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17171A - 光等离子管生产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等离子管生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17171A
CN112117171A CN202010823515.7A CN202010823515A CN112117171A CN 112117171 A CN112117171 A CN 112117171A CN 202010823515 A CN202010823515 A CN 202010823515A CN 112117171 A CN112117171 A CN 1121171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unit
sealing
bend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2351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17171B (zh
Inventor
周方科
刘小明
朱建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Tianji Industrial Intelligent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Tianji Industrial Intelligent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Tianji Industrial Intelligent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Tianji Industrial Intelligent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2351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171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17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71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171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71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9/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installation, removal, maintenance of 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discharge lamps, or parts thereof; Recovery of material from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9/24Manufacture or joining of vessels, leading-in conductors or b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9/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installation, removal, maintenance of 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discharge lamps, or parts thereof; Recovery of material from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9/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installation, removal, maintenance of 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discharge lamps, or parts thereof; Recovery of material from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9/40Closing vesse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9/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installation, removal, maintenance of 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discharge lamps, or parts thereof; Recovery of material from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9/46Machines having sequentially arranged operat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e Of Electron Tubes, Discharge Lamp Vessels, Lead-In Wires, And The Like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等离子管生产装置,包括:传送单元,用于传送管体;搬运单元,用于在不同单元之间转移管体;烤管单元,用于加热软化管体;弯管单元,用于将直线形的管体进行弯曲;封压单元,在于在管体的端部封压电极;以及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传送单元、搬运单元、烤管单元、弯管单元和封压单元信号连接,以控制所述搬运单元搬运管体且使所述管体在所述烤管单元、传送单元和封压单元之间转移,或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搬运单元搬运所述管体且使所述管体在弯管单元、传送单元和封压单元之间转移。

Description

光等离子管生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等离子管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等离子管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光等离子管通常包括管体和封压设置在管体端部的电极。
传统的生产工序通常采用人工生产等离子管,人工生产等离子管工作效率低,生产质量不稳定,难以保证产品质量。
如何提供一种高效生产光等离子管的生产装置,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光等离子管生产装置。
一种光等离子管生产装置,包括:
传送单元,用于传送管体;
搬运单元,用于在不同单元之间转移管体;
烤管单元,用于加热软化管体;
弯管单元,用于将直线形的管体进行弯曲;
封压单元,在于在管体的端部封压电极;以及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传送单元、搬运单元、烤管单元、弯管单元和封压单元信号连接,以控制所述搬运单元搬运管体且使所述管体在所述烤管单元、传送单元和封压单元之间转移,或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搬运单元搬运所述管体且使所述管体在弯管单元、传送单元和封压单元之间转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压单元包括电极上料机和封压机,所述搬运单元包括第一机器人和第二机器人,所述第一机器人用于将所述管体在所述传送单元和所述封压机之间转移,所述第二机器人用于将所述电极从所述电极上料机转移至所述封压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压单元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封压单元分别用于在所述管体的不同端部封压电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极上料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平移台,所述平移台上设置有若干电极安装位,所述平移台能够相对所述机架移动以使所述电极安装位依次运动到所述第二机器人的取件范围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封压机包括转台和设置在所述转台上的封压工位,所述封压工位用于装载所述第一机器人搬运的管体,所述第二机器人用于将所述电极安装位上的电极安装在所述封压工位的管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台上设置有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封压工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等离子管生产装置还包括用于将直的管体折弯成弯的管体的弯管单元,所述弯管单元包括弯管组件和用于加热变软所述管体的加热组件,所述弯管组件包括两个用于承托所述管体的活动臂,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两个所述活动臂之间,两个所述活动臂能够相对转动以弯折所述管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弯管单元还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弯管组件和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上均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管体的定位槽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管体在所述定位槽内旋转的转轮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等离子管生产装置还包括缓存冷却组件,所述缓存冷却组件包括缓存架、感应元件和吹气元件,所述吹气元件用于在所述感应元件感应到放置在所述缓存架上的管体之后朝所述管体吹气以冷却所述管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送单元包括上层的传送链、下层的传送链、第一升降机、第二升降机和用于装载所述管体的载具,所述第一升降机连接所述上层的传送链首端和所述下层的传送链末端,所述第二升降机连接所述上层的传送链末端和所述下层的传送链首端,以使所述载具在所述上层的传送链、第二升降机、下层的传送链和第一升降机循环移动。
上述的光等离子管生产装置,通过控制单元能够控制不同的加工过程,其中一个加工过程为,控制搬运单元搬运管体且使管体在烤管单元、传送单元和封压单元之间转移;该加工过程可以生产直线形光等离子管;另一个加工过程为,控制搬运单元搬运管体且使管体在弯管单元、传送单元和封压单元之间转移,该加工过程可以生产U形光等离子管。该光等离子管生产装置通过自动化控制代替传统的人工生产光等离子管生产装置,能够通过一台光等离子管生产装置完成两种形态的光等离子管的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通过机器生产还具有质量稳定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光等离子管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发明的三种光等离子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光等离子生产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光等离子生产装置包含的弯管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光等离子管生产装置包含的翻转定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对管体进行旋转定位的方法的步骤图。
附图标记:10、直线形光等离子管;11、U形光等离子管;12、H形光等离子管;13、管体;14、第一端部;15、第二端部;16、电极;17、扁位;18、排气管;100、烤管单元;200、搬运单元;210、第一机器人;220、第二机器人;230、第三机器人;300、传送单元;310、传送链;320、第一升降机;330、第二升降机;340、载具;350、缓存冷却组件;351、感应元件;352、吹气元件;353、缓存架;400、封压单元;410、电极上料机;411、平移台;412、第二夹爪;413、机架;420、封压机;421、转台;422、封压工位;500、弯管单元;510、第一支撑架;520、第二支撑架;530、弯管组件;531、活动臂;540、加热组件;550、转轮组件;560、定位槽;600、翻转定位单元;610、机台;620、平移组件;630、夹持组件;640、感应组件;641、限位块;642、安装块;643、感应器;650、第一定位组件;660、第二定位组件;670、第三定位组件;810、H管接排气管机;820、H管分料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光等离子管是一种灯管,如图2所示,其通常包括由石英材质制成的管体13,还包括设置在管体13上的电极16。其中,管体13可以有多种形状,例如可以为直管、弯曲管或H形管等。图2示出了三种光等离子管的结构示意图,分别为直线形光等离子管10、U形光等离子管11和H形光等离子管12。其中,直线形光等离子管10的管体13为直线状,U形光等离子管11的管体13为弯曲状,H形光等离子管12的管体13由两个连接的直线状的管体13组成。其中,管体13上均设置有排气管18,排气管18根据管体13的形状设置在管体13的不同位置,在直线形光等离子管10的端部设置有排气管18;在U形光等离子管11的管体13的弯曲的部分设置排气管18;在H形光等离子管12中每个直线形的管体13的一个端部分别设置一个排气管18。
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光等离子管生产装置,能够兼容不同形状的管体13,以生产具有不同形状管体13的光等离子管。一个实施例中的光等离子管生产装置至少能够生产直线形光等离子管10和U形光等离子管11,所述的光等离子管生产装置至少用于在管体13的两个端部压封电极16,两个端部分别为第一端部14和第二端部15,需要注意的是,对于U形光等离子管11,管体13的中间的弯折的部位称为弯折部。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光等离子管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光等离子管生产装置包括传送单元300,传送单元300用于对光等离子管在各个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形态的管体13进行传送,例如传送单元300包括传送链310和设置在传送链310上的用于装载管体13的载具340,载具340能够在传送链310上移动。传送单元300可以包括双层的传送链310,上层的传送链310沿第一方向传送装有管体13的载具340,下层传送链310可以沿第二方向传送空的载具340,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如图1所示,可以在传送链310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升降机320和第二升降机330,当载具340移动到上层的传送链310的末端时,通过第二升降机330将载具340转移到下层的传送链310,由下层的传送链310将载具340运回第一升降机320,并由第一升降机320将载具340转移到上层的传送链310,这样载具340就能够在传送单元300循环移动以承载管体13。
光等离子管生产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传送单元300的传送路径上的烤管单元100、封压单元400和弯管单元500。其中,烤管单元100、封压单元400和弯管单元500的数量和排布位置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烤管单元100用于对管体13进行加热以软化管体13。封压单元400可以有两个,两个封压单元400沿着传送单元300的传送路径自上游至下游依次设置,其中一个封压单元400用于在管体13的第一端部14封压电极16,另一个封压单元400用于在管体13的第二端部15封压电极16。管体13软化后通过传送单元300传送至其中一个封压单元400,通过封压单元400在管体13的第一端部14封压电极16;传送单元300将第一端部14封压有电极16的管体13传送到另一个封压单元400,以在管体13的第二端部15封压电极16。若需要生产U形光等离子管11时,将直的管体13放置到弯管单元500,通过弯管单元500对管体13进行弯曲,管体13弯曲后,依次进入两个封压单元400,从而分别在管体13的第一端部14和第二端部15封压电极16。
在生产时,将管体13放置于烤管单元100中,启动烤管单元100对管体13进行加热。在一个实施例中,光等离子管生产装置可以包括搬运单元200,可以通过搬运单元200将光等离子装置内的管体13在不同工位进行搬运;当然,若光等离子管生产装置不设置搬运单元200,可以通过人工将管体13在不同工位之间搬运。
自动化生产时,通过搬运单元200将烤管完成的管体13转移到传送单元300,并通过传送单元300将管体13转移到封压单元400,在封压单元400中对管体13的一端封压电极16。值得注意的是,搬运单元200可以包括多个机器人,光等离子管生产装置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设置相应数量的机器人,机器人的作用均是将管体13在不同的工位之间进行转移,因此,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搬运单元200可以指的是设置在不同位置机器人用于搬运不同状态的管体13的搬运单元200。可以通过搬运单元200将其中一个封压单元400内的管体13转移到传送单元300,传送单元300向下游传送管体13。对于需要完成自动化生产的光等离子装置还可以包括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烤管单元100、封压单元400、弯管单元500和搬运单元200均与控制单元信号连接。控制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定好的程序控制光等离子管生产装置的运行。
生产直线形光等离子管10时,可以先在控制单元中选择生产直线形光等离子管10的程序,通过人工将直线形的管体13放置到烤管单元100,通过搬运单元200将烘烤完毕的管体13转移到传送单元300的载具340上,载具340携带管体13移动到其中一个封压单元400处,通过搬运单元200将管体13转移到该封压单元400内,通过封压单元400在管体13的第一端部14封压电极16,然后通过搬运单元200将管体13从该封压单元400转移回传送单元300的载具340上,载具340携带管体13运动至下一个封压单元400处,为了便于区别可以称之为第二封压单元,通过搬运单元200将管体13搬运到第二封压单元内,通过第二封压单元在管体13的第二端部15封压电极16,封压完成后,通过搬运单元200将管体13搬运回传送单元300的载具340上,载具340携带管体13移动到传送单元300的末端,然后可以通过人工进行下料。
生产U形光等离子管11时,可以先在控制单元中选择生产U形光等离子管11的程序,通过人工将直线形的管体13放置到弯管单元500中弯管,即将直线形的管体13弯曲成U形,然后通过搬运单元200将弯曲完成后的管体13搬运回传送单元300的载具340上。应当理解的是,为了方便将直线形的管体13弯曲成U形,通常会在弯管的过程中加热管体13,因此可以通过搬运单元200将弯曲完成后的管体13放置到一个冷却工位进行冷却,待管体13冷却后再由搬运单元200将管体13搬运回传送单元300的载具340上。然后载具340携带管体13移动到其中一个封压单元400处,通过搬运单元200将管体13转移到该封压单元400内,通过封压单元400在管体13的第一端部14封压电极16,然后通过搬运单元200将管体13从该封压单元400转移回传送单元300的载具340上,载具340携带管体13运动至下一个封压单元400处,为了便于区别可以称之为第三封压单元,通过搬运单元200将管体13搬运到第三封压单元内,通过第三封压单元在管体13的第二端部15封压电极16,封压完成后,通过搬运单元200将管体13搬运回传送单元300的载具340上,载具340携带管体13移动到传送单元300的末端,然后可以通过人工进行下料。
图3为图1所示的光等离子生产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要示出了封压单元400的结构示意图。封压单元400包括电极上料机410和封压机420,其中搬运单元200包括第一机器人210和第二机器人220,第一机器人210用于将管体13在传送单元300和封压机420之间转移,第二机器人220用于将电极16从电极上料机410转移至封压机420,然后通过封压机420将电极16封压在管体13的端部。
如图3所示,电极上料机410包括机架413和设置在机架413上的平移台411,平移台411能够在机架413上沿直线运动,平移台411上设置有阵列排布的若干电极安装位。平移台411在机架413上运动,能够将平移台411上的电极安装位依次移动到第二机器人220的取件范围内。第二机器人220包括用于夹取平移台411上的电极16的第二夹爪412。例如,平移台411可以设置有两组,两组平移台411能够独立移动,第二机器人220能够在两个平移台411上取出电极16。
如图3所示,封压机420包括转台421和设置在转台421上的封压工位422,封压工位422用于装夹由第一机器人210从传送单元300搬运过来的管体13。其中,封压工位422可以有多个,一个实施例中,封压工位422有六个,六个封压工位422间隔的设置在转台421上。设置六个封压工位422,能够将装夹工序和封压工序分开进行,例如,第一机器人210将一个管体13装夹到其中一个封压工位422时,其他封压工位422的管体13可以完成封压工序,使得封压机420能够连续作业。封压时,通过第二机器人220将一个电极16搬运到一个封压工位422并固定,然后通过第一机器人210将管体13搬运至该封压工位422并固定,然后封压工位422动作使管体13对准电极16且将电极16封压在管体13端部。
如图4所示,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弯管单元500的结构示意图,弯管单元500包括第一支撑架510和第二支撑架520,第一支撑架510和第二支撑架520间隔设置,弯管单元50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架510件和第二支撑架520之间的弯管组件530和加热组件540。弯管组件530包括两个活动臂531以及驱动两个活动臂531相对旋转的驱动元件(图中未示出),其中一个活动臂531绕顺时针方向旋转、另一个活动臂531绕逆时针方向旋转。工作时,通过加热单元对管体13的需要弯折的部位进行加热,使管体13需要弯折的部位变软,两个活动臂531托住管体13的需要弯折的部位的两端,然后两个活动臂531相对旋转,以对管体13进行弯折,弯折后,管体13由直管变成U形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支撑架510和第二支撑架520上设置有转轮组件550和用于定位管体13的定位槽560。转轮组件550包括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撑架510以及第二支撑架520上的轮子,以及用于驱动轮子旋转驱动件(图中未示出),当管体13在定位槽560中且通过加热组件540进行加热时,转轮组件550用于通过轮子的轮周的摩擦力使管体13旋转,从而使加热组件540均匀的对管体13的周向进行均匀加热。
如图1所示,传送单元300包括传送链310和设置在传送链310上的用于装载管体13的载具340,载具340能够在传送链310上移动。由于管体13在弯管的过程中通过加热组件540进行加热,弯管过程完成之后,管体13还处于比较柔软的状态,为此,传送单元300还包括固定在传送链310的架体上的缓存冷却组件350,缓存冷却组件350靠近弯管单元500设置,将弯管完成的管体13放置在缓存冷却组件350内,待管体13冷却后,在将管体13转移到传送单元300。具体地,通过弯管单元500将直管弯曲成弯管之后,通过搬运单元200将弯管搬运到缓存冷却组件350进行冷却。如图1所示,缓存冷却组件350包括固定于传送链310的架体上的缓存架353,缓存冷却组件350还包括感应元件351和吹气元件352,通过感应元件351感应到放置在缓存架353上的管体13之后,吹气元件352启动,朝管体13进行吹气,以冷却管体13。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其中一个封压单元400在管体13的第一端部14封压电极16,其中一个封压单元400用于在管体13的第二端部15封压电极16。由于均是在管体13的端部封压电极16,对于不同的长度的管体13,在第一端部14封压电极16之后,为了能够使其后的封压单元400准确的定位管体13的第二端部15,在两个封压单元400之间设置有翻转定位单元600。进一步地,搬运单元200包括第三机器人230,第三机器人230用于将管体13在翻转定位单元600和传送单元300之间转移。当其中一个封压单元400完成对管体13的第一端部14封压电极16之后,传送单元300将管体13由封压单元400转移到翻转定位单元600,由搬运单元200中的第三机器人230将管体13由传送单元300搬运至翻转定位单元600。
如图5所示,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光等离子管生产装置中的翻转定位单元600的结构示意图。翻转定位单元600包括机台610和设置在机台610上的平移组件620、夹持组件630和感应组件640,感应组件640信号连接平移组件620,当平移组件620驱动夹持组件630夹持管体13运动时,当感应组件640感应到管体13的第二端部15后,平移组件620接收感应组件640的感应信号,平移组件620停止运动,以使夹持组件630夹持管体13并保持该位置状态。管体13在该位置状态下,管体13的第二端部15刚好被感应组件640所感应,因此管体13的第二端部15的位置信息即可被确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管体13的第一端部14先在其中一个封压单元400完成封压电极16,然后需要在另一个封压单元400使管体13的第二端部15封压电极16,对于不同长度的管体13,难以准确确定不同管体13的第二端部15的准确位置,而通过设置翻转定位单元600,可以确定不同长度的管体13的第二端部15的准确位置,便于管体13在另一个封压单元400中准确的在第二端部15封压电极16。
以下具体介绍平移组件620、夹持组件630和感应组件640,如图5所示,平移组件620可以包括固定部和移动部,固定部固定连接于机台610,移动部能够相对固定部移动。其中,平移组件620可以为直线模组,直线模组的底座为上述固定部,直线模组的滑块为上述移动部,直线模组的驱动结构能够驱动移动部相对滑动部沿直线滑动。夹持组件630可以包括气缸和由气缸驱动的夹爪,气缸连接移动部,夹爪用于夹持管体13。感应组件640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机台610的某一个位置上,感应组件640与平移组件620信号连接,平移组件620能够根据感应组件640感应到的信号运动或停止运动,平移组件620的运动可以为驱动夹持组件630移动,平移组件620的停止运动可以为使夹持组件630停止于某一个位置。
如图5所示,感应组件640可以包括安装块642、限位块641和感应器643,感应器643可以为光电感应器643,光电感应器643可以通过非接触的方式感应到限位块641。安装块642固定连接于机台610,限位块641弹性连接于安装块642,感应器643固定连接于安装块642。其中,限位块641弹性连接于安装块642,具体可以是,在限位块641和安装块642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可以为弹簧,限位块641与安装块642之间留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当管体13的第二端部15抵压限位块641时,弹簧发生弹性压缩,当管体13被取走后,弹簧恢复初始形状,从而带动限位块641回到初始位置。对于感应器643和安装块642的相对位置,可以是限位块641在初始位置时,感应器643没有感应到限位块641,当管体13的第二端部15推压限位块641移动时,限位块641在移动在某一个位置时,刚好被感应器643感应到,此时感应器643发出感应信号。对于感应器643和安装块642的相对位置,也可以是,限位块641在初始位置时,感应器643持续感应到限位块641,当管体13的第二端部15推压限位块641移动时,限位块641移出感应器643的感应范围,此时也可以根据感应器643由能够感应到限位块641与感应不到限位块641这两个状态作为触发信号来控制平移组件620停止运动。
当平移组件620停止运动时,夹持组件630相对机台610停止在某一个位置,夹持组件630夹持的管体13也停止运动,此时管体13的第二端部15的位置被确定。然后搬运单元200将管体13从翻转定位单元600搬运到传送单元300,由传送单元300将管体13转运到封压单元400以在管体13的第二端部15封压电极16。如图1所示,搬运单元200可以包括与感应组件640信号连接的第三机器人230,第三机器人230接收感应器643产生的感应信号时,抓取管体13,并翻转管体13,然后将管体13放置到传送单元300上。所述的翻转管体13可以理解为,管体13在进入翻转定位单元600之前,管体13的第一端部14位于第二端部15前方,经过翻转之后,管体13的第二端部15位于第一端部14前方。
在一个实施例中,管体13在其中一个封压单元400完成封压电极16之后,是通过挤压管体13的第一端部14以在第一端部14形成如图5所示的扁位17,管体13在从传送单元300进入翻转定位单元600后由翻转定位单元600进行定位,通过管体13的扁位17作为基准进行定位。由于管体13需要在另一个封压单元400完成管体13的第二端部15的封压电极16的步骤,该步骤中也会在管体13的第二端部15形成扁位17,为了使第一端部14的扁位17和第二端部15的扁位17的姿态一致,需要通过定位来调整管体13的绕管体13的轴向的姿态。如图5所示,翻转定位单元600包括设置在机台610上的第一定位组件650和第二定位组件660,第一定位组件650和第二定位组件660结构可以大致相同,可以均包括气缸和由气缸驱动的推压块,管体13设置在第一定位组件650和第二定位组件660之间,第一定位组件650的推压块和第二定位组件660的推压块沿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由于扁位17的表面是平面,当推压块接触到扁位17的表面后,两个推压块继续靠近并夹持扁位17,夹持的过程中,管体13会绕管体13的轴向旋转,从而校正管体13轴向的姿态。也就是说,第一定位组件650和第二定位组件660均为具有移动部的直线运动元件,移动部可以为上述的推压块,第一定位组件650和第二定位组件660的移动部能够相互靠近并分别贴靠在扁位17的相对的两个面上。
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实现对管体13绕轴向旋转以调整管体13的姿态,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在管体13的第一端部14接排气管18的步骤。翻转定位单元600还包括靠近机台610设置的接排气管机(图中未示出),通过接排气管机在管体13的第一端部14接排气管18,为了准确的在第一端部14接排气管18,除了需要对管体13的绕轴向旋转的方向进行姿态调整,还需要对管体13沿轴向方向进行姿态调整。如图5所示,翻转定位单元600还包括第三定位组件670,第三定位组件670设置在机台610上,第三定位组件670用于对管体13的第二端部15进行推压定位。第三定位组件670为具有移动部的直线运动元件,第三定位组件670的移动部能够沿着管体13的轴向推动管体13。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对管体13进行旋转定位的方法,如图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00、通过第一定位组件650和第二定位组件660夹持所述扁位17以使所述管体13绕管体13的轴向旋转并校正管体13轴向姿态。如图5所示,管体13设置在第一定位组件650和第二定位组件660之间,第一定位组件650和第二定位组件660共同夹持管体13的扁位17,以使管体13绕管体13的轴向旋转以纠正管体13绕轴向的姿态。
S110、通过第三定位组件670沿管体13的轴向推动所述管体13的第二端部15以对所述管体13的轴向进行定位。通过S100和S110,管体13的绕轴向的姿态和管体13的沿轴向的姿态均确定,然后进行接排气管18,即:S120、在管体13的第一端部14接排气管18。
S200、通过夹持组件630夹持所述管体13,并通过平移组件620带动所述管体13朝向感应组件640运动。
S300、在所述感应组件640感应到管体13的二端部时,所述平移组件620停止运动。
平移组件620停止运动后,管体13也停止运动,可以通过搬运单元200中的第三机器人230将管体13搬运至传送单元300,由传送单元300将管体13搬运至封压单元400进行封压电极16。
如图1所示,传送单元300还包括H管接排气管机810和H管分料组件820。H管接排气管机810用于对H形光等离子管12进行接排气管18,接完排气管18的H形光等离子管12通过H管分料组件820每次分出两根H形光等离子管12,由搬运单元200将H形光等离子管12搬运到传送单元300上,传送单元300将H形光等离子管12转移到其中一个封压单元400进行第一端部14的封压电极16工作,然后由传送单元300将H形光等离子管12转移到另一个封压单元400进行第二端部15的封压电极1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光等离子管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送单元(300),用于传送管体(13);
搬运单元(200),用于在不同单元之间转移管体(13);
烤管单元(100),用于加热软化管体(13);
弯管单元(500),用于将直线形的管体(13)进行弯曲;
封压单元(400),在于在管体(13)的端部封压电极(16);以及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传送单元(300)、搬运单元(200)、烤管单元(100)、弯管单元(500)和封压单元(400)信号连接,以控制所述搬运单元(200)搬运管体(13)且使所述管体(13)在所述烤管单元(100)、传送单元(300)和封压单元(400)之间转移,或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搬运单元(200)搬运所述管体(13)且使所述管体(13)在弯管单元(500)、传送单元(300)和封压单元(400)之间转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等离子管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压单元(400)包括电极上料机(410)和封压机(420),所述搬运单元(200)包括第一机器人(210)和第二机器人(220),所述第一机器人(210)用于将所述管体(13)在所述传送单元(300)和所述封压机(420)之间转移,所述第二机器人(220)用于将所述电极(16)从所述电极上料机(410)转移至所述封压机(4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等离子管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压单元(400)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封压单元(400)分别用于在所述管体(13)的不同端部封压电极(1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等离子管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上料机(410)包括机架(413)和设置在所述机架(413)上的平移台(411),所述平移台(411)上设置有若干电极安装位,所述平移台(411)能够相对所述机架(413)移动以使所述电极安装位依次运动到所述第二机器人(220)的取件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等离子管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压机(420)包括转台(421)和设置在所述转台(421)上的封压工位(422),所述封压工位(422)用于装载所述第一机器人(210)搬运的管体(13),所述第二机器人(220)用于将所述电极安装位上的电极(16)安装在所述封压工位(422)的管体(1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等离子管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台(421)上设置有多个相互间隔设置的封压工位(4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等离子管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等离子管生产装置还包括用于将直的管体(13)折弯成弯的管体(13)的弯管单元(500),所述弯管单元(500)包括弯管组件(530)和用于加热变软所述管体(13)的加热组件(540),所述弯管组件(530)包括两个用于承托所述管体(13)的活动臂(531),所述加热组件(540)设置在两个所述活动臂(531)之间,两个所述活动臂(531)能够相对转动以弯折所述管体(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等离子管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单元(500)还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架(510)和第二支撑架(520),所述弯管组件(530)和所述加热组件(540)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510)和所述第二支撑架(520)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架(510)和所述第二支撑架(520)上均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管体(13)的定位槽(560)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管体(13)在所述定位槽(560)内旋转的转轮组件(55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等离子管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等离子管生产装置还包括缓存冷却组件(350),所述缓存冷却组件(350)包括缓存架(353)、感应元件(351)和吹气元件(352),所述吹气元件(352)用于在所述感应元件(351)感应到放置在所述缓存架(353)上的管体(13)之后朝所述管体(13)吹气以冷却所述管体(1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等离子管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单元(300)包括上层的传送链(310)、下层的传送链(310)、第一升降机(320)、第二升降机(330)和用于装载所述管体(13)的载具(340),所述第一升降机(320)连接所述上层的传送链(310)首端和所述下层的传送链(310)末端,所述第二升降机(320)连接所述上层的传送链(310)末端和所述下层的传送链(310)首端,以使所述载具(340)在所述上层的传送链(310)、第二升降机(330)、下层的传送链(310)和第一升降机(320)循环移动。
CN202010823515.7A 2020-08-17 2020-08-17 光等离子管生产装置 Active CN1121171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23515.7A CN112117171B (zh) 2020-08-17 2020-08-17 光等离子管生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23515.7A CN112117171B (zh) 2020-08-17 2020-08-17 光等离子管生产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17171A true CN112117171A (zh) 2020-12-22
CN112117171B CN112117171B (zh) 2022-08-26

Family

ID=73805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23515.7A Active CN112117171B (zh) 2020-08-17 2020-08-17 光等离子管生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17171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2748A (zh) * 2006-04-27 2006-11-15 陈卫 一种荧光灯管的连续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
CN105895476A (zh) * 2016-05-04 2016-08-24 安徽省同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灯生产装置
CN106186648A (zh) * 2016-07-15 2016-12-07 浙江山蒲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自动弯管机
CN110767517A (zh) * 2019-09-27 2020-02-07 惠州市百欧森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光等离子管压封系统及压封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2748A (zh) * 2006-04-27 2006-11-15 陈卫 一种荧光灯管的连续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
CN105895476A (zh) * 2016-05-04 2016-08-24 安徽省同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灯生产装置
CN106186648A (zh) * 2016-07-15 2016-12-07 浙江山蒲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自动弯管机
CN110767517A (zh) * 2019-09-27 2020-02-07 惠州市百欧森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光等离子管压封系统及压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17171B (zh) 2022-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792C (zh) 装管机的进给器及具有这种进给器的装管机
CN111715480A (zh) Ep汽车电感装配机
CN112117171B (zh) 光等离子管生产装置
CN112474382A (zh) 一种用于显示模组的搬运装置及搬运方法
CN117415459B (zh) 一种杜瓦瓶组装装置和杜瓦瓶组装方法
CN112103156B (zh) 光等离子管生产装置以及对管体进行旋转定位的方法
CN113458570B (zh) 一种uvled加工的焊接设备及工艺方法
TWI804856B (zh) 樹脂模塑裝置
CN113488570B (zh) 一种uvled封装焊接加工方法
CN212596806U (zh) Ep汽车电感装配机
CN112588622A (zh) 一种试剂管组装和检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10388483U (zh) 自动化线体工件正反面检测装置
CN110993303B (zh) 铁芯与盖板的组合物组立方法及装置
US4948027A (en) Device for retaining an attachment member
CN215235950U (zh) 翻转输送组件和电感线圈检测包装装置
CN110052729A (zh) 电池套标二次热缩整形机构及其电池组合焊接机
CN214322475U (zh) 一种跳动笔笔夹杆的联机装置
CN114434137A (zh) 用于机动车热交换器内密封圈的组装装置
CN107666984B (zh) 用于将部件插入工件中的设备
CN110040324B (zh) 电池立式套标机构及其电池组合焊接机
JP4596144B2 (ja) ウェーハ搬送方法及びウェーハ搬送装置
CN112978355A (zh) 一种跳动笔笔夹杆的联机装置及方法
JP4141370B2 (ja) キャップ巻締装置
CN215554479U (zh) 供料装置及变压器测试包装机
CN210755207U (zh) 自动化生产线的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