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60105B - 新能源汽车玻璃生产用翻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新能源汽车玻璃生产用翻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60105B
CN111960105B CN202010288351.2A CN202010288351A CN111960105B CN 111960105 B CN111960105 B CN 111960105B CN 202010288351 A CN202010288351 A CN 202010288351A CN 111960105 B CN111960105 B CN 1119601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turnover
adsorption
position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8835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60105A (zh
Inventor
高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Deyuan new building material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Deyuan New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Deyuan New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Deyuan New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8835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601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601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601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601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601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9/00Convey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pplication for specified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G49/05Convey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pplication for specified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ragile or damageable materials or articles
    • B65G49/06Convey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pplication for specified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ragile or damageable materials or articles for fragile sheets, e.g. glass
    • B65G49/061Lifting, gripping, or carrying means, for one or more sheets forming independent means of transport, e.g. suction cups, transport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65G47/24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 B65G47/248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by turning over or inverting th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玻璃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新能源汽车玻璃生产用翻运装置,包括玻璃上料部件、玻璃翻运部件以及玻璃下料部件,所述玻璃翻运部件设置在玻璃上料部件和玻璃下料部件之间,所述玻璃上料部件的出料端与玻璃翻运部件的进料端对接,所述玻璃翻运部件出料端与玻璃下料部件的进料端对接,所述玻璃上料部件与玻璃下料部件的结构相同且两者的传送方向相反,所述玻璃上料部件和玻璃下料部件均呈竖直状态设置。本发明再通过玻璃下料部件待翻运的玻璃移动指定位置,完成对玻璃的自动化的搬运作业,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翻转很容易将玻璃失手摔落,存在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新能源汽车玻璃生产用翻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玻璃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新能源汽车玻璃生产用翻运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玻璃的制作是通过在加热炉内将玻璃加热到接近软化温度,然后将玻璃迅速送入不同冷却强度的风栅中,对玻璃进行不均匀冷却,使玻璃主视区与周边区产生不同的应力,一般这种生产的玻璃是区域钢化玻璃。
周边区处于风栅的强风位置,所以需要进行全钢化,此位置的碎片程度好,钢化强度高,主视区处于风栅弱冷位置,碎片大、钢化强度低。
汽车玻璃是汽车车身附件中必不可少的,主要起到防护作用。汽车玻璃主要有以下三类:夹层玻璃,钢化玻璃和区域钢化玻璃,能承受较强的冲击力。汽车玻璃按所在的位置分为:前挡风玻璃,侧窗玻璃,后挡风玻璃和天窗玻璃四种;
前挡风玻璃国家强制规定必须是夹层玻璃,一些低廉的农用车前挡仍是钢化玻璃或区域钢化玻璃侧窗玻璃是钢化玻璃,后挡风玻璃一般是带电加热丝的钢化玻璃。
汽车玻璃生产制造中,需要使用自动上片机和玻璃切割装置切断出汽车玻璃内片的锡面和汽车玻璃外片的空气面。而汽车玻璃在进入自动上片机时需要经过翻面工序,目前,汽车玻璃翻面主要有两种方式,在汽车玻璃生产组装线上,往往需要将玻璃从一个工位搬运至另一个工位进行组装,或者是将玻璃180度翻面进行贴膜、打胶等工序。而传统的玻璃输送线一般是将玻璃放置在同步带上进行输送,该输送形式无法适应多种规格的玻璃运输,而且很容易导致玻璃从同步带上方坠落。而传动玻璃的翻转也一般是采用机械手翻转或者人工翻转。前者价格昂贵;后者对于大尺寸玻璃而言,采用人工翻转很容易将玻璃失手摔落,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新能源汽车玻璃生产用翻运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新能源汽车玻璃生产用翻运装置,包括玻璃上料部件、玻璃翻运部件以及玻璃下料部件,所述玻璃翻运部件设置在玻璃上料部件和玻璃下料部件之间,所述玻璃上料部件的出料端与玻璃翻运部件的进料端对接,所述玻璃翻运部件出料端与玻璃下料部件的进料端对接,所述玻璃上料部件与玻璃下料部件的结构相同且两者的传送方向相反,所述玻璃上料部件和玻璃下料部件均呈竖直状态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翻运部件包括定位承载组件、吸附翻运组件和翻运驱动组件,所述吸附翻运组件和翻运驱动组件均设置在定位承载组件组件上,所述吸附翻运组件设置在翻运驱动组件的旁侧,所述翻运驱动组件与吸附翻运组件传动连接,所述翻运驱动组件带动吸附翻运组件的吸附端能够行走于玻璃上料部件与玻璃下料部件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承载组件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支撑台和第二支撑台,所述翻运驱动组件安装在第二支撑台上,所述吸附翻运组件安装在第一支撑台上,所述第一支撑台和第二支撑台的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吸附翻运组件包括吸附承载板、底部支撑梁、两个定位支撑板、两个框型容纳板、两个连接轴、四个滚动圆筒和四个定位吸盘,两个所述定位支撑板安装在第一支撑台的顶部中间位置处,两个所述框型容纳板对称安装在两个定位支撑板上,所述框型容纳板的设置方向垂直于定位支撑板的设置方向,两个所述连接轴对称设置在吸附承载板的两端,每个所述连接轴均贯穿吸附承载板设置,各连接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滚动圆筒,位于吸附承载板同侧的两个滚动圆筒与框型容纳板滑动配合,所述底部支撑梁设置在吸附承载板底部的中间部位,所述底部支撑梁的设置方向与连接轴的轴线方向相同,四个所述定位吸盘呈矩形结构分布在吸附承载板上,每个所述定位吸盘的吸附端均朝上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翻运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承载部、驱动部和联动部,所述驱动承载部安装在两个定位支撑板顶部的一端,所述联动部安装在驱动承载部上,所述驱动部设置在联动部的旁侧,所述驱动部与联动部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承载部包括矩形定位板和移动滑动框板,所述矩形定位板呈竖直状态设置,所述移动滑动框板安装在矩形定位板的顶部,所述移动滑动框板端部设有梯型槽,所述梯型槽沿着移动滑动框板的长度方向延伸贯穿移动滑动框板,所述移动滑动框板的背部设有U形跑道状的贯穿槽,所述贯穿槽与梯型槽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联动部包括梯型块、承载定位板、定位连板和定位轴,所述梯型块能够滑动设置在梯型槽内,所述承载定位板安装在梯型块的侧壁上,所述承载定位板的侧壁上设有升降槽,所述定位轴可旋转地安装在定位连板的侧壁一端,所述定位轴卡设在升降槽内且能够沿着竖直方向移动,所述定位连板的另一端侧壁与底部支撑梁的端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包括电机安装架、驱动电机、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转动皮带和皮带固定块,所述电机安装架设置在第二支撑台顶部的一端,所述第一定位板安装在电机安装架顶部的一端,所述第二定位板底部的一端安装在第一定位板的顶部,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电机安装架的顶部,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分别能够转动的安装在第二定位板侧壁的两端,所述驱动电机的主轴贯穿第二定位板与第一皮带轮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皮带套设在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上,所述皮带固定块安装在转动皮带上,所述皮带固定块与梯型块的背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上料部件和玻璃下料部件均包括两个传动台架、两个传送带和若干组吸附治具,两个所述传动台架间隔设置,两个所述传送带沿着竖直方向间隔套设在两个传动台架上,两个所述传送带之间的距离小于待翻运的玻璃的长度。
进一步的,每组所述吸附治具包括四个吸附吸盘,四个所述吸附吸盘分为上下两组,该两组吸附吸盘分别设置在两个传送带相对应的位置处,在传运状态下,四个所述吸附吸盘与待翻运的玻璃的背部紧密贴合。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设置了玻璃上料部件、玻璃翻运部件和玻璃下料部件的三者设置,首先通过玻璃上料部件将待翻运的玻璃移动至玻璃翻运部件的位置处,因为玻璃翻运部件的输出端能够从水平端转变呈竖直端并且能够双向移动翻转,则能够将玻璃上料部件上的玻璃吸附住后,翻运移动至玻璃下料部件上,再通过玻璃下料部件待翻运的玻璃移动指定位置,完成对玻璃的自动化的搬运作业,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翻转很容易将玻璃失手摔落,存在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吸附承载板处于水平状态时,玻璃翻运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玻璃翻运部件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玻璃翻运部件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发明玻璃翻运部件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8为本发明玻璃下料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吸附承载板被翻转至一倾斜角度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吸附承载板被翻转至竖直状态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玻璃上料部件1,玻璃翻运部件2,定位承载组件20,第一支撑台201,第二支撑台202,吸附翻运组件21,吸附承载板210,底部支撑梁211,定位支撑板212,框型容纳板213,连接轴214,滚动圆筒215,定位吸盘216,容纳槽217,限位部218,进出通道219,翻运驱动组件23,驱动承载部24,矩形定位板240,移动滑动框板241,梯型槽242,贯穿槽243,驱动部25,电机安装架251,驱动电机252,第一定位板253,第二定位板254,第一皮带轮255,第二皮带轮256,转动皮带257,皮带固定块258,联动部26,梯型块261,承载定位板262,定位连板263,定位轴264,升降槽265,玻璃下料部件3,传动台架4,传送带5,吸附治具6,吸附吸盘6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照图1至图10可知,新能源汽车玻璃生产用翻运装置,包括玻璃上料部件1、玻璃翻运部件2以及玻璃下料部件3,所述玻璃翻运部件2设置在玻璃上料部件1和玻璃下料部件3之间,所述玻璃上料部件1的出料端与玻璃翻运部件2的进料端对接,所述玻璃翻运部件2出料端与玻璃下料部件3的进料端对接,所述玻璃上料部件1与玻璃下料部件3的结构相同且两者的传送方向相反,所述玻璃上料部件1和玻璃下料部件3均呈竖直状态设置,首先通过玻璃上料部件1将待翻运的玻璃移动至玻璃翻运部件2的位置处,因为玻璃翻运部件2的输出端能够从水平端转变呈竖直端并且能够双向移动翻转,则能够将玻璃上料部件1上的玻璃吸附住后,翻运移动至玻璃下料部件3上,再通过玻璃下料部件3待翻运的玻璃移动指定位置,完成对玻璃的自动化的搬运作业。
所述玻璃翻运部件2包括定位承载组件20、吸附翻运组件21和翻运驱动组件23,所述吸附翻运组件21和翻运驱动组件23均设置在定位承载组件20组件上,所述吸附翻运组件21设置在翻运驱动组件23的旁侧,所述翻运驱动组件23与吸附翻运组件21传动连接,所述翻运驱动组件23带动吸附翻运组件21的吸附端能够行走于玻璃上料部件1与玻璃下料部件3之间,定位承载组件20能够实现对吸附翻运组件21以及翻运驱动组件23的定位支撑,通过翻运驱动组件23带动吸附翻运组件21转动,则能将玻璃进行翻运移动作业,实现玻璃定位移动。
所述定位承载组件20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支撑台201和第二支撑台202,所述翻运驱动组件23安装在第二支撑台202上,所述吸附翻运组件21安装在第一支撑台201上,所述第一支撑台201和第二支撑台202的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一支撑台201和第二支撑台202为一体成型且两者处于同一水平面,能够实现对翻运驱动组件23和吸附翻运组件21的定位安装作业,第一支撑台201和第二支撑台202的设置能够为玻璃的翻运提供一个稳定的输出环境。
所述吸附翻运组件21包括吸附承载板210、底部支撑梁211、两个定位支撑板212、两个框型容纳板213、两个连接轴214、四个滚动圆筒215和四个定位吸盘216,两个所述定位支撑板212安装在第一支撑台201的顶部中间位置处,两个所述框型容纳板213对称安装在两个定位支撑板212上,所述框型容纳板213的设置方向垂直于定位支撑板212的设置方向;所述底部支撑梁211设置在吸附承载板210底部的中间部位,所述底部支撑梁211的设置方向与连接轴214的轴线方向相同,四个所述定位吸盘216呈矩形结构分布在吸附承载板210上,吸附承载板210处于水平状态时,每个所述定位吸盘216的吸附端均朝上设置。
上述的框型容纳板213上形成有一个U型的容纳槽217,该容纳槽217的两端顶部分别相向延伸出一限位部218,两个限位部218之间形成一个进出通道219,如图6所示;两个所述连接轴214对称设置在吸附承载板210的两端,每个所述连接轴214均贯穿吸附承载板210设置,各连接轴21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滚动圆筒215,位于吸附承载板210同侧的两个滚动圆筒215与对应侧的框型容纳板213的容纳槽滑动配合;如图3所示,当吸附承载板210在框型容纳板213上处于水平状态时,容纳槽217的长度方向上具有供吸附承载板210水平移动的行程间隙;如图9所示,当吸附承载板213的左端水平移动至抵触容纳槽217的左端时,在外力的作用下,吸附承载板213的右端则可自框型容纳板的右侧穿过进出通道219向上翻转运动,即此时右侧的限位部不会对吸附承载板的右端构成位置约束;同理,当吸附承载的右端水平移动至抵触容纳槽的右端时,在外力的带动作用下,吸附承载板的左端则可自框型容纳板的左侧穿过进出通道向上翻转运动,即此时左侧的限位部不会对吸附承载板的左侧构成位置约束。
因为两个滚动圆筒215以及连接轴214为一组设置在吸附承载板210的一端,则吸附承载板210的两端分别能够在两个框型容纳板213内滑动,则能够构成吸附承载板210能够在水平方向以及竖直方向上进行位置状态转变,吸附承载板210上的四个定位吸盘216的设置能够实现对玻璃的吸附定位,完成对玻璃的吸附翻运。
所述翻运驱动组件23包括驱动承载部24、驱动部25和联动部26,所述驱动承载部24安装在两个定位支撑板212顶部的一端,所述联动部26安装在驱动承载部24上,所述驱动部25设置在联动部26的旁侧,所述驱动部25与联动部26传动连接,驱动承载部24能够实现对驱动部25以及联动部26的定位支撑作业,通过驱动部25带动联动部26转动,则能实现对玻璃的吸附以及翻转转运作业。
所述驱动承载部24包括矩形定位板240和移动滑动框板241,所述矩形定位板240呈竖直状态设置,所述移动滑动框板241安装在矩形定位板240的顶部,所述移动滑动框板241端部设有梯型槽242,所述梯型槽242沿着移动滑动框板的长度方向延伸贯穿移动滑动框板241,所述移动滑动框板241的背部设有U形跑道状的贯穿槽243,所述贯穿槽243与梯型槽242连通,则动力能够传递至梯型块261上,梯型块261沿着移动滑动框板241的长度方向在梯型槽242内移动,承载定位板262与梯型块261的侧壁固定连接,定位轴264安装在定位连板263一端且能够在升降槽265内滑动,则输出动力能够传递至承载定位板262与定位连板263上。
所述联动部26包括梯型块261、承载定位板262、定位连板263和定位轴264,所述梯型块261能够滑动设置在梯型槽242内,所述承载定位板262安装在梯型块261的侧壁上,所述承载定位板262的侧壁上设有升降槽265,所述定位轴264可旋转地安装在定位连板263的侧壁一端,所述定位轴264卡设在升降槽265内且能够沿着竖直方向移动,所述定位连板263的另一端侧壁与底部支撑梁211的端部固定连接,利用梯型块261在梯型槽内的水平运动、定位轴在升降槽内的升降运动、定位连板绕定位轴的旋转运动形成上述用于带动吸附承载板一端端部向上翻转运动的外力。
所述驱动部25包括电机安装架251、驱动电机252、第一定位板253、第二定位板254、第一皮带轮255、第二皮带轮256、转动皮带257和皮带固定块258,所述电机安装架251设置在第二支撑台202顶部的一端,所述第一定位板253安装在电机安装架251顶部的一端,所述第二定位板254底部的一端安装在第一定位板253的顶部,所述驱动电机252安装在电机安装架251的顶部,所述第一皮带轮255和第二皮带轮256分别能够转动的安装在第二定位板254侧壁的两端,所述驱动电机252的主轴贯穿第二定位板254与第一皮带轮255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皮带257套设在第一皮带轮255和第二皮带轮256上,所述皮带固定块258安装在转动皮带257上,所述皮带固定块与梯型块261的背部固定连接。
所述玻璃上料部件1和玻璃下料部件3均包括两个传动台架4、两个传送带5和若干组吸附治具6,两个所述传动台架4间隔设置,两个所述传送带5沿着竖直方向间隔套设在两个传动台架4上,两个所述传送带5之间的距离小于待翻运的玻璃的长度。
每组所述吸附治具6包括四个吸附吸盘60,四个所述吸附吸盘60分为上下两组,该两组吸附吸盘60分别设置在两个传送带5相对应的位置处,在传运状态下,四个所述吸附吸盘60与待翻运的玻璃的背部紧密贴合,因为定位连板263的另一端与底部支撑梁211固定连接,则带动底部支撑梁211以及吸附承载板210由水平状态转动呈竖直状态,又因为吸附承载板210的顶部有四个呈矩形结构分布的定位吸盘216,则通过四个定位吸盘216能够将四个吸附吸盘60上固定的玻璃吸取固定住,再重复上述驱动步骤向相反方向移动,将竖直状态的玻璃翻运至水平状态。
工作原理:本申请在运输以及翻运整块的玻璃时,首先将待翻运的玻璃贴附在玻璃上料部件1的一组吸附治具6上,每组吸附治具6为四个分为上下两组的吸附吸盘60,整块的玻璃贴附在四个吸附吸盘60上,因为四个吸附吸盘60分别设置在两个传送带5上,两个传送带5分别套设在两个传动台架4上,因为玻璃上料部件1的玻璃传送方向与玻璃下料部件3的传送方向相反,则待翻运的玻璃通过两个传送带5移动第一支撑台201的旁侧时,通过驱动电机252带动第一皮带轮255转动,因为第一皮带轮255和第二皮带轮256均能转动安装在第二定位板254上,转动皮带257套设在第一皮带轮255和第二皮带轮256上,皮带固定块258安装在转动皮带257上,则驱动电机252将动力传递至皮带固定块258上,因为移动滑动框板241上的贯穿槽243能够供皮带固定块258与梯型槽内的梯型块261连接,则动力能够传递至梯型块261上,梯型块261沿着移动滑动框板241的长度方向在梯型槽242内移动,承载定位板262与梯型块261的侧壁固定连接,定位轴264安装在定位连板263一端且能够在升降槽265内滑动,则输出动力能够传递至承载定位板262与定位连板263上,因为定位连板263的另一端与底部支撑梁211固定连接,当驱动电机252的动力传递至梯型块261以及承载定位板262上时,梯形块261和承载定位板262沿着水平方向移动,因为定位连板263上的定位轴264与升降槽265滑动抵紧配合,定位连板263和定位轴264在升降槽265内上升的过程中沿着定位轴264的轴线转动,又因为定位连板263的另一端与底部支撑梁211固定连接,当定位连板263转动时,将吸附承载板210沿着水平方向推动一定距离,吸附承载板210上的两个滚动圆筒215(对应于梯形块行进方向一侧的两个滚动圆筒)分别与两个间隔设置的框形容纳板213的一端(该端是对应于梯形块行进方向一侧的端部)抵触转动配合,框形容纳板213则构成对吸附承载板210对应于梯形块行进方向一侧的端部的限位作用,如此,定位连板263的转动则带动底部支撑梁211以及吸附承载板210由水平状态转动呈竖直状态,又因为吸附承载板210的顶部有四个呈矩形结构分布的定位吸盘216,则通过四个定位吸盘216能够将四个吸附吸盘60上固定的玻璃吸取固定住,再重复上述驱动步骤向相反方向移动,将竖直状态的玻璃翻运至水平状态,再重复上述驱动步骤将水平状态的玻璃转变成竖直状态,再通过玻璃下料部件3上的四个吸附吸盘60将竖直状态的玻璃吸附住,再通过两个传送带5进行传送,完成对玻璃的翻运作业。

Claims (7)

1.新能源汽车玻璃生产用翻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上料部件(1)、玻璃翻运部件(2)以及玻璃下料部件(3),所述玻璃翻运部件(2)设置在玻璃上料部件(1)和玻璃下料部件(3)之间,所述玻璃上料部件(1)的出料端与玻璃翻运部件(2)的进料端对接,所述玻璃翻运部件(2)出料端与玻璃下料部件(3)的进料端对接,所述玻璃上料部件(1)与玻璃下料部件(3)的结构相同且两者的传送方向相反,所述玻璃上料部件(1)和玻璃下料部件(3)均呈竖直状态设置;
所述玻璃翻运部件(2)包括定位承载组件(20)、吸附翻运组件(21)和翻运驱动组件(23),所述吸附翻运组件(21)和翻运驱动组件(23)均设置在定位承载组件(20)上,所述吸附翻运组件(21)设置在翻运驱动组件(23)的旁侧,所述翻运驱动组件(23)与吸附翻运组件(21)传动连接,所述翻运驱动组件(23)带动吸附翻运组件(21)的吸附端能够行走于玻璃上料部件(1)与玻璃下料部件(3)之间;
所述吸附翻运组件(21)包括吸附承载板(210)、底部支撑梁(211)、两个定位支撑板(212)、两个框型容纳板(213)、两个连接轴(214)、四个滚动圆筒(215)和四个定位吸盘(216),两个所述定位支撑板(212)安装在第一支撑台(201)的顶部中间位置处,两个所述框型容纳板(213)对称安装在两个定位支撑板(212)上,所述框型容纳板(213)的设置方向垂直于定位支撑板(212)的设置方向;
所述框型容纳板(213)上形成有一个U型的容纳槽(217),该容纳槽(217)的两端顶部分别相向延伸出一限位部(218),两个限位部(218)之间形成一个进出通道(219);两个所述连接轴(214)对称设置在吸附承载板(210)的两端,每个所述连接轴(214)均贯穿吸附承载板(210)设置,各连接轴(21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滚动圆筒(215),吸附承载板(210)两侧的滚动圆筒(215)分别与对应侧的框型容纳板(213)的容纳槽(217)滑动配合;当吸附承载板(210)在框型容纳板(213)上处于水平状态时,容纳槽(217)的长度方向上具有供吸附承载板(210)水平移动的行程间隙;
所述底部支撑梁(211)设置在吸附承载板(210)底部的中间部位,所述底部支撑梁(211)的设置方向与连接轴(214)的轴线方向相同,四个所述定位吸盘(216)呈矩形结构分布在吸附承载板(210)上;
所述翻运驱动组件(23)包括驱动承载部(24)、驱动部(25)和联动部(26),所述驱动承载部(24)安装在两个定位支撑板(212)顶部的一端,所述联动部(26)安装在驱动承载部(24)上,所述驱动部(25)设置在联动部(26)的旁侧,所述驱动部(25)与联动部(26)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汽车玻璃生产用翻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承载组件(20)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支撑台(201)和第二支撑台(202),所述翻运驱动组件(23)安装在第二支撑台(202)上,所述吸附翻运组件(21)安装在第一支撑台(201)上,所述第一支撑台(201)和第二支撑台(202)的顶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汽车玻璃生产用翻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承载部(24)包括矩形定位板(240)和移动滑动框板(241),所述矩形定位板(240)呈竖直状态设置,所述移动滑动框板(241)安装在矩形定位板(240)的顶部,所述移动滑动框板(241)端部设有梯型槽(242),所述梯型槽(242)沿着移动滑动框板的长度方向延伸贯穿移动滑动框板(241),所述移动滑动框板(241)的背部设有U形跑道状的贯穿槽(243),所述贯穿槽(243)与梯型槽(24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新能源汽车玻璃生产用翻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部(26)包括梯型块(261)、承载定位板(262)、定位连板(263)和定位轴(264),所述梯型块(261)能够滑动设置在梯型槽(242)内,所述承载定位板(262)安装在梯型块(261)的侧壁上,所述承载定位板(262)的侧壁上设有升降槽(265),所述定位轴(264)可旋转地安装在定位连板(263)的侧壁一端,所述定位轴(264)卡设在升降槽(265)内且能够沿着竖直方向移动,所述定位连板(263)的另一端侧壁与底部支撑梁(211)的端部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新能源汽车玻璃生产用翻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25)包括电机安装架(251)、驱动电机(252)、第一定位板(253)、第二定位板(254)、第一皮带轮(255)、第二皮带轮(256)、转动皮带(257)和皮带固定块(258),所述电机安装架(251)设置在第二支撑台(202)顶部的一端,所述第一定位板(253)安装在电机安装架(251)顶部的一端,所述第二定位板(254)底部的一端安装在第一定位板(253)的顶部,所述驱动电机(252)安装在电机安装架(251)的顶部,所述第一皮带轮(255)和第二皮带轮(256)分别能够转动的安装在第二定位板(254)侧壁的两端,所述驱动电机(252)的主轴贯穿第二定位板(254)与第一皮带轮(255)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皮带(257)套设在第一皮带轮(255)和第二皮带轮(256)上,所述皮带固定块(258)安装在转动皮带(257)上,所述皮带固定块(258)与梯型块(261)的背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汽车玻璃生产用翻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上料部件(1)和玻璃下料部件(3)均包括两个传动台架(4)、两个传送带(5)和若干组吸附治具(6),两个所述传动台架(4)间隔设置,两个所述传送带(5)沿着竖直方向间隔套设在两个传动台架(4)上,两个所述传送带(5)之间的距离小于待翻运的玻璃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新能源汽车玻璃生产用翻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吸附治具(6)包括四个吸附吸盘(60),四个所述吸附吸盘(60)分为上下两组,该两组吸附吸盘(60)分别设置在两个传送带(5)相对应的位置处,在传运状态下,四个所述吸附吸盘(60)与待翻运的玻璃的背部紧密贴合。
CN202010288351.2A 2020-04-14 2020-04-14 新能源汽车玻璃生产用翻运装置 Active CN1119601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8351.2A CN111960105B (zh) 2020-04-14 2020-04-14 新能源汽车玻璃生产用翻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8351.2A CN111960105B (zh) 2020-04-14 2020-04-14 新能源汽车玻璃生产用翻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60105A CN111960105A (zh) 2020-11-20
CN111960105B true CN111960105B (zh) 2021-11-23

Family

ID=73358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88351.2A Active CN111960105B (zh) 2020-04-14 2020-04-14 新能源汽车玻璃生产用翻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6010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11661B1 (ko) * 2007-01-22 2008-03-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유리기판 이송장치
CN101417422A (zh) * 2008-12-05 2009-04-29 上海耀皮康桥汽车玻璃有限公司 汽车玻璃预处理生产线自动上片机械手
CN205387365U (zh) * 2016-02-05 2016-07-20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玻璃自动补片机
CN206417622U (zh) * 2017-01-23 2017-08-18 青岛富森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自动上料装置
CN207345870U (zh) * 2017-08-15 2018-05-11 信义汽车玻璃(深圳)有限公司 汽车玻璃翻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11661B1 (ko) * 2007-01-22 2008-03-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유리기판 이송장치
CN101417422A (zh) * 2008-12-05 2009-04-29 上海耀皮康桥汽车玻璃有限公司 汽车玻璃预处理生产线自动上片机械手
CN205387365U (zh) * 2016-02-05 2016-07-20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玻璃自动补片机
CN206417622U (zh) * 2017-01-23 2017-08-18 青岛富森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自动上料装置
CN207345870U (zh) * 2017-08-15 2018-05-11 信义汽车玻璃(深圳)有限公司 汽车玻璃翻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60105A (zh) 2020-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34532B (zh) 一种板材打磨加工的加工线
JP3925042B2 (ja) ガラス板の加工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01590947A (zh) 高效自动直线输送转换机
CN113070774B (zh) 全自动玻璃上下料磨边清洗生产线
CN105600439A (zh) 吸盘式转板机
EP1167312B1 (en) Method of and appliance for removing a film layer on a glass plate and glass-plate working unit comprising a station equipped with this appliance
CN111960105B (zh) 新能源汽车玻璃生产用翻运装置
CN111268434B (zh) 新能源汽车玻璃生产用翻运装置
CN114799584B (zh) 超快激光精密加工自动上下料装置
CN216862926U (zh) 一种玻璃加工的上料装置
CN212517145U (zh) 一种电池串搬运装置及电池片串焊设备
CN105836429A (zh) 一种自动上料装置
CN203665969U (zh) 胎面翻转装置
CN114538099B (zh) 玻璃上片系统、钢化玻璃生产线及上片方法
CN116253154A (zh) 真空玻璃叠合中上片玻璃的翻转机构、传输装置及合片机
CN212385180U (zh) 一种带辅助转向功能的玻璃输送台
CN212355571U (zh) 一种板材传送加工系统
CN114273271A (zh) 一种运输托盘自动回收装置
CN110407451B (zh) 一种玻璃切割载台及其使用方法
WO2015136946A1 (ja) ガラス板の加工方法及び加工装置
CN220617528U (zh) 一种自动插架机
CN210418398U (zh) 玻璃送料机
CN214166614U (zh) 一种玻璃钢化炉自动上片系统
CN216470893U (zh) 一种输送式玻璃转向机
CN215753251U (zh) 一种贴膜机光学膜送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01

Address after: 221200 No. 108, wangwo village, Yaoji Town, Suining County,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Xuzhou Deyuan new building materials Co.,Ltd.

Address before: 221200 No.174 Weilin village, Shuanggou Town, Suining County,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Gao Yu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