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19541A - 插座体 - Google Patents

插座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19541A
CN112119541A CN201980027598.4A CN201980027598A CN112119541A CN 112119541 A CN112119541 A CN 112119541A CN 201980027598 A CN201980027598 A CN 201980027598A CN 112119541 A CN112119541 A CN 1121195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
socket body
socket
central axis
exten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2759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19541B (zh
Inventor
拉尔斯·博利格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eubli Electrical Connectors AG
Original Assignee
Staeubli Electrical Connector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eubli Electrical Connectors AG filed Critical Staeubli Electrical Connectors AG
Publication of CN1121195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95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195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95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01R13/111Resilient sockets co-operating with pins having a circular transverse s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5/00Milling-cutters
    • B23C5/02Milling-cut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cutter
    • B23C5/08Disc-type cutt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4Resiliently-mounted rigid sock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5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 H01R13/187Pins, blades or sockets having separate spring member for producing 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with spring member in the sock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93Means for increasing contact pressure at the end of 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 e.g. zero insertion force or no fri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插座体(1),其包括插座空间(3),该插座空间由插座壁(2)限定并且沿中心轴线(M)延伸以容纳插销,其中,插座空间(3)具有插座开口(22),该插座开口被前表面(6)包围,并且经由该插座开口能够将插销推入到插座空间(3)中,其中,如在横向于中心轴线(M)的横截面中所看到的,切口(4)与中心轴线(M)成一定角度(α)延伸穿过插座壁(2),使得形成弹簧接片(5),该弹簧接片(5)弯曲到插座开口(3)中,并且其中,如从插座体(1)的前表面(6)所看到的,切口(4)具有右侧部分(7)和左侧部分(8),其中,中心平面(ME)在所述两个部分(7、8)之间居中地延伸通过中心轴线(M),其特征在于,如从插座体(1)的外部所看到的,切口(4)的上切口表面(16)仅与插座壁(2)的壳体表面(11)相交,而不与前表面(6)相交。

Description

插座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插座体,以及一种用于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相应插座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电插接连接的插座体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这种插座体具有能够将插销推入其中的插座开口。在插销的外部与插座开口的内部之间建立电接触。
FR 2 596 588示出了这种插座体的示例。该插座体具有从前侧延伸到插座体中的切口。因此,产生了朝向插座开口弯曲的接片,使得插座开口的横截面的尺寸减小。接片略有弹性,并且与插销接触。切口的形成所带来的一个缺点在于,当插销被推入时,接片可能将插销推离推入轴线。因此,需要增加的插入力以在插座体与插销之间产生电插接连接。
发明内容
从该现有技术出发,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的插座体。特别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接片的插座体,该接片为插销产生改进的接触特性。
该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主题实现。插座体因此包括插座空间,该插座空间由插座壁限定并且沿中心轴线延伸以容纳插销。如在横向于中心轴线的横截面中所看到的,至少一个切口与中心轴线成一定角度倾斜延伸穿过插座壁,使得形成至少一个弹簧接片,该弹簧接片弯曲到插座空间中。如从插座体的前表面所看到的,至少一个切口还具有右侧部分和左侧部分,其中,中心平面在这两个部分之间居中地延伸通过中心轴线。至少一个切口的上切口表面仅与插座体的壳体表面相交,而不与插座体的前表面相交。
由于上切口表面仅与壳体表面相交而不与插座体的前表面相交的事实,因此能够提供对弹簧接片的弹簧特性的进行改进的切口。特别地,能够对弹簧特性进行改进,使得需要更大的力来将弹簧接片弯曲到插座开口中,并且使得能够在插座开口中的插头上提供更大的接触力。
此外,由于能够将弹簧接片形成得相对较短,因此能够提高弹簧接片的刚性。因此,在相同的弹簧特性和相同的接触特性的同时,能够实现更高数量的插接循环。
切口优选通过机加工提供,尤其是借助于铣刀通过铣削提供。
角度被定义为切口的一般倾斜角。特别是在弹簧接片的未变形状态下。如果弹簧接片相应地处于未变形状态,则上切口表面和下切口表面以所述角度延伸。在变形状态下,能够确定下切口表面处的角度,并且相对于中心轴线,上切口表面比下切口表面稍微平坦。
根据弹簧接片的形状和数量,
-在推入到插座空间中的插销之间以及在插座空间的表面与弹簧接片之间提供电接触;或者
-在推入到插座空间中的插销之间以及在弹簧接片之间提供电接触。
弹簧接片利用其自由端朝向插座开口定向。这意味着,在推入到插座空间中的过程中,在相对较小的推入深度的情况下,插座体已经与弹簧接片接触。因此,所需的插入力急剧增加,从而实现定义的推入过程。
切口的数量能够是根据实施例可变的,这也改变了弹簧接片的数量。针对每个切口形成一个弹簧接片。可以精确地布置一个单独的切口。在其他变型中,可以想到两个或三个或四个或甚至更多个切口以及弹簧接片的相应数量。切口优选设置为围绕插座体的圆周分布,其中,切口之间的距离形成为在各种情况下均相同。还可以的是,在中心轴线的方向上,几个切口彼此间隔开布置。
切口优先布置为使得形成从插座体的前表面延伸到用于容纳插销的插座空间中的圆柱形的引导部,圆柱形的引导部具有完全围绕中心轴线延伸的内壁。如在推入方向上所看到的,圆柱形的引导部首先邻接插座开口,其中,弹簧接片随后伸入插座空间中,进一步增加进入到插座空间中的深度。换句话说,这意味着圆柱形的引导部邻接插座开口,在将插销推入插座开口的过程中,圆柱形的引导部相应地通过其内壁引导插销。这样做的优点在于,在插销撞到弹簧接片之前,插销的中心轴线与插座空间的中心轴线共线地对齐。
如从插座体的前表面所看到的,引导部优选具有插座空间的直径的5%至100%或插座空间的直径的20%至50%的引导长度。在该长度范围内,实现良好的的引导效果。
插座体在弹簧接片的区域中具有外凹槽,该外凹槽从壳体表面延伸到插座体中,其中,该凹槽形成为使弹簧接片的灵活性增加。该凹槽特别优选地布置在与切口的最低位置的区域相反的壳体表面的外部上。外凹槽优选通过机加工提供,尤其是通过铣刀工具由铣削提供。
凹槽整体上削弱了弹簧接片,但是其优点在于,弹簧接片的弹簧特性能够根据应用领域随着凹槽的大小和/或形状而变化。其中一个变化能够尤其是弹簧接片的刚性的降低。
外凹槽优选具有平坦的凹槽表面,如在横截面中所看到的,该平坦的凹槽表面与中心轴线成一定角度倾斜地定向。平坦的凹槽表面相应地在平坦表面中延伸,并且形成圆柱形部分。
凹槽表面优选部分地延伸到插座空间中。凹槽表面特别优选地以这样的方式延伸到插座空间中,使得形成功能开口。功能开口能够例如用作检查开口。通过该检查开口能够检查插销的完全和/或正确推入。替代地,功能开口能够用于经由检查开口将在插入过程中产生的灰尘导出。
如从前表面所看到的,凹槽表面优选延伸到与至少一个切口相同的切口深度。替代地,如从前表面所看到的,凹槽表面延伸到比至少一个切口的切口深度更浅或更大的深度。能够通过切口表面的深度的变化来改变弹簧特性和/或灵活性。
术语“凹槽表面的深度”是指切口表面从前侧在中心轴线方向上的最大扩展。
凹槽表面的末端区域优选地在凹槽的最低位置形成为利用倒圆进行倒圆。然后,过渡表面与倒圆相邻接,该过渡表面形成到壳体表面中的过渡。通过倒圆能够使末端区域的切口效应最小,因此弹簧接片不易断裂。
外凹槽优选具有端面,其中,端面优选与凹槽表面成基本上90°的角度。端面能够直接邻接凹槽表面或者经由凹槽表面的倒圆间接地邻接凹槽表面。
优选地,切口在上侧由上切口表面限定,并且在底侧由下切口表面限定,在弹簧接片未弯曲的情况下,该切口表面优选彼此平行地延伸。弹簧接片优选地在变形状态下放置为使得上切口表面利用其自由端与下切口表面接触。由于这种接触,在插座体的制造过程中,能够实现弹簧接片的简单而又特定的变形。替代地,弹簧接片在变形状态下优选地放置为使得上切口表面的自由端不与下切口表面接触。
因此,切口基本上由上切口表面和下切口表面限定。术语上和下在切口表面的情况下应被理解为,使得在横截面中所看到的下切口表面比上切口表面更靠近插座空间。
凹槽表面优选平行于切口的切口表面延伸,使得如在与凹槽表面成直角的凹槽表面的区域中所看到的,弹簧接片具有恒定厚度。替代地,凹槽表面与切口的切口表面、尤其是与切口的上切口表面成一定角度倾斜地延伸,使得如在与凹槽表面成直角的凹槽表面的区域中所看到的,弹簧接片具有可变厚度。
下切口表面优选从插座体的前表面延伸到插座体中。这意味着,切口从壳体表面和前表面延伸进入到插座体中。替代地,下切口表面也能够从插座体的壳体表面延伸到插座体中。
如在横截面中所看到的,切口优选地与中心轴线相交,从而延伸到中心轴线以下。这样做的优点在于,能够增加弹簧接片的厚度。然而,替代地,切口也能够仅在中心轴线上方延伸。
另外的有利实施例的特征在于,切口如所看到的横向于中心轴线并且平行于切口的切口表面延伸完全穿过插座体;
和/或
如在中心轴线的方向上所看到的,切口具有小于最大切口深度的10%的切口宽度;
和/或
如在横截面中所看到的,切口与中心轴线成2°至45°、尤其是成10°至30°的角度。
优选地,大直径的插座体的切口宽度大于小直径的插座体的切口宽度。这意味着,在插座体具有更大直径的情况下,提供具有更大切口宽度的切口,而在插座体具有更小直径的情况下,提供具有更小切口宽度的切口。
这些另外的有利实施例的优点特别在于,能够进一步优化弹簧接片的弹簧特性并使之适应于应用。
切口优选具有切口基座,该切口基座形成为利用倒圆进行倒圆,该倒圆将两个切口表面相互连接。右侧部分的倒圆的中心点和左侧部分的倒圆的中心点位于公共平面中,该公共平面与中心平面成直角。
切口优选具有侧边缘,该侧边缘在与所述中心平面成直角并且延伸通过中心轴线的投影平面中具有椭圆一部分的形状。
凹槽优选具有侧边缘,该侧边缘在与所述中心平面成直角并且延伸通过中心轴线的投影平面中具有椭圆部分的形状。
所述切口表面优选为平坦的圆柱形部分的表面的一部分,该圆柱形部分与中心轴线成一定角度倾斜地延伸。
所述凹槽表面优选为平坦的圆柱形部分的表面的一部分,该圆柱形部分与中心轴线成一定角度倾斜地延伸。
凹槽表面和所述切口表面优选为平坦的表面。术语平坦的表面是指在平面中延伸的表面。
在用于制造根据上述描述的插座体的方法的情况下,在第一步骤中,制造插座体,并且在随后的第二步骤中,利用铣刀、尤其是利用盘式铣刀制造切口。因此,制造插座体非常简单。特别地,用铣刀制造切口是有利的。
凹槽也优选地利用铣刀、尤其是利用盘式铣刀来制造。
特别优选地,用于制造凹槽的盘式铣刀与用于制造切口的盘式铣刀优选布置在相同的铣刀轴上。因此,能够利用一个铣削过程来制造切口以及凹槽。
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指出了另外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下面基于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这些附图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不以限制性的方式解释。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插座体的透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插座体的侧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图1的插座体的平面图;
图4示出了根据图3的沿剖面线A-A的剖面表示;
图5示出了具有铣刀的根据前述附图的插座体的详细视图;
图6a/6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插座体的第二实施例的视图;
图7a/7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插座体的第三实施例的视图;
图8a/6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插座体的第四实施例的视图;并且
图9a/9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插座体的第五实施例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插座体1的一个实施例。插座体1用于容纳在附图中未被示出的插销,其中,能够在插座体1与插销之间产生电接触。插座体1通常安装在电绝缘壳体中,该电绝缘壳体在附图中未被示出。
插座体1包括插座空间3,该插座空间由插座壁2限定并且沿中心轴线M延伸以容纳插销。插销被推入插座空间3,并且在插座体1与插销之间产生电接触。插座空间3在前侧具有前表面6。前表面6包围插座开口22,插销能够经由该插座开口被推入插座空间3中。在与前表面6相反的一侧,插座体包括接触部分24,该接触部分具有开口25。接触部分24及其开口25用于连接到另外的电气元件,例如,连接到线缆。
如在横向于中心轴线M的横截面中所看到的,切口4与中心轴线M成一定角度地以角度α倾斜地延伸穿过插座壁2。根据图2、4和5绘制出角度α。
切口4延伸穿过插座壁2,使得形成弹簧接片5。产生切口4之后,弹簧接片5弯曲到插座开口3中或抵靠插座开口3永久变形。
弹簧接片5基本上用作弹簧元件,该弹簧元件作用在被推入插座空间3的插销上,使得能够在插座空间3的内壁10与插销的外部之间产生电接触。在图4和其他实施例的附图中示出,弹簧接片5伸入到插座空间中。
角度α被定义为未变形状态下的切口4的一般倾斜角。如果弹簧接片5处于未变形状态,则上切口表面16和下切口表面17以所述角度α延伸。在变形状态下能够确定下切口表面17处为角度α。由于弹簧接片5的变形,上切口表面16以比角度α稍微更加平坦的角度朝向插座空间3延伸。下切口表面17以角度α延伸。如在横截面中所看到的,切口4与中心轴线M成2°至45°,尤其成10°至30°的角度。这意味着,下切口表面17与中心轴线M成2°至45°,尤其成10°至30°的角度。
如从插座体1的前表面6所看到的,切口4延伸有右侧部分7和左侧部分。两个部分7、8相应地在图1的透视图和图3的平面图中被示出。中心平面ME在两个部分7、8之间居中地延伸穿过中心轴线M。中心平面ME形成对于插座体1而言对称的平面。
如从插座体1的外部所看到的,切口4的上切口表面16仅与插座壁2的壳体表面11相交,而不与前表面6相交。因此,如上所述,能够提供改进的弹簧接片5。
在所示实施例中,上切口表面16具有平坦的圆柱体截面的结构。术语“平坦的圆柱体截面”是指在与圆柱体轴线(在此为中心轴线M)成一定角度倾斜的截面平面上与圆柱体(在此为插座体1)相交的截面。这意味着,上切口表面16作为部分地穿过插座体1的平坦表面而延伸。
切口4被布置成形成从插座体1的前表面6延伸到插座空间3中的引导部9。引导部9在此为圆柱形,并且用于在将插销推入插座空间3中的过程中容纳插销。因此,通过完全包围插销的圆柱形的引导部9将插销相应地引导到插座空间3中的入口的区域中。圆柱形的引导部具有完全围绕中心轴线M延伸的内壁10。内壁10是插座空间3的内壁10。如从前表面6所看到的,引导部9具有引导长度L,该引导长度为插座空间3的直径的5%至10%。通常优选更大的引导长度。然而,由于空间原因,这并不总是可能的。
引导部能够在前表面的区域中形成为圆锥形或圆形,以便于插销的推入。
插座体1在弹簧接片5的区域中还具有外凹槽12,该外凹槽从壳体表面11延伸进入到插座体1中。外凹槽12形成为使得弹簧接片5的灵活性和/或弹力增加。这种增加实际上能够被视为与没有凹槽12的插座体相比灵活性或弹力的增加。还可以通过改变凹槽的构造、弹力和/或灵活性的程度来实现变型。凹槽12具有平坦的凹槽表面13,其在横截面中与中心轴线M成一定角度地以角度β倾斜地定向。角度β大约对应于切口4的角度α;然而,角度β也能够比角度α更陡峭或更平坦。
如能够从图1和3所看出的,凹槽表面13部分地延伸到插座空间3中。特别地,凹槽表面13延伸到插座空间3中,使得在插座空间3中形成功能开口23。功能开口能够是检查开口,其中,通过检查开口23能够识别插销是否完全位于插座空间3中。然而,功能开口也能够用于将在插接连接的制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潜在的灰尘从插座空间3中导出。
凹槽表面13的末端区域14在凹槽12的最低位置具有倒圆15。这意味着,凹槽表面13的末端区域14形成为利用倒圆15进行倒圆。在后端限定凹槽12的端面27在此处与倒圆15邻接。
切口4在上侧由上切口表面16限定,在底侧由下切口表面17限定。在弹簧接片5的未弯曲状态下,两个切口表面16、17相互平行地延伸。在变形状态下,两个切口表面16、17不再相互平行,这由图2和4更精确地示出。
在变形状态下,弹簧接片5放置为使得上切口表面16利用其自由端优选与下切口表面17接触。这样做的优点在于,在变形的情况下,弹簧接片5能够变形到直到与下切口表面17接触的程度。这涉及确定的变形过程。然而,在其他实施例的情况下,还可以设想到的是,上切口表面16与下切口表面17之间没有接触。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凹槽表面13平行于上切口表面16。因此,如在凹槽表面13的与凹槽表面13成直角的区域中所看到的,弹簧接片5具有恒定厚度T。替代地,凹槽表面13也能够不平行于上切口表面16延伸。如果凹槽表面13不与凹槽表面13平行延伸,则凹槽表面13以与中心轴线M呈更陡峭或更平坦的角度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弹簧接片5不具有恒定厚度T。
如图1至4所示,下切口表面17从插座体1的前表面6部分地延伸到插座体1中。这意味着,前表面6相应地与切口表面17相交。然而,下切口表面17布置为在靠近前表面6的区域中不会穿透到插座空间3中,从而圆柱形的引导部9不会被下切口表面17破坏。
如能够从图2和4所看出的,切口4布置为如在横截面中所看到的与中心轴线M相交。切口4部分延伸到中心轴线M以下。在未变形状态下,切口4优选具有恒定间隙。在变形状态下,如横向于中心轴线M所看到的的,切口4的间隙随着与前表面6的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在其他变型中,切口4也能够在中心轴线M上方结束。
如图2和4所示,切口4横向于中心轴线M,平行于切口表面16、17延伸完全穿过插座体1。切口4具有切口宽度B,该切口宽度小于最大切口深度C的20%。如从前表面6所看到的,切口深度是切口的最大深度。
如在中心轴线M的方向上所看到的,凹槽表面13优选延伸到与至少一个切口4的切口深度C相同的深度A。然而,如在中心轴线M的方向上所看到的,替代地,凹槽表面13的深度A也能够比切口深度C更深或更浅。
切口4具有切口基座18。切口基座18形成与表面16、17进入到的壳体表面或前表面的切口的入口相反的部分4的末端。切口基座18形成为利用倒圆19进行倒圆,该倒圆将两个切口表面16、17彼此连接。右侧部分7的倒圆19的中心点X和左侧部分8的倒圆19的中心点X位于公共平面E中,该公共平面与所述中心平面ME成直角。
切口4具有侧边缘20,该侧边缘在与所述中心平面ME成直角并且延伸通过中心轴线M的投影平面PE中具有椭圆的一部分的形状。凹槽12同样具有侧边缘21,该侧边缘在所述投影平面中同样具有椭圆的结构。两个侧边缘20、21也同样在表面上形成相应的椭圆。
在图5中示出了具有相应工具的插座体1。在此,该工具具有盘式铣刀的结构。切口4能够容易地利用盘式铣刀S4制造,并且凹槽12能够容易地利用盘式铣刀S12制造。特别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用于制造切口的盘式铣刀S4与用于制造凹槽12的盘式铣刀S12布置在同一铣刀轴FD上,则是优选的。
图6a和6b示出了插座体1的第二实施例。相同的部分提供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参考上述说明。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切口在此形成为具有更大的厚度,并且下切口表面17不与前表面6相交,而是从壳体表面11延伸到插座体1中。如从侧面所看见的,上切口表面16还延伸到中心轴线M以下。平坦的凹槽表面13在此不平行于上切口表面16。
图7a和7b示出了插座体1的第二实施例。相同的部分提供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参考上述说明。与先前的实施例相比,角度α被选择为更陡峭。
图8a和8b示出了插座体1的第三实施例。相同的部分提供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参考上述说明。与先前的实施例相比,外凹槽12形成为更大。
图9a和9b示出了插座体1的第四实施例。相同的部分提供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参考上述说明。与先前的实施例相比,在此设置有两个切口4,然后,所述两个切口4还形成两个弹簧接片5。在本实施例中,下切口表面17不与前表面6相交。
在根据图1至8b的实施例中,插座体与插头之间通过插座空间2的弹簧接片5和内壁10进行接触。在图9a至9c的实施例中,通过两个弹簧接片5进行接触。
附图标记说明
1 插座体 22 插座开口
2 插座壁 23 检查开口
3 插座空间 24 接触部分
4 切口 25 开口
5 弹簧接片 26 自由端
6 前表面 27 端面
7 右侧部分 A 深度
8 左侧部分 B 切口宽度
9 圆柱形的引导部 C 切口深度
10 内壁 D 直径
11 壳体表面 L 引导长度
12 外凹槽 T 厚度
13 平坦的凹槽表面 PE 投影平面
14 末端区域 M 中心轴线
15 倒圆 ME 中心平面
16 上切口表面 X 中心点
17 下切口表面 α 角度
18 切口基座 β 角度
19 倒圆 S4、S12 铣刀
20 侧边缘 FD 铣刀轴。
21 侧边缘

Claims (19)

1.一种插座体(1),其包括插座空间(3),所述插座空间由插座壁(2)限定并且沿中心轴线(M)延伸以容纳插销,
其中,所述插座空间(3)具有被前表面(6)包围的插座开口(22),经由所述插座开口所述插销能够被推入到所述插座空间(3)中,
其中,如在横向于所述中心轴线(M)的横截面中所看到的,至少一个切口(4)与所述中心轴线(M)成一定角度(α)倾斜地延伸穿过所述插座壁(2),使得形成至少一个弹簧接片(5),所述弹簧接片(5)弯曲到所述插座开口(3)中,
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切口(4)的上切口表面(16)从所述插座体(1)的外部仅与所述插座壁(2)的壳体表面(11)相交,而不与所述前表面(6)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体(1),其特征在于,精确地布置一个单独的切口(4)或两个切口(4)或三个切口(4)或四个切口(4);和/或,在几个切口(4)的情况下,所述切口(4)围绕所述插座体(1)的圆周等距分布;和/或,几个切口(4)在所述中心轴线(M)的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座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切口(4)被布置为使得形成从所述插座体(1)的前表面(6)延伸到用于容纳所述插销的所述插座空间(3)中的圆柱形的引导部(9),圆柱形的引导部(9)具有完全围绕所述中心轴线(M)延伸的内壁(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9)具有从所述插座体(1)的前表面(6)起的引导长度(L),所述引导长度为所述插座空间(3)的直径(D)的5%至100%,或所述插座空间(3)的直径(D)的20%至50%。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体(1)在所述至少一个弹簧接片(5)的区域中具有外凹槽(12),所述外凹槽从所述壳体表面(11)延伸到所述插座体(1)中,其中,所述凹槽(12)形成为使所述弹簧接片(5)的灵活性增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凹槽(12)具有平坦的凹槽表面(13),如在横截面中所看到的,所述平坦的凹槽表面与所述中心轴线(M)成角度(β)倾斜地定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表面(13)部分地延伸到所述插座空间(3)中,尤其是以这样的方式,形成通向所述插座空间(3)中的功能开口(23);和/或,所述凹槽表面(13)的末端区域(14)被形成为在所述凹槽(12)的最低位置利用倒圆(15)进行倒圆;和/或如从所述前表面(6)所看到的,所述凹槽表面(13)延伸到与所述至少一个切口(4)的切口深度(C)相同的深度(A),或者如从所述前表面所看到的,所述凹槽表面(13)延伸到比所述至少一个切口(4)的切口深度(C)更浅或更大的深度(A)。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凹槽(12)具有端面,其中,所述端面(27)优选与所述凹槽表面(13)成基本上90°的角度。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切口(4)在上侧由所述上切口表面(16)限定,并且在底侧由下切口表面(17)限定,在弹簧接片(5)未弯曲的情况下,优选地,所述切口表面(16、17)彼此平行地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座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接片(5)在变形状态下放置为使得所述上切口表面(16)利用其自由端(26)优选与所述下切口表面(17)接触,或者,所述上切口表面(16)的自由端(26)优选不与所述下切口表面(17)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表面(13)平行于所述切口(4)的切口表面(16、17)、尤其是平行于所述切口的上切口表面延伸,使得如在与所述凹槽表面(13)成直角的凹槽表面(13)的区域中所看到的,所述弹簧接片(5)具有恒定厚度(T)。
12.根据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表面(13)与所述切口(4)的切口表面(16、17)、尤其是与所述切口的上切口表面成一定角度斜地延伸,使得如在与所述凹槽表面(13)成直角的凹槽表面(13)的区域中所看到的,所述弹簧接片(5)具有可变厚度(T)。
13.根据权利要求6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切口表面(17)从所述插座体(1)的前表面(6)延伸到所述插座体(1)中;或者所述下切口表面(17)从所述插座体(1)的壳体表面(11)延伸到所述插座体(1)中。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体(1),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口(4)与所述中心轴线(M)相交,并且延伸到所述中心轴线(M)以下;和/或
在未变形状态下,所述切口(4)具有恒定间隙;和/或
所述切口(4)如所看到的横向于所述中心轴线(M)并且平行于所述切口的切口表面(16、17)延伸完全穿过所述插座体(1);和/或
如在所述中心轴线(M)的方向上所看到的,所述切口(4)具有小于最大切口深度(C)的10%的切口宽度(B);和/或
如在横截面中所看到的,所述切口(4)与所述中心轴线(M)成2°至45°、尤其是成10°至30°的角度(α)。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4)具有切口基座(18),所述切口基座形成为利用倒圆(19)进行倒圆,所述倒圆将所述两个切口表面(16、17)相互连接,并且右侧部分和左侧部分(7、8)的倒圆(19)的中心点(X)位于公共平面(E)中,所述公共平面与中心平面(ME)成直角,所述中心平面在所述两个部分(7、8)之间居中地延伸通过所述中心轴线(M)。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体(1),其特征在于,如从所述插座体(1)的前表面(6)所看到的,所述切口(4)具有右侧部分(7)和左侧部分(8),其中,中心平面(ME)在所述两个部分(7、8)之间居中地延伸通过所述中心轴线(M),其中,所述切口(4)具有侧边缘(20),所述侧边缘在与所述中心平面(ME)成直角并且延伸通过所述中心轴线(M)的投影平面(PE)中具有椭圆的一部分的形状;和/或其中,所述凹槽(12)具有侧边缘(21),所述侧边缘在与所述中心平面(ME)成直角并且延伸通过所述中心轴线(A)的投影平面(PE)中具有椭圆的一部分的形状。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表面(16、17)是平坦的圆柱形部分的表面的一部分,所述圆柱形部分与所述中心轴线(M)成一定角度倾斜地延伸,和/或所述凹槽表面(13)是平坦的圆柱形部分的表面的一部分,所述圆柱形部分与所述中心轴线(M)成一定角度倾斜地延伸。
18.一种用于制造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体(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步骤中,制造所述插座体(1),并且在随后的第二步骤中,利用铣刀、尤其是利用盘式铣刀制造切口(4)。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铣刀、尤其是利用盘式铣刀制造凹槽(12),和/或将用于制造所述凹槽(12)的盘式铣刀(S12)与用于制造所述切口(4)的盘式铣刀(S4)优选布置在相同的铣刀轴(FD)上。
CN201980027598.4A 2018-04-24 2019-04-17 插座体 Active CN1121195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8169104.9 2018-04-24
EP18169104 2018-04-24
PCT/EP2019/060024 WO2019206784A1 (de) 2018-04-24 2019-04-17 Buchsenkörp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19541A true CN112119541A (zh) 2020-12-22
CN112119541B CN112119541B (zh) 2022-07-08

Family

ID=620633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27598.4A Active CN112119541B (zh) 2018-04-24 2019-04-17 插座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342701B2 (zh)
EP (1) EP3785333A1 (zh)
JP (1) JP7269260B2 (zh)
CN (1) CN112119541B (zh)
WO (1) WO20192067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9134564B4 (de) * 2019-12-16 2022-08-04 Harting Electric Stiftung & Co. Kg Buchsenkontak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437546A (en) * 1934-07-31 1935-10-31 Louis Henry Reid Improvements in or connected with sockets used for electrical connections
US2280027A (en) * 1940-08-30 1942-04-14 Joseph A Bottomley Cable connector
US3129050A (en) * 1960-10-06 1964-04-14 Burndy Corp Electrical connectors
EP0856913A1 (de) * 1997-02-03 1998-08-05 Grote & Hartmann GmbH & Co. KG Hochstromkontaktelement
DE20008846U1 (de) * 2000-05-17 2000-08-03 Harting Kgaa Kontaktelement
US20060264124A1 (en) * 2005-05-19 2006-11-23 Deutsch Engineered Connecting Devices Sleeveless stamped and formed socket contact
CN101821907A (zh) * 2007-09-05 2010-09-01 沛思迪股份有限公司 接触夹
CN107069287A (zh) * 2017-02-24 2017-08-18 镇江申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器内导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81528A (en) * 1958-05-09 1963-03-19 Arthur W Hann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female electrical sockets
IT1179895B (it) * 1984-12-28 1987-09-16 Burndy Electra Spa Elemento di contatto elettrico femmina con sforzo di accoppiamento relativamente ridotto e relativo complesso connettore
FR2596588A1 (fr) * 1986-03-26 1987-10-02 Allied Corp Contact femelle a douille fendue pour connecteur electrique
DE3630958A1 (de) 1986-09-11 1988-03-17 Grote & Hartmann Elektrischer verbinder
US9362645B2 (en) * 2013-12-05 2016-06-07 Hypertronics Corporation One piece socket contact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437546A (en) * 1934-07-31 1935-10-31 Louis Henry Reid Improvements in or connected with sockets used for electrical connections
US2280027A (en) * 1940-08-30 1942-04-14 Joseph A Bottomley Cable connector
US3129050A (en) * 1960-10-06 1964-04-14 Burndy Corp Electrical connectors
EP0856913A1 (de) * 1997-02-03 1998-08-05 Grote & Hartmann GmbH & Co. KG Hochstromkontaktelement
DE20008846U1 (de) * 2000-05-17 2000-08-03 Harting Kgaa Kontaktelement
US20060264124A1 (en) * 2005-05-19 2006-11-23 Deutsch Engineered Connecting Devices Sleeveless stamped and formed socket contact
CN101821907A (zh) * 2007-09-05 2010-09-01 沛思迪股份有限公司 接触夹
CN107069287A (zh) * 2017-02-24 2017-08-18 镇江申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器内导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206784A1 (de) 2019-10-31
US11342701B2 (en) 2022-05-24
CN112119541B (zh) 2022-07-08
EP3785333A1 (de) 2021-03-03
US20210151922A1 (en) 2021-05-20
JP7269260B2 (ja) 2023-05-08
JP2021522653A (ja) 2021-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06212A (en) Electrical pin and socket connector
EP2362493B1 (en) Female terminal and production method of female terminal
EP3041090B1 (en) Press-fit terminal, connector incorporating same, press-fit terminal continuum, and body wound with press-fit terminal continuum
US7357670B2 (en) Connector for use in substrate
JP6437276B2 (ja) コネクタ
EP1085609A1 (en) Electrical socket contact with guide rail
JP5831611B1 (ja) コネクタ端子の接続構造
US9960517B2 (en) Electrical contact terminal having a spring element to support a contact beam
EP2670001B1 (en) Insulation displacement terminal
EP2511989A1 (en) Connector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for
CN112119541B (zh) 插座体
US20130225015A1 (en) Socket contact
US6045415A (en) Cylindrical contact tube
JP2011175899A (ja) 雄端子金具
EP3624275B1 (en) Connection terminal
JP2019129128A (ja) コネクタ端子、コネクタ端子を備える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端子の製造方法
CN113950779A (zh) 插座、插座的制造方法和插头连接器
CN114762195B (zh) 插座主体
JP2023502681A (ja) ガイドプレートを備えたコネクタ
JP6155820B2 (ja) プレスフィット用コネクタ端子
CN110447064B (zh) 琴键锤、键单元、键单元的制造方法
CN112640218B (zh) 压配合端子及压配合端子的制造方法
WO2014007042A1 (ja) ジョイント端子
US9831587B2 (en) Electrical terminal for a female connector
US9831585B2 (en) Electrical terminal for a female connector and a method to manufacture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