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30276A - 页面交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页面交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30276A
CN111930276A CN202010437123.7A CN202010437123A CN111930276A CN 111930276 A CN111930276 A CN 111930276A CN 202010437123 A CN202010437123 A CN 202010437123A CN 111930276 A CN111930276 A CN 1119302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user terminal
terminal
course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3712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30276B (zh
Inventor
黄禹
谈少华
贺睿
张飞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am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am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am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am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3712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302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302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02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302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302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4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multimedia data, e.g. slideshows comprising image and additional audio data
    • G06F16/44Browsing; Visualisation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3Querying, e.g. by the use of web search engin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页面交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服务操作请求,所述服务操作请求为所述用户终端上的目标服务被触发时生成,响应于所述服务操作请求,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目标服务终端,建立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目标服务终端之间的会话连接。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高页面交互的互动性。

Description

页面交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页面交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线教育模式也越来越成熟,由于在线教育具有上课时间和地点灵活的优点,采用在线教育的方式进行学习的用户也越来越多。在线教育软件页面或网页上,可以向用户提供一些业务服务,例如提供专项课服务、试听课程服务、课程答疑服务、课程购买服务等。
在用户通过在线教育软件页面或网页进行学习过程中,会存在用户基于所持的用户终端与服务平台的后台人员所持的服务终端进行互动的场景,如用户在课程页面浏览过程中需要联系到课程顾问、销售人员等后台人员,又如用户在课程页面学习过程中需要联系到老师进行问题答疑,等等。
目前,用户终端与服务终端的互动需要通过电话、短信或第三方即时通讯软件(如QQ、微信)进行互动,如采用第三方即时通讯软件需要退出在线教育软件页面或网页,然后打开对应的第三方即时通讯软件添加相应后台人员的即时通讯账号,然后才能与后台人员所持的服务终端进行互动,采用这种方式,交互过程繁琐,导致页面(在线教育软件页面或网页)交互的互动性不佳。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页面交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可以提高页面交互的互动性。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页面交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服务操作请求,所述服务操作请求为所述用户终端上的目标服务被触发时生成;
响应于所述服务操作请求,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目标服务终端;
建立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目标服务终端之间的会话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页面交互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服务操作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服务操作请求,所述服务操作请求为所述用户终端上的目标服务被触发时生成;
目标服务终端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服务操作请求,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目标服务终端;
会话连接建立模块,用于建立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目标服务终端之间的会话连接。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的方法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的方法步骤。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在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服务平台通过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服务操作请求,所述服务操作请求为所述用户终端上的目标服务被触发时生成,响应于所述服务操作请求,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目标服务终端,就可以建立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目标服务终端之间的会话连接。简化了用户终端与目标服务终端之间的建立交互的过程,可以直接基于用户终端上由用户触发目标服务时生成的服务操作请求,服务平台就可以建立用户终端与确定的目标服务终端之间的会话连接,在用户通过用户终端访问服务平台提供的页面过程中,提高了页面交互的互动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页面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页面交互方法涉及的一种试听课程的界面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页面交互方法涉及的一种教学课程的界面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页面交互方法涉及的一种会话连接建立之后的界面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页面交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页面交互方法涉及的一种试听课程的界面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页面交互方法涉及的一种课程内容数据的界面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页面交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服务终端确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话连接建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线程绑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页面交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特提出了一种页面交互方法,该方法可依赖于计算机程序实现,可运行于基于冯诺依曼体系的页面交互装置上。该计算机程序可集成在应用中,也可作为独立的工具类应用运行。以下将以页面交互装置为服务平台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所述页面交互方法进行详细释义。
所述服务平台可以是单独的服务器设备,例如:机架式、刀片、塔式、或者机柜式的服务器设备,也可以采用工作站、大型计算机、等具备较强计算能力硬件设备,也可以采用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所述服务集群中的各服务器可以是以对称方式组成的,其中每台服务在业务链路中功能等价、地位等价,各服务器均可单独对外或对内提供服务,所述单独提供服务可以理解为无需另外的服务器的辅助。
具体的,该页面交互方法包括:
步骤S101: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服务操作请求,所述服务操作请求为所述用户终端上的目标服务被触发时生成。
所述请求是请求服务平台工作的指示和要求,可以理解为请求服务平台执行某种运算或功能实现的某种控制的代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服务操作请求可以理解为,用户终端上的目标服务被触发之后生成目标服务对应的服务操作请求,服务平台可以接收到用户终端生成并发送的服务操作请求,该服务操作请求通常用于请求服务平台执行目标服务对应的运算或功能实现的服务控制代码,以向服务平台提供所需的目标服务。
所述目标服务与服务平台相关联,服务平台可以向用户终端上的用户提供特定的服务(如在线教育服务),目标服务为用户终端上自动触发或由用户所触发的一种特定的服务,具体服务类型可根据实际应用环境中服务平台的开发者开发并确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具体的,用户终端可以向用户提供服务平台的相关业务服务(在线教育场景涉及的订课服务、续课服务、答疑服务等等),用户可以在用户终端上针对服务平台提供的多种业务服务中选择所需的目标服务,如用户通过手指触控的方式选中目标服务对应的控件(图标、按钮等等),以达到在用户终端上选择目标业务的目的,此时用户终端可以检测目标服务被用户所触发,随之生成目标服务对应的服务操作请求,用户终端将所述服务操作请求通过与服务平台之间的通信连接发送至服务平台;此时服务平台既可以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服务操作请求。
例如,在一个在线教育试听课程的实施场景中,所述用户终端可以是电脑、手机、平板等智能设备,为了描述的方便,以用户终端为平板举例,所平板可以搭载有服务平台提供的在线教育的应用程序,所述在线教育的应用程序具备向用户提供试听课程进行播放的功能,用户打开平板的应用程序显示界面,如图2所示,用户在图2中试听某一节在线教育提供的试听课程,若用户对整个试听过程中觉得对该节课程感兴趣,想进一步的了解该节课程的详细介绍以及课程服务时,可以通过手指触控图2显示界面中的“感兴趣”按钮,进一步的,用户终端可以具有触摸屏,所述触摸屏可以是能够实现单一触摸功能的触摸屏,例如:电容触摸屏、电磁触摸屏,也可以是能够同时实现电容感应、电磁感应和红外感应的触摸屏。当用户通过手指触摸用户终端上的触摸屏时,触摸位置的电容参数发生变化,触摸框根据电容的变化,确定手指在用户终端触摸屏的触摸位置;或者,手指在接触触摸框时,阻挡了红外的接收端接收红外信号,触摸框根据被阻挡的红外信号确定手指的触摸位置,通过识别所述触摸位置对应的逻辑控制指令对应的代码,用户终端可以检测到用户针对“感兴趣”按钮输入的触控操作,此时用户终端-平板上的目标服务(即“感兴趣”对应的服务)被用户所触发,从而生成目标服务(即“感兴趣”对应的服务)对应的服务操作请求,服务平台可以接收到用户终端生成并发送的服务操作请求,该服务操作请求通常用于请求服务平台执行目标服务对应的运算或功能实现的服务控制代码,服务平台可以对服务操作请求进行响应,向用户终端上的用户提供所需的目标服务,如为用户终端分配一个服务终端,并建立用户终端与服务终端之间的会话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会话连接建立之后,用户终端上的用户可以基于该会话连接向服务终端咨询“该试听课程”对应的详细介绍以及课程服务,等等。
又例如,在一个在线教育在线课程播放或在线教育历史课程回放的实施场景中,所述用户终端可以搭载有服务平台提供的在线教育的应用程序,所述在线教育的应用程序具备向用户提供在线课程和历史课程进行播放的功能,用户打开平板的应用程序显示界面,如图3所示,用户在图3中针对某一节在线教育对应的服务平台所提供的教学课程进行观看,若用户对整个试听观看中觉得对某个知识点有疑问,想进一步的了解该知识点的详细讲解以及课程讲解服务时,可以通过手指触控图3显示界面中的“呼叫老师”按钮,进一步的,用户终端可以具有触摸屏,当用户通过手指触摸用户终端上的触摸屏时,触摸位置的电容参数发生变化,用户终端根据电容的变化,确定手指在用户终端触摸屏的触摸位置;或者,手指在接触触摸框时,阻挡了红外的接收端接收红外信号,用户终端根据被阻挡的红外信号确定手指的触摸位置,通过识别所述触摸位置对应的逻辑控制指令对应的代码,用户终端可以检测到用户针对“呼叫老师”按钮输入的触控操作,此时用户终端-平板上的目标服务(即“呼叫老师”对应的服务)被用户所触发,从而生成目标服务(即“呼叫老师”对应的服务)对应的服务操作请求,服务平台可以接收到用户终端生成并发送的服务操作请求,该服务操作请求通常用于请求服务平台执行目标服务对应的运算或功能实现的服务控制代码,服务平台可以对服务操作请求进行响应,向用户终端上的用户提供所需的目标服务,如为用户终端分配一个用于讲解知识点的服务终端,并建立用户终端与服务终端之间的会话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会话连接建立之后,用户终端上的用户可以基于该会话连接向服务终端咨询“该知识点”对应的详细讲解以及课程讲解服务,等等。
步骤S102:响应于所述服务操作请求,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目标服务终端。
具体的,服务平台通过与用户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建立之后,可以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服务操作请求,服务平台可以对服务操作请求进行响应,基于分配规则,确定用户终端对应的目标服务终端。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服务平台通常与多个服务终端向关联,各服务终端负责的业务服务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根据具体实施场景确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定,以在线教育为例,业务服务至少包括:提供授课服务的业务服务、提供课程销售的业务服务、提供课程答疑的业务服务、提供课程售后的业务服务,等等。
一种分配规则可以是:服务平台可以在多个服务终端中,随机分配一个服务终端,即目标服务终端,其中,随机分配过程可以是采用随机数算法自动生成一个标识码,将标识码对应的服务终端分配给用户终端;进一步的,所述随机数算法可以是采用软件算法生成随机数,以时间作为数据源,采用数学运算等方式产生标识码。
一种分配规则可以是:服务平台获取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标识,基于用户标识,确定与所述用户标识相关联的目标服务终端。可以理解的是,用户终端上的用户在首次使用服务平台对应的业务服务时,可以注册一个唯一识别用户身份的用户标识,如用户账号,在注册完成之后,服务平台可以为该用户终端分配一个专属服务终端,即目标服务终端,同时在服务平台侧建立用户终端与该目标服务终端之间的绑定关系;服务平台在接收到用户终端的服务操作请求之后,可以基于用户终端的服务标识,快速从多个服务终端查找到与服务标识对应的目标服务终端。
一种分配规则可以是:服务平台获取服务终端集合中各服务终端的服务状态,基于所述各服务终端的服务状态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目标服务终端;所述服务状态用于反馈服务终端当前服务的状况,一种划分服务状态的方式可以是以服务量百分比的形式,即当前服务量与服务终端设定的最大服务量的比值,则,服务平台获取服务终端集合中各服务终端的服务状态,即获取服务量百分比,各服务终端对应的服务量百分比中,确定最小服务量百分比指示的目标服务终端。
一种分配规则可以是:服务平台获取目标服务的服务类型,在服务终端集合中确定与该服务类型相匹配的目标服务终端。所述服务类型根据服务平台所提供的业务服务的种类进行划分,以在线教育为例,服务类型至少包括:授课服务类型,相应的在服务终端集合对应有专属授课服务类型的服务终端;课程销售服务类型,相应的在服务终端集合对应有课程销售服务类型的服务终端;课程答疑服务类型,相应的在服务终端集合对应有课程答疑服务类型的服务终端;课程售后服务类型,相应的在服务终端集合对应有课程售后服务类型的服务终端;等等,需要说明的是,服务类型的数目以及划分具体可根据实际应用环境确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定,进一步的,服务平台在接收到用户终端的服务操作请求之后,服务操作请求通常即对应有所请求的服务类型,服务平台只需对服务操作请求进行解析即可获取到目标服务的服务类型,然后在服务终端集合中确定与该服务类型相匹配的目标服务终端,如,目标服务的服务类型为授课服务类型,则服务平台可以在服务终端集合中确定授课服务类型的目标服务终端。
步骤S103:建立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目标服务终端之间的会话连接。
具体的,服务平台响应于所述服务操作请求,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目标服务终端之后,采用预设的会话连接建立方式,建立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目标服务终端之间的会话连接,通常该会话连接为用户终端与所述目标服务终端之间的即时通讯服务对应的会话连接。
一种会话连接建立的方式可以是服务平台调用用户终端上的第三方开发的即时通讯软件以建立用户终端与服务终端之间的会话连接,如服务平台指示用户终端调用即时通讯软件上用于建立会话连接的软件接口,通过调用该软件接口来触发开启即时通讯软件,并基于用户终端与服务终端之间的终端信息(如身份账号、ip地址、用户名等等)来建立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目标服务终端之间的会话连接。
例如,以某即时通讯软件举例,服务平台指示用户终端调用该软件接口来触发开启即时通讯软件,并调转至某即时通讯软件的即时通讯录页面,然后找到目标服务终端对应的即时联系账号,然后触发即时通讯软件与该即时联系账号的会话连接,会话连接建立之后,用户终端可以基于会话连接建立后的会话窗口与服务终端就进行即时通信,以上述用户终端检测到用户针对“呼叫老师”按钮输入的触控操作,生成目标服务(即“呼叫老师”对应的服务)对应的服务操作请求并发送至服务平台为例,服务平台响应服务操作请求,建立用户终端与服务终端之间的会话连接之后,如图4所示,图4是一种会话连接建立之后的界面示意图,用户终端的用户可以向服务终端咨询问题,服务终端也可以对用户终端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如图4所示,图4中用户终端的用户-学生向服务终端的用户-老师针对本节课程不懂的知识点进行请教,如“orange什么意思?”,等等。
进一步的,当即时通讯录页面未找到目标服务终端对应的即时联系账号,此时通常该即时通讯软件未添加目标服务终端对应的即时联系账号,服务平台指示用户终端通过该即时通讯软件向目标服务终端对应的即时联系账号发送验证添加请求,待目标服务终端响应验证添加请求并验证成功之后,服务平台触发即时通讯软件与该即时联系账号的会话连接,会话连接建立之后,用户终端可以基于会话连接建立后的会话窗口与服务终端就进行即时通信。
一种会话连接建立的方式可以是服务平台调用用户终端上的即时通讯工具(如即时通讯插件、即时通讯服务)以建立用户终端与服务终端之间的会话连接,与上述方式不同的是,该即时通讯工具为服务平台开发并向用户终端与服务终端提供的会话连接功能,通常可集成在服务平台提供的业务服务中,如集成在服务平台提供的服务应用中,使用时,服务平台可直接调用服务应用的即时通讯工具即可建立用户终端与服务终端之间的会话连接;其中建立过程可以是基于用户终端与服务终端之间的终端信息(如身份账号、ip地址、用户名、设备标识等等)。
进一步的,用户终端与目标服务终端之间的会话连接通常为服务平台采用预设通信架构建立两端之间的通信连接服务,所述通信架构是指进行数据通信的一种通信结构,通信架构定义了数据网络通信系统的各个方面,包含通信的接口类型、使用的网络协议、实现的数据框架、通信布线的类型等。常用的通信架构可以是TCP/IP架构,Netty架构、C/S架构、SOA架构等。如,一种所述通信架构可以是为采用基于java开源的Netty框架,并配合WebSocket技术从而实现通信网络中服务器与用户终端以及服务终端建立一种长连接(或短连接)的会话连接,并基于会话连接实现两端之间的通信数据的交互。以下将对基于长连接的通信链路以及基于短连接的会话连接进行详细释义,如下:
其中,所述所建立的会话连接可以为http长连接的通信链路或http短连接的通信链路。
长连接,指在一个连接上可以连续发送多个数据包,在连接保持期间,如果没有数据包发送,需要双方发链路检测包。
长连接的操作步骤是:建立连接——数据传输...(保持连接)...数据传输——关闭连接。
短连接是指通讯双方有数据交互时,就建立一个连接,数据发送完成后,则断开此连接,即每次连接只完成一项业务的发送。
短连接的操作步骤是:建立连接——数据传输——关闭连接...建立连接——数据传输——关闭连接。
长连接多用于操作频繁,点对点的通讯。每个TCP连接都需要三步握手,这需要时间,如果每个操作都是短连接,再操作的话那么处理速度会降低很多,所以每个操作完后都不断开,下次处理时直接发送数据包就OK了,不用建立TCP连接。例如:数据库的连接用长连接,如果用短连接频繁的通信会造成socket错误,而且频繁的socket创建也是对资源的浪费。
而像WEB网站的http服务一般都用短链接,因为长连接对于服务端来说会耗费一定的资源,而像WEB网站这么频繁的成千上万甚至上亿客户端的连接用短连接会更省一些资源,如果用长连接,而且同时有成千上万的用户,如果每个用户都占用一个连接的话,那可想而知吧。所以并发量大,但每个用户无需频繁操作情况下需用短链接好。
长连接可以省去较多的TCP建立和关闭的操作,减少浪费,节约时间。在实际应用中,当第一通信链路传输的通信数据为对通信传输质量要求高的实时在线教学视频数据时,可以采用基于长连接的通信链路,如服务器与第一终端之间采用基于长连接的第一通信链路
此时,长连接对于服务器来说管理较为简单,存在的连接都是有用的连接,不需要额外的控制手段。但如果客户请求频繁,将在TCP的建立和关闭操作上浪费时间和带宽。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可以根据实际通信数据传输的环境,合适的方式来建立服务终端与用户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平台通过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服务操作请求,所述服务操作请求为所述用户终端上的目标服务被触发时生成,响应于所述服务操作请求,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目标服务终端,就可以建立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目标服务终端之间的会话连接。简化了用户终端与目标服务终端之间的建立交互的过程,可以直接基于用户终端上由用户触发目标服务时生成的服务操作请求,服务平台就可以建立用户终端与确定的目标服务终端之间的会话连接,在用户通过用户终端访问服务平台提供的页面过程中,提高了页面交互的互动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请参见图5,图5是本申请提出的一种页面交互方法的另一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具体的:
步骤S201:检测到用户终端处于上线状态时,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多媒体课程数据,所述多媒体课程数据用于在所述用户终端的多媒体课程界面上进行播放。
其中媒体数据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是人与人之间用来传递信息与获取信息的中介。而所述的多媒体数据,可以认为是多重媒体,也可以理解为直接作用于人感官的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的统称,即多种信息载体的表现形式和传递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多媒体课程数据可以理解为包含课程教学内容的多媒体信息,如课程教学涉及的文字、图画、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场景中,用户终端安装有具有多媒体课程播放功能的应用,服务平台可以作为该应用的后台服务器;当用户终端进入该应用任意的应用界面(如登录页面)或进入到该应用的特定应用界面时,用户终端可以向服务平台主动发送上线信息;相应地服务平台可以周期性或实时检测是否接收到用户终端的上线信息,当确定检测到用户终端的上线信息之后,服务平台即确定用户终端处于上线状态,然后服务平台可以向用户终端发送多媒体课程数据,如发送在线教学的视频课程数据,更进一步的,在用户终端处于上线状态之后,服务平台获取当前时间点需要向用户终端推送的多媒体课程数据,如用户终端预定了当前时间点的多媒体课程数据,服务平台此时即将向用户终端推送的多媒体课程数据。又如,用户终端因为网络中断或用户误操作之后再次处于上线状态,服务平台可以向用户终端发送上线状态之前待发送的全部或部分多媒体课程数据,所述误操作可以理解为:用户在用户终端上由于人为原因退出了多媒体课程界面,此时服务平台检测到用户终端处于下线状态(如未进入在线课程教室),等等。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场景中,用户终端安装有具有多媒体课程播放功能的应用,服务平台可以作为该应用的后台服务器;当用户终端进入该应用任意的应用界面或进入到该应用的特定应用界面之后,因为网络中断或用户误操作此时用户终端的用户处于下线状态,服务平台可以向用户终端发送心跳包,在接收到用户终端基于心跳包反馈的响应信息时,服务平台即确定用户终端处于上线状态,然后服务平台可以向用户终端发送多媒体课程数据。其中,心跳包是指在用户终端和服务平台间通知对方设备状态的探测数据,所述探测数据可以是自定义的结构体(代码、字符串、命令字等),发送心跳包可以确定当前用不终端是否上线,服务平台通常需要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发送心跳包,而接收心跳包的一方则基于心跳包反馈响应信息。心跳包通常为很小的探测数据包,通常是在逻辑层发送一个只包含包头的空包来实现。进一步的,用户终端因为网络中断或用户误操作之后再次处于上线状态,服务平台可以向用户终端发送上线状态之前待发送的全部或部分多媒体课程数据。
步骤S202:接收到用户终端在所述目标服务对应的服务控件被触发时所发送的服务操作请求,所述服务控件为所述用户终端的多媒体课程界面上设置的控件,所述服务操作请求为所述用户终端上的目标服务被触发时生成。
所述多媒体课程界面中通常可以包含与课程教学相关的显示文字、图片、动画、表格、图标等显示元素的界面,在实际应用中,终端上的显示页面通常可以为提供课程教学功能的应用程序对应的显示页面,所述应用程序包括但不限于第三方开发、终端操作系统本身自带的应用,以及包括一些由第三方开发、用户终端操作系统本身自带的应用、小程序、插件等。
所述控件可以理解为用于开发构建用户终端用户显示界面(即UI界面)的显示内容所对应的“数据和方法的封装”,通过控件可以实现一定的方法功能,如可以提供视窗、文本框、按钮、下拉式菜单等界面元素的功能,通常控件可分为四个类型:
命令控件(imperative control):用于启动特定的功能,常见的命令控件有按钮控件、图标控件、超链接控件等;
选择控件(selection control):用于选择选项或数据,常见的选择控件有复选框控件、列表框控件、列表控件、文本编辑控件等;
输入控件(entry control):用于输入数据,常见的输入控件有微调器控件、刻度盘控件、滑块控件等;
显示控件(display control):用于控制应用“如何”及“在哪里”展示特定的数据,常用的显示控件有显示文字的文字控件、显示图像的图像控件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服务控件可以理解用于实现对与课程教学相关的目标服务对应的控件,通常所述服务控件可以为命令控件,用于启动服务平台上与服务终端间会话连接的功能,在实际应用中,述服务控件通常以某一指定图像(如圆形、三角形)显示在终端的显示界面上,当用户在终端上针对述服务控件进行相应的触控操作时,即可触发服务控件对应的目标服务。
例如,在一个在线教育课程推荐的实施场景中,所述用户终端可以是电脑、手机、平板等智能设备,为了描述的方便,以用户终端为平板举例,所手机可以搭载有服务平台提供的在线教育的应用程序,所述在线教育的应用程序具备向用户提供推荐课程进行播放的功能,用户打开手机的应用程序显示界面,如图6所示,用户在图6中试听某一节在线教育提供的推荐课程,图6的显示界面上显示有本节推荐课程的一些课程介绍和课程图案,若用户通过对推荐课程的了解觉得对该节课程感兴趣,想进一步的了解该节课程的详细介绍以及课程服务(如要购买该课程服务)时,可以通过手指触控图6显示界面中的服务控件-“感兴趣”按钮,进一步的,用户终端可以具有触摸屏,所述触摸屏可以是能够实现单一触摸功能的触摸屏,例如:电容触摸屏、电磁触摸屏,也可以是能够同时实现电容感应、电磁感应和红外感应的触摸屏。当用户通过手指触摸用户终端上的触摸屏时,触摸位置的电容参数发生变化,触摸框根据电容的变化,确定手指在用户终端触摸屏的触摸位置;或者,手指在接触触摸框时,阻挡了红外的接收端接收红外信号,触摸框根据被阻挡的红外信号确定手指的触摸位置,通过识别所述触摸位置对应的逻辑控制指令对应的代码,用户终端可以检测到用户针对服务控件-“感兴趣”按钮输入的触控操作,此时用户终端-平板上的目标服务(即“感兴趣”对应的服务)被用户所触发,从而生成目标服务(即“感兴趣”对应的服务)对应的服务操作请求,服务平台可以接收到用户终端生成并发送的服务操作请求,该服务操作请求通常用于请求服务平台执行目标服务对应的运算或功能实现的服务控制代码,服务平台可以对服务操作请求进行响应,向用户终端上的用户提供所需的目标服务,如为用户终端分配一个服务终端,并建立用户终端与服务终端之间的会话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会话连接建立之后,用户终端上的用户可以基于该会话连接向服务终端咨询“该推荐课程”对应的详细介绍以及课程服务,等等。
步骤S203:响应于所述服务操作请求,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目标服务终端。
具体可参见步骤S102,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步骤S204:获取所述目标服务终端所对应的即时通讯账号,将携带所述即时通讯账号的通讯连接建立请求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以使所述用户终端调用即时通讯工具建立与所述即时通讯账号对应的所述目标服务终端之间的会话连接。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用户终端以及服务终端可以是具有网络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可穿戴设备、手持设备、个人电脑、平板电脑、车载设备、智能手机、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等。在不同的网络中终端设备可以叫做不同的名称,例如:用户设备、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5G网络或未来演进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
所述即时通讯账号可以理解为用于唯一表征目标服务终端的身份,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即时通讯账号可以目标服务终端对应的第三方即时通讯软件对应的账号,也可以是服务平台本端开发的课程教学软件所包含的即时通讯工具对应的账号,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以即时通讯账号为第三方即时通讯软件(如QQ、微信、推特等即时通讯软件)对应的账号为例,服务平台获取到所述目标服务终端所对应的即时通讯账号,生成包含所述即时通讯账号的通讯连接建立请求,然后将通讯连接建立请求通过与用户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发送至用户终端,所述通讯连接建立请求用于指示用户终端调用即时通讯软件的软件接口来触发开启即时通讯软件,并调转至即时通讯软件的即时通讯录页面,然后找到目标服务终端对应的即时联系账号,然后触发即时通讯软件与该即时通讯账号的会话连接,会话连接建立之后,用户终端可以基于会话连接建立后的会话窗口与服务终端就进行即时通信;其中,当即时通讯录页面未找到目标服务终端对应的即时通讯账号,此时通常该即时通讯软件未添加目标服务终端对应的即时通讯账号,服务平台的通讯连接建立请求用于指示用户终端通过该即时通讯软件向目标服务终端对应的即时通讯账号发送验证添加请求,待目标服务终端响应验证添加请求并验证成功之后,服务平台触发即时通讯软件与该即时通讯账号的会话连接,会话连接建立之后,用户终端可以基于会话连接建立后的会话窗口与服务终端就进行即时通信。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以即时通讯账号为服务平台本端开发的课程教学软件对应的服务终端对应的账号为例,服务平台调用用户终端上的课程教学软件所包含的即时通讯工具(如即时通讯插件、即时通讯页面)以建立用户终端与服务终端之间的会话连接,与上述方式不同的是,该即时通讯工具为服务平台开发并向用户终端与服务终端提供的会话连接功能,通常可集成在服务平台提供的业务服务中,如集成在服务平台提供的课程教学软件中,使用时,服务平台可直接调用课程教学软件的即时通讯工具,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建立与即时通讯账号对应的服务终端之间的会话连接。
步骤S205:基于所述会话连接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所述目标服务对应的服务内容数据。
所述服务内容数据可以是目标服务对应的任意类型的多媒体数据,如目标服务对应的直接作用于人感官的文字类型、图形类型、图像类型、动画类型、声音类型和视频类型等形式的多媒体数据。
具体的,服务平台预先保存有多个业务服务与服务内容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在实际应用中,该映射关系可以是以服务内容数据表或服务数据集合的形式,服务平台可以基于预先设定的映射关系确定目标服务对应的服务内容数据,然后将目标服务对应的服务内容数据通过与用户终端之间的通信连接发送至用户终端。
在一种具体实施场景中,以在线教育场景为例进行详细释义,用户终端上的用户可以是观看的推荐多媒体课程、试看多媒体课程、在线多媒体课程等等,为了更好的用户体验,提升服务平台的智能服务化水平,服务平台可以在会话连接建立之前或会话拦连接建立之后,获取到用户终端上所述目标服务对应的目标多媒体课程,一种获取方式可以是服务平台向用户终端发送针对当前所观看的多媒体课程的获取请求,用户终端接收到所述获取请求之后对所述获取请求进行响应,向服务平台发送当前所观看的目标多媒体课程,即所述目标服务对应的目标多媒体课程;一种获取方式可以是用户终端生成的服务操作请求中携带有目标多媒体课程的课程标识(如课程名、课程id等等),服务平台接收到服务操作请求之后,对服务操作请求进行解析即可确定目标服务对应的目标多媒体课程;进一步的,服务平台可以基于预先设定的映射关系确定目标服务对应的课程内容数据,所述课程内容数据包括教学音频数据、教学视频数据和课件数据中的至少一个,然后通过所述会话连接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所述课程内容数据,如图7所示,图7是一种课程内容数据的界面示意图,在图7中,当服务平台获取到目标服务对应的目标多媒体课程之后,然后查找目标多媒体课程对应的课程内容数据,如,该课程内容数据可以是该课程对应的课程图片,然后服务平台则可以自动将课程图片发送至用户终端。
进一步的,服务平台在获取到所述用户终端上所述目标服务对应的目标多媒体课程之后,然后可以进一步获取用户终端上目标多媒体课程的课程服务状态,可以理解的是,当用户终端上的用户已获取到目标多媒体课程的课程授权时,如用户已购买目标多媒体课程的课程服务,此时课程服务状态即为服务授权状态;当用户终端上的用户未获取到目标多媒体课程的课程授权时,如用户未购买目标多媒体课程的课程服务,此时课程服务状态即为服务试用状态;
一种方式是,服务平台对目标多媒体课程为服务授权状态的终端进行记录,根据记录可以判断是否包含用户终端,当不包含用户终端时,则所述课程服务状态为服务试用状态,此时服务平台可以通过所述会话连接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所述目标多媒体课程的服务付费链接。可以理解的是,用户终端上的用户可以基于服务付费链接购买目标多媒体课程的课程服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平台通过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服务操作请求,所述服务操作请求为所述用户终端上的目标服务被触发时生成,响应于所述服务操作请求,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目标服务终端,就可以建立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目标服务终端之间的会话连接。简化了用户终端与目标服务终端之间的建立交互的过程,可以直接基于用户终端上由用户触发目标服务时生成的服务操作请求,服务平台就可以建立用户终端与确定的目标服务终端之间的会话连接,在用户通过用户终端访问服务平台提供的页面过程中,提高了页面交互的互动性,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服务平台可以在会话连接建立之后可以基于目标服务向用户终端提供相应的服务内容数据(如在线教育场景中,向用户终端主动发送课程相关的数据),提高了服务平台服务的智能化程度。
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请参见图8,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页面交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页面交互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装置的全部或一部分。该装置1包括服务操作请求接收模块11、目标服务终端确定模块12和会话连接建立模块13。
服务操作请求接收模块11,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服务操作请求,所述服务操作请求为所述用户终端上的目标服务被触发时生成;
目标服务终端确定模块12,用于响应于所述服务操作请求,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目标服务终端;
会话连接建立模块13,用于建立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目标服务终端之间的会话连接。
可选的,如图12所示,所述装置1,包括:
课程数据发送模块14,用于检测到用户终端处于上线状态时,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多媒体课程数据,所述多媒体课程数据用于在所述用户终端的多媒体课程界面上进行播放。
可选的,所述服务操作请求接收模块11,具体用于:
接收到用户终端在所述目标服务对应的服务控件被触发时所发送的服务操作请求,所述服务控件为所述用户终端的多媒体课程界面上设置的控件。
可选的,如图9所示,所述目标服务终端确定模块12,包括:
目标服务终端第一确定单元121,用于获取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标识,确定与所述用户标识相关联的目标服务终端;
目标服务终端第二确定单元122,用于获取服务终端集合中各服务终端的服务状态,基于所述各服务终端的服务状态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目标服务终端;
目标服务终端第三确定单元123,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服务的服务类型,在服务终端集合中确定与所述服务类型相匹配的目标服务终端。
可选的,如图10所示,所述会话连接建立模块13,包括:
即时通讯账号获取单元131,用于获取所述目标服务终端所对应的即时通讯账号;
会话连接建立单元132,用于将携带所述即时通讯账号的通讯连接建立请求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以使所述用户终端调用即时通讯工具建立与所述即时通讯账号对应的所述目标服务终端之间的会话连接。
可选的,如图12所示,所述装置1,包括:
服务内容数据发送模块15,用于基于所述会话连接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所述目标服务对应的服务内容数据。
可选的,如图11所示,所述服务内容数据发送模块15,包括:
课程内容数据确定单元151,用于获取所述用户终端上所述目标服务对应的目标多媒体课程,确定所述目标多媒体课程的课程内容数据;
课程内容数据发送单元152,用于通过所述会话连接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所述课程内容数据,所述课程内容数据包括教学音频数据、教学视频数据和课件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所述装置1,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用户终端上目标多媒体课程的课程服务状态;
当所述课程服务状态为服务试用状态时,通过所述会话连接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所述目标多媒体课程的服务付费链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页面交互装置在执行页面交互方法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页面交互装置与页面交互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体现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平台通过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服务操作请求,所述服务操作请求为所述用户终端上的目标服务被触发时生成,响应于所述服务操作请求,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目标服务终端,就可以建立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目标服务终端之间的会话连接。简化了用户终端与目标服务终端之间的建立交互的过程,可以直接基于用户终端上由用户触发目标服务时生成的服务操作请求,服务平台就可以建立用户终端与确定的目标服务终端之间的会话连接,在用户通过用户终端访问服务平台提供的页面过程中,提高了页面交互的互动性,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服务平台可以在会话连接建立之后可以基于目标服务向用户终端提供相应的服务内容数据(如在线教育场景中,向用户终端主动发送课程相关的数据),提高了服务平台服务的智能化程度。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图1-图7所示实施例的所述页面交互方法,具体执行过程可以参见图1-图7所示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在此不进行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图1-图7所示实施例的所述页面交互方法,具体执行过程可以参见图1-图7所示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在此不进行赘述。
请参见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所述电子设备10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01,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至少一个通信总线1002。
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
其中,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摄像头(Camera),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
其中,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
其中,处理器1001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心。处理器1001利用各种借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服务器10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05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05内的数据,执行服务器10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的,处理器1001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 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001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001中,单独通过一块芯片进行实现。
其中,存储器1005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可选的,该存储器1005包括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存储器1005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1005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上面各个方法实施例中涉及到的数据等。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如图13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页面交互应用程序。
在图13所示的电子设备1000中,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为用户提供输入的接口,获取用户输入的数据;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页面交互应用程序,并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服务操作请求,所述服务操作请求为所述用户终端上的目标服务被触发时生成;
响应于所述服务操作请求,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目标服务终端;
建立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目标服务终端之间的会话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10在执行所述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服务操作请求之前,还执行以下操作:
检测到用户终端处于上线状态时,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多媒体课程数据,所述多媒体课程数据用于在所述用户终端的多媒体课程界面上进行播放。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10在执行所述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服务操作请求时,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到用户终端在所述目标服务对应的服务控件被触发时所发送的服务操作请求,所述服务控件为所述用户终端的多媒体课程界面上设置的控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10在执行所述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目标服务终端时,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标识,确定与所述用户标识相关联的目标服务终端;和/或
获取服务终端集合中各服务终端的服务状态,基于所述各服务终端的服务状态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目标服务终端;和/或
根据所述目标服务的服务类型,在服务终端集合中确定与所述服务类型相匹配的目标服务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10在执行所述建立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目标服务终端之间的会话连接时,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所述目标服务终端所对应的即时通讯账号,将携带所述即时通讯账号的通讯连接建立请求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以使所述用户终端调用即时通讯工具建立与所述即时通讯账号对应的所述目标服务终端之间的会话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10在执行所述页面交互方法时,还执行以下操作:
基于所述会话连接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所述目标服务对应的服务内容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10在执行所述基于所述会话连接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服务内容数据时,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所述用户终端上所述目标服务对应的目标多媒体课程,确定所述目标多媒体课程的课程内容数据;
通过所述会话连接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所述课程内容数据,所述课程内容数据包括教学音频数据、教学视频数据和课件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10在执行所述页面交互方法时,还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所述用户终端上目标多媒体课程的课程服务状态;
当所述课程服务状态为服务试用状态时,通过所述会话连接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所述目标多媒体课程的服务付费链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平台通过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服务操作请求,所述服务操作请求为所述用户终端上的目标服务被触发时生成,响应于所述服务操作请求,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目标服务终端,就可以建立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目标服务终端之间的会话连接。简化了用户终端与目标服务终端之间的建立交互的过程,可以直接基于用户终端上由用户触发目标服务时生成的服务操作请求,服务平台就可以建立用户终端与确定的目标服务终端之间的会话连接,在用户通过用户终端访问服务平台提供的页面过程中,提高了页面交互的互动性,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服务平台可以在会话连接建立之后可以基于目标服务向用户终端提供相应的服务内容数据(如在线教育场景中,向用户终端主动发送课程相关的数据),提高了服务平台服务的智能化程度。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借助软件和/或硬件来实现。本说明书中的“单元”和“模块”是指能够独立完成或与其他部件配合完成特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其中硬件例如可以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等。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服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进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不能以此限定本公开的范围。即但凡依本公开教导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公开涵盖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记载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页面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服务操作请求,所述服务操作请求为所述用户终端上的目标服务被触发时生成;
响应于所述服务操作请求,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目标服务终端;
建立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目标服务终端之间的会话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服务操作请求之前,还包括:
检测到用户终端处于上线状态时,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多媒体课程数据,所述多媒体课程数据用于在所述用户终端的多媒体课程界面上进行播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服务操作请求,包括:
接收到用户终端在所述目标服务对应的服务控件被触发时所发送的服务操作请求,所述服务控件为所述用户终端的多媒体课程界面上设置的控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目标服务终端,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标识,确定与所述用户标识相关联的目标服务终端;和/或,
获取服务终端集合中各服务终端的服务状态,基于所述各服务终端的服务状态为所述用户终端分配目标服务终端;和/或,
根据所述目标服务的服务类型,在服务终端集合中确定与所述服务类型相匹配的目标服务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所述用户终端与所述目标服务终端之间的会话连接,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服务终端所对应的即时通讯账号,将携带所述即时通讯账号的通讯连接建立请求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以使所述用户终端调用即时通讯工具建立与所述即时通讯账号对应的所述目标服务终端之间的会话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会话连接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所述目标服务对应的服务内容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会话连接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服务内容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终端上所述目标服务对应的目标多媒体课程,确定所述目标多媒体课程的课程内容数据;
通过所述会话连接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所述课程内容数据,所述课程内容数据包括教学音频数据、教学视频数据和课件数据中的至少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终端上目标多媒体课程的课程服务状态;
当所述课程服务状态为服务试用状态时,通过所述会话连接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所述目标多媒体课程的服务付费链接。
9.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的方法步骤。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的方法步骤。
CN202010437123.7A 2020-05-21 2020-05-21 页面交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9302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37123.7A CN111930276B (zh) 2020-05-21 2020-05-21 页面交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37123.7A CN111930276B (zh) 2020-05-21 2020-05-21 页面交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30276A true CN111930276A (zh) 2020-11-13
CN111930276B CN111930276B (zh) 2022-04-26

Family

ID=73317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37123.7A Active CN111930276B (zh) 2020-05-21 2020-05-21 页面交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30276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7487A (zh) * 2008-01-29 2008-07-23 厦门纳网科技有限公司 在线客服系统及其在线交流的方法
CN101674260A (zh) * 2008-09-08 2010-03-17 多友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eb的企业即时通讯系统及方法
CN104065561A (zh) * 2013-04-28 2014-09-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通讯方法、终端和系统
US20140365471A1 (en) * 2008-05-02 2014-12-11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Knowledge base search utility
CN104835369A (zh) * 2015-05-04 2015-08-12 翦宜军 一种在移动终端上自动分配课程的方法及装置
US20150248226A1 (en) * 2014-02-28 2015-09-03 Angel.Com Incorporated Application builder platform
CN107609058A (zh) * 2017-08-25 2018-01-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销售方法、机器人客服端、人工客服端及用户端
CN109829697A (zh) * 2019-01-30 2019-05-31 北京大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示信息输出方法、相关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084616A (zh) * 2019-03-15 2019-08-02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回访方法、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300046A (zh) * 2018-03-22 2019-10-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咨询控制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CN111083147A (zh) * 2019-12-19 2020-04-28 易谷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建立方法及相关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7487A (zh) * 2008-01-29 2008-07-23 厦门纳网科技有限公司 在线客服系统及其在线交流的方法
US20140365471A1 (en) * 2008-05-02 2014-12-11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Knowledge base search utility
CN101674260A (zh) * 2008-09-08 2010-03-17 多友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eb的企业即时通讯系统及方法
CN104065561A (zh) * 2013-04-28 2014-09-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通讯方法、终端和系统
US20150248226A1 (en) * 2014-02-28 2015-09-03 Angel.Com Incorporated Application builder platform
CN104835369A (zh) * 2015-05-04 2015-08-12 翦宜军 一种在移动终端上自动分配课程的方法及装置
CN107609058A (zh) * 2017-08-25 2018-01-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销售方法、机器人客服端、人工客服端及用户端
CN110300046A (zh) * 2018-03-22 2019-10-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咨询控制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CN109829697A (zh) * 2019-01-30 2019-05-31 北京大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示信息输出方法、相关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084616A (zh) * 2019-03-15 2019-08-02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回访方法、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083147A (zh) * 2019-12-19 2020-04-28 易谷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建立方法及相关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EBRIANTI WIDYAHASTUTI: "How active are K-12 students using Edmodo as online motivation, interaction and collaboration tools for learning process?", 《 2017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 SYSTEM INTERACTIONS (HSI)》 *
顾洁: "高校图书馆新型在线服务体系及构建策略", 《中国电化教育》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30276B (zh) 2022-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63442B2 (ja) モバイル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のリアルタイム遠隔制御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10873769B2 (en) Live broadcasting method, method for presenting live broadcasting data stream, and terminal
US11247134B2 (en) Message push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10750223B2 (en)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splaying content item
CN103842977A (zh)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CN108462853A (zh) 视频会议终端的控制方法、智能终端以及视频会议终端
CN111405224B (zh) 在线交互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5407369A (zh) 一种基于Web应用的终端通信方法与装置
CN110609970B (zh) 用户身份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7748690A (zh) 应用跳转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1652763B2 (en) Information disp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573092B (zh) 直播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1019714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network community service
US1015898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ushing information during call and storage medium
CN114071425A (zh) 电子设备间的协同方法、协同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11930276B (zh) 页面交互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493120A (zh) 一种用于发送设备操作指令的方法与设备
CN116347179A (zh) 一种用于直播交互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20170093969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14417201A (zh)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66643A (zh) 一种信息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91123A (zh) 一种推送虚拟空间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597022A (zh) 远程诊断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768182A (zh) 虚拟对象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47236A (zh) 基于区块链的通信鉴权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