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09565A - 作业车 - Google Patents

作业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09565A
CN112009565A CN202010980468.7A CN202010980468A CN112009565A CN 112009565 A CN112009565 A CN 112009565A CN 202010980468 A CN202010980468 A CN 202010980468A CN 112009565 A CN112009565 A CN 1120095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case
arm
shaft
side mounting
moun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8046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西哲平
儿岛祥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bo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bo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bota Corp filed Critical Kubota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098046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095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0095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95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 Steering-Linkage Mechanisms And Four-Wheel Steering (AREA)

Abstract

一种作业车,具有配设在变速箱(3)底部的臂支轴(45),该臂支轴对连接杆臂(44)进行摆动操作,通过使在变速箱(3)内设置于转向轴(41)的下部的小齿轮(42)与在变速箱(3)内设置于臂支轴(45)的转向齿轮(46)啮合,从而使旋转轴(41)与臂支轴(45)进行联动,并且,转向轴(41)通过下部第1轴承部(43d)和上部第1轴承部(43u)而支承在夹着小齿轮(42)的上下两个位置上,下部第1轴承部(43d)设在小齿轮(42)的下侧,上部第1轴承部(43u)在变速箱(3)内空间的下部设在小齿轮(42)的上侧。采用本发明,可提高转向轴与连接杆臂之间的动力传递构造的耐久性。

Description

作业车
本申请是下述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申请号:201510044073.5
申请日:2015年01月28日
发明名称:作业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业车,其具有转向轴和连接杆臂,转向轴以其下端侧插入在变速箱内的状态而被支承;连接杆臂配备在变速箱的下侧。
背景技术
如上所述,作为转向轴和连接杆臂被支承在变速箱内的作业车,已知有如下[1]所述的技术。
[1]即,在变速箱内,转向轴的上端侧由固定在变速箱上部的扭矩发生器支承,转向轴的下端侧由装备在变速箱底壁上的滚珠轴承支承。
并且构成为,在由滚珠轴承支承的部位的稍许上方位置,转向轴所具有的小齿轮和与连接杆臂一体转动的旋转轴所具有的扇形齿轮啮合。利用该小齿轮与扇形齿轮的啮合,转向轴的旋转就传递到连接杆臂上(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在该作业车中,与连接杆臂一体转动的臂支轴的下端侧由装备在变速箱底壁上的滚珠轴承支承,臂支轴的上端侧在扇形齿轮的上侧由滚珠轴承支承在从变速箱的横侧壁伸出的支承部分上(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25528号公报(段落“0043、0044”,图8、图9)
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作业车中,转向轴的下端侧由滚珠轴承精度良好地支承。
但是,在上端侧,从小齿轮与扇形齿轮的啮合处至上端侧的支承部位的距离变长,花键轴有可能稍微产生挠曲。或者,因为转向轴通过花键嵌合等可装拆的连结构造支承于扭矩发生器的输出轴,在该支承构造部分产生松动,因而花键轴有可能稍微产生倾斜。
如此,当因为花键轴的挠曲或松动而使花键轴的上部侧相对下部侧稍微倾倒时,在小齿轮与扇形齿轮的啮合部位,小齿轮和扇形齿轮上有可能容易产生不均匀磨损而成为耐久性下降的要因,这一点有改进的余地。
另外,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作业车中,与连接杆臂一体转动的臂支轴的下端侧和上端侧都由滚珠轴承支承,因此,在能良好稳定地支承臂支轴这一点上是有用的。但是,在这种构造中,对臂支轴的上端侧进行支承的滚珠轴承的支承部分,是从变速箱的横侧壁伸出的结构,因此,当从变速箱的底部侧安装臂支轴时,臂支轴有时从下侧敲入。在该情况下,由于对从变速箱的横侧壁伸出的滚珠轴承的支承部分作用有较大的冲击负荷,因此,有为了提高该支承部分的强度而增大变速箱重量的倾向,这一点有改进的余地。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作业车,可提高转向轴与连接杆臂之间的动力传递构造的耐久性。
本发明在避免变速箱重量的增大化的同时能提高连接杆臂的臂支轴的上端侧支承部分的支承强度。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技术方案1]
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本发明的作业机的技术方案是,具有:转向轴,该转向轴以下端侧插入变速箱内的状态配设;连接杆臂,该连接杆臂配备在所述变速箱的下侧;以及臂支轴,该臂支轴配设在所述变速箱的底部,并对所述连接杆臂进行摆动操作,构成为,通过使在所述变速箱内设置于所述转向轴的下部的小齿轮和在所述变速箱内设置于所述臂支轴的转向齿轮啮合,从而使所述转向轴与所述臂支轴进行联动,并且,所述转向轴通过下部第1轴承部和上部第1轴承部而被支承在夹着所述小齿轮的上下两个位置上,所述下部第1轴承部设在所述小齿轮的下侧,所述上部第1轴承部在所述变速箱内空间的下部设在所述小齿轮的上侧。
[技术方案1的作用及效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1的结构,转向轴由设在小齿轮下侧的下部第1轴承部和在变速箱内空间的下部设在所述小齿轮上侧的上部第1轴承部支承。即,在变速箱内空间的下部,在夹着小齿轮的上下两个位置支承有转向轴。由此,转向轴成为在接近小齿轮与扇形齿轮的啮合部位的上下两个位置其水平方向的位置被限制的状态。
因此,因在与扇形齿轮的啮合部位产生的负荷等而在转向轴上产生挠曲的可能性就减少,另外,转向轴的上部即使是多多少少有松动的支承构造,小齿轮的位置也精度良好地被保持。由此,小齿轮和扇形齿轮产生不均匀磨损的可能性减少,具有可获得提高转向轴与连接杆臂之间的动力传递构造的耐久性的优点。
[技术方案2]
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所述上部第1轴承部支承在从所述变速箱的箱壁伸出的轴侧安装部上。
[技术方案2的作用及效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2的结构,由于上部第1轴承部支承在从变速箱的箱壁伸出的轴侧安装部上,因此,可有效利用变速箱的箱壁自身的强度,在夹着小齿轮的上下两个位置牢固地支承转向轴。
因此,具有可用简单的构造而牢固地构成上部第1轴承部的支承构造的优点。
[技术方案3]
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所述轴侧安装部横跨所述变速箱的前壁和横壁地形成。
[技术方案3的作用及效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3的结构,由于从变速箱的箱壁伸出的轴侧安装部横跨变速箱的前壁和横壁地形成,因此,具有用简单的构造而容易牢固地保证该轴侧安装部对于箱壁的安装强度的优点。
[技术方案4]
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所述变速箱构成为可开闭,具有在左右方向的一端侧形成有开口部的箱状的箱主体部、以及将所述开口部予以封闭的盖状箱部,所述轴侧安装部设置于所述箱主体部。
[技术方案4的作用及效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4的结构,由于不是在盖状箱部上而是在箱状的箱主体上具有轴侧安装部,因此,容易将轴侧安装部自身形成得较大,并且,可将该轴侧安装部设成起到箱状的箱主体部的加强肋的作用。因此,具有用简单的构造而容易构成具有轴侧安装部的变速箱的优点。
[技术方案5]
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在所述变速箱的底壁上形成有所述转向轴的插拔用的底部开口,在该底部开口设有所述下部第1轴承部。
[技术方案5的作用及效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5的结构,通过将转向轴的插拔用的底部开口用作为下部第1轴承部的安装部,从而具有可获得下部第1轴承部的安装构造简单化的优点。
[技术方案6]
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所述下部第1轴承部构成为可从下方侧相对于所述底部开口装拆,该下部第1轴承部的内径形成得比所述小齿轮的外径小,该下部第1轴承部的外径形成得比所述小齿轮的外径大。
[技术方案6的作用及效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6的结构,由于下部第1轴承部的内径形成得比小齿轮的外径小,下部第1轴承部的外径形成得比所述小齿轮的外径大,因此,可利用该下部第1轴承部来获得小齿轮向下方侧的止脱,并且,卸下下部第1轴承部,转向轴也可与小齿轮一起进行装拆。
因此,具有可容易地对转向轴及小齿轮进行装拆操作的优点。
[技术方案7]
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所述上部第1轴承部形成为,该上部第1轴承部的外径比所述底部开口的内径小。
[技术方案7的作用及效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7的结构,通过卸下下部第1轴承部,从而上部第1轴承部也可从底部开口装拆。
因此,可在转向轴的小齿轮的上下两侧,预先安装轴承部,在这样的状态下,从底部开口装拆转向轴,具有方便容易地进行转向轴及上下的轴承部的装拆操作的优点。
[技术方案8]
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所述臂支轴由设置在所述转向齿轮的上侧的上部第2轴承部枢支,该上部第2轴承部支承在设于所述变速箱的横壁的臂侧安装部上。
[技术方案8的作用及效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8的结构,由于上部第2轴承部支承在设于变速箱的横壁的臂侧安装部上,因此,可有效利用变速箱的箱壁自身的强度,牢固地支承配设在变速箱的底部的臂支轴。因此,具有用简单的构造而牢固地构成上部第2轴承部的支承构造的优点。
[技术方案9]
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从所述变速箱的箱壁伸出的轴侧安装部与所述臂侧安装部通过中间连接部而互相连结成一体,所述中间连接部位于该轴侧安装部与臂侧安装部之间。
[技术方案9的作用及效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9的结构,轴侧安装部与所述臂侧安装部通过中间连接部而连结成一体,由此,具有进一步可提高支承在轴侧安装部上的转向轴、以及支承在所述臂侧安装部上的臂支轴的支承强度的优点。
[技术方案10]
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所述中间连接部从所述变速箱的横壁内表面突出形成为肋状。
[技术方案10的作用及效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10的结构,具有可利用从变速箱的横壁内表面突出形成的肋状的部件简单地构成中间连接部的优点。
[技术方案11]
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由所述轴侧安装部、所述臂侧安装部和所述中间连接部构成轴承安装部,该轴承安装部的相当于所述转向轴周边的所述轴侧安装部及相当于所述臂支轴周边的所述臂侧安装部,在俯视时相比于所述中间连接部而沿左右方向形成为宽幅。
[技术方案11的作用及效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11的结构,由于对转向轴和臂支轴进行支承的轴侧安装部及臂侧安装部在俯视时的左右方向宽度,比中间连接部的左右方向宽度宽,因此,左右方向的突出长度短的中间连接部,整体紧凑,而且由于突出长度短,容易牢固地保持对于上下方向的负荷的支承强度。
因此,具有这样的优点:从变速箱的箱壁突出的突出长度短的中间连接部,不仅在前后的轴侧安装部及臂侧安装部的前后方向,而且在上下方向也可牢固地进行支承。
[技术方案12]
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所述转向轴的上端侧与动力转向装置的输出轴连结,所述动力转向装置设在所述变速箱的上侧。
[技术方案12的作用及效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12的结构,具有这样的优点:与转向轴的连结部位是否存在多多少少的松动等无关,可稳定地进行转向轴对于动力转向装置的输出轴的支承。
[技术方案13]
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具有:转向轴,该转向轴以下端侧插入变速箱内的状态配设;连接杆臂,该连接杆臂配备在所述变速箱的下侧;以及臂支轴,该臂支轴配设在所述变速箱的底部,并对所述连接杆臂进行摆动操作,构成为,通过使在所述变速箱内设置于所述转向轴的下部的小齿轮和在所述变速箱内设置于所述臂支轴的转向齿轮啮合,从而使所述转向轴与所述臂支轴进行联动,并且,所述转向轴通过下部第1轴承部和上部第1轴承部而支承在夹着所述小齿轮的上下两个位置上,所述下部第1轴承部设在所述小齿轮的下侧,所述上部第1轴承部在所述变速箱内空间的下部设在所述小齿轮的上侧,所述上部第1轴承部支承在从所述变速箱的箱壁伸出的轴侧安装部上,在所述变速箱的底壁上形成有所述转向轴的插拔用的底部开口,在该底部开口设有所述下部第1轴承部,所述下部第1轴承部构成为,可从下方侧相对于所述底部开口装拆,该下部第1轴承部的内径形成得比所述小齿轮的外径小,该下部第1轴承部的外径形成得比所述小齿轮的外径大,所述上部第1轴承部形成为,该上部第1轴承部的外径比所述底部开口小。
[技术方案13的作用及效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13的结构,能获得与前述技术方案1、2、5、6及7相同的作用及效果。
[技术方案14]
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具有:转向轴,该转向轴以下端侧插入变速箱内的状态配设;连接杆臂,该连接杆臂配备在所述变速箱的下侧;以及臂支轴,该臂支轴配设在所述变速箱的底部,并对所述连接杆臂进行摆动操作,构成为,通过使在所述变速箱内设置于所述转向轴的下部的小齿轮和在所述变速箱内设置于所述臂支轴的转向齿轮啮合,从而使所述转向轴与所述臂支轴进行联动,并且,所述转向轴通过下部第1轴承部和上部第1轴承部而支承在夹着所述小齿轮的上下两个位置上,所述下部第1轴承部设在所述小齿轮的下侧,所述上部第1轴承部在所述变速箱内空间的下部设在所述小齿轮的上侧,所述上部第1轴承部支承在轴侧安装部上,该轴侧安装部横跨所述变速箱的前壁和横壁地形成,所述臂支轴由设置在所述转向齿轮的上侧的上部第2轴承部枢支,该上部第2轴承部支承在设于所述变速箱的横壁的臂侧安装部上,所述轴侧安装部与所述臂侧安装部通过中间连接部而互相连结成一体,所述中间连接部位于该轴侧安装部与所述臂侧安装部之间。
[技术方案14的作用及效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14的结构,能获得与前述技术方案1、2、3、8及9相同的作用及效果。
[技术方案15]
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具有:转向轴,该转向轴以下端侧插入变速箱内的状态配设;连接杆臂,该连接杆臂配备在所述变速箱的下侧;以及臂支轴,该臂支轴配设在所述变速箱的底部,并对所述连接杆臂进行摆动操作,构成为,通过使在所述变速箱内设置于所述转向轴的下部的小齿轮和在所述变速箱内设置于所述臂支轴的转向齿轮啮合,从而使所述转向轴与所述臂支轴进行联动,并且,所述转向轴通过下部第1轴承部和上部第1轴承部而支承在夹着所述小齿轮的上下两个位置上,所述下部第1轴承部设在所述小齿轮的下侧,所述上部第1轴承部在所述变速箱内空间的下部设在所述小齿轮的上侧,所述变速箱构成为可开闭,具有在左右方向的一端侧形成有开口部的箱状的箱主体部、以及将所述开口部予以封闭的盖状箱部,所述上部第1轴承部支承在轴侧安装部上,所述轴侧安装部横跨所述箱主体部的前壁和横壁地形成,所述臂支轴由设置在所述转向齿轮的上侧的上部第2轴承部枢支,该上部第2轴承部支承在设于所述箱主体部的横壁的臂侧安装部上,所述轴侧安装部与所述臂侧安装部通过中间连接部而互相连结成一体,所述中间连接部位于该轴侧安装部与所述臂侧安装部之间。
[技术方案15的作用及效果]
根据上述技方案15的结构,能获得与前述技术方案1、2、3、4、8及9相同的作用及效果。
[技术方案16]
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具有:转向轴,该转向轴以下端侧插入变速箱内的状态配设;连接杆臂,该连接杆臂配备在所述变速箱的下侧;以及臂支轴,该臂支轴配设在所述变速箱的底部,并对所述连接杆臂进行摆动操作,构成为,通过使在所述变速箱内设置于所述转向轴的下部的小齿轮和在所述变速箱内设置于所述臂支轴的转向齿轮啮合,从而使所述转向轴与所述臂支轴进行联动,并且,所述转向轴通过下部第1轴承部和上部第1轴承部而支承在夹着所述小齿轮的上下两个位置上,所述下部第1轴承部设在所述小齿轮的下侧,所述上部第1轴承部在所述变速箱内空间的下部设在所述小齿轮的上侧,所述上部第1轴承部支承在轴侧安装部上,所述轴侧安装部横跨所述变速箱的前壁和横壁地形成,所述臂支轴由设置在所述转向齿轮的上侧的上部第2轴承部枢支,该上部第2轴承部支承在设于所述变速箱的横壁的臂侧安装部上,所述轴侧安装部与所述臂侧安装部通过中间连接部而互相连结成一体,所述中间连接部位于该轴侧安装部与所述臂侧安装部之间,所述中间连接部从所述变速箱的横壁内表面突出形成为肋状,由所述轴侧安装部、所述臂侧安装部和所述中间连接部构成轴承安装部,该轴承安装部的相当于所述转向轴周边的所述轴侧安装部及相当于所述臂支轴周边的所述臂侧安装部,在俯视时相比于所述中间连接部而沿左右方向形成为宽幅。
[技术方案16的作用及效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16的结构,能获得与前述技术方案1、2、3、8、9、10及11相同的作用及效果。
[技术方案17]
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具有:转向轴,该转向轴以下端侧配设成插入变速箱内的状态配设;连接杆臂,该连接杆臂配备在所述变速箱的下侧;以及臂支轴,该臂支轴配设在所述变速箱的底部,并对所述连接杆臂进行摆动操作,构成为,通过使在所述变速箱内设置于所述转向轴的下部的小齿轮和在所述变速箱内设置于所述臂支轴的转向齿轮啮合,从而使所述转向轴与所述臂支轴进行联动,并且,所述转向轴通过下部第1轴承部和上部第1轴承部而支承在夹着所述小齿轮的上下两个位置上,所述下部第1轴承部设在所述小齿轮的下侧,所述上部第1轴承部在所述变速箱内空间的下部设在所述小齿轮的上侧,所述变速箱构成为可开闭,具有在左右方向的一端侧形成有开口部的箱状的箱主体部、以及将所述开口部予以封闭的盖状箱部,所述上部第1轴承部支承在轴侧安装部上,所述轴侧安装部横跨所述箱主体部的前壁和横壁地形成,所述臂支轴由设置在所述转向齿轮的上侧的上部第2轴承部枢支,该上部第2轴承部支承在设于所述箱主体部的横壁的臂侧安装部上,所述轴侧安装部与所述臂侧安装部通过中间连接部而互相连结成一体,所述中间连接部位于该轴侧安装部与所述臂侧安装部之间,所述中间连接部从所述变速箱的横壁内表面突出形成为肋状,由所述轴侧安装部、所述臂侧安装部和所述中间连接部构成轴承安装部,该轴承安装部的相当于所述转向轴周边的所述轴侧安装部及相当于所述臂支轴周边的所述臂侧安装部,在俯视时相比于所述中间连接部而沿左右方向形成为宽幅。
[技术方案17的作用及效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17的结构,能获得与前述技术方案1、2、3、4、5、6、7、8、9、10及11相同的作用及效果。
[技术方案18]
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具有:转向轴,该转向轴以下端侧插入变速箱内的状态配设;连接杆臂,该连接杆臂配备在所述变速箱的下侧;以及臂支轴,该臂支轴配设在所述变速箱的底部,并对所述连接杆臂进行摆动操作,所述转向轴与所述臂支轴构成为,在所述变速箱内的底部侧,通过设置于所述转向轴的小齿轮和设置于所述臂支轴的与该小齿轮啮合的转向齿轮而进行联动,并且,所述臂支轴由设置在所述转向齿轮的上侧的上部第2轴承部枢支,该上部第2轴承部支承在从所述变速箱的箱壁伸出的臂侧安装部上,在该臂侧安装部上形成有针对上下方向的负荷进行加强用的纵肋。
[技术方案18的作用及效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18的结构,由于对臂支轴的上部侧进行支承的上部第2轴承部支承在从变速箱的箱壁伸出的臂侧安装部上,该臂侧安装部具有针对上下方向的负荷进行加强用的纵肋,因此,可用较轻量的构造来提高针对上下方向的负荷的臂侧安装部的强度。
因此,具有这样的优点:避免变速箱重量的增大化,同时,当连接杆臂的臂支轴装备在变速箱的底部侧时,即使在从下侧敲入臂支轴而从下方侧对臂侧安装部作用较的负荷的情况下,也容易抑制臂侧安装部的损伤等。
[技术方案19]
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所述纵肋横跨所述臂侧安装部的上表面和所述变速箱的横壁地形成。
[技术方案19的作用及效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19的结构,由于针对作用于臂侧安装部的上下方向的负荷进行加强用的纵肋,横跨臂侧安装部的上表面和变速箱的横壁地形成,因此,可利用变速箱的横壁和纵肋,构造简单地构成臂侧安装部的加强构造。
[技术方案20]
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位于接近所述小齿轮的上侧的位置的上部第1轴承部支承在轴侧安装部上,所述轴侧安装部横跨所述变速箱的前壁和横壁地形成,该轴侧安装部与所述臂侧安装部通过中间连接部而互相连结成一体,所述中间连接部位于所述轴侧安装部与所述臂侧安装部之间。
[技术方案20的作用及效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20的结构,由于轴侧安装部与臂侧安装部通过中间连接部而连结成一体,因此,具有这样的优点:可用简单的构造提高支承在轴侧安装部上的转向轴、以及支承在所述臂侧安装部上的臂支轴的支承强度。
[技术方案21]
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所述纵肋形成在所述上部第2轴承部的前后两侧的位置上。
[技术方案21的作用及效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21的结构,具有这样的优点:可提高上述第2轴承部的前后两侧位置的强度。
[技术方案22]
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所述纵肋中远离所述转向轴一侧的纵肋形成得比接近所述转向轴一侧的纵肋大。
[技术方案22的作用及效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22的结构,由于远离转向轴一侧的纵肋形成得比接近转向轴一侧的纵肋大,因此,具有这样的优点:相比于任一侧的肋都形成得小的情况,可进一步提高强度,并且,在轴侧安装部与臂侧安装部通过中间连接部而连结的情况下,可牢固地对不与中间连接部连结的远离转向轴的一侧进行加强,可进一步提高耐久性。
[技术方案23]
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所述纵肋之间通过沿着水平方向的横向肋而互相连结。
[技术方案23的作用及效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23的结构,具有这样的优点:通过纵肋之间连结,可更进一步提高强度。
[技术方案24]
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取的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具有:转向轴,该转向轴以下端侧插入变速箱内的状态配设;连接杆臂,该连接杆臂配备在所述变速箱的下侧;以及臂支轴,该臂支轴配设在所述变速箱的底部,并对所述连接杆臂进行摆动操作,所述转向轴与所述臂支轴构成为,在所述变速箱内的底部侧,通过设置于所述转向轴的小齿轮和设置于所述臂支轴的与该小齿轮啮合的转向齿轮而进行联动,并且,所述臂支轴由设置在所述转向齿轮的上侧的上部第2轴承部枢支,该上部第2轴承部支承在设于所述变速箱的横壁的臂侧安装部上,在该臂侧安装部上形成有针对上下方向的负荷进行加强用的纵肋,该纵肋横跨所述臂侧安装部的上表面和所述变速箱的横壁地形成在所述上部第2轴承部的前后两侧,位于接近所述小齿轮的上侧的位置的上部第1轴承部支承在轴侧安装部上,所述轴侧安装部横跨所述变速箱的前壁和横壁地形成,且该轴侧安装部与所述臂侧安装部通过中间连接部而互相连结成一体,所述中间连接部位于所述轴侧安装部与所述臂侧安装部之间,远离所述转向轴一侧的纵肋形成得比接近所述转向轴一侧的纵肋大,所述纵肋之间通过沿着水平方向的横向肋而互相连结。
[技术方案24的作用及效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24的结构,能获得与前述技术方案18、19、20、21、22及23相同的作用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乘坐式插秧机的右视图。
图2是表示变速箱及车体框架的右视图。
图3是表示变速箱的俯视图。
图4是变速箱的纵剖视图。
图5是表示转向轴的下部轴承部位的剖视图。
图6是变速箱主体部分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至行驶装置的动力传递系统的线路图。
图8是表示至苗栽种装置的动力传递系统的线路图。
符号说明
3 变速箱
4 动力转向装置
4a 输出轴
30 箱主体部
31 盖状箱部
30b 底壁
30f 前壁
30s 横壁
32 底部开口
34 轴侧安装部
35 中间连接部
36 臂侧安装部
37 纵肋
37a 近侧的纵肋
37b 远侧的纵肋
38 横向肋
41 转向轴
42 小齿轮
43d 下部第1轴承部
43u 上部第1轴承部
44 连接杆臂
45 臂支轴
46 转向齿轮
48u 上部第2轴承部
D2 外径
D3 内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说明书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
[整体结构]
图1表示作为作业车的一例的乘坐式插秧机的右侧面。
该乘坐式插秧机具有自行式的行驶车体1,该行驶车体1在车体框架10的下方,具有左右一对转向操作及驱动自如的前轮11F、以及左右一对驱动自如的后轮11R,并接受来自搭载在车体框架10上的发动机E的动力而驱动所述前轮11F和后轮11R。
在行驶车体1上,在机体前部具有内装有发动机E的动力部13,在其左右两侧具备预备苗载放台14。在动力部13的后方侧,在行驶车体1的前后方向中央部具有搭乘驾驶部,该搭乘驾驶部具有对前轮11F进转向操作的转向手柄15及驾驶座位12。在行驶车体1的后部,通过设有升降缸18的连杆机构17而支承有升降自如的苗栽种装置2。
如此构成的乘坐式插秧机,是作为“对地作业”而进行通过苗栽种装置2将稻等的苗栽种到土地中的栽种作业的机器。
苗栽种装置2构成为八行栽种型式,具有:四个传动箱21;旋转驱动自如地支承在传动箱21后部的右横侧部及左横侧部上的栽种箱22;设在栽种箱22的两端的一对栽种臂23;接地浮舟24;以及载放苗的苗载放台20等。由此,随着苗载放台20被向左右往复横向进给驱动,栽种箱22被旋转驱动,栽种臂23从苗载放台20的下部交替地将苗取出并栽种到田面上。
在行驶车体1中的车体框架10的前部,连结固定有对前轮11F进行轴支承的变速箱3,并且在车体框架10的后部支承有可起伏的左右装备有后轮11F的后部传动箱19。前框架10F从变速箱3向前方延伸,在该前框架10F上横向搭载有发动机E。
如图2至图4所示,在变速箱3的左右两侧,前车轴箱3A向左右两外侧延伸,且设有左右的前轮11F、11F。在变速箱3的上侧设有扭矩发生器4(相当于动力转向装置),在从该扭矩发生器4向上方立设的转向操作轴15a的上端设有转向手柄15。在转向手柄15的横侧部上配设有对后述的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61进行操作而变更车速的主变速杆16。
[动力传递系统]
现说明将发动机E的动力传递到行驶驱动系统的前轮11及后轮11R的动力传递系统、以及对作为作业装置的苗栽种装置2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系统。
[关于行驶驱动系统]
如图3所示,在变速箱3的左右两横侧具有左右一对前车轴箱3A。在前车轴箱3A上支承有绕沿着上下方向的轴心转动而转向自如的上述前轮11F。
如图3及图7所示,在变速箱3上,以位于变速箱3上部侧的左横侧部的状态而连结有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61。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61具有中间停止位置,从中间停止位置向前进侧及后退侧进行自如地无级变速。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61具有向外部延伸的变速输入轴61a及变速输出轴61b。发动机E的动力通过带传动机构61c而传递到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61的变速输入轴61a。变速输入轴61a的位于带传动机构61c相反侧的部分、和变速输出轴61b配置成进入变速箱3内部的状态。
在变速箱3的右横侧部上连结有液压泵62。液压泵62的泵输入轴62a配置成进入变速箱3内部的状态。泵输入轴62a配置成与变速输入轴61a同心状,且利用延伸输入轴61d而被花键连结成与变速输入轴61a进行一体旋转。由此,发动机E的动力从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61的变速输入轴61a传递到液压泵62,液压泵62被驱动。
在变速输出轴61b上花键连结有被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变速箱3内部的第一传动轴63。在第一传动轴63上,利用花键构造而外嵌有相对于第一传动轴63滑动移动自如的第一换挡齿轮64。在第一换挡齿轮64上一体地具有第一高速齿轮64a、以及相比于第一高速齿轮64a为大径的第一低速齿轮64b。
在第一传动轴63的传动下游侧,与第一传动轴63平行的第二传动轴65支承在变速箱3内。在第二传动轴65上,固定有大径齿轮65a和相比于大径齿轮65a为小径的中径齿轮65b。通过对第一换挡齿轮64进行换挡操作,从而选择第一高速齿轮64a与大径齿轮65a的啮合、和第一低速齿轮64b与中径齿轮65b的啮合中的任一啮合,可将动力从第一传动轴63传递到第二传动轴65。并且,在第二传动轴65上固定有相比于中径齿轮65b为小径的小径齿轮65c。
在第二传动轴65的传动下游侧,与第二传动轴65平行的第三传动轴67支承在变速箱3内。在第三传动轴67上,利用花键构造而外嵌有与第三传动轴67一体旋转、且相对于第三传动轴67滑动移动自如的第二换挡齿轮68。在第二换挡齿轮68上一体地具有第二高速齿轮68a、以及相比于第二高速齿轮68a为大径的第二低速齿轮68b。通过对第二换挡齿轮68进行换挡操作,从而选择中径齿轮65b与第二高速齿轮68a的啮合、和小径齿轮65c与第二低速齿轮68b的啮合中的任一啮合,可将动力从第二传动轴65传递到第三传动轴67。并且,在第三传动轴67上固定有传动齿轮69。另外,在第三传动轴67上固定有第一锥齿轮70。
在第三传动轴67的传动下游侧,与第三传动轴67平行地对接配置有一对前侧传动轴71。在一对前侧传动轴71之间具有差动机构72。差动机构72的差动箱72a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变速箱3的内部。固定在第三传动轴67上的传动齿轮69与固定在差动箱72a上的被传动齿轮72b啮合。
在一对前侧传动轴71中的一个前侧传动轴71上,利用键构造而外嵌有一体旋转及滑动移动自如的差动锁定体72c。差动锁定体72c可切换成这二个状态:与差动箱72a的卡合被解除的可差动状态(差动锁定解除状态);以及与差动箱72a卡合的不可差动状态(差动锁定状态)。
如图2、图7所示,在变速箱3的后部具有从变速箱3的后端部向后方突出的行驶输出轴74。在行驶输出轴74的前端部具有第二锥齿轮75。第二锥齿轮75与固定在第三传动轴67上的第一锥齿轮70啮合,由此,动力从第三传动轴67传递到行驶输出轴74。
具有对上述左右一对后轮11R进行支承的后部传动箱19,行驶输出轴74和后部传动箱19的后侧传动轴76之间联动连结有后方传动轴77。传递到后侧传动轴76的动力通过侧向离合器73而分别传递到左右的后轮11R上。
由此,发动机E的动力通过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61的变速输出轴61b、第一传动轴63、第二传动轴65、第三传动轴67、差动机构72和前侧传动轴71而传递到左右一对前轮11F上,通过差动机构72的差动箱72a、行驶输出轴74和后侧传动轴76而传递到左右一对后轮11R上。
[关于作业装置驱动系统]
下面,说明作业装置即至苗栽种装置2的传动构造。
如图8所示,在第二传动轴65的传动下游侧,与第二传动轴65平行的第四传动轴80支承在变速箱3内。在第二传动轴65上固定有作业用输出齿轮81。第二传动轴65的动力从作业用输出齿轮81通过扭矩限制器T而传递到第四传动轴80上。
在第四传动轴80上,利用花键构造而外嵌有与第四传动轴80一体旋转且相对于第四传动轴80滑动移动自如的栽种用换挡齿轮84。栽种用换挡齿轮84一体地具有第一栽种用低速齿轮84a、以及相比于第一栽种用低速齿轮84a为小径的第一栽种用高速齿轮84b。
第一传动轴63具有相对于第一传动轴63被支承成相对转动自如的第一松动嵌合齿轮85a、第二松动嵌合齿轮85b、第三松动嵌合齿轮85c、第四松动嵌合85d和第五松动嵌合齿轮85e。第一松动嵌合齿轮85a、第二松动嵌合齿轮85b、第三松动嵌合齿轮85c、第四松动嵌合85d和第五松动嵌合齿轮85e互相固定成一体旋转。齿轮的直径是,按第一松动嵌合齿轮85a、第二松动嵌合齿轮85b、第三松动嵌合齿轮85c、第四松动嵌合85d和第五松动嵌合齿轮85e的顺序而变大。
栽种用换挡齿轮84,通过对第二变速操作杆27进行滑动移动操作,从而可选择第一栽种用低速齿轮84a与第一松动嵌合齿轮85a的啮合、和第一栽种用高速齿轮84b与第五松动嵌合齿轮85e的啮合中的任一啮合。由此构成为,可对从栽种用换挡齿轮84传递到传动下游侧的动力进行二级变速。如此,利用栽种用换挡齿轮84、第二变速操作杆27、第一松动嵌合齿轮85a和第五松动嵌合齿轮85e等而构成配置在变速箱3内的第二变速机构S2。即,第二变速机构S2通过对来自发动机E的动力进行二级(“多级”的一例)变速,从而使由作为“作业装置”的苗栽种装置2进行的作为“对地作业”的苗栽种作业的间隔(株间)二阶段变化。
在第四传动轴80及第一传动轴63的传动下游侧,与第一传动轴63平行的第五传动轴86支承在变速箱3内。在第五传动轴86上支承有相对转动自如的第一传递齿轮87a、第二传递齿轮87b、第三传递齿轮87c和第四传递齿轮87d。齿轮的直径是,按第一传递齿轮87a、第二传递齿轮87b、第三传递齿轮87c和第四传递齿轮87d的顺序而成为变小。第一松动嵌合齿轮85a始终与第一传递齿轮87a啮合,第二松动嵌合齿轮85b始终与第二传递齿轮87b啮合,第三松动嵌合齿轮85c始终与第三传递齿轮87c啮合,第四松动嵌合齿轮85d始终与第四传递齿轮87d啮合。并且,在第五传动轴86上固定有第三锥齿轮88。
对插入第五传动轴86中心的第一变速操作杆26向轴心方向进行滑动移动操作,利用第一变速操作杆26的一端侧所具有的大径凸轮部26b而将卡合支承在第五传动轴86上的传动滚珠(未图示)推出变位到径向外方。通过使传动滚珠与第一传递齿轮87a、第二传递齿轮87b、第三传递齿轮87c和第四传递齿轮87d中的任一个的中心孔卡合,从而仅选择四组始终啮合的齿轮对中的一组而进行啮合传动,可对传递到从动侧的第五传动轴86的动力进行四级变速。如此,利用第一传递齿轮87a、第二传递齿轮87b、第三传递齿轮87c、第四传递齿轮87d、第一变速操作杆26和传动滚珠等而构成配置在变速箱3内的第一变速机构S1。即,第一变速机构S1通过对来自发动机E的动力进行四级(“多级”的一例)变速,从而使由作为“作业装置”的苗栽种装置2进行的作为“对地作业”的苗栽种作业的间隔(株间)进行四级变化。
如此,栽种系统的动力,通过操作第一变速操作杆26而带来的四级变速、和操作第二变速操作杆27而带来的二级变速的组合,可进行共计八级的变速。
在变速箱3的后部侧具有筒体90,该筒体90被支承成相对于变速箱3相对转动自如。筒体90具有第四锥齿轮91。第四锥齿轮91与固定在第五传动轴86上的第三锥齿轮88啮合。
在变速箱3的后部具有栽种输出轴92,该栽种输出轴92从变速箱3的后端部向后方突出,且与筒体90同心状地位于筒体90的内侧。在栽种输出轴92上,利用花键构造而外嵌有与栽种输出轴92一体旋转且相对于栽种输出轴92滑动移动自如的栽种离合器93。栽种离合器93可切换成这二种状态:与筒体90卡合的卡合状态;以及不与筒体90卡合的卡合解除状态。当使栽种离合器93处于卡合状态时,第五传动轴86的动力就通过第三锥齿轮88、第四锥齿轮91、筒体90和栽种离合器93而传递到栽种输出轴92。另一方面,当使栽种离合器93处于卡合解除状态时,则可切断从第五传动轴86向栽种输出轴92的动力传递。栽种离合器93构成为,被向成为卡合状态的一侧施力,并且通过使由衬套95支承的操作轴94进退,从而进行卡合状态与卡合解除状态的切换。
如图8所示,栽种输出轴92的动力通过旋转传动轴96而传递到给料箱97的输入轴98。利用输入到输入轴98的动力,进行栽种臂23的驱动以及与栽种臂23的栽苗动作联动的苗放置台20的往复运动。由此,以与机体的行驶速度对应地由第一变速机构S1及第二变速机构S2变速后的栽种速度将苗栽种到土地上。由此,利用第一变速机构S1及第二变速机构S2的操作,可按所需的栽种间隔(株间)进行插秧。
[变速箱的构造]
图3至图6表示上述变速箱3的内部构造。
变速箱3通过组合分割箱体而构成,该分割箱体是指:左右方向的一端侧形成有开口部30a的箱状的箱主体部30、和设成将所述开口部30予以封闭的盖状箱部31。该箱主体部30和盖状箱部31是铝压铸件,通过与箱主体部30的开口部30a相对地将盖状箱部31予以螺栓连结而被一体化。
如图4及图6所示,箱主体部30具有:构成箱状的变速箱3的机体行进方向的前表面的前壁30f;构成变速箱3的后表面的后壁30r;构成变速箱3的上表面的上壁30t;构成变速箱3的底面的底壁30b;以及构成变速箱3的左侧面的横壁30s。并且,所述盖状箱部31构成变速箱3的右侧面,变速箱3整体形成为大致矩形的箱状。
如图2至图4所示,在变速箱3的上表面,在箱主体部30的上壁30t的前部位置搭载设置有稍许后倒姿势的作为动力转向装置的液压式扭矩发生器4。所述转向操作轴15a从该扭矩发生器4向斜后上方伸出。从扭矩发生器4的下侧,配备有与转向操作轴15a同轴心状地突入到变速箱3内的向下的输出轴4a。
在输出轴4a的下端侧,通过内周侧具有花键部的联轴节40而连结有与所述输出轴4a及所述转向操作轴15a同轴心状的转向轴41。即,在转向轴41的上端部41a的外周形成有花键,与所述联轴节40的内周侧的花键卡合。
如图4至图6所示,在变速箱3的箱主体部30的底壁30b侧的前部位置,形成有转向轴41插拔用的底部开口32。
该底部开口32形成为可从变速箱3的下方侧对转向轴41进行插拔,并且,也用作为下部轴承43d(相当于下部第1轴承部)的安装部,该下部轴承43d用于对转向轴41的下端侧进行枢支。
转向轴41的上端部41a相反侧的下端附近,一体形成有小齿轮42,下部轴承43d外嵌在转向轴41的相比于小齿轮42所存在的部位而向下方侧伸出的轴部分上,并嵌装在所述底部开口32上。
在变速箱3的箱主体部30的底壁30b上,在相比于形成有转向轴41插拔用的底部开口32的部位而向后方侧离开的部位,形成有另外的底部开口33,该开口33用于安装被设成与连接杆臂44一体转动的臂支轴45。该另外的底部开口33,也用作为下部轴承48d(相当于下部第2轴承部)的安装部,该下部轴承48d用于对所述臂支轴45进行枢支。
臂支轴45的枢支在所述下部轴承48d上的部位的上方侧的外周面,形成有与形成在扇形齿轮46(相当于转向齿轮)内周侧的花键卡合的花键,扇形齿轮46安装成相对于臂支轴45可插拔,且进行一体转动。
上述的扇形齿轮46与转向轴41的小齿轮42啮合,扇形齿轮46随着转向轴41的转动而被转动操作。通过随扇形齿轮46转动的臂支轴45而使连接杆臂44在规定角度范围内进行摆动动作。
与连接杆臂44的自由端部连结的拉杆47与未图示的关节臂联动连结,左右的前轮11F、11F根据连接杆臂44的摆动动作量而被转向操作。
如图4及图5所示,所述转向轴41不仅在相比于小齿轮42所存在的部位而向下方侧伸出的轴部分,而且在小齿轮42的上方侧也由上部轴承43u(相当于上部第1轴承部)枢支。
如图4至图6所示,上部轴承43u安装在轴侧安装部34上,该轴侧安装部34从变速箱3的前壁30f和横壁30s在变速箱3内部向水平方向伸出。
如图5所示,轴侧安装部34的下表面侧,形成有可从下方嵌入上部轴承43u的凹部34a,构成为从下方使上部轴承43u嵌入而对转向轴41进行枢支。
该上部轴承43u及下部轴承43d的外径比所述底部开口32的内径D3稍小,且具有适当的嵌合公差地进行嵌合,构成为可通过变速箱3的底部开口32插拔。另外,上部轴承43u及下部轴承43d的内径比转向轴41的外径D1稍大,且具有适当的嵌合公差地进行嵌合,且设定得比小齿轮42的外径D2小。
以该上部轴承43u和下部轴承43d与小齿轮42的上端缘和下端缘接触并上下夹着小齿轮42的状态而将上部轴承43u嵌入凹部34a,下部轴承43d在底部开口32内由挡环32a保持成止脱状态。
如图4及图5所示,所述臂支轴45不仅在相比于扇形齿轮46所存在的部位而位于下方侧的轴部分,而且在扇形齿轮46的上方侧也由上部轴承48u(相当于上部第2轴承部)枢支。
如图4至图6所示,上部轴承48u安装在臂侧安装部36上,该臂侧安装部36从变速箱3的横壁30s在变速箱3内部向水平方向伸出。
如图5所示,臂侧安装部36的下表面侧形成有可从下方嵌入上部轴承48u的凹部36a,并从下方使上部轴承48u嵌入而对臂支轴45进行枢支。
该上部轴承48u及下部轴承48d的外径比所述底部开口33的内径D6稍小,且具有适当的嵌合公差地进行嵌合,构成为可通过变速箱3的底部开口32插拔。
另外,下部轴承48d的内径比臂支轴45的花键部分的外径D5稍大,且具有适当的嵌合公差地进行嵌合,上部轴承48u的内径比所述臂支轴45的花键部分的上方侧的轴部分的外径D4稍大,且具有适当的嵌合公差地进行嵌合。
以该上部轴承48u和下部轴承48d与扇形齿轮46的上端缘和下端缘接触并上下夹着扇形齿轮46的状态而将上部轴承48u嵌入凹部36a,下部轴承48d在底部开口33内由挡环33a保持成止脱状态。
如图4至图6所示,轴侧安装部34和臂侧安装部36利用中间连接部35而互相连接成一体,该中间连接部35位于该轴侧安装部34与臂侧安装部36之间。中间连接部35从箱主体部30的左横壁30s的内表面突出形成为肋状,不是形成轴承安装用的凹部等的结构,因此如图示所示,其上下方向厚度形成为比轴侧安装部34和臂侧安装部36薄,另外,在俯视时,从左横壁30s突出的突出量也比轴侧安装部34和臂侧安装部36少。
即,安装对转向轴41进行支承的上部轴承43u的轴侧安装部34、和安装对臂支轴45进行支承的上部轴承48u的臂侧安装部36,其上下方向的厚度比中间连接部35厚,且在水平方向也相比于中间连接部35而沿左右方向形成得较宽。
中间连接部35,相比于轴侧安装部34和臂侧安装部36,其厚度小,面积也小,但由于连接轴侧安装部34和臂侧安装部36,从而可尽量避免增加变速箱3的重量,同时可有效增强轴侧安装部34和臂侧安装部36的强度。
在臂侧安装部36上,横跨该臂侧安装部36的上表面与变速箱3的箱主体部30的左横壁30s地一体形成有纵肋37。该纵肋37具有与支承在臂侧安装部36上的臂支轴45的轴心平行的上下方向的板面,并被设成可针对作用在臂侧安装部36上的上下方向的负荷进行有效的加强。
该纵肋37被设成位于对臂支轴45进行枢支的上部轴承48u的前后两侧的状态。并且,前后的纵肋37中远离转向轴41一侧的纵肋37b,形成得比接近转向轴41一侧的纵肋37a大。
另外,两纵肋37a、37b通过沿着水平方向的横向肋38而互相连结,进一步增加刚性。
[另外实施方式之一]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这样的构造:将转向手柄15的操作通过转向操作轴15a而传递到扭矩发生器4,将该扭矩发生器4的输出通过转向轴41而传递到连接杆臂44,但是并不限于这种构造。
例如,也可省略扭矩发生器4而构成为,转向手柄15的操作直接传递到转向轴41,连接杆臂44随着该转向轴41的操作而被操作。
其它结构采用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即可。
[另外实施方式之二]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变速箱3,例示了由分割箱体构成的构造,该分割箱体是由分割面沿前后方向的上下而左右分割成的箱主体部30和盖状箱部31,但并不限于这种构造。例如,也可是分隔面沿左右方向的上下而前后分割成的构造,或者分割面沿水平方向而上下分割成的构造。
其它结构采用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即可。
[另外实施方式之三]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轴侧安装部34一体地形成在箱主体部30的前壁30f和横壁30s双方上的构造,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是轴侧安装部34离开箱主体部30的前壁30f、且从横壁30s突出形成的构造,或者轴侧安装部34离开箱主体部30的横壁30s、且从前壁30f突出形成的构造。
另外,也可是轴侧安装部34既离开箱主体部30的前壁30f又离开横壁30s、且从底壁30b立设的构造。
其它结构采用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即可。
[另外实施方式之四]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臂侧安装部36与箱主体部30的横壁30s一体形成的构造,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臂侧安装部36离开箱主体部30的横壁30s、且从底壁30b立设的构造。
其它结构采用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即可。
[另外实施方式之五]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轴侧安装部34和臂侧安装部36与中间连接部35形成为一体的构造,但也可不使用中间连接部35,而使轴侧安装部34和臂侧安装部36分别独立地从箱主体部30的某一内壁突出形成。
其它结构采用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即可。
产业上的实用性
作为应用本发明的作业车,不限于乘坐式插秧机,也可是步行式插秧机、乘坐式直播机和步行式直播机等其它的水田作业机,另外,不限于水田作业机,也可是拖拉机等各种农作业机或割草机或搬运车等。

Claims (5)

1.一种作业车,其特征在于,具有:
转向轴,该转向轴以下端侧插入变速箱内的状态配设;
连接杆臂,该连接杆臂配备在所述变速箱的下侧;以及
臂支轴,该臂支轴配设在所述变速箱的底部,并对所述连接杆臂进行摆动操作,
构成为,通过使在所述变速箱内设置于所述转向轴的下部的小齿轮和在所述变速箱内设置于所述臂支轴的转向齿轮啮合,从而使所述转向轴与所述臂支轴进行联动,并且,
所述转向轴通过下部第1轴承部和上部第1轴承部而支承在夹着所述小齿轮的上下两个位置上,所述下部第1轴承部设在所述小齿轮的下侧,所述上部第1轴承部在所述变速箱内空间的下部设在所述小齿轮的上侧,
所述上部第1轴承部支承在从所述变速箱的箱壁伸出的轴侧安装部上,
在所述变速箱的底壁上形成有所述转向轴的插拔用的底部开口,在该底部开口设有所述下部第1轴承部,
所述下部第1轴承部构成为,可从下方侧相对于所述底部开口装拆,该下部第1轴承部的内径形成得比所述小齿轮的外径小,该下部第1轴承部的外径形成得比所述小齿轮的外径大,
所述上部第1轴承部形成为,该上部第1轴承部的外径比所述底部开口小。
2.一种作业车,其特征在于,具有:
转向轴,该转向轴以下端侧插入变速箱内的状态配设;
连接杆臂,该连接杆臂配备在所述变速箱的下侧;以及
臂支轴,该臂支轴配设在所述变速箱的底部,并对所述连接杆臂进行摆动操作,
构成为,通过使在所述变速箱内设置于所述转向轴的下部的小齿轮和在所述变速箱内设置于所述臂支轴的转向齿轮啮合,从而使所述转向轴与所述臂支轴进行联动,并且,
所述转向轴通过下部第1轴承部和上部第1轴承部而支承在夹着所述小齿轮的上下两个位置上,所述下部第1轴承部设在所述小齿轮的下侧,所述上部第1轴承部在所述变速箱内空间的下部设在所述小齿轮的上侧,
所述上部第1轴承部支承在轴侧安装部上,该轴侧安装部横跨所述变速箱的前壁和横壁地形成,
所述臂支轴由设置在所述转向齿轮的上侧的上部第2轴承部枢支,该上部第2轴承部支承在设于所述变速箱的横壁的臂侧安装部上,
所述轴侧安装部与所述臂侧安装部通过中间连接部而互相连结成一体,所述中间连接部位于该轴侧安装部与所述臂侧安装部之间。
3.一种作业车,其特征在于,具有:
转向轴,该转向轴以下端侧插入变速箱内的状态配设;
连接杆臂,该连接杆臂配备在所述变速箱的下侧;以及
臂支轴,该臂支轴配设在所述变速箱的底部,并对所述连接杆臂进行摆动操作,
构成为,通过使在所述变速箱内设置于所述转向轴的下部的小齿轮和在所述变速箱内设置于所述臂支轴的转向齿轮啮合,从而使所述转向轴与所述臂支轴进行联动,并且,
所述转向轴通过下部第1轴承部和上部第1轴承部而支承在夹着所述小齿轮的上下两个位置上,所述下部第1轴承部设在所述小齿轮的下侧,所述上部第1轴承部在所述变速箱内空间的下部设在所述小齿轮的上侧,
所述变速箱构成为可开闭,具有在左右方向的一端侧形成有开口部的箱状的箱主体部、以及将所述开口部予以封闭的盖状箱部,
所述上部第1轴承部支承在轴侧安装部上,所述轴侧安装部横跨所述箱主体部的前壁和横壁地形成,
所述臂支轴由设置在所述转向齿轮的上侧的上部第2轴承部枢支,该上部第2轴承部支承在设于所述箱主体部的横壁的臂侧安装部上,
所述轴侧安装部与所述臂侧安装部通过中间连接部而互相连结成一体,所述中间连接部位于该轴侧安装部与所述臂侧安装部之间。
4.一种作业车,其特征在于,具有:
转向轴,该转向轴以下端侧插入变速箱内的状态配设;
连接杆臂,该连接杆臂配备在所述变速箱的下侧;以及
臂支轴,该臂支轴配设在所述变速箱的底部,并对所述连接杆臂进行摆动操作,
构成为,通过使在所述变速箱内设置于所述转向轴的下部的小齿轮和在所述变速箱内设置于所述臂支轴的转向齿轮啮合,从而使所述转向轴与所述臂支轴进行联动,并且,
所述转向轴通过下部第1轴承部和上部第1轴承部而支承在夹着所述小齿轮的上下两个位置上,所述下部第1轴承部设在所述小齿轮的下侧,所述上部第1轴承部在所述变速箱内空间的下部设在所述小齿轮的上侧,
所述上部第1轴承部支承在轴侧安装部上,所述轴侧安装部横跨所述变速箱的前壁和横壁地形成,
所述臂支轴由设置在所述转向齿轮的上侧的上部第2轴承部枢支,该上部第2轴承部支承在设于所述变速箱的横壁的臂侧安装部上,
所述轴侧安装部与所述臂侧安装部通过中间连接部而互相连结成一体,所述中间连接部位于该轴侧安装部与所述臂侧安装部之间,
所述中间连接部从所述变速箱的横壁内表面突出形成为肋状,
由所述轴侧安装部、所述臂侧安装部和所述中间连接部构成轴承安装部,该轴承安装部的相当于所述转向轴周边的所述轴侧安装部及相当于所述臂支轴周边的所述臂侧安装部,在俯视时相比于所述中间连接部而沿左右方向形成为宽幅。
5.一种作业车,其特征在于,具有:
转向轴,该转向轴以下端侧配设成插入变速箱内的状态配设;
连接杆臂,该连接杆臂配备在所述变速箱的下侧;以及
臂支轴,该臂支轴配设在所述变速箱的底部,并对所述连接杆臂进行摆动操作,
构成为,通过使在所述变速箱内设置于所述转向轴的下部的小齿轮和在所述变速箱内设置于所述臂支轴的转向齿轮啮合,从而使所述转向轴与所述臂支轴进行联动,并且,
所述转向轴通过下部第1轴承部和上部第1轴承部而支承在夹着所述小齿轮的上下两个位置上,所述下部第1轴承部设在所述小齿轮的下侧,所述上部第1轴承部在所述变速箱内空间的下部设在所述小齿轮的上侧,
所述变速箱构成为可开闭,具有在左右方向的一端侧形成有开口部的箱状的箱主体部、以及将所述开口部予以封闭的盖状箱部,
所述上部第1轴承部支承在轴侧安装部上,所述轴侧安装部横跨所述箱主体部的前壁和横壁地形成,
所述臂支轴由设置在所述转向齿轮的上侧的上部第2轴承部枢支,该上部第2轴承部支承在设于所述箱主体部的横壁的臂侧安装部上,
所述轴侧安装部与所述臂侧安装部通过中间连接部而互相连结成一体,所述中间连接部位于该轴侧安装部与所述臂侧安装部之间,
所述中间连接部从所述变速箱的横壁内表面突出形成为肋状,
由所述轴侧安装部、所述臂侧安装部和所述中间连接部构成轴承安装部,该轴承安装部的相当于所述转向轴周边的所述轴侧安装部及相当于所述臂支轴周边的所述臂侧安装部,在俯视时相比于所述中间连接部而沿左右方向形成为宽幅。
CN202010980468.7A 2015-01-28 2015-01-28 作业车 Pending CN1120095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80468.7A CN112009565A (zh) 2015-01-28 2015-01-28 作业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044073.5A CN105984493B (zh) 2015-01-28 2015-01-28 乘坐式插秧机或乘坐式直播机
CN202010980468.7A CN112009565A (zh) 2015-01-28 2015-01-28 作业车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44073.5A Division CN105984493B (zh) 2015-01-28 2015-01-28 乘坐式插秧机或乘坐式直播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9565A true CN112009565A (zh) 2020-12-01

Family

ID=5703493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44073.5A Active CN105984493B (zh) 2015-01-28 2015-01-28 乘坐式插秧机或乘坐式直播机
CN202010980468.7A Pending CN112009565A (zh) 2015-01-28 2015-01-28 作业车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44073.5A Active CN105984493B (zh) 2015-01-28 2015-01-28 乘坐式插秧机或乘坐式直播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598449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91934A (ja) * 2000-01-13 2001-07-17 Showa Corp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1045462A (zh) * 2005-09-12 2007-10-03 株式会社久保田 乘坐型水田作业机
JP4847796B2 (ja) * 2006-06-07 2011-12-28 株式会社クボタ 農用作業機の伝動構造
CN203958270U (zh) * 2014-07-16 2014-11-26 潍坊鲁科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S270470B1 (en) * 1988-07-20 1990-06-13 Pospisil Jiri Terminal integrated gear
JP4782298B2 (ja) * 2001-03-15 2011-09-28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乗用田植機
US9079491B2 (en) * 2013-03-28 2015-07-14 Kubota Corporation Work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91934A (ja) * 2000-01-13 2001-07-17 Showa Corp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1045462A (zh) * 2005-09-12 2007-10-03 株式会社久保田 乘坐型水田作业机
JP4847796B2 (ja) * 2006-06-07 2011-12-28 株式会社クボタ 農用作業機の伝動構造
CN203958270U (zh) * 2014-07-16 2014-11-26 潍坊鲁科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转向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4493B (zh) 2020-10-16
CN105984493A (zh) 2016-10-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89782B2 (en) Tractor
KR20080026624A (ko) 트랜스미션
EP1745972B1 (en) Tractor
JP6052225B2 (ja) 自走型防除機
CN105984493B (zh) 乘坐式插秧机或乘坐式直播机
JP6132756B2 (ja) 作業車
KR100722485B1 (ko) 소형경운기의 동력전달구조
EP2189308A1 (en) Work vehicle
CN105309094B (zh) 作业机
KR101702177B1 (ko) 보행형 작업기
JP2016136901A (ja) 田植機又は直播機
CN220830656U (zh) 一种四驱多功能微耕机
JP5467887B2 (ja) 作業車輌用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
JP4371359B2 (ja) 走行作業機における作業機への動力伝達装置
JP3712528B2 (ja) 乗用管理機の動力取り出し機構
JP5043596B2 (ja) 田植機
JP2525175Y2 (ja) 乗用型芝刈機の後車輪位相切換装置
JP2007118909A (ja) 農業用トラクタ
JP2004114963A (ja) トラクタのミッションケース
JP2012011823A (ja) 作業車の前輪増速装置
JP2007186107A (ja) クローラ式作業車両
KR20180075822A (ko) 농업용 작업차량
JP2007024226A (ja) 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
JPH02267027A (ja) トラクタの伝動装置
JP2007024225A (ja) トランスミッショ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