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22284B - 一种双联法消失模铸铝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联法消失模铸铝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22284B
CN111922284B CN202010746098.0A CN202010746098A CN111922284B CN 111922284 B CN111922284 B CN 111922284B CN 202010746098 A CN202010746098 A CN 202010746098A CN 111922284 B CN111922284 B CN 1119222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am
die
air
model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4609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22284A (zh
Inventor
陶安
张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gguang Mingtai Hardware Product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Mingguang Mingtai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gguang Mingtai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ngguang Mingtai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4609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222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222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222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222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222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CFOUNDRY MOULDING
    • B22C9/00Moulds or cores; Moulding processes
    • B22C9/02Sand moulds or like moulds for shaped castings
    • B22C9/04Use of lost patterns
    • B22C9/046Use of patterns which are eliminated by the liquid metal in the mou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CFOUNDRY MOULDING
    • B22C15/00Moulding 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acting mechanism;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2C15/10Compacting by jarring devices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CFOUNDRY MOULDING
    • B22C7/00Patterns; Manufacture thereof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2C7/02Lost patterns
    • B22C7/023Patterns made from expanded plastic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1/00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 C22C1/02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by melting
    • C22C1/026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21/00Alloys based on aluminiu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消失模铸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双联法消失模铸铝工艺,该工艺使用的成型装置包括底板、侧模、上模和控制器;所述底板的上端固连有四个支板;四个所述支板的上端固连有顶板;所述底板与顶板之间设有两个侧模;两个所述侧模相对设置,每个侧模通过一号液压缸固定在相对应的支板上,其中一个侧模的内壁通过软管连接有注塑机;所述注塑机固定在底板的上端;所述侧模与顶板之间设有上模;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双联法消失模铸铝工艺中使用的成型装置通过气泵对上模的内壁进行充气与一号液压缸带动侧模运动相配合,使得脱离上模后的泡沫模型运动至侧模的上端,提高了泡沫模型取出的效率,同时保护了泡沫模型在脱模过程中不受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双联法消失模铸铝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失模铸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双联法消失模铸铝工艺。
背景技术
消失模铸造又称实型铸造,是用泡沫塑料(EPS、STMMA或EPMMA)高分子材料制作成为与要生产铸造的零件结构、尺寸完全一样的实型模具,经过浸涂耐火涂料(起强化、光洁、透气作用)并烘干后,埋在干石英砂中经三维振动造型,浇铸造型砂箱在负压状态下浇入熔化的金属液,使高分子材料模型受热气化抽出,进而被液体金属取代冷却凝固后形成的一次性成型铸造新工艺生产铸件的新型铸造方法;现有的泡沫模型在取出过程中,一是通过工作人员用手直接取出,因泡沫模型与上模贴合形成大气压强,故工作人员很难取下,取下过程中还易造成损坏,同时取出效率低下,二是通过上模向下甩出泡沫模型,从而将泡沫模型取下,但甩出力度过大易造成泡沫模型与下板接触发生碰撞,进而造成泡沫模型损坏,影响浇注后铝件的形状。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双联法消失模铸铝工艺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CN201610681887.4的一项专利公开了一种双联法消失模铸铝工艺,该技术方案首先将固态铝合金锭去除氧化层,清洁干净后加入燃气炉中,使铝合金锭在燃气炉内从室温升至铝合金熔点附近,然后将其转入中频炉继续加热升温,完成合金化和升温至浇铸温度,最后将铝合金液体倒入除气精炼加热浇包,撇渣和除气,并升温至浇铸温度浇注或转至保温炉,再转至浇包或浇勺浇注;该技术方案通过采取燃气炉与中频炉双联进行消失模铸铝使得消失模铸铝降低了成本,提高了铸件的品质;但是该技术方案仍不能解决泡沫模型在脱模时脱模困难、效率低、易损坏的问题,造成了该方案的局限性。
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双联法消失模铸铝工艺,采用了特殊的成型装置,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双联法消失模铸铝工艺,本发明中使用的成型装置通过气泵对上模的内壁进行充气与一号液压缸带动侧模运动相配合,使得脱离上模后的泡沫模型运动至侧模的上端,提高了泡沫模型取出的效率,同时保护了泡沫模型在脱模过程中不受损坏。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双联法消失模铸铝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模型制备:将泡沫塑料放入成型装置中的注塑机内,再将上模和侧模预热至60-75摄氏度,启动控制器通过一号液压缸和二号液压缸运动,使得上模和两个侧模贴合形成模型腔,气泵将模型腔抽真空后,注塑机将泡沫塑料注入模型腔内,再将泡沫塑料冷却至15-20摄氏度制成泡沫模型,一号液压缸带动两个侧模运动,使得两个侧模之间的距离为10-15cm,气泵对上模内壁进行充气,泡沫模型受气压的作用下脱落至侧模的上端,二号液压缸带动上模远离侧模,工作人员将泡沫模型拿出;通过气泵对上模的内壁进行充气与一号液压缸带动侧模运动相配合,使得脱离上模后的泡沫模型运动至侧模的上端,提高了泡沫模型取出的效率,同时保护了泡沫模型在脱模过程中不受损坏;
S2:模型埋沙:将泡沫模型涂抹一层涂料后放入矩形池内,再将石英砂撒入矩形池内,在石英砂撒入矩形池的过程中,控制矩形池震动,使得石英砂将泡沫模型埋在石英砂内,将泡沫模型的一拐角露出沙面;通过对矩形池的震动,减少了泡沫模型与石英砂之间的缝隙,使得石英砂与泡沫模型贴合,进而提高了消失模铸铝的效果;
S3:铝合金熔炼:将固态铝合金放入熔炼炉中熔炼,控制熔炼炉温度为550-600摄氏度,再将熔炼后的铝合金放入中频炉中,控制中频炉的频率为500-800HZ,再将铝合金加热至750-800摄氏度后取出;通过熔炼炉与中频炉双联加热,能够去除铝合金液体内的杂质,进而提高了铸件的品质;
S4:浇注成型:将铝合金液体对准泡沫模型的一拐角倒入,泡沫模型受热分解后气化,再通过石英砂之间的缝隙流出,矩形池中的内部空间被铝合金液体取代,从而完成浇注,将铝合金液体冷却后制成铸件,工作人员再将整个矩形池内和石英石和铸件倒出;通过控制泡沫模型在脱模过程中无破损,从而提高了成型后的铸件尺寸的准确性;
其中,S1中使用的成型装置包括底板、侧模、上模和控制器;所述底板的上端固连有四个支板;四个所述支板的上端固连有顶板;所述底板与顶板之间设有两个侧模;两个所述侧模相对设置,每个侧模通过一号液压缸固定在相对应的支板上,其中一个侧模的内壁通过软管连接有注塑机;所述注塑机固定在底板的上端;所述侧模与顶板之间设有上模;所述上模通过二号液压缸固连在顶板的下端;所述上模的内壁的底部设置有一组一号气孔;所述一号气孔至少为两个,一号气孔之间相互连通,一号气孔通过气管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固定在上模的外侧面;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成型装置的自动运行;使用时,现有的泡沫模型在脱模过程中,取出困难,影响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同时易损坏,影响浇注后铝件的形状;因此本发明工作人员先将上模和侧模预热至60-75摄氏度,再启动控制器控制一号液压缸伸长,从而将两个侧模贴合,控制器再控制二号液压缸伸长,从而将上模与两个侧模贴合,进而形成一个模型腔,控制器控制气泵将模型腔内的空气抽离,实现了模型腔的真空状态,控制器控制注塑机工作,从而通过注塑机将泡沫塑料注入模型腔内,工作人员再将泡沫塑料冷却至15-20摄氏度,从而制成泡沫模型,一号液压缸带动两个侧模同时远离运动,直到两个侧模之间的距离为10-15cm为止,从而将泡沫模型的下半部分脱离侧模,因泡沫模型的上半部分受大气压强的作用与上模的内壁贴合,故泡沫模型不会脱离上模,因上模的内壁的底部设置有一组一号气孔,一号气孔通过气管与气泵连接,故气泵会对上模的内壁进行充气,从而通过气压对泡沫模型作用,使得泡沫模型脱离上模,泡沫模型受重力作用下运动至侧模的上端,因侧模的内壁与泡沫模型的下半部分贴合,使得泡沫模型下半部分受力均匀,使得泡沫模型不易损坏,二号液压缸带动上模远离泡沫模型,工作人员再将侧模上端的泡沫模型拿出;本发明通过气泵对上模的内壁进行充气与一号液压缸带动侧模运动相配合,使得脱离上模后的泡沫模型运动至侧模的上端,提高了泡沫模型取出的效率,同时保护了泡沫模型在脱模过程中不受损坏。
优选的,所述上模的内壁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对称设置在一号气孔的两侧,滑槽内滑动连接着滑模;滑槽的槽底设置有一组二号气孔;所述二号气孔与一号气孔连通;所述滑模靠近滑槽槽底的一侧固连有一组竖板;所述竖板至少为两个;相对应的两个竖板之间转动连接着转棒;所述转棒上设有卷簧;所述卷簧的一端固连在转棒上,卷簧的另一端固连在滑槽的槽底,卷簧上套有卷袋;所述卷袋的内部与二号气孔连通;使用时,一号气孔的孔径规格有限,使得气泵产生气压对将泡沫模型的作用面积有限,从而影响泡沫模型脱模的效率;因此本发明工作人员在气泵对上模的内壁进行充气时,因二号气孔与一号气孔连通,故二号气孔内部充满气体,卷袋的内部与二号气孔连通,故卷袋受到气压作用会伸直,因卷簧的一端固连在转棒上,卷簧上套有卷袋,故卷袋伸直后会推动转棒运动,因滑模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滑模靠近滑槽槽底的一侧固连有一组竖板,两个竖板之间转动连接着转棒,故卷袋会带动滑模沿着滑槽滑动,滑模滑动时会与泡沫模型发生摩擦,从而通过滑模将泡沫模型刮离上模的内壁,增大了气压对泡沫模型的作用面积,从而使得泡沫模型更快得脱离上模,气泵停止工作,卷簧会带动滑模沿着滑槽滑动至初始位置;本发明通过卷袋带动滑模沿着滑槽滑动和滑模对泡沫模型刮动,同时与气压对泡沫模型作用相配合,使得泡沫模型能够更快的脱离上模,提高了泡沫模型的脱模效率。
优选的,所述卷袋的袋口处设有一组挡棒;所述挡棒至少为两个,挡棒的一端与卷袋连接,另一端与卷簧连接,挡棒与二号气孔之间设有一号圆球;使用时,滑模对泡沫模型的刮动力度有限,从而影响滑模的刮动效果;因此本发明工作人员控制气泵将气体输送至卷袋的袋口时,因卷袋的袋口设有一组挡棒,挡棒与二号气孔之间设有一号圆球,故气流会吹动一号圆球运动,从而通过一号圆球与挡棒发生撞击,使得挡棒发生震动,因挡棒的一端与卷袋连接,另一端与卷簧连接,故挡棒会带动卷簧和卷袋震动,进而通过竖板带动滑模发生震动,使得滑模对泡沫模型震动,通过挡棒将一号圆球挡在卷袋的袋口,使得一号圆球受到的气流作用最大;本发明通过一号圆球震动来带动滑模震动与滑模对泡沫模型刮动相配合,提高了滑动刮动泡沫模型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挡棒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为勺形结构;所述凸起的开口方向与挡棒的中心轴垂直;所述挡棒由柔性材料制成;使用时,卷袋充满气体后才能够伸直,其伸直速度有限,从而影响滑模沿滑槽滑动速度;因此本发明中通过在挡棒上设置有凸起,凸起为勺形结构,使得气流会推动凸起发生运动,因凸起的开口方向与挡棒的中心轴垂直,挡棒由柔性材料制成,故凸起受到气流的作用下会带动挡棒发生扭动,从而通过挡棒扭动使得挡棒的长度缩短,故卷袋受到挡棒的拉动下会收紧袋口,从而减少了卷袋伸直所需的气体容积,提高了卷袋伸直速度;因此本发明通过凸起带动挡棒发生扭动与挡棒对卷袋拉动相配合,从而提高了滑模沿着滑槽滑动的速度,进而提高了泡沫模型脱模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卷袋的外侧固连有柔性管;所述柔性管的内部与卷袋的内部连通,柔性管上设置有贯穿孔,柔性管的端部固连有二号圆球;使用时,脱模后的上模的内壁上会残留泡沫塑料颗粒,从而影响下一次泡沫模型成型的效果;因此本发明中卷袋将滑模沿滑槽滑动后,卷袋会伸直,且裸露在上模的内壁上,因卷袋的外侧固连有柔性管,柔性管的内部与卷袋的内部连通,柔性管上设置有贯穿孔,从而使得气流通过柔性管排出,通过气流的作用,从而将上模内壁上的泡沫塑料颗粒吹走,使得上模的内壁保持清洁,通过在柔性管的端部固连有二号圆球,使得柔性管受到二号圆球的重力作用下拉直,从而使得贯穿孔的孔口对准上模的内壁;本发明通过卷袋受到气流作用下伸直与二号圆球将柔性管拉直相配合,使得气流通过柔性管上的贯穿孔将上模内壁上的泡沫塑料吹离,使得下一次泡沫模型成型不受泡沫塑料颗粒的影响,从而提高了下一次泡沫模型成型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二号圆球上固连有一组弹簧;所述弹簧至少为两个,弹簧的端部固连有圆盘;所述圆盘上设置有V形槽;使用时,气流通过柔性管上的贯穿孔对上模内壁的吹动范围有限,从而影响气流对上模内壁的吹动效果,同时部分泡沫塑料颗粒粘着在上模的内壁上无法吹动;因此本发明中气流通过柔性管上的贯穿孔排出,使得气流对柔性管产生反作用力,从而使得柔性管带动二号圆球晃动,进而使得二号圆球与上模的内壁发生撞击,因二号圆球上固连有弹簧,弹簧的端部固连有圆盘,故弹簧受到压缩后会产生反作用力,从而加剧了二号圆球晃动,进而增大了气流对上模内壁的吹动范围,因圆盘上设置有V形槽,故圆盘与上模的内壁发生撞击时,会通过V形槽将泡沫塑料颗粒刮下;本发明通过弹簧带动二号圆球晃动与圆盘上的V形槽对上模的内壁进行刮动相配合,从而提高了上模的内壁的清洁效果,进而提高了泡沫模型成型的品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中使用的成型装置通过气泵对上模的内壁进行充气与一号液压缸带动侧模运动相配合,使得脱离上模后的泡沫模型运动至侧模的上端,提高了泡沫模型取出的效率,同时保护了泡沫模型在脱模过程中不受损坏。
2.本发明中使用的成型装置通过卷袋带动滑模沿着滑槽滑动和滑模对泡沫模型刮动,同时与气压对泡沫模型作用相配合,使得泡沫模型能够更快的脱离上模,提高了泡沫模型的脱模效率。
3.本发明中使用的成型装置通过一号圆球震动来带动滑模震动与滑模对泡沫模型刮动相配合,提高了滑模刮动泡沫模型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成型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成型装置中上模的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处放大图;
图5本发明的成型装置中卷袋的立体图;
图6是图5中B处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中成型装置中卷袋伸直的立体图;
图8是图7中C处放大图;
图中:底板1、侧模2、上模3、一号气孔31、滑槽32、二号气孔321、滑模33、竖板34、转棒35、卷簧36、卷袋37、柔性管371、贯穿孔372、二号圆球373、弹簧374、圆盘375、V形槽376、挡棒38、凸起381、一号圆球39、支板4、顶板5、一号液压缸6、注塑机7、二号液压缸8、气泵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双联法消失模铸铝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模型制备:将泡沫塑料放入成型装置中的注塑机7内,再将上模3和侧模2预热至60-75摄氏度,启动控制器通过一号液压缸6和二号液压缸8运动,使得上模3和两个侧模2贴合形成模型腔,气泵9将模型腔抽真空后,注塑机7将泡沫塑料注入模型腔内,再将泡沫塑料冷却至15-20摄氏度制成泡沫模型,一号液压缸6带动两个侧模2运动,使得两个侧模2之间的距离为10-15cm,气泵9对上模3内壁进行充气,泡沫模型受气压的作用下脱落至侧模2的上端,二号液压缸8带动上模3远离侧模2,工作人员将泡沫模型拿出;通过气泵9对上模3的内壁进行充气与一号液压缸6带动侧模2运动相配合,使得脱离上模3后的泡沫模型运动至侧模2的上端,提高了泡沫模型取出的效率,同时保护了泡沫模型在脱模过程中不受损坏;
S2:模型埋沙:将泡沫模型涂抹一层涂料后放入矩形池内,再将石英砂撒入矩形池内,在石英砂撒入矩形池的过程中,控制矩形池震动,使得石英砂将泡沫模型埋在石英砂内,将泡沫模型的一拐角露出沙面;通过对矩形池的震动,减少了泡沫模型与石英砂之间的缝隙,使得石英砂与泡沫模型贴合,进而提高了消失模铸铝的效果;
S3:铝合金熔炼:将固态铝合金放入熔炼炉中熔炼,控制熔炼炉温度为550-600摄氏度,再将熔炼后的铝合金放入中频炉中,控制中频炉的频率为500-800HZ,再将铝合金加热至750-800摄氏度后取出;通过熔炼炉与中频炉双联加热,能够去除铝合金液体内的杂质,进而提高了铸件的品质;
S4:浇注成型:将铝合金液体对准泡沫模型的一拐角倒入,泡沫模型受热分解后气化,再通过石英砂之间的缝隙流出,矩形池中的内部空间被铝合金液体取代,从而完成浇注,将铝合金液体冷却后制成铸件,工作人员再将整个矩形池内和石英石和铸件倒出;通过控制泡沫模型在脱模过程中无破损,从而提高了成型后的铸件尺寸的准确性;
其中,S1中使用的成型装置包括底板1、侧模2、上模3和控制器;所述底板1的上端固连有四个支板4;四个所述支板4的上端固连有顶板5;所述底板1与顶板5之间设有两个侧模2;两个所述侧模2相对设置,每个侧模2通过一号液压缸6固定在相对应的支板4上,其中一个侧模2的内壁通过软管连接有注塑机7;所述注塑机7固定在底板1的上端;所述侧模2与顶板5之间设有上模3;所述上模3通过二号液压缸8固连在顶板5的下端;所述上模3的内壁的底部设置有一组一号气孔31;所述一号气孔31至少为两个,一号气孔31之间相互连通,一号气孔31通过气管连接有气泵9;所述气泵9固定在上模3的外侧面;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成型装置的自动运行;使用时,现有的泡沫模型在脱模过程中,取出困难,影响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同时易损坏,影响浇注后铝件的形状;因此本发明工作人员先将上模3和侧模2预热至60-75摄氏度,再启动控制器控制一号液压缸6伸长,从而将两个侧模2贴合,控制器再控制二号液压缸8伸长,从而将上模3与两个侧模2贴合,进而形成一个模型腔,控制器控制气泵9将模型腔内的空气抽离,实现了模型腔的真空状态,控制器控制注塑机7工作,从而通过注塑机7将泡沫塑料注入模型腔内,工作人员再将泡沫塑料冷却至15-20摄氏度,从而制成泡沫模型,一号液压缸6带动两个侧模2同时远离运动,直到两个侧模2之间的距离为10-15cm为止,从而将泡沫模型的下半部分脱离侧模2,因泡沫模型的上半部分受大气压强的作用与上模3的内壁贴合,故泡沫模型不会脱离上模3,因上模3的内壁的底部设置有一组一号气孔31,一号气孔31通过气管与气泵9连接,故气泵9会对上模3的内壁进行充气,从而通过气压对泡沫模型作用,使得泡沫模型脱离上模3,泡沫模型受重力作用下运动至侧模2的上端,因侧模2的内壁与泡沫模型的下半部分贴合,使得泡沫模型下半部分受力均匀,使得泡沫模型不易损坏,二号液压缸8带动上模3远离泡沫模型,工作人员再将侧模2上端的泡沫模型拿出;本发明通过气泵9对上模3的内壁进行充气与一号液压缸6带动侧模2运动相配合,使得脱离上模3后的泡沫模型运动至侧模2的上端,提高了泡沫模型取出的效率,同时保护了泡沫模型在脱模过程中不受损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上模3的内壁上设置有滑槽32;所述滑槽32对称设置在一号气孔31的两侧,滑槽32内滑动连接着滑模33;滑槽32的槽底设置有一组二号气孔321;所述二号气孔321与一号气孔31连通;所述滑模33靠近滑槽32槽底的一侧固连有一组竖板34;所述竖板34至少为两个;相对应的两个竖板34之间转动连接着转棒35;所述转棒35上设有卷簧36;所述卷簧36的一端固连在转棒35上,卷簧36的另一端固连在滑槽32的槽底,卷簧36上套有卷袋37;所述卷袋37的内部与二号气孔321连通;使用时,一号气孔31的孔径规格有限,使得气泵9产生气压对将泡沫模型的作用面积有限,从而影响泡沫模型脱模的效率;因此本发明工作人员在气泵9对上模3的内壁进行充气时,因二号气孔321与一号气孔31连通,故二号气孔321内部充满气体,卷袋37的内部与二号气孔321连通,故卷袋37受到气压作用会伸直,因卷簧36的一端固连在转棒35上,卷簧36上套有卷袋37,故卷袋37伸直后会推动转棒35运动,因滑模33滑动连接在滑槽32内,滑模33靠近滑槽32槽底的一侧固连有一组竖板34,两个竖板34之间转动连接着转棒35,故卷袋37会带动滑模33沿着滑槽32滑动,滑模33滑动时会与泡沫模型发生摩擦,从而通过滑模33将泡沫模型刮离上模3的内壁,增大了气压对泡沫模型的作用面积,从而使得泡沫模型更快得脱离上模3,气泵9停止工作,卷簧36会带动滑模33沿着滑槽32滑动至初始位置;本发明通过卷袋37带动滑模33沿着滑槽32滑动和滑模33对泡沫模型刮动,同时与气压对泡沫模型作用相配合,使得泡沫模型能够更快的脱离上模3,提高了泡沫模型的脱模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卷袋37的袋口处设有一组挡棒38;所述挡棒38至少为两个,挡棒38的一端与卷袋37连接,另一端与卷簧36连接,挡棒38与二号气孔321之间设有一号圆球39;使用时,滑模33对泡沫模型的刮动力度有限,从而影响滑模33的刮动效果;因此本发明工作人员控制气泵9将气体输送至卷袋37的袋口时,因卷袋37的袋口设有一组挡棒38,挡棒38与二号气孔321之间设有一号圆球39,故气流会吹动一号圆球39运动,从而通过一号圆球39与挡棒38发生撞击,使得挡棒38发生震动,因挡棒38的一端与卷袋37连接,另一端与卷簧36连接,故挡棒38会带动卷簧36和卷袋37震动,进而通过竖板34带动滑模33发生震动,使得滑模33对泡沫模型震动,通过挡棒38将一号圆球39挡在卷袋37的袋口,使得一号圆球39受到的气流作用最大;本发明通过一号圆球39震动来带动滑模33震动与滑模33对泡沫模型刮动相配合,提高了滑模33刮动泡沫模型的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挡棒38上设置有凸起381;所述凸起381为勺形结构;所述凸起381的开口方向与挡棒38的中心轴垂直;所述挡棒38由柔性材料制成;使用时,卷袋37充满气体后才能够伸直,其伸直速度有限,从而影响滑模33沿滑槽32滑动速度;因此本发明中通过在挡棒38上设置有凸起381,凸起381为勺形结构,使得气流会推动凸起381发生运动,因凸起381的开口方向与挡棒38的中心轴垂直,挡棒38由柔性材料制成,故凸起381受到气流的作用下会带动挡棒38发生扭动,从而通过挡棒38扭动使得挡棒38的长度缩短,故卷袋37受到挡棒38的拉动下会收紧袋口,从而减少了卷袋37伸直所需的气体容积,提高了卷袋37伸直速度;因此本发明通过凸起381带动挡棒38发生扭动与挡棒38对卷袋37拉动相配合,从而提高了滑模33沿着滑槽32滑动的速度,进而提高了泡沫模型脱模的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卷袋37的外侧固连有柔性管371;所述柔性管371的内部与卷袋37的内部连通,柔性管371上设置有贯穿孔372,柔性管371的端部固连有二号圆球373;使用时,脱模后的上模3的内壁上会残留泡沫塑料颗粒,从而影响下一次泡沫模型成型的效果;因此本发明中卷袋37将滑模33沿滑槽32滑动后,卷袋37会伸直,且裸露在上模3的内壁上,因卷袋37的外侧固连有柔性管371,柔性管371的内部与卷袋37的内部连通,柔性管371上设置有贯穿孔372,从而使得气流通过柔性管371排出,通过气流的作用,从而将上模3内壁上的泡沫塑料颗粒吹走,使得上模3的内壁保持清洁,通过在柔性管371的端部固连有二号圆球373,使得柔性管371受到二号圆球373的重力作用下拉直,从而使得贯穿孔372的孔口对准上模3的内壁;本发明通过卷袋37受到气流作用下伸直与二号圆球373将柔性管371拉直相配合,使得气流通过柔性管371上的贯穿孔372将上模3内壁上的泡沫塑料吹离,使得下一次泡沫模型成型不受泡沫塑料颗粒的影响,从而提高了下一次泡沫模型成型的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二号圆球373上固连有一组弹簧374;所述弹簧374至少为两个,弹簧374的端部固连有圆盘375;所述圆盘375上设置有V形槽376;使用时,气流通过柔性管371上的贯穿孔372对上模3内壁的吹动范围有限,从而影响气流对上模3内壁的吹动效果,同时部分泡沫塑料颗粒粘着在上模3的内壁上无法吹动;因此本发明中气流通过柔性管371上的贯穿孔372排出,使得气流对柔性管371产生反作用力,从而使得柔性管371带动二号圆球373晃动,进而使得二号圆球373与上模3的内壁发生撞击,因二号圆球373上固连有弹簧374,弹簧374的端部固连有圆盘375,故弹簧374受到压缩后会产生反作用力,从而加剧了二号圆球373晃动,进而增大了气流对上模3内壁的吹动范围,因圆盘375上设置有V形槽376,故圆盘375与上模3的内壁发生撞击时,会通过V形槽376将泡沫塑料颗粒刮下;本发明通过弹簧374带动二号圆球373晃动与圆盘375上的V形槽376对上模3的内壁进行刮动相配合,从而提高了上模3的内壁的清洁效果,进而提高了泡沫模型成型的品质。
使用时,工作人员先将上模3和侧模2预热至60-75摄氏度,再启动控制器控制一号液压缸6伸长,从而将两个侧模2贴合,控制器再控制二号液压缸8伸长,从而将上模3与两个侧模2贴合,进而形成一个模型腔,控制器控制气泵9将模型腔内的空气抽离,实现了模型腔的真空状态,控制器控制注塑机7工作,从而通过注塑机7将泡沫塑料注入模型腔内,工作人员再将泡沫塑料冷却至15-20摄氏度,从而制成泡沫模型,一号液压缸6带动两个侧模2同时远离运动,直到两个侧模2之间的距离为10-15cm为止,从而将泡沫模型的下半部分脱离侧模2,因泡沫模型的上半部分受大气压强的作用与上模3的内壁贴合,故泡沫模型不会脱离上模3,因上模3的内壁的底部设置有一组一号气孔31,一号气孔31通过气管与气泵9连接,故气泵9会对上模3的内壁进行充气,从而通过气压对泡沫模型作用,使得泡沫模型脱离上模3,因二号气孔321与一号气孔31连通,故二号气孔321内部充满气体,卷袋37的内部与二号气孔321连通,故卷袋37受到气压作用会伸直,因卷簧36的一端固连在转棒35上,卷簧36上套有卷袋37,故卷袋37伸直后会推动转棒35运动,因滑模33滑动连接在滑槽32内,滑模33靠近滑槽32槽底的一侧固连有一组竖板34,两个竖板34之间转动连接着转棒35,故卷袋37会带动滑模33沿着滑槽32滑动,滑模33滑动时会与泡沫模型发生摩擦,从而通过滑模33将泡沫模型刮离上模3的内壁,增大了气压对泡沫模型的作用面积,从而使得泡沫模型更快得脱离上模3,气泵9停止工作,卷簧36会带动滑模33沿着滑槽32滑动至初始位置;气泵9将气体输送至卷袋37的袋口时,因卷袋37的袋口设有一组挡棒38,挡棒38与二号气孔321之间设有一号圆球39,故气流会吹动一号圆球39运动,从而通过一号圆球39与挡棒38发生撞击,使得挡棒38发生震动,因挡棒38的一端与卷袋37连接,另一端与卷簧36连接,故挡棒38会带动卷簧36和卷袋37震动,进而通过竖板34带动滑模33发生震动,通过滑模33对泡沫模型震动,通过挡棒38将一号圆球39挡在卷袋37的袋口,使得一号圆球39受到的气流作用最大;通过在挡棒38上设置有凸起381,凸起381为勺形结构,使得气流会推动凸起381发生运动,因凸起381的开口方向与挡棒38的中心轴垂直,挡棒38由柔性材料制成,故凸起381受到气流的作用下会带动挡棒38发生扭动,从而通过挡棒38扭动使得挡棒38的长度缩短,故卷袋37受到挡棒38的拉动下会收紧袋口,从而减少了卷袋37伸直所需的气体容积,提高了卷袋37伸直速度;泡沫模型受重力作用下运动至侧模2的上端,因侧模2的内壁与泡沫模型的下半部分贴合,使得泡沫模型下半部分受力均匀,使得泡沫模型不易损坏,二号液压缸8带动上模3远离泡沫模型,工作人员再将侧模2上端的泡沫模型拿出;卷袋37将滑模33沿滑槽32滑动后,卷袋37会伸直,且裸露在上模3的内壁上,因卷袋37的外侧固连有柔性管371,柔性管371的内部与卷袋37的内部连通,柔性管371上设置有贯穿孔372,从而使得气流通过柔性管371排出,通过气流的作用,从而将上模3内壁上的泡沫塑料颗粒吹走,使得上模3的内壁保持清洁,通过在柔性管371的端部固连有二号圆球373,使得柔性管371受到二号圆球373的重力作用下拉直,从而使得贯穿孔372的孔口对准上模3的内壁;气流通过柔性管371上的贯穿孔372排出,使得气流对柔性管371产生反作用力,从而使得柔性管371带动二号圆球373晃动,使得二号圆球373与上模3的内壁发生撞击,因二号圆球373上固连有弹簧374,弹簧374的端部固连有圆盘375,故弹簧374受到压缩后会产生反作用力,从而加剧了二号圆球373晃动,进而增大了气流对上模3内壁的吹动范围,因圆盘375上设置有V形槽376,故圆盘375与上模3的内壁发生撞击时,会通过V形槽376将泡沫塑料颗粒刮下。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双联法消失模铸铝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模型制备:将泡沫塑料放入成型装置中的注塑机(7)内,再将上模(3)和侧模(2)预热至60-75摄氏度,启动控制器通过一号液压缸(6)和二号液压缸(8)运动,使得上模(3)和两个侧模(2)贴合形成模型腔,气泵(9)将模型腔抽真空后,注塑机(7)将泡沫塑料注入模型腔内,再将泡沫塑料冷却至15-20摄氏度制成泡沫模型,一号液压缸(6)带动两个侧模(2)运动,使得两个侧模(2)之间的距离为10-15cm,气泵(9)对上模(3)内壁进行充气,泡沫模型受气压的作用下脱落至侧模(2)的上端,二号液压缸(8)带动上模(3)远离侧模(2),工作人员将泡沫模型拿出;
S2:模型埋砂 :将泡沫模型涂抹一层涂料后放入矩形池内,再将石英砂撒入矩形池内,在石英砂撒入矩形池的过程中,控制矩形池震动,使得石英砂将泡沫模型埋在石英砂内,将泡沫模型的一拐角露出砂 面;
S3:铝合金熔炼:将固态铝合金放入熔炼炉中熔炼,控制熔炼炉温度为550-600摄氏度,再将熔炼后的铝合金放入中频炉中,控制中频炉的频率为500-800HZ,再将铝合金加热至750-800摄氏度后取出;
S4:浇注成型:将铝合金液体对准泡沫模型的一拐角倒入,泡沫模型受热分解后气化,再通过石英砂之间的缝隙流出,矩形池中的内部空间被铝合金液体取代,从而完成浇注,将铝合金液体冷却后制成铸件,工作人员再将整个矩形池内和石英石和铸件倒出;
其中,S1中使用的成型装置包括底板(1)、侧模(2)、上模(3)和控制器;所述底板(1)的上端固连有四个支板(4);四个所述支板(4)的上端固连有顶板(5);所述底板(1)与顶板(5)之间设有两个侧模(2);两个所述侧模(2)相对设置,每个侧模(2)通过一号液压缸(6)固定在相对应的支板(4)上,其中一个侧模(2)的内壁通过软管连接有注塑机(7);所述注塑机(7)固定在底板(1)的上端;所述侧模(2)与顶板(5)之间设有上模(3);所述上模(3)通过二号液压缸(8)固连在顶板(5)的下端;所述上模(3)的内壁的底部设置有一组一号气孔(31);所述一号气孔(31)至少为两个,一号气孔(31)之间相互连通,一号气孔(31)通过气管连接有气泵(9);所述气泵(9)固定在上模(3)的外侧面;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成型装置的自动运行;
所述上模(3)的内壁上设置有滑槽(32);所述滑槽(32)对称设置在一号气孔(31)的两侧,滑槽(32)内滑动连接着滑模(33);滑槽(32)的槽底设置有一组二号气孔(321);所述二号气孔(321)与一号气孔(31)连通;所述滑模(33)靠近滑槽(32)槽底的一侧固连有一组竖板(34);所述竖板(34)至少为两个;相对应的两个竖板(34)之间转动连接着转棒(35);所述转棒(35)上设有卷簧(36);所述卷簧(36)的一端固连在转棒(35)上,卷簧(36)的另一端固连在滑槽(32)的槽底,卷簧(36)上套有卷袋(37);所述卷袋(37)的内部与二号气孔(32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联法消失模铸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袋(37)的袋口处设有一组挡棒(38);所述挡棒(38)至少为两个,挡棒(38)的一端与卷袋(37)连接,另一端与卷簧(36)连接,挡棒(38)与二号气孔(321)之间设有一号圆球(3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联法消失模铸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棒(38)上设置有凸起(381);所述凸起(381)为勺形结构;所述凸起(381)的开口方向与挡棒(38)的中心轴垂直;所述挡棒(38)由柔性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联法消失模铸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袋(37)的外侧固连有柔性管(371);所述柔性管(371)的内部与卷袋(37)的内部连通,柔性管(371)上设置有贯穿孔(372),柔性管(371)的端部固连有二号圆球(37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联法消失模铸铝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圆球(373)上固连有一组弹簧(374);所述弹簧(374)至少为两个,弹簧(374)的端部固连有圆盘(375);所述圆盘(375)上设置有V形槽(376)。
CN202010746098.0A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双联法消失模铸铝工艺 Active CN1119222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46098.0A CN111922284B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双联法消失模铸铝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46098.0A CN111922284B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双联法消失模铸铝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22284A CN111922284A (zh) 2020-11-13
CN111922284B true CN111922284B (zh) 2022-03-22

Family

ID=73314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46098.0A Active CN111922284B (zh) 2020-07-29 2020-07-29 一种双联法消失模铸铝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222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64218B (zh) * 2024-01-15 2024-03-19 河北代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失模模具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0162A (zh) * 2011-09-19 2012-01-11 滁州金诺实业有限公司 用消失模铸造发动机缸体的新型工艺
CN103802259A (zh) * 2010-11-18 2014-05-21 张卫军 一种用泡沫塑料模具制造泡沫塑料的方法
CN206953392U (zh) * 2017-06-21 2018-02-02 广州市风华正茂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脱模装置
CN209111362U (zh) * 2018-12-06 2019-07-16 青岛富易达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泡沫生产用便于脱模的装置
CN110280720A (zh) * 2019-07-30 2019-09-27 张翔 一种消失模铸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02259A (zh) * 2010-11-18 2014-05-21 张卫军 一种用泡沫塑料模具制造泡沫塑料的方法
CN102310162A (zh) * 2011-09-19 2012-01-11 滁州金诺实业有限公司 用消失模铸造发动机缸体的新型工艺
CN206953392U (zh) * 2017-06-21 2018-02-02 广州市风华正茂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脱模装置
CN209111362U (zh) * 2018-12-06 2019-07-16 青岛富易达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泡沫生产用便于脱模的装置
CN110280720A (zh) * 2019-07-30 2019-09-27 张翔 一种消失模铸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22284A (zh) 2020-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00284B (zh) 一种气缸盖的成形方法
CN111922284B (zh) 一种双联法消失模铸铝工艺
EP1321208A3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rectionally solidified casting
JP4789241B2 (ja) タイヤ金型の鋳造方法
CN108580816A (zh) 一种冶金工业用铸锭冷却一体化装置
CN109047667A (zh) 一种框架锯轴承座铸造工艺
CN213195549U (zh) 一种浇铸机
JP4305843B2 (ja) 重力式傾動鋳造装置
CN208991714U (zh) 浇铸锑锭的输送设备
CN102000778A (zh) 一种铝合金汽车发动机支架的铸造方法
CN212526019U (zh) 一种真空振动铸造成型系统
CN113680966A (zh) 一种片状零件的铸造方法
WO200506586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forming material with spherical structure
JPS59224266A (ja) 鋳物の後処理装置
CN110328333A (zh) 一种侧拉模轮毂的生产方法
CN106862545B (zh) 铸造脱模清理喷涂装置
CN210702422U (zh) 一种铝锭铸造用生产线
KR100437693B1 (ko) 알루미늄 차륜의 다이 캐스팅 성형장치
CN115971460A (zh) 一种铸件浇注装置及浇注成型工艺
CN217573896U (zh) 一种卫浴产品滑块二次抽芯模具
CN213701653U (zh) 一种模具
JP2004306044A (ja) 精密鋳造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る精密鋳造方法
CN117841286A (zh) 一种汽车出风口装饰框的注塑模具
CN218462880U (zh) 一种全自动注塑模具
CN113680995B (zh) 一种中间泵体生产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01

Address after: 239400 No. 6, Wuyi Road, Minggu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Industrial Park), Chuzhou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Mingguang Mingtai Hardware Products Co.,Ltd.

Address before: 230000 Building 2, zone B, Gree Xinya garden, Mingzhu Road, Feixi County,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Tao A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