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89660B - 樱花花提取物在维持皮肤菌群平衡和/或抗蓝光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樱花花提取物在维持皮肤菌群平衡和/或抗蓝光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89660B
CN112089660B CN202011059111.1A CN202011059111A CN112089660B CN 112089660 B CN112089660 B CN 112089660B CN 202011059111 A CN202011059111 A CN 202011059111A CN 112089660 B CN112089660 B CN 1120896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kin
cherry
blue light
extract
oriental cher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5911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89660A (zh
Inventor
张文环
屈恋
张文云
罗剑芳
张兵
伍宇飞
艾勇
何廷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ej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ej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ej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ej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5911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896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89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896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896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896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96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8/97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from algae, fungi, lichens or plants; from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8/9783Angiosperms [Magnoliophyta]
    • A61K8/9789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7/00Barrier preparations; Preparations brought into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skin for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external influences, e.g. sunlight, X-rays or other harmful rays, corrosive materials, bacteria or insect stings
    • A61Q17/04Topical preparations for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sunlight or other radiation; Topical sun tanning prepar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80Process related aspects concerning the preparation of the cosmetic composition or the storage or application thereof
    • A61K2800/84Products or compounds obtained by lyophilisation, freeze-dry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otan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Bird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护肤品研发技术领域,公开了樱花花提取物在维持皮肤菌群平衡和/或抗蓝光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发现樱花花提取物具有维持皮肤菌群平衡和/或抗蓝光的功效,并通过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对其具体效果进行了验证。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填补了樱花提取物在维持皮肤菌群平衡和/或抗蓝光方面应用的空白,为研发具有相关功效的护肤品提供了参考。

Description

樱花花提取物在维持皮肤菌群平衡和/或抗蓝光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护肤品研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樱花花提取物在维持皮肤菌群平衡和/或抗蓝光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皮肤维稳是近几年提出的护肤新概念,其核心理念在于维持“皮肤稳定”,所谓的稳定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根据外界环境、自身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稳定”的皮肤是指不容易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如过敏、红肿、皮肤干燥、油脂分泌过盛等),即使受到刺激,也能较快恢复,不易反复波动。研究表明,皮肤具有自己独特的菌群微生态,皮肤常驻菌群之间以及其与皮肤之间有着互利共生的关系,维持皮肤菌群平衡有助于皮肤维稳的实现。而皮肤菌群的失调则会破坏皮肤的稳定,造成各种皮肤问题。皮肤作为人体第一道防线,与外界环境等刺激因素直接接触,很容易导致皮肤菌群平衡被破坏,从而致使皮肤状态改变,产生各种皮肤问题。因此,开发具有维持皮肤菌群平衡功能的护肤品对于满足现代社会人们的护肤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蓝光是一种高能量、高穿透的可见光,其波长在380-500nm。适量的蓝光照射具有改变细胞结构、杀菌、促进皮肤胶原蛋白再生等功能,医学上常用于治疗皮肤疾病。但是,医学上采用蓝光进行皮肤疾病治疗时对于蓝光照射的时间和蓝光的强度都有严格的控制,若皮肤长时间接触蓝光,则会使得肌肤自我修复力下降,发生氧化应激,造成皮肤受损,导致干燥、色斑、细纹、衰老等问题。研究表明,蓝光能够穿透肌肤的表皮层直达真皮层与皮下组织,破坏细胞,对皮上细胞中的线粒体造成损伤,而线粒体的活性则会直接影响到肌肤中有氧自由基,使其更加活跃,经过一系列的作用,使人体胶原蛋白流失得更快,造成皮肤问题。而蓝光的来源广泛,例如,除阳光外,LED灯、电子产品屏幕等均会产生蓝光,因此,现代社会中,人们与蓝光的长时间接触无法避免,为了满足和适应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护肤需求,开发抗蓝光护肤品势在必行。
樱花(Cerasus sp.)提取物中含有丰富的天然维生素A、B、E,以及多种美容养颜成分,常用于制备保湿、祛痘等化妆护肤产品。研究发现,樱花不同部位(例如花、叶、树皮等)的提取物中的成分和含量具有一定区别,相应可将其用于不同功能的护肤产品中。目前,对于樱花提取物,尤其是樱花花提取物而言,在维持皮肤菌群平衡和抗蓝光方面的作用未见有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樱花花提取物在维持皮肤菌群平衡和/或抗蓝光中的应用。本发明在体外实验及动物实验中已经验证了樱花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蓝光功效以及对于皮肤菌群微生态的稳定具有促进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樱花花提取物在维持皮肤菌群平衡和/或抗蓝光中的应用。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樱花花提取物在制备具有维持皮肤菌群平衡和/或抗蓝光功能的护肤品中的应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验证了樱花花提取物对于维持皮肤菌群平衡和/或抗蓝光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填补了樱花提取物在皮肤维稳(尤其是维持皮肤菌群平衡)和/或抗蓝光方面应用的空白;
(2)通过体外实验以及动物模型实验验证了樱花花提取物抗蓝光和/或维持皮肤菌群平衡的效果,为其在制备具有抗蓝光和/或维持皮肤菌群平衡功效的护肤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1)中各组细胞凋亡实验结果;
图2是实施例1(2)中各组活性氧检测结果;
图3实施例2(1)中各组大鼠皮肤菌群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
图4实施例2(2)中各组大鼠皮肤菌群Venn物种分析结果;
图5为实施例2(3)中各组大鼠皮肤菌群Bar图分析结果;
图6为实施例2(4)中各组大鼠皮肤菌群热图分析结果;
图7-8为实施例2(5)中各组大鼠皮肤菌群主成分分析结果;
图9为实施例2(6)中各组大鼠皮肤菌群共现性网络分析结果;
图10为实施例2(6)中各组大鼠皮肤菌群丰度前20的菌种单因素网络分析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解释和说明,应当能够理解的是,以下对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仅用详细解释和说明本发明的内容,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研究的过程中巧妙地发现,樱花花提取物中富含多糖、槲皮素、樱花苷,并含有少量维生素和熊果苷等物质,有益于维持和保护皮肤菌群微生态的动态平衡。同时,本发明的发明人还发现,樱花花提取物在细胞和动物实验中表现出优异的抗蓝光侵害的功效,可以用于抗蓝光(预防和/或缓解和/或治疗蓝光导致的皮肤问题)护肤品的研发。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樱花花提取物在维持皮肤菌群平衡和/或抗蓝光中的应用。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樱花花提取物在改善由蓝光照射引起的皮肤氧化、细胞凋亡增加等造成的皮肤问题方面的应用。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樱花花提取物在调节皮肤菌群恢复和/或保持正常状态,并维持皮肤菌群平衡方面的应用。
所述应用可以以任意本领域内现有的方式进行。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应用可以是维持皮肤菌群平衡和/或抗蓝光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樱花花提取物在制备具有维持皮肤菌群平衡和/或抗蓝光功能的护肤品中的应用。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樱花花提取物在制备具有改善由蓝光照射引起的皮肤氧化、细胞凋亡增加等造成的皮肤问题的护肤品中的应用。
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樱花花提取物在制备具有调节皮肤菌群恢复和/或保持正常状态,并维持皮肤菌群平衡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采用有机溶液,尤其是水溶性有机溶剂的水溶液提取的樱花花提取物中,多糖及槲皮素、樱花苷、熊果酸等生物活性成分能够得到较大程度的保留,这些成分具有良好的维持皮肤菌群平衡和/或抗蓝光的作用,因此,采用樱花花的水溶性有机溶剂的水溶液应用于维持皮肤菌群平衡和/或抗蓝光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樱花花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干燥的樱花花材料粉碎后,将粉碎的樱花花物料溶解于有机溶液中浸提,获得浸提液;
(2)将步骤(1)获得的浸提液进行浓缩和除有机溶剂,获得樱花花提取物浓缩液,而后将所述浓缩液干燥,获得樱花花提取物。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步骤(1)中所述干燥的樱花花材料选自干燥的樱花花和/或干燥的樱花花瓣,优选为干燥的樱花花瓣。
优选地,所述干燥的樱花花材料中,以所述干燥的樱花花材料总重量为基准,其中水分含量在0.5-10重量%。
任意本领域内现有的干燥的樱花花材料均可适用于本发明。例如,可以是商购获得的已经经过干燥处理的樱花花和/或樱花花瓣,其中水分含量为4-10重量%。或者,也可以是根据现有技术自行干燥处理后,使其中水分含量为0.5-5重量%的樱花花和/或花瓣。
任意本领域内现有的可用于樱花花干燥处理的方法均可适用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为了达到最大限度提取樱花花中的有效成分,同时对有效成分不造成破坏的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对樱花花材料的干燥处理方法可以为:低温冷冻干燥和/或常温真空干燥。
步骤(1)中,所述粉碎可以采用本领域内任意现有的方式进行。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步骤(1)中,所述粉碎的条件使得粉碎的樱花花物料的粒度在60目以下。即,所述粉碎的樱花花物料能够全部通过60目筛。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步骤(1)中所述有机溶液选自水溶性有机溶剂的水溶液。
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的水溶液中有机溶剂的含量为40-60重量%。优选为45-55重量%。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碳原子数在1-6的醇。
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甲醇、乙醇和正丁醇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步骤(1)中,出于有效成分得率、成本以及物料之间接触面积等方面的考虑,所述粉碎的樱花花物料与有机溶液的料液比(重量比)为1:50-100,优选为1:50-70。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步骤(1)中,所述浸提的条件包括:温度20-60℃,时间1-5h,搅拌速度30-100rpm。
优选地,所述浸提的条件包括:温度35-45℃,时间1.5-3h,搅拌转速50-100rpm。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步骤(1)中,为了达到使料体稳定的目的,还包括对所述浸提液进行过滤的步骤。任意本领域内现有的过滤方式均可适用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
优选地,所述过滤的方式可以为真空抽滤、加压过滤和滤布过滤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步骤(2)中,所述浓缩的条件使得浸提液中的有机溶剂被完全去除。也即,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中,浓缩的目的在于去除浸提液中的有机溶剂,只要浓缩的条件能够实现该目的即可,并无特殊要求。
任意本领域内现有浓缩方式均可适用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步骤(2)中,所述浓缩的方式可以为旋蒸浓缩。
优选地,所述旋蒸浓缩的条件包括:温度40-60℃,时间100-150min,真空度0.05-0.15MPa,转速50-120rpm。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步骤(2)中,所述干燥的条件使得所述樱花花提取物中水分含量在5重量%以下。
任意本领域内现有干燥方式均可适用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出于提高樱花花提取物的活性以及控制成本等方面的考虑,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步骤(2)中所述干燥选自喷雾干燥和/或冷冻干燥。优选为喷雾干燥。
更优选地,所述喷雾干燥的条件包括:进样流速为600-1000ml/h,搅拌转速5-20rpm/min,温度100-150℃,风速0.5-1m3/min,压力50-100Kpa。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步骤(2)中还包括将干燥产物过筛,收集到的筛下物即为所述樱花花提取物。
优选地,所述樱花花提取物的粒度在80目以下。即,所述樱花花提取物能够全部通过80目筛。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步骤(2)中,所述樱花花提取物中,以所述樱花花提取物的总重量为基准,其中总黄酮的含量为28-58重量%,多酚的含量为3.5-5重量%,多糖的含量为10-30重量%,皂苷的含量为2-3重量%,不可避免的其他杂质占5-10重量%。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应当能够理解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进一步解释和说明本发明的内容,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以下实施例中,人成纤维性细胞(HDF细胞)购自LIFELINE cell technology公司。大鼠购自广州迪恩基因技术有限公司。DCFH-DA(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购自Solarbio公司,牌号为D6470。H2-DCFDA(2,7-二氯二氢荧光素乙酰乙酸)购自ThermoFisher Scientific公司,牌号为C6827。1×结合缓冲液(1×Binding Buffer)购自ThermoFisher Scientific公司,牌号为4389762。Annexin V-PI购自Solarbio公司,牌号为CA1020。7-AAD购自Solarbio公司,牌号为CA1030。
以下实施例中,所述室温为23±2℃。未做特殊说明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中所述“水”均为无菌水或蒸馏水。
以下实施例中,采用的樱花花提取物通过下述方式制备获得:
(1)将樱花花瓣30℃烘干至恒重后,粉碎机粉碎至60目以下(过60目筛取筛下物),采用1:60的料液重量比,使用50重量%的乙醇水溶液在40℃对樱花干花瓣粉末浸提120min,搅拌转速90rpm。而后采用真空抽滤的方式对浸提液进行过滤。
(2)采用旋蒸浓缩的方式,去除过滤后的浸提液中67重量%的溶剂,并使其中有机溶剂(即乙醇)完全去除,得到樱花花提取物浓缩液。在进样流速为800ml/h,样品搅拌转速10rpm,温度130℃,风速0.66m3/min,压力90kPa的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采用东京理化公司的SD-1010型号喷雾干燥仪),使得其中水分含量在5重量%以下,收集干燥的樱花花提取物粉末过80目筛,收集筛下物备用。
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检测,所述樱花花提取物粉末中含有50重量%的总黄酮,3.7重量%的多酚,15.2重量%的多糖,2.4重量%的皂苷。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体外实验中,樱花花提取物的抗蓝光效果。
(1)流式细胞仪和Annexin V-FITC/PI双染色法分析细胞凋亡情况
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DF细胞于25cm2的培养瓶中采用DMEM完全培养基(含10体积%血清和1体积%青链霉素)进行培养(条件:37℃,5%CO2),待细胞密度达到瓶底面积60-70%时移除培养基,并用无菌PBS洗涤2次后移除,以去除残留的培养基。
实验组:加入2mL樱花花提取物溶液(用水配制的上述樱花花提取物粉末溶液,浓度为5%重量%),37℃孵育24h。
对照组:加入2mL无血清1640培养基,37℃孵育24h。
用不含EDTA的0.25%胰蛋白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细胞分别进行消化,消化后的细胞收集至离心管中,1000rpm/min离心5min,去除培养基。而后用4℃预冷的PBS洗涤2次,每次洗涤后1000rpm/min离心5min。洗涤后的细胞用1×结合缓冲液重悬,并将细胞浓度调整至1.5×106mL于样品管中每管加入100μl细胞悬液,5μl Annexin V-PI和10μl 7-AAD。轻柔涡旋混匀后,室温条件下避光静置15min。而后每管加入380μl 4℃预冷的1×结合缓冲液。
将处理后的样品管分为三组,第1组为实验组细胞,第2组和第3组为对照组细胞。然后将第1组和第2组样品管室温下置于LED-BL(蓝光,强度为160μW/cm2)下照射2h。第3组样品管室温避光放置(空白对照)。
采用购自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的Attune NxT型号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凋亡分析。
结果详见表1和图1。从中可以看出对照组细胞(未添加樱花花提取物)经蓝光照射后活细胞为4.1%,凋亡细胞为68.5%,死细胞为27.5%。与未经蓝光照射的对照组细胞相比,其结果证明了蓝光照射对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特别是增加了凋亡细胞的比例。而用实验组细胞与之相比,可以看出,活细胞增加到80.7%,凋亡细胞减少到68.5%,死细胞减少到7.4%。这说明樱花花提取物在细胞水平上能够减少蓝光对细胞的伤害,取得较好的抗蓝光效果。
表1细胞凋亡分析结果
组别 活细胞L3(%) 凋亡细胞L2+L4(%) 死细胞L1(%)
1 80.7 11.9 7.4
2 4.1 68.5 27.5
3 88.9 9.5 1.6
(2)活性氧(ROS)含量检测
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HDF细胞于6孔板中采用DMEM完全培养基(含10体积%血清和1体积%青链霉素)进行培养(条件:37℃,5%CO2),待细胞密度达到孔底面积60-70%时移除培养基,并用无菌PBS洗涤2次以去除残留的培养基。然后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处理。
实验组:每孔加入2mL樱花花提取物溶液(用水配制的上述樱花花提取物粉末溶液,浓度为5重量%),37℃孵育24h。
对照组:每孔加入2mL无血清1640培养基,37℃孵育24h。
而后将处理后的6孔板分为4组,第1组中为实验组细胞,第2-4组中为对照组细胞。然后将第1组和第2组室温下置于LED-BL(蓝光,强度为160μW/cm2)下照射1h。第3组室温避光放置。
蓝光处理后,将5mM的H2-DCFDA加入培养基中(每孔500μl)。将细胞置于培养箱中37℃孵育10min,然后在PBS中洗涤。利用荧光酶标仪(购自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型号为Fluoroskan Fl)测量荧光强度,分析数据,利用GraphPad Prism 7.04绘制图表。
结果详见图2。从中可以看出,经过蓝光的照射后的细胞内的ROS含量与未经蓝关照射的细胞内的ROS含量相比显著升高(P<0.05),而樱花提取物处理的细胞经蓝光照射后的ROS含量与未处理的细胞相比,有比较明显的下降。因此,樱花花提取物可降低细胞在蓝光照射后产生的ROS水平,即,樱花提取物在细胞水平具有较好的抗蓝光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在大鼠实验中,樱花花提取物的维持皮肤菌群平衡功效。
将大鼠分为三组:实验组、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其中,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进行皮肤菌群平衡破坏造模,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具体造模方法为:于大鼠左耳耳管开口处,涂擦煤焦油并皮下注射浓度为5×1012CFU/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菌液,建立皮肤菌群平衡破坏模型。
造模成功后,分别采用由上述方式制备获得的樱花花提取物和夫西地乳酸膏对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进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实验组:采用樱花花提取物的5重量%水溶液对大鼠造模处皮肤进行涂抹,每次1mL用量,每24h涂抹一次。
阳性对照组:采用夫西地乳酸膏对大鼠造模处皮肤进行涂抹,每次1mL用量,每24h涂抹一次。
治疗后第15天肉眼观察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造模处皮肤情况,并于空白对照组进行对比。其结果显示耳廓皮肤出现了红斑、丘疹及脓疱,部分见小脓肿,部分破溃结痂。
每组随机选取1只大鼠,于末次给药18h后,迅速用打孔器在左耳标记处取皮肤组织块,最后空气栓塞将其处死。采集造模处皮肤表面细菌,采用16S r DNA技术检测皮肤菌群多样性。同时对其进行基因测序研究,以深入揭示其分子机制。
(1)Alpha多样性分析
通过Mothur软件(version v.1.30.1,http://www.mothur.org/wiki/Schloss_SOP#Alpha_diversity)分别对取自实验组、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的大鼠的皮肤样本进行菌群Alpha多样性分析。
结果详见图3。从中可以看出,在治疗后阳性组(FC)大鼠耳部的菌种α多样性与空白对照组(Con)相比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实验组(YH)中大鼠耳部的菌种α多样性与空白对照组(Con)没有显著的差别维持了原本的菌落丰度,由此可以看出樱花花提取物对治疗大鼠的耳部皮肤菌群平衡遭到破坏后造成的皮肤问题和夫西地乳酸膏一样在菌落的丰富度上没有遭到破坏,樱花提取物对大鼠耳部皮肤菌群平衡遭到破坏后造成的皮肤问题有一定疗效。
(2)Venn物种分析
通过R语言作图分别对取自实验组、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的大鼠的皮肤样本进行菌群Venn物种分析。
结果详见图4。从中可以看出各组菌种数的重叠情况,由图可知阳性对照组(FC)和实验组(YH)的菌落与空白对照组(Con)的重叠成分较高,尤其是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共有的菌种有279个(268+11),仅有少数菌属不同。表明大鼠耳部在经过樱花花提取物的治疗后,其中的菌落组成与空白对照组相似,即樱花花提取物能够基本维持皮肤菌群的平衡,具有调节和维持皮肤菌群平衡的作用。
(3)菌落Bar图分析
基于不同样本在不同分类学水平上(如域、界、门、纲、目、科、属、种、OTU等)上的物种组成情况及各物种相对丰度,利用R语言工具作图分别绘制取自实验组、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的大鼠的皮肤样本的菌落Bar图,以分析各组大鼠皮肤菌群的组成占比。
结果详见图5。从中可以看出,木糖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xylosus)、停滞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stationis)、未培养细菌咸海鲜球菌(Uncultured bacterium gJeotgalicoccus)、未培养细菌S24-7科细菌(Uncultured bacterium g norank fMuribaculaceae)几个菌落为其中的优势菌种,其中实验组(YH)和空白对照组(Con)在优势菌群以及组成占比上比较相似,空白对照组(Con)和其余两组相比益生菌木糖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xylosus)在组成上占比较大,经过造模后樱花花提取物组(YH)和夫西地乳酸膏组(FC)的益生菌含量有较明显的下降。三个组之间菌落组成成分差别并不大,可以看出经过分别给药,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耳部的菌落组成成分及各菌属的占比已经接近正常(空白对照组)。但是根据各菌种的占比情况可以看出,采用樱花花提取物进行治疗的大鼠,其皮肤菌群的组成占比更接近于空白对照组,这说明樱花花提取物对于皮肤菌群的平衡影响较小,具有调节和维持皮肤菌群平衡的作用。
(4)菌落热图(heatmap)分析
通过R语言vegan包作图分别绘制取自实验组、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的大鼠的皮肤样本的菌落热图,以颜色梯度来表征以分析各组大鼠皮肤菌群中群落物种组成及不同菌属的丰度。
结果详见图6。从中可以看出,各组间前20的高丰度主要菌种各组间的差别并不大,各菌落在热图上的显示以浅灰色居多表面差异不大。可以看出阳性对照组(FC)和实验组(YH)大鼠耳部的菌落在优势菌落的组成上面是比较相似的,其优势菌群都是木糖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xylosus)、停滞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stationis)、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_glutamicum)、未分类S24-7科细菌(unclassified_g__norank_f_Muribaculaceae)四种,并且也能看出益生菌木糖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xylosus)的丰度在三个组别中都是最高的。
(5)PCA(主成分)分析
通过R语言PCA统计分析和作图,分别对取自实验组、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的大鼠的皮肤样本的菌落物种组成差异降维反映在二维坐标图上,各组大鼠皮肤菌群物种组成越相似,在PCA图中坐标距离越近。
结果详见图7-8。从中可以看出实验组(YH)和空白对照组(Con)的位置比较接近,说明其相似程度较高。PC1轴和PC2轴对结果的解释度分别为58.77%和41.23%。可以看出樱花花提取物有能让小鼠耳部菌群回归正常的潜力,即能够具有调节和维持皮肤菌群平衡的效果。
(6)Network网络分析
通过Network软件分别对取自实验组、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的大鼠的皮肤样本的菌落进行共现性网络和单因素网络分析,以探究各组中菌种的重叠情况。
结果详见图9-10。从图9共现性网络图中可以看出,三个组中的菌落组成和成分都十分的相似并无较大的差异,各组间菌种的重叠程度都比较高,只有少数的菌落是各组特有的。其中,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之间的重叠程度比阳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的重叠程度更高,这说明樱花花提取物更具有使皮肤菌群恢复正常的趋势,即具有维持皮肤菌群平衡的效果。对丰度前20的菌种进行单因素网络分析(图10)观察不同菌种间的相关性,图中节点的大小表示物种丰度大小,黑色表示正相关,灰色表示负相关;线的粗细表示相关性系数的大小,线越粗,表示物种之间的相关性越高;线越多,表示该物种与其他物种之间的联系越密切。由图10中可以看出木糖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xylosus)与未培养细菌咸海鲜球菌(Uncultured bacterium g Jeotgalicoccus)和缓慢葡萄球菌(lentus gstaphylococcus)呈正相关性,而与未分类乳杆菌(unclassified g lactobacillus)以及未分类瘤胃球菌科(unclassified f ruminococcaceae)呈负相关。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樱花花瓣提取物作为唯一活性物质在制备同时具有维持皮肤菌群平衡和抗蓝光功能的护肤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樱花花瓣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干燥的樱花花瓣粉碎,将粉碎的樱花花瓣物料置于有机溶液中进行浸提,获得浸提液,所述浸提的条件包括温度20-60℃,时间1-5h,搅拌速度30-100rpm,所述粉碎的樱花花瓣物料与有机溶液的料液重量比为1:(50-100);
其中,所述有机溶液为水和有机溶剂的混合液,所述有机溶液中有机溶剂的含量为40-60重量%,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
(2)将步骤(1)获得的浸提液进行浓缩,获得樱花花瓣提取物浓缩液,而后将所述浓缩液干燥,获得樱花花瓣提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干燥的樱花花瓣中,以所述干燥的樱花花瓣总重量为基准,其中水分含量在0.5-10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中,步骤(2)中所述浓缩的条件使得所述浸提液中的有机溶剂被完全去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中,步骤(2)中所述干燥选自喷雾干燥和/或冷冻干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应用,其中,步骤(2)中干燥的条件使得樱花花瓣提取物中,以所述樱花花瓣提取物的总重量为基准,水分含量在5重量%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樱花花瓣提取物的的粒度在80目以下。
CN202011059111.1A 2020-09-30 2020-09-30 樱花花提取物在维持皮肤菌群平衡和/或抗蓝光中的应用 Active CN1120896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59111.1A CN112089660B (zh) 2020-09-30 2020-09-30 樱花花提取物在维持皮肤菌群平衡和/或抗蓝光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59111.1A CN112089660B (zh) 2020-09-30 2020-09-30 樱花花提取物在维持皮肤菌群平衡和/或抗蓝光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89660A CN112089660A (zh) 2020-12-18
CN112089660B true CN112089660B (zh) 2023-04-07

Family

ID=73783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59111.1A Active CN112089660B (zh) 2020-09-30 2020-09-30 樱花花提取物在维持皮肤菌群平衡和/或抗蓝光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896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94473A (zh) * 2022-04-24 2022-07-29 广东青云山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抑制age生成活性的樱花粉的制备方法
TW202402318A (zh) * 2022-07-08 2024-01-16 大江生醫股份有限公司 益生質組成物及其減重用途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45409A (ja) * 1995-03-08 1996-09-24 Ichimaru Pharcos Co Ltd 皮膚外用剤及び浴用剤
JP2015044773A (ja) * 2013-08-29 2015-03-12 一丸ファルコス株式会社 ブルーライト照射に起因する皮膚老化予防・改善剤
WO2017146445A1 (ko) * 2016-02-22 2017-08-31 주식회사 젠퓨어 동백꽃, 벚꽃, 쟈스민꽃, 캐모마일꽃 및 연꽃 혼합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화장료 조성물
CN110037981A (zh) * 2019-06-06 2019-07-23 大连樱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631969A (zh) * 2020-07-08 2020-09-08 华南农业大学 具有抗蓝光功效的修护液及其化妆品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45409A (ja) * 1995-03-08 1996-09-24 Ichimaru Pharcos Co Ltd 皮膚外用剤及び浴用剤
JP2015044773A (ja) * 2013-08-29 2015-03-12 一丸ファルコス株式会社 ブルーライト照射に起因する皮膚老化予防・改善剤
WO2017146445A1 (ko) * 2016-02-22 2017-08-31 주식회사 젠퓨어 동백꽃, 벚꽃, 쟈스민꽃, 캐모마일꽃 및 연꽃 혼합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화장료 조성물
CN110037981A (zh) * 2019-06-06 2019-07-23 大连樱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631969A (zh) * 2020-07-08 2020-09-08 华南农业大学 具有抗蓝光功效的修护液及其化妆品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修树等."提取方法与技术".《天然药物化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 *
樱花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及抗氧化性研究;李友伟等;《中国药事》;20150120(第01期);第58-6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89660A (zh) 2020-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47974B (zh) 一种酿酒酵母植物发酵物及其应用和皮肤外用剂
CN112089660B (zh) 樱花花提取物在维持皮肤菌群平衡和/或抗蓝光中的应用
CN105560157B (zh) 虫草属真菌提取物的用途
CN108245479A (zh) 一种含有乳双歧杆菌发酵活性提取物的面膜
KR20090002677A (ko) 항산화 활성을 갖는 화장료 조성물
TW201836590A (zh) 包含植物萃取物的組成物及其減少紫外線所致皮膚損傷之用途
KR102113645B1 (ko) 미세침 분말 및 천연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탈모 방지 및 모발 성장 촉진용 화장료 조성물
KR102174260B1 (ko) 씀바귀, 선복화 및 민들레 복합발효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항염활성, 항산화활성, 및 콜라겐 생합성촉진기능을 가지는 화장료 조성물
KR102330277B1 (ko) 병풀 추출물을 포함하는 화장료 조성물
KR101825377B1 (ko) 드럼스틱나무씨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화장료 조성물
KR102047442B1 (ko) 마스크 팩 조성물
CN114767608A (zh) 一种天然植物养护焕颜复配护肤品原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753378A (zh) 一种中草药提取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20020093251A (ko) 십장생(十長生) 관련 천연물(솔싹, 영지버섯, 알부틴,녹용, 자라, 게르마늄, 로얄제리, 홍삼, 연어알 및레몬)의 혼합추출물을 함유한 화장료 조성물
TWI684457B (zh) 香蕉皮水萃取物的用途
CN111281844A (zh) 一种复方天然萃取物淡斑面膜及其制备方法
KR101830878B1 (ko) 전복 및 소라 패각을 이용한 화장료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1661188B1 (ko) 바나나 잎, 꽃잎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모발화장료 조성물
CN108042459A (zh) 一种抗敏凝露
CN108567732A (zh) 一种含有石斛干细胞提取物抗衰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KR101027111B1 (ko) 발효 대추잎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피부 자극 완화 및 항염용 화장료 조성물
CN117085079B (zh) 植物乳杆菌sf-l38的发酵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TWI836809B (zh) 可促進細胞生長、修復細胞、保護細胞、抗氧化及抗發炎之瓶爾小草科(Ophioglossaceae)植物萃取物及其用途
CN107961209A (zh) 一种美白抗衰老的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
KR101951295B1 (ko) 화피 및 녹용의 발효추출물을 포함하는 피부 외용제 조성물 및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