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72363A - 一种机械合模铸造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械合模铸造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72363A
CN111872363A CN202010776883.0A CN202010776883A CN111872363A CN 111872363 A CN111872363 A CN 111872363A CN 202010776883 A CN202010776883 A CN 202010776883A CN 111872363 A CN111872363 A CN 1118723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sides
workbench
movable mount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7688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明
孔瑞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77688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723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72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723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33/00Equipment for handling moulds
    • B22D33/04Bring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oul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33/00Equipment for handling moulds
    • B22D33/02Turning or transposing moul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nting, Exchange, And Manufacturing Of 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械合模铸造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两侧内表面之间下端位置固定安装有平台,所述平台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的内部前端活动安装有下工作台,所述下工作台的下端外表面两侧固定安装有滑座,所述第一滑槽的上端外表面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机架的两侧内表面之间中间位置活动安装有滑台,该机械合模铸造机可以对镶嵌在上模板中的模型进行脱模,同时可防止模型坠落,避免模型损坏降低安全隐患,上下工作台连接牢固,防止因模腔气压导致上下模打开,上工作台放下时通过滚轮滑动,减小了上工作台与平台之间的摩擦,避免上工作台与平台之间相互划损。

Description

一种机械合模铸造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械合模铸造机。
背景技术
合模机是一种专业的模具研配检测设备,主要用在模具制作后期研配时对上下模,用所需的压力加压合模,它采用多种可靠装置,装有移动工作台合模定位装置、上移动翻转锁紧装置、机械翻转装置、液压顶杆、模具滑块控制、安全防落装置等,注射装置以一定压力和速度将定量的熔料注射到模具型腔中;合模装置实现模具启闭,保证闭模可靠以及脱出制,但现有的机械合模铸造机存在一定的缺陷:1、合模铸造待模型定容后,上下模分离,此时存在模型卡在上模的情况,导致模型难以取出,以及模型存在坠落的风险,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2、上下模闭合后,在注入熔料的过程中,因模腔内部存在空气,注入熔料是会产生强大压力,容易导致上下模具打开,影响合模质量,3、上模板放下时,会与平台接触,容易导致上模板及平台相互划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合模铸造机,该机械合模铸造机可以对镶嵌在上模板中的模型进行脱模,同时可防止模型坠落,避免模型损坏降低安全隐患,上下工作台连接牢固,防止因模腔气压导致上下模打开,上工作台放下时通过滚轮滑动,减小了上工作台与平台之间的摩擦,避免上工作台与平台之间相互划损。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合模铸造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两侧内表面之间下端位置固定安装有平台,所述平台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的内部前端活动安装有下工作台,所述下工作台的下端外表面两侧固定安装有滑座,所述第一滑槽的上端外表面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机架的两侧内表面之间中间位置活动安装有滑台,且滑台的上端外表面两侧与机架的下端外表面之间活动安装有主油缸,所述滑台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活动安装有翻转油缸,所述滑台的下端外表面前端位置活动安装有上工作台,且上工作台与滑台之间活动安装有翻转轴,所述机架的两侧内表面中间位置均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液压器,所述机架的前端外表面两侧中间位置均活动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与液压器之间活动安装有电机轴,所述机架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护罩,所述液压器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托板,且托板靠近机架的一侧外表面上端中间位置活动安装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靠近机架的一侧外表面活动安装有转台,所述转台的边缘处安装有夹持头,所述夹持头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夹持头的形状分别为圆弧状、平板及V字状,一侧所述托板的下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卡槽,另一侧所述托板的下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卡块。
优选的,所述下工作台的上端外表面边角位置均开设有固定孔,所述上工作台的上端外表面边角位置均活动安装有固定轴,所述固定孔的两侧内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片,上下相邻所述第一固定片之间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固定轴的两侧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片,上下相邻所述第二固定片之间开设有第二固定槽。
合模时,利用滑台对上工作台进行提升,并通过翻转油缸对上工作台进行180°翻转,使得上工作台上的上模具朝下,然后在通过滑台带动上工作台下移,使得上工作台上的上模具与下工作台上的上模具闭合,此时上工作台上的固定轴贯穿至下工作台上的固定孔内部,然后对固定轴进行九十度旋转,使得固定轴上的第二固定片卡入固定孔内的第一固定槽中,同时固定孔内的第一固定片卡入固定轴上的第二固定槽中,利用第一固定片与第二固定片之间相互卡合,使得固定轴固定在固定孔内部,从而对上工作台与下工作台之间进行固定,避免在注入熔料时,因模腔气压导致上下模打开,提高了合模铸造质量。
优选的,所述固定轴贯穿于固定孔的内部,所述第一固定片与第二固定槽之间相互卡合,所述第二固定片与第一固定槽之间相互卡合,所述第一固定片与第二固定片的厚度分别于第二固定槽及第一固定槽的宽度相同。
使得第一固定片与第二固定片之间卡合更加紧密。
优选的,所述固定轴可顺指针旋转九十度。
上工作台上的固定轴贯穿至下工作台上的固定孔内部,然后对固定轴进行九十度旋转,使得固定轴上的第二固定片卡入固定孔内的第一固定槽中,同时固定孔内的第一固定片卡入固定轴上的第二固定槽中,利用第一固定片与第二固定片之间相互卡合,使得固定轴固定在固定孔内部。
优选的,所述上工作台的下端外表面两侧前端位置均开设有轮槽,且轮槽的内部贯穿有轮杆,所述轮杆与轮槽之间活动安装有轮轴,所述轮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滚轮,所述平台的上端外表面两侧后端位置均开设有第三滑槽。
通过翻转油缸控制上工作台翻转,使上工作台与滑台垂直,滚轮因自身重力通过轮轴转动下坠至上工作台的前端,随着上工作台下落,滚轮进入平台上的第三滑槽中,随着翻转油缸控制上工作台向前翻转,并配合滑台向下滑动,上工作台利用滚轮在第三滑槽中向前滑动,此时滚轮受到阻力通过轮轴转动至上工作台的下端,直至上工作台平稳的落在平台上,避免了上工作台在翻转下降过程中与平台发生碰撞及摩擦。
优选的,所述滚轮贯穿于第三滑槽的内部,所述轮杆可通过轮轴向前旋转九十度。
随着上工作台下落,滚轮进入平台上的第三滑槽中,随着翻转油缸控制上工作台向前翻转,并配合滑台向下滑动,上工作台利用滚轮在第三滑槽中向前滑动,此时滚轮受到阻力通过轮轴转动至上工作台的下端,直至上工作台平稳的落在平台上。
优选的,所述下工作台与上工作台的上端外表面分别活动安装有下模具及上模具,所述上工作台可进行180°旋转翻面。
将上模具安装在上工作台上后,通过滑台对上攻昨天进行提升翻转,使得上工作台翻转180°,进而使得上模具向下,便于对上模具与下模具进行合模。
有益效果:
1、在合模铸造结束后,通过滑台带动上工作台上升,从而实现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的分模,在分模过程中,模型容易卡在上模具中,导致难以脱模,此时通过第一电机带动液压器在凹槽内部旋转,直至液压器与凹槽垂直,然后液压器推动转台向模型方向靠拢,利用转台上的夹持头将模型夹持固定,然后滑台继续带动上工作台向上移动,此时模型被从上模具中脱出,完成脱模,同时通过第二电机可控制转台转动,使得转台上不同的夹持头朝向模型,从而实现对不同规则的模型进行夹持,在对模型夹持过程中,两侧的托板也通过液压器的推动向一起靠拢,使得一侧托板上的卡块卡入另一侧托板上的卡槽中,从而对两块托板进行拼接固定,利用托板在模型下方防护,避免模型坠落,造成模型损坏及人员受伤;
2、合模时,利用滑台对上工作台进行提升,并通过翻转油缸对上工作台进行180°翻转,使得上工作台上的上模具朝下,然后在通过滑台带动上工作台下移,使得上工作台上的上模具与下工作台上的上模具闭合,此时上工作台上的固定轴贯穿至下工作台上的固定孔内部,然后对固定轴进行九十度旋转,使得固定轴上的第二固定片卡入固定孔内的第一固定槽中,同时固定孔内的第一固定片卡入固定轴上的第二固定槽中,利用第一固定片与第二固定片之间相互卡合,使得固定轴固定在固定孔内部,从而对上工作台与下工作台之间进行固定,避免在注入熔料时,因模腔气压导致上下模打开,提高了合模铸造质量;
3、通过翻转油缸控制上工作台翻转,使上工作台与滑台垂直,滚轮因自身重力通过轮轴转动下坠至上工作台的前端,随着上工作台下落,滚轮进入平台上的第三滑槽中,随着翻转油缸控制上工作台向前翻转,并配合滑台向下滑动,上工作台利用滚轮在第三滑槽中向前滑动,此时滚轮受到阻力通过轮轴转动至上工作台的下端,直至上工作台平稳的落在平台上,避免了上工作台在翻转下降过程中与平台发生碰撞及摩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液压器与托板相结合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托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下工作台与上工作台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固定孔与第一固定片相结合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固定轴与第二固定片相结合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上工作台与滚轮相结合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平台与第二滑槽相结合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2、平台;3、第一滑槽;4、下工作台;5、滑座;6、第二滑槽;7、滑台;8、主油缸;9、翻转油缸;10、上工作台;11、翻转轴;12、凹槽;13、液压器;14、第一电机;15、护罩;16、电机轴;17、托板;18、第二电机;19、转台;20、夹持头;21、卡槽;22、卡块;23、固定孔;24、固定轴;25、第一固定片;26、第一固定槽;27、第二固定片;28、第二固定槽;29、轮槽;30、轮杆;31、轮轴;32、滚轮;33、第三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机械合模铸造机,如图1至图3,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两侧内表面之间下端位置固定安装有平台2,所述平台2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滑槽3,且第一滑槽3的内部前端活动安装有下工作台4,所述下工作台4的下端外表面两侧固定安装有滑座5,所述第一滑槽3的上端外表面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6,所述机架1的两侧内表面之间中间位置活动安装有滑台7,且滑台7的上端外表面两侧与机架1的下端外表面之间活动安装有主油缸8,所述滑台7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活动安装有翻转油缸9,所述滑台7的下端外表面前端位置活动安装有上工作台10,且上工作台10与滑台7之间活动安装有翻转轴11,所述机架1的两侧内表面中间位置均开设有凹槽12,且凹槽1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液压器13,所述机架1的前端外表面两侧中间位置均活动安装有第一电机14,且第一电机14与液压器13之间活动安装有电机轴16,所述机架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护罩15,所述液压器13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托板17,且托板17靠近机架1的一侧外表面上端中间位置活动安装有第二电机18,且第二电机18靠近机架1的一侧外表面活动安装有转台19,所述转台19的边缘处安装有夹持头20,所述夹持头20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夹持头20的形状分别为圆弧状、平板及V字状,一侧所述托板17的下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卡槽21,另一侧所述托板17的下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卡块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合模铸造结束后,通过滑台7带动上工作台10上升,从而实现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的分模,在分模过程中,模型容易卡在上模具中,导致难以脱模,此时通过第一电机14带动液压器13在凹槽12内部旋转,直至液压器13与凹槽12垂直,然后液压器13推动转台19向模型方向靠拢,利用转台19上的夹持头20将模型夹持固定,然后滑台7继续带动上工作台10向上移动,此时模型被从上模具中脱出,完成脱模,同时通过第二电机18可控制转台19转动,使得转台19上不同的夹持头20朝向模型,从而实现对不同规则的模型进行夹持,在对模型夹持过程中,两侧的托板17也通过液压器13的推动向一起靠拢,使得一侧托板17上的卡块22卡入另一侧托板17上的卡槽21中,从而对两块托板17进行拼接固定,利用托板17在模型下方防护,避免模型坠落,造成模型损坏及人员受伤。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4至图6所示,所述下工作台4的上端外表面边角位置均开设有固定孔23,所述上工作台10的上端外表面边角位置均活动安装有固定轴24,所述固定孔23的两侧内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片25,上下相邻所述第一固定片25之间开设有第一固定槽26,所述固定轴24的两侧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片27,上下相邻所述第二固定片27之间开设有第二固定槽28,所述固定轴24贯穿于固定孔23的内部,所述第一固定片25与第二固定槽28之间相互卡合,所述第二固定片27与第一固定槽26之间相互卡合,所述第一固定片25与第二固定片27的厚度分别于第二固定槽28及第一固定槽26的宽度相同,所述固定轴24可顺指针旋转九十度,合模时,利用滑台7对上工作台10进行提升,并通过翻转油缸9对上工作台10进行180°翻转,使得上工作台10上的上模具朝下,然后在通过滑台7带动上工作台10下移,使得上工作台10上的上模具与下工作台4上的上模具闭合,此时上工作台10上的固定轴24贯穿至下工作台4上的固定孔23内部,然后对固定轴24进行九十度旋转,使得固定轴24上的第二固定片27卡入固定孔23内的第一固定槽26中,同时固定孔23内的第一固定片25卡入固定轴24上的第二固定槽28中,利用第一固定片25与第二固定片27之间相互卡合,使得固定轴24固定在固定孔23内部,从而对上工作台10与下工作台4之间进行固定,避免在注入熔料时,因模腔气压导致上下模打开,提高了合模铸造质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7至图8,所述上工作台10的下端外表面两侧前端位置均开设有轮槽29,且轮槽29的内部贯穿有轮杆30,所述轮杆30与轮槽29之间活动安装有轮轴31,所述轮杆30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滚轮32,所述平台2的上端外表面两侧后端位置均开设有第三滑槽33,所述滚轮32贯穿于第三滑槽33的内部,所述轮杆30可通过轮轴31向前旋转九十度,通过翻转油缸9控制上工作台10翻转,使上工作台10与滑台7垂直,滚轮32因自身重力通过轮轴31转动下坠至上工作台10的前端,随着上工作台10下落,滚轮32进入平台2上的第三滑槽33中,随着翻转油缸9控制上工作台10向前翻转,并配合滑台7向下滑动,上工作台10利用滚轮32在第三滑槽33中向前滑动,此时滚轮32受到阻力通过轮轴31转动至上工作台10的下端,直至上工作台10平稳的落在平台2上,避免了上工作台10在翻转下降过程中与平台2发生碰撞及摩擦。
工作原理:首先,将上模具与下模具分别固定在上工作台10与下工作台4的上端外表面中心处,然后通过主油缸8控制滑台7上升,滑台7带动上工作台10上升,并通过翻转油缸9控制上工作台10进行180°翻转,使得上工作台10上的上模具朝下,然后台通过主油缸8控制滑台7向下移动,直至上模具与下模具完成合模,此时上工作台10上的固定轴24贯穿至下工作台4上的固定孔23内部,然后对固定轴24进行九十度旋转,使得固定轴24上的第二固定片27卡入固定孔23内的第一固定槽26中,同时固定孔23内的第一固定片25卡入固定轴24上的第二固定槽28中,利用第一固定片25与第二固定片27之间相互卡合,使得固定轴24固定在固定孔23内部,从而对上工作台10与下工作台4之间进行固定,避免在注入熔料时,因模腔气压导致上下模打开,提高了合模铸造质量,接着想合模后的磨具中注入熔料,待熔料成模后,过主油缸8控制滑台7上升,滑台7带动上工作台10上升,使得上模具与下模具分离,在分模过程中,模型容易卡在上模具中,导致难以脱模,此时通过第一电机14带动液压器13在凹槽12内部旋转,直至液压器13与凹槽12垂直,然后液压器13推动转台19向模型方向靠拢,利用转台19上的夹持头20将模型夹持固定,然后滑台7继续带动上工作台10向上移动,此时模型被从上模具中脱出,完成脱模,同时通过第二电机18可控制转台19转动,使得转台19上不同的夹持头20朝向模型,从而实现对不同规则的模型进行夹持,在对模型夹持过程中,两侧的托板17也通过液压器13的推动向一起靠拢,使得一侧托板17上的卡块22卡入另一侧托板17上的卡槽21中,从而对两块托板17进行拼接固定,利用托板17在模型下方防护,避免模型坠落,造成模型损坏及人员受伤,脱模结束后,通过翻转油缸9控制上工作台10翻转,使上工作台10与滑台7垂直,滚轮32因自身重力通过轮轴31转动下坠至上工作台10的前端,随着上工作台10下落,滚轮32进入平台2上的第三滑槽33中,随着翻转油缸9控制上工作台10向前翻转,并配合滑台7向下滑动,上工作台10利用滚轮32在第三滑槽33中向前滑动,此时滚轮32受到阻力通过轮轴31转动至上工作台10的下端,直至上工作台10平稳的落在平台2上,避免了上工作台10在翻转下降过程中与平台2发生碰撞及摩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机械合模铸造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两侧内表面之间下端位置固定安装有平台(2),所述平台(2)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一滑槽(3),且第一滑槽(3)的内部前端活动安装有下工作台(4),所述下工作台(4)的下端外表面两侧固定安装有滑座(5),所述第一滑槽(3)的上端外表面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6),所述机架(1)的两侧内表面之间中间位置活动安装有滑台(7),且滑台(7)的上端外表面两侧与机架(1)的下端外表面之间活动安装有主油缸(8),所述滑台(7)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活动安装有翻转油缸(9),所述滑台(7)的下端外表面前端位置活动安装有上工作台(10),且上工作台(10)与滑台(7)之间活动安装有翻转轴(11),所述机架(1)的两侧内表面中间位置均开设有凹槽(12),且凹槽(1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液压器(13),所述机架(1)的前端外表面两侧中间位置均活动安装有第一电机(14),且第一电机(14)与液压器(13)之间活动安装有电机轴(16),所述机架(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护罩(15),所述液压器(13)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托板(17),且托板(17)靠近机架(1)的一侧外表面上端中间位置活动安装有第二电机(18),且第二电机(18)靠近机架(1)的一侧外表面活动安装有转台(19),所述转台(19)的边缘处安装有夹持头(20),所述夹持头(20)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夹持头(20)的形状分别为圆弧状、平板及V字状,一侧所述托板(17)的下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卡槽(21),另一侧所述托板(17)的下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卡块(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合模铸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工作台(4)的上端外表面边角位置均开设有固定孔(23),所述上工作台(10)的上端外表面边角位置均活动安装有固定轴(24),所述固定孔(23)的两侧内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片(25),上下相邻所述第一固定片(25)之间开设有第一固定槽(26),所述固定轴(24)的两侧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片(27),上下相邻所述第二固定片(27)之间开设有第二固定槽(2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械合模铸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24)贯穿于固定孔(23)的内部,所述第一固定片(25)与第二固定槽(28)之间相互卡合,所述第二固定片(27)与第一固定槽(26)之间相互卡合,所述第一固定片(25)与第二固定片(27)的厚度分别于第二固定槽(28)及第一固定槽(26)的宽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械合模铸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24)可顺指针旋转九十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合模铸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工作台(10)的下端外表面两侧前端位置均开设有轮槽(29),且轮槽(29)的内部贯穿有轮杆(30),所述轮杆(30)与轮槽(29)之间活动安装有轮轴(31),所述轮杆(30)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滚轮(32),所述平台(2)的上端外表面两侧后端位置均开设有第三滑槽(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机械合模铸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32)贯穿于第三滑槽(33)的内部,所述轮杆(30)可通过轮轴(31)向前旋转九十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合模铸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工作台(4)与上工作台(10)的上端外表面分别活动安装有下模具及上模具,所述上工作台(10)可进行180°旋转翻面。
CN202010776883.0A 2020-08-05 2020-08-05 一种机械合模铸造机 Pending CN1118723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76883.0A CN111872363A (zh) 2020-08-05 2020-08-05 一种机械合模铸造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76883.0A CN111872363A (zh) 2020-08-05 2020-08-05 一种机械合模铸造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72363A true CN111872363A (zh) 2020-11-03

Family

ID=73210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76883.0A Pending CN111872363A (zh) 2020-08-05 2020-08-05 一种机械合模铸造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72363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25258Y (zh) * 2005-08-11 2006-10-11 宁波康鑫机械有限公司 框架式合模机
CN201195199Y (zh) * 2008-05-28 2009-02-18 镇江市裕久精机制造有限公司 四开铸造机
CN101444950A (zh) * 2008-11-27 2009-06-03 宁波康鑫机械有限公司 同向翻转导柱式合模机
CN101758604A (zh) * 2008-12-22 2010-06-30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立式注射成型机
US20130047413A1 (en) * 2010-05-24 2013-02-28 Burton Technologies, Llc Quick turn fastener
CN105235263A (zh) * 2015-09-25 2016-01-13 新民市华星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上翻下移液压冲压式合模机
CN209272404U (zh) * 2018-12-27 2019-08-20 台州市黄岩轩杰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机壳模具上的取模机
CN209320119U (zh) * 2018-07-13 2019-08-30 杭州欧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壳白模自动取模机构
CN210498280U (zh) * 2019-08-28 2020-05-12 河南神雕雕塑有限公司 一种铸造用改良型的制芯机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25258Y (zh) * 2005-08-11 2006-10-11 宁波康鑫机械有限公司 框架式合模机
CN201195199Y (zh) * 2008-05-28 2009-02-18 镇江市裕久精机制造有限公司 四开铸造机
CN101444950A (zh) * 2008-11-27 2009-06-03 宁波康鑫机械有限公司 同向翻转导柱式合模机
CN101758604A (zh) * 2008-12-22 2010-06-30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立式注射成型机
US20130047413A1 (en) * 2010-05-24 2013-02-28 Burton Technologies, Llc Quick turn fastener
CN105235263A (zh) * 2015-09-25 2016-01-13 新民市华星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上翻下移液压冲压式合模机
CN209320119U (zh) * 2018-07-13 2019-08-30 杭州欧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壳白模自动取模机构
CN209272404U (zh) * 2018-12-27 2019-08-20 台州市黄岩轩杰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机壳模具上的取模机
CN210498280U (zh) * 2019-08-28 2020-05-12 河南神雕雕塑有限公司 一种铸造用改良型的制芯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264674B1 (de) Horizontalspritzgiessmaschine
US9815234B2 (en) Stack mold support structure for an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JP6448094B2 (ja) 金型回転式射出成形機および金型回転式射出成形機の型部材交換方法
US20030094732A1 (en) Self-contained frameless rotating mold support
JPH0622822B2 (ja) 射出成形機
US10994456B2 (en) Rotary mold type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exchanging mold of rotary mold type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CN109530665B (zh) 一种农机配件浇铸装置
CN111872363A (zh) 一种机械合模铸造机
CN211248302U (zh) 一种铸造用浇注装置
CN213257061U (zh) 一种产品铸造用开模机
CN210359808U (zh) 具有翻转压紧机构的自动化激光焊接装置
JPS582537Y2 (ja) 横型成形機の金型交換装置
JPS582538Y2 (ja) 横型成形機の金型交換装置
KR101499786B1 (ko) 이젝트핀 홀딩 기능을 갖는 로터리형 주조장치
CN218066414U (zh) 一种模具生产用精密检测设备
JPS582536Y2 (ja) 横型成形機の金型交換装置
JPH069797Y2 (ja) 金型交換装置
CN218857525U (zh) 三色注塑机换模系统
CN216968434U (zh) 一种移盖式头盔成型机
CN213888086U (zh) 一种可自动取锭的锭模车结构
JP3665484B2 (ja) 成型機
CN211994161U (zh) 一种脱模剂浸润式薄膜吸塑机
CN214726036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汽车注塑模具
CN219505424U (zh) 一种方便下料的吸塑发泡模具
CN220146229U (zh) 一种方便脱模的实验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