CN112458918A (zh) 一种高墩液压顶升整体式钢架平台翻模施工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14150593B (zh) 拱桥简易拆除重建结构及拱桥拆除重建方法
CN210396134U (zh) 一种控制剪力墙水平接茬质量的加固工具
US4403460A (en) Method of erecting an elevated tank using formwork
JP2006028881A (ja) 自走式pc床版架設機およびpc床版の架設工法
CN116324089A (zh) 模板系统和方法
CN110820559B (zh)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及施工方法
CN219431826U (zh) 临时板撑辅助盾构穿越超深基坑施工结构
CN114319159B (zh) 上行匝道拆除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16241260A (zh) 临时板撑辅助盾构穿越超深基坑施工方法
CN212426772U (zh) 一种钢板组合梁现浇桥面板悬空支架体系
CN111593681B (zh) 墩柱保留现浇箱梁生态拆除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8755701A (zh) 深基坑的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
JPH06136722A (ja) 橋梁床版解体方法及び装置
CN210563531U (zh) 一种建筑保护用钢结构支架
CN113235470A (zh) 大弧度溢流面复杂结构钢筋混凝土桥梁及拆除方法
CN113338537A (zh) 一种超高、大截面的混凝土框架柱的施工方法
CN112482316A (zh) 闸坝门机梁施工方法及闸坝门机梁结构
JP3032052U (ja) 橋脚補強工事の施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