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47205B - 一种上行的手扶电梯和下行的手扶电梯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行的手扶电梯和下行的手扶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47205B
CN111847205B CN201910334951.5A CN201910334951A CN111847205B CN 111847205 B CN111847205 B CN 111847205B CN 201910334951 A CN201910334951 A CN 201910334951A CN 111847205 B CN111847205 B CN 1118472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groove
pedal assembly
pedal
rack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3495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47205A (zh
Inventor
吕震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33495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472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8472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472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472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472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1/00Kinds or type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1/02Escalators
    • B66B21/04Escalators linear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2Driving ge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8Carrying surfaces
    • B66B23/12Ste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14Guiding means for carrying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5/00Control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5/003Methods or algorithms therefor

Landscapes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扶梯,具体涉及一种上行的手扶电梯和下行的手扶电梯。上行的手扶电梯包括具有运载通道的电梯框架,电梯框架上对应运载通道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齿轨;手扶电梯还包括沿齿轨依次导向移动装配在电梯框架上的多个相对独立的踏板组件,各踏板组件分别包括运输踏板以及驱动齿轮,驱动齿轮由踏板组件上的电机驱动,电梯框架上还设有电源线,踏板组件上设有与电机供电连接的导电线路;通道入口处具有供乘员踩踏踏板组件的登梯处,登梯处设有弹性举升结构,被举升的踏板组件在登梯处被乘员踩踏下沉以使导电接触部重新与电源线接触通电;后踏板组件的朝向前踏板组件的前侧面上设有启停开关,前踏板组件上设有触发部。

Description

一种上行的手扶电梯和下行的手扶电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扶梯,具体涉及一种上行的手扶电梯和下行的手扶电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手扶电梯,即使是无人乘坐的情况,手扶电梯也会保持运转,造成了极大的能源浪费。该情况的发生与传统手扶电梯的具体结构有关。
传统手扶电梯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09918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示,手扶电梯包括履带踏板、扶手传送带,还包括驱动履带踏板环形移动的驱动机构。传统的手扶电梯中,各履带踏板之间链式连接在一起形成了环形链。实际使用时,各履带踏板同时运行,需要的功耗较大,再加上梳齿板之间相互咬合的摩擦力以及梳齿板和其他部件的摩擦力,仅带动电梯各履带踏板本身运行就需要耗费较大的能量。另外,传统手扶电梯的运行方式是,无论电梯是否载客,电梯都会运行,进一步增大了电梯运行的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行的手扶电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行手扶电梯运行功耗较大的技术问题;还提供一种下行的手扶电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下行手扶电梯运行功耗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上行的手扶电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上行的手扶电梯,包括具有运载通道的电梯框架,运载通道具有处于下方的通道入口和处于上方的通道出口,以及连接通道入口和通道出口的倾斜运载段;
电梯框架上对应运载通道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齿轨,两侧齿轨并行布置且均呈处于相应竖向平面内的环形封闭结构;
手扶电梯还包括沿齿轨依次导向移动装配在电梯框架上的多个相对独立的踏板组件,各踏板组件分别包括供乘员踩踏的运输踏板以及与所述齿轨啮合传动以驱动踏板组件沿齿轨运行的驱动齿轮,驱动齿轮由踏板组件上的电机驱动,电梯框架上还设有沿所述齿轨延伸的电源线,踏板组件上设有与电机供电连接的导电线路,导电线路具有用于与所述电源线滑动导电连接的导电接触部;
所述齿轨包括用于供乘员踩踏在运输踏板上时将乘员从通道入口运载至通道出口处的运载齿轨段,和将踏板组件从通道出口回复转运至通道入口处的复位齿轨段;
通道入口处具有供乘员踩踏踏板组件的登梯处,登梯处设有用于将移动至该登梯处的相应踏板组件举升以使踏板组件的导电接触部与电源线分离断电的弹性举升结构,被举升的踏板组件在登梯处被乘员踩踏下沉以使导电接触部重新与电源线接触通电;
定义踏板组件向前运行,将多个所述踏板组件中任意相邻两踏板组件定义为前踏板组件和后踏板组件,后踏板组件的朝向前踏板组件的前侧面上设有用于在被触发时控制后踏板组件的导电线路断开的启停开关,前踏板组件上设有用于在相邻两踏板组件顶压时触发后踏板组件的启停开关的触发部,所述启停开关为用于自动复位以控制后踏板组件通电运行的自复位开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上行的手扶电梯中,踏板组件自带电机和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环形的齿轨啮合,在电机的驱动下可沿齿轨移动,乘员踩踏在踏板组件时,电机得电,踏板组件带动乘员由通道入口移动至通道出口,乘员下去后,踏板组件也能够由通道出口回复至通道入口处再次使用。多个踏板组件之间相互独立,可实现单独运载,与现有技术中各履带踏板形成环形链的方式相比,实现了踏板组件的单独运载,运载时的载荷较小,减小了手扶电梯运载时的功耗。另外,手扶电梯在通道入口的登梯处设置弹性举升结构,能够使移动至该处的踏板组件中的导电接触部与电源线分离,踏板组件在未受踩踏力时无法接电行走,弹性举升结构能够保证乘员踩踏后踏板组件上的导电接触部可以导电,完成踏板组件的行走。而踏板组件上设置可自动复位的启停开关和触发部,能够被触发停止,在脱离触发时也能够自动复位导电后行走。在相邻的两个踏板组件相互接触时,在前的前踏板组件能够触发在后的后踏板组件实现停止。
进一步地,所述踏板组件具有在被乘员踩踏时下压弹性举升结构的压接部,该压接部具有在踏板组件运载乘员向通道出口移动时与所述弹性举升结构顶压配合并在紧邻的后一个踏板组件移动至所述登梯处时与所述弹性举升结构脱离的设定长度。
本方案的效果在于,前一个踏板组件在被踩踏时压接部下压弹性举升结构实现导电行走,压接部具有设定长度,能够保证前一个踏板组件与弹性举升结构脱离时,后一个踏板组件处于登梯处,由于后一个踏板组件未被踩踏,弹性举升结构能够向上举升后一个踏板组件,使后一个踏板组件失电停留在登梯处。
进一步地,弹性举升结构包括往复升降地设置在电梯框架上的抬升件,抬升件上连接有迫使其抬升的弹性件。
本方案的效果在于,抬升件往复升降地设置在电梯框架上,并设置弹性件,方便抬升件的布置。
进一步地,抬升件的顶端具有与所述压接部滚动顶压配合的滚轮。
本方案的效果在于,滚轮能够保证压接部与抬升件在相对运动时滚动摩擦,减小了对抬升件的磨损,而且能够防止压接部向前移动时发生卡滞。
进一步地,所述电梯框架上设有对应所述运载齿轨段布置并位于移动至所述运载齿轨段上的踏板组件下方的安全隔板,所述抬升件包括穿装在所述安全隔板上的竖直抬升杆,所述弹性件为连接在所述竖直抬升杆和所述安全隔板之间的拉簧,该拉簧位于所述安全隔板下方。
本方案的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安全隔板,在乘员被踏板组件向上带动时,即使发生乘员摔倒的突发状况,乘员也只会摔倒在固定的安全隔板上,踏板组件不会对乘员造成二次伤害。而将拉簧设置在安全隔板的下方,即使拉簧在使用时出现故障,也能够避免对乘员造成伤害。
进一步地,驱动齿轮包括沿齿轨延伸方向依次布置的前驱动齿轮和后驱动齿轮,运载齿轨段包括与所述倾斜运载段并行倾斜延伸的下齿轨段,电梯框架上于所述下齿轨段的上方并行地布置有上齿轨段,所述电梯框架上设有与所述齿轨并行延伸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具有与下齿轨段并行延伸的下导向槽段,电梯框架上于下导向槽段的上方并行地布置有上导向槽段,前、后驱动齿轮的转动轴均朝左右两端延伸且均设有可在导向槽或上导向槽段中滑动的滑块,所述上导向槽段中位于延伸方向的上下两端均设有供滑块进出的开口,所述导向槽的槽壁中与上导向槽段的下端开口对应位置处设有抬出口,所述抬出口处通过铰接轴铰接有分道引导件,分道引导件包括引导臂,引导臂用于在踏板组件向前运行至抬出口处时将踏板组件的后部抬升以引导后驱动齿轮与上齿轨段啮合、将后驱动齿轮对应的滑块由导向槽中通过抬出口抬至上导向槽段中,分道引导件还包括与所述引导臂呈角型布置的顶压臂,顶压臂用于与前驱动齿轮对应的滑块顶压配合,所述引导臂在其绕铰接轴往复摆动的行程上具有用于避让前驱动齿轮对应的滑块的避让位,以及用于抬升后驱动齿轮对应的滑块以引导后驱动齿轮与上齿轨段啮合的引导位,前驱动齿轮对应的滑块在越过避让位后与顶压臂顶压配合以带动分道引导件转动从而使引导臂由避让位向引导位转动,所述导向槽的槽壁中与上导向槽段的上端开口对应位置处设有供后驱动齿轮对应的滑块由上导向槽段进入导向槽中的进入口。
本方案的效果在于,转动轴具有由驱动齿轮朝外延伸的部分,延伸的部分上设置有滑块,使用时,引导臂将踏板组件中后驱动齿轮对应的滑块向上抬出导向槽并抬至上导向槽段中,后驱动齿轮与上齿轨段啮合,上行时,前驱动齿轮与下齿轨段啮合,由于上齿轨段位于下齿轨段的上方,能够保证踏板组件在向上移动时保持水平状态,避免踏板组件上的乘员摔倒,在踏板组件上行至倾斜运载段末端时,后驱动齿轮对应的滑块由上导向槽段中回到导向槽中。顶压臂的设置能够保证前驱动齿轮的滑块将引导臂置于引导位,以对后驱动齿轮的滑块进行抬升。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槽和上导向槽段由磁铁块围成,各滑块均为磁铁滑块,导向槽和上导向槽段的两槽壁的磁极与磁铁滑块的相应侧面的磁极相同,导向槽和上导向槽段槽底的磁极与磁铁滑块的相应侧面的磁极相同。
本方案的效果在于,磁铁滑块与导向槽和上导向槽段之间为悬浮支撑的关系,能够较大程度地减小磁铁滑块在导向槽和上导向槽段中运行时的摩擦阻力,而且磁铁滑块与槽壁、槽底之间不直接接触,在磁铁滑块随踏板组件进行拐弯时,磁铁滑块能够在导向槽发生一定的移动,保证拐弯的顺畅。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为嵌设于驱动齿轮内部且在停电后可自动锁止的轮毂电机。
本方案的效果在于,电机为轮毂电机,能够嵌入装配到驱动齿轮内部,减小了手扶电梯的整体尺寸,减小了所占空间,而且,轮毂电机在停电后可自动锁止,在手扶电梯运行过程中,若出现突然断电的情况,轮毂电机可以保证踏板组件不会向下运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下行的手扶电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行的手扶电梯,包括具有运载通道的电梯框架,运载通道具有处于上方的通道入口和处于下方的通道出口,以及连接通道入口和通道出口的倾斜运载段;
电梯框架上对应运载通道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齿轨,两侧齿轨并行布置且均呈处于相应竖向平面内的环形封闭结构;
手扶电梯还包括沿齿轨依次导向移动装配在电梯框架上的多个相对独立的踏板组件,各踏板组件分别包括供乘员踩踏的运输踏板以及与所述齿轨啮合传动以驱动踏板组件沿齿轨运行的驱动齿轮,驱动齿轮由踏板组件上的电机驱动,电梯框架上还设有沿所述齿轨延伸的电源线,踏板组件上设有与电机供电连接的导电线路,导电线路具有用于与所述电源线滑动导电连接的导电接触部;
所述齿轨包括用于供乘员踩踏在运输踏板上时将乘员从通道入口运载至通道出口处的运载齿轨段,和将踏板组件从通道出口回复转运至通道入口处的复位齿轨段;
通道入口处具有供乘员踩踏踏板组件的登梯处,登梯处设有用于将移动至该登梯处的相应踏板组件举升以使踏板组件的导电接触部与电源线分离断电的弹性举升结构,被举升的踏板组件在登梯处被乘员踩踏下沉以使导电接触部重新与电源线接触通电;
定义踏板组件向前运行,将多个所述踏板组件中任意相邻两踏板组件定义为前踏板组件和后踏板组件,后踏板组件的朝向前踏板组件的前侧面上设有用于在被触发时控制后踏板组件的导电线路断开的启停开关,前踏板组件上设有用于在相邻两踏板组件顶压时触发后踏板组件的启停开关的触发部,所述启停开关为用于自动复位以控制后踏板组件通电运行的自复位开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下行的手扶电梯中,踏板组件自带电机和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环形的齿轨啮合,在电机的驱动下可沿齿轨移动,乘员踩踏在踏板组件时,电机得电,踏板组件带动乘员由通道入口移动至通道出口,乘员下去后,也能够由通道出口回复至通道入口处再次使用。多个踏板组件之间相互独立,可实现单独运载,与现有技术中各履带踏板形成环形链的方式相比,实现了踏板组件的单独运载,运载时的载荷较小,减小了手扶电梯运载时的功耗。另外,手扶电梯在通道入口的登梯处设置弹性举升结构,能够使移动至该处的踏板组件中的导电接触部与电源线分离,踏板组件在未受踩踏力时无法接电行走,弹性举升结构能够保证乘员踩踏后踏板组件上的导电接触部可以导电,完成踏板组件的行走。而踏板组件上设置可自动复位的启停开关和触发部,能够被触发停止,在脱离触发时也能够自动复位导电后行走。在相邻的两个踏板组件相互接触时,在前的前踏板组件能够触发在后的后踏板组件实现停止。
作为对踏板组件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踏板组件具有在被乘员踩踏时下压弹性举升结构的压接部,该压接部具有在踏板组件运载乘员向通道出口移动时与所述弹性举升结构顶压配合并在紧邻的后一个踏板组件移动至所述登梯处时与所述弹性举升结构脱离的设定长度。
本方案的效果在于,前一个踏板组件在被踩踏时压接部下压弹性举升结构实现导电行走,压接部具有设定长度,能够保证前一个踏板组件与弹性举升结构脱离时,后一个踏板组件处于登梯处,由于后一个踏板组件未被踩踏,弹性举升结构能够向上举升后一个踏板组件,使后一个踏板组件失电停留在登梯处。
基于踏板组件具有压接部,作为对弹性举升结构的进一步限定,弹性举升结构包括往复升降地设置在电梯框架上的抬升件,抬升件上连接有迫使其抬升的弹性件。
本方案的效果在于,抬升件往复升降地设置在电梯框架上,并设置弹性件,方便抬升件的布置。
基于弹性举升结构包括抬升件,作为对抬升件的进一步限定,抬升件的顶端具有与所述压接部滚动顶压配合的滚轮。
本方案的效果在于,滚轮能够保证压接部与抬升件在相对运动时滚动摩擦,减小了对抬升件的磨损,而且能够防止压接部向前移动时发生卡滞。
基于弹性举升结构包括抬升件,作为对抬升件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电梯框架上设有对应所述运载齿轨段布置并位于移动至所述运载齿轨段上的踏板组件下方的安全隔板,所述抬升件包括穿装在所述安全隔板上的竖直抬升杆,所述弹性件为连接在所述竖直抬升杆和所述安全隔板之间的拉簧,该拉簧位于所述安全隔板下方。
本方案的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安全隔板,在乘员被踏板组件向上带动时,即使发生乘员摔倒的突发状况,乘员也只会摔倒在固定的安全隔板上,踏板组件不会对乘员造成二次伤害。而将拉簧设置在安全隔板的下方,即使拉簧在使用时出现故障,也能够避免对乘员造成伤害。
基于下行的手扶电梯包括电梯框架、齿轨、弹性举升结构和踏板组件,或基于踏板组件具有压接部,或基于弹性举升结构包括抬升件,或电梯框架上设有安全隔板,进一步地,驱动齿轮包括沿齿轨延伸方向依次布置的前驱动齿轮和后驱动齿轮,运载齿轨段包括与所述倾斜运载段并行倾斜延伸的下齿轨段,电梯框架上于所述下齿轨段的上方并行地布置有上齿轨段,所述电梯框架上设有与所述齿轨并行延伸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具有与下齿轨段并行延伸的下导向槽段,电梯框架上于下导向槽段的上方并行地布置有上导向槽段,前、后驱动齿轮的转动轴均朝左右两端延伸且均设有可在导向槽或上导向槽中滑动的滑块,所述上导向槽段中位于延伸方向的上下两端均设有供滑块进出的开口,所述导向槽的槽壁中与上导向槽段的上端开口对应位置处设有抬出口,所述抬出口处通过铰接轴铰接有分道引导件,分道引导件包括引导臂,引导臂用于在踏板组件向前运行至抬出口处时将踏板组件的前端抬升以引导前驱动齿轮与上齿轨段啮合、将前驱动齿轮对应的滑块由导向槽中通过抬出口抬至上导向槽段中,分道引导件还包括与所述引导臂呈角型布置的顶压臂,顶压臂用于与前驱动齿轮对应的滑块顶压配合,所述引导臂在其绕铰接轴往复摆动的行程上具有用于避让后驱动齿轮对应的滑块的避让位,以及用于抬升前驱动齿轮对应的滑块以引导前驱动齿轮与上齿轨段啮合的引导位,前驱动齿轮对应的滑块在越过引导位后与顶压臂顶压配合以带动分道引导件转动从而使引导臂由引导位向避让位转动,所述导向槽的槽壁中与上导向槽段的下端开口对应位置处设有供前驱动齿轮对应的滑块由上导向槽段进入导向槽中的进入口。
本方案的效果在于,转动轴具有由驱动齿轮朝外延伸的部分,延伸的部分上设置有滑块,使用时,引导臂将踏板组件中前驱动齿轮对应的滑块向上抬出导向槽并抬至上导向槽段中,前驱动齿轮与上齿轨段啮合,下行时,后驱动齿轮与下齿轨段啮合,由于上齿轨段位于下齿轨段的上方,能够保证踏板组件在向下移动时保持水平状态,避免踏板组件上的乘员摔倒,在踏板组件下行至倾斜运载段末端时,前驱动齿轮对应的滑块由上导向槽段中回到导向槽中。顶压臂的设置能够保证前驱动齿轮的滑块将引导臂置于避让位,以避让后驱动齿轮的滑块。
基于分道引导件包括引导臂和顶压臂,导向槽具有下导向槽段,下导向槽段的上方设有上导向槽段,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槽和上导向槽段由磁铁块围成,各滑块均为磁铁滑块,导向槽和上导向槽段的两槽壁的磁极与磁铁滑块的相应侧面的磁极相同,导向槽和上导向槽段槽底的磁极与磁铁滑块的相应侧面的磁极相同。
本方案的效果在于,磁铁滑块与导向槽和上导向槽段之间为悬浮支撑的关系,能够较大程度地减小磁铁滑块在导向槽和上导向槽段中运行时的摩擦阻力,而且磁铁滑块与槽壁、槽底之间不直接接触,在磁铁滑块随踏板组件进行拐弯时,磁铁滑块能够在导向槽发生一定的移动,保证拐弯的顺畅。
基于下行的手扶电梯包括电梯框架、齿轨、弹性举升结构和踏板组件,或基于踏板组件具有压接部,或基于弹性举升结构包括抬升件,或电梯框架上设有安全隔板,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为嵌设于驱动齿轮内部且在停电后可自动锁止的轮毂电机。
本方案的效果在于,电机为轮毂电机,能够嵌入装配到驱动齿轮内部,减小了手扶电梯的整体尺寸,减小了所占空间,而且,轮毂电机在停电后可自动锁止,在手扶电梯运行过程中,若出现突然断电的情况,轮毂电机可以保证踏板组件不会向下运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上行的手扶电梯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图中删去了手扶部分);
图2为本发明上行的手扶电梯实施例竖向截面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上行的手扶电梯实施例的俯视图的剖切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上行的手扶电梯实施例中双轨道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上行的手扶电梯实施例中登梯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上行的手扶电梯实施例中分道引导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上行的手扶电梯实施例中踏板组件、受电柱装配后的主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上行的手扶电梯实施例中踏板组件、受电柱装配后的俯视图;
图9为本发明上行的手扶电梯实施例中两个踏板组件的配合使用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上行的手扶电梯实施例中磁铁滑块与导向槽的配合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上行的手扶电梯实施例中磁铁滑块的俯视图;
图12为本发明上行的手扶电梯实施例中的电路图;
图13为本发明上行的手扶电梯实施例中登梯处的结构原理图;
图14为本发明下行的手扶电梯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图中删去了手扶部分);
图15为本发明下行的手扶电梯实施例的俯视图的剖切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下行的手扶电梯实施例中分道引导件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下行的手扶电梯实施例中登梯处的结构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电梯框架;2-安全隔板;3-环形齿轨;4-下齿轨段;5-上齿轨段;6-上部单齿轨段;7-下部单齿轨段;8-踏板组件;9-受电柱;10-电源线;11-复位齿轨段;12-上导向槽段;13-分道引导件;15-下导向槽段;16-滚轮;17-竖直抬升杆;18-拉簧;19-导向槽;20-铰接轴;21-引导臂;22-顶压臂;23-轮毂电机;81-运载踏板;82-启停开关;821-受力板;822-压簧;823-导电板;83-前驱动齿轮;84-磁铁滑块;841-第一磁铁滑块;842-第二磁铁滑块;85-触发部;86-后驱动齿轮;87-转动轴;191-侧面磁铁块;192-上部磁铁块;193-下部磁铁块;24-安全隔板;25-拉簧;26-电源线;27-复位齿轨段;28-导向槽;29-上齿轨段;30-下齿轨段;31-踏板组件;32-受电柱;33-分道引导件;34-竖直抬升杆;35-滚轮;37-铰接轴;38-引导臂;39-顶压臂;40-滑块固定框架;41-导向槽固定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上行的手扶电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13所示。
如图1和图2所示,手扶电梯包括电梯框架1,电梯框架1包括左右间隔布置的两个立架,两立架之间形成运载通道。由于本实施例的手扶电梯为上行的手扶电梯,运载通道的通道入口位于下方,通道出口位于上方,运载通道的位于通道入口和通道出口的倾斜布置的部分形成倾斜运载段。
如图1所示,在每个立架上均设置有环形齿轨3,两个环形齿轨3左右间隔布置,环形齿轨3为封闭的环形结构,环形齿轨3所在的平面为垂直于水平面的竖向平面。环形齿轨3固定在电梯框架1上,使用时与踏板组件8中的驱动齿轮配合以带动踏板组件8以及踏板组件8上的乘员上行并在运行至通道出口后回复转运至通道入口。
本实施例中,环形齿轨3包括能够带动踏板组件8由通道入口上行至通道出口的运载齿轨段,如图1和图2所示,运载齿轨段包括下齿轨段4,下齿轨段4倾斜延伸,下齿轨段4与运载通道的倾斜运载段并行。在下齿轨段4的上方还设置有上齿轨段5,上齿轨段5和下齿轨段4相互平行。
运载齿轨段还包括连接在下齿轨段4上端并位于通道出口处的上部单齿轨段6,上齿轨段5的上端与上部单齿轨段6之间间隔布置,能够供踏板组件8上的前驱动齿轮通过。运载齿轨段还包括连接在下齿轨段4下端并位于通道入口处的下部单齿轨段7,上齿轨段5的下端与下部单齿轨段7之间间隔布置,能够供踏板组件8上的前驱动齿轮通过。
环形齿轨3还包括连接在上部单齿轨段6和下部单齿轨段7之间的复位齿轨段11,复位齿轨段11能够将踏板组件8由通道出口回复转运至通道入口处。应当说明的是,上齿轨段5并不属于环形齿轨3的一部分。
如图1和图2所示,在电梯框架1上设置有位于运载齿轨段下方的安全隔板2,安全隔板2的左右方向的两侧均固定在电梯框架1上,而且,安全隔板2左右方向的两侧均位于相应的环形齿轨3中。本实施例中,即使乘员由踏板组件8上摔下来,也仅仅是摔到静止的安全隔板2上,不会被电梯带着翻滚从而造成二次伤害。
本实施例中,手扶电梯包括多个踏板组件8,各踏板组件8之间相互独立,并且各踏板组件8可以并被单独驱动行走。踏板组件8的结构如图7、图8、图9和图12所示,踏板组件包括运载踏板81,运载踏板81具有供乘员踩踏的踏面,如图7的左右方向即为运载踏板81使用时的左右方向,上下方向即为使用时的前后方向(设定踏板组件8的运行方向为由后向前),运载踏板81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转动轴87,在靠前的两个转动轴87上转动套装有前驱动齿轮83,在靠后的两个转动轴87上转动套装有后驱动齿轮86,无论是前驱动齿轮83还是后驱动齿轮86均为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内置有轮毂电机23(具体使用时,可以仅在两个前驱动齿轮83或两个后驱动齿轮86中内置轮毂电机23,也可以在四个驱动齿轮中均内置轮毂电机23),轮毂电机23能够带动对应的驱动齿轮进行转动,进而在使用时驱动踏板组件向前运行。轮毂电机23具有自锁功能,在停电后能够将轮毂电机23进行锁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驱动齿轮固定套装在转动轴上,转动轴转动装配在运载踏板上,此时,无法继续使用轮毂电机,为了实现带动驱动齿轮转动的目的,在运载踏板上另外设置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转动轴传动相连,带动转动轴进行转动。当然,为了实现锁止,需要在驱动电机的控制电路中设置自锁电路,驱动电机可以为无刷直流电机,或者为电磁制动刹车减速电机。
由图7至图9中可以看出,在各转动轴87的外部均安装有滑块,本实施例中的滑块为磁铁滑块84,自身具有磁性。磁铁滑块84的结构如图10和图11所示,磁铁滑块84包括第一磁铁滑块841和第二磁铁滑块842,第一磁铁滑块841和第二磁铁滑块842通过滑块固定框架40实现安装,滑块固定框架40由铝等隔磁的材料制成。滑块固定框架40固定在转动轴87上,第一磁铁滑块841上下两端的磁性相反,而滑块固定框架40于第一磁铁滑块841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开口,能够使得第一磁铁滑块841与导向槽相应的槽壁之间产生斥力。而第二磁铁滑块842的左右两侧的磁性相反,滑块固定框架40上于第二磁铁滑块842的背离转动轴87的一侧开口,能够使得第二磁铁滑块842与导向槽的槽底之间产生斥力。本实施例中,第一磁铁滑块841和第二磁铁滑块842采用卡装的方式安装在滑块固定框架40上。
使用时,在踏板组件8水平运行或者回复至通道入口时后驱动齿轮86对应的磁铁滑块84与导向槽19进行配合实现导向,在踏板组件8倾斜上行时与上导向槽段12进行导向和限位。而前驱动齿轮83对应的磁铁滑块84在运行过程中始终通过与导向槽19的配合实现导向和限位。应当说明的是,上导向槽段12并不属于导向槽19的一部分。
使用时,前驱动齿轮83、后驱动齿轮86与环形齿轨3进行啮合,在踏板组件8水平运行或者回复至通道入口时,后驱动齿轮86与上部单齿轨段6、下部单齿轨段7以及复位齿轨段11进行啮合,在踏板组件8倾斜上行时与上齿轨段5进行啮合。前驱动齿轮83始终与环形齿轨3进行啮合。在轮毂电机带动相应的驱动齿轮进行转动时,能够带动运载踏板81运行。
如图7和图8所示,在两个前驱动齿轮83的转动轴87上分别安装有受电柱9,受电柱9与轮毂电机23导电相连,本实施例中,受电柱9构成了导电线路,受电柱9的下端用来与电源线10滑动接触导电而构成了导电接触部,受电柱9与电源线10滑动接触导电的原理与有轨电车的原理一样。本实施例中,由于转动轴87固定不动,导电线路可以直接固定在转动轴87上,其他实施例中,当转动轴转动安装在运载踏板上时,将导电线路固定安装在运载踏板上,并使导电线路向左右两侧延伸并向下延伸,以与电源线进行滑动接触。
如图7、图8和图9所示,在运载踏板81的前侧面安装有启停开关82,启停开关82连接在轮毂电机的供电线路中。具体如图12所示,启停开关82包括铰接在运载踏板81上的导电板823,导电板823能够实现导电,启停开关82还包括通过压簧822安装在运载踏板81外部的受力板821,受力板821与导电板823相连。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压簧822带动受力板821以及导电板823保持在朝外的位置处,此时导电板823的两端与线路的两端连通,在受电柱9与电源线10连通时,使得轮毂电机23得电启动。而当受力板821受外力作用时,受力板821顶压压簧822并使得导电板823的一端与线路断开,轮毂电机23失电。
由上可知,当启停开关82被触发时,启停开关82可以控制所在踏板组件8中的所有轮毂电机23的供电线路断开,本实施例中的启停开关82为自复位开关,当触发启停开关82的触发作用力撤去后,同时受电柱9与电源线10接触时,启停开关82控制轮毂电机的供电线路接通,控制轮毂电机23得电转动。
如图8和图9所示,在运载踏板81的后侧安装有触发部85,本实施例中的触发部85为设置在运载踏板81上的凸块,当前后两个踏板组件8相接触时,在前的踏板组件8上的触发部85能够触发在后的踏板组件8上的启停开关82,使在后的踏板组件8上的轮毂电机23失电停止。
由图8和图9可以看出,触发部85和启停开关82的端部均为弧形端部,当在前的踏板组件8处于转弯位置时,能够保证在前的触发部85可以触发到在后的启停开关82。
上述的导向槽19和上导向槽段12的结构以及布置位置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导向槽19为与环形齿轨3并行延伸的环形结构,导向槽19设置在环形齿轨3的外部。导向槽19包括与下齿轨段4并行倾斜延伸的下导向槽段15,在下导向槽段15的上方还设置有上导向槽段12,上导向槽段12和下导向槽段15相互平行,上导向槽段12上下两端开口,供后驱动齿轮86对应的磁铁滑块84进出。而导向槽19的槽壁中与上导向槽段12下端开口对应位置处开设有抬出口,导向槽19的槽壁中与上导向槽段12上端开口对应位置处开设有进入口。
其中,导向槽19和上导向槽段12的截面结构一致,下面以导向槽19为例进行阐述。导向槽19由侧面磁铁块191、上部磁铁块192和下部磁铁块193合围而成,左右两侧的导向槽19的槽口相对布置。导向槽19的结构如图10所示,导向槽19包括构成槽壁的上部磁铁块192和下部磁铁块193,上部磁铁块192的下侧与第一磁铁滑块841的上端的磁性相同,下部磁铁块193的上侧与第一磁铁块841的下端的磁性相同。导向槽19还包括构成槽底的侧面磁铁块191,侧面磁铁块191的朝向第二磁铁滑块842的一侧磁性与第二磁铁滑块842外露一侧的磁性相同。本实施例中,侧面磁铁块191、上部磁铁块192和下部磁铁块193均通过导向槽固定框架41实现固定,具体采用卡装夹紧的方式,为了保证磁铁块能够与磁铁滑块84之间产生斥力作用,导向槽固定框架41上开孔,使得上部磁铁块192的下侧露出,下部磁铁块193的上侧露出,侧面磁铁块191的朝向磁铁滑块84的一侧露出。
通过导向槽19中各磁铁块与磁铁滑块84的相互作用,使得磁铁滑块84能够悬浮于导向槽19内,降低磁铁滑块84行进过程中所受的摩擦力。而且,采用磁悬浮的方式对磁铁滑块84进行导向和限位,在踏板组件8拐弯时,磁铁滑块84可以在导向槽19中发生一定的位置移动,保证踏板组件8拐弯顺畅。应当说明的是,由于导向槽19具有弧形的拐弯位置,因此,在拐弯位置处的磁铁块设计为多段拼装的形式。
本发明的上行的手扶电梯具体工作时,踏板组件8的具体使用数量根据乘员的多少来确定,没有乘员时所有的踏板组件8均处于静止的状态,且会有一个踏板组件8处于通道入口处可供乘员踩踏的位置(即登梯处),在使用时,乘员踏上踏板组件8,即可触发踏板组件8上行,在上一个踏板组件8上行后,下一个踏板组件8会补位上去。具体实现手段如下所示。
如图2所示,在电梯框架1中每个立架上均布置有环形的电源线10,电源线10可以与受电柱9滑动导电。当受电柱9与电源线10接触导电时,轮毂电机23导电接通,此时若启停开关82未被触发,则轮毂电机23即可带动相应的踏板组件8行进。
本实施例中,断电后的踏板组件8停放在登梯处等待被触发上行。定义踏板组件8的行进方向为由后至前,任意相邻的两个踏板组件8为前踏板组件和后踏板组件。如图2、图3、图5和图13所示,在登梯处设置有弹性举升结构,弹性举升结构具体包括设置在安全隔板2上的竖直抬升杆17,竖直抬升杆17位于左右方向的中间位置处,竖直抬升杆17沿上下方向贯穿安全隔板2,竖直抬升杆17的下端穿至安全隔板2的下方,竖直抬升杆17的下端与安全隔板2之间布置有拉簧18。拉簧18套装在竖直抬升杆17上,拉簧18的一端与安全隔板2固定相连,另一端与竖直抬升杆17固定相连,拉簧18能够被向下拉动,且在拉动后可以向上弹性回复。在竖直抬升杆17的上端安装有滚轮16。
本实施例中,竖直抬升杆17以及滚轮16构成了上下移动往复升降地设置在电梯框架上的抬升件,拉簧18构成了迫使抬升件向上抬升的弹性件,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可以为设置在安全隔板上侧面和竖直抬升杆之间的压簧,在竖直抬升杆上设置外凸起,压簧设置在安全隔板与外凸起之间。或者,可以将压簧或拉簧更换为橡胶垫。
本实施例中,抬升件直线往复升降地设置在电梯框架上,其他实施例中,抬升件可以铰接于电梯框架上,具体地,抬升件的一端铰接在电梯框架上,另一端用来向上顶推踏板组件。
如图13所示,使用时,登梯处中的前踏板组件移动至竖直抬升杆17处时,前踏板组件的前端被竖直抬升杆17向上抬起,踏板组件上的受电柱9被抬起与电源线10脱离,前踏板组件断电保持在该位置,无法继续前行。当有乘员需要上行时,踩踏前踏板组件,拉簧18被拉伸,前踏板组件中的受电柱9下移,与电源线10接触导电,而且由于前踏板组件中的启停开关82未被触发,前踏板组件中的轮毂电机启动通过驱动齿轮带动前踏板组件上行。而滚轮16的存在是减小前踏板组件向前移动时与竖直抬升杆17之间的摩擦力。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若不考虑磨损的问题,可以将滚轮去掉。
如图13所示,当前踏板组件的前端被抬升后,后踏板组件会继续移动并使后踏板组件的启停开关82被前踏板组件的触发部85触发停止,之后的踏板组件8中的启停开关82依次被触发,全部处于停止的状态。当最前的踏板组件8被踩踏后,最前的踏板组件8向前行进,后踏板组件上的启停开关82未被触发,后踏板组件会继续行进。当前踏板组件与滚轮16脱离顶压后,滚轮16在拉簧18的弹性复位作用力下重新向上移动,将后踏板组件的前端顶起,后踏板组件断电停在过渡上。
通过上述的描述可知,各踏板组件8之间相互联动,以保证踏板组件8的具体使用量由乘员的数量和批次来决定,在无乘员时踏板组件8全部停止,避免空载运行而导致耗能较大。
本实施例中,踏板组件8上用来与弹性举升结构相接触的部位构成了压接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当前一个踏板组件8与弹性举升结构脱离时,后一个踏板组件8正好位于登梯处,踏板组件8上的压接部需要有一定的长度,以保证后一个踏板组件8能够正好移动到登梯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可以在弹性举升结构上设置一个朝前的分叉,该分叉能够与压接部接触,延长踏板组件与弹性举升结构的接触时间。
本实施例中,当踏板组件8行进在运载齿轨段中倾斜段上时,需要保证踏板组件8上的运载踏板81保持水平,以保证乘员的安全。为实现上述目的,如图1、图2、图4、图6和图13所示,额外设置了上齿轨段5和上导向槽段12,该部分的内容已经进行了介绍,在此不再赘述。为达到上述的目的,在踏板组件8运行在运载齿轨段上时,踏板组件8上的后驱动齿轮86需要与上齿轨段5进行啮合,后驱动齿轮86对应的磁铁滑块84需要导向滑动在上导向槽段12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施例中,在导向槽19的抬出口处安装有分道引导件13,分道引导件13能够在踏板组件8向上运行时,将踏板组件8的后部向上抬起,使后驱动齿轮86与上齿轨段5进行啮合,将后驱动齿轮86对应的磁铁滑块84经由抬出口抬至上导向槽段12中。本实施例中的分道引导件13设置有两个,两个分道引导件13左右排布。
具体地,如图6所示,分道引导件13通过铰接轴20转动安装在电梯框架1上,分道引导件13包括由引导臂21和顶压臂22构成的L形支架,引导臂21与顶压臂22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分体固定,比如焊接等。L形支架转动套装在铰接轴20上,在L形支架与电梯框架1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能够将L形支架保持在图6所示的位置。复位弹簧具体为套装在铰接轴20上的扭簧。
当分道引导件13处于图6所示的状态时,踏板组件8水平运行时,踏板组件8上的所有驱动齿轮均与下部单齿轨段7啮合,踏板组件8开始上行时,踏板组件8的前驱动齿轮83与下齿轨段4啮合,踏板组件8继续上行,前驱动齿轮83对应的磁铁滑块84与顶压臂22顶压配合,带动引导臂21朝下齿轨段4所在的方向摆动。踏板组件8继续上行时,后驱动齿轮86对应的磁铁滑块84与引导臂21配合而被抬升,使得后驱动齿轮86与上齿轨段5啮合,后驱动齿轮86对应的磁铁滑块84移动至上导向槽段12中,保证运载踏板81在上行时处于水平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导向槽19、上导向槽段12中的磁铁块对分道引导件13的转动造成影响,分道引导件13需要选用不被磁吸的材质。
当踏板组件8运行至上齿轨段5与上部单齿轨段6之间的交界处时,踏板组件8的前驱动齿轮83由上齿轨段5与上部单齿轨段6之间的间隔处穿过并与上部单齿轨段6进行啮合,后驱动齿轮86由上齿轨段5落在上部单齿轨段6上,与上部单齿轨段6进行啮合行进。后驱动齿轮86对应的磁铁滑块84由上导向槽段12的上端开口移出并由导向槽19的进入口进入导向槽19中。之后,踏板组件8继续沿复位齿轨段11回复返程至通道入口处。当踏板组件8在复位齿轨段11上行进时,依靠导向槽19对踏板组件8进行导向限位。
在其他实施例中,导向槽和上导向槽段可以为由非磁性材料构成的导向槽结构,而滑块导向防脱地安装在导向槽结构中,而为了保证踏板组件能够转弯并保证转弯平稳,需要将导向槽的转弯位置处的槽宽进行加大。同样地,可以将导向槽设置在踏板组件的转动轴上,而将滑块固定安装在电梯框架上。
本实施例中,分道引导件包括呈角型分布的引导臂21和顶压臂22,引导臂21和顶压臂22通过铰接轴20转动安装在电梯框架1上,其中,当引导臂21挡住上导向槽段12时所在的位置为避让位,当引导臂21让开上导向槽段12时所在的位置为引导位。
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踏板组件8的运载踏板81水平运行,需要设置上齿轨段5和上导向槽段12,并设置分道引导件,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上齿轨段和上导向槽段去掉,将踏板组件的运载踏板的顶面设计为斜面,当踏板组件倾斜上行时,运载踏板的顶面可以保持为水平。应当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指的水平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水平,保持踏板组件8水平的目的是保证乘员不会倾倒。
本发明的下行的手扶电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4至图17所示,下行的手扶电梯的通道入口位于通道出口的下方,踏板组件31的运行方向与上行的手扶电梯的运行方向相反。下行的手扶电梯中部分的零部件与上行的手扶电梯中相应的零部件结构一致,比如,手扶电梯中的安全隔板24、电源线26、具有下齿轨段30和复位齿轨段27的齿轨、上齿轨段29、导向槽28、上导向槽段(图中未画出),在此不再赘述。另外,踏板组件31以及受电柱32的结构也与上行的手扶电梯中一致。下行的手扶电梯中的弹性举升结构与上行的手扶电梯中弹性举升结构在结构上一致,具体包括竖直抬升杆34、拉簧25、滚轮35等。
与上行的手扶电梯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分道引导件33和受电柱32。本实施例中的分道引导件33用来将踏板组件31的前部向上抬起,使得踏板组件31在向下运行时保持水平。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分道引导件33通过铰接轴37转动装配在电梯框架上,分道引导件33包括呈角型分布的顶压臂39和引导臂38,还包括设置在铰接轴37上的复位扭簧。复位扭簧能够将引导臂38保持在挡住导向槽28并将踏板组件的前端引导至上齿轨段29处的位置,即引导位。使用时,踏板组件31运行,踏板组件31的前驱动齿轮被引导臂38引导至上齿轨段29中,同时,踏板组件31中前驱动齿轮对应的滑块被抬出导向槽28并抬至上导向槽段中。然后,踏板组件31的前驱动齿轮对应的滑块顶推顶压臂39,使得引导臂38处于让开导向槽28的位置,即处于避让位,踏板组件31的后驱动齿轮沿着下齿轨段30行进。
本实施例中的受电柱32安装在踏板组件31的后侧,当踏板组件31移动至图17所示的位置(即登梯处)时,踏板组件31的后端被弹性举升结构向上抬起,使得受电柱32与电源线26脱离,待乘员踩踏后,受电柱32下移与电源线26接触导电,在前的踏板组件31前行后,在后的踏板组件32中的电机得电前行,踏板组件32前端越过弹性举升结构,待踏板组件32继续前行时,后端被抬起,失电停止。本实施例中,由于踏板组件31的后端被举升,处于登梯处的踏板组件31的后端要高于后一个踏板组件31的前端,为了保证在前的踏板组件31能够触发在后的踏板组件31,使在后的踏板组件31停止,需要将在前的踏板组件31后端的触发部外形尺寸做大,或者将在后的踏板组件31前端的启停开关的外形尺寸做大。
本发明的下行的手扶电梯中与上行的手扶电梯中结构一致的各零部件,为达到各零部件所起作用的各扩展方式一致。

Claims (16)

1.一种上行的手扶电梯,包括具有运载通道的电梯框架,运载通道具有处于下方的通道入口和处于上方的通道出口,以及连接通道入口和通道出口的倾斜运载段,其特征在于:
电梯框架上对应运载通道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齿轨,两侧齿轨并行布置且均呈处于相应竖向平面内的环形封闭结构;
手扶电梯还包括沿齿轨依次导向移动装配在电梯框架上的多个相对独立的踏板组件,各踏板组件分别包括供乘员踩踏的运输踏板以及与所述齿轨啮合传动以驱动踏板组件沿齿轨运行的驱动齿轮,驱动齿轮由踏板组件上的电机驱动,电梯框架上还设有沿所述齿轨延伸的电源线,踏板组件上设有与电机供电连接的导电线路,导电线路具有用于与所述电源线滑动导电连接的导电接触部;
所述齿轨包括用于供乘员踩踏在运输踏板上时将乘员从通道入口运载至通道出口处的运载齿轨段,和将踏板组件从通道出口回复转运至通道入口处的复位齿轨段;
通道入口处具有供乘员踩踏踏板组件的登梯处,登梯处设有用于将移动至该登梯处的相应踏板组件举升以使踏板组件的导电接触部与电源线分离断电的弹性举升结构,被举升的踏板组件在登梯处被乘员踩踏下沉以使导电接触部重新与电源线接触通电;
定义踏板组件向前运行,将多个所述踏板组件中任意相邻两踏板组件定义为前踏板组件和后踏板组件,后踏板组件的朝向前踏板组件的前侧面上设有用于在被触发时控制后踏板组件的导电线路断开的启停开关,前踏板组件上设有用于在相邻两踏板组件顶压时触发后踏板组件的启停开关的触发部,所述启停开关为用于自动复位以控制后踏板组件通电运行的自复位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行的手扶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组件具有在被乘员踩踏时下压弹性举升结构的压接部,该压接部具有在踏板组件运载乘员向通道出口移动时与所述弹性举升结构顶压配合并在紧邻的后一个踏板组件移动至所述登梯处时与所述弹性举升结构脱离的设定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行的手扶电梯,其特征在于:弹性举升结构包括往复升降地设置在电梯框架上的抬升件,抬升件上连接有迫使其抬升的弹性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行的手扶电梯,其特征在于:抬升件的顶端具有与所述压接部滚动顶压配合的滚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行的手扶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框架上设有对应所述运载齿轨段布置并位于移动至所述运载齿轨段上的踏板组件下方的安全隔板,所述抬升件包括穿装在所述安全隔板上的竖直抬升杆,所述弹性件为连接在所述竖直抬升杆和所述安全隔板之间的拉簧,该拉簧位于所述安全隔板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行的手扶电梯,其特征在于:驱动齿轮包括沿齿轨延伸方向依次布置的前驱动齿轮和后驱动齿轮,运载齿轨段包括与所述倾斜运载段并行倾斜延伸的下齿轨段,电梯框架上于所述下齿轨段的上方并行地布置有上齿轨段,所述电梯框架上设有与所述齿轨并行延伸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具有与下齿轨段并行延伸的下导向槽段,电梯框架上于下导向槽段的上方并行地布置有上导向槽段,前、后驱动齿轮的转动轴均朝左右两端延伸且均设有可在导向槽或上导向槽段中滑动的滑块,所述上导向槽段中位于延伸方向的上下两端均设有供滑块进出的开口,所述导向槽的槽壁中与上导向槽段的下端开口对应位置处设有抬出口,所述抬出口处通过铰接轴铰接有分道引导件,分道引导件包括引导臂,引导臂用于在踏板组件向前运行至抬出口处时将踏板组件的后部抬升以引导后驱动齿轮与上齿轨段啮合、将后驱动齿轮对应的滑块由导向槽中通过抬出口抬至上导向槽段中,分道引导件还包括与所述引导臂呈角型布置的顶压臂,顶压臂用于与前驱动齿轮对应的滑块顶压配合,所述引导臂在其绕铰接轴往复摆动的行程上具有用于避让前驱动齿轮对应的滑块的避让位,以及用于抬升后驱动齿轮对应的滑块以引导后驱动齿轮与上齿轨段啮合的引导位,前驱动齿轮对应的滑块在越过避让位后与顶压臂顶压配合以带动分道引导件转动从而使引导臂由避让位向引导位转动,所述导向槽的槽壁中与上导向槽段的上端开口对应位置处设有供后驱动齿轮对应的滑块由上导向槽段进入导向槽中的进入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行的手扶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和上导向槽段由磁铁块围成,各滑块均为磁铁滑块,导向槽和上导向槽段的两槽壁的磁极与磁铁滑块的相应侧面的磁极相同,导向槽和上导向槽段槽底的磁极与磁铁滑块的相应侧面的磁极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行的手扶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嵌设于驱动齿轮内部且在停电后可自动锁止的轮毂电机。
9.一种下行的手扶电梯,包括具有运载通道的电梯框架,运载通道具有处于上方的通道入口和处于下方的通道出口,以及连接通道入口和通道出口的倾斜运载段,其特征在于:
电梯框架上对应运载通道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齿轨,两侧齿轨并行布置且均呈处于相应竖向平面内的环形封闭结构;
手扶电梯还包括沿齿轨依次导向移动装配在电梯框架上的多个相对独立的踏板组件,各踏板组件分别包括供乘员踩踏的运输踏板以及与所述齿轨啮合传动以驱动踏板组件沿齿轨运行的驱动齿轮,驱动齿轮由踏板组件上的电机驱动,电梯框架上还设有沿所述齿轨延伸的电源线,踏板组件上设有与电机供电连接的导电线路,导电线路具有用于与所述电源线滑动导电连接的导电接触部;
所述齿轨包括用于供乘员踩踏在运输踏板上时将乘员从通道入口运载至通道出口处的运载齿轨段,和将踏板组件从通道出口回复转运至通道入口处的复位齿轨段;
通道入口处具有供乘员踩踏踏板组件的登梯处,登梯处设有用于将移动至该登梯处的相应踏板组件举升以使踏板组件的导电接触部与电源线分离断电的弹性举升结构,被举升的踏板组件在登梯处被乘员踩踏下沉以使导电接触部重新与电源线接触通电;
定义踏板组件向前运行,将多个所述踏板组件中任意相邻两踏板组件定义为前踏板组件和后踏板组件,后踏板组件的朝向前踏板组件的前侧面上设有用于在被触发时控制后踏板组件的导电线路断开的启停开关,前踏板组件上设有用于在相邻两踏板组件顶压时触发后踏板组件的启停开关的触发部,所述启停开关为用于自动复位以控制后踏板组件通电运行的自复位开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下行的手扶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组件具有在被乘员踩踏时下压弹性举升结构的压接部,该压接部具有在踏板组件运载乘员向通道出口移动时与所述弹性举升结构顶压配合并在紧邻的后一个踏板组件移动至所述登梯处时与所述弹性举升结构脱离的设定长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下行的手扶电梯,其特征在于:弹性举升结构包括往复升降地设置在电梯框架上的抬升件,抬升件上连接有迫使其抬升的弹性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下行的手扶电梯,其特征在于:抬升件的顶端具有与所述压接部滚动顶压配合的滚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下行的手扶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框架上设有对应所述运载齿轨段布置并位于移动至所述运载齿轨段上的踏板组件下方的安全隔板,所述抬升件包括穿装在所述安全隔板上的竖直抬升杆,所述弹性件为连接在所述竖直抬升杆和所述安全隔板之间的拉簧,该拉簧位于所述安全隔板下方。
14.根据权利要求9-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下行的手扶电梯,其特征在于:驱动齿轮包括沿齿轨延伸方向依次布置的前驱动齿轮和后驱动齿轮,运载齿轨段包括与所述倾斜运载段并行倾斜延伸的下齿轨段,电梯框架上于所述下齿轨段的上方并行地布置有上齿轨段,所述电梯框架上设有与所述齿轨并行延伸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具有与下齿轨段并行延伸的下导向槽段,电梯框架上于下导向槽段的上方并行地布置有上导向槽段,前、后驱动齿轮的转动轴均朝左右两端延伸且均设有可在导向槽或上导向槽中滑动的滑块,所述上导向槽段中位于延伸方向的上下两端均设有供滑块进出的开口,所述导向槽的槽壁中与上导向槽段的上端开口对应位置处设有抬出口,所述抬出口处通过铰接轴铰接有分道引导件,分道引导件包括引导臂,引导臂用于在踏板组件向前运行至抬出口处时将踏板组件的前端抬升以引导前驱动齿轮与上齿轨段啮合、将前驱动齿轮对应的滑块由导向槽中通过抬出口抬至上导向槽段中,分道引导件还包括与所述引导臂呈角型布置的顶压臂,顶压臂用于与前驱动齿轮对应的滑块顶压配合,所述引导臂在其绕铰接轴往复摆动的行程上具有用于避让后驱动齿轮对应的滑块的避让位,以及用于抬升前驱动齿轮对应的滑块以引导前驱动齿轮与上齿轨段啮合的引导位,前驱动齿轮对应的滑块在越过引导位后与顶压臂顶压配合以带动分道引导件转动从而使引导臂由引导位向避让位转动,所述导向槽的槽壁中与上导向槽段的下端开口对应位置处设有供前驱动齿轮对应的滑块由上导向槽段进入导向槽中的进入口。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下行的手扶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和上导向槽段由磁铁块围成,各滑块均为磁铁滑块,导向槽和上导向槽段的两槽壁的磁极与磁铁滑块的相应侧面的磁极相同,导向槽和上导向槽段槽底的磁极与磁铁滑块的相应侧面的磁极相同。
16.根据权利要求9-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下行的手扶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嵌设于驱动齿轮内部且在停电后可自动锁止的轮毂电机。
CN201910334951.5A 2019-04-24 2019-04-24 一种上行的手扶电梯和下行的手扶电梯 Active CN1118472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34951.5A CN111847205B (zh) 2019-04-24 2019-04-24 一种上行的手扶电梯和下行的手扶电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34951.5A CN111847205B (zh) 2019-04-24 2019-04-24 一种上行的手扶电梯和下行的手扶电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47205A CN111847205A (zh) 2020-10-30
CN111847205B true CN111847205B (zh) 2022-06-10

Family

ID=72952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34951.5A Active CN111847205B (zh) 2019-04-24 2019-04-24 一种上行的手扶电梯和下行的手扶电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4720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11381A (en) * 1979-02-14 1980-08-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assenger conveyor
DE60043080D1 (de) * 2000-08-31 2009-11-12 Hitachi Ltd Fahrtreppe
ZA200405180B (en) * 2003-07-31 2005-03-11 Inventio Ag Drive equipment for escalator step or moving walkway plate.
CN105270964A (zh) * 2015-09-20 2016-01-27 张向阳 一种楼道双人扶梯
CN206278798U (zh) * 2016-05-09 2017-06-27 张向阳 一种带平衡装置的楼道自动滑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47205A (zh) 2020-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11099A (zh) 用于无随行电缆电梯的供电系统及多轿厢电梯系统
CN111847205B (zh) 一种上行的手扶电梯和下行的手扶电梯
AU2004203530A1 (en) Drive equipment for escalator step or moving walkway plate
CN102701061A (zh) 一种与扶梯同步运行的行李运输装置
AU2004203529A1 (en) Drive equipment for escalator step or moving walkway plate
CN111491884B (zh) 一种踏板沿轨道前行的自动扶梯
CN202988514U (zh) 节能同时上下自动手扶梯
CN104627809B (zh) 自动扶梯预变速装置
JP2570392B2 (ja) 車椅子乗用踏段付エスカレータ
CN107628510A (zh) 一种卧式便捷代步爬楼器
CN106006306B (zh) 一种u型轨道行人过街节能电梯
CN203222404U (zh) 地下停车场双工位汽车提升机
CN108514479B (zh) 全地型载人机器人及上下台阶方法
CN202967835U (zh) 自动扶梯用防滑梯级
CN207497870U (zh) 一种过街节能电梯
CN205687362U (zh) 一种u型轨道行人过街节能电梯
CN210508563U (zh) 一种无避让停车设备的行走装置
CN115676574B (zh) 一种用于智能候车厅的自动扶梯
CN113233293B (zh) 一种客梯轿厢结构
CN204369393U (zh) 自动扶梯预变速装置
CN218145214U (zh) 一种电梯防溜车装置
CN212687309U (zh) 一种自动人行道踏板结构
JP2014221677A (ja) エスカレータ
CN204416842U (zh) 一种新型的电梯
CN210973517U (zh) 一种裙板防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