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09332A - 舒适就座的技术性针织结构 - Google Patents

舒适就座的技术性针织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09332A
CN112009332A CN201910472806.3A CN201910472806A CN112009332A CN 112009332 A CN112009332 A CN 112009332A CN 201910472806 A CN201910472806 A CN 201910472806A CN 112009332 A CN112009332 A CN 1120093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itted fabric
layer
fabric layer
vehicle seat
occup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7280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09332B (zh
Inventor
P·W·亚力山大
N·D·曼卡姆
W·M·金姆
N·L·约翰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Original Assignee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filed Critical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Priority to CN20191047280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0093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009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93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093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93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62Thigh-res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8Seat cove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座椅,包括限定外表面的第一针织织物层和限定内表面的第二针织织物层。所述内表面与所述外表面相对。所述车辆座椅还包括将第一针织织物层和第二针织织物层互连件的针织间隔织物。所述针织间隔织物使第一针织织物层和第二针织织物层远离彼此弹性地偏置。所述针织间隔织物构造成当就座的乘员在车辆座椅上施加乘员负载时弯曲。所述第一针织织物层比所述第二针织织物层更有弹性,以便当就座的乘员在车辆座椅上施加乘员负载时,适合就座的乘员。

Description

舒适就座的技术性针织结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舒适就座的技术性针织结构。
背景技术
一种座椅组件(例如,用于车辆的座椅组件)包括大致直立的座椅靠背和大致水平的下部座椅底座。座椅靠背和座椅底座中的每一个通常都包括框架、悬架、垫子和装饰材料。装饰材料用于覆盖垫子、悬架和框架,并提供与座椅组件的乘员接触的外表面。框架提供支撑结构,以将座椅靠背和下部座椅底座相互连接和/或连接到车辆上。垫子通常由可膨胀泡沫材料制成,并根据座椅靠背和下部座椅底座的形状的要求模制成预定形状。装饰材料、垫子和悬架的构造共同决定了坐在座椅组件中的乘员的接触面积,以及就座的乘员所经受的接触压力的压力分布。就座的乘员的舒适性受到乘员与下部座椅底座和座椅靠背表面接触的面积和模式的影响,并且受到就座的乘员所经受的最大接触压力和接触压力的压力分布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公开涉及一种具有舒适就座的技术性针织结构的车辆座椅。对于这种新型座椅,本文公开的针织结构名义上将替代标准垫子和悬架。除了用作座椅的装饰之外,目前公开的3D针织结构也可以悬挂在框架上,并用作垫子、悬架和装饰。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车辆座椅包括限定外表面的第一针织织物层和限定内表面的第二针织织物层。内表面与外表面相对。车辆座椅还包括互连件(例如,针织间隔织物),该互连件将第一针织织物层联接到第二针织织物层。针织间隔织物使第一针织织物层和第二针织织物层远离彼此弹性地偏置。针织间隔织物构造成当就座的乘员在车辆座椅上施加乘员负载时弯曲。第一针织织物层比第二针织织物层更有弹性,以当就座的乘员在车辆座椅上施加乘员负载时,适应就座的乘员。第二针织织物层中的张力高于第一针织织物层中的张力。互连件可以包括针织间隔织物,并且针织间隔织物可以包括将第一针织织物层和第二针织织物层互连的多根绒头纱线。多根绒头纱线可以使第一针织织物层和第二针织织物层远离彼此弹性地偏置。第一针织织物层可以比第二针织织物层更柔性,以使得当就座的乘员在车辆座椅或框架上施加乘员负载时,第一针织织物层适应就座的乘员。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针织间隔织物包括沿着水平方向彼此隔开的第一支撑区域和第二支撑区域,第一支撑区域和第二支撑区域比针织间隔织物的其余部分更硬,以当就座的乘员在车辆座椅上施加乘员负载时,限制负载传递,并且第一支撑区域和第二支撑区域被定位成接收就座的乘员的坐骨对。第一针织织物层可以包括沿着水平方向彼此隔开的第一层区域和第二层区域,第一层区域和第二层区域比第一针织织物层的其余部分较硬,以当就座的乘员在车辆座椅上施加乘员负载时,限制负载传递。第一层区域和第二层区域被定位成接收就座的乘员的坐骨对。第一针织织物层的第一层区域与互连件的第一支撑区域沿着第一垂直轴对准,使得第一垂直轴与第一层区域和第一支撑区域相交。第二针织织物层的第二层区域与互连件的第二支撑区域沿着第二垂直轴对准,使得第二垂直轴与第二层区域和第二支撑区域相交,第一垂直轴平行于第二垂直轴,并且第一垂直轴沿着水平方向与第二垂直轴间隔开。第一针织织物层的第一层区域与互连件的第一支撑区域沿着垂直方向对准,垂直方向垂直于水平方向,第一层区域和第二层区域沿着纵向方向彼此对准,以便接收就座的乘员的坐骨对,纵向方向垂直于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第一支撑区域和第二支撑区域中的每一个都从第一针织织物层延伸到第二针织织物层,以当就座的乘员在车辆座椅上施加乘员负载时,限制负载通过第一支撑区域和第二支撑区域在第一针织织物层和第二针织织物层中的传递,以支撑就座的乘员的这对坐骨。
本公开还描述了一种用于机械互锁第一针织织物层和第二针织织物层的方法。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方法包括:(a)相对于第二针织织物层放置第一针织织物层,以便在第一针织织物层和第二针织织物层之间限定间隙,以便于在第一针织织物层和第二针织织物层之间滑动移动;(b)沿着水平方向相对于第二针织织物层滑动第一针织织物层,直到第一针织织物层和第二针织织物层共同到达预定的堆叠位置为止;以及(c)将第一针织织物层和第二针织织物层放置在气囊的外表面上,同时第一针织织物层和第二针织织物层之间仍有空间。模制的表层仅放置在外表面上,而各层之间仍有空间。然后,当使用时,可以抽真空来使气囊(例如,可膨胀的范例)塌陷,并使得针织层接触并针织层硬化。另外,标称状态是收缩,气囊可以膨胀,使得各层停止接触,并使得在针织层之间能够相对移动。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抽真空,以使得气囊塌陷,以便将第一针织织物层和第二针织织物层挤在一起,从而以预定堆叠位置将第一针织织物层朝向第二针织织物层互锁。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使第一针织织物层和第二针织织物层弯曲,直到第一针织织物层和第二针织织物层共同达到预定变形形状为止。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使气囊膨胀,以将第一针织织物层和第二针织织物层彼此分离,从而使得第一针织织物层和第二针织织物层之间能够相对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方法包括:(a)提供第一针织织物层、第二针织织物层和将第一针织织物层和第二针织织物层互连的针织间隔织物;(b)同时使第一针织织物层、第二针织织物层和针织间隔织物弯曲,直到第一针织织物层、第二针织织物层和针织间隔织物共同达到预定变形形状为止;以及(c)在第一针织织物层、第二针织织物层和针织间隔织物处于预定变形形状之后,将第一针织织物层、第二针织织物层和针织间隔织物放置在气囊上。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抽真空,以使气囊塌陷,以便将第一针织织物层、第二针织织物层和针织间隔织物挤在一起,从而以预定变形形状互锁第一针织织物层、第二针织织物层和针织间隔织物。针织间隔织物包括将第一针织织物层和第二针织织物层互连的多根绒头纱线。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使气囊膨胀,以将第一针织织物层和第二针织织物层彼此分离,从而使得第一针织织物层和第二针织织物层之间能够相对移动。
通过下面的结合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公开的最佳模式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上述特征和优点以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下部座椅底座和座椅靠背的车辆座椅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是图1的车辆座椅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是图2的车辆座椅的示意性剖视图,描绘了就座的乘员在座椅上施加乘员负载;
图4是示出图2中所示的乘员负载和座椅位移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方案的车辆座椅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6是图5的车辆座椅沿着图5的剖面线6-6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7是第一针织织物层和第二针织织物层放置在气囊上之前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8是图7的第一针织织物层和第二针织织物层放置在气囊上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9是第一针织织物层和第二针织织物层在放置在气囊上之前并且在弯曲之前的示意性侧视图;以及
图10是图9的第一针织织物层和第二针织织物层放置在气囊上的示意性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车辆座椅10(即,用于安装在车辆中的座椅)。座椅10包括下部座椅底座14、座椅靠背18和头枕2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下部座椅底座14可以包括柔性底座盖26,该柔性底座盖限定下部座椅底座14外部的至少一部分。例如,柔性底座盖26可以限定用于支撑就座的乘员SO(图3)的大致水平的表面30。座椅靠背18相对于下部座椅底座14安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座椅靠背18相对于下部座椅底座14刚性地安装。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座椅靠背18相对于下部座椅底座14枢转地安装,以使得就座的乘员SO能够调整座椅靠背18和下部座椅底座14之间的角度。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座椅靠背18可以包括柔性后盖34,该柔性后盖限定座椅靠背18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包括大致竖直的表面38,该表面38为就座的乘员的背部提供支撑。头枕22相对于座椅靠背18安装在座椅靠背18的上边缘附近。
参考图2-4,车辆座椅10包括第一针织织物层40,第一针织织物层40限定外表面42。在本公开中,术语“针织”不包括纺织材料。例如,术语“针织”可以指纬编针织材料。此外,车辆座椅10包括第二针织织物层44,第二针织织物层44限定内表面46,该内表面46与外表面42相对。车辆座椅10包括将第一针织织物层40和第二针织织物层44直接互连的互连件48。互连件48可以是针织间隔织物、在第一针织织物层40和第二针织织物层44之间纵向延伸的条带、在第一针织织物层40和第二针织织物层44之间的垂直管状连杆。当车辆座椅10上没有施加乘员负载OL时,互连件48使第一针织织物层40和第二针织织物层44远离彼此弹性地偏置。此外,互连件48配置成当就座的乘员SO在车辆座椅10上施加乘员负载OL时弯曲。在所描绘的实施方案中,互连件48包括多根绒头纱线50,绒头纱线50将第一针织织物层40和第二针织织物层44直接互连。因此,绒头纱线50配置成当就座的乘员SO在车辆座椅10上施加乘员负载OL时弯曲。当在车辆座椅10上施加乘员负载OL时,绒头纱线50使第一针织织物层40和第二针织织物层44远离彼此弹性地偏置。绒头纱线50可以由聚酯、丙烯酸、尼龙或其他合适的材料制成。此外,互连件48是三维编织结构。
第一针织织物层40比第二针织织物层44更有弹性,以在就座的乘员SO在车辆座椅10上施加乘员负载OL时适应就座的乘员SO。此外,第一针织织物层40比第二针织织物层44更柔性,以使得当就座的乘员SO在车辆座椅10上施加乘员负载OL时,第一针织织物层40适应就座的乘员SO。第二针织织物层44比第一针织织物层40更硬,以便为就座的乘员SO提供主要支撑。为此,第二针织织物层44中的张力高于第一针织织物层40中的张力。
具体参考图3和图4,当就座的乘员SO在车辆座椅10上施加乘员负载OL时,第一针织织物层40向第二针织织物层44移动,并且互连件48收缩并聚集在一起,从而将负载从第一针织织物层40传递到第二针织织物层44。图4示出了乘员负载OL和车辆座椅10的位移之间的关系。当就座的乘员SO坐在车辆座椅10上时,车辆座椅10具有舒适区域CA,在该舒适区域CA中,车辆座椅10适应就座的乘员SO,并且互连件48响应于乘员负载OL而弯曲和聚集,从而提高就座的乘员SO的舒适性。
参考图5和图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互连件48包括沿着水平方向H彼此隔开的第一支撑区域52和第二支撑区域54。图5和图6所示的实施方案基本上类似于上述其他实施方案。因此,为了简洁起见,下面仅描述该实施方案和上述实施方案之间的差异。第一支撑区域52和第二支撑区域54比互连件48的其余部分(即,柔性间隔区域56)更硬,以便当就座的乘员SO(图3)在车辆座椅10上施加乘员负载OL(图3)时,限制负载传递。第一支撑区域52和第二支撑区域54被定位成接收就座的乘员SO的坐骨对(图3),从而提高就座的乘员SO的舒适性。柔性间隔区域56由比形成第一支撑区域52和第二支撑区域54的材料更软的填充材料制成,以使得与其他车辆座椅相比能够具有更好的保形特性和更少的负载传递。为此,形成第一支撑区域52和第二支撑区域54的填充材料(例如,绒头纱线50)比形成柔性间隔区域56的填充材料更硬和/或致密,以包含目标装载区域(即,第一支撑区域52和第二支撑区域54),并直接将负载从第一针织织物层40传递到第二针织织物层44,该第二针织织物层44由比形成第一针织织物层40的材料较硬的材料制成。作为这种构造的结果,增强坐在车辆座椅10上的乘员SO的舒适性。第一针织织物层40和第二针织织物层42各自张紧(第一针织织物层40中的张力较低,以获得更舒适的柔性,而第二针织织物层42中的张力较高,用于悬挂)。绒头纱线50也被拉紧或预负载。然后,当3D针织品(例如,车辆座椅10)被负载时,绒头纱线50的每根长丝成列弯曲,在弯曲之前表现出一定的刚度水平或硬度,并且变得更加柔性和保形。然后,最后当负载足够时,第一针织织物层40可以与第二针织织物层44接触,由于其更高的张力/更致密的结构,第二针织织物层44用于承受负载,并作为悬架来用。
继续参考图5和图6,第一针织织物层40包括沿着水平方向H彼此隔开的第一层区域58和第二层区域60。第一层区域58和第二层区域60比第一针织织物层40的其余部分(即,柔性层区域62)更硬,以在就座的乘员SO在车辆座椅10上施加乘员负载OL时,限制负载传递。第一针织织物层40上的柔性层区域62可以容易地适应于就座的乘员SO,以提高舒适性。另一方面,第一层区域58和第二层区域60不像柔性层区域62那样柔性,并且使得负载能够通过第一支撑区域52和第二支撑区域54从第一针织织物层40传递到第二针织织物层44,以便支撑就座的乘员SO的坐骨。因此,第一支撑区域52和第二支撑区域54被定位成接收就座的乘员SO的坐骨对。如上所述,第二针织织物层44比第一针织织物层40更硬,以支撑就座的乘员SO。为此,第二针织织物层44可以构造有比第一针织织物层40更具约束性的针脚图案、更硬的纱线和/或更高预拉伸的纱线。第一针织织物层40的第一层区域58沿着第一垂直轴Y1与互连件48的第一支撑区域52对准。这样,第一垂直轴Y1与第一层区域58和第一支撑区域52相交,以支撑就座的乘员SO的坐骨对之一。第二针织织物层44的第二层区域60沿着第二垂直轴Y2与互连件48的第二支撑区域54对准。这样,第二垂直轴Y2与第二层区域60和第二支撑区域54相交,以支撑就座的乘员SO的坐骨对的至少一者。第一垂直轴Y1平行于第二垂直轴Y2,以确保第一层区域58和第二支撑区域60支撑就座的乘员SO的坐骨。第一垂直轴Y1沿着水平方向H与第二垂直轴Y2间隔开。互连件48起到支撑剪切载荷的衬垫的作用。
第一针织织物层40的第一层区域58与互连件48的第一支撑区域52沿着垂直方向V对准。垂直方向V垂直于水平方向H。第一层区域58和第二层区域60沿着纵向方向L彼此对准,以便接收就座的乘员SO的坐骨对。纵向方向L垂直于垂直方向V和水平方向H。第一支撑区域52和第二支撑区域54中的每一个都从第一针织织物层40延伸到第二针织织物层44,以在就座的乘员SO在车辆座椅10上施加乘员负载OL时,限制负载分别通过第一支撑区域52和第二支撑区域54在第一针织织物层40和第二针织织物层44中传递,以支撑就座的乘员SO的坐骨。
参考图7和图8,本公开中描述的所有车辆座椅10都可以使用一种将第一针织织物层40和第二针织织物层44互锁的方法来制造。在该方法中,第一针织织物层40相对于第二针织织物层44放置,使得在第一针织织物层40和第二针织织物层44之间限定间隙CL。由于该间隙CL,第一针织织物层40和第二针织织物层44可以在水平方向H上相对于彼此滑动(参见箭头LT和RT)。间隙CL还使得第一针织织物层40和第二针织织物层44能够例如在双箭头BT所示的方向上弯曲。例如,第一针织织物层40和第二针织织物层44可以弯曲,直到第一针织织物层40和第二针织织物层44共同达到预定变形形状为止。此后,第一针织织物层40和/或第二针织织物层44沿着水平方向H相对于彼此滑动,直到第一针织织物层40和第二针织织物层44共同到达预定堆叠位置为止。在第一针织织物层40和第二针织织物层44处于预定堆叠位置但彼此隔开之后(之时),如图8所示,第一针织织物层40和第二针织织物层44被放置在气囊64的外表面上。虽然在第一针织织物层40和第二针织织物层44之间仍然有空间,但是模制的表层(例如,第一针织织物层40和第二针织织物层44)仅放置在气囊64的外表面上(例如,可膨胀的范例)。然后,当使用时,可以抽真空来收缩气囊64,并迫使第一针织织物层40和第二针织织物层44接触,从而硬化第一针织织物层40和第二针织织物层44。一旦第一针织织物层40和第二针织织物层44以预定的堆叠位置设置在气囊64上,对气囊64中抽真空,以使第一针织织物层40和第二针织织物层44挤在一起,从而以预定的堆叠设置将第一针织织物层40朝向第二针织织物层44互锁,以产生具有增强的刚度和刚性的织物结构。真空装置66可用于从气囊64中抽吸空气A(或其它合适的气体),以使得第一针织织物层40朝向第二针织织物层44,从而将第一针织织物层40和第二针织织物层44互锁在一起。另外,标称状态是收缩状态,气囊64可以膨胀,使得第一针织织物层40和第二针织织物层44停止接触,并允许在第一针织织物层40和第二针织织物层44之间相对移动。
参考图9和图10,用于机械互锁第一针织织物层40和第二针织织物层44的方法包括提供第一针织织物层40、第二针织织物层44以及使第一针织织物层40和第二针织织物层44互连的互连件48。然后,用例如弯曲工具65同时弯曲第一针织织物层40、第二针织织物层44和互连件48,直到第一针织织物层40、第二针织织物层44和互连件48共同达到预定变形形状为止。接下来,在第一针织织物层40、第二针织织物层44和互连件48处于预定变形形状之后,将第一针织织物层40、第二针织织物层44和互连件48放置在气囊64的外表面上。在第一针织织物层40和第二针织织物层44处于预定变形形状之后(以及之时),将第一针织织物层40和第二针织织物层44放置在气囊64的外表面上,如图10所示。一旦第一针织织物层40和第二针织织物层44处于气囊64上,抽真空,以使气囊64塌陷,以将第一针织织物层40和第二针织织物层44挤在一起,从而以预定变形形状使第一针织织物层40朝向第二针织织物层44互锁,以产生具有增强的刚度和刚性的织物结构。真空装置66可用于从气囊64中抽吸空气A(或其它合适的气体),以使得第一针织织物层40朝向第二针织织物层44,从而以预定变形形状将第一针织织物层40、互连件48和第二针织织物层44互锁在一起。
尽管已经详细描述了实施本公开的最佳模式,但是熟悉本公开所涉及的领域的人员将会认识到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用于实施本公开的各种替代设计和实施方案。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座椅,包括:
第一针织织物层,用于限定外表面;
第二针织织物层,用于限定内表面,其中,所述内表面与所述外表面相对;
互连件,将所述第一针织织物层联接到所述第二针织织物层,其中,所述互连件使第一针织织物层和第二针织织物层远离彼此弹性地偏置,并且所述互连件构造成当就座的乘员在所述车辆座椅上施加乘员负载时弯曲;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针织织物层比所述第二针织织物层更有弹性,使得当所述就座的乘员在所述车辆座椅上施加所述乘员负载时,适合所述就座的乘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互连件包括针织间隔织物,并且所述针织间隔织物包括将所述第一针织织物层和所述第二针织织物层互连的多根绒头纱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多根绒头纱线被拉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第二针织织物层中的张力高于所述第一针织织物层中的张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互连件包括第一支撑区域和第二支撑区域,所述第一支撑区域和所述第二支撑区域沿着水平方向彼此隔开,所述第一支撑区域和所述第二支撑区域比所述互连件的其余部分更硬,以当所述就座的乘员在所述车辆座椅上施加所述乘员负载时,限制负载传递,以及所述第一支撑区域和所述第二支撑区域被定位成接收所述就座的乘员的坐骨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第一针织织物层包括第一层区域和第二层区域,所述第一层区域和所述第二层区域沿着所述水平方向彼此间隔开,所述第一层区域和所述第二层区域比所述第一针织织物层的其余部分更硬,以当所述就座的乘员在所述车辆座椅上施加所述乘员负载时,限制负载传递,并且所述第一层区域和所述第二层区域被定位成接收所述就座的乘员的所述坐骨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第一针织织物层的所述第一层区域沿着第一垂直轴与所述互连件的所述第一支撑区域对准,使得所述第一垂直轴与所述第一层区域和所述第一支撑区域相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第二针织织物层的所述第二层区域沿着第二垂直轴与所述互连件的所述第二支撑区域对准,使得所述第二垂直轴与所述第二层区域和所述第二支撑区域相交,所述第一垂直轴平行于所述第二垂直轴,并且所述第一垂直轴与所述第二垂直轴沿着所述水平方向间隔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第一针织织物层的所述第一层区域沿着垂直方向与所述互连件的所述第一支撑区域对准,所述垂直方向垂直于所述水平方向,所述第一层区域和所述第二层区域沿着纵向方向彼此对准,以便接收所述就座的乘员的坐骨对,所述纵向方向垂直于所述垂直方向和所述水平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第一支撑区域和所述第二支撑区域中的每一个都从所述第一针织织物层延伸到所述第二针织织物层,以在所述就座的乘员在所述车辆座椅上施加所述乘员负载乘员时,限制负载通过所述第一支撑区域和所述第二支撑区域在所述第一针织织物层和所述第二针织织物层中的传递,从而支撑所述就座的乘员的所述坐骨对。
CN201910472806.3A 2019-05-31 2019-05-31 舒适就座的技术性针织结构 Active CN1120093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2806.3A CN112009332B (zh) 2019-05-31 2019-05-31 舒适就座的技术性针织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2806.3A CN112009332B (zh) 2019-05-31 2019-05-31 舒适就座的技术性针织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9332A true CN112009332A (zh) 2020-12-01
CN112009332B CN112009332B (zh) 2022-06-07

Family

ID=73506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72806.3A Active CN112009332B (zh) 2019-05-31 2019-05-31 舒适就座的技术性针织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009332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1169A (zh) * 2009-11-16 2012-11-21 江森自控科技公司 座椅衬垫结构
CN102933183A (zh) * 2010-03-05 2013-02-13 英培图斯葡萄牙纺织品有限公司 整体的、可洗涤和可重新使用的三维(3d)多功能针织织物结构以及制造它的方法
CN103101260A (zh) * 2013-02-05 2013-05-15 江苏旷达汽车织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防割内饰复合面料
CN103789905A (zh) * 2014-01-28 2014-05-14 常州悦诚新材料有限公司 立体芯材机织物
CN103909806A (zh) * 2013-01-08 2014-07-09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车辆的管道式座
US20160288681A1 (en) * 2015-03-31 2016-10-0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ultilayer seat
CN108251954A (zh) * 2016-12-29 2018-07-06 米勒纺织品有限公司 间隔织物、用间隔织物形成的复合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应用
CN108349201A (zh) * 2015-10-30 2018-07-31 健乐士股份公司 用于服装和/或鞋类的三维带通道的织物结构
CN109525140A (zh) * 2018-10-23 2019-03-26 东华大学 透气的针织间隔织物摩擦发电机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62708A (zh) * 2016-08-04 2019-04-02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
CN109624809A (zh) * 2017-10-09 2019-04-16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可适应和可重新配置的乘员支撑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1169A (zh) * 2009-11-16 2012-11-21 江森自控科技公司 座椅衬垫结构
CN102933183A (zh) * 2010-03-05 2013-02-13 英培图斯葡萄牙纺织品有限公司 整体的、可洗涤和可重新使用的三维(3d)多功能针织织物结构以及制造它的方法
CN103909806A (zh) * 2013-01-08 2014-07-09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车辆的管道式座
CN103101260A (zh) * 2013-02-05 2013-05-15 江苏旷达汽车织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防割内饰复合面料
CN103789905A (zh) * 2014-01-28 2014-05-14 常州悦诚新材料有限公司 立体芯材机织物
US20160288681A1 (en) * 2015-03-31 2016-10-0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ultilayer seat
CN108349201A (zh) * 2015-10-30 2018-07-31 健乐士股份公司 用于服装和/或鞋类的三维带通道的织物结构
CN109562708A (zh) * 2016-08-04 2019-04-02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座椅
CN108251954A (zh) * 2016-12-29 2018-07-06 米勒纺织品有限公司 间隔织物、用间隔织物形成的复合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应用
CN109624809A (zh) * 2017-10-09 2019-04-16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可适应和可重新配置的乘员支撑结构
CN109525140A (zh) * 2018-10-23 2019-03-26 东华大学 透气的针织间隔织物摩擦发电机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9332B (zh) 2022-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25423B2 (en) Seat structure
EP1193120B1 (en) Vehicle seat
US9573503B2 (en) Vehicle seat
EP1733918B1 (en) Seat structure
CN109552123B (zh) 乘坐系统及其生产方法
US6817674B2 (en) Seat structure
CN107891789B (zh) 车辆座椅
TW200402277A (en) Seat structure
CN111137195A (zh) 用于车辆座椅的椅垫支承装置
US11013342B2 (en) Conveyance seat and seat cover for the same
CN112009332B (zh) 舒适就座的技术性针织结构
CN113165559B (zh) 用于悬挂式座椅的柔性边缘框架靠垫
US10883205B2 (en) Technical knit archtectures for comfort seating
JP6450976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KR101974960B1 (ko) 차량용 시트
CN108883716A (zh) 车用座椅
JP6152800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4772487B2 (ja) 車両用シート構造
JP2003342859A (ja) 立体編物及びシート構造
JP6411870B2 (ja) チャイルドシートの肩ベルト用パッド構造
CN219727953U (zh) 车辆用座椅
JP6000870B2 (ja) 乗り物用シート
CN115702726A (zh) 座椅构造
JP2004001729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18103940A (ja) 乗物用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