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56432A - 一种双效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效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56432A
CN112056432A CN202010946562.0A CN202010946562A CN112056432A CN 112056432 A CN112056432 A CN 112056432A CN 202010946562 A CN202010946562 A CN 202010946562A CN 112056432 A CN112056432 A CN 1120564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leaching
filtrate
concentrated solution
storage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4656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波伟
周建彬
叶群
窦贝贝
傅秀花
傅竹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inghuang Natural Foo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inghuang Natural Foo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inghuang Natural Foo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inghuang Natural Foo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4656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564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56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564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16Tea extraction; Tea extracts; Treating tea extract; Making instant tea
    • A23F3/30Further treatment of dried tea extract;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e.g. instant tea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效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加工方法,属于茶叶深加工技术领域。它包括以下步骤:1)浸提:取绿茶,以茶叶:溶剂=1∶10~20的质量比在35~45℃的温度下浸提2~4h,得浸提液Ⅰ,在90~100℃的温度下对茶渣浸提0.5‑1h,固液分离后得浸提液Ⅱ;2)过滤:将浸提液Ⅰ和浸提液Ⅱ冷却过滤后,得过滤液Ⅰ和过滤液Ⅱ,3)浓缩干燥:将过滤液Ⅰ和过滤液Ⅱ分别浓缩,得浓缩液Ⅰ和浓缩液Ⅱ,浓缩液Ⅰ冻干得到速溶茶Ⅰ,浓缩液Ⅱ喷雾干燥得到速溶茶Ⅱ。本发明可对同一原料进行双效定向浸提,得到两种富集成分各异的速溶茶,双效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产品品质各具特色,附加值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双效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深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效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茶作为饮料是中国人的一项重大发现,更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茶的主要呈味物质及功能成分有多酚类及其氧化产物、氨基酸、咖啡碱、糖类、水溶性果胶、有机酸等,其中氨基酸的鲜爽味是形成高品质茶叶滋味的重要因子,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是茶叶主要的功能性成分及呈味物质,咖啡碱是茶汤苦涩味的重要物质。
茶叶中氨基酸的种类很多,主要有茶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丝氨酸等,占茶叶干重的1%~4%,个别高氨基酸茶树品种可以达到7%以上;茶氨酸(L-Theanine)是茶树含量最高的游离氨基酸和非蛋白质氨基酸,占茶叶干重的1%~2%,占茶叶中氨基酸总量的50%~60%,是茶汤主要的呈味物质之一。茶氨酸具有焦糖的香味和类似味精的鲜爽味,能缓解茶的苦涩味,增强甜味,对绿茶良好滋味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还是红茶品质的重要评价因子之一。茶氨酸还具有促进精神健康和降血压等多项健康功效,特别是其提升认知水平、缓解焦虑和改善心情、促进睡眠、舒压等“精神健康”方面具有显著作用。茶多酚类化合物是茶叶最重要的品质化学成分和功能成分,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癌、抗辐射、降脂减肥等多种生理功能,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品和化妆品等多个领域。咖啡碱,又名咖啡因,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和药用原料,在食品及医学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目前,我国传统速溶茶生产技术,加工工艺较单一,功能成分及呈味物质溶出缺乏有效控制,一般只能作为工业茶饮料的调配原料,无法直接面对消费者,市场附加值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双效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加工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双效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浸提:取绿茶,以茶叶:溶剂=1∶10~20的质量比在35~45℃的温度下浸提2~4h,固液分离后得浸提液Ⅰ和茶渣,以茶叶:溶剂=1∶5~8的质量比在茶渣中添加溶剂,在90~100℃的温度下对茶渣浸提0.5-1h,固液分离后得浸提液Ⅱ;
2)过滤:将浸提液Ⅰ和浸提液Ⅱ分别通过换热器冷却至10-15℃和15-25℃,再分别用0.3~0.5μm孔径的滤膜过滤,得过滤液Ⅰ和过滤液Ⅱ,
3)浓缩干燥:将过滤液Ⅰ和过滤液Ⅱ分别浓缩至浓度为10-20Brix和10-15Brix,得浓缩液Ⅰ和浓缩液Ⅱ,浓缩液Ⅰ真空冷冻干燥后获得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Ⅰ,浓缩液Ⅱ喷雾干燥后获得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Ⅱ。
一种双效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浸提:取绿茶,以茶叶:纯化水=1∶15的质量比在40℃的温度下浸提3h,固液分离后得浸提液Ⅰ和茶渣,以茶叶:纯化水=1∶6的质量比在茶渣中添加溶剂,在95℃的温度下对茶渣浸提0.5h,固液分离后得浸提液Ⅱ;
2)过滤:将浸提液Ⅰ和浸提液Ⅱ分别通过换热器冷却至10℃和25℃,再分别用0.3μm孔径的滤膜过滤,得过滤液Ⅰ和过滤液Ⅱ,
3)浓缩干燥:将过滤液Ⅰ和过滤液Ⅱ分别浓缩至浓度为15Brix和15Brix,得浓缩液Ⅰ和浓缩液Ⅱ,浓缩液Ⅰ真空冷冻干燥后获得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Ⅰ,浓缩液Ⅱ喷雾干燥后获得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Ⅱ。
在上述的一种双效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加工方法中,所述绿茶为香气浓郁,无异味,滋味浓厚,酚氨比低的绿茶。
在上述的一种双效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加工方法中,在步骤3)中,浓缩液Ⅰ真空冷冻干燥的条件是绝对真空度为15Pa、初始温度为-50℃、终末温度为25℃,浓缩液Ⅰ厚度为1.0cm,干燥时间为24h,浓缩液Ⅱ喷雾干燥的条件是控制进风口温度170℃,出风口温度85℃左右,转速为20~30rpm。
在上述的一种双效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加工方法中,采用以下设备进行加工,该设备包括提取罐,所述的提取罐连接有第一溶剂罐和第二溶剂罐,提取罐底部连接有浸提液输送泵,浸提液输送泵的出料口分别连接第一浸提液储罐和第二浸提液储罐,所述的第一浸提液储罐通过第一过滤输送泵依次连接第一换热器、第一过滤器和第一过滤液储罐,
第二浸提液储罐通过第二过滤输送泵依次连接第二换热器、第二过滤器和第二过滤液储罐,
第一过滤液储罐通过第一浓缩输送泵连接第一浓缩器,第二过滤液储罐通过第二浓缩输送泵连接第二浓缩器,第一浓缩器连接真空冷冻干燥器,第二浓缩器通过喷雾泵连接喷雾干燥塔,
在步骤1)中,绿茶放在提取罐中,第一溶剂罐和第二溶剂罐中分别存放35~45℃和90~100℃的溶剂,浸提在提取罐中进行,浸提液输送泵将浸提液Ⅰ和浸提液Ⅱ分别打入到第一浸提液储罐和第二浸提液储罐中,
在步骤2)中,第一过滤输送泵将浸提液Ⅰ依次经过第一换热器和第一过滤器后打入到第一过滤液储罐中得过滤液Ⅰ,第二过滤输送泵将浸提液Ⅱ依次经过第二换热器和第二过滤器后打入到第二过滤液储罐中得过滤液Ⅱ,
在步骤3)中,第一浓缩输送泵将过滤液Ⅰ打入到第一浓缩器浓缩得浓缩液Ⅰ,第二浓缩输送泵将过滤液Ⅱ打入到第二浓缩器浓缩得浓缩液Ⅱ,喷雾泵将浓缩液Ⅱ打入到喷雾干燥塔中的速溶茶Ⅱ。
在上述的一种双效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加工方法中,所述的提取罐还连接有压缩空气发生器。
在上述的一种双效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加工方法中,所述的压缩空气发生器为氮气钢瓶。
在上述的一种双效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加工方法中,所述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分别为板式换热器或列管式换热器。
在上述的一种双效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加工方法中,所述的第一浓缩器和第二浓缩器分别连接有第一浓缩液储罐和第二浓缩液储罐,第二浓缩液储罐通过喷雾泵连接喷雾干燥塔。
在上述的一种双效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加工方法中,所述的第一溶剂罐和第二溶剂罐的底部的水平高度高于提取罐顶部的水平高度,所述的第一浓缩器和第二浓缩器分别为多效真空浓缩器或膜浓缩器。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得到的定向富集氨基酸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在保留一定茶多酚含量的基础上显著增加了氨基酸的相对含量,保持茶汤中较高的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而显著降低其酚氨比,使其滋味鲜爽,醇和,嫩香浓郁持久。
2)定向富集氨基酸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可以直接满足消费者对速溶茶直饮的需求,并且能够快速溶解于冷热水中,饮用更加方便。
3)本发明得到的定向富集茶多酚和咖啡碱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富集式的保留了茶叶中的茶多酚和咖啡碱等功能性物质,虽然降低了滋味口感,但功能性物质相对含量显著提高。
4)本发明整体对同一原料进行双效浸提,产品综合得率显著提高,双效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产品品质各具特色,附加值更高。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提取罐1、第一溶剂罐2、第二溶剂罐2a、浸提液输送泵3、第一浸提液储罐4、第二浸提液储罐4a、第一过滤输送泵5、第二过滤输送泵5a、第一换热器6、第二换热器6a、第一过滤器7、第二过滤器7a、第一过滤液储罐8、第二过滤液储罐8a、第一浓缩输送泵9、第二浓缩输送泵9a、第一浓缩器10、第二浓缩器10a、真空冷冻干燥器11、喷雾泵12、喷雾干燥塔13、压缩空气发生器14、第一浓缩液储罐15、第二浓缩液储罐15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一种双效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浸提:取绿茶,以茶叶:溶剂=1∶10~20的质量比在35~45℃的温度下浸提2~4h,固液分离后得浸提液Ⅰ和茶渣,以茶叶:溶剂=1∶5~8的质量比在茶渣中添加溶剂,在90~100℃的温度下对茶渣浸提0.5-1h,固液分离后得浸提液Ⅱ;
2)过滤:将浸提液Ⅰ和浸提液Ⅱ分别通过换热器冷却至10-15℃和15-25℃,再分别用0.3~0.5μm孔径的滤膜过滤,得过滤液Ⅰ和过滤液Ⅱ,
3)浓缩干燥:将过滤液Ⅰ和过滤液Ⅱ分别浓缩至浓度为10-20Brix和10-15Brix,得浓缩液Ⅰ和浓缩液Ⅱ,浓缩液Ⅰ真空冷冻干燥后获得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Ⅰ,浓缩液Ⅱ喷雾干燥后获得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Ⅱ。
在步骤3)中,浓缩液Ⅰ真空冷冻干燥的条件是绝对真空度为15Pa、初始温度为-50℃、终末温度为25℃,浓缩液Ⅰ厚度为1.0cm,干燥时间为24h,浓缩液Ⅱ喷雾干燥的条件是控制进风口温度170℃,出风口温度85℃左右,转速为20~30rpm。
绿茶为香气浓郁,无异味,滋味浓厚,酚氨比低的绿茶。包括大宗绿茶、名优绿茶及特化绿茶品种等
本实施例采用以下设备进行加工,如图1所示,该设备包括提取罐,所述的提取罐连接有第一溶剂罐和第二溶剂罐,提取罐底部连接有浸提液输送泵,浸提液输送泵的出料口分别连接第一浸提液储罐和第二浸提液储罐,所述的第一浸提液储罐通过第一过滤输送泵依次连接第一换热器、第一过滤器和第一过滤液储罐,
第二浸提液储罐通过第二过滤输送泵依次连接第二换热器、第二过滤器和第二过滤液储罐,
第一过滤液储罐通过第一浓缩输送泵连接第一浓缩器,第二过滤液储罐通过第二浓缩输送泵连接第二浓缩器,第一浓缩器连接真空冷冻干燥器,第二浓缩器通过喷雾泵连接喷雾干燥塔,
在步骤1)中,绿茶放在提取罐中,第一溶剂罐和第二溶剂罐中分别存放35~45℃和90~100℃的溶剂,浸提在提取罐中进行,浸提液输送泵将浸提液Ⅰ和浸提液Ⅱ分别打入到第一浸提液储罐和第二浸提液储罐中,
在步骤2)中,第一过滤输送泵将浸提液Ⅰ依次经过第一换热器和第一过滤器后打入到第一过滤液储罐中得过滤液Ⅰ,第二过滤输送泵将浸提液Ⅱ依次经过第二换热器和第二过滤器后打入到第二过滤液储罐中得过滤液Ⅱ,
在步骤3)中,第一浓缩输送泵将过滤液Ⅰ打入到第一浓缩器浓缩得浓缩液Ⅰ,第二浓缩输送泵将过滤液Ⅱ打入到第二浓缩器浓缩得浓缩液Ⅱ,喷雾泵将浓缩液Ⅱ打入到喷雾干燥塔中的速溶茶Ⅱ。
提取罐还连接有压缩空气发生器。压缩空气发生器为氮气钢瓶。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分别为板式换热器或列管式换热器。第一浓缩器和第二浓缩器分别连接有第一浓缩液储罐和第二浓缩液储罐,第二浓缩液储罐通过喷雾泵连接喷雾干燥塔。第一溶剂罐和第二溶剂罐的底部的水平高度高于提取罐顶部的水平高度,所述的第一浓缩器和第二浓缩器分别为多效真空浓缩器或膜浓缩器。
实施例2
一种双效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浸提:取绿茶,以茶叶:纯化水=1∶15的质量比在40℃的温度下浸提3h,固液分离后得浸提液Ⅰ和茶渣,以茶叶:纯化水=1∶6的质量比在茶渣中添加溶剂,在95℃的温度下对茶渣浸提0.5h,固液分离后得浸提液Ⅱ;
2)过滤:将浸提液Ⅰ和浸提液Ⅱ分别通过换热器冷却至10℃和25℃,再分别用0.3μm孔径的滤膜过滤,得过滤液Ⅰ和过滤液Ⅱ,
3)浓缩干燥:将过滤液Ⅰ和过滤液Ⅱ分别浓缩至浓度为15Brix和15Brix,得浓缩液Ⅰ和浓缩液Ⅱ,浓缩液Ⅰ真空冷冻干燥后获得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Ⅰ,浓缩液Ⅱ喷雾干燥后获得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Ⅱ。
绿茶为香气浓郁,无异味,滋味浓厚,酚氨比低的绿茶。包括大宗绿茶、名优绿茶及特化绿茶品种等
在步骤3)中,浓缩液Ⅰ真空冷冻干燥的条件是绝对真空度为15Pa、初始温度为-50℃、终末温度为25℃,浓缩液Ⅰ厚度为1.0cm,干燥时间为24h,浓缩液Ⅱ喷雾干燥的条件是控制进风口温度170℃,出风口温度85℃左右,转速为20~30rpm。
本实施例采用双效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加工设备进行加工,如图1所示,该设备包括提取罐1,所述的提取罐1连接有第一溶剂罐2和第二溶剂罐2a,提取罐1底部连接有浸提液输送泵3,浸提液输送泵3的出料口分别连接第一浸提液储罐4和第二浸提液储罐4a,所述的第一浸提液储罐4通过第一过滤输送泵5依次连接第一换热器6、第一过滤器7和第一过滤液储罐8,第二浸提液储罐4a通过第二过滤输送泵5a依次连接第二换热器6a、第二过滤器7a和第二过滤液储罐8a,第一过滤液储罐8通过第一浓缩输送泵9连接第一浓缩器10,第二过滤液储罐8a通过第二浓缩输送泵9a连接第二浓缩器10a,第一浓缩器10连接真空冷冻干燥器11,第二浓缩器10a通过喷雾泵12连接喷雾干燥塔13。
具体的说,将茶叶原料放入到提取罐1中,第一溶剂罐2放入溶剂,固液比1∶10~20的质量比在35~45℃的温度下浸提2~4h,得浸提液I,用浸提液输送泵3打入到第一浸提液储罐4备用,茶渣留在提取罐1中,
第二溶剂罐2a加入溶剂到提取罐1中,以固液比1∶5~8的质量比,在90~100℃的温度下对留下的茶渣进行二次浸提0.5~1h,得浸提液II,浸提液输送泵3打入到第二浸提液储罐4a中,浸提的溶剂优选为纯化水,
第一过滤输送泵5将浸提液I依次通过第一换热器6和第一过滤器7,通过第一换热器6冷却至10~15℃左右,用0.05~0.3μm孔径的第一过滤器7过滤,得过滤液I进第一过滤液储罐8储存,第二过滤输送泵5a将浸提液II依次通过第二换热器6a和第二过滤器7a,通过第二换热器6a冷却至25℃左右,再分别用0.05~0.3μm孔径的第二过滤器7a过滤,得过滤液II进第二过滤液储罐8a储存,
第一浓缩输送泵9将过滤液I用第一浓缩器10浓缩,第一浓缩器10优选为膜浓缩设备,膜浓缩设备控制温度在10~15℃,浓缩到10~20Brix,得浓缩液I,取适量浓缩液I进入到真空冷冻干燥器11干燥,获得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I,
第二浓缩输送泵9a将过滤液II用第二浓缩器10a浓缩,第二浓缩器10a优选用膜浓缩设备,膜浓缩设备控制温度在25℃左右,浓缩到10~15Brix,得浓缩液II,喷雾泵12将浓缩液II送入喷雾干燥塔13,获得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II。
真空冷冻干燥的条件是绝对真空度为15Pa、初始温度为-50℃、终末温度为25℃,浓缩液厚度为1.0cm,干燥时间为24h;浓缩液II喷雾干燥的条件是控制进风口温度170℃,出风口温度85℃±5℃,转速为20~30rpm。
得到的速溶茶I能较好的溶于冷水,香气浓郁,滋味鲜爽醇和,酚氨比低,氨基酸相对含量较高,属于定向富集氨基酸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得到的速溶茶II滋味苦涩,茶多酚和咖啡碱相对含量较高,酚氨比高,极具提神醒脑功效,属于定向富集茶多酚和咖啡碱特征成分的速溶茶。
优选方案,提取罐1还连接有压缩空气发生器14。压缩空气发生器14可以采用市售的空压机,作为优选的方案,压缩空气发生器14为氮气钢瓶,氮气为惰性气体,对茶叶中的茶多酚能减缓氧化进程,避免绿茶的汤色变红。具体是操作是,当第一次浸提完成后,用压缩空气发生器14向提取罐1注入压缩空气,提高罐内压力,使茶叶中的水分尽可能被浸提液输送泵3抽出,提高第一次浸提的效率,也为第二次浸提的浸提效率的提高得到保障。
本本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6和第二换热器6a分别为板式换热器或列管式换热器。第一过滤器7和第二过滤器7a的过滤孔径分别为0.03-0.05μm。第一浓缩器10和第二浓缩器10a分别为多效真空浓缩器或膜浓缩器。换热器、浓缩器、过滤器均为现有技术,可采用市售产品。
第一浓缩器10和第二浓缩器10a分别连接有第一浓缩液储罐15和第二浓缩液储罐15a,第一浓缩液储罐15和第二浓缩液储罐15a起到浓缩液暂存作用,第二浓缩液储罐15a通过喷雾泵12连接喷雾干燥塔13。
第一溶剂罐2和第二溶剂罐2a的底部的水平高度高于提取罐1顶部的水平高度。也即,第一溶剂罐2和第二溶剂罐2a为高位罐,通过落差自动将溶剂注入到提取罐1中。
实施例3
一种双效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加工方法,本实施例采用了实施例2提供的双效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加工设备,其具体步骤如下:
A、茶叶筛选:选取松阳白茶片作为原料,其茶香浓郁,无异味,酚氨比较低。
B、浸提1:将茶叶原料与纯化水以1∶15的质量比在45℃的温度下浸提3h,固液分离后得浸提液I和茶渣;
C、浸提2:以茶叶:纯化水=1∶6质量比在95℃的温度下对茶渣进行二次浸提0.5h,得浸提液II;这里的茶叶质量是指第一次浸提时茶叶的重量,不是茶渣的重量。
D、分离净化:将浸提液I通过板式热交换器冷却至15℃左右,将浸提液II通过板式热交换器冷却至25℃左右,再分别用0.5μm孔径的滤膜过滤,得过滤液I和过滤液II;
E、浓缩:将过滤液I用膜浓缩设备控制温度在15℃,浓缩到15Brix,得浓缩液I;将过滤液II用膜浓缩设备控制温度在25℃左右,浓缩到15Brix,得浓缩液II;
F、干燥:将浓缩液I先冷冻结冰,然后在绝对真空度为10Pa、初始温度为-42℃、终末温度为25℃的条件下真空冷冻干燥30h,获得定向富集氨基酸特征成分的速溶茶A1;将浓缩液II打入到喷雾干燥塔中干燥得到速溶茶。喷雾干燥工艺具体是:控制进风口温度170℃,出风口温度85℃左右,转速为25rpm,获得定向富集茶多酚和咖啡碱特征成分的速溶茶B1。
实施例4
一种双效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加工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A、茶叶筛选:选取松阳白茶片作为原料,其茶香浓郁,无异味,酚氨比较低。
B、浸提1:将茶叶原料与纯化水以1∶15的质量比在40℃的温度下浸提2.5h,固液分离后得浸提液I和茶渣;
C、浸提2:按茶叶:纯化水=1∶6质量比,在茶渣中加入纯化水,在90℃的温度下对茶渣进行二次浸提0.5h,得浸提液II;
D、分离净化:将浸提液I通过板式热交换器冷却至10℃左右,将浸提液II通过板式热交换器冷却至25℃左右,再分别用0.3μm孔径的滤膜过滤,得过滤液I、2;
E、浓缩:将过滤液I用膜浓缩设备控制温度在10℃,浓缩到15Brix,得浓缩液I;将过滤液II用膜浓缩设备控制温度在25℃左右,浓缩到15Brix,得浓缩液II;
F、干燥:将浓缩液I先冷冻结冰,然后在绝对真空度为10Pa、初始温度为-42℃、终末温度为25℃的条件下真空冷冻干燥30h,获得定向富集氨基酸特征成分的速溶茶A2;将浓缩液II打入到喷雾干燥塔中干燥得到速溶茶。喷雾钢渣工艺具体是:控制进风口温度170℃,出风口温度85℃左右,转速为25rpm,获得定向富集茶多酚和咖啡碱特征成分的速溶茶B2。
实施例5
一种双效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加工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A、茶叶筛选:选取滇绿毛峰作为原料,其茶香浓郁,无异味,酚氨比稍高。
B、浸提1:将茶叶原料与纯化水以1∶15的质量比在45℃的温度下浸提3h,固液得浸提液I和茶渣;
C、浸提2:茶渣中按茶叶:纯化水=1∶6质量比添加95℃纯化水对茶渣进行二次浸提0.5h,得浸提液II;
D、分离净化:将浸提液I通过板式热交换器冷却至15℃左右,将浸提液II通过板式热交换器冷却至25℃左右,再分别用0.3μm孔径的滤膜过滤,得过滤液I和过滤液II;
E、浓缩:将过滤液I用膜浓缩设备控制温度在15℃,浓缩到15Brix,得浓缩液I;将过滤液II用膜浓缩设备控制温度在25℃左右,浓缩到15Brix,得浓缩液II;
F、干燥:将浓缩液I先冷冻结冰,然后在绝对真空度为10Pa、初始温度为-42℃、终末温度为25℃的条件下真空冷冻干燥30h,获得定向富集氨基酸特征成分的速溶茶A3;将浓缩液II打入到喷雾干燥塔中干燥得到速溶茶B3。喷雾干燥工艺具体的说是,控制进风口温度170℃,出风口温度85℃左右,转速为25rpm,获得定向富集茶多酚和咖啡碱特征成分的速溶茶B3。
对比例1
一种速溶茶加工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A、茶叶筛选:选取松阳白茶片作为原料,其茶香浓郁,无异味,酚氨比较低。
B、浸提1:将茶叶原料与纯化水以1∶15的质量比在80℃的温度下浸提2.5h,固液分离得浸提液I和茶渣;
C、浸提2:茶渣中按茶渣:纯化水=1∶6质量比添加纯化水,在80℃的温度下对茶渣进行二次浸提0.5h,得浸提液II;
D、分离净化:将浸提液I和浸提液II合并,通过板式热交换器冷却至25℃左右,再用0.3μm孔径的滤膜过滤,得过滤液;
E、浓缩:将过滤液用膜浓缩设备控制温度在10℃,浓缩到15Brix,得浓缩液;
F、干燥:将浓缩液打入到喷雾干燥塔中干燥得到速溶茶。具体的是,控制进风口温度170℃,出风口温度85℃左右,转速为25rpm,获得定向富集茶多酚和咖啡碱特征成分的速溶茶D1。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与传统速溶茶的区别,进行了以下对比。
表1所用原料各理化指标含量表
Figure BDA0002675484820000131
将实施例3-5所提供的方法制备的双效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与对比例1制备的速溶茶进行感官审评对比,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传统工艺与本发明制备速溶茶的感官审评表
Figure BDA0002675484820000141
根据上表可知,本发明制备的定向富集氨基酸特征成分的速溶茶感官审评显著高于传统工艺,而定向富集茶多酚和咖啡碱特征成分的速溶茶感官审评结果较差。
将实施例3-5的方法制备的双效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与对比例1的速溶茶进行理化指标对比,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传统工艺与本发明制备速溶茶的理化结果表
Figure BDA0002675484820000142
从表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定向富集氨基酸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在保留一定茶多酚含量的基础上显著增加了氨基酸的相对含量,使酚氨比显著降低,而且其茶氨酸含量高出对比组的50%以上,可达到6.36%;定向富集茶多酚和咖啡碱特征成分的速溶茶主要功能性成分物质得到保留及富集,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显著增加。
将实施例3-5提供的方法制备的双效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与传统工艺制备的速溶茶进行溶解性对比,结果如表4所示:
表4传统工艺与本发明制备速溶茶的溶解性结果表
Figure BDA0002675484820000143
Figure BDA0002675484820000151
通过上表可知,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定向富集氨基酸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可以较好的溶解于冷热水中,方便快捷;定向富集茶多酚和咖啡碱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可以较好的溶解于热水中。
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的定向富集氨基酸特征成分的速溶茶氨基酸相对含量较高,其在保留一定茶多酚含量的基础上显著增加了氨基酸的相对含量,使酚氨比显著降低,感官审评结果较好,汤色黄绿,滋味鲜爽醇和,嫩香浓郁,且可以较好的溶解于冷热水中,饮用方便,满足消费者对速溶茶直饮的需求;定向富集茶多酚和咖啡碱特征成分的速溶茶,茶多酚和咖啡碱相对含量较高,其功能性成分物质得到较好的保留及富集,茶多酚和咖啡碱相对含量显著增加,酚氨比高,滋味苦涩,极具提神醒脑功效。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效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浸提:取绿茶,以茶叶:溶剂=1∶10~20的质量比在35~45℃的温度下浸提2~4h,固液分离后得浸提液Ⅰ和茶渣,以茶叶:溶剂=1∶5~8的质量比在茶渣中添加溶剂,在90~100℃的温度下对茶渣浸提0.5-1h,固液分离后得浸提液Ⅱ;
2)过滤:将浸提液Ⅰ和浸提液Ⅱ分别通过换热器冷却至10-15℃和15-25℃,再分别用0.3~0.5μm孔径的滤膜过滤,得过滤液Ⅰ和过滤液Ⅱ,
3)浓缩干燥:将过滤液Ⅰ和过滤液Ⅱ分别浓缩至浓度为10-20Brix和10-15Brix,得浓缩液Ⅰ和浓缩液Ⅱ,浓缩液Ⅰ真空冷冻干燥后获得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Ⅰ,浓缩液Ⅱ喷雾干燥后获得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Ⅱ。
2.一种双效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浸提:取绿茶,以茶叶:纯化水=1∶15的质量比在40℃的温度下浸提3h,固液分离后得浸提液Ⅰ和茶渣,以茶叶:纯化水=1∶6的质量比在茶渣中添加溶剂,在95℃的温度下对茶渣浸提0.5h,固液分离后得浸提液Ⅱ;
2)过滤:将浸提液Ⅰ和浸提液Ⅱ分别通过换热器冷却至10℃和25℃,再分别用0.3μm孔径的滤膜过滤,得过滤液Ⅰ和过滤液Ⅱ,
3)浓缩干燥:将过滤液Ⅰ和过滤液Ⅱ分别浓缩至浓度为15Brix和15Brix,得浓缩液Ⅰ和浓缩液Ⅱ,浓缩液Ⅰ真空冷冻干燥后获得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Ⅰ,浓缩液Ⅱ喷雾干燥后获得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Ⅱ。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效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茶为香气浓郁,无异味,滋味浓厚,酚氨比低的绿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效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浓缩液Ⅰ真空冷冻干燥的条件是绝对真空度为15Pa、初始温度为-50℃、终末温度为25℃,浓缩液Ⅰ厚度为1.0cm,干燥时间为24h,浓缩液Ⅱ喷雾干燥的条件是控制进风口温度170℃,出风口温度85℃左右,转速为20~30rp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效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设备进行加工,该设备包括提取罐(1),所述的提取罐(1)连接有第一溶剂罐(2)和第二溶剂罐(2a),提取罐(1)底部连接有浸提液输送泵(3),浸提液输送泵(3)的出料口分别连接第一浸提液储罐(4)和第二浸提液储罐(4a),所述的第一浸提液储罐(4)通过第一过滤输送泵(5)依次连接第一换热器(6)、第一过滤器(7)和第一过滤液储罐(8),
第二浸提液储罐(4a)通过第二过滤输送泵(5a)依次连接第二换热器(6a)、第二过滤器(7a)和第二过滤液储罐(8a),
第一过滤液储罐(8)通过第一浓缩输送泵(9)连接第一浓缩器(10),第二过滤液储罐(8a)通过第二浓缩输送泵(9a)连接第二浓缩器(10a),第一浓缩器(10)连接真空冷冻干燥器(11),第二浓缩器(10a)通过喷雾泵(12)连接喷雾干燥塔(13),
在步骤1)中,绿茶放在提取罐(1)中,第一溶剂罐(2)和第二溶剂罐(2a)中分别存放35~45℃和90~100℃的溶剂,浸提在提取罐中进行,浸提液输送泵(3)将浸提液Ⅰ和浸提液Ⅱ分别打入到第一浸提液储罐(4)和第二浸提液储罐(4a)中,
在步骤2)中,第一过滤输送泵(5)将浸提液Ⅰ依次经过第一换热器(6)和第一过滤器(7)后打入到第一过滤液储罐(8)中得过滤液Ⅰ,第二过滤输送泵(5a)将浸提液Ⅱ依次经过第二换热器(6a)和第二过滤器(7a)后打入到第二过滤液储罐(8a)中得过滤液Ⅱ,
在步骤3)中,第一浓缩输送泵(9)将过滤液Ⅰ打入到第一浓缩器(10)浓缩得浓缩液Ⅰ,第二浓缩输送泵(9a)将过滤液Ⅱ打入到第二浓缩器(10a)浓缩得浓缩液Ⅱ,喷雾泵(12)将浓缩液Ⅱ打入到喷雾干燥塔(13)中的速溶茶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效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取罐(1)还连接有压缩空气发生器(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效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缩空气发生器(14)为氮气钢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效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换热器(6)和第二换热器(6a)分别为板式换热器或列管式换热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效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浓缩器(10)和第二浓缩器(10a)分别连接有第一浓缩液储罐(15)和第二浓缩液储罐(15a),第二浓缩液储罐(15a)通过喷雾泵(12)连接喷雾干燥塔(13)。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效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溶剂罐(2)和第二溶剂罐(2a)的底部的水平高度高于提取罐(1)顶部的水平高度,所述的第一浓缩器(10)和第二浓缩器(10a)分别为多效真空浓缩器或膜浓缩器。
CN202010946562.0A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双效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加工方法 Pending CN1120564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46562.0A CN112056432A (zh)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双效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46562.0A CN112056432A (zh)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双效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56432A true CN112056432A (zh) 2020-12-11

Family

ID=73663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46562.0A Pending CN112056432A (zh) 2020-09-10 2020-09-10 一种双效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56432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96457A (ja) * 1993-04-12 1994-10-25 House Foods Corp 即席粉末茶の製造方法
JPH1156242A (ja) * 1997-08-11 1999-03-02 Nippon Derumonte Kk 茶類の抽出方法
US20050158437A1 (en) * 2002-02-05 2005-07-21 Kao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producing green tea polyphenol
CN101164424A (zh) * 2006-10-18 2008-04-23 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 一种速溶茶粉的制备方法
CN102342342A (zh) * 2011-07-01 2012-02-08 广东正源华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定量拼配制备速溶茶的方法
CN102763743A (zh) * 2012-08-06 2012-11-07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提高速溶茶酯型儿茶素含量的加工工艺
CN103349110A (zh) * 2013-07-22 2013-10-16 芒市德凤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提取率高、有益成分保留完全的活性茶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16546A (zh) * 2013-08-28 2013-12-04 西南大学 制备冷溶绿茶粉的方法及产品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96457A (ja) * 1993-04-12 1994-10-25 House Foods Corp 即席粉末茶の製造方法
JPH1156242A (ja) * 1997-08-11 1999-03-02 Nippon Derumonte Kk 茶類の抽出方法
US20050158437A1 (en) * 2002-02-05 2005-07-21 Kao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producing green tea polyphenol
CN101164424A (zh) * 2006-10-18 2008-04-23 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 一种速溶茶粉的制备方法
CN102342342A (zh) * 2011-07-01 2012-02-08 广东正源华茶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定量拼配制备速溶茶的方法
CN102763743A (zh) * 2012-08-06 2012-11-07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提高速溶茶酯型儿茶素含量的加工工艺
CN103349110A (zh) * 2013-07-22 2013-10-16 芒市德凤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提取率高、有益成分保留完全的活性茶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16546A (zh) * 2013-08-28 2013-12-04 西南大学 制备冷溶绿茶粉的方法及产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93280B (zh) 一种速溶绿茶的生产工艺
CN113647493A (zh) 一种咖啡的变温萃取方法
CN111134217A (zh) 一种冷萃鲜叶速溶茶浓缩液的加工方法
CN106551037A (zh) 一种制备速溶茶的工艺方法
CN113350827A (zh) 馥郁斑兰提取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0699B (zh) 一种即溶红茶提取物
CN103462133A (zh) 一种果糖刺梨汁饮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1366427B (zh) 一种冷溶白茶粉的加工方法
JP5213832B2 (ja) 焙煎植物原料水性エキスの酢酸低減方法
CN1843138A (zh) 一种茶饮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70507A (zh) 一种采用宽流道耐高温反渗透膜浓缩茶叶提取液的方法
CN102132931A (zh) 菊花速溶粉或速溶晶的制备方法
CN114223760A (zh) 一种高茶黄素速溶红茶粉及其体外氧化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056432A (zh) 一种双效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加工方法
CN213549468U (zh) 一种双效定向富集特征成分的速溶茶加工设备
CN111040879A (zh) 一种用于烟用香料制备的葡萄浓缩汁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7136256A (zh) 速溶菊花绿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76147B (zh) 一种调制酒用茶浓缩液的制备方法、茶浓缩液及其应用
KR100617500B1 (ko) 생약 재료로부터 한방음료 농축물을 제조하는 방법
CN107929543A (zh) 一种金线莲浓缩粉及其制作方法
LU500845B1 (en) High-aroma cold-soluble instant tea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5367433A (zh) 一种从大麦胚芽中提取γ-氨基丁酸的方法
CN109251252A (zh) 一种膜分离技术结合降温沉析法制备茶多糖、茶多酚、咖啡因和茶氨酸的工艺
CN113322137A (zh) 一种抗氧化油橄榄叶啤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96495A (zh) 杞香型枸杞发酵酒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