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480C - 盘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盘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480C
CN1120480C CN98108901A CN98108901A CN1120480C CN 1120480 C CN1120480 C CN 1120480C CN 98108901 A CN98108901 A CN 98108901A CN 98108901 A CN98108901 A CN 98108901A CN 1120480 C CN1120480 C CN 112048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level
disk drive
recording medium
driv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81089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02693A (zh
Inventor
渡辺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026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26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48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48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25Optical beam sources therefor, e.g. laser control circuitry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tical storage devices; Modulators, e.g.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ize or intensity of optical spots or optical traces
    • G11B7/126Circuits, 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laser control or stabilis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1/00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11/10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using recording by magnetic means or other means for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e.g. light induced spin magnetisation; Demagnetisation by thermal or stress means in the presence or not of an orienting magnetic field
    • G11B11/105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using recording by magnetic means or other means for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e.g. light induced spin magnetisation; Demagnetisation by thermal or stress means in the presence or not of an orienting magnetic field using a beam of light or a magnetic field for recording by change of magnetisation and a beam of light for reproducing, i.e. magneto-optical, e.g. light-induced thermomagnetic recording, spin magnetisation recording, Kerr or Faraday effect reproducing
    • G11B11/10595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33/00Constructional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11B33/14Reducing influence of physical parameters, e.g. temperature change, moisture, dust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2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form of the carrier
    • G11B7/0037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form of the carrier with discs
    • G11B7/00375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r form of the carrier with discs arrangements for detection of physical defects, e.g. of recording lay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1/00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11/10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using recording by magnetic means or other means for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e.g. light induced spin magnetisation; Demagnetisation by thermal or stress means in the presence or not of an orienting magnetic field
    • G11B11/105Recording on or reproducing from the same record carrier wherein for these two operations the methods are covered by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G11B3/00 - G11B7/00 or by different subgroups of group G11B9/00;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using recording by magnetic means or other means for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e.g. light induced spin magnetisation; Demagnetisation by thermal or stress means in the presence or not of an orienting magnetic field using a beam of light or a magnetic field for recording by change of magnetisation and a beam of light for reproducing, i.e. magneto-optical, e.g. light-induced thermomagnetic recording, spin magnetisation recording, Kerr or Faraday effect reproducing
    • G11B11/10532Hea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Abstract

光检测装置设置有对盘进行记录或重放的主光束和位置在主光束前的,用于检测盘的表面状态的前光束;根据该前光束的光接收信息(MO信号或RF信号)检测盘表面状态控制成,在主光束通过检测到有灰尘等物粘到盘上的位置时,使主光束的激光输出功率达到一电平值,在该电平上,即使粘附有灰尘等物也可以进行满意的操作,以能进行准确的记录和重放操作,而不会受到盘形记录媒体表面上粘附的灰尘等物的影响,即使盘形记录媒体的厚度变薄。

Description

盘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盘驱动装置,能对盘形记录媒体进行记录和重放操作。
背景技术
对于盘形记录媒体,已开发出光盘、磁-光盘(MO盘)、相位变化盘(PC盘)等。
然而,各种领域所用的光盘,诸如CD(致密盘)等其厚度要求为1.2mm,近年来又要求缩小盘的尺寸,称为HS(超存储)盘的磁光盘其厚度要求为0.8mm,适用于多媒体的DVD(数字多用途盘/数字视盘)厚度要求为0.6mm。此外,0.1mm或0.01mm的盘形记录媒体的开发正在进行之中。
然而,如果盘形记录媒体的厚度做得小于1.2mm,则随着粘到盘表面上的灰尘或其它类似物的影响的增加,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即盘驱动装置难以进行准确的记录和重放操作。
参照图1A和1B以及图2,下面将解释用传统盘驱动装置进行重放时盘的厚度和粘到盘上的灰尘的影响造成的读错误。
图1A示出了当有一定大小灰尘粘到厚度为1.2mm的盘表面时获得的再现RF信号的波形。在这种情况下,虽然由于粘到盘表面上的灰尘的影响,再现的RF信号的电平有些减弱,但电平下降的程度不足以在盘驱动装置中产生读错误。
另一方面,图1B示出了盘驱动装置在有与图1A所示相同大小的灰尘粘到厚度为例如0.6mm的盘表面上时获得的再现RF信号的波形。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从盘驱动装置入射到盘上的光束的横截面变小,所以,当有如图1所示相同大小的灰尘等物粘到盘表面时,每个单位面积的比例变大,由于粘到盘表面上的灰尘的影响,盘驱动装置获得的再现RF信号的电平在短时间内陡峭地下降,结果,出现盘驱动装置很可能产生读错误的情形。
图2示出了盘的厚度与粘到盘上的灰尘大小之间的关系,以及盘驱动装置的出错增加量。顺便指出,在图2中,假设盘驱动装置获得的再现RF信号的电平下降到没有灰尘等物被粘时的正常电平的55%或更小时为误差电平。还有,该误差电平只不过是一个例子,还假设一个盘驱动装置系统的误差电平与另一个的不同。
从图2中可以看出,即使当粘到盘表面的灰尘的尺寸小,当盘的厚度从1.2mm减小到0.60mm,0.30mm,0.15mm和0.02mm时,更可能产生读错误。
为了防止在盘的厚度减小时,粘到盘表面的灰尘等物的影响使盘驱动装置获得的再现RF信号电平出现下降,想到为盘驱动装置提供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以把盘驱动装置获得的再现RF信号放大到一预定电平。
然而,这也会产生问题,即如果盘驱动装置设置有AGC电路,把再现RF信号放大到预定电平,则AGC电路同样也放大了放大器噪声,和包含在再现RF信号中的噪声,使载波噪声(C/N)比变差。
此外,在盘驱动装置记录操作期间,也难以校正AGC电路的记录电平。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已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盘形记录媒体变薄,也能准确地进行记录和重放操作的盘驱动装置,它不受粘到盘形记录媒体表面上的灰尘等的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对于进行记录、重放或删除盘形记录媒体的盘驱动装置,设置第一光束装置,形成进行记录、重放或删除盘形记录媒体的第一光点;第二光束装置,在第一光点前的扫描位置上形成第二光点,以检测盘形记录媒体的表面状态;盘状态检测装置,根据第二光束装置的反射光的接收信息,检测盘形记录媒体的表面状态;以及电平控制装置,根据盘状态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盘形记录媒体的表面状态,以在第一光点和第二光点扫描盘形记录媒体的时间差,经校正地控制第一光束装置的激光输出电平。
此外,对于第二光束装置反射光的接收信息,使用对应于盘形记录媒体上形成的磁场信息的信息或盘形记录媒体的的光量的信息之一。
此外,电平控制装置还设置有一转换表,以保证记录、重放或删除操作的第一光束装置的激光输出电平为最佳电平。
而且,第一光束装置和第二光束装置由一个激光束发射源和从该激光束发射源分出激光束的光谱装置组成。
当第一光束装置的激光输出受到电平控制装置经过校正的控制时,由盘状态检测装置进行检测电平的校正,或者停止盘状态检测装置。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进行记录、重放或删除盘形记录媒体的第一光束装置的第一光点前的位置上提供一个形成第二光点以检测盘形记录媒体的表面状态的第二光束装置,并且根据该第二光束装置的反射光的接收信息检测盘形记录媒体的表面状态,所以可以在通过盘状态检测装置检测的盘形记录媒体上的某一位置时,校正控制第一光束装置的激光输出,达到一预定的电平(例如,即使粘有灰尘等也足以进行满意的操作的电平)。
附图说明
图1A和1B是有一定大小的灰尘粘到盘表面上时盘驱动装置获得的再现RF信号的波形图。
图2是盘的厚度与粘到盘表面的灰尘大小之间的关系以及与盘驱动装置内的误差之间的关系。
图3是以这种方式实现的盘驱动装置的框图。
图4是以这种方式实现的光检拾装置4发射的光点在光道上的结构图。
图5A和5B是以这种方式实现的盘驱动装置电平检测部分的结构框图。
图6A和6B是以这种方式实现的盘驱动装置在记录操作期间前光束产生的MO信号的波形图。
图7A和7B是以这种方式实现的盘驱动装置在记录操作期间前光束产生的RF信号的波形图。
图8A和8B是以这种方式实现的盘驱动装置在重放操作期间前光束产生MO信号的波形图。
图9A和9B是以这种方式实现的盘驱动装置在重放操作期间前光束产生的RF信号的波形图。
图10是以这种方式实现的盘驱动装置前光束与主光束之间间距D的示意图。
图11是以这种方式实现的盘驱动装置在重放期间前光束获得的校正电平L与主光束的最佳读取功率之间的关系图。
图12A和12B是用以这种方式实现的盘驱动装置重放PC盘时前光束产生的RF信号的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3示出了一种盘驱动装置的框图,作为实现本发明一种方式。
图3中所示的盘1是磁-光盘(MO盘),该盘1由主轴电动机2以预定的转数旋转驱动。由主轴控制部分3对主轴电动机2的转速进行伺服控制。例如,主轴控制部分3利用主轴电动机的FG脉冲(与转速同步的频率信号)或类似信号等检测主轴电动机2的转速,同时提供控制器6的基准速度信息SK,并把基准速度信息SK与主轴电动机2的转速进行比较,根据该误差信息,对主轴电动机2进行加速或减速,从而以所需要的转速实现盘旋转操作。
来自光检拾装置4的激光束照射旋转的盘1。以这种方式实现的盘驱动装置的光检拾装置4设置有两个激光束4a1和4a2,以发射例如进行记录和重放盘1的主光束和在该主光束前面的前光束。激光束源4a1和4a2由二极管、激光耦合器等组成。在这些元件之间还设置具有各种透镜的光学系统4b、这两激光源4a1和4a2的分束器等、构成激光束输出端的物镜4c、检测前光束反射光的检测器4d、检测主光束反射光的检测器4e,以及保持物镜4c在循迹方向和聚焦方向上可移动的双轴机构4f。
由激光控制部分5对光检拾装置4的激光束源4a1和4a2输出的激光进行通/断和输出电平控制。
如图4所示,通过该光检拾装置4,用两束光束(主光束B1和前光束B2)照射盘上的光道T。
顺便提一下,前光束B2不需要处于完全的循迹状态,而是可以偏移光道中心。
当该盘驱动装置通过其接口部分17连接到主计算机90时,当控制器6从主计算机90接收到记录请求和重放请求时,进行数据记录/重放操作。
在记录期间,由主计算机90提供要记录的数据以及记录请求。接口部分17把记录数据DREC提供给编码器18,进行所需要的编码处理。
假设盘驱动装置的记录系统例如为激光选通磁场调制系统,在这种记录系统下,在记录期间控制器6控制激光控制部分5,以使激光输出发射成预定电平的脉冲形式的主光束发射光,而在以这种方式实现的盘驱动装置的控制器6还用电平检测部分32检测激光束源4a2发射的前光束(下面描述),根据检测结果,对激光束源4a1发射的激光输出进行校正控制,作为预定电平的主光束。对于校正激光控制部分5输出的激光的方法,可以简单地增加激光输出功率或延长脉冲宽度来实现。
把编码器18编码的记录数据提供给磁头驱动器19,磁头驱动器19根据磁头20的记录数据施加N或S极磁场。从而把记录数据作为磁场信息记录在盘1上。
假设光检拾装置4进行数据读取的位置可在径向上移动。虽然没有具体图示,但可以提供一种滑轨机构,使整个光检拾装置4可在盘的径向上移动,这使读取位置可以移动较大距离,同时,利用双轴机构4f在盘的径向上移动物镜4c。因此,循迹伺服操作实现了读取位置的微小移动。
顺便提一下,不用滑轨机构移动光检拾装置4,也可以提供一种机构以滑动盘1与主轴电动机2。
此外,双轴机构4f在离开盘1的方向上移动物镜4c实现激光点的聚焦控制。
作为光检拾装置4的检测器4d和4e提供的包括例如具有四分光接收区的四分检测器、相对于磁场克尔效应极化的每个分量,检测磁场数据的检测器,并获得信号作为光电数据。
输出从检测器4e的每个光接收区接收到的光能信号S1,这里假设是对应于接收到的主光束的光能的电流信号,把这些信号提供给I/V转换矩阵放大器7。I/V转换矩阵放大器7除了对接收到的光能信号S1进行电流/电压转换之外,还对从每个光接收区接收到的光能信号S1进行运算处理,产生一些必要的信号,包括对应于磁场数据的信号、对应于位数据(例如盘1伺服区域以及其它地方内提供的相位位信号)的信号,推挽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FE。
把作为有关聚焦状态误差的信息的聚焦误差信号FE提供给伺服控制器8。伺服控制器8装备有聚焦相位补偿电路、聚焦驱动器等,作为聚焦系统的处理部分,它根据聚焦误差信号FE产生聚焦信号,并把它施加到双轴机构4f的聚焦线圈上。从而构成使物镜4c就聚焦在聚焦点上的聚焦伺服系统。
I/V转换矩阵放大器7输出一个信号S2,用于产生伺服时钟SCK和数据时钟DCK。该信号S2为例如从盘1的伺服区得到的信号。
由箝位电路9除去了所述信号S2的低频波动,并由A/D转换器10转换成数字信号S3。
把该信号S3提供给控制器6、PLL电路11和循迹误差产生部分15。
PLL电路11通过根据信号S3和振荡输出之间的相位误差控制内部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并执行预定的分频,产生伺服时钟SCK。伺服时钟SCK用于A/D转换器10的取样时钟,同时,提供给定时控制器16。PLL电路11还通过频分伺服时钟SCK产生数据时钟,并把该数据时钟提供给定时控制器16和激光控制部分5。它也用作A/D转换器13的取样时钟。
定时控制器16根据伺服时钟SCK和数据时钟DCK产生各部分所需的定时信号。
例如,在其中,它产生取得用于三相循迹操作的伺服位的取样定时Ps和数据检测部分14进行译码操作的同步定时DSY。
PLL电路11、定时控制器16和循迹误差发生部分15在所谓三相循迹控制下,产生循迹误差信号TE,并把它提供给伺服控制器8。
把I/V转换矩阵放大器7输出的光磁区读取信号用作数据取出、推挽信号等作为信号S4。箝位电路12除去该信号S4中MO信号的低频波动,由A/D转换器13转换成数字信号。
此外,把信号S5提供给数据检测部分(即译码器)14。在数据检测部分14中,根据同步定时DSY进行数据译码处理,从而获得再现数据DPE,该同步定时DSY由定时控制器16根据数据时钟DCK产生。例如,进行波形均衡处理、相对于记录格式的调制处理的解调处理、误差校正处理等,以对再现数据DPE进行译码。
把这些再现数据DPE通过接口部分17提供给主计算机90。
另一方面,光检拾装置4的检测器4d的每个光接收区输出接收到的光能信号SS1,假设该光能信号SS1为对应于前光束的接收光能的电流信号,把这些信号提供给I/V转换矩阵放大器31。I/V转换矩阵放大器31除了对接收到的光能信号SS1进行电流/电压转换之外,还对每个光接收区的接收光能信号SS1进行预定的运算处理,产生必要的信号,包括对应于磁场数据的信号、对应于位数据的信号和推挽信号。
在本说明书中,为便于描述I/V转换矩阵放大器31和7输出的信号,把磁克尔效应检测系统获得的信号称为MO信号,把反射的光能检测系统获得的信号称为RF信号,而与它们在盘上的源出处的数据无关(相位位数据或光磁数据)。
电平检测部分32检测前光束的I/V转换矩阵放大器产生的推挽信号的MO信号和RF信号的输出电平,并把它们输出至控制器6。
图5A和5B示出了电平检测部分32的结构,其中,例如,电平检测部分32检测I/V转换矩阵放大器31提供的RF信号的电平,如图5A所示,还设置了低通滤波电路41,以除去包含在RF信号中的噪声。
或者,例如,电平检测部分32检测I/V转换矩阵放大器31提供的MO信号电平,如图5B所示还设置有低通滤波电路41,以除去包含在MO信号内的噪声,以及设置有AM译码器42,检测MO信号的包络。
图6A和6B示出了I/V矩阵放大器31在记录操作期间,根据光检拾装置4的激光源4a2发射的前光束反射得到的反射光产生的MO信号的波形,盘1在以这种方式实现的盘驱动装置中,图6A示出了没有灰尘粘到盘1上时的MO信号波形,图6B示出了有灰尘等粘到盘1时的MO信号波形。
在记录操作时,观察到没有灰尘粘到盘1上时I/V转换矩阵放大器31产生的MO信号,如图6A所示,在盘1无记录区的磁场位以箭头方向(+方向)磁化,这是因为利用盘1无记录区反射的光的克尔效应。
另一方面,在记录操作期间,观察到有灰尘等物粘到盘1上时I/V转换矩阵放大器31产生的MO信号由于有灰尘等粘到盘1表面上而减小到如图6B所示的电平L2。
因此,在记录期间,通过检测I/V转换矩阵放大器31产生的MO信号的电平,可以估计盘的状态,是否有灰尘、污点等粘到盘1上。
此外,图7A和7B示出了在记录操作期间,I/V矩阵放大器31根据光检拾装置4的激光源4a2发射的前光束反射得到的反射光产生的RF信号的波形。图7A示出了没有灰尘等物粘到盘1上时的RF信号波形,图7B示出了有灰尘等物粘到盘1上时的RF信号波形。
在记录操作期间,观察到盘1上没有粘有灰尘等物时I/V转换矩阵放大器31产生的RF信号有如图7A所示参照激光源4a2的激光二极管(LD)发射的激光输出的关断电平的恒定电平L1。
另一方面,在记录操作期间,观察到盘1上粘有灰尘等物时I/V转换矩阵放大器31产生的RF信号,由于盘1表面上粘有灰尘等物减小到如图7B所示的参照激光二极管(LD)发射的关断电平的电平L2。
因此,在记录期间,通过检测I/V转换矩阵放大器31产生的RF信号的电平,可以估计盘的状态,是否有灰尘、污点等粘到盘1上。
下面,图8A和8B示出了在重放操作期间,在以这种方式实现的盘驱动装置内,I/V矩阵放大器31根据光检拾装置4的激光源4a2发射的前光束反射得到的反射光产生的MO信号的波形,图8A示出了盘1上没有粘有灰尘等物时的MO信号,图8B示出了盘1上粘有灰尘等物时的MO信号。
在重放操作期间,观察到盘1上没有粘有灰尘等物时I/V转换矩阵放大器31产生的MO信号有如图8A所示幅度的电平。
另一方面,观察到盘1上粘有灰尘等物时I/V转换矩阵放大器31产生的MO信号由于盘1上粘有灰尘等物减小到如图8B所示幅度的电平L2。
因此,在重放操作期间,通过检测I/V转换矩阵放大器31产生的MO信号的电平,也可以估计盘的状态,盘1上是否粘有灰尘或污点。
此外,图9A和9B示出了在重放操作期间,I/V矩阵放大器31根据光检拾装置4的激光源4a2发射的前光束发射得到的反射光产生的RF信号的波形,图9A示出了盘1上没有粘有灰尘等物时的RF信号的波形,图9B示出了盘1上粘有灰尘等物时的RF信号波形。
在重放操作期间,I/V转换矩阵放大器31产生的RF信号显示出与上述图7相似的波形,这是由于与盘1上存储或不存储磁场位无关,而观察到在盘1上没有粘有灰尘等物时RF信号为如图9A所示的恒定电平。
另一方面,观察到盘1上粘有灰尘等物时I/V转换矩阵放大器31产生的RF信号由于受到盘1表面上粘有灰尘等的影响而减小到如图9B所示的电平L2。
因此,在重放操作期间,通过检测I/V转换矩阵放大器31产生RF信号的电平,也可以估计出盘状态,盘1上是否粘有灰尘等物。
因此,在以这种方式实现的盘驱动装置中,I/V转换矩阵放大器31根据光检拾装置4发射的前光束的反射光产生MO信号和RF信号,并把该产生的MO信号或RF信号提供给电平检测部分32。电平检测部分32检测MO信号或RF信号的电平,并把它作为检测信号SS2提供给控制器6。并根据电平检测部分32的检测信号SS2进行设置,校正作为光检拾装置4的激光源4a1的主光束发射的激光束的输出功率电平,这由激光控制部分5控制。
因此,由于I/V转换矩阵放大器7从主光束产生MO信号的电平在盘1表面上粘有灰尘等物时也下降,所以在主光束通过盘1上粘有灰尘等的区域时,设置成把激光源4a1发射的主光束的激光输出功率电平向上校正一预定电平。
与在控制器6内前光束和主光束之间时间校正的方法一样,例如,可以在以这种实现方式制造盘驱动装置时,利用专用盘,通过基准点,事先测量图10所示的前光束与主光束之间的间距D,以及存储在存储器等中。例如在盘驱动装置的旋转控制线速度保持恒定的CLV系统中,因为线密度是恒定的,所以可以使前光束与主光束之间的间距D容易地转换成校正时间。
或者,在例如盘驱动装置的旋转控制通过角速度在每个区都保持恒定的区域CAV系统中,由于能得到进行写或重放的盘区域的地址和该盘区域的线密度,也能容易地把前光束与主光束之间的间距转换成校正时间。
顺便提一下,即使正在使用盘驱动装置,通过例如利用装盘1的时间或空白时间,也可以测量光检拾装置4主光束和前光束之间的间隔,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改善准确度。
控制器6校正激光控制部分5的另一种方法是根据盘1上没有粘有灰尘等物时检测到的MO信号或RF信号而获得的电平L1以及有灰尘等物粘到盘1上时获得的电平L2,确定校正电平L(L=L2/L1),利用该校正电平L校正发射成记录期间的光检拾装置4的主光束的记录激光输出功率、在记录操作之前进行的从盘1上删除数据的激光输出功率,以及发射成在重放期间光检拾装置4的主光束的重放激光输出功率,以使它们达到预定的电平。
因此,如果盘驱动装置属于例如模拟类型的,则在控制器6内设置延时线等类似装置,利用该延时线可以实现时间校正,同时根据校正电平L可以校正控制光检测器4的激光输出功率的激光控制部分5。
或者,如果盘驱动装置是属于例如数字类型的,则能以时钟基对校正电平L进行取样,并延迟延时时间D,以校正激光控制部分5。
然而,由于在记录或重放期间必须把每个盘驱动装置优化到相对于盘驱动装置的前光束产生的校正电平L的发射成光检拾装置4的激光源4a1的主光束的激光输出功率电平,所以,基本上要求事先测量每个盘驱动装置的校正电平L与激光输出电平的校正量之间的关系,并在控制器6内提供校正电平L与激光输出电平的校正量之间的关系,作为转换表。
图11示出了在重放期间前光束获得的校正电平与某一盘驱动装置系统内最佳的读取功率之间的关系。如果,例如在实际测量时发现收集电平L高于X1时没有出现读误差,则控制器6可以驱动激光控制部分5从校正电平变成小于X1时开始校正读取功率。
或者,如果例如即使在校正电平L变成小于X2时校正读取功率,也可以预期没有改善误差率,则也可以省去校正读功率。
因此,在以这种方式实现的盘驱动装置中,设置成利用前光束检测盘1的MO信号或RF信号的电平,利用主光束通过对应于前光束检测到的校正电平的区域时的定时,校正记录或重放期间主光束发射的激光输出功率。因而,如果有灰尘等物粘到盘1表面上,就可以根据粘到盘1上的灰尘等物的程度实时校正激光输出电平,仅在粘有灰尘的附近提升主光束的激光输出功率进行校正,就可以防止灰尘等物引起写误出错或读出错。
顺便提一下,在这种实现方式中,光检拾装置4设置有能独立发射前光束和主光束的激光源4a1和4a2以及分别检测前光束和主光束反射光的检测器4d和4e,但光检拾装置4并不必须具有独立的激光输出功能以输出前光束,它可以例如用光栅等装置分割主光束的光点,如果光学系统是属于形成子光束的类型,则用该子光点作为前光束。因此,该子光束可以在所谓三点系统(three-spot system)的循迹控制时进行循迹伺服。
然而,在这种设置有光栅的光学系统中,由于它用子点作为前光束,如果根据前光束的电平检测结果校正主光束的激光输出功率,则前光束的激光输出功率也因而改变了,所以必须根据对应于主光束的激光输出功率的校正的前光束的反射光校正I/V转换矩阵放大器31产生的MO信号或RF信号的电平。因此,当根据如图11所示的最佳功率比校正光检拾装置4的读取功率时,控制器6把激光控制部分5驱动成根据子点的反射光校正I/V转换矩阵放大器31产生的MO信号或RF信号的电平(1/最佳功率比)。
顺便提一下,由于盘1上粘附的灰尘等物没有严重到足以引起读出错或写出错,所以在校正读功率时,控制器6可以停止用子光点进行电平检测。
此外,当从以这种方式实现的I/V转换矩阵放大器31产生的MO信号或RF信号的电平获得校正电平时,例如可以产生I/V转换矩阵放大器的推挽信号,根据推挽信号检测校正电平。
此外,虽然前面参照在盘驱动装置内在MO盘上记录或重放操作描述了以这种方式来实现,但也可以把类似的校正应用于相位改变盘(PV盘)和ROM盘。
图12A和12B示出了在重放PC盘时,I/V矩阵放大器根据光检拾装置4发射的前光束的反射光产生的RF信号的波形,图12A示出了没有灰尘等物粘到PC盘上时的RF信号波形,图12B示出了有灰尘等物粘到PC盘上时的RF信号波形。
在重放操作期间,观察到没有灰尘等物粘到PC盘上时,I/V转换矩阵放大器31产生的RF信号具有如图12A所示的电平幅度L1。
另一方面,观察到当有灰尘等物粘到PC盘上时I/V转换矩阵放大器31产生的RF信号由于受到粘到PC盘表面上的灰尘等物的影响幅度电平减小到如图12B所示的L2。
或者,在记录操作时,观察到在没有灰尘等物粘到PC盘上时I/V转换矩阵放大器31产生的RF信号具有与上面如图5所示在MO盘记录时的RF信号相似的波形。
因此,对于PC盘,通过检测I/V转换矩阵放大器31产生的RF信号的幅度电平,也可以估计出盘状态,即是否有灰尘等物粘到盘1上。
此外,当用本盘驱动装置重放ROM盘时,观察到I/V转换矩阵放大器31根据光检拾装置4发射的前光束产生的RF信号的波形与上述的图12所示的波形相似。
因此,在以这种实现方式中,当重放ROM盘或记录或重放PC盘时,在MO盘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所粘灰尘等物的程度实时校正激光输出电平,防止灰尘的影响,引起写出错或读出错。
此外,在这种实现方式中,在对盘1进行删除操作时,由于通过检测前光束获得的RF信号或MO信号的电平,可以估计盘的状态,即盘1上是否粘有灰尘或污点,因此,如果有灰尘等物粘到盘1上,通过提升删除盘1上的磁场数据的激光输出电平,可以防止灰尘等物的影响,引起错误删除。
如至此所描述的,盘驱动装置根据本发明设置有第二光束装置以在对盘形记录媒体进行记录、重放或删除操作的第一光束装置的第一光点前的位置上形成第二光点,以检测盘形记录媒体表面状态,并且可以根据该第二光束装置的光接收输出检测出盘形记录媒体的表面状态,所以可以校正第一光束装置的激光输出,使之在通过盘状态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盘形记录媒体的某一位置上时达到与表面状态一致的电平,以进行准确的记录和重放操作,而不受粘到盘形记录媒体表面的灰尘等物的影响。
尤其是在盘形记录媒体的厚度变薄,灰尘等的影响变大时,本发明更加适用。
而且,当假设第二光束装置的光接收信息为对应于盘形记录媒体上形成的磁场信息的信息或对应于盘形记录媒体反射得到的反射光能信息的信息时,能以简单的结构来实现。
此外,通过为电平控制装置设置转换表,使第一光束装置的激光输出在记录、重放或删除操作期间分别保持在最佳电平上,这样可以容易地实现最佳电平的正确控制。
另一个优点是,如果第一光束装置和第二光束装置由一个激光束发射源和把该激光发射源的激光束分成第一和第二光点的光谱装置组成,则不需要提供独立的激光输出功能,以检测盘形记录媒体的表面状态,所以能以简单的结构来实现。
本发明能以其它具体的形式来实现而不脱离其精神或实质特征。因此,本发明并不受到这些所有方面的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指出,而不是前面的描述,因此所有落入权利要求等效手段和范围内的变化都包括在其内。

Claims (7)

1、一种对盘形记录媒体进行记录、重放或删除的盘驱动装置,包含:
第一光束装置,形成进行记录、重放或删除盘形记录媒体的第一光点;
第二光束装置,在所述第一光点前的扫描位置上形成第二光点,以检测盘形记录媒体的表面状态;
盘状态检测装置,根据第二光束装置的反射光的接收信息,检测盘形记录媒体的表面状态;以及
电平控制装置,根据盘状态检测装置检测到的盘形记录媒体的表面状态,以在所述第一光点和所述第二光点扫描盘形记录媒体的时间差,校正所述第一光束装置的激光输出电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关于所述第二光束装置的反射光的接收信息为对应于盘形记录媒体上形成的磁场信息的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关于所述第二光束装置的反射光的接收信息为盘形记录媒体反射的光量的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平控制装置具有转换表,用于显示对应于所述表面状态的激光输出电平的补偿量,以保证所述第一光束装置的激光输出在记录、重放或删除操作时都为最佳的电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束装置和所述第二光束装置每个都包含一个激光束发射源和从该激光束发射源分离出激光束的光谱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在所述电平控制装置校正控制所述第一光束装置的激光输出时,补偿所述盘状态检测装置的检测电平的装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在所述电平控制装置校正控制所述第一光束装置的激光输出时停止所述盘状态检测装置的检测工作的装置。
CN98108901A 1997-05-16 1998-05-15 盘驱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048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27020/1997 1997-05-16
JP9127020A JPH10320809A (ja) 1997-05-16 1997-05-16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127020/97 1997-05-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02693A CN1202693A (zh) 1998-12-23
CN1120480C true CN1120480C (zh) 2003-09-03

Family

ID=14949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81089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0480C (zh) 1997-05-16 1998-05-15 盘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075762A (zh)
JP (1) JPH10320809A (zh)
KR (1) KR100477501B1 (zh)
CN (1) CN1120480C (zh)
MY (1) MY122246A (zh)
SG (1) SG72812A1 (zh)
TW (1) TW3731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11373A (ja) 1999-04-28 2000-11-07 Sony Corp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DE60315983T2 (de) * 2002-06-14 2008-05-15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Vorrichtung zum abtasten und zum reinigen eines informationsträgers
US20060120226A1 (en) * 2004-11-16 2006-06-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pick-up device and optical disk device
WO2006109684A1 (ja) 2005-04-08 2006-10-19 Pioneer Corporation 記録装置及び方法、再生装置及び方法、記録再生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8824252B2 (en) * 2007-09-29 2014-09-02 Mediatek Inc. Signal clamping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and related optical storage system
US8441903B2 (en) * 2011-08-17 2013-05-14 Lsi Corporation Optical disk playback device with prescan functionality for early detection of surface imperfections
US9997188B2 (en) * 2015-03-23 2018-06-12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7226A (en) * 1987-12-03 1993-11-3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with switchable spot-functions
US5808991A (en) * 1995-03-06 1998-09-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which enable recording and verifying at the same ti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H10320809A (ja) 1998-12-04
TW373171B (en) 1999-11-01
SG72812A1 (en) 2000-05-23
KR19980087103A (ko) 1998-12-05
CN1202693A (zh) 1998-12-23
KR100477501B1 (ko) 2005-05-16
MY122246A (en) 2006-04-29
US6075762A (en) 2000-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669C (zh) 具有平坦部分和沟槽部分形成的轨迹的记录介质及其重放装置
CN1305060C (zh) 防止在光可重写类型的记录介质上记录的方法和记录设备
CN1383133A (zh) 光盘装置和光盘记录方法
CN1198569A (zh) 激光选通型磁光记录装置
CN1120480C (zh) 盘驱动装置
CN1213408C (zh) 用于光盘的记录方法与记录机器
KR950010334B1 (ko) 광디스크 기록재생장치
CN1265361C (zh) 光盘装置和控制光盘转速的方法
CN1246954A (zh) 信息记录/再生装置
CN1374644A (zh) 光盘装置
CN1670833A (zh) 盘驱动设备
CN1253868C (zh) 用于控制滑块的光盘设备和方法
CN1252880A (zh) 光盘设备及光盘
US6256274B1 (en) Data erasure preventing method and circuit thereof and optical disc apparatus mounting the same
CN1297967C (zh) 旋转校正装置和光盘装置
CN1252693C (zh) 记录再现装置和等角速度记录时的激光器功率控制方法
CN1652223A (zh) 补偿光盘瑕疵的装置与方法
CN1082698C (zh) 记录数字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299264C (zh) 盘设备和盘处理方法
CN1143299C (zh) 用于解调光盘设备中的数字调频信号的装置
JP3209512B2 (ja) 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JP2892327B2 (ja) 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JPH0816994B2 (ja) 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JP2001101661A (ja) 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のレーザー出力設定方法
CN1959820A (zh) 光盘装置和光盘装置的存取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903

Termination date: 201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