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641C - 气体泄漏探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气体泄漏探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641C
CN1119641C CN96192208A CN96192208A CN1119641C CN 1119641 C CN1119641 C CN 1119641C CN 96192208 A CN96192208 A CN 96192208A CN 96192208 A CN96192208 A CN 96192208A CN 1119641 C CN1119641 C CN 111964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mentioned
ratio
inspection
lea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961922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6694A (zh
Inventor
难波三男
朝山恒男
高桥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IST
Original Assignee
Agency of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gency of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Agency of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ublication of CN11766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6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64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64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26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 G01M3/28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for pipes, cables or tubes; for pipe joints or seals; for valves ; for welds
    • G01M3/2807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for pipes, cables or tubes; for pipe joints or seals; for valves ; for welds for pip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26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 G01M3/28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for pipes, cables or tubes; for pipe joints or seals; for valves ; for wel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asuring Volume Flow (AREA)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一种气体泄漏探测系统,可在确定范围的区域内比较简便、可靠地探测气体的泄漏。此气体泄漏探测系统具有探测向各个气体用户供气的气体管道供气分枝起始处供气量的气体供量探测装置(1)、探测各个气体用户的气体使用量的气体用量探测装置(2)、能算出各个气体用户的用气量的总和,即全部气体使用量,并将其全部用气量和供气量进行比较,从而判定从气体到各个气体用户之间是否存在气体泄漏的泄漏判定装置(3)。

Description

气体泄漏探测系统
本发明涉及从分别向各个气体使用者供气的管道供气分枝起始处至各个气体使用者处的一定范围的区域内探测气体泄漏的气体泄漏探测系统。
公寓等的集中住宅中的供气系统可在一处配备一定数量的LP(液化石油)气瓶,再由此处向各个家庭配置气体管道,供给LP气体。而且既使在城市气体的情况,也是向集中住宅区分出气体管道,以便从这些供气管道供气分枝起始处向各个家庭提供都市气体。
于是,这样的确定范围区域内的供气系统的管理,是由配给LP气体泵的LP气体站和城市气体事务所执行的,工作人员定期地到现场,按规定进行检测工作。在此管理中间,也包含了在安全上很重要的气体泄漏管理。
但是,像上述那样的检测业务中的气体泄漏的管理必须是定期的,而且因为还要用人工去做,所以就不可能频繁地进行,气体供给系统也不能经常处于管理状态。
再者,气体泄漏的检测,由于必须在整个区域内进行,因而既费工又费时,这对LP气体站和城市气体事务所来说已经成为很大的负担。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更简便、可靠地进行气体泄漏探测的气体泄漏探测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气体泄漏探测系统具有探测出向各个气体用户分别供气的管道供气分枝起始处的气体供量的气体供量探测装置、探测上述各个气体用户的气体使用量的气体用量探测装置、计算出作为上述各个气体用户的气体使用量的总和的全部气体用量,计算出上述气体供量与上述全部气体用量的差值,从而得到该差值相对于上述气体供量的比值作为差值比例,并通过对该差值比例和规定的基准比例进行比较,从而判定从气体管道(配管)供气起始处到各个气体用户之间有无气体的泄漏现象的泄漏判定装置。
所以,因为可以自动地接收到气体供量和气体用量情况,所以就能简便,可靠地进行气体泄漏的判定。
其判定的结果由被传送到LP气体站等中心,所以在中心处,气体的泄漏能够处于经常的管理状态。
另外,当探测到气体泄漏时,便可向中心发出警报,所以在中心处就可立刻对这种情况作出处理。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气体泄漏探测系统的结构的原理示意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气体泄漏探测系统的一个实施例。
图3是表示气体泄漏探测装置执行气体泄漏判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学习方法的顺序流程图。
图5是增添了变更内容的学习方法的流程图。
为了更加详细地叙述本发明,下面就按照附图,对其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气体泄漏探测系统结构的原理示意方框图。图中,气体供量探测装置1探测向各个气体用户分别送气的管道供气分枝起始处的气体供给量,气体用量探测装置2探测各个气体用户处的气体用量。而泄漏判定装置3先计算出作为上述各个气体用户处的气体用量总和的全部气体使用量,计算出上述气体供量与上述全部气体用量的差值,从而得到该差值相对于上述气体供量的比值作为差值比例,并通过对该差值比例和规定的基准比例进行比较,判定从气体管道供气分枝起始处到各个气体用户之间有无气体泄漏。
泄漏判定装置3因其自动地对接收的气体供给量和气体用量情况进行泄漏判定,所以能够简便、可靠地进行气体泄漏判定。该装置也可以避免受到气体管道中因流速的变化导致的任何影响,因而不管流速变化如何本发明总能以高的精度探测出是否会有气体泄漏。
这个判定的结果由于被传送到LP气体站和城市气体事务所的中心处,所以在中心处就能使气体的泄漏处于经常的管理状态。而且,当探测到气体泄漏时,便可向中心发出警报,所以中心处立刻就能对此情况作出处理。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气体泄漏探测系统的一个实施例。图中,公寓大楼10的液化钢瓶放置场地100处并配置了一定数量的LP气体钢瓶11,从液化气钢瓶放置场地100向公寓大楼10的各个家庭12安装了气体管道13,从而构成了向整个公寓大楼10供LP气的气体供给系统。
由LP气瓶11供给的气体,经压力调整器111调节到一定的气体压力以后,经过气体用量表112和气体管道13被输送到各个家庭住户12。气体用量表112是检测由供给源LP气瓶11提供的气体流量的总用量表。另外,在公寓大楼10的各个家庭住户12中,设置了气体用量表122,作为分用量表用来检测各个家庭住户12的气体使用流量。
气体用量表112和122,例如是膜片类型的用量表,随着气体的流动膜片驱动,膜片的运动带动了磁铁旋转,通过此旋转磁铁接近或远离簧片开关,使簧片开关打开或关闭。即,膜片每往返1次,磁铁就旋转1周,簧片开关就开和关发出1个脉冲流量的信号,计算这个流量信号,从而检测出(读用量表)气体的流量。
在上述的气体供给系统中,气体管道13处设置了检测气体泄漏的气体泄漏检测系统,这个气体泄漏探测系统以位于公寓大楼10的规定位置-例如气瓶配置场地100处所配置的气体泄漏检测装置20为中心构成。
这个气体泄漏检测装置20是一个以CPU(未图示)为中心构成的计算机,当输入上述气体用量表112的检查值信号和各个气体用量表122的检查值信号时,CPU便根据规定的气体泄漏判定处理程序,使用这些检查值信号来判定气体管道13(从气体用量表112到气体用量表122的路段)中的气体的泄漏。后面详细叙述。
气体泄漏探测装置20通过普通公共线路(电话线路)40,将此判定结果传送到管理中心-LP气体站30。这个判定结果可以是:气体“确定泄漏”、“有泄漏的可能性”、“无泄漏”等情况。
在LP气体站30中设置了CRT等显示器31,以便显示由气体泄漏探测装置20送来的有关判定结果的信息。LP气体站30接收此判定结果,以便使气体供给系统处于经常性的管理状态。
特别是,当气体“确定泄漏”的判定结果被传送来的时候,除上述显示外还发生警报,此时便可迅速出动,去处理这个气体的泄漏。
图3是表示气体泄漏检测装置执行气体泄漏判定处理的流程图。
气体泄漏探测装置20,首先,在步骤S1,要判定此时是否到了泄漏判定检查用量表时刻。该泄漏判定检查用量表的时刻可以设置,在例如午后11点,每2天1次。当时间达到泄漏判定检查用量表时刻的时候,就进行下一步骤S2,否则就要等待到泄漏判定检查用量表时刻的到来。再者,泄漏判定检查用量表的时刻是作为一种学习的结果设置的,这在后面详细叙述。
在步骤S2中,对所有的气体用量表112和122都执行检查,其后进行步骤S3的处理。在这里,气体用量表(总用量表)112的检查用量表值为a0,而气体用量表(分用量表)122的检查测量值为1b0~mb0(m为分用量表的总数目)。在这个检查测量期间,首先由气体泄漏检测装置20对全部气体用量表112,122…发出检查用量的命令,然后根据此命令,由所有气体用量表112,122把检查用量表的结果传送到气体泄漏探测装置20。而在步骤S2中的读出用量作为第0次的读出用量。
在步骤S3中,启动检查定时器,其后进入步骤S4。这个检查定时器的设置时间T例如是1个小时,而当设定时间T为1个小时时,如果泄漏判定检查用量表的时间是午后11点,那么就可在这1个小时后的的午前0时切断检查定时器。
在步骤S4中,执行检查定时器的设置时间T到达与否的判定,如果到达设置时间T就进行下一步骤S5。
在步骤S5中,与步骤S2相同,对全部气体用量表112和122进行用量读出,其后进行步骤S6。此时的气体用量表(总用量表)112的读出值为a1,而气体用量表(分用量表或叫分表)122…的检查用量值为1b1~mb1(m:分用量表的总数目)。而在此步骤S6中的检查用量作为第1次的检查用量。
在步骤S6中,使用第0次的检查用量值和第1次的检查用量值,并通过方程式(1)计算出气体用量表112中的流量as,而且通过方程式(2)还可计算出气体用量表122…中的总气体通过量bs,进而采用as值和bs值,根据方程式(3)计算出检查用量值的差比例(差的数量比例)P,随后进行步骤S7。
as=a1-a0……………        (1)
bs=(1b1-1b0)+(2b1-2b0)
   +(3b1-3b0)~+(mb1-mb0)…(2)
P=[(as-bs)/as]×100…     (3)
通常是把从总用量表中的通过的气体流量as中减去分用量表中通过的总流量bs后的差值作为检查用量差(as-bs)值的,若假设各检查用量值与实际的通过的流量没有误差,在这个检查用量差值(as-bs)为0的时候,则表示没有泄漏。如果是比0大的值,这个值就是相当于气体泄漏的体积量值,从而就可断定气体发生泄漏了。
在气体管道13中有无气体的泄漏,可以用上述的检查用量差值(as-bs)来推算出来,但是此检查用量差值(as-bs)与实际值之间存在误差,因此本系统又导入了读出用量差比P作为考虑了本系统全体误差的进行泄漏推定的基本值。
这样算出检查用量的差值(as-bs)在总用量表的流量值as中的所占比例(检查用量的值差的比例)P,那么整个系统的(总用量表、分用量表和管道系统)各种误差的影响就都包含在这个检查用量的差值比例P中了。而且,在这个检查用量差值比例P中由于存在内在的总用量表和分用量表的流量的影响,整个误差估计具有一定的幅度范围(误差范围ΔR)。误差范围ΔR是在管道系统等中没有异常时计算出来的值,是包含在以总用量表的读出值为基准的检查用量差值中的一个误差。
在下一步骤S7中,对通过总用量表112的气体流量as是否为零进行判定。如果as为零,没有供给气体就不会有泄漏,这样就进行步骤S12,并且将“无泄漏”的判定结果输出到LP气体站30中,其后,气体泄漏判定处理的过程就结束了。另一方面,如果流量as不为零,就进行下一个步骤S8。
在步骤S8中,将在预先学习计算出来的检查用量差值比例平均值PAVE中加上上述的误差范围ΔR,所求出的值(PAVE+ΔR)作为第1基准比例,然后判定检查用量差值比例P是否比第1基准比例(PAVE+ΔR)%大,P如果比第1基准比例(PAVE+ΔR)%大,就进行步骤S13,并且将“确定泄漏”的判定结果输出至LP气体站30,其后气体泄漏的判定处理过程就结束了。而且,“确定泄漏”时,在向LP气体站30上发出警报的同时,按照检查的时间间隔ΔT(此处为1个小时)计算出泄漏的估算流量Q(=(as-bs)/ΔT),然后将这个估算流量Q发送出去,并将泄漏的程度通知LP气体站30。
再者,误差范围ΔR可以任意设定,可以通过进行一定经验地尝试设定,以求提高判定泄漏的精度。
例如:当误差范围ΔR为8%时,在后述的经过1星期时间的学习期中得出的检查用量差值比例都在第1基准比例以下,所以,可以避免因误差(偏移)造成的错误判定,而且能够可靠地探测到气体泄漏。
这个8%的误差范围是对25个住户的集中住宅进行有效的区域测试的结果分析而得出的,在比25户少的集中住宅中,误差范围ΔR就小;相反,在比25户多的集中住宅中,误差范围ΔR就较大,因而就能在避免错误的判定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提高气体泄漏的探测精度。
在步骤S8中,如果检查用量差值比例P低于第1基准比例(PAVE+8)%,那么就进行下一个步骤S9。
在步骤S9中,将在预先学习中计算出的检查用量差值比例的最大值PMAX作为第2个基准比例,然后判定检查用量差值比例P是否比第2基准比例PMAX大并且低于第1基准比例(PAVE+8)%,当检查用量差值比例P是在这个范围内的时候,就进行步骤S14,将‘有泄漏的可能性“的判定结果输出到LP气体站20,其后这个气体泄漏的判定处理过程就结束了。
在步骤S9中,如果检查用量差值比例P在第2基准比例PMAX以下时,就进行下一个步骤S10。
在步骤S10中,将在预先学习中计算出的检查用量差值比例的最小值PMIN作为第3个基准比例,然后判定检查用量差值比例P是否在第3基准比例PMIN以上并在第2基准比例PMAX以下。检查用量差值比例P在这个范围内的时候,就进行步骤S15,将“不能判定泄漏”或“无泄漏”的判定结果输出到LP气体站30,其后这个气体泄漏的判定处理过程就结束了。
如果在步骤S10中的检查用量差值比例P在第3基准比例PMIN以下时,就进行下一个步骤S11。
在步骤S11中,当检查用量差值比例P低于第3个基准比例PMIN,而是平常不可能得到的值时,将“系统异常(再检查系统的操作)”的判定结果输出到LP气体站30,其后这个气体泄漏的判定处理过程就结束了。
这样,在此实施形态中,将在通过预先学习而算出的检查用量差值比例的平均值PAVE中加进误差范围ΔR后计算出的值(PAVE+ΔR)作为第1基准比例,而将通过学习计算出的检查用量差值比例的最大值PMAX和检查用量差值比例的最小值PMIN分别作为第2基准比例和第3基准比例,通过将用泄漏判定时的检查用量差值比例P与这些第1基准比例、第2基准比例、第3基准比例相比较,进行泄漏的判定。
在上述的气体泄漏判定处理中采用的泄漏判定检查用量时刻、检查用量差值比例的平均值PAVE、误差范围ΔR、检查用量差值比例的最大值PMAX、检查用量差值比例的最小值PMIN都是通过学习而确定的。
这个学习,是在该气体泄漏探测系统进入工作之前,确认整个管道系统都没有泄漏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的内容在下面概述。
即,开始学习的时候,在每个单位时间内(例如1个小时)同时检查总用量表和全部的分用量表,并且每次检查,都要用前次的检查值计算出检查用量差值比例Pn
在学习期间(例如1个星期)记住这个检查用量差值比例Pn的值,求出此检查用量值比例Pn的最大值PMAX、检查用量差值比例Pn的最小值PMIN。另外,根据学习开始后的第1个检查值和学习结束前的最后1个检查值,计算出检查用量差值比例Pn(0-last),并将此值作为检查用量差值比例的平均值PAVE
另外,在学习期间,每个单元时间进行取样的检查用量差值比例Pn的数据组,在同一时间带中进行读出,并对相近于检查用量差值比例平均值PAVE,而且偏差(移)少的(当分用量表的气体使用曲线考虑为不变时)时间带做出判定,以后将这个时间带作为泄漏判定用的检查用量时间带,据此确定泄漏判定检查用量时间。
用图4说明关于上述的学习。
图4是表示学习方法顺序的流程图。在此学习方法中,首先在步骤S21中,将24小时计数器的计数值X(1~25)和1周时间计数器的计数值Y(1~8)进行初始设定,分别设定为1,其后进入步骤S22。
在步骤S22中,执行全部的气体用量表112、122…的检查,并在其后进行至步骤S23。这里,气体用量表(总用量表)112的检查用量值为a0,气体用量表(分用量表)122…的检查值为1b0~mb0(m为分用量表的总数)。在检查用量中,首先由气体泄漏探测装置20对全部气体用量表112,122…发出检查的命令,根据这个命令,全部气体用量表112,122…的检查结果被送到气体泄漏探测装置20,另外,这个步骤S22中的检查用量变为第0次检查用量。
在步骤S23中,检查定时器开始工作,其后进行步骤S24。此检查定时器的设定时间T例如是1个小时。
在步骤S24中,执行检查定时器设置时间T是否通过的判定,经过了设定时间T,就进行下一步骤S25。另外,此次检查为第n次(n=0,1,2,…)。
在步骤S25中,与步骤S22相同,执行全部气体用量表112,122…的检查,其后就进行步骤S26。这次的气体用量表(总用量表)112的检查用量值为an,气体用量表(分用量表)122的检查用量值为1bn~mbn(m为分用量表的总数)。
在步骤S26中,每次检查,都要用前次的检查用量值计算出检查用量差值比例Pn。即用(n-1)次数目的检查值和n次数目的检查值,根据方法式(4)计算出在气体用量表112中通过的气体流量asn,另外通过方程式(5)计算出在气体用量表122…中通过的总的气体流量bsn,再用这个as和bs,根据方程式(6)计算出检查用量差值比例Pn,并且这个计算出的检查用量差值比例Pn按分配被保存在存储器的指定区域M(x,y)。其后进行步骤S27。
asn=an-a(n-1)                    …(4)
bsn=(1bn-1b(n-1))+(2bn-2b(n-1))+
(3bn-3b(n-1)+~+(mbn-mb(n-1))     …(5)
Pn=[(asn-bsn)/asn]×100          …(6)
在步骤S27中,判定这次的检查用量差值比例Pn是否比以前的最大值PMAX大,如果Pn>PMAX,就进行步骤S31,并且把Pn作为新的PMAX保存起来;如果Pn≤PMAX,就进行步骤S28。
在步骤S28中,判定这次的检查用量差值比例Pn是否比以前的最小值PMIN小,如果Pn<PMIN,就进行步骤S32,并且把Pn作为新的PMIN保存。而当不是Pn<PMIN的时候,即PMIN≤Pn≤PMAX的时候就进行步骤S29。
在步骤S29中,将24小时计数器的计数值x加1,然后进行下一个步骤S30。
在步骤S30中,执行24小时计数器的计数值x是否达到25的判定,如果x达到了25,就进行步骤S33,否则就返回步骤S23,重复执行步骤S23的以后的部分,直到x达到25时为止。
在步骤S33中,1天的学习结束的时候,将1个星期计数器的计数值Y加上1,其后就进行步骤S34。
在步骤34中,由于是新的1天的开始,将X设置为1,其后就进行步骤S35。
在步骤S35中,执行1星期计数器的计数值Y是否达到8的判定,如果Y达到了8,就进行作为1星期的学习期结束了的步骤S35。否则就返回步骤S23,步骤S23以后重复执行,直到Y达到8时为止。
在步骤S36中,用第0次检查用量值(步骤S22)和1星期学习期最后的第nlast次数的检查用量值,计算出检查用量差值比例Pn(0-last),并进行下一步骤S37。
在步骤S37中,将上述的检查用量差值比例Pn(o-last)作为检查用量差值比例的平均值PAVE保存在存储器中,其后进行步骤S38。
在步骤S38中,由保存在存储器的特定区域M(x,y)中的检查用量差值比例Pn确定上述的泄漏判定用检查时间带(此处是午后11时到午前0时),由此确定泄漏判定检查用量时间(午后11时)。其后学习完了。
在上述学习中,在分用量表中发生未检查出用量的情况,和通过总用量表的气体流量极少的那种情况的数据资料,这是泄漏判定精度下降的原因。为此,在分用量表未检查情况发生时,此表可再进行一次检查,既使再检查,仍不能检查时的检查用量值视为无效。在这种情况,因为在计算下一次检查用量的Pn值时没有前一次的检查用量值,所以可用上上次检查用量值计算Pn值。
另外,通过总用量表的气体容量未达到0.5m3时的Pn值不纳入学习结果中。
图5是上述变更了内容的学习方法的流程图。
在这个学习方法中,首先在步骤S51中,将24小时计数器的计数值X(1~25)、1星期计数器的计数值Y(1~8)、未检查出用量计数器的计数值Z(1,2)和未检查出用量计数器的计数值W(1,2)全部都设定为1作为它们的初始设定,其后进行步骤S52。
在步骤S52中,对气体用量表(总用量表)112和气体用量表(分用量表)122…进行检查,其后进行步骤S53。
在步骤S53中,检查定时器开始工作,其后进行步骤S54。在下一个步骤S54中,执行检查定时器是否经过了设置时间的判定,设定时间经过了时,就进行1个步骤S55。而这一次检查用量是作为第n次(n=0,1,2,…)进行的。
在步骤S55中,与步骤S52相同,执行全部气体用量表112和122…的检查,其后进行步骤S56。这次的气体用量表(总用量表)112的检查用量值为an,气体用量表(分用量表)122…的检查用量值为1bn~mbn(m为分用量表总数)。
在步骤S56中,判定有无未执行检查的气体用量表,如果有未执行检查的气体用量表,就进行步骤S63。
在步骤S63中,判定未执行检查的计数器的计数值Z是否为1。如果Z是1,那么就说明该气体用量表最初就没执行检查,就进入步骤S64执行再检查,其后进行步骤S65。
在步骤S65中,在计数值Z中加上1退回到步骤S55,执行步骤S55以后部分。在这次的步骤S55中,将该未执行检查的气体用量表作为检查对象。
另一方面,在步骤S63中如果Z不是1,而是Z=2,则就是即使再执行检查也不能检查出用量的情况,这时,可执行步骤S66,并执行未执行检查的计算器的计数值W是否是1的判定。如果W不是1,而是W=2,则就是再次发生了既使再检查也不能检查出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就进入步骤S69,执行系统错误的显示,学习流程结束。
另一方面,如果W=1,就进入步骤S67,W加1,其后便返回步骤S53,执行步骤S53以后的部分。
在上述的步骤S56中,当判断出没有未执行检查的气体用量表时,就进入到步骤S57,将检查用量值an、1bn…等保存在存储器中,之后进到步骤S58。
在步骤S58中,设置Z为1后,就进到步骤S59。在步骤S59中,执行有无前次(n-1)的检查用量值的判定。如果那些检查用量值存在的话,就进行步骤S60;如果没有,就进行步骤S68。
在步骤S60中,用前次第(n-1)次的检查用量值和这次的(n次)的检查用量值求得检查用量差值比例Pn,其后就进行步骤S61。
在步骤S68中,采用上上次的第(n-2)次的检查用量值和这次(n次)的检查用量值来求得检查用量的差值比例Pn,其后就进行步骤S61。
在步骤S61中,执行总用量表通过的气体流量as是否小于0.5m3的判定,如果as<0.5m3,就返回到步骤S54,表明不能进行高精度的泄漏判定,此次求得的检查用量差值比例Pn就不要使用了。
再者,在总用量表上通过的气体流量as比基准值(0.5m3)少的情况下,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使用延长检查的时间间隔ΔT,使通过总用量表的气体流量as提高到基准值以上时的数据的方法。
另一方面,如果as≥0.5m3,就进行步骤S62。
在步骤S62中,将这次求得的检查用量差值比例Pn存放存储器的指定区域M(x,y)。其后执行与图4中步骤S27以后部分相同内容的流程,确定上述的气体泄漏判定处理中使用的检查用量差值比例的平均值PAVE和检查用量差值比例的最大值PMAX、检查用量差值比例的最小值PMIN等。
如上所述,气体泄漏检测装置20可自动地接收总量表112的检查值和分用量表122的检查值,执行气体泄漏的判定,因而气体泄漏判定能够简便、可靠地执行。该装置也可以避免受到气体管道中因流速的变化导致的任何影响,因而不管流速变化如何本发明总能以高的精度探测出是否会有气体泄漏。
这个判定结果,因为发送到LP气体站30,所以在LP气体站30就能够对气体泄漏进行经常管理。另外,当气体的泄漏被探测出来时,能向LP气体站30发出报警,LP气体站30马上就能对这种情况作出处理。
另外,气体泄漏探测装置20执行气体泄漏的判定由于采用通过学习得出的检查用量差值比例平均值PAVE和检查用量差值比例的最大值PMAX、检查用量差值比例的最小值PMIN、泄漏判定检查用量时刻等,所以能够高精度地进行判定。
再有,因为这个学习花费了足够的时间,所以能够在可靠数据的基础上确定上述的检查用量差值比例平均值PAVE等参数,气体泄漏的判定也是可靠的。
另外,在进行气体泄漏判定时,采用第1基准比例、第2基准比例和第3基准比例3个基准比例,可产生出阶段的判定结果,所以判定结果的精度也是高的。这样,在LP气体站30,能够根据这些判定结果,正确地作出处理。
另外,因为在第1基准比例中采取了包含误差范围ΔR在内的设定,所以能够避免由误差(偏移)引起的错误判定,从而也能可靠地探测出气体的泄漏。
在上述的说明中,这个发明的气体泄漏探测系统适用于公寓大楼中的气体供给系统,但若有了区域的供给系统,无论是哪种形式的集中住宅区,同样是可以适用的。
另外,气体泄漏探测装置20被安装在公寓大楼等集中住宅,但它也可安装在其它的地方(场所),例如最好是在LP气体站30内。在这种情况下,总用量表和分用量表的检查用量信号通过的公共线路40就可传送出去。
此外,在判定时的检查是在每一个所规定时刻进行的,但是用其它的方法,例如检查出总用量表流过规定气体流量后再进行检查也可以。
另外,这个发明的气体泄漏探测系统适用于LP气体供给系统,但只要是形成一定范围的区域,即使是城市气体的供给系统也同样能够适用。这种情况的总用量表被设置在气体管道通向各家庭住户的分枝的起始处(管道的中途)。
使用这个发明的气体泄漏探测系统,因为能够自动地接收气体供量和气体使用量信息进行泄漏判定,所以能够简便、可靠地进行气体泄漏判定。该装置也可以避免受到气体管道中因流速的变化导致的任何影响,因而不管流速变化如何本发明总能以高的精度探测出是否会有气体泄漏。
因为这个判定的结果可以发送给LP气体站等的中心,所以在中心,能够使气体的泄漏处于随时(时常)管理状态。
另外,当探测出气体泄漏时,由于可向中心处发出警报,所以中心能够立刻根据这种情况做出处理。

Claims (5)

1.一种气体泄漏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探测向各个气体用户(12)供气的供气管道(13)供气分枝起始处(100)的供气量的气体供量探测装置(1);
探测上述各个气体用户的气体使用量的气体使用量探测装置(2);
计算出作为上述各个气体用户的气体使用量总和的全部气体使用量,计算出上述气体供量与上述全部气体用量的差值,从而得到该差值相对于上述气体供量的比例作为差值比例,并通过对该差值比例和规定的基准比例进行比较,从而判定出从供气管道(13)供气分枝起始处(100)至各个气体用户之间有无气体泄漏的泄漏判定装置(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泄漏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报警装置(4),当上述泄漏判定装置(3)判定出有气体泄漏的时候,报知此泄漏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体泄漏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泄漏判定装置(3)根据上述差值比例与上述规定的基准比例比较的情况,输出各种判定的结果。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何一项所述的气体泄漏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规定的基准比例是由在学习期间从供气管道分枝起始处在初始时和最后供应的供气量的差值及在学习期间各个气体用户在初始时和最后使用的供气量的差值得到。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何一项中所述的气体泄漏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气体供量和上述气体用量的各种探测都是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同时进行的。
CN96192208A 1995-12-28 1996-12-26 气体泄漏探测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111964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52158/95 1995-12-28
JP352158/1995 1995-12-28
JP7352158A JP2863827B2 (ja) 1995-12-28 1995-12-28 ガス漏洩検知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694A CN1176694A (zh) 1998-03-18
CN1119641C true CN1119641C (zh) 2003-08-27

Family

ID=18422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92208A Expired - Lifetime CN1119641C (zh) 1995-12-28 1996-12-26 气体泄漏探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5866803A (zh)
EP (1) EP0813048B1 (zh)
JP (1) JP2863827B2 (zh)
KR (1) KR100313741B1 (zh)
CN (1) CN1119641C (zh)
DE (1) DE69621431T2 (zh)
WO (1) WO19970245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65084A1 (de) * 2001-02-10 2002-08-22 Gerd Lenzen Verfahren zum überwachen eines gasstromes
US7066010B2 (en) * 2004-05-11 2006-06-27 Milbar Hydro-Test, Inc. Hydrostatic test system and method
US7762289B2 (en) * 2005-06-21 2010-07-27 Respironics, Inc. Method and related system of filling therapeutic gas cylinders
KR100801216B1 (ko) * 2006-01-23 2008-02-11 목원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가스 안전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090223129A1 (en) * 2006-02-22 2009-09-10 Clevergaz Sprl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a gas leak
KR101578498B1 (ko) * 2006-12-28 2015-12-18 산토리 홀딩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신경 재생제
EP2105715A4 (en) * 2007-01-17 2013-12-11 Panasonic Corp FLOW RATE MEASURING DEVICE, RIVER RATE MEASUREMENT PROGRAM, FLOW RATE MEASURING PROCEDURE AND LIQUID FEEDING SYSTEM
EP2251602A4 (en) * 2008-02-26 2011-06-29 Panasonic Corp GAS DISTRIBUTION DEVICE AND ALARM COMPATIBLE SYSTEM METER
US20090299660A1 (en) * 2008-05-29 2009-12-03 Dan Winter Method and System to Identify Utility Leaks
US20110298635A1 (en) * 2010-06-04 2011-12-08 Bernie Yip Self dynamo smart flow utility meter and system for flow utility real-time flow usag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elf error and leakages monitoring
DE102010043482B4 (de) 2010-11-05 2012-05-2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Leckageerkennung und Leckageortung in Versorgungsnetzen
EP2477020A1 (fr) * 2011-01-17 2012-07-18 Clevergas Holding S.A. Système de détection de fuite de fluide.
BRPI1100227A8 (pt) * 2011-02-18 2015-10-27 João Machado Magalhães De Almeida sistema de gerenciamento modular de coleta de medição e controle para energia, água e gás
ITBS20130085A1 (it) * 2013-06-07 2014-12-08 Ermanno Bianchi Apparato e metodo per rilevare e quantificare perdite di fluidi in impianti domestici o industriali
WO2015136547A1 (en) * 2014-03-10 2015-09-17 Regent, R & D Technologies P. Ltd A system for alerting and preventing leakage of combustible gases and reporting and monitoring gas level
FR3024260B1 (fr) * 2014-07-25 2016-07-29 Suez Environnement Procede pour detecter des anomalies dans un reseau de distribution, en particulier d'eau potable
CN105573223A (zh) * 2014-10-08 2016-05-11 天津显易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煤气泄漏监测系统
CN105678968A (zh) * 2014-11-18 2016-06-15 天津嘉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社区用燃气监测系统
CN104534285B (zh) * 2014-12-26 2017-02-22 福建智恒电子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能耗异常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05605418A (zh) * 2015-12-17 2016-05-25 安徽华盛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it智能化实验室集中供气系统
US11041779B1 (en) * 2018-09-11 2021-06-22 Synapse Wireles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leaks in a compressed gas system
CN111044236A (zh) * 2019-12-31 2020-04-21 湖南明康中锦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呼吸支持设备湿化水盒的气密性检测系统和方法
FR3107767B1 (fr) * 2020-02-28 2022-02-18 Sagemcom Energy & Telecom Sas Procédé de détection d’une fuite de fluide
DE102020107780A1 (de) 2020-03-20 2021-09-23 Grohe Ag Verfahren zur Überwachung eines Wasserversorgungsnetzes, Wasserversorgungsnetz und Störstellendetektionssystem
US20220214203A1 (en) * 2021-02-04 2022-07-07 Chengdu Qinchuan Iot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of risk prevention based on energy of natural gas in a full cycle
JP2023044745A (ja) * 2021-09-21 2023-04-0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水素供給パイプラインの水素漏洩検出装置、制御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水素漏洩検出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95094A (en) * 1970-07-16 1972-10-03 Halliburton Co Leak det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JPS55140036A (en) * 1979-04-19 1980-11-01 Seihoku Sangyo Kk Protective device for gas leakage
JPS5884300A (ja) * 1981-11-12 1983-05-20 Fuji Electric Co Ltd 流体漏洩検知方式
JPS6137175A (ja) * 1984-07-31 1986-02-22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ガス機器監視制御システム
JPH0774769B2 (ja) * 1984-12-25 1995-08-09 日本鋼管株式会社 ガスパイプラインの漏洩検知方法
JPH03267749A (ja) * 1990-03-16 1991-11-28 Toshiba Corp ガス漏洩監視装置
JPH07109380B2 (ja) * 1991-03-14 1995-11-22 工業技術院長 ガス漏洩検知装置
JPH04363638A (ja) * 1991-05-17 1992-12-16 Yazaki Corp ガス供給システムの漏洩監視方法
JPH05248600A (ja) * 1992-03-03 1993-09-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ガス供給安全装置
JP3034406B2 (ja) * 1993-09-03 2000-04-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ローカルエリア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JP3438955B2 (ja) * 1994-07-14 2003-08-18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共用配管のガス漏れ検知装置
JP2604981B2 (ja) * 1994-07-26 1997-04-30 東洋ガスメーター株式会社 ガス漏洩監視装置
JP3401924B2 (ja) * 1994-07-28 2003-04-2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配管漏洩検知装置
JPH08303700A (ja) * 1995-05-12 1996-11-22 Fuji Electric Co Ltd ガス漏れ検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863827B2 (ja) 1999-03-03
WO1997024593A1 (fr) 1997-07-10
EP0813048A1 (en) 1997-12-17
CN1176694A (zh) 1998-03-18
KR19980702481A (ko) 1998-07-15
JPH09184745A (ja) 1997-07-15
DE69621431D1 (de) 2002-07-04
DE69621431T2 (de) 2003-02-06
KR100313741B1 (ko) 2002-03-08
EP0813048B1 (en) 2002-05-29
US5866803A (en) 1999-02-02
EP0813048A4 (en) 1999-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641C (zh) 气体泄漏探测系统
Hirsch STATISTICAL METHODS AND SAMPLING DESIGN FOR ESTIMATING STEP TRENDS IN SURFACE‐WATER QUALITY 1
CN114910615B (zh) 基于大数据的化工生产用泄漏气体检测系统
CN202433063U (zh) 一种水表校验检定装置
SE0102073L (sv) Förfarande och anordning för förbättrad mätning av mjölkproduktion
CN109738014A (zh) 城市综合管廊设备故障的智能诊断方法及系统
DE59804053D1 (de) Vorrichtung zur volumenmessung strömender medien sowie entsprechendes verfahren
CN103900666B (zh) 膜式燃气表长期运行的计量精度控制方法
CN1952624A (zh) 水流量标准装置自动检定控制系统
CN105649603A (zh) 一种实时测试气井井筒积液量的方法
CN112212949B (zh) 一种基于激光传感器的机械式水表检定方法及装置
CN112780953B (zh) 一种基于模式检测的独立计量区域管网漏损检测方法
Smith et al. Potential Roles for Unattended Safeguards Instrumentation at Centrifuge Enrichment Plants.
CN102024322B (zh) 对串行信号进行测试的数据处理设备及方法
CN109025923B (zh) 获取注水指示曲线的装置
CN113008994A (zh) 工程勘察地层划分用高精度物探剪切波测试方法
Venuprasad et al. Automatic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of pressure using PLC and SCADA
CN109902264A (zh) 一种基于物料平衡的数据同步校正方法
CN108678939A (zh) 水泵汽蚀余量值的检测方法与系统
CN106468549B (zh) 基于rtk系统的建筑施工垂直度测量方法
CN109029642A (zh) 一种能保障准确度的流量传感器
CN109116819A (zh) 一种物联大数据采集处理系统
CN116485273B (zh) 基于数据分析的诊断质量评估系统
CN1266195A (zh) 一种提高测量地震检波器精度的方法
CN213180243U (zh) 一种新型机械式水表检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82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