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69419A - 离子发生装置及电气设备 - Google Patents

离子发生装置及电气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69419A
CN111969419A CN202010426663.5A CN202010426663A CN111969419A CN 111969419 A CN111969419 A CN 111969419A CN 202010426663 A CN202010426663 A CN 202010426663A CN 111969419 A CN111969419 A CN 1119694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on generating
generating device
discharge electrodes
terminal
dis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2666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69419B (zh
Inventor
堀川幸司
高土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9694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694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694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694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23/00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e.g. into the atmosphe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9/00Devices providing for corona discharge
    • H01T19/04Devices providing for corona discharge having pointed electro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实现小型且低成本的离子发生装置。离子发生装置(1)包含:变压器(11),对输入电压进行升压;多个放电电极(13a、13b),连接于变压器的次级侧的端子中的一方的端子(111),多个放电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对于高压变压器元件包含的线圈(113)的轴配置于与其他放电电极相反一侧。

Description

离子发生装置及电气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子发生装置及包含该离子发生装置的电气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离子发生装置的一个例子,举例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专利。该离子发生装置包含第一放电电极,用于放出正离子,以及第二放电电极,
用于放出负离子,感应电极,用于将电场形成于第一放电极和第二放电电极的各自之间。
现有技术文件
专利文献
日本特开2017-2161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离子发生装置中,由于形成有第一放电电极以及第二放电电极的基板和形成有感应电极的基板彼此不同,从而会增加构成装置的部件数目。另外,形成有第一放电电极以及第二放电电极的基板和形成有感应电极的基板配置成彼此不同高度。其结果,发生装置大型化且成本增加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一形态的目的是实现小型且低成本的离子发生装置等。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的一形态所述的离子发生装置包含:高压变压器元件,升压输入电压:多个放电电极,连接于所述高压变压器元件的次级侧的端子中的一方的端子,通过在所述高压变压器元件的次级侧的端子中的另一方端子和所述放电电极之间的放电来产生离子,所述多个放电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对于所述高压变压器元件包含的线圈的轴配置于与其他所述放电电极相反一侧。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形态所涉及的离子发生装置,可以实现装置的小型化以及低成本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离子发生装置的结构的具体实例的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一所涉及的离子发生装置的电路结构的概略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二所涉及的离子发生装置的结构的例子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三所涉及的吹风机的结构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
以下,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离子发生装置1的电路结构的概略的图。如图2所示,离子发生装置1包含:变压器11(高压变压器元件)、二极管12a以及12b、放电电极13a以及13b。参照图1,对放电电极13a以及13b进行说明,但该说明在后面叙述。
变压器11被驱动电路(未图示)驱动,升压输入电压。二极管12a以及12b以彼此相反的方向并联于变压器11和放电电极13a以及13b之间。具体而言,二极管12a的阳极以及二极管12b的阴极连接于变压器11。二极管12a的阴极连接于放电电极13a。二极管12b的阳极连接于放电电极13b。
图1是表示离子发生装置1的结构的具体实例的图。在图1中,对变压器11的初次侧未标注符号,省略其说明。离子发生装置1除了图2所示的各个结构的要素之外,还包含基板14。基板14是形成有连接变压器11的端子111和放电电极13a以及13b的图案14a的电路基板。
如图1所示,变压器11在次级侧包含端子111(一方的端子)、端子112(另一方端子)以及线圈113。线圈113是由导线形成的线圈。在离子发生装置1中,放电电极13a以及13b配置于对线圈113的轴C彼此不同侧。
端子111以及112是从变压器11向轴C的两侧突出的棒状的导体。端子111以及112作为变压器11的一部分,直接形成于变压器11。即,端子111以及112例如如放电电极13a以及13b那样,在离子发生装置1的制造工序中,不是连接于变压器11的部件,而是作为元件的变压器11的制造工序中,作为变压器11的一部分构成。具体而言,例如在形成线圈113的绕线管部分的情况下,预先将成为端子111以及112的金属材料配置于该绕线管部分的模具,进行崁入成形。之后,通过将线圈113形成于已得到的绕线管,来形成变压器11的次级侧。但端子111不一定需要直接形成于变压器11。
端子111包含第一端部111a以及第二端部111b。第一端部111a以及第二端部111b位置于对线圈113的轴C彼此不同侧。另外,端子112包含第三端部112a以及第四端部112b。第三端部112a以及第四端部112b位置于对线圈113的轴C彼此不同侧。
第一端部111a是形成线圈113的导线的一端被连接的部分。另外,第二端部111b是放电电极13a和13b经由所述图案14a连接的部分。第三端部112a是形成线圈113的导线的另一端被连接的部分。另外,其他元件未连接于第四端部112b。
由于形成线圈113的导线很细,从而若将放电电极13a和13b连接于该导线连接于端子111的部分,则在连接的工序中,该导线可能损坏。在变压器11中,通过将导线连接于第一端部111a,将放电电极13a以及13b连接于第二端部111b,来能够减少在连接工序中导线损坏的可能性。
放电电极13a以及13b是在端子112之间放电的电极。如图1所示,放电电极13a以及13b的各自配置于第三端部112a以及第四端部112b的附近。放电电极13a以及13b例如是电刷电极、针电极或表面电极。在放电电极13a以及13b是电刷电极或针电极的情况下,放电电极13a和13b从基板14突出。
在离子发生装置1中,在放电电极13a和第三端部112a之间,以及在放电电极13b和第四端部112b之间,各自发生放电。即,离子发生装置1通过在端子112和放电电极13a以及13b之间的放电产生离子。
如上述所述,端子112作为变压器11的一部分,直接形成于变压器11。因此,离子发生装置1,与包含在放电电极之间,为了发生放电的感应电极的现有的离子发生装置相比,可以减少部件数目。因此,离子发生装置1,能够实现比现有的离子发生装置小型且低成本的离子发生装置。
此外,离子发生装置1包含的放电电极的数目只需多个,不限于两个。在离子发生装置1中,不管放电电极的数目,只要该放电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对于线圈113的轴C配置于与其他放电电极相反一侧即可。由此,可以将放电电极配置于每个端子112的两端的附近位置。
另外,端子112包含与多个放电电极的各自相对的多个部分即可。由此,离子发生装置1能够在未包含连接于变压器11的感应电极的状态下,多个放电电极各自和端子112之间进行放电。
另外,在所述的例子中,端子112是棒状的部件。但,端子112的形状可以以第三端部112a以及第四端部112b和放电电极13a以及13b通过适当地距离相对的方式,根据变压器11和放电电极13a以及13b的位置关系,适当地变更。
〔实施方式2〕
以下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对与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部件具有相同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离子发生装置2的结构的例子的图。离子发生装置2在代替变压器11包含变压器21(高压变压器元件)的方面,与离子发生装置1不同。变压器21在代替端子112包含端子212(另一方端子)的方面,与变压器11不同。端子212代替第三端部112a以及第四端部112b包含弯曲部212a以及212b的方面,与端子112不同。
弯曲部212a以及212b是设置于端子212的两端的圆弧状的部分。弯曲部212a例如形成为将放电电极13a作为中心的圆的一部分的圆弧状。与上述同样地,弯曲部212b形成为将放电电极13b作为中心的圆的一部分的圆弧状。弯曲部212a以及212b与端子112中的第三端部112a以及第四端部112b同样,位置于对线圈113的轴C彼此不同侧。
端子212在弯曲部212a以及212b的各自的整体中,与放电电极13a以及13b相对。即,端子212包含与放电电极13a以及13b相对的圆弧状的部分。由此,端子212与端子112相比,在放电电极13a和13b之间发生放电的端子212的领域变大。因此,离子发生装置2与离子发生装置1相比,可以稳定地放电。
此外,如图3所示的例子中,弯曲部212a以及212b的各自包含中心角为180°的圆弧形状。但,弯曲部212a以及212b的圆弧形状的中心角例如可以是90°,也可以是270°。另外,弯曲部212a以及212b的圆弧形状的中心角也可以是更不同的值。
另外,端子112不一定需要包含弯曲部212a以及212b两方,也仅可以包含任意一方。在端子112仅包含弯曲部212a以及212b中的任意一方的情况下,也在该弯曲部212a或212b和与该弯曲部212a或212b相对的放电电极13a以及13b之间,可以稳定地放电。但,为了在放电电极13a以及13b两方之间可以稳定地放电,而优先地,端子112包含弯曲部212a和212b两方。
此外,弯曲部212a和212b的一方或两方不一定形成为将放电电极13a或13b作为中心的圆的一部分的圆弧状。而且,弯曲部212a和212b的一方或两方不一定形成为圆弧状。在这些的情况下也,例如如端子112那样,放电电极13a或13b的各自与和第三端部112a或第四端部112b中的其中一个相对的情况相比,可以稳定地放电。
〔实施方式三〕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吹风机90(电器设备)的结构的截面图。
如图4所示,吹风机90包含主体91和加热器92。另外,吹风机90包含离子发生装置1。主体91包含大致圆筒形状。加热器92以及离子发生装置1配置于主体91的内部。
吹风机90利用加热器92对从设置于圆筒形状的主体91的一方的吸入口93吸入的空气进行加热,在通过离子发生装置1产生离子之后,从设置于主体91的另一方的喷出口94向外部喷出。在吹风机90中,离子发生装置1配置于加热器92和喷出口94之间。此外,吹风机90也可以代替离子发生装置1包含离子发生装置2。
一般而言,包含多个放电电极的离子发生装置配置,以使对风在电气设备中流动的方向,多个放电电极并列。如上述所述,在离子发生装置1中,放电电极13a和13b位于与线圈113的轴C彼此相反一侧放点电极13a、13b,与线圈113的轴C彼此相对设置。由此,在吹风机90中,离子发生装置1以线圈113的轴方向沿着空气流动的方向的方式配置。
离子发生装置1的线圈113的轴方向的尺寸大于与线圈113的轴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尺寸。在吹风机90中,通过将离子发生装置1按所述配置,来可以减少在空气流动的流路中离子发生装置1占的面积。此外,如实施方式1所说明的,通过离子发生装置1未包含感应电极,而与现有的离子发生装置相比,被构成为小型且低成本。因此,吹风机90也通过包含离子发生装置1,而与现有的吹风机相比,被构成为小型且低成本。
此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设备不限于吹风机。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气设备的另一个例子,可以举例烫发器、空气调节机、空气净化装置、吸尘器、冰箱以及洗衣机等。这样的电气设备也通过包含离子发生装置1或2,与包含现有的离子发生装置的电气设备相比,可以将电气设备构成为小型且低成本。另外,由于尺寸的关系,对不能装载现有的离子发生装置的电气设备,也能够转载离子发生装置1或2。
〔总结〕
本发明的方式1所涉及的离子发生装置包含:高压变压器元件,升压输入电压:多个放电电极,连接于所述高压变压器元件的次级侧的端子中的一方的端子,通过在所述高压变压器元件的次级侧的端子中的另一方端子和所述放电电极之间的放电来产生离子,所述多个放电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对于所述高压变压器元件包含的线圈的轴配置于与其他所述放电电极相反一侧。
根据所述结构,在离子发生装置中,至少一个放电电极配置于线圈的轴的两侧。由此,可以将放电电极配置于与高压变压器元件的,向线圈的轴的两侧突出的,放电电极被连接的一侧相反一侧的每个端子的附近位置。
本发明的方式2所涉及的离子发生装置,在所述方式1中,所述另一方端子作为所述高压变压器元件的一部分,也可以直接形成于该高压变压器元件。
根据所述结构,离子发生装置通过在高压变压器元件的一部分的另一方端子和连接于高压变压器元件的一方的端子的放电电极之间的放电,来产生离子。由此,离子发生装置无需包含用于放电感应电极。因此,可以减少离子发生装置的元件数目并实现小型且低成本的离子发生装置。
本发明的方式3所涉及的离子发生装置在所述方式1或2中,所述另一方端子也可以包含与多个所述放电电极的各自相对的多个部分。
根据所述结构,可以在多个放电电极的各自和高压变压器元件的端子之间,进行放电。
本发明的方式4所涉及的离子发生装置在所述方式1至3的任一方式中,所述另一方端子可以包含与所述放电电极相对的圆弧状的一部分。
根据所述结构,另一方端子在多个位置中与放电电极最接近。因此,与在另一方端子中的仅一点与放电电极最接近的情况相比,可以稳定地放电。
本发明的方式5所涉及的电气设备包含所述方式1至4的任一方式中的离子发生装置。
根据所述结构,通过包含小型且低成本的离子发生装置,从而也可以使得电气设备小型且低成本。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中能够进行各种变更,将分别公开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手段适当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中。而且,通过将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组合能够形成新的技术特征。
附图标记说明
1、2离子发生装置
11、21变压器(高压变压器元件)
111端子(一方的端子)
112端子(另一方的端子)
13a、13b放电电极
112a第三端部(部分)
112b第四端部(部分)

Claims (5)

1.一种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高压变压器元件,对输入电压进行升压:
多个放电电极,连接于所述高压变压器元件的次级侧的端子中的一方的端子,通过在所述高压变压器元件的次级侧的端子中的另一方端子和所述放电电极之间的放电来产生离子,
所述多个放电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对于所述高压变压器元件包含的线圈的轴,配置于与其他所述放电电极相反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方端子作为所述高压变压器元件的一部分,直接形成于该高压变压器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方端子包含与多个所述放电电极的各自相对的多个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方端子包含与所述放电电极相对的圆弧状的部分。
5.一种电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
所述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子发生装置。
CN202010426663.5A 2019-05-20 2020-05-19 离子发生装置及电气设备 Active CN1119694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94724A JP7271307B2 (ja) 2019-05-20 2019-05-20 イオン発生装置および電気機器
JP2019-094724 2019-05-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69419A true CN111969419A (zh) 2020-11-20
CN111969419B CN111969419B (zh) 2022-10-04

Family

ID=73357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26663.5A Active CN111969419B (zh) 2019-05-20 2020-05-19 离子发生装置及电气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271307B2 (zh)
CN (1) CN11196941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434441U (zh) * 2012-06-22 2014-02-12 夏普株式会社 带电粒子发生装置
CN104115351A (zh) * 2012-04-05 2014-10-22 夏普株式会社 离子发生装置
CN204205286U (zh) * 2013-12-18 2015-03-11 夏普株式会社 离子发生装置
CN105474484A (zh) * 2013-10-02 2016-04-06 夏普株式会社 离子发生装置和电气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34762B2 (ja) 2008-08-22 2013-07-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イオン発生装置および電気機器
JP6681790B2 (ja) 2016-06-01 2020-04-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イオン発生装置および電気機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5351A (zh) * 2012-04-05 2014-10-22 夏普株式会社 离子发生装置
CN203434441U (zh) * 2012-06-22 2014-02-12 夏普株式会社 带电粒子发生装置
CN105474484A (zh) * 2013-10-02 2016-04-06 夏普株式会社 离子发生装置和电气设备
CN204205286U (zh) * 2013-12-18 2015-03-11 夏普株式会社 离子发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69419B (zh) 2022-10-04
JP2020191180A (ja) 2020-11-26
JP7271307B2 (ja) 2023-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80878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генерации ионов и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й прибор
EP1508753B1 (en) Ion-generating component, ion-generating unit, and ion-generating apparatus
US20090283692A1 (en) Ion-generating device and electrical apparatus
KR101077129B1 (ko) 이오나이저
US8445863B2 (en) Ion generation method, ion generation apparatus, and electric equipment using the same
JP2008527634A5 (zh)
TW200833180A (en) Plasma processing apparatus
JP6548991B2 (ja) プラズマ生成装置
JP2006516805A (ja) プラズマチャンバにおけるイオン衝撃エネルギーを最小化するメカニズム
CN110266134A (zh) 一种两支路相绕组、定子及电机
CN107104030B (zh) 离子束照射装置
US10056788B2 (en) Wireless transmission device
CN111969419B (zh) 离子发生装置及电气设备
US20130146781A1 (en) Ion generating device and electrical apparatus
JP2011512686A (ja) 省スペースな一次巻線を有する高圧変圧器
EP1833131B1 (en) Ion generating unit and ion generating apparatus
CN109690894B (zh) 放电装置及电气设备
CN115497797A (zh) 用于产生等离子体的线圈结构及半导体工艺设备
JP2021064562A (ja) イオン発生装置および電気機器
CN114188130A (zh) 一种磁芯骨架、倍压组件、变压器及x射线高压发生器
JP2008293884A (ja) イオン発生装置用トランス、イオン発生装置および電気機器
CN211288275U (zh) 带净化功能的无叶风扇
JP7339035B2 (ja) 放電装置および電気機器
CN218585653U (zh) 带电粒子束的偏转合轴装置
CN109997415A (zh) 离子产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