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80247U - 用于电力生产的冷却塔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力生产的冷却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80247U
CN210180247U CN201920927243.8U CN201920927243U CN210180247U CN 210180247 U CN210180247 U CN 210180247U CN 201920927243 U CN201920927243 U CN 201920927243U CN 210180247 U CN210180247 U CN 2101802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tower body
electric power
cooling tower
pressure reg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2724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huangta Chen
陈双塔
Jingshan Shen
沈京山
Qizhi Liu
刘奇志
Yunfei Hao
郝云飞
Xiaojun Ma
马晓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st Extension Ener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st Extension Ener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st Extension Ener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st Extension Ener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2724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802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802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802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力生产的冷却塔,涉及电力生产冷却设备领域,主要包括塔体和循环管,所述塔体内分布有与电元件连接的内翅片,所述塔体的底部设有蓄水槽,所述塔体的顶部设有雾化喷嘴,所述雾化喷嘴通过回流管与所述雾化喷嘴连通,所述回流管上设有水泵,所述塔体的侧壁相对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通过循环气道连通,所述循环气道上设有散热铜管和循环风机,所述散热铜管的外壁设有外翅片,所述外翅片的一侧设有散热风机,水雾的接触面积大,热转换量高,可以将内翅片的热量快速大量的转移,然后经过外翅片排向外界,通过在散热过程中水可以循环使用,节能环保,可以实现快速降温。

Description

用于电力生产的冷却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力生产的冷却塔,主要涉及电力生产冷却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冷却塔的作用是将携带废热的冷却水在塔体内部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废热传输给空气,现如今,在电力施工过程中,有许多电力元件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用到冷却塔,以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目前的电力生产的冷却塔普遍效率较低,很难快速将其温度降下去。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电力生产的冷却塔,可以实现对电元器件快速散热。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塔体和循环管,所述塔体内分布有与电元件连接的内翅片,所述塔体的底部设有蓄水槽,所述塔体的顶部设有雾化喷嘴,所述雾化喷嘴通过回流管与所述雾化喷嘴连通,所述回流管上设有水泵,所述塔体的侧壁相对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通过循环气道连通,所述循环气道上设有散热铜管和循环风机,所述散热铜管的外壁设有外翅片,所述外翅片的一侧设有散热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如下:
在塔体在设置雾化喷嘴,通过雾化喷嘴向塔体内的释放水雾,水雾的接触面积大,可以与内翅片充分接触,与内翅片上的热量快速大量进行交换,经过水雾部分形成水蒸气,水蒸气经过循环风机带动在循环气道内流动,当水蒸气与散热铜管接触的时候,将被进一步吸热,热量经过外翅片散发,水蒸气冷凝成水,然后经过循环管道流回到塔体内的蓄水槽,与内翅片接触的部分冷凝成水滴下落至蓄水槽,然后经过水泵从回流管向雾化喷嘴重复喷出水雾,以上充分利用水循环实现对内翅片进行冷却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过本方案可以对内翅片进行充分快速的散热,水雾的接触面积大,热转换量高,可以将内翅片的热量快速大量的转移,然后经过外翅片排向外界,通过在散热过程中水可以循环使用,节能环保,可以实现快速降温。
进一步,所述散热铜管为螺旋管,所述散热风机设置于所述螺旋管的下端中部,螺旋管结构的散热铜管可以显著提高散热的面积,通时通过散热风机对铜管,可以使得气流更快的流动,以便加速对散热铜管上的热量的散发。
进一步,所述外翅片向螺旋管的螺旋内侧延伸,便于散热风机带动气流流动的时候,将冷空气与外翅片充分的接触。
进一步,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均由所述塔体的侧壁切点同向引出,进气口自切点引出的话,气流进入到塔体之后将形成螺旋型流动,可以与内部的内翅片充分的接触,进而将内翅片上的热量大量带走,而出气口也采用切点引出,同时与进气口同向,即顺应内部气流流动的方向,在气流流动的过程中,与内翅片充分接触之后,从出气口可以更加快速的流动,通过以上可以加快内部气流流动的速度。
进一步,所述进气口高于所述出气口,当带有大量热的水蒸气进入到循环管道内进行冷凝,冷凝后的水可以顺延循环管道从出气口排向蓄水槽内,同时,热空气向上浮动,冷空气向下沉的原理,将进气口设置在上方,也更方便热空气进入到循环管道内。
进一步,所述塔体的内侧壁设有螺旋内槽,所述螺旋内槽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连通,螺旋内槽的顺应气流从进气口进入然后从出气口排出的螺旋走向,可以使得内部的气流流动更好的实现螺旋的扰动方向,以便与内翅片更加充分的接触。
进一步,所述内翅片分布与所述塔体的芯轴部,同时所述内翅片与所述螺旋内槽同样螺旋分布,即气流在内部流动的时候,气流是在内翅片的外围螺旋流动,从外围对内翅片进行快速散热。
进一步,所述循环气道上设有调压装置,便于在内部水雾吸热形成水蒸气后其雅加达,调压装置可以对内部的压力进行释放。
进一步,所述调压装置设有调压管,调压管的侧壁还设有排气口,所述调压管的一端与所述循环气道连通,所述调压管的另一端封口,所述调压管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的背面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尾端抵靠至所述调压管的封口一端,所述弹簧将所述活塞向所述循环气道的一端抵靠,在内部的气压压力过大的时候,气压将活塞推动,气体从排气口排出泄压,然后在弹簧的作用下重新封堵排气口。
进一步,所述回流管还连通有补水支管,所述补水支管与外部水源连通,所述补水支管上设有水阀,在因水蒸气通过排气口而出现流失后进行补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两幅,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塔体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塔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塔体1、循环气道2、外翅片3、散热风机4、调压管5、活塞6、弹簧7、排气口8、回流管9、螺旋内槽10、水阀11、补水支管12、雾化喷嘴 13、内翅片14、进气口15、蓄水槽16、出气口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塔体1和循环管,所述塔体1 内分布有与电元件连接的内翅片14,所述塔体1的底部设有蓄水槽16,所述塔体1的顶部设有雾化喷嘴13,所述雾化喷嘴13通过回流管9与所述雾化喷嘴13 连通,所述回流管9上设有水泵,所述塔体1的侧壁相对设有进气口15和出气口17,所述进气口15和出气口17通过循环气道2连通,所述循环气道2上设有散热铜管和循环风机,所述散热铜管的外壁设有外翅片3,所述外翅片3的一侧设有散热风机4。
在塔体1在设置雾化喷嘴13,通过雾化喷嘴13向塔体1内的释放水雾,水雾的接触面积大,可以与内翅片14充分接触,与内翅片14上的热量快速大量进行交换,经过水雾部分形成水蒸气,水蒸气经过循环风机带动在循环气道2 内流动,当水蒸气与散热铜管接触的时候,将被进一步吸热,热量经过外翅片3 散发,水蒸气冷凝成水,然后经过循环管道流回到塔体1内的蓄水槽16,与内翅片14接触的部分冷凝成水滴下落至蓄水槽16,然后经过水泵从回流管9向雾化喷嘴13重复喷出水雾,以上充分利用水循环实现对内翅片14进行冷却散热。
为了提高散热的面积,以便加速对散热铜管上的热量的散发,所述散热铜管为螺旋管,所述散热风机4设置于所述螺旋管的下端中部,通时通过散热风机4对铜管,可以使得气流更快的流动。所述外翅片3向螺旋管的螺旋内侧延伸,便于冷空气与外翅片3充分的接触。
所述进气口15和所述出气口17均由所述塔体1的侧壁切点同向引出,进气口15自切点引出的话,气流进入到塔体1之后将形成螺旋型流动,可以与内部的内翅片14充分的接触,进而将内翅片14上的热量大量带走,而出气口 17也采用切点引出,同时与进气口15同向,即顺应内部气流流动的方向流出。所述进气口15高于所述出气口17,当带有大量热的水蒸气进入到循环管道内进行冷凝,冷凝后的水可以顺延循环管道从出气口17排向蓄水槽16内。
为了使得内部的气流流动更好的实现螺旋的扰动方向,以便与内翅片14 更加充分的接触,所述塔体1的内侧壁设有螺旋内槽10,所述螺旋内槽10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进气口15和所述出气口17连通,螺旋内槽10的顺应气流从进气口15进入然后从出气口17排出的螺旋走向。所述内翅片14分布与所述塔体1的芯轴部,同时所述内翅片14与所述螺旋内槽10同样螺旋分布。
为了避免内部水加热之后形成水蒸气,而导致内部的气压太高,所述循环气道2上设有调压装置,所述调压装置设有调压管5,所述调压管5的一端与所述循环气道2连通,所述调压管5的另一端封口,所述调压管5内设有活塞6,所述活塞6的背面设有弹簧7,所述弹簧7的尾端抵靠至所述调压管5的封口一端,所述弹簧7将所述活塞6向所述循环气道2的一端抵靠。
为了避免因为调压装置,内部的水发生流失,而导致水越来越少,所述回流管9还连通有补水支管12,所述补水支管12与外部水源连通,所述补水支管12上设有水阀11。
本方案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内翅片14的热量快速转移,然后通过外翅片3 散发到空气中进行散热,利用水雾的接触面积大,热转换量高实现更加高效的散热,通过在散热过程中水可以循环使用,节能环保。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用于电力生产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1)和循环管,所述塔体(1)内分布有与电元件连接的内翅片(14),所述塔体(1)的底部设有蓄水槽(16),所述塔体(1)的顶部设有雾化喷嘴(13),所述雾化喷嘴(13)通过回流管(9)与所述雾化喷嘴(13)连通,所述回流管(9)上设有水泵,所述塔体(1)的侧壁相对设有进气口(15)和出气口(17),所述进气口(15)和出气口(17)通过循环气道(2)连通,所述循环气道(2)上设有散热铜管和循环风机,所述散热铜管的外壁设有外翅片(3),所述外翅片(3)的一侧设有散热风机(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力生产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铜管为螺旋管,所述散热风机(4)设置于所述螺旋管的下端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力生产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翅片(3)向螺旋管的螺旋内侧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力生产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5)和所述出气口(17)均由所述塔体(1)的侧壁切点同向引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力生产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5)高于所述出气口(17)。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力生产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的内侧壁设有螺旋内槽(10),所述螺旋内槽(10)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所述进气口(15)和所述出气口(17)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电力生产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翅片(14)分布于所述塔体(1)的芯轴部,同时所述内翅片(14)与所述螺旋内槽(10)同样螺旋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力生产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气道(2)上设有调压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电力生产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装置设有调压管(5),调压管(5)的侧壁还设有排气口(8),所述调压管(5)的一端与所述循环气道(2)连通,所述调压管(5)的另一端封口,所述调压管(5)内设有活塞(6),所述活塞(6)的背面设有弹簧(7),所述弹簧(7)的尾端抵靠至所述调压管(5)的封口一端,所述弹簧(7)将所述活塞(6)向所述循环气道(2)的一端抵靠。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力生产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9)还连通有补水支管(12),所述补水支管(12)与外部水源连通,所述补水支管(12)上设有水阀(11)。
CN201920927243.8U 2019-06-19 2019-06-19 用于电力生产的冷却塔 Active CN2101802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27243.8U CN210180247U (zh) 2019-06-19 2019-06-19 用于电力生产的冷却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27243.8U CN210180247U (zh) 2019-06-19 2019-06-19 用于电力生产的冷却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80247U true CN210180247U (zh) 2020-03-24

Family

ID=69838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27243.8U Active CN210180247U (zh) 2019-06-19 2019-06-19 用于电力生产的冷却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802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91870U (zh) 一种油浸式变压器
CN210180247U (zh) 用于电力生产的冷却塔
CN202675933U (zh) 一种高效冷却塔
CN116631734A (zh) 一种高效散热油浸变压器
CN206989741U (zh) 一种化工用冷却塔
CN202675510U (zh) 一种采用管式露点蒸发冷却冷水机组
CN201488618U (zh) 套筒式风冷散热器
CN211346412U (zh) 一种中央空调系统用冷却塔
CN204255122U (zh) 一种高效空气凝汽器
CN208966411U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液余热回收再利用系统
CN109435993B (zh) 一种走行风冷却系统及轨道列车
CN208187156U (zh) 一种满溢式冷却塔
CN208187188U (zh) 一种曲管多隔板式冷却塔
CN207816034U (zh) 一种冷却塔
CN207280228U (zh) 一种水冷却塔
CN206131311U (zh) 一种造纸用空压机房的散热系统
CN205228213U (zh) 一种改进冷却塔散热的冷却塔
CN208720860U (zh) 一种节能型闭式冷却塔
CN205317019U (zh) 新型蒸发式冷凝器
CN110164657A (zh) 一种智能温控超导热管风冷换热器
CN218511560U (zh) 一种发电厂循环水热能再利用装置
CN213631100U (zh) 一种具有多重冷却功能的化工冷却器
CN213179526U (zh) 循环水智慧冷却系统
CN208187179U (zh) 一种多通管式冷却塔
CN210799113U (zh) 双循环冷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