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61316A - 一种货舱加强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货舱加强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61316A
CN112061316A CN202010919592.2A CN202010919592A CN112061316A CN 112061316 A CN112061316 A CN 112061316A CN 202010919592 A CN202010919592 A CN 202010919592A CN 112061316 A CN112061316 A CN 1120613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flat
bulb steel
bulb
flat bul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1959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正亮
党添赋
吉立尚
胡炯锐
陈经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SSC Huangpu Wenchong Shipbui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SSC Huangpu Wenchong Ship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SC Huangpu Wenchong Shipbui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SC Huangpu Wenchong Ship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1959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613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613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613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7/00Arrangement of ship-bas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cargo or passengers
    • B63B27/14Arrangement of ship-bas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cargo or passengers of ramps, gangways or outboard ladders ; Pilot lif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货舱加强梯,包括背向相对间隔布置的第一球扁钢和第二球扁钢,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球扁钢和所述第二球扁钢之间的多个踏步板;所述第一球扁钢连接有向远离所述第二球扁钢方向倾斜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二球扁钢连接有向远离所述第一球扁钢方向倾斜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一球扁钢和所述第一侧板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封板,所述第二球扁钢和所述第二侧板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封板,所述第一球扁钢、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一封板固定围合形成第一紧固空间,所述第二球扁钢、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二封板固定围合形成第二紧固空间。本发明的货舱加强梯的结构稳固、强度高,能够适用于货舱装卸货的工况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货舱加强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货舱加强梯。
背景技术
船舶的散货船的一般机舱布置在船舶尾部,机舱前部到船舶首部之间均为货舱,货舱与货舱之间由槽形壁分隔,槽型壁下端为底墩,上端为顶墩,货舱用来装载散货,如煤、谷物、水泥等。根据《散货船共同结构规范》每个货舱需要设计通道从主甲板进入货舱内,通道一般是依靠槽形壁底墩布置,然而散货船靠港卸货时,需要依靠吊机、抓斗、铲车卸货,卸货过程中会对通道产生一定的冲击,因而该通道的设计需要有一定的强度和保护措施。现有技术中的通道一般由梯、盘梯、斜梯或螺旋梯与平台组成,虽然船用钢质直梯已经建立了相应的国标GB3892-83,但是该形式的直梯形式较单薄,强度弱,只能设计在常规的船员通道,不适合货舱装卸货的工况要求。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加强型的货舱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货舱加强梯,解决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的直梯形式较单薄,强度弱,只能适用于常规的船员通道,不适合货舱装卸货的工况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货舱加强梯,包括背向相对间隔布置的第一球扁钢和第二球扁钢,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球扁钢和所述第二球扁钢之间的多个踏步板;
所述第一球扁钢连接有向远离所述第二球扁钢方向倾斜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二球扁钢连接有向远离所述第一球扁钢方向倾斜的第二侧板;
所述第一球扁钢和所述第一侧板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封板,所述第二球扁钢和所述第二侧板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封板,所述第一球扁钢、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一封板固定围合形成第一紧固空间,所述第二球扁钢、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二封板固定围合形成第二紧固空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踏步板为方钢踏步块,所述方钢踏步块的两端分别插入对应的第一球扁钢或第二球扁钢上预留的安装孔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球扁钢的端部自凸台一侧向另外一侧倾斜向上布置;
所述第二球扁钢的端部自凸台一侧向另外一侧倾斜向上布置;
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与第一球扁钢的凸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与第二球扁钢的凸台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球扁钢的端部的倾斜角度为30度,所述第二球扁钢的端部的倾斜角度为30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球扁钢与所述第一侧板的夹角为20度至45度,所述第二球扁钢与所述第二侧板的夹角为20度至45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球扁钢与所述第一侧板的夹角为30度,所述第二球扁钢与所述第二侧板的夹角为30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球扁钢的远离凸台的一侧、所述第一侧板均与底墩斜板焊接固定,所述第一紧固空间的截面为三角形;
所述第二球扁钢的远离凸台的一侧、所述第二侧板均与底墩斜板焊接固定,所述第二紧固空间的截面为三角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货舱加强梯包括背向相对间隔布置的第一球扁钢和第二球扁钢,以及固定连接在第一球扁钢和第二球扁钢之间的多个踏步板;踏步块用于供人或者装卸需求使用。第一球扁钢连接有向远离第二球扁钢方向倾斜的第一侧板,第二球扁钢的连接有向远离第一球扁钢方向倾斜的第二侧板,第一球扁钢与第一侧板呈一定夹角布置,第二球扁钢与第二侧板呈一定夹角布置,同时第一球扁钢和第一侧板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封板,第二球扁钢和第二侧板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封板,将第一球扁钢、第一侧板、第二球扁钢和第二侧板均与船舶的底墩斜板焊接固定,第一球扁钢、第一侧板和第一封板固定围合形成第一紧固空间,第二球扁钢、第二侧板和第二封板固定围合形成第二紧固空间。利用第一紧固空间和第二紧固空间能够提高货舱加强梯的强度,能够适用于货舱装卸货的工况要求。
本发明的货舱加强梯结构型式设计简单,制作方便,可整体制作之后再与底墩连接,制作和安装拆卸方便;加强梯的梯架由球扁钢和封板焊接组成,方钢踏步内嵌在梯架之间受到两侧梯架保护,安装在货舱底墩上,能有效防止装卸货装置对梯的冲击;加强梯的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方钢踏步的数量,灵活性和适应性强;该货舱加强梯可适用于所有货舱和其它项目通道需要加强的工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货舱加强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B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C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货舱加强梯的具体应用。
图中,1、第一球扁钢;2、第二球扁钢;3、踏步块;4、第一侧板;5、第二侧板;6、第一封板;8、货舱加强梯;9、底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本发明的货舱加强梯如图1至图4所示,以球扁钢上具有凸台的一侧为正面,包括背向相对间隔布置的第一球扁钢1和第二球扁钢2,以及固定连接在第一球扁钢1和第二球扁钢2之间的多个踏步板3;第一球扁钢1和第二球扁钢2平行布置,踏步块3用于供人或者装卸需求使用。第一球扁钢1连接有向远离第二球扁钢2方向倾斜的第一侧板4,第二球扁钢2连接有向远离第一球扁钢1方向倾斜的第二侧板5,第一球扁钢1与第一侧板4呈一定夹角布置,第二球扁钢2与第二侧板5呈一定夹角布置,同时第一球扁钢1和第一侧板4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封板6,第二球扁钢2和第二侧板5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封板,将第一球扁钢1、第一侧板4、第二球扁钢2和第二侧板5均与船舶的底墩斜板焊接固定,第一球扁钢1、第一侧板4和第一封板6固定围合形成第一紧固空间,第二球扁钢2、第二侧板5和第二封7固定围合形成第二紧固空间。利用第一紧固空间和第二紧固空间能够提高货舱加强梯的强度,能够适用于货舱装卸货的工况要求。
其中,第一球扁钢1的端部自凸台一侧向另外一侧倾斜向上布置;第二球扁钢2的端部自凸台一侧向另外一侧倾斜向上布置;第一侧板4的一侧与第一球扁钢1的凸台固定连接,第二侧板5的一侧与第二球扁钢2的凸台固定连接。具体的,第一球扁钢1的端部的倾斜角度为30度,第二球扁钢2的端部的倾斜角度为30度。同时,第一侧板4的端部和第二侧板5的端部与第一球扁钢1和第二球扁钢2相对应的倾斜布置,这样在与底墩连接时,第一球扁钢1和第二球扁钢2长度较长的一侧与底墩连接,使第一球扁钢1和第二球扁钢2呈梯状固定在底墩上,进一步增加加强梯与船舶连接的稳固性。
进一步的,第一球扁钢1与第一侧板4夹角为20度至45度,第二球扁钢2与第二侧板5的夹角为20度至45度。更进一步的,第一球扁钢1与第一侧板4的夹角为30度,第二球扁钢2与所述第二侧板5的夹角为30度,以使第一球扁钢1与第一侧板4形成稳固的连接结构,使第二球扁钢2和第二侧板5形成稳固的连接结构,以增加货舱加强梯的强度。
其中,第一球扁钢1的远离凸台的一侧、第一侧板4均与底墩斜板焊接固定,使第一紧固空间的截面为三角形;第二球扁钢2的远离凸台的一侧、第二侧板5均与底墩斜板焊接固定,使第二紧固空间的截面为三角形,利用三角状的紧固空间使加强梯形成稳固的连接结构。
其中,如图4所示,踏步板3为方钢踏步块,方钢踏步块的两端分别插入对应的第一球扁钢1或第二球扁钢2上预留的安装孔内,方钢踏步块与球扁钢通过焊接固定,以增加方钢踏步块与球扁钢连接的紧固性。
本发明的货舱加强梯包括背向相对间隔布置的第一球扁钢1和第二球扁钢2,以及固定连接在第一球扁钢1和第二球扁钢2之间的多个踏步板3;踏步块3用于供人或者装卸需求使用。第一球扁钢1连接有向远离第二球扁钢2方向倾斜的第一侧板4,第二球扁钢2连接有向远离第一球扁钢1方向倾斜的第二侧板5,第一球扁钢1与第一侧板4呈一定夹角布置,第二球扁钢2与第二侧板5呈一定夹角布置,同时第一球扁钢1和第一侧板4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封板6,第二球扁钢2和第二侧板5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封板7,将第一球扁钢1、第一侧板4、第二球扁钢2和第二侧板5均与船舶的底墩斜板焊接固定,第一球扁钢1、第一侧板4和第一封板6固定围合形成第一紧固空间,第二球扁钢2、第二侧板5和第二封板固定围合形成第二紧固空间。利用第一紧固空间和第二紧固空间能够提高货舱加强梯的强度,能够适用于货舱装卸货的工况要求。
如图5所示,本申请的货舱加强梯的具体应用,散货船的货舱与货舱之间由槽型壁分隔,槽型壁下端为底墩,上端为顶墩,船员从主甲板进入货舱内,通常是通过槽型壁上的通道进入,然而底墩带有一定的斜度,直梯布置在底墩上,船舶靠港装卸货时,抓斗、铲车等都会梯道有一定的破坏,因而设计了货舱加强梯8。货舱加强梯8通常为船厂整体制作完后安装,货舱梯的梯架球扁钢直接与底墩9斜板焊接,安装方便。
本发明的货舱加强梯结构型式设计简单,制作方便,可整体制作之后再与底墩连接,制作和安装拆卸方便;加强梯的梯架由球扁钢和封板焊接组成,方钢踏步内嵌在梯架之间受到两侧梯架保护,安装在货舱底墩上,能有效防止装卸货装置对梯的冲击;加强梯的长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方钢踏步的数量,灵活性和适应性强;该货舱加强梯可适用于所有货舱和其它项目通道需要加强的工况。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货舱加强梯,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向相对间隔布置的第一球扁钢和第二球扁钢,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球扁钢和所述第二球扁钢之间的多个踏步板;
所述第一球扁钢连接有向远离所述第二球扁钢方向倾斜的第一侧板,所述第二球扁钢连接有向远离所述第一球扁钢方向倾斜的第二侧板;
所述第一球扁钢和所述第一侧板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封板,所述第二球扁钢和所述第二侧板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封板,所述第一球扁钢、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一封板固定围合形成第一紧固空间,所述第二球扁钢、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二封板固定围合形成第二紧固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舱加强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步板为方钢踏步块,所述方钢踏步块的两端分别插入对应的第一球扁钢或第二球扁钢上预留的安装孔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舱加强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扁钢的端部自凸台一侧向另外一侧倾斜向上布置;
所述第二球扁钢的端部自凸台一侧向另外一侧倾斜向上布置;
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与第一球扁钢的凸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与第二球扁钢的凸台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货舱加强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扁钢的端部的倾斜角度为30度,所述第二球扁钢的端部的倾斜角度为30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舱加强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扁钢与所述第一侧板的夹角为20度至45度,所述第二球扁钢与所述第二侧板的夹角为20度至45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货舱加强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球扁钢与所述第一侧板的夹角为30度,所述第二球扁钢与所述第二侧板的夹角为30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舱加强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扁钢的远离凸台的一侧、所述第一侧板均与底墩斜板焊接固定,所述第一紧固空间的截面为三角形;
所述第二球扁钢的远离凸台的一侧、所述第二侧板均与底墩斜板焊接固定,所述第二紧固空间的截面为三角形。
CN202010919592.2A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货舱加强梯 Pending CN1120613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9592.2A CN112061316A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货舱加强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19592.2A CN112061316A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货舱加强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61316A true CN112061316A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66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19592.2A Pending CN112061316A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货舱加强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61316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49778A (en) * 1979-05-08 1980-12-31 Cheng Naval Architect & Marine A Retractable Hold Ladder
CN202481266U (zh) * 2011-12-30 2012-10-10 江苏道达海洋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澳梯结构
JP2013121770A (ja) * 2011-12-12 2013-06-20 Imabari Shipbuilding Co Ltd 基礎用梯子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船倉点検システム
CN203567906U (zh) * 2013-09-29 2014-04-30 扬州大洋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货仓梯加强结构
CN105501399A (zh) * 2016-02-03 2016-04-20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一种应用于船舶货舱底部的直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49778A (en) * 1979-05-08 1980-12-31 Cheng Naval Architect & Marine A Retractable Hold Ladder
JP2013121770A (ja) * 2011-12-12 2013-06-20 Imabari Shipbuilding Co Ltd 基礎用梯子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船倉点検システム
CN202481266U (zh) * 2011-12-30 2012-10-10 江苏道达海洋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澳梯结构
CN203567906U (zh) * 2013-09-29 2014-04-30 扬州大洋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货仓梯加强结构
CN105501399A (zh) * 2016-02-03 2016-04-20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一种应用于船舶货舱底部的直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40262305A1 (en) ISO fittings for composite structures
KR20130033894A (ko) 결합형 래싱브리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컨테이너선
CN111098982A (zh) 一种大型集装箱船的绑扎桥结构
KR100673993B1 (ko) 슬로싱 저감용 유체 적재탱크
CN105129047B (zh) 一种船用o型舷外橡胶护舷的固定装置及固定方法
US20030061976A1 (en) Large transport ship
CN115697830A (zh) 集装箱船的船首结构、集装箱船及船首结构的设计方法
JP6665376B2 (ja) 揚陸用の船舶及び揚陸用の船舶を使用した荷役方法
CN112061316A (zh) 一种货舱加强梯
JPS5851516B2 (ja) 船体の中間体の完成モジュ−ルを組立てる方法
CN108657371B (zh) 一种船舶艏部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KR102353702B1 (ko) 래싱 브릿지
JP2007050814A (ja) 高速コンテナ船
CN211663411U (zh) 船舶
CN220577465U (zh) 砂石自卸船
JP4253662B2 (ja) タンカーのマニホールド部の上甲板構造
CN105501399A (zh) 一种应用于船舶货舱底部的直梯
CN113120171A (zh) 船舶
CN214776424U (zh) 集装箱船
KR101132621B1 (ko) 양현 하역 선박
KR102179904B1 (ko) 컨테이너선
KR100596188B1 (ko) 셀가이드 블럭 세팅용 피스
US7424857B2 (en) Marine transport system and processing structures
KR200311765Y1 (ko) 2개의 트롤리를 가지는 크레인
CN221027169U (zh) 吊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