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50802A - 间隔针织物 - Google Patents

间隔针织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50802A
CN111850802A CN202010331571.9A CN202010331571A CN111850802A CN 111850802 A CN111850802 A CN 111850802A CN 202010331571 A CN202010331571 A CN 202010331571A CN 111850802 A CN111850802 A CN 1118508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itted fabric
knit
spacer
layer
fabric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3157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50802B (zh
Inventor
S·米勒
R·诺伊迈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ller Textil GmbH
Original Assignee
Muller Textil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ller Textil GmbH filed Critical Muller Textil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1850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508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508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508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1/00Warp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21/14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corporation by knitting, in one or more thread, fleece, or fabric layers, of reinforcing, binding, or decorative threads; Fabrics incorporating small auxiliary elements, e.g. for decorative purpos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1/00Warp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21/10Open-work fabric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1/00Warp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21/06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1/00Warp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21/02Pile fabrics or articles having similar surface features
    • D04B21/04Pile fabrics or articles having similar surface fea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read material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1/00Warp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21/20Warp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article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 D04B21/202Warp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itting articles of particular configuration warp knitted yar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3/00Flat warp knitting machines
    • D04B23/10Flat warp knitting machines for knitting through thread, fleece, or fabric layers, or around elongated core material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7/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arp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27/02Warp-thread guide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3/00Details of fabric structure established in the fabric forming process
    • D10B2403/01Surface features
    • D10B2403/011Dissimilar front and back faces
    • D10B2403/0112One smooth surface, e.g. laminated or coated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3/00Details of fabric structure established in the fabric forming process
    • D10B2403/02Cross-sectional features
    • D10B2403/022Lofty fabric with variably spaced front and back plies, e.g. spacer fabrics
    • D10B2403/0222Lofty fabric with variably spaced front and back plies, e.g. spacer fabrics with at least one baggy or puckered ply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3/00Domestic or personal
    • D10B2503/04Floor or wall coverings; Carpet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5/00Industrial
    • D10B2505/08Upholstery, mattr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间隔针织物(1),其具有面状的第一针织物层(2)、面状的第二针织物层(3)和连接所述针织物层(2、3)的间隔纱线(4),其中,第一针织物层(2)具有分别由多个线圈构成的开口(12),其中,第二针织物层(3)至少具有第一和第二纱线系统(13、15),并且第一纱线系统(13)的纱线沿着生产方向(P)在配设的恰好一个线圈纵列上延伸并且第二纱线系统(15)的纱线在沿生产方向(P)延伸的、彼此相邻的至少两个线圈纵列上引导。根据本发明,第二针织物层(3)也具有分别由多个线圈构成的开口(12’)。

Description

间隔针织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间隔针织物,其具有面状的第一针织物层、面状第二针织物层和连接所述针织物层的间隔纱线,其中,第一针织物层具有分别由多个线圈构成的开口,第二针织物层至少具有第一和第二纱线系统,并且第一纱线系统的纱线沿着生产方向在配设的正好一个线圈纵列上延伸并且第二纱线系统的纱线经由在生产方向上延伸的、彼此相邻的至少两个线圈纵列引导。间隔针织物尤其是作为弹性层设置在车辆座椅或者内饰件中。
背景技术
生产方向和横向方向的配置在针织纺织品的情况下是常见的,其中,生产方向也称为针织方向或者纵向方向。在间隔针织物的情况下,构成织物的各个纱线沿着生产方向或者说针织方向延伸并且由此出发具有通常重复出现的针织图案,因此例如在所述两个针织物层之间的间隔纱线——在可能的情况下也沿横向方向存在偏差地——往复延伸。
根据常用的术语定义,所述两个面状的针织物层具有沿着生产方向延伸的线圈纵列和沿着横向方向延伸的线圈横列。
间隔针织物的特点在于轻且透气的结构,其中,间隔针织物由于在所述两个针织物层之间延伸的间隔纱线而在其厚度的方向上是有弹性的。为此通常将单丝纱设置为间隔纱线,所述单丝纱基于其结构具有相对高的恢复效果。
由于所述弹性特性,间隔针织物能够作为柔软的、弹性的并且能够实现空气循环的层设置在床垫、软垫家具、服装或者鞋子中。间隔针织物作为技术纺织品也在汽车行业中应用,例如用于通风座椅和座椅面套,其中,间隔针织物基于其垫特性和非常好的恢复能力而能够实现良好的轮廓调整。
但是此外,汽车行业中的间隔针织物在其它应用(例如家具制造)的情况下也特别适合于底部垫充物。因此在汽车行业中将间隔针织物用于内饰,其中,能够将具有间隔纺织品和压上的织物层(例如皮革、合成革或者装饰薄膜)的复合材料用于装饰车顶、仪表板、中控台以及车门内侧面。
在此,通常将具有间隔针织物以及覆盖与装饰层的复合材料或者说复合组件与处于其下方的要么刚性的、要么柔性的基础结构相连接。例如能够将用于内饰的或者家具制造中的复合组件施加至刚性的下部结构上亦或在构造座椅或者座位面的情况下施加在可挠曲的下部结构上。
不仅在刚性的、而且也在挠性的下部结构的情况下得到如下优点:倒圆、弯曲或者其它的三维成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由间隔针织物补偿,其中,在许多情况下能够防止过度剧烈的变形和尤其是防止覆盖与装饰层起皱。附加地,由于间隔针织物的可挠曲性,对于使用者而言得到特别舒适的柔软的触感,但是由于间隔针织物的弹性恢复力也使预先给定的形状——至少在弹性恢复之后——得以保持。
尽管间隔针织物在这些特性方面部分地远优于其它弹性材料,但正是在复杂成型的或者说对成型要求苛刻的产品的情况下以及在使用寿命特别长的产品的情况下仍存在进一步改进间隔针织物的机械特性的需求。
由DE 10 2010 010 524 B4中已知一种间隔针织物以及由其构成的复合组件,该复合组件具有所述间隔针织物和覆盖与装饰层,其中,该复合组件为了设置在气囊或者气囊活门上方而在多个部位处提供降低的抗撕裂强度。
为此目的,所述间隔针织物的两个面状针织物层分别由基础纱线系统和另外的纱线系统构成,其中,线圈横列的第一部分至少由基础纱线系统构成,线圈横列的第二部分由第二纱线系统构成,其中,基础纱线系统的纱线在线圈横列的第二部分的情况下以不构成线圈的方式引导并且在线圈横列的第二部分上的针织物层在生产方向上比在线圈横列的第一部分上的针织物层具有更小的抗撕裂强度。即通过省略线圈构成在横向方向上延伸的弱化线,其中,在两个针织物层中将相应的弱化线相互重叠地或者以小的偏差地设置,使得所述两个针织物层在其功能性方面相同地构造。相应地,所述两个针织物层不仅在其抗撕裂强度方面、而且也在其抗弯强度和可延伸性方面也具有相同的或者至少类似的机械特性。
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间隔针织物由DE 10 2016 125 881 B3中已知,其中,间隔针织物的两个针织物层在其结构和机械特性方面是根本不同的。在具有间隔针织物的复合组件的情况下以特别有利的方式利用这些不同的机械特性。所述两个针织物层的其一在生产方向和横向方向上是可良好延伸的,而相对置的覆盖层则在生产方向(针织方向)和横向方向上仅具有极小的可延伸性。将具有小的可延伸性的针织物层邻接于覆盖与装饰层地设置,于是使得可良好延伸的针织物层和覆盖与装饰层经由间隔纱线相对置。
在由DE 10 2016 125 881 B3中已知的间隔针织物的或者说由该间隔针织物构成的复合材料的弯曲方面得到与在一致的层材料的情况下完全不同的特性。在例如厚的塑料膜的或者切割泡沫的一致的层材料的情况下,在弯曲时中性纤维通常处在厚度的中央处,而在根据DE 102016 125 881 B3的间隔针织物的情况下,在弯曲时中性纤维(即不会发生本质的延伸或者压缩的纤维)处于具有小的可延伸性的针织物层上,所述针织物层直接处于覆盖与装饰层下方。基于间隔针织物的和尤其是所述直接连接的、具有小的可延伸性的针织物层的这些特性极优地保护覆盖与装饰层免于起皱、被挤压或者类似情况。在均匀的、凹形或凸形弯曲的情况下,将所述相对置的、可良好延伸的针织物层相应地延长或者缩短,这也有助于极优地保护覆盖与装饰层。
如果应当提供大的均匀弯曲或者说拱曲的面或者应当在下方加软垫,则由DE 102016 125 881 B3中已知的复合组件的特点在于出色的特性。
但是在替选的空间设置方面,所述复合组件仍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在此背景下,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出一种具有良好的机械特性和良好的透气性的间隔针织物,所述间隔针织物能够实现扩展的使用范围。
本发明的主题和所述任务的解决方案是根据权利要求1的间隔针织物。
从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出发,根据本发明在此规定:可较少延伸的针织物层(在这里称为第二针织物层)具有分别由多个线圈构成的开口。在这种构造方案的范畴内,两个针织物层于是具有相应的开口,但是所述开口设计成不同的。即在第二针织物层的情况下必须注意:不会由于构造开口而提供过大的可延伸性。
根据本发明,两个针织物层具有分别由多个线圈构成的开口。每个纺织结构均不是完全紧密的,使得在各个纱线之间始终保留一定的开口。针织物层具有分别由多个线圈构成的开口,这一特征在此不是指这种常见的纺织结构,而是指相应的针织物层或者说两个针织物层的特殊构造,使得在那里构成大于线圈或者说在两个单线圈之间的中间空间的开口。
相应的开口在实践中通过网眼垫纱(Filetlegung)来实现,为此典型地借助未被完全占用的两个导纱梳栉(Legeschienen)进行作业。相应的垫纱或者网状图案例如在Marcus Oliver Weber/Klaus-Peter Weber所著的专业书籍《Wirkerei und Strickerei,Technologien-Bindungen-Produktionsbeispiele》(2014年第6版,德国专业书籍出版社)第188和189页中进行了说明。
由于相应的开口正好也能够在厚度方向上实现特别良好的空气或者一般性地流体运输。根据DE 10 2016 125 881 B3,相应的开口仅对于具有较大的可延伸性的针织物层是已知的。根据这一现有技术,所述构造方案也基于如下认识:在常见的垫纱图案的情况下,仅基于网格状的或者网状的结构就能够实现所述可延伸性的改进。
尽管这一认识,根据本发明仍规定:两个针织物层具有分别由由多个线圈构成的开口。但是,在本发明的范畴内可较小延伸的第二针织物层的情况下于是可以设置有一种针织图案,所述针织图案虽然构成了相应的开口,但仅具有相对小的可延伸性,即这些开口无助于显著提高可延伸性。
在本发明的范畴内对此具有重要贡献的是,第二针织物层具有第一纱线系统,其中,第一纱线系统的纱线沿着生产方向在配设的正好一个线圈纵列上延伸,于是通过第一纱线系统的这些纱线在生产方向上实现高的拉力。
如同样由DE 10 2016 125 881 B3中已知的那样,第一纱线系统的第一纱线能够在生产方向上以交替的顺序构成编链线圈或者不构成线圈地引导。例如对于每两个线圈横列,能够一方面规定构成编链线圈并且另一方面规定在不构成线圈的情况下引导纱线。但是如果在不构成线圈的情况下引导纱线,则能够将这些纱线在针织过程中围绕相应的针引导,于是使得在实践中也称之为“单针衬纬”。
为了在可较小延伸的所述第二针织物层中构成开口,能够将第二纱线系统构成为具有第一子纱线系统和互补的第二子纱线系统的网眼垫纱。在此,基于本身相同的、但却颠倒的垫纱图案,在本发明的范畴内将所述典型地借助相应配设的导纱梳栉构成的各子纱线系统统称为第二纱线系统。根据一种本身常见的网眼垫纱,在此能够规定:所述两个子纱线系统借助两个导纱梳栉分别以一穿一空穿经法或者两穿两空穿经法构成。此外,原则上已知了另外的垫纱图案,在本发明的范畴内也可以考虑这些另外的垫纱图案。在此,各个开口例如能够在两个线圈横列上延伸。
并且尽管构造有开口,但是为了在生产方向和横向方向上实现尽可能小的延伸,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特别优选的构造方案规定,第二纱线系统的纱线沿着生产方向交替地一方面构成编链线圈并且另一方面构成选自经编针织物、布料、经缎组织、丝绒和棉缎的组中的线圈。通过所述选自经编针织物、布料、经缎组织、丝绒和棉缎的组中的线圈在横向方向上实现各个线圈纵列的连接,使得在横向方向上得到小的可延伸性。但是在此,如果第二纱线系统的、即第一子纱线系统和互补的第二子纱线系统的纱线附加地构成编链线圈,则此外提高在生产方向上的抗拉强度并且由此也降低可延伸性。
即使第二针织物层具有分别由多个线圈构成的开口,则这些开口也适宜地小于第一针织物层的开口。第二纱线系统的纱线能够沿着生产方向交替地构成n>1个编链线圈并且另一方面构成m>1个从经编针织物、布料、经缎组织、丝绒和棉缎的组中选择出的线圈。在极简单的情况下,在生产方向上相继连续地分别设置两个所述类型的线圈,但是在此本发明不局限于这种构造方案。
在本发明的范畴内,间隔针织物例如能够沿着生产方向每厘米具有10至35个、尤其是18至28个线圈横列。
沿着横向方向通常每厘米设置有4至13个、优选6至10个线圈纵列。
于是,在优选地用间隔纱线铺满配设的导纱梳栉的情况下,每平方厘米的绒头纵列密度在144至728之间、优选在200和560之间。线圈横列和线圈纵列的数量可根据DIN EN14971确定。
单位面积重量典型地能够在200g/m2和750g/m2之间、优选在350g/m2和600g/m2之间。
根据本发明并且与根据DE 10 2016 125 881 B3的现有技术相反,朝向覆盖与装饰层的面状的第一针织物层在生产方向和横向方向上比第二针织物层具有更大的可延伸性。在将间隔针织物在拉伸下弯曲时,易于确定不同的可延伸性。于是用手就能够直接确定两个针织物层中的哪一个针织物层更容易延伸。
在此,第二针织物层的更大的可延伸性涉及的是在不破坏材料的情况下的常见的拉伸力。
在本发明的范畴内,对于生产方向和横向方向的可延伸性或者说延伸也能够根据DIN EN ISO 13934-1:2013-08来量化。如果应当根据现有技术确定整个间隔针织物的延伸特性,则也可依据标准“纺织品-由纺织面构成的拉伸特性-第1部分”。但是当前一方面须考虑到,应当为所述面状的两个针织物层确定延伸特性,在此不必确定最高拉力。
相反地,为了比较所述两个针织物层,在本发明的范畴内确定并且比较在预先给定的、例如25N(牛顿)的拉力下的延伸。根据预先给定的标准,为此能够构成宽度为50mm的间隔针织物条。能够沿着这些条的纵向方向确定初始长度,随后设置为在延伸装置的测试钳之间夹入所述初始长度。然后能够将间隔纱线切断,以便最终能够在其延伸特性方面彼此分开地测试面状的第一针织物层和面状的第二针织物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构造方案规定,在考虑所述测试的情况下,对于生产方向和横向方向而言,所述面状的第一针织物层的根据DIN EN ISO 13934-1在25N的拉力下确定的延伸至少是所述面状的第二针织物层的两倍,,使得于是得到至少为2:1的比率。毫无问题地,该比率也能够达到例如3:1、5:1或者7:1。但是也能够毫无问题地达到10:1或者更高的比率。
在此能够规定,对于生产方向和横向方向而言,根据DIN EN ISO 13934-1在25N的拉力下确定的延伸率在面状的第一针织物层的情况下在25%和60%之间、尤其是在30%和48%之间。
而对于生产方向和横向方向而言,根据DIN EN ISO 13934-1在25N的拉伸力下确定的延伸率在面状的第二针织物层的情况下仅在1.5%和10%之间、尤其是在2%和7%之间。
为了与用于第二针织物层的具体针织图案不相关地实现特别小的延伸率,根据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扩展方案规定,第二针织物层具有复丝光滑纱和/或单丝纱或者说由其构成。于是沿着其纵向方向,相应的纱线仅具有相对小的延伸率,尤其如果它们是由常见的热塑性塑料例如聚酯、聚酰胺或者聚烯烃例如聚乙烯或聚丙烯构成的。
为了在第一针织物层方面实现良好的可延伸性,相反优选地规定,第一针织物层具有变形的复丝纱或者说由其构成。在变形的复丝纱的情况下使复丝纱沿其纵向方向一定程度地变形并且弯曲,使得在不存在拉应力的情况下纱线缩短。在施加拉应力的情况下,于是能够将各个变形的复丝纱重新一定程度地拉直,使得在通常并且也优选使用非弹性的热塑性塑料的情况下得到良好的延伸特性并且在有限的范围内也沿着变形的复丝纱的纵向方向得到弹性的恢复特性。
不仅对于第一针织物层而言、而且对于第二针织物层而言也可以考虑细度典型地在49dtex和190dtex之间的复丝纱。复丝纱例如能够具有例如24根长丝,但是其中也可以考虑其它的纱构造方案,包括基于微纤维的复丝纱。
间隔纱线通常由单丝纱构成,其中,细度尤其是能够根据期望的耐压强度
Figure BDA0002465128520000081
来选择。
在本发明的范畴内,根据本发明的间隔针织物能够非常广泛地使用,其中,尤其是使用在机动车辆中是特别优选的。
如前述的那样得到部分地与DE 10 2016 125 881 B3中的间隔针织物的特性一致的特性,其中,通过在两个针织物层中的分别由多个线圈构成的开口能够在厚度方向上实现透气性的大幅改进。也就是说,尤其是当在座椅的亦或机动车辆的内饰件的区域中设置有这种在厚度方向上的空气通道时,得到特殊的优点。
在此应指出的是,也能够将根据本发明的间隔针织物非常灵活地用于不同的复合组件或者说不同成型的复合组件。首先,所述间隔针织物非常良好地适合于,与DE 10 2016126 881 B3一致地在内饰件或者类似的复合组件上提供弯曲部和/或弧形部,而不会使由间隔针织物承载的、由例如皮革、人造革或者纺织品制成的覆盖物过度变形或者起皱。也就是说,由于应当提供这种大的弧形部或者倒圆,因此具有仅较小可延伸的第二针织物层的间隔针织物连接至相应的覆盖与装饰层上。在此也特别有利的是,间隔针织物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扩展方案虽然在第二针织物层上仅是较小可延伸的、但却也具有相对小的弯曲刚度。
第二针织物层的所述小的弯曲刚度能够通过第一纱线系统的第一垫纱图案以及第二纱线系统的第二垫纱图案实现。如果根据第一垫纱图案,各个纱线在经调整的编链垫纱中分别仅沿着一个线圈纵列延伸,则能够使各个线圈纵列在横向方向上容易地朝对方弯曲,但是同时第二纱线系统在横向方向上避免过度的延伸或者收缩。在生产方向(针织方向)方面的小的弯曲刚度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在第一纱线系统的情况下等距地省略编链线圈,其方式为:在那里在不构成线圈的情况下将纱线引导预先给定的长度。
在间隔针织物的或者说借助间隔针织物构成的复合材料的弯曲部方面,在所述的实施方式的范畴内得到与在统一的层材料的情况下完全不同的特性。在例如厚的塑料膜的统一的层材料的情况下,在弯曲时中性纤维通常处在厚度的中央处,而在根据本发明的间隔针织物的情况下,在弯曲时所述中性纤维(即不会发生显著的延伸和压缩的纤维)则处在第二针织物层上。由此出发,在第一针织物层上提供用于弯折或者说弯曲所需的延伸和挤压。
根据前述的复合组件,第二针织物层朝覆盖与装饰层的方向设置并且优选直接连接至覆盖与装饰层。由于第二针织物层的小的可延伸性,能够在大的弧形部的情况下保护覆盖与装饰层免于不符合期望的起皱。但是此外在汽车行业中也已知了,使车辆座椅的座位面和靠背亦或其它的装饰部件通过装饰接缝三维成型,于是尤其是在相应的覆盖与装饰层下方适宜地具有良好的可变形性并且也具有大的可延伸性。出人意料的是,如果具有较大的可延伸性的针织物层是朝向覆盖与装饰层的,则根据本发明的间隔针织物也特别适合于这种应用。
出人意料地,由于相比于前述的构造方案恰好相反的设置,于是能够通过在压缩区域上压缩间隔针织物实现覆盖与装饰层的特别良好的、相对小尺寸的三维构造方案。
在此,间隔针织物适宜地在压缩区域中通过在覆盖与装饰层和第二针织物层之间的连接被压缩。在此,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特别优选的构造方案,覆盖与装饰层能够在压缩区域上与间隔针织物(在包含第二针织物层的情况下)缝合。在接缝处,在至少部分地压缩间隔针织物的情况下将覆盖与装饰层朝第二针织物层的方向拉动,使得在那里从最初平坦的结构出发构成凹部。于是在相邻的压缩区域之间,间隔针织物是未压缩的或者至少是较少受到压缩的,使得在覆盖与装饰层方面得到相对于压缩区域抬高的区段。
复合组件由此能够设置具有特别富有吸引力的结构化部。
例如在使用在车辆座椅上的情况下,该结构化部也能够帮助改进乘员的通风。首先通过三维的结构化部就已经能够沿着压缩区域实现一定的空气运输。但是,特别优选地也能够将所述复合组件与空调座椅的主动通风相结合。
通过缝合或者通过其它的连接,压缩区域能够构成从棱纹图案、矩形图案、菱形图案和三角形图案组中选择出的图案。根据具体造型的不同也将三角形图案称为钻石图案。所说明的图案仅是示例性的,其中,当然也可以考虑弧形、圆形亦或不规则的图案和弯曲。当然也能够将不同的图案局部地相互组合或者说可以彼此融合。
例如如果在棱纹图案的情况下相邻的压缩区域和尤其是接缝未相交,则在相邻的压缩区域或者说相邻的压缩区域的相应中心之间的间距典型地可以在15mm和100mm之间、尤其是在20mm和70mm之间。
在压缩区域中、即例如在接缝处,间隔针织物至少部分地受到压缩。通常,间隔针织物被压缩至间隔针织物在未压缩状态下的厚度的70%以下,尤其是是50%以下。特别优选地,间隔针织物完全地或者几乎完全地被压缩,使得于是仅保留两个针织物层连同在其间被挤压的间隔纱线的厚度。在此,于是间隔针织物例如在压缩区域中被压缩至、即被挤压至未压缩状态下的厚度的40%以下或者20%以下。
即使间隔针织物以及覆盖与装饰层在压缩区域上例如通过纱线相互连接、即尤其是缝合,也能够附加地尤其是借助粘合剂在覆盖与装饰层以及第一针织物层之间设置有材料锁合连接。这种粘接用于附加的固定并且也能够使制造过程更容易。
如开头已经阐述的那样,覆盖与装饰层优选地能够由皮革或者人造革制成。但是根据应用情况的不同,原则上也可以考虑其它的材料,例如装饰薄膜或者纺织品。
如前述的那样,间隔针织物的厚度通常在2mm和20mm之间,其中,这些数据当然是指未压缩状态。通过间隔针织物的厚度大致也预先给定了,覆盖与装饰层能够在何种程度上通过间隔针织物的压缩而三维地设置图案。
如此前已经阐述的那样,所述复合组件不仅能够设置用于车辆座椅或者内饰件或者说构成座椅支承件或者内饰件。也就是说,例如如果所述复合组件设置用于车辆座椅,则通常将压力弹性的下部结构、例如另外的具有较大厚度的间隔针织物连接至第二针织物层上。因此已知了,借助间隔针织物能够在车辆座椅中实现流体分配。通过相应的下部结构、例如另外的间隔针织物,于是也能够在面中实现空气分配,于是该附加的间隔针织物不受压缩区域的影响并且因此不会阻碍空气分配。此前描述的间隔针织物连同连接在第一针织物层上的覆盖与装饰层于是基本上设置用于在厚度方向上的空气通过,其中,尤其是在这里,在两个针织物层中的具有开口的开放结构是特别有利的。
如果所述复合组件例如设置用于车辆座椅或者说构成车辆座椅的座位支承件或者座位面,则所述压力弹性的下部结构也能够以特别有利的方式具有通风装置或者连接在通风装置上。
但是原则上,机动车辆的其它区域、家具的面、椅子的座位面或者类似区域也能够配备根据本发明的复合组件。在这种情况下,第二针织物层于是例如连接在承载件、尤其是形状稳定的承载件上。
接缝能够笔直地并且彼此平行地延伸。作为替选,棱纹也能够通过不完全笔直的和例如波浪形的或者之字形延伸的接缝形成边缘或者说构成。
相反,如果由于压缩区域各个面是分离的,则这些面典型地能够具有在3cm2至100cm2之间的、尤其是在8cm2至50cm2之间的尺寸。在这里,所述面的数据也是相对于每个压缩区域的中心而言,所述压缩区域例如能够由接缝构成。所说明的各个区段的面尤其涉及矩形图案、菱形图案或者三角形图案。
间隔针织物的特别良好的可成形性能够追溯至不同的方面。首先,朝向覆盖与装饰层的面状的第一针织物层基于其良好的可延伸性特别易于变形。也就是说,如果在产生压缩区域的情况下将间隔针织物在那里挤压,则基于良好的可延伸性几乎不会沿着第一针织物层的平面进行力分配。也就是说,能够将覆盖与装饰层非常良好地在面状的第一针织物层上压入。
在间隔针织物方面与覆盖与装饰层相对置的面状的第二针织物层具有较小的并且优选明显更小的可延伸性。在压缩区域上尤其是通过接缝施加至第二针织物层上的拉力能够基于所述小可延伸性而分配到较大的区域上。
面状的第一针织物层和设置在其上的覆盖与装饰层也在相邻的两个压缩区域之间在横截面中弧形地延伸。由于在压缩区域上的恢复力,由此也向第二针织物层上施加拉力,该拉力作用在第二针织物层的平面中。但是由于第二针织物层相比于第一针织物层较小延伸并且尤其是明显较小延伸,因此能够将所述拉力吸收。也就是说,在复合组件的方面能够一定程度地将所述在相邻的两个压缩区域之间在横截面中弧形地延伸的覆盖与装饰层保持或者说张开。
尤其是由于所述较小可延伸的第二针织物层,仅间隔针织物就足以将弹性支撑的覆盖与装饰层保持在期望的三维结构化的形状中。由此不需要附加的由织物或者类似物组成的抗拉层,这在尽可能简单的结构方面以及在良好的透气性方面是特别有利的。
在根据本发明的复合组件方面,在两个针织物层中构成相应的开口虽然是有利的,但不是强制性的。因此,例如同样从DE 10 2016 125 881 B3中已知的间隔针织物原则上适合于构成根据本发明的复合组件。但是与从该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复合材料相反,所述间隔针织物于是能够恰好相反地设置,使得根据本发明,具有较大可延伸性的针织物层(在本发明的范畴内称为第一针织物层)面向覆盖与装饰层并且优选直接连接至覆盖与装饰层。
也就是说,在本身已知的间隔针织物的方面,按照根据本发明的复合组件的一种变型方案规定,第二针织物层至少由具有第一垫纱图案的第一纱线系统和具有第二垫纱图案的第二纱线系统构成,其中,将经调整的编链垫纱设置为第一垫纱图案,在该编链垫纱的情况下,第一纱线系统的纱线在生产方向上以交替的顺序构成编链线圈并且在不构成线圈的情况下引导并且第二纱线系统的纱线分别在沿针织方向延伸的、彼此相邻的至少两个线圈纵列上引导。
相对于这种间隔针织物的另外的构造可能性明确地参考DE 102016 125 881 B3的公开内容。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仅示出一个实施例的附图阐述本发明。
附图如下:
图1以透视的剖视图示出具有间隔针织物和覆盖与装饰层的复合组件,其中,间隔针织物和覆盖与装饰层是相互缝合的,
图2仅以剖视图示出缝合前后的覆盖与装饰层以及间隔针织物,
图3示出根据图1的组件,其具有附加的间隔针织物作为空气分配层,
图4示出间隔针织物的第一针织物层,
图5示出间隔针织物的第二针织物层,
图6示出用于第二针织物层的第一纱线系统的垫纱图案,
图7示出第二针织物层的具有第一子纱线系统和第二子纱线系统的第二纱线系统的垫纱图案,
图8a、图8b示出根据图1的复合组件的替选的构造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复合组件,其构成车辆座椅的、例如轿车座椅的最上层。该复合组件包括间隔针织物1,如常见的那样,能够为该间隔针织物配设生产方向P和与生产方向垂直的横向方向Q。下面参考生产方向P和横向方向Q进一步阐述间隔针织物1的构造方案。基于制造工艺也将生产方向P称为针织方向或者纵向方向。
间隔针织物1具有面状的第一针织物层2、面状的第二针织物层3和连接所述针织物层2、3的间隔纱线4。在所述面状的两个针织物层2、3的情况下能够在生产方向P上配设线圈纵列并且在横向方向Q上配设线圈横列。在针织过程中,线圈横列的线圈同时借助配设的导纱梳栉(Legeschienen)形成,其中,各个纱线以其分别配设的针织图案、即可选地在各个线圈纵列之间错开地沿着生产方向P延伸。
间隔纱线4连接所述两个针织物层2、3并且在厚度方向上被压缩的情况下负责确保间隔针织物1的压力弹性的恢复特性。对于间隔纱线4优选设置单丝纱,以便实现良好的弹性特性。在此,耐压强度能够通间隔纱线4的纱线材料、密度及其厚度来确定。
根据图1,在第一针织物层2上设置有覆盖与装饰层5,其中,该覆盖与装饰层特别优选是皮革或者人造革。但是,原则上也可以考虑薄膜材料、纺织品或者类似材料。在图1中示出的由皮革或者人造革制成的覆盖与装饰层5的情况下设置有穿孔6,以便能够实现下面还将详细说明的通风功能。
为了实现复合组件的特别高品质的设计,间隔针织物1具有压缩区域7,在这些压缩区域上,为了使覆盖与装饰层5结构化,间隔针织物1持久地至少部分受到压缩。在压缩区域7中,覆盖与装饰层5和间隔针织物1(在包含第二针织物层3的情况下)借助相应的装饰纱线8缝合,使得通过装饰纱线8在覆盖与装饰层5以及第二针织物层3之间构成连接部9。
由图1中也可以看到,在压缩区域7中,间隔针织物1被挤压至其未压缩状态中的厚度的50%以下。
在根据图1的实施例中,各压缩区域7彼此平行地延伸,使得产生棱纹图案。在此,相邻的压缩区域7在相应中心方面的间距能够典型地在15mm和100mm之间。
下面还将示出压缩区域的另外的可能的图案,在此当然考虑到了极不同类型的图案和组合。尤其是能够根据技术要求和美学规定通过不同图案的或者图案区段的组合来设计座位面。
根据图1,间隔针织物1在第一针织物层2上在各压缩区域7处被压入,而第二针织物层3处于一个平面中。就此而言,即使图1在其示意图中是理想化的,但是这种非对称特性是本发明的主题并且也导致,覆盖与装饰层5的三维设计清晰且持久地显现出来。
该特性在本发明的范畴内通过如下方式实现:朝向覆盖与装饰层5的第一针织物层2在生产方向P上和横向方向Q上比第二针织物层3具有更大的可延伸性。也就是说,如果将覆盖与装饰层5在压缩区域7上的由装饰纱线8构成的连接部9处朝第二针织物层3的方向拉动,则第一针织物层2可能易于在那里发生变形并且尤其是也延伸,而基于第二针织物层3的较高的强度或者说较小的可延伸性,在那里发生较小的变形。
通过间隔纱线4产生的恢复力使覆盖与装饰层5在压缩区域7之间平直,由此也产生对在平面中的第二针织物层3的拉伸负荷。由于第二针织物层3的小的可延伸性能够将所述拉力吸收。由于不同的延伸特性和尤其是第二针织物层3的小的可延伸性,能够将覆盖与装饰层5通过整个间隔针织物1的恢复力而一定程度地“张开”。
应当考虑到的是:在本发明的意义中,可延伸性这一术语是指在预先给定的拉力的情况下的延伸率,其不会引起间隔针织物1的和尤其是两个针织物层2、3的损坏并且优选引起重要的可逆的变化。
因此例如能够根据DIN EN ISO 13934-1确定在25N的拉力的情况下对于生产方向P和横向方向Q的可延伸性。为了进行这种测试,能够从间隔针织物中切下宽度为50mm的条,然后首先在间隔针织物1上标记初始长度,随后设置为在相应的测试装置中夹入所述初始长度。于是为了能够单独测试所述两个面状的针织物层2、3,能够通过平行于针织物层2、3引导的切割将间隔纱线4切断。在此,间隔纱线4在两个面状的针织物层2、3中间残留的剩余部分的影响被忽略并且实际上对于所述可延伸性也仅起到次要作用。然后对这样构成的图案(即根据测试的不同而在生产方向P或者横向方向Q上延伸的条)加载25N的拉力,然后以%确定增加的长度。在此,通常在本发明的范畴内观察到:面状的第一针织物层的延伸率相比于面状的第二针织物层的延伸率明显更大。比率至少为2:1,但也能够轻松地达到3:1、5:1、7:1或者甚至10:1乃至更高。
因此,例如对于生产方向P和横向方向Q,以所述方式在拉力为25N的情况下确定的所述面状的第一针织物层2的延伸率在25%和60%之间。通过这种良好的可延伸性确保,能够将第一针织物层2在连接部9处轻松地压入。尤其是由于所述良好的可延伸性,几乎不会沿着第一针织物层2出现显著的力分布。
在拉力为25N和根据DIN EN ISO 13934-1的测试的情况下,面状的第二针织物层3在生产方向P和横向方向Q上具有明显较小的延伸率。该延伸率例如能够在1.5%和10%之间、尤其在2%和7%之间。通过这种小的延伸率确保,第二针织物层3——如图1中示出的那样——仅略微变形并且覆盖与装饰层5能够张开。
在图1中最后也表明,覆盖与装饰层5能够通过材料锁合连接、尤其是通过粘合剂10与第一针织物层2相连接,这也使制造过程更容易。
前述的间隔针织物1的特性也能够在图2中示出,该图仅以剖视图示出在缝合前后的复合组件。
在通过装饰纱线8在压缩区域7上产生相应的连接部9之前,覆盖与装饰层5以及间隔针织物1基本是平坦的。如果然后关于相应的中心彼此间以间距L产生压缩区域7,则在第二针织物层3上保持该长度L,而第一针织物层2则由于其良好的可延伸性而能够弧形地延长。
下面还将进一步阐述用于产生在第一针织物层2和第二针织物层3方面的不同的延伸特性的手段。
图3首先示出复合组件的一种扩展方案,其中,覆盖与装饰层5连同间隔针织物1设置在附加空气分配层11上。空气分配层11也能够由另外的间隔针织物构成,其中,空气分配层11设置用于在所述平面内分配冷却空气。为此目的,空气分配层11连接在未示出的通风装置、例如鼓风机上。
然后能够将用于为使用者冷却和调温的空气通过间隔针织物1以及覆盖与装饰层5的穿孔6吹出。正是在此情况下,压缩区域7在使用者的舒适性方面也可以是特别有利的,因为通过这样构成的棱纹能够使吹入的空气循环或者说排出。也就是说,在此背景下,在厚度方向上的非常良好的透气性对于间隔针织物1也是有利的。
图4示例性地示出具有第一针织物层2的构造方案,其具有良好的可延伸性。第一针织物层2具有网眼图案(Filetmuster),从而第一针织物层2具有分别由多个线圈形成的开口12。网眼垫纱(Filetlegung)通常借助两个导纱梳栉构成,在此也通过开口12实现第一针织物层2的良好的可延伸性。
为了还进一步改进这些特性,也能够为第一针织物层2在针织过程中设置相对小的纱线拉伸。
此外,第一针织物层2也能够由变形的复丝纱构成,该复丝纱不仅特别柔软,而且也基于所述变形的结构能够沿其纵向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可逆地延伸。如果第一针织物层2和优选整个间隔针织物1由非弹性的热塑性聚合物(例如聚酯、聚酰胺或者聚烯烃)制成,则这也尤其适用。
图5示出第二针织物层3的视图,该第二针织物层3也具有开口12’。即使图4和图5彼此间不是按比例的,但是在比较线圈尺寸的情况下已经能够看出,在该实施例中的第二针织物层3的开口12’明显小于第一针织物层2的开口12。
在图5中已经可以看出,第二针织物层3具有一种网格结构,在该网格结构的情况下在生产方向P上和在横向方向Q上延伸的纱线比在第一针织物层2的情况下引起的可延伸性更小。这尤其是能够归因于设置用于第二针织物层3的特殊的针织图案。在此,对于沿着生产方向P的小的延伸率至关重要的是:根据图6,第二针织物层3具有第一纱线系统13,该第一纱线系统13具有经调整的编链垫纱(Fransenlegung)形式的第一垫纱图案。根据图6,对于第一纱线系统13的纱线规定:其在生产方向P上以交替的顺序构成编链线圈14并且不构成线圈地引导。根据图6,例如沿着生产方向P总是交替地构成两个编链线圈(Fransenmaschen)14并且然后空出两个线圈,但是在此使各个纱线围绕配设的针沿着线圈纵列偏移。
此外,为了构成第二针织物层3设置有具有第一子纱线系统15a和互补的第二子纱线系统15b的第二纱线系统15。由于两个子纱线系统15a、15b本身具有一致、但互补的垫纱图案并且共同构成网眼垫纱,因此在本发明的范畴内,即便为每个子纱线系统15a、15b在针织过程中设置有导纱梳栉,也仍将所述子纱线系统统称为第二纱线系统15。所述两个子纱线系统15a、15b例如能够借助两个导纱梳栉以分别1次满穿经(Einzug)、1次空穿经构成。
根据图7,第二纱线系统15的纱线沿着生产方向P交替地构成编链线圈14’和布料垫纱16的线圈。具体地,两个编链线圈14’与布料垫纱16的两个线圈相互交替。通过布料垫纱16的线圈实现沿着横向方向Q的小的拉伸率。
编链线圈14’和布料垫纱的两个线圈16的顺序仅是示例性的,其中,在所述两个线圈类型的方面也能够设置更大的数量。示出的布料垫纱也仅是示例性的。此外也可以考虑从经编针织物、经缎组织、丝绒和棉缎的组中选择的线圈。
为了整体上实现尽可能小的拉伸率,具有第一纱线系统13和第二纱线系统15的第二针织物层3完全由复丝平滑纱构成。
间隔针织物1的厚度典型地在2mm和20mm之间,尤其是在3mm和15mm之间。
根据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压缩区域7的棱纹结构,而图8a和图8b则示出另外的可能的构造方式,据此,在那里根据图8a示出了三角形图案,该三角形图案也被称为钻石图案。也已经示出了,能够通过压缩区域7构成不同的几何形状或者至少不同尺寸的区段。
根据图8b设置有菱形图案。
也就是说,不同于图1中的情况,根据图8a和图8b在压缩区域7上通过装饰纱线8构成本身闭合的面。分别在各装饰纱线8内部延伸的基础面例如能够具有在3cm2和100cm2之间的面积。
根据图3示例性地示出,覆盖与装饰层5以及间隔针织物1设置在空气分配层11上,该空气分配层构成压力弹性的下部结构。但是作为替选也能够将形状稳定的承载件连接至第二针织物层3,以便例如构成仪表板、侧饰板或者机动车辆的其它类型的内饰件。当然,在其它期望高品质外观或者说富有吸引力的设计的领域内也可以考虑相应的构造方案。
为了示出根据本发明的间隔针织物1的特殊优点,在实施例中仅示例性地描述一种复合组件,该复合组件具有压缩区域7,其中,为此所述相对可延伸的第一针织物层2连接至覆盖与装饰层5,而仅具有相对小的可延伸性的第二针织物层3则于是能够将通过间隔纱线弹性地支撑的覆盖与装饰层5张开。
相反,如果在复合组件的情况下应当提供相对大的、均匀弯曲的面,则根据本发明的间隔针织物1恰好以相反设置针织物层2、3的方式设置,其中,具有较小的可延伸性的第二针织物层3于是支撑覆盖与装饰层5。在可能的构造方案方面请参阅DE 10 2016 125881B3的实施例,其中,由于间隔针织物1的根据该发明的构造方案也能够在复合组件的相应的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以有利的方式设置在厚度方向上的(即穿过覆盖与装饰层5)的通风功能。该覆盖与装饰层5为此例如也能够设置具有根据前述穿孔6形式的开口。

Claims (12)

1.间隔针织物(1),所述间隔针织物具有面状的第一针织物层(2)、面状的第二针织物层(3)和连接各所述针织物层(2、3)的间隔纱线(4),其中,所述第一针织物层(2)具有分别由多个线圈构成的开口(12),其中,所述第二针织物层(3)至少具有第一纱线系统和第二纱线系统(13、15),并且第一纱线系统(13)的纱线沿着生产方向(P)在配设的恰好一个线圈纵列上延伸并且第二纱线系统(15)的纱线在沿生产方向(P)延伸的、彼此相邻的至少两个线圈纵列上引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针织物层(3)具有分别由多个线圈构成的开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隔针织物(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纱线系统(15)构成为具有第一子纱线系统(15a)和互补的第二子纱线系统(15b)的网眼垫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间隔针织物(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子纱线系统(15a、15b)借助两个导纱梳栉分别以一穿一空穿经法或者两穿两空穿经法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间隔针织物(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纱线系统(15)的纱线沿着生产方向(P)交替地一方面构成编链线圈(14’)并且另一方面构成从经编针织物、布料、经缎组织、丝绒和棉缎的组中选择出的线圈(16)。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间隔针织物(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纱线系统(13)的纱线在生产方向(P)上以交替的顺序构成编链线圈(14’)并且以不构成线圈的方式引导。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间隔针织物(1),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状的第一针织物层(2)在生产方向(P)和横向方向(Q)上比第二针织物层(3)具有更大的可延伸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间隔针织物(1),其特征在于,对于生产方向(P)和横向方向(Q)而言,根据DIN ENISO 13934-1在25N(牛顿)时确定的延伸率在面状的第一针织物层(2)的情况下至少是在面状的第二针织物层(3)的情况下的两倍。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间隔针织物(1),其特征在于,对于生产方向(P)和横向方向(Q)而言,根据DIN EN ISO 13934-1在25N时确定的延伸率在所述面状的第一针织物层(2)的情况下在25%和6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间隔针织物(1),其特征在于,对于生产方向(P)和横向方向(Q)而言,根据DIN EN ISO 13934-1在25N(牛顿)时确定的延伸率在所述面状的第二针织物层(3)的情况下在1.5%和10%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间隔针织物(1),其特征在于,厚度在2mm和20mm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间隔针织物(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针织物层(3)具有复丝平滑纱和/或单丝纱。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间隔针织物(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针织物层(2)具有变形的复丝纱。
CN202010331571.9A 2019-04-26 2020-04-24 间隔针织物 Active CN1118508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9110909.4A DE102019110909B4 (de) 2019-04-26 2019-04-26 Abstandsgewirke
DE102019110909.4 2019-04-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50802A true CN111850802A (zh) 2020-10-30
CN111850802B CN111850802B (zh) 2023-12-01

Family

ID=72839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31571.9A Active CN111850802B (zh) 2019-04-26 2020-04-24 间隔针织物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340152A1 (zh)
JP (1) JP7520552B2 (zh)
KR (1) KR20200125908A (zh)
CN (1) CN111850802B (zh)
DE (1) DE102019110909B4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25667A (zh) * 2021-03-29 2022-09-30 李尔公司 带有经编层的间隔织物、复合材料和装饰罩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773050A1 (en) * 2018-04-13 2021-02-17 NIKE Innovate C.V. Knitted component with inlaid cushioning
US11299829B2 (en) * 2018-12-10 2022-04-12 Nike, Inc. Knitting machine with adjustable needle beds and variable thickness knitted component
DE102019110908B4 (de) * 2019-04-26 2020-12-24 Müller Textil GmbH Verbundanordnung
US11066763B1 (en) * 2020-04-21 2021-07-2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Knitting methods for increased separation of fabric layers of tethered spacer fabrics
WO2022092274A1 (ja) 2020-11-02 2022-05-05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ジルコニウム含有窒化物粉末及び黒色紫外線硬化型有機組成物
GB2621279A (en) * 2021-04-11 2024-02-07 Lear Corp Warp knitted spacer mesh fabric with high air permeability, elasticity and support
CN113265758B (zh) * 2021-04-21 2024-05-24 信泰(石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地梳空针配贾卡对拉提花织物及其制作方法
DE102021206754A1 (de) * 2021-06-29 2022-12-29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Sitz- oder Liegemöbel
DE102021123643B4 (de) * 2021-09-13 2024-05-29 Müller Textil GmbH Abstandsgewirke sowie Verwendung
DE102021128325A1 (de) 2021-10-29 2023-05-04 Müller Textil GmbH Abstandsgewirke und Durchsichtelement
KR102526652B1 (ko) * 2022-11-17 2023-04-28 (주)웰크론 통기성이 향상된 냉감성 삼중직 환편물의 편직구조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30414B1 (en) * 1998-10-14 2003-10-07 Asahi Doken Kabushiki Kaisha Three-dimensional net, and composite structural material using the same
CN1647631A (zh) * 2004-01-30 2005-08-0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支承件和挥发装置
CN1782156A (zh) * 2004-12-02 2006-06-07 日本迈耶株式会社 间隔织物的制法及间隔织物
CN101037828A (zh) * 2006-12-19 2007-09-19 江南大学 一种双面大尺寸网孔结构经编间隔织物的形成方法
CN101037827A (zh) * 2006-12-19 2007-09-19 江南大学 一种抗压结构经编间隔织物的形成方法
CN101203161A (zh) * 2005-05-15 2008-06-18 菲-顿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加工具有间隔针织物、织物或编织物的软垫和衬垫的方法
CN202265684U (zh) * 2011-10-21 2012-06-06 邓志健 间隔织物
CN105324525A (zh) * 2013-03-19 2016-02-10 米勒纺织品有限公司 间隔针织物以及用于制造间隔针织物区段的方法
CN106592088A (zh) * 2017-01-10 2017-04-26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式互通透气三层网布及其制作方法
CN206448015U (zh) * 2017-01-11 2017-08-29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锥形网孔的三明治网布
CN206538546U (zh) * 2017-01-10 2017-10-03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式互通透气三层网布
CN108251954A (zh) * 2016-12-29 2018-07-06 米勒纺织品有限公司 间隔织物、用间隔织物形成的复合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59203090D1 (de) * 1991-08-30 1995-09-07 Kneitz Wilhelm & Co Ag Laminiertes Textilmaterial, insbesondere für technische Einsatzzwecke.
JP4402241B2 (ja) 2000-02-22 2010-01-20 住江織物株式会社 三次元立体シート
DE102010010524B4 (de) * 2010-03-05 2013-11-07 Müller Textil GmbH Abstandstextil, insbesondere Abstandsgewirke
JP5092030B2 (ja) 2010-04-09 2012-12-05 セーレン株式会社 内装材用表皮材
WO2011138131A1 (en) 2010-05-07 2011-11-10 Nv Bekaert Sa Heterogeneous fabric for quenching ring
DE102019110908B4 (de) 2019-04-26 2020-12-24 Müller Textil GmbH Verbundanordnung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30414B1 (en) * 1998-10-14 2003-10-07 Asahi Doken Kabushiki Kaisha Three-dimensional net, and composite structural material using the same
CN1647631A (zh) * 2004-01-30 2005-08-0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支承件和挥发装置
CN101692803A (zh) * 2004-01-30 2010-04-1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支承件和挥发装置
CN1782156A (zh) * 2004-12-02 2006-06-07 日本迈耶株式会社 间隔织物的制法及间隔织物
CN101203161A (zh) * 2005-05-15 2008-06-18 菲-顿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加工具有间隔针织物、织物或编织物的软垫和衬垫的方法
CN101037828A (zh) * 2006-12-19 2007-09-19 江南大学 一种双面大尺寸网孔结构经编间隔织物的形成方法
CN101037827A (zh) * 2006-12-19 2007-09-19 江南大学 一种抗压结构经编间隔织物的形成方法
CN202265684U (zh) * 2011-10-21 2012-06-06 邓志健 间隔织物
CN105324525A (zh) * 2013-03-19 2016-02-10 米勒纺织品有限公司 间隔针织物以及用于制造间隔针织物区段的方法
CN108251954A (zh) * 2016-12-29 2018-07-06 米勒纺织品有限公司 间隔织物、用间隔织物形成的复合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应用
CN106592088A (zh) * 2017-01-10 2017-04-26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式互通透气三层网布及其制作方法
CN206538546U (zh) * 2017-01-10 2017-10-03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式互通透气三层网布
CN206448015U (zh) * 2017-01-11 2017-08-29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锥形网孔的三明治网布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25667A (zh) * 2021-03-29 2022-09-30 李尔公司 带有经编层的间隔织物、复合材料和装饰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9110909A1 (de) 2020-10-29
JP7520552B2 (ja) 2024-07-23
DE102019110909B4 (de) 2020-12-10
JP2020183603A (ja) 2020-11-12
CN111850802B (zh) 2023-12-01
KR20200125908A (ko) 2020-11-05
US20200340152A1 (en) 2020-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50802B (zh) 间隔针织物
CN108251954B (zh) 间隔织物、用间隔织物形成的复合材料和复合材料的应用
CN111850801B (zh) 复合组件
US6477865B1 (en) Three-dimensional marquisette style knitted fabric
JP2018109257A5 (zh)
US7851390B2 (en) Two-dimensional textile material, especially textile fabric, having shrink properties and products manufactured therefrom
EP1344856A1 (en) Double knitted fabric
US20200165122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textile composite material and textile composite material produced according to said method
CA2669525C (en) Sheet material
JP2006230592A (ja) 車両等のシート材
JP2006348455A (ja) 車両等のシート材
CN115279581A (zh) 表皮件、内饰件、内饰件的制造方法
JP6856486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115125667A (zh) 带有经编层的间隔织物、复合材料和装饰罩
JP2017206089A (ja) 乗物用シートのシートカバー
JP2022527049A (ja) 特に自動車シート・カバーを取り付けるための自己接着締結具の雌部を形成するための、ループを備えたニット・デバイス
JP3139727B2 (ja) 車両シート用表皮材
JP2024512176A (ja) 高通気性、弾力性、支持性を有する縦糸編みスペーサーメッシュファブリック
JP2017100566A (ja) カバー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