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55015A - 控制装置及电动家具 - Google Patents

控制装置及电动家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55015A
CN111955015A CN201880076267.5A CN201880076267A CN111955015A CN 111955015 A CN111955015 A CN 111955015A CN 201880076267 A CN201880076267 A CN 201880076267A CN 111955015 A CN111955015 A CN 1119550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optical state
control device
receiving
op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7626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55015B (zh
Inventor
立川智一
德义和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ramount Be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ramount Be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ramount Bed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ramount Bed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9550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550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550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550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0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31/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chairs, beds, or the like,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e.g. upholstery fasteners, mattress protectors, stretching devices for mattress nets
    • A47C31/008Use of remote contro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5/00Chairs or personal conveyan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e.g. wheelchairs
    • A61G5/1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61G5/1056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the sea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02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having adjustable mattress frame
    • A61G7/018Control or drive mechanis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61G7/057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bed-sores or for supporting patients with burns, e.g. matt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5/00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 G05B15/02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electr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calling a substation from a main station, in which substation desired apparatus is selected for applying a control signal thereto or for obtaining measured values therefro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3/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 A61G2203/1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control means, e.g. for adjustment or steering
    • A61G2203/12Remote contro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61G7/057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bed-sores or for supporting patients with burns, e.g. matt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61G7/05769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bed-sores or for supporting patients with burns, e.g. mattr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with inflatable chamber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6Pc applications
    • G05B2219/2608Hospital bed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6Pc applications
    • G05B2219/2614HVAC, heating, ventillation, climate control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6Pc applications
    • G05B2219/2637Vehicle, car, auto, wheelchai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Nurs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可以提供更易于使用的控制装置及电动家具。根据实施方式,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接收部及第二接收部,能够控制对象装置。在第一接收部接收第一操作之前的第一动作状态时,控制装置为第一模式,在第一接收部接收第一操作时,控制装置转移到第二模式。第二接收部在第一动作状态下为第一光学状态。在第二模式中第二接收部接收第二操作之前的第二动作状态下,第二接收部为第二光学状态。在第二模式中第二接收部接收到第二操作的第三动作状态下,第二接收部为第三光学状态。所述第二光学状态与所述第一光学状态不同。所述第三光学状态与所述第二光学状态不同,且与所述第三光学状态不同。

Description

控制装置及电动家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控制装置及电动家具。
背景技术
例如,在电动家具(例如,电动床或电动座椅等)中设置有床垫、传感器等各种装置。各种装置的操作由手部开关等控制装置(例如,遥控器)来控制。在这样的控制装置中,希望提高易用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WO2014/045588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能更易于使用的控制装置及电动家具。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根据实施方式,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接收部及第二接收部,能够控制对象装置。在所述第一接收部接收第一操作之前的第一动作状态时,所述控制装置为第一模式,当所述第一接收部接收到所述第一操作时,所述控制装置转移到第二模式。所述第二接收部在所述第一动作状态下为第一光学状态。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所述第二接收部接收第二操作之前的第二动作状态下,所述第二接收部为第二光学状态。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所述第二接收部接收到所述第二操作的第三动作状态下,所述第二接收部为第三光学状态。所述第二光学状态具有比所述第一光学状态的第一亮度明亮的第二亮度和与所述第一光学状态的第一颜色不同的第二颜色中的至少任一个。所述第三光学状态具有比所述第二亮度明亮的第三亮度及与所述第一颜色不同且与所述第二颜色不同的第三颜色中的至少任一个。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提供可以更易于使用的控制装置及电动家具。
附图说明
图1(a)~图1(c)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及电动家具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2(a)及图2(b)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3(a)及图3(b)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a)~图5(c)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6(a)~图6(f)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7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8(a)~图8(d)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9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0(a)及图10(b)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11(a)及图11(b)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12(a)及图12(b)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13(a)及图13(b)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14(a)~图14(c)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15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16(a)及图16(b)是例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及电动家具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17(a)~图17(c)是例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及电动家具的示意图。
图18(a)及图18(b)是例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19(a)~图19(e)是例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20(a)~图20(c)是例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21是例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动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附图是示意性或概念性的图,各部分的厚度和宽度之间的关系、部分之间的尺寸的比例等不必与实际的相同。有时即使在表示相同部分的情况下,根据附图,相互的尺寸和比例也可以不同地表示。
在本申请说明书和各图中,对与前面关于已有的图所描述的要素相同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省略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a)~图1(c)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及电动家具的示意性立体图。
如图1(a)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110与床垫76一起使用。实施方式的电动家具310例如包括控制装置110和床垫76。
例如,床垫76是电动床垫。在该例中,床垫76是充气床垫。床垫76包括充气床垫部76a和片材76s(例如,袋)。在片材76s中设置有充气床垫部76a。充气床垫部76a包括多个空气室76b。空气从泵单元76c供给到多个空气室76b。根据空气的量,可以变更充气床垫部76a的硬度或形状。
例如,控制装置110连接于泵单元76c。泵单元76c和控制装置110之间的连接使用任何有线或无线的方法。在该例中,控制装置110通过电缆15连接于泵单元76c。
通过控制装置110的操作,控制泵单元76c的动作,从而能够控制充气床垫部76a的硬度或形状。控制装置110例如是电动家具310的遥控器(Remote controller)。床垫76是由控制装置110控制的对象装置76o的例子。
图1(b)及图1(c)例示控制装置110。如这些图所示,控制装置110包括第一面10a及第二面10b。第二面10b是第一面10a的相反侧的面。第一面10a例如是表面侧的面。第二面10b例如是背面侧的面。
在该例中,控制装置110包括背面按钮50B。背面按钮50B设于第二面10b上。背面按钮50B例如是条件设定按钮。在一个例子中,背面按钮50B也可以用作后面将描述的第一接收部51。背面按钮50B(例如,第一接收部51)接收由电动家具310的使用者(也包括护理人员)等进行的操作。
例如,在控制装置110(及电动家具310)中,设置有动作模式和条件设定模式。在动作模式中,床垫76动作。在条件设定模式下,能够设定床垫76的动作条件。
例如,在变更动作条件的设定时,操作背面按钮50B。通过操作背面按钮50B(例如按下按钮),从动作模式转移到条件设定模式。当再次按下背面按钮50B时,从条件设定模式返回动作模式。条件设定模式的频率低于动作模式的频率。因此,背面按钮50B的使用频率低。例如,背面按钮50B设于背面侧的面(第二面10b)上。例如,背面按钮50B的操作优选包括“按下按钮”等机械动作。由此,抑制了错误地操作背面按钮50B。
在该例中,在控制装置110的侧部(顶部)设置有特定动作按钮68。当特定动作按钮68被操作时,在规定时间内实施特定动作。后面将描述特定动作的例子。例如,在动作模式下,通过改变多个空气室76b的硬度(高度)等,能够抑制褥疮等。例如,可以得到按摩效果。
以下,对动作模式的例子进行说明。在该例中,在动作模式下,设有“硬度自动运转”及“硬度手动运转”。在“硬度自动运转”中,根据使用者在床垫76上睡觉时施加的负载,自动设定床垫76的硬度。在“硬度手动运转”中,通过由操作者进行的操作来设定床垫76的硬度。
例如,床垫76中的“压力”也可以是能切换的。例如,也可以变更操作声音的条件。例如,也可以切换除湿的实施/不实施。在条件设定模式下,能够变更这些条件的设定。此外,控制装置110有时与宽度(左右方向的长度)不同的多种类型的床垫76的任一个组合使用。也可以切换对象装置76o的动作条件(或控制装置110的动作条件),以适合于这种多种类型的床垫76。
在实施方式中,动作模式下的第一面10a的显示及操作得到简化。另一方面,例如,在条件设定模式下的第一面10a上,易于理解地显示与必要的显示及必要的操作对应的部分。
以下,作为例子,对能够在条件设定模式下使用的按钮(操作的接收部)的例子进行说明。设于第一面10a的“按钮”例如是“触摸式”。设于第一面10a的“按钮”也可以接收非接触的操作。设于第一面10a的“按钮”例如为电容式。例如,“按钮”也可以是感压式。例如,“按钮”也可以是光学式。“按钮”也可以是声波式(例如包括超声波)。
“按钮”可以接收操作,并且,“按钮”的亮度及颜色中的至少任一个也可以改变。例如,“按钮”作为“操作显示部”发挥功能。
在图1(b)所示的例子中,在第一面10a设置有第一~第十操作显示部21a~21j。以下,对这些操作显示部21a~21j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2(a)及图2(b)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第一~第十操作显示部21a~21j的至少任一个能够接收操作(例如由使用者等进行的操作),且能够显示。如后面将描述的那样,显示例如包括ON状态、OFF状态及半ON状态。在图2(a)中,以图中的图像的状态来显示出显示中的多个状态。
在图2(b)中,表示操作显示部的图案的例子。图2(b)例如每个操作显示部对应于ON状态。如图2(b)所示,在控制装置110中设置有板部38。板部38例如是“名牌”。例如,通过板部38上的透光率的差形成显示图案。透光率的差例如可以通过设于板部38的光吸收层(光衰减层)来控制。
当第一~第十操作显示部21a~21j为发光型时,例如在ON状态及半ON状态下,从第一~第十操作显示部21a~21j放出光。ON状态下的亮度比半ON状态下的亮度亮。在OFF状态下,不从第一~第十操作显示部21a~21j放出光。或者,OFF状态下的亮度比半ON状态下的亮度暗。
例如,第一操作显示部21a能够显示床垫76的宽度(动作条件之一)的设定为“83宽度”。例如,第一操作显示部21a能够接收用于将床垫76的宽度设定为“83宽度”的操作。在图2(a)的例子中,第一操作显示部21a为ON状态。
第二操作显示部21b例如能够显示床垫76的宽度(动作条件之一)的设定为“91宽度”。第二操作显示部21b例如能够接收用于将床垫76的宽度设定为“91宽度”的操作。在图2(a)的例子中,第二操作显示部21b为半ON状态。在该例中,当选择“83宽度”时,“91宽度”为非选择。例如,当选择“91宽度”时,“83宽度”为非选择。当选择“83宽度”时,“91宽度”为非选择。
第三操作显示部21c例如能够显示设定了“硬度自动运转”(动作条件之一)。第三操作显示部21c例如能够接收将动作条件之一设定为“硬度自动运转”的操作。在图2(a)的例子中,第三操作显示部21c为ON状态。
第四操作显示部21d例如能够显示将“压力切换”(动作条件之一)设定为ON状态。第四操作显示部21d例如能够接收将“压力切换”设定为ON状态的操作。通过第四操作显示部21d中的操作的接收,将“压力切换”的设定从ON状态切换到OFF状态,或者从OFF状态切换到ON状态。在图2(a)的例子中,第四操作显示部21d为ON状态。
第五操作显示部21e例如能够显示将“操作声音”(动作条件之一)设定为ON状态。第五操作显示部21e例如能够接收将“操作声音”设定为ON状态的操作。通过第五操作显示部21e中的操作的接收,将“操作声音”的设定从ON状态切换到OFF状态,或者从OFF状态切换到ON状态。在图2(a)的例子中,第五操作显示部21e为ON状态。
第六操作显示部21f例如能够显示将“除湿”(动作条件之一)设定为ON状态。第六操作显示部21f例如能够接收将“除湿”设定为ON状态的操作。通过第六操作显示部21f中的操作的接收,“除湿”的设定从ON状态切换到OFF状态,或者从OFF状态切换到ON状态。在图2(a)的例子中,第六操作显示部21f为半ON状态。
第七操作显示部21g例如能够显示设定了“硬度手动运转”(动作条件之一)。第七操作显示部21g例如能够接收将动作条件之一设定为“硬度手动运转”的操作。在图2(a)的例子中,第七操作显示部21g为半ON状态。在该例中,当选择“硬度手动运转”时,“硬度自动运转”为非选择。当选择“硬度自动运转”时,“硬度手动运转”为非选择。
第八操作显示部21h例如能够显示可以进行“柔软”(动作条件之一)的设定。第八操作显示部21h例如能够接收将动作条件之一设定为“柔软”的操作。在图2(a)的例子中,第八操作显示部21h为半ON状态。
第九操作显示部21i例如能够显示能够进行“硬”(动作条件之一)的设定。第九操作显示部21i例如能够接收将动作条件之一设定为“硬”的操作。在图2(a)的例子中,第九操作显示部21i为半ON状态。
第十操作显示部21j例如能够显示“准备中”(动作条件之一)。在第十操作显示部21j中,例如,表示处于使床垫76朝向初始状态膨胀的动作中的“准备中”的显示点亮。在图2(a)的例子中,第十操作显示部21j为半ON状态。在一个例子中,不仅是显示,而且第十操作显示部21j例如也能够接收操作。
在该例中,在第一面10a设置有显示部28。显示部28能够显示各种信息。在图2(a)的例子中,表示操作特定动作按钮68时的、实施特定动作的剩余时间。
在该例中,在第一面10a设置有显示部21dD、21eD及21fD。显示部21dD显示由第四操作显示部21d实现的设定状态。例如,当将“压力切换”设定为ON状态时,显示部21dD成为ON状态。显示部21eD显示由第五操作显示部21e实现的设定状态。例如,当将“操作声音”设定为ON状态时,显示部21eD成为ON状态。显示部21fD显示由第六操作显示部21f实现的设定状态。例如,当将“除湿”设定为ON状态时,显示部21fD处于ON状态。例如,显示部21dD、21eD和21fD可以在设定了对应的动作时及在动作模式下进行显示。
另一方面,第一~第十操作显示部21a~21j的至少一部分在动作模式下为OFF状态,实质上看不到显示。第一~第十操作显示部21a~21j的至少一部分能够根据条件设定模式下的状态进行显示(ON状态或半ON状态)。
在图2(b)的例子中,为了说明操作显示部及显示部,未同时显示(点亮)的操作显示部或显示部等也作为显示的情况进行描绘。
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例子,将第七操作显示部21g(“硬度手动运转”)设为第二接收部52。然后,将背面按钮50B(参照图1(b))设为第一接收部51。第一接收部51接收第一操作(在本例中,按下背面按钮50B的动作)。
第二接收部52能够接收第二操作。第二操作例如是由控制装置110的操作者进行的操作。第二接收部52的亮度能够变化。例如,第二接收部52例如包括ON状态、OFF状态及半ON状态。
图3(a)及图3(b)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在图3(a)中,板部38被分离描绘,以使图更易于察看。图3(b)是图3(a)的A1-A2线剖视图。在该例中,例示第七操作显示部21g的横截面。其它操作显示部也可以具有与第七操作显示部21g同样的结构。
如图3(b)所示,第二接收部52包括第一电极31、第二电极32及发光元件33。例如,在基板30s(例如印刷基板)上设置有第一电极31、第二电极32及发光元件33。板部38设置在第一电极31、第二电极32及发光元件33的上方。在基板30s和板部38之间设置有衬垫35。板部38与第一电极31、第二电极32及发光元件33分离。
第二接收部52的第二操作被第一电极31及第二电极32接收。第二接收部52的第二操作例如基于第一电极31及第二电极32的电容的变化。
例如,第一电极31及第二电极32电连接于检测电路36。检测电路36例如检测第一电极31及第二电极32的电容的变化。检测结果被供给到控制电路37。从控制电路37输出控制信号CS。基于控制信号CS,进行控制装置110的各种动作条件的设定。
例如,当操作者的手指等接近第一电极31及第二电极32时,第一电极31及第二电极32的电容发生变化。根据电容的变化,检测操作(第二操作)。第二接收部52例如是触摸式的操作部。第二接收部52例如也可以是非接触式操作部。
另一方面,第二接收部52的亮度(例如,ON状态、OFF状态及半ON状态)可以根据从发光元件33放出的光量(例如亮度)进行变更。
从发光元件33放出的光通过板部38,从而被识别为显示图案。板部38包括第二接收部52和“重叠部分”(参照图3(b))。如图3(b)所示,该“重叠部分”包括第一区域r1及第二区域r2。第一区域r1的透光率与第二区域r2的透光率不同。第一区域r1的透光率比第二区域r2的透光率高。通过这些区域,能够形成显示图案(文字、图形及象形图等)。第一区域r1及第二区域r2的至少任一方包括与控制装置110(或作为对象装置76o之一的床垫76)的动作条件有关的信息。
如上说明,优选第一接收部51(背面按钮50B:参照图1(b))的操作伴随机械性的动作(强的力)。另一方面,在第二接收部52的操作中,优选即使弱的力也能够进行操作。在第一接收部51,通过“按下按钮”的动作,接收操作。此时,第一接收部51随着操作而变形。与此相对,在第二接收部52,通过用手指轻轻触摸的动作来接收操作。此时,第二接收部52实质上没有变化。
这样,在接收到第一操作时,第一接收部51变形。另一方面,在接收到第二操作时,第二接收部52实质上不变形。或者,接收到第二操作时的第二接收部52的变形(变形量)小于接收到第一操作时的第一接收部51的变形(变形量)。
例如,在第二接收部52的第二操作的接收中,板部38也可以实质上不变形。
以下,对控制装置110的各种接收部(操作部)的动作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4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a)~图5(c)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6(a)~图6(f)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5(a)~图5(c)及图6(a)~图6(f)表示控制装置110中的显示的例子(例如第一~第十操作显示部21a~21j及显示部28的状态)。
如上说明,控制装置110包括第一接收部51及第二接收部52。控制装置110能够控制对象装置76o(在该例中为床垫76)。在该例中,控制装置110还包括第三接收部53及第四接收部54(参照图6(c)等)。在该例中,第一接收部51是背面按钮50B。第二接收部52是第七操作显示部21g。第三接收部53是第八操作显示部21h。第四接收部54是第九操作显示部21i。在该例中,通过第二接收部52接收第二操作,能够手动变更床垫76的“硬度”。“硬度”的变更使用第三接收部53及第四接收部54。
控制装置110具有第一模式M1及第二模式M2(参照图4)。如图4所示,在第一接收部51接收第一操作之前的第一动作状态R1时,控制装置110是第一模式M1。当第一接收部51接收第一操作时,控制装置110转移到第二模式M2。
例如,在第一模式M1下,控制装置110是动作模式。在第二模式M2下,控制装置110是与对象装置76o(在该例中为床垫76)的动作有关的条件设定模式。
如图5(a)所示,在电源OFF状态下,在第一面10a上不设置显示。
如图4所示,从电源OFF状态(步骤S101)将电源设为ON状态(步骤S102)。如图4所示,也可以进行校准(步骤S103)。由此,能够更准确地检测操作动作。例如,通过第二接收部52的操作,板部38有时会变形等。例如,通过校准来校正因变形而移位的特性。操作的检测变得正确。校准根据需要来实施,也可以省略。
例如,当校准结束(或时间经过)时,成为第一模式M1(步骤S104)。此时,第一面10a成为图5(a)或图5(b)所示的状态。图5(b)例示设定了“硬度自动运转”时的显示状态。图5(c)例示设定了“硬度手动运转”时的显示状态。
图5(b)或图5(c)所示的状态对应于第一模式M1(例如动作模式)。在第一模式M1下,控制装置110是第一动作状态R1。第一动作状态R1是第一接收部51接收第一操作之前的状态。
以下,说明当前的运转模式被设定为“硬度自动运转”,且将运转模式切换为“硬度手动运转”时的动作的例子。
第二接收部52(第七操作显示部21g)在第一动作状态R1下是第一光学状态T1(步骤S105)。第一光学状态T1例如为OFF状态。第三接收部53(第八操作显示部21h)在第一动作状态R1下为第四光学状态T4。例如,第四光学状态T4为OFF状态。第四接收部54(第九操作显示部21i)在第一动作状态R1下是第七光学状态T7。第七光学状态T7例如为OFF状态。
图6(a)例示第一动作状态R1下的第一面10a。第三操作显示部21c(“硬度自动运转”)为ON状态,其它操作显示部为OFF状态。第二接收部52、第三接收部53及第四接收部54实质上看不到。
在该状态下,判断第一接收部51是否接收到第一操作(步骤S106)。在第一接收部51未接收到第一操作时,例如,返回步骤S104或步骤S105或步骤S106。在第一接收部51接收到第一操作时,转移到第二模式M2(步骤S110)。如上说明,第二模式M2为条件设定模式。
根据需要,也可以进行校准(步骤S111)。也可以实施步骤S111及步骤S103中的任一步骤。
此后,第二接收部52处于第二光学状态T2。第二光学状态T2例如是半ON状态HON。例如,将第二接收部52在第二模式M2下接收第二操作之前的状态设为第二动作状态R2。在第二动作状态R2下,第二接收部52为第二光学状态T2。第二接收部52在第二模式M2下接收到第二操作后,转移到第三动作状态R3。在第三动作状态R3下,控制装置110能够接收动作条件(或动作条件的变更)。
例如,判断第二接收部52是否接收到第二操作(步骤S130)。第二接收部52未接收到第二操作时,例如,返回步骤S130(第二动作状态R2)。例如,在第二接收部52未接收到第二操作时,当时间tm小于第一时间t1(预定的时间)时,返回步骤S130。例如,当第二接收部52的未接收到第二操作的状态的时间tm超过第一时间t1时,返回步骤S104(第一模式M1)。
另一方面,在第二接收部52接收到第二操作时,转移到第三动作状态R3。也可以在从第二动作状态R2向第三第三动作状态R3转移时进行校准。
在第三动作状态R3下,第二接收部52(第七操作显示部21g)为第三光学状态T3(步骤S131)。第三光学状态T3例如为ON状态。
这样,第二接收部52具有第一动作状态R1下的第一光学状态T1、第二动作状态R2下的第二光学状态T2、以及第三动作状态R3下的第三光学状态T3。
例如,第二光学状态T2与第一光学状态T1不同。第三光学状态T3与第一光学状态T1不同,且与第二光学状态T2不同。在一个例子中,第二光学状态T2具有比第一光学状态T1的第一亮度明亮的第二亮度及与第一光学状态T1的第一颜色不同的第二颜色中的至少一种。此时,例如,第三光学状态T3具有比第二亮度明亮的第三亮度及与第一颜色不同且与第二颜色不同的第三颜色中的至少任一个。
在另一例中,也可以闪烁。例如,第二光学状态T2及第三光学状态T3中的一者闪烁。第二光学状态T2及第三光学状态T3中的另一者具有比第一光学状态T1的第一亮度明亮的第二亮度及与第一光学状态T1的第一颜色不同的第二颜色中的至少任一个。
在另一例中,第二光学状态T2及第三光学状态T3也可以闪烁。第二光学状态T2下的闪烁的状态与第三光学状态T3下的闪烁的状态不同。
以下,假定第二光学状态T2比第一光学状态T1明亮,第三光学状态T3比第二亮度明亮。
在第二接收部52能够接收操作之前的状态(第一动作状态R1)下,第二接收部52为第一光学状态T1。在第二接收部52能够接收操作的状态(第二动作状态R2)下,第二接收部52为第二光学状态T2。第二接收部52接收到操作后(第三动作状态R3),第二接收部52处于第三光学状态T3。
例如,如图6(b)所示,在第二动作状态R2下,第二接收部52为第二光学状态T2(例如半ON状态HON)。在该例中,由于运转模式的“当前状态”为“硬度自动运转”模式,所以第三操作显示部21c为ON状态。
如图6(c)所示,第二接收部52接收到第二操作后(步骤S131),第二接收部52转移到第三光学状态T3(例如ON状态)。
通过这样的动作,例如,在必要时可以识别第二接收部52。在不需要时,实质上不识别第二接收部52。而且,通过第二光学状态T2以易于理解的方式显示能够由第二接收部52接收的事实,进而,通过第三光学状态T3以易于理解的方式显示第二接收部52被操作的事实。
第二光学状态T2具有比第一光学状态T1的第一亮度明亮的第二亮度及与第一光学状态T1的第一颜色不同的第二颜色中的至少任一个。第三光学状态T3具有比第二亮度明亮的第三亮度及与第一颜色不同且与第二亮度不同的第三颜色中的至少任一个。这样,第一~第三光学状态的差异也可以基于亮度或颜色。
这样,在实施方式中,能够提供更容易使用的控制装置及电动家具。
在该例中,通过第二接收部52接收第二操作,开始第三接收部53及第四接收部54的功能。如步骤S131所示,例如通过第三接收部53及第四接收部54的操作,能够手动变更床垫76的“硬度”。例如,当第二接收部52接收到第二操作时,第三接收部53(第八操作显示部21h)例如处于第五光学状态T5。第五光学状态T5例如是半ON状态HON。此时,第四接收部54(第九操作显示部21i)处于第八光学状态T8。第八光学状态T8例如是半ON状态HON(参照图6(c))。
在步骤S131之后,判断第三接收部53是否接收到第三操作(步骤S132)。第三接收部53接收到第三操作后,第三接收部53例如处于第六光学状态T5(例如,ON状态),第四接收部54处于第八光学状态T8(半ON状态HON)(步骤S134)。
在步骤S132中,在第三接收部53未接收到第三操作时,判断第四接收部54是否接收到第四操作(步骤S133)。在第三接收部53未接收到第三操作时,返回步骤S132。第四接收部54接收到第四操作后,第四接收部54例如处于第九光学状态T9(例如ON状态),第三接收部53处于第五光学状态T5(半ON状态HON)(步骤S135)。
图6(d)例示选择了第三接收部53时的状态。图6(e)例示选择了第四接收部54时的状态。
这样,选择第三接收部53及第四接收部54中的一者。所选择的接收部例如处于ON状态。未被选择的接收部例如处于半ON状态HON。
在实施方式中,以易于理解的方式显示第三接收部53及第四接收部54的动作状态。能够提供更易于使用的控制装置及电动家具。
在步骤S134之后,设定与第三接收部53对应的第一条件(在该例中,“柔软”)(步骤S141)。另一方面,在步骤S135中,设定与第四接收部54对应的第二条件(在该例中,“硬”)(步骤S142)。
然后,判断第一接收部51是否再次接收到第一操作(步骤S150)。第一接收部51再次接收到第一操作后,例如,上述的设定被“确定”且反映到动作中(步骤S160)。或者,也可以通过上述的步骤S141或步骤S142来“确定”。之后,例如,返回步骤S104(第一模式M1)。例如,从条件设定模式返回动作模式。
在步骤S150中,当第一接收部51未接收到第一操作时,例如,返回步骤S131(能够变更设定的状态)。或者,经过时间超过阈值时间后,例如也可以返回步骤S104。在该情况下,设定变更的操作无效,也可以返回原来的状态。
如上所述,第三接收部53在第一动作状态R1及第二动作状态R2下,第三接收部53为第四光学状态T4(参照图4、图6(a)及图6(b))。在第三动作状态R3中第三接收部53接收第三操作之前的第四动作状态R4下,第三接收部53为第五光学状态T5(参照图4、图6(c)和图6(e))。在第三动作状态R3中第三接收部53接收到第三操作的第五动作状态R5下,第三接收部53为第六光学状态T6(参照图4及图6(d))。
第五光学状态T5具有比第四光学状态T4的第四亮度明亮的第五亮度及与第四光学状态T4的第四颜色不同的第五颜色中的至少任一个。第六光学状态T6具有比第五亮度明亮的第六亮度及与第四颜色不同且与第五颜色不同的第六颜色中的至少任一个。
第四光学状态T4例如为OFF状态。第五光学状态T5例如为半ON状态HON。第六光学状态T6例如为ON状态。
另一方面,在第一动作状态R1及第二动作状态R2下,第四接收部54为第七光学状态T7(参照图4、图6(a)及图6(b))。在第三动作状态R3中第四接收部54接收第四操作之前的第六动作状态R6下,第四接收部54为第八光学状态T8(参照图4、图6(c)及图6(d))。在第三动作状态R3中第四接收部54接收到第四操作的第七动作状态R7下,第四接收部54为第九光学状态T9(参照图4及图6(e))。
第八光学状态T8具有比第七光学状态T7的第七亮度明亮的第八亮度及与第七光学状态T7的第七颜色不同的第八颜色中的至少任一个。第九光学状态T9具有比第八亮度明亮的第九亮度及与第七颜色不同且与第八颜色不同的第九颜色中的至少任一个。
第七光学状态T7例如为OFF状态。第八光学状态T8例如为半ON状态HON。第九光学状态T9例如为ON状态。
如上说明,在上述例中,第三接收部53和第四接收部54处于互补关系。例如,在第三接收部53为第五光学状态T5时,第四接收部54为第九光学状态T9。在第三接收部53为第六光学状态T6时,第四接收部54为第八光学状态T8。
例如,在第五动作状态R5下,动作条件被设定为第一条件(步骤S141)。在第七动作状态R7下,动作条件被设定为第二条件(步骤S142)。例如,第二条件(例如,“硬”)与第一条件(例如,“柔软”)相反。
在该例中,“硬度”被变更。如图6(c)~图6(f)所示,也可以在显示部28显示当前设定的“硬度”或要通过接收部变更的“硬度”。在该例中,在显示部28显示数字“4”或“5”作为“硬度”的显示。例如,通过第三接收部53或第四接收部54的操作,显示部28的数字(“硬度”的程度)改变。
例如,通过从发光元件33(参照图3(b))放出的光量来变更上述第一~第九亮度。例如,通过从发光元件33放出的光的颜色(波长特性)来变更上述第一~第九颜色。
如上说明,在步骤S150(及步骤S160)之后,返回步骤S104(另一个第一动作状态R1)(参照图4)。此时,第二接收部52也可以为ON状态(选择状态)。例如,在图6(f)所示的例子中,在步骤S150(及步骤S160)之后的步骤S104(其它第一动作状态R1)中,第二接收部52(“硬度手动操作”)为第三光学状态T3。另一方面,第三操作显示部21c处于OFF状态,实质上看不到。
这样,在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模式M2下第一接收部51(例如,背面按钮50B)接收到另一个第一操作时,控制装置110转移(返回)到第一模式M1。此时,动作条件的设定反映在对象装置76o的动作中。另一方面,例如,在第二模式M2下,在操作显示部没有任何操作,第一接收部51长时间未接收到操作的情况下,该第二模式M2下的操作无效。能够更安全地设定动作条件。
图7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7例示上述例中的动作状态及光学状态。
如图7所示,通过第一接收部51可以切换第一模式M1及第二模式M2。通过第二接收部52可以切换第一~第三动作状态R1~R3。通过第三接收部53可以切换第四动作状态R4及第五动作状态R5。通过第四接收部54可以切换第六动作状态R6及第七动作状态R7。在实施方式中,可以进行各种变形。
将第三操作显示部21c设为第五接收部55。如图7所示,在第一模式M1(第一动作状态R1)下,第五接收部55为第十光学状态T10。在第二动作状态R2及第三动作状态R3下,第五接收部55为第十一光学状态T11。第十光学状态T10具有比第十一光学状态的第十一亮度明亮的第十亮度及与第十一光学状态的第十一颜色不同的第十颜色中的至少任一个。例如,第十光学状态T10为ON状态。第十一光学状态T11为OFF状态。
第二接收部52及第五接收部55处于互补关系。例如,当第二接收部52及第五接收部55中的一者明亮时,另一者是暗的。通过必要的操作显示部选择性地变得明亮(或变成显眼的颜色),能够更易于理解地引导操作。
下面,对实施方式的另一动作的例子进行说明。在以下,当前的动作模式为“硬度手动运转”,对将动作模式切换为“硬度自动运转”时的动作的例子进行说明。在以下的例子中,第三操作显示部21c(“硬度自动运转”)与第二接收部52相对应。而且,第一操作显示部21a(“83宽度”)与第三接收部53相对应。第二操作显示部21b(“91宽度”)与第四接收部54相对应。在该例中,当前的设定为“83宽度”。
图8(a)~图8(d)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动作的示意图。
如图8(a)所示,在第一动作状态R1下,第七操作显示部21g(“硬度手动驾驶”)为第三光学状态T3(ON状态)。另一方面,第二接收部52为第一光学状态T1(例如OFF状态)。第三接收部53为第四光学状态T4(例如OFF状态)。第四接收部54为第七光学状态T7(例如OFF状态)。
如图8(b)所示,当第一接收部51(例如背面按钮50B)接收到第一操作时,转移到第二动作状态R2。在第二动作状态R2下,第二接收部52为第二光学状态T2(例如,半ON状态HON)。第三接收部53为第六光学状态T6(例如ON状态)。第四接收部54为第八光学状态T8(例如半ON状态HON)。
在该例中,当第二接收部52接收到第二操作时,转移到第三动作状态R3。如图8(c)及图8(d)所示,在第三动作状态R3下,第二接收部52为第三光学状态T3(例如ON状态)。
第三接收部53及第四接收部54的光学状态根据这些接收部是否接收到操作而变化。例如,当第三接收部53接收到第三操作时,如图8(c)所示,第三接收部53处于第六光学状态T6(例如ON状态)。此时,第四接收部54为第八光学状态T8(例如半ON状态HON)。
另一方面,例如,当第四接收部54接收到第四操作时,如图8(d)所示,第四接收部54处于第九光学状态T9(例如ON状态)。此时,第三接收部53为第五光学状态T5(例如半ON状态HON)。
在该例中,在第五动作状态R5(此时为第六动作状态R6)下,动作条件被设定为第一条件(“83宽度”)。在第四动作状态R4(此时为第七动作状态R7)下,动作条件被设定为第二条件(“91宽度”)。
下面,对实施方式的另一动作的例子进行说明。以下,对第四操作显示部21d(“压力切换”)、第五操作显示部21e(“操作声音”)及第六操作显示部21f(“除湿”)的动作的例子进行说明。在以下的例子中,第一接收部51是背面按钮50B。
图9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0(a)及图10(b)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动作的示意图。
在图9中,省略了与图4同样的部分。在该例中,第四操作显示部21d与第二接收部52相对应。如图9所示,当将电源设为ON状态时,处于第一模式M1(动作模式)(步骤S104)。在该状态下,第二接收部52(第三操作显示部21c)为第一光学状态T1(例如,OFF状态)。例如,第一面10a为图5(b)或图5(c)中例示的状态。
判断第一接收部51是否接收到第一操作(步骤S106)。当第一接收部51接收到第一操作时,处于第二模式M2(条件设定模式)(步骤S110)。在这种情况下,根据需要也可以实施校准(步骤S111)。
判断是否是选择了第二接收部52的状态(步骤S220)。在该例中,判断是设定了还是未设定“压力切换”。当选择第二接收部52时,第二接收部52处于第三光学状态T3(例如,ON状态)(步骤S221)。当未选择第二接收部52时,第二接收部52处于第二光学状态T2(例如,半ON状态HON)(步骤S222)。
这样,在该例中,第二接收部52的光学状态根据是否选择了与第二接收部52相对应的功能而变化。
例如,如图10(a)所示,当选择了第二接收部52时,第二接收部52处于第三光学状态T3(例如ON状态)。如图10(b)所示,当未选择第二接收部52时,第二接收部52处于第二光学状态T2(例如,半ON状态HON)。以易于理解的方式显示当前的设定状态。
在显示当前的选择状态(步骤S221或步骤S222)之后,判断第二接收部52是否接收到第二操作(步骤S223)。当第二接收部52接收到第二操作时,第二接收部52处于第三光学状态T3(步骤S224)。
例如,也可以在第二接收部52每次接收第二操作时,切换第二操作的接收/非接收。例如,当第二接收部51被操作一次时,处于接收状态。此后,当第二接收部51再次被操作一次时,处于非接收状态。在接收状态的情况下,第二接收部52处于第三光学状态T3(例如ON状态)。在非接收状态的情况下,第二接收部52处于第二光学状态T2(例如半ON状态HON)(步骤S226)。
在接收状态的情况下,对应于第二接收部52的功能(在该例中,“压力切换”)处于设定状态(步骤S225)。在非接收状态的情况下,对应于第二接收部52的功能(在该例中,“压力切换”)处于非设定状态(步骤S227)。
此后,重复步骤S220~步骤S227的处理,直至第一接收部51接收到第一操作为止(步骤S150)。
这样,也可以在一个操作显示部设置三个光学状态。而且,三个光学状态与该操作显示部中的可操作的状态联动。
例如,在该例中,在第一接收部51接收第一操作之前的第一动作状态R1时,控制装置110为第一模式M1(参照图9)。当第一接收部51接收到第一操作时,控制装置110转移到第二模式M2(参照图9)。第二接收部52在第一动作状态R1下为第一光学状态T1。当第二接收部52在第二模式M2中接收到第二操作时,第二接收部切换到第二光学状态T2或第三光学状态T3。
例如,当第二接收部52接收到第二操作时,切换对象装置76o的第一动作(例如,“压力切换”)的ON状态/OFF状态。例如,在第一动作状态R1下,第一动作为OFF状态,在第二模式M2中第二接收部52接收第二操作之前,第二接收部52为第二光学状态T2。在第一动作状态R1下,第一动作为ON状态,在第二模式M2中第二接收部52接收第二操作之前,第二接收部52为第三光学状态T3。这样,通过第二光学状态T2或第三光学状态T3以易于理解的方式显示当前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光学状态T2具有比第一光学状态T1的第一亮度明亮的第二亮度和与第一光学状态的第一颜色不同的第二颜色中的至少任一个。第三光学状态T3具有与第二亮度不同的第三亮度及与第一颜色不同且与第二颜色不同的第三颜色中的至少任一个。例如,当选择了第二接收部52时,例如第三光学状态T3的第三亮度比第二亮度明亮。例如,当未选择第二接收部52时,例如第三光学状态T3的第三亮度比第二亮度暗。
在第二接收部52为第五操作显示部21e的情况下或者第二接收部52为第六操作显示部21f的情况下,也可以实施关于图9说明的动作。
图11(a)及图11(b)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动作的示意图。
这些图对应于第二接收部52为第五操作显示部21e的情况。如图11(a)所示,在第二接收部52(“操作声音”)为选择状态时,第二接收部52为第三光学状态T3。如图11(b)所示,在第二接收部52(“操作声音”)为非选择状态时,第二接收部52为第二光学状态T2。
图12(a)及图12(b)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动作的示意图。
这些图对应于第二接收部52为第六操作显示部21f的情况。如图12(a)所示,当第二接收部52(“除湿”)为选择状态时,第二接收部52为第三光学状态T3。如图12(b)所示,当第二接收部52(“除湿”)为非选择状态时,第二接收部52为第二光学状态T2。
下面,对实施方式的另一动作的例子进行说明。以下,第二接收部52为第一操作显示部21a,第三接收部53为第二操作显示部21b。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接收部51是背面按钮50B。
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接收部51接收第一操作之前的第一动作状态R1时,控制装置110为第一模式M1,在第一接收部51接收到第一操作时,控制装置110转移到第二模式M2。第二接收部52具有第一~第三光学状态T1~T3。第三接收部53具有第四~第六光学状态T4~T6。在第一动作状态R1下,第二接收部52为第一光学状态T1(例如,OFF状态),第三接收部53为第四光学状态T4(例如,OFF状态)。以下,对第二接收部52及第三接收部53的光学状态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13(a)及图13(b)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动作的示意图。
如图13(a)所示,当第二接收部52在第二模式M2中接收到第二操作时,第二接收部52处于第三光学状态T3(例如,ON状态)。此时,第三接收部53为第五光学状态T5(例如半ON状态HON)。
如图13(b)所示,当第三接收部53在第二模式M2中接收到第三操作时,第三接收部53处于第六光学状态T6(例如,ON状态)。此时,第二接收部52为第三光学状态T3(例如,半ON状态HON)。
这样,当第二接收部52在第二模式M2中接收到第二操作或者第三接收部53在第二模式M2中接收到第三操作时,第二接收部52切换为第二光学状态T2和第三光学状态T3,第三接收部53切换为第五光学状态T5和第六光学状态T6。第二接收部52为第二光学状态T2时,第三接收部53为第六光学状态T6。第二接收部52为第三光学状态T3时,第三接收部53为第五光学状态T5。这些光学状态例如如上述说明。
例如,在对象装置76o(在该例中,为床垫76)在第一动作状态R1下为与第二接收部52对应的状态时,在第二模式M2中第三接收部53接收到第三操作之前,第二接收部52为第三光学状态T3。例如,在当前的设定为“83宽度”时,在操作与“91宽度”对应的第三接收部53之前,第二接收部52为第三光学状态T3(例如,ON状态)。
例如,当对象装置76o在第一动作状态R1下处于与第三接收部53对应的状态时,在第二模式M2中第二接收部52接收第二操作之前,第三接收部53为第六光学状态T6(例如,ON状态)。
以易于理解的方式显示当前状态。在能够设定动作条件时,显示对应的操作部。
下面,对实施方式的另一动作的例子进行说明。以下,对操作了特定动作按钮68时的动作的例子进行说明。在一个例子中,特定的动作是使床垫76变硬的操作。通过使床垫76变硬,例如,床的使用者的姿势的变更、尿布更换、或者转移到轮椅等变得容易。当使床垫76长时间硬时,例如容易产生褥疮。因此,当特定动作的实施超过一定时间(例如1小时)时,特定动作关闭(自动关闭功能)。
在以下的例子中,第二接收部52为第七操作显示部21g,第五接收部55为第三操作显示部21c。
图14(a)~图14(c)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动作的示意图。
如这些图所示,特定动作按钮68例如对应于第六接收部56。如图14(a)所示,第六接收部56(特定动作按钮68)接收操作之前为第一模式M1(第二接收部52为第一动作状态R1)。第二接收部52为第一光学状态T1,实质上看不到。此时,第五接收部55为第十光学状态T10(例如,ON状态)。
在该状态下,当第六接收部56(特定动作按钮68)接收到操作时,第二接收部52为第一光学状态T1,第五接收部55为第十一光学状态T11(例如,OFF状态)。而且,例如,在显示部28显示由特定动作按钮68实现的动作的实施时间(或剩余时间)。
如图14(c)所示,在动作模式为“硬度手动运转”的情况下,第七操作显示部21g也可以为ON状态。
图15是例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动作的示意图。
如图15所示,在状态S01中,电源为OFF状态。当使电源处于ON状态时,转移到状态S02或状态S04。状态S02为“硬度自动运转”。状态S04为“硬度手动运转”。
在状态S02中,第三操作显示部21c处于ON状态。此时,显示当前的设定状态(例如,“床链接”、“压力切换”、“操作声音”、“除湿”、“硬度”、“宽度设定”及“准备中”等)。
当状态S02例如经过规定时间(例如20秒钟)时,转移到状态S03。在状态S03中,显示当前的多个设定状态的一部分。通过空气泵76c进行供气。例如,当供气完成时,“准备中”熄灭,转移到状态S07。状态S07是动作模式的一个状态。
在状态S07中,当操作特定动作按钮68(按下按钮)时,经过状态S08(供给),转移到状态S09(供气完成)。在这样的动作中,特定动作按钮68也可以点亮。
在状态S07中,当操作第三操作显示部21c时,也可以转移到状态S06。在状态S06中,例如,在显示部28中显示“当前硬度”。例如,当状态S06经过规定时间(例如20秒钟)时,返回状态S07。
另一方面,在电源处于ON状态之后转移到状态S04的情况下,第七操作显示部21g处于ON状态。此时,显示当前的设定状态(例如,“床链接”、“压力切换”、“操作声音”、“除湿”、“硬度”、“宽度设定”及“准备中”等)。
当状态S04例如经过规定时间(例如20秒钟)时,转移到状态S05。在状态S05中,显示当前的多个设定状态的一部分。由空气泵76c进行供气。例如,当供气完成时,“准备中”熄灭,转移到状态S11。状态S11为动作模式的一个状态。
在状态S11中,当操作特定动作按钮68(按下按钮)时,经由状态S10(供气),转移到状态S09(供气结束)。在这样的动作中,特定动作按钮68也可以点亮。
在状态S11中,当操作第七操作显示部21g时,也可以转移到状态S12。在状态S12中,例如,在显示部28显示“当前硬度”。例如,当状态S12经过规定时间(例如,20秒钟)时,返回状态S11。
在状态S06及状态S07中,当操作背面按钮50B(参照图1(c))时,例如转移到状态S15。在状态S15中,实施上述第二模式M2。在状态S11及状态S12中,当操作背面按钮50B时,例如转移到状态S17。在状态S17中,实施上述第二模式M2。
在第二模式M2下,通过各种操作显示部的操作,相互转移到状态S15~S19。例如,在显示部28显示与要设定的“硬度”相关的数字。在状态S15~S19中,当操作背面按钮50B时,返回状态S06或状态S12。
例如,有时产生错误。此时,根据错误的内容,通过状态S13或状态S14显示错误。
在实施方式中,必要的“按钮”在必要时被显示(例如点亮)。在不需要时,显示消失。例如,以多个状态(例如,ON状态或半ON状态HON)进行显示。能够提供可以更易于使用的控制装置及电动家具。
在实施方式中,例如,“按钮”是触摸式。由于第一面10a可以平坦,所以容易清扫并且是清洁的。
第一面10a的表面有时因触摸而变形。在这种情况下,有时操作的检测变得不稳定。例如,可以通过已经说明的校准来稳定检测。例如,也可以在从第一模式M1向第二模式M2转移时、从第二动作状态R2向第三动作状态R3转移时、以及电源为ON时的至少任一者中,对第二接收部52进行校准。
(第二实施方式)
图16(a)及16(b)是例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及电动家具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16(b)例示电动家具中包括的一部分要素。如图16(a)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120与传感器45一起使用。实施方式的电动家具320例如包括控制装置120和传感器45。
传感器45例如是排泄传感器。例如,在床的框架75上设置有底板71。在底板71上设置有床垫76。在床垫76上设置有传感器45。传感器45与控制部43连接。
例如,控制部43和控制装置120连接。控制部43和控制装置120的连接使用任何有线或无线的方法。在该例中,控制装置120通过电缆15与控制部43连接。控制部43也可以被看作是传感器45的一部分。
通过控制装置120的操作来控制传感器45的动作。控制装置120例如是电动家具320的遥控器(Remote controller)。传感器45是由控制装置120控制的对象装置76o的例子。
图16(b)例示传感器45(在该例中为排泄传感器)。传感器45例如包括座部47和管(在该例中,第一管41及第二管42)。在座部47上设置有孔(例如,第一孔h1及第二孔h2)。例如,在第一管41上设置有第一开口部41a。在第二管42上设置有第二开口部42a。例如,第一孔h1与第一开口部41a重叠。例如,第二孔h2与第二开口部42a重叠。
第一泵46a设于第一管41的端部。第二泵46b设于第二管42的端部。在这些泵的排出侧设置有气味传感器48。通过这些泵经由这些管吸入第一孔h1及第二孔h2附近的气体。例如,使用者的臀部(例如,尿布等)位于这些孔的附近。当使用者排泄时,包括伴随排泄的臭味的气体经由管被送到气味传感器48。通过用气味传感器48检测该气味,检测排泄。被吸进的气体从排气口40D排出。在实施方式中,传感器45的结构可以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当由传感器45检测到排泄时,通知信号被发送给护理人员等。护理人员等前往床的使用者(对象者)所在的地方更换尿布。此时,优选记录实际的排泄的种类(尿或便)。另外,即使在发送了通知信号的情况下,有时实际上却没有排泄。通过记录排泄的种类及有无排泄,可以为对象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可以使用控制装置120进行排泄的种类及有无排泄的记录(例如登记)。
此外,在这样的传感器45中,例如存在通知信号的发送信道的设定、有无操作声音的设定、或者灵敏度的设定等各种设定。这样的设定可以在控制装置120中进行。
以下,对控制装置120的例子进行说明。在下文中,对象装置76o是排泄传感器。
图17(a)~图17(c)是例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及电动家具的示意图。
如图17(a)所示,在第一面10a设置有第一~第十操作显示部31a~31j。这些操作显示部的至少任一个能够接收操作(例如由使用者等进行的操作),且能够进行显示。在这种情况下,操作显示部的显示也包括ON状态、OFF状态及半ON状态。在图17(a)中,以图中的图像的状态来显示出显示中的多个状态。
图17(b)例示作为第一面10a的板部38。在该例中,在板部38上设置有第一层38L。例如,通过印刷等形成第一层38L。在操作显示部为OFF状态时,也可以通过周围光的反射来识别第一层38L。图17(b)例如对应于操作显示部各自为OFF状态的情况。在图17(a)所示的状态下,操作显示部为ON状态。如图17(a)所示,例如,在第四操作显示部31d,除了第一层38L的显示图案之外,还可以识别第四操作显示部31d为ON状态的显示(框)。
第一操作显示部31a例如能够接收增加发送信道的操作。第二操作显示部31b例如能够接收减少发送信道的操作。第三操作显示部31c例如能够接收“发送”的输入(操作)。
第四操作显示部31d例如能够接收“有尿的排泄”的输入(操作)。第五操作显示部31e例如能够接收“有便的排泄”的输入(操作)。第六操作显示部31f例如能够接收“没有排泄”的输入(操作)。
第七操作显示部31g例如能够接收有关“过滤器更换”的操作。例如,在传感器45的传感器部设置有过滤器的情况下,从传感器部发送请求“更换过滤器”的通知。由第七操作显示部31g进行与“过滤器更换”有关的动作。
例如,第八操作显示部31h能够显示“操作声音”(动作条件之一)被设定为ON状态或OFF状态。第八操作显示部31h例如能够接收将“操作声音”设定为ON状态或OFF状态的操作。通过在第八操作显示部31h接收操作,“操作声音”的设定从ON状态切换到OFF状态、或者从OFF状态切换到ON状态。
第九操作显示部31i例如能够显示将“登记/测试”(动作条件之一)被设定为ON状态或OFF状态。第九操作显示部31i例如能够接收将“登记/测试”设定为ON状态或OFF状态的操作。通过在第九操作显示部31i接收操作,“登记/测试”的设定从ON状态切换到OFF状态、或者从OFF状态切换到ON状态。
第十操作显示部31j例如能够显示“灵敏度”的设定(动作条件之一)被设定为ON状态或OFF状态。第十操作显示部31j例如能够接收将“灵敏度”的设定设定为ON状态或OFF状态的操作。通过在第十操作显示部31j中接收操作,“灵敏度”的设定从ON状态切换到OFF状态、或者从OFF状态切换到ON状态。
图17(c)例示了显示部28。例如,在显示部28可以显示发送信道或时间等。在该例中,在显示部28设置有显示部31iD。显示部31iD显示第九操作显示部31i的动作状态(在该例中为“登记/测试”)。例如,当“登记/测试”处于ON状态时,显示部31iD处于ON状态。
如图17(a)所示,在控制装置120的侧部(顶部)设置有暂停按钮65。如以上说明,当由传感器45检测到排泄时,向护理人员等发送通知信号。护理人员等操作暂停按钮65(例如按下按钮)。由此,停止通知信号。之后,护理人员更换尿布。此时,使用控制装置120进行排泄的种类及有无排泄的记录。在下文中,第一接收部51对应于暂停按钮65。例如,第二接收部52对应于第四操作显示部31d。
图18(a)及图18(b)是例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在图18(a)中,为了容易看清图,板部38被分开描绘。图18(b)是图18(a)的A1-A2线剖视图。在该例中,示出第四操作显示部31d(例如,第二接收部52)的横截面。其它操作显示部也可以具有与第四操作显示部31d同样的结构。
如图18(a)及图18(b)所示,板部38包括板38P及第一层38L。在板38P上设置有第一层38L。例如,板38P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第一电极31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一层38L的至少一部分之间。例如,板38P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第二电极32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一层38L的至少一部分之间。例如,板38P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发光元件33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一层38L的至少一部分之间。
在该例中,第二接收部52的亮度(例如,ON状态、OFF状态以及半ON状态)也可以根据从发光元件33放出的光量(例如,亮度)进行变更。
以下,对第一接收部51(暂停按钮65)及第二接收部52(第四操作显示部31d)的动作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19(a)~图19(e)是例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19(a)例示电源OFF状态。在该状态下,在与第四~第六操作输入部31d~31f对应的位置,可以识别第一层38L的显示图案。
图19(b)例示电源ON状态。该状态是传感器45的检测中的状态。例如,检测排泄。
如图19(c)所示,当检测到排泄时,发送通知信号。例如,在显示部28显示“Call”。图19(b)及图19(c)所示的状态为第一模式M1。在第一模式M1下,传感器45在动作中。此时,第二接收部52(在该例中为第四操作显示部31d)为第一动作状态R1,且为第一光学状态T1(例如,OFF状态)。
例如,由护理人员操作暂停按钮65(第一接收部51)。例如,按下暂停按钮65。由此,转移到图19(d)所示的第二模式M2。此时,第二接收部52(在该例中为第四操作显示部31d)处于第二动作状态R2,且处于第二光学状态T2(例如,半ON状态HON)。
例如,护理人员调查排泄的状态。然后,对照排泄的状态,操作第四~第五操作显示部31d~31f。例如,在有尿的排泄时,护理人员操作第四操作显示部31d(例如,触摸输入)。由此,第二接收部52(在该例中为第四操作显示部31d)处于第三动作状态R3,且处于第三光学状态T3(例如ON状态)。
在第五操作显示部31e及第六操作显示部31f中,也可以进行与上述第四操作显示部31d同样的动作。
如图19(e)所示,例如,当操作第三操作显示部31c(“发送”)时,发送由第四~第六操作显示部31d~31f输入的内容(信息)。
之后(例如,在尿布更换之后),通过按下暂停按钮65(第一接收部51),返回第一模式M1(例如图19(b)的状态)。
这样,控制装置120也包括第一接收部51(暂停按钮65)及第二接收部52(第四操作显示部31d)。控制装置120能够控制对象装置76o(在该例中为传感器45)。
在第一接收部51接收第一操作之前的第一动作状态R1时,控制装置120为第一模式M1(参照图19(b)及图19(c))。当第一接收部51接收到第一操作时,控制装置120转移到第二模式M2(参照图19(b)及图19(c))。
在第一动作状态R1中,第二接收部52为第一光学状态T1(参照图19(b)及图19(c))。在第二模式M2中第二接收部52接收第二操作之前的第二动作状态R2下,第二接收部52为第二光学状态T2(参照图19(d))。在第二模式M2中第二接收部52接收到第二操作的第三动作状态R3下,第二接收部52为第三光学状态T3(参照图19(e))。
第二光学状态T2具有比第一光学状态T1的第一亮度明亮的第二亮度及与第一光学状态T1的第一颜色不同的第二颜色中的至少任一个。第三光学状态T3具有比第二亮度明亮的第三亮度及与第一颜色不同且与第二颜色不同的第三颜色中的至少任一个。
在第二接收部52是第五操作显示部31e及第六操作显示部31f的情况下,也可以实施这样的动作。
例如,如图19(b)及图19(c)所示,在不必要的情况下,第四~第六操作显示部31d~31f不显示(例如,OFF状态)。如图19(d)所示,在能够接收操作的状态下,第四~第六操作显示部31d~31f处于半ON状态HON。而且,当第四~第六操作显示部31d~31f接收到操作时,第四~第六操作显示部31d~31f处于ON状态。通过这样的动作,能够引导操作。操作变得容易。例如,能够提供更易于使用的控制装置及电动家具。
以下,对控制装置120中的其它动作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20(a)~图20(c)是例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动作的示意图。
图20(a)例示电源为ON状态(由传感器45检测中的状态)。此时,当操作背面按钮50B(参照图1(c))时,转移到条件设定模式。
例如,如图20(b)所示,在条件设定模式下,例如第一操作显示部31a、第二操作显示部31b、第七操作显示部31g、第八操作显示部31h以及第九操作显示部31i处于ON状态。
例如,当第一操作显示部31a或第二操作显示部31b被操作时,信道的编号对照该操作而变化。信道的编号显示于显示部28。例如,实施与第七操作显示部31g、第八操作显示部31h及第九操作显示部31i对应的动作。
如图20(c)所示,当操作了第九操作显示部31i(“登记/测试”)时,显示部31iD也可以闪烁。
图21是例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的动作的示意图。
如图21所示,在状态S31(电源ON状态),进行传感器45的检测。在状态S31中,当从传感器45发送排泄的通知信号SigN时,转移到状态S32。
在状态S32,在显示部28显示“Call”。在状态S32,当进行暂停按钮65(第一接收部51)的操作(操作65A或操作51A)时,转移到状态S33。在状态S33中,进行关于图19(d)及图19(e)所说明的动作。
在状态S33,当操作第三操作显示部31c(“发送”)时(操作31cA),返回状态S31。在这种情况下,发送由第四~第六操作显示部31d~31f输入的信息。或者,通过操作暂停按钮65(第一接收部51)(操作65A或操作51A),返回状态S31。或者,当经过一定时间(Timer1)时,返回状态S31。时间(Timer1)例如为20分钟。
在状态S31,也可以通过暂停按钮65(第一接收部51)的操作(操作65A或操作51A)转移到状态S33。
在状态S31,当进行背面按钮50B的操作(操作50BA)时,转移到状态S34。状态S34为条件设定模式。在状态S34,第一操作显示部31a、第二操作显示部31b、第七操作显示部31g、第八操作显示部31h以及第九操作显示部31i等被操作,进行期望的条件的设定。
例如,在状态S34,当进行第九操作显示部31i(登记/测试)的操作(操作31iA)时,转移到状态S35。在状态S35,当操作第九操作显示部31i时,显示部31iD闪烁。在状态S35,当进行第九操作显示部31i(登记/测试)的操作(操作31iA)时,返回状态S34。在状态S35,当进行背面按钮50B的操作(操作50BA)时,转移到状态S31。或者,当经过一定时间(Timer3)时,返回状态S31。时间(Timer3)例如为30分钟。
在状态S34,当进行背面按钮50B的操作(操作50BA)时,返回状态S31。或者,在状态S34,当经过一定时间(Timer2)时,转移到状态S31。时间(Timer2)例如为30秒钟。
在上述状态S31~S35,当接收到错误信号SigE时,转移到状态S36。在状态S36,在显示部28显示错误显示(在该例中为“U01”)。
在状态S31~S36,可以接收通知过滤器更换的过滤器更换信号SigF。
在状态S34及状态S35,也可以接收排泄通知信号SigN。通过接收通知信号SigN,转移到状态S32。
在状态S34,能够接收第一操作显示部31a的操作31aA、第二操作显示部31b的操作31bA、第七操作显示部31g的操作31gA以及第八操作显示部31h的操作31hA。
在状态S33,能够接收第四操作显示部31d的操作31dA、第五操作显示部31e的操作31eA以及第六操作显示部31f的操作31fA。
在实施方式中,通过更换板部38,例如变更控制电路37的程序,简单地切换控制装置110及控制装置120。
实施方式也可以包括以下结构(技术方案)。
(结构1)
一种控制装置,其具备第一接收部及第二接收部,能够控制对象装置,其中,
在上述第一接收部接收第一操作之前的第一动作状态时,上述控制装置为第一模式,当上述第一接收部接收上述第一操作时,上述控制装置转移到第二模式,
上述第二接收部在上述第一动作状态下为第一光学状态,
在上述第二模式中上述第二接收部接收第二操作之前的第二动作状态下,上述第二接收部为第二光学状态,
在上述第二模式中上述第二接收部接收到上述第二操作的第三动作状态下,上述第二接收部为第三光学状态,
上述第二光学状态具有比上述第一光学状态的第一亮度明亮的第二亮度和与上述第一光学状态的第一颜色不同的第二颜色中的至少任一个,
上述第三光学状态具有比上述第二亮度明亮的第三亮度及与上述第一颜色不同且与上述第二颜色不同的第三颜色中的至少任一个。
(结构2)
根据结构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在上述第一模式下,上述控制装置为动作模式,
在上述第二模式下,上述控制装置是与上述对象装置的动作有关的条件设定模式,
在上述第三动作状态下,上述控制装置能够接收上述动作条件。
(结构3)
根据结构1或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还具备第三接收部,
在上述第一动作状态及上述第二动作状态下,上述第三接收部为第四光学状态,
在上述第三动作状态中上述第三接收部接收第三操作之前的第四动作状态下,上述第三接收部为第五光学状态,
在上述第三动作状态中上述第三接收部接收到上述第三操作的第五动作状态下,上述第三接收部为上述第六光学状态,
上述第五光学状态具有比上述第四光学状态的第四亮度明亮的第五亮度及与上述第四光学状态的第四颜色不同的第五颜色中的至少任一个,
上述第六光学状态具有比上述第五亮度明亮的第六亮度及与上述第四颜色不同且与上述第五颜色不同的第六颜色中的至少任一个。
(结构4)
根据结构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还具备第四接收部,
在上述第一动作状态及上述第二动作状态下,上述第四接收部为第七光学状态,
在上述第三动作状态中上述第四接收部接收第四操作之前的第六动作状态下,上述第四接收部为上述第八光学状态,
在上述第三动作状态中上述第四接收部接收到上述第四操作的第七动作状态下,上述第四接收部为上述第九光学状态,
上述第八光学状态具有比上述第七光学状态的第七亮度明亮的第八亮度及与上述第七光学状态的第七颜色不同的第八颜色中的至少任一个,
上述第九光学状态具有比上述第八亮度明亮的第九亮度及与上述第七颜色不同且与上述第八颜色不同的第九颜色中的至少任一个。
(结构5)
根据结构4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在上述第三接收部为上述第五光学状态时,上述第四接收部为上述第九光学状态,
在上述第三接收部为上述第六光学状态时,上述第四接收部为上述第八光学状态。
(结构6)
根据结构1~5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在另一上述第一动作状态下,上述第二接收部为上述第三光学状态。
(结构7)
根据结构3~6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在上述第五动作状态下,上述动作条件被设定为第一条件,
在上述第七动作状态下,上述动作条件被设定为第二条件。
(结构8)
根据结构7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第二条件与上述第一条件相反。
(结构9)
根据结构1或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还具备第三接收部及第四接收部,
在上述第一动作状态及上述第二动作状态下,上述第三接收部为第四光学状态,
在上述第三动作状态中的第四动作状态下,上述第三接收部为上述第五光学状态,
在上述第三动作状态中的第五动作状态下,上述第三接收部为上述第六光学状态,
上述第五光学状态具有比上述第四光学状态的第四亮度明亮的第五亮度及与上述第四光学状态的第四颜色不同的第五颜色中的至少任一个,
上述第六光学状态具有比上述第五亮度明亮的第六亮度及与上述第四颜色不同且与上述第五颜色不同的第六颜色中的至少任一个,
在上述第一动作状态及上述第二动作状态下,上述第四接收部为第七光学状态,
在上述第五动作状态下,上述第四接收部为第八光学状态,
在上述第四动作状态下,上述第四接收部为第九光学状态,
上述第八光学状态具有比上述第七光学状态的第七亮度明亮的第八亮度及与上述第七光学状态的第七颜色不同的第八颜色中的至少任一个,
上述第九光学状态具有比上述第八亮度明亮的第九亮度及与上述第七颜色不同且与上述第八颜色不同的第九颜色中的至少任一个。
(结构10)
根据结构9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在上述第五动作状态下,上述动作条件被设定为第一条件,
在上述第四动作状态下,上述动作条件被设定为第二条件。
(结构11)
根据结构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还具备第五接收部,
在上述第一动作状态下,上述第五接收部为第十光学状态,
在上述第二动作状态及上述第三动作状态下,上述第五接收部为上述第十一光学状态,
上述第十光学状态具有比上述第十一光学状态的第十一亮度明亮的第十亮度及与上述第十一光学状态的第十一颜色不同的第十颜色中的至少任一个。
(结构12)
根据结构1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还具备第六接收部,
在上述第六接收部接收到操作时,上述第二接收部为上述第一光学状态,上述第五接收部为上述第十一光学状态。
(结构13)
一种控制装置,其具备第一接收部及第二接收部,能够控制对象装置,其中,
在上述第一接收部接收第一操作之前的第一动作状态时,上述控制装置为第一模式,当上述第一接收部接收到上述第一操作时,上述控制装置转移到第二模式,
上述第二接收部在上述第一动作状态下为第一光学状态,
当上述第二模式中上述第二接收部接收到第二操作时,上述第二接收部切换为第二光学状态或第三光学状态,
上述第二光学状态具有比上述第一光学状态的第一亮度明亮的第二亮度和与上述第一光学状态的第一颜色不同的第二颜色中的至少任一个,
上述第三光学状态具有与上述第二亮度不同的第三亮度及与上述第一颜色不同且与上述第二颜色不同的第三颜色中的至少任一个。
(结构14)
根据结构1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当上述第二接收部接收到上述第二操作时,切换上述对象装置的第一动作的ON状态/OFF状态,
在上述第一动作状态下,上述第一动作为OFF状态,在上述第二模式中上述第二接收部接收上述第二操作之前,上述第二接收部为上述第二光学状态,
在上述第一动作状态下,上述第一动作为ON状态,在上述第二模式中上述第二接收部接收上述第二操作之前,上述第二接收部为上述第三光学状态。
(结构15)
一种控制装置,其具备第一~第三接收部,能够控制对象装置,其中,
在上述第一接收部接收第一操作之前的第一动作状态时,上述控制装置为第一模式,当上述第一接收部接收到上述第一操作时,上述控制装置转移到第二模式,
上述第二接收部具有第一~第三光学状态,
上述第三接收部具有第四~第六光学状态,
在上述第一动作状态下,上述第二接收部为上述第一光学状态,上述第三接收部为上述第四光学状态,
当上述第二模式中上述第二接收部接收到第二操作或者上述第二模式中上述第三接收部接收到第三操作时,上述第二接收部切换为上述第二光学状态和上述第三光学状态,上述第三接收部切换为上述第五光学状态和上述第六光学状态,在上述第二接收部为上述第二光学状态时,上述第三接收部为上述第六光学状态,在上述第二接收部为上述第三光学状态时,上述第三接收部为上述第五光学状态,
上述第二光学状态具有比上述第一光学状态的第一亮度明亮的第二亮度和与上述第一光学状态的第一颜色不同的第二颜色中的至少任一个,
上述第三光学状态具有比上述第二亮度明亮的第三亮度及与上述第一颜色不同且与上述第二颜色不同的第三颜色中的至少任一个,
上述第五光学状态具有比上述第四光学状态的第四亮度明亮的第五亮度及与上述第四光学状态的第四颜色不同的第五颜色中的至少任一个,
上述第六光学状态具有比上述第五亮度明亮的第六亮度及与上述第四颜色不同且与上述第五颜色不同的第六颜色中的至少任一个。
(结构16)
根据结构15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在上述对象装置在上述第一动作状态下与上述第二接收部对应的状态时,在上述第二模式中上述第三接收部接收上述第三操作之前,上述第二接收部为上述第三光学状态,
在上述对象装置在上述第一动作状态下与上述第三接收部对应的状态时,在上述第二模式中上述第二接收部接收上述第二操作之前,上述第三接收部为上述第六光学状态。
(结构17)
根据结构1~16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在上述第二模式下,当上述第一接收部接收到其它第一操作时,上述控制装置转移到上述第一模式,将上述动作条件的上述设定反映到上述对象装置的动作中。
(结构18)
根据结构1~17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在从上述第一模式向上述第二模式转移时、从上述第二动作状态向上述第三动作状态转移时、以及电源为ON时的至少任一者中,上述第二接收部被校准。
(结构19)
一种控制装置,其具备第一接收部及第二接收部,能够控制对象装置,其中,
在上述第一接收部接收第一操作之前的第一动作状态时,上述控制装置为第一模式,当上述第一接收部接收到上述第一操作时,上述控制装置转移到第二模式,
上述第二接收部在上述第一动作状态下为第一光学状态,
在上述第二模式中上述第二接收部接收第二操作之前的第二动作状态下,上述第二接收部为第二光学状态,
在上述第二模式中上述第二接收部接收到上述第二操作的第三动作状态下,上述第二接收部为第三光学状态,
上述第二光学状态与上述第一光学状态不同,
上述第三光学状态与上述第一光学状态不同,且与上述第二光学状态不同。
(结构20)
根据结构19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第二光学状态及上述第三光学状态的一者闪烁,
上述第二光学状态及上述第三光学状态的另一者具有比上述第一光学状态的第一亮度明亮的第二亮度及与上述第一光学状态的第一颜色不同的第二颜色中的至少任一个。
(结构21)
根据结构1~20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第二接收部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发光元件,
上述第二操作由上述第一电极及上述第二电极接收,
上述第一~第三亮度根据从上述发光元件放出的光量而变更。
(结构22)
根据结构2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发光元件的至少一部分设于上述第一电极和上述第二电极之间。
(结构23)
根据结构21或2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第二操作基于上述第一电极及上述第二电极的电容的变化。
(结构24)
根据结构21~2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还包括板部,
上述板部包括与上述第二接收部重叠的部分,
上述部分的第一区域的透光率与上述部分的第二区域的透光率不同。
(结构25)
根据结构24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第一区域及上述第二区域中的至少任一个包括与上述动作条件有关的信息。
(结构26)
根据结构1~25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在接收到上述第一操作时,上述第一接收部变形,
在接收到上述第二操作时,上述第二接收部不变形、或者接收到上述第二操作时的上述第二接收部的变形比接收到上述第一操作时的上述第一接收部的变形小。
(结构27)
一种电动家具,其具备:
结构1~26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和
上述对象装置。
(结构28)
根据结构27所述的电动家具,其中,
上述对象装置包括气垫或排泄传感器。
根据实施方式,能够提供可以更易于使用的控制装置及电动家具。
以上,参照具体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具体例。例如,关于电动家具中包括的传感器、处理部、处理电路、可动部、底板及床垫等各要素的具体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从公知的范围适当地选择,以同样的方式实施本发明,只要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就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技术上可能的范围内,各具体例的两个以上的要素的任何组合只要包括本发明的主旨,则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以上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的控制装置及电动家具,适当地变更设计并实施而获得的所有控制装置及电动家具也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内,只要包括本发明的主旨即可。
另外,在本发明的思想的范畴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各种变更例及修正例,并且应当理解,这些变更例及修正例也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标记说明
10a、10b…第一、第二面;15…电缆;21a~21j…第一~第十操作显示部;21dD~21fD…显示部;28…显示部;30s…基板;31…第一电极;31a~31j…第一~第十操作显示部;31aA、31bA、31cA、31dA、31eA、31fA、31gA、31hA、31iA…操作;31iD…显示部;32…第二电极;33…发光元件;35…床垫;36…检测电路;37…控制电路;38…板部;38L…第一层;38P…板;40D…排气口;41、42…第一、第二管;41a、42a…第一、第二开口部;43…控制部;45…传感器;46a;46b…第一、第二泵;47…座部;48…气味传感器;50B…背面按钮;50BA…操作:51~56…第一~第六接收部;51A…操作;65…暂停按钮;65A…操作;68…特定动作按钮;71…底板;75…框架;76…床垫;76a…充气床垫部;76b…空气室;76c…泵单元;76o…对象装置;76s…片材;110、120…控制装置;310、320…电动家具;CS…控制信号;HON…半ON状态;M1、M2…第一、第二模式;R1~R7…第一~第七动作状态;S01~S19、S31~S36…状态:SigE…错误信号;SigF…过滤器更换信号;SigN…通知信号;T1~T10…第一~第十光学状态;h1、h2…第一、第二孔;r1、r2…第一、第二区域;t1、tm…时间。

Claims (13)

1.一种控制装置,其具备第一接收部及第二接收部,能够控制对象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接收部接收第一操作之前的第一动作状态时,所述控制装置为第一模式,当所述第一接收部接收所述第一操作时,所述控制装置转移到第二模式,
所述第二接收部在所述第一动作状态下为第一光学状态,
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所述第二接收部接收第二操作之前的第二动作状态下,所述第二接收部为第二光学状态,
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所述第二接收部接收到所述第二操作的第三动作状态下,所述第二接收部为第三光学状态,
所述第二光学状态具有比所述第一光学状态的第一亮度明亮的第二亮度和与所述第一光学状态的第一颜色不同的第二颜色中的至少任一个,
所述第三光学状态具有比所述第二亮度明亮的第三亮度及与所述第一颜色不同且与所述第二颜色不同的第三颜色中的至少任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所述控制装置为动作模式,
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所述控制装置是与所述对象装置的动作有关的条件设定模式,
在所述第三动作状态下,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接收所述动作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还具备第三接收部,
在所述第一动作状态及所述第二动作状态下,所述第三接收部为第四光学状态,
在所述第三动作状态中所述第三接收部接收第三操作之前的第四动作状态下,所述第三接收部为第五光学状态,
在所述第三动作状态中所述第三接收部接收到所述第三操作的第五动作状态下,所述第三接收部为所述第六光学状态,
所述第五光学状态具有比所述第四光学状态的第四亮度明亮的第五亮度及与所述第四光学状态的第四颜色不同的第五颜色中的至少任一个,
所述第六光学状态具有比所述第五亮度明亮的第六亮度及与所述第四颜色不同且与所述第五颜色不同的第六颜色中的至少任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还具备第四接收部,
在所述第一动作状态及所述第二动作状态下,所述第四接收部为第七光学状态,
在所述第三动作状态中所述第四接收部接收第四操作之前的第六动作状态下,所述第四接收部为所述第八光学状态,
在所述第三动作状态中所述第四接收部接收到所述第四操作的第七动作状态下,所述第四接收部为所述第九光学状态,
所述第八光学状态具有比所述第七光学状态的第七亮度明亮的第八亮度及与所述第七光学状态的第七颜色不同的第八颜色中的至少任一个,
所述第九光学状态具有比所述第八亮度明亮的第九亮度及与所述第七颜色不同且与所述第八颜色不同的第九颜色中的至少任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三接收部为所述第五光学状态时,所述第四接收部为所述第九光学状态,
在所述第三接收部为所述第六光学状态时,所述第四接收部为所述第八光学状态。
6.一种控制装置,其具备第一接收部及第二接收部,能够控制对象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接收部接收第一操作之前的第一动作状态时,所述控制装置为第一模式,当所述第一接收部接收到所述第一操作时,所述控制装置转移到第二模式,
所述第二接收部在所述第一动作状态下为第一光学状态,
当所述第二模式中所述第二接收部接收到第二操作时,所述第二接收部切换为第二光学状态或第三光学状态,
所述第二光学状态具有比所述第一光学状态的第一亮度明亮的第二亮度和与所述第一光学状态的第一颜色不同的第二颜色中的至少任一个,
所述第三光学状态具有与所述第二亮度不同的第三亮度及与所述第一颜色不同且与所述第二颜色不同的第三颜色中的至少任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当所述第二接收部接收到所述第二操作时,切换所述对象装置的第一动作的ON状态/OFF状态,
在所述第一动作状态下,所述第一动作为OFF状态,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所述第二接收部接收所述第二操作之前,所述第二接收部为所述第二光学状态,
在所述第一动作状态下,所述第一动作为ON状态,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所述第二接收部接收所述第二操作之前,所述第二接收部为所述第三光学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在从所述第一模式向所述第二模式转移时、从所述第二动作状态向所述第三动作状态转移时、以及电源为ON时的至少任一者中,所述第二接收部被校准。
9.一种控制装置,其具备第一接收部及第二接收部,能够控制对象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接收部接收第一操作之前的第一动作状态时,所述控制装置为第一模式,当所述第一接收部接收到所述第一操作时,所述控制装置转移到第二模式,
所述第二接收部在所述第一动作状态下为第一光学状态,
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所述第二接收部接收第二操作之前的第二动作状态下,所述第二接收部为第二光学状态,
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所述第二接收部接收到所述第二操作的第三动作状态下,所述第二接收部为第三光学状态,
所述第二光学状态与所述第一光学状态不同,
所述第三光学状态与所述第一光学状态不同,且与所述第二光学状态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光学状态及所述第三光学状态的一者闪烁,
所述第二光学状态及所述第三光学状态的另一者具有比所述第一光学状态的第一亮度明亮的第二亮度及与所述第一光学状态的第一颜色不同的第二颜色中的至少任一个。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接收部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发光元件,
所述第二操作由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第二电极接收,
所述第一~第三亮度根据从所述发光元件放出的光量来变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还包括板部,
所述板部包括与所述第二接收部重叠的部分,
所述部分的第一区域的透光率与所述部分的第二区域的透光率不同。
13.一种电动家具,其具备:
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和
所述对象装置。
CN201880076267.5A 2018-04-17 2018-11-22 控制装置及电动家具 Active CN1119550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79211A JP6930939B2 (ja) 2018-04-17 2018-04-17 制御装置及び電動家具
JP2018-079211 2018-04-17
PCT/JP2018/043163 WO2019202766A1 (ja) 2018-04-17 2018-11-22 制御装置及び電動家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55015A true CN111955015A (zh) 2020-11-17
CN111955015B CN111955015B (zh) 2022-08-23

Family

ID=68239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76267.5A Active CN111955015B (zh) 2018-04-17 2018-11-22 控制装置及电动家具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064593B2 (zh)
JP (1) JP6930939B2 (zh)
CN (1) CN111955015B (zh)
WO (1) WO201920276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D198002S (zh) * 2017-11-08 2019-06-11 丹麥商林納克公司 手持控制器
TWD203461S (zh) * 2018-07-13 2020-03-21 丹麥商林納克公司 手持控制器
TWD205167S (zh) * 2018-07-13 2020-06-11 丹麥商林納克公司 手持控制器
USD909315S1 (en) * 2019-04-01 2021-02-02 La-Z-Boy Incorporated Remote control device for motion furniture
US10925404B2 (en) 2019-04-01 2021-02-23 La-Z-Boy Incorporated Modular components for furniture members
US10932379B2 (en) 2019-04-01 2021-02-23 La-Z-Boy Incorporated Furniture member having circuit board assembly
WO2021149533A1 (ja) * 2020-01-23 2021-07-29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気体情報取得装置
USD939453S1 (en) 2020-05-19 2021-12-28 Stryker Corporation Pendant
USD955347S1 (en) * 2021-07-25 2022-06-21 Shenzhen Sinopine Technology Co., Ltd. Massager controller
USD1018479S1 (en) * 2022-05-26 2024-03-19 Limoss (Dongguan) Co., Ltd. Hand controller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36518A (ja) * 2003-10-28 2005-05-26 Sanyo Electric Co Ltd 遠隔操作システム
US20060132458A1 (en) * 2004-12-21 2006-06-22 Universal Electronics Inc. Controlling device with selectively illuminated user interfaces
JP2011112309A (ja) * 2009-11-28 2011-06-09 Noritz Corp 温水装置用の操作装置
JP2012018465A (ja) * 2010-07-06 2012-01-26 Tokai Rika Co Ltd 操作入力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204423017U (zh) * 2014-02-03 2015-06-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遥控器以及空调器
US20150229392A1 (en) * 2014-02-12 2015-08-13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ptical signal receiver, optical sig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optical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CN105208714A (zh) * 2014-06-19 2015-12-3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DE102015102351A1 (de) * 2015-02-19 2016-08-25 MAQUET GmbH Fernbedienung zum Steuern eines medizinischen Gerätes
CN106031189A (zh) * 2014-04-10 2016-10-1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设备协同控制系统、设备控制装置、设备、设备协同控制系统的设备控制方法及其程序
CN107277341A (zh) * 2016-04-08 2017-10-20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用摄影装置及其控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09831A (ja) * 2003-06-20 2005-01-13 Rinnai Corp 操作パネル
JP6016175B2 (ja) 2012-09-21 2016-10-2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操作機及び仰臥台
WO2014136268A1 (ja) * 2013-03-08 2014-09-12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36518A (ja) * 2003-10-28 2005-05-26 Sanyo Electric Co Ltd 遠隔操作システム
US20060132458A1 (en) * 2004-12-21 2006-06-22 Universal Electronics Inc. Controlling device with selectively illuminated user interfaces
JP2011112309A (ja) * 2009-11-28 2011-06-09 Noritz Corp 温水装置用の操作装置
JP2012018465A (ja) * 2010-07-06 2012-01-26 Tokai Rika Co Ltd 操作入力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204423017U (zh) * 2014-02-03 2015-06-2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遥控器以及空调器
US20150229392A1 (en) * 2014-02-12 2015-08-13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ptical signal receiver, optical sig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optical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CN106031189A (zh) * 2014-04-10 2016-10-1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设备协同控制系统、设备控制装置、设备、设备协同控制系统的设备控制方法及其程序
CN105208714A (zh) * 2014-06-19 2015-12-30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DE102015102351A1 (de) * 2015-02-19 2016-08-25 MAQUET GmbH Fernbedienung zum Steuern eines medizinischen Gerätes
CN107277341A (zh) * 2016-04-08 2017-10-20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用摄影装置及其控制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UMIT BINNANI: "Electronic aid for elder and sick people IR-remote controlled switch board for changing state of electrical applianc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CENT ADVANCES AND INNOVATIONS IN ENGINEERING (ICRAIE-2014)》 *
徐艳: "一种晾衣架控制系统设计", 《轻工科技》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30939B2 (ja) 2021-09-01
JP2019181067A (ja) 2019-10-24
US11064593B2 (en) 2021-07-13
WO2019202766A1 (ja) 2019-10-24
CN111955015B (zh) 2022-08-23
US20200305256A1 (en) 2020-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55015B (zh) 控制装置及电动家具
CN110621278B (zh) 控制装置及电动家具
MX2008016361A (es) Accionador sensible al tacto que tiene una fuerza de accionamiento uniforme y un area activa maxima.
US20050134559A1 (en) Touch pad sensor for motor vehicle
CN115171353B (zh) 用于指示患者在床上的禁制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JP4943031B2 (ja) 操作パネル及び操作パネルの表示制御方法
US9214307B2 (en) Operating element for a furniture control and electrically adjustable piece of furniture
CN110712576B (zh) 具有座椅操作装置的车辆座椅
JPH0779462A (ja) 表示付無線選択呼出受信機
JPH09509514A (ja) データ処理装置
US10908698B2 (en) User interfaces for patient care devices
US11247585B2 (en) Vehicle seat with operating device
US8496176B2 (en) Scan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ntering a user input into the apparatus using a non-electrical control device
US7138986B2 (en) Touch-type input apparatus
CN107415694A (zh) 使用接近感测的车辆换挡器界面装置
CN102258419B (zh) 按摩机
CN110740895A (zh) 具有装备元件的机动车以及操作装置
JP4968317B2 (ja) 温水洗浄装置、温水洗浄装置の報知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06109691A1 (ja) 多段検出装置
JP3802162B2 (ja) マッサージ機の操作器
CN101261070A (zh) 冰箱的控制器
JP2008002151A (ja) 局所洗浄便座操作用リモコン
JP2008002139A (ja) 局所洗浄便座操作用リモコン
WO2024014440A1 (ja) シフト装置
JPH07102608A (ja) トイレ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