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68334A - 工作车辆 - Google Patents

工作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68334A
CN111868334A CN201980019920.9A CN201980019920A CN111868334A CN 111868334 A CN111868334 A CN 111868334A CN 201980019920 A CN201980019920 A CN 201980019920A CN 111868334 A CN111868334 A CN 1118683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portion
supply line
cylinder
steer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1992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68334B (zh
Inventor
沼康孝
广濑一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ma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ma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matsu Ltd filed Critical Koma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8683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83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683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683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35/00Axle units; Parts thereof ; Arrangements for lubrication of axles
    • B60B35/12Torque-transmitting axles
    • B60B35/16Axle housings
    • B60B35/163Axle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shape of the housing, e.g. adaptations to give space for other vehicle elements like chassis or exhaust system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20Drives; Control devices
    • E02F9/22Hydraulic or pneumatic drives
    • E02F9/225Control of steering, e.g. for hydraulic motors driving the vehicle tra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35/00Axle units; Parts thereof ; Arrangements for lubrication of axles
    • B60B35/009Axle units; Parts thereof ; Arrangements for lubrication of axles adapted for tiltable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35/00Axle units; Parts thereof ; Arrangements for lubrication of axles
    • B60B35/02Dead axles, i.e. not transmitting torque
    • B60B35/06Dead axles, i.e. not transmitting torque crank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6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fluid, i.e. using a pressurised fluid for most or all the force required for steering a vehicle
    • B62D5/1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fluid, i.e. using a pressurised fluid for most or all the force required for steering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ype of power unit
    • B62D5/12Piston and cylind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3/0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 E02F3/04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 E02F3/76Graders, bulldozers, or the like with scraper plates or ploughshare-like elements; Levelling scarifying devices
    • E02F3/80Component par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02Travelling-gear, e.g. associated with slewing gea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3/0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 E02F3/04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 E02F3/76Graders, bulldozers, or the like with scraper plates or ploughshare-like elements; Levelling scarifying devices
    • E02F3/7636Graders with the scraper blade mounted under the tractor chassi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20Drives; Control devices
    • E02F9/22Hydraulic or pneumatic drives
    • E02F9/2264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elements for hydraulic drives
    • E02F9/2275Hos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nd protection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teering-Linkage Mechanisms And Four-Wheel St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机动平地机(1)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前轴架(87)、与前轴架(87)连结的转向油缸(89a)、以及与转向油缸(89a)连接且用于向转向油缸(89a)供给工作油的第一供给管路(91)。第一供给管路(91)固定于前轴架(87)。

Description

工作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作车辆。
背景技术
就专利文献1所述的工作车辆而言,作为左右车轮的转向机构具有:车轴架、在车轴架的左右两端安装的一对支架、将一对支架连结的横拉杆、以及与一方的支架和车轴架连结的转向油缸。左右车轮根据转向油缸的伸缩,而左右转弯。
就专利文献1所述的工作车辆而言,作为左右车轮的倾斜机构具有:将一对支架连结的倾斜杆、以及与一方的支架和车轴架连结的倾斜油缸。左右车轮根据倾斜油缸的伸缩,而左右倾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3783966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可是,在转向油缸及倾斜油缸(下面总称为“油缸”)各自需要连接用于供给工作油的供给管路,该工作油从配置于车体的液压泵送出。
然而,因为在油缸的周边配置有可动部件(横拉杆、倾斜杆等)和不可动部件(车轴架等),所以,与上述部件不发生干涉地布线供给管路并不容易。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车辆,其能够容易地布置与油缸连接的供给管。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工作车辆具有: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车轴架、与车轴架连结的油缸、以及与油缸连接且用于向油缸供给工作油的第一供给管路。第一供给管路固定于车轴架。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工作车辆,其能够容易地布线与转向油缸连接的工作油的供给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机动平地机的侧视图。
图2是车轴总成的主视图。
图3是车轴总成的俯视图。
图4是前轴架的立体图。
图5是后梁的主视图。
图6是车轴总成的立体图
图7是车轴总成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机动平地机1的整体构成)
图1是机动平地机1的侧视图。在以下的说明中,“上”、“下”、“左”、“右”、“前”、“后”是以就座于驾驶席的操作人员观察的方向为基准的术语。
机动平地机1是用于进行整地工作、扫雪工作、轻切削、以及材料混合等工作的工作车辆。机动平地机1具有:车架10、左右一对前轮20a、20b、左右一对第一后轮30a、30b、左右一对第二后轮31a、31b、工作装置40、驾驶室50、发动机60、以及液压泵70。
车架10由前车架11及后车架12构成。前车架11沿前后方向延伸。前车架11的前端部由前轮20a、20b支承。前车架11的后端部与后车架12的前端部连结。前车架11相对于后车架12可左右转动。前车架11支承工作装置40。后车架12由第一后轮30a、30b及第二后轮31a、31b支承。后车架12支承驾驶室50、发动机60及液压泵70。
工作装置40安装于前车架11。工作装置40配置于前车架11的下方。工作装置40具有:牵引架41、刮板42、刮板旋转装置43、提升油缸45、以及移位油缸46。牵引架41与前车架11的前端部连结。牵引架41可上下左右地摆动。刮板42支承于刮板旋转装置43。刮板旋转装置43以铅垂方向的轴为中心,使刮板42旋转。提升油缸45与牵引架41和前车架11连结。提升油缸45使牵引架41上下摆动。移位油缸46与牵引架41和前车架11连结。移位油缸46使牵引架41左右摆动。
驾驶室50载置在车架10上。在驾驶室50配置有驾驶席及操作装置等。发动机60配置于后车架12上。发动机60经由未图示的后轮驱动装置,使第一后轮30a、30b及第二后轮31a、31b驱动。液压泵70由发动机60驱动。作为液压泵70,例如可以使用斜板式或斜轴式液压泵。液压泵70除了向提升油缸45及移位油缸46以外,还向后面叙述的倾斜油缸88及左右一对转向油缸89a、89b送出工作油。
(前轮20a、20b的车轴总成80)
图2是前轮20a、20b的车轴总成80的主视图。图3是前轮20a、20b的车轴总成80的俯视图。
车轴总成80安装于前车架11的前端部。车轴总成80担负前轮20a、20b的转向机构和倾斜机构。
车轴总成80具有:左右一对轮毂81a、81b、左右一对转向节支架82a、82b、左右一对转向销83a、83b、左右一对转向销支架84a、84b、倾斜杆85、横拉杆86、前轴架87、倾斜油缸88、左右一对转向油缸89a、89b、倾斜用供给管路(未图示)、以及转向用第一及第二供给管路91、92。
倾斜杆85及横拉杆86是对应于前轮20a、20b的倾斜及转向而可动的可动部件。前轴架87是对应于前轮20a、20b的倾斜及转向而不可动的不可动部件。以避开可动部件的可动范围的方式布线倾斜用供给管路(未图示)及转向用第一及第二供给管路91、92,以使与可动部件不发生干涉。
在轮毂81a、81b安装有前轮20a、20b。转向节支架82a、82b与轮毂81a、81b连结。转向节支架82a、82b经由转向销83a、83b而与转向销支架84a、84b连结。转向销83a、83b分别沿大致铅垂方向进行配置。转向节支架82a、82b以转向销83a、83b为中心进行摆动。转向节支架82a相对于前轴架87的两端部,可上下及前后地摆动。
倾斜杆85与转向销支架84a、84b连结。横拉杆86与转向节支架82a、82b连结。前轴架87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前轴架87与转向销支架84a、84b连结。前轴架87具有前梁87a和后梁87b。在前梁87a和后梁87b之间配置有倾斜油缸88。后梁87b配置于转向油缸89a、89b的前方。针对前轴架87的结构,将在后面叙述。
倾斜油缸88与转向销支架84b和前轴架87连结。经由倾斜用供给管路(未图示),向倾斜油缸88供给从液压泵70(参照图1)送出的工作油。
转向油缸89a与转向节支架82a和前轴架87连结。转向油缸89b与转向节支架82b和前轴架87连结。
第一及第二供给管路91、92将从液压泵70送出的工作油向转向油缸89a、89b供给。如图2所示,第一及第二供给管路91、92位于比前轴架87中的前梁87a的下端部更靠近上方的位置。第一及第二供给管路91、92不比前梁87a更向下方突出。如图3所示,第一及第二供给管路91、92位于比前轴架87中的前梁87a更靠近后方的位置。第一及第二供给管路91、92不比前梁87a更向前方突出。第一及第二供给管路91、92各自固定于前轴架87。针对第一及第二供给管路91、92各自的结构,将在后面叙述。
转向节支架82a、82b、转向销83a、83b、横拉杆86、以及转向油缸89a、89b构成前轮20a、20b的转向机构。转向油缸89a、89b根据操作人员的转向操作进行伸缩。在右转弯的情况下,通过从第一供给管路91向转向油缸89a的盖侧和转向油缸89b的杆侧供给工作油,而转向油缸89a伸展,转向油缸89b收缩。在左转弯的情况下,通过从第二供给管路92向转向油缸89a的杆侧和转向油缸89b的盖侧供给工作油,而转向油缸89a收缩,转向油缸89b伸展。根据转向油缸89a、89b的伸缩,由横拉杆85连结的转向节支架82a、82b以转向销83a、83b为中心发生联动而回转,由此,前轮20a、20b左右转弯。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只由转向油缸89a、89b的一方也能够使前轮20a、20b左右转弯,但如本实施方式所述,通过使用左右一对转向油缸89a、89b,能够使横拉杆85更顺畅地移动。
转向销支架84a、84b、倾斜杆85、以及倾斜油缸88构成前轮20a、20b的倾斜机构。倾斜油缸88根据操作人员的倾斜操作而进行伸缩。在使前轮20a、20b从直立位置向右倾斜的情况下,通过从倾斜用供给管路向倾斜油缸88的盖侧供给工作油,而倾斜油缸88伸展。在使前轮20a、20b从直立位置向左倾斜的情况下,通过从倾斜用的供给管路向倾斜油缸88的杆侧供给工作油,而倾斜油缸88收缩。根据与转向销支架84b连结的倾斜油缸88的伸缩,由倾斜杆85连结的转向销支架84a、84b相对于前轴架87左右倾斜,由此,前轮20a、20b左右倾斜。倾斜对于提高机动平地机1的小转弯性、或维持切削作业的直线性是有用的。
(前轴架87)
接着,参照附图,针对前轴架87的结构进行说明。图4是从左斜上前方观察前轴架87的立体图。图5是后梁87b的主视图。
如图4所示,前轴架87具有:前梁87a、后梁87b、插通孔87c、第一加强部87d、第二加强部87e、以及分支支承部87f。
前梁87a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前梁87a配置于后梁87b的前方。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前梁87a形成为板状,但前梁87a的形状未特别限制。
后梁87b在左右方向上延伸。后梁87b配置于前梁87a的后方。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后梁87b形成为板状,但后梁87b的形状未特别限制。
插通孔87c形成于后梁87b。插通孔87c沿前后方向贯通后梁87b。插通孔87c作为第一及第二供给管路91、92的通路而被利用。在插通孔87c中插通有第一及第二供给管路91、92各管路。因此,插通孔87c为在规定方向上延伸的长孔。
在此,如图5所示,插通孔87c在后梁87b的主视图中,沿相对于左右方向倾斜的方向延伸。因此,第一及第二供给管路91、92彼此不干涉地容易从插通孔87c分别引出。
另外,如图5所示,插通孔87c在后梁87b的主视图中,与后梁87b的中立线CL1重叠。因此,能够抑制因设置插通孔87c而后梁87b的强度降低。中立线CL1是指,在后梁87b的主视图中将后梁87b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点相连的线。
第一加强部87d配置于前梁87a和后梁87b之间。第一加强部87d与前梁87a及后梁87b各自的左端部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第一加强部87d形成为板状,但第一加强部87d的形状未特别限制。
第二加强部87e配置于前梁87a和后梁87b之间。第二加强部87e与前梁87a及后梁87b各自的右端部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第二加强部87e形成为板状,但第二加强部87e的形状未特别限制。
分支支承部87f与后梁87b连接。分支支承部87f配置于后梁87b的后方。分支支承部87f支承后面叙述的第一及第二供给管路91、92各自的分支部。
(第一及第二供给管路91、92)
接着,参照附图,针对转向用第一及第二供给管路91、92的结构进行说明。图6是从左斜上前方观察前轮20a、20b的车轴总成80的立体图。图7是从左斜上后方观察前轮20a、20b的车轴总成80的立体图。
转向用第一供给管路91是本发明的“第一供给管路”的一个例子,转向用第二供给管路92是本发明的“第二供给管路”的一个例子。
第一及第二供给管路91、92将从液压泵70(参照图1)送出的工作油向转向油缸89a、89b供给。第一供给管路91与转向油缸89a的杆侧和转向油缸89b的盖侧连接。第二供给管路92与转向油缸89a的盖侧和转向油缸89b的杆侧连接。
[第一供给管路91]
第一供给管路91具有:第一管部101、第二管部102、第三管部103、第四管部104、以及第五管部105。第一管部101可以优选使用具有挠性的软管。第二至第五管部102~105可以优选使用可设定为期望的弯曲半径的钢管。
第一管部101从前车架11向前轴架87延伸。第一管部101在前梁87a和后梁87b之间,经由连结块B1而与第二管部102连接。第一管部101将从液压泵70送出的工作油向第二管部102引导。
第二管部102插通于后梁87b的插通孔87c。第二管部102在前梁87a和后梁87b之间,经由连结块B1而与第一管部101连接。第二管部102在后梁87b的后方,经由连结块B2而与第三管部103及第五管部105连接。第二管部102分支为第三管部103及第五管部105。
在此,如图6所示,第二管部102具有第一部分102a和第二部分102b。
第一部分102a与第一管部101和第二部分102b连接。第一部分102a配置于前梁87a和后梁87b之间。第一部分102a沿后梁87b进行配置。第一部分102a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第一部分102a固定于前轴架87。详细地说,第一部分102a之中第一管部101侧的端部经由支撑板S1,固定于前轴架87的第一加强部87d。第一部分102a之中第一管部101侧的端部由U字状螺栓固定于支撑板S1。
第二部分102b在后梁87b的前方,经由连结块B3而与第一部分102a连接。第二部分102b插通于后梁87b的插通孔87c。第二部分102b沿前后方向延伸。第二部分102b在后梁87b的后方,经由连结块B2而与第三管部103及第五管部105连接。连结块B2固定于在前轴架87的分支支承部87f安装的支撑板S2上。
第三管部103与第二管部102和第四管部104连接。第三管部103经由连结块B2而与第二管部102连接。第三管部103经由连结块B4而与第四管部104连接。第四管部104与第三管部103和转向油缸89a的盖侧连接。第五管部105与第二管部102和转向油缸89b的杆侧连接。
[第二供给管路92]
第二供给管路92具有:第一管部111、第二管部112、第三管部113、第四管部114、以及未图示的第五管部。第一管部111可以优选使用具有挠性的软管。第二至第四管部112~114可以优选使用可任意设定弯曲半径的钢管。
第一管部111从前车架11向前轴架87延伸。第一管部111在前梁87a和后梁87b之间,经由连结块C1而与第二管部112连接。第一管部111将从液压泵70送出的工作油向第二管部112引导。
第二管部112在前梁87a和后梁87b之间,经由连结块C1而与第一管部111连接。第二管部112固定于前轴架87。详细地说,第二管部112之中第一管部111侧的端部经由支撑板S1而固定于前轴架87的第一加强部87d。第二管部112之中第一管部111侧的端部由U字状螺栓固定于支撑板S1。
第二管部112插通在后梁87b的插通孔87c中。第二管部112在后梁87b的后方,经由连结块C2而与第三管部113及第四管部114连接。第二管部112分支为第三管部113及第四管部114。连结块C2固定于在前轴架87的分支支承部87f安装的支撑板S3上。
第三管部113与第二管部112和转向油缸89a的杆侧连接。第四管部114与第二管部112和转向油缸89b的盖侧连接。
(特征)
与转向油缸89a(“油缸”的一个例子)连接的第一供给管路91固定于前轴架87(“车轴架”的一个例子)。因此,能够容易地布线第一供给管路91以与可动部件(倾斜杆85及横拉杆86)不发生干涉。
前轴架87的后梁87b具有供第一供给管路91插通的插通孔87c。因此,能够更容易地布线第一供给管路91。
与转向油缸89a连接的第二供给管路92插通在后梁87b的插通孔87c中。在后梁87b的主视图中,插通孔87c在相对于左右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延伸。因此,即使在使第一及第二供给管路91、92双方都插通在插通孔87c中的情况下,也容易使第一及第二供给管路91、92彼此不干涉地分别从插通孔87c中引出。
前轴架87具有与前梁87a和后梁87b连接的第一加强部87d。第一供给管路91固定于第一加强部87d。因此,与在前梁87a或者后梁87b直接地固定第一供给管路91的情况相比,能够在与前梁87a及后梁87b分离的位置固定第一供给管路91,所以能够更容易地布线第一供给管路91。
第一供给管路91位于比前轴架87中的前梁87a的下端部更靠近上方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因与飞石或者障碍物等的接触而使第一供给管路91损坏。
第一供给管路91位于比前轴架87中的前梁87a更靠近后方的位置。因此,能够抑制因与飞石或者障碍物等的接触而使第一供给管路91损坏。
第一供给管路91具有第一管部101和第二管部102。第一管部101在前梁87a和后梁87b之间与第二管部102连接。第二管部102在前梁87a和后梁87b之间固定于前轴架87,并插通在插通孔87c中。因此,即使在使第一供给管路91插通在插通孔87c中的情况下,也能够简便地组装第一供给管路91。
第二管部102具有第一部分102a和第二部分102b。第一部分102a在前梁87a和后梁87b之间固定于前轴架87,并沿后梁87b延伸。第二部分102b与第一部分102a连接、且插通在插通孔87c中。因此,即使在使第二供给管路92与第一供给管路91一起插通在插通孔87c中的情况下,也能够简便地组装第一供给管路91。
(其它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应用了本发明的车轴总成的工作车辆的一个例子而针对机动平地机1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车轴总成可以广泛应用在可通过左右一对车轮行驶的工作车辆中。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针对将本发明的车轴总成应用在前轮20a、20b中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车轴总成也可以应用在前轮以外的其它车轮中。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针对将本发明的第一供给管路应用在转向油缸89a、89b中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第一供给管路也可以应用在倾斜油缸88中。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机动平地机1具有左右一对转向油缸89a、89b,但也可以只具有任意一方的转向油缸。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车轴架87具有前梁87a和后梁87b,但车轴架87的结构未特别限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供给管路91固定于车轴架87中的第一加强部87d,但固定第一供给管路91的位置未特别限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将第一及第二供给管路91、92各自插通在后梁87b的插通孔87c中,但第一及第二供给管路91、92的至少一方也可以不插通在插通孔87c中。
附图标记说明
1机动平地机;10车架;20a,20b前轮;70液压泵;80车轴总成;81a,81b轮毂;82a,82b转向节支架;83a,83b转向销;84a,84b转向销支架;85倾斜杆;86横拉杆;87前轴架;87a前梁;87b后梁;87c插通孔;87d第一加强部;87e第二加强部;87f分支支承部;88倾斜油缸;89a,89b转向油缸;91转向用第一供给管路;101第一管部;102第二管部;102a第一部分;102b第二部分;92转向用第二供给管路。

Claims (8)

1.一种工作车辆,其特征在于,具有:
车轴架,其在左右方向上延伸;
油缸,其与所述车轴架连结;
第一供给管路,其与所述油缸连接,用于向所述油缸供给工作油;
所述第一供给管路固定于所述车轴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轴架具有:前梁、以及在所述前梁的后方且所述油缸的前方配置的后梁,
所述后梁具有供所述第一供给管路插通的插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作车辆,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二供给管路,其与所述油缸连接,用于向所述油缸供给工作油,
所述第二供给管路插通在所述插通孔中,
在所述后梁的主视图中,所述插通孔在相对于左右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延伸。
4.如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工作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轴架具有与所述前梁和所述后梁连接的加强部,
所述第一供给管路固定于所述加强部。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工作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供给管路位于比所述前梁的下端部更靠近上方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工作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供给管路位于比所述前梁更靠近后方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作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供给管路具有第一管部和第二管部,
所述第一管部在所述前梁和所述后梁之间,与所述第二管部连接,
所述第二管部在所述前梁和所述后梁之间,固定于所述车轴架,且插通在所述插通孔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作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管部包括:
第一部分,其在所述前梁和所述后梁之间,固定于所述车轴架,并沿所述后梁延伸;
第二部分,其与所述第一部分连接,且插通在所述插通孔中。
CN201980019920.9A 2018-07-19 2019-03-26 工作车辆 Active CN1118683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35634 2018-07-19
JP2018135634A JP7160590B2 (ja) 2018-07-19 2018-07-19 作業車両
PCT/JP2019/013030 WO2020017102A1 (ja) 2018-07-19 2019-03-26 作業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68334A true CN111868334A (zh) 2020-10-30
CN111868334B CN111868334B (zh) 2022-08-30

Family

ID=69164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19920.9A Active CN111868334B (zh) 2018-07-19 2019-03-26 工作车辆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79949B2 (zh)
JP (1) JP7160590B2 (zh)
CN (1) CN111868334B (zh)
WO (1) WO2020017102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52021A (en) * 1937-02-26 1939-03-28 Baumer Harry Leland Safety device for steering motor vehicles
US3480100A (en) * 1967-01-04 1969-11-25 Hyster Co Steering axle
JPH07117709A (ja) * 1993-10-27 1995-05-09 Iseki & Co Ltd トラクタのステアリングセンサ−
JPH0921105A (ja) * 1995-07-05 1997-01-21 Sakai Heavy Ind Ltd タイヤローラの液体散布装置
JP2016003740A (ja) * 2014-06-18 2016-01-12 ユニキャリア株式会社 流体圧シリンダのダストブーツ及びロッド保護装置
WO2016033921A1 (zh) * 2014-09-05 2016-03-10 商庆申 自动整体装卸运输车
CN106013295A (zh) * 2016-07-01 2016-10-12 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挖掘机液压式压紧机构
CN107539363A (zh) * 2016-06-27 2018-01-05 株式会社久保田 车轴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752248A (en) * 1971-08-31 1973-08-14 Clark Equipment Co Hydraulic steering system
US3783966A (en) 1972-08-18 1974-01-08 Caterpillar Tractor Co Steering system for vehicles
DE7629792U1 (de) * 1976-09-24 1979-10-11 Linde Ag, 6200 Wiesbaden Lenkachse für ein Flurförderzeug
JP6198657B2 (ja) * 2014-03-28 2017-09-20 株式会社クボタ トラクタ
JP6581931B2 (ja) * 2016-03-23 2019-09-25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モータグレーダにおける制御方法およびモータグレーダ
JP7117709B2 (ja) 2017-12-14 2022-08-15 ユニチカ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および塗料用樹脂組成物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52021A (en) * 1937-02-26 1939-03-28 Baumer Harry Leland Safety device for steering motor vehicles
US3480100A (en) * 1967-01-04 1969-11-25 Hyster Co Steering axle
JPH07117709A (ja) * 1993-10-27 1995-05-09 Iseki & Co Ltd トラクタのステアリングセンサ−
JPH0921105A (ja) * 1995-07-05 1997-01-21 Sakai Heavy Ind Ltd タイヤローラの液体散布装置
JP2016003740A (ja) * 2014-06-18 2016-01-12 ユニキャリア株式会社 流体圧シリンダのダストブーツ及びロッド保護装置
WO2016033921A1 (zh) * 2014-09-05 2016-03-10 商庆申 自动整体装卸运输车
CN107539363A (zh) * 2016-06-27 2018-01-05 株式会社久保田 车轴装置
CN106013295A (zh) * 2016-07-01 2016-10-12 徐州徐工挖掘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挖掘机液压式压紧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012314A (ja) 2020-01-23
CN111868334B (zh) 2022-08-30
WO2020017102A1 (ja) 2020-01-23
US20210031833A1 (en) 2021-02-04
US11479949B2 (en) 2022-10-25
JP7160590B2 (ja) 2022-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042053A (en) Four-wheel drive tractor
EP1607527B1 (en) Steering control system for a skid steer vehicle.
EP1947249B1 (en) Common pivot and support member for an attachment interface of a loader
US8291999B2 (en) Control arrangement for motor grader blade
US6772544B2 (en) Wheeled work vehicle
US4186815A (en) Suspension and drive for tandem wheel vehicle
WO1998032928A1 (fr) Perfectionnement aux tracto-pelles
JP2016104952A (ja) 作業機械のための車台
AU2005239645B2 (en) Articulated dozer with frame structure for decreased height variation in the vehicle chassis
JP2016089617A (ja) 作業機械のための車台
WO2014098652A1 (en) Front frame arrangement for a working machine and a wheel loader
CN110387917B (zh) 具有中间安装式翻路机系统的自动平地机
US4696350A (en) Motor grader with saddle mounted to transverse pin on main frame
CN111868334B (zh) 工作车辆
US4286798A (en) Truck with steerable rear wheels
US6957705B2 (en) Loader linkage
CN103025966A (zh) 驾驶室及机动平地机
CN106457944A (zh) 用于非公路车辆中的悬架系统的侧倾角止挡布置结构
CN113133313B (zh) 作业车辆的车架及作业车辆
EP4357221A1 (en) Work vehicle
EP1816058A1 (en) Multi-purpose lorry with rotating and translating driver's cab
JP7224279B2 (ja) 作業車
JP4606359B2 (ja) フロントローダ
JP6570440B2 (ja) 作業車
JP6484985B2 (ja) 移動式クレー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