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28380B - 废水处理系统及废水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废水处理系统及废水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28380B
CN112028380B CN202010439504.9A CN202010439504A CN112028380B CN 112028380 B CN112028380 B CN 112028380B CN 202010439504 A CN202010439504 A CN 202010439504A CN 112028380 B CN112028380 B CN 1120283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zone
treatment
ozone treatment
aeration
slu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3950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28380A (zh
Inventor
有马芳明
明田川恭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0283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283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283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283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7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oxidation
    • C02F1/7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oxidation with ozo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23O3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1/00General aspects of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1/04Flow arrangements
    • C02F2301/043Treatment of partial or bypass strea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02F3/12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02F3/12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 C02F3/20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using diffus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Abstract

在废水处理系统中,为了应对因臭氧处理所增加的有机负荷而控制曝气量,需要用于自动地测定微生物活性并将信号传送至控制装置的设备,导致初始运行成本中会追加伴随着曝气量增加的成本这样的问题。本发明所涉及的废水处理系统中设置有曝气量控制单元,能够在不另外准备用于测定微生物活性的传感器等的情况下对曝气量进行控制,该曝气量控制单元根据检测与臭氧处理的开始相关的信息的臭氧处理检测单元的输出,控制生物处理槽内的曝气量。

Description

废水处理系统及废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废水处理系统及废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处理含有有机物的废水的方法,已广泛地采用了标准活性污泥法等利用微生物的处理方法。在利用了微生物的处理方法中,伴随着废水的处理,会产生包含因微生物的增殖而产生的活性污泥、和其它浮游生物等的大量的剩余污泥。
剩余污泥是水处理中所不需要的污泥,因此,向废水处理系统之外排出,作为产业废弃物被焚烧,并进行填埋处理。如上所述的剩余污泥的处理需要巨大的能量、成本及新用地,所以要求降低剩余污泥的产生量。
作为降低剩余污泥的产生量的方法之一,已知有利用臭氧对剩余污泥进行减容的污泥减容处理。具体而言,向微生物等聚集的剩余污泥提供臭氧或高浓度臭氧,进行降解。在如上所述的生物处理中,需要向生物处理槽中送入大量的空气。尤其在将经过臭氧处理的污泥送回至生物处理槽中的情况下,由于有机物负荷增大,从而需要增加送入空气的曝气量。作为如上所述的曝气量的控制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所述那样,已知有利用生物处理槽内的微生物活性的测定结果来进行控制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3-2265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若为了控制曝气量而使用生物处理槽内的微生物活性度的测定结果,则需要有自动地测定微生物活性并将信号传送至控制装置的设备,导致其初始成本中多了伴随着曝气量增加的运行成本这样的问题。
另外,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在确认了微生物活性的测定结果之后开始曝气量的控制,因此,由于可能已经对处理水质产生了影响,所以在此情况下存在无法有效地控制曝气量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及废水处理方法,在利用了臭氧的剩余污泥的减容处理中,在不使用微生物活性检测仪等水质传感器的情况下,控制生物处理槽的曝气量。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揭示的废水处理系统的特征在于,具有:
生物处理槽,该生物处理槽在好氧条件下对有机废水进行生物处理,生成包含有污泥的含污泥处理水;
臭氧反应部,该臭氧反应部在对生物处理槽所生成的含污泥处理水进行臭氧处理之后,送回至生物处理槽;
臭氧产生装置,该臭氧产生装置利用原料提供装置所提供的原料来生成臭氧化氧,并将臭氧化氧提供至臭氧反应部;
臭氧处理检测单元,该臭氧处理检测单元检测与臭氧处理的开始相关的信息;以及
曝气量控制单元,该曝气量控制单元根据与臭氧处理的开始相关的信息,控制进入生物处理槽内的曝气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揭示的废水处理系统,由于在不另外准备用于测定微生物活性的传感器等的情况下能够增加曝气量,因此,与以往相比能够降低初始成本及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废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的模式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废水处理系统的臭氧处理控制装置的硬件结构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废水处理系统的废水处理工序的动作概要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对废水处理系统的向污泥注入臭氧时的动作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废水处理系统的曝气量的风量控制的动作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废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时间比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废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的模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所揭示的废水处理系统及废水处理方法的实施方式。对于相同内容及相当部分标注相同标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对于后续的实施方式也同样地,对于标注相同标号的结构,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下面所示的实施方式是一个示例,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废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的模式图。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具有好氧槽或曝气槽的生物处理槽1,空气扩散装置2,固液分离部18,臭氧反应部8,原料提供装置12,臭氧产生装置10,臭氧处理检测单元14,曝气量控制单元15等。图中,实线的箭头表示处理水、臭氧气体的流向,或者表示其配管等,虚线的箭头表示信号的流向。
空气扩散装置2与空气提供装置3相连接,且主要设置于生物处理槽1内的底部。由此,将从空气提供装置3排出的空气提供至生物处理槽1内,将生物处理槽1设为好氧条件。空气提供装置3根据所需空气提供量而采用送风机或压缩机等。
在生物处理槽1内主要驻留了由好氧微生物的集合体组成的活性污泥,在好氧条件下与从外部流入的废水4进行混合处理,生成包含有活性污泥的含污泥处理水17。
生物处理槽1连接有配管,从而使含污泥处理水17向固液分离部18流出。由生物处理槽1所生成的含污泥处理水17在以终端沉淀槽或膜分离槽等为代表的固液分离部18中,被分离为分离处理后的处理水和浓缩污泥。浓缩污泥送回配管19构成为通过配管连接至固液分离部18和生物处理槽1,且经由泵等(未图示)将被分离后的浓缩污泥送回至生物处理槽1。
在固液分离部18的形式为膜分离槽形式的情况下,基于膜分离活性污泥法中所使用的膜模块的结构,不仅限于图中所示的槽外型结构,也能够是槽内型结构。
臭氧反应部8是对从生物处理槽1中所抽取的含污泥处理水17利用臭氧处理进行反应的部分。臭氧反应部8通过污泥抽取配管6与生物处理槽1相连接。污泥抽取配管6中设置有污泥抽取泵5。污泥抽取泵5的尺寸根据基于剩余污泥产生量或每日的污泥处理次数等所计算出的抽取污泥流量、以及因泵的设置位置或配管等的压力损失而引起的扬程来决定。
在臭氧反应部8使含污泥处理水17进行了臭氧反应之后,经由连接至臭氧反应部8的下部的污泥送回配管7被送回至生物处理槽1。虽然也可以使用泵等进行送回,但是在臭氧反应部8配置于生物处理槽1的上部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自由落体进行送回。能够利用污泥抽取泵5连续地将生物处理槽1内的含污泥处理水17移送至臭氧反应部8。另外,利用污泥抽取泵5被移送至臭氧反应部8的对象不仅限于生物反应槽1内的含污泥处理水17,也可能设为被固液分离部18分离后的浓缩污泥。臭氧气体注入配管9的一端连接至臭氧反应部8的侧面,另一端连接至臭氧产生装置10的出口。
臭氧产生装置10产生具有经由臭氧气体注入配管9而提供至臭氧反应部8所需的流量及所需的浓度的臭氧化氧(下面称为臭氧气体)。臭氧产生装置10经由原料气体提供配管11被连接至原料提供装置12及冷却装置(未图示)。原料气体提供配管11向臭氧产生装置10提供臭氧气体的原料。另外,冷却装置冷却臭氧产生装置10。
对从原料提供装置12被提供至臭氧产生装置10的臭氧气体的原料并没有限定。例如,能够使用由液态氧或PSA(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压力转换吸附),或者VSA(Vacuum Swing Adsorption:真空变压吸附)所生成的氧气。根据需要,为了保持臭氧产生效率,可以设置添加气体提供部(未图示),该添加气体提供部基于所提供的氧气流量来添加0.05~0.5%的氮气、空气等。
未图示的冷却装置具有使冷却臭氧产生装置10的冷却介质循环的制冷剂循环泵,以及吸收由臭氧产生装置10所产生的热量并对温度上升的冷却介质进行冷却的冷却器。作为冷却器,可以使用热交换器、冷却机(Chi ller)或者冷冻机等。作为冷却介质,除了自来水以外,能够使用混入有离子交换水、防冻液、除垢剂或防腐蚀剂等的水等。
另外,图1中未示出臭氧气体的具体注入方式,但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废水处理系统可以使用喷射方式、散气式、机械搅拌式等任意的臭氧气体注入方式。
对从臭氧产生装置10产生的臭氧的浓度并没有限定,但是若考虑到提高含污泥处理水17中的污泥的生物降解性并促进生物处理槽1内的剩余污泥的减量这一点、以及能由现有的臭氧产生装置10生成的臭氧浓度,优选为100mg/L以上且400mg/L以下。
臭氧产生装置10所产生的臭氧气体经由臭氧气体注入配管9被注入至臭氧反应部8内的含污泥处理水17中。
臭氧处理控制装置20是与臭氧产生装置10设置为一体或者并列设置的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的控制装置,例如可以搭载于实施废水处理系统整体的控制的控制盘(未图示)。臭氧处理控制装置20连接有臭氧处理检测单元14。
图2示出了臭氧处理控制装置20的一个示例。由处理器100和存储装置200构成,虽未图示,但存储装置具有随机存取存储器等的易失性存储装置和闪存等的非易失性的辅助存储装置。另外,也可以具备硬盘这样的辅助储存装置来代替闪存。处理器100通过执行从存储装置200输入的程序来进行下面所说明的臭氧处理的控制。该情况下,从辅助储存装置经由易失性储存装置向处理器100输入程序。另外,处理器100可以将运算结果等数据输出至储存装置200的易失性储存装置,也可以经由易失性储存装置将数据保存至辅助储存装置。另外,程序可以从外部进行变更。
臭氧处理检测单元14检测来自所连接的臭氧处理控制装置20的包含与臭氧处理开始或臭氧处理结束相关的信息的臭氧处理开始信号13a、臭氧处理结束信号13b。该臭氧处理开始信号13a或臭氧处理结束信号13b例如可以是PLC的定时信号。另外,臭氧处理检测单元14能够使用PLC的信号检测功能。根据所检测出的臭氧处理开始信号13a、臭氧处理结束信号13b,向曝气量控制单元15发送臭氧处理开始检测信号14a或臭氧处理结束检测信号14b。
曝气量控制单元15连接至臭氧处理检测单元14,且根据臭氧处理开始检测信号14a来开始臭氧处理,根据曝气量控制信号16a来控制生物处理槽1内的曝气量。例如曝气量控制单元15连接有空气提供装置3,利用提供至生物处理槽1的空气量来控制曝气量。
(1)接着,利用图3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废水处理系统的废水处理工序的动作概要。首先,接受废水4的流入,并在生物处理槽1中使废水4与驻留在槽内且主要由好氧微生物的集合体组成的活性污泥进行汇合(步骤S100)。此时,空气扩散装置2将从空气提供装置3排出的空气提供至生物处理槽1内,为了提高活性污泥内的好氧微生物的微生物活性,将生物处理槽1设为好氧条件(步骤S101)。
流入生物处理槽1内的废水4在好氧条件下与活性污泥进行混合处理,通过利用好氧微生物进行有机物的吸附及生物降解来生成包含活性污泥的含污泥处理水17,对废水4进行净化(步骤S102)。另外,若所流入的废水4中包含的有机物相对于生物处理槽1内的活性污泥量的比例、即有机物负荷的数值或温度等的条件发生变动,则有时必须调整从空气提供装置3排出的空气的风量、即曝气量。
所生成的含污泥处理水17流出至固液分离部18(工序S103)。在固液分离部18中,将含污泥处理水17分离成分离处理后的处理水(未图示)和浓缩污泥(工序S104)。被分离后的浓缩污泥经由浓缩污泥送回配管19被泵等送回至生物处理槽1(工序S105)。
(2)然后,利用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1的废水处理系统中用于满足污泥减容效果而对污泥注入臭氧的动作。
首先,利用污泥抽取泵5从生物处理槽1或固液分离部18经由污泥抽取配管6向臭氧反应部8抽取含污泥处理水17(步骤S200)。
接着,从原料提供装置12经由原料气体提供配管11向臭氧产生装置10提供原料气体(工序S201)。经由臭氧气体注入配管9将提供了原料气体而生成的臭氧气体提供至臭氧反应部8(步骤S202)。由此,臭氧气体被注入驻留在臭氧反应部8内的含污泥处理水17中,对含污泥处理水17中的活性污泥微生物等难降解有机物的进行降解处理(工序S203)。
经过臭氧处理后的臭氧处理污泥经由污泥送回配管7被送回至生物处理槽1(工序S204)。由此,被送回至生物处理槽1的臭氧处理污泥中包含的被降解处理后的难降解有机物利用生物处理槽1内的活性污泥(即、好氧微生物)再次被生物降解,从而进行剩余污泥的减容。
此处,将被臭氧处理后的臭氧处理污泥送回至生物处理槽1会导致有机物负荷增加,由此可能需要使从空气提供装置3排出的曝气量增加。然而,如果是从空气提供装置3排出的曝气量原本就包含有足以应对所需风量的增加的部分的情况,则不限于此。
(3)接着,利用图5,对实施使从空气提供装置3排出的曝气量增加、或者在增加之后再次使运行风量复原等风量控制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利用臭氧产生装置10开始臭氧处理时,从臭氧处理控制装置20向臭氧处理检测单元14发送定时信号即臭氧处理开始信号13a(步骤S301),利用臭氧处理检测单元14来检测臭氧处理开始信号13a。臭氧处理检测单元14接受臭氧处理开始信号13a的检测,将开始臭氧处理的臭氧处理开始检测信号14a发送至曝气量控制单元15(步骤S302)。
曝气量控制单元15根据臭氧处理开始检测信号14a,向空气提供装置3发送曝气量控制信号16a(步骤S303)。曝气量控制单元15通过增加空气提供装置3的曝气量,控制生物处理槽1内的曝气量(步骤S304)。对于所需的曝气量的增加量,基于空气提供装置3提供给生物处理槽1的含污泥处理水中的氧的溶解效率或生物处理槽1内的水温等适当设定即可。然而,优选通过根据所处理的污泥量或所注入的臭氧量等来预估所增加的有机物负荷,由此预先试算最小所需的增加量。
如上所述,曝气量控制单元15从臭氧处理检测单元14接收到臭氧处理开始检测信号14a时,进行增加曝气量的控制。
其结果是,无需另外准备用于测定微生物活性的传感器等,能够通过利用装置内附带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来有效地增加所需最小的曝气量。由此,与以往相比,能够削减初始成本及运行成本。
另外,由于能够以臭氧处理的开始为触发开始进行控制,因此,不同于确认了微生物活性的测定结果后的情况,能够在对水质产生影响之前增加曝气量。由此,能够更为有效地抑制处理水内的溶解有机氧浓度(DOC浓度)上升。
另外,曝气量控制单元15可以在臭氧处理开始的定时的一定时间之前开始增加曝气量的控制。这是因为在增加曝气量之后,所增加的曝气量相对应的氧发生溶解而成为溶解氧的时间有时会因气泡直径的大小等条件而变慢等从而产生时间差,需要考虑该时间差。对于该一定时间的范围,在各个处理厂中,基于与增加的曝气量相对应的氧成为溶解氧的时间而适当设定即可,并不特别限定。另外,可以预先利用臭氧处理控制装置20,对臭氧处理开始的一定时间之前的定时信号的制作进行编程。
可以在臭氧处理检测单元14检测到与臭氧处理的开始相关的信息之后,曝气量控制单元15在经过一定时间之后进行增加曝气量的控制。这是因为考虑了从臭氧处理开始后注入臭氧进行臭氧处理直到臭氧处理污泥到达生物处理槽1为止所需的时间。例如在将臭氧处理污泥送回至好氧槽以外的池等中,并经由该池而送回至生物处理槽1的情况下,考虑了发生用于移动的滞留时间的情况等。由于每个处理厂的滞留时间不同,因此,对于臭氧处理检测单元14在进行检测之后直到增加曝气量为止的一定时间的范围,在每个处理厂基于送回臭氧处理污泥的场所来适当地设定即可,并不特别限定。由此,能够在臭氧处理污泥到达生物处理槽1之后再增加曝气量,能够进行更为有效的控制。
曝气量控制单元15也可以进行如下控制:根据臭氧处理开始信号13a增加曝气量,臭氧处理检测信号14检测与所检测出的臭氧处理结束相关的信息即臭氧处理结束信号13b,根据表示已检测出这一情况的臭氧处理结束信号14b,将曝气量控制信号16b发送至空气提供装置3,并使曝气量复原(图5中,工序S305~S307)。其结果是,在臭氧处理结束之后,不会持续增加曝气量至过多,能够更为有效地控制曝气量。
而且,也可以在臭氧处理检测单元14检测到臭氧处理结束信号13b之后,在经过一定时间后,通过向曝气量控制单元15发送臭氧处理结束检测信号14b来进行使曝气量复原的控制。由此,与在上述臭氧处理开始的定时前后增加曝气量的控制同样地,通过考虑时间差、滞留时间,能够有效地控制曝气量以使臭氧处理总时间和曝气时间相同,能够进一步降低对处理水的水质的影响。
另外,在通过实验等判断为必须使为了抑制因臭氧处理污泥而使有机物负荷上升的情况所需的曝气量增加的时间长于从臭氧的注入开始到结束的间隔的情况时,由于必须使曝气时间长于臭氧处理总时间,因此,进行如上所述的控制是有效的。
与直到增加曝气量为止的时间同样地,对于在臭氧处理检测单元14进行检测之后直到使曝气量复原为止的一定时间的范围,在各个处理厂中,基于与增加的曝气量相对应的氧成为溶解氧的时间而适当设定即可,并不特别限定。
实施方式2.
接着,基于图6来说明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废水处理系统。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废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时间比的图。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废水处理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动作与实施方式1相同。然而,在实施方式1中并未特别指定连续或间歇等的臭氧处理方式,而在实施方式2中,不同点在于将臭氧处理方式特定为间歇臭氧处理。即,在臭氧反应部8中,将臭氧气体注入含污泥处理水17中的处理方式设为隔开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注入的间歇臭氧处理。
臭氧处理中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的生物降解性比一般的有机物要高。因此,在将包含进行了臭氧处理后的有机物的污泥送回至生物处理槽1时,有机物负荷暂时上升,必须增加曝气量。然而,本发明的发明人预见到如下情况:即、通过利用间歇臭氧处理设置停止臭氧处理且不送回臭氧处理污泥的期间,无需一直持续地增加曝气量,即使曝气量复原也很难对水质造成影响。
另外,间歇臭氧处理中,将臭氧处理时间(OP)相对于间歇臭氧处理的循环时间(CP)之比、即处理时间比(OP/CP)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围、例如0.05至0.2左右的范围内。其结果是,能够在间歇臭氧处理方式中,对从生物处理槽1抽取的含污泥处理水17注入臭氧气体。由此,具有如下效果:即、能够设置对污泥减容的期间(短时间)和停止臭氧处理并使污泥的活性恢复的期间(长时间),通过使生物处理槽的污泥的活性恢复,能够抑制处理水质内的DOC浓度的上升,且基于上述理由能够抑制曝气量的增加。
实施方式3.
接着,基于图7来说明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废水处理系统。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污水处理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动作与实施方式1相同,但是不同点在于,在臭氧注入配管9的中途设置有臭氧浓缩装置21。
臭氧产生装置10所产生的臭氧气体被臭氧浓缩装置21吸附并被浓缩。被浓缩的高浓度臭氧气体被注入臭氧反应部8,与实施方式1相同地,对从生物处理槽1或固液分离部18抽取的含污泥处理水17中的活性污泥微生物等难降解有机物进行降解处理。
关注于注入含污泥处理水17中的臭氧气体的浓度与所需的臭氧注入量即臭氧注入量的收敛值之间的关系,经实施实验的结果是,本发明的发明人确认了臭氧气体的浓度越是高浓度则所需的臭氧注入量的收敛值越小这一点。
因此,本实施方式3中,通过构成为使最佳的臭氧气体量与由臭氧浓缩装置21所产生的400mg/L左右以上且最大至2000mg/L左右的高浓度臭氧相接触,由此可预见到臭氧处理效率进一步提高的效果。由此,所提供的臭氧量可较少,具有能够进一步降低包含臭氧产生装置10的初始费用和臭氧产生及注入的运行成本的效果。
另外,能够利用氧气送回配管(未图示)再次将在由臭氧浓缩装置21使臭氧气体吸附并浓缩的工序中未被吸附的氧气送回至臭氧产生装置10,并在臭氧产生装置10中再次利用,能够进一步降低运行成本。
本申请虽然记载了各种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以及实施例,但是1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各种特征、方式及功能并不仅限于适用特定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单独适用于实施方式、或者进行各种组合来适用于实施方式。
因此,认为未示例的无数个变形例也包含在本申请说明书所揭示的技术范围内。例如,设为也包含对至少1个结构要素进行变形、追加或者省略的情况,以及提取至少1个结构要素、且对其它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进行组合的切口。
标号说明
1生物处理槽,2空气扩散装置,3空气提供装置,4废水,5污泥抽取泵,6污泥抽取配管,7污泥送回配管,8臭氧反应部,9臭氧气体注入配管,10臭氧产生装置,11原料气体提供配管,12原料提供装置,13a臭氧处理开始信号,13b臭氧处理结束信号,14臭氧处理检测单元,14a臭氧处理开始检测信号,14b臭氧处理结束检测信号,15曝气量控制单元,16a、16b曝气量控制信号,17含污泥处理水,18固液分离部,19浓缩污泥送回配管,20臭氧处理控制装置,21臭氧浓缩装置。

Claims (14)

1.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生物处理槽,该生物处理槽在好氧条件下对有机废水进行生物处理,生成包含有污泥的含污泥处理水;
臭氧反应部,该臭氧反应部在对所述生物处理槽中生成的所述含污泥处理水进行臭氧处理之后,送回至所述生物处理槽;
臭氧产生装置,该臭氧产生装置利用原料提供装置所提供的原料来生成臭氧化氧,并将所述臭氧化氧提供至所述臭氧反应部,所述臭氧产生装置包括与该臭氧产生装置设置为一体或者并列设置的臭氧处理控制装置;
臭氧处理检测单元,该臭氧处理检测单元检测来自所连接的所述臭氧处理控制装置的与所述臭氧处理的开始相关的信息;以及
曝气量控制单元,该曝气量控制单元根据所述信息来控制进入所述生物处理槽内的曝气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曝气量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臭氧处理检测单元已检测到与所述臭氧处理的开始相关的信息这一情况,进行增加曝气量的控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曝气量控制单元在所述臭氧处理检测单元检测到与所述臭氧处理的开始相关的信息之后,在经过一定时间后进行增加曝气量的控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臭氧处理检测单元不仅检测与所述臭氧处理的开始相关的信息,还检测与所述臭氧处理的结束相关的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曝气量控制单元进行如下控制:根据与所述臭氧处理的开始相关的信息来增加曝气量,根据与所述臭氧处理的结束相关的信息来使曝气量复原。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曝气量控制单元在所述臭氧处理检测单元检测到与所述臭氧处理的结束相关的信息之后,在经过一定时间后进行使曝气量复原的控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臭氧处理是间歇臭氧处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歇臭氧处理中,将臭氧处理时间相对于所述臭氧处理的循环时间之比控制在0.05至0.2的范围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臭氧处理的开始相关的信息是所述臭氧处理的开始定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臭氧处理的开始定时是所述臭氧处理检测单元检测到控制所述臭氧处理的控制装置的信号的定时。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曝气量控制单元在所述臭氧处理的开始定时的一定时间之前,进行增加曝气量的控制。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备浓缩所述臭氧化氧并生成高浓度臭氧的浓缩装置,将高浓度臭氧提供给所述臭氧反应部。
13.一种废水处理方法,向从曝气量被控制的处理槽中抽取出的含污泥处理水中注入臭氧化氧,开始臭氧处理,在所述臭氧处理结束之后,送回至所述处理槽,该废水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
检测与臭氧处理的开始相关的信号,根据所检测出的所述信号来增加曝气量。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检测与臭氧处理的结束相关的信号,根据所检测出的与所述结束相关的信号,使增加的曝气量复原。
CN202010439504.9A 2019-06-04 2020-05-22 废水处理系统及废水处理方法 Active CN1120283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04110 2019-06-04
JP2019104110A JP7241608B2 (ja) 2019-06-04 2019-06-04 廃水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廃水処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28380A CN112028380A (zh) 2020-12-04
CN112028380B true CN112028380B (zh) 2022-08-26

Family

ID=73578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39504.9A Active CN112028380B (zh) 2019-06-04 2020-05-22 废水处理系统及废水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241608B2 (zh)
CN (1) CN1120283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75676A1 (en) * 2021-11-01 2023-05-04 Nanosun Pte. Ltd. Integrated advanced concurrent oxidation, catalytic reaction and membrane filtration system for industrial wastewater treatment thereof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60490A (en) * 1979-11-09 1981-04-07 Union Carbide Corporation Biomonitor to safeguard water purification process from toxican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98191A (ja) * 1981-12-09 1983-06-10 Hitachi Ltd 活性汚泥水処理制御装置
JP4410163B2 (ja) * 1997-05-30 2010-02-0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廃水のオゾン処理方法およびオゾン処理装置
JP3763439B2 (ja) * 1997-05-30 2006-04-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廃水のオゾン処理方法およびオゾン処理装置
JPH11319899A (ja) * 1998-05-07 1999-11-24 Toshiba Corp 汚泥処理システム
JP4617787B2 (ja) * 2004-09-10 2011-01-26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汚水処理システム
JP3890063B2 (ja) * 2005-03-03 2007-03-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排水処理装置および排水処理方法
CN101016186A (zh) * 2006-02-15 2007-08-15 戴立明 污水循环利用的生态系统之生物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1531440A (zh) * 2009-04-17 2009-09-16 东莞德永佳纺织制衣有限公司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方法
CN103359875B (zh) * 2012-03-27 2015-07-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废水处理方法和废水处理系统
JP5950790B2 (ja) * 2012-03-27 2016-07-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廃水処理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KR101372541B1 (ko) * 2012-12-04 2014-03-14 건국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유기성 폐기물의 처리시스템
CN103126555B (zh) * 2013-03-07 2015-02-18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一种家用多功能超声波清洗消毒机
JP6664287B2 (ja) * 2016-07-15 2020-03-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廃水処理システム
CN108503019B (zh) * 2018-03-20 2024-05-07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一种膜生物反应器及污水处理方法
JP6430083B1 (ja) * 2018-04-03 2018-11-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汚泥排出制御装置および水処理システム、汚泥排出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60490A (en) * 1979-11-09 1981-04-07 Union Carbide Corporation Biomonitor to safeguard water purification process from toxicant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ludge Bulking Control with Ozone;Leeuwen J V et al.;《Water and Environment Journal》;20070228;第2卷(第2期);第223-22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95966A (ja) 2020-12-10
CN112028380A (zh) 2020-12-04
JP7241608B2 (ja) 2023-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79093B2 (en) Module for removing organic compounds from foaming wastewater by oxidation
CN109081499B (zh) 废水处理系统及废水处理方法
EP0567860B1 (en) Microorganism removing method
CN112028380B (zh) 废水处理系统及废水处理方法
JP4743099B2 (ja) 消泡方法及び消泡制御装置
JP5665502B2 (ja) 下水処理システム
KR101036584B1 (ko) 유기성 슬러지를 함유한 폐수 처리장치 및 그 방법
JP2010012404A (ja) 脱窒処理方法及び脱窒処理装置
KR102281691B1 (ko) 고농도 질소폐수를 처리하는 회분식 반응조의 유리암모니아 및 유리아질산 농도를 조절하여 최적 부분아질산 반응을 유도하는 운전장치 및 방법
JP5149728B2 (ja) 脱窒処理方法及び脱窒処理装置
JP5944467B2 (ja) 下水処理システム
JP6424807B2 (ja) 水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水処理方法
CN111886206A (zh) 污泥排出控制装置及水处理系统、污泥排出控制方法
JP5944468B2 (ja) 下水処理システム
JP2009101363A (ja) 窒素含有排水の処理装置
JP3095600B2 (ja) 粒状活性炭充填塔による過酸化水素の除去方法
JP2000000589A (ja) 汚水処理装置
JP4645568B2 (ja) 微生物馴養装置、排水処理装置、微生物馴養方法および排水処理方法
JP2010042363A (ja) 脱窒処理方法及び脱窒処理装置
JP2020199436A (ja) 超純水製造装置及び超純水製造方法
JP4037491B2 (ja) 窒素除去方法及び装置
JPH0647393A (ja) 嫌気性処理装置
FI121506B (fi) Menetelmä biologiseen puhdistamiseen
JP2560167Y2 (ja) 過酸化水素水の分解装置
JP2024002180A (ja) 有機物処理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