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24874A - 电梯组管理系统以及电梯组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梯组管理系统以及电梯组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24874A
CN111824874A CN202010215502.1A CN202010215502A CN111824874A CN 111824874 A CN111824874 A CN 111824874A CN 202010215502 A CN202010215502 A CN 202010215502A CN 111824874 A CN111824874 A CN 1118248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elevator
system unit
control system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1550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24874B (zh
Inventor
助川祐太
羽鸟贵大
鸟谷部训
峰尾智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8248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248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248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248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66B1/14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 B66B1/18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with means for storing pulses controlling the movements of several cars or c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15Control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the 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3446Data transmission or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control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03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by real-time traffic dat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梯组管理系统在进行电梯的组管理的情况下,能够通过适当的控制自动地进行控制系统和待机系统的切换。其具备:感测信息获取部(113),感测多台电梯的各楼层的电梯门厅,并获取电梯门厅的乘客信息;呼叫按钮信息获取部(114),获取多台电梯的各楼层的电梯门厅的呼叫按钮的信息;以及控制部(111),基于各获取部的信息,允许控制系统单元和待机系统单元的切换指令的发出。在符合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中的至少任意一个状态的情况下,控制部(111)允许控制系统单元(110)和待机系统单元(120)的切换指令的发出,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下,判别为没有电梯门厅的乘客,在所述第二状态下,判别为没有轿厢呼叫。

Description

电梯组管理系统以及电梯组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组管理系统以及电梯组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对设置在大楼等内的多台电梯的运行进行管理的电梯组管理系统中,有一种将控制系统双重化的系统。通过将控制系统双重化,在发生了无法由一个控制系统(主系统)进行控制的状况时,能够切换为由另一个控制系统(待机系统)进行的运行控制,继续运行控制,提高了电梯的可靠性。此外,通过将控制系统双重化,从而能够保持运行了电梯的状态不变地,在成为待机系统的一侧进行软件的更新等,提高了维护作业等作业性。
在将电梯组管理系统双重化为控制系统和待机系统的情况下,控制系统和待机系统的切换通常在暂时停止电梯的组管理的状态下进行。例如,维护作业员通过手动操作使相应的电梯的组管理暂时停止,在停止状态下进行切换控制系统和待机系统的操作,并在切换后由新成为控制系统的单元进行重新开始组管理的操作。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将电梯控制系统双重化为主系统和待机系统,在各个系统中监视对方的通信异常,在主系统发生异常时,切换主系统和待机系统。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256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在控制系统双重化为主系统和待机系统的情况下,在主系统中发生了任一异常时,切换主系统和待机系统是作为双重化的系统当然具有的功能。
然而,在电梯控制系统中,若假定在运行电梯的状态下切换主系统和待机系统,则需要进行用于将主系统中的控制状态移交给待机系统中的控制状态的切换处理,用于切换的处理非常复杂化。
在电梯控制系统的情况下,通常如上所述,一般是维护作业员通过手动操作使相应的电梯的组管理暂时停止,并在停止状态下切换主系统和待机系统。因此,在运行状态下不能自动地切换主系统和待机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以适当的控制自动地进行主控制系统和待机系统的切换的电梯组管理系统以及电梯组管理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例如采用所附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结构。
本申请包括多个解决上述课题的技术方案,如果举出其一个例子,则为如下电梯组管理系统:该电梯组管理系统具有:控制系统单元,管理多台电梯的轿厢的运行;以及待机系统单元,为了管理多台电梯的轿厢的运行而待机,所述电梯组管理系统能够进行主控制系统单元和待机系统单元的切换。
这里,控制系统单元和待机系统单元中的任一者或两者具备:感测信息获取部,感测多台电梯的各楼层的电梯门厅,并获取电梯门厅的乘客信息;呼叫按钮信息获取部,获取多台电梯的各楼层的电梯门厅的呼叫按钮的信息;以及控制部,在符合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中的至少任意一个状态的情况下,允许控制系统单元和待机系统单元的切换指令的发出,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根据感测信息获取部获取的电梯门厅的乘客信息,判别为没有电梯门厅的乘客,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根据呼叫按钮信息获取部获取的呼叫按钮信息,判别为没有轿厢呼叫。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符合没有电梯门厅的乘客的状态和没有电梯门厅处的轿厢呼叫的状态中的至少任意一个状态的情况下,通过允许主控制系统和待机系统的切换指令的发出,能够在适当的定时切换主控制系统和待机系统。
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以及效果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而明了。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基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例的系统结构的例子的结构图。
图2是示出基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例的控制系统单元以及待机系统单元的硬件结构例的框图。
图3是示出基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例的控制系统单元切换开始判断处理(定期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基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例的控制系统单元的控制权切换处理(不定期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基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例的控制系统单元的动作模式切换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基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例的待机系统单元切换开始判断处理(定期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基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例的待机系统单元的动作模式切换处理(不定期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基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例的待机系统单元的启动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例(以下,称为“本例”)。
[1.系统整体的结构]
图1示出本例的电梯的控制系统的系统整体的结构例。
本例的电梯系统设置有1号机至N号机(N为2以上的任意的整数)的未图示的轿厢,各轿厢的升降分别由其他的电梯控制装置10、20、···90控制。
组管理系统100与各电梯控制装置10~90连接,组管理系统100对各号机的电梯的运转状态进行统一管理。
本例中使用的组管理系统100构成为具有控制系统单元110和待机系统单元120的双重系统,提高了可靠性。即,在处于无法进行控制系统单元110中的组管理的状况时,控制系统单元110将控制权转移至待机系统单元120,由待机系统单元120进行组管理。控制系统单元110和待机系统单元120基本上是相同的硬件结构,执行组管理中的单元成为控制系统单元110,不进行组管理并待机的单元成为待机系统单元120。
图1所示的控制系统单元110和待机系统单元120的结构是从各个单元110、120进行的功能来观察的结构。
控制系统单元110具备通信控制部111、用户号机分配控制部112、感测信息获取部113以及呼叫按钮信息获取部114。
通信控制部111控制控制系统单元110和各号机的电梯控制装置10~90的通信,并且控制控制系统单元110和待机系统单元120的通信。此外,感测信息获取部113、呼叫按钮信息获取部114接收的信息被供给到通信控制部111。进而,通信控制部111经由网络300执行与外部的服务器200的通信。
用户号机分配控制部112基于经由通信控制部111接收的信息,执行各号机的轿厢的分配处理。即,基于感测信息获取部113获取的各电梯门厅处的乘客的等待状况、呼叫按钮信息获取部114获取的各电梯门厅处的呼叫按钮的状况、以及各号机的运转状况,对乘客等待的楼层分配任一号机的轿厢的停止楼层。各号机的运转状况从各电梯控制装置10~90经由通信控制部111由用户号机分配控制部112获取。
而且,基于用户号机分配控制部112中的分配处理的结果,从用户号机分配控制部112,经由通信控制部111对各号机的电梯控制装置10~90进行运行的指示。
感测信息获取部113获取来自在本例的电梯系统的各楼层的电梯门厅设置的电梯门厅感测测量设备130的感测信息,并进行电梯门厅的乘客信息获取处理。作为电梯门厅感测测量设备130,例如使用在各楼层的电梯门厅设置的相机、红外线传感器等感知传感器,电梯门厅感测测量设备130检测在各楼层的电梯门厅是否有人(乘客)。
由感测信息获取部113获取的电梯门厅的感测信息经由通信控制部111传送到用户号机分配控制部112。
呼叫按钮信息获取部114进行从电梯门厅呼叫按钮控制面板140获取在本例的电梯系统的各楼层的电梯门厅设置的轿厢呼叫按钮被按下了的信息(呼叫按钮信息)的呼叫按钮信息获取处理。呼叫按钮信息获取部114获取的呼叫按钮信息经由通信控制部111传送到用户号机分配控制部112。
待机系统单元120具备通信控制部121以及学习部122。
通信控制部121控制控制系统单元110和各号机的电梯控制装置10~90的通信,并且控制控制系统单元110和待机系统单元120的通信。此外,由感测信息获取部113、呼叫按钮信息获取部114接收的信息经由控制系统单元110的通信控制部111供给到通信控制部121。进而,通信控制部121经由控制系统单元110的通信控制部111以及网络300执行与外部的服务器200的通信。服务器200例如设置在远程监视电梯的监视中心等中。
学习部122基于通信控制部121接收的信息,并基于各号机的电梯控制装置10~90的运转状况、各楼层的电梯门厅处的拥挤状况等,学习电梯的利用状况。例如,在特定的星期几、特定的时间段,对乘客集中的电梯门厅楼层等进行学习。学习部122学习的结果从待机系统单元120的通信控制部121传送到控制系统单元110的通信控制部111,在用户号机分配控制部112中的分配处理时使用。例如,若基于学习部122中的学习结果,判断为特定的楼层的电梯门厅拥挤的时间段,则用户号机分配控制部112进行比通常时优先分配更多台数的轿厢的处理。
[2.控制系统以及待机系统的硬件结构例]
组管理系统100的控制系统单元110和待机系统单元120例如能够通过图2所示的计算机1构成。
图2所示的计算机1具备分别与总线9连接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装置)2、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3以及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4。另外,计算机1还具备非易失性存储装置5、网络接口6、输入装置7以及显示装置8。
CPU2是从ROM3读出并执行实现控制系统单元110或者待机系统单元120所进行的功能(号机分配处理功能、学习处理功能等)的软件的程序代码的运算处理部。
在RAM4中,暂时写入在运算处理的中途产生的变量、参数等。
对输入装置7例如使用键盘、鼠标等。在控制系统单元110、待机系统单元120的情况下,维护作业员使用输入装置7进行操作。
显示装置8例如是液晶显示监视器,通过该显示装置8显示由计算机1执行的控制处理的结果。
另外,控制系统单元110和待机系统单元120可以单独具备输入装置7、显示装置8,也可以在控制系统单元110和待机系统单元120中,兼用输入装置7、显示装置8。或者,也可以设为省略输入装置7、显示装置8,由维护作业员所拥有的终端进行输入、显示等处理。
对非易失性存储装置5,例如使用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器)、SSD(SolidState Drive,固态驱动器)等大容量信息存储介质。在非易失性存储装置5中,记录有执行对多台电梯进行组管理的处理功能的程序。
此外,对于待机系统单元120所具备的学习部122,也通过记录在非易失性存储装置5中的程序的执行来形成。进而,对于执行用于切换控制系统单元110和待机系统单元120的处理的程序,也记录在非易失性存储装置5中。
对于网络接口6,例如使用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网络接口卡)等。网络接口6经由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络)、专用线等与外部进行各种信息的收发。
另外,由图2所示的计算机1构成控制系统单元110和待机系统单元120的是一个例子,也可以由计算机以外的其他的运算处理装置构成。例如,控制系统单元110、待机系统单元120进行的功能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也可以通过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应用专用集成电路)等硬件实现。
[3.控制系统和待机系统的切换处理]
接下来,参照图3~图8的流程图,对在组管理系统100的控制系统单元110和待机系统单元120之间切换控制权的情况下的处理例进行说明。以下说明的控制系统和待机系统的切换处理基于来自服务器200的指令执行。
图3是示出控制系统单元110中的控制系统单元切换开始判断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该控制系统单元110中的控制系统单元切换开始判断处理由控制系统单元110定期执行。
首先,控制系统单元110的通信控制部111判断当前的状态是否为切换控制权中(步骤S11)。在步骤S11中,在判断为是切换控制权中的情况下(步骤S11的是),由于已经在切换中,因此通信控制部111结束控制系统单元切换开始判断处理。
而且,在步骤S11中,在判断为不是切换控制权中时(步骤S11的否),通信控制部111判断是否从服务器200接收到控制权的切换指令(步骤S12)。
在步骤S12中,在没有判断为接收到控制权的切换指令的情况下(步骤S12的否),通信控制部111结束控制系统单元切换开始判断处理。
而且,在步骤S12中,在判断为接收到控制权的切换指令的情况下(步骤S12的是),通信控制部111与待机系统单元120侧进行通信,并判断待机系统单元120是否正在正常进行待机动作(步骤S13)。
在步骤S13中,在判断为待机系统单元120没有正常进行待机动作的情况下(步骤S13的否),通信控制部111结束控制系统单元切换开始判断处理。
而且,在步骤S13中,在判断为待机系统单元120正常的情况下(步骤S13的是),通信控制部111对感测到电梯门厅的状态(第一状态)进行判断。即,通信控制部111对在感测信息获取部113是否有电梯门厅感测信息的接收、并且感测到全部的楼层的电梯门厅的人数是否是0人进行判断(步骤S14)。
在步骤S14中,在感测到全部的楼层的电梯门厅的人数为0人的情况下(步骤S14的是),通信控制部111启动控制权的切换指令的发出处理(步骤S15),结束这里的控制系统单元切换开始判断处理。
此外,在步骤S14中,在感测到全部的楼层的电梯门厅的人数不是0人的情况下(步骤S14的否),也就是说在任一楼层的电梯门厅有乘客1人的情况下,作为当前的状态,判断交通流是否为闲散状态(步骤S16)。步骤S16中所说的交通流为闲散状态是指,例如夜间等已知电梯的利用较小的时间段、除了早上、傍晚等利用较多的时间段以外的时间段。该交通流是否为闲散状态例如由通信控制部111基于从待机系统单元120的学习部122获取的信息来判断。
在步骤S16中,在判断为交通流不是闲散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16的否),通信控制部111结束控制系统单元切换开始判断处理。
此外,在步骤S16中,在判断为交通流是闲散状态的情况下(步骤S16的是),作为当前的状态,通信控制部111判断是否是没有基于电梯门厅的呼叫按钮的轿厢呼叫的登记的状态(第二状态)。即,通信控制部111基于呼叫按钮信息获取部114获取的呼叫按钮信息,判断是否是没有基于电梯门厅的呼叫按钮的轿厢呼叫的登记(步骤S17)。
在步骤S17中,在判断为有轿厢呼叫的登记的情况下(步骤S17的否),通信控制部111结束控制系统单元切换开始判断处理。
此外,在步骤S17中,在判断为没有轿厢呼叫的登记的情况下(步骤S17的是),通信控制部111启动控制权的切换指令的发出处理(步骤S15),结束这里的控制系统单元切换开始判断处理。
图4是示出控制权的切换指令的发出处理启动了的情况(图3的步骤S15)下的控制系统单元110中的流程的流程图。该控制权的切换指令的发出处理是不定期进行的处理。
首先,通信控制部111向待机系统单元120发出控制权的切换指令(步骤S21)。对于接收到控制权的切换指令的待机系统单元120中的处理,稍后进行叙述(图6~图8)。之后,通信控制部111判断是否从待机系统单元120接收到复位完成的通知(步骤S22)。
在步骤S22中,在没有接收到复位完成的通知的情况下(步骤S22的否),通信控制部111待机直到接收复位完成的通知为止。
而且,在步骤S22中,在接收到复位完成的通知的情况下(步骤S22的是),通信控制部111判断是否从待机系统单元120接收到启动完成的通知(步骤S23)。
在步骤S23中,在没有接收到启动完成的通知的情况下(步骤S23的否),通信控制部111待机直到接收启动完成的通知为止。
而且,在步骤S23中,在接收到启动完成的通知的情况下(步骤S23的是),通信控制部111停止用于组管理的通信处理(步骤S24)。之后,通信控制部111向待机系统单元120发出通信处理停止完成通知(步骤S25)。
进而,通信控制部111判断是否从待机系统单元120接收到控制系统切换完成通知(步骤S26)。
在步骤S26中,在没有从待机系统单元120接收到控制系统切换完成通知的情况下(步骤S26的否),通信控制部111待机直到接收切换完成的通知为止。
而且,在步骤S26中接收到切换完成的通知的情况下(步骤S26的是),通信控制部111启动控制系统单元110的动作模式切换处理,并结束控制权切换处理(步骤S27)。
图5是示出控制系统单元110中的动作模式切换处理启动了的情况(图4的步骤S27)下的控制系统单元110中的流程的流程图。该动作模式切换处理是不定期进行的处理。
首先,通信控制部111在将控制系统单元110的再启动后的动作模式设置在待机系统的基础上(步骤S31),复位控制系统单元110(步骤S32)。
而且,通信控制部111判断步骤S32中执行的复位是否完成(步骤S33)。
在步骤S33中,在判断为复位没有完成时(步骤S33的否),通信控制部111待机直到复位完成为止。
而且,在步骤S33中,在判断为复位完成时(步骤S33的是),通信控制部111结束动作模式切换处理。通过在步骤S33中复位完成,控制系统单元110变更为在步骤S31中设置的待机系统。
图6是示出待机系统单元120中的动作模式的切换开始判断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该图6所示的动作模式的切换开始判断处理定期执行。
首先,待机系统单元120判断当前的状态是否是切换控制权中(步骤S41)。在步骤S41中,在判断为是切换控制权中的情况下(步骤S41的是),通信控制部121结束待机系统单元切换开始判断处理。
而且,在步骤S41中,在判断为不是切换控制权中时(步骤S41的否),通信控制部121判断是否有从控制系统单元110发送的控制权切换指令的接收(步骤S42)。
在步骤S42中,在判断为从控制系统单元110接收到控制权切换指令时,通信控制部121启动待机系统单元120的动作模式切换处理,结束待机系统单元切换开始判断处理(步骤S43)。
图7是示出待机系统单元120中的动作模式的切换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该图7所示的动作模式的切换处理不定期实施。
首先,通信控制部121在将待机系统单元120的再启动后的动作模式设置在控制系统的基础上(步骤S51),复位待机系统单元120(步骤S52)。
而且,通信控制部121判断在步骤S52中执行的复位是否完成(步骤S53)。
在步骤S53中,在判断为复位没有完成时(步骤S53的否),通信控制部121待机直到复位完成为止。
而且,在步骤S53中,在判断为复位完成时(步骤S53的是),通信控制部121结束动作模式切换处理。通过在步骤S53中复位完成,待机系统单元120变更为在步骤S51中设置的控制系统。在复位后变更为控制系统之后,进行接下来要说明的启动处理。
图8是示出待机系统单元120的启动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该启动处理仅在复位后的初次启动时执行。
首先,待机系统单元120的通信控制部121判断动作模式是否从待机系统变更为了控制系统(步骤S61)。
在步骤S61中,在通信控制部121判断为动作模式不是从待机系统变更为了控制系统之后的启动的情况下(步骤S61的否),结束该启动处理。
而且,在步骤S61中,在判断为动作模式是从待机系统变更为了控制系统之后的启动的情况下(步骤S61的是),待机系统单元120的通信控制部121发出启动完成通知,并发送到控制系统单元110(步骤S62)。在控制系统单元110侧,在图4的流程图的步骤S23中检测在该步骤S62中发送的启动完成通知。
之后,通信控制部121判断是否有从控制系统单元110传送的通信处理停止的完成通知的接收(步骤S63)。
在步骤S63中,在判断为没有通信处理停止的完成通知的接收的情况下(步骤S63的否),通信控制部121待机直到接收相应的完成通知为止。
而且,在步骤S63中,在接收到完成通知的情况下(步骤S63的是),通信控制部121开始作为控制系统的通信处理(步骤S64),发出控制系统切换完成通知,并发送到控制系统单元110(步骤S65)。启动处理通过该控制系统切换完成通知的发出而结束。在控制系统单元110侧,在图4的流程图的步骤S26中检测在步骤S65中发送的控制系统切换完成通知。
通过执行到目前为止的处理,待机系统单元120此后作为控制系统进行工作,进行各号机的电梯的组管理。此外,控制系统单元110作为待机系统进行工作,作为控制系统的预备进行待机,并且学习控制系统中的组管理状态。
如以上所说明那样,根据本例的电梯系统,能够从外部的服务器200通过指示,远程切换组管理系统100的控制系统单元110和待机系统单元120。即,在本例的电梯系统中,对设置多台的电梯的各楼层的电梯门厅的乘客进行感测,且在等待人数为0人的情况下、和在即使等待人数不为0人的状况下,在交通流较少且没有电梯的呼叫登记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切换处理。
因此,通过检测到处于不需要进行组管理的状况,自动地执行切换控制系统单元110和待机系统单元120的处理。因此,无需维护作业员手动进行切换作业,能够切换控制系统单元110和待机系统单元120,例如通过组管理系统100安装的软件的更新等,能够自动地执行将控制系统暂时设为待机系统等的处理。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例的情况下,进行交通流是否为闲散状态的判断,在交通流为闲散状态的情况下,执行控制系统单元110和待机系统单元120的切换处理,无需进行交通流不为闲散的乘客较多的状况下的切换,无需在拥挤时进行切换处理的执行,无需妨碍电梯的通常运行,就能够执行切换处理。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例的情况下,如图4~图8所说明的那样,通过来自控制系统单元110的指令,待机系统单元120最初进行复位动作,在该复位完成后,将控制系统单元110复位并变更为待机系统。即,确认待机系统单元120能够变更为控制系统,将控制系统单元110变更为待机系统,因此有如下效果:在存在待机系统单元120不能变更为控制系统的任一不良的情况下,无需实施变更处理,能够进行可靠的变更处理。
另外,在切换组管理系统100的动作中,虽然不执行电梯的组管理动作,但是由于各号机的电梯控制装置10~90正在进行工作,因此即使在切换动作中,各号机的电梯也单独进行工作。即,在有轿厢内的停止楼层按钮的操作等情况下,进行以下动作:与轿厢对应的电梯控制装置10~90中的任意一个接受该停止楼层按钮的操作,使得在该楼层停止。
[4.变形例]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包括各种变形例。
例如,在图4的流程图中说明的控制系统单元110中的切换开始判断处理中,在步骤S14中感测到电梯门厅的人数为0人的情况下,在步骤S15中启动控制权的切换指令的发出处理。
与此相对,也可以设为:能够更换进行图4的步骤S14的电梯门厅感测的状态(第一状态)的判断和步骤S17的电梯门厅处的呼叫登记的状态(第二状态)的判断的顺序。即,在图4的步骤S14中,可以设为进行电梯门厅处的呼叫登记的状态(第二状态)的判断,在图4的步骤S17中,可以没为进行电梯门厅感测的状态(第一状态)的判断。
或者,也可以设为通过电梯门厅感测,仅通过电梯门厅的乘客数是否为0人的判断,启动控制权的切换指令的发出处理。或者,相反,也可以设为仅通过电梯门厅处的呼叫登记的状态的判断,启动控制权的切换指令的发出处理。
此外,对于图4的流程图的步骤S16中的交通流的闲散状态的判断,也可以省略。
或者,也可以设为在图4的流程图所示的步骤S14的电梯门厅感测和步骤S17的电梯门厅处的呼叫登记的判断中,进一步加上轿厢内的乘客是否为0人的判断,在轿厢内的乘客为0人的情况下,转移到步骤S15的切换指令的发出处理启动。通过这样做,能够更严格地进行没有电梯的利用的状况的判断,能够在更适当的定时执行切换处理。
此外,例如,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待机系统单元120具备学习部122,并在待机中学习电梯的运转状况。与此相对,待机系统单元120也可以是在待机时不学习电梯的运转状况的结构。或者,也可以设为待机系统单元120进行电梯的运转状况的学习以外的处理。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例中,通过来自外部的服务器的指示,切换控制系统单元110和待机系统单元120。通过能够以来自外部的服务器的指示进行切换,具有能够远程切换的效果,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情况。即,组管理系统100本身可以在不接收来自外部的指示的情况下,开始切换控制系统单元110和待机系统单元120的处理。例如,可以在组管理系统100中预先登记切换的日期和时间等,在成为该日期和时间的定时,执行切换控制系统单元110和待机系统单元120的处理。切换的日期和时间等的登记可以包括通过来自外部的服务器的指示而进行的情况、和维护作业员直接操作组管理系统100而进行的情况中的任一情况。
进而,在控制系统单元110中的组管理状态中发生任一不良的情况下,在切换控制系统单元110和待机系统单元120的情况下,也可以执行在上述实施方式例中说明的切换的处理。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例是为了容易理解地说明本发明而详细说明的实施方式例,不一定限于具有所说明的全部的结构的实施方式例。此外,在图1的结构图中,仅示出了被认为是说明上有必要的控制线、信息线,产品上不一定示出全部的控制线、信息线。实际上,可以认为几乎全部的结构相互连接。此外,在图3~图8所示的流程图中,在不影响实施方式例的处理结果的范围内,也可以设为更换一部分的处理步骤的执行顺序,或者同时执行一部分的处理步骤。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例中说明的结构可以通过由处理器解释并执行实现各个功能的程序而以软件实现。实现各功能的程序等信息能够放在存储器、硬盘、SSD(SolidState Drive,固态驱动器)等记录装置或者IC卡、SD卡、光盘等记录介质中。
附图标记说明
1…计算机,2…CPU,3…ROM,4…RAM,5…非易失性存储装置,6…网络接口,7…输入装置,8…显示装置,9…总线,10~90…电梯控制装置(按各号机),100…组管理系统,110…控制系统单元,111…通信控制部,112…用户号机分配控制部,113…感测信息获取部,114…呼叫按钮信息获取部,120…待机系统单元,121…通信控制部,122…学习部,130…电梯门厅感测测量设备,140…电梯门厅呼叫按钮控制面板,200…服务器,300…网络。

Claims (7)

1.一种电梯组管理系统,
具有:
控制系统单元,管理多台电梯的轿厢的运行;以及
待机系统单元,为了管理所述多台电梯的轿厢的运行而待机,
所述电梯组管理系统能够进行所述控制系统单元和所述待机系统单元的切换,其中,
所述控制系统单元和所述待机系统单元中的任一者或两者具备:
感测信息获取部,感测所述多台电梯的各楼层的电梯门厅,并获取电梯门厅的乘客信息;
呼叫按钮信息获取部,获取所述多台电梯的各楼层的电梯门厅的呼叫按钮的信息;以及
控制部,在符合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中的至少任意一个状态的情况下,允许所述控制系统单元和所述待机系统单元的切换指令的发出,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根据所述感测信息获取部获取的电梯门厅的乘客信息,判别为没有电梯门厅的乘客,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根据所述呼叫按钮信息获取部获取的呼叫按钮信息,判别为没有轿厢呼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组管理系统,其中,
作为当前的状态,在交通流为闲散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进而进行所述控制系统单元和所述待机系统单元的切换指令的发出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组管理系统,其中,
在所述多台电梯的轿厢内没有乘客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进而进行所述控制系统单元和所述待机系统单元的切换指令的发出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组管理系统,其中,
在从外部接收到控制权切换指令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进行所述控制系统单元和所述待机系统单元的切换指令的发出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组管理系统,其中,
在发出所述切换指令时,作为所述待机系统单元而工作中的单元进行复位动作和该复位动作后的向控制系统的动作模式的变更处理,
作为所述控制系统单元而工作中的单元进行复位动作、和来自作为所述待机系统单元而工作中的单元的动作模式的变更完成通知的接收后的向待机系统的动作模式的变更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组管理系统,其中,
作为所述待机系统单元而工作中的单元具备学习多台电梯的运行状况的学习部,
所述控制系统单元基于所述学习部学习的运行状况,控制多台电梯的运行。
7.一种电梯组管理方法,应用于电梯组管理系统,该电梯组管理系统具有:控制系统单元,管理多台电梯的轿厢的运行;以及待机系统单元,为了管理所述多台电梯的轿厢的运行而待机,其中,
所述电梯组管理方法包括:
乘客信息获取处理,感测所述多台电梯的各楼层的电梯门厅,并获取电梯门厅的乘客信息;
呼叫按钮信息获取处理,获取所述多台电梯的各楼层的电梯门厅的呼叫按钮的信息;以及
允许处理,在符合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中的至少任意一个状态的情况下,允许所述控制系统单元和所述待机系统单元的切换指令的发出,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根据通过所述乘客信息获取处理获取的电梯门厅的乘客信息,判别为没有电梯门厅的乘客,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根据通过所述呼叫按钮信息获取处理获取的呼叫按钮信息,判别为没有轿厢呼叫。
CN202010215502.1A 2019-04-17 2020-03-24 电梯组管理系统以及电梯组管理方法 Active CN1118248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78435A JP7112370B2 (ja) 2019-04-17 2019-04-17 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エレベーター群管理方法
JP2019-078435 2019-04-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24874A true CN111824874A (zh) 2020-10-27
CN111824874B CN111824874B (zh) 2023-06-09

Family

ID=72913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15502.1A Active CN111824874B (zh) 2019-04-17 2020-03-24 电梯组管理系统以及电梯组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112370B2 (zh)
CN (1) CN1118248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77466B2 (ja) 2022-01-31 2023-11-10 フジテック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10226A (en) * 1977-06-20 1980-07-01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Elevator control apparatus
US4345670A (en) * 1980-01-07 1982-08-24 Hitachi, Ltd.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JPS57203664A (en) * 1981-06-09 1982-12-14 Hitachi Ltd Controller for elevator
CN1057622A (zh) * 1990-06-22 1992-01-0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共用电梯运行方式
JPH0695904A (ja) * 1991-08-06 1994-04-08 Fujitsu Ltd 二重化構成制御システムの系切り替え処理方式
JPH08314746A (ja) * 1995-05-12 1996-11-29 Nec Corp 2重化処理装置の系切換え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KR200389663Y1 (ko) * 2005-04-29 2005-07-18 (주)에이치피엔알티 승강기 제어시스템
JP2005225658A (ja) * 2004-02-16 2005-08-25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制御システム
CN1891604A (zh) * 2005-06-28 2007-01-1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控制装置
CN102241356A (zh) * 2011-06-28 2011-11-16 杭州优迈科技有限公司 电梯门机节能方法及节能装置
CN104030101A (zh) * 2013-03-06 2014-09-10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
JP2015037981A (ja) * 2010-12-27 2015-02-26 新市 今泉 エレベーターの運行装置
JP2016190728A (ja) * 2015-03-31 2016-11-10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ソフト更新システム
CN107021393A (zh) * 2015-11-25 2017-08-08 奥的斯电梯公司 通过控制器软件的自动化远程启动和验证进行的自动化乘客输送系统操纵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47751A (ja) * 2005-06-20 2006-12-2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10226A (en) * 1977-06-20 1980-07-01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Elevator control apparatus
US4345670A (en) * 1980-01-07 1982-08-24 Hitachi, Ltd. Elevator control system
JPS57203664A (en) * 1981-06-09 1982-12-14 Hitachi Ltd Controller for elevator
CN1057622A (zh) * 1990-06-22 1992-01-0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共用电梯运行方式
JPH0695904A (ja) * 1991-08-06 1994-04-08 Fujitsu Ltd 二重化構成制御システムの系切り替え処理方式
JPH08314746A (ja) * 1995-05-12 1996-11-29 Nec Corp 2重化処理装置の系切換え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5225658A (ja) * 2004-02-16 2005-08-25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制御システム
KR200389663Y1 (ko) * 2005-04-29 2005-07-18 (주)에이치피엔알티 승강기 제어시스템
CN1891604A (zh) * 2005-06-28 2007-01-1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控制装置
JP2015037981A (ja) * 2010-12-27 2015-02-26 新市 今泉 エレベーターの運行装置
CN102241356A (zh) * 2011-06-28 2011-11-16 杭州优迈科技有限公司 电梯门机节能方法及节能装置
CN104030101A (zh) * 2013-03-06 2014-09-10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
JP2016190728A (ja) * 2015-03-31 2016-11-10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ソフト更新システム
CN107021393A (zh) * 2015-11-25 2017-08-08 奥的斯电梯公司 通过控制器软件的自动化远程启动和验证进行的自动化乘客输送系统操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75975A (ja) 2020-10-29
JP7112370B2 (ja) 2022-08-03
CN111824874B (zh) 2023-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418795A (en) Elevator servic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EP1819624A2 (en) Power-on-reset of elevator controllers
EP3882197A1 (en) Running state monitoring of machine passengers
CN111824874B (zh) 电梯组管理系统以及电梯组管理方法
CN103359561B (zh) 电梯群管理控制系统
RU2696645C2 (ru) Способ эксплуатации электронной системы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с временными участниками
KR20120049921A (ko)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
JP6046222B1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6435919B2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KR890006506A (ko)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 카를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JP2009057181A (ja) エレベータの呼び登録装置
JP4509522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監視システム
JP2004051283A (ja) エレベーター制御システム
JP2639265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多群制御装置
JP5656887B2 (ja) エレベータ監視装置
JP6803816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システム
KR102269815B1 (ko) 엘리베이터 고장의 원격 복구 시스템
JP6745352B2 (ja) 制御装置および電源供給の制御方法
JP2010095356A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CN116199057A (zh) 电梯控制程序改写系统和电梯控制程序改写方法
JP2004277121A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S5931269A (ja) エレベ−タ−の制御装置
JP2023081453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id設定システム、及び、エレベーターのid設定方法
JPH07285743A (ja)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JP2005162385A (ja) 乗客コンベアの関連情報表示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