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20726A - 信息提供方法以及信息提供系统 - Google Patents
信息提供方法以及信息提供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020726A CN112020726A CN201980027278.9A CN201980027278A CN112020726A CN 112020726 A CN112020726 A CN 112020726A CN 201980027278 A CN201980027278 A CN 201980027278A CN 112020726 A CN112020726 A CN 11202072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livery
- route
- information
- distribution
- rout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94
- 238000012384 transportation and deli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07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8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0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303 weig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17577 Gait disturbanc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522649 Zorn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611 frozen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45 search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06Q10/0838—Historical data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rate or heart rat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1/00—Use of pick-up or transfer devices or of manipulators for stacking or de-stack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407—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407—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C21/343—Calculating itineraries, i.e. routes leading from a starting point to a series of categorical destinations using a global route restraint, round trips, touristic trip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6—Input/output arrangements for on-board computers
- G01C21/3667—Display of a road map
- G01C21/367—Details, e.g. road map scale, orientation, zooming, illumination, level of detail, scrolling of road map or positioning of current position marke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06Q10/047—Optimisation of routes or paths, e.g. travelling salesman problem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06Q10/063114—Status monitoring or status determination for a person or group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06Q10/0833—Track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 G06Q10/0835—Relationships between shipper or supplier and carriers
- G06Q10/08355—Routing methods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123—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indicating the position of vehicles, e.g. scheduled vehicles; Managing passenger vehicles circulating according to a fixed timetable, e.g. buses, trains, trams
- G08G1/127—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indicating the position of vehicles, e.g. scheduled vehicles; Managing passenger vehicles circulating according to a fixed timetable, e.g. buses, trains, trams to a central station ; Indicators in a central station
- G08G1/13—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indicating the position of vehicles, e.g. scheduled vehicles; Managing passenger vehicles circulating according to a fixed timetable, e.g. buses, trains, trams to a central station ; Indicators in a central station the indicator being in the form of a map
-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67—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remote operation
-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3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alculating health indices; for individu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03/00—Evaluating a particular growth phase or type of persons or animals
- A61B2503/20—Work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rate or heart rate
- A61B5/02438—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rate or heart rate with portable devices, e.g. worn by the patien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rketing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从存储器取得表示多个货物各自的大小或者重量的第1货物信息和表示多个第1配送路径的第1配送路径信息(S1),所述多个第1配送路径分别从投递开始场所开始、经过所述多个货物应被配送的多个目的地、并在所述投递开始场所结束,基于第1货物信息和第1配送路径信息算出多个第1配送路径各自的评价值(S2),基于所算出的多个评价值,从多个第1配送路径中确定最佳的第1配送路径(S3),向信息终端输出表示所确定的第1配送路径的信息(S4),所确定的第1配送路径被显示于信息终端的显示器,配送员沿着所述确定的第1配送路径向所述多个目的地配送所述多个货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对配送员提示配送员向多个配送去处配送多个货物时的最佳的配送路径的技术。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对用配送车搬运货物的配送员的安全且顺利的业务完成进行辅助的技术。具体而言,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技术:基于注意驾驶地点信息,制作在配送员应该进行注意的配送路线上的地点显示了具体的注意内容的地图画面,并提示给配送员,所述注意地点信息包括配送员过去经历过危险感受的位置信息。
专利文献2公开了如下技术:在通过配送车进行的配送业务中,以带优先级的方式对配送员提示与各配送去处的各顾客对应的具体的配送车的停车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5259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762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上述文献均未考虑配送员从配送车下车来以徒步的方式配送货物的场景和该场景下的配送员的肉体负荷,因此,这一点需要改善。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准确地算出配送路径的技术,该配送路径能够在配送员以徒步的方式向多个目的地配送多个货物的场景下高效地配送货物,并且能够实现减轻配送员的肉体负荷。
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涉及的信息提供方法中,
信息提供系统的计算机,
从存储器取得第1货物信息和第1配送路径信息,所述第1货物信息表示多个货物各自的大小或者重量,所述第1配送路径信息表示多个第1配送路径,所述多个第1配送路径分别从投递开始场所开始、经过所述多个货物应被配送的多个目的地、并在所述投递开始场所结束,
基于所述第1货物信息和所述第1配送路径信息,算出所述多个第1配送路径各自的评价值,
基于所述算出的多个评价值,从所述多个第1配送路径中确定最佳的第1配送路径,
向第1信息终端输出表示所述确定的第1配送路径的信息,
所述确定的第1配送路径被显示于所述第1信息终端的显示器,
配送员沿着所述确定的第1配送路径向所述多个目的地配送所述多个货物。
此外,该包括性的或者具体性的技术方案既可以由装置、系统、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者计算机能够读取的记录介质来实现,也可以由装置、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以及计算机能够读取的记录介质的任意组合来实现。计算机能够读取的记录介质例如包括CD-ROM(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等的非易失性的记录介质。
根据本公开,能够算出配送路径,该配送路径能够在配送员以徒步的方式向多个目的地配送多个货物的场景中高效地配送货物,并且能够实现减轻配送员的肉体负荷。
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中的进一步的优点和效果根据说明书和附图来得以明确。该优点以及/或者效果分别由几个实施方式以及说明书和附图所记载的特征来提供,但不需要为了获得一个或者其以上的同一特征而必须提供全部特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信息提供系统的网络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信息提供系统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3是表示服务器的存储器所存储的货物DB和顾客DB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是表示服务器的存储器所存储的货物-配送路径DB、配送路径DB以及多个货物DB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是表示服务器的存储器所存储的路线距离DB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对用于表示存储于配送路径DB的配送路径的记号进行说明的图。
图7是在图1所示的信息提供系统中表示服务器与配送员终端间的数据的收发的一个例子的时序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信息提供系统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对显示于配送员终端的最佳的配送路径进行表示的显示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投递开始场所DB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1是在实施方式2涉及的信息提供系统中表示服务器与配送员终端间的数据的收发的一个例子的时序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信息提供系统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3是在实施方式3涉及的信息提供系统中表示服务器与配送员终端间的数据的收发的一个例子的时序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3涉及的信息提供系统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5涉及的信息提供系统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5涉及的顾客DB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5涉及的信息提供系统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18是在实施方式6中表示显示于配送员终端的显示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6涉及的信息提供系统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20是在实施方式7中表示服务器的存储器所存储的多个货物DB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7涉及的信息提供系统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22是在实施方式8中表示服务器的存储器所存储的多个货物-投递开始场所DB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3是表示实施方式8涉及的信息提供系统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24是表示图23的S72的投递开始场所评价子例程的处理的详细的流程图。
图25是在实施方式9中表示显示于配送员终端的理由登记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6是在实施方式9中表示存储于服务器的存储器的多个货物-投递开始场所DB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7是表示实施方式9涉及的投递开始场所评价子例程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28是在实施方式10中表示显示于配送员终端的评价登记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9是在实施方式10中表示存储于服务器的存储器的多个货物-投递开始场所DB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0是表示实施方式10涉及的投递开始场所评价子例程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31是表示实施方式11涉及的信息提供系统的网络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2是在实施方式11中表示服务器的存储器所存储的天气距离DB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3是表示实施方式11涉及的信息提供系统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34是表示评价值的算出式的图。
图35是在实施方式13中表示服务器的存储器所存储的尺寸对应DB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6是在实施方式14中表示服务器的存储器所存储的类别对应DB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7是在实施方式15中表示服务器的存储器所存储的高度差对应DB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8是在实施方式16中表示服务器的存储器所存储的路线距离DB以及路线距离DB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9是在实施方式16中表示服务器的存储器所存储的心率对应DB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0是在实施方式17中表示服务器的存储器所存储的上限DB以及配送员DB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1是表示实施方式17涉及的信息提供系统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42是表示配送路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3是用概率性的二叉树表示了图42所示的配送路径的图。
图44是进一步对图43所示的二叉树进行说明的图。
图45是进一步对图44所示的二叉树进行说明的图。
图46是进一步对图45所示的二叉树进行说明的图。
图47是进一步对图46所示的二叉树进行说明的图。
图48是进一步对图47所示的二叉树进行说明的图。
图49是用概率性的二叉树表示了与图42不同的配送路径的图。
图50是在实施方式18中表示服务器的存储器所存储的尺寸对应DB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1是在实施方式18中表示服务器的存储器所存储的类别对应DB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2是在实施方式18中表示服务器的存储器所存储的高度差对应DB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3是表示实施方式18中的路线距离DB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4是表示实施方式18涉及的信息提供系统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55是表示实施方式19涉及的信息提供系统的网络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6是在实施方式19中表示对表示配送车正驶向收件人这一情况的信息进行通知时显示于用户终端的通知画面的一个例子的图。
标号说明
1:服务器
2:配送员终端
3:天气信息提供服务器
11:存储器
12:评价值算出部
13:通信部
14:配送路径确定部
15:控制部
21:存储器
22:GPS
23:控制部
24:读取部
25:通信部
26:显示部
27:输入部
具体实施方式
(得到本公开的过程)
近来,在物流行业中,人材不足严重化。尤其是驾驶配送车来向配送去处配送货物的配送员的人材不足严重化,今后,预想会采用大量的新人配送员。因此,希望开发即使是新人的配送员、也能使之像熟练的配送员那样完成高效的配送业务的工具。
熟练的配送员运用(1)在停下配送车来以徒步的方式运送货物的情况下将配送车停在哪个场所为好、(2)然后如何将货物汇总来按什么样的顺序运送货物为好、(3)哪个配送去处在哪个时间段多会有人在家的这样的知识和技术,提高处理能力。处理能力是指每单位时间的配送完成数量。
这样,熟练的配送员在停下配送车、以徒步的方式向处于该投递开始场所的附近的多个目的地配送多个货物的场景下的知识非常优秀,因此,具有处理能力高这一特征。
因此可知:为了在降低新人的培训成本的同时使之提高处理能力,在停下配送车之后以徒步的方式运送货物的场景中,决定最佳的配送路径的调度器(scheduler)作为上述的工具是有效的。因此,需要不仅是将移动距离纳入考虑,也要将配送员实际运送的货物的尺寸或者重量这样的货物信息纳入考虑来算出配送路径。
进一步,在上述的场景中,在决定最佳的配送路径的情况下,若考虑配送员的肉体负荷的减轻来算出配送路径,则能够谋求进一步减轻配送员的肉体负荷。
上述的专利文献1、2均是涉及算出配送车的配送路径的技术文献,不是算出从配送车下车后的配送员的配送路径的技术,因此,应用的场景与本公开不同。因此,专利文献1、2均在算出配送路径时未考虑货物的重量或者货物的尺寸,无法在本申请作为对象的场景中算出最佳的配送路径。另外,专利文献1、2未考虑本申请作为对象的场景,因此,不可能产生决定实现减轻配送员的肉体负荷的配送路径这一课题。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在配送员以徒步的方式向多个目的地配送多个货物的场景中,能够准确地算出能高效地配送货物、且能实现减轻配送员的肉体负荷的配送路径。
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涉及的信息提供方法中,
信息提供系统的计算机,
从存储器取得第1货物信息和第1配送路径信息,所述第1货物信息表示多个货物各自的大小或者重量,所述第1配送路径信息表示多个第1配送路径,所述多个第1配送路径分别从投递开始场所开始、经过所述多个货物应被配送的多个目的地、并在所述投递开始场所结束,
基于所述第1货物信息和所述第1配送路径信息,算出所述多个第1配送路径各自的评价值,
基于所述算出的多个评价值,从所述多个第1配送路径中确定最佳的第1配送路径,
向第1信息终端输出表示所述确定的第1配送路径的信息,
所述确定的第1配送路径被显示于所述第1信息终端的显示器,
配送员沿着所述确定的第1配送路径向所述多个目的地配送所述多个货物。
根据本构成,基于使用表示多个货物各自的大小或者重量的第1货物信息算出的评价值,决定最佳的第1配送路径。因此,本构成能够算出配送员能从投递开始场所起以徒步的方式高效地配送多个货物的低负荷的配送路径。
并且,这样算出的第1配送路径被显示于配送员的信息终端,因此,配送员能够通过徒步来高效地配送多个货物。其结果,即使是新人的配送员,也能够以与熟练的配送员同样的效率来配送货物。
进一步,在本构成中,基于使用与配送员以徒步的方式配送的多个货物各自的大小或者重量有关的第1货物信息算出的评价值,决定最佳的第1配送路径。因此,能够实现减轻配送员的肉体负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各个评价值也可以表示所述配送员的肉体负荷。
根据本构成,评价值表示配送员的肉体负荷,因此,能够算出能实现减轻配送员的肉体负荷的第1配送路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每当所述配送员将所述货物送达所述目的地时,所述多个货物中的剩余的所述货物的大小或者重量的合计变小这一状况被反映于各个评价值。
根据本构成,每当货物被投递到目的地时,将剩余货物的大小或者重量的合计减小来算出评价值,因此,能够算出准确地考虑了配送员的肉体负荷的评价值。
此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所述多个货物包括第1货物,所述多个目的地包括第1目的地,当所述配送员将所述第1货物投递到所述第1目的地时,再算出所述评价值,所述再算出的评价值是基于从所述第1货物信息除去了所述第1货物的大小或者重量后的信息的评价值。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各个评价值以多个路线各自的配送负荷的总和来算出,所述多个路线包括从所述投递开始场所起依次连结了所述多个目的地时的将所述投递开始场所和所述目的地之间相连的路线以及将所述目的地之间相连的路线,
所述配送负荷由与在第i个的第i路线上配送的1个以上的货物的重量相应的货物负荷和与所述第i路线的距离或者移动时间相应的路线负荷之积来表示,i为0以上的整数。
根据本构成,将与构成第1配送路径的各路线的距离或者移动时间相应的路线负荷和用各路线运送的货物的重量纳入考虑来算出评价值,因此,能够算出更适当地考虑了配送员的现实负担的评价值。
此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所述多个评价值包括所述多个第1配送路径所包含的任意一个第1配送路径P的评价值,对于所述投递开始场所D0、所述多个目的地D1~Dn,所述第1配送路径P包括将所述D0作为起点、将D1作为终点的第0路线、将D1作为起点、将D2作为终点的第1路线、……、将Di作为起点、将D(i+1)作为终点的第i路线、……、将Dn作为起点、将所述D(n+1)作为终点的第n路线,所述D(n+1)为所述D0,(所述第1配送路径P的评价值)=(所述第0路线的配送负荷)+……+(所述第i路线的配送负荷)+……+(所述第n路线的配送负荷),(所述第i路线的配送负荷)=(所述第i路线货物负荷)×(所述第i路线的路线负荷),所述第i路线货物负荷是与在所述Di和所述D(i+1)之间未配送的货物的重量相应的值,所述第i路线的路线负荷是与所述第i路线的距离或者所述配送员的所述第i路线移动时间相应的值,0≤i≤n,所述i为整数,所述n为整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1配送路径信息也可以包括所述多个第1配送路径的距离、所述多个第1配送路径的移动时间以及所述多个第1配送路径的道路状况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构成,第1配送路径信息包括多个第1配送路径的距离、多个第1配送路径的移动时间以及多个第1配送路径的道路状况中的至少一个,因此,能够精度更好地算出第1配送路径的评价值。
此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所述第1配送路径信息包括(i)~(iii)中的至少一个,所述(i)为所述第0路线的距离、……、所述第n路线的距离,所述(ii)为所述配送员的所述第0路线的移动时间、……、所述配送员的所述第n路线的移动时间,所述(iii)为所述第0路线的道路状况、……、所述第n路线的道路状况。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所述货物负荷由对所述配送员用所述第i路线配送的各所述货物的重量和各所述货物的第1负荷系数进行乘法运算而得到的值的总和来表示,
所述第1负荷系数被设定为随着所述货物的大小增大而变大的值。
根据本构成,货物的尺寸越大则使评价值越大,因此,能够算出更适当地考虑了配送员的肉体负荷的评价值。
此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当将所述Di与所述D(i+1)之间的未配送的货物设为第1货物、……、第m货物、将所述第1货物的重量设为W1、……、将所述第m货物的重量设为Wm、将与所述第1货物对应的第1负荷系数设为β1、……、将与所述第m货物对应的第1负荷系数设为βm时,(所述第i路线的货物负荷)=(W1×β1)+……+(Wm×βm),若为βj>βk,则(第j货物的大小)>(第k货物的大小)。
在上述构成中,所述货物负荷也可以根据是否使用台车而不同。
根据本构成,货物负荷根据是否使用台车而不同,因此,能够将配送员是否能够使用台车来配送货物纳入考虑来算出评价值。
在上述构成中,所述第1配送路径信息也可以包括与能否使用所述台车有关的信息。
根据本构成,第1配送路径信息包括与能否使用台车有关的信息,因此,配送员能够容易地掌握在第1配送路径中是否能够使用台车,能够实现高效的配送。
在上述构成中,所述第1配送路径信息也可以包括所述配送员使用所述台车的第1路线和所述配送员不使用所述台车的第2路线。
根据本构成,第1配送路径信息包括使用台车的第1路线和不使用台车的第2路线,因此,配送员能够容易地掌握在第1配送路径中能够使用台车的路线和不能使用台车的路线在哪里,能够实现高效的配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所述货物负荷由对所述配送员用所述第i路线运送的各所述货物的重量和各所述货物的第2负荷系数进行乘法运算而得到的值的总和来表示,
所述第2负荷系数被设定为与所述货物的类别相应的值。
根据本构成,考虑货物的类别来算出了评价值,因此,能够算出更适当地考虑了配送员的现实负担的评价值。
此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当将所述Di与所述D(i+1)之间的未配送的货物设为第1货物、……、第m货物,将所述第1货物的重量设为W1、……、将所述第m货物的重量设为Wm、将与所述第1货物对应的第2负荷系数设为γ1、……、将与所述第m货物对应的第2负荷系数设为γm时,所述第i路线的货物负荷为(W1×γ1)+……+(Wm×γm),所述第2负荷系数γ1、……、所述第2负荷系数γm分别为与所对应的货物的类别相应的值。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所述第1配送路径信息包括各所述路线的距离和各所述路线的高度差,
所述路线负荷由对所述第i路线的距离和第3负荷系数进行乘法运算而得到的值的总和来表示,
所述第3负荷系数被设定为随着所述高度差在上坡方向上增大而变大的值。
根据本构成,越是包括高度差在上坡方向上增大的路线的第1配送路径,评价值被算出为越高,因此,能够算出更适当地考虑了配送员的现实的负担的评价值。
此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所述第1配送路径信息包括所述第0路线的距离L0和高度差、……、所述第n路线的距离Ln和高度差,当将与所述第0路线对应的第3负荷系数设为δ0、……、将与所述第n路线对应的第3负荷系数设为δn时,(所述第0路线的路线负荷)=(L0×δ0)、……、(所述第n路线的路线负荷)=(Ln×δn),若为δj>δk,则(所述第j路线的高度差)>(所述第k路线的高度差),(所述第j路线的高度差)={(所述D(j+1)的高度)-(所述Dj的高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所述第1配送路径信息包括各所述路线的距离和各所述路线上的所述配送员的心率的平均增加率,
所述路线负荷由对所述第i路线的距离和第4负荷系数进行乘法运算而得到的值的总和来表示,
所述第4负荷系数被设定为随着所述心率的平均增加率增大而变大的值。
根据本构成,包括心率的平均增加率越大的路线的第1配送路径,评价值被算出为越高,因此,能够算出更适当地考虑了配送员的现实的负担的评价值。
此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所述第1配送路径信息包括所述第0路线的距离L0和所述第0路线中的所述配送员的心率的平均增加率、……、所述第n路线的距离Ln和所述第n路线中的所述配送员的心率的平均增加率,当将与所述第0路线对应的第4负荷系数设为ε0、……、将与所述第n路线对应的第4负荷系数设为εn时,(所述第0路线的路线负荷)=(L0×ε0)、……、(所述第n路线的路线负荷)=(Ln×εn),若为εj>εk,则(所述第j路线中的所述配送员的心率的平均增加率)>(所述第k路线中的所述配送员的心率的平均增加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所述第1货物信息包括所述多个货物各自的配送去处,
基于所述第1货物信息,从所述多个配送去处中提取距所述投递开始场所的距离为阈值以下的多个配送去处,
各个评价值针对包括所提取到的所述多个配送去处来作为所述多个目的地的多个第1配送路径分别来算出。
根据本构成,针对包括距投递开始场所的距离为阈值以下的配送去处来作为目的地的多个第1配送路径分别算出评价值,使用所算出的评价值来算出最佳的第1配送路径。因此,能够防止距投递开始场所的距离比阈值大、难以通过徒步进行配送的配送去处被设定为目的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从所述存储器进一步取得将多个投递开始场所的候选和位置相关联地存储的投递开始场所信息,
进一步取得所述配送员的当前地,
进一步从所述多个投递开始场所的候选中将相对于所述配送员的当前地最近的投递开始场所的候选决定为所述投递开始场所。
根据本构成,从投递开始场所的候选中将位于相对于配送员的当前地最近的位置的投递开始场所的候选决定为投递开始场所,因此,即使是在配送员不知道投递开始场所的情况下,也能够从位于附近的适当的投递开始场所开始通过徒步配送货物。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经由网络从所述第1信息终端取得了表示未能将配送员的配送车停在所述投递开始场所的信息的情况下,
进一步从多个投递开始场所的候选中将相对于所述配送员的当前地次近的投递开始场所的候选决定为所述投递开始场所。
根据本构成,在未能将配送车停在投递开始场所的情况下,决定距当前地次近的投递开始场所,因此,配送员能够将配送车停在容易停车的投递开始场所来高效地配送货物。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表示未能将配送员的配送车停在所述投递开始场所的信息包含未能停车的理由。
根据本构成,在未能停放配送车的情况下,其理由被从配送员终端进行通知,因此,能够收集该场所是否为作为投递开始场所妥当的场所的判断材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在完成了将配送员的配送车停在所述投递开始场所的情况下,进一步经由网络从所述第1信息终端取得与所述投递开始场所的好坏有关的信息。
根据本构成,在完成了配送车的停车的情况下,从第1信息终端通知其好坏,因此,能够收集该场所是否为作为投递开始场所妥当的场所的判断材料。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在经由网络从所述第1信息终端取得了表示所述配送员访问了所述多个目的地所包括的第1目的地时所述第1目的地的第1收件人不在的信息的情况下,
从所述存储器取得多个第2配送路径信息,所述多个第2配送路径信息表示从所述第1目的地起依次连结剩余的目的地、并返回所述投递开始场所的多个第2配送路径,
基于所述第1货物信息和所述多个第2配送路径信息,算出所述多个第2配送路径各自的评价值,
基于所述算出的多个评价值,从所述多个第2配送路径中确定最佳的第2配送路径,
向所述第1信息终端输出表示所确定的所述第2配送路径的信息,
所确定的所述第2配送路径被显示于所述第1信息终端的显示器。
根据本构成,在第1目的地中货物的第1收件人不在的情况下,对从第1目的地起依次连结剩余的目的地的最佳的第2配送路径进行再调度,因此,能决定考虑了未投递的货物的重量或者尺寸的最佳的第2配送路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从所述存储器读出表示分别与所述多个目的地对应的过去的再配送的比例的历史记录信息,
所述多个第1配送路径各自的评价值基于所述历史记录信息来算出。
根据本构成,考虑表示过去的再配送的比例的历史记录信息来算出评价值,因此,能够算出更符合实际状态的评价值。由此,能够提高最终决定的第1配送路径的可靠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在经由网络从所述第1信息终端取得了表示所述配送员访问了所述多个目的地所包括的第1目的地时配送所述多个货物所包括的第1货物、且收取了第2货物的信息的情况下,
经由网络从所述第1信息终端取得与所述第2货物的大小或者重量有关的第2货物信息,
从所述存储器取得多个第2配送路径信息,所述多个第2配送路径信息表示从所述第1目的地起依次连结剩余的目的地、并返回所述投递开始场所的多个第2配送路径,
基于所述第1货物信息、第2货物信息以及所述多个第2配送路径信息,算出所述多个第2配送路径各自的评价值,
基于所述算出的多个评价值,从所述多个第2配送路径中确定最佳的第2配送路径,
向所述第1信息终端输出表示所确定的所述第2配送路径的信息,
所确定的所述第2配送路径被显示于所述第1信息终端的显示器。
根据本构成,在配送第1货物时收取了其他第2货物的情况下,考虑第2货物的大小或者重量来对从第1目的地其依次连结剩余的目的地的第2配送路径进行再调度,因此,能决定考虑了所收取的第2货物的重量或者尺寸的最佳的第2配送路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在预先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表示所述配送员在所述多个目的地所包括的第1目的地配送所述多个货物所包括的第1货物、且收取第2货物的信息的情况下,
从所述存储器取得与所述第2货物的大小或者重量有关的第2货物信息,
所述多个第1配送路径各自的评价值基于所述第1货物信息和所述第2货物信息来算出。
根据本构成,在能够预先掌握要收取的第2货物的大小或者重量的情况下,不仅考虑要配送的第1货物,也考虑要收取的第2货物来决定最佳的配送路径。由此,能决定能够以更高的效率配送货物的第1配送路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从所述第1信息终端取得表示所述配送员从配送车下车了这一状况的信息,
向所述多个目的地所包括的第1目的地的收件人具有的第2信息终端输出表示所述配送员正去往所述第1目的地的信息,
表示所述配送员正去往所述第1目的地的信息被显示于所述第2信息终端的显示器。
根据本技术方案,在配送员从配送车下车了的情况下,配送员正在去送货这一状况被输出至货物的收件人具有的第2信息终端,因此,收件人能够更切实地收取货物。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所述第1配送路径信息包括所述多个第1配送路径各自的距离,
从所述存储器取得上限距离信息,所述上限距离信息包括所述配送员的徒步的第1上限距离和比所述第1上限距离小的第2上限距离,
在经由网络取得了表示坏天气的信息的情况下,设定所述第2上限距离,
在所述确定的第1配送路径的距离为所述第2上限距离以上的情况下,删除所述第1配送路径所包括的所述目的地,以使得所述第1配送路径的距离变为比所述第2上限距离短。
根据本构成,在坏天气的情况下,选择比第1上限距离短的第2上限距离。
并且,在第1配送路径的距离为第2上限距离以上的情况下,删除目的地,以使得第1配送路径的距离变为比第2上限距离短。因此,能够抑制由坏天气导致的配送员负担增大,能够确保配送员的安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为,从所述存储器取得与所述配送员的年龄或者性别相应的上限评价值,
在所述确定的第1配送路径的评价值为所述上限评价值以上的情况下,删除所述第1配送路径所包括的目的地,以使得所述第1配送路径的评价值变为比所述上限评价值小。
根据本构成,在选择与年龄或者性别相应的上限评价值、第1配送路径的评价值为上限评价值以上的情况下,删除目的地以使得第1配送路径的评价值变为比上限评价值小。因此,能根据配送员的年龄或者性别来提示妥当的负荷的配送路径。
本公开也可以作为使计算机执行这样的方法所包含的特征性的各步骤的计算机程序或者通过该计算机程序进行动作的系统来实现。另外,不言而喻,当然可以使这样的计算机程序经由CD-ROM等的计算机可读取的非瞬时性的记录介质或者互联网等的通信网络进行流通。
此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都是表示本公开的一具体例。以下的实施方式所示的数值、形状、构成要素、步骤、步骤的顺序等为一个例子,并不是意在限定本公开。另外,关于以下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的未记载于表示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权利要求的构成要素,被作为任意的构成要素来进行说明。另外,在全部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各个内容进行组合。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信息提供系统的网络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信息提供系统是如下系统:对以徒步的方式向多个目的地配送多个货物的配送员高效地提示能够配送货物的适当的配送路径。信息提供系统具备服务器1和配送员终端2(第1信息终端的一个例子)。服务器1和配送员终端2经由网络NT以能够通信的方式相互连接。作为网络NT,例如采用互联网通信网和移动电话通信网等。
服务器1例如由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构成,负责本信息提供系统的整体控制。配送员终端2例如由智能手机和平板终端等的能够携带的信息处理装置构成,对配送货物的配送员显示各种消息。在此,配送员终端2既可以由搭载于配送员乘坐的配送车的信息处理装置构成,例如也可以安装于配送车所具备的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或者车辆导航系统。另外,配送员终端2也可以由为货物的配送员开发的专用的能够携带的信息处理装置构成。
此外,在图1中,为了便于说明,仅图示了一个配送员终端2,但也可以包括多个配送员终端2。在该情况下,对于从配送员终端2发送的数据,使用对配送员终端2个别地赋予的配送员ID来按各配送员进行管理。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信息提供系统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服务器1具备存储器11、评价值算出部12、通信部13、配送路径确定部14以及控制部15。此外,评价值算出部12、配送路径确定部14以及控制部15例如既可以由CPU等的处理器构成,也可以由专用的硬件电路构成。在该情况下,这些构成要素既可以分别由不同的硬件构成,也可以通过一个处理器执行预定的程序来构成。
存储器11例如由半导体存储器构成,预先存储与配送员从投递开始场所向多个目的地配送的多个货物各自的大小或者重量有关的货物信息(第1货物信息的一个例子)。另外,存储器11预先存储多个配送路径信息(第1配送路径信息的一个例子),所述多个配送路径信息表示从投递开始场所起依次连结多个目的地而得到的多个配送路径(第1配送路径的一个例子)。在此,货物信息例如由在后面用图3描述的货物DB31构成。另外,多个配送路径信息例如由在后面用图4描述的配送路径DB42构成。
评价值算出部12基于货物信息和配送路径信息,算出多个配送路径各自的评价值。在此,多个配送路径信息分别存储配送路径的距离信息。配送路径的距离信息例如由在后面用图5描述的路线距离DB51和路线距离DB52构成。评价值是指对配送员运送货物时的配送员的肉体负荷进行评价的值,负荷越大,取越大的值。因此,越是评价值小的配送路径,配送员能够越轻松地运送货物,配送员的肉体负荷越小。由此,可算出能够实现减轻配送员的肉体负荷的配送路径。
在本实施方式中,评价值算出部12每当将货物投递到目的地时,使多个货物中的剩余的货物的尺寸或者重量的合计变小这一状况反映于评价值。由此,能够算出准确地考虑了配送员的肉体负荷的评价值。
例如,评价值由多个路线各自的配送负荷的总和表示,该多个路线包括从投递开始场所起依次经过多个目的地而再次返回投递开始场所的情况下的将投递开始场所和目的地间相连的路线以及将目的地彼此连相连的路线。
配送负荷由货物负荷和路线负荷之积来表示,该货物负荷是与用表示某路线的第i(i为指定路线的索引,为0以上的整数)路线进行配送的1个以上的货物的重量或者尺寸相应的负荷,该路线负荷是与第i路线的距离或者移动所需的所需时间(移动时间)相应的负荷。此外,货物的重量或者尺寸根据货物DB31来确定。另外,距离或者所需时间越长,路线负荷取越大的值。第i路线的距离使用路线距离DB51和DB52来确定。另外,第i路线的所需时间通过对第i路线的距离除以配送员的徒步的移动速度来算出。此外,关于评价值的算出的详细,将在后述的实施方式中进行说明。
配送路径确定部14基于评价值算出部12算出的多个配送路径各自的评价值,从多个配送路径中确定最佳的配送路径。在此,评价值最小的配送路径被确定为最佳的配送路径。
通信部13由将服务器1连接于网络NT的通信装置构成,向配送员终端2发送对配送路径确定部14所确定的最佳的配送路径进行表示的信息。控制部15负责服务器1的整体控制。
配送员终端2具备存储器21、GPS22、控制部23、读取部24、通信部25、显示部26以及输入部27。存储器21例如由半导体存储器构成,存储用于显示从服务器1发送的表示配送路径等的信息的应用等。
GPS(全球定位系统传感器)22使用来自GPS卫星的电波来算出配送员终端2的当前地。在此,GPS22例如以预定的时间间隔(例如1分钟、2分钟、10分钟等)算出当前地即可。
读取部24例如由对粘贴于货物的货物单据所记载的条形码或者QR码(注册商标)等进行读取的条形码读取器构成。在此,在条形码或者QR码(注册商标)至少包含有作为货物的标识符的货物ID。
读取部24例如为了供配送员在配送中心向配送车装载货物时对所装载的货物的货物单据上记载的条形码或者QR码(注册商标)进行读取而使用。由此,配送员终端2能够将读取部24读取到的货物ID作为关键字来从服务器1取得目的地(配送去处)和收件人等的信息,对应该配送的货物进行管理。
另外,读取部24例如也为了在配送员将货物面交给用户时对货物单据上记载的条形码或者QR码(注册商标)进行读取而使用。由此,服务器1能够对货物的面交是否已完成进行管理。
通信部25由使配送员终端2连接于网络NT的通信装置构成,接收从服务器1发送的表示最佳的配送路径的信息等。另外,通信部25将GPS22检测到的当前地发送给服务器1。
显示部26由液晶显示器等的显示装置构成,显示包括从服务器1发送的表示最佳的配送路径的信息等的各种图像。输入部27例如由触摸面板构成,受理来自用户的各种操作。控制部23由CPU等的处理器构成,负责配送员终端2的整体控制。
图3是表示服务器1的存储器11所存储的货物DB31和顾客DB32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货物DB31是存储与配送员投递的货物有关的货物信息的数据库,对一个货物分配一个记录。货物DB31将“货物ID”、“配送源顾客ID”、“配送去处顾客ID”、“大小”以及“重量”相关联来进行存储。
“货物ID”表示为了唯一地识别货物而分配的标识符。“配送源顾客ID”表示作为货物的发件人的顾客的标识符。“配送去处顾客ID”表示成为货物的收件人的顾客的标识符。“大小”表示货物的尺寸。在此,货物的尺寸由货物的宽度、高度以及进深的乘法运算值表示。因此,该乘法运算值越大,货物的尺寸越大。“重量”表示货物的重量。
顾客DB32是存储成为货物的收件人的顾客的个人信息的数据库,对1名顾客分配一个记录。顾客DB32将“顾客ID”、“地址”以及“收件人姓名”相关联地进行存储。“地址”表示收件人的地址、即货物的配送去处(目的地)。“收件人姓名”表示收件人的名字。
图4是表示服务器1的存储器11所存储的货物-配送路径DB41、配送路径DB42以及多个货物DB43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货物-配送路径DB41是将配送员通过徒步一并运送的多个货物和存储于配送路径DB42的配送路径相关联的数据库,将“多个货物ID”和“配送路径ID”相关联地进行存储。“多个货物ID”表示对预先集中在一起的多个货物分配的标识符。“配送路径ID”表示对由“多个货物ID”表示的多个货物分配的配送路径的标识符。
配送路径DB42是存储对货物-配送路径DB41的“配送路径ID”所表示的配送路径进行表示的配送路径信息的数据库,对一个配送路径信息分配一个记录。具体而言,配送路径DB41将“配送路径ID”和“配送路径”相关联地进行存储。“配送路径”表示配送路径的内容。关于“配送路径”的内容,将在后面用图6进行描述。
多个货物DB43是表示用“多个货物ID”集中在一起的多个货物的内容的数据库,将“多个货物ID”和“货物ID”相关联地进行存储。“多个货物ID”表示对预先集中在一起的多个货物的整体分配的标识符。“货物ID”表示用“多个货物ID”集中在一起的各个货物的货物ID。
图5是表示服务器1的存储器11所存储的路线距离DB51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路线距离DB51是存储与将构成存储于配送路径DB42的配送路径信息所表示的配送路径的目的地彼此相连的路线有关的信息的数据库,将“目的地1”、“目的地2”、“目的地1-目的地2间的路线”以及“距离”相关联地进行存储。“目的地1”表示路线的上游侧的目的地。在此,在“目的地1”一栏存储有货物的收件人的用户ID。“目的地2”表示路线的下游侧的目的地。在此,在“目的地2”一栏存储有货物的收件人的用户ID。在“目的地1-目的地2间的路线”一栏存储有“DR0001”、“DR0002”这样的将由目的地1表示的目的地和由目的地2表示的目的地相连的路线的标识符。“距离”表示路线的距离。此外,“距离”既可以采用目的地间的直线距离,也可以采用将使用路径搜索算法根据地图图像确定的目的地间相连的最佳路径的距离、即配送员实际以徒步的方式移动的路径的距离。这关于路线距离DB52的“距离”也是相同的。
路线距离DB52是存储与将构成存储于配送路径DB42的配送路径信息所表示的配送路径的投递开始场所和目的地间相连的路线有关的信息的数据库,将“投递开始场所”、“目的地”、“投递开始场所-目的地间的路线”以及“距离”相关联地进行存储。“投递开始场所”表示配送员停下配送车而开始通过徒步进行的货物的配送的预先确定的场所。“目的地”表示位于接着投递开始场所的位置的目的地。在此,在“目的地”一栏存储有收件人的用户ID。在“投递开始场所-目的地间的路线”一栏存储有“SR0001”、“SR0002”这样的将投递开始场所和目的地相连的路线的标识符。“距离”表示路线的距离。
图6是对用于表示存储于配送路径DB42的配送路径的记号进行说明的图。图6图示了由存储于配送路径DB42的第1行的配送路径ID“TR0001”表示的配送路径。如“S0001”这样用“S”开头的记号表示投递开始场所的标识符。如“SR0001”这样用“SR”开头的记号表示将投递开始场所和目的地相连的路线的标识符。如“GUEST0001”这样用GUEST开头的记号表示收件人的顾客ID、即目的地。
因此,“TR0001”的配送路径表示如下路径:从投递开始场所“S0001”出发,通过路线“SR0001”去往目的地“GUEST0001”,通过路线“DR0001”去往目的地“GUEST0002”,通过路线“SR0002”返回投递开始场所“S0001”。
图7是在图1所示的信息提供系统中表示服务器1和配送员终端2间的数据的收发的一个例子的时序图。服务器1例如当配送员将配送车停在投递开始场所时,确定与该投递开始场所对应的多个配送路径中的评价值成为最小的最佳的配送路径,将表示该配送路径的信息发送给配送员终端2。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信息提供系统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S1中,服务器1的控制部15从存储器11取得货物DB31和货物-配送路径DB41。
在S2中,评价值算出部12从配送路径DB42取得与配送员以徒步的方式一并配送的多个货物对应的多个配送路径,算出各配送路径的评价值。例如设为:成为配送对象的多个货物的货物ID为“1234-5678-90”和“1234-5678-89”。在该情况下,参照多个货物DB43,确定多个货物ID“P0001”。接着,参照货物-配送路径DB41,确定与多个货物ID“P0001”对应的配送路径ID“TR0001”、“TR0002”。接着,参照配送路径DB42,由配送路径ID“TR0001”、“TR0002”表示的2个配送路径被确定为成为评价值的算出对象的多个配送路径。并且,关于所确定的2个配送路径分别算出评价值。此外,在此示出了确定两个配送路径的例子,但本公开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确定3个以上的配送路径。
在S3中,配送路径确定部14将通过S2算出了评价值的多个配送路径中的评价值最小的配送路径确定为最佳的配送路径。
在S4中,通信部13向配送员终端2发送表示最佳的配送路径的信息。由此,配送员终端2显示表示最佳的配送路径的图像,最佳的配送路径被提示给配送员。
此外,在S2中,评价值算出部12例如也可以从多个货物DB43提取由包括更多的相对于配送员的当前的投递开始场所更近的目的地的多个货物ID表示的多个货物,将其决定为配送对象的货物。
图9是表示对配送员终端2所显示的最佳的配送路径进行表示的显示画面G1的一个例子的图。在此,关于由货物ID“1234-5678-90”和“0987-6543-21”表示的2个货物L1和货物L2,示出了配送员以徒步的方式配送的配送路径。显示栏R11为了使配送员掌握配送路径的整体面貌,显示表示了货物L1的配送去处的目的地和货物L2的配送去处的目的地的地图图像。显示栏R12显示了显示栏R11所显示的地图图像中的对从投递开始场所SA到配送员此后去往的货物L1的目的地为止的路径R0001进行放大显示而得到的地图图像。此外,显示栏R12所示的地图图像也可以是按照从配送员终端2发送的表示当前地的位置信息放大了显示栏R11所显示的地图图像以使得包含当前地和目的地的图像。
在显示栏R13中从上方开始按配送顺序显示了与配送员通过徒步一并配送的多个货物有关的货物ID。这样,在显示画面G1中,在地图图像上显示了多个货物的目的地、多个货物的配送顺序以及路径等,因此,能够对配送员适当地进行引导以使得配送员用最佳的配送路径配送货物。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不仅使用多个配送路径的距离信息,还使用与配送员以徒步的方式配送的多个货物各自的大小或者重量有关的货物信息来算出从投递开始场所起依次经过多个目的地而再次返回投递开始场所的多个配送路径各自的评价值,基于所算出的评价值来决定最佳的配送路径。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精度良好地算出配送员能从投递开始场所开始以徒步的方式高效地配送多个货物的低负荷的配送路径。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使用货物信息算出的评价值来决定最佳的配送路径,因此,能够决定能实现减轻配送员的肉体负荷的最佳的配送路径。
并且,这样决定的配送路径被显示于配送员终端2,因此,配送员能够通过徒步来高效地配送多个货物。其结果,即使是新人的配送员,也能够以与熟练的配送员相同的效率来配送货物。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2中,使用存储预先确定的投递开始场所的投递开始场所DB来确定最佳的配送路径。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投递开始场所DB100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投递开始场所DB100是存储预先存储于服务器1的存储器11的投递开始场所的数据库,对一个投递开始场所分配一个记录。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要素标记同一标号,省略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网络结构图和框图使用图1和图2。这些在下述的实施方式中若未特别地提及,则是相同的。
投递开始场所DB100将“投递开始场所ID”和“地址”相关联地进行存储。“投递开始场所ID”表示服务器1管理的投递开始场所的标识符。“地址”表示各投递开始场所的地址。在此,存储于投递开始场所DB100的投递开始场所采用过去具有配送车的停车实际结果的预先确定的场所,例如采用停车场等的容易停方配送车的场所。
图11是在实施方式2涉及的信息提供系统中表示服务器1和配送员终端2间的数据的收发的一个例子的时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配送员掌握服务器1管理的投递开始场所中的自身应该去往的投递开始场所。并且,当配送车到达投递开始位置时,配送员终端2向服务器1发送投递开始场所(S1101)。在此,配送员终端2事先将投递开始场所存储于存储器21,对GPS22检测到的当前地和存储于存储器21的投递开始场所进行对照,在检测到到达了投递开始场所的情况下向服务器1发送投递开始场所即可。
接着,服务器1使用从配送员终端2发送的投递开始场所来确定最佳的配送路径,并发送给配送员终端2(S1102)。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信息提供系统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S11中,服务器1的控制部15使用通信部13取得从配送员终端2发送的投递开始场所。在S12中,控制部15从存储器11取得货物DB31和投递开始场所DB100。
在S13中,控制部15算出在S11中取得的投递开始场所与存储于货物DB31的多个货物的目的地各自的距离。此外,对于多个货物的目的地,通过将货物DB31的“配送源顾客ID”作为关键字而参照顾客DB32的“地址”来确定。另外,投递开始场所和目的地的位置信息采用在地图信息中与“地址”关联的纬度和经度即可。并且,对于投递开始场所与多个目的地各自的距离,使用包括纬度和经度的位置信息来算出即可。
在S14中,控制部15提取在S13中算出的投递开始场所和目的地间的距离为阈值以下的目的地。由此,提取存储于货物DB31的多个货物中的将距投递开始场所的距离为阈值以下的场所作为目的地的货物。作为阈值,采用在持有货物的配送员以徒步的方式移动上妥当的预先确定的距离,例如采用10m、50m、100m、500m这样的距离。
在S15中,控制部15提取从投递开始场所起连结在S14中提取到的多个目的地而得到的多个配送路径。在此,控制部15通过从多个货物DB43提取由将在S14中提取到的目的地作为配送去处的货物构成的多个货物ID,从配送路径DB42提取与所提取的多个货物ID对应的配送路径,从而提取多个配送路径即可。
在S16中,对在S15中提取到的多个配送路径执行处理A。处理A是由图8的S2~S4所示的处理。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对包括距投递开始场所的距离为阈值以下的配送去处来作为目的地的多个配送路径分别算出评价值,使用所算出的评价值来算出最佳的配送路径。因此,能够防止距投递开始场所的距离大于阈值、难以进行徒步配送的配送去处被设定为目的地。
(实施方式3)
实施方式3中,从存储于投递开始场所DB100的投递开始场所的候选中,将相对于配送员的当前地位于最近位置的投递开始场所的候选决定为投递开始场所。图13是在实施方式3涉及的信息提供系统中表示服务器1和配送员终端2间的数据的收发的一个例子的时序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配送员不掌握服务器1管理的投递开始场所。配送员终端2当从配送员受理到当前地的通知指示的输入时,向服务器1发送GPS22检测到的当前地(S1301)。并且,服务器1决定相对于当前地位于最近位置的投递开始场所,并且,确定从投递开始场所开始的最佳的配送路径,并发送给配送员终端2(S1302)。
配送员终端2将从服务器1发送的表示投递开始场所和最佳路径的显示画面显示于显示部26。对该显示画面进行了阅览的配送员使配送车移动到显示画面所示的投递开始场所后使配送车停止,按显示画面所示的配送路径配送货物。
在此,以来自配送员的当前地的通知指示的输入为触发,配送员终端2向服务器1发送当前地,但这是一个例子,也可以以检测到配送车停车为触发,向服务器1发送当前地。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3涉及的信息提供系统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S21中,服务器1的控制部15使用通信部13取得从配送员终端2发送的当前地。在S22中,控制部15从存储器11取得投递开始场所DB100。
在S23中,控制部15算出当前地与存储于投递开始场所DB100的全部投递开始场所各自的距离。在此,控制部15例如既可以算出当前地与投递开始场所的直线距离来作为所述距离,也可以算出将当前地和投递开始场所相连的最佳路径的距离来作为所述距离。
在S24中,从通过S23算出了距离的多个投递开始场所中提取距当前地的距离最近的投递开始场所。
在S25中,控制部15将在S24中提取到的投递开始场所确定为对投递员通知的投递开始场所。
在S26中,使用在S25中确定的投递开始场所来执行处理B。处理B是图12的S11~S16的处理。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投递开始场所DB100中的相对于配送员的当前地位于最近位置的投递开始场所被通知给配送员,因此,即使是配送员不知道投递开始场所的情况下,也能够从位于附近的适当的投递开始场所开始通过徒步进行货物的配送。
(实施方式4)
实施方式4中,在配送员访问了目的地时目的地的收件人不在的情况下,对配送路径进行再调度。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5涉及的信息提供系统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在S31中进行处理B。处理B是图12的S11~S16的处理。通过S31,确定从投递开始场所出发后经过多个目的地而到再次返回投递开始场所为止的最佳的配送路径。
在S32中,控制部15对配送员沿着在S31中确定的配送路径开始了配送这一情况进行检测。在S33中,控制部15对配送员访问了目的地这一情况进行检测。在此,控制部15例如通过对从配送员终端2定期地发送的位置信息进行监视,从而对配送员开始了配送这一情况以及配送员访问了目的地这一情况进行检测即可。
在S34中,控制部15对配送员是否完成了配送进行判定。在此,配送员在完成对收件人的货物配送时,使读取部24读取记载于货物单据的条形码或者QR码(注册商标)来取得货物ID,从配送员终端2向服务器1发送包含该货物ID、且表示货物的配送已完成的信息。因此,控制部15在通信部13接收到该信息的情况下判定为完成了货物的配送即可。
在S34中完成了配送的情况下(S34:是),处理进入S37,在S34中未完成配送的情况下(S34:否),处理进入S35。
在S35中,控制部15使用在S31中确定的配送路径中配送未结束的剩余的1个以上的目的地和投递开始场所来提取1个以上的配送路径。在此,控制部15提取经过剩余的全部目的地而返回投递开始场所的配送路径的全部组合。例如,当作为剩余的目的地而存在目的地M1、M2、且将当前地设为M0、将投递开始场所设为S0时,提取M0-M1-M2-S0的配送路径和M0-M2-M1-S0的配送路径这两个配送路径。在此,位于当前地M0的目的地相当于第1目的地的一个例子,该目的地的收件人相当于第1收件人的一个例子。在S35中提取的配送路径为第2配送路径的一个例子。
在S36中,对在S35中提取的配送路径执行处理A,算出各配送路径的评价值,使评价值为最小的配送路径被确定为最佳的配送路径。处理A为图8的S1~S4的处理。
在S37中,控制部15判定有无下一个目的地。例如,当在作为当前地的M0中上述的M0-M1-M2-S0被确定为了最佳的配送路径时,在去往M1、M2的目的地的货物的配送未结束的情况下,在S37中判定为是,处理返回S33。另一方面,在上述的M0-M1-M2-S0的例子中,当设为去往M2的配送已结束时,在S37中判定为否,处理结束。
在目的地处货物的收件人不在的情况下,配送员需要额外地抱着该货物来向剩余的目的地配送剩余的货物,因此,也可能产生当初所算出的配送路径不妥当的情形。
于是,本实施方式中,在某目的地处货物的收件人不在的情况下,对将剩余的目的地依次相连的配送路径进行再调度。因此,能够决定考虑了未投递的货物的重量或者尺寸的最佳的配送路径。
(实施方式5)
实施方式5中,使用对目的地处的过去的再配送的比例进行表示的历史记录信息来算出评价值。图16是在实施方式5中表示服务器1的存储器11所存储的顾客DB160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顾客DB160相对于图3所示的顾客DB32还具备“不在概率”。“不在概率”表示在配送货物时收件人不在的概率、即过去的再配送的比例。在此,在存储器11中,关于各收件人(顾客)存储有对货物进行了配送的日期时刻和表示是否完成了货物移交的信息进行了关联的配送日志(图略)。该配送日志是每当配送员访问目的地时通过服务器1取得配送员输入到配送员终端2的配送结果来制作的日志。因此,对于“不在概率”,通过按顾客算出不在次数相对于存储于配送日志的全部配送次数的比例来获得。在此,顾客DB160是历史记录信息的一个例子。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5涉及的信息提供系统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S41中,控制部15从存储器11取得货物DB31、货物-配送路径DB41以及顾客DB160。
在S42~S44中,执行还使用了存储于顾客DB160的“不在概率”的处理A,算出最佳的配送路径。处理A为图8的S2~S4。此外,对于考虑了不在概率的评价值,以后述的配送路径的具体例的项目进行说明。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考虑不在概率来算出评价值,因此,能够算出更符合实际状态的评价值。由此,能够提高最终决定的配送路径的可靠性。
(实施方式6)
实施方式6中,在目的地收取了货物的情况下,就地进行配送路径的再调度。图18是在实施方式6中表示显示于配送员终端2的显示画面G2的一个例子的图。显示画面G2是用于向服务器1通知在目的地收取了货物这一情况的画面。收取是指在配送员访问了某目的地时,从该目的地的顾客领取货物。
显示画面G2具备配送源ID的输入栏R21、配送去处ID的输入栏R22、所收取的货物的尺寸(尺寸)和重量的输入栏R23、返回按键B21以及登记按键B22。在输入栏R21中,由配送员输入成为所收取的货物的配送源的顾客ID。在输入栏R22中,由配送员输入所收取的货物的收件人的顾客ID。在输入栏R23中,由配送员输入所收取的货物的宽度(W)、高度(H)、进深(D)以及重量。
返回按键B21是用于使显示画面G2返回到之前显示的显示画面的按键。配送员在目的地收取了货物的情况下,在显示画面G2的各输入栏输入所需的信息,按下登记按键B22。于是,配送员终端2的通信部25向服务器1发送各栏所输入的信息。
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6涉及的信息提供系统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S51~S53与图15的S31~S33相同。在接着S53的S54中,控制部15判定是否收取了货物。在此,控制部15在表示收取货物的信息与表示是否在目的地完成了向收件人移交货物的配送结果一起被从配送员终端2进行了发送的情况下,判定为收取了货物即可。
在未收取货物的情况下(S54:否),处理进入S58,在收取了货物的情况下(S54:是),处理进入S55。
在S55中,控制部15使用通信部13从配送员终端2取得与所收取的货物有关的货物信息(第2货物信息的一个例子),并存储于存储器11。在此,控制部15取得对图18所示的显示画面G2输入的信息来作为所收取的货物的货物信息,并存储于存储器11即可。
在S56中,提取将剩余的目的地连结的1个以上的配送路径。该处理的详细与图15的S35相同。
在S57中,执行对在S56中提取到的配送路径应用了在S55中取得的货物信息的处理A,算出各配送路径的评价值,确定使评价值为最小的最佳的配送路径。S58与图15的S37相同。
在途中的目的地收取了货物的情况下,由于添加该货物,所以有可能无法以当初的配送路径来高效地配送货物。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某目的地收取了货物的情况下,考虑所收取的货物的大小或者重量,进行该目的地起依次连结剩余的目的地而得到的配送路径的再调度。因此,能决定考虑了所收取的货物的重量或者尺寸的最佳的配送路径。
此外,所收取的货物被运到投递开始场所来装载于配送车,被运向配送中心,通过其他的配送车配送到相应的目的地。
(实施方式7)
实施方式7中,在存储器11中事先存储有与在目的地收取的货物有关的货物信息的情况下,确定最佳的配送路径。图20是在实施方式7中表示服务器1的存储器11所存储的多个货物DB200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多个货物DB200对于多个货物DB43还具备“收取货物ID”。“收取货物ID”表示在某目的地预定收取的货物的货物ID。在多个货物DB200的第1行中,“货物ID”一栏所存储的2个货物和“收取货物ID”一栏所存储的货物这3个货物被集中为一个而赋予了“多个货物ID”。
此外,与要收取的货物有关的货物信息事先存储于图3所示的货物DB31,根据该货物信息确定成为要收取的货物的收取场所的目的地和要收取的货物的配送去处。
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7涉及的信息提供系统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S61中,控制部15从存储器11取得货物DB31、货物-配送路径DB41以及多个货物DB43。
在S62~S64中执行处理A。但是,在S62中,在被配送的货物之外还考虑要收取的货物的重量或者尺寸来算出各配送路径的评价值。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预先能够掌握要收取的货物的大小或者重量的情况下,不仅考虑要配送的货物,也考虑要收取的货物来决定最佳的配送路径。由此,即使不进行再调度,也能够向配送员提示效率高的配送路径。
(实施方式8)
实施方式8中,在未能将配送车停在投递开始场所的情况下,决定从当前地起的次近的投递开始场所。
图22是在实施方式8中表示服务器1的存储器11所存储的多个货物-投递开始场所DB220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多个货物-投递开始场所DB220是存储对是否完成了将配送车停在投递开始场所进行表示的信息的数据库,将“多个货物ID”、“投递开始场所ID”以及“结果”相关联地进行存储。
“多个货物ID”与由图4所示的多个货物DB43表示的多个货物ID相同。“投递开始场所ID”是由“多个货物ID”确定的多个货物的投递开始场所的标识符。“结果”表示是否完成了将配送车停在投递开始场所的结果。
图23是表示实施方式8涉及的信息提供系统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S71中执行处理C。处理C为图14的S21~S25。
在S72中执行投递开始场所评价例程。对于该处理的详细,将在后面用图24进行说明。
在S73中,控制部15判定S72中的例程的结果是否为“是”。在S72中的例程结果为是的情况下(S73:是),处理结束,在S72中的例程的结果为否的情况下(S73:否),处理进入S74。即,在配送车被停在了在处理C中决定的投递开始场所的情况下,需要决定接下来的投递开始场所,因此,处理进入S74。此外,对于例程的结果是为“是”、还是为“否”的判定,使用在多个货物-投递开始场所DB220的“结果”一栏所存储的信息。
在S74中,控制部15参照投递开始场所DB100,判定相对于当前地是否在阈值以下的距离内存在其他投递开始场所。若存在其他投递开始场所(S74:是),则处理进入S75,若不存在其他投递开始场所(S74:否),则处理结束。在此,对于当前地,例如虽然在当初的投递开始场所尝试了停车,但未能完成停车,因此,在当初的投递开始场所附近,配送员停下了配送车的场所属于当前地。
在S75中,控制部15从投递开始场所DB100提取当初的投递开始场所的接下来的距当前地的距离最近的投递开始场所。
在S76中,控制部15将在S75提取到的投递开始场所确定为新的投递开始场所,使处理进入S73。
图24是表示图23的S72的投递开始场所评价子例程的处理的详细的流程图。在S81中,控制部15判定是否完成了将配送车停在投递开始场所。在此,控制部15例如在从配送员终端2定期地发送的位置信息表示配送车在配送开始场所的附近停止了一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未能将配送车停在投递开始场所即可。另一方面,控制部15在从配送员终端2定期地发送的位置信息表示了配送车在投递开始场所停车了一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完成了将配送车停在投递开始场所即可。
在S81中,在判定为完成了将配送车停在投递开始场所的情况下(S81:是),控制部15在多个货物-投递开始场所DB220中,使“是”登记于相应的投递开始场所的“结果”一栏(S83)。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未能将配送车停在投递开始场所的情况下(S81:否),控制部15在多个货物-投递开始场所DB220中,使“否”登记于相应的投递开始场所的“结果”一栏。当S82、S83的处理结束时,处理返回图23。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未能将配送车停在投递开始场所的情况下,决定当初的投递开始场所的接下来的距当前地最近的投递开始场所,因此,配送员能够将配送车停在容易停车的投递开始场所来高效地配送货物。
(实施方式9)
实施方式9中,在未能将配送车停在投递开始场所的情况下使配送员输入未能停车的理由。
图25是在实施方式9中表示显示于配送员终端2的理由登记画面G3的一个例子的图。理由登记画面G3是在未能将配送车停在投递开始场所的情况下显示于配送员终端2的画面。
理由登记画面G3具备投递开始场所ID的显示栏R31、多个货物ID的显示栏R32、停车结果的输入栏R33、理由的输入栏R34、返回按键B31以及登记按键B32。
在显示栏R31显示未能停放配送车的投递开始场所ID。在此,服务器1确定判定为未能停放配送车的投递开始场所的投递开始场所ID,并预先使之显示于显示栏R31即可。在显示栏R32显示多个货物ID。在此,服务器1确定与判定为未能停放配送车的投递开始场所对应的多个货物ID,并预先使之显示于显示栏R32即可。输入栏R33在完成了停放的情况下,由配送员选择“可”一栏,在未能停放的情况下,由配送员选择“不可”一栏。
输入栏R34是由配送员输入未能停放的理由的栏。在此,采用了使配送员从“存在停车车辆”、“施工中”以及“其他”这三个选项中选择一个理由的方式。“存在停车车辆”这一选项在投递开始场所停放有其他车辆的情况下被选择,“施工中”这一选项在投递开始场所处于施工中的情况下被选择,“其他”这一选项在因上述两个理由以外的理由而未能停放的情况下被选择。
返回按键B31是为了使理由登记画面G3返回到之前显示的画面而被按下的按键。配送员在未能将配送车停在投递开始场所的情况下,在理由登记画面G3的各输入栏输入所需的信息,按下登记按键B32。于是,配送员终端2的通信部25将各栏所输入的信息发送至服务器1。
图26是在实施方式9中表示在服务器1的存储器11中存储的多个货物-投递开始场所DB260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多个货物-投递开始场所DB260对于图22的多个货物-投递开始场所DB220还具备“理由”。“理由”表示由配送员使用理由登记画面G3输入的未能停放配送车的理由。
例如,第1行的投递开始场所由于完成了配送车的停放,因此,“理由”一栏成为空白。在第2行的投递开始场所,由于停放了其他车辆而未能停放配送车,因此,在“理由”一栏存储有“存在停车车辆”。
图27是表示实施方式9涉及的投递开始场所评价子例程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此外,本实施方式的主例程使用图23。另外,在图27的流程中,对与图24相同的处理标记相同的步骤编号。
在S84中,控制部15使理由登记画面G3显示于配送员终端2的显示部26。在S85中,控制部15将由配送员在理由登记画面G3中选择的未能停放配送车的理由登记于多个货物-投递开始场所DB260的“理由”一栏。当S83、S85的处理结束时,处理返回图23。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未能停放配送车的情况下,被从配送员终端2通知其理由,并登记于多个货物-投递开始场所DB260。因此,能够收集该场所是否为作为投递开始场所妥当的场所的判断材料。
(实施方式10)
实施方式10中,在未能将配送车停在投递开始场所的情况下,使配送员输入是否优选将该投递开始场所作为配送车的停车场所。
图28是在实施方式10中表示显示于配送员终端2的评价登记画面G4的一个例子的图。评价登记画面G4是在完成了将配送车停在投递开始场所的情况下使配送员输入与该投递开始场所有关的评价的画面。
评价登记画面G4对于图25所示的理由登记画面,代替理由的输入栏R34而设置有评价的输入栏R41。除此之外,评价登记画面G4与理由登记画面G3相同。
在输入栏R41中,由配送员输入与对于投递开始场所的停车的容易度有关的评价。在此,在输入栏R41显示有“容易停车吗?”、“容易走到目的地吗?”这样的评价项目。在容易停车的情况下,对于“容易停车吗?”这一评价项目,由配送员选择“良好”一栏,在难以停车的情况下,由配送员选择“不良”一栏。
在到目的地为止的配送路径容易走的情况下,对“容易走到目的地吗?”这一评价项目,由配送员选择“良好”一栏,在难走的情况下,由配送员选择“不良”一栏。
进一步,在输入栏R41中设置有注释的输入栏。在注释的输入栏中,由配送员输入与投递开始场所有关的注释。在此,被输入“到○○公寓具有坡路”这一配送员的注释。这样,在注释的输入栏被输入由配送员输入的任意消息。
配送员在能够将配送车停在投递开始场所的情况下,在评价登记画面G4的各输入栏输入所需的信息,按下登记按键B32。于是,配送员终端2的通信部25向服务器1发送输入到各栏的信息。
图29是在实施方式10中表示在服务器1的存储器11中存储的多个货物-投递开始场所DB290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多个货物-投递开始场所DB290对于图26的多个货物-投递开始场所DB260还具备“停车容易度”、“配送容易度”以及“注释”。在“停车容易度”、“配送容易度”以及“注释”的栏中分别存储有使用评价登记画面G4输入了的配送员分别对于“停车容易度”、“配送容易度”以及“注释”的评价结果。
例如,第1行的投递开始场所完成了配送车的停放,因此,在“停车容易度”、“配送容易度”以及“注释”的栏存储有配送员的评价结果。另外,在第2行的投递开始场所中,未能停放配送车,因此,“停车容易度”、“配送容易度”以及“注释”的栏成为空白。
图30是表示实施方式10涉及的投递开始场所评价子例程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此外,本实施方式的主例程使用图23。另外,在图30的流程中,对与图24相同的处理标记相同的步骤编号。
在S91中,控制部15使评价登记画面G4显示于配送员终端2的显示部26。在S92中,控制部15将由配送员在评价登记画面G4中输入的评价结果登记于多个货物-投递开始场所DB290的“理由”一栏。当S82、S92的处理结束时,处理返回图23。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完成了配送车的停放的情况下,对其是否良好进行通知,因此,能够收集该场所是否为作为投递开始场所妥当的场所的判断材料。
(实施方式11)
实施方式11中,根据天气对配送路径的可徒步总距离进行变更。图31是表示实施方式11涉及的信息提供系统的网络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可徒步总距离是指配送路径的上限距离。
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天气信息提供服务器3。天气信息提供服务器3经由网络NT与服务器1以及配送员终端2以能够相互进行通信的方式连接。
天气信息提供服务器3是提供包括晴、阴这样的气象预报的天气信息的服务器。图32是在实施方式11中表示服务器1的存储器11所存储的天气距离DB320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天气距离DB320是存储作为与天气相应的配送路径的上限距离的可徒步总距离的数据库,将“天气”和“可徒步总距离”相关联地进行存储。在此,对于“坏天气”,存储“0.5km”来作为“可徒步总距离”,关于“除此之外”,存储“0.8km”来作为“可徒步总距离”。此外,在图32中,对于“坏天气”的“可徒步总距离”相当于第2上限距离的一个例子,与除此之外对应的“可徒步总距离”相当于第1上限距离的一个例子。这样,在天气距离DB320中,在坏天气的情况下,可徒步总距离被设定为比除此之外的情况下的该可徒步总距离短。
此外,作为“坏天气”,例如雨、强风以及雪等属于坏天气,作为“那以外”,例如晴和阴等属于除此之外。
图33是表示实施方式11涉及的信息提供系统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S101中,控制部15从存储器11取得货物DB31、货物-配送路径DB41以及天气距离DB320。
在S102中,服务器1的控制部15使用通信部13从天气信息提供服务器3取得天气信息。在此,被发送的天气信息为当前的天气信息。在S103中,控制部15使用在S102中取得的天气信息来判定是否为坏天气。
在S104中,控制部15参照天气距离DB320,设定与S103的判定结果相应的可徒步总距离。在此,在S103的判定结果为坏天气的情况下,设定0.5km来作为可徒步总距离,在S103的判定结果不是坏天气的情况下,设定0.8km来作为可徒步总距离。
在S105中,执行处理A来确定配送路径。处理A是图8的S2~S4的处理。在S106中,控制部15算出在S105中确定的配送路径的总距离。在此,控制部15通过参照路线距离DB51和DB52来确定在S105中确定的配送路径所包含的各路线各自的距离,通过求出所确定的各路线的距离的总和,从而算出配送路径的总距离即可。例如,在图6的配送路径的例子中,根据路线距离DB51和DB52确定该配送路径所包含的路线“SR0001”、“DR0001”以及“SR0002”各自的距离,算出总距离。
在S107中,控制部15判定在S106中算出的总距离是否小于在S104中设定的可徒步总距离。若总距离小于可徒步距离(S107:是),则在S105中确定的配送路径具有对于当前的天气来说妥当的总距离,因此被决定为最佳的配送路径,处理结束。
另一方面,若总距离为可徒步距离以上(S107:否),则处理进入S108。在S108中,控制部15确定构成在S105中确定的配送路径的路线中的距离最长的路线。
例如,在上述的配送路径的例子中,由路线“SR0001”、“DR0001”以及“SR0002”这三个路线构成,因此,确定这些路线中的距离最长的路线。
在S109中,控制部15从通过S105确定的配送路径删除在通过S108确定的最长的路线上位于上游侧和下游侧的目的地中的一方的目的地。在此,若最长的路线为从投递开始场所起连结目的地的路线,则控制部15删除目的地,若最长的路线为将目的地彼此连结的路线,则控制部15删除下游侧的目的地,若最长的路线为从目的地起连结投递开始场所的路线,则控制部15删除目的地即可。
当S109的处理结束时,处理返回S106。在该S106中,算出对于排除了通过S109删除了的目的地后的配送路径的总距离。在上述的配送路径的例子中,在判定为路线“DR0001”为最长的路线的情况下,算出对于位于下游侧的目的地“GUEST0002”被删除后的配送路径的总距离。即,图33的流程为删除与距离最长的路线对应的目的地、直到配送路径的总距离成为小于与天气相应的可徒步总距离的处理。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坏天气的情况下,可徒步总距离被设定为比坏天气以外的情况下的该可徒步总距离短的距离,删除目的地以使得配送路径的总距离比所设定的距离短。因此,能够抑制由坏天气导致的配送员的负担增大,能够确保配送员的安全。
(实施方式12)
实施方式12是对配送路径的评价值的算出方法进行了具体化的实施方式。图34是表示评价值的算出式的图。式(2)是算出某配送路径的评价值的式。式(1)是算出式(2)的Wi的式。此外,通过评价值算出部12进行使用了式(1)和式(2)的评价值的运算。
在式(2)中,E表示评价值。Wi表示与在构成配送路径的第i个路线即第i路线的移动期间配送员所拿着的货物的重量相应的货物负荷。Di表示与第i路线的距离或者所需时间相应的路线负荷。例如,若第i路线的距离为100m,则路线负荷Di成为100。或者,若第i路线的配送员的徒步的所需时间为5分钟,则路线负荷Di成为5。N表示某配送路径所包含的总路线数。在图6的配送路径的例子中,总路线数为3。
即,式(2)所示的评价值E表示对货物负荷Wi乘以路线负荷Di而得到的配送负荷(=Wi·Di)的整个路线上的总和。
式(1)所示的wik表示在第i路线的移动期间配送员所拿着的某一个货物k的负荷(例如重量)。Ki表示在第i路线的移动期间所拿着的货物的总数。因此,式(1)所示的货物负荷Wi表示在第i路线上配送员所拿着的货物的负荷的总和。
这样,评价值E随着构成配送路径的各路线的距离变长、且随着在各路线上运送的货物的重量变重而增大。因此,通过将使评价值E最小的配送路径确定为最佳的配送路径,能够提示对配送员来说肉体的负担低的配送路径。另外,对于评价值E,由于考虑了配送员以徒步的方式运送的货物的货物负荷Wi,因此,该评价值E具有准确地反映了配送员的负担的值。
(实施方式13)
实施方式13中,将货物的尺寸纳入考虑来算出评价值。图35是在实施方式13中表示服务器1的存储器11所存储的尺寸对应DB350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尺寸对应DB350是存储与货物的尺寸相应的负荷系数的数据库,将“3边(W+H+D)的合计值”和“负荷系数”相关联地进行存储。“3边(W+H+D)的合计值”是指货物的宽度(W)、高度(H)以及进深(D)的合计值,表示货物的尺寸。“负荷系数”是算出式(1)所示的wik时所使用的系数,被设定为随着货物的尺寸增大而变大的值。此外,该负荷系数是第1负荷系数的一个例子。
在此,在尺寸对应DB350中,若3边的合计值为60以下,则评价值算出部12选择0.5来作为负荷系数,若3边的合计值为比60大且80以下,则评价值算出部12选择1来作为负荷系数,若3边的合计值为比80大且120以下,则评价值算出部12选择1.5来作为负荷系数,若3边的合计值为比120大且160以下,则评价值算出部12选择3.0来作为负荷系数即可。此外,在3边的合计值比160大的情况下,评价值算出部12例如选择3.0来作为负荷系数即可。
例如,参照式(1),以重量是αkg、尺寸是60的货物k为例来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根据尺寸对应DB350,负荷系数为0.5,因此,wik通过wik=α×0.5来算出。货物k以外的货物也同样地通过重量×修正系数来算出wik。并且,评价值算出部12将这样按各货物算出的wik代入到式(1),求出货物负荷Wi,使用式(2)来算出评价值E。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货物的尺寸越增大,评价值越增大,因此,能够算出更适当地考虑了配送员配送的现实负荷的评价值。
(实施方式14)
实施方式14中,将货物的类别纳入考虑来算出评价值。图36是在实施方式14中表示服务器1的存储器11所存储的类别对应DB360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类别对应DB360是存储与货物的类别相应的负荷系数的数据库,将“类别”和“负荷系数”相关联地进行存储。“类别”表示“普通”、“易碎品注意、请勿倒置”、“冷藏品”以及“高尔夫”这样的货物的类别。“易碎品注意、请勿倒置”表示玻璃、陶磁器以及精密机械这样的当使上下颠倒、抛掷时损害的可能性高的货物的类别。“冷藏品”表示生鲜食品和冷冻食品这样的需要冷却的货物的类别。“高尔夫”表示容纳多个高尔夫球杆的高尔夫袋的货物的类别。“普通”表示这些以外的货物的类别。
“负荷系数”是算出式(1)所示的wik时所使用的系数,越是难以把持或者需要小心对待这样的配送员运送时的负担高的类别的货物,被设定为越大的值。此外,该负荷系数是第2负荷系数的一个例子。
例如,参照式(1),以重量是αkg、类别是冷藏品的货物k为例来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根据类别对应DB360,负荷系数成为2,因此,wik通过wik=α×2来算出。货物k以外的货物也同样地通过重量×修正系数来算出wik。并且,评价值算出部12将这样按各货物算出的wik代入到式(1),求出货物负荷Wi,使用式(2)来算出评价值E。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算出考虑了与货物的类别相应的配送员配送的负荷的适当的评价值。
(实施方式15)
实施方式15中,将构成配送路径的各路线的高度差纳入考虑来算出评价值。图37是在实施方式15中表示服务器1的存储器11所存储的高度差对应DB370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高度差对应DB370是存储与高度差相应的负荷系数的数据库,将“高度差”和“负荷系数”相关联地进行存储。“高度差”表示第i路线的高度差。在此,高度差采用第i路线上的最大高度到最小高度的差量。或者,高度差也可以采用分别对于第i路线所包含的上坡和下坡的区间算出的最大高度到最小高度的差量的合计值。因此,若为上坡,则高度差取正的值,若为下坡,则高度差取负的值。此外,各路线的高度差预先存储于图5所示的路线距离DB51和路线距离DB52即可。
“负荷系数”是算出式(2)所示的路线负荷Di时所使用的系数,被设定为随着在上坡方向上高度差增大而变大的值。该负荷系数是第3负荷系数的一个例子。
在此,在高度差对应DB370中,若高度差为-3m以下,则评价值算出部12选择0.5来作为负荷系数,若高度差为比-3m大且0m以下,则评价值算出部12选择1来作为负荷系数,若高度差为比0m大且3m以下,则评价值算出部12选择1.5来作为负荷系数,若高度差比3m大,则评价值算出部12选择2来作为负荷系数即可。
例如,参照式(2),以距离是100m、高度差是3m的第i路线为例来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根据高度差对应DB370,负荷系数成为1.5,因此,路线负荷Di通过Di=100×1.5来算出。并且,评价值算出部12将这样按各路线算出的路线负荷Di代入到式(2),算出评价值E。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货物负荷Wi使用通过实施方式12~14中的任一方法算出的货物负荷。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越是包含高度差在上坡方向上增大的路线的配送路径,评价值被算出为越高,因此,能够算出进一步考虑了配送员的现实负担的适当的评价值。
(实施方式16)
实施方式16中,将构成配送路径的各路线上的配送员的心率的平均增加率纳入考虑来算出评价值。图38是在实施方式16中表示服务器1的存储器11所存储的路线距离DB381和路线距离DB382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路线距离DB381和DB382对于图5所示的路线距离DB51和DB52还具备“平均心率增加率”。
“平均心率增加率”是通过用传感器对在各路线上配送员配送了货物时的心率进行计测来算出的。具体而言,在各路线上,对投递开始时的心率和到达目的地时的心率的差量除以移动所需要的所需时间,算出所得到的值的全部配送员的平均值来获得该“平均心率增加率”。
此外,为了对此进行实现,设为配送员佩带了用于在配送时对心率进行计测的传感器。配送员终端2将通过该传感器得到的心率与计测时刻和当前地相关联地定期发送给服务器1,服务器1的控制部15将从配送员终端2发送的心率、计测时刻以及当前地相关联地作为心率日志来储存于存储器11即可。并且,控制部15通过参照心率日志来适当地算出各路线的平均心率增加率,并使之存储于路线距离DB381和DB382即可。
图39是表示实施方式16涉及的心率对应DB390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心率对应DB390是存储与平均心率增加率相应的负荷系数的数据库,将“平均心率增加率”和“负荷系数”相关联地进行存储。
“平均心率增加率”与存储于路线距离DB381和DB382的“平均心率增加率”对应。“负荷系数”是算出式(2)所示的路线负荷Di时所使用的系数,被设定为随着平均心率增加率增大而变大的值。该负荷系数是第4负荷系数的一个例子。
在此,在心率对应DB390中,若平均心率为0以下,则评价值算出部12选择1来作为负荷系数,若平均心率增加率为比0大且20以下,则评价值算出部12选择1.2来作为负荷系数,若平均心率为比20大且40以下,则评价值算出部12选择1.5来作为负荷系数,若平均心率比40大,则评价值算出部12选择2来作为负荷系数即可。
例如,参照式(2),以距离是100m、平均心率增加率是20的第i路线为例来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根据心率对应DB390,负荷系数成为1.2,因此,路线负荷Di通过Di=100×1.2来算出。并且,评价值算出部12将这样按各路线算出的路线负荷Di代入到式(2),算出评价值E。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货物负荷Wi使用通过实施方式12~14中的任一方法算出的货物负荷Wi。
根据本实施方式,越是包含平均心率增加率大的路线的配送路径,评价值被算出为越高,因此,能够算出更适当地考虑了配送员的现实负担的评价值。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进行对预定的配送路径上的配送员的心率增加率加以了考虑的配送路径的算出。另一方面,一般而言,通常在一天会发生多次使配送车停车后的配送。于是,在判明了因心率的增加等而某配送路径的配送负荷高的情况下,当算出接下来的配送路径时,也能够提高负荷系数来进行算出。由此,能够在一天发生的配送中,当在下午积累了配送疲劳时,考虑该疲劳程度来选择配送路径。
(实施方式17)
实施方式17中,将年龄纳入考虑来确定配送路径。图40是在实施方式17中表示服务器1的存储器11所存储的上限DB401和配送员DB402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上限DB401是存储与配送员的年龄相应的配送路径的上限评价值的数据库,将“年龄”、“性别”以及“上限评价值”相关联地进行存储。“年龄”表示配送员的年龄。“性别”表示配送员的性别。“上限评价值”表示应该进行限制的配送路径的评价值。在此,若是相同的性别,以随着年龄增大而值变小的方式设定上限评价值。另外,在此,若是相同的年龄,则以女性的上限评价值小于男性的上限评价值的方式设定上限评价值。这是考虑了:随着年龄增大,配送员的体力会减少,女性的体力少于男性的体力。另外,在此,年龄被如25岁以下、比25岁大且34岁以下、比34岁大且44岁以下、……这样地进行区分,按各区分来设定上限评价值。但是,该区分是一个例子。
配送员DB402是存储配送员的个人信息的数据库,将“配送员ID”、“姓名”、“年龄”以及“性别”相关联地进行存储。“配送员ID”表示配送员的标识符。“姓名”表示配送员的名字。“年龄”表示配送员的年龄。“性别”表示配送员的性别。
图41是表示实施方式17涉及的信息提供系统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S111中,控制部15从存储器11取得货物DB31、货物-配送路径DB41、上限DB401以及配送员DB402。
在S112中,控制部15参照配送员DB402,确定配送员的年龄和性别,参照上限DB401,设定与配送员的年龄和性别对应的上限评价值。
在此,控制部15通过参照配送员DB402,将从相应的配送员终端2发送的持有配送员终端2的配送员的配送员ID作为关键字,参照配送员DB402来确定相应的配送员的年龄和性别即可。例如,配送员DB402的配送员是年龄为38岁、性别为男性,因此,通过参照上限DB401,上限评价值被设定为8.0。
在S113中,执行处理A来决定配送路径。处理A是图8的S2~S4的处理。在S114中,控制部15判定通过S113确定的配送路径的评价值是否小于通过S112设定的上限评价值。若评价值小于上限评价值(S114:是),则通过S113确定的配送路径具有对于相应的配送员来说妥当的负荷,因此,被决定为最佳的配送路径,处理结束。
另一方面,若评价值为上限评价值以上(S114:否),则处理进入S115。在S115中,控制部15确定构成通过S113确定的配送路径的路线中的负荷最高的路线。在此,作为负荷,既可以采用由式(2)表示的货物负荷Wi,也可以采用路线负荷Di,还可以采用由Wi×Di表示的配送负荷。图6的配送路径由路线“SR0001”、“DR0001”以及“SR0002”这三个路线构成,因此,确定这些路线中的负荷最高的路线。
在S116中,控制部15从通过S113确定的配送路径中删除在通过S115确定的负荷最高的路线上位于上游侧和下游侧的目的地中的一方的目的地。该处理的详细与图33的S109相同。即,图41的流程为如下处理:删除与负荷最高的路线对应的目的地,直到配送路径的评价值成为小于与配送员的年龄和性别相应的上限评价值。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选择与年龄和性别相应的上限评价值、配送路径的评价值为上限评价值以上的情况下,目的地被删除以使得配送路径的评价值变为比上限评价值小。因此,能根据配送员的年龄提示妥当负荷的配送路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入年龄以及/或者性别等的对配送员的负荷起作用的信息,基于该信息来选择配送路径。另一方面,配送员的身体状况天天都在变化。于是,在投递开始前,使得关于配送员的身体状况进行“身体状况好”、“身体状况普通”以及“身体状况差”等的输入,也可以根据该身体状况的状态来算出配送路径。
另外,即使是在一天中,配送员的身体状况有时也变化,因此,在上午期间的配送中,在“身体状况好”的条件下选择了配送路径,但在进入下午而发生了身体状况不好的事件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设定变更为“身体状况差”这一条件来选择配送路径。由此,能够算出对日常性地变化的配送员的身体状况状态进行了考虑的配送路径。
(实施方式18)
实施方式18中,将在实施方式13中配送员还使用台车来运送货物这一情况纳入考虑来算出评价值。
图50是在实施方式18中表示服务器1的存储器11所存储的尺寸对应DB350A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尺寸对应DB350A在图35所示的尺寸对应DB350中代替“负荷系数”而具备“负荷系数(徒步)”和“负荷系数(台车)”。“负荷系数(徒步)”是配送员以徒步的方式运送货物的情况下的负荷系数,与尺寸对应DB350的“负荷系数”相同。“负荷系数(台车)”是配送员使用台车来运送货物的情况下的负荷系数。
台车(板车)具备载置货物的板部、安装于板部的背面的多个轱辘以及从板部向上侧延伸而被使用于配送员推台车的把手部等。在将从配送车取出的多个货物一并运送至多个目的地时使用台车。台车构成为把手部以相对于板部能自由转动的方式安装、能够折叠。在用配送车进行移动时,台车在折叠的状态下装载于配送车。
此外,台车也可以具备通过马达等对配送员推台车的作业进行辅助的辅助功能。进一步,台车也可以是手推车(cart)。手推车是构成为格子状的侧壁立设于板部周围的塔型的台车。
在用台车运送货物的情况下给配送员带来的肉体负荷比以徒步的方式运送货物的情况下的该肉体负荷小。因此,在尺寸对应DB350A中货物的尺寸相同的情况下,“负荷系数(台车)”的值被设定为比“负荷系数(徒步)”的值小的值。
“负荷系数(徒步)”和“负荷系数(台车)”分别是算出式(1)所示的wik时所使用的系数,被设定为随着货物的尺寸增大而变大的值。
在此,在尺寸对应DB350A中,若3边的合计值为60以下,则评价值算出部12选择0.1来作为负荷系数(台车),若3边的合计值为比60大且80以下,则评价值算出部12选择0.2来作为负荷系数(台车),若3边的合计值为比80大且120以下,则评价值算出部12选择0.4来作为负荷系数(台车),若3边的合计值为比120大且160以下,则评价值算出部12选择0.5来作为负荷系数(台车)即可。此外,在3边的合计值比160大的情况下,评价值算出部12例如选择0.5来作为负荷系数(台车)即可。
例如,参照式(1),以通过台车运送重量是αkg、尺寸是60的货物k的情况为例来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根据尺寸对应DB350A,“负荷系数(台车)”成为0.1,因此,wik通过wik=α×0.1来算出。另一方面,在通过徒步运送货物k的情况下,根据尺寸对应DB350A,“负荷系数(徒步)”成为0.5,因此,wik通过wik=α×0.5来算出。并且,评价值算出部12将这样按各货物算出的wik代入到式(1),求出第i路线上的货物负荷Wi,将货物负荷Wi代入到式(2)来算出评价值E。
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代替尺寸对应DB350A而使用图51所示的类别对应DB360A来算出wik。
图51是在实施方式18中表示服务器1的存储器11所存储的类别对应DB360A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类别对应DB360A在图36所示的类别对应DB360中代替“负荷系数”而具备“负荷系数(徒步)”和“负荷系数(台车)”。“负荷系数(徒步)”是配送员以徒步的方式运送货物的情况下的负荷系数,与类别对应DB360的“负荷系数”相同。“负荷系数(台车)”是配送员使用台车来运送货物的情况下的负荷系数。
在用台车运送货物的情况下给配送员带来的肉体负荷比以徒步的方式运送货物的情况下的该肉体负荷小。因此,在类别对应DB360A中货物的类别相同的情况下,“负荷系数(台车)”的值被设定为比“负荷系数(徒步)”的值小的值。
“负荷系数(徒步)”和“负荷系数(台车)”分别是算出式(1)所示的wik时所使用的系数,越是难以把持或者需要小心对待这样的配送员运送时的负担高的类别的货物,被设定为越大的值。
例如,参照式(1),以用台车运送重量是αkg、类别是“冷藏品”的货物k的情况为例来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根据类别对应DB360A,负荷系数(台车)成为1.2,因此,wik通过wik=α×1.2来算出。另一方面,在该货物k被以徒步的方式运送的情况下,负荷系数(徒步)成为2,因此,wik通过wik=α×2来算出。并且,评价值算出部12将这样按各货物算出的wik代入到式(1),求出第i路线上的货物负荷Wi,将货物负荷Wi代入到式(2)来算出评价值E。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对于用尺寸对应DB350A或者类别对应DB360A算出的wki,使用图52所示的高度差对应DB370A来算出路线负荷Di,并算出评价值E。
图52是在实施方式18中表示服务器1的存储器11所存储的高度差对应DB370A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高度差对应DB370A在图37所示的高度差对应DB370中代替“负荷系数”而具备“负荷系数(徒步)”和“负荷系数(台车)”。“负荷系数(徒步)”是配送员以徒步的方式运送货物的情况下的负荷系数,与高度差对应DB370的“负荷系数”相同。“负荷系数(台车)”是配送员使用台车来运送货物的情况下的负荷系数。
在用台车运送货物的情况下给配送员带来的肉体负荷比以徒步的方式运送货物的情况下的该肉体负荷小。因此,在高度差对应DB370A中高度差相同的情况下,“负荷系数(台车)”的值被设定为比“负荷系数(徒步)”的值小的值。
在此,在配送员使用台车来运送货物的情况下,在高度差对应DB370A中,若高度差为-3m以下,则评价值算出部12选择0.1来作为负荷系数,若高度差为比-3m大且0m以下,则评价值算出部12选择0.2来作为负荷系数,若高度差为比0m大且3m以下,则评价值算出部12选择0.3来作为负荷系数,若高度差比3m大,则评价值算出部12选择0.5来作为负荷系数即可。
例如,参照式(2),以在距离是100m、高度差是3m的第i路线上用台车运送货物的情况为例来进行说明。在该情况下,根据高度差对应DB370A,负荷系数(台车)成为0.3,因此,路线负荷Di通过Di=100×0.3来算出。另一方面,在该第i路线上以徒步的方式运送货物的情况下,负荷系数(徒步)成为1.5,因此,路线负荷Di通过Di=100×1.5来算出。并且,评价值算出部12将这样按各路线算出的路线负荷Di代入到式(2),算出评价值E。
在本实施方式中,代替图5所示的路线距离DB51和路线距离DB52,使用图53所示的路线距离DB51A和路线距离DB52A来算出第i路线的路线距离。
图53是表示实施方式18中的路线距离DB51A和路线距离DB52A的数据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路线距离DB51A是存储与将构成存储于配送路径DB42的配送路径信息表示的配送路径的目的地彼此相连的路线有关的信息的数据库。路线距离DB51A在图5所示的路线距离DB51中还追加了“利用台车”。“利用台车”表示是否能够在所对应的路线中利用台车。例如,第1行的路线“DR0001”能够利用台车,因此,在“利用台车”的项目记载为“可”,第2行的路线“DR0002”不能利用台车,因此,在“利用台车”的项目记载为“不可”。
路线距离DB52A是存储与将构成存储于配送路径DB42的配送路径信息表示的配送路径的投递开始场所和目的地间相连的路线有关的信息的数据库,在图5所示的路线距离DB52中还追加了“利用台车”的项目。“利用台车”的项目表示是否能够在所对应的路线中利用台车。例如,第1行的路线“SR0001”能够利用台车,因此,在“利用台车”的项目记载为“可”,第2行的路线“SR0002”不能利用台车,因此,记载为“不可”。
例如当第i路线为路线“DR0001”时,能够利用台车,因此,使用尺寸对应DB350A或者类别对应DB360A的“负荷系数(台车)”的值来算出式(1)的wik,使用高度差对应DB的“负荷系数(台车)”的值来算出式(2)的路线负荷Di。
此外,不能利用台车的路线例如是道宽度比台车的宽度窄的路线、地面软而台车难以移动的路线、包括台阶的路线以及急坡而台车难以移动的路线等。
图54是表示实施方式18涉及的信息提供系统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在S121中,服务器1的控制部15从存储器11取得货物DB31、货物-配送路径DB41、尺寸对应DB350A或者类别对应DB360A、高度差对应DB370A、路线距离DB51A以及路线距离DB52A。
在S122中,评价值算出部12提取与成为配送员以徒步的方式或者用台车一并配送的配送对象的多个货物对应的多个配送路径。在该情况下,根据多个货物DB43确定与成为配送对象的多个货物对应的货物ID,根据货物-配送路径DB41确定与货物ID对应的配送路径ID,根据配送路径DB42确定与配送路径ID对应的多个配送路径。
在S123中,评价值算出部12参照路线距离DB51A和路线距离DB52A,关于各配送路径提取能够利用台车的路线。说明所提取到的多个配送路径中的一个为图6所示的配送路径、且对该配送路径应用路线距离DB51A和路线距离DB52A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路线“SR0001”和路线“DR0001”能够利用台车,但路线“SR0002”不能利用台车,因此,路线“SR0001”和路线“DR0001”被提取出来。
在S124中,评价值算出部12参照尺寸对应DB350A或者类别对应DB360A和高度差对应DB370A,决定能够利用台车的路线的负荷系数。在图6的配送路径的例子中,关于路线“SR0001”和路线“DR0001”分别参照尺寸对应DB350A或者类别对应DB360A来取得“负荷系数(台车)”的值,并且,参照高度差对应DB370A来取得“负荷系数(台车)”的值。
在S125中,执行对通过S122提取到的多个配送路径应用了通过S124决定的负荷计数的处理A。处理A是图8的S2~S4。但是,在此,在S122中提取了多个配送路径,因此,在S2中提取多个配送路径的处理被省略,算出对于在S122中提取到的多个配送路径各自的评价值。另外,在S4中,输出按各路线表示了能否利用台车的配送路径。在此所输出的配送路径包括能够在全部路线上利用台车的路径、能够在一部分路线上利用台车的路径、在全部路线上无法利用台车的路径。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在配送路径内存在了不能利用台车的路线的情况下,未特别地提及该台车的对待,但也可以通过如下述的那样来对待台车,从而算出评价值。
例如,在图6的配送路径的例子中设为:路线“SR0001”和路线“SR0002”能够利用台车,但路线“DR0001”不能利用台车。在该情况下,当目的地“GUEST0001”处的货物的配送结束时,配送员将台车放置于那里,以徒步的方式将剩余的货物运送到目的地“GUEST0002”。并且,当目的地“GUEST0002”处的配送结束时,再次返回到目的地“GUEST0001”来取回台车,经过路线“SR0001”返回投递开始场所“S0001”即可。因此,该情况下的配送路径例如成为第1路线“SR0001”、第2路线“DR0001”、第3路线“DR0001”、第4路线“SR0001”。
当估计该情况下的评价值时,成为如下述的那样。对于第1路线“SR0001”中的货物负荷W1和路线负荷D1,算出用台车运送全部货物的情况下的货物负荷和路线负荷。对于第2路线“DR0001”中的货物负荷W2和路线负荷D2,算出以徒步的方式运送剩余货物的情况下的货物负荷和路线负荷。对于第3路线“DR0001”中的货物负荷W3和路线负荷D3,算出在还剩余的货物或者没有货物时以徒步的方式运送货物袋等的情况下的货物负荷和路线负荷。对于第4路线“SR0001”中的货物负荷W4和路线负荷D4,算出在还剩余的货物或者没有货物时以台车运送货物袋等的情况下的货物负荷。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示出了择一地使用尺寸对应DB350A和类别对应DB360A的例子,但本实施方式不限定与此,也可以使用尺寸对应DB350A和类别对应DB360A这两方。在该情况下,式(1)所示的wik如以下那样来算出即可。例如,设想用台车运送W+H+D的合计值为60、类别为冷藏品、重量为αkg的货物k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从尺寸对应DB350A确定负荷系数“0.1”,从类别对应DB360A取得负荷系数“1.2”。并且,wik通过wik=α*(0.1*1.2)或者wik=α*(0.1+1.2)来算出即可。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考虑是否用台车运送货物来算出评价值,因此,能够算出更准确地反映了配送员的肉体负荷的评价值。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哪个路线能够利用台车、在哪个路线无法利用台车进行表示的配送路径被提示给配送员,因此,配送员能够适当地使用台车来高效地配送货物。
(实施方式19)
实施方式19中,在配送员正去往多个目的地所包括的第1目的地的情况下,将表示该状况的信息通知给第1目的地的收件人。图55是表示实施方式19涉及的信息提供系统的网络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1所示的信息提供系统中还追加了用户终端4(第2信息终端的一个例子)。
用户终端4为货物的收件人的终端。用户终端4例如既可以由智能手机、移动电话以及平板终端等的便携信息终端构成,也可以由固定型的信息处理终端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服务器1在配送员为了运送货物而从配送车下车了的情况下,经由网络NT从配送员终端2取得对该状况进行表示的信息。在此,配送员终端2例如从配送车具备的GPS传感器取得配送车的位置信息,在该位置信息示出了配送车停止了预定期间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配送员已从配送车下车,向服务器1发送下车信号即可。或者,配送员终端2例如也可以代替GPS传感器的位置信息表示配送车的停止的情况或者在GPS传感器的位置信息表示配送车的停止的情况的基础上,当从配送车取得表示配送车的发动机已停止的信号时,向服务器1发送下车信号。或者,配送员终端2也可以代替上述的条件或者在上述的条件的基础上,在从配送车取得了表示配送车的门已打开或者已关闭的信号的情况下,向服务器1发送下车信号。
服务器1的控制部15当取得从配送员终端2发送的下车信号时,确定通过该下车信号表示的下车来由配送员配送的货物的一个或者多个收件人,经由通信部13向所确定的收件人的用户终端4发送表示配送员正在去送货的信息。
在此,控制部15在采用实施方式2所示的将配送车停在预先确定的投递开始场所来配送多个货物的方式的情况下,基于货物DB31和顾客DB32,提取将距投递开始场所的距离为阈值以下的场所作为目的地的货物,根据顾客DB32确定所提取到的货物的收件人即可。
另一方面,在采用实施方式3所示的配送员未掌握投递开始场所的方式的情况下,控制部15如下述的那样确定收件人即可。首先,控制部15当从配送员终端2检测到配送车的停车时,如用实施方式3说明的那样将配送车引导到预先确定的投递开始场所。接着,在控制部15检测到配送车到达了投递开始场所之后从配送员终端2取得下车信号时,控制部15使用上述的方法来确定收件人即可。
图56是在实施方式19中表示对表示配送车正去往收件人处这一情况的信息进行通知时显示于用户终端4的通知画面G56的一个例子的图。在通知画面G56中带有“投递的通知”这一标题。在该标题的下侧显示有不久就要配送货物之意的消息。在此,显示有“不久就要配送。在访问完3名客人之后将会去佐藤先生的府上。请再稍等一会儿。”这一消息。
这样,在该消息中包含了表示在配送了剩余几件货物之后会访问收件人自己的家的信息。因此,收件人能够掌握配送员会在从当前开始多长之后的时间访问自己家的大致时间。由此,收件人能够进行收取货物的准备,能够从容地收取货物,能够更切实地收取货物。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配送员从配送车下车了的情况下,配送员正在去送货这一状况被发送给货物的收件人具有的用户终端4,因此,能够防止在配送货物时收件人不在。
(配送路径的具体例)
接着,对配送路径的具体例进行说明。图42是表示配送路径RO的一个例子的图。该配送路径RO是如下配送路径:从作为投递开始场所的X地点出发,经过作为目的地的A宅和作为下一个目的地的B宅,返回X地点。
在此,向A宅配送重量4kg的货物LA,向B宅配送重量7kg的货物LB。另外,配送员在1kg的货物袋内放入货物LA和货物LB来以徒步的方式配送货物。另外,A宅的收件人的不在概率为80%,B宅的收件人的不在概率为10%。进一步,从X地点到A宅的移动成本为5,从A宅到B宅的移动成本为3,从B宅到X地点的移动成本为6。在此,移动成本表示将运送的货物纳入了考虑的配送员的负荷,例如式(2)的路线负荷Di属于移动成本。
图43是由概率性的二叉树T1表示了图42所示的配送路径RO的图。二叉树T1由如从X地点起连结A宅的路径P1、在A宅在家的情况下从A宅起连结B宅的路径P2、在A宅不在家的情况下从A宅起连结B宅的路径P3这样地与在家和不在家相应的7个路径P1~P7表示。
图44是进一步对图43所示的二叉树T1进行说明的图。如图44所示,例如A宅的不在概率为80%,因此,配送员通过路径P2的概率为20%,配送员通过路径P3的概率为80%。另外,B宅的不在概率为10%,因此,配送员通过路径P4的概率为对路径P2的概率20%乘以路径P4的概率90%而得到的18%。这样,算出配送员通过各路径的概率。
图45是进一步对图44所示的二叉树T1进行说明的图。若A宅在家,则4kg的货物LA能被投递到A宅,因此,路径P2中的配送员运送的货物的重量成为作为货物LB的7kg与货物袋的1kg之和的8kg。另一方面,若A宅不在家,则4kg的货物LA无法被投递到A宅,因此,路径P3中的配送员运送的货物的重量成为作为货物LA的4kg、货物LB的7kg以及货物袋1kg之和的12kg。另外,在路径P4中,A宅和B宅都投递了货物,因此,配送员运送的货物的重量成为货物袋的1kg。这样在路径P1~P7中分别算出配送员通过的概率和配送员运送的货物的重量。
图46是进一步对图45所示的二叉树T1进行说明的图。在此,对X地点与A宅间的路径P1间的评价值EXA进行说明。在X地点和A宅间配送员运送的货物的重量成为货物LA的4kg、货物LB的7kg以及货物袋的1kg之和。另外,X地点和A宅间的移动成本为“5”。因此,评价值EXA成为EXA=5*(4+7+1)=60。
图47是进一步对图46所示的二叉树T1进行说明的图。在此,对A宅和B宅间的评价值EAB进行说明。在路径P2中,配送员运送的货物的重量成为货物LB的7kg与货物袋的1kg之和。另外,在路径P3中配送员运送的货物的重量成为货物LA的4kg、货物LB的7kg以及货物袋的1kg之和。另外,A宅和B宅间的移动成本为“3”。因此,评价值EAB成为EAB=3*{0.2*(7+1)+0.8*(4+7+1)}=33.6。
图48是进一步对图47所示的二叉树T1进行说明的图。在此,对B宅和X地点间的评价值EBX进行说明。在路径P4中配送员运送的货物的重量成为货物袋的1kg。另外,在路径P5中配送员运送的货物的重量成为货物LB的7kg与货物袋的1kg之和。另外,在路径P6中配送员运送的货物的重量成为货物LA的4kg与货物袋的1kg之和。另外,在路径P7中配送员运送的货物的重量成为货物LA的4kg、货物LB的7kg以及货物袋的1kg之和。另外,B宅和X地点间的移动成本为“6”。因此,评价值EBX成为EAB=6*{0.18*1+0.02*(7+1)+0.72*(4+1)+0.08*(4+7+1)}=29.4。根据以上,配送路径RO的评价值EXABX成为60+33.6+29.4=123。
图49是由概率性的二叉树T2表示了与图42不同的配送路径R1的图。配送路径R1是对于图42所示的配送路径RO将A宅和B宅的配送顺序调换后的配送路径。对于二叉树T2,与A宅和B宅的顺序的调换相应地,在路径P1~P7的各个路径中配送员运送的货物的重量和配送员通过的概率与二叉树T1不同,但使用与二叉树T1相同的思路来算出货物的重量和概率。
由此,算出为评价值EXB=72、评价值EBA=17.1、评价值EAX=24.5。并且,配送路径RO的评价值XBAX被算出为72+17.1+24.5=113.6。
根据该结果,在对配送路径RO和配送路径R1进行了比较的情况下可知:两者都为通过相同的目的地的配送路径,但配送路径R1的评价值EXBAX小于配送路径RO的评价值EXABX,配送路径R1是配送员的负担小的配送路径。因此,在该情形中,配送路径R1被确定最佳的配送路径,并被通知给配送员。
(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评价值来确定了最佳的配送路径,但本公开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用其他指标来确定最佳的配送路径。
另外,高度差对应DB370的高度差也可以作为表示第1配送路径信息所包含的道路状况的信息来进行处理。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示配送员以徒步的方式运送货物的情况下的高效的配送路径,因此,在实现配送员的运送业务的高效化这一方面是有用的。
Claims (27)
1.一种信息提供方法,
信息提供系统的计算机,
从存储器取得第1货物信息和第1配送路径信息,所述第1货物信息表示多个货物各自的大小或者重量,所述第1配送路径信息表示多个第1配送路径,所述多个第1配送路径分别从投递开始场所开始、经过所述多个货物应被配送的多个目的地、并在所述投递开始场所结束,
基于所述第1货物信息和所述第1配送路径信息,算出所述多个第1配送路径各自的评价值,
基于所述算出的多个评价值,从所述多个第1配送路径中确定最佳的第1配送路径,
向第1信息终端输出表示所述确定的第1配送路径的信息,
所述确定的第1配送路径被显示于所述第1信息终端的显示器,
配送员沿着所述确定的第1配送路径向所述多个目的地配送所述多个货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提供方法,
各个评价值表示所述配送员的肉体负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提供方法,
每当所述配送员将所述货物送达所述目的地时,所述多个货物中的剩余的所述货物的大小或者重量的合计变小这一状况被反映于各个评价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提供方法,
各个评价值以多个路线各自的配送负荷的总和来算出,所述多个路线包括从所述投递开始场所起依次连结了所述多个目的地时的将所述投递开始场所和所述目的地之间相连的路线以及将所述目的地之间相连的路线,
所述配送负荷由与在第i个的第i路线上配送的1个以上的货物的重量相应的货物负荷和与所述第i路线的距离或者移动时间相应的路线负荷之积来表示,i为0以上的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提供方法,
所述第1配送路径信息包括所述多个第1配送路径的距离、所述多个第1配送路径的移动时间以及所述多个第1配送路径的道路状况中的至少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提供方法,
所述货物负荷由对所述配送员用所述第i路线配送的各所述货物的重量和各所述货物的第1负荷系数进行乘法运算而得到的值的总和来表示,
所述第1负荷系数被设定为随着所述货物的大小增大而变大的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提供方法,
所述货物负荷根据是否使用台车而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提供方法,
所述第1配送路径信息包括与能否使用所述台车有关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提供方法,
所述第1配送路径信息包括所述配送员使用所述台车的第1路线和所述配送员不使用所述台车的第2路线。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提供方法,
所述货物负荷由对所述配送员用所述第i路线运送的各所述货物的重量和各所述货物的第2负荷系数进行乘法运算而得到的值的总和来表示,
所述第2负荷系数被设定为与所述货物的类别相应的值。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提供方法,
所述第1配送路径信息包括各所述路线的距离和各所述路线的高度差,
所述路线负荷由对所述第i路线的距离和第3负荷系数进行乘法运算而得到的值的总和来表示,
所述第3负荷系数被设定为随着所述高度差在上坡方向上增大而变大的值。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提供方法,
所述第1配送路径信息包括各所述路线的距离和各所述路线上的所述配送员的心率的平均增加率,
所述路线负荷由对所述第i路线的距离和第4负荷系数进行乘法运算而得到的值的总和来表示,
所述第4负荷系数被设定为随着所述心率的平均增加率增大而变大的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提供方法,
所述第1货物信息包括所述多个货物各自的配送去处,
基于所述第1货物信息,从所述多个配送去处中提取距所述投递开始场所的距离为阈值以下的多个配送去处,
各个评价值针对包括所提取到的所述多个配送去处来作为所述多个目的地的多个第1配送路径分别来算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提供方法,
从所述存储器进一步取得将多个投递开始场所的候选和位置相关联地存储的投递开始场所信息,
进一步取得所述配送员的当前地,
进一步从所述多个投递开始场所的候选中将相对于所述配送员的当前地最近的投递开始场所的候选决定为所述投递开始场所。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息提供方法,
在经由网络从所述第1信息终端取得了表示未能将配送员的配送车停在所述投递开始场所的信息的情况下,
进一步从多个投递开始场所的候选中将相对于所述配送员的当前地次近的投递开始场所的候选决定为所述投递开始场所。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信息提供方法,
表示未能将配送员的配送车停在所述投递开始场所的信息包含未能停车的理由。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提供方法,
在完成了将配送员的配送车停在所述投递开始场所的情况下,进一步经由网络从所述第1信息终端取得与所述投递开始场所的好坏有关的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提供方法,
在经由网络从所述第1信息终端取得了表示所述配送员访问了所述多个目的地所包括的第1目的地时所述第1目的地的第1收件人不在的信息的情况下,
从所述存储器取得多个第2配送路径信息,所述多个第2配送路径信息表示从所述第1目的地起依次连结剩余的目的地、并返回所述投递开始场所的多个第2配送路径,
基于所述第1货物信息和所述多个第2配送路径信息,算出所述多个第2配送路径各自的评价值,
基于所述算出的多个评价值,从所述多个第2配送路径中确定最佳的第2配送路径,
向所述第1信息终端输出表示所确定的所述第2配送路径的信息,
所确定的所述第2配送路径被显示于所述第1信息终端的显示器。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提供方法,
从所述存储器读出表示分别与所述多个目的地对应的过去的再配送的比例的历史记录信息,
所述多个第1配送路径各自的评价值基于所述历史记录信息来算出。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提供方法,
在经由网络从所述第1信息终端取得了表示所述配送员访问了所述多个目的地所包括的第1目的地时配送所述多个货物所包括的第1货物、且收取了第2货物的信息的情况下,
经由网络从所述第1信息终端取得与所述第2货物的大小或者重量有关的第2货物信息,
从所述存储器取得多个第2配送路径信息,所述多个第2配送路径信息表示从所述第1目的地起依次连结剩余的目的地、并返回所述投递开始场所的多个第2配送路径,
基于所述第1货物信息、第2货物信息以及所述多个第2配送路径信息,算出所述多个第2配送路径各自的评价值,
基于所述算出的多个评价值,从所述多个第2配送路径中确定最佳的第2配送路径,
向所述第1信息终端输出表示所确定的所述第2配送路径的信息,
所确定的所述第2配送路径被显示于所述第1信息终端的显示器。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提供方法,
在预先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表示所述配送员在所述多个目的地所包括的第1目的地配送所述多个货物所包括的第1货物、且收取第2货物的信息的情况下,
从所述存储器取得与所述第2货物的大小或者重量有关的第2货物信息,
所述多个第1配送路径各自的评价值基于所述第1货物信息和所述第2货物信息来算出。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提供方法,
从所述第1信息终端取得表示所述配送员从配送车下车了这一状况的信息,
向所述多个目的地所包括的第1目的地的收件人具有的第2信息终端输出表示所述配送员正去往所述第1目的地的信息,
表示所述配送员正去往所述第1目的地的信息被显示于所述第2信息终端的显示器。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提供方法,
所述第1配送路径信息包括所述多个第1配送路径各自的距离,
从所述存储器取得上限距离信息,所述上限距离信息包括所述配送员的徒步的第1上限距离和比所述第1上限距离小的第2上限距离,
在经由网络取得了表示坏天气的信息的情况下,设定所述第2上限距离,
在所述确定的第1配送路径的距离为所述第2上限距离以上的情况下,删除所述第1配送路径所包括的所述目的地,以使得所述第1配送路径的距离变为比所述第2上限距离短。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提供方法,
从所述存储器取得与所述配送员的年龄或者性别相应的上限评价值,
在所述确定的第1配送路径的评价值为所述上限评价值以上的情况下,删除所述第1配送路径所包括的目的地,以使得所述第1配送路径的评价值变为比所述上限评价值小。
25.一种信息提供方法,
信息提供系统的计算机,
从存储器取得第1货物信息和第1配送路径信息,所述第1货物信息表示多个货物各自的大小或者重量,所述第1配送路径信息表示多个第1配送路径,所述多个第1配送路径分别从投递开始场所开始、经过所述多个货物应被配送的多个目的地、并在所述投递开始场所结束,
基于所述第1货物信息和所述第1配送路径信息,从所述多个第1配送路径中确定最佳的第1配送路径,
向信息终端输出表示所述确定的第1配送路径的信息,
所述确定的第1配送路径被显示于所述信息终端的显示器,
配送员沿着所述确定的第1配送路径向所述多个目的地配送所述多个货物。
26.一种信息提供系统,包括:
存储器,其存储第1货物信息和第1配送路径信息,所述第1货物信息表示多个货物各自的大小或者重量,所述第1配送路径信息表示多个第1配送路径,所述多个第1配送路径分别从投递开始场所开始、经过所述多个货物应被配送的多个目的地、并在所述投递开始场所结束;
评价值算出部,其基于所述第1货物信息和所述第1配送路径信息,算出所述多个第1配送路径各自的评价值;
配送路径确定部,其基于所述算出的多个评价值,从所述多个第1配送路径中确定最佳的第1配送路径;以及
通信部,其向信息终端输出表示所述确定的第1配送路径的信息,
所述信息终端将所述确定的第1配送路径显示于显示器,
配送员沿着所述确定的第1配送路径向所述多个目的地配送所述多个货物。
27.一种信息提供系统,具备:
存储器,其存储第1货物信息和第1配送路径信息,所述第1货物信息表示多个货物各自的大小或者重量,所述第1配送路径信息表示多个第1配送路径,所述多个第1配送路径分别从投递开始场所开始、经过所述多个货物应被配送的多个目的地、并在所述投递开始场所结束;
配送路径确定部,其基于所述第1货物信息和所述第1配送路径信息,从所述多个第1配送路径中确定最佳的第1配送路径;以及
通信部,其向信息终端输出表示所述确定的第1配送路径的信息,
所述信息终端将所述确定的第1配送路径显示于显示器,
配送员沿着所述确定的第1配送路径向所述多个目的地配送所述多个货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122084 | 2018-06-27 | ||
JP2018-122084 | 2018-06-27 | ||
JP2019-014658 | 2019-01-30 | ||
JP2019014658 | 2019-01-30 | ||
PCT/JP2019/020657 WO2020003832A1 (ja) | 2018-06-27 | 2019-05-24 | 情報提供方法及び情報提供システ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020726A true CN112020726A (zh) | 2020-12-01 |
CN112020726B CN112020726B (zh) | 2024-06-21 |
Family
ID=68985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27278.9A Active CN112020726B (zh) | 2018-06-27 | 2019-05-24 | 信息提供方法以及信息提供系统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10035064A1 (zh) |
JP (2) | JP7413260B2 (zh) |
CN (1) | CN112020726B (zh) |
WO (1) | WO2020003832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01592A (zh) * | 2021-02-09 | 2021-05-14 | 北京橙心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规划配送路径的方法和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IL252151A0 (en) | 2017-05-07 | 2017-07-31 | Fainzilber Michael | Treatment of stress disorders |
US11495030B1 (en) * | 2019-12-12 | 2022-11-08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reating an occupancy map based on an objective function |
JP6779396B1 (ja) * | 2020-01-30 | 2020-11-04 | アスクル株式会社 | 配達支援方法、配達支援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GB2592066A (en) * | 2020-02-17 | 2021-08-18 | Ford Global Tech Llc | Delivery optimisation |
JP7500223B2 (ja) * | 2020-02-27 | 2024-06-17 | 株式会社東芝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
EP4131099A4 (en) * | 2020-03-27 | 2024-02-21 | Pioneer Corporatio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AND INFORMATION MEDIUM |
JP7368311B2 (ja) * | 2020-05-21 | 2023-10-24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US20220044198A1 (en) * | 2020-08-10 | 2022-02-10 | Here Global B.V.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load selection and parking calculation for last mile delivery |
US11619512B1 (en) * | 2021-02-25 | 2023-04-04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Device for presenting augmented delivery routes |
US12045767B1 (en) | 2021-02-25 | 2024-07-23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for determining and augmenting delivery routes |
WO2023038590A1 (en) * | 2021-04-23 | 2023-03-16 | D Fast Dagitim Hizmetleri Ve Lojistik Anonim Sirketi | A method that enables receiving shipments from customers during cargo distribution |
JP7480746B2 (ja) | 2021-05-14 | 2024-05-10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物流システム、物流ロボット、及び物流ロボット制御方法 |
CN113393055B (zh) * | 2021-07-05 | 2023-07-25 | 苏州清研捷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货车导航沿途限行数据的预处理及使用方法 |
JP7179221B1 (ja) * | 2021-07-16 | 2022-11-2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
CN118541740A (zh) * | 2022-01-21 | 2024-08-23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运行路径更新装置、运行路径更新方法以及运行路径更新程序 |
JP7234452B1 (ja) | 2022-11-02 | 2023-03-07 | 株式会社セブン&アイ・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 配送管理装置、配送管理方法及び配送管理プログラム |
WO2024142156A1 (ja) * | 2022-12-26 | 2024-07-04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
WO2024176350A1 (ja) * | 2023-02-21 | 2024-08-29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管理装置、管理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601592A (en) * | 1978-05-31 | 1981-11-04 | Tamkin M R | Distributing and sorting apparatus |
EP0575943A1 (en) * | 1992-06-23 | 1993-12-29 |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Route search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
JPH07200903A (ja) * | 1993-12-28 | 1995-08-04 | Toshiba Corp | 配送ルート設定システム |
JP2008303047A (ja) * | 2007-06-11 | 2008-12-18 | Aikoku Alpha Corp | 荷役物運搬機の導入評価システム |
JP2011180005A (ja) * | 2010-03-02 | 2011-09-15 | Saxa Inc | 目的地案内装置、目的地案内システム、サーバ装置および目的地案内方法 |
CN102496096A (zh) * | 2011-11-25 | 2012-06-13 | 深圳市赛格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的物流调度系统和方法 |
CN104881710A (zh) * | 2015-05-11 | 2015-09-02 | 浙江大学 | 一种基于车辆自组网的城市快递配送方法 |
JP2016157169A (ja) * | 2015-02-23 | 2016-09-01 | 南洋アスピレ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 配送状況管理サービスを提供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ならびにそれに用いられるサーバおよびシステム |
CN106779173A (zh) * | 2016-11-25 | 2017-05-31 | 浙江工业大学 | 一种物流配送车辆路径优化方法 |
CN106779529A (zh) * | 2016-11-23 | 2017-05-31 | 合肥壹客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商品货物配送方法及系统 |
CN106920053A (zh) * | 2015-12-25 | 2017-07-04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对配送点的配送运力进行分配的方法以及装置 |
CN107274033A (zh) * | 2017-06-29 | 2017-10-20 | 安徽电信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简便易行的动态配送路径优化方法 |
WO2018021027A1 (ja) * | 2016-07-29 | 2018-02-01 | ダイムラー・アクチェ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 電気トラックの走行ルート選定システム、電気トラックの走行ルート選定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271081A (ja) * | 1998-03-24 | 1999-10-05 | Fujitsu Ten Ltd | 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 |
JP2003141222A (ja) * | 2001-10-22 | 2003-05-16 | Internatl Business Mach Corp <Ibm> | 配送計画を作成する方法、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 |
JP2004026344A (ja) | 2002-06-21 | 2004-01-29 | Toyota Motor Corp | 作業者が分担する部品群の決定装置 |
US8630958B2 (en) * | 2011-06-03 | 2014-01-14 | Cardinal Optimization,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vehicle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routing solutions |
US11164141B1 (en) * | 2013-02-07 | 2021-11-02 | United Parcel Service Of America,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ynchronized delivery |
US10467580B1 (en) * | 2013-08-12 | 2019-11-05 | United Parcel Service Of America, Inc. |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generating logistics zones |
US20170262803A1 (en) * | 2016-03-14 | 2017-09-14 | United Parcel Service Of America, Inc. | Determining estimated pick-up/delivery windows using clustering |
SG11201901488YA (en) * | 2016-09-09 | 2019-03-28 | Hitachi Transport System Ltd | Evaluation device, evaluation method, and evaluation program |
-
2019
- 2019-05-24 WO PCT/JP2019/020657 patent/WO2020003832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05-24 JP JP2020527291A patent/JP7413260B2/ja active Active
- 2019-05-24 CN CN201980027278.9A patent/CN112020726B/zh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10-19 US US17/073,456 patent/US20210035064A1/en active Pending
-
2023
- 2023-10-24 JP JP2023182702A patent/JP2023175016A/ja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601592A (en) * | 1978-05-31 | 1981-11-04 | Tamkin M R | Distributing and sorting apparatus |
EP0575943A1 (en) * | 1992-06-23 | 1993-12-29 |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Route search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
JPH07200903A (ja) * | 1993-12-28 | 1995-08-04 | Toshiba Corp | 配送ルート設定システム |
JP2008303047A (ja) * | 2007-06-11 | 2008-12-18 | Aikoku Alpha Corp | 荷役物運搬機の導入評価システム |
JP2011180005A (ja) * | 2010-03-02 | 2011-09-15 | Saxa Inc | 目的地案内装置、目的地案内システム、サーバ装置および目的地案内方法 |
CN102496096A (zh) * | 2011-11-25 | 2012-06-13 | 深圳市赛格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的物流调度系统和方法 |
JP2016157169A (ja) * | 2015-02-23 | 2016-09-01 | 南洋アスピレ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 配送状況管理サービスを提供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ならびにそれに用いられるサーバおよびシステム |
CN104881710A (zh) * | 2015-05-11 | 2015-09-02 | 浙江大学 | 一种基于车辆自组网的城市快递配送方法 |
CN106920053A (zh) * | 2015-12-25 | 2017-07-04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对配送点的配送运力进行分配的方法以及装置 |
WO2018021027A1 (ja) * | 2016-07-29 | 2018-02-01 | ダイムラー・アクチェ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 電気トラックの走行ルート選定システム、電気トラックの走行ルート選定方法 |
CN106779529A (zh) * | 2016-11-23 | 2017-05-31 | 合肥壹客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商品货物配送方法及系统 |
CN106779173A (zh) * | 2016-11-25 | 2017-05-31 | 浙江工业大学 | 一种物流配送车辆路径优化方法 |
CN107274033A (zh) * | 2017-06-29 | 2017-10-20 | 安徽电信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简便易行的动态配送路径优化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陈欢, 新余学院学报, vol. 18, no. 1, pages 78 - 80 * |
麻存瑞;柏;赵欣苗;曾玮;: "快递配送车辆路径优化研究",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no. 04, 15 August 2017 (2017-08-15)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01592A (zh) * | 2021-02-09 | 2021-05-14 | 北京橙心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规划配送路径的方法和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3175016A (ja) | 2023-12-08 |
JP7413260B2 (ja) | 2024-01-15 |
US20210035064A1 (en) | 2021-02-04 |
CN112020726B (zh) | 2024-06-21 |
JPWO2020003832A1 (ja) | 2021-08-12 |
WO2020003832A1 (ja) | 2020-01-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020726B (zh) | 信息提供方法以及信息提供系统 | |
KR102313169B1 (ko) | 모듈러 캠프 분류 및 다이내믹 로딩 레이아웃 생성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 |
JP4012622B2 (ja) | 電子タグを用いた貨物情報管理方法および貨物管理システム | |
TW202139091A (zh) | 用於出勤者指派的方法及電腦實施系統 | |
TW202038153A (zh) | 電腦實施系統、電腦實施方法及用於出勤者指派的系統 | |
JP2010039961A (ja) | 配送業務支援システム、配送予測時間算出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US11551183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exceptions to orders collected by autonomous vehicles | |
CN110536834A (zh) | 电池安装系统、电池安装方法及程序 | |
KR102047048B1 (ko) | IoT 기반의 물류배송방법 | |
US11783281B2 (en) | System and methods for self-adjusting electronic reconciliation of a contribution amount and delivery value | |
JP2013543123A (ja) | ルートプランニング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 |
TW202329001A (zh) | 用於將物件指派給揀貨員的電腦化系統以及方法 | |
JPH09110137A (ja) | 輸送管理装置 | |
KR101553674B1 (ko) | 지하철을 이용한 물품 배송 시스템 | |
TWI837449B (zh) | 用於包裹遞送的電腦化系統以及電腦實行方法 | |
JP3516606B2 (ja) | 輸送計画作成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 |
JP4040580B2 (ja) | 運行管理サーバおよび運行管理プログラム | |
JP2000028381A (ja) | 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 | |
US12056640B1 (en) | Item tracking within a facility | |
TW202203107A (zh) | 用於包裹遞送的電腦實行系統以及方法 | |
JP7248613B2 (ja) | 配送計画立案装置、及び配送計画立案方法 | |
JP4135000B2 (ja) | 電子タグを用いた貨物情報管理方法 | |
Olejarz | An Assessment of the Use of Autonomous Ground Vehicles for Last-Mile Parcel Delivery | |
İndap | E-Ticaret Lojistiğinde Kargo Şirketlerinin Konumu ve Rekabet Güçlerini Geliştirecek Yenilikçi Çözüm Önerileri | |
TWI855347B (zh) | 用於包裹遞送的電腦實行方法以及電腦實行系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Applicant after: Panasonic Hol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