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89213B - 副车架构造 - Google Patents

副车架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89213B
CN112789213B CN201880097931.4A CN201880097931A CN112789213B CN 112789213 B CN112789213 B CN 112789213B CN 201880097931 A CN201880097931 A CN 201880097931A CN 112789213 B CN112789213 B CN 1127892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width
width direction
vehicle
mounting portion
cr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793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89213A (zh
Inventor
野口悟
渡边右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7892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92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892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92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1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suspension, e.g. of wheels or engine; sub-frames for mounting engine or suspen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2Front or rear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62D25/2009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5/2027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in connection with other superstructure subunits the subunits being rear structur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副车架构造,其包括:左右一对的车身侧部车架(12、12),其配置于车身侧部;左右一对的纵构件(20、20),其在从各车身侧部车架向车宽中央侧分离规定距离的位置以沿着各车身侧部车架的方式延伸;以及后横梁(24),其在左右一对的纵构件的车辆后方部位(20e)之间沿车宽方向延伸,后横梁具有第1安装部(26)、延长部(28)、及第2安装部(30),第1安装部安装于各所述纵构件,延长部以从第1安装部朝向车宽方向外侧且朝向上方侧延伸的方式设置,第2安装部在延长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安装于车身侧部车架。

Description

副车架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搭载于汽车等车辆的副车架构造。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其在左右一对后侧车架的沿着车宽方向之间设有分散、吸收后碰撞时的碰撞载荷的后副车架(周边车架)。
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后副车架(周边车架)由左右车辆前端部及左右车辆后端部分别与后侧车架连结的一对侧方车架和连结在一对侧方车架间的前方车架及后方车架构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4997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车身后部构造中,后副车架以车辆前后且左右成对的合计4个点(安装点为4个点)安装。
在这样的后副车架的4点支承构造中,例如,无法针对从支承于后副车架的悬架输入的输入载荷无法获得充分的刚性/强度,存在乘坐舒适性、操纵稳定性下降的可能。
本发明是鉴于前述问题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车辆整体的重量增加及制造成本升高并使车身后部的刚性/强度提高的副车架构造。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前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左右一对的车身侧部车架,其配置于沿着车宽方向的车身侧部,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左右一对的纵构件,其在从各所述车身侧部车架向车宽中央侧分离规定距离的位置,以沿着各所述车身侧部车架的方式延伸;以及横梁,其在左右一对的所述纵构件的车辆后方部位之间沿车宽方向延伸,所述横梁具有第1安装部、延长部、及第2安装部,所述第1安装部安装于各所述纵构件,所述延长部以从所述第1安装部朝向车宽方向外侧且朝向上方侧延伸的方式设置,所述第2安装部在所述延长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安装于所述车身侧部车架。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中,能够获得能够抑制车辆整体的重量增加及制造成本升高并使车身后部的刚性/强度提高的副车架构造。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底面侧观察组装有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后副车架的车身后部的仰视图。
图2是沿着图1的II-II线的纵剖视图。
图3是沿着图1的III-III线的纵剖视图。
图4是从图1的箭头X方向观察的向视侧视图。
图5是从图4的箭头Y方向观察的向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适当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从底面侧观察组装有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后副车架的车身后部的仰视图,图2是沿着图1的II-II线的纵剖视图,图3是沿着图1的III-III线的纵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图中,“前后”表示车辆前后方向,“左右”表示车宽方向(左右方向),“上下”表示车辆上下方向(铅直上下方向)。
如图1所示,在车身后部分别配置有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后副车架(副车架)10、左右一对的车身侧部车架12、12、及车身横梁14。呈大致平面状的后底板15配置在左右一对的车身侧部车架12、12的沿车宽方向之间。
左右一对的车身侧部车架12、12配置于车身侧部,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各车身侧部车架12包含左右一对后侧车架16、16和左右一对下纵梁18、18,该左右一对后侧车架16、16和左右一对下纵梁18、18在左右的车身侧部沿车辆前后方向连结。
后副车架10位于左右一对的车身侧部车架12、12的沿着车宽方向的内侧,且安装在左右一对的车身侧部车架12、12的下方侧。另外,后副车架10支承未图示的后轮用悬架装置,并且,借助未图示的防振装置支承未图示的动力单元(马达、发动机等驱动源)。
如图1所示,后副车架10构成为,包括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的纵构件20、20和在左右一对的纵构件20、20之间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横梁。该横梁具有固定于左右一对的纵构件20、20的车辆前方侧的前横梁22和固定于左右一对的纵构件20、20的车辆后方侧的后横梁(横梁)24。
如图2所示,后横梁24具有第1安装部26、延长部28、及第2安装部30。
第1安装部26在后横梁24的沿着车宽方向的左右端部侧将靠向中央部的部位安装于各纵构件20(参照图1)。后横梁24具有从车辆前后方向侧面观察为大致矩形状的贯通孔32(参照图2、图4)。该贯通孔32以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贯通的方式分别形成在前横梁22的面向车辆前方的前壁及前横梁22的面向车辆后方的后壁(参照图3)。另外,该贯通孔32设置在与第1安装部26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参照图3)。
另外,各纵构件20的车辆后方部位20e以贯通后横梁24的贯通孔32的方式安装(参照图1、图3)。即,各纵构件20的车辆后方部位20e嵌插在后横梁24的贯通孔32中。另外,后横梁24的贯通孔32的形状与各纵构件20的车辆后方部位20e的轴垂直截面形状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使各纵构件20的接近车辆后方端部20d的部位贯穿在后横梁24的贯通孔32中,但并非限定于此。车辆后方部位20e例如也可以是各纵构件20的车辆后方端部20d,或是与车辆后方端部20d相比靠近车辆前方端部20c侧的部位。
如图2所示,延长部28以从第1安装部26朝向车宽方向外侧且朝向上方侧上升的方式延伸。延长部28随着从第1安装部26趋向第2安装部30而截面高度尺寸变小(参照H1>H3)。
第2安装部30在延长部28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安装于各车身侧部车架12。在车身侧部车架12的闭合截面13内固定有具有第1贯通孔34的大致圆筒状的第1柱环部件36。另外,在后横梁24的闭合截面25内固定有具有第2贯通孔38的大致圆筒状的第2柱环部件40。
第1柱环部件36与第2柱环部件40彼此以同轴状且以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方式配置。通过对贯通第1柱环部件36及第2柱环部件40的第1贯通孔34及第2贯通孔38的未图示的螺栓及螺母进行紧固,从而后横梁24被固定于各车身侧部车架12。
如图2所示,在后横梁24中,第1安装部26处的截面高度尺寸(H1)大于靠向中央的其他部位的截面高度尺寸(H2)(H1>H2)。
如图2所示,此外,后横梁24由上部侧的上横梁部24a和下部侧的下横梁24b部构成。在上横梁部24a及下横梁部24b的内部形成有闭合的闭合截面25。
图4是从图1的箭头X方向观察的向视侧视图,图5是从图4的箭头Y方向观察的向视立体图。
如图3所示,上横梁部24a由顶壁42a和与顶壁42a连续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相对的前侧壁42b及后侧壁42c构成。另外,如图4所示,上横梁部24a在比向纵构件20安装的第1安装部26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设有上侧弯曲部44。从该上侧弯曲部44朝向车宽方向外侧端部的第2安装部30地设有向上方上升的上侧延长部46。
如图3所示,下横梁部24b由下侧底壁48a和与下侧底壁48a连续并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相对的前侧壁48b及后侧壁48c构成。另外,如图4所示,下横梁部24b在比第1安装部26稍微靠向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设有下侧弯曲部50。在车宽方向外侧端部设有从该下侧弯曲部50朝向第2安装部30而向上方上升的下侧延长部52。
如图4所示,上侧弯曲部44设置在比各纵构件20靠车宽方向内侧,下侧弯曲部50设置在比各纵构件20靠车宽方向外侧。
另外,如图5所示,下侧延长部52具有从下侧弯曲部50朝向第2安装部30延伸的加强筋54。该加强筋54在仰视观察时沿车宽方向延伸,由朝向外侧突出的带状凸部形成。
前横梁22设有由轴垂直截面形成为大致コ字状的上壁和轴垂直截面形成为大致コ字状的下壁形成闭合截面的未图示的闭合截面部。
左右一对的纵构件20、20由相同的结构形成,并彼此左右对称。各纵构件20由截面呈大致コ字的上壁部20a和截面呈大致コ字状的下壁部20b构成。上壁部20a与下壁部20b借助凸缘部一体地结合(接合),在其内部形成有闭合截面21。另外,各纵构件20的车辆前方端部20c设置为与各纵构件20的车辆后方端部相比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前端张开状态。
各纵构件20在从各车身侧部车架12向车宽中央侧分离规定距离的位置以沿着各车身侧部车架12的方式延伸。
车身横梁14在左右一对的车身侧部车架12、12之间沿车宽方向延伸。另外,车身横梁14的沿着车宽方向的两侧分别安装于各纵构件20及各车身侧部车架12。
如图2所示,后底板15的与第2安装部30接近的下表面具有朝向车宽方向中央侧且朝向上方侧倾斜的倾斜边部56。该倾斜边部56具有从车宽方向外侧朝向车宽方向内侧上升的倾斜面58。后底板15的倾斜边部56与后横梁24的上侧延长部46及下侧弯曲部50在上下方向上配置在重叠的位置。
本实施方式的后副车架10基本上按照以上方式构成,接下来说明其作用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左右一对的纵构件20、20的车辆后方部位20e、20e之间具备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后横梁24。该后横梁24具有:第1安装部26,其安装于各纵构件20;延长部28,其以从第1安装部26朝向车宽方向外侧且朝向上方侧延伸的方式设置;以及第2安装部30,其在延长部28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安装于各车身侧部车架12。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能够将从未图示的悬架臂朝向各纵构件20而向车宽方向中央侧输入的横向载荷,以第1安装部26→延长部28→第2安装部30→各车身侧部车架12(后侧车架16)的顺序传递。其结果,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抑制车辆整体的重量增加及制造成本升高,并提高针对来自未图示的悬架臂的横向载荷的刚性/强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后横梁24中,第1安装部26处的截面高度尺寸(H1)大于其他部位的截面高度尺寸(H2)(H1>H2)。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截面高度尺寸大于其他部位的第1安装部26的大截面化来提高第1安装部26的刚性/强度。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各纵构件20能够针对一开始从轮胎/悬架承受的横向力以高刚性/高强度承受输入初始的最大载荷。其结果,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提高针对来自未图示的悬架臂的横向载荷的刚性/强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延长部28处,截面高度尺寸随着从第1安装部26趋向第2安装部30而逐渐变小。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得第2安装部30的截面高度尺寸减小,能够将第2安装部30的安装高度抑制为最低限度,能够改善与其他部件之间的布局。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得截面高度尺寸随着从第1安装部26趋向第2安装部30而逐渐减小,从而能够避免第2安装部30的应力集中,提高向车身侧部车架12(后侧车架16)的载荷传递效率。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后横梁24上,在与第1安装部26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位置设有沿车辆前后方向贯通的贯通孔32。各纵构件20的车辆后方部分以贯通贯通孔32的方式安装。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经由贯通孔32将构件20以贯通后横梁24的方式安装,从而能够提高第1安装部26的刚性/强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后横梁24上形成有由上横梁部24a和下横梁部24b封闭而成的闭合截面25。上横梁部24a具有顶壁42a、上侧弯曲部44、及上侧延长部46,下横梁部24b具有下侧底壁48a、下侧弯曲部50、及下侧延长部52。上侧弯曲部44以与各纵构件20相比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方式设置,另一方面,下侧弯曲部50以与各纵构件20相比位于车宽方向外侧的方式设置。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使从上横梁部24a的上侧弯曲部44延伸至装部30的上侧延长部46的倾斜角度(上升角度)平缓地形成,能够提高载荷传递效率。另外,通过将从下横梁部24b的下侧弯曲部50延伸至第2安装部30的下侧延长部52的倾斜设为急倾斜,从而能够抑制第2安装部30的高度尺寸,改善与其他部件之间的布局。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使纵构件20向后横梁24安装的部位的截面高度尺寸大,能够更进一步提高第1安装部26的刚性/强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下侧延长部52上设有从下侧弯曲部50朝向第2安装部30延伸的加强筋54。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利用加强筋54来加强因倾斜成为急倾斜而容易应力集中的下侧弯曲部50。其结果,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提高沿着下横梁部24b的下侧底壁48a、下侧弯曲部50及下侧延长部52传递的载荷的载荷传递效率。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后底板15的下表面设有朝向车宽方向中央侧且朝向上方侧倾斜的倾斜边部56。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将从未图示的悬架臂向各纵构件20输入的横向载荷从各车身侧部车架12(后侧车架16)经由倾斜边部56向后底板15传递。其结果,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提高针对来自未图示的悬架臂的横向载荷的刚性/强度。
附图标记说明
10后副车架(副车架)
12车身侧部车架
15后底板
20纵构件
20e(纵构件的)车辆后方部位24后横梁(横梁)
24a上横梁部
24b下横梁部
25(后横梁的)闭合截面
26第1安装部
28延长部
30第2安装部
32贯通孔
42a顶壁
44上侧弯曲部
46上侧延长部
48a下侧底壁
50下侧弯曲部
52下侧延长部
54加强筋
56倾斜边部
H1、H2、H3截面高度尺寸

Claims (7)

1.一种副车架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左右一对的车身侧部车架,其配置于车身侧部,并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左右一对的纵构件,其在从各所述车身侧部车架向车宽中央侧分离规定距离的位置,以沿着各所述车身侧部车架的方式延伸;以及
横梁,其在左右一对的所述纵构件的车辆后方部位之间沿车宽方向延伸,
所述横梁具有第1安装部、延长部、及第2安装部,
所述第1安装部安装于各所述纵构件,
所述延长部以从所述第1安装部朝向车宽方向外侧且朝向上方侧延伸的方式设置,
所述第2安装部在所述延长部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安装于所述车身侧部车架,
所述横梁具有上横梁部和下横梁部,形成有由所述上横梁部和所述下横梁部封闭而成的闭合截面,
所述上横梁部具有:顶壁;上侧弯曲部,其设置于所述顶壁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以及上侧延长部,其从所述上侧弯曲部向车宽方向外侧且向上方侧延伸,
所述下横梁部具有:下侧底壁;下侧弯曲部,其设置于所述下侧底壁的车宽方向外侧端部;以及下侧延长部,其从所述下侧弯曲部向车宽方向外侧且向上方延伸,
所述上侧弯曲部设置在比各所述纵构件靠车宽方向内侧,
所述下侧弯曲部设置在比各所述纵构件靠车宽方向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梁的所述第1安装部处的截面高度尺寸H1大于其他部位的截面高度尺寸H2,即H1>H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长部随着从所述第1安装部趋向所述第2安装部而截面高度尺寸变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车架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长部随着从所述第1安装部趋向所述第2安装部而截面高度尺寸变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副车架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梁在与所述第1安装部在上下方向上重叠的位置具有沿车辆前后方向贯通的贯通孔,
各所述纵构件以贯通所述贯通孔的方式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车架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侧延长部具有从所述下侧弯曲部朝向所述第2安装部延伸的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副车架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沿着车宽方向的左右一对所述车身侧部车架的之间配置有后底板,
所述后底板的下表面具有朝向车宽方向中央侧且朝向上方侧倾斜的倾斜边部。
CN201880097931.4A 2018-09-27 2018-09-27 副车架构造 Active CN1127892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36155 WO2020065900A1 (ja) 2018-09-27 2018-09-27 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9213A CN112789213A (zh) 2021-05-11
CN112789213B true CN112789213B (zh) 2022-12-16

Family

ID=69950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7931.4A Active CN112789213B (zh) 2018-09-27 2018-09-27 副车架构造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667332B2 (zh)
JP (1) JP7083035B2 (zh)
CN (1) CN112789213B (zh)
WO (1) WO2020065900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4552A (zh) * 2009-11-05 2012-07-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构造
CN104029737A (zh) * 2013-03-05 2014-09-10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CN105799777A (zh) * 2015-01-16 2016-07-27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副车架结构
JP2017114411A (ja) * 2015-12-25 2017-06-2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8475U (zh) * 1987-07-06 1989-01-18
JPH0439968U (zh) * 1990-08-03 1992-04-06
JP5156729B2 (ja) 2009-12-16 2013-03-0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JP5499726B2 (ja) 2010-01-18 2014-05-21 マツダ株式会社 電気自動車の後部構造
US9604672B2 (en) * 2014-09-26 2017-03-28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body rear structure
JP6212526B2 (ja) * 2015-10-05 2017-10-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JP6619779B2 (ja) * 2017-08-25 2019-12-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後部構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4552A (zh) * 2009-11-05 2012-07-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构造
CN104029737A (zh) * 2013-03-05 2014-09-10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CN105799777A (zh) * 2015-01-16 2016-07-27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副车架结构
JP2017114411A (ja) * 2015-12-25 2017-06-2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0065900A1 (ja) 2021-08-30
JP7083035B2 (ja) 2022-06-09
CN112789213A (zh) 2021-05-11
US20220001928A1 (en) 2022-01-06
WO2020065900A1 (ja) 2020-04-02
US11667332B2 (en) 2023-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10849B2 (en) Front subframe structure for automotive vehicle
JP5352682B2 (ja) 車体フロア構造
EP1400437B1 (en) Front structure of vehicle
CN110606132B (zh) 下部车体构造
KR20120110134A (ko) 서스펜션 서브 프레임
CN110606131B (zh) 下部车体构造
JP2006213204A (ja) 車体下部構造
JP7013995B2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CN110304152B (zh)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CN110304151B (zh)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JP2007161152A (ja)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CN111746641B (zh) 副车架构造
CN110606133A (zh) 下部车体构造
FR3091686A1 (fr) Structure inferieure de corps de vehicule
CN112789213B (zh) 副车架构造
CN110505995B (zh) 车身前部结构
CN112061240B (zh) 车辆的前端构造
CN112752701B (zh) 车身后部构造
CN111989258B (zh) 汽车车身结构
CN112739607B (zh) 副车架构造
CN109878576B (zh) 车辆前部构造
CN220785912U (zh) 一种车身横梁及车辆
CN216734482U (zh) 车架总成及车辆
US11787474B2 (en) Vehicle suspension tower structure
CN213921213U (zh) 副车架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