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81483A - 一种烟气急速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烟气急速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81483A
CN111981483A CN202010852157.2A CN202010852157A CN111981483A CN 111981483 A CN111981483 A CN 111981483A CN 202010852157 A CN202010852157 A CN 202010852157A CN 111981483 A CN111981483 A CN 1119814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e gas
cooling
heat exchange
shell
cool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5215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蕊
袁真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Yintaik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Yintaik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Yintaik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Yintaik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5215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8148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814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814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44Details; Accessor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44Details; Accessories
    • F23G5/46Recuperation of hea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JREMOVAL OR TREATMENT OF COMBUSTION PRODUCTS OR COMBUSTION RESIDUES; FLUES 
    • F23J15/00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 F23J15/06Arrangements of devices for treating smoke or fumes of cool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0Technologies for a more efficient combustion or heat us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焚烧技术领域,提供了烟气急速冷却装置;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部的换热部件,所述换热部件包括多根冷却模块,且多根冷却模块内部设置有进行相互换热的通道;设置于外壳上部开口处的对流风扇,用于使得空气能够快速进入至外壳;以及,固定安装在外壳内部用于对多个冷却模块喷冷却水的喷淋系统。本发明实现了三重换热,提高了换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烟气急速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焚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烟气急速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换热器有管壳式换热器、壁板式换热器,但是体积庞大,清洗维护不方便。特别说明,由于以上换热器原理类似,一般适合较为纯净的换热场合。
要是想实现较为高效的换热效果,就需要做大以上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会造成体积巨大,钢材用量增加。随着换热面积的增大,其自身对于气体和换热液体的阻力也会增加(增大换热面积就是增大其内部径流的通道长度,管道直径自身不会增加太多,因为如果管道直径增加太多,流体停留时间短,流速高,造成换热效率下降);
另一种用于烟气换热的就是塔式冷却器,烟气从塔底部向上运动,液体在充满多孔填料的空间内向下流动(由于填料为多孔结构,可以增加液体与气体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率,副作用就是增大了气体流通的阻力),这种结构由于是液体与气体的直接接触、全空间接触,由于高温区产生的热蒸汽影响,换热效率较低,且多孔填料易于被烟气中的灰分填满,阻塞气路,自身换热效率更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气急速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烟气急速冷却装置,包括:外壳,
设置于外壳内部的换热部件,所述换热部件包括多根冷却模块,且多根冷却模块内部设置有进行相互换热的通道;
设置于外壳上部开口处的对流风扇,用于使得空气能够快速进入至外壳;以及,
固定安装在外壳内部用于对多个冷却模块喷冷却水的喷淋系统。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底部有用于空气进入进气孔。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中央控制系统。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淋系统包括多个喷头,多个喷头分别阵列设置在多个冷却模块的外围。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内部固定上有多根输水管,多根所述输水管分别设置于多个冷却模块的上方;喷头安装在输水管上,多根所述输水管外接冷却源。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集液池,所述集液池设置于冷却部件的下方。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多根冷却模块通过多根烟气管道进行串联。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却模块包括从内到外的第一流道、第二环形流道和第三环形流道组成;其中第二环形流道内部设置有多个A流道和多个B流道,多个A流道的两端分别于第一流道和第三环形流道内部连通;A流道和B流道两者间隔设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多个A流道和B流道由多个隔板分割而成。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对流风扇为多个,所述换热部件为多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向换热部件中通入烟气,烟气进入至冷却模块通道中,同时向冷却模块中其他通道中通入与烟气进行换热的液体,进而使得烟气与换热液体进行一次冷却;同时喷淋系统向多个冷却模块进行喷水,进行二次冷却;对流风扇高速旋转,把干冷空气从底部吸收,然后快速进入阵列布置的导热模块内部,实现气流的吸热,同时快速把蒸发汽化的液体带走;本发明实现了三重换热,提高了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烟气急速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B-B向视图。
图3为烟气急速冷却装置中冷却模块的正视图。
图4为图3中B-B向视图。
图5为烟气急速冷却装置中冷却模块的侧视图。
图6为图5中A-A向第一视图。
图7为图5中A-A向第二视图。
图8为烟气急速冷却装置的控制原理图。
图中:外壳-1、对流风扇-2、冷却模块-3、集液池-4、输水管-5、喷头-6、散热片-7、第二环形流道-8、第三环形流道-9、第一流道-10、进气口-11、冷却水入口-12、冷却水出口-13、排气口-14、A流道-15、B流道-16、热气入口-17、冷却气出口-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烟气急速冷却装置的结构图,包括:外壳1,设置于外壳1内部的换热部件,所述换热部件包括多根冷却模块3,且多根冷却模块3内部设置有进行相互换热的通道;
设置于外壳1上部开口处的对流风扇2,用于使得空气能够快速进入至外壳1;以及,
固定安装在外壳1内部用于对多个冷却模块3喷冷却水的喷淋系统。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向换热部件中通入烟气,烟气进入至冷却模块3通道中,同时向冷却模块3中其他通道中通入与烟气进行换热的液体,进而使得烟气与换热液体进行一次冷却;同时喷淋系统向多个冷却模块3进行喷水,进行二次冷却;对流风扇2高速旋转,把干冷空气从底部吸收,然后快速进入阵列布置的导热模块内部,实现气流的吸热,同时快速把蒸发汽化的液体带走;本发明实现了三重换热,提高了换热效率。
所述外壳1底部有用于空气进入进气孔。当对流风扇2在转动过程中能够从进气孔将外界空气吸入至外壳1内部,对冷却模块3进行冷却,冷却完成后排出。
本发明还包括中央控制系统,所述中央控制系统与对流风扇2电连接。
所述换热部件上设置有热气入口17和冷却气出口18。
热气入口17采用比例电磁阀控制流速、流量,与冷却系统的流量、压力、风力等达到动态平衡。
对流风扇2,与中央控制系统连接,根据系统运行状态,实现变频调速控制,来实现对风速和风量的调节,达到最佳能耗匹配。
对流风扇2工作时,气流被强行抽送到风扇的上方,干燥冷空气顺着外壳1的底部进入,吸纳蒸发的水蒸气,同时吸热变成湿热空气,被对流风扇2排出,这个过程较快,但由于气化潜热的作用,效果比单纯液体换热效果高出1.3-1.4倍。
所述喷淋系统包括多个喷头6,多个喷头6分别阵列设置在多个冷却模块3的外围。
喷头6在每个冷却模块3外围都安装有阵列的数个,保证冷却模块3外表面被充分喷洒到位。
热流体(烟气)从底部烟气进口进入,然后顺着内部烟气通道向上运动,冷却模块内部的冷却液体从每个模块相反烟气进口相反的方向进入(每个冷却模块式单独供入冷却液的,并不是串联,这样能保证换热效率,依靠电磁比例阀实现自动控制)。冷却模块串联后,热流体(烟气)的通道也就实现了串联,但是内部的冷却液通道此时还是独立的(当然也能实现串联,在一些热流体换热要求不高的场合,可以把冷却液输送接口全部串联,或者并联)。
为了能够对喷头6进行安装,因此所述外壳1内部固定上有多根输水管5,喷头6安装在输水管5上,多根所述输水管5分别设置于多个冷却模块3的上方;多根所述输水管5外接冷却源。
所述外壳1底部设置有集液池4,所述集液池4设置于冷却部件的下方,用于对通过喷头6喷出的冷却液,进行收集。
所述喷头6采用锥形螺旋喷头、线性喷头等雾化效果较好的喷头,喷流液体直接喷洒到换热模块的上下表面。
多根冷却模块3通过多根烟气管道进行串联。
如图3-7所示,所述冷却模块3包括从内到外的第一流道10、第二环形流道8和第三环形流道9组成;其中第二环形流道8内部设置有多个A流道15和多个B流道16,多个A流道15的两端分别于第一流道10和第三环形流道9内部连通;A流道15和B流道16两者间隔设置;烟气通过第一流道10进入,然后再通过A流道15和第三环形流道9排出;同时B流道16内部输入与A流道15内部流向相反的冷却液体;进行换热。
多个A流道15和B流道16由多个隔板分割而成。
所述第一流道10上设置有进气口14,用于输入烟气;所述第三环形流道9的出口处上有进气口11,用于烟气输出。
所述冷却模块3上还设置有冷却水入口12和冷却水出口13,分别于多个B流道16两端连通,用于向多个B流道16内部输入冷却液。
多个冷却模块3上的B流道16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
如图6所示,烟气从左边进气口14进入,然后按照指示方向流动,通过内部弯折通道拐两次弯后从右边的进气口11流出。这样设计主要是由于考虑热流体的密度、粘度低很多,流速会比冷却液快数倍不止,这样有助于增大内部的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由于冷却液体是从模块中间区域流过,四周都是待换热的流体,可以让烟气和温度较低的冷却液一直接触。
多个B流道16顶部和底部用于第一流道10和第三环形流道9中的烟气进行换热。
多个B流道16阵列设置第一流道10外侧,B流道16和A流道15交替布局而成。
所述冷却模块3外侧设置有散热片7,提高散热效果。所述散热片7螺旋设置于冷却模块3外侧。
所述外壳1包括机架和外壳外侧板壳。
本发明还包括机架,用于对整个装置进行支撑,主要作用是作为外轮廓覆盖板的附着体,支撑内部冷却模块3,用于固定各类水管、烟气管道等的作用,采用耐腐蚀、抗氧化的合金制作。
外侧板壳,主要用于对整个装置外围气流的封堵,防止外轮廓气流的泄露,防止内部喷淋液体,水雾的泄露,保证液体在内部滴下。
外侧板壳底部是采取倾斜安装的格栅板,此处作为冷却用的干冷空气的进口(由于对流风扇2向上抽风,会迫使底部气流干冷空气强行从底部进入,从而流入冷却模块3的之间),干冷空气由于温度较低,一般都位于较低的位置,所以开口要设置在底部。
由于换热的冷却液体伴随着工作的进行,温度会逐步升高,如果不加干预,系统换热效率会越来越低。虽然有冷却液不断补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还是会升高。因此本发明还包括外置风冷装置,所述外置风冷装置包括风冷器(原理与空调外机类似),把冷却液抽送到风冷器,进行强制散热降温。
所述对流风扇2可以为多个,所述换热部件为多组。
多个对流风扇2阵列式设置。阵列式设置,1)、可以实现更强的抽风,排气,噪音反而比单一风扇要低很多。
2)、更佳节能,便于实现群控;风机叶片直径大了之后,过了临界点后,风机效率则开始下降。
3)、便于检修更换,单个风扇损坏后,对整体影响并不太大。避免单一风扇损坏后,系统宕机的风险。
如图8所示,本发明的控制原理:
1)、中央控制系统根据热流体进口出口温度,速度,自动调节冷却液的流速;
所述热流体可以为烟气、热蒸汽、其他热流体。
2)、根据冷却液的进出口位置的温度、自动控制流速,自动控制外置的风冷器,加速对冷却液的整体降温。
3)、喷淋系统根据检测到的冷却液得劲进出口烟气温度变化,自动加强喷淋流量;
4)、对流风扇2转速根据喷淋液体底部水池的平均温度变化,自动调节转速;
5)、喷淋流量、冷却模块3内部冷却液供给流量,以及对流风扇2的风量,为三个因变量,按照以下顺序依次优先执行:冷却模块3内部冷却液控制、喷淋流量控制、对流风扇2风速控制。
本发明1、实现了三重降温:
(1)、嵌套式管壳换热结构,冷却液换热效率高,与传统结构相同,唯一不同的是,热流体在内部走S型,停留时间更久,效果更佳;
(2)、喷雾喷淋降温,换热模块表面的流水迅速吸收外壁的热量,通过自然的重力向下流动,把热量带走;
(3)、对流风扇2强行抽取底部的干冷空气,通过空气对换热模块表面降温,同时带走蒸发的水蒸气;
2、智能控制,能实现恒温控制,不易受烟气温度变化影响(传功的回收烟气温度影响)。
3、可以实现易凝结组分的分离,有助于后续烟气净化。
4、可以无限串联,并联,来提高和降低设备的处理能力,制造使用成本较低。
5、易于维护,故障率较低。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烟气急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
设置于外壳内部的换热部件,所述换热部件包括多根冷却模块,且多根冷却模块内部设置有进行相互换热的通道;
设置于外壳上部开口处的对流风扇,用于使得空气能够快速进入至外壳;以及,
固定安装在外壳内部用于对多个冷却模块喷冷却水的喷淋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急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底部有用于空气进入进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急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央控制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急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系统包括多个喷头,多个喷头分别阵列设置在多个冷却模块的外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烟气急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部固定上有多根输水管,喷头安装在输水管上,多根所述输水管分别设置于多个冷却模块的上方;多根所述输水管外接冷却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急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集液池,所述集液池设置于冷却部件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急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多根冷却模块通过多根烟气管道进行串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急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模块包括从内到外的第一流道、第二环形流道和第三环形流道组成;其中第二环形流道内部设置有多个A流道和多个B流道,多个A流道的两端分别于第一流道和第三环形流道内部连通;A流道和B流道两者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烟气急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A流道和B流道由多个隔板分割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急速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风扇为多个,所述换热部件为多组。
CN202010852157.2A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烟气急速冷却装置 Pending CN1119814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52157.2A CN111981483A (zh)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烟气急速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52157.2A CN111981483A (zh)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烟气急速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81483A true CN111981483A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43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52157.2A Pending CN111981483A (zh)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烟气急速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81483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5468A (zh) * 1996-03-29 1999-04-28 三井造船株式会社 加热高温气流的装置和处理废物的设备
CN1400448A (zh) * 2001-08-01 2003-03-05 吕钢岭 内外双流道翅片管及使用翅片管的换热器
CN201589555U (zh) * 2009-12-31 2010-09-22 英特换热设备(浙江)有限公司 同轴换热器
CN103411444A (zh) * 2013-07-31 2013-11-27 南京威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干式对流冷却塔
CN103697730A (zh) * 2014-01-17 2014-04-02 中钢集团天澄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烟气快速冷却器
DE102018218170A1 (de) * 2018-10-24 2019-10-02 Thyssenkrupp Ag Wärmetauscher mit wiederkehrenden Rohren im Gegenstrom ohne Längstrennblech
CN111351374A (zh) * 2020-04-07 2020-06-30 上海工业锅炉(无锡)有限公司 废弃物焚烧烟气降温与急冷一体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5468A (zh) * 1996-03-29 1999-04-28 三井造船株式会社 加热高温气流的装置和处理废物的设备
CN1400448A (zh) * 2001-08-01 2003-03-05 吕钢岭 内外双流道翅片管及使用翅片管的换热器
CN201589555U (zh) * 2009-12-31 2010-09-22 英特换热设备(浙江)有限公司 同轴换热器
CN103411444A (zh) * 2013-07-31 2013-11-27 南京威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干式对流冷却塔
CN103697730A (zh) * 2014-01-17 2014-04-02 中钢集团天澄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烟气快速冷却器
DE102018218170A1 (de) * 2018-10-24 2019-10-02 Thyssenkrupp Ag Wärmetauscher mit wiederkehrenden Rohren im Gegenstrom ohne Längstrennblech
CN111351374A (zh) * 2020-04-07 2020-06-30 上海工业锅炉(无锡)有限公司 废弃物焚烧烟气降温与急冷一体式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57758A (zh) 工业热流体的冷却装置与方法
CN101886836A (zh) 一种蒸发冷却型热管换热的机房排热装置
WO2023010853A1 (zh) 间接蒸发冷却设备
CN113587486B (zh) 一种吸收式制冷系统
CN104457317A (zh) 立管间接加直接两级蒸发式冷却塔
CN101592385B (zh) 纯逆流板翅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与直接蒸发冷却复合空调
CN208547263U (zh) 一种高效节能冷凝器
CN2658688Y (zh) 具有翅片冷却管组的蒸发式冷凝器
CN111981483A (zh) 一种烟气急速冷却装置
CN203216313U (zh) 带有扩展水膜板的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
CN203464553U (zh) 一种新型板式蒸发冷凝器
CN215863818U (zh) 一种带热回收的逆流式立管间接蒸发冷却器
CN104501624A (zh) 蒸发式冷却器与表面式凝汽系统联合的电厂用冷却系统
CN201382508Y (zh) 一种复合空调器
CN208187188U (zh) 一种曲管多隔板式冷却塔
CN202110831U (zh) 核电站冷却系统
CN208187156U (zh) 一种满溢式冷却塔
CN113790548A (zh) 一种蒸发式冷凝器
CN106595340A (zh) 一种多模块多喷淋装置蒸发空冷器及其操作模式
CN210180247U (zh) 用于电力生产的冷却塔
CN200975844Y (zh) 一种蒸发冷却器
CN208187179U (zh) 一种多通管式冷却塔
CN217585453U (zh) 疏水冷却装置
CN215832525U (zh) 一种高效闭式冷却塔
CN210765252U (zh) 一种酒蒸汽冷凝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12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