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25600B - 车身底板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身底板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25600B
CN108725600B CN201810374975.9A CN201810374975A CN108725600B CN 108725600 B CN108725600 B CN 108725600B CN 201810374975 A CN201810374975 A CN 201810374975A CN 108725600 B CN108725600 B CN 1087256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dth direction
vehicle
vehicle width
cross member
oute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7497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25600A (zh
Inventor
喜多僚
森泽卓哉
吉本毅
中野政孝
高桥知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7256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256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256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256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底板构造,能够提高经由前侧车架传递的负荷的传递效率。前侧车架(14)具有从位于靠车辆后方的位置的分支点P分支出的外车架(26)和内车架(28),前座椅支承横梁(18)具有上构件(38)和下构件(32),外车架(26)固定于下纵梁(16),内车架(28)固定于前座椅支承横梁(18)的下构件(32),下构件(32)被设为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随着从车宽方向的外侧趋向中央而逐渐减小,上构件(38)被设为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随着从车宽方向的外侧趋向中央而逐渐增大。

Description

车身底板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等车辆的车身底板构造。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车身构造,将对配置在底板下方的燃料容器进行保护的下纵梁侧伸出部和地板通道侧伸出部配置为俯视呈V字状。
下纵梁侧伸出部及地板通道侧伸出部的车辆后方端部分别与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前横梁结合在一起。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364794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车身构造中,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倾斜的地板通道侧伸出部的后端隔着底板板件与前横梁的上表面间接地结合。
因此,负荷的沿地板通道侧伸出部传递的负荷传递路径弯曲,有可能负荷传递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前述问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经由前侧车架传递的负荷的传递效率的车身底板构造。
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左右一对的前侧车架,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配置在车宽方向的两侧;左右一对的下纵梁,其配置在车宽方向的两侧;以及前座椅支承横梁,其架设在所述左右一对的下纵梁间,支承前排座椅,各所述前侧车架具有从位于车辆后方的分支点分支出的外车架和内车架,所述前座椅支承横梁具有上构件和下构件,所述外车架固定于所述下纵梁,所述内车架固定于所述前座椅支承横梁的所述下构件,所述下构件被设为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随着从车宽方向的外侧趋向中央而减小,所述上构件被设为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随着从车宽方向的外侧趋向中央而增大。
发明效果
采用本发明,能够得到一种能够提高经由前侧车架传递的负荷的传递效率的车身底板构造。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底板构造的车辆的从底面观察的仰视图。
图2是沿图1的II-II线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1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4的(a)是表示上构件的车宽方向端部固定于下纵梁上表面的状态的局部立体图,图4的(b)是表示下构件的车宽方向端部固定于下纵梁的下表面的状态的局部立体图。
图5的(a)是表示附设于外侧车架的分支部的加强部的立体图,图5的(b)是沿图5的(a)的V-V线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前侧碰撞负荷的传递路径的动作说明图。
图7的(a)是表示前侧碰撞负荷的传递路径的动作说明图,图7的(b)是表示前侧碰撞负荷分散到上构件和下构件的状态的侧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车辆
14 前侧车架
16 下纵梁
16a (下纵梁的)上表面
16b (下纵梁的)下表面
18 前座椅支承横梁
19 底板板件
20 后座椅支承横梁
22 燃料容器
26 外车架
28 内车架
30 分支部
32 下构件
38 上构件
40 外伸叉架
42 仪表板横梁
44 凹陷部
46 加强部
48 滑轨护罩
P 分支点
RL 棱线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一边适当参照附图一边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中,在各图中,“前后”表示车辆前后方向,“左右”表示车宽方向(左右方向),“上下”表示铅垂上下方向。
如图1所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底板构造的车辆10具有由承载式车身形成的车身12。该车身12配置为相对于从车辆10的车宽方向的中心通过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未图示的中心线左右对称。
车身12构成为包括:左右一对的前侧车架14、14、左右一对的下纵梁16、16、前座椅支承横梁18、底板板件19、以及后座椅支承横梁20。在沿车辆前后方向排列的前座椅支承横梁18与后座椅支承横梁20之间,配置有燃料容器22等。
左右一对的前侧车架14、14位于车身前部的左右两侧,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各前侧车架14具有侧车架主体24、外车架26、以及内车架28。外车架26及内车架28被设置为分别从各前侧车架14的位于车辆后方的分支部30的分支点P分支出来。
外车架26及内车架28分别呈截面帽形状(关于外车架26,参照图5的(b)),端部凸缘例如通过焊接等固定于底板板件19的下表面。外车架26从分支部30的分支点P朝向车宽方向的外侧倾斜地分支出来,其后方端部固定于下纵梁16。
另一方面,内车架28从分支部30的分支点P朝向车宽方向的内侧倾斜地分支出来,其后方端部固定于前座椅支承横梁18的后述下构件32。其中,在分支部30,如图5的(b)所示,外车架26的底壁外表面与内车架28的底壁内表面固定在一起。返回图1,侧车架主体24位于比分支部30的分支点P靠车辆前方的位置,朝向车辆前方延伸地设置。
如图3所示,外车架26形成为从分支点P到下纵梁16为止的截面的深度尺寸D1恒定。内车架28形成为从分支点P到前座椅支承横梁18为止的截面的深度尺寸D2、D3逐渐变小(D2>D3)。
如图1所示,在左右一对的前侧车架14、14的车辆前端之间,架设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保险杠横梁34。另外,在左右一对的前侧车架14、14之间沿着车宽方向配置有仪表板36,仪表板36将发动机室和车舱分隔开。并且,在仪表板36的前方且在沿车宽方向的两侧,配置有支承未图示的左右减震器的上端的左右减震器基座37、37。
底板板件19由在左右一对的下纵梁16、16间张紧设置的平板状的构件构成。底板板件19构成为分割成第1底板板件19a和第2底板板件19b(参照图2)。第1底板板件19a从仪表板36的下部(仪表板下部)朝向车辆后方地延伸,其后方端部固定(焊接)于前座椅支承横梁18的前端凸缘。第2底板板件19b的前方端部固定(焊接)于前座椅支承横梁18的后端凸缘,第2底板板件19b朝向车辆后方延伸。
如图2及图3所示,前座椅支承横梁18具有上构件38和下构件32。上构件38的车宽方向端部39固定(接合)于下纵梁16(下纵梁内侧件17a)的上表面16a(参照图4的(a))。下构件32的车宽方向端部33固定(接合)于下纵梁16(下纵梁内侧件17a)的下表面16b(参照图4的(b))。下构件32设为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随着从车宽方向的外侧趋向中央而逐渐减小。上构件38设为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随着从车宽方向的外侧趋向中央而逐渐增大。对此,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如图2及图3所示,下构件32呈截面大致帽子状,具有底面部32a、以及跨底面部32a而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彼此相对的前侧侧壁32b和后侧侧壁32c。在前侧侧壁32b的车辆前方,与之连续地设有与第1底板板件19a接合的前侧凸缘部32d。在后侧侧壁32c的车辆后方,与之连续地设有与第2底板板件19b接合的后侧凸缘部32e。
上构件38具有前侧凸缘部38a、倾斜面部38b以及平面部38c。前侧凸缘部38a与第1底板板件19a的后方端部的上表面相接合。倾斜面部38b具有从前侧凸缘部38a朝向车辆后方且朝向斜上方立起的倾斜面。平面部38c与倾斜面部38b连续,并与第2底板板件19b大致平齐地朝向车辆后方延伸,且与第2底板板件19b的前方端部接合。
返回图1,在隔着外车架26与内车架28的分支点P即分支部30的车宽方向的两侧,分别配置有左右一对的外伸叉架40、40、以及安装在左右一对的外伸叉架40、40之间的单个的仪表板横梁42。换言之,左右一对的外伸叉架40、40及仪表板横梁42跨越一对前侧车架14、14沿车宽方向呈大致直线状配置。其中,在左右一对的外伸叉架40、40与分支部30的结合部位,附设有加强罩43(参照图1、图2)。
在仪表板横梁42的车宽方向的中央,设有与仪表板横梁42的车宽方向的两侧部分相比朝向铅垂上方凹陷的凹陷部44(参照图1、图2、图5的(b))。如图5的(a)所示,在分支部30的外车架26侧配置有加强部46,内车架28固定于外车架26,并且与加强部46相邻配置。
如图5的(a)及图5的(b)所示,加强部46具有:俯视沿外车架26的形状呈大致矩形地延伸的平板部46a、以及在平板部46a的沿车宽方向的侧缘部朝向上方弯曲的一对弯曲部46b、46b。在分支部30的靠外车架26侧,加强部46的一对弯曲部46b、46b在沿上下方向的中间部位处沿车宽方向(左右方向)接合于外车架26的相互面对的一对的侧壁26a、26a的内表面。其中,如图5的(b)所示,由加强部46和外车架26形成闭合截面。
左右一对的下纵梁16、16分别配置在车宽方向的两侧,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各下纵梁16具有从底板板件19的前端(底板前端)延伸至底板板件19的后端(底板后端)的棱线RL(参照图3)。构成为相对于下纵梁16分体的左右一对的滑轨护罩48、48以覆盖棱线RL的方式设置。该棱线RL形成在后述的下纵梁内侧件17a的底壁与内侧侧壁之间的交界部位。在左右一对的滑轨护罩48、48之间,配置有支承未图示的后排座椅的后座椅支承横梁20(参照图1)。
如图1及图3所示,左右一对的滑轨护罩48、48从左右的下纵梁16、16朝向车宽方向内侧鼓出。各滑轨护罩48分别通过焊接等固定于下纵梁16的车宽方向的相互面对的内侧侧面。各滑轨护罩48具有靠车辆前方侧的前护罩49a和靠车辆后方侧的后护罩49b。各滑轨护罩48构成为该前护罩49a和后护罩49b结合为一体。
如图3所示,后座椅支承横梁20的与轴线垂直方向的截面呈帽形状,后座椅支承横梁20的沿轴线方向的两端部与左右一对的滑轨护罩构件48、48(后护罩49b)连结。并且,截面帽状的凸缘部20a固定于底板板件19的下表面。
各下纵梁16构成为下纵梁内侧件17a、下纵梁外侧件17b以及未图示的下纵梁加强板结合为一体。下纵梁内侧件17a具有截面帽形状,配置在车宽方向内侧。下纵梁外侧件17b具有截面帽形状,配置在车宽方向外侧。下纵梁加强板配置在下纵梁内侧件17a和下纵梁外侧件17b之间。下纵梁加强板的下端以被下纵梁内侧件17a的下端和下纵梁外侧件17b的下端从两侧夹持的状态结合为一体。
应用了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底板构造的车辆10基本上如上述那样构成,接着,说明其作用效果。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作用于一前侧车架14的前端的前侧碰撞负荷F自分支部30的分支点P分出负荷F1从外车架26传递向一下纵梁16(下纵梁内侧件17a)。另一方面,作用于前侧车架14的前端的前侧碰撞负荷F自分支部30的分支点P分出负荷F2从内车架28传递向前座椅支承横梁18。并且,从内车架28传递来的负荷F2经由前座椅支承横梁18作为负荷F3传递向另一下纵梁16(下纵梁内侧件17a)。像这样,能够将作用于前侧车架14的前侧碰撞负荷F分散为负荷F1及负荷F3而向左右一对的下纵梁16、16(下纵梁内侧件17a、17a)传递。结果,采用本实施方式,能够提高负荷的传递效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前座椅支承横梁18的下构件32被设为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随着从车宽方向的外侧趋向中央而逐渐减小,并且上构件38被设为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随着从车宽方向的外侧趋向中央而逐渐增大。
具体而言,比较沿接近左下纵梁16的II-II线的左侧部的剖视图即图2和沿III-III线的中央部的剖视图即图3这两者来进行说明。在图2中,“高度尺寸HL1”表示下构件32的左外侧的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高度尺寸HU1”表示上构件38的左外侧的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另外,在图3中,“高度尺寸HL2”表示下构件32的中央的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高度尺寸HU2”表示上构件38的中央的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
从图2及图3可知,在本实施方式中,使下构件32的从车宽方向的外侧趋向中央的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从高度尺寸HL1向高度尺寸HL2逐渐减小(HL1>HL2)。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使上构件38的从车宽方向的外侧趋向中央的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从高度尺寸HU1向高度尺寸HU2逐渐增大(HU1<HU2)。由此,采用本实施方式,能够在前座椅支承横梁18的后方且在前排座椅S的下方位置适当配置燃料容器22、配管PIPE(参照图3)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前座椅支承横梁18的上构件38与下构件32的上下方向上的高度尺寸在车宽方向上变化,能够在车宽方向的中央的下方部位收纳配管(燃料容器22、其他构件的配管)等,能够提高布局的自由度。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前座椅支承横梁18沿车宽方向具有足够的截面能够确保期望的刚性/强度,因此能够利用前座椅支承横梁18传递吸收从前侧车架14传递来的前侧碰撞负荷F。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构件38固定于下纵梁16的上表面16a,并且下构件32固定于下纵梁16的下表面16b(参照图4的(a)、图4的(b))。由此,采用本实施方式,能够将作用于上构件38的负荷FU及作用于下构件32的负荷FL分散开并分别向下纵梁16的上表面16a及下表面16b(参照图7的(a)、图7的(b))传递。结果,采用本实施方式,能够提高负荷的传递效率。
如图7的(a)所示,作用于前侧车架14的前端的前侧碰撞负荷F经由前座椅支承横梁18的上构件38向下纵梁16(下纵梁内侧件17a)的上表面16a传递负荷FU,并经由下构件32向下纵梁16(下纵梁内侧件17a)的下表面16b传递负荷FL。像这样,能够将作用于前侧车架14的前侧碰撞负荷F分散为负荷FU及负荷FL并分别向下纵梁16的上表面16a及下表面16b这两个面传递。
在本实施方式中,外车架26从分支点P到下纵梁16以恒定截面形成,内车架28形成为从分支点P到前座椅支承横梁18截面的深度尺寸逐渐变浅。由此,采用本实施方式,例如,能够确保配管PIPE(燃料容器22、其他构件的配管)等地板部件的收纳面积,能够提高配管布局的自由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下纵梁16具有从底板板件19的前端延伸至底板板件19的后端的棱线RL,构成为相对于下纵梁16分体的左右一对的滑轨护罩48、48以覆盖棱线RL的方式设置(参照图3)。另外,在左右一对的滑轨护罩48、48之间,配置有后座椅支承横梁20(参照图1)。由此,采用本实施方式,借助棱线RL,下纵梁16能够吸收较大的碰撞负荷,并且能够利用后座椅支承横梁20吸收较大的侧碰撞负荷。结果,采用本实施方式,能够适当地对配置在由前座椅支承横梁18、左右一对的下纵梁16、16以及后座椅支承横梁20这三者围成的收纳空间内的燃料容器22等进行支承。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隔着外车架26与内车架28的分支点P即分支部30的车宽方向的两侧,分别配置有外伸叉架40及仪表板横梁42(参照图1)。由此,采用本实施方式,能够从车宽方向的左右两侧支承分支部30,能够使从前侧车架14传递来的前侧碰撞负荷F顺利地分散到外车架26和内车架28来进行吸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仪表板横梁42的车宽方向的中央,设有朝向铅垂上方凹陷的凹陷部44。由此,采用本实施方式,在车宽方向的中央,借助凹陷部44,配管等的配置变得容易。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分支部30的外车架26侧配置加强部46(加强板),内车架28固定于外车架26并且与加强部46相邻配置。由此,采用本实施方式,能够将从前侧车架14传递来的前侧碰撞负荷F的主要负荷从外车架26传递向下纵梁16。并且,采用本实施方式,能够利用加强部46促进前侧碰撞负荷F向内车架28的负荷分散。

Claims (6)

1.一种车身底板构造,其特征在于,
包括:
左右一对的前侧车架,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配置在车宽方向的两侧;
左右一对的下纵梁,其配置在车宽方向的两侧;以及
前座椅支承横梁,其架设在所述左右一对的下纵梁间,支承前排座椅,
各所述前侧车架具有从位于车辆后方的分支点分支出的外车架和内车架,
所述前座椅支承横梁具有上构件和下构件,
所述外车架固定于所述下纵梁,
所述内车架固定于所述前座椅支承横梁的所述下构件,
所述下构件被设为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随着从车宽方向的外侧趋向中央而减小,
所述上构件被设为上下方向的高度尺寸随着从车宽方向的外侧趋向中央而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底板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构件固定于所述下纵梁的上表面,
所述下构件固定于所述下纵梁的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底板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车架从所述分支点到所述下纵梁以恒定截面形成,
所述内车架的截面的深度尺寸从所述分支点到所述前座椅支承横梁而变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底板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纵梁具有从底板前端延伸至底板后端的棱线,
与所述下纵梁分体构成的左右一对的滑轨护罩以覆盖所述棱线的方式设置,
在所述左右一对的滑轨护罩之间,配置有后座椅支承横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底板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隔着所述外车架与所述内车架的所述分支点即分支部的车宽方向的两侧,分别配置有外伸叉架及仪表板横梁,
在所述仪表板横梁的车宽方向的中央设有朝向铅垂上方凹陷的凹陷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底板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分支部的所述外车架侧配置有加强部,
所述内车架固定于所述外车架,并且与所述加强部相邻配置。
CN201810374975.9A 2017-04-25 2018-04-24 车身底板构造 Active CN1087256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86234A JP6397535B1 (ja) 2017-04-25 2017-04-25 車体フロア構造
JP2017-086234 2017-04-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25600A CN108725600A (zh) 2018-11-02
CN108725600B true CN108725600B (zh) 2020-12-18

Family

ID=63668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74975.9A Active CN108725600B (zh) 2017-04-25 2018-04-24 车身底板构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397535B1 (zh)
CN (1) CN1087256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31759B2 (ja) * 2020-03-31 2023-08-23 マツダ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の下部構造
WO2023181196A1 (ja) * 2022-03-23 2023-09-28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搭載機器の取り付け構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19826A (ja) * 1996-10-22 1998-05-12 Mitsubishi Motors Corp フロアストリンガ構造
US5992921A (en) * 1996-03-19 1999-11-30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body structure
JP2007216903A (ja) * 2006-02-20 2007-08-30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下部車体構造
CN101332837A (zh) * 2007-06-28 2008-12-3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结构
CN102574552A (zh) * 2009-11-05 2012-07-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构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01815A (ja) * 2007-10-23 2009-05-14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WO2010097890A1 (ja) * 2009-02-24 2010-09-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前部構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92921A (en) * 1996-03-19 1999-11-30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body structure
JPH10119826A (ja) * 1996-10-22 1998-05-12 Mitsubishi Motors Corp フロアストリンガ構造
JP2007216903A (ja) * 2006-02-20 2007-08-30 Mazd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下部車体構造
CN101332837A (zh) * 2007-06-28 2008-12-3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结构
CN102574552A (zh) * 2009-11-05 2012-07-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25600A (zh) 2018-11-02
JP2018184062A (ja) 2018-11-22
JP6397535B1 (ja) 2018-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58745B (zh) 车辆下部结构
US11524726B2 (en) Body structure for automobiles
US9902431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US10118647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110040186B (zh) 下部车身结构
CN107097858B (zh) 车身结构
JP6397534B1 (ja) 車体フロア構造
US20200331538A1 (en) Vehicle rear body structure
EP3686091A1 (en) Rear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and vehicle
CN110588312A (zh) 车身下部结构体
CN112477989B (zh) 车辆的车身结构
EP3782881B1 (en) Structure for rear part of vehicle body
GB2479234A (en) Vehicle chassis structure
CN108725600B (zh) 车身底板构造
JP2013107583A (ja) 車両のフロアパネル制振構造
CN109415095B (zh) 驾驶室的底面部构造
JP2016078539A (ja) 車両フロア構造
KR20220045422A (ko) 차체구조물
CN115257958B (zh) 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
US8042834B2 (en) Front structure of vehicle
CN112061240B (zh) 车辆的前端构造
WO2017154818A1 (ja) キャブのフロアパネル構造
JP2023097564A (ja) 車体下部構造
CN109204512B (zh) 前纵梁后部的加强结构
CN218489763U (zh) 车身下部构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