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40832B - 车辆用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40832B
CN112140832B CN202010557992.3A CN202010557992A CN112140832B CN 112140832 B CN112140832 B CN 112140832B CN 202010557992 A CN202010557992 A CN 202010557992A CN 112140832 B CN112140832 B CN 1121408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river seat
air outlet
spac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5799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40832A (zh
Inventor
樱井优作
长野秀树
田中祐也
中村沙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leo Jap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aleo Jap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leo Jap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aleo Japa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1408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408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408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408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507Details, e.g. mounting arrangements, desaeration devices
    • B60H1/00514Details of air conditioning hous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3/00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 B60H3/0007Adding substances other than water to the air, e.g. perfume, oxygen
    • B60H3/0014Adding substances other than water to the air, e.g. perfume, oxy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substance adding device
    • B60H3/0021Adding substances other than water to the air, e.g. perfume, oxy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substance adding device in the air-conditioning hous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9/015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gaseous or vaporous substances, e.g. ozone
    • A61L9/04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gaseous or vaporous substances, e.g. ozone using substances evaporated in the air without heating
    • A61L9/12Apparatus, e.g. holders, therefor
    • A61L9/122Apparatus, e.g. holders, therefor comprising a fa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9/16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physical phenomena
    • A61L9/22Ionis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321Heat exchangers for air-condition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507Details, e.g. mounting arrangements, desaeration devices
    • B60H1/00557Details of ducts or cables
    • B60H1/00564Details of ducts or cables of air du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3/00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 B60H3/0007Adding substances other than water to the air, e.g. perfume, oxyge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3/00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 B60H3/0071Electrically conditioning the air, e.g. by ionizing
    • B60H3/0078Electrically conditioning the air, e.g. by ionizing comprising electric purify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3/00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 B60H3/0085Smell or pollution preventing arrangements
    • B60H3/0092Smell or pollution preventing arrangements in the interior of the HVAC unit, e.g. by spraying substances inside the un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3/00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 B60H3/02Moistening ; Devices influencing humidity levels, i.e. humidity contr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209/00Aspects relating to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2209/10Apparatus features
    • A61L2209/11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ir treat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209/00Aspects relating to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2209/10Apparatus features
    • A61L2209/16Connections to a HVAC un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0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B60H1/00021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 B60H2001/00078Assembling, manufacturing or layout details
    • B60H2001/00092Assembling, manufacturing or layout details of air deflecting or air directing means inside the devi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0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B60H1/00021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 B60H2001/00114Heating or cooling details
    • B60H2001/00135Deviding walls for separate air flow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0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B60H1/00021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 B60H2001/0015Temperature regulation
    • B60H2001/00164Temperature regulation with more than one by-pa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0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B60H1/00021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 B60H2001/00185Distribution of conditionned a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3/00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 B60H3/0007Adding substances other than water to the air, e.g. perfume, oxygen
    • B60H3/0035Adding substances other than water to the air, e.g. perfume, oxy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 methods for adding the substan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3/00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 B60H3/02Moistening ; Devices influencing humidity levels, i.e. humidity control
    • B60H3/022Moistening ; Devices influencing humidity levels, i.e. humidity control for only humidifying the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3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ionis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5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odor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在空调壳体内具备被分隔壁分割的能够独立调温的多个分割流路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能够使用一个功能附加装置从任一分割流路向车室供给附加了功能的空气。在使通过了热交换器(4,5)的空气的流向改变的空调壳体(2)的壁部(2a)设置对未被分隔壁(7)分割的功能附加空间(41)进行划分的空间划分壁体(40)和相对于通过功能附加空间(41)的空气附加规定的功能的功能附加装置(43)。功能附加空间(41)分别经由两处连通部(401a,402a,401b,402b)与各个分割流路(3a,3b)连通,在各个分割流路(3a,3b)中,使至少一处的连通部(401a,401b)以在规定的吹出模式下与其他连通部(402a,402b)相比成为低压的方式向多个吹出开口部(10,20a,20b,30a,30b)中的任一个开口。

Description

车辆用空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将附加了离子或芳香等功能的空气向车室内充分地供给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特别是涉及空调壳体内被分割为能够独立地调温的多个流路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为了对下车时的乘员的静电进行缓和或除去而在空调空气的送风路径上配置离子发生装置,在检测到乘员的下车意图的情况下,将空调装置的吹出口设定为向乘员送风的吹出口,通过风扇进行送风,并且从离子发生装置向送风路径内发出离子。
特别是在该例子中,在空调装置的加热器芯体与通风管道之间的送风路径、更具体而言在空调装置的空调壳体的蒸发器的下游侧且比除霜管道所连接的部位位于上游侧的位置设置向空调空气供给离子的离子发生器,在检测到乘员的下车意图的情况下,切换成从通风吹出口的送风并且使离子发生器工作,从离子发生器对被在蒸发器上附着的冷凝水加湿的空气附加离子,将附加了该离子的空气从通风吹出口向车室供给。
然而,在为了向车室的不同的区域供给不同的调温空气而通过分隔壁将空调壳体内分隔而分割为多个流路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如何设置离子发生装置成为问题。
例如,如专利文献2所示,在能够进行对车室的驾驶席侧和副驾驶席侧独立地调温的左右独立调温的空调装置中,通过分隔板将空调壳体内的空气流路划分成左右流路(分割流路),通过调节在各个分割流路配置的空气混合风门和吹出开口部的开闭风门的开度而向驾驶席区域和副驾驶席区域分别供给单独进行了温度调和的空气(参照专利文献2)。
在这样的空调装置中,如果将离子发生装置设置于任一个分割流路,则仅对从该分割流路吹出的空气附加离子,存在无法对从其他分割流路吹出的空气附加离子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5454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9-2490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空调壳体内被分割为能够独立调温的多个流路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如果想要向车室的任何区域都供给附加了离子的空气,则需要在每个分割流路都设置离子发生装置,不仅存在成本变高的问题,也存在在空调装置的有限的设置空间中难以进行多个离子发生装置的设置的问题。
于是,考虑不在比设有分隔板的热交换器处于下游侧的位置配置离子发生装置而是在比分隔板处于上游侧的热交换器的上游侧配置离子发生装置,但是在热交换器的上游侧配置离子发生装置时,存在离子发生装置所产生的离子与热交换器或其他的部件接触而消失、能够向车室供给的离子量不足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不仅在设置使离子附加于空气的离子发生装置的情况下会产生,在将例如使芳香等其他功能附加于空气的功能附加装置设置于空调装置的情况下也同样会发生。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空调壳体内具备被分隔壁分割的能够独立调温的多个分割流路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即使在仅设置一个功能附加装置的情况下,也能够从任一分割流路充分地向车室供给附加了功能的空气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车辆用空调装置是向车室内放出附加了功能的空气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并且具备:
空调壳体,其在内部形成有空气流路,具备能够将所导入的空气向车室内供给的多个吹出开口部;
热交换器,其配置在所述空调壳体内,使所导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所述空气流路的至少比所述热交换器位于下游侧的部分被分隔壁分为多个分割流路,
所述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空调壳体的壁部且使通过了所述热交换器的空气的流向改变的壁部设置空间划分壁体,该空间划分壁体在与该壁部之间划分不被所述分隔壁分割的功能附加空间,
在所述壁部或所述空间划分壁体上设置功能附加装置,该功能附加装置相对于在所述功能附加空间通过的空气附加规定的功能,
所述功能附加空间至少分别经由两处的连通部与各个所述分割流路连通,
所述连通部在各个所述分割流路中,以在规定的吹出模式时至少一处的连通部的压力变得比其他连通部的压力低的方式使所述至少一处的连通部向所述多个吹出开口部中的任一个开口。
在这里,连通部既可以通过在空间划分壁体或壁部上形成的开口部来形成,也可以是在空间划分壁体与壁部之间形成的间隙。
因此,在空气流路的至少比热交换器位于下游侧的部分被分隔壁分为多个分割流路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在使通过了热交换器的空气的流向改变的空调壳体的壁部设置空间划分壁体,该空间划分壁体在与该壁部之间划分未被分隔壁分割的功能附加空间,并且在壁部或空间划分壁体上设置相对于在功能附加空间通过的空气附加规定的功能的功能附加装置,使功能附加空间至少分别经由两处的连通部与各个分割流路连通,在各个分割流路中,使至少一处的连通部以在规定的吹出模式下与其他连通部相比成为低压的方式向多个吹出开口部中的任一个开口,因此能够在各个分割流路中共用功能附加空间,在各个分割流路中,在规定的吹出模式下空气从其他连通部被吸引到功能附加空间,该被吸引的空气在功能附加空间中由功能附加装置附加了功能之后从相对地成为低压的连通部返回分割流路(在各个分割流路中能够使至少一个连通部具有对在功能附加空间通过的空气进行牵引的效果)。因此,无论从哪一分割流路向车室内供给调和空气的情况下,都能够供给在功能附加空间中附加了功能的空气。因此,能够共用在功能附加空间中附加功能的功能附加装置,因此不需要在每个分割流路中都设置功能附加装置。
在以上结构中,可以是,使多个吹出开口部为供给向车室上方吹出的空气的通风吹出开口部和供给向车室下方吹出的空气的脚部吹出开口部,特别是在想从通风吹出开口部充分地供给附加了功能的空气的情况下,将空间划分壁体设置于所述通风吹出开口部与所述脚部吹出开口部之间的所述壁部,通过所述分隔壁,将所述空气流路的至少比所述热交换器位于下游侧的部位分割为驾驶席用分割流路和副驾驶席用分割流路,将所述通风吹出开口部分割为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和副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将所述脚部吹出开口部分割为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和副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
使所述功能附加空间经由靠近所述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设置的第一驾驶席用连通部和靠近所述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设置的第二驾驶席用连通部与所述驾驶席用分割流路连通,并且经由靠近所述副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设置的第一副驾驶席用连通部和靠近所述副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设置的第二副驾驶席用连通部与所述副驾驶席用分割流路连通,
使所述第一驾驶席用连通部以在使所述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为开的吹出模式时与所述第二驾驶席用连通部相比成为低压的方式向所述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开口,使所述第一副驾驶席用连通部以在使所述副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为开的吹出模式时与所述第二副驾驶席用连通部相比成为低压的方式向所述副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开口。
在这样的结构中,将空间划分壁体设置于通风吹出开口部与脚部吹出开口部之间的壁部,对于驾驶席用分割流路,使靠近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设置的第一驾驶席用连通部以在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为开的吹出模式时(通风吹出模式时或双向吹出模式时)与靠近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设置的第二驾驶席用连通部相比成为低压的方式向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开口,并且,对于副驾驶席用分割流路,使靠近副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设置的第一副驾驶席用连通部以在副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为开的吹出模式时(通风吹出模式时或双向吹出模式时)与靠近副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设置的第二副驾驶席用连通部相比成为低压的方式向副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开口,因此在驾驶席侧和副驾驶席侧的一方或双方设定为使通风吹出开口部为开的吹出模式(通风吹出模式或双向吹出模式)的情况下,空气从各个分割流路经由第二连通部被吸引到功能附加空间。然后,该被吸引的空气在功能附加空间中由功能附加装置附加了功能之后,经由第一连通部(第一驾驶席用连通部和/或第一副驾驶席用连通部)向设定为所述吹出模式的分割流路(驾驶席用分割流路和/或副驾驶席用分割流路)返回(使第一连通部具有对功能附加空间内的空气进行牵引的效果),因此能够有效地将在功能附加空间内附加了功能的空气向设定为所述吹出模式的分割流路的通风吹出开口部引导。
并且,可以是,使多个吹出开口部为供给向车室上方吹出的空气的通风吹出开口部和供给向车室下方吹出的空气的脚部吹出开口部,特别是在想从脚部吹出开口部充分地供给附加了功能的空气的情况下,将所述空间划分壁体设置于所述通风吹出开口部与所述脚部吹出开口部之间的所述壁部,通过所述分隔壁,将所述空气流路的至少比所述热交换器位于下游侧的部位分割为驾驶席用分割流路和副驾驶席用分割流路,将所述通风吹出开口部分割为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和副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将所述脚部吹出开口部分割为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和副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
使所述功能附加空间经由靠近所述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设置的第一驾驶席用连通部和靠近所述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设置的第二驾驶席用连通部与所述驾驶席用分割流路连通,并且经由靠近所述副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设置的第一副驾驶席用连通部和靠近所述副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设置的第二副驾驶席用连通部与所述副驾驶席用分割流路连通,
使所述第二驾驶席用连通部以在使所述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为开的吹出模式时与所述第一驾驶席用连通部相比成为低压的方式向所述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开口,使所述第二副驾驶席用连通部以在使所述副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为开的吹出模式时与所述第一副驾驶席用连通部相比成为低压的方式向所述副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开口。
在这样的结构中,将空间划分壁体设置于通风吹出开口部与脚部吹出开口部之间的壁部,对于驾驶席用分割流路,使靠近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设置的第二驾驶席用连通部以在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为开的吹出模式时(脚部模式时)与靠近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设置的第一驾驶席用连通部相比成为低压的方式向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开口,并且,对于副驾驶席用分割流路,使靠近副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设置的第二副驾驶席用连通部以在副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为开的吹出模式时(脚部吹出模式时)与靠近副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设置的第一副驾驶席用连通部相比成为低压的方式向副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开口,因此在驾驶席用和副驾驶席侧的一方或双方设定为使脚部吹出开口部为开的吹出模式(脚部吹出模式)的情况下,空气从各个分割流路经由第一连通部被吸引到功能附加空间。然后,该被吸引的空气在功能附加空间中由功能附加装置附加了功能之后,经由第二连通部(第二驾驶席用连通部和/或第二副驾驶席用连通部)返回设定为所述吹出模式的分割流路(驾驶席用分割流路和/或副驾驶席用分割流路)(使第二连通部具有对功能附加空间内的空气进行吸引的效果),因此能够有效地将在功能附加空间内附加了功能的空气向设定为所述吹出模式的分割流路的脚部吹出开口部引导。
在这里,可以是,在各个分割流路中,相对地成为低压的连通部形成于与所述其他连通部相比靠近吹出开口部的位置。
这样,通过使空间划分壁体的相对地成为低压的连通部与其他连通部相比更接近吹出开口部,能够增大功能附加空间内的空气的牵引效果。
并且,可以是,在各个所述分割流路中,将所述空间划分壁体配置在比所述壁部位于内侧的位置(配置在空调壳体内),使从上游流动的空气所碰撞的面的中间部向上游侧突出。
在这样的结构中,通过使从空间划分壁体的上游流动的空气所碰撞的面(上游侧壁面)的中间部向上游侧突出,能够使从上游流来的空气在空间划分壁体的上游侧壁面顺畅地向连通部分离,容易得到功能附加空间内的空气的牵引效果。
另外,可以是,在各个所述分割流路中,在所述空间划分壁体的形成有所述其他连通部的部分或该部分的附近设有使空气容易向所述其他连通部导入的引导部。
作为这样的引导部,可以以使其他连通部的通路截面积向开口端变大的方式使空间划分壁体向混合区域侧鼓出、在其他连通部的附近设置引导壁从而将从功能附加空间远离的空气挡住。
此外,通过所述空间划分壁体而划分的所述功能附加空间形成为中间部的通路截面积小于所述连通部的通路截面积。
在这样的结构中,被吸引到功能附加空间的空气由功能附加装置附加功能并且在中间部流速加快,然后从通路截面积相对变大的连通部放出,因此附加了功能的空气不与空间划分壁体碰撞而迅速地向吹出开口部供给。因此,能够避免附加了功能的空气与空间划分壁体碰撞而使功能降低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空间划分壁体可以设置在比空调壳体的所述壁部位于外侧的位置。在这样的结构中,相对于空调壳体,能够从外侧后装空间划分壁体,因此空调装置的制造变得容易。
作为以上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在作为所述热交换器而具有对所通过的空气进行冷却的冷却用热交换器和在该冷却用热交换器的下游侧配置并对所通过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用热交换器的情况下,既可以使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以在该加热用热交换器的上侧和下侧形成旁通通路的方式配置于所述空气流路,也可以使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以仅在该加热用热交换器的上侧形成旁通通路的方式配置于所述空气流路。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所述功能附加装置而向空气附加的功能可以考虑为具有离子附加功能、芳香功能、除臭功能、湿度调节功能、除菌功能中的至少一个。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在空气流路的至少比热交换器位于下游侧的部分被分隔壁分为多个分割流路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中,在使通过了热交换器的空气的流向改变的空调壳体的壁部设置空间划分壁体,该空间划分壁体在与该壁部之间划分未被分隔壁分割的功能附加空间,并且在壁部或空间划分壁体上设置相对于在功能附加空间通过的空气附加规定的功能的功能附加装置,使功能附加空间至少分别经由两处的连通部与各个分割流路连通,在各个分割流路中,使至少一处的连通部以在规定的吹出模式下与其他连通部相比成为低压的方式向多个吹出开口部中的任一个开口,因此能够在各个分割流路中共用功能附加空间,即使在仅设置一个功能附加装置的情况下,都能够从任一分割流路充分地向车室供给附加了功能的空气。
附图说明
图1的(a)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从热交换器开始的下游侧的结构例的侧剖视图,图1的(b)是空调装置的吹出开口部的部分的从上方看到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从热交换器开始的下游侧的结构例的平面剖视图,是从图1的(a)的A-A线看到的图。
图3是表示空间划分壁体和离子发生装置的安装状态的图,(a)是侧剖视图,(b)是立体图。
图4是对通风吹出模式时的空气的流动进行说明的图。
图5是对双向吹出模式时的空气的流动进行说明的图。
图6是表示向驾驶席侧和副驾驶席侧供给附加了离子的空气的模式(All seatsmode:全座席模式)的图,(a)是对功能附加空间中的空气的流动进行说明的从正面看到的图,(b)是对驾驶席用分割流路中的空气的流动进行说明的侧剖视图,(c)是对副驾驶席用分割流路中的空气的流动进行说明的侧剖视图。
图7是表示仅向驾驶席侧供给附加了离子的空气的模式(驾驶席优先模式)的图,(a)是对功能附加空间中的空气的流动进行说明的从正面看到的图,(b)是对驾驶席用分割流路中的空气的流动进行说明的侧剖视图,(c)是对副驾驶席用分割流路中的空气的流动进行说明的侧剖视图。
图8是表示仅向副驾驶席侧供给附加了离子的空气的模式(副驾驶席优先模式)的图,(a)是对功能附加空间中的空气的流动进行说明的从正面看到的图,(b)是对驾驶席用分割流路中的空气的流动进行说明的侧剖视图,(c)是对副驾驶席用分割流路中的空气的流动进行说明的侧剖视图。
图9是对脚部吹出模式时的空气的流动进行说明的图。
图10是表示使空间划分壁体向通风吹出开口部延伸的例子的图。
图11是表示使空间划分壁体的靠近通风吹出开口部的部分以沿着通风吹出开口部的空气的流动的方式弯曲的例子的图。
图12是表示使空间划分壁体的中间部向上游侧突出的例子的图。
图13是表示在空间划分壁体的正下方设置引导壁的情况的例子的图。
图14是表示以使空间划分壁体的靠近脚部吹出开口部的开口端的通路面积变大的方式向上游侧鼓出的例子的图。
图15是表示空间划分壁体的另一例子的图,(a)是从正面上方看到的立体图,(b)是从斜上方看到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适用于仅在加热器芯体的上侧形成旁通通路的空调装置的例子的图。
图17是表示将空间划分壁体设置在空调壳体的壁部的外侧的例子的图,(a)是侧剖视图,(b)是立体图。
图18是表示向脚部吹出开口供给附加了离子的空气的结构例的图,(a)是表示除霜脚部吹出模式的情况的图,(b)是表示脚部吹出模式的情况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车辆用空调装置;
2 空调壳体;
2a 壁部;
3 空气流路;
3a 驾驶席用分割流路;
3b 副驾驶席用分割流路;
4 蒸发器;
5 加热器芯体;
61a,61b,62a,62b 混合风门;
20a 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
20b 副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
30a 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
30b 副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
40 空间划分壁体;
41 功能附加空间;
401a 第一驾驶席用连通部;
401b 第一副驾驶席用连通部;
402a 第二驾驶席用连通部;
402b 第二副驾驶席用连通部;
43 功能附加装置;
44 离子发生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图1和图2中,表示的是在车辆的仪表板内的大致中央搭载的中置型车辆用空调装置1(全中置型或半中置型空调装置)。该空调装置1比对发动机室和车室进行划分的分隔板配置在靠车室侧的位置,经由未图示的进气装置将外部空气(车室外空气)和/或内部空气(车室内空气)导入空调壳体2内。
空调壳体2形成朝向车室流动的空气流路3,在该空气流路3的上游侧配置有能够对所导入的空气进行冷却的冷却用热交换器即蒸发器4,在该蒸发器4的下游侧配置有加热用热交换器即加热器芯体5。
蒸发器4构成制冷循环的一部分,以使导入空调壳体2内的全部空气通过的方式竖立设置在空气流路3内,能够根据需要对所通过的空气进行冷却。
加热器芯体5以发动机的冷却水为热源对所通过的空气进行加热,在该例子中,以在与空调壳体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形成间隙的方式竖立设置。
空气流路3在该例子中通过分隔壁7将蒸发器4的下游侧分为左右两个分割流路(驾驶席用分割流路3a、副驾驶席用分割流路3b),蒸发器4和加热器芯体5以跨过分隔壁7的方式设置并在各分割流路3a,3b中被共用。
因此,在各个分割流路3a,3b中,在加热器芯体5的上侧形成有使通过了蒸发器4的空气不通过加热器芯体5而绕过的上侧旁通通路(驾驶席用上侧旁通通路301a、副驾驶席用上侧旁通通路301b),并且在加热器芯体5的下侧形成有使通过了蒸发器4的空气不通过加热器芯体5而绕过的下侧旁通通路(驾驶席用下侧旁通通路302a、副驾驶席用下侧旁通通路302b)。
需要说明的是,旁通通路301a,301b,302a,302b可以通过调节加热器芯体5在空调壳体2内的设置高度或者通过使与加热器芯体5相对的空调壳体2的上面或下面向从加热器芯体5离开的方向凹陷而形成。
并且,在各个分割流路3a,3b中,在旁通通路301a,301b,302a,302b通过的空气与在加热器芯体5通过的空气的比例能够通过在加热器芯体5的上游侧设置的空气混合风门61a,61b,62a,62b调节。
在该例子中,在驾驶席用分割流路3a中,驾驶席用上侧旁通通路301a的开度通过能够沿着加热器芯体5的端面滑动的驾驶席用上侧空气混合风门61a调节,驾驶席用下侧旁通通路302a的开度通过能够沿着加热器芯体5的端面滑动的驾驶席用下侧空气混合风门62a调节。并且,在副驾驶席用分割流路3b中,副驾驶席用上侧旁通通路301b的开度通过能够沿着加热器芯体5的端面滑动的副驾驶席用上侧空气混合风门61b调节,副驾驶席用下侧旁通通路302b的开度通过能够沿着加热器芯体5的端面滑动的副驾驶席用下侧空气混合风门62b调节。
因此,通过蒸发器4、加热器芯体5、驾驶席用上侧空气混合风门61a和驾驶席用下侧空气混合风门62a来形成对导入驾驶席用分割流路3a的空气的温度进行调节的驾驶席用温度调节单元,并且通过蒸发器4、加热器芯体5、副驾驶席用上侧空气混合风门61b和副驾驶席用下侧空气混合风门62b来形成对导入副驾驶席用分割流路3b的空气的温度进行调节的副驾驶席用温度调节单元,在各个分割流路3a,3b中能够独立地对所通过的空气进行调温。
在驾驶席用分割流路3a的蒸发器4的下游侧形成有加热器芯体5、旁通通路(驾驶席用上侧旁通通路301a、驾驶席用下侧旁通通路302a)和能够使通过了加热器芯体5的空气混合的驾驶席用混合区域303a,在面向该驾驶席用混合区域303a的空调壳体2上形成有对朝向车室的驾驶席空间送出的空气进行供给的多个驾驶席用吹出开口部。
并且,在副驾驶席用分割流路3b的蒸发器4的下游侧形成有加热器芯体5、旁通通路(副驾驶席用上侧旁通通路301b、副驾驶席用下侧旁通通路302b)和能够使通过了加热器芯体5的空气混合的副驾驶席用混合区域303b,在面向该副驾驶席用混合区域303b的空调壳体2上形成有对朝向车室的副驾驶席空间送出的空气进行供给的多个副驾驶席用吹出开口部。
在空调壳体2的面向驾驶席用混合区域303a的上部前方侧和面向副驾驶席用混合区域303b的上部前方侧形成有对朝向车辆的挡风玻璃送出的空气进行供给的共通的除霜吹出开口部10。
并且,在空调壳体2的面向驾驶席用混合区域303a的上部后方侧形成有对朝向驾驶席上方送出的空气进行供给的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20a,在空调壳体2的面向副驾驶席用混合区域303b的上部后方侧形成有对朝向副驾驶席上方送出的空气进行供给的副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20b。
在这里,通风吹出开口部(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20a、副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20b)具备靠近横宽方向(车宽方向)的中央设置的中央通风吹出开口部21(驾驶席用中央通风吹出开口部21a、副驾驶席用中央通风吹出开口部21b)和与该中央通风吹出开口部21相邻且靠近横宽方向(车宽方向)的侧方设置的侧通风吹出开口部22(驾驶席用侧通风吹出开口部22a、副驾驶席用侧通风吹出开口部22b)。
并且,在空调壳体2的面向驾驶席用混合区域303a的下部形成有对朝向驾驶席下方送出的空气进行供给的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30a,在空调壳体2的面向副驾驶席用混合区域303b的下部形成有对朝向副驾驶席下方送出的空气进行供给的副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30b。在该例子中,在空调壳体2的驾驶席侧侧面的下部设有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30a,在空调壳体2的副驾驶席侧侧面的下部设有副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30b。
因此,在空调壳体2的车室侧形成有壁部2a,该壁部2a设置在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20a、副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20b与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30a、副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30b之间的区域,在各个分割流路中与通过了热交换器(蒸发器4、加热器芯体5)的空气碰撞而改变流向。
需要说明的是,除霜吹出开口部10的开度由在该除霜吹出开口部内设置的驾驶席用除霜风门11a和副驾驶席用除霜风门11b调节。并且,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20a(驾驶席用中央通风吹出开口部21a和驾驶席用侧通风吹出开口部22a)的开度由面向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20a(驾驶席用中央通风吹出开口部21a和驾驶席用侧通风吹出开口部22a)设置的驾驶席用通风风门23a调节,副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20b(副驾驶席用中央通风吹出开口部21b和副驾驶席用侧通风吹出开口部22b)的开度由面向副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20b(副驾驶席用中央通风吹出开口部21b和副驾驶席用侧通风吹出开口部22b)设置的副驾驶席用通风风门23b调节。
在这里,驾驶席用侧通风吹出开口部22a和副驾驶席用侧通风吹出开口部22b的开度被调节为无论吹出模式如何都能够常时确保送风量。
并且,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30a的开度由面向该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30a设置的驾驶席用脚部风门31a调节,副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30b的开度由面向该副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30b设置的副驾驶席用脚部风门31b调节。
在这样的空调装置1中,在使通过了热交换器(蒸发器4、加热器芯体5)的空气的流向改变的空调壳体2的所述壁部2a设有空间划分壁体40。
如图3所示,该空间划分壁体40安装于在分隔壁7上设置的切口部7a,以向驾驶席用分割流路3a和副驾驶席用分割流路3b这两个流路突出的方式设置,形成为具备在与空调壳体2的壁部2a之间空出规定的间隔地相对并且跨过分隔壁7设置的矩形形状的正面壁40a和从该正面壁40a的向各分割流路突出的各个侧缘向空调壳体2的壁部2a延伸的侧壁40b,并且成为上端部和下端部敞开的形状。
因此,在空调壳体2的壁部2a与空间划分壁体40之间划分出被空间划分壁体40覆盖并且未被分隔壁7分割的空间(功能附加空间41),该功能附加空间41始终与驾驶席用分割流路3a和副驾驶席用分割流路3b连通。
具体而言,功能附加空间41经由第一驾驶席用连通部401a与驾驶席用分割流路3a(驾驶席用混合区域303a)连通,经由第二驾驶席用连通部402a与驾驶席用分割流路3a(驾驶席用混合区域303a)连通,其中,该第一驾驶席用连通部401a通过空间划分壁体40与壁部2a之间的间隙而靠近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20a形成并且朝向该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20a开口,该第二驾驶席用连通部402a通过空间划分壁体40与壁部2a之间的间隙而靠近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30a设置。
并且,功能附加空间41经由第一副驾驶席用连通部401b与副驾驶席用分割流路3b(副驾驶席用混合区域303b)连通,经由第二副驾驶席用连通部402b与副驾驶席用分割流路3b(副驾驶席用混合区域303b)连通,其中,该第一副驾驶席用连通部401b通过空间划分壁体40与壁部2a之间的间隙而靠近副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20b形成并且朝向该副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20b开口,该第二副驾驶席用连通部402b通过空间划分壁体40与壁部2a之间的间隙而靠近副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30b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例子中,功能附加空间41形成为从上端到下端截面积相等。
而且,在被这样的空间划分壁体40覆盖的空调壳体2的壁部2a设有相对于在所述功能附加空间41中通过的空气附加规定的功能的功能附加装置43。
在该例子中,功能附加装置43作为向在功能附加空间41中通过的空气附加离子的离子发生装置44而构成,安装在空调壳体2的壁部2a的外侧,使产生离子的阴极44a和阳极44b经由在该壁部2a形成的通孔2b面向功能附加空间41。
并且,在该例子中,第一连通部(第一驾驶席用连通部401a和第一副驾驶席用连通部401b)和第二连通部(第二驾驶席用连通部402a和第二副驾驶席用连通部402b)相对于离子发生装置44上下对称地形成,但是与脚部吹出开口部30相比,空间划分壁体40设置在车室侧的壁部2a中更靠近通风吹出开口部20的位置,第一连通部401a,401b朝向通风吹出开口部20a,20b开口,以使得在使通风吹出开口部20a,20b为开的吹出模式时,通过空间划分壁体40周围的空气的流动,使第一连通部401a,401b处的静压低于第二连通部402a,402b处的静压。
对在以上结构中,例如,在驾驶席用分割流路3a和副驾驶席用分割流路3b中,分别如图4所示的那样设定为使空气混合风门61a,61b,62a,62b处于全冷位置(使通过了蒸发器4的空气的全部绕过加热器芯体5而通过旁通通路301a,301b,302a,302b的位置)且仅使通风吹出开口部20a,20b为开的通风吹出模式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这样的吹出模式下,在各个分割流路(驾驶席用分割流路3a、副驾驶席用分割流路3b)中,从空调壳体2内的热交换器4,5的上游侧供给的空气在通过了蒸发器4之后通过上侧旁通通路(驾驶席用上侧旁通通路301a、副驾驶席用上侧旁通通路301b)和下侧旁通通路(驾驶席用下侧旁通通路302a、副驾驶席用下侧旁通通路302b)而到达混合区域(驾驶席用混合区域303a、副驾驶席用混合区域303b)。
被引导到混合区域303a,303b的空气与空间划分壁体40的正面壁40a和空调壳体2的壁部2a碰撞而流向向上方改变,沿着空间划分壁体40的表面和空调壳体2的壁部2a被导向通风吹出开口部20a,20b,并且从各分割流路(驾驶席用分割流路3a、副驾驶席用分割流路3b)经由第二连通部(第二驾驶席用连通部402a、第二副驾驶席用连通部402b)进入功能附加空间41,在附加了由离子发生装置44产生的离子之后从第一连通部(第一驾驶席用连通部401a、第一副驾驶席用连通部401b)返回空气流路3(混合区域303a,303b),被导向通风吹出开口部(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20a、副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20b)。
此时,在各个分割流路3a,3b中,由于沿着空间划分壁体40的表面向通风吹出开口部(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20a、副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20b)流动的空气而在第一连通部(第一驾驶席用连通部401a、第一副驾驶席用连通部401b)产生抽吸效果,第一驾驶席用连通部401a和第一副驾驶席用连通部401b的静压变得比第二驾驶席用连通部402a和第二副驾驶席用连通部402b的静压低。因此,功能附加空间41内的空气经由第一驾驶席用连通部401a被牵引(吸引)到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20a,经由第一副驾驶席用连通部401b被牵引(吸引)到副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20b,并且驾驶席用混合区域303a的空气经由第二驾驶席用连通部402a被吸引到功能附加空间41吸引,副驾驶席用混合区域303b的空气经由第二副驾驶席用连通部402b被吸引到功能附加空间41。
因此,相对于各个分割流路3a,3b供给在功能附加空间41中附加了离子的空气,因此能够使用一个离子发生装置44从各个分割流路向车室供给附加了离子的空气。因此,不需要在每个分割流路配置离子发生装置,即使在有限的设置空间中设置空调装置的情况下也能够消除带来障碍的问题。
接着,对例如图5所示的那样,在驾驶席侧和副驾驶席侧,分别设定为使空气混合风门6a,6b处于中间位置(使通过了蒸发器4的空气通过加热器芯体5并且通过旁通通路(上侧旁通通路301a,301b和下侧旁通通路302a,302b)的位置)且使通风吹出开口部20a,20b和脚部吹出开口部30a,30b为开的双向吹出模式的情况进行说明。
在该吹出模式下,供给到空调壳体2内的空气在通过了蒸发器4之后分为在上侧旁通通路301a,301b和下侧旁通通路302a,302b通过的空气和在加热器芯体5通过的空气,在加热器芯体5的后方合流并且与空调壳体2的壁部2a或空间划分壁体40的正面壁40a碰撞而改变流向。
其中,与空间划分壁体40的正面壁40a碰撞的空气的一部分的流向向上侧改变而朝向通风吹出开口部20a,20b流动,其余部分的流向向下侧改变而朝向脚部吹出开口部30a,30b流动,但是由于沿着空间划分壁体40的表面朝向通风吹出开口部20a,20b流动的空气而在第一驾驶席用连通部401a和第一副驾驶席用连通部401b产生抽吸效果,第一驾驶席用连通部401a和第一副驾驶席用连通部401b与第二驾驶席用连通部402a和第二副驾驶席用连通部402b相比相对地成为低压,功能附加空间41内的空气被牵引到第一连通部401a,401b,各分割流路3a,3b内(混合区域303a,303b内)的空气从第二连通部402a,402b被吸引到功能附加空间41,能够将在功能附加空间41中由离子发生装置44附加了离子的空气向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20a和副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20b供给。
这样,在驾驶席侧和副驾驶席侧使通风吹出开口部为开的吹出模式(all seatsmode:全坐席模式)下,在驾驶席用分割流路3a和副驾驶席用分割流路3b中共用功能附加空间41,因此如图6所示的那样经由第二驾驶席用连通部402a和第二副驾驶席用连通部402b而吸引到功能附加空间41的空气在功能附加空间41中部分地混合,但是在功能附加空间41内附加了离子之后没有停滞于此而经由第一驾驶席用连通部401a向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20a供给,并且经由第一副驾驶席用连通部401b向副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20b供给。
并且,在设为仅向驾驶席供给空调空气的驾驶席优先模式(使副驾驶席的开口部全部为闭的模式)的情况下,由于第一驾驶席用连通部401a中的抽吸效果,第一驾驶席用连通部401a相对地成为低压,因此如图7所示,驾驶席用混合区域303a和副驾驶席用混合区域303b的空气经由第二驾驶席用连通部402a和第二副驾驶席用连通部402b被吸引到功能附加空间41而被牵引到第一驾驶席用连通部401a,因此能够向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20a充分地供给附加了离子的空气。
同样,在设为仅向副驾驶席供给空调空气的副驾驶席优先模式(使驾驶席的开口部全部为闭的模式)的情况下,由于第一副驾驶席用连通部401b中的抽吸效果,第一副驾驶席用连通部401b相对地成为低压,因此如图8所示,驾驶席用混合区域303a和副驾驶席用混合区域303b的空气经由第二驾驶席用连通部402a和第二副驾驶席用连通部402b被吸引到功能附加空间41而被牵引到第二驾驶席用连通部401b,因此能够向副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20b充分地供给附加了离子的空气。
这样,在从任一分割流路向车室供给空气的情况下,在各个分割流路3a,3b都共用功能附加空间41,因此无论从哪个分割流路都能够充分地向车室供给由一个离子发生装置44附加了离子的空气。
并且,在如图9所示的那样使空气混合风门6a,6b处于全热位置(使通过了蒸发器4的空气仅通过加热器芯体5的位置)且使除霜吹出开口部10为闭、使中央通风吹出开口部21为闭、使侧通风吹出开口部22和脚部吹出开口部30为开的脚部吹出模式下,通过将空间划分壁体设置在侧通风吹出开口部的附近,在第一连通部(第一驾驶席用连通部401a、第一副驾驶席用连通部401b)产生对功能附加空间41的空气进行牵引的抽吸效果,从而能够从侧通风吹出开口部向车室供给附加了离子的空气。
以上,对向通风吹出开口部20供给附加了离子的空气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作为在各个分割流路3a,3b中更有效地将附加了离子的空气向通风吹出开口部20a,20b供给的方法,可以采用图10至图15所示的变形例。
其中,图10的例子使第一连通部401a,401b与通风吹出开口部20a,20b的距离比第二连通部402a,402b与脚部吹出开口部30a,30b的距离短,并且使第一连通部401a,401b直接向通风吹出开口部20a,20b敞开,由此将附加了离子的空气直接向通风吹出开口部20a,20b供给。
在这样的结构中,第一连通部401a,401b与通风吹出开口部20a,20b直接连通,因此容易得到抽吸效果,能够更有效地将在功能附加空间41中附加了离子的空气向通风吹出开口部20a,20b供给。
在上述图10所示的结构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提高抽吸效果,可以如图11所示的那样使空间划分壁体40的上端部沿着通风吹出开口部20a,20b的内壁面朝向开口端延伸设置,以使得第一连通部41a进入通风吹出开口部20。
并且,空间划分壁体40可以如图12所示的那样构成为使从上游流动的空气所碰撞的正面壁40a的中间部向上游侧(混合区域303a,303b)突出。
在这样的结构中,从上游流来的空气在空间划分壁体40的正面壁40a处顺利地向上侧和下侧分开,因此在空间划分壁体40的前面难以形成空气停留的区域,并且能够使空气的流动可靠地上下定向,能够提高连通部处的抽吸效果。
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为了提高向通风吹出开口部开口的第一连通部401a,401b中的抽吸效果而使空气分岔的位置靠近正面壁40a的下部,以使得与正面壁40a碰撞的空气的大部分朝向通风吹出开口部(朝向上方)流动。
在图13的例子中,在空间划分壁体40的第二连通部402a,402b的下方设有从空调壳体2的壁部2a向内侧突出设置的板状的引导部45,挡住从该引导部45的上方向下方流动的空气而容易将其向第二连通部402a,402b引导。
在这样的结构中,即使在脚部吹出开口部30开口的情况下,也能够阻止空间划分壁体的正下方的空气被导向脚部吹出开口部而抑制空气在第二连通部402a,402b的附近被牵引到下方,能够促进第一连通部401a,401b处的抽吸效果对功能附加空间41的空气的吸引。
并且,用于将空气容易地导入功能附加空间41的机构也可以如图14所示的那样设置于空间划分壁体40。例如,可以通过使空间划分壁体40的下端部向混合区域303a,303b侧鼓出而在空间划分壁体40的下端部形成使开口面积变大的引导部40c,容易形成向功能附加空间41进入的空气的流动。
并且,上述空间划分壁体40表示的是从使功能附加空间41与空气流路3连通的第一连通部41a到第二连通部41b使流路截面积大致相等的例子,但是例如也可以如图15所示的那样在中间部使流路截面积缩小(与两端的连通部401a,401b,402a,402b相比使流路截面积变小)。在该图15的例子中,使功能附加空间41的截面为半圆状而成为以在空间划分壁体40的中间部流路截面积最小的方式平缓地使中间部凹陷的形状。
在这样的结构中,空气容易向功能附加空间41导入,并且被吸引到功能附加空间41的空气被离子发生装置44附加离子并且在中间部流速变快,然后从通路截面积较大的连通部(第一连通部401a,401b)放出,因此附加了离子的空气不与空间划分壁体40碰撞而迅速地向通风吹出开口部20a,20b供给。因此,能够避免附加了离子的空气与空间划分壁体40碰撞而功能降低(离子消失),并且能够通过使附加了离子的空气流速加快而可靠地向通风吹出开口部20a,20b供给。
在以上结构中,对在加热器芯体5的上侧形成上侧旁通通路301a,301b,在加热器芯体5的下侧形成下侧旁通通路302a,302b,利用不同的空气混合风门61a,61b,62a,62b来调节各个旁通通路301a,301b,302a,302b的开度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在如图16所示的那样在各个分割流路3a,3b中仅在加热器芯体5的上方形成旁通通路301a,301b,利用一个空气混合风门61a,61b对通过该旁通通路301a,301b的空气与通过加热器芯体5的空气的比例进行调节的空调装置中,也能够通过采用同样的结构来得到同样的作用效果。
在以上例子中,表示的是将离子发生装置44设置在空调壳体2的壁部2a的外侧的例子,但也可以设置在壁部2a的内侧,还可以设于空间划分壁体40。
并且,在上述例子中,表示的是将空间划分壁体40设置在空调壳体2的内侧(壁部2a的内表面)的例子,但也可以如图17所示的那样在空调壳体2的外侧(壁部2a的外表面)设置空间划分壁体40,在由该空间划分壁体40覆盖的空调壳体2的壁部2a或者空间划分壁体40上设置功能附加装置43(离子发生装置44)。
在该图17所示的例子中,将空间划分壁体40形成为与空调壳体2的壁部2a相对的部分敞开的箱体状,以跨越分隔壁7的方式从外侧安装于空调壳体2的壁部2a,在空间划分壁体40的内侧,在与壁部2a之间形成功能附加空间41。而且,在与空调壳体2的壁部2a相对的空间划分壁体40的内表面固定离子发生装置44,能够相对于功能附加空间41内的空气附加离子。
在被空间划分壁体40覆盖的空调壳体2的壁部2a以面向功能附加空间41的上端部和下端部并且跨过分隔壁7的方式设有开口部2c,2d。通过面向该功能附加空间41的上端部的开口部2c中向驾驶席用分割流路3a开口的部分,形成使功能附加空间41与驾驶席用分割流路3a连通并且靠近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开口的第一驾驶席用连通部401a,通过面向该功能附加空间41的上端部的开口部2c中向副驾驶席用分割流路3b开口的部分,形成使功能附加空间41与副驾驶席用分割流路3b连通并且靠近副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开口的第一副驾驶席用连通部401b。
并且,通过面向功能附加空间41的下端部的开口部2d中向驾驶席用分割流路3a开口的部分,形成使功能附加空间41与驾驶席用分割流路3a连通并且靠近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开口的第二驾驶席用连通部402a,通过面向功能附加空间41的下端部的开口部2d中向副驾驶席用分割流路3b开口的部分,形成使功能附加空间41与副驾驶席用分割流路3b连通并且靠近副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开口的第二副驾驶席用连通部402b。
在这样的结构中,在与空调壳体2的壁部2a碰撞而流向向通风吹出开口部20a,20b改变的空气通过第一连通部401a,401b的近前时,在第一连通部401a,401b产生抽吸效果,该第一连通部401a,401b的静压与第二连通部402a,402b的静压相比相对地变低。因此,在各个分割流路3a,3b中,混合区域303a,303b的空气的一部分从第二连通部402a,402b被吸引到功能附加空间41,在该功能附加空间41中由离子发生装置44附加了离子之后从第一连通部401a,401b回到混合区域303a,303b并朝向通风吹出开口部20a,20b流动,因此能够在各分割流路3a,3b中向通风吹出开口部20a,20b充分地供给附加了离子的空气。
在以上例子中,描述的是经由通风吹出开口部20a,20b供给在功能附加空间41中附加了离子的空气的例子,但是在需要经由脚部吹出开口部30a,30b供给附加了离子的空气的情况下,可以对空间划分壁体40的设置位置和形状进行调节,以使得在脚部吹出开口部30a,30b为开的吹出模式(除霜脚部吹出模式、脚部吹出模式),与脚部吹出开口部30a,30b接近的第二连通部402a,402b而与第一连通部401a,401b相比成为低压。
例如,可以如图18所示的那样使朝向脚部吹出开口部30开口的空间划分壁体40的第二连通部41a以向脚部吹出开口部30a,30b靠近的方式向下方延伸,使第二连通部402a,402b中的抽吸效果变大。
并且,作为图18的变形例,为了向通风吹出开口部供给离子,例如可以将所例示的各种形态与图18的形态组合而同样地使用。例如,可以将引导部设置在第一连通部401a,401b的正上方,或者使正面壁40a的中间部向上游侧突出以使得在空间划分壁体40的正面向脚部吹出开口部分流的空气变多,或者使空间划分壁体的上端部向混合区域侧鼓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上例子中,作为向通过了功能附加空间的空气附加功能的功能附加装置,例举了将离子附加于空气的离子发生装置44的例子,但也可以置换成附加芳香功能的芳香发生装置、附加除臭功能的除臭装置、附加湿度调节功能的湿度调节装置、附加除菌功能的除菌装置中的任一种,也可以适当地组合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表示的是空气流路被分隔壁分为左右的分割流路而能够左右独立调温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例子,但是在通过分隔壁在上下形成分割流路的情况或形成三个以上的分割流路的情况下,也可以成为以跨过分隔壁7的方式设置空间划分壁体40而在多个分割流路中共用功能附加空间41的结构。

Claims (11)

1.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1),向车室内放出附加了功能的空气,具备:
空调壳体(2),其在内部形成有空气流路(3),具备能够将所导入的空气向车室内供给的多个吹出开口部(10,20a,20b,30a,30b);
热交换器(4,5),其配置在所述空调壳体(2)内,使所导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
所述空气流路(3)的至少比所述热交换器(4)位于下游侧的部分被分隔壁(7)分为多个分割流路(3a,3b),
所述车辆用空调装置(1)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空调壳体(2)的壁部且使通过了所述热交换器(4,5)的空气的流向改变的壁部(2a)设置空间划分壁体(40),该空间划分壁体(40)在与该壁部之间划分不被所述分隔壁(7)分割的功能附加空间(41),
在所述壁部(2a)或所述空间划分壁体(40)上设置功能附加装置(43),该功能附加装置(43)相对于在所述功能附加空间(41)通过的空气附加规定的功能,
多个吹出开口部具备供给向车室上方吹出的空气的通风吹出开口部(20a,20b)和供给向车室下方吹出的空气的脚部吹出开口部(30a,30b),
所述空间划分壁体(40)设置于所述通风吹出开口部(20a,20b)与所述脚部吹出开口部(30a,30b)之间的所述壁部(2a),
通过所述分隔壁(7),所述空气流路(3)的至少比所述热交换器(4)位于下游侧的部位被分割为驾驶席用分割流路(3a)和副驾驶席用分割流路(3b),所述通风吹出开口部被分割为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20a)和副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20b),所述脚部吹出开口部被分割为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30a)和副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30b),
通过了所述热交换器(4,5)的空气与所述壁部(2a)及所述空间划分壁体(40)的正面壁(40a)碰撞而改变流动方向,一部分沿着流动方向朝向上侧向所述通风吹出开口部(20a,20b)流动,剩余部分朝向下侧向所述脚部吹出开口部(30a,30b)流动,
所述功能附加空间(41)至少分别经由两处的连通部(401a,402a,401b,402b)与各个所述分割流路(3a,3b)连通,
所述连通部(401a,402a,401b,402b)在各个所述分割流路(3a,3b)中,以在规定的吹出模式时至少一处的连通部(401a,401b)的压力变得比其他连通部(402a,402b)的压力低的方式使所述至少一处的连通部(401a,401b)向所述多个吹出开口部(10,20a,20b,30a,30b)中的任一个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附加空间(41)经由靠近所述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20a)设置的第一驾驶席用连通部(401a)和靠近所述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30a)设置的第二驾驶席用连通部(402a)与所述驾驶席用分割流路(3a)连通,并且经由靠近所述副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20b)设置的第一副驾驶席用连通部(401b)和靠近所述副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30b)设置的第二副驾驶席用连通部(402b)与所述副驾驶席用分割流路(3b)连通,
所述第一驾驶席用连通部(401a)以在使所述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20a)为开的吹出模式时与所述第二驾驶席用连通部(402a)相比成为低压的方式向所述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20a)开口,所述第一副驾驶席用连通部(401b)以在使所述副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20b)为开的吹出模式时与所述第二副驾驶席用连通部(402b)相比成为低压的方式向所述副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20b)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所述功能附加空间(41)经由靠近所述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20a)设置的第一驾驶席用连通部(401a)和靠近所述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30a)设置的第二驾驶席用连通部(402a)与所述驾驶席用分割流路(3a)连通,并且经由靠近所述副驾驶席用通风吹出开口部(20b)设置的第一副驾驶席用连通部(401b)和靠近所述副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30b)设置的第二副驾驶席用连通部(402b)与所述副驾驶席用分割流路(3b)连通,
所述第二驾驶席用连通部(402a)以在使所述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30a)为开的吹出模式时与所述第一驾驶席用连通部(401a)相比成为低压的方式向所述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30a)开口,所述第二副驾驶席用连通部(402b)以在使所述副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30b)为开的吹出模式时与所述第一副驾驶席用连通部(401b)相比成为低压的方式向所述副驾驶席用脚部吹出开口部(30b)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在各个所述分割流路(3a,3b)中,相对地成为低压的连通部(401a,401b)形成于与所述其他连通部(402a,402b)相比靠近吹出开口部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在各个所述分割流路(3a,3b)中,所述空间划分壁体(40)配置在比所述壁部(2a)位于内侧的位置,使从上游流动的空气所碰撞的面的中间部向上游侧突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在各个所述分割流路(3a,3b)中,在所述空间划分壁体(40)的形成有所述其他连通部(402a,402b)的部分或该部分的附近设有使空气容易向所述其他连通部(402a,402b)导入的引导部(45,40c)。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通过所述空间划分壁体(40)而划分的所述功能附加空间(41)形成为中间部的通路截面积小于所述连通部的通路截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所述空间划分壁体(40)配置在比所述空调壳体(2)的所述壁部(2a)位于外侧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所述热交换器具有对通过的空气进行冷却的冷却用热交换器(4)和在该冷却用热交换器(4)的下游侧配置并对通过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用热交换器(5),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5)以在该加热用热交换器(5)的上侧和下侧形成旁通通路(301a,301b,302a,302b)的方式配置于所述空气流路(3)。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所述热交换器具有对通过的空气进行冷却的冷却用热交换器(4)和在该冷却用热交换器(4)的下游侧配置并对通过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加热用热交换器(5),所述加热用热交换器(5)以仅在该加热用热交换器(5)的上侧形成旁通通路(301a,301b)的方式配置于所述空气流路(3)。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
通过所述功能附加装置(43)而向空气附加的功能为离子附加功能、芳香功能、除臭功能、湿度调节功能、除菌功能中的至少一个。
CN202010557992.3A 2019-06-28 2020-06-18 车辆用空调装置 Active CN1121408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20764A JP7159522B2 (ja) 2019-06-28 2019-06-28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19-120764 2019-06-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40832A CN112140832A (zh) 2020-12-29
CN112140832B true CN112140832B (zh) 2023-11-17

Family

ID=71138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57992.3A Active CN112140832B (zh) 2019-06-28 2020-06-18 车辆用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756917A1 (zh)
JP (1) JP7159522B2 (zh)
CN (1) CN11214083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10220A (ja) * 2004-06-25 2006-01-12 Denso Corp 空調装置
JP2008189246A (ja) * 2007-02-07 2008-08-21 Calsonic Kansei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DE102008049278A1 (de) * 2008-09-26 2010-04-01 Behr Gmbh & Co. Kg Mehrzonenklimaanlage
CN204956008U (zh) * 2015-08-11 2016-01-13 株式会社电装 带有离子发生器的汽车空调
CN108349351A (zh) * 2015-11-20 2018-07-31 株式会社电装 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09070700A (zh) * 2016-04-05 2018-12-21 株式会社电装 车辆用空调装置
KR20190061776A (ko) * 2017-11-28 2019-06-05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이온발생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32349B2 (ja) 1996-03-14 2003-08-04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空調装置
US6991532B2 (en) * 2003-12-09 2006-01-31 Valeo Climate Control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contamination for automotive HVAC systems
KR20070064936A (ko) * 2005-12-19 2007-06-22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차량용 좌,우 독립 공조장치
JP2008254549A (ja) 2007-04-04 2008-10-23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4333779B2 (ja) * 2007-05-25 2009-09-16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
JP2011038747A (ja) * 2009-08-18 2011-02-24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放電装置を備えた送風装置
KR101315801B1 (ko) * 2011-10-20 2013-10-08 한라비스테온공조 주식회사 차량용 공조장치
FR3011743B1 (fr) * 2013-10-10 2017-09-01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Dispositif de diffusion de parfum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10220A (ja) * 2004-06-25 2006-01-12 Denso Corp 空調装置
JP2008189246A (ja) * 2007-02-07 2008-08-21 Calsonic Kansei Corp 車両用空調装置
DE102008049278A1 (de) * 2008-09-26 2010-04-01 Behr Gmbh & Co. Kg Mehrzonenklimaanlage
CN204956008U (zh) * 2015-08-11 2016-01-13 株式会社电装 带有离子发生器的汽车空调
CN108349351A (zh) * 2015-11-20 2018-07-31 株式会社电装 车辆用空调装置
CN109070700A (zh) * 2016-04-05 2018-12-21 株式会社电装 车辆用空调装置
KR20190061776A (ko) * 2017-11-28 2019-06-05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이온발생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56917A1 (en) 2020-12-30
CN112140832A (zh) 2020-12-29
JP2021006416A (ja) 2021-01-21
JP7159522B2 (ja) 2022-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60073B2 (en)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
US10639969B2 (en)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
JP4287848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00071748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06036032A (ja)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
KR101113669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WO2017145468A1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12140832B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JP2003326948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KR101602173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JP7330745B2 (ja)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KR20150137032A (ko) 자동차 공조 시스템용 공기 분배 어셈블리
KR102136606B1 (ko) 자동차용 공조 시스템
WO2020262276A1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04058940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KR20190032207A (ko) 자동차용 냉난방 장치
EP4342696A1 (en) Vehicle air-conditioning device
KR101492147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CN114616113B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KR100759794B1 (ko) 좌,우 독립 제어 방식의 자동차용 공기 조화 장치
WO2020230562A1 (ja) 空気吹出部
KR102336365B1 (ko) 자동차용 공기 조화 장치
CN110494309B (zh) 送风装置
JP2002046451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14929493A (zh) 车辆用空调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