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54970A - 致动器控制设备 - Google Patents

致动器控制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54970A
CN111954970A CN201880092130.9A CN201880092130A CN111954970A CN 111954970 A CN111954970 A CN 111954970A CN 201880092130 A CN201880092130 A CN 201880092130A CN 111954970 A CN111954970 A CN 1119549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power supply
input
output
controller uni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213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54970B (zh
Inventor
藤原笃
饭岛英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M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C Corp filed Critical SM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954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549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549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549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c mains or d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1/06Two-wire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9/00Arrangements for 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electric motors, appropriate for both AC and DC mot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50Testing of electric apparatus, lines, cables or components for short-circuits, continuity, leakage current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 G01R31/66Testing of connections, e.g. of plugs or non-disconnectable joi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H02K11/38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associated with geared commutator motors of the worm-and-wheel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grammable Controllers (AREA)
  • Control Of Multiple Motors (AREA)
  • Control Of Electri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Valve Device For Special Equipments (AREA)
  • Seal Device For Vehicle (AREA)

Abstract

一种致动器控制设备(10)包括:连接确认单元(22),其被构造为确认多个控制器单元(12)的连接状态;以及确定单元(24),其被构造为基于确认单元(22)的确认结果,确定连接状态是否处于允许向多个控制器单元(12)供电的允许连接状态。

Description

致动器控制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致动器控制设备,该致动器控制设备具有适于控制致动器的多个控制器单元,并且经由多个控制器单元向多个致动器供电。
背景技术
日本公开专利No.2017-157579公开了一种控制器组件,在该控制器组件中,用于控制致动器的多个控制器单元在一个方向上连续地布置并连接在一起,并且输入单元在连接方向上的上游侧连接至控制器单元,该输入单元通过集中管理来执行对于多个控制器单元的供电以及信号的输入和输出。在这种情况下,本文描述了可以通过将散热单元添加到控制器单元来有效地对控制器单元中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
发明内容
顺便提及,在多个控制器单元连接的情况下,必须将连接的控制器单元的数量保持在一定条件下,使得设备整体上的总功耗变得小于或等于最大允许功率(最大允许值)。然而,在日本公开专利No.2017-157579中,没有提及最大数量,或者考虑总功耗而限制控制器单元的数量。
此外,在控制器单元以总功耗小于或等于最大允许值的方式连接并且该设备由固定数量的连接设备构成的情况下,如果用户实际使用的控制器单元的数量少于连接设备的数量,则未使用的剩余控制器设备将变得多余,并产生浪费。
考虑到上述问题而设计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致动器控制设备,该致动器控制设备能够防止多个控制器单元被浪费地连接,同时以总功耗不超过最大允许值的方式向多个控制器单元供电。
根据本发明的致动器控制设备包括连接至致动器的多个控制器单元,该控制器单元被构造为控制与其连接的致动器,其中,该致动器控制设备经由多个控制器单元向多个致动器供电。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致动器控制设备包括:连接确认单元,其被构造为确认多个控制器单元的连接状态;以及确定单元,其被构造为基于连接确认单元的确认结果进行确定,连接状态是否是允许向多个控制器单元供电的允许连接状态。
因此,通过用户基于确定单元的确定结果而连续地布置并连接所需数量的多个控制器单元,可以控制连接到多个控制器单元的多个致动器。因此,可以以总功耗不超过最大允许值的方式添加多个控制器单元,同时防止多个控制器单元被浪费地连接,并且可以向多个控制器单元供电。
在这种情况下,连接确认单元可以确认多个控制器单元的数量以及连接到多个控制器单元的多个致动器的数量,并且可以将每个确认的数量作为连接信息输出到确定单元。此外,确定单元可以确定由输入的连接信息指示的每个数量是否小于或等于最大允许数量。
因此,即使在用户增加或减少相应数量的多个控制器单元和多个致动器的情况下,确定单元也可以高精度地确定当前连接状态是否处于允许向多个控制器单元供电的允许连接状态。
此外,连接确认单元可以获得期望的总功耗,该期望的总功耗是与相应数量相对应的多个控制器单元和多个致动器的期望的功耗之和,并且可以将获得的期望的总功耗作为连接信息输出到确定单元。另外,确定单元可以确定由输入的连接信息指示的期望的总功耗是否小于或等于最大允许功率。
根据该特征,可以容易地预测连接状态是否由于增加或减少相应数量而处于多个控制器单元和多个致动器的总功耗不足的不足连接状态。
可替代地,致动器控制设备还可以包括功耗确认单元,该功耗确认单元被构造为确认实际总功耗,并向确定单元输出实际总功耗的确认结果,该实际总功耗是多个控制器单元和连接到多个控制器单元的多个致动器的实际功耗的总和,确定单元可以确定输入的确认结果所指示的实际总功耗是否小于或等于最大允许功率。
根据该特征,可以准确且可靠地确定连接状态是否由于增加或减少相应数量而处于多个控制器单元和多个致动器的总功耗不足的不足连接状态。
另外,在致动器控制设备中,多个控制器单元可以如以下描述的方式连续地布置和连接。
更具体地,致动器控制设备还可包括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至少包括连接确认单元和确定单元,并且控制单元被构造为控制多个控制器单元。在这种情况下,多个控制器单元可以在一个方向上连续地布置和连接,并且电源单元、输入/输出单元、以及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连接到在一个方向上连续地布置并连接的多个控制器单元,电源单元被构造为经由多个控制器单元向多个致动器供电,输入/输出单元配备有控制单元并且被构造为进行外部和多个控制器单元之间的信号输入和输出,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被构造为兼作电源单元和输入/输出单元。
因此,可以容易地从电源单元或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对于在一个方向上连续布置和连接的多个控制器单元进行供电。
在这种情况下,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或输入/输出单元可以连接到多个控制器单元中在连接方向上的上游侧控制器单元,并且连接的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或连接的输入/输出单元可以是被构造为向多个控制器单元输入信号和从多个控制器单元输出信号的上级单元。
根据该特征,上级单元可以通过集中管理来执行关于多个控制器单元的信号的输入和输出,以及由确定单元实现的确定过程。此外,由于可以通过构成控制单元的连接确认单元来确认与多个控制器单元的连接状态,所以还可以指定连接到上级单元的单独的控制器单元。
此外,电源单元或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可以插入在多个控制器单元中的任意数量的控制器单元之间。在这种情况下,由任意数量的控制器单元构成一个块,并且插入的电源单元或插入的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向连接在连接方向上的下游侧的块供电。在这种情况下,在上级单元是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的情况下,可以向连接在下游侧的块供电。另一方面,在上级单元是输入/输出单元的情况下,电源单元或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可以插入在输入/输出单元和连接在下游侧的块之间。另外,也可以从插入的电源单元或插入的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向连接在下游侧的块供电。
因此,通过向每个块进行供电,可以减少由于增加或减少相应数量的多个控制器单元和多个致动器所导致的向每个控制器单元和致动器的供电不足的影响。此外,由于可以对每个块进行维护或初始调整等,因此有助于这样的维护或初始调整等的确认操作。
在这种情况下,插入的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能够向连接在下游侧的块输入信号或从连接在下游侧的块输出信号。
以这种方式,可以将信号提供给每个块的控制器单元,而无需通过来自上级单元的集中管理来提供这种信号。因此,可以容易地控制构成块的每个单独的控制器单元以及连接到控制器单元的致动器。因此,可以更容易地执行这种维护或初始调整的确认操作。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致动器控制设备可以被构造为不包括连接确认单元,确定单元,功耗确认单元和控制单元。
更具体地,作为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致动器控制设备中,多个控制器单元在一个方向上连续地布置和连接,电源单元或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插入在多个控制器单元中的任意数量的控制器单元之间,并且由控制器单元中的任意数量的单元构成一个块。在这种情况下,在插入电源单元的情况下,电源单元向连接在连接方向上的下游侧的块供电。此外,在插入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的情况下,在向块供电的同时,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进行外部和连接在连接方向上的下游侧的块之间的信号输入和输出。
以这种方式,通过向每个块的控制器单元供电,在每个块中,连续布置和连接所需数量的多个控制器单元,并且可以控制连接到多个控制器单元的多个致动器。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以总功耗不超过最大允许值的方式添加多个控制器单元,同时防止多个控制器单元被浪费地连接,并且可以向多个控制器单元供电。
更具体地,对于在一个方向上连续布置和连接的多个控制器单元,从电源单元或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向每个块进行供电,并且因此,可以减少由于增加或减少相应数量的多个控制器单元和多个致动器所导致的向控制器单元和致动器中的每个供电不足的影响。此外,可以对每个块进行维护或初始调整等,并且有助于这样的维护或初始调整等的确认操作。
此外,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或输入/输出单元可以作为上级单元连接到多个控制器单元中在连接方向上的上游侧的控制器单元,上级单元被构造为进行外部和所述多个控制器单元(12)之间的信号输入和输出。在这种情况下,在上级单元是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的情况下,向连接在下游侧的块供电。此外,在上级单元是输入/输出单元的情况下,电源单元或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插入在输入/输出单元和连接在下游侧的块之间,并且从插入的电源单元或插入的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向连接在下游侧的块供电。
根据该特征,上级单元可以通过集中管理来对于多个控制器单元进行信号的输入和输出。
在本发明的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的任一个中,电源单元或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可以包括切换单元,该切换单元被构造为接通和断开对于连接在下游侧的块的电源。
根据该特征,可以仅对需要进行诸如维护或初始调整之类的确认操作的块断开供电。因此,关于其他块,通过接通向其的供电,连续地执行控制器单元对致动器的控制。通过以这种方式仅在必要的位置断开供电,可以更有效且容易地进行诸如维护或初始调整之类的确认操作。此外,也可以仅在电源单元或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之一处接通和断开供电。
当结合附图和以下描述时,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通过示例性示例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致动器控制设备的构造示意图;
图2示出图1的致动器控制设备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致动器控制设备的变型的构造示意图;
图4示出图3的致动器控制设备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5A和图5B分别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器控制设备的构造示意图和平面图;
图6A和图6B分别是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器控制设备的构造示意图和平面图;
图7A和图7B分别是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器控制设备的构造示意图和平面图;
图8是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器控制设备的构造示意图;
图9是根据第五例性实施例的致动器控制设备的构造示意图;
图10是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器控制设备的构造示意图;
图11是根据第七例性实施例的致动器控制设备的构造示意图;
图12是根据第一变型的致动器控制设备的构造示意图;
图13是根据第二变型的致动器控制设备的构造示意图;
图14是根据第三变型的致动器控制设备的构造示意图;
图15是根据第四变型的致动器控制设备的构造示意图;
图16是根据第五变型的致动器控制设备的构造示意图;和
图17是根据第六变型的致动器控制设备的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致动器控制设备的优选实施例。
(1.致动器控制设备10的构造示意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包括多个控制器单元12和电源单元14。
多个控制器单元12相对于电源单元14在一个方向(图1中的纸张的左右方向)上连续地布置和连接。换句话说,多个控制器单元12相对于电源单元14(成一排)串联连接。电源单元14在连接方向上连接到多个控制器单元12的上游侧(图1中的左侧)上的控制器单元12。致动器16连接到多个控制器单元12中的每一个。
电源单元14和多个控制器单元12经由电源线18连接。电源单元14从外部电源20经由电源线18向多个控制器单元12供电。在经由电源线18供电的情况下,多个控制器单元12中的每个通过控制向致动器16的供电来控制致动器16。因此,电源单元14集中管理相对于多个控制器单元12和多个致动器16的供电。
此外,在电源单元14中设置了连接确认单元22和确定单元24。连接确认单元22和多个控制器单元12经由信号线26连接。经由信号线26,连接确认单元22确认多个控制器单元12相对于电源单元14的连接状态,并将确认结果输出至确定单元24。基于来自连接确认单元22的确认结果,确定单元24确定当前的连接状态是否是允许供电的连接状态,并向外部输出该确定结果。
此外,在图1的构造中,连接确认单元22和确定单元24通过模拟电路或微计算机等被构造。此外,连接确认单元22和确定单元24可以被布置在电源单元14的外部。此外,在图1的构造中,至少设置多个控制器单元12,多个致动器16,电源线18,连接确认单元22,确定单元24和信号线26就足够了。因此,也可以省略电源单元14,并且经由电源线18从电源20向多个控制器单元12供电。
(2.图1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的操作)
接下来,将参照图2的流程图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的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在连接确认单元22和确定单元24由微计算机构成的情况下,将主要描述连接确认单元22和确定单元24的操作。在本说明书中,连接确认单元22和确定单元24的操作在电源单元14通电时或在复位时执行。
应当注意,短语“在电源通电时”是指为了控制多个致动器16,开始从电源单元14经由电源线18向多个控制器单元12供电的时间。另外,短语“在复位时”是指致动器控制设备10的维护时间或对致动器控制设备10进行初始调整的时间,例如,在新添加控制器单元12之后或在连接到电源单元14的控制器单元12的数量减少之后,经由电源线18从电源单元14向多个控制器单元12进行供电的情况。
首先,在步骤S1中,当用户接通设置在电源单元14上的未示出的开关时,电源单元14开始经由电源线18从外部电源20向多个控制器单元12供电。
在步骤S2中,连接确认单元22经由信号线26向多个控制器单元12发送用于查询多个控制器单元12的请求信号,例如,以下两点:(1)控制器单元12是否连接到电源单元14,以及(2)致动器16是否连接到控制器单元12。在接收到请求信号的情况下,多个控制器单元12确认与致动器16的连接,并且经由信号线26将响应信号发送至连接确认单元22,该响应信号向连接确认单元22答复以下两点:(1)与电源单元14的连接和(2)致动器16的连接存在与否。
通过确认每个接收到的响应信号,连接确认单元22确认连接到电源单元14的多个控制器单元12的数量以及连接到控制器单元12的致动器16的数量。更具体地,连接确认单元22可以通过掌握已经发送了响应信号的控制器单元12的数量来确认连接到电源单元14的控制器单元12的数量。此外,连接确认单元22可以通过掌握响应信号中包括的致动器16的连接存在与否来确认致动器16的数量。
此外,连接确认单元22根据连接到电源单元14的控制器单元12的数量和连接到电源单元14的致动器16的数量(以下称为连接设备的数量),确定期望的总功耗,该期望的总功耗是期望来自多个控制器单元12和多个致动器16的功耗的总和。
例如,在多个控制器单元12是具有相同规格的控制器单元12并且多个致动器16是具有相同规格的致动器16的情况下,期望的总功耗由下式得出:(每个控制器单元12的期望的功耗)×(控制器单元12的数量)+(每个致动器16的期望的功耗)×(致动器16的数量)=(期望的总功耗)。
此外,在多个控制器单元12是具有不同规格的控制器单元12的情况下,或者当多个致动器16是具有不同规格的致动器16时,可以通过将控制器单元12和驱动器16的期望的功耗相加来确定期望的总功耗。
另外,连接确认单元22将多个控制器单元12的连接状态作为连接信息输出到确定单元24,即,连接状态是多个控制器单元12与多个致动器16的连接设备的数量,或者,确定的期望的总功耗。
在步骤S3中,确定单元24基于输入到其中的连接信息,确定当前的连接状态是否是允许从电源单元14向多个控制器单元12供电的连接状态(是否在允许值之内)。
更具体地,在输入到确定单元24的连接信息是多个控制器单元12和多个致动器16的连接设备的数量的情况下,确定单元24确定连接设备的数量是否小于或等于最大允许数量,该数量对应于可以从电源单元14经由电源线18供给最大电量(最大允许功率)。此外,在输入到确定单元24的连接信息是期望的总功耗的情况下,确定单元24确定期望的总功耗是否小于或等于最大允许功率。这些允许值可以预先存储在例如未示出的存储器中,并且可以在执行确定过程时从存储器中读出并用于确定过程。
在步骤S3中,如果连接设备的数量小于或等于最大允许数量,或者如果期望的总功耗小于或等于最大允许功率(步骤S3:是),则处理进行以下步骤S4。在步骤S4中,确定单元24确定可以正常地从电源单元14经由电源线18向多个控制器单元12供电,并且将确定结果输出到外部。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将确定结果输出到外部的方法,例如,可以列举出:(1)设置在电源单元14上的未示出的指示灯的照明,(2)从扬声器(未示出)发出的声音输出(警报),或(3)将确定结果输出到致动器控制设备10的上级设备,例如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
另一方面,在步骤S3中,如果连接设备的数量超过最大允许数量,或者如果期望的总功耗超过最大允许功率(步骤S3:否),则处理进入下一步骤S5。在步骤S5中,确定单元24确定如果从电源单元14经由电源线18向多个控制器单元12供电,则将发生供电不足的异常情况,并将这样的确定结果输出到外部。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与步骤S4相同的输出方法将异常的确定结果输出到外部。可替代地,确定单元24可以停止经由电源线18向多个控制器单元12供电,并且可以将指示供电已经停止的通知内容输出到外部。
因此,在步骤S4或步骤S5的任何一种情况下,基于从确定单元24输出的确定结果,用户能够容易地掌握当前连接状态是正常状态还是异常状态。因此,在确定结果为正常状态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采取诸如添加控制器单元12或将致动器16连接到尚未连接致动器16的控制器单元12的对策,使得不超过最大允许数量或最大允许功率。此外,在确定结果为异常状态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采取诸如减少控制器单元12的数量或从控制器单元12移除致动器16的对策,以使其小于或等于最大允许值或保持小于或等于最大允许功率。
此外,在连接确认单元22和确定单元24由模拟电路构成的情况下,在步骤S2中,连接确认单元22使信号线26通电,并检测流过信号线26的电流值。因此,可以确认多个控制器单元12和多个致动器16的单元数。更具体地,可以将多个控制器单元12和多个致动器16视为(串联)连接到电源单元14的负载。因此,流过信号线26的电流值为对应于多个控制器单元12和多个致动器16的连接设备的数量的电流值。连接确认单元22将检测到的电流值作为连接信息输出到确定单元24。
在这种情况下,确定单元24可以由比较电路构成。因此,在步骤S3中,确定单元24可以将输入电流值与对应于最大允许数量或最大允许功率的阈值(允许值)进行比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输入电流值是小于或等于阈值(步骤S3:是),则在步骤S4中,对应于正常状态的输出结果从确定单元24输出到外部。此外,如果输入电流值超过阈值(步骤S3:否),则在步骤S5中,将与异常状态相对应的输出结果从确定单元24输出到外部。
此外,如图2中的虚线所示,致动器控制设备10能够重复执行步骤S3至S5的过程。
(3.图1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的变型)
根据本实施例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可以如图3所示那样构成。在图3中,在电源单元14中还设有功耗确认单元28。
功耗确认单元28经由电源线18连接至多个控制器单元12。功耗确认单元28检测从外部电源20经由电源线18向多个控制器单元12供电,由此确定实际总功耗,该实际总功耗是多个控制器单元12和多个致动器16的实际功耗的总和。功耗确认单元28将其确认结果输出到确定单元24。因此,确定单元24基于来自连接确认单元22的确认结果和来自功耗确认单元28的确认结果,确定当前的连接状态是否是允许供电的连接状态,并且将这种确定结果输出到外部。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功耗确认单元28可以由模拟电路或微计算机等类似设备构成,并且可以设置在电源单元14的外部。此外,在图3的构造中,只要设置了至少多个控制器单元12,多个致动器16,电源线18,连接确认单元22,确定单元24,信号线26和功耗确认单元28就足够了。因此,也可以省略电源单元14,并经由功耗确认单元28和电源线18从电源20向多个控制器单元12供电。
(4.图3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的操作)
接下来,将参照图4的流程图对图3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的操作进行说明。
在步骤S11中,类似于图2的步骤S1,用户打开电源单元14的开关,并使电源20开始经由电源线18向多个控制器单元12供电。
在步骤S12中,类似于步骤S2,连接确认单元22确认多个控制器单元12和多个致动器16的连接状态,并发送作为连接信息的确认结果(连接设备的数量或期望的总功耗)到确定单元24。
在步骤S13中,最大允许功率被输入到确定单元24。在这种情况下,最大允许功率可以从外部上级设备输入,或者可以通过用户操作设置在电源单元14上的未示出的操作开关来设置。
在步骤S14中,功耗确认单元28确认经由电源线18为多个控制器单元12供应的电力,即实际总功耗,并且将实际总功耗的确认结果输出到确定单元24。
在步骤S15中,基于来自连接确认单元22的连接信息以及作为来自功耗确认单元28的确认结果的实际总功耗,确定单元24确定当前连接状态是否为能够允许供电的连接状态。更具体地,确定单元24确认由连接信息指示的连接设备的数量,然后确定实际总功耗是否小于或等于最大允许功率。
在步骤S15中,如果实际总功耗小于或等于最大允许功率(步骤S15:是),则过程进入下一步骤S16。在步骤S16中,类似于步骤S4,确定单元24确定可以正常地从电源单元14经由电源线18向多个控制器单元12供电,并且将确定结果输出到外部。
另一方面,在步骤S15中,如果实际总功耗超过最大允许功率(步骤S15:否),则过程进入下一步骤S17。在步骤S17中,确定单元24确定当从电源单元14经由电源线18向多个控制器单元12供电时,将发生供电不足的异常情况,并将这样的确定结果输出到外部。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与步骤S5相同的输出方法将异常的确定结果输出到外部。
因此,在步骤S16或步骤S17的任何一种情况下,基于从确定单元24输出的确定结果,用户能够容易地掌握当前连接状态是正常状态还是异常状态,并且能够采取与步骤S4和S5相同的对策。
此外,如图4中的虚线所示,致动器控制设备10能够重复执行步骤S14至S17的过程。
(5.致动器控制设备10的具体示例)
接下来,将参照图5A至图11描述致动器控制设备10(根据第一至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A至10G)的具体示例。在第一至第七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与图1至图3中相同的组成元,可以省略对这些特征的详细描述。
(5.1.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图5A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A的示意性构造图。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A包括多个控制器单元12以及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与图1和图3类似,在致动器控制设备10A中,多个控制器单元12在一个方向(连接方向)上连续地布置并且连接。多个控制器单元12中的每一个包括内部电路32,该内部电路32连接到致动器16并控制致动器16。
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是上级单元34,其在连接方向上连接到多个控制器单元12的上游侧(图5A中的左侧)。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包括电源连接器36,输入/输出连接器38和控制单元40,并且如稍后将描述的那样,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双重地配备了用于执行向多个控制器单元12供电的电源单元14的功能(参见图1和图3)、以及用于执行对多个控制器单元12的信号进行输入输出的输入/输出单元的功能。
电源连接器36连接到外部电源20。电源线42从电源连接器36延伸,并且连接到多个控制器单元12的内部电路32。输入/输出连接器38连接到诸如PLC等的外部设备44。信号线46从输入/输出连接器38延伸,并且连接到多个控制器单元12的内部电路32。
控制单元40被布置在信号线46中的中间位置,并且通过输入/输出连接器38和信号线46对外部设备44的信号进行收发(输入和输出),另一方面,控制单元40经由信号线46对多个控制器单元12的内部电路32的信号进行收发。此外,控制单元40被构成为包括图1和图3所示的连接确认单元22,确定单元24和功耗确认单元28。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40可以至少包括连接确认单元22和确定单元24。因此,在控制单元40不包括功耗确认单元28的情况下,如图5A中的粗线所示,电源线42不经过控制单元40连接到多个内部电路32。另一方面,在控制单元40包括功耗确认单元28的情况下,如图5A的虚线和粗线所示,电源线42经由控制单元40连接到多个内部电路32。
在这种情况下,在从电源20经由电源连接器36和电源线42向每个内部电路32进行供电的情况下,当指示驱动致动器16的指示信号经由输入/输出连接器38和信号线46从外部设备44提供到控制单元40时,控制单元40基于所提供的指示信号提供控制信号,以经由信号线46指示多个控制器单元12的内部电路32驱动该致动器16。基于输入的控制信号,内部电路32通过控制对于致动器16的供电来控制各个致动器16。另外,内部电路32经由信号线46向控制单元40输出各个致动器16的状态,例如,设置在致动器16中的未示出的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单元40经由输入/输出连接器38,将输入到其的致动器16的状态(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输出到外部设备44。
在这种情况下,在对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进行通电或复位时,在各个内部电路32中,并且经由信号线46,控制单元40的连接确认单元22确认多个控制器单元12和多个致动器16相对于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的连接状态。此外,在对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进行通电或复位时,控制单元40的消耗确认单元28确认多个控制器单元12和多个致动器16的实际总功耗。
此外,控制单元40的确定单元24基于连接确认单元22的确认结果,或连接确认单元22和功耗确认单元28的确认结果,来确定当前连接状态是否是允许从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向多个控制器单元12供电的连接状态。确定单元24的确定结果,例如经由信号线46和输入/输出连接器38输出到外部设备44。
致动器控制设备10A的外部结构的平面图,其中,图5A的示意性结构在图5B示出。如图5B所示,在致动器控制设备10A中,多个基本为矩形的控制器单元12,以及基本为矩形的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被安装在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轨道48上,从而在轨道48延伸的方向(连接方向)上连续地布置和连接。在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的左侧,一个端板50被连续地布置并附接到轨道48。此外,在多个控制器单元12中,在下游侧的控制器单元12的右侧,另一端板52被连续地布置并附接到轨道48。
在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的上表面上,布置了电源连接器36,输入/输出连接器38和用于显示确定结果等的显示单元54。此外,在多个控制器单元1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能够通过用户的操作而打开和关闭的盖构件56。盖构件56从上方覆盖能够由用户操作的操作开关58。因此,通过用户在盖构件56打开的状态下操作该操作开关58,可以发出各种指令,或者可以相对于内部电路32设置期望的参数。此外,多个控制器单元12例如经由未示出的电线从其暴露于外部的侧表面连接至致动器16。
(5.2.第二示例性实施例)
图6A和图6B分别是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B的外部结构的示意性构造图和平面图。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B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A(见图5A和图5B)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与电源单元14(见图1和图3)相同构造的电源单元66a、66b插入在多个控制器单元12中的任意数量的单元之间。在这种情况下,任意数量的控制器单元12构成块60至64中的每个。
在6A和6B所示的示例中,多个控制器单元12由三个块60、62、64构成。更具体地,第一(上游)块60由作为上级单元34的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与沿着连接方向首先插入的电源单元66a之间的四个控制器单元12构成。此外,第二(中间)块62由位于上游侧的电源单元66a和下游侧的电源单元66b之间的五个控制器单元12构成。此外,第三(下游)块64由位于下游侧电源单元66b和下游侧端板52之间的两个控制器单元12构成。
另外,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B中,控制单元40经由信号线46连接至所有控制器单元12的内部电路32。换句话说,信号线46在第一块60,上游侧电源单元66a,第二块62,下游侧电源单元66b和第三块64的内部沿连接方向延伸。
此外,在图1、3、5A和5B的构造中,从作为上级单元34的电源单元14或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向所有控制器单元12供电。与此相反,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B中,如图6A所示,从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或电源单元66a,66b供电,该电源单元66a,66b连接到块60至64中的每个块中的上游侧控制器单元12。
更具体地,上级单元34的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对于第一块60中的四个控制器单元12的内部电路32进行供电。更详细地,从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的电源连接器36延伸的电源线42延伸到连接在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的下游侧的第一块60中的四个控制器单元12,并连接到其每一个内部电路32。因此,电源线42没有延伸到下游侧电源单元66b或块62、64。
此外,上游侧电源单元66a对于第二块62中的五个控制器单元12的内部电路32进行供电。更详细地,电源单元66a包括能够连接到电源20的电源连接器68a、和从电源连接器68a延伸的电源线70a。电源线70a延伸到连接在电源单元66a的下游侧的第二块62中的五个控制器单元12,并且连接到其每个内部电路32。因此,电源线70a没有延伸到下游侧电源单元66b或块64。
此外,下游侧电源单元66b对于第三块64中的两个控制器单元12的内部电路32进行供电。更详细地,电源单元66b包括能够连接到电源20的电源连接器68b、和从电源连接器68b延伸的电源线70b。电源线70b延伸到连接在电源单元66b的下游侧的第三块64中的两个控制器单元12中,并且连接到其每个内部电路32。
以这种方式,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对于块60至64中的每个块中的控制器单元12供电。此外,如图6B所示,上游侧和下游侧的电源单元66a、66b以在连接方向上被夹在其两侧的控制器单元12之间的状态被附接到轨道48(参见图5B)。此外,电源连接器68a、68b分别被布置在电源单元66a、66b的上表面上。
另外,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在向块60至64中的每个块中的内部电路32供电的情况下,当从外部设备44经由输入/输出连接器38和信号线46向控制单元40提供指令信号时,基于所提供的指令信号,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的控制单元40经由信号线46向每个内部电路32提供控制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块60到64中仅接收到供电的内部电路32,基于输入控制信号,控制对于致动器16的供电,从而控制致动器16。
此外,同样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以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连接确认单元22和确定单元24,或者连接确认单元22、功耗确认单元28和确定单元24执行预定的过程,从而将确定结果从确定单元24输出到外部设备44,或者将确定结果显示在显示单元54上。
(5.3.第三示例性实施例)
图7A和图7B分别是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C的外部结构的示意性构造图和平面图。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C与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B(参见图6A和6B)的不同之处在于,关于多个控制器单元12,在每四个单元之间插入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a到30c,由输入/输出单元71形成上级单元34,并且在输入/输出单元71与第一块60之间插入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a。
输入/输出单元71配备有与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30a至30c相同的构造,但是,被形成为不向控制器单元12供电的单元。可替换地,输入/输出单元71可以形成仅具有输入/输出连接器38,控制单元40和信号线46的单元。此外,对于所插入的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a至30c,将使用相同的参考数字描述与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相同的组成部分,并附加下标“a至c”。
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上级单元34的输入/输出单元71经由信号线46连接到所有控制器单元12的内部电路32。换句话说,信号线46沿着连接方向在第一(上游侧)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a,第一块60,第二(中游侧)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b,第二块62,第三(下游侧)输入/输出电源单元30c和第三块64的内部延伸。
此外,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块60至64中的控制器单元12接收从直接连接至每个块60到64中的上游侧控制器12的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a至30c中的相应一个供应的电力。在这种情况下,每个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a到30c被构造为能够对每个与之连接的块60至64中的四个控制器单元12的信号进行输入输出。
更具体地,如图7B所示,在每个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a至30c的上表面上布置与构成连接块60至64之一的四个控制器单元12有相同数量的输入/输出连接器38a至38c,以及一个电源连接器36a至36c。四个输入/输出连接器38a至38c中的每一个均经由信号线46a至46c连接至其相应控制器单元12的内部电路32。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单元40a至40c被布置在四个信号线46a至46c的中间位置。此外,电源连接器36a至36c经由电源线42a至42c连接到对应块中的控制器单元12的内部电路32。
因此,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内部电路32都能够对输入/输出单元71进行收发信号,而另一方面,每个内部电路32也能够对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a至30c中对应的一个进行收发信号。应当注意,在图7A中,为了简化图示,对于每个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a至30c,仅示出了输入/输出连接器38a至38c中的一个。
另外,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在从电源20(参见图5A)并且经由电源连接器36a至36c和电源线42a至42c,向块60至64中的每个块中的内部电路32供电的情况下,当指令信号经由输入/输出连接器38和输入/输出单元71的信号线46从外部设备44提供给控制单元40时,输入/输出单元71的控制单元40基于所提供的指令信号,经由信号线46将控制信号提供给每个内部电路32。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块60至64中已经接收到供电的内部电路32基于输入控制信号,控制对于致动器16的供电,从而控制致动器16。
另外,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代替将来自上述输入/输出单元71的控制信号经由信号线46提供给每个内部电路32,关于特定的块60至64,在对构成块60至64的控制器单元12的内部电路32供电的情况下,可以经由输入/输出连接器38a至38c和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a至30c的信号线46a至46c将来自外部设备44的指令信号提供给控制单元40a至40c。
在这种情况下,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a至30c的控制单元40a至40c基于所提供的指令信号,经由信号线46a至46c,将控制信号提供给相应的内部电路32。在这种情况下,内部电路32基于向其输入的控制信号来控制对于致动器16的供电,从而控制致动器16。更具体地,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外部设备44和各个输入/输出连接器38a至38c与上级单元34的输入/输出单元71分开连接,并且通过提供指令信号,仅某些特定的致动器16能够被独立且优先地操作。
此外,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由于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a至30c均各自对于块60至64之一连接,因此在每个块60至64中,对于连接确认单元22和确定单元24,或者连接确认单元22、功耗确认单元28和确定单元24可以执行预定的过程,并且可以将确定单元24的确定结果输出到外部设备44。可替代地,同样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以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和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连接确认单元22和确定单元24,或者连接确认单元22、功耗确认单元28、输入/输出单元71侧的确定单元24可以执行预定的过程,并且可以将确定结果从确定单元24输出到外部设备44,或者可以将确定结果显示在显示单元54上。因此,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除了监视致动器控制设备10C的整个功耗,也可以监视每个块60至64的功耗。
(5.4.第四示例性实施例)
图8是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D的示意性构造图。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D与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C(参见图7A和图7B)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上级单元34的输入/输出单元71和第一块60之间插入的单元是电源单元66。更具体地,电源单元66可以被认为是从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C的上游侧的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a中排除信号输入/输出功能的单元。因此,电源单元66包括对应于电源连接器36a的电源连接器68和对应于电源线42a的电源线70。
根据第四示例性实施例,也能够控制在每个块60至64中的致动器16,或相对于所有控制器单元12中的致动器16。此外,在每个块60至64中,或相对于所有控制器单元12,连接确认单元22和确定单元24,或者连接确认单元22、功耗确认单元28和确定单元24执行预定的过程,从而确定单元24将确定结果输出到外部设备44,或者确定结果被显示在显示单元54上。
(5.5.第五示例性实施例)
图9是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E的示意性构造图。根据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E与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B(参见图6A和图6B)的不同之处在于,开关(切换单元)72、74分别连接至上级单元34的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以及电源单元66a、66b内部的电源线42、70a、70b。
开关72、74根据来自外部设备44或控制单元40的控制,或通过用户对未示出的操作开关进行的操作来接通或断开。在这种情况下,当开关72、74接通时,经由电源线42、70a,70b向连接的块60至64中的内部电路32供电。另一方面,当开关72、74断开时,经由电源线42、70a、70b向各个内部电路32的供电终止。
(5.6.第六示例性实施例)
图10是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F的示意性构造图。根据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F与根据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C(参见图7A和图7B)的不同之处在于,开关(切换单元)76被设置在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a内部的电源线42a中。在这种情况下,电源连接器36a分别经由四根电源线42a连接到构成块60的四个控制器单元12的内部电路32。开关76分别被设置在四根电源线42a中。
同样在第六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来自外部设备44或控制单元40a的控制,或者通过用户对未示出的操作开关进行的操作来接通或断开各个开关76。更具体地说,当开关76中的任意一个接通时,向连接到电源线42a的内部电路32供电。另一方面,当开关76中的任意一个断开时,终止向连接到电源线42a的内部电路32的供电。
(5.7.第七示例性实施例)
图11是根据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G的示意性构造图。根据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G与根据第三和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C、10F(参见图7A、7B和10)的不同之处在于,开关(切换单元)78被设置在各自的控制器单元12内的电源线42a中。在这种情况下,电源连接器36a经由单一的电源线42a延伸到构成块60的四个控制器单元12中,并且开关78被分别设置分支线80中,分支线80用作从电源线42a分支的电源线,并连接到各个内部电路32。
同样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来自控制单元40a的控制,或者通过用户对操作开关58(见图5B)进行的操作而接通或断开各个开关78。更具体地,当接通任意一个开关78时,向连接到分支线80的内部电路32供电。另一方面,当断开任意一个开关78时,终止向连接到分支线80的内部电路32的供电。
(6.其他变型)
在上面的描述中,电源连接器36、36a至36c和输入/输出连接器38、38a至38c被描述为单独的连接器。根据本实施例,还可以将电源的供应以及信号的输入和输出组合到一个连接器中,例如在D-sub连接器中。
此外,关于上级单元34,也可以适当地利用能够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单元,能够进行串行通信的串行单元,或者能够与外部设备44等进行并行通信的并行单元。
此外,在上述致动器控制设备10、10A至10G中的任何一个中,使用控制单元40、40a至40c,其包括(1)连接确认单元22和确定单元24,(2)连接确认单元22,确定单元24,和功耗确认单元28,或(3)连接确认单元22和确定单元24,或者连接确认单元22、确定单元24和功耗确认单元28,确定控制器单元12和致动器16的当前连接状态是否是能够允许向多个控制器单元12供电的连接状态(是否在允许值内)。本实施例不限于上述构造,并且可以如在图12至17所示的变型(第一至第六变型)中那样构造。
根据图12至图17所示的第一至第六变型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H至10M与根据第二至第七示例性实施例(参见图6A至图11)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B至10G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中不包括控制单元40、40a至40c。在致动器控制设备10H至10M中,由于不包括控制单元40、40a至40c的事实,因此不执行上述确定过程。然而,由于相对于每个块60至64中的控制器单元12进行供电,因此可以避免对控制器单元12和致动器16的供电不足。此外,在根据图13,图14,图16和图17所示的第二,第三,第五和第六变型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I,10J,10L,10M中,以与根据图7A和7B所示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C相同的方式,在每个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a至30c中提供了与构成块60至64的控制器单元12相同数量的输入/输出连接器38a至38c。因此,各个输入/输出连接器38a至38c中的每个经由信号线46a至46c连接至其相应的控制器单元12的内部电路32。然而,在图13、14、16和17中,为了简化图示,应当注意,对于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a至30c中的每个,仅示出了输入/输出连接器38a至38c中的一个。
(7.本实施例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10A至10G均包括连接确认单元22和确定单元24,连接确认单元22确认多个控制器单元12的连接状态,确定单元24基于连接确认单元22的确认结果来确定连接状态是否处于允许向多个控制器单元12供电的允许连接状态。
因此,通过用户基于确定单元24的确定结果连续地布置和连接必要数量的多个控制器单元12,可以控制连接到多个控制器单元12的多个致动器16。因此,能够以总功耗不超过最大允许值的方式添加多个控制器单元12,同时防止多个控制器单元12以浪费的方式被连接,并可以向多个控制器单元12供电。
此外,连接确认单元22确认多个控制器单元12的数量以及连接到多个控制器单元12的多个致动器16的数量,并且将每个确认的数量(连接设备的数量)作为连接信息输出给确定单元24的。此外,确定单元24确定由输入连接信息指示的连接设备的数量是否小于或等于最大允许数量。因此,即使在用户增加或减少连接设备的数量的情况下,确定单元24也可以高精度地确定当前连接状态是否处于允许向多个控制器单元12供电的允许连接状态。
此外,连接确认单元22获得期望的总功耗,并且将获得的期望的总功耗作为连接信息输出到确定单元24。另外,确定单元24确定由所输入的连接信息指示的期望的总功耗是否小于或等于最大允许功率。根据该特征,能够容易地预测连接状态是否由于增加或减少连接设备的数量而处于多个控制器单元12和多个致动器16的总功耗不足的不足连接状态。
可替代地,致动器控制设备10、10A至10G中的每一个包括功耗确认单元28和确定单元24,该功耗确认单元28确认实际总功耗,并将实际总功耗的确认结果输出至确定单元24,确定单元24确定输入确认结果指示的实际总功耗是否小于或等于最大允许功率。根据该特征,可以准确且可靠地确定连接状态是否由于增加或减少连接设备的数量而处于多个控制器单元12和多个致动器16的总功耗不足的不足连接状态。
此外,在控制单元40至少包括连接确认单元22和确定单元24,并且控制多个控制器单元12的情况下,多个控制器单元12在一个方向(连接方向)上连续地布置并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如在第一至第七示例性实施例中那样,电源单元66、66a、66b,输入/输出单元71以及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30a至30c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到在连接方向上连续布置和连接的多个控制器单元12。因此,可以容易地从电源单元66、66a、66b或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30a至30c,对沿连接方向连续设置连续地布置和连接的多个控制器单元12进行供电。
在这种情况下,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或输入/输出单元71连接到多个控制器单元12中沿连接方向的上游侧的控制器单元12,并且连接的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或连接的输入/输出单元71用作上级单元34,该上级单元34被构造为向多个控制器单元12输入信号或从多个控制器单元12输出信号。根据该特征,上级单元34可以通过集中管理,执行关于多个控制器单元12的信号的输入和输出,以及由确定单元24实施的确定过程。此外,由于可以通过构成控制单元40的连接确认单元22来确认与多个控制器单元12的连接状态,所以还可以指定与上级单元34连接的单独的控制器单元12。
此外,与第二至第七示例性实施例中一样,电源单元66、66a、66b或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a至30c插入在多个控制器单元12中的任意数量的单元之间。块60至64之一由任意数量的控制器单元12构成。在这种情况下,插入的电源单元66、66a、66b或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a至30c向连接在连接方向上的下游侧的块60到64供电。在这种情况下,在上级单元34是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的情况下,向连接在下游侧的块60至64供电。另一方面,在上级单元34是输入/输出单元71的情况下,电源单元66或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a插入在输入/输出单元71和连接到下游侧的块60之间。从插入的电源单元66或插入的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a向连接在下游侧的块60供电。
因此,通过向块60至64中的每一个块供电,可以减少由于多个控制器单元12和多个致动器16的连接设备的数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导致的对多个控制器单元12和多个致动器16中的每一个供电不足的影响。此外,由于可以对块60至64中的每一个块进行维护或初始调整等,所以有助于这样的维护或初始调整等的确认操作。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插入的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a至30c能够对连接在下游侧的块60至64输入和输出信号,因此可以将信号提供给每个块60至64中的控制器单元12,而无需通过上级单元34的集中管理来提供这样的信号。因此,可以容易地控制构成块60至64中的每个单独的控制器单元12、以及被连接到控制器单元12的致动器16。因此,可以更容易地进行这种维护或初始调整的确认操作。
此外,如第五至第七示例性实施例中那样,电源单元66、66a、66b或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30a至30c配备有开关72至78,该开关72至78接通和断开对于连接在下游侧的块60至64的供电。根据该特征,可以仅对需要确认操作(例如维护或初始调整)的块60至64断开供电。因此,关于其他块60至64,通过接通向其的供电,连续地执行控制器单元12对致动器16的控制。通过以这种方式仅在必要的位置断开供电,可以更有效且容易地进行诸如维护或初始调整之类的确认操作。此外,也可以仅在电源单元66、66a、66b或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30a至30c之一接通和断开供电。
此外,与第一至第六变型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H至10M中一样,即使构成为不包括连接确认单元22,确定单元24,功耗确认单元28和控制单元40、40a至40c,但是通过向块60至64中的每个块的控制器单元12供电,在块60至64中的每个块中,必要数量的多个控制器单元12被连续地布置和连接,使得可以控制连接到多个控制器单元12的多个致动器16。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以总功耗不超过最大允许值的方式添加多个控制器单元12,同时防止多个控制器单元12以浪费的方式被连接,并可以向多个控制器单元12供电。
更具体地,对于在连接方向上连续布置和连接的多个控制器单元12,从电源单元66、66a、66b或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30至30c向每个块60至64进行供电。因此,可以减少由于多个控制器单元12和多个致动器16的相应数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导致的对多个控制器单元12和多个致动器16中的每一个的供电不足的影响。此外,可以对每个块60至64执行维护或初始调整等,并且有助于这样的维护或初始调整等的确认操作。
此外,在根据第一至第六变型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H至10M中,由于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或输入/输出单元71被设置为上级单元34,因此可以容易地获得诸如通过集中管理对多个控制器单元12进行信号的输入和输出的上述效果。
此外,在根据第四至第六变型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K至10M中,开关72至78也被设置在电源单元66、66a、66b或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30a至30c中,因此,容易获得通过提供开关72至78而获得的上述效果。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不用说,基于本说明书的描述内容,可以在其中采用各种附加的或替代的构造。

Claims (11)

1.一种致动器控制设备(10、10A至10G),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控制设备(10、10A至10G)具有连接到致动器(16)的多个控制器单元(12),所述控制器单元被构造为控制与其连接的所述致动器(16),其中,所述致动器控制设备(10、10A至10G)经由所述多个控制器单元(12)向多个致动器(16)供电,所述致动器控制设备还包括:
连接确认单元(22),所述连接确认单元(22)被构造为确认所述多个控制器单元(12)的连接状态;以及
确定单元(24),所述确定单元(24)被构造为基于所述连接确认单元(22)的确认结果,确定所述连接状态是否是允许向所述多个控制器单元(12)供电的允许连接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10A至10G),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确认单元(22)确认所述多个控制器单元(12)的数量以及与所述多个控制器单元(12)连接的所述多个致动器(16)的数量,并将每个确认的数量作为连接信息输出到所述确定单元(24);并且
所述确定单元(24)确定由输入的所述连接信息所指示的每个数量是否小于或等于最大允许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10A至10G),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确认单元(22)获得期望的总功耗,并将获得的所述期望的总功耗作为所述连接信息输出到所述确定单元(24),所述期望的总功耗是与相应数量相对应的所述多个控制器单元(12)和所述多个致动器(16)的期望的功耗的总和;并且
所述确定单元(24)确定由输入的所述连接信息指示的所述期望的总功耗是否小于或等于最大允许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10A至10G),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功耗确认单元(28),所述功耗确认单元(28)被构造为确认实际总功耗,并将所述实际总功耗的确认结果输出到所述确定单元(24),所述实际总功耗是所述多个控制器单元(12)和连接到所述多个控制器单元(12)的所述多个致动器(16)的实际功耗的总和;
其中,所述确定单元(24)确定输入的所述确认结果所指示的所述实际总功耗是否小于或等于最大允许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A至10G),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单元(40),所述控制单元(40)至少包括所述连接确认单元(22)和所述确定单元(24),所述控制单元被构造为控制所述多个控制器单元(12);
其中,所述多个控制器单元(12)在一个方向上连续地布置和连接;以及
电源单元(66、66a、66b)、输入/输出单元(71)以及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30a至30c)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到在所述一个方向上连续地布置并连接的所述多个控制器单元(12),所述电源单元(66、66a、66b)被构造为经由所述多个控制器单元(12)向所述多个致动器(16)供电,所述输入/输出单元(71)被配备有所述控制单元(40),并被构造为进行与外部和所述多个控制器单元(12)之间的信号的输入和输出,所述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30a至30c)被构造为兼作所述电源单元(66、66a、66b)和所述输入/输出单元(7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A至10G),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或所述输入/输出单元(71)连接到所述多个控制器单元(12)中的连接方向上的上游侧控制器单元(12);并且
连接的所述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或连接的所述输入/输出单元(71)是上级单元(34),所述上级单元(34)被构造为向所述多个控制器单元(12)输入信号以及从所述多个控制器单元(12)输出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B至10G),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单元(66、66a、66b)或所述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a至30c)插入在所述多个控制器单元(12)中的任意数量的控制器单元之间;
由任意数量的所述控制器单元(12)构成一个块(60至64);
插入的所述电源单元(66、66a、66b)或插入的所述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a至30c)向连接在所述连接方向上的下游侧的所述块(60至64)供电;并且
在所述上级单元(34)是所述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的情况下,向连接在所述下游侧的所述块(60至64)供电,而在所述上级单元(34)是所述输入/输出单元(71)的情况下,所述电源单元(66)或所述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a)插入在所述输入/输出单元(71)和连接在所述下游侧的所述块(60)之间,并且从插入的所述电源单元(66)或插入的所述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a)向连接在所述下游侧的所述块(60)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C、10D、10F、10G),其特征在于,插入的所述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a至30c)被构造为向连接在所述下游侧的所述块(60至64)输入信号或从连接在所述下游侧的所述块(60至64)输出信号。
9.一种致动器控制设备(10H至10M),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控制设备(10H至10M)具有连接到致动器(16)的多个控制器单元(12),所述控制器单元被构造为控制与其连接的所述致动器(16),其中,所述致动器控制设备(10H至10M)经由所述多个控制器单元(12)向多个致动器(16)供电,其中:
所述多个控制器单元(12)在一个方向上连续地布置并连接;
电源单元(66、66a、66b)或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30a至30c)插入在所述多个控制器单元(12)中的任意数量的控制器单元之间;
由任意数量的所述控制器单元(12)构成一个块(60至64);
在插入所述电源单元(66、66a、66b)的情况下,所述电源单元(66、66a、66b)向连接在连接方向上的下游侧的所述块(60至64)供电;并且
在插入所述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30a至30c)的情况下,所述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30a至30c)进行外部和连接在所述连接方向上的下游侧的所述块(60至64)之间的信号的输入和输出,同时还向所述块(60至64)供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H至10M),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或输入/输出单元(71)作为上级单元(34)连接到所述多个控制器单元(12)中的所述连接方向上的上游侧的控制器单元(12),所述上级单元(34)被构造为进行外部和所述多个控制器单元(12)之间的信号的输入和输出;
在所述上级单元(34)是所述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的情况下,向连接在所述下游侧的所述块(60至64)供电;并且
在所述上级单元(34)是所述输入/输出单元(71)的情况下,所述电源单元(66)或所述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a)插入在所述输入/输出单元(71)和连接在所述下游侧的所述块(60)之间,并且从插入的所述电源单元(66)或插入的所述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a)向连接在所述下游侧的所述块(60)供电。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控制设备(10E至10G、10K至10M),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单元(66、66a、66b)或所述输入/输出和电源单元(30、30a至30c)包括切换单元(72至78),所述切换单元(72至78)被构造为接通和断开对于连接在所述下游侧的所述块(60至64)的供电。
CN201880092130.9A 2018-04-10 2018-08-24 致动器控制设备 Active CN1119549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75182 2018-04-10
JP2018075182 2018-04-10
PCT/JP2018/031433 WO2019198257A1 (en) 2018-04-10 2018-08-24 Actuator control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54970A true CN111954970A (zh) 2020-11-17
CN111954970B CN111954970B (zh) 2024-01-26

Family

ID=63524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2130.9A Active CN111954970B (zh) 2018-04-10 2018-08-24 致动器控制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11444564B2 (zh)
EP (2) EP3883100A1 (zh)
JP (1) JP7339614B2 (zh)
KR (1) KR102495137B1 (zh)
CN (1) CN111954970B (zh)
TW (1) TWI810204B (zh)
WO (1) WO201919825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04540A (zh) * 2020-01-31 2022-09-02 索尤若驱动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运行驱动系统的设备和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4873A (zh) * 1997-12-17 1999-08-04 佳能株式会社 电力控制系统和电力控制方法
JP2000035806A (ja) * 1998-07-21 2000-02-02 Mitsubishi Electric Engineering Co Ltd 同期コントローラ
CN1681679A (zh) * 2002-09-17 2005-10-1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综合驱动控制系统和综合驱动控制方法
JP2007189878A (ja) * 2006-01-16 2007-07-26 Canon Inc 消費電力制御方法とそれを実現する電力供給システム、接続装置及び機器の電力制御手段
US20130181671A1 (en) * 2011-12-30 2013-07-18 Club Car Llc Charging system for fleet golf
JP2014115813A (ja) * 2012-12-10 2014-06-26 Fuji Electric Co Ltd 診断装置、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システム、診断方法。
CN107135630A (zh) * 2016-02-29 2017-09-05 Smc株式会社 控制器组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14901A (ja) * 1987-10-28 1989-05-08 Toyoda Mach Works Ltd シーケンス制御装置における電源断検出装置
JPH03249408A (ja) * 1990-11-30 1991-11-07 Smc Corp 分散制御装置
US6163123A (en) * 1997-10-20 2000-12-19 Smc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ctric actuator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JP2005148874A (ja) * 2003-11-12 2005-06-09 Keyence Corp 連結型計測装置、計測ユニット及びマスターユニット
JP4290710B2 (ja) * 2006-05-19 2009-07-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ユニット形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
EP2026156B1 (de) 2007-08-16 2009-09-30 Festo AG & Co. KG Modularanordnung mit in einer Reihenrichtung aneinandergereihten Modulen, die wenigstens teilweise als Ventilmodule ausgebildet sind
MX2011001003A (es) * 2008-07-31 2011-03-25 Siemens Industry Inc Servomotor con suministro de potencia a traves de linea de comunicacion y metodo para utilizar el mismo en la construccion del sistema de automatizacion.
JP5778519B2 (ja) * 2011-08-11 2015-09-16 アズビル株式会社 エネルギー総和抑制制御装置、電力総和抑制制御装置および方法
JP5717073B2 (ja) 2012-05-09 2015-05-13 Smc株式会社 電磁弁システム
JP5641447B2 (ja) 2012-08-20 2014-12-17 Smc株式会社 電磁弁制御装置
DE112014002072B4 (de) * 2014-04-02 2023-07-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Motorsteuerungsvorrichtung und Motorsteuerungssystem
CN104918361B (zh) * 2015-05-08 2017-11-21 中山易能智达电子有限公司 无线灯光控制系统中控制器与执行器之间的扫描识别方法
CN107924663B (zh) * 2015-08-27 2020-07-31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电源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4873A (zh) * 1997-12-17 1999-08-04 佳能株式会社 电力控制系统和电力控制方法
JP2000035806A (ja) * 1998-07-21 2000-02-02 Mitsubishi Electric Engineering Co Ltd 同期コントローラ
CN1681679A (zh) * 2002-09-17 2005-10-1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综合驱动控制系统和综合驱动控制方法
JP2007189878A (ja) * 2006-01-16 2007-07-26 Canon Inc 消費電力制御方法とそれを実現する電力供給システム、接続装置及び機器の電力制御手段
US20130181671A1 (en) * 2011-12-30 2013-07-18 Club Car Llc Charging system for fleet golf
JP2014115813A (ja) * 2012-12-10 2014-06-26 Fuji Electric Co Ltd 診断装置、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システム、診断方法。
CN107135630A (zh) * 2016-02-29 2017-09-05 Smc株式会社 控制器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517679A (ja) 2021-07-26
US20210036648A1 (en) 2021-02-04
US20220271700A1 (en) 2022-08-25
KR102495137B1 (ko) 2023-02-06
TWI810204B (zh) 2023-08-01
US11444564B2 (en) 2022-09-13
EP3883100A1 (en) 2021-09-22
TW201944694A (zh) 2019-11-16
EP3776817A1 (en) 2021-02-17
KR20200142052A (ko) 2020-12-21
US11569774B2 (en) 2023-01-31
WO2019198257A1 (en) 2019-10-17
JP7339614B2 (ja) 2023-09-06
CN111954970B (zh) 2024-01-26
EP3776817B1 (en) 2023-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08403B2 (en) Power supply system with AC redundant power sources and DC redundant power supplies
JP2007312573A (ja) ビルディングブロック型のセーフティ・コントローラにおけるioユニット
KR20080041140A (ko) 반도체 전원 제어 장치를 사용하는 배전 시스템
RU2007116767A (ru) Система питания и управления электрооборудованием двигателя летательного аппарата и его оснащение
CN112055796A (zh) 电磁阀系统
CN111954970B (zh) 致动器控制设备
KR101630140B1 (ko) 전력 공급 제어장치, 및 프로그래머블 로직 컨트롤러
JP2006230029A (ja) 無停電電源装置
US7093050B2 (en) Control arrangement
JP2008180432A (ja) 集中制御システム
JP6725872B2 (ja) サーバ装置、電力供給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外部電源供給装置、サーバシステム
US20180292801A1 (en) Electrical power supply system for a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JP5543736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KR101647610B1 (ko) 복수 개의 전원공급부를 통해 교차구동이 가능한 엘이디 조명장치
JP2009081914A (ja) 電源システム、内部回路駆動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US10483748B2 (en) Junction box and network for distributing energy
JP3906864B2 (ja) 無停電電源システム
JP6141156B2 (ja) 非常用照明器具制御装置
JP2007074466A (ja) 遠隔監視制御装置
CN117792151A (zh) 电机管理装置及包括电机管理装置的电机启动和保护系统
JP2007196737A (ja) 車両用通信システム
JP2005250579A (ja) 誤出力防止方法および誤出力防止システム
KR200468944Y1 (ko) 일체형 전원공급보드
JP2010206837A (ja) オープン化されたフィールドバスを介してバスネットワーク接続された機器を制御する方法およびスイッチング機器
JP2012180219A (ja) エレベータの信号伝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