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86088B - 一种港口靠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港口靠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86088B
CN113086088B CN202110490476.8A CN202110490476A CN113086088B CN 113086088 B CN113086088 B CN 113086088B CN 202110490476 A CN202110490476 A CN 202110490476A CN 113086088 B CN113086088 B CN 1130860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miting
cavity
plate
fixed
s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9047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86088A (zh
Inventor
高俊亮
何志伟
梅莉莉
陈洪洲
刘珍
刘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lication of CN1130860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860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860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860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1/00Tying-up; Shifting, towing, or pushing equipment; Ancho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1/00Tying-up; Shifting, towing, or pushing equipment; Anchoring
    • B63B2021/003Mooring or anchoring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靠泊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港口靠泊装置。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港口靠泊装置,包括码头,码头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向内凹陷的停靠位,停靠位凹陷处的内部设置有空腔,停靠位凹陷处竖直设置有限位孔,限位孔与空腔相通,空腔内、位于限位孔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呈“匚”型支撑架,两个支撑架上、位于限位孔的上方横向设置有与锁定机构相结合的限位柱,停靠位凹陷处的外壁上、位于限位孔的两侧设置有启动限位柱下落的辅助抗震机构,位于限位柱的下方、空腔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使限位柱复位的第一伸缩组件。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不同船型进行靠泊以及船舶停靠速度过快导致船舶造成损伤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港口靠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靠泊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港口靠泊装置。
背景技术
靠泊指的是船只停靠在码头或港口位置,目前的船舶靠泊系统主要采用的是直接停靠的方式,为了避免船舶和码头相撞,通常在码头停靠岸侧壁上连续或间隔固定多个报废的轮胎或橡胶物件作为防撞减震装置,能够对船舶有一定的安全防护作用。但是,船舶在靠岸时,处于运动状态,与防撞减震装置相撞时,会存在一个反作用力,会将船舶再次推开,如此反复,最终将船舶撞向防撞减震装置的作用力卸掉。而且,这种方式不仅无法适用于船舶停靠速度过快,或者有大风的情况下对船舶的停靠,也无法适用于不同船型的使用需要。并且,停靠后,可能存在大风的天气条件下,船舶与船舶之间可能发生相撞的问题,从而对船身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港口靠泊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不同船型进行靠泊以及船舶停靠速度过快导致船舶造成损伤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港口靠泊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每个船舶停靠位上的GPS、通信模块和控制器,所述GPS和通信模块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每个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控制主机电性连接,每个所述控制器对其所在的停靠位进行编号并根据船舶大小进行区域划分,并将编号信息、区域信息和所适应的船舶大小信息汇总到控制主机。
优选的,所述控制主机与船舶上的用户终端建立通信连接。
相应的,一种港口靠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需要将船舶停靠时,通过所述船舶上的用户终端并结合船舶的大小选择停靠区域和停靠位,所述控制主机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信息后,所述控制主机锁定该位置;
(2)所述控制主机将停靠位的选择信息发送至该控制停靠位的控制器上,控制器将该停靠位的位置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用户终端显示路径信息;
(3)当船舶距离靠泊装置一定距离时,控制器控制限制门的开启;
(4)船舶靠岸后,船头边缘上固定的锁定机构与码头上的靠泊装置进行对接且固定。
相应的,一种港口靠泊装置,包括码头,所述码头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向内凹陷的停靠位,所述停靠位凹陷处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停靠位凹陷处竖直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空腔相通,所述空腔内、位于限位孔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呈“匚”型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上、位于限位孔的上方横向设置有与所述锁定机构相结合的限位柱,所述停靠位凹陷处的外壁上、位于限位孔的两侧设置有启动限位柱下落的辅助抗震机构,位于所述限位柱的下方、空腔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使限位柱复位的第一伸缩组件。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横部的另一端固定在空腔的内壁上,所述空腔的内壁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支撑架的横部对应且平行、并靠近支撑架上方的横部设置,所述限位柱设置在支撑板上、并通过嵌入在空腔内壁上的磁铁将限位柱吸附在空腔的内壁上,所述支撑板与支撑架竖直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限位柱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限位柱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支撑架外,所述第一伸缩组件的输出端固定有垫板,所述垫板正对限位柱靠近限位柱两端的底面。
优选的,所述辅助抗震机构包括设置在停靠位凹陷处外壁上的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竖直设置在限位孔的两侧,所述橡胶垫内设置有推动限位柱移动的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橡胶垫和停靠位的接触面上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竖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橡胶垫上的第一凹槽内横向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与停靠位上的第一凹槽相对应的一面上横向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穿过停靠位的侧壁并伸进磁铁中,位于所述磁铁内的推杆的端部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的板面与限位柱接触。
优选的,与所述推杆同侧的所述连接板上横向设置有若干个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的另一端固定在停靠位上的第一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限位孔内活动设置有限制门,所述限位门分为上限制门和下限制门,所述限位孔的顶部和底部以及两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制门的两侧置于限位孔两侧的限位槽内,所述上限制门位于限位孔顶部的限位槽内,下限制门位于限位孔底部的限位槽内,在码头表面设置有第二伸缩组件,所述第二伸缩组件的输出杆伸入到限位孔顶部的限位槽内并与上限制门的顶部固定,所述空腔的内壁上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伸入限制孔下方的限位槽内,其端部固定有齿轮,所述齿轮与固定在下限制门底部的齿条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呈“C”字形弧形连接板,所述弧形连接板上贯穿设置有螺孔,在所述弧形连接板的弧形侧壁上固定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另一端固定有呈四棱锥形的锥头,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呈三棱柱形的挡块,所述挡块的斜面朝向锥头设置,所述限位板长度方向的两侧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通过转轴转动设置有三角形挡板,所述挡板长度方向的侧壁与第三凹槽之间固定有扭簧,位于两个所述挡板之间的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分别与第三凹槽相通,所述腔体内转动设置有拨杆,所述拨杆伸出所述限位板外,所述拨杆上缠绕有方向不同的两根细绳,两根所述细绳分别与挡板的尾端固定,所述限位板和两个挡板的从宽度小于等于限位孔的宽度,所述限位板的宽度小于限位孔的宽度。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船沿上可拆卸固定锁定机构,再结合设置在码头侧壁上的向内凹陷的停靠位,使得船舶平稳的停靠在停靠位中。具体为:在停靠位的内部凹陷处内设置空腔,在凹陷处的侧壁上设置限位孔,限位孔与空腔相通,然后在空腔内对称设置能够支撑限位柱的支撑板以及能够限制限位柱的支撑架,然后,通过设置在凹陷处外侧壁上的橡胶垫,在橡胶垫内设置连接板,连接板上连接推杆和推板,连接板和橡胶垫以及停靠位的侧壁之间通过弹性支撑件和第一弹簧连接,推杆伸进凹陷处的侧壁内,使推板与限位柱贴合,而限位柱则通过嵌在空腔内壁中的磁铁使限位柱固定在支撑板上方的空腔内壁中,并通过推板与橡胶垫之间传动使限位柱落在限位板上,从而使锁定机构固定在空腔内,进而将船舶锁定。如果船舶进入停靠位的速度过快,也会由于空腔内设置的橡胶台而使得锥头插入到橡胶台中而缓解船舶的冲击力,有效的避免了船舶停靠速度过快导致船舶造成损伤的问题。
并且,本发明中还对各个停靠位根据船舶大小进行了分区管理,用户可以根据船舶的大小在用户终端上选择停靠位,不仅能够对不同船型进行停靠,还避免了多个用户选择一个停靠位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码头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向视图(只显示一个停靠位);
图3为图1中A-A向视图;
图4为图1中B-B向视图;
图5为图4中A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3中C-C向视图;
图7为支撑架与空腔内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锁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9为锁定机构的剖视图;
图中:码头1、停靠位2、空腔3、限位孔4、支撑架5、限位柱6、第一伸缩组件7、支撑板8、磁铁9、垫板10、橡胶垫11、第一凹槽12、连接板13、第二凹槽14、第一弹簧15、推杆16、推板17、上限制门18、下限制门19、限位槽20、第二伸缩组件21、电机22、齿条23、弧形连接板24、螺孔25、限位板26、锥头27、第三凹槽28、挡板29、扭簧30、腔体31、拨杆32、细绳33、橡胶板35、橡胶台36、固定座37、限位筒38、第二弹簧3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举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港口靠泊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每个船舶停靠位上的GPS、通信模块和控制器,GPS和通信模块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每个控制器分别与控制主机电性连接,每个控制器对其所在的停靠位进行编号并根据船舶大小进行区域划分,并将编号信息、区域信息和所适应的船舶大小信息汇总到控制主机。控制主机与船舶上的用户终端建立通信连接。本发明中,船舶上的用户终端可以是船舶上的控制系统,也可以是船舶上驾驶人员的手机。
具体的靠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需要将船舶停靠时,通过船舶上的用户终端并结合船舶的大小选择停靠区域和停靠位,控制主机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信息后,控制主机锁定该位置,从而避免别的船舶选择停靠该位置;
(2)控制主机将停靠位的选择信息发送至该控制停靠位的控制器上,控制器将该停靠位的位置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用户终端显示路径信息,并规划行驶路线,船舶按照行驶路线行驶即可;
(3)当船舶距离靠泊装置一定距离时,控制器控制限制门的开启,这里的一定距离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即可;
(4)船舶靠岸后,船头边缘上固定的锁定机构与码头上的靠泊装置进行对接且固定。
参考图1-图9,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港口靠泊装置,包括码头1,码头1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向内凹陷的停靠位2,停靠位2根据码头1的形状进行设置,个数不限,间距根据划分的区域以及船舶的大小进行设置即可。停靠位2凹陷处的两侧为圆弧过渡,整体呈喇叭口形状,当船舶逐渐进入停靠位2时,其凹陷处的两侧逐渐对船舶进行限位,避免船舶晃动;同时,在凹陷处的两侧还设置有橡胶板35,当船舶在进入凹陷处时,不可避免的船头和船身会与凹陷处的侧壁碰撞,而橡胶板35能够有效的缓解碰撞后的冲击力,从而使船舶保持平稳运行。
进一步的,停靠位2凹陷处的内部设置有空腔3,即空腔3设置在码头1内,位于停靠位2凹陷处的最里面的位置。停靠位2凹陷处竖直设置有限位孔4,限位孔4的设置主要是供船头上固定的锁定机构穿过,限位孔4的最低处保持在水面以上,而顶部则靠近码头1的顶面设置,从而使不行船型的船只以及不同载重量的船只上的锁定机构能够成功的插入到限位孔4内。当然,也可以结合当地的涨潮、退潮情况,以及船只达到额定载重量时船只下降的深度等对限位孔4的长度进行设置,尽可能最大限度的设置限位孔4的长度,使得该限位孔4能够适用于不同重量的船舶以及不同海平面下的船舶。
其中,限位孔4与空腔3相通,空腔3内、位于限位孔4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呈“匚”型支撑架5,支撑架5横部的另一端固定在空腔3的内壁上,与限位孔4同侧;两个支撑架5上、位于限位孔4的上方横向设置有与锁定机构相结合的限位柱6,停靠位2凹陷处的外壁上、位于限位孔4的两侧设置有启动限位柱6下落的辅助抗震机构,位于限位柱6的下方、空腔3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使限位柱6复位的第一伸缩组件7。第一伸缩件7可以为电动推杆、气缸等能够实现直线运动的器件,第一伸缩件7的行程根据第一伸缩杆7的起始端至需要将限位柱6进行复位后两者之间的距离进行选择对应行程或大于该距离的第一伸缩件7。
具体的:空腔3的内壁上设置有支撑板8,支撑板8与支撑架5的横部对应且平行、并靠近支撑架5上方的横部设置,即支撑板8位于支撑架5顶部横部的下方。限位柱6放置在支撑板8上、并通过嵌入在空腔3内壁上的磁铁9将限位柱6吸附在空腔3的内壁上,支撑板8与支撑架5竖直部之间的距离大于限位柱6的宽度,从而使限位柱6能够成功通过支撑架5竖直部与支撑板8之间的空隙落下。需要说明的是:当限位柱6放置在支撑板8上时,空腔3与限位柱6相对应的内壁上嵌入有磁铁9,磁铁9能够成功将限位柱6吸住。当第一伸缩件7将限位柱6向上托起至穿过支撑架5与支撑板8之间的间隙时,磁铁9的吸力能够将限位柱6吸住,从而使限位柱6与空腔3的内壁贴合。同时,为了避免磁铁9将限位柱6从垫板10吸至支撑板8上的过程中,限位柱6的底面与支撑板8相离,在设置支撑板8的高度时,使支撑板8与支撑架5顶部横部之间的距离略大于限位柱6的高度即可。在设置限位柱6时,限位柱6的两端分别伸出支撑架5外(参考图6所示),第一伸缩组件7的输出端固定有垫板10,从而增加第一伸缩件7与限位柱6接触的面积,从而增加限位柱6在复位过程中的稳定性,垫板10正对限位柱6靠近限位柱6两端的底面。
进一步的,辅助抗震机构包括设置在停靠位2凹陷处外壁上的橡胶垫11,橡胶垫11与支撑架5位置对应。橡胶垫11竖直设置在限位孔4的两侧,橡胶垫11内设置有推动限位柱6移动的联动组件。联动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橡胶垫11和停靠位2的接触面上的第一凹槽12,第一凹槽12内竖直设置有连接板13,橡胶垫11上的第一凹槽内横向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凹槽14,第二凹槽14与第一凹槽12相通,第二凹槽14内设置有第一弹簧15,第一弹簧15的另一端固定在连接板13上,连接板13与停靠位2上的第一凹槽相对应的一面上横向设置有推杆16,推杆16穿过停靠位2的侧壁并伸进磁铁9中,位于磁铁9内的推杆16的端部设置有推板17,推板17的板面与限位柱6接触。推板17与推杆16垂直设置。与推杆17同侧的连接板13上横向设置有若干个弹性支撑件,弹性支撑件的另一端固定在停靠位2上的第一凹槽内。需要说明的是:当船舶的船沿撞击橡胶垫11时,橡胶垫11内的连接板13以及推杆16和推板17朝向空腔3内运动,使推板17将限位柱6从支撑板8上推下,从而使限位柱6沿着支撑架5与空腔3内壁所围成区域内下落至锁定机构上。而弹性支撑件的设置则能够有效的避免在橡胶垫11受到来自船舶较大的冲击力时,不至于将推杆16折断。还需注意的是:推杆17与靠近限位柱6两端的侧壁相对应,通过推动限位柱6靠近其两端的位置从而使限位柱6脱离磁铁9。
进一步的,弹性支撑件可以为橡胶块,也可以是以下结构:弹性支撑件包括固定在停靠位2上的第一凹槽12底部的固定座37,固定座37与连接板13相对应的一侧的中心处设置有呈T型的限位杆,连接板13上、与固定座37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限位筒38,限位筒38内与限位杆相适配,使限位杆与限位筒38之间能够进行伸缩运动;同时,在固定座37与连接板13相对应的一侧、围绕限位杆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弹簧39,第二弹簧39的另一端固定在限位筒38与固定座37对应的端面上;并且在限位筒38内、与限位杆横部之间同样设置有第二弹簧。当连接板13对弹性支撑件造成挤压时,弹性支撑件和第一弹簧15能够使得连接板13复位。而弹性支撑件的设置也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推杆16被压断。
进一步的,锁定机构包括呈“C”字形弧形连接板24,弧形连接板24上贯穿设置有螺孔25,从而通过螺栓将弧形连接板24固定在船沿上,在弧形连接板24的弧形面的侧壁上固定有限位板26,当然这并不是固定弧形连接板24或限位板26的唯一方式,也可以采用焊接固定。限位板26的另一端固定有呈四棱锥形的锥头27,限位板26上设置有呈三棱柱形的挡块34,挡块34的斜面朝向锥头27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当船舶驶入停靠位2时,船舶的冲击力使得限位板26通过限位孔4插入到空腔3中,同时,船沿对橡胶垫11造成撞击,使得推板17将限位柱6从支撑板8上推下,使限位柱6落入限位板26上,由于限位柱6的长度大于限位孔4的宽度,并大于支撑架5之间的距离,从而通过限位板26、挡块34、限位柱6和支撑架5之间的配合,将限位板26卡在限位孔4中,进而对船舶进行定位,避免船舶在其冲击力的作用下驶出停靠位。当船舶停靠成功后,通过设置在码头1上的控制该停靠位2的控制器或者船舶上的用户终端上,选择成功停靠选项。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船舶在停靠时冲击力过大,从而撞坏限位孔4周围的位置,在空腔3内、与限位孔4相对应的侧壁上设置有橡胶台36,当船舶上的锁定机构撞入到空腔3内后,锥头27会撞击到橡胶台36上,从而减缓船舶的冲击力。
更进一步的,为了避免船舶的冲击力使得锁定机构脱离限位孔4,在限位板27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三凹槽28,第三凹槽28内通过转轴转动设置有三角形挡板29,挡板29长度方向的侧壁与第三凹槽28之间固定有扭簧30,位于两个挡板29之间的限位板26上开设有腔体31,腔体31分别与第三凹槽28相通,腔体31内转动设置有拨杆32,拨杆32伸出限位板26外,拨杆32上缠绕有方向不同的两根细绳33,两根细绳33分别与挡板29的尾端固定,限位板26和两个挡板29的从宽度小于等于限位孔4的宽度,限位板26的宽度小于限位孔4的宽度。当限位板26穿过限位孔4时,两个挡板29被压缩,此时,两个挡板29伸入到空腔3内。再由扭簧30将挡板29弹出,使挡板29抵在空腔3内、限位孔4所在的内壁上,从而避免锁定机构脱离限位孔4。本发明中,挡板29只是起到辅助固定船舶的作用,避免在限位柱6落下时,锁定机构已经脱离了空腔3,使得限位柱6无法成功的卡在锁定机构上。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减少海水灌入限位槽20内,限位孔4内活动设置有限制门,限位门分为上限制门18和下限制门19,限位孔4的顶部和底部以及两侧开设有限位槽20,限制门(上限制门18和下限制门19)的两侧置于限位孔4两侧的限位槽内,上限制门18位于限位孔4顶部的限位槽内,下限制门位于限位孔4底部的限位槽内,在码头表面设置有第二伸缩组件21,第二伸缩组件21的输出杆伸入到限位孔4顶部的限位槽内并与上限制门18的顶部固定,空腔3的内壁上设置有电机22,电机22的输出端伸入限位孔4下方的限位槽内,其端部固定有齿轮,齿轮与固定在下限制门19底部的齿条23相啮合。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伸缩组件21可以为气缸、电动推杆等实现直线运动的部件。第二伸缩组件21控制上限制门18上下移动,电机22控制下限制门19上下移动,从而将限位孔4打开,使锁定机构穿过限位孔4。
本发明所公开的靠泊装置尤其适用于小型船只,也适用于景区的观光船,如果水面距离码头的距离太短,或者船沿高于码头的顶面,只需将本发明所公开的装置设置在岸上即可。
在使用本发明时,只需按照上述的靠泊方法将船舶停靠在停靠位2中。当船舶的边缘驶入停靠位2内时,限位板26穿过限位孔4进入到空腔3中,挡板29在穿过限位孔4时被压缩,使挡板29抵在限位孔4上,使限位板26位于空腔3内;此时,船舶会撞击橡胶垫11,橡胶垫11受到撞击后,连接板13朝向空腔3内的方向移动,使得推杆16和推板17朝向空腔3内移动,进而使推板17将限位柱6从支撑板8上推落,使限位柱6落入到限位板26上,加上挡块34的阻挡,使锁定机构被卡在空腔内,最终实现船舶的停靠。
在需要驶出停靠位时,只需控制第一伸缩件7启动,将限位柱6升起,直至位于支撑板8与支撑架5所围成的区域内后,磁铁9将限位柱6吸附住,,使限位柱6位于支撑板8的板面上;然后,转动拨杆32,使细绳33缠绕在拨杆32上,进而使限位板29压缩进第三凹槽28中,从而将船舶驶离停靠位即可。最后,第一伸缩件7复位,通过控制电机22和第二伸缩件21使限位门将限位孔4关闭即可。
本发明中,第一伸缩件7、第二伸缩件21和电机22均由还停靠位上的控制器控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港口靠泊装置,包括码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头(1)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向内凹陷的停靠位(2),所述停靠位(2)凹陷处的内部设置有空腔(3),所述停靠位(2)凹陷处竖直设置有限位孔(4),所述限位孔(4)与空腔(3)相通,所述空腔(3)内、位于限位孔(4)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呈“匚”型支撑架(5),两个所述支撑架(5)上、位于限位孔(4)的上方横向设置有与船头边缘上固定的锁定机构相结合的限位柱(6),所述停靠位(2)凹陷处的外壁上、位于限位孔(4)的两侧设置有启动限位柱(6)下落的辅助抗震机构,位于所述限位柱(6)的下方、空腔(3)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使限位柱(6)复位的第一伸缩组件(7);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呈“C”字形弧形连接板(24),所述弧形连接板(24)上贯穿设置有螺孔(25),在所述弧形连接板(24)的弧形侧壁上固定有限位板(26),所述限位板(26)的另一端固定有呈四棱锥形的锥头(27),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呈三棱柱形的挡块(34),所述挡块(34)的斜面朝向锥头(27)设置;
所述辅助抗震机构包括设置在停靠位(2)凹陷处外壁上的橡胶垫(11),所述橡胶垫(11)竖直设置在限位孔(4)的两侧,所述橡胶垫(11)内设置有推动限位柱(6)移动的联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港口靠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5)横部的另一端固定在空腔(3)的内壁上,所述空腔(3)的内壁上设置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与支撑架(5)的横部对应且平行、并靠近支撑架(5)上方的横部设置,所述限位柱(6)设置在支撑板(8)上、并通过嵌入在空腔(3)内壁上的磁铁(9)将限位柱(6)吸附在空腔(3)的内壁上,所述支撑板(8)与支撑架(5)竖直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限位柱(6)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港口靠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6)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支撑架(5)外,所述第一伸缩组件(7)的输出端固定有垫板(10),所述垫板(10)正对限位柱(6)靠近限位柱(6)两端的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港口靠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橡胶垫(11)和停靠位(2)的接触面上的第一凹槽(12),所述第一凹槽(12)内竖直设置有连接板(13),所述橡胶垫(11)上的第一凹槽内横向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凹槽(14),所述第二凹槽(14)内设置有第一弹簧(15),所述第一弹簧(15)的另一端固定在连接板(13)上,所述连接板(13)与停靠位(2)上的第一凹槽(12)相对应的一面上横向设置有推杆(16),所述推杆(16)穿过停靠位(2)的侧壁并伸进磁铁(9)中,位于所述磁铁(9)内的推杆(16)的端部设置有推板(17),所述推板(17)的板面与限位柱(6)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港口靠泊装置,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推杆(16)同侧的所述连接板(13)上横向设置有若干个弹性支撑件,所述弹性支撑件的另一端固定在停靠位(2)上的第一凹槽(12)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港口靠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4)内活动设置有限制门,所述限位门分为上限制门(18)和下限制门(19),所述限位孔(4)的顶部和底部以及两侧开设有限位槽(20),所述限制门的两侧置于限位孔(4)两侧的限位槽内,所述上限制门(18)位于限位孔(4)顶部的限位槽内,下限制门位于限位孔(4)底部的限位槽内,在码头表面设置有第二伸缩组件(21),所述第二伸缩组件(21)的输出杆伸入到限位孔(4)顶部的限位槽内并与上限制门(18)的顶部固定,所述空腔(3)的内壁上设置有电机(22),所述电机(22)的输出端伸入限位孔(4)下方的限位槽内,其端部固定有齿轮,所述齿轮与固定在下限制门(19)底部的齿条(23)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港口靠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26)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三凹槽(28),所述第三凹槽(28)内通过转轴转动设置有三角形挡板(29),所述挡板(29)长度方向的侧壁与第三凹槽(28)之间固定有扭簧(30),位于两个所述挡板(29)之间的所述限位板(26)上开设有腔体(31),所述腔体(31)分别与第三凹槽(28)相通,所述腔体(31)内转动设置有拨杆(32),所述拨杆(32)伸出所述限位板(26)外,所述拨杆(32)上缠绕有方向不同的两根细绳(33),两根所述细绳(33)分别与挡板(29)的尾端固定,所述限位板(26)和两个挡板(29)的从宽度小于等于限位孔(4)的宽度,所述限位板(26)的宽度小于限位孔(4)的宽度。
CN202110490476.8A 2021-03-26 2021-05-06 一种港口靠泊装置 Active CN1130860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262735 2021-03-26
CN202110326273 2021-03-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86088A CN113086088A (zh) 2021-07-09
CN113086088B true CN113086088B (zh) 2022-03-29

Family

ID=76681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90476.8A Active CN113086088B (zh) 2021-03-26 2021-05-06 一种港口靠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860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0622B (zh) * 2021-11-11 2022-12-13 张国瑞 一种港口与航道锚位固定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508238A2 (de) * 2009-04-16 2010-11-15 Ueblacker Dietmar Vorrichtung mit zumindest einem optischen element und einem gehäuse
AU2009213031A1 (en) * 2009-09-10 2011-03-24 Kingston, William Mr Tideway anchor
CN102417013A (zh) * 2010-09-27 2012-04-18 上海利策科技有限公司 Fpso系泊浮子与船体的连接、解脱结构
CN102785759A (zh) * 2012-08-21 2012-11-21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前倾式浮式风机系泊系统
CN103895834A (zh) * 2014-03-04 2014-07-02 哈尔滨工程大学 磁力吸附碰垫
CN104691715A (zh) * 2015-03-11 2015-06-10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海上综合平台及最佳靠船位置选取方法
CN206171740U (zh) * 2016-11-10 2017-05-17 王以尧 一种用于水质监测的智能巡航船
CN107117273A (zh) * 2017-04-27 2017-09-01 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 液压辅助停泊设备
CN208517902U (zh) * 2018-06-28 2019-02-19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港口防撞装置
CN110525586A (zh) * 2019-10-12 2019-12-03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一种港口靠泊装置及可调节的港口智能靠泊装置
CN112509378A (zh) * 2020-11-16 2021-03-16 安徽科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船智能停泊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16509A (en) * 1991-09-27 1994-05-31 Sofec, Inc. Disconnectable mooring system
CN101397050A (zh) * 2008-10-22 2009-04-01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可拆卸式多功能浮船坞
US8863680B2 (en) * 2011-03-07 2014-10-21 Mactaggart, Scott (Holdings) Limited Marine craft deployment and recovery
CN210707801U (zh) * 2019-10-12 2020-06-09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一种港口靠泊装置及可调节的港口智能靠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508238A2 (de) * 2009-04-16 2010-11-15 Ueblacker Dietmar Vorrichtung mit zumindest einem optischen element und einem gehäuse
AU2009213031A1 (en) * 2009-09-10 2011-03-24 Kingston, William Mr Tideway anchor
CN102417013A (zh) * 2010-09-27 2012-04-18 上海利策科技有限公司 Fpso系泊浮子与船体的连接、解脱结构
CN102785759A (zh) * 2012-08-21 2012-11-21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前倾式浮式风机系泊系统
CN103895834A (zh) * 2014-03-04 2014-07-02 哈尔滨工程大学 磁力吸附碰垫
CN104691715A (zh) * 2015-03-11 2015-06-10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海上综合平台及最佳靠船位置选取方法
CN206171740U (zh) * 2016-11-10 2017-05-17 王以尧 一种用于水质监测的智能巡航船
CN107117273A (zh) * 2017-04-27 2017-09-01 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 液压辅助停泊设备
CN208517902U (zh) * 2018-06-28 2019-02-19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港口防撞装置
CN110525586A (zh) * 2019-10-12 2019-12-03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一种港口靠泊装置及可调节的港口智能靠泊装置
CN112509378A (zh) * 2020-11-16 2021-03-16 安徽科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船智能停泊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内河高桩码头船舶作用的船-护舷-码头复合模型研究;吉静;《工程科技Ⅱ辑》;20180330;全文 *
波浪群性作用下系泊船运动响应和统计特征值分析;马小剑;《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20161130;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86088A (zh) 2021-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23809B2 (en) Floating watercraft lift apparatus and method
CN215801418U (zh) 一种可调节式船舶防撞设施
MXPA05004830A (es) Embarcacion de calado variable.
CN113086088B (zh) 一种港口靠泊装置
JP2000508987A (ja) ボートの着水および回収のための装置
CN113911014B (zh) 抗冲击耐用型防撞装置及防撞缓冲车
CN213594490U (zh) 一种船舶行驶防撞报警装置
WO2014195682A1 (en) Cradle assembly for boats
CN205801417U (zh) 一种隐形多体防倾覆单体船
CN111003115A (zh) 一种抗船体上下波动的阻尼
CN215758815U (zh) 一种可防撞码头结构
CN115352587A (zh) 一种船舶停泊防撞稳固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4148460B (zh) 一种升降系统及收放装置
CN114803192A (zh) 一种可自适应开合的防波板、液罐车及其抑荡方法
CN112982303B (zh) 一种智慧港口自动磁力系泊装置
CN211391597U (zh) 一种船舶隔波平稳航行停泊装置
CN219361287U (zh) 一种船舶交通用靠岸停放防碰撞组件
CN114875855B (zh) 一种港口自动泊船装置
CN219406844U (zh) 一种船舶用护舷组件
CN219862647U (zh) 一种可调式船舶防撞装置
CN219450557U (zh) 一种市政交通防撞柱
CN218088484U (zh) 一种具有电机防护壳的别墅电梯
CN215857472U (zh) 一种组合式游船码头
CN113460242B (zh) 一种用于舰船运输车辆的止动定位系统
CN215482741U (zh) 一种船舶停靠防撞液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