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05023A - 空间优化的同步器设计 - Google Patents

空间优化的同步器设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05023A
CN112005023A CN201980023880.5A CN201980023880A CN112005023A CN 112005023 A CN112005023 A CN 112005023A CN 201980023880 A CN201980023880 A CN 201980023880A CN 112005023 A CN112005023 A CN 1120050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synchronizer
latching
synchronizing
conical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2388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05023B (zh
Inventor
马库斯·斯普雷克斯
罗伯特·毕塞克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erlikon Friction Systems Germany GmbH
Original Assignee
Oerlikon Friction Systems Germany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erlikon Friction Systems Germany GmbH filed Critical Oerlikon Friction Systems Germany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2005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50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050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050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Details of mechanically-actuated clutches not specific for one distinct type
    • F16D23/02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ation, also for power-operated clutches
    • F16D23/04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ation, also for power-operated clutches with an additional friction clutch
    • F16D23/06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ation, also for power-operated clutches with an additional friction clutch and a blocking mechanism preventing the engagement of the main clutch prior to synchronis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Details of mechanically-actuated clutches not specific for one distinct type
    • F16D23/02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ation, also for power-operated clutches
    • F16D23/025Synchro 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3/00Details of mechanically-actuated clutches not specific for one distinct type
    • F16D23/02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ation, also for power-operated clutches
    • F16D23/04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ation, also for power-operated clutches with an additional friction clutch
    • F16D23/06Arrangements for synchronisation, also for power-operated clutches with an additional friction clutch and a blocking mechanism preventing the engagement of the main clutch prior to synchronisation
    • F16D2023/0681Double cone synchromesh clutch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250/00Manufacturing; Assembly
    • F16D2250/0023Shaping by press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具有同步毂套(2)的闭锁式同步器(1),其配备有:外齿结构,同步套筒(3)借助相应的内齿结构被不可转动但可沿转动轴线(L)滑动地保持在外齿结构上;同步环(6),其能被置于与同步套筒(3)的传力接合中;啮合齿圈(4),其一旦以与同步套筒(3)相同的速度转动则能被置于与该同步套筒(3)的传力接合中,其中,同步环(6)形成同步器部分(14),同步器部分具有用于摩擦加速啮合齿圈(4)至同步速度的凸锥面,并且同步环(6)形成闭锁部分(13),其所具有的闭锁键槽在啮合齿圈(4)和同步环(6)已达到同步速度之前无法被同步套筒(3)的齿越过,其中所述凸锥面的平均直径小于所述闭锁键槽所处的平均直径。

Description

空间优化的同步器设计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闭锁式同步器以及根据权利要求8的前序部分的具有至少一个这种闭锁式同步器的变速器。
背景技术
有时也被称为“博格华纳型”同步器的闭锁式同步器早已为人所知几十年。
将同步器设计成它们尽量节省空间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重要方面。
优化这些同步器的呼声在过去二十年中日益高涨,因为所需前进档的数量一直在增加。
近年来,对这种空间优化的同步器的需求显著增长,其原因就是能满足未来排放要求的优选的技术是电动车、尤其是混动电动车。
混动动力系需要特殊的变速器来结合内燃机动力和电动机动力。这可能是用电动机升级的传统的双离合器或甚至是手自一体变速器,或者是专用于混合动力系的变速器。
这些变速器中的大多数还是采用同步器系统来进行对于内燃机经济运行是强制的换档。
对混动变速器用闭锁式同步器系统的一个重要要求是结构紧凑设计。尤其在轴向上的结构紧凑设计是强制的,因为附加部件如电动机不得不被集成到传统动力系的现有空间中。
在先公开的EP1992831披露了一种具有同步器部分的闭锁式同步器,其在外径处具有磨擦衬片,和形成位于齿轮内侧同步用的接合器的锥体。
闭锁键槽在所述锥体的小直径侧的锥直径内侧。这样的同步器布置是难以驱动的,并且不允许任何轴向空间节省。
在先公开的DE102010034420披露了一种闭锁式同步器,其具有通过将摩擦面部分安置在对接齿下方而减小的轴向组装尺寸。空间节约潜力是有限的,因为仍然有分度凸耳。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如下设计理念,其相比于现有技术的同步器系统允许额外的空间节约。
发明解决方案
作为所述问题的解决方案,提出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闭锁式同步器。
本发明的闭锁式同步器包括同步毂套,其配备有外齿结构,同步套筒借助相应的内齿结构不可转动但可沿轴向滑动地保持在该外齿结构上。
该同步套筒是用于在正在进行的换档过程中借助可被手动操作的接合换档叉或借助自动操作的换档执行机构操作同步器的手段。所述齿结构不需要由比较狭义上的齿形成。以能够通过必要方式相互作用的多个传力接合的形状配合件的形式来实现就够了。
该闭锁式同步器包括同步环,其可被置于与同步套筒的传力接合中。另外,它包括啮合齿圈,其一旦与同步套筒以一样的速度转动就可以被置于与该同步套筒的传力接合中。
根据本发明,该同步环形成同步器部分,该同步器部分因为其外周面的相应成形而实现了凸锥面,凸锥面作为(主要)接合部用于摩擦加速啮合齿圈至同步速度。
此外,该同步环也形成闭锁部分,其闭锁键槽在啮合齿圈和同步环已完全或至少基本上达到同步速度之前不会被同步套筒的齿越过。
根据本发明,至少该同步器部分的所述凸锥面的平均直径小于所述闭锁键槽所处的平均直径。优选地,所述凸锥面的直径到处都小于所述闭锁键槽的直径,无论参照的是闭锁键槽的根直径或顶直径。
该同步器部分的创新性布置允许显著减小在同步器系统的啮合齿圈之间的轴向长度。传统系统的典型长度例如是39毫米;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发明允许轴向长度缩减到32毫米或以下。要求单独保护一种闭锁式同步器,其具有同步毂套,同步毂套配备有外齿结构,同步套筒借助相应的内齿结构不可转动但可沿转动轴线滑动地保持在外齿结构上,还配备有同步环,其能被置于与该同步套筒的传力接合中,以及配备有啮合齿圈,其一旦与该同步套筒以相同的速度转动则能被置于与该同步套筒的传力接合中,该同步环形成同步器部分,该同步器部分实现用于摩擦加速该啮合齿圈至同步速度的凸锥面,并且该同步环也形成闭锁部分,闭锁部分所具有的闭锁键槽在所述啮合齿圈和同步环已达到同步速度之前无法被该同步套筒的齿越过,其中,所述凸锥面的平均直径小于所述闭锁键槽所处的平均直径。
附加改进的可选方案
在随后的概述中由从属权利要求清楚表明附加改进的可选方案。
一个优选的可选方案是如此设计闭锁式同步器,即,与闭锁键槽相关地来看,所述同步器部分的凸锥面位于齿轮侧而不是毂套侧。
这促成的另一个本发明可选方案,即,将所述凸锥面的主要部分定位在啮合齿圈内。这允许显著缩短沿轴向看的长度。
在另一个优选改进方案的框架内,摩擦环在径向上安置在该同步器部分的凸锥面与该啮合齿圈之间,而该摩擦环优选配设有一个局部狭缝。另一个优选实施例规定,该摩擦环的内周面形成直接接触同步器部分的凸锥面的凹锥面,而该摩擦环的外周面最好形成用于与该啮合齿圈直接相互摩擦作用的凸锥面。
如果该摩擦环的凹锥面所具有的锥角大于摩擦环的凸锥面的锥角,则同步器部分解锁脱离啮合齿圈变得更容易。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框架内提出由金属板制造同步环,其通过塑性变形来成形。这样,没有显示出铣削或磨削加工的表面图案的凸锥面的形成是简单可行的。这样,该凸锥所具有的出色的表面质量明显减轻长期磨损。
该同步环优选由带有闭锁键槽的扁平环形金属板制造,做法是冲压,随后成形为环,该环所具有的第一环部主要沿径向延伸并形成闭锁部分且带有闭锁键槽,该环所具有的第二环部主要沿轴向延伸并且形成带有所述凸锥面的同步器部分。这样的制造极其高效且允许显著的成本节约。
要保护的附加方面
此外,要求单独保护一种变速器或变速箱(带有箱体的变速器),其具有至少一个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闭锁式同步器。
最后,要求单独保护一种通过塑性变形将金属板用于制造同步环的用途,该塑性变形实现了带有切入其中且与之成一体的闭锁键槽的闭锁环和带有凸锥面的同步器部分,其中该凸锥面的平均直径小于该闭锁键槽所处的平均直径。
通过以下借助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说明来披露本发明的附加的技术效果、改进选项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以单锥式同步器实现的本发明的闭锁式同步器的剖视图。
图2更详细示出由根据图1的结构所用的本发明的同步环。
图3示出单锥式同步器的原理。
图4示出双锥式同步器的原理。
图5示出三锥式同步器的原理。
图6示出具有减小的锥角的单锥式同步器的原理。
图7示出具有减小的锥角的单锥式同步器的另一实施例的原理。
图8示出基本上与根据图1的结构相同的结构,同时该同步器本身被设计成具有减小的锥角的单锥式同步器。
优选实施例
单独部件的说明
图1详细示出本发明的闭锁式同步器1。该闭锁式同步器利用了如图3所示且也随后解释的本发明变型。
居中的同步毂套2借助相应的轴与车辆的主动轮可转动接合。下述且所画出的转动轴线L由承载同步毂套的轴(未示出)限定。所谓的齿轮侧用箭头和G标示。所谓的毂套侧用箭头和H标示。
同步毂套2配备有外齿结构。
同步毂套2上装有同步套筒3。同步套筒3本身配备有内齿结构。通过所述齿结构的相互作用,同步套筒3以不可转动的方式被保持在同步毂套2上。这样,同步套筒3总是被迫随同步毂套2一起转动。
当借助换档叉(在此未示出)进行相应操作时,同步套筒3能够被迫在沿转动轴线L的方向上做前后滑动运动。
各自的啮合齿圈4大多是浮动齿轮(未示出)的一体部分,其在接合时能够将来自发动机的力矩经由同步器1传递至车辆的主动轮。
同步毂套2配备有用于支承同步环6的在此呈径向切入的凸肩5的机构。每个同步环6如此由所述凸肩5支承,即它可以在沿转动轴线L的方向上沿着同步毂套2前后滑动。
同步毂套2具有多个凹槽7,大多数情况下是布置在等距周向位置上的3到6个凹槽。在对照图1的上部和下部时,凹槽的含义变得清楚明白。每个凹槽7容纳一个形状配合件,其在此呈与弹簧9一起由支柱壳体10装纳的支柱8形状。支柱壳体10的外侧面可被压紧在同步环6上。
在这里特别让人感兴趣的是同步环6。图2专属于可以被用于根据图1的结构的同步环6的实施例。
如可以容易看到地,同步环6优选具有圆环形状。
它具有两个彼此刚性联接的环部。为此,该同步环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一体成形的金属件,如以下还详细解释的那样。
被指定为闭锁部分13的所述第一环部以主要沿径向延伸的环部的形式形成。如果该环部的径向延伸尺寸(关于轴线L)是其在轴线L方向上的延伸尺寸的至少两倍,则在任何情况下满足此条件。闭锁部分具有所谓的闭锁键槽,以下将对此更详加解释。
当参照图2来更详细描述本发明的闭锁部分13时,人们可以说它最好被设计如下(在容纳支柱和支柱壳体的区域之外):
与过渡区15(闭锁部分13与同步器部分14之间的区域)紧邻地,该闭锁部分由基本上只在径向上取向的内径向部16形成。随后,在径向朝外方向上看地,该闭锁部分由倾斜部17形成。倾斜部17远离同步毂套地倾斜向啮合齿圈4。倾斜部17是不可忽略的,因为其径向延伸尺寸大多达到整个闭锁部分的径向延伸尺寸的至少30%。接着,又在径向朝外方向上看地,闭锁部分13由基本上只在径向上取向的外径向部16a形成。闭锁部分13的径向外部16a通常实现已经上述的闭锁键槽。为了完整起见而必须说明的是,在某些情况下该倾斜部可以被笔直部取代。
被指定为同步器部分14的所述第二环部以主要沿轴向延伸的环部的形式形成。如果该环部的轴向延伸尺寸(平行于轴线L)是其垂直于轴线L方向的延伸尺寸的至少2.5倍,则该条件总是得到满足。同步器部分14实现所谓的凸形接合锥MCC,以下还将对此详加解释。
图1可让人看到单独或总体上明显优选的内容:
沿径向看,闭锁部分13的主要部分或基本上整个部分可以位于同步毂套2和同步套筒3之间,即便同步套筒3还是处于其中性位置,即处于同步化准备阶段(预同步化)尚未开始时的位置。为此,同步毂套2可以配备有环形切口12以容纳闭锁部分的主要部分或更好是至少70%。
另外,图1可让人看到同步器部分14的凸锥MC与闭锁键槽相关地来看位于齿轮侧G而不是在毂套侧H,凸锥MC的最小直径在轴线L方向上看距同步毂套最远。
可以看到,同步环6整体上如下部分包围啮合齿圈4:作为同步环6的一部分的同步器部分14的凸锥MC在径向上就位在啮合齿圈4和闭锁部分13的下方,或者至少其所承载的闭锁键槽在径向上位于啮合齿圈上方。这样,所述布置也变得很紧凑,即导致了显著的空间节省。同步器部分14的凸锥面的主要部分或者基本上整个凸锥面基本上在转动轴线L的方向上延伸,并且沿径向看位于啮合齿圈4内。
如图1所示,同步环和与之对应的啮合齿圈的所述设计和布置(嵌套)导致如下组合体,其轴向延伸尺寸没有(基本上没有)大于同步环的总轴向延伸尺寸。
如图1所示,同步器部分14的凸锥面将优选没有直接摩擦接触到啮合齿圈4的就功能而言与之对应的表面。相反,摩擦衬18装配在所述凸锥面MC与所述啮合齿圈表面之间。摩擦衬18优选由碳材制造。
作为金属板件的同步环的优选设计
最后,不得不给出同步环6的优选制造的暗示。
明显优选的是将同步环6设计成金属板件,其特点可以是它到处都完全或基本具有一样的厚度D,见图2。厚度D是在垂直于局部表面的方向上测量的。
为了完整起见而必须说明的是,优选以塑性变形的金属板形式制造同步环的建议在此特定情况下并未仅在制造方法中穷尽。一个可选的重点是这种制造方法导致了如下的同步器部分,其所具有的凸锥面没有在借助铣削和/或磨削成形同步器部分时不可避免的宏观和微观的铣削痕迹和/或磨削痕迹、图案或槽。这样,(至少以微观规模)使凸锥面获得改善的表面质量,即就磨损而言更适合要由凸锥面执行的持久滑动和摩擦行为。
优选采用(沿垂直于金属板主表面的方向测量)厚度在1.5毫米至3毫米之间的金属板。首先,扁平的圆环状盘被冲压或冲切。它优选在其外周区域中带有闭锁键槽,其已经在冲压或冲切过程中被切出。
在下一步骤中,扁平的圆环形盘被塑性成形,使得其内侧区域形成基本垂直于下述平面延伸的锥部(同步器部分),该平面包含在塑性变形操作之前的整个环状圆环。优选地,已经在所述成形过程期间,形成闭锁件r的部分被变形,从而它具有上述的内径向部16、外径向部16a和互连的倾斜部17。
优选地,早就在成形过程中,形成该闭锁部分的部分也如此变形,即它局部具有用于容纳支柱8和支柱壳体10的区域。
显然,能以与之前铣削和磨削这种零部件相比显著提高的效率来制造由金属板制造的同步环。
用于锁定和同步化的部件的相互作用
闭锁式同步化工作过程如下:
在即将的换档过程中,一旦需要同步化,则将通过换档叉(未示出)使同步套筒3滑动向打算被接合的齿轮的啮合齿圈4。
在此阶段中,支柱8以形状配合的方式将支柱壳体10闩锁至同步套筒3,使得支柱壳体10施加轴向力于同步环并将同步环压迫向啮合齿圈。该力矩使闭锁环进入闭锁位置。
其结果就是作为同步器模块6的一部分的同步环14的凸锥MC被驱动入啮合齿圈4的凹锥中。随后将更详细解释驱动入啮合齿圈4中。
结果,啮合齿圈4被滑动接合至转动的同步环14。这样,啮合齿圈4被加速。
接着,支柱8将脱离同步套筒3,使得由支柱壳体10施加至同步器模块6的闭锁部分13的压力和力矩结束。
所述压力被同步套筒3的齿的压力取代,所述齿接触闭锁部分13的相应的齿或键槽结构。在此阶段中,所述齿或键槽结构阻碍同步套筒3的齿移动到啮合齿圈4所承载的接合齿的区域中。此阶段被称为“同步化”。
因为在同步套筒3的齿与闭锁部分13的齿或键槽结构之间的这种接触,啮合齿圈4的加速被最终确定。一旦闭锁部分13和啮合齿圈4以相同的或基本相同的转速转动,则同步套筒3的齿的撞击能够使闭锁部分13相对于同步套筒3的齿转动。
这样,闭锁部分13避让开同步套筒3的齿以便经过闭锁部分13的齿或键槽结构之间的内部空间,并且进入接合齿区域中。现在,同步化完成。
这允许筒步套筒3的齿咬入啮合齿圈4的接合齿之间的内部空隙中。现在,完成了接合,因为啮合齿圈4被刚性固定到在此让人感兴趣的齿轮。
优选实施例的可能变型
最后,系统性地呈现本发明的同步环6的不同可能变型。
如技术人员能容易想到地,每种同步器都可以被贯彻到之前所述的优选实施例中。
单锥式同步器
为了引入到系统学中,图3示出单锥式同步器。
在此可以清楚看到同步环6如何如以上所解释地形成闭锁部分13和同步器部分14。同步器部分14再次涂覆有沉积在或以其它方式固定在其上的摩擦衬18。
可以清楚看到同步器部分14如以上所解释地形成凸锥。在此情况下,该凸锥所具有的锥角A大于6.5°。选择这样的值用于角度A或更大的值用于角度A的原因是避免凸锥自锁接合入啮合齿圈4的对应凹锥中。这样的自锁接合会发生在锥角A的值将小于6.5°的情况下。
有时需要增大可由同步环6施加至啮合齿圈4的摩擦力。这样做导致了更快速的同步,因为被施加至啮合齿圈4和与之相连的齿轮的加速力矩比较大。
双锥式同步器
用于增大摩擦力的一个解决方案例如是如图4所示的双锥式同步器。
此同步器采用两件式同步环6。同步环6的第一部件是具有闭锁部分13和同步器部分14的底环20。该同步环的第二部件是支承环21,其以形状配合的方式被安装至具有闭锁部分13和同步器部分14的所述环,从而它总是被迫随所述底环20转动。
底环20再次实现了同步器部分14,其外周形成凸锥。
中间环22以形状配合的方式被固定至啮合齿圈,因此它总是被迫随啮合齿圈转动。中间环22也沿着其内周形成凹锥,而沿着其外周形成凸锥。在中间环上装有设于其上的外摩擦层18a和也设于其上的内摩擦层18b。
一旦同步环6在此朝向右侧被推压向啮合齿圈,则由同步器部分14形成的凸锥被楔入由中间环22形成的凹锥中。
其结果就是,由中间环22的外周形成的凸锥被楔入支承环21的凹锥中。在整个过程中,支承环21保持其朝向啮合齿圈4的径向间隙,从而在啮合齿圈4和支承环21之间没有直接摩擦。
人们可以说,此实施例的同步环6带有两个就摩擦而言变得有效的锥,即一个凸锥和一个凹锥。
结果在中间环22与同步环6之间产生两倍的摩擦,因为同步器部分14的凸锥压在中间环22的凹锥上,同时该支承环21的凹锥以基本相同的力压在中间环22的凸锥上。结果就是在同步环6和啮合齿圈4之间产生两倍力矩。这意味着,通过此实施例所产生的力矩约为通过相似的单锥式所产生的力矩的两倍。
这样,可以实现同步过程的更快速完成。
三锥式同步器
用于增大摩擦力的另一解决方案又例如是如图4所示的三锥式同步器。
此实施例的工作过程类似于如图5所示且基于图5所解释的实施例。
所述区别是在此所用的特殊的支承环24。该支承环24借助其外周面形成带有第二凸锥的第二同步器部分。
一旦同步环6在此朝右侧方向被推压向啮合齿圈4,则由同步器部分14形成的凸锥被楔入由中间环22形成的凹锥中。这样,形成在中间环22的外周面上的凸锥楔紧在支承环的内周面所形成的凹锥上。
因为同步环6推压向啮合齿圈,故第二同步器部分26被楔入在啮合齿圈本身的内周面上形成的凹锥中。
人们可以说,此实施例的同步环6上带有就摩擦而言变得有效的三个锥,即两个凸锥MC和一个凹锥。
这样,共通过三个表面来产生摩擦力。就是说,与一开始所解释的单锥式同步器相比,可用于加速啮合齿圈4的摩擦力是三倍高。
为了完整起见而必须提到的是,图5未示出同步环6的用于与同步套筒3接合的齿或形状配合件。
尽管如此,还是如图3和图4所示地实际上设置它们。
具有减小的锥角和两件式同步环的单锥式同步器
用于增大可被用于同步环6与啮合齿圈4之间同步的摩擦力的另一个变型是具有减小的锥角B的单锥式同步器。
为了保证同步环6能又脱离啮合齿圈4,可以采用特殊的两件式同步环6:
图6示出这种类型的一个实施例。
同步环6具有闭锁部分13和压力部分27。压力部分27具有凸锥。不同于前述实施例地,压力部分27的该凸锥未用于直接产生周向滑动,即用于直接产生周向摩擦力。
相反,以下将仅解释压力锥。
该压力部分的压力锥具有大于6.5°的锥角A。
此外,同步环6上装有摩擦环19。摩擦环19的内周面形成对应于该压力锥的凹锥。摩擦环19的外周面形成凸锥,凸锥直接产生周向滑动和相应的周向摩擦力。就是说,摩擦环13的外周面在此形成凸锥MC,其起到之前已被命名为同步器部分14的作用。
关键点是该凸锥所具有的锥角B小于6.5°,最优选地,锥角B约为3.5°。
摩擦环19局部开设有狭缝。
一旦压力部分27被压入摩擦环19的凹锥中,则摩擦环19径向扩张。这样,摩擦环19的凸锥进入与啮合齿圈4的凹锥的紧密接触中。因为在摩擦环19的外侧面上的凸锥的锥角B很小,以致在摩擦环19与啮合齿圈4之间产生显著增大的周向摩擦力,只要摩擦环19正沿周向滑移该啮合齿圈。
在同步完成之后,当同步环被推离开啮合齿圈时,摩擦环的凸锥倾向于贴附且保留在啮合齿圈的凹锥内。
但是,因为其具有较大的锥角A,压力部分27和由其形成的凸锥被拔出摩擦环19的凹锥外。一旦这已发生,则摩擦环19又径向收缩。这样,其凸锥脱离与啮合齿圈4的凹锥的接触,尽管是小锥角B。
具有减小的锥角和一件式同步环的单锥式同步器
根据图6的变型也可以如图7所示地被改动。
图7所示的该变型的工作过程与借助图6所披露的变型极其相似。因此缘故,之前所解释的内容也适用于此变型。
图6所示的变型与图7所示的变型之间的区别是根据图7的变型使用仅一件式同步环。
如之前关于第一实施例所述地,设有一件式同步环6,其形成闭锁部分13和同步器部分14。不同于第一实施例,同步器部分14在其外周面上形成凸锥,其小锥角B最好小于6.5°。所述锥可以通过摩擦衬18被镀盖。
在这里,关键点是同步环6没有直接接触该啮合齿圈的固定部分。
相反,啮合齿圈6现在可相对于啮合齿圈活动地承载有摩擦环19。摩擦环19如此嵌套至啮合齿圈,即通过形状配合来保证摩擦环19和啮合齿圈4总是同步转动。
此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一旦在其外侧面上具有凸锥的同步器部分14接合摩擦环19,则带有狭缝的摩擦环19将在径向上被压缩。接着,摩擦环19被更深地驱动入啮合齿圈4的凹锥中,同时该同步环的同步器部分14被更深地驱动入摩擦环19中。这样,因为在同步器部分14的外侧面上的凸锥的小锥角B而在摩擦环19与同步器部分14之间产生巨大摩擦。
尽管是小锥角B,但在同步完成之后,摩擦环19和同步器部分14的可靠脱开能在同步器部分14被抽回时发生。
通过抽回该同步器部分14,在摩擦环19的外侧面上的凸锥脱离与啮合齿圈4的凹锥的接触。不再被啮合齿圈4的凹锥包围和压缩地,弹性的摩擦环19径向扩张。由此可行的是,同步器部分14的凸锥可以被立刻抽出在摩擦环19内表面上的凹锥外,而在这样做时没有受到小锥角B的阻碍。
具有减小的锥角和两件式同步环的单锥式同步器的完整结构
图8所示的优选实施例是已如图1所示的结构的一个变型。
迄今为止,所有针对根据图1的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容也适用于根据图8的实施例,除非下述区别有碍于此。
与图6所示相似地设有摩擦环19,摩擦环与实现闭锁部分13和压力部分27的所述环一起形成两件式同步环。
摩擦环19的外周面形成本发明的凸锥MC,其锥角B小于同步环14的压力部分29的凸锥的锥角A,如之前关于图6所解释的那样。摩擦环19的外周面可带有摩擦衬18。
在压力部分27的外凸锥与摩擦环19之间再次没有出现沿周向的滑动。在此,由摩擦环19的外周面所实现的凸锥MC又形成此外被称为“同步器部分”的部分。
其他
为了完整起见而要指明的是,与已有权利要求无关地,但可选地与已有权利要求和/或说明书所披露的技术方面相关联地,额外要求保护一种闭锁式同步器,其包括同步环,其所具有的锥面通过没有铣削和/或磨削痕迹的塑性变形的金属板来实现。
另外,可选地要求单独保护上述的由金属平板制造同步环6的方法
附图标记列表
1闭锁式同步器
2同步毂套
3同步套筒
4啮合齿圈
5刻到同步毂套中的凸肩
6同步环
7未定
8支柱
9弹簧
10支柱壳体
11凹槽
12同步毂套的环形切口
13闭锁部分
14同步器部分
15过渡区
16闭锁部分的内径向部
17闭锁部分的倾斜部
18摩擦衬
18a外摩擦层
18b内摩擦层
19摩擦环
29同步环的底环
39支承环
49中间环
59底环
69带有外锥的支承环
79中间环
89第二同步器部分
99同步环的压力部分
109锥角
1锥角
L转动轴线
D同步环的厚度
G齿轮侧
H毂套侧
A锥角
B锥角
MCC同步器部分的接合凸锥
MC同步器部分的凸锥
键槽闭锁部分13的键槽的标记

Claims (9)

1.一种闭锁式同步器(1),具有同步毂套(2),其配备有:
外齿结构,同步套筒(3)借助相应的内齿结构被不可转动但可沿转动轴线(L)滑动地保持在该外齿结构上;
同步环(6),其能被置于与该同步套筒(3)的传力接合中;以及
啮合齿圈(4),其一旦以与该同步套筒(3)相同的速度转动,则能被置于与该同步套筒(3)的传力接合中,
其特征是,
该同步环(6)形成同步器部分(14),该同步器部分具有用于摩擦加速该啮合齿圈(4)至同步速度的凸锥面,
并且该同步环(6)也形成闭锁部分(13),具有闭锁键槽,其在该啮合齿圈(4)和该同步环(6)已达到该同步速度之前无法被该同步套筒(3)的齿越过,
其中,所述凸锥面的平均直径小于所述闭锁键槽所处的平均直径,
其中,该同步毂套(2)配备有用于容纳该闭锁部分(13)的主要部分的环形切口(12),
其中,从该啮合齿圈(4)到另一啮合齿圈(4)的轴向长度为32毫米或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锁式同步器(1),其特征是,关于该闭锁键槽观看地,所述锥面位于齿轮侧(G),而不是毂套侧(H)。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闭锁式同步器(1),其特征是,该凸锥面的主要部分位于该啮合齿圈(4)内。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闭锁式同步器(1),其特征是,摩擦环(18)在径向上安放在该同步器部分(14)的凸锥面与该啮合齿圈(4)之间,而该摩擦环(18)优选配备有一个局部狭缝和/或优选其由碳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闭锁式同步器(1),其特征是,该摩擦环(18)的内周面形成用于与该同步器部分(14)的凸锥面直接摩擦相互作用的凹锥面,而该摩擦环(18)的外周面优选形成用于与该啮合齿圈(4)直接摩擦相互作用的凸锥面,所述摩擦环(18)的凹锥面所具有的锥角优选大于所述摩擦环(18)的凸锥面的锥角。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闭锁式同步器(1),其特征是,该同步环(6)由形成凸锥面的金属板制造,该凸锥面没有表面图案,所述表面图案显示出该凸锥面的铣削或磨削作业。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闭锁式同步器(1),其特征是,该同步环(6)由具有闭锁键槽的环形扁平金属板制造,做法是冲压和随后深冲成环,该环具有主要径向延伸的形成闭锁部分(13)且载有该闭锁键槽的第一环部以及主要沿轴向延伸且形成带有所述凸锥面的该同步器部分(14)的第二环部。
8.一种变速器或变速箱,具有至少一个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闭锁式同步器(1)。
9.一种通过塑性变形将金属板用于制造同步环(6)的用途,其具有带有切入其中且与之成一体的闭锁键槽的闭锁部分(13)和带有凸锥面的同步器部分(14),其中,该凸锥面的平均直径小于该闭锁键槽所处的平均直径。
CN201980023880.5A 2018-03-29 2019-03-29 空间优化的同步器设计 Active CN1120050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107684.3 2018-03-29
DE102018107684 2018-03-29
PCT/EP2019/058060 WO2019185896A1 (en) 2018-03-29 2019-03-29 Space optimized synchronizer desig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05023A true CN112005023A (zh) 2020-11-27
CN112005023B CN112005023B (zh) 2022-05-17

Family

ID=66102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23880.5A Active CN112005023B (zh) 2018-03-29 2019-03-29 空间优化的同步器设计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775593A1 (zh)
CN (1) CN112005023B (zh)
WO (1) WO2019185896A1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49168B (de) * 1955-09-21 1959-01-22 Daimler Benz Ag Synchronisiervorrichtung fuer Klauenkupplungen
FR1466939A (fr) * 1966-02-03 1967-01-20 Porsche Kg Dispositif de synchronisation pour mécanismes de changement de vitesse, notamment pour véhicules automobiles
EP0080265A2 (en) * 1981-11-20 1983-06-01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Synchronizer and gear assembly for a power transmission
EP0652385A2 (en) * 1993-11-05 1995-05-10 Borg-Warner Automotive, Inc. Synchronizer clutch assembly for multiple ratio gearing
CN1853052A (zh) * 2003-09-19 2006-10-25 赫尔曼-哈根迈尔Getrag传动机构和齿轮工厂有限公司&两合公司 用于汽车分级变速器的同步离合器
CN101189443A (zh) * 2005-06-02 2008-05-2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同步器的套筒花键结构
CN101675262A (zh) * 2007-02-22 2010-03-17 贺尔碧格同步技术有限公司 离合器总成
CN101788049A (zh) * 2010-03-22 2010-07-2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短行程同步环
CN103591178A (zh) * 2013-11-29 2014-02-1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变速器的同步器组件及具有它的变速器
CN104813054A (zh) * 2012-11-28 2015-07-29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机动车辆齿轮变速器的同步装置
US20150330462A1 (en) * 2014-05-19 2015-11-1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ynchronizing device
CN105556151A (zh) * 2013-09-02 2016-05-04 贺尔碧格传动技术控股有限公司 同步器及用于切换档位的方法
US20170350458A1 (en) * 2016-06-07 2017-12-07 Borgwarner Inc. Reduced axial length increased capacity synchronizer
CN207145475U (zh) * 2017-07-13 2018-03-27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大阻力同步器双弹簧托柱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TO20070331A1 (it) 2007-05-14 2008-11-15 Fiat Group Automobiles Spa Gruppo sincronizzatore per un cambio di velocita' di un autoveicolo
DE102010034420B4 (de) 2010-08-16 2016-10-06 Audi Ag Synchronkupplung, insbesondere für Schaltgetriebe in Kraftfahrzeugen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49168B (de) * 1955-09-21 1959-01-22 Daimler Benz Ag Synchronisiervorrichtung fuer Klauenkupplungen
FR1466939A (fr) * 1966-02-03 1967-01-20 Porsche Kg Dispositif de synchronisation pour mécanismes de changement de vitesse, notamment pour véhicules automobiles
EP0080265A2 (en) * 1981-11-20 1983-06-01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Synchronizer and gear assembly for a power transmission
EP0652385A2 (en) * 1993-11-05 1995-05-10 Borg-Warner Automotive, Inc. Synchronizer clutch assembly for multiple ratio gearing
CN1853052A (zh) * 2003-09-19 2006-10-25 赫尔曼-哈根迈尔Getrag传动机构和齿轮工厂有限公司&两合公司 用于汽车分级变速器的同步离合器
CN101189443A (zh) * 2005-06-02 2008-05-28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同步器的套筒花键结构
CN101675262A (zh) * 2007-02-22 2010-03-17 贺尔碧格同步技术有限公司 离合器总成
CN101788049A (zh) * 2010-03-22 2010-07-2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短行程同步环
CN104813054A (zh) * 2012-11-28 2015-07-29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机动车辆齿轮变速器的同步装置
CN105556151A (zh) * 2013-09-02 2016-05-04 贺尔碧格传动技术控股有限公司 同步器及用于切换档位的方法
CN103591178A (zh) * 2013-11-29 2014-02-1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变速器的同步器组件及具有它的变速器
US20150330462A1 (en) * 2014-05-19 2015-11-1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ynchronizing device
US20170350458A1 (en) * 2016-06-07 2017-12-07 Borgwarner Inc. Reduced axial length increased capacity synchronizer
CN207145475U (zh) * 2017-07-13 2018-03-27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大阻力同步器双弹簧托柱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文俊: "一种新型同步器的结构设想", 《机械管理开发》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75593A1 (en) 2021-02-17
WO2019185896A1 (en) 2019-10-03
CN112005023B (zh) 2022-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91218B2 (ja) シンクロナイザ・リング
CN100582517C (zh) 压合式牙嵌超越离合器
US5620075A (en) C-shaped synchronizer spring
JPS5910422Y2 (ja) シンクロ伝動装置
US20110214522A1 (en) Shifting clutch
EP2048412B1 (en) Method of producing mechanism for converting rotational motion into linear motion
KR20070089093A (ko) 변속기용 동기 장치
US20120006643A1 (en) Double-acting synchronizer
US10935082B2 (en) Synchronizer device for a manual transmission
JP2005114156A (ja) 変速機の同期装置
EP1574734A2 (en) Synchronizer for transmission
JPH0660657B2 (ja) 同期噛合い機構付噛合いクラッチ
JPH05272550A (ja) クラッチ又はブレーキ用の摩擦リング
KR101904368B1 (ko) 차량용 기어박스 및 이러한 기어박스를 포함하는 차량
JPS63125827A (ja) 同期装置
JP2003042183A (ja) 常時噛み合い式変速機
CN112005023B (zh) 空间优化的同步器设计
JPS58137627A (ja) 同期噛合装置
CN104718391B (zh) 车辆用手动变速器的同步装置
GB2161870A (en) Synchronous clutch mechanism
KR20170096590A (ko) 동기화 장치 및 동기화 방법
WO2005103520A1 (en) Synchroniser
US20040035665A1 (en) Toothed electromagnetic clutch brake
CA2811152C (en) Synchronization unit for a positive dual clutch
SE539358C2 (en) A latch cone ring for a synchronizing arrangement, a synchronizing arrangement, a gearbox and a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