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38031A - 一种可对电阻进行故障检测的电阻自动套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对电阻进行故障检测的电阻自动套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38031A
CN112038031A CN202010957568.8A CN202010957568A CN112038031A CN 112038031 A CN112038031 A CN 112038031A CN 202010957568 A CN202010957568 A CN 202010957568A CN 112038031 A CN112038031 A CN 1120380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resistor
fixed
sides
res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5756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蓓
冯景慧
何坤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Shuzhiyuan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Shuzhiyuan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Shuzhiyuan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Shuzhiyuan Intelligent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5756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380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38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3803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CRESISTORS
    • H01C17/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resistors
    • H01C17/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resistors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resistors with envelope or hous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7/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resistance, reactance, impedance, or electric characteristics derived therefrom
    • G01R27/02Measuring real or complex resistance, reactance, impedance, or other two-pole characteristics derived therefrom, e.g. time constant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对电阻进行故障检测的电阻自动套管装置,具体为包括底座、第一机械夹、热风枪、活动座和电阻座,所述底座顶部两侧的中间位置处均固定有支柱,且一侧的支柱上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支柱之间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电磁滑轨,且第一电磁滑轨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滑块,该可对电阻进行故障检测的电阻自动套管装置,通过设置有第一机械夹、电阻座和热风枪,第一机械夹既能将引脚捋直,又能配合检测机构对电阻进行故障检测,还能够夹住切割好的热缩管,将其套至电阻的引脚上,无需人工手动穿管或手持热风枪工作,加工的效率更高,且避免了员工手部烫伤的安全隐患,使用的安全性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可对电阻进行故障检测的电阻自动套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阻套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对电阻进行故障检测的电阻自动套管装置。
背景技术
热缩管是由特制的聚合物材料制成的热收缩套管, 它具有遇热收缩的特点,常见的热缩管有EVA热缩管、PVC热缩管和PET热缩管等,压敏电阻、热敏电阻、电容等电子元件在生产过程中为了防爆阻燃通常需要对其进行套管处理,制作时通常是先根据工艺要求制成一定管径的热缩管线再通过切管机将其裁切成符合要求、长度一致的热缩管,之后再人工对电阻进行套管。
由于人工套管时需要员工将热缩管逐个穿至电阻引脚上,并手持热风枪对热缩管进行全方位加热,不仅效率较为低下,劳动强度较大,且热风枪使用不当很容易造成员工手部烫伤,工作的危险性较大,产品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对电阻进行故障检测的电阻自动套管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对电阻进行故障检测的电阻自动套管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机械夹、热风枪、活动座和电阻座,所述底座顶部两侧的中间位置处均固定有支柱,且一侧的支柱上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支柱之间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电磁滑轨,且第一电磁滑轨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底端均固定有液压升降杆,且液压升降杆的底端均安装有第一机械夹,所述底座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驱动轨,且驱动轨的顶部设置有活动座,所述支柱靠近驱动轨的一侧均安装有切管座,且切管座顶部靠近驱动轨的一侧均安装有第二电磁滑轨,所述切管座的顶端靠近支柱的一侧均固定有热缩管卷,且热缩管卷上均缠绕有热缩管,所述驱动轨外侧的的底座顶端安装有机架,且机架上均匀固定有热风枪,所述活动座内部的顶端开设有旋转槽,且旋转槽的内部设置有旋转座,所述活动座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旋转电机,且旋转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旋转座连接,所述旋转座的顶端固定有电阻座,且电阻座的顶端均匀设置有夹板,所述电阻座的一侧固定有安装板,且安装板上固定有液压伸缩杆,液压伸缩杆的输出端与夹板连接,,所述电阻座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顶板槽,且顶板槽内部的底端均匀安装有液压顶杆,所述液压顶杆的顶端安装有顶板,且顶板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微型电机,所述夹板之间均夹持有电阻,且电阻下方两侧的顶板上均通过支杆固定有驱动轮,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皮带轮机构与驱动轮构成传动结构。
可选的,所述第一机械夹包括壳体、固定于壳体内部中央位置处的伺服电机,与伺服电机输出端转轴固定连接的传动部、两个与壳体底部滑动连接的活动块和两个通过焊接与活动块构成一体式连接的夹持块,且夹持块的内侧均通过弹簧安装有限位夹板,所述壳体底部截面呈凸字状设计,且活动块形状与壳体底部形状相吻合。
可选的,所述传动部包括与伺服电机输出端转轴连接的旋转片、两个与旋转片两端相铰接的弧形传动片和两个与传动片末端相铰接的连接片,且连接片均通过螺栓与活动块构成可拆卸式结构设计连接。
可选的,所述切管座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均安装有内径与热缩管外径相吻合的限位筒,且限位筒与热缩管卷之间的切管座顶端均固定有导向轮,所述热缩管的输出端均经导向轮导向后贯穿限位筒并延伸至第二电磁滑轨上方,且第二电磁滑轨两端靠近限位筒的一侧均固定有相互配合的切割座。
可选的,所述驱动轨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驱动槽,且驱动轨顶部的两侧皆均匀嵌设有滚珠,所述驱动轨内部靠近机架的一端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槽内部的两端之间均固定有丝杆,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皮带轮机构与丝杆构成传动结构,所述活动座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形状与驱动槽相吻合的活动套,且活动套的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均开设有与丝杆相配合的丝杆槽。
可选的,所述电阻包括主体和固定于主体两端的引脚,且主体呈沙漏形设计,所述引脚靠近主体位置处的外侧均套设有热缩管。
可选的,所述夹板底部的两侧均安装有滑动块,且滑动块的纵截面均呈凸字状设计,所述电阻座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滑动块形状相吻合的滑槽,且夹板均通过滑槽和滑动块与电阻座构成滑动连接,所述夹板的形状均与主体相吻合。
可选的,所述第二电磁滑轨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二滑块,且第二滑块的顶端均固定有第二机械夹,所述第二机械夹的夹持部形状均与热缩管的外径相吻合。
可选的,所述限位夹板的内表面均安装有触片,且限位夹板的夹持部均呈半圆槽状设计,所述夹持块底部均安装有检测机构,且触片的输出端均通过导线与检测机构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对电阻进行故障检测的电阻自动套管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可对电阻进行故障检测的电阻自动套管装置,通过设置有切管座、第一机械夹、电阻座和热风枪,切管座可将成卷的热缩管切割呈所需长度,两个第一机械夹既能够夹住电阻引脚,向引脚末端移动,将引脚捋直,其内部触片与引脚接触,配合检测机构使用便可测出电阻的实际电阻值,对电阻进行故障检测,还能够夹住切割好的热缩管,将其套至电阻的引脚上,热风枪放置于机架上,可对电阻的套管处进行风热,使热缩管收缩,智能机械化操作,无需人工手动穿管或手持热风枪工作,加工的效率更高,且避免了员工手部烫伤的安全隐患,使用的安全性更高。
2.该可对电阻进行故障检测的电阻自动套管装置,通过设置有顶板和驱动轮,当需要对热缩管进行热缩时,顶板上移带动驱动轮上移至电阻主体下方两侧,驱动轮可在微型电机的带动下旋转,从而带动电阻进行旋转,使热缩管均匀受热,提高热缩的质量与效率。
3.该可对电阻进行故障检测的电阻自动套管装置,通过设置有夹板,夹板底部连接有滑动块,可在液压伸缩杆的推动下顺着滑槽滑动,完成对电阻的装夹,夹板形状与电阻主体相吻合,因此对其固定效果更佳,使得套管时电阻不易移动,套管更精准,当需要对热缩管进行热缩时,夹板可稍稍松开,保证电阻能够既能在两个夹板的间隙内旋转,又不会掉落,方便热缩的顺利实施。
4.该可对电阻进行故障检测的电阻自动套管装置,通过设置有驱动轨和活动座,活动座可在驱动轨内前后移动,从而带动电阻进行移动,将电阻移动至各加工工位进行加工,无需人工上料,自动化程度更高,使用更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驱动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切管座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活动座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电阻座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机械夹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电阻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控制面板;3、支柱;4、第一电磁滑轨;401、第一滑块;5、液压升降杆;6、第一机械夹;601、壳体;602、传动部;603、伺服电机;604、活动块;605、夹持块;7、热风枪;8、机架;9、切管座;10、驱动轨;1001、驱动槽;1002、滚珠;11、活动座;1101、旋转槽;12、驱动电机;13、丝杆;14、电阻座;1401、滑槽;1402、顶板槽;15、电阻;1501、引脚;1502、主体;16、夹板;1601、滑动块;17、热缩管卷;18、导向轮;19、限位筒;20、切割座;21、第二机械夹;22、第二电磁滑轨;2201、第二滑块;23、活动套;2301、丝杆槽;24、旋转电机;25、旋转座;26、安装板;27、液压伸缩杆;28、液压顶杆;29、微型电机;30、顶板;3001、支杆;31、驱动轮;32、限位夹板;3201、触片;33、检测机构;34、热缩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对电阻进行故障检测的电阻自动套管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机械夹6、热风枪7、活动座11和电阻座14,底座1顶部两侧的中间位置处均固定有支柱3,且一侧的支柱3上安装有控制面板2,支柱3之间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电磁滑轨4,且第一电磁滑轨4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滑块401,第一滑块401的底端均固定有液压升降杆5,且液压升降杆5的底端均安装有第一机械夹6,第一机械夹6包括壳体601、固定于壳体601内部中央位置处的伺服电机603,与伺服电机603输出端转轴固定连接的传动部602、两个与壳体601底部滑动连接的活动块604和两个通过焊接与活动块604构成一体式连接的夹持块605,且夹持块605的内侧均通过弹簧安装有限位夹板32,壳体601底部截面呈凸字状设计,且活动块604形状与壳体601底部形状相吻合,凸字状形状相吻合设计使得活动块604可在壳体601上自由移动,且不会发生脱落,夹持更顺畅,而限位夹板32的弹簧设计使得限位夹板32的夹持为弹性夹持,在进行捋直操作时不易对引脚1501造成损坏,设计更合理。
限位夹板32的内表面均安装有触片3201,且限位夹板32的夹持部均呈半圆槽状设计,夹持块605底部均安装有检测机构33,且触片3201的输出端均通过导线与检测机构3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半圆槽状设计与热缩管34相吻合,不易将热缩管34夹扁,使得套管更顺畅,其内部触片3201与引脚1501接触,同时检测机构33工作,通过触片3201接触引脚1501对电阻15施加电压,检测电阻15的电阻值是否符合标准,对电阻15进行故障检测,无需人工手动检测,功能性更强,且检测效率更高。
传动部602包括与伺服电机603输出端转轴连接的旋转片、两个与旋转片两端相铰接的弧形传动片和两个与传动片末端相铰接的连接片,且连接片均通过螺栓与活动块604构成可拆卸式结构设计连接,旋转片、传动片和连接片的铰接设计使得伺服电机603旋转时带动旋转片旋转,而旋转片的旋转运动可经传动片和连接片的传动作用转化为活动块604的直线运动,从而带动第一机械夹6对引脚1501或热缩管34进行夹持,可拆卸式结构设计使得活动块604可取下更换,方便对第一机械夹6进行检修与更换,设计更合理。
底座1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驱动轨10,且驱动轨10的顶部设置有活动座11,驱动轨10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驱动槽1001,且驱动轨10顶部的两侧皆均匀嵌设有滚珠1002,驱动轨10内部靠近机架8的一端安装有驱动电机12,且驱动槽1001内部的两端之间均固定有丝杆13,驱动电机12的输出端通过皮带轮机构与丝杆13构成传动结构,活动座11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形状与驱动槽1001相吻合的活动套23,且活动套23的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均开设有与丝杆13相配合的丝杆槽2301,驱动电机12工作,通过皮带轮机构带动丝杆13旋转,从而使活动套23顺着丝杆13移动,继而带动活动座11在驱动轨10内前后移动,从而带动电阻15进行移动,将电阻15移动至各加工工位进行加工,无需人工上料,自动化程度更高,使用更便捷。
支柱3靠近驱动轨10的一侧均安装有切管座9,且切管座9顶部靠近驱动轨10的一侧均安装有第二电磁滑轨22,切管座9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均安装有内径与热缩管34外径相吻合的限位筒19,且限位筒19与热缩管卷17之间的切管座9顶端均固定有导向轮18,热缩管34的输出端均经导向轮18导向后贯穿限位筒19并延伸至第二电磁滑轨22上方,且第二电磁滑轨22两端靠近限位筒19的一侧均固定有相互配合的切割座20,导向轮18可对热缩管34进行导向,使其能够顺利穿过限位筒19,限位筒19能够使热缩管34保持水平,不至于自由垂落,方便第二机械夹21的夹取,设计更合理。
第二电磁滑轨22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二滑块2201,且第二滑块2201的顶端均固定有第二机械夹21,第二机械夹21的夹持部形状均与热缩管34的外径相吻合,第二机械夹21工作,可夹住热缩管34的末端,相吻合设计不易对热缩管34造成损坏且不会将热缩管34夹扁,其底部第二滑块2201能够在第二电磁滑轨22的作用下向远离热缩管卷17的一侧移动,将夹住的热缩管34拉出,方便对热缩管34进行剪切,自动切割设计,自动化程度更高,使用更方便。
切管座9的顶端靠近支柱3的一侧均固定有热缩管卷17,且热缩管卷17上均缠绕有热缩管34,驱动轨10外侧的的底座1顶端安装有机架8,且机架8上均匀固定有热风枪7,活动座11内部的顶端开设有旋转槽1101,且旋转槽1101的内部设置有旋转座25,活动座11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旋转电机24,且旋转电机24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旋转座25连接,旋转座25的顶端固定有电阻座14,且电阻座14的顶端均匀设置有夹板16,夹板16底部的两侧均安装有滑动块1601,且滑动块1601的纵截面均呈凸字状设计,电阻座14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滑动块1601形状相吻合的滑槽1401,且夹板16均通过滑槽1401和滑动块1601与电阻座14构成滑动连接,夹板16的形状均与主体1502相吻合,滑动连接设计使得夹板16可在电阻座14上自由移动,便于对电阻15进行装夹,夹板16形状与电阻15主体1502相吻合,因此对其固定效果更佳,使得套管时电阻15不易移动,套管更精准,当需要对热缩管34进行热缩时,夹板16可稍稍松开,保证电阻15能够既能在两个夹板16的间隙内旋转,又不会掉落,方便热缩的顺利实施,设计更合理。
电阻座14的一侧固定有安装板26,且安装板26上固定有液压伸缩杆27,液压伸缩杆27的输出端与夹板16连接,,电阻座14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顶板槽1402,且顶板槽1402内部的底端均匀安装有液压顶杆28,液压顶杆28的顶端安装有顶板30,且顶板30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微型电机29,夹板16之间均夹持有电阻15,且电阻15下方两侧的顶板30上均通过支杆3001固定有驱动轮31,电阻15包括主体1502和固定于主体1502两端的引脚1501,且主体1502呈沙漏形设计,引脚1501靠近主体1502位置处的外侧均套设有热缩管34。
微型电机29的输出端通过皮带轮机构与驱动轮31构成传动结构。
综上,该可对电阻进行故障检测的电阻自动套管装置,使用时,接通电源,首先将待加工的电阻15逐个放入电阻座14上的两个夹板16之间,接着液压伸缩杆27伸长,带动夹板16右移,完成对电阻15的装夹,接着第一滑块401在第一电磁滑轨4的作用下移动至电阻15的引脚1501处,第一机械夹6的两个限位夹板32夹住引脚1501,并向引脚1501末端移动,完成对引脚1501的捋直,同时检测机构33工作,通过触片3201接触引脚1501对电阻15施加电压,检测电阻15的电阻值是否符合标准,然后第二机械夹21工作,夹住热缩管34的末端,其底部第二滑块2201在第二电磁滑轨22的作用下向远离热缩管卷17的一侧移动,将热缩管34拉出,接着第一滑块401在第一电磁滑轨4的作用下移动至热缩管34的上方,液压升降杆5伸长,带动第一机械夹6靠近热缩管34,第一机械夹6内伺服电机603工作,带动第一机械夹6夹住热缩管34,接着切割座20内的切割刀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完成对热缩管34的剪切,第一机械夹6夹住剪切下来的热缩管34靠近电阻15的引脚1501,将热缩管34套至引脚1501上,完成套管操作,接着旋转电机24工作,带动旋转座25旋转,即带动电阻15旋转90°,然后驱动轨10内的驱动电机12工作,通过丝杆13旋转带动活动座11移动至机架8下方,然后液压伸缩杆27稍稍收缩,即使夹板16可稍稍松开,保证电阻15能够既能在两个夹板16的间隙内旋转,又不会掉落,接着热风枪7工作,对套管处的热缩管34进行热缩加工,同时液压顶杆28工作带动顶板30上抬,使驱动轮31伸出顶板槽1402贴近电阻15的主体1502,微型电机29工作,通过皮带轮机构带动驱动轮31旋转,从而使电阻15旋转,使热缩管34均匀受热,完成热缩加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可对电阻进行故障检测的电阻自动套管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机械夹(6)、热风枪(7)、活动座(11)和电阻座(1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两侧的中间位置处均固定有支柱(3),且一侧的支柱(3)上安装有控制面板(2),所述支柱(3)之间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电磁滑轨(4),且第一电磁滑轨(4)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第一滑块(401),所述第一滑块(401)的底端均固定有液压升降杆(5),且液压升降杆(5)的底端均安装有第一机械夹(6),所述底座(1)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驱动轨(10),且驱动轨(10)的顶部设置有活动座(11),所述支柱(3)靠近驱动轨(10)的一侧均安装有切管座(9),且切管座(9)顶部靠近驱动轨(10)的一侧均安装有第二电磁滑轨(22),所述切管座(9)的顶端靠近支柱(3)的一侧均固定有热缩管卷(17),且热缩管卷(17)上均缠绕有热缩管(34),所述驱动轨(10)外侧的的底座(1)顶端安装有机架(8),且机架(8)上均匀固定有热风枪(7),所述活动座(11)内部的顶端开设有旋转槽(1101),且旋转槽(1101)的内部设置有旋转座(25),所述活动座(11)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旋转电机(24),且旋转电机(24)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旋转座(25)连接,所述旋转座(25)的顶端固定有电阻座(14),且电阻座(14)的顶端均匀设置有夹板(16),所述电阻座(14)的一侧固定有安装板(26),且安装板(26)上固定有液压伸缩杆(27),液压伸缩杆(27)的输出端与夹板(16)连接,,所述电阻座(14)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顶板槽(1402),且顶板槽(1402)内部的底端均匀安装有液压顶杆(28),所述液压顶杆(28)的顶端安装有顶板(30),且顶板(30)顶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微型电机(29),所述夹板(16)之间均夹持有电阻(15),且电阻(15)下方两侧的顶板(30)上均通过支杆(3001)固定有驱动轮(31),所述微型电机(29)的输出端通过皮带轮机构与驱动轮(31)构成传动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电阻进行故障检测的电阻自动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夹(6)包括壳体(601)、固定于壳体(601)内部中央位置处的伺服电机(603),与伺服电机(603)输出端转轴固定连接的传动部(602)、两个与壳体(601)底部滑动连接的活动块(604)和两个通过焊接与活动块(604)构成一体式连接的夹持块(605),且夹持块(605)的内侧均通过弹簧安装有限位夹板(32),所述壳体(601)底部截面呈凸字状设计,且活动块(604)形状与壳体(601)底部形状相吻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对电阻进行故障检测的电阻自动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602)包括与伺服电机(603)输出端转轴连接的旋转片、两个与旋转片两端相铰接的弧形传动片和两个与传动片末端相铰接的连接片,且连接片均通过螺栓与活动块(604)构成可拆卸式结构设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电阻进行故障检测的电阻自动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管座(9)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均安装有内径与热缩管(34)外径相吻合的限位筒(19),且限位筒(19)与热缩管卷(17)之间的切管座(9)顶端均固定有导向轮(18),所述热缩管(34)的输出端均经导向轮(18)导向后贯穿限位筒(19)并延伸至第二电磁滑轨(22)上方,且第二电磁滑轨(22)两端靠近限位筒(19)的一侧均固定有相互配合的切割座(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电阻进行故障检测的电阻自动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轨(10)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驱动槽(1001),且驱动轨(10)顶部的两侧皆均匀嵌设有滚珠(1002),所述驱动轨(10)内部靠近机架(8)的一端安装有驱动电机(12),且驱动槽(1001)内部的两端之间均固定有丝杆(13),驱动电机(12)的输出端通过皮带轮机构与丝杆(13)构成传动结构,所述活动座(11)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形状与驱动槽(1001)相吻合的活动套(23),且活动套(23)的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均开设有与丝杆(13)相配合的丝杆槽(23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电阻进行故障检测的电阻自动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15)包括主体(1502)和固定于主体(1502)两端的引脚(1501),且主体(1502)呈沙漏形设计,所述引脚(1501)靠近主体(1502)位置处的外侧均套设有热缩管(3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电阻进行故障检测的电阻自动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16)底部的两侧均安装有滑动块(1601),且滑动块(1601)的纵截面均呈凸字状设计,所述电阻座(14)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滑动块(1601)形状相吻合的滑槽(1401),且夹板(16)均通过滑槽(1401)和滑动块(1601)与电阻座(14)构成滑动连接,所述夹板(16)的形状均与主体(1502)相吻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对电阻进行故障检测的电阻自动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磁滑轨(22)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二滑块(2201),且第二滑块(2201)的顶端均固定有第二机械夹(21),所述第二机械夹(21)的夹持部形状均与热缩管(34)的外径相吻合。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对电阻进行故障检测的电阻自动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夹板(32)的内表面均安装有触片(3201),且限位夹板(32)的夹持部均呈半圆槽状设计,所述夹持块(605)底部均安装有检测机构(33),且触片(3201)的输出端均通过导线与检测机构(3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CN202010957568.8A 2020-09-14 2020-09-14 一种可对电阻进行故障检测的电阻自动套管装置 Withdrawn CN1120380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57568.8A CN112038031A (zh) 2020-09-14 2020-09-14 一种可对电阻进行故障检测的电阻自动套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57568.8A CN112038031A (zh) 2020-09-14 2020-09-14 一种可对电阻进行故障检测的电阻自动套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38031A true CN112038031A (zh) 2020-12-04

Family

ID=73589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57568.8A Withdrawn CN112038031A (zh) 2020-09-14 2020-09-14 一种可对电阻进行故障检测的电阻自动套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3803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8992A (zh) * 2021-11-17 2022-02-25 佛山中科灿光微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电阻基板中心定位夹持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测阻仪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8992A (zh) * 2021-11-17 2022-02-25 佛山中科灿光微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电阻基板中心定位夹持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测阻仪
CN114088992B (zh) * 2021-11-17 2024-03-19 佛山中科灿光微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电阻基板中心定位夹持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测阻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98702B (zh) 一种电机定子自动接线及检测生产线
CN209737701U (zh) 一种塑料管材高效切割设备
CN209647885U (zh) 一种传感器激光焊接机
CN112397967B (zh) 一种可对端子进行套管处理的自动端子铆压机
CN209823599U (zh) 一种电机定子自动接线及检测生产线
CN214161877U (zh) 一种自动焊接机械手
CN112091607A (zh) 一种可对电位器进行引脚折弯的齿轮电位器组装装置
CN112038031A (zh) 一种可对电阻进行故障检测的电阻自动套管装置
CN204248574U (zh) 一种用于加工缝纫机主轴的自动磨床
CN116859176B (zh) 一种ptc加热器用自动测试设备
CN104526380A (zh) 一种新型可夹持弧形板的夹具
CN212782908U (zh) 一种可对电阻进行故障检测的电阻自动套管装置
CN106365429B (zh) 一种智能长玻璃管切割机器人
CN112092356A (zh) 一种电容加工用引脚定长切割套管一体式设备
CN209561116U (zh) 一种电阻自动绕线设备
CN111804846A (zh) 一种电光花铁丝全自动快速下料夹紧设备
CN214111481U (zh) 一种电容加工用引脚定长切割套管一体式设备
CN212485055U (zh) 一种电阻套管机构
CN213108302U (zh) 自动口罩焊带机的送带组件
CN211192360U (zh) 一种滚齿机用齿圈夹取装置
CN213257376U (zh) 一种轴承加工用胚料切割设备
CN211758244U (zh) 一种电线生产用连续切断装置
CN210818281U (zh) 一种齿圈自动上下料机构
CN204308351U (zh) 一种基于攻牙治具上的自动取放料装置
CN114050499A (zh) 一种大型废旧电缆回收用切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