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90355A - 气相包覆釜 - Google Patents

气相包覆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90355A
CN112090355A CN202011098903.XA CN202011098903A CN112090355A CN 112090355 A CN112090355 A CN 112090355A CN 202011098903 A CN202011098903 A CN 202011098903A CN 112090355 A CN112090355 A CN 1120903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cylinder body
inner cylinder
phase coating
stir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9890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90355B (zh
Inventor
杨志静
郑宜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UANGLO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UANGLO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UANGLO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UANGLO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9890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903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903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903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903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903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FMIXING, e.g. DISSOLVING, EMULSIFYING OR DISPERSING
    • B01F33/00Other mixers; Mixing plants; Combinations of mixers
    • B01F33/80Mixing plants; Combinations of mix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04Machines for assembling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相包覆釜,其包括外筒体和同轴的内缸体、电机组、送气通道和搅拌组,内缸体顶部开口,侧壁上设有若干连通内缸体的内腔与其与外筒体之间的间隙的出料孔,电机组的旋转轴连接于内缸体,并与内缸体的中轴线重合,送气通道连通至内腔,搅拌组包括若干搅杆和外圈刮板,搅杆固定于外筒体的盖板上,其搅拌端伸入内腔,外圈刮板设置于间隙内,其长度方向沿内缸体的旋转方向自下向上倾斜。本发明提供的气相包覆釜将用于搅拌的缸体与电机轴直连,设备的承载能力更大,运行更平稳,搅杆和外部的刮条配合,在物料进行揉捏搅拌,从出料孔抛至间隙处后又向上抛洒落回到缸体内,混合更加充分,与气体更好地发生融合,提升了物料的融合效果。

Description

气相包覆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融合机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相包覆釜。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下,锂电池行业逐渐兴起,从一开始的量化到现在的品质化转变,对其性能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否则就会被很快淘汰。因此,对于锂电池生产过程中的质量要求严格,制作工艺更加精细,才能得到最终的优质产品。
通常的融合机都是和驱动电机之间传动连接,如皮带轮连接传动等方式,导致融合机的承载能力有限,工作负荷不够,混合效率难以提升。并且,由于原料在初期融合过程中,不仅涉及到固体物料的混合,还需要和气态原料进行混合反应,常规的融合剂通常仅仅具备传统的包覆,揉搓和固态气态之间表面融合等方式,所以融合效果也不够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常规的气相包覆釜承载能力不足,工作效率不够,物料融合效果不好的缺陷,提供一种气相包覆釜。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气相包覆釜,其特点在于,所述气相包覆釜包括:
混合缸组,所述混合缸组包括外筒体和同轴设置于所述外筒体内部的内缸体,所述内缸体的顶部开口,并且侧壁上设有若干出料孔,所述出料孔连通所述内缸体的内腔与所述内缸体与所述外筒体之间的间隙;
电机组,所述电机组的旋转轴固定连接于所述内缸体,并且所述旋转轴的轴线与所述内缸体的中轴线重合;
送气通道,所述送气通道连通至所述内腔,所述送气通道用于向所述混合缸组内通入气体原料;
搅拌组,所述搅拌组包括若干搅杆和若干外圈刮板,所述搅杆固定于所述外筒体的盖板上,并且所述搅杆的搅拌端伸入所述内腔;所述外圈刮板设置于所述间隙内,所述外圈刮板的长度方向沿所述内缸体的旋转方向自下向上倾斜。
在本方案中,该气相包覆釜将用于承载原料并进行搅拌的缸体设置成与电机轴直连,使设备的承载能力直接由电机决定,导致承载能力可以更大,同时运行的过程中也能够保持平稳。另外,缸体内部的搅拌组通过内部的搅杆和外部的刮条配合,从而可以在内部进行揉捏搅拌,物料在从出料孔离心抛至间隙处后,又通过此处的外圈刮板将物料向上抛撒,从而又落回到缸体内,在此过程中,不仅混合更加充分,还由于存在抛洒的过程导致与气体间也更好地发生了融合,所以大大提升了内部物料的融合效果。
较佳地,所述气相包覆釜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架和位于所述支撑架顶部的安装基座,所述电机组设置于所述安装基座的底部,所述外筒体设置于所述安装基座的顶部,所述旋转轴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基座并连接至所述内缸体的底部中心。通过支撑组件将混合缸组和电机组进行集成,形成了完整独立的包覆釜结构,电机组安装在支撑组件的底部,将旋转轴向上延伸并连接至位于顶部的内缸体来进行传动,电机传动的稳定效果也更好。
较佳地,所述气相包覆釜还包括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迷宫式密封件和气密套,所述气密套夹设于所述安装基座与所述旋转轴之间,所述气密套与所述旋转轴之间形成环形的气密空间,所述气密空间的顶部设置所述迷宫式密封件。密封装置是为了在安装基座和旋转轴之间进行密封,避免物料进入安装基座和旋转轴之间的缝隙,气密套可以在此处形成气压,更避免了物料的进入,迷宫式密封件也是起密封作用。
较佳地,所述迷宫式密封件的底端用于密封所述气密空间,所述迷宫式密封件的顶端沿所述轴线方向的高度高于所述内缸体的底部。迷宫式密封件不仅密封所述气密空间,还密封外筒体和内腔体之间的间隙,避免物料从此处进入旋转轴和安装基座之间的缝隙,影响旋转轴的正常使用。
较佳地,所述安装基座上设有气压密封通道,所述气压密封通道连通外界与所述气密空间,所述气压密封通道的靠近外界的开口具有密封阀门。气压密封通道用于向气密空间内通气,使气密空间的内部形成相较于外部的正压,从而使物料无法进入。
较佳地,所述送气通道设置于所述安装基座内,所述送气通道连通外界与所述外筒体的内部空间,所述送气通道的靠近外界的开口具有密封阀门。送气通道用于向混合缸组内通入混合气体,用来和物料进行融合。
较佳地,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安装基座之间通过滚子轴承活动连接。两者之间通过滚子轴承连接是为了在旋转轴进行旋转时不会将旋转的运动力矩传递到安装基座上,使安装基座保持静置。
较佳地,所述安装基座的顶部表面形成所述外筒体的底面,所述外筒体的环形侧壁的底边固定于所述安装基座的顶部,并且沿所述轴线的方向向上延伸设置。安装基座的上方直接通过环形侧壁和其底面固定设置形成外筒体,使外筒体也保持静置,不会受电机影响,并且直接在安装基座上方形成,也不会再出现两个上下贴面,尽可能的减少了空隙的数量,避免物料积缝。
较佳地,所述内缸体的底部中心具有开孔,所述旋转轴的顶部设有隔离罩,所述隔离罩的底座夹设于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开孔之间,所述旋转轴的顶端位于所述隔离罩的内部。隔离罩的设置是为了将旋转轴的位于内缸体内侧的端部与内缸体的内腔之间进行隔离,避免内腔的物料通过缝隙进入到旋转轴内部,影响旋转轴的正常使用。
较佳地,一部分所述搅拌端的表面设有搅板,另一部分所述搅拌端的表面设有铲刀,所述搅板与所述铲刀均接近于所述内缸体的内侧壁。搅板用于揉捏和挤压搅拌内缸体内的物料,铲刀用来将挤压至粘在内缸体侧壁上的物料铲下,使其分散继续参与搅拌。
较佳地,所述搅板的截面形状为半月形,所述半月形的弧面朝向所述内缸体的内侧壁;所述铲刀的截面形状为楔形。半月形的形状方便对物料进行挤压揉捏,楔形的形状方便将物料从内缸体的侧壁上铲下。
较佳地,所述搅板和所述铲刀的在所述内缸体内的高度与所述内缸体的侧壁高度相同。设置的高度相同,从而使搅板和铲刀延伸至对整个内缸体的侧壁,避免某一处出现作业盲区。
较佳地,所述外圈刮板固定于所述内缸体的外侧壁上,并且所述外圈刮板设于所述出料孔的相反于所述旋转方向的旁侧。外圈刮板可以在物料从出料孔流出后就可以作用于物料,并且倾斜方向设置为沿物料运动的趋势能够将其抛起,从而落回到内缸体内。
较佳地,所述出料孔在所述内缸体的表面沿所述内缸体的周向均匀分布。出料孔均布,使物料能够在内缸体和外筒体之间的空隙尽量均匀分布,避免某一处物料聚积过多影响外圈刮刀的作用。
较佳地,所述内缸体的底部与所述外筒体的底面之间还设有若干底部刮板,所述底部刮板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内缸体的底部两端,并且所述底部刮板的内凹方向与所述旋转方向相反。底部刮板用来将内缸体的底部和外筒体的底部之间这一空隙处的物料推送出去,避免物料在此处聚积。
较佳地,所述外筒体的侧壁上还设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处盖设有阀门盖板,并且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开阀通道,所述开阀通道的侧壁具有排料通道,所述开阀通道的远离所述排料口的一端固定有气缸组件,所述气缸组件的移动端连接至所述阀门盖板。由于物料是粉末状态,容易通过一些较小的缝隙流出,通过气缸组件控制阀门盖板的开合,密封性更好。
较佳地,所述开阀通道内设有至少一个导杆,所述导杆穿设于所述阀门盖板上并固定于所述开阀通道内,所述导杆的延伸方向和所述气缸组件的伸缩方向均平行于所述开阀通道的轴向。导杆用于控制阀门盖板的开闭方向。
较佳地,所述开阀通道的侧壁上还设有若干吹扫口,所述吹扫口朝向所述排料通道,所述吹扫口用于向所述开阀通道内吹气。吹扫口向开阀通道内吹气,可以解决排料通道内物料的粘壁问题,并且吹入的气体可以是保护气体或直接为混合的气体原料,从而不影响物料的成分。
较佳地,所述外筒体的外部围设有保温外壳,所述气相包覆釜的进料通道穿过所述保温外壳和所述盖板并连通至所述外筒体的内腔。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气相包覆釜将用于承载原料并进行搅拌的缸体设置成与电机轴直连,使设备的承载能力直接由电机决定,导致承载能力可以更大,同时运行的过程中也能够保持平稳。另外,缸体内部的搅拌组通过内部的搅杆和外部的刮条配合,从而可以在内部进行揉捏搅拌,物料在从出料孔离心抛至间隙处后,又通过此处的外圈刮板将物料向上抛撒,从而又落回到缸体内,在此过程中,不仅混合更加充分,还由于存在抛洒的过程导致与气体间也更好地发生了融合,所以大大提升了内部物料的融合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气相包覆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气相包覆釜的内缸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气相包覆釜的内缸体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气相包覆釜的内缸体内部的沿轴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气相包覆釜的内缸体内部的沿径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气相包覆釜的排料口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混合缸组1
外筒体11
排料口111
阀门盖板112
内缸体12
出料孔12a
进料通道13
电机组2
旋转轴21
搅杆31
搅板31a
铲刀31b
外圈刮板32
底部刮板33
支撑架41
安装基座42
送气通道42a
开阀通道51
排料通道52
气缸组件53
导杆54
吹扫口55
迷宫式密封件61
气密套62
气压密封通道63
滚子轴承7
隔离罩8
保温外壳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一较佳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气相包覆釜,其包括混合缸组1、电机组2、送气通道42a和搅拌组。混合缸组1包括外筒体11和同轴设置于外筒体11内部的内缸体12,内缸体12的顶部开口,并且侧壁上设有若干出料孔12a,出料孔12a连通内缸体12的内腔与内缸体12与外筒体11之间的间隙;电机组2的旋转轴21固定连接于内缸体12,并且旋转轴21的轴线与内缸体12的中轴线重合;送气通道42a连通至内腔,用于向混合缸组1内通入气体原料;搅拌组包括若干搅杆31和若干外圈刮板32,搅杆31固定于外筒体11的盖板上,并且搅杆31的搅拌端伸入内腔;外圈刮板32设置于间隙内,外圈刮板32的长度方向沿内缸体12的旋转方向自下向上倾斜。
该气相包覆釜将用于承载原料并进行搅拌的缸体设置成与电机轴直连,使设备的承载能力直接由电机决定,导致承载能力可以更大,同时运行的过程中也能够保持平稳。另外,缸体内部的搅拌组通过内部的搅杆31和外部的刮条配合,从而可以在内部进行揉捏搅拌,物料在从出料孔12a离心抛至间隙处后,又通过此处的外圈刮板32将物料向上抛撒,从而又落回到缸体内,在此过程中,不仅混合更加充分,还由于存在抛洒的过程导致与气体间也更好地发生了融合,所以大大提升了内部物料的融合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混合缸组1的内壁面均采用贴陶瓷片的工艺,旋转的零部件采用喷涂隔离耐磨材料,保证设备内部的表面尽量光滑,并且无法混入其他金属异物,确保产量和质量。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他方式来达到上述效果,如内壁表面均设置成耐磨材料等。
进一步地,内缸体12的底部中心具有开孔,旋转轴21的顶部设有隔离罩8,隔离罩8的底座夹设于旋转轴21与开孔之间,旋转轴21的顶端位于隔离罩8的内部。隔离罩8的设置是为了将旋转轴21的位于内缸体12内侧的端部与内缸体12的内腔之间进行隔离,避免内腔的物料通过缝隙进入到旋转轴21内部,影响旋转轴21的正常使用。
优选地,如图2所示,出料孔12a在内缸体12的表面沿内缸体12的周向均匀分布,使物料能够在内缸体12和外筒体11之间的空隙尽量均匀分布,避免某一处物料聚积过多影响外圈刮刀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出料孔12a设置为沿周向均匀分布的三组,并且出料孔12a的形状设置为长度方向沿竖直方向的腰圆孔。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腰圆孔不局限于上述的设置方式,其可以设置成其长度方向接近于内缸体12的侧壁高度方向,也可以设置成至少两个较小的腰圆孔沿竖直方向布设等其他方式,即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将腰圆孔设置成不同的大小、形状或布设方式。如图3所示,外圈刮板32固定于内缸体12的外侧壁上,并且外圈刮板32设于出料孔12a的相反于旋转方向的旁侧。外圈刮板32可以在物料从出料孔12a流出后就可以作用于物料,并且倾斜方向设置为沿物料运动的趋势能够将其抛起,从而落回到内缸体12内。
另外,如图4-5所示,一端位于内缸体12内部的搅杆31,其中一部分的搅拌端的表面设有搅板31a,另一部分的搅拌端的表面设有铲刀31b,搅板31a与铲刀31b均接近于内缸体12的内侧壁。搅板31a用于揉捏和挤压搅拌内缸体12内的物料,铲刀31b用来将挤压至粘在内缸体12侧壁上的物料铲下,使物料进行充分的分散并继续参与搅拌,搅杆31相对于外筒体11为静止状态,相对于旋转中的内缸体12为旋转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搅杆31设置的数量为4个,并沿内缸体12的周向均匀分布,设有搅板31a和设有铲刀31b的搅杆31各为两个,且交替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置其他数量的搅杆31,或者配合其他搅拌端的排布方式。优选地,搅板31a和铲刀31b的在内缸体12内的高度与内缸体12的侧壁高度相同。设置的高度相同,从而使搅板31a和铲刀31b延伸至对整个内缸体12的侧壁,避免某一处出现作业盲区。搅拌和铲刀31b与内缸体12的内壁面尽量减小间隙,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在1mm至2mm之间,以尽可能地减小搅拌盲区。并且,搅板31a和铲刀31b均通过螺栓紧固连接的方式安装在搅杆31的底部,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通过其他方式安装搅板31a和铲刀31b。
进一步地,搅板31a的截面形状为半月形,半月形的弧面朝向内缸体12的内侧壁;铲刀31b的截面形状为楔形。半月形的形状方便对物料进行挤压揉捏,楔形的形状方便将物料从内缸体12的侧壁上铲下。
该气相包覆釜还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架41和位于支撑架41顶部的安装基座42,电机组2设置于安装基座42的底部,外筒体11设置于安装基座42的顶部,旋转轴21的一端穿过安装基座42并连接至内缸体12的底部中心。通过支撑组件将混合缸组1和电机组2进行集成,结构更加紧凑,从而形成完整独立的包覆釜结构,电机组2安装在支撑组件的底部,将旋转轴21向上延伸并连接至位于顶部的内缸体12来进行传动,更好地保证高速旋转时的同心度,使电机传动的稳定效果也更好,并且整个电机组2被掩藏在支撑组件的底部,外观更加整洁好看。旋转轴21与安装基座42之间通过滚子轴承7活动连接,以为了在旋转轴21进行旋转时不会将旋转的运动力矩传递到安装基座42上,使安装基座42保持静置。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使用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选择其他类型的滚子轴承7。
安装基座42的顶部表面形成外筒体11的底面,外筒体11的环形侧壁的底边固定于安装基座42的顶部,并且沿轴线的方向向上延伸设置。安装基座42的上方直接通过环形侧壁和其底面固定设置形成外筒体11,使外筒体11也保持静置,不会受电机影响,并且直接在安装基座42上方形成,也不会再出现两个上下贴面,尽可能的减少了空隙的数量,避免物料积缝。并且,气相包覆釜的送气通道42a设置于安装基座42内,送气通道42a连通外界与外筒体11的内部空间,并且送气通道42a的靠近外界的开口具有密封阀门。送气通道42a用于向混合缸组1内通入混合用的保护气体,用来促进物料进行融合,使得物料的性能更加地优越。
另外,内缸体12的底部与外筒体11的底面之间还设有若干底部刮板33,底部刮板33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内缸体12的底部两端,并且底部刮板33的内凹方向与旋转方向相反。底部刮板33用来将内缸体12的底部和外筒体11的底部之间这一空隙处的物料通过高速离心力的作用推送出去,继续参与到揉捏、抛洒和分散的运动中,避免物料在此处聚积。
如图6所示,该气相包覆釜还包括密封装置,密封装置包括迷宫式密封件61和气密套62,气密套62夹设于安装基座42与旋转轴21之间,气密套62与旋转轴21之间形成环形的气密空间,气密空间的顶部设置迷宫式密封件61。密封装置是为了在安装基座42和旋转轴21之间进行密封,避免物料进入安装基座42和旋转轴21之间的缝隙,气密套62可以在此处形成气压,更避免了物料的进入,迷宫式密封件61也是起密封作用。
迷宫式密封件61的底端用于密封气密空间,迷宫式密封件61的顶端沿轴线方向的高度高于内缸体12的底部。迷宫式密封件61不仅密封了气密空间,还密封了外筒体11和内腔体之间的间隙,避免物料从此处进入旋转轴21和安装基座42之间的缝隙,影响旋转轴21的正常使用。在本实施例中,迷宫式密封件61采用铜材质,与内缸体12贴合处的摩擦系统较低,且保证了良好的密封效果。进一步地,安装基座42上设有气压密封通道63,气压密封通道63连通外界与气密空间,气压密封通道63的靠近外界的开口具有密封阀门。气压密封通道63用于向气密空间内通气,使气密空间的内部形成相较于外部的正压,从而使物料无法进入。
如图7所示,外筒体11的侧壁上还设有排料口111,排料口111处盖设有阀门盖板112,并且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开阀通道51,开阀通道51的侧壁具有排料通道52,开阀通道51的远离排料口111的一端固定有气缸组件53,气缸组件53的移动端连接至阀门盖板112。由于物料是粉末状态,容易通过一些较小的缝隙流出,通过气缸组件53控制阀门盖板112的开合,密封性更好。在本实施例中,开阀通道51与外筒体11的排料口111之间通过法兰连接。法兰连接的方式便于拆卸,以便于进行后期的维护和保养。
开阀通道51内设有至少一个导杆54,导杆54穿设于阀门盖板112上并固定于开阀通道51内,导杆54的延伸方向和气缸组件53的伸缩方向均平行于开阀通道51的轴向。导杆54用于控制阀门盖板112的开闭方向。在本实施例中,沿开阀通道51的一径向方向设置两根导杆54,用来控制阀门盖板112的开闭,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导杆54也可设置成其他数量或设置位置。
开阀通道51的侧壁上还设有若干吹扫口55,吹扫口55朝向排料通道52,吹扫口55用于向开阀通道51内吹气。吹扫口55向开阀通道51内吹气,可以解决排料通道52内物料的粘壁问题,并且吹入的气体可以是保护气体或直接为混合的气体原料,从而不影响物料的成分。
在外筒体11的外部还围设有保温外壳9,气相包覆釜的进料通道13穿过保温外壳9和盖板并连通至外筒体11的内腔。另外,针对混合缸组1可采用在外筒体11的外部通过夹套(图中未示出)加热,使物料的加热温度达到规定的要求,并且夹套在外部进行连续的加热,能够对物料进行干燥,从而有效地保证电池材料获得更好的干燥效果,避免因环境湿度影响而变得潮湿导致物料报废。在此基础上,保温层能够确保混合缸组1内的温度保持在有效数值内,从而保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9)

1.一种气相包覆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包覆釜包括:
混合缸组,所述混合缸组包括外筒体和同轴设置于所述外筒体内部的内缸体,所述内缸体的顶部开口,并且侧壁上设有若干出料孔,所述出料孔连通所述内缸体的内腔与所述内缸体与所述外筒体之间的间隙;
电机组,所述电机组的旋转轴固定连接于所述内缸体,并且所述旋转轴的轴线与所述内缸体的中轴线重合;
送气通道,所述送气通道连通至所述内腔,所述送气通道用于向所述混合缸组内通入气体原料;
搅拌组,所述搅拌组包括若干搅杆和若干外圈刮板,所述搅杆固定于所述外筒体的盖板上,并且所述搅杆的搅拌端伸入所述内腔;所述外圈刮板设置于所述间隙内,所述外圈刮板的长度方向沿所述内缸体的旋转方向自下向上倾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相包覆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包覆釜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架和位于所述支撑架顶部的安装基座,所述电机组设置于所述安装基座的底部,所述外筒体设置于所述安装基座的顶部,所述旋转轴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基座并连接至所述内缸体的底部中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相包覆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包覆釜还包括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迷宫式密封件和气密套,所述气密套夹设于所述安装基座与所述旋转轴之间,所述气密套与所述旋转轴之间形成环形的气密空间,所述气密空间的顶部设置所述迷宫式密封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相包覆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迷宫式密封件的底端用于密封所述气密空间,所述迷宫式密封件的顶端沿所述轴线的方向的高度高于所述内缸体的底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相包覆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上设有气压密封通道,所述气压密封通道连通外界与所述气密空间,所述气压密封通道的靠近外界的开口具有密封阀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相包覆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气通道设置于所述安装基座内,所述送气通道连通外界与所述外筒体的内部空间,所述送气通道的靠近外界的开口具有密封阀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相包覆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安装基座之间通过滚子轴承活动连接。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相包覆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的顶部表面形成所述外筒体的底面,所述外筒体的环形侧壁的底边固定于所述安装基座的顶部,并且沿所述轴线的方向向上延伸设置。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相包覆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缸体的底部中心具有开孔,所述旋转轴的顶部设有隔离罩,所述隔离罩的底座夹设于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开孔之间,所述旋转轴的顶端位于所述隔离罩的内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相包覆釜,其特征在于,一部分所述搅拌端的表面设有搅板,另一部分所述搅拌端的表面设有铲刀,所述搅板与所述铲刀均接近于所述内缸体的内侧壁。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相包覆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板的截面形状为半月形,所述半月形的弧面朝向所述内缸体的内侧壁;所述铲刀的截面形状为楔形。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相包覆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板和所述铲刀的在所述内缸体内的高度与所述内缸体的侧壁高度相同。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相包覆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刮板固定于所述内缸体的外侧壁上,并且所述外圈刮板设于所述出料孔的相反于所述旋转方向的旁侧。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相包覆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孔在所述内缸体的表面沿所述内缸体的周向均匀分布。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相包覆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缸体的底部与所述外筒体的底面之间还设有若干底部刮板,所述底部刮板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内缸体的底部两端,并且所述底部刮板的内凹方向与所述旋转方向相反。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相包覆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的侧壁上还设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处盖设有阀门盖板,并且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开阀通道,所述开阀通道的侧壁具有排料通道,所述开阀通道的远离所述排料口的一端固定有气缸组件,所述气缸组件的移动端连接至所述阀门盖板。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气相包覆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阀通道内设有至少一个导杆,所述导杆穿设于所述阀门盖板上并固定于所述开阀通道内,所述导杆的延伸方向和所述气缸组件的伸缩方向均平行于所述开阀通道的轴向。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气相包覆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阀通道的侧壁上还设有若干吹扫口,所述吹扫口朝向所述排料通道,所述吹扫口用于向所述开阀通道内吹气。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相包覆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的外部围设有保温外壳,所述气相包覆釜的进料通道穿过所述保温外壳和所述盖板并连通至所述外筒体的内腔。
CN202011098903.XA 2020-10-14 2020-10-14 气相包覆釜 Active CN1120903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98903.XA CN112090355B (zh) 2020-10-14 2020-10-14 气相包覆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98903.XA CN112090355B (zh) 2020-10-14 2020-10-14 气相包覆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90355A true CN112090355A (zh) 2020-12-18
CN112090355B CN112090355B (zh) 2024-08-20

Family

ID=73782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98903.XA Active CN112090355B (zh) 2020-10-14 2020-10-14 气相包覆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9035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26751A (zh) * 2023-06-15 2023-09-12 深圳市尚水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混料装置及包覆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90260A1 (en) * 2001-05-07 2002-11-14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cerium oxide nanoparticles
CN108977217A (zh) * 2018-08-30 2018-12-11 石家庄尚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尾气杂质处理装置及包覆釜
CN210303355U (zh) * 2019-07-04 2020-04-14 浙江深华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深度融合开关外包材料用搅拌装置
CN210699906U (zh) * 2019-07-19 2020-06-09 泰安市中研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制备上浆剂用乳化机
CN213528464U (zh) * 2020-10-14 2021-06-25 双龙集团有限公司 气相包覆釜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90260A1 (en) * 2001-05-07 2002-11-14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cerium oxide nanoparticles
CN108977217A (zh) * 2018-08-30 2018-12-11 石家庄尚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尾气杂质处理装置及包覆釜
CN210303355U (zh) * 2019-07-04 2020-04-14 浙江深华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深度融合开关外包材料用搅拌装置
CN210699906U (zh) * 2019-07-19 2020-06-09 泰安市中研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制备上浆剂用乳化机
CN213528464U (zh) * 2020-10-14 2021-06-25 双龙集团有限公司 气相包覆釜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26751A (zh) * 2023-06-15 2023-09-12 深圳市尚水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混料装置及包覆机
CN116726751B (zh) * 2023-06-15 2024-04-09 深圳市尚水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混料装置及包覆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90355B (zh) 2024-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45580A (en) Device for coating granular solids
CN213528464U (zh) 气相包覆釜
CN112090355A (zh) 气相包覆釜
CN110018030A (zh) 一种用于粘湿型矿产品制样烘干装置的使用方法
CN110131982B (zh) 适用于干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真空干燥机及其应用方法
CN216224037U (zh) 一体化智能负极包覆造粒设备
CN106512803A (zh) 一种锂电池纳米级微颗粒高速混料机
CN113522452A (zh) 一种石灰石粉制浆设备
CN110181704B (zh) 湿法炼制粉末橡胶用生产线及其制备方法
CN212385747U (zh) 一种橡胶生产用搅拌器
CN201102930Y (zh) 圆筒式干燥冷却筛分机
CN113304682A (zh) 一种精控温金属粉末涂料混合设备
CN206661006U (zh) 一种混合效果好且便于清洗的饲料混合机
CN86106000A (zh) 新型机立窑
CN113246295B (zh) 一种膨胀土用搅拌装置
CN213238415U (zh) 一种建筑外墙耐高温底层涂料的预混、熔融、烘干、粉碎生产装置
CN206748726U (zh) 一种用于陶瓷生产线的混料器
CN221324765U (zh) 一种均匀快速冷却装置
CN220712145U (zh) 旋切打散装置及烘干设备
CN219272806U (zh) 一种热喷涂涂层粉末均匀混合装置
CN211601326U (zh) 一种酵母干燥装置
CN220062415U (zh) 旋切式烘干干燥机
CN211133832U (zh) 一种用于印刷油墨的匀墨装置
CN214746935U (zh) 一种新型干燥筒
CN114919101B (zh) 一种可降解塑料包装袋制作设备及制作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