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80962A - 贯流风叶和塔扇 - Google Patents

贯流风叶和塔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80962A
CN111980962A CN202011043027.0A CN202011043027A CN111980962A CN 111980962 A CN111980962 A CN 111980962A CN 202011043027 A CN202011043027 A CN 202011043027A CN 111980962 A CN111980962 A CN 1119809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iction surface
impelle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cross
flow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4302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余良
赵文杰
陈绍华
刘哲
彭必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1104302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809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9809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809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28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281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fans or blowers
    • F04D29/282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fans or blowers the leading edge of each vane being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rotation axis
    • F04D29/283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fans or blowers the leading edge of each vane being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rotation axis rotors of the squirrel-cage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263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mounting fan or blower rotors on shaf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贯流风叶和塔扇,贯流风叶包括叶轮,所述叶轮的端部设有配合件,用于与传动机构选择性配合,所述配合件设有第一摩擦面,当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配合件配合时,所述第一摩擦面与所述传动机构接触,施加在所述第一摩擦面上的摩擦力方向平行于所述叶轮转动方向的切向。由所述配合件上第一摩擦面与传动机构之间选择性配合而实现贯流叶轮与传动机构之间的选择性配合。整体结构简洁,连接状态切换方便快捷。

Description

贯流风叶和塔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贯流风叶和塔扇。
背景技术
塔扇包括电机和贯流风叶,电机带动贯流风叶转动向室内送风。随着技术的发展,塔扇中电机可能需要带着其他负载运动,在此过程中电机可能不便继续带着贯流风叶转动。换言之,贯流风叶与电机之间需要选择性的配合,以适应不同工况要求。但是一般为了使得贯流风叶能够与电机之间选择性配合,需要设置较复杂的中间配合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塔扇中为实现贯流风叶与电机之间选择性配合,而需要设置较复杂中间配合结构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贯流风叶和塔扇,可以达到结构简洁的技术效果。
一种贯流风叶,包括叶轮,所述叶轮的端部设有配合件,用于与传动机构选择性配合,所述配合件设有第一摩擦面,当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配合件配合时,所述第一摩擦面与所述传动机构接触,施加在所述第一摩擦面上的摩擦力方向平行于所述叶轮转动方向的切向。
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贯流风叶,通过在所述叶轮的端部设置所述配合件,从而在使用的过程中,由所述配合件上第一摩擦面与传动机构之间选择性配合而实现贯流叶轮与传动机构之间的选择性配合。而且当所述第一摩擦面与所述传动机构接触配合时,是利用所述第一摩擦面与所述传动机构之间的摩擦力实现力的传递,使得所述传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叶轮转动。在不需要带动所述叶轮转动时,只需要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摩擦面之间不接触即可。整体结构简洁,连接状态切换方便快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摩擦面为所述配合件上远离所述叶轮的端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合件上远离所述叶轮的一端为锥形摩擦头,所述第一摩擦面为所述摩擦头的锥形面;
或所述配合件上远离所述叶轮的一端为圆台形摩擦头,所述第一摩擦面为所述摩擦头的圆台外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摩擦面上设有多个筋条,多个所述筋条沿所述第一摩擦面的周向间隔分布,各个所述筋条的一端聚集在所述第一摩擦面上半径最小的位置,多个所述筋条的另一端向四周发散分布在所述第一摩擦面上半径最大的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合件外设有止推环,所述止推环位于所述第一摩擦面与所述配合件上其他部分交界的位置,所述筋条与所述止推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合件包括盘型部和轴部,所述轴部的一端端面为所述第一摩擦面,所述轴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盘型部的中间部位连接,所述盘型部的外缘与所述叶轮端部的外壳连接,所述轴部与所述叶轮同轴设置,所述轴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轴部的轴向设置,所述凹槽贯穿所述盘型部,所述凹槽的底壁位于靠近所述第一摩擦面的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盘型部外缘的厚度小于所述盘型部中间部位的厚度,所述叶轮端部的外壳设有与所述盘型部形状匹配的安装口,围成所述安装口的侧壁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盘型部的外缘位于所述环形凹槽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叶轮上远离所述配合件的一端设有支撑转轴,所述支撑转轴用于与塔扇壳体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转轴与所述配合件同轴设置。
一种塔扇,包括上述的贯流风叶。
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塔扇,通过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贯流风叶,利用所述配合件上的第一摩擦面与传动机构之间的选择性配合,实现所述贯流风叶与传动机构之间的选择性配合。在需要利用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贯流风叶转动时,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第一摩擦面接触配合,利用摩擦力带着所述贯流风叶转动。在不需要带着所述贯流风叶转动时,所述传动机构运动至与所述第一摩擦面脱离即可。利用两接触面之间的摩擦传递运动,整体结构简洁。接触配合和脱离两种状态切换也比较方便实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包括传动机构和电机,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机转轴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摩擦面接触配合的第二摩擦面,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能够发生相对移动,且移动方向沿所述输出端的轴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摩擦面为锥形凹面或者圆台形凹面,在远离输入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摩擦面所围空间的半径逐渐增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在所述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所述贯流风叶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施例所述塔扇的爆炸图;
图4为贯流风叶与传动机构接触配合时所述塔扇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贯流风叶与传动机构脱离时所述塔扇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塔扇;11、电机;12、传动机构;121、输入端;122、输出端;1221、第二摩擦面;123、弹性件;13、贯流风叶;131、叶轮;1311、外壳;1312、环形凹槽;132、配合件;1321、第一摩擦面;1322、摩擦头;1323、筋条;1324、止推环;1325、盘型部;1326、轴部;1327、凹槽;133、支撑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贯流风叶13。如图3、图4和图6所示,所述贯流风叶13可以应用于塔扇10中,塔扇10的电机11能够带着所述贯流风叶13转动。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贯流风叶13包括叶轮131,所述叶轮131的端部设有配合件132,用于与传动机构12选择性配合。一般而言,所述传动机构12会与电机11的转轴连接,则所述传动机构12与所述配合件132之间的选择性配合,使得所述叶轮131既可以随电机11转动,也可以脱离传动机构12而保持静止。
进一步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配合件132设有第一摩擦面1321,当所述传动机构12与所述配合件132配合时,所述第一摩擦面1321与所述传动机构12接触,施加在所述第一摩擦面1321上的摩擦力方向平行于所述叶轮131转动方向的切向。换言之所述传动机构12施加给所述配合件132的作用力平行于所述叶轮131转动方向的切向。例如,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摩擦面1321上E点的摩擦力方向沿箭头所述方向,平行于纸面向右。从而与所述第一摩擦面1321接触配合的传动机构12能给利用摩擦力带着所述配合件132转动,进而带着所述叶轮131转动。当电机11不需要带着所述贯流风叶13转动,而是用于驱动其他负载运动时,只需所述第一摩擦面1321与所述传动机构12脱离,解除摩擦力即可。
上述方案提供的一种贯流风叶13,通过在所述叶轮131的端部设置所述配合件132,从而在使用的过程中,由所述配合件132上第一摩擦面1321与传动机构12之间选择性配合而实现贯流叶轮131与传动机构12之间的选择性配合。而且如图4和图5所示,当所述第一摩擦面1321与所述传动机构12接触配合时,是利用所述第一摩擦面1321与所述传动机构12之间的摩擦力实现力的传递,使得所述传动机构12能够带动所述叶轮131转动。在不需要带动所述叶轮131转动时,如图6和图7所示,只需要所述传动机构12与所述第一摩擦面1321之间不接触即可。整体结构简洁,能够应用于需要与电机11之间选择性配合的塔扇10中,连接状态切换方便快捷。
进一步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摩擦面1321为所述配合件132上远离所述叶轮131的端面。
如图3、图4和图6所示,可以将用于与所述贯流风叶13选择性配合的传动机构12与所述贯流风叶13的一端相对设置,使得所述传动机构12与所述配合件132上远离所述叶轮131的端面相对。如此,所述配合件132与所述传动机构12之间相对移动即可实现接触配合和脱离两种状态的切换。而且,当所述贯流风叶13与所述传动机构12靠近至两者之间有接触时,刚好所述第一摩擦面1321与所述传动机构12接触配合,则所述贯流风叶13的其他结构不会对第一摩擦面1321与传动机构12之间的接触配合产生干涉。
可选的,所述第一摩擦面1321也可以为所述配合件132上的外周面,所述传动机构12需要与所述配合件132的外周面接触才能够为所述配合件132提供摩擦力,带动所述配合件132与叶轮131转动。在此种情况下,可以将所述配合件132设置在传动机构12的侧方,所述配合件132与所述传动机构12之间可以在平行于所述叶轮131径向的方向上移动,而进行状态切换。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合件132与所述叶轮131同轴设置。当所述配合件132被带着转动时,所述叶轮131跟随同步转动。所述第一摩擦面1321为中心对称面,其对称中心位于所述配合件132的旋转轴线上。从而在旋转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摩擦面1321各个方位所接受的作用力较一致,使得所述贯流风叶13转动更加平稳。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摩擦面1321为所述配合件132上远离所述叶轮131的端面,所述配合件132上远离所述叶轮131的一端为锥形摩擦头1322,所述第一摩擦面1321为所述摩擦头1322的锥形面。
或者,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7所示,所述第一摩擦面1321为所述配合件132上远离所述叶轮131的端面,所述配合件132上远离所述叶轮131的一端为圆台形摩擦头1322,所述第一摩擦面1321为所述摩擦头1322的圆台外周面。
所述传动机构12上与所述第一摩擦面1321接触配合的位置为第二摩擦面1221,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摩擦面1221的形状可以与所述第一摩擦面1321的形状一致。
当所述贯流风叶13与所述传动机构12之间沿叶轮131轴向移动切换状态时,锥形或圆台形的摩擦头1322能够具有导向作用,使得所述摩擦头1322更加准确的插入所述第二摩擦面1221所围空间中。当所述摩擦头1322为锥形或圆台形时,所述第一摩擦面1321上任一点处的摩擦力方向与所述第一摩擦面1321在这一点相切。
进一步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锥形或圆台形的摩擦头1322与所述叶轮131同轴设置。
为了增加所述第一摩擦面1321与所述第二摩擦面1221之间接触时的摩擦力,如图1和图2所示,可以在所述第一摩擦面1321上设置筋条1323,在所述第二摩擦面1221上设置与所述筋条1323对应的容置槽。从而当所述配合件132与所述传动机构12接触配合时,所述筋条1323位于所述容置槽中。此时所述传动机构12的转动能够更易精准的传递给所述配合件132。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摩擦面1321上设有多个筋条1323,多个所述筋条1323沿所述第一摩擦面1321的周向间隔分布,各个所述筋条1323的一端聚集在所述第一摩擦面1321上半径最小的位置,多个所述筋条1323的另一端向四周发散分布在所述第一摩擦面1321上半径最大的位置。
当所述第一摩擦面1321与第二摩擦面1221接触时,若开始阶段所述第一摩擦面1321上的筋条1323没有与所述容置槽对应。基于所述筋条1323沿第一摩擦面1321的纵向设置而非周向,从而传动机构12可以稍微转动一定角度,调整所述第二摩擦面1221上容置槽的位置,即可使得所述筋条1323完全对位在所述容置槽中。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配合件132外设有止推环1324,所述止推环1324位于所述第一摩擦面1321与所述配合件132上其他部分交界的位置,所述筋条1323与所述止推环1324连接。
所述止推环1324的设置主要用于提示所述配合件132的摩擦头1322是否插入到了第二摩擦面1221所围空间中,换言之提示第一摩擦面1321是否与第二摩擦面1221配合到位。
进一步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7所示,所述配合件132包括盘型部1325和轴部1326。所述轴部1326的一端端面为所述第一摩擦面1321,所述轴部1326的另一端与所述盘型部1325的中间部位连接,所述盘型部1325的外缘与所述叶轮131端部的外壳1311连接。所述轴部1326与所述叶轮131同轴设置。
所述第一摩擦面1321上所受的摩擦力,使得所述配合件132所包含的盘型部1325和轴部1326能够转动,所述盘型部1325进一步带动所述叶轮131转动。
可选的,所述配合件132也可以是设置在所述叶轮131端部的配合轴,所述配合轴与所述叶轮131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摩擦面1321为所述配合轴上远离所述叶轮131的端面。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7所示,所述配合件132包括盘型部1325和轴部1326。所述轴部1326的一端为所述第一摩擦面1321,所述轴部1326的另一端与所述盘型部1325的中间部位连接,所述盘型部1325的外缘与所述叶轮131端部的外壳1311连接。所述轴部1326设有凹槽1327,所述凹槽1327沿所述轴部1326的轴向设置,所述凹槽1327贯穿所述盘型部1325,所述凹槽1327的底壁位于靠近所述第一摩擦面1321的位置。具体地,所述凹槽1327的底壁可以与所述止推环1324的端面平齐。
所述凹槽1327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所述配合件132的重量,同时在装配的过程中基于所述盘型部1325的外缘需要与所述叶轮131端部的外壳1311连接,则所述凹槽1327使得所述盘型部1325具有一定变形能力,能够被挤压,使得所述盘型部1325的外缘装配到所述叶轮131端部的外壳1311中。
进一步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所述盘型部1325外缘的厚度小于所述盘型部1325中间部位的厚度,所述叶轮131端部的外壳1311设有与所述盘型部1325形状匹配的安装口,围成所述安装口的侧壁设有环形凹槽1312,所述盘型部1325的外缘位于所述环形凹槽1312中。所述盘型部1325的外缘被卡紧在所述环形凹槽1312中,从而使得所述配合件132与所述叶轮131同步转动。所述配合件132中凹槽1327的设置,则能够使得所述盘型部1325的外缘安装到所述环形凹槽1312的过程中,能够挤压变形。
进一步地,可以将所述盘型部1325的外缘设置为齿型结构,确保所述叶轮131能够跟随所述配合件132同步转动。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3、图4和图6所示,所述叶轮131上远离所述配合件132的一端设有支撑转轴133,所述支撑转轴133用于与塔扇10的壳体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转轴133与所述配合件132同轴设置。
当所述贯流风叶13装配到塔扇10中时,所述支撑转轴133与塔扇10壳体转动连接,而所述配合件132则选择性的与所述传动机构12配合。具体所述配合件132与所述传动机构12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可以通过所述传动机构12的移动来实现。
进一步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塔扇10,包括上述的贯流风叶13。
上述方案提供的塔扇10,通过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贯流风叶13,利用所述配合件132上的第一摩擦面1321与传动机构12之间的选择性配合,实现所述贯流风叶13与传动机构12之间的选择性配合。在需要利用所述传动机构12带动所述贯流风叶13转动时,所述传动机构12与所述第一摩擦面1321接触配合,利用摩擦力带着所述贯流风叶13转动。在不需要带着所述贯流风叶13转动时,所述传动机构12运动至与所述第一摩擦面1321脱离即可。利用两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传递运动,整体结构简洁。接触配合和脱离两种状态切换也比较方便实现。
进一步地,如图3、图4和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塔扇10还包括传动机构12和电机11,所述传动机构12的输入端121与所述电机11转轴连接,所述传动机构12的输出端122设有与所述第一摩擦面1321接触配合的第二摩擦面1221,所述传动机构12的输入端121与输出端122之间能够发生相对移动,且移动方向沿所述输出端122的轴向。
所述配合件132与所述传动机构12输出端122之间状态的切换,由所述传动机构12的输入端121与输出端122之间相对位置的移动来实现。具体地,如图4所示,所述输出端122背离所述输入端121移动至所述第二摩擦面1221与所述第一摩擦面1321接触时,所述传动机构12能够将所述电机11转轴的转动传递给所述贯流风叶13。如图6和图7所示,当不需要带着所述贯流风叶13转动时,所述输入端121靠近所述输出端122移动,使得所述第二摩擦面1221与所述第一摩擦面1321脱离。
同理与所述第一摩擦面1321的形状类似,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摩擦面1221为锥形凹面或者圆台形凹面,在远离输入端121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摩擦面1221所围空间的半径逐渐增加。
进一步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所述传动机构12包括弹性件123,所述弹性件123连接在所述输入端121与输出端122之间。
所述弹性件123能够为所述输出端122提供推力,使得所述输出端122上的第二摩擦面1221压紧在所述第一摩擦面1321上,确保所述贯流风叶13随电机11转动。当不需要带动所述贯流风叶13转动时,则利用外力克服所述弹性件123的弹力,使得所述第二摩擦面1221与所述第一摩擦面1321脱离。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贯流风叶,其特征在于,包括叶轮,所述叶轮的端部设有配合件,用于与传动机构选择性配合,所述配合件设有第一摩擦面,当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配合件配合时,所述第一摩擦面与所述传动机构接触,施加在所述第一摩擦面上的摩擦力方向平行于所述叶轮转动方向的切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贯流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面为所述配合件上远离所述叶轮的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贯流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件上远离所述叶轮的一端为锥形摩擦头,所述第一摩擦面为所述摩擦头的锥形面;
或所述配合件上远离所述叶轮的一端为圆台形摩擦头,所述第一摩擦面为所述摩擦头的圆台外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贯流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面上设有多个筋条,多个所述筋条沿所述第一摩擦面的周向间隔分布,各个所述筋条的一端聚集在所述第一摩擦面上半径最小的位置,多个所述筋条的另一端向四周发散分布在所述第一摩擦面上半径最大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贯流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件外设有止推环,所述止推环位于所述第一摩擦面与所述配合件上其他部分交界的位置,所述筋条与所述止推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贯流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件包括盘型部和轴部,所述轴部的一端端面为所述第一摩擦面,所述轴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盘型部的中间部位连接,所述盘型部的外缘与所述叶轮端部的外壳连接,所述轴部与所述叶轮同轴设置,所述轴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轴部的轴向设置,所述凹槽贯穿所述盘型部,所述凹槽的底壁位于靠近所述第一摩擦面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贯流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盘型部外缘的厚度小于所述盘型部中间部位的厚度,所述叶轮端部的外壳设有与所述盘型部形状匹配的安装口,围成所述安装口的侧壁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盘型部的外缘位于所述环形凹槽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贯流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上远离所述配合件的一端设有支撑转轴,所述支撑转轴用于与塔扇壳体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转轴与所述配合件同轴设置。
9.一种塔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贯流风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塔扇,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机构和电机,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机转轴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摩擦面接触配合的第二摩擦面,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能够发生相对移动,且移动方向沿所述输出端的轴向。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摩擦面为锥形凹面或者圆台形凹面,在远离输入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摩擦面所围空间的半径逐渐增加。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在所述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
CN202011043027.0A 2020-09-28 2020-09-28 贯流风叶和塔扇 Pending CN1119809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3027.0A CN111980962A (zh) 2020-09-28 2020-09-28 贯流风叶和塔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43027.0A CN111980962A (zh) 2020-09-28 2020-09-28 贯流风叶和塔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80962A true CN111980962A (zh) 2020-11-24

Family

ID=73449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43027.0A Pending CN111980962A (zh) 2020-09-28 2020-09-28 贯流风叶和塔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8096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8809A (zh) * 2022-01-17 2022-05-10 绍兴长和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排烟阀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58809A (zh) * 2022-01-17 2022-05-10 绍兴长和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排烟阀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54588B (zh) 具有制动装置的电动手持工具机
US3604962A (en) Motor bearing and fan construction
CN111980962A (zh) 贯流风叶和塔扇
CN111919029B (zh) 离心泵机组
KR20090024020A (ko) 클러치 시스템
US7880351B2 (en) Drive with an electric motor, a housing and a direction-dependent brake
JP2013160322A (ja) ダイナミックダンパ装置及び流体式動力伝達装置のロックアップ装置
JP2009092177A (ja) ロックアップ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流体式トルク伝達装置
USRE24607E (en) flexible coupling means for separable shafts
JP2769731B2 (ja) 摩擦パッド支持ディスク
CN212360299U (zh) 贯流风叶和塔扇
JPH09177820A (ja) 摩擦クラッチ用のクラッチ・ディスク
KR100360239B1 (ko) 스러스트 베어링 결합구조
JP4054818B2 (ja) 遠心式クラッチ装置
JP5626814B2 (ja) ローターカップリング
US2316059A (en) Sealing means
KR101495818B1 (ko) 마찰요소
CN112855789B (zh) 一种用于直驱电机的联轴器装置
CN111520278A (zh) 动力驱动用叶轮
US5996760A (en) Clutch for compressor
CN109707644B (zh) 轴流电机及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装置
JP2003056595A (ja) 動力伝達機構
JP2000266079A (ja) 湿式摩擦部材及び摩擦ディスク
CN212438372U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
KR20190005261A (ko) 차량용 클러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