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34441U - 带电粒子发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电粒子发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34441U
CN203434441U CN201320342102.2U CN201320342102U CN203434441U CN 203434441 U CN203434441 U CN 203434441U CN 201320342102 U CN201320342102 U CN 201320342102U CN 203434441 U CN203434441 U CN 2034344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air blast
charged particle
suction inlet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34210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永留诚一
堀川幸司
伊达和治
石田启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344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3444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实现离子发生装置的小型化。本实用新型的离子发生装置(100)具备离子发生部(15)、基板(11)、鼓风风扇(3)以及将这些部分收纳的外壳1。离子发生部(15)通过放电而产生离子。基板(11)在表面设有离子发生部(15)。在外壳1上形成有吸入口(30)和吹出口(40)。鼓风风扇(3)用于将从吸入口(30)吸入的空气朝向吹出口(40)送出。在外壳1内以空气沿着上述表面流动的方式形成有通路。

Description

带电粒子发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电粒子发生装置,尤其是涉及具有鼓风机的带电粒子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的离子发生装置,其将通过放电产生的离子向外部的空间释放。
例如,特开2006-210311号公报(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用于空调设备的离子发生装置。在该离子发生装置中,设有用于产生离子的电极的基板配置在外壳内。在外壳上以外部的空气通过外壳内的方式形成有开口部。在外壳内产生的离子利用从开口部导入到外壳内的空气被释放到外部的空间(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10311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离子发生装置被装入到空气净化器、空调机的鼓风路径而使用。并且,用于收纳鼓风机、产生用于放电的高电压的电路、控制高电压的产生定时的电路的外壳与收纳基板的外壳分开设置,上述鼓风机用于将空气从开口部导入到外壳内,上述基板设有用于产生离子的电极。因此,会使离子发生装置大型化。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实现带电粒子发生装置的小型化。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带电粒子发生装置具备带电粒子发生部、基板、外壳以及鼓风机。带电粒子发生部通过放电而产生带电粒子。基板在表面设有带电粒子发生部。外壳收纳基板。外壳形成有吸入口和吹出口。鼓风机配置于外壳内。鼓风机用于将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朝向吹出口送出。在外壳内以使来自鼓风机的空气沿着上述表面流动的方式形成通路。
优选通路形成于上述表面和外壳的与上述表面相对的面之间。
优选鼓风机在基板的厚度方向上配置于上述表面和外壳的与上述表面相对的面之间。
优选带电粒子发生装置还具备高电压发生部。高电压发生部用于对带电粒子发生部提供高电压。高电压发生部突出配置于上述表面。
优选带电粒子发生部包含第1放电部和第2放电部。第1放电部产生正的带电粒子。第2放电部产生负的带电粒子。从与上述表面垂直的方向观看,第1放电部和第2放电部在与来自鼓风机的空气流动的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相互离开配置。高电压发生部以将从鼓风机向吹出口的空气流分离为通过第1放电部的空气流和通过第2放电部的空气流的方式配置。
优选带电粒子发生装置还具备第1整流元件和第2整流元件。第1整流元件的一端连接到第1放电部。第1整流元件的另一端连接到高电压发生部。第2整流元件的一端连接到第2放电部。第2整流元件的另一端连接到高电压发生部。第1整流元件和第2整流元件以从上述表面在基板的厚度方向埋入的状态配置。
优选从与上述表面垂直的方向观看,第1整流元件的通电方向和第2整流元件的通电方向相对于与来自鼓风机的空气流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倾斜。
优选带电粒子发生装置还具备蓄电装置。蓄电装置在外壳内配置于鼓风机的下方。蓄电装置对带电粒子发生部和鼓风机提供电力。吸入口形成于外壳的侧面。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在鼓风机与蓄电装置之间通过而被导入鼓风机。
优选吸入口形成于外壳中的与上述表面平行的面。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从鼓风机的吸入口侧被导入鼓风机。
实用新型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一个外壳内收纳有:基板,其在表面设有带电粒子发生部;以及鼓风机,其用于将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朝向吹出口送出。并且,在外壳内以使来自鼓风机的空气沿着基板的上述表面流动的方式配置鼓风机。因此,作为用于将带电粒子输送到外部的空气通路,能利用基板的一个面。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带电粒子发生装置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离子发生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离子发生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离子发生元件的详细构成的立体图。
图4是将离子发生元件的一部分覆盖的绝缘外壳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5是装配有绝缘外壳的离子发生元件的立体图。
图6是从背面侧观看装配有绝缘外壳的离子发生元件的立体图。
图7是图1的A-A线截面图。
图8是表示图1所示的离子发生装置的使用状态的一例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离子发生元件的俯视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离子发生元件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的离子发生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此外,对图中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附图标记,不重复其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离子发生装置的立体图。参照图1,离子发生装置100具备外壳1和开关8。
在外壳1的与宽度方向(Y方向)垂直的侧面1c形成有吸入口30,吸入口30用于将外部的空气吸入到外壳1内。在外壳1的长度方向(X方向)的一端1d形成有吹出口40,吹出口40用于将外壳内的空气吹出到外部。在外壳1的内部形成有空气通路,空气通路将吸入口30和吹出口40连通。
开关8是用于输入利用者的操作的开关。利用者通过操作开关8,能切换离子发生装置100的工作和停止。
图2是图1所示的离子发生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参照图2,离子发生装置100除了具备在图1中说明的外壳1和开关8之外,还具备鼓风风扇3、电池7、外部端子9以及离子发生元件20。
外壳1包含上侧外壳1a和下侧外壳1b。上侧外壳1a和下侧外壳1b成为一体,构成俯视为大致矩形的薄箱状的外壳1。外壳1收纳鼓风风扇3、电池7、开关8、外部端子9以及离子发生元件20。
鼓风风扇3通过将从开口3a吸入的空气从开口3b吹出,从而产生在空气通路中流动的空气流。开口3a设于鼓风风扇3的与厚度方向(Z方向)垂直的面。开口3b设于鼓风风扇3的朝向吹出口40的面,使空气释放到基板11与上侧外壳1a的内表面之间的空间。鼓风风扇3在Z方向上配置于基板11的表面11a和外壳1的与表面11a相对的面之间。
鼓风风扇3构成为包含例如离心风扇、螺旋桨式风扇。鼓风风扇3使用电池7或者来自连接到外部端子9的外部电源的电力而进行工作。通过鼓风风扇3的工作,外部的空气从吸入口30被导入到外壳1的内部,在通过空气通路后,从吹出口40向外部排出。鼓风风扇3被提供的电力越大,则风量越大。
电池7是直流电源,构成为包含例如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等二次电池。电池7将直流电力提供给鼓风风扇3和离子发生元件20。电池7使用来自连接到外部端子9的外部电源的电力充电。电池7的电压是几V(伏特)程度。电池7在外壳1内在Z方向配置于鼓风风扇3下方。
外部端子9连接到外部电源。离子发生装置100通过外部端子9从外部电源接收电力。从外部电源接收的电力被提供给鼓风风扇3、离子发生元件20或者电池7。作为外部电源,能使用AC电源、AC/DC适配器等。离子发生装置100也可以构成为能通过外部端子9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离子发生元件20的详细构成的立体图。参照图2和图3,离子发生元件20包含:基板11、配置于基板11的表面11a上的离子发生控制部10以及离子发生部15。此外,离子发生元件20的一部分由后面说明的绝缘外壳覆盖。
离子发生控制部10用于控制离子发生部15的放电,构成为包含例如脉冲发生电路、电容器、FET(Field Effect Transistor:场效应晶体管)等。离子发生控制部10连接在电池7与离子发生部15之间。离子发生控制部10使电池7的电压升压到10~20V并输出到离子发生部15。另外,离子发生控制部10生成用于离子发生部15的放电控制的脉冲信号,并向离子发生部15输出。
离子发生部15具有高电压发生部6、正侧整流元件5a、负侧整流元件5b、正离子放电部4a以及负离子放电部4b。
高电压发生部6根据从离子发生控制部10输入的信号生成2~10kV的正负的高电压。高电压发生部6构成为包含例如变压器。高电压发生部6具有例如长方体形状。高电压发生部6突出配置于基板11的表面11a。高电压发生部6以高电压发生部6的长度方向与来自鼓风风扇3(图2)的空气流动的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高电压发生部6配置于正离子放电部4a与负离子放电部4b之间的大致中央。通过这样配置高电压发生部6,不易妨碍空气的流动。因此,能利用鼓风风扇3有效地产生空气流。
正侧整流元件5a连接在高电压发生部6与正离子放电部4a之间,使由高电压发生部6生成的正负的高电压中仅正的高电压通过正离子放电部4a。负侧整流元件5b连接在高电压发生部6与负离子放电部4b之间,使由高电压发生部6生成的正负的高电压中仅负的高电压通过负离子放电部4b。正侧整流元件5a和负侧整流元件5b构成为包含例如二极管。正侧整流元件5a和负侧整流元件5b具有例如圆柱形状,构成为在其长度方向能通电。正侧整流元件5a和负侧整流元件5b以其通电方向与Y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正侧整流元件5a和负侧整流元件5b配置成从基板11的表面11a在基板11的厚度方向埋入的状态。
正离子放电部4a和负离子放电部4b是用于通过放电而产生离子的部分,具有顶端尖锐的针形。正离子放电部4a和负离子放电部4b是具有高耐热、高耐腐蚀性的金属,例如由铬镍铁合金制作。正离子放电部4a的针形的一端(顶端)在空气中露出,正离子放电部4a的另一端连接到正侧整流元件5a。负离子放电部4b的针形的一端(顶端)在空气中露出,负离子放电部4b的另一端连接到负侧整流元件5b。负离子放电部4b在Y方向离开正离子放电部4a设置。
对在正离子放电部4a和负离子放电部4b产生离子的原理进行说明。正离子放电部4a被提供具有正电压的直流脉冲电压。负离子放电部4b被提供具有负电压的直流脉冲电压。通过在正离子放电部4a与接地电极(未图示)之间发生的电晕放电,使正离子放电部4a附近的空气正离子化。通过电离产生的正离子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而构成主要包含H+(H2O)m(m是任意的自然数。)的电荷形成正的簇离子。通过在负离子放电部4b与接地电极(未图示)之间发生的电晕放电,使负离子放电部4b附近的空气负离子化。通过电离产生的负离子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而构成主要包含O2 -(H2O)n(n是零或者任意的自然数。)的电荷形成负的簇离子。此外,产生的离子的量(浓度)由施加于正离子放电部4a和负离子放电部4b的电压、脉冲周期进行调节。此外,也可以以仅产生负离子的方式构成放电部。
基板11设于鼓风风扇3(图2)与吹出口40(图2)之间,沿着基板11的表面11a形成空气通路。通过在1片基板上设置离子发生控制部10和离子发生部15,能削减基板的片数,能降低成本。此外,也可以采用在基板11上设置离子发生部15、在其他的基板上设置离子发生控制部10的构成。优选在基板11上至少设置正离子放电部4a和负离子放电部4b。另外,更优选在基板11上设置离子发生部15。这样,通过在基板11上设置被施加高电压的部件,能防止由于意想不到的放电而引起的消耗电力的增加、周边物的破损。
使用图4~图6对将离子发生元件20的一部分覆盖的绝缘外壳90进行说明。图4是将离子发生元件的一部分覆盖的绝缘外壳90的一例的立体图。图5是装配有绝缘外壳90的离子发生元件的立体图。图6是从背面侧观看装配有绝缘外壳90的离子发生元件的立体图。
如图5所示,绝缘外壳90以覆盖离子发生元件20的被施加高电压的部分、特别是离子发生部15的方式设置。绝缘外壳90形成有切口部91a、91b、中央部92、侧壁部93a、93b、平板部94a、94b以及侧周部95。绝缘外壳90使用例如环氧这样的绝缘强度高的材料形成。
切口部91a、91b以使正离子放电部4a和负离子放电部4b的顶端露出到绝缘外壳90的外部的方式形成。中央部92以覆盖高电压发生部6的方式形成。侧壁部93a、93b在中央部92的Y方向的两侧沿Z方向形成壁。平板部94a在侧壁部93a与中央部92之间沿着基板11形成。平板部94b在侧壁部93b与中央部92之间沿着基板11形成。侧周部95在绝缘外壳90的周缘部分沿Z方向形成壁。
如图6所示,在离子发生元件20被装配后,在由绝缘外壳90的侧周部95包围的空间填充绝缘强度高的材料。这样,从离子发生部15除去正离子放电部4a和负离子放电部4b的顶端的部分由绝缘强度高的材料覆盖。通过这样设置绝缘外壳90,能防止被施加高电压的部分的意想不到的放电。
而且,绝缘外壳90具有对沿着基板11流动的空气进行整流的功能。具体地,从鼓风风扇3的开口3b被吹出的空气由于绝缘外壳90而分为在中央部92和侧壁部93a之间流动的第1空气流(图5的箭头AR1)、以及在中央部92和侧壁部93b之间流动的第2空气流(图5的箭头AR2)。第1空气流将由正离子放电部4a产生的正离子通过吹出口40向外部输送。第2空气流将由负离子放电部4b产生的负离子通过吹出口40向外部输送。
图7是图1的A-A线截面图。使用图7对离子发生装置100内的空气的流动进行说明。
当通过利用者对开关8的操作而使离子发生装置100进行工作时,鼓风风扇3进行工作。由于鼓风风扇3的工作,外部的空气从吸入口30被吸入到外壳1内。被吸入到外壳1内的空气在鼓风风扇3与电池7之间通过而被导入鼓风风扇3内(箭头B)。被导入鼓风风扇3内的空气从鼓风风扇3的朝向吹出口40的面释放到基板11的表面11a与上侧外壳1a的面1f之间的空间(箭头C)。从鼓风风扇3释放的空气沿着基板11的表面11a流动,由于高电压发生部6而分为第1空气流和第2空气流。这样,在基板11的表面11a和外壳1的与表面11a相对的面1f之间形成有空气通路。第1空气流将由正离子放电部4a产生的正离子通过吹出口40向外部输送。第2空气流将由负离子放电部4b产生的负离子通过吹出口40向外部输送。
图8是表示图1所示的离子发生装置的使用状态的一例的图。参照图8,离子发生装置100还具备夹子70。离子发生装置100利用夹子70可以安装到设于衣服80的口袋85的内侧。通过这样将离子发生装置100安装到口袋85,利用者能携带并利用离子发生装置100。此外,离子发生装置100也可以采用不具备夹子70的构成。也可以构成为夹子70相对于离子发生装置100装拆自如。
在该情况下,在离子发生装置100的形成有吸入口30的侧面附近可确保空间,因此吸入口30不易被衣服80和口袋85堵塞。因此,可抑制从吸入口30吸入空气的能力降低。
如上所述,在该实施方式1中,在一个外壳1内收纳有:基板11,其在表面11a设有离子发生部15;以及鼓风风扇3,其用于将从吸入口30吸入的空气朝向吹出口40送出。并且,在外壳1内,以使来自鼓风风扇3的空气沿着基板11的表面11a流动的方式配置鼓风风扇3。因此,作为用于将离子输送到外部的空气通路,能利用基板11的一个面。因此,根据该实施方式1,能实现离子发生装置100的小型化。
基板11的表面11a与外壳1的面1f之间的空间被用作空气通路,因此不需要另外设置用于形成空气通路的构件。
鼓风风扇3在离子发生装置100的厚度方向上配置于形成有空气通路的区域内,因此能使离子发生装置100薄型化。
高电压发生部6突出配置于表面11a,因此能抑制由于高电压发生部6的高度导致的离子发生装置100的大型化。
高电压发生部6以将从鼓风风扇3向吹出口40的空气流分离为第1空气流和第2空气流的方式配置,因此能抑制由于高电压发生部6导致的阻力增加,并且能提高在空气通路中流动的空气的流速。而且,正离子和负离子从不同的路径被释放到外部,因此能抑制在外壳1内正离子和负离子结合。因此,能增大离子发生装置100释放出的离子量。
正侧整流元件5a和负侧整流元件5b配置成从表面11a在基板11的厚度方向埋入的状态,因此能抑制正侧整流元件5a和负侧整流元件5b妨碍来自鼓风风扇3的空气的流动。
由于吸入口30形成于外壳1的侧面1c,因此能防止携带离子发生装置100时的将空气吸入到外壳1内的能力降低。因此,能提高利用者安装离子发生装置100时的便利性。
[变形例]
在实施方式1中,对正侧整流元件和负侧整流元件以通电方向与Y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与此相对,在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中,对正侧整流元件和负侧整流元件以通电方向相对于Y方向具有角度的方式配置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的离子发生元件的俯视图。图10是图9所示的离子发生元件的立体图。参照图9和图10,离子发生元件20a的正侧整流元件5a和负侧整流元件5b以通电方向相对于Y方向具有角度的方式配置。通过这样配置,与离子发生元件20a的正侧整流元件5a和负侧整流元件5b以通电方向与Y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的情况相比,能减小离子发生元件20a的宽度尺寸W。
如上所述,在该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中,能减小离子发生元件20a的宽度尺寸W,能使离子发生装置100进一步小型化。
此外,也可以是正离子放电部4a比正离子放电部4a和正侧整流元件5a的连接部位在X方向上更靠吹出口40侧配置,负离子放电部4b比负离子放电部4b和负侧整流元件5b的连接部位在X方向上更靠吹出口40侧配置。在该情况下,能使正离子放电部4a和负离子放电部4b接近吹出口40配置,因此,能将离子有效地向外部释放。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1中,对吸入口形成于外壳侧面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与此相对,在实施方式2中,对吸入口形成于外壳主面的情况进行说明。由此,能使离子发生装置进一步薄型化。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的离子发生装置的立体图。参照图11,在离子发生装置100a上取代吸入口30而形成有吸入口30a。吸入口30a形成于离子发生装置100a的主面1e。
从吸入口30a吸入的空气从鼓风风扇3的吸入口30a侧被导入鼓风风扇3。
如上所述,在该实施方式2中,不必在电池7与鼓风风扇3之间确保用于导入空气的空间。因此,能缩短电池7与鼓风风扇3之间的距离,因此能进一步薄型化。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带电粒子发生装置的例子,对产生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的离子的离子发生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是在本实用新型中产生的带电粒子也包含例如由静电雾化装置生成的包含自由基成分的带电微粒子水等。具体地,在静电雾化装置中,用通过珀耳帖元件冷却放电电极等方法使放电电极的表面生成结露水,对放电电极施加负的高电压,由此由结露水生成带电微粒子水。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将电池7用作内置电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取代电池7而使用电容器。
如上所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将各实施方式的构成适当地组合。
此外,在上述中,离子发生装置100与本实用新型中的“带电粒子发生装置”的一实施例对应,离子与本实用新型中的“带电粒子”的一实施例对应。另外,离子发生部15与本实用新型中的“带电粒子发生部”的一实施例对应,鼓风风扇3与本实用新型中的“鼓风机”的一实施例对应。另外,电池7与本实用新型中的“蓄电装置”的一实施例对应。另外,正离子放电部4a与本实用新型中的“第1放电部”的一实施例对应,负离子放电部4b与本实用新型中的“第2放电部”的一实施例对应。另外,正侧整流元件5a与本实用新型中的“第1整流元件”的一实施例对应,负侧整流元件5b与本实用新型中的“第2整流元件”的一实施例对应。
在此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的方面只是例示,不应认为是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是由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来表示,而是由权利要求书所表示,这意味着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的情况。
附图标记说明
1外壳;3鼓风风扇;4a正离子放电部;4b负离子放电部;5a正侧整流元件;5b负侧整流元件;6高电压发生部;7电池;8开关;9外部端子;10离子发生控制部;11基板;15离子发生部;20离子发生元件;30吸入口;40吹出口;90绝缘外壳;100离子发生装置。

Claims (18)

1.一种带电粒子发生装置,具备:
带电粒子发生部,其通过放电而产生带电粒子;
基板,其在表面设有上述带电粒子发生部;
外壳,其收纳上述基板,形成有吸入口和吹出口;以及
鼓风机,其配置于上述外壳内,用于将从上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朝向上述吹出口送出,
在上述外壳内以使来自上述鼓风机的空气沿着上述表面流动的方式形成通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粒子发生装置,上述通路形成于上述表面和上述外壳的与上述表面相对的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电粒子发生装置,上述鼓风机在上述基板的厚度方向上配置于上述表面和上述外壳的与上述表面相对的面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电粒子发生装置,上述鼓风机在上述基板的厚度方向上配置于上述表面和上述外壳的与上述表面相对的面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带电粒子发生装置,
还具备用于对上述带电粒子发生部提供高电压的高电压发生部,
上述高电压发生部突出配置于上述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电粒子发生装置,
上述带电粒子发生部包含:
第1放电部,其产生正的带电粒子;以及
第2放电部,其产生负的带电粒子,
从与上述表面垂直的方向观看,上述第1放电部和上述第2放电部在与来自上述鼓风机的空气流动的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上相互离开配置,
上述高电压发生部以将从上述鼓风机向上述吹出口的空气流分离为通过上述第1放电部的空气流和通过上述第2放电部的空气流的方式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电粒子发生装置,
还具备:
第1整流元件,其一端连接到上述第1放电部,另一端连接到上述高电压发生部;以及
第2整流元件,其一端连接到上述第2放电部,另一端连接到上述高电压发生部,
上述第1整流元件和上述第2整流元件以从上述表面在上述基板的厚度方向埋入的状态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电粒子发生装置,
从与上述表面垂直的方向观看,上述第1整流元件的通电方向和上述第2整流元件的通电方向相对于与来自上述鼓风机的空气流动的方向垂直的方向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带电粒子发生装置,
在上述外壳内还具备蓄电装置,上述蓄电装置配置于上述鼓风机的下方,对上述带电粒子发生部和上述鼓风机提供电力,
上述吸入口形成于上述外壳的侧面,
从上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在上述鼓风机与上述蓄电装置之间通过而被导入上述鼓风机。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电粒子发生装置,
在上述外壳内还具备蓄电装置,上述蓄电装置配置于上述鼓风机的下方,对上述带电粒子发生部和上述鼓风机提供电力,
上述吸入口形成于上述外壳的侧面,
从上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在上述鼓风机与上述蓄电装置之间通过而被导入上述鼓风机。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电粒子发生装置,
在上述外壳内还具备蓄电装置,上述蓄电装置配置于上述鼓风机的下方,对上述带电粒子发生部和上述鼓风机提供电力,
上述吸入口形成于上述外壳的侧面,
从上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在上述鼓风机与上述蓄电装置之间通过而被导入上述鼓风机。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电粒子发生装置,
在上述外壳内还具备蓄电装置,上述蓄电装置配置于上述鼓风机的下方,对上述带电粒子发生部和上述鼓风机提供电力,
上述吸入口形成于上述外壳的侧面,
从上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在上述鼓风机与上述蓄电装置之间通过而被导入上述鼓风机。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电粒子发生装置,
在上述外壳内还具备蓄电装置,上述蓄电装置配置于上述鼓风机的下方,对上述带电粒子发生部和上述鼓风机提供电力,
上述吸入口形成于上述外壳的侧面,
从上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在上述鼓风机与上述蓄电装置之间通过而被导入上述鼓风机。
14.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带电粒子发生装置,
上述吸入口形成于上述外壳中的与上述表面平行的面,
从上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从上述鼓风机的上述吸入口侧被导入上述鼓风机。
1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电粒子发生装置,
上述吸入口形成于上述外壳中的与上述表面平行的面,
从上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从上述鼓风机的上述吸入口侧被导入上述鼓风机。
1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电粒子发生装置,
上述吸入口形成于上述外壳中的与上述表面平行的面,
从上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从上述鼓风机的上述吸入口侧被导入上述鼓风机。
1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电粒子发生装置,
上述吸入口形成于上述外壳中的与上述表面平行的面,
从上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从上述鼓风机的上述吸入口侧被导入上述鼓风机。
1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电粒子发生装置,
上述吸入口形成于上述外壳中的与上述表面平行的面,
从上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从上述鼓风机的上述吸入口侧被导入上述鼓风机。
CN201320342102.2U 2012-06-22 2013-06-14 带电粒子发生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3444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41038 2012-06-22
JP2012141038A JP6000684B2 (ja) 2012-06-22 2012-06-22 帯電粒子発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34441U true CN203434441U (zh) 2014-02-12

Family

ID=50063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342102.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34441U (zh) 2012-06-22 2013-06-14 带电粒子发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000684B2 (zh)
CN (1) CN20343444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69419A (zh) * 2019-05-20 2020-11-20 夏普株式会社 离子发生装置及电气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15080B2 (ja) * 2014-02-07 2017-10-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除菌ケース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91705B2 (ja) * 1995-09-11 1997-12-17 春日電機株式会社 携帯型帯電除電器
JP4701435B2 (ja) * 2008-08-11 2011-06-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イオン発生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JP2011258522A (ja) * 2010-06-11 2011-12-22 Sharp Corp イオン発生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電気機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69419A (zh) * 2019-05-20 2020-11-20 夏普株式会社 离子发生装置及电气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00684B2 (ja) 2016-10-05
JP2014007031A (ja) 2014-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38435B (en) Ion generating element, ion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electric appliance
CN201444536U (zh) 离子发生装置及电气设备
EP2526596B1 (en) Portable ion generator
WO2015019640A1 (ja) イオン発生装置および電気機器
JP2008023412A (ja) 電気集塵装置
CN203434441U (zh) 带电粒子发生装置
KR20160090459A (ko) 공기체류시간을 연장한 공기청정기
CN202772421U (zh) 离子送出装置和具备该离子送出装置的电气设备
KR101449660B1 (ko) 전기집진기용 접점장치
CN205137776U (zh) 阵列式静电雾化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加湿器
JP5985304B2 (ja) 空調機
JP2012157796A (ja) 集塵フィルタ部材、集塵フィルタとそれを用いた自然給気口および集塵装置
WO2013121669A1 (ja) イオン発生素子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イオン発生装置
JP6026178B2 (ja) 空調機
JP2007335092A (ja) イオン発生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整装置
JP3606864B2 (ja) イオン発生装置及び空気調節装置
CN204429490U (zh) 一种避免电器内积灰的除尘装置
CN203731578U (zh) 便携式负离子空气净化器
CN202927962U (zh) 空调机
CN202282901U (zh) 一种工业奈、芴生产过程中静电消除装置
JP5201754B1 (ja) イオン発生装置
CN213119432U (zh) 随身负离子空气净化机
CN211288275U (zh) 带净化功能的无叶风扇
CN211623767U (zh) 带净化功能的风扇
JP2009248008A (ja) 集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2

Termination date: 2016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