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61240A - 车辆的前端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前端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61240A
CN112061240A CN202010307171.4A CN202010307171A CN112061240A CN 112061240 A CN112061240 A CN 112061240A CN 202010307171 A CN202010307171 A CN 202010307171A CN 112061240 A CN112061240 A CN 1120612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lower member
joint
wall
side memb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0717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61240B (zh
Inventor
芳贺辉
白木佑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0612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612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612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612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前端构造,其即使在设有脆弱部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护散热器并改善散热器的上下方向的布局。该车辆的前端构造包括:下构件(24),其配置在车辆的前端的下部并沿车宽方向延伸;左右一对侧构件(20、20),其由开放截面构成,从下构件(24)的两端沿上下方向延伸;以及支承托架(28),其支承散热器(30),所述车辆的前端构造具有:第1结合部(26),其使下构件(24)与各侧构件(20)结合;第2结合部(34),其与第1结合部(26)相比位于车辆上方,使各侧构件(20)与支承托架(28)结合;以及脆弱部(36),其设置在第1结合部(26)与第2结合部(34)之间。

Description

车辆的前端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汽车等车辆的前端构造。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前隔板的纵框部且该纵框部的下部由闭合截面构成的车身前部构造。在纵框部下部的下方设有由于接地载荷而压溃的脆弱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2361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为了实现车身的轻量化而将纵框部设为开放截面的情况下,由于针对上下载荷刚性降低,因此作为横框的侧支撑因脆弱部而变形,存在由该侧支撑支承的散热器损伤的可能。
另外,由于在纵框部的下方设有脆弱部,因此散热器的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受到制约,存在散热器的大型化变得困难的可能。
本发明是鉴于前述问题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设有脆弱部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护散热器并改善散热器的上下方向的布局的车辆的前端构造。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前述目的,本发明的车辆的前端构造的特征在于,包括:下构件,其配置在车辆的前端的下部并沿车宽方向延伸;左右一对侧构件,其由开放截面构成,从所述下构件的两端沿上下方向延伸;以及支承托架,其设置于所述下构件,对冷却器进行支承,所述车辆的前端构造具有:第1结合部,其使所述下构件与各所述侧构件结合;第2结合部,其与所述第1结合部相比位于车辆上方,使各所述侧构件与所述支承托架结合;以及脆弱部,其设置在所述第1结合部与所述第2结合部之间。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能够获得即使在设有脆弱部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护散热器并改善散热器上下方向的布局的车辆的前端构造。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前端构造的车辆的车身前部的概略立体图。
图2是示出图1的侧构件与下构件连结的连结部位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3是从车宽方向外侧观察图2的连结部位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4是从车宽方向内侧观察图2的连结部位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5是沿着图1的V-V线的纵剖视图。
图6的(a)是示出接地载荷输入前的状态的剖视图,(b)是示出接地载荷输入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7的(a)是示出接地载荷输入前的状态的侧视图,(b)是示出接地载荷输入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车身前部
18 前隔板
20 侧构件
20a (侧构件的)侧壁
20b (侧构件的)前壁
20c (侧构件的)后壁
22 上构件
24 下构件
26 第1结合部
26a 前侧结合部
26b 后侧结合部
28 支承托架
30 散热器(冷却器)
32 传感器支承托架
34 第2结合部
36 脆弱部
38 第3结合部
40 变形容许部
42 加强部
48 腿部
52 支承面
54 第2加强部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适当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图中,“前后”表示车辆前后方向,“左右”表示车宽方向(左右方向),“上下”表示铅直上下方向。
应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前端构造的车辆具有由整体车身构成的车身。该车身相对于通过车辆的车宽方向的中心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未图示的中心线左右对称配置。
如图1所示,车身前部10构成为包括左右一对前侧车架12、12、左右一对上车架14、14、左右一对连结部件16、16及前隔板18。
左右一对前侧车架12、12分别配置在沿着车宽方向的左右两侧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需要说明的是,各前侧车架12的车辆前方端部与前隔板18连结。另外,各前侧车架12的车辆后方端部分别分支为两部分并分别与未图示的横梁连结。
左右一对上车架14、14分别配置在左右一对前侧车架12、12的车宽方向外侧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各上车架14的中间弯曲部借助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连结部件16与前隔板18的上侧角部连结。各上车架14的车辆后方端部与未图示的左右一对前柱连结。
前隔板18由正面观察呈大致矩形状的框体构成,并配置于前端即车辆前方端部。如图1所示,该前隔板18由左右一对侧构件(侧支撑)20、20、上构件(上隔板构件)22、下构件(下隔板构件)24构成。左右一对侧构件20、20分别沿铅直上下方向大致平行配置在左右一对前侧车架12、12的前端部的附近部位。
上构件22、下构件24及左右一对侧构件20、20分别由轴正交截面为大致コ字状的开放截面构成(参照图5、图2)。另外,上构件22沿车宽方向架设在左右一对侧构件20、20的上端部之间(参照图1)。
上构件22配置在前端的上部并沿车宽方向延伸。如图5所示,上构件22构成为,包括:前壁22a,其面向车辆前方并沿车宽方向延伸;后壁22b,其面向车辆后方并沿车宽方向延伸;以及顶棚壁22c,其连接前壁22a的上端与后壁22b的上端并沿车宽方向延伸。
下构件24配置在前端的下部并沿车宽方向延伸。
如图2及图5所示,下构件24包括:前壁24a,其面向车辆前方并沿车宽方向延伸;后壁24b,其面向车辆后方并沿车宽方向延伸:以及底壁24c,其连接前壁24a的下端与后壁24b的下端并沿车宽方向延伸。
另外,下构件24沿车宽方向架设在左右一对侧构件20、20的下端部彼此之间(参照图1)。下构件24在铅直上下方向上位于上构件22的大致下方。此外,下构件24与各侧构件20相比分别向车宽方向的两侧延伸,并与上构件22的下部结合。此外,下构件24的与地面相对的下表面由平坦面构成而未设有任何部件(参照图5)。
如图5所示,上构件22的开放截面的开口23朝向下方。下构件24的开放截面的开口25朝向上方。上构件22的大致コ字状截面与下构件24的大致コ字状截面在上下方向上对置。各侧构件20的上部侧的一部分及下部侧的一部分收容在上构件22及下构件24的大致コ字状截面内。
如图1所示,左右一对侧构件20、20配置在前端并沿上下方向大致平行延伸。如图2所示,各侧构件20构成为,包括:侧壁20a,其沿车辆上下方向且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前壁20b,其由车辆前后方向的缘部弯折而成,并面向车辆前方;以及后壁20c,其由车辆前后方向的缘部弯折而成,并面向车辆后方。
在各侧构件20的下部与下构件24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连结的连结部位,在车宽方向外侧设有使侧构件20与下构件24结合的第1结合部26。如图2所示,该第1结合部26构成为,包括:前侧结合部26a,其使各侧构件20的前壁20b与下构件24的前壁24a结合;以及后侧结合部26b,其使各侧构件的后壁20c与下构件24的后壁24b结合。需要说明的是,第1结合部26通过未图示的焊接装置进行点焊,但并非限定于此。
如图1、图4所示,在该侧构件20与下构件24连结的连结部位,在各侧构件20的车宽方向内侧分别设有左右一对支承托架28、28。该左右一对支承托架28支承在前端配置的散热器(冷却器)30(参照图1)。
如图4所示,与第1结合部26相比在车辆上方设有使各侧构件20与支承托架28结合的第2结合部34。在各侧构件20的与第2结合部34邻接的车宽方向外侧配置有支承未图示的碰撞检测传感器的传感器支承托架32(参照图2)。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中,以实线示出从车宽方向内侧观察第2结合部34的状态,在图3中示出从车宽方向外侧观察第2结合部34的假想线(双点划线)。
如图3所示,在沿着车辆上下方向的第1结合部26与第2结合部34之间设有脆弱部36。该脆弱部36在围绕第1结合部26(前侧结合部26a、后侧结合部26b)的前壁20b及后壁20c分别设有加强筋形状(参照图2、图3)。脆弱部36包围第1结合部26的上边和内侧边的一部分。换言之,该由加强筋形状构成的脆弱部36分别设置在各侧构件20的前壁20b及后壁20c。
第1结合部26(前侧结合部26a)设置在下构件24的前壁24a。各侧构件20通过与第1结合部26相比配置在车辆下方的位于底壁24c的第3结合部38与下构件24结合。在第1结合部26与第3结合部38之间设有在被输入接地载荷时能够变形的左右一对变形容许部40。该变形容许部40与从第3结合部38朝向车辆上方延伸的加强部42相比分别配置在车辆前方及车辆后方(参照图3)。另外,在与下构件24的底壁24c接合的各侧构件20的下端设有与侧壁20a大致正交且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弯折的凸缘部45。
在该凸缘部45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部设有第3结合部38。在与第3结合部38邻接的车辆前后方向上,分别设有朝向斜前方立起的前侧倾斜部47a、朝向斜后方立起的后侧倾斜部47b、与前侧倾斜部47a连续并朝向前侧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前侧水平部49a及与后侧倾斜部47b连续并朝向后侧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的后侧水平部49b。
变形容许部40由从车宽方向外侧以侧面观察大致圆弧状切缺的切缺部44构成。该切缺部44将侧构件20的前壁20b的下端部及与前壁20b连续的侧壁20a的下端角部的一部分切缺而构成。
加强部42设置在各侧构件20的侧壁20a。该加强部42由朝向车宽方向外侧鼓出并从第3结合部38朝向上方延伸的直线状的突条部构成(参照图2)。在各侧构件20的下部,由切缺部44构成的变形容许部40分别设在加强部42的车辆前方及车辆后方。
如图4所示,支承托架28自上而下由第2结合部34、支承部46、腿部48及下结合部50连续地构成。该支承托架28呈从各侧构件20朝向下构件24下降的截面阶梯状。第2结合部34与位于支承托架28的上部并朝向上方延伸的纵壁构成。支承部46具有支承散热器30的支承面52,该支承面52由平坦面构成。
腿部48与支承部46连续,使支承部46的车宽方向内侧端部向下方弯折而构成。在该腿部48设有一对第2加强部54、54,该一对第2加强部54、54由朝向侧构件20侧凹陷的凹部构成,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分离配置(参照图4)。下结合部50与下构件24的底壁24c接合。在下结合部50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部设有朝向车辆上方鼓出的鼓出部56(参照图4)。
如图2所示,传感器支承托架32的沿着车辆上下方向的纵截面呈大致帽形状。传感器支承托架32构成为,包括:上下一对凸缘部32a、32a,其与各侧构件20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面接合;上部壁32b及下部壁32c,其与各凸缘部32a连续并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大致水平延伸;以及纵壁32d,其连接上部壁32b与下部壁32c。
应用本实施方式的前端构造的车身前部10基本上按照以上方式构成,以下说明其作用效果。
图6的(a)是示出接地载荷输入前的状态的剖视图,图6的(b)是示出接地载荷输入后的状态的剖视图,图7的(a)是示出接地载荷输入前的状态的侧视图,图7的(b)是示出接地载荷输入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下构件24与各侧构件20通过第1结合部26结合。另外,各侧构件20与支承托架28通过与第1结合部26相比位于车辆上方的第2结合部34结合。脆弱部36设置在第1结合部26与第2结合部34之间。换言之,在车辆上下方向上成为自上而下依次为第2结合部34、脆弱部36、第1结合部26的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被从前隔板18的下方侧输入接地载荷F时,与第2结合部34相比位于车辆下方的脆弱部36由被传递接地载荷的第1结合部26挤压而变形,接地载荷由脆弱部36吸收(对比参照图6的(a)与图6的(b)、图7的(a)与图7的(b))。因此,第2结合部34不会从规定的位置移动(参照图6的(a)与图6的(b)的单点划线),能够避免散热器30(冷却器)损伤而恰当地进行保护。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下构件24的下表面由平坦面构成而未设置任何部件。因此,散热器30的上下方向的尺寸不受任何制约,能够改善上下方向的布局并有助于散热器30的大型化。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构成前隔板18的至少各侧构件20设为开放截面构造,从而能够达成车身重量的轻量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侧构件20通过位于与第1结合部26相比配置在车辆下方的底壁24c的第3结合部38而与下构件24结合。在第1结合部26与第3结合部38之间设有在被输入接地载荷时能够变形的变形容许部40。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变形容许部40,从而在被输入接地载荷的初始阶段,变形容许部40压溃以能够吸收接地载荷(对比参照图6的(a)与图6的(b)、图7的(a)与图7的(b))。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避免散热器30的损伤而恰当地进行保护。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变形容许部40与从第3结合部38朝向车辆上方延伸的加强部42相比配置在车辆前方。
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由截面大致コ字状的开放截面构成各侧构件20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在各侧构件20的侧壁20a设置的加强部42提高其刚性/强度,获得散热器30的充分的支承强度。另外,在被输入接地载荷的初始阶段,变形容许部40压溃而能够吸收接地载荷。其结果,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该变形容许部49与脆弱部36的协同作用顺利地吸收接地载荷。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侧构件20由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侧壁20a和使车辆前后方向的缘部弯折而形成的前壁20b及后壁20c构成。另外,第1结合部26配置在侧构件20的前壁20b。脆弱部36成为前壁20b的围绕第1结合部26的加强筋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脆弱部36在各侧构件20的前壁20b上由围绕第1结合部26的加强筋形状构成。因此,即使在由于接地载荷的输入而第1结合部26向车辆上方移动了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脆弱部36吸收接地载荷。由此,与脆弱部36相比位于车辆上方的第2结合部34能够避免移动而被保持在规定位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强筋形状分别设置于各侧构件20的前壁20b及后壁20c。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在左右一对侧构件20、20共用一种侧构件20。其结果,能够使用一种模具分别制造左右一对侧构件20、2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托架28的支承散热器30的支承面52为平坦面,在其腿部48设有第2加强部54。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支承托架28的腿部48设置第2加强部54,从而能够提高散热器30的支承刚性/支承强度。另外,通过将散热器30的支承面52设为平坦面,从而即使在被输入接地载荷的后期阶段第1结合部26向车辆上方移动而挠曲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散热器30向上方移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第2结合部34邻接的各侧构件20配置有支承未图示的碰撞检测传感器的传感器支承托架32。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附设在侧构件20的传感器支承托架32提高第2结合部34的刚性/强度,具有脆弱部36变得更加容易变形的优点。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配置在前端的前隔板18由正面观察呈矩形状的框体构成。该框体由上部的上构件22、下部的下构件24及左右一对侧构件20、20构成。这些上构件22、下构件24及各侧构件20全部的轴正交截面呈大致コ字状。上构件22的大致コ字状截面与下构件24的大致コ字状截面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对置。各侧构件20的一部分收容在上构件22及下构件24的大致コ字状截面内。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包含构成框体的侧构件20的全部构件的轴正交截面形成为大致コ字状的开放截面,从而能够达成车身重量的进一步轻量化,并提高散热器30的支承刚性/支承强度。

Claims (8)

1.一种车辆的前端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构件,其配置在车辆的前端的下部并沿车宽方向延伸;
由开放截面构成的左右一对侧构件,其从所述下构件的两端沿上下方向延伸;以及
支承托架,其设置于所述下构件,对冷却器进行支承,
所述车辆的前端构造具有:
第1结合部,其使所述下构件与各所述侧构件结合;
第2结合部,其与所述第1结合部相比位于车辆上方,使各所述侧构件与所述支承托架结合;以及
脆弱部,其设置在所述第1结合部与所述第2结合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端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构件具有底壁和从所述底壁的前缘立起的前壁,
所述第1结合部配置在所述下构件的所述前壁,
各所述侧构件通过位于所述底壁的第3结合部与所述下构件结合,该第3结合部与所述第1结合部相比配置在车辆下方,
在所述第1结合部与所述第3结合部之间设有在被输入接地载荷时能够变形的变形容许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前端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构件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加强部,
所述变形容许部与从所述第3结合部朝向车辆上方延伸的所述加强部相比配置在车辆前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端构造,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侧构件由沿车辆上下方向且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侧壁和使车辆前后方向的缘部弯折形成的前壁及后壁构成,
所述第1结合部至少设置在所述侧构件的所述前壁,
所述脆弱部为所述前壁的围绕所述第1结合部的加强筋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前端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结合部分别设置在所述侧构件的所述前壁及后壁,
所述加强筋形状分别设置在各所述侧构件的所述前壁及所述后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端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托架具有支承面和腿部,
所述支承面由支承所述冷却器的平坦面构成,
所述腿部具有第2加强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端构造,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侧构件在与所述第2结合部邻接的部位具备传感器支承托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构造,其特征在于,
具备正面观察呈矩形状的框体,
所述框体由上部的上构件、所述下构件及左右的所述侧构件构成,
所述上构件、所述下构件及各所述侧构件各自的轴正交截面呈大致コ字状,
使所述上构件的大致コ字状截面与所述下构件的大致コ字状截面在上下方向上对置,
各所述侧构件的一部分收容在所述上构件及所述下构件的所述大致コ字状截面内。
CN202010307171.4A 2019-06-11 2020-04-17 车辆的前端构造 Active CN1120612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09046A JP7054685B2 (ja) 2019-06-11 2019-06-11 車両のフロントエンド構造
JP2019-109046 2019-06-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61240A true CN112061240A (zh) 2020-12-11
CN112061240B CN112061240B (zh) 2022-12-13

Family

ID=73656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07171.4A Active CN112061240B (zh) 2019-06-11 2020-04-17 车辆的前端构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054685B2 (zh)
CN (1) CN1120612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55416B2 (ja) * 2019-08-02 2023-04-11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0441A (zh) * 2006-02-15 2007-08-22 马自达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前部结构
JP2010149601A (ja) * 2008-12-24 2010-07-08 Toyota Motor Corp ラジエータサポート構造
JP2012214070A (ja) * 2011-03-31 2012-11-08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前部構造
JP2013032040A (ja) * 2011-07-30 2013-02-14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の前部車体
JP2016190597A (ja) * 2015-03-31 2016-11-10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CN108944775A (zh) * 2017-05-29 2018-12-0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构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36028A (ja) 2004-07-27 2006-02-09 Calsonic Kansei Corp ラジエータコアサポート構造
JP2006236111A (ja) * 2005-02-25 2006-09-07 Sharp Corp コンテンツ検索装置および方法、コンテンツ検索プログラムならびに当該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機械読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13133031A (ja) 2011-12-27 2013-07-08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前部構造
US9321345B2 (en) 2014-05-14 2016-04-2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joining a hydro-formed tube to an extrusion
JP6236111B2 (ja) 2016-03-18 2017-11-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JP6722144B2 (ja) 2017-06-23 2020-07-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冷却機器取付構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0441A (zh) * 2006-02-15 2007-08-22 马自达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前部结构
JP2010149601A (ja) * 2008-12-24 2010-07-08 Toyota Motor Corp ラジエータサポート構造
JP2012214070A (ja) * 2011-03-31 2012-11-08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前部構造
JP2013032040A (ja) * 2011-07-30 2013-02-14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の前部車体
JP2016190597A (ja) * 2015-03-31 2016-11-10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CN108944775A (zh) * 2017-05-29 2018-12-0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61240B (zh) 2022-12-13
JP2020199928A (ja) 2020-12-17
JP7054685B2 (ja) 2022-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54618B (zh) 汽车的车身结构
US10112651B2 (en)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JP6557290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KR20070075335A (ko) 차체 후방부 구조
JP2006199132A (ja) 車体下側部構造
JP6596354B2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6235621B2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US9422004B2 (en) Vehicle body front section structure
US20140312657A1 (en) Vehicle body superstructure
CN112061240B (zh) 车辆的前端构造
CN112298366B (zh) 车身的横梁结构
CN108349547B (zh) 汽车的前部车身结构
JP2010023663A (ja) 車体前部構造
CN110884567B (zh)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CN108944775B (zh) 车身前部构造
CN108725600B (zh) 车身底板构造
CN109591898B (zh) 车辆下部构造
US11279415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114590324A (zh) 车体前部结构
JP7194358B2 (ja) 車両のルーフパネル補強構造
JP6491927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CN213354616U (zh) 车辆的前隔板
JP2021142763A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7281103B2 (ja) 車両のステップブラケット
CN112789213B (zh) 副车架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