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79981B - 一种船舶碰撞减震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船舶碰撞减震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79981B
CN111979981B CN202010924325.4A CN202010924325A CN111979981B CN 111979981 B CN111979981 B CN 111979981B CN 202010924325 A CN202010924325 A CN 202010924325A CN 111979981 B CN111979981 B CN 1119799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nged
sliding
rods
hole
hinge ro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2432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79981A (zh
Inventor
邓练兵
李大铭
高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Dahengq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Dahengq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Dahengq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Dahengq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2432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799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799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799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799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799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20Equipment for shipping on coasts, in harbours or on other fixed marine structures, e.g. bollards
    • E02B3/26Fend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防护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碰撞减震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板和位于防护板内的减震组件,减震组件包括两组第一铰接杆和两组第二铰接杆,每组第一铰接杆分别铰接在抵接侧板上,每组第二铰接杆分别铰接在船体上,同组的第一铰接杆与同组的第二铰接杆均通过设置的铰接件交叉铰接设置,同组的第一铰接杆的一端与同组的第二铰接杆的一端铰接,第一铰接杆与第二铰接杆上均设置有供铰接件滑动的调节槽,通过上述减震组件的结构设置,使得同一侧的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可以铰接围合成平行四边形,通过平行四边形的形变可以对船舶的冲击起到减震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船舶碰撞减震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防护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碰撞减震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时代的飞速发展,船舶使用频次也逐年增加,在码头或者堤岸一般设置有多个减震轮胎,船舶靠岸会冲击减震轮胎,通过轮胎对船舶进行减震,方便船舶的停靠。
但仅通过轮胎的减震方式对船舶进行减震,效果明显很差。不仅造成船舶整体的晃动情况严重易损坏船舶上的零部件,同时大幅度的振动容易使得乘客感觉到不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碰撞减震防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船舶停靠时振动幅度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船舶碰撞减震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板和位于防护板内的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包括抵接侧板和连接侧板,所述抵接侧板与所述连接侧板围合成腔室,所述减震组件位于所述腔室内,船体的一侧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从所述船体方向至所述防护板方向逐渐降低,斜面上开设有滑槽,所述连接侧板一端铰接于所述抵接侧板,所述连接侧板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所述减震组件包括两组第一铰接杆和两组第二铰接杆,每组的所述第一铰接杆和所述第二铰接杆的数量均为两个,每组所述第一铰接杆分别铰接在所述抵接侧板上,每组所述第二铰接杆分别铰接在所述船体上,同组的所述第一铰接杆与同组的所述第二铰接杆均通过设置的铰接件交叉铰接设置,同组的所述第一铰接杆的一端与同组的所述第二铰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铰接杆与所述第二铰接杆上均设置有供所述铰接件滑动的调节槽,一组的所述第一铰接杆与所述第二铰接杆的铰接处与另一组的所述第一铰接杆与所述第二铰接杆的铰接处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平行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杆之间连接有拉紧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拉紧组件包括伸缩杆和拉簧,所述伸缩杆包括连接套和滑动杆,所述连接套设有滑动腔,所述滑动杆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动腔,所述滑动杆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连接套一端固定在另一所述连接杆上,所述拉簧位于所述滑动腔内,所述拉簧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拉簧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套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侧板的一端底部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上设置有透水孔,所述透水孔内安装有拨水轮,所述拨水轮包括转轴,所述转轴转连接于所述透水孔的侧壁,所述转轴将所述透水孔分割成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孔的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拨水轮包括叶片,所述叶片的一侧固定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叶片设置有凹弧面,所述叶片沿第二孔、腔室和第一孔的方向转动时,水流冲击所述凹弧面带动所述叶片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滑板上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安装有可驱动所述转轴翻转的翻转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可对所述翻转组件进行限定的定位柱。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组件包括转动齿圈、驱动齿轮和动力件,所述转动齿圈的一侧设置有环槽,所述定位柱插接在所述环槽内且滑动连接于所述环槽,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转动齿圈外侧壁相啮合,所述动力件可驱动所述驱动齿轮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柱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侧板的底端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嵌入所述滑槽内且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船体一侧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减震组件可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上述减震组件的结构设置,使得同一侧的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可以铰接围合成平行四边形,通过平行四边形的形变可以对船舶的冲击起到减震的作用。且通过铰接件和调节槽的设置,使得交叉铰接的第一铰接杆或第二铰接杆不断的调节铰接点的位置,无需在抵接侧板和船体上开设活动槽供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进行移动,保证了抵接侧板的结构强度。
2、第一孔的面积大于第二孔的面积,使得腔室内水流更多的从第二孔内流出,此时会带动拨水轮转动,将船舶撞击后产生的动能部分传递到拨水轮上,驱动拨水轮的转动,进而消除了部分动能,降低了船舶的振动幅度。同时,降低了水流冲击的动能,避免船舶一侧形成涡流导致船舶停靠不稳。
3、水流冲击凹弧面,大部分水流冲击的动能直接作用在凹弧面上,被反射的较少,因此更容易带动拨水轮沿水流冲击的方向转动,进而即有利于水流流出,又便于拨水轮转动。
4、当停靠的船舶需要启动时,驱动翻转组件对转轴进行翻转,进而对凹弧面进行翻转,使得水流冲击凹弧面带动拨水轮转动,进而使得水流快速流到腔室内,使得减震组件快速复位,便于下次停靠时减震。
5、定位柱和环槽的设备,对转动齿圈进行限定,使得转动齿圈在转动时中心位置不发生偏移,进而避免翻转后的拨水轮位置发生偏移,保证了拨水轮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船舶碰撞减震防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沿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船舶碰撞减震防护装置所采用的铰接件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船舶碰撞减震防护装置所采用的拉紧组件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船舶碰撞减震防护装置所采用的拨水轮的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船舶碰撞减震防护装置所采用的拨水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船舶碰撞减震防护装置所采用的翻转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船舶碰撞减震防护装置所采用的定位柱的位置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船舶碰撞减震防护装置所采用的环槽的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防护板;11、抵接侧板;12、连接侧板;13、腔室;14、滑板;141、安装腔;142、定位柱;15、透水孔;151、第一孔;152、第二孔;16、滑块;2、减震组件;21、第一铰接杆;22、第二铰接杆;23、铰接件;24、调节槽;25、连接杆;3、船体;31、斜面;32、滑槽;33、容纳腔;4、拉紧组件;41、伸缩杆;411、滑动杆;412、连接套;413、溢流孔;414、滑动腔;42、拉簧;5、拨水轮;51、转轴;52、叶片;521、凹弧面;6、翻转组件;61、转动齿圈;611、环槽;62、驱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参照图1-图9,作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船舶碰撞减震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板1和位于防护板1内的减震组件2,防护板1包括抵接侧板11 和连接侧板12,抵接侧板11与连接侧板12围合成腔室13,减震组件2位于腔室13内,船体3的一侧设置有斜面31,斜面31从船体3方向至防护板1方向逐渐降低,斜面31上开设有滑槽32,连接侧板12一端铰接于抵接侧板11,连接侧板12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滑槽32,减震组件2包括两组第一铰接杆21和两组第二铰接杆22,每组的第一铰接杆21和第二铰接杆22的数量均为两个,每组第一铰接杆21分别铰接在抵接侧板11上,每组第二铰接杆22分别铰接在船体3上,同组的第一铰接杆21与同组的第二铰接杆22均通过设置的铰接件23交叉铰接设置,同组的第一铰接杆21 的一端与同组的第二铰接杆22的一端铰接,第一铰接杆21与第二铰接杆 22上均设置有供铰接件23滑动的调节槽24,一组的第一铰接杆21与第二铰接杆22的铰接处与另一组的第一铰接杆21与第二铰接杆22的铰接处连接有连接杆25,两个连接杆25平行设置,两个连接杆25之间连接有拉紧组件4。
当抵接侧板11撞击岸边停靠时,抵接侧板11移动带动连接侧板12移动,连接侧板12沿斜面31移动,消耗了部分动能,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小了船舶的振动幅度。通过上述减震组件2的结构设置,使得同一侧的第一铰接杆21和第二铰接杆22可以铰接围合成平行四边形,通过平行四边形的形变可以对船舶的冲击起到减震的作用。且通过铰接件23和调节槽 24的设置,使得交叉铰接的第一铰接杆21或第二铰接杆22不断的调节铰接点的位置,无需在抵接侧板11和船体3上开设活动槽供第一铰接杆21 和第二铰接杆22进行移动,保证了抵接侧板11的结构强度。
具体地,抵接侧板11的外侧设置有缓冲层,缓冲层采用橡胶材质,缓冲层可对抵接侧板11进行缓冲保护,避免抵接侧板11碰撞发生形变。船体3一侧设置有容纳腔33,减震组件2可位于容纳腔33内。护板的底端设置有滑块16,滑块16嵌入滑槽32内且滑动连接于滑槽32。滑块16采用辊子,辊子即可以滑动又可以转动,便于连接侧板12的移动。
拉紧组件4包括伸缩杆41和拉簧42,伸缩杆41包括滑动杆411和连接套412,滑动杆411的一端固定在一个连接杆25上,连接套412的一端固定在另一个连接杆25上,连接套412设有滑动腔414,滑动杆411滑动连接于滑动腔414,滑动杆411插接进滑动腔414内且滑动连接于滑动腔 414。拉簧42位于滑动腔414内,拉簧42一端固定在连接杆25上,拉簧 42另一端固定在连接套412上。连接套412的侧壁设置有多个溢流孔413。通过溢流孔413的设置,可以使得连接套412内充满水,当减震组件2受力压缩时,伸缩杆41此时被拉长,连接套412的内腔空间增大,压强减小,会促使连接套412外的水进入连接套412内,会起到减缓伸缩杆41的伸长,进而减缓了减震组件2的压缩形变量,加强了减震的效果。拉簧42位于滑动腔414内,在一定程度上对拉簧42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进一步地,连接侧板12的一端底部设置有滑板14,滑板14上设置有透水孔15,透水孔15内安装有拨水轮5,拨水轮5包括转轴51,转轴51 转动连接于透水孔15的侧壁,转轴51将透水孔15分割成第一孔151和第二孔152,第一孔151的面积大于第二孔152的面积。第一孔151的面积大于第二孔152的面积,使得腔室13内水流更多的从第二孔152内流出,此时会带动拨水轮5转动,将船舶撞击后产生的动能部分传递到拨水轮5上,驱动拨水轮5的转动,进而消除了部分动能,降低了船舶的振动幅度。同时,降低了水流冲击的动能,避免船舶一侧形成涡流导致船舶停靠不稳。
进一步地,拨水轮5包括叶片52,叶片52的一侧固定在转轴51上,叶片52设置有凹弧面521,叶片52沿第二孔152、腔室13和第一孔151 的方向转动时,水流冲击凹弧面521带动叶片52转动。水流冲击凹弧面521,大部分水流冲击的动能直接作用在凹弧面521上,被反射的较少,因此更容易带动拨水轮5沿水流冲击的方向转动,进而即有利于水流流出,又便于拨水轮5转动。
进一步地,滑板14上设置有安装腔141,安装腔141内安装有可驱动转轴51翻转的翻转组件6。当停靠的船舶需要启动时,驱动翻转组件6对转轴51进行翻转,进而对凹弧面521进行翻转,使得水流冲击凹弧面521 带动拨水轮5转动,进而使得水流快速流到腔室13内,使得减震组件2快速复位,便于下次停靠时减震。若凹弧面521不进行翻转,那么当停靠的船舶启动后,水流主要是通过第一孔151进入到腔室13内,此时通过第一孔151的水流与叶片52的凸弧面接触,水流冲击凸弧面,大部分水流会被反射,此时拨水轮5不易转动,水流进入腔室13内较慢,会使得减震组件 2复位时间过长。
具体地,安装腔141内设置有可对翻转组件6进行限定的定位柱142,定位柱14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定位柱142环设透水孔15一周设置。定位柱142和环槽611的设备,对转动齿圈61进行限定,使得转动齿圈61在转动时中心位置不发生偏移,进而避免翻转后的拨水轮5位置发生偏移,保证了拨水轮5的正常工作。翻转组件6包括转动齿圈61、驱动齿轮62、动力件和检测器,转动齿圈61的一侧设置有环槽611,定位柱142插接在环槽611内且滑动连接于环槽611,驱动齿轮62与转动齿圈61外侧壁相啮合,动力件可驱动驱动齿轮62转动,定位柱142转动连接于安装腔141。本实施例中,动力件采用电机,拨水轮5的初始状态是凹弧面521与从腔室13内流出的水流接触。当减震组件2压缩到极限位置后船舶启动时,水流会从腔室13的外部通过透水孔15进入腔室13内,此时的水流方向发生改变,检测器检测到透水孔15内水流方向发生变化时,电机通过与控制器配合使用,电机带动驱动齿轮62转动,进而带动转动齿圈61转动,转动齿圈61恰好转动半圈后,控制器控制电机停止,此时转轴51恰好发生180 度的翻转,进而使得拨水轮5发生180度的翻转,使得水流冲击凹弧面521 带动拨水轮5转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船舶碰撞减震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板(1)和位于防护板(1)内的减震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1)包括抵接侧板(11)和连接侧板(12),所述抵接侧板(11)与所述连接侧板(12)围合成腔室(13),所述减震组件(2)位于所述腔室(13)内,船体(3)的一侧设置有斜面(31),所述斜面(31)从所述船体(3)方向至所述防护板(1)方向逐渐降低,斜面(31)上开设有滑槽(32),所述连接侧板(12)一端铰接于所述抵接侧板(11),所述连接侧板(12)的另一端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32),所述减震组件(2)包括两组第一铰接杆(21)和两组第二铰接杆(22),每组的所述第一铰接杆(21)和所述第二铰接杆(22)的数量均为两个,每组所述第一铰接杆(21)分别铰接在所述抵接侧板(11)上,每组所述第二铰接杆(22)分别铰接在所述船体(3)上,同组的所述第一铰接杆(21)与同组的所述第二铰接杆(22)均通过设置的铰接件(23)交叉铰接设置,同组的所述第一铰接杆(21)的一端与同组的所述第二铰接杆(22)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铰接杆(21)与所述第二铰接杆(22)上均设置有供所述铰接件(23)滑动的调节槽(24),一组的所述第一铰接杆(21)与所述第二铰接杆(22)的铰接处与另一组的所述第一铰接杆(21)与所述第二铰接杆(22)的铰接处连接有连接杆(25),两个所述连接杆(25)平行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杆(25)之间连接有拉紧组件(4);
所述连接侧板(12)的一端底部设置有滑板(14),所述滑板(14)上设置有透水孔(15),所述透水孔(15)内安装有拨水轮(5),所述拨水轮(5)包括转轴(51),所述转轴(51)转连接于所述透水孔(15)的侧壁,所述转轴(51)将所述透水孔(15)分割成第一孔(151)和第二孔(152),所述第一孔(151)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孔(152)的面积;
所述滑板(14)上设置有安装腔(141),所述安装腔(141)内安装有可驱动所述转轴(51)翻转的翻转组件(6);所述安装腔(141)内设置有可对所述翻转组件(6)进行限定的定位柱(142);所述翻转组件(6)包括转动齿圈(61)、驱动齿轮(62)和动力件,所述转动齿圈(61)的一侧设置有环槽(611),所述定位柱(142)插接在所述环槽(611)内且滑动连接于所述环槽(611),所述驱动齿轮(62)与所述转动齿圈(61)外侧壁相啮合,所述动力件可驱动所述驱动齿轮(62)转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碰撞减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组件(4)包括伸缩杆(41)和拉簧(42),所述伸缩杆(41)包括连接套(412)和滑动杆(411),所述连接套(412)设有滑动腔(414),所述滑动杆(411)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动腔(414),所述滑动杆(411)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杆(25)上,所述连接套(412)一端固定在另一所述连接杆(25)上,所述拉簧(42)位于所述滑动腔(414)内,所述拉簧(42)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杆(25)上,所述拉簧(42)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套(412)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碰撞减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水轮(5)包括叶片(52),所述叶片(52)的一侧固定在所述转轴(51)上,所述叶片(52)设置有凹弧面(521),所述叶片(52)沿第二孔(152)、腔室(13)和第一孔(151)的方向转动时,水流冲击所述凹弧面(521)带动所述叶片(52)转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碰撞减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142)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腔(141)。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船舶碰撞减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侧板(12)的底端设置有滑块(16),所述滑块(16)嵌入所述滑槽(32)内且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32)。
6.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船舶碰撞减震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3)一侧设置有容纳腔(33),所述减震组件(2)可位于所述容纳腔(33)内。
CN202010924325.4A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船舶碰撞减震防护装置 Active CN1119799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24325.4A CN111979981B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船舶碰撞减震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24325.4A CN111979981B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船舶碰撞减震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79981A CN111979981A (zh) 2020-11-24
CN111979981B true CN111979981B (zh) 2021-08-27

Family

ID=73447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24325.4A Active CN111979981B (zh) 2020-09-04 2020-09-04 一种船舶碰撞减震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799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9989B (zh) * 2022-02-16 2022-05-06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 一种具有停泊时缓冲防撞功能的邮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38636B1 (ko) * 2015-12-24 2017-06-08 황명회 퇴적물 분산유닛을 갖는 제진기
CN110733615B (zh) * 2019-11-19 2021-03-23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船舶停靠缓冲装置
CN111268049A (zh) * 2020-04-14 2020-06-12 义乌哒林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辅助船舶靠岸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79981A (zh) 2020-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774720A (en) Power-operated retractable ladder for pleasure boats
CN111979981B (zh) 一种船舶碰撞减震防护装置
CN109826161B (zh) 一种港口码头边缘弹性防护装置
CN111994220B (zh) 一种船舶碰撞减震防护组件
US5799603A (en) Shock-absorbing system for floating platform
US4697538A (en) Boat dock mooring device
CN112706890B (zh) 防止船体侧翻气囊装置
CN111155428A (zh) 一种桥梁道路中间防撞护栏
GB2141388A (en) Rear extension for boat hull
CN213448342U (zh) 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桥梁防船撞装置
CN111003115A (zh) 一种抗船体上下波动的阻尼
CN218489867U (zh) 一种小型游艇钓鱼船船身稳定装置
CN113086088B (zh) 一种港口靠泊装置
JPS5852878B2 (ja) 半没水型多胴船
CN112896419B (zh) 一种适用于双燃料船的c型罐基座连接装置
ES2218011T3 (es) Pieza de cierre para la union separable de un techo de vehiculo a un elemento de carroceria.
CN114875855B (zh) 一种港口自动泊船装置
CN215098111U (zh) 一种可快速拼装的测深船
CN212665042U (zh) 一种新型桥梁建设用桥梁钢管切割装置
CN113386908A (zh) 一种具备波浪补偿功能的船用登乘栈桥装置
CN218090647U (zh) 一种用于道路桥梁防撞保护护栏
CN114644087B (zh) 一种适用于冰区的短基线承载结构
CN220924462U (zh) 一种工程船舶停靠用缓冲装置
CN219327044U (zh) 一种港口码头缓冲器
CN109706885A (zh) 一种浮式防波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