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24078A - 支腿装置和作业车辆 - Google Patents

支腿装置和作业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24078A
CN111824078A CN202010689562.7A CN202010689562A CN111824078A CN 111824078 A CN111824078 A CN 111824078A CN 202010689562 A CN202010689562 A CN 202010689562A CN 111824078 A CN111824078 A CN 1118240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ver plate
storage cavity
water storage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8956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24078B (zh
Inventor
张志�
黄运明
毛志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8956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24078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10709 priority patent/WO202201178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8240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240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240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240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9/00Ground-engaging vehicle fittings for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the vehicle, wholly or in part, e.g. built-in jacks
    • B60S9/02Ground-engaging vehicle fittings for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the vehicle, wholly or in part, e.g. built-in jacks for only lifting or suppor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62Other vehicle fittings for clea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00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with accumulators; Supply reservoir or sump assemblies
    • F15B1/26Supply reservoir or sump assembl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1/00Common features of fluid actuator systems; Fluid-pressure actuato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group of this subclass
    • F15B21/04Special measures taken in connection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fluid
    • F15B21/041Removal or measurement of solid or liquid contamination, e.g. filte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1/00Common features of fluid actuator systems; Fluid-pressure actuato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group of this subclass
    • F15B21/04Special measures taken in connection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fluid
    • F15B21/042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fluid
    • F15B21/0423Cool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02Conveying or working-up concrete or similar masses able to be heaped or cast
    • E04G21/04Devices for both conveying and distribu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Supply Devices, Intensifiers, Converters, And Telemotors (AREA)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腿装置和作业车辆,其中,支腿装置包括:第一盖板;第一侧板,第一侧板的一侧与第一盖板的一侧相连接;第二侧板,第二侧板的一侧与第一盖板的另一侧相连接;其中,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围成箱型空间,箱型空间内形成有储水腔和储油腔,储水腔与储油腔并排设置或嵌套设置,且储水腔与储油腔之间通过导热板相隔。本发明可实现支腿装置的结构紧凑化及功能多样化,优化了作业车辆的空间,使得支腿装置兼具支撑和储油储液的作用,节省了布置独立液压油箱所需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产品的小型化,并且有利于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支腿装置和作业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支腿装置和作业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混凝土泵车等作业车辆因其高效率、高转场作业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机场、城乡房地产、大型市政工程等建设。近年来,对泵车的泵送高度越来越高,泵车所需的液压油量也越来越多,液压储油腔和第一储水腔的容积也就越来越大。由于泵车整车重量与结构的限制,在占用空间、箱体结构、整体布局上对液压储油腔和第一储水腔的结构设计要求越来越苛刻。
常见的泵车用液压储油腔和储水腔多为板材拼焊式和外置独立箱体。其中,板材拼焊式箱体一般设计到转塔之中,结构较为紧凑,占用外部空间小,常见于短臂架泵车。但对于长臂架泵车来说,其所需的液压储油腔较大,如果设计在转塔之中会导致转塔的整体结构较大,因此受制于长臂架泵车的重量和结构的限制,长臂架泵车往往采用外置独立箱体,并设置于走台之上,但这会占用的走台一大部分空间。
相关技术中,存在将储水腔设置在支腿装置内部的情况,但均是采用独立的储水腔,并且仅仅是将独立的储水腔设置在支腿装置内部而已,对于储水腔与支腿装置并没有实质性改进,并且会造成支腿装置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支腿装置。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作业车辆。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支腿装置,包括:第一盖板;第一侧板,第一侧板的一侧与第一盖板的一侧相连接;第二侧板,第二侧板的一侧与第一盖板的另一侧相连接;第二盖板,第二盖板与第一侧板的另一侧和第二侧板的另一侧相连接;其中,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围成箱型空间,箱型空间内形成有储水腔和储油腔,储水腔与储油腔并排设置或嵌套设置,且储水腔与储油腔之间通过导热板相隔。
本发明提出的支腿装置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其中,第一盖板作为上盖板使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别与第一盖板相对的两侧相连接,作为左侧板和右侧板使用,第二盖板同时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连接,作为下盖板使用。并且,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围成箱型空间,并直接在该箱型结构内形成有储水腔和储油腔,实现了支腿装置的结构紧凑化及功能多样化,使得支腿装置兼具支撑和储油储液的作用,优化了作业车辆的空间,节省了布置独立液压油箱所需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产品的小型化,并且有利于降低成本。
此外,储水腔与储油腔并排设置或嵌套设置,储水腔与储油腔之间通过导热板相隔,进而使得储水腔可作为散热装置使用,并有效降低储油腔的温度,进一步节省了布置独立散热部件所需的空间,进一步实现产品的小型化,并且降低支腿装置的成本。
本发明可实现支腿装置的结构紧凑化及功能多样化,优化了作业车辆的空间,节省了布置独立液压油箱和散热装置所需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产品的小型化,并且有利于降低成本。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的支腿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支腿装置还包括:第一封板,第一封板与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连接;第二封板,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间隔设置,并与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连接;第三封板,与第一封板间隔设置,第三封板与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连接;其中,第一封板、第二封板、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共同限定出储水腔;第一封板、第三封板、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共同限定出储油腔。
在该技术方案中,支腿装置还包括第一封板、第二封板和第三封板。其中,第一封板与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连接,第二封板与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连接,第三封板与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连接;并且,第一封板、第二封板和第三封板三者间隔设置,第一封板位于第二封板和第三封板之间,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之间限定出储水腔,第一封板和第三封板之间限定出储油腔。
特别地,基于本发明上述限定方式,只需要增加第一封板、第二封板和第三封板,即可在箱型结构内限定出储水腔和储油腔,并且储水腔和储油腔并排设置,储水腔和储油腔共用同一个第一封板。此外,第一封板为导热板,进而使得储水腔与储油腔之间通过第一封板传递热量,保证储水腔对储油腔的降温作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支腿装置还包括:第一封板,第一封板与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连接;第二封板,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间隔设置,并与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连接;其中,第一封板、第二封板、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共同限定出储水腔,储油腔嵌套设置于储水腔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支腿装置还包括第一封板、第二封板。其中,第一封板与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连接,第二封板与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连接,并且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间隔设置,进而在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之间限定出储水腔、此外,直接将储油腔嵌套设置于储水腔内,进而使得储油腔的壁面全部与储水腔相接触。
特别地,储油腔作为一个独立的储油箱使用,并直接嵌套设置于储水腔内,储油箱的壳体为导热板,进而增加储油腔与储液腔的接触面积,有效提升储油腔的散热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支腿装置还包括:第一封板,第一封板与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连接;第二封板,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间隔设置,并与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连接;第三封板,并与第一封板间隔设置,第三封板与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和第一侧板相连接;第四封板,设置于第一封板和第三封板之间,并与第二侧板间隔设置,第四封板与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一封板和第三封板相连接;第五封板,设置于第三封板背离第一封板的一侧,并与第三封板间隔设置,第五封板与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连接;其中,储水腔包括第一储水腔和第二储水腔,第一封板、第二封板、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共同限定出第一储水腔,第一封板、第三封板、第四封板、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和第一侧板共同限定出储油腔,第三封板、第五封板、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共同限定出第二储水腔。
在该技术方案中,支腿装置还包括:第一封板、第二封板、第三封板、第四封板和第五封板,储水腔包括第一储水腔和第二储水腔。其中,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在箱型结构内间隔设置,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的外边缘同时与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连接,进而限定出第一储水腔;第三封板,与第一封板间隔设置,第四封板设置于第一封板和第三封板之间,并与第二侧板间隔设置,第三封板的外边缘同时与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和第一侧板和第四封板相连接,进而使得第一封板、第三封板、第四封板、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和第一侧板共同限定出储油腔;第五封板设置于第三封板背离第一封板的一侧,并与第三封板间隔设置,第五封板的外边缘与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连接,进而使得第三封板、第五封板、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共同限定出第二储水腔。也即,第一储水腔和第二储水腔分布于储油腔的两侧,并与储油腔相邻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利用箱型结构内部空间形成第一储水腔、储油腔和第二储水腔,充分利用支腿装置的内部空间,进而避免需要额外预留出第一储水腔、储油腔和第二储水腔的放置位置,有利于实现支腿装置的产品小型化和结构紧凑化。
此外,储油腔和第二储水腔的形成方式简单,可降低支腿装置的成本。此外,由于第一储水腔和第二储水腔分布于储油腔的两侧,并与储油腔相邻设置,增大了储油腔的有效散热面积,进而保证了储油腔内部液压油的温度较低。
此外,第一封板、第三封板和第四封板为导热板,可增加储油腔的散热面积,进而加快储油腔与储水腔之间的换热,保证储油箱内部液压油的温度较低。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支腿装置还包括:导流槽,形成于第四封板背向储油腔的一侧,导流槽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储水腔和第二储水腔相连通;和/或连通管路,连通管路贯穿于储油腔设置,并与第一储水腔和第二储水腔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四封板朝向储油腔一侧内凹形成有导流槽,导流槽沿自第一储水腔至第二储水腔的方向延伸,使得导流槽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储水腔和第二储水腔相连通。第一储水腔和第二储水腔通过导流槽相连通,保证了第一储水腔和第二储水腔内部液体的流动性,进而保证第一储水腔和第二储水腔和配合使用,为支腿装置提供更多的液体使用。
此外,导流槽可进一步增加储油腔的有效散热面积,进而使得储油腔的三个壁面均参与到换热中,使得储油腔内部液体的温度进一步降低。
在该技术方案中,支腿装置还包括连通管路。其中,连通管路贯穿于储油腔设置,并位于储油腔的底部,连通管路与第一储水腔和第二储水腔相连通。也即,在保证第一储水腔和第二储水腔通过导流槽连通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储油腔的底部设置连通管路,使得连通管路与导流槽配合使用,一方面可进一步增加第一储水腔和第二储水腔的连通面积,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可进一步增加储油腔的散热效果,使得通过连通管路内部的液体同样参与到换热中,进而增加储油腔的有效散热面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支腿装置还包括:水泵,设置于储水腔内;冷却管路,冷却管路的进口与水泵相连接,冷却管路的出口与储水腔相连通,冷却管路至少部分位于储油腔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支腿装置还包括水泵和冷却管路。其中,水泵设置于储水腔内,冷却管路的进口与水泵相连接,冷却管路的出口与储水腔相连通,进而构成水循环管路。并且,冷却管路至少部分位于储油腔内,在水泵运行的情况下,储水腔内部的液体在冷却管路循环流动,当液体流经位于储油腔内的冷却管路时,可与存储于储油腔内部的液压油换热,进而有效降低储油腔内液压油的温度,起到良好的冷却降温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支腿装置还包括:冷却管路至少部分经过散热装置设置;其中,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片,冷却管路穿设于散热片;风机,风机与散热片相对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支腿装置还包括散热装置。其中,冷却管路至少部分经过散热装置设置。因此,在水泵运行的情况下,储水腔内部的液体首先通过冷却管路并与储油腔内部的液压油进行换热,此时储油腔内部的液压油将热量传递至冷却管路内部的液体,使得液压油的温度降低而却管路内液体的温度升高;而后,冷却管路内部的液体经过散热装置,使得冷却管路内液体的温度得到降低,保证液体以较低的温度流回到储水腔。基于上述散热装置的设置,保证了液体循环过程中储水腔内部液体始终处于降低的温度,进而保证了对液压油的持续稳定散热冷却效果。
在该技术方案中,散热装置包括散热片和风机。其中,冷却管路穿设于散热片,风机与散热片相对设置,并可为散热片提供气流,气流可将散热片的热量带走。也即,当冷却管路内与液压油换热后的液体经过散热片时,大部分的热量被散热片吸收,风机产生的气流进一步带走散热片的热量,保证散热片始终处于较低的温度,保证冷却管路内液体的持续散热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支腿装置还包括:换向阀,换向阀的进口与水泵的出口相连通,换向阀的第一出口与冷却管路的进口相连通;清洗管路,清洗管路的进口与换向阀的第二出口相连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支腿装置还包括换向阀和清洗管路。其中,换向阀的进口与水泵的出口相连通,换向阀的第一出口与冷却管路的进口相连通,换向阀的第二出口与清洗管路的进口相连通,换向阀可决定第一储水腔内部的液体流向。
当需要为储油腔内的液压油降温时,换向阀的进口与第一出口相连通,此时第一储水腔内的液体经过冷却管路后流回到第一储水腔内,通过循环的液体流路为液压油降温;当不需要为储油腔内的液压油降温时,换向阀的进口与第二出口相连通,此时第一储水腔内的液体经过清洗管路后流出。
具体地,可在清洗管路设置有喷枪,进而清洗需清洗的部位。特别地,此处以清洗管路为例进行解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清洗管路仅仅是以清洗功能为例解释说明,同样可在清洗管路设置有其他部件以实现其他用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支腿装置还包括:加强板,设置于储水腔和/或储油腔内,加强板上设置有过流口;法兰口,设置于第一侧板和/或第二侧板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支腿装置还包括加强板和法兰口。其中,加强板设置于储水腔和储油腔内,同时与第一盖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二盖板相连接,进而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以加强第一盖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二盖板的强度,避免第一盖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二盖板因外力碰撞而弯曲变形。与此同时,第一封板、第二封板、第三封板和第五封板同样可作为加强板使用,以配合加强板共同起到加强的效果;并且,加强板上设置有过流口,以保证液体和液压油的流通。
此外,本发明上述多个盖板与多个封板之间焊接连接,可保证支腿装置的连接强度,而第一侧板和/或第二侧板上设置有法兰口,法兰口一方面可便于加强板以及各个封板的焊接,同时可作为检修口使用,便于支腿装置日常维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支腿装置还包括:加水口,设置于第一盖板上,并与第一储水腔相连通;加油口,设置于第一盖板上,并与储油腔相连通;出油口,设置于第二盖板上,并与储油腔相连通;液位计量部件,设置于储油腔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支腿装置还包括加水口、加油口、出油口和液位计量部件。其中,加水口和加油口均设置在第一盖板上,加水口与第一储水腔相连通,加油口与储油腔相连通,进而便于工作人员添加液体或液压油;并且,储油腔的内部设置有液位计量部件,进而便于工作人员获知储油腔内液压油的多少,以在液压油不足时及时添加。此外,出油口设置于第二盖板上,并位于储油腔的底部,出油口可用于排油、排污,并在不使用时通过堵头密封。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支腿装置还包括:供油口,设置于第一侧板和/或第二侧板上,并与储油腔相连通;回油口,设置于第一侧板和/或第二侧板上,并与储油腔相连通;过滤部件,设置于回油口处。
在该技术方案中,支腿装置还包括供油口、回油口和过滤部件。其中,供油口和回油口设置于第一侧板和/或第二侧板上,并与储油腔相连通。在使用过程中,供油口通过法兰接头和油管与各液压部件连接供油;而后,该部分液压油可通过回油口重新回到储油腔内部,实现液压油的循环使用。此外,在回油口处设置有过滤部件,过滤部件可有效过滤回油管路中液压油的杂质,保证重新流回到储油腔内液压油的清洁度。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作业车辆,包括:底盘;及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支腿装置,支腿装置与底盘相连接;其中,支腿装置还包括支撑腿,用于支撑作业车辆,支撑腿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相连接。
本发明提出的作业车辆,包括:底盘和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支腿装置。因此,基于上述支腿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论述。
具体地,支腿装置还包括支撑腿,支撑腿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相连接,并可用于支撑作业车辆,以保证作用车辆的稳定性。
具体地,本发明提出的作业车辆可以为泵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封板、第二封板、第三封板、第四封板和第五封板采用波纹板,进而提升储油腔的有效换热面积。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支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支腿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实施例的支腿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支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实施例的支腿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实施例的支腿装置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支腿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实施例的支腿装置的剖视图。
其中,图1至图8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2第一盖板,104第一侧板,106第二侧板,108第二盖板,110第一封板,112第二封板,114第一储水腔,116第三封板,118储油腔,120水泵,122冷却管路,124散热装置,126散热片,128风机,130换向阀,132第四封板,134第五封板,136第二储水腔,138导流槽,140连通管路,142储油箱,144a第一加强板,144b第二加强板,146法兰口,148加水口,150加油口,152出油口,154液位计量部件,156供油口,158回油口,160过滤部件,162支撑腿,164过流口,166储水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8来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支腿装置和作业车辆。
实施例一:
如图2、图3、图5和图7所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支腿装置,包括:第一盖板102、第二盖板108、第一侧板104、第二侧板106。
其中,第一盖板102作为上盖板使用,第一侧板104和第二侧板106分别与第一盖板102相对的两侧相连接,分别作为左侧板和右侧板使用,第二盖板108同时与第一侧板104和第二侧板106相连接,作为下盖板使用,进而构成支腿装置的主体结构,并在主体结构的内部形成了一个箱型空间。本实施例直接在该箱型结构内形成有储水腔166和储油腔118,实现了支腿装置的结构紧凑化及功能多样化,使得支腿装置兼具支撑和储油储液的作用,优化了作业车辆的空间,节省了布置独立液压油箱所需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产品的小型化,并且有利于降低成本。
此外,储水腔166与储油腔118并排设置或嵌套设置,储水腔166与储油腔118之间通过导热板相隔,进而使得储水腔166可作为散热装置使用,并有效降低储油腔的温度,进一步节省了布置独立散热部件所需的空间,进一步实现产品的小型化,并且降低支腿装置的成本。
本实施例可实现支腿装置的结构紧凑化及功能多样化,优化了作业车辆的空间,节省了布置独立液压油箱和散热装置所需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产品的小型化,并且有利于降低成本。
实施例二: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支腿装置,包括:第一盖板102、第二盖板108、第一侧板104、第二侧板106、第一封板110、第二封板112和第三封板116。
其中,第一盖板102作为上盖板使用,第一侧板104和第二侧板106分别与第一盖板102相对的两侧相连接,作为左侧板和右侧板使用,第二盖板108同时与第一侧板104和第二侧板106相连接,作为下盖板使用,进而构成支腿装置的主体结构,并在主体结构的内部形成了一个箱型空间;第一封板110和第二封板112设置于该箱型空间内,且第一封板110和第二封板112在箱型空间内间隔设置;第一封板110和第二封板112的外边缘同时与第一盖板102、第二盖板108、第一侧板104和第二侧板106相连接,进而在支腿装置的内部限定出储水腔166。
此外,第三封板116设置于储水腔166的外部,并与第一封板110间隔设置,且第三封板116的外边缘同时与第一盖板102、第二盖板108、第一侧板104和第二侧板106相连接,进而在支腿装置的内部限定出储油腔118,储水腔166和储油腔118在箱型空间内并排设置。
本实施例利用支腿装置内部的箱型空间形成储水腔166和储油腔118,且直接将支腿装置的第一盖板102、第二盖板108、第一侧板104、第二侧板106和第一封板110作为储水腔166和储油腔118的形成壁面,并且储油腔118与储水腔166共用同一个第一封板110,一方面可简化储油腔118的结构,并降低支腿装置的成本,另一方面保证储油腔118与储水腔166相邻设置,进而通过第一封板110传热,利用第一封板110的传热效果保证储水腔166可对储油腔118内部的液压油降温。
实施例三: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支腿装置,包括:第一盖板102、第二盖板108、第一侧板104、第二侧板106、第一封板110、第二封板112、第三封板116、第四封板132和第五封板134。
其中,如图4、图5和图6所示,第一盖板102作为上盖板使用,第一侧板104和第二侧板106分别与第一盖板102相对的两侧相连接,作为左侧板和右侧板使用,第二盖板108同时与第一侧板104和第二侧板106相连接,作为下盖板使用,进而构成支腿装置的主体结构,并在主体结构的内部形成了一个箱型空间;第一封板110和第二封板112设置于该箱型空间内,且第一封板110和第二封板112在箱型空间内间隔设置;第一封板110和第二封板112的外边缘同时与第一盖板102、第二盖板108、第一侧板104和第二侧板106相连接,进而在支腿装置的内部限定出第一储水腔114。
此外,如图4、图5和图6所示,第三封板116设置于第一储水腔114的外部,并与第一封板110间隔设置,第四封板132设置于第一封板110和第三封板116之间,并与第二侧板106间隔设置,第三封板116的外边缘同时与第一盖板102、第二盖板108和第一侧板104和第四封板132相连接,进而使得第一封板110、第三封板116、第四封板132、第一盖板102、第二盖板108和第一侧板104共同限定出储油腔118。第五封板134设置于第三封板116背离第一封板110的一侧,并与第三封板116间隔设置,第五封板134的外边缘与第一盖板102、第二盖板108、第一侧板104和第二侧板106相连接,进而使得第三封板116、第五封板134、第一盖板102、第二盖板108、第一侧板104和第二侧板106共同限定出第二储水腔136。也即,第一储水腔114和第二储水腔136分布于储油腔118的两侧,并与储油腔118相邻设置。
本实施例利用支腿装置内部的箱型空间形成第一储水腔114、储油腔118和第二储水腔136,充分利用支腿装置的内部空间,进而避免需要额外预留出第一储水腔114、储油腔118和第二储水腔136的放置位置,有利于实现支腿装置的产品小型化和结构紧凑化。
此外,第一储水腔114、储油腔118和第二储水腔136的形成方式简单,可降低支腿装置的成本。并且,由于第一储水腔114和第二储水腔136分布于储油腔118的两侧,并与储油腔118相邻设置,增大了储油腔118的有效散热面积,进而保证了储油腔118内部液压油的温度较低。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第四封板132朝向储油腔118一侧内凹形成有导流槽138,导流槽138沿第一储水腔114至第二储水腔136方向延伸,使得导流槽138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储水腔114和第二储水腔136相连通。
第一储水腔114和第二储水腔136通过导流槽138相连通,保证了第一储水腔114和第二储水腔136内部液体的流动性,进而保证第一储水腔114和第二储水腔136和配合使用,为支腿装置提供更多的液体使用。此外,导流槽138可进一步增加储油腔118的有效散热面积,进而使得储油腔118的三个壁面均参与到换热中,使得储油腔118内部液体的温度进一步降低。
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支腿装置还包括连通管路140。其中,连通管路140贯穿于储油腔118设置,并位于储油腔118的底部,连通管路140与第一储水腔114和第二储水腔136相连通。
也即,在保证第一储水腔114和第二储水腔136通过导流槽138连通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储油腔118的底部设置连通管路140,使得连通管路140与导流槽138配合使用,一方面可进一步增加第一储水腔114和第二储水腔136的连通面积,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可进一步增加储油腔118的散热效果,使得通过连通管路140的液体同样参与到换热中。
实施例四: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支腿装置,包括:第一盖板102、第二盖板108、第一侧板104、第二侧板106、第一封板110、第二封板112和储油箱142。
其中,第一盖板102作为上盖板使用,第一侧板104和第二侧板106分别与第一盖板102相对的两侧相连接,作为左侧板和右侧板使用,第二盖板108同时与第一侧板104和第二侧板106相连接,作为下盖板使用,进而构成支腿装置的主体结构,并在主体结构的内部形成了一个箱型空间;第一封板110和第二封板112设置于该箱型空间内,且第一封板110和第二封板112在箱型空间内间隔设置;第一封板110和第二封板112的外边缘同时与第一盖板102、第二盖板108、第一侧板104和第二侧板106相连接,进而在支腿装置的内部限定出储水腔166。储油箱142套嵌设置在储水腔166内,储油箱142内设置有储油腔118,储油腔118内部可存储液压油。
也即,本实施例直接在储水腔166的内部设置有储油箱142,储油箱142独立于储水腔166设置,并使得储油箱142的全部壁面均参与到换热中,保证储油箱142内液压油的温度降低。
此外,直接将储油箱142设置在储水腔166内,可充分利用储水腔166的内部空间,进而避免需要额外预留出储油箱142的放置位置,有利于实现支腿装置的产品小型化和结构紧凑化。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2、图5和图7所示,支腿装置还包括加强板和法兰口146。其中,加强板设置于储水腔166、第二储水腔166136储油腔118内,同时与第一盖板102、第一侧板104、第二侧板106和第二盖板108相连接,进而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以加强第一盖板102、第一侧板104、第二侧板106和第二盖板108的强度,避免第一盖板102、第一侧板104、第二侧板106和第二盖板108因外力碰撞而弯曲变形。与此同时,第一封板110、第二封板112、第三封板116、第四封板132和第五封板134同样可作为加强板使用,以配合加强板共同起到加强的效果。并且,加强板上设置有过流口164,以保证液体和液压油的流通。
具体实施例中,储水腔166内设置有第一加强板144a、储油腔118内设置有第二加强板144b。
此外,本发明上述多个盖板与多个封板之间焊接连接,可保证支腿装置的连接强度,而第一侧板104或第二侧板106上设置有法兰口146,法兰口146一方面可便于加强板以及各个封板的焊接,同时可作为检修口使用,便于支腿装置日常维修。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支腿装置还包括水泵120和冷却管路122。其中,水泵120设置于第一储水腔114内,冷却管路122的进口与水泵120相连接,冷却管路122的出口与第一储水腔114相连通,进而构成水循环管路,并且冷却管路122至少部分位于储油腔118内。
在水泵120运行的情况下,储水腔166内部的液体在冷却管路122循环流动,当液体流经位于储油腔118内的冷却管路122时,可与存储于储油腔118内部的液压油换热,进而有效降低储油腔118内液压油的温度,起到良好的冷却降温效果。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支腿装置还包括散热装置124。其中,散热装置124和储油腔118位于第一储水腔114相对的两侧,并且冷却管路122至少部分经过散热装置124设置。
在水泵120运行的情况下,第一储水腔114内部的液体首先通过冷却管路122并与储油腔118内部的液压油进行换热,此时储油腔118内部的液压油将热量传递至冷却管路122内部的液体,使得液压油的温度降低而冷却管路122内液体的温度升高;而后,冷却管路122内部的液体经过散热装置124,使得冷却管路122内液体的温度得到降低,保证液体以较低的温度流回到第一储水腔114。基于上述散热装置124的设置,保证了液体循环过程中第一储水腔114内部液体始终处于降低的温度,进而保证了对液压油的持续稳定散热冷却效果。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散热装置124包括散热片126和风机128。其中,冷却管路122穿设于散热片126,风机128与散热片126相对设置,并可为散热片126提供气流,气流可将散热片126的热量带走。也即,当冷却管路122内与液压油换热后的液体经过散热片126时,大部分的热量被散热片126吸收,风机128产生的气流进一步带走散热片126的热量,保证散热片126始终处于较低的温度,保证冷却管路122内液体的持续散热效果。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风机128与散热片126相对设置指的是,风机128所产生的气流可流向散热片126,进而使得气流带走散热片126的热量。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支腿装置还包括水泵120和清洗管路(图中未示出)。其中,换向阀130的进口与水泵120的出口相连通,换向阀130的第一出口与冷却管路122的进口相连通,换向阀130的第二出口与清洗管路的进口相连通,换向阀130可决定第一储水腔114内部的液体流向。
具体实施例中,当需要为储油腔118内的液压油降温时,换向阀130的进口与第一出口相连通,此时第一储水腔114内的液体经过冷却管路122后流回到第一储水腔114内,通过循环的液体流路为液压油降温;当不需要为储油腔118内的液压油降温时,换向阀130的进口与第二出口相连通,此时第一储水腔114内的液体经过清洗管路后流出。
具体实施例中,可在清洗管路设置有喷枪,进而清洗需清洗的部位。特别地,本实施例以清洗管路设置有喷枪为例进行解释,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清洗管路仅仅是以清洗功能为例解释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同样可在清洗管路设置有其他部件以实现其他用途。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2、图5和图7所示,支腿装置还包括加水口148、加油口150、出油口152和液位计量部件154。其中,加水口148和加油口150均设置在第一盖板102上,加水口148与第一储水腔114相连通,加油口150与储油腔118相连通,进而便于工作人员添加液体或液压油;并且,储油腔118的内部设置有液位计量部件154,进而便于工作人员获知储油腔118内液压油的多少,以在液压油不足时及时添加。此外,出油口152设置于第二盖板108上,并位于储油腔118的底部,出油口152可用于排油、排污,并在不使用时通过堵头密封。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2、图5和图7所示,支腿装置还包括供油口156、回油口158和过滤部件160。其中,供油口156和回油口158设置于第一侧板104或第二侧板106上,并与储油腔118相连通。在使用过程中,供油口156通过法兰接头和油管与各液压部件连接供油,而后该部分液压油可通过回油口158重新回到储油腔118内部,实现液压油的循环使用。此外,在回油口158处设置有过滤部件160,过滤部件160可有效过滤回油管路中液压油的杂质,保证重新流回到储油腔118内液压油的清洁度。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7所示,支腿装置还包括支撑腿162,支撑腿162与第一盖板102和第二盖板108相连接,并设置在第一盖板102和第二盖板108相连接的端部,支撑腿162可在使用过程中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一封板110、第二封板112、第一盖板102、第二盖板108、第一侧板104和第二侧板106焊接连接,以保证第一封板110、第二封板112、第一盖板102、第二盖板108、第一侧板104和第二侧板106的连接强度,进而保证支腿装置的整体强度。
实施例五:
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作业车辆,包括:底盘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支腿装置(图中未示出这一实施例)。
本发明提出的作业车辆,包括:底盘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支腿装置。因此,基于上述支腿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论述。
具体地,支腿装置还包括支撑腿,支撑腿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相连接,并可用于支撑作业车辆,以保证作用车辆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提出的作业车辆可以为泵车。
具体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第一个具体实施例提供了储油腔118和储水腔166相结合的支腿装置。
该支腿装置的具体结构如下:如图1和图2所示,支腿装置的主体部分包括:第一盖板102、第二盖板108、第一侧板104、第二侧板106、第一封板110、第二封板112、第三封板116;其中,第一盖板102作为上盖板使用,第二盖板108作为下盖板使用、第一侧板104作为左侧板使用,第二侧板106作为右侧板使用,第一封板110和第二封板112间隔设置,并同时与第一盖板102、第二盖板108、第一侧板104及第二侧板106焊接连接,进而构成储水腔166;第一封板110、第三封板116、第一盖板102、第二盖板108、第一侧板104和第二侧板106焊接连接,进而构成储油腔118。
此外,如图2和图3所示,该支腿装置还设有两个法兰口146,便于第一封板110和第二封板112的焊接。储油腔118内部还设有第一加强板144a,储水腔166内部设有第二加强板144b,它们与第一封板110和第二封板112一起起到加强支腿装置强度的作用,第一加强板144a、第二加强板144b设有过流口164,分别用于液压油和液体通过;该液压储油腔118设有一个加油口150,加油口150位于支腿装置的上部,加油口150直接焊接于支腿装置的第一盖板102上。如图2所示,在储油腔118底部设有一个出油口152,出油口152直接设置于支腿装置的第二盖板108上,主要用于排油、排污,该出油口152通常用堵头密封。在第一侧板104偏下的位置设有两个供油口156,供油口156通过法兰接头和油管与各液压部件连接供油;如图2所示,在第一侧板104上还设两个回油口158,两回油口158外部连接有过滤部件160,以过滤回油管路中液压油的杂质,保证液压油的清洁度。储油腔118内部还设有液位计量部件154,用于随时监测储油腔118内的液压油液位。储水腔166内设有水泵120,用于液体的循环和输送;如图3所示,储水腔166底部设有三通球阀作为换向阀130使用,用于控制水的流向。
该支腿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储油腔118的散热主要通过两方面来实现,第一方面是储水腔166和储油腔118共用第一封板110,该第一封板110具备良好的导热性能,能把液压油的热量传递给储水腔166里的液体,实现降温和避免液压油温过高;另一方面是储油腔118内设有冷却管路122,冷却管路122的入口与水泵120连接,出口直接设在储水腔166的底部,冷却管路122还穿过第三封板116与支腿装置前部的散热装置124接触,散热装置124包括两个风机128和散热片126;在该散热装置124部位,冷却管路122弯曲布置,同时冷却管路122布满散热片126用于吸收冷却管路122中液体的热量,通过风冷实现散热。
该方案通过储油腔118和储水腔166的布置实现水热交替来实现液压油降温的目的,同时设有散热装置124辅助散热,整体散热效果较好,能保证液压油温的稳定,避免液压油温过高,提高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同时利用支腿装置内部的空间集成储油腔118、储水腔166和散热装置124,大大节省了在外部设置独立储油腔118和散热装置124的空间,有利于整车空间布置。
特别地,应用该支腿装置的作业车辆在工作时,储油腔118持续供液压油,维持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储水腔166中的水泵120持续运转,使水不断的循环流过冷却管路122,同时散热装置124同步工作不断通过风机128进行散热,这样通过水冷和风冷两部分作用来实现储油腔118的散热,维持液压油温的稳定,提高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
具体实施例二: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发明第二个具体实施例提供了储油腔118和第一储水腔114结合的支腿装置,与具体实施例一相比较,本实施例在储油腔118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储水腔114和第二储水腔136,增大了第一储水腔114和第二储水腔136与储油腔118的接触面积,以实现更好的散热。
该支腿装置的具体结构如下:如图4和图5所示,支腿装置的主体部分包括:第一盖板102、第二盖板108、第一侧板104、第二侧板106、第一封板110、第二封板112、第三封板116、第四封板132和第五封板134。其中,第一盖板102作为上盖板使用,第二盖板108作为下盖板使用、第一侧板104作为左侧板使用,第二侧板106作为右侧板使用,第一封板110和第二封板112间隔设置,并同时与第一盖板102、第二盖板108、第一侧板104及第二侧板106焊接连接,进而构成第一储水腔114;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封板110、第三封板116、第四封板132、第一盖板102、第二盖板108和第一侧板104焊接连接,进而构成储油腔118;第三封板116、第五封板134、第一盖板102、第二盖板108、第一侧板104和第二侧板106焊接连接,进而构成第二储水腔136。如图5所示,第一储水腔114和第二储水腔136分布于储油腔118的两侧,并与储油腔118相邻设置。
此外,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储水腔114和第二储水腔136通过贯穿的储油腔118的三根连通管和第四封板132的导流槽138相连通,连通管和第四封板132由传热性能好的材料制成;第一盖板102上设有加水口148用于加水。同样的,如图5所示,支腿装置还设有四个法兰口146,便于第一封板110、第二封板112、第三封板116、第四封板132和第五封板134的焊接。第一储水腔114内部还设有第二加强板144b,与第一封板110、第二封板112、第三封板116、第四封板132和第五封板134一起同时起到加强支腿装置强度作用。其中,如图5所示,第二加强板144b设有过流口164,便于水通过。该储油腔118设有一个加油口150,加油口150直接焊接于支腿装置的第一盖板102上。如图5所示,在储油腔118的底部设有一个出油口152,主要用于排油、排污,该出油口152通常用堵头密封。如图5所示,在储油腔118的第一侧板104偏下的位置设有三个供油口156,供油口156通过法兰接头和油管与各液压部件连接供油;如图5所示,在第一侧板104上还设两个回油口158,回油口158外部连接有过滤部件160,以过滤回油管路中液压油的杂质,保证液压油的清洁度;如图5所示,回油口158连通有过滤部件160,该过滤部件160可过来回油中的杂质。
该支腿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储油腔118的散热主要通过和第一储水腔114及第二储水腔136的热传递来实现;第一储水腔114与储油腔118第一封板110,第二储水腔136与储油腔118第三封板116,第一封板110和第三封板116具备良好的导热性能,第一封板110和第三封板116设置成多槽型或波浪形等可增大与储油腔118的接触面积的形状,能有效把液压油与水的热传递,实现降温和避免液压油温过高;另外,第一储水腔114和第二储水腔136之间的三根连通管和第四封板132的导流槽138相连通,同样具备良好的导热性能,进一步增大了液体与储油腔118的接触面积,同时液体在其中流通能更好的实现热传递,起到散热作用。
该方案通过储油腔118和第一储水腔114与第二储水腔136的布置,增大了第一储水腔114和第二储水腔136与储油腔118的接触面积,实现水热交替来实现液压油降温的目的,整体散热效果较好,能保证液压油温的稳定,避免液压油温过高,提高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同时利用支腿装置内部空间集成储油腔118、第一储水腔114和第二储水腔136,大大节省了在外部设置独立储油腔118的空间,有利于整车空间布置,实现“一腿多用”。
特别地,应用该支腿装置的作业车辆在工作时,由于第一储水腔114与第二储水腔136布置在储油腔118的两侧,通过增大储油腔118与液体的接触面积来实现水热交替来实现液压油降温的目的;同时通过两侧第一储水腔114与第二储水腔136之间的连通管及第四封板132的导流槽138相连通,实现储油腔118的进一步散热。
具体实施例三: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具体实施例与具体实施例二相比较,储油箱142是独立拼焊式箱体,储油箱142的内部设置有储油腔118,且储油箱142直接放置在储水腔166内。该储油箱142的前后、左右封板均为导热性能好的材料且形状为多槽形,底部封板形状为波浪形,进一步增大了储油箱142与储水腔166内液体的接触面积,具备更好的散热性能。
因此,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将储水腔166与支腿装置的主体结构设置为一体,而不是独立内置安装于支腿的主体结构内部;支腿装置同时具备存储水和存储液压油的功能,即支腿装置同时设有储水腔166和储油箱142;解决支腿装置中储油箱142的散热问题。
特别地,本发明提出的支腿装置,第一储水腔114、第二储水腔136和储油腔118与支腿为一体式拼焊而成,第一储水腔114、第二储水腔136和储油腔118的前后封板既是箱体,又是支腿装置的加强筋板;通过第一储水腔114、第二储水腔136和储油腔118的布局,以及第一储水腔114和第二储水腔136的连通方式来实现液压油的散热,保护液压系统;能充分利用支腿装置的空间,将第一储水腔114、第二储水腔136和储油腔118布置在支腿装置中,节省了在外部设置独立箱型空间和散热装置124的空间,便于整车空间布置。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支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盖板;
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盖板的一侧相连接;
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盖板的另一侧相连接;
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的另一侧和所述第二侧板的另一侧相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盖板、所述第二盖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围成箱型空间,所述箱型空间内形成有储水腔和储油腔,所述储水腔与储油腔并排设置或嵌套设置,且所述储水腔与所述储油腔之间通过导热板相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封板,所述第一封板与所述第一盖板、所述第二盖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相连接;
第二封板,所述第一封板和所述第二封板间隔设置,并与所述第一盖板、所述第二盖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相连接;
第三封板,与所述第一封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三封板与所述第一盖板、所述第二盖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相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封板、所述第二封板、所述第一盖板、所述第二盖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共同限定出所述储水腔;所述第一封板、所述第三封板、所述第一盖板、所述第二盖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共同限定出所述储油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封板,所述第一封板与所述第一盖板、所述第二盖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相连接;
第二封板,所述第一封板和所述第二封板间隔设置,并与所述第一盖板、所述第二盖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相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封板、所述第二封板、所述第一盖板、所述第二盖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共同限定出所述储水腔,所述储油腔嵌套设置于所述储水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封板,所述第一封板与所述第一盖板、所述第二盖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相连接;
第二封板,所述第一封板和所述第二封板间隔设置,并与所述第一盖板、所述第二盖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相连接;
第三封板,与所述第一封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三封板与所述第一盖板、所述第二盖板和所述第一侧板相连接;
第四封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封板和所述第三封板之间,并与所述第二侧板间隔设置,所述第四封板与所述第一盖板、所述第二盖板、所述第一封板和所述第三封板相连接;
第五封板,设置于所述第三封板背离所述第一封板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三封板间隔设置,所述第五封板与所述第一盖板、所述第二盖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相连接;
其中,所述储水腔包括第一储水腔和第二储水腔,所述第一封板、所述第二封板、所述第一盖板、所述第二盖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一储水腔,所述第一封板、所述第三封板、所述第四封板、第一盖板、所述第二盖板和所述第一侧板共同限定出所述储油腔,所述第三封板、所述第五封板、所述第一盖板、所述第二盖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二储水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流槽,形成于所述第四封板背向所述储油腔的一侧,所述导流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储水腔和所述第二储水腔相连通;和/或
连通管路,所述连通管路贯穿于所述储油腔设置,并与所述第一储水腔和所述第二储水腔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支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水泵,设置于所述储水腔内;
冷却管路,所述冷却管路的进口与所述水泵相连接,所述冷却管路的出口与所述储水腔相连通,所述冷却管路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储油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散热装置,所述冷却管路至少部分经过所述散热装置设置;
其中,所述散热装置包括:
散热片,所述冷却管路穿设于所述散热片;
风机,所述风机与所述散热片相对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换向阀,所述换向阀的进口与所述水泵的出口相连通,所述换向阀的第一出口与所述冷却管路的进口相连通;
清洗管路,所述清洗管路的进口与所述换向阀的第二出口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支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加强板,设置于所述储水腔和/或所述储油腔内,所述加强板上设置有过流口;
法兰口,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或所述第二侧板上;
加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上,并与所述储水腔相连通;
加油口,设置于所述第一盖板上,并与所述储油腔相连通;
出油口,设置于所述第二盖板上,并与所述储油腔相连通;
液位计量部件,设置于所述储油腔内;
供油口,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或所述第二侧板上,并与所述储油腔相连通;
回油口,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或所述第二侧板上,并与所述储油腔相连通;
过滤部件,设置于所述回油口处。
10.一种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盘;及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支腿装置,所述支腿装置与所述底盘相连接;
其中,所述支腿装置还包括支撑腿,用于支撑所述作业车辆,所述支撑腿与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相连接。
CN202010689562.7A 2020-07-17 2020-07-17 支腿装置和作业车辆 Active CN1118240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89562.7A CN111824078B (zh) 2020-07-17 2020-07-17 支腿装置和作业车辆
PCT/CN2020/110709 WO2022011782A1 (zh) 2020-07-17 2020-08-24 支腿装置和作业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89562.7A CN111824078B (zh) 2020-07-17 2020-07-17 支腿装置和作业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24078A true CN111824078A (zh) 2020-10-27
CN111824078B CN111824078B (zh) 2022-03-22

Family

ID=72923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89562.7A Active CN111824078B (zh) 2020-07-17 2020-07-17 支腿装置和作业车辆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24078B (zh)
WO (1) WO2022011782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07259A (en) * 1994-07-19 1997-03-04 Technip Geoproduction Process for assembling long sections of booms of support legs of an oil platform
CN202063066U (zh) * 2011-03-31 2011-12-07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械分公司 一种混凝土泵车及其回转底座
CN102493654A (zh) * 2011-12-21 2012-06-13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机械
CN203924725U (zh) * 2014-05-07 2014-11-05 徐州徐工施维英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泵车的内置水箱及混凝土泵车
CN203946069U (zh) * 2014-06-11 2014-11-19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腿结构及混凝土泵车
CN204609306U (zh) * 2014-12-19 2015-09-02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液压油和水的存放装置及具有其的工程车辆
CN106246324A (zh) * 2016-08-23 2016-12-21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冷却液热交换系统、工程机械和液压支腿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51696B1 (en) * 1999-09-10 2002-02-26 Schwing America, Inc. Automatic leveling system for articulated boom
CN202089037U (zh) * 2011-05-23 2011-12-28 安徽星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混凝土泵车的支腿水箱
CN204041639U (zh) * 2014-07-31 2014-12-24 湖南永恒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输送泵液压系统冷却装置
DE102016104673A1 (de) * 2016-03-14 2017-09-14 Schwing Gmbh Verkippbare Bogenabstützung
CN109435910A (zh) * 2018-12-17 2019-03-08 三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混凝土泵车气压式水洗系统及混凝土泵车
CN210767877U (zh) * 2019-06-28 2020-06-16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泵车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07259A (en) * 1994-07-19 1997-03-04 Technip Geoproduction Process for assembling long sections of booms of support legs of an oil platform
CN202063066U (zh) * 2011-03-31 2011-12-07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机械分公司 一种混凝土泵车及其回转底座
CN102493654A (zh) * 2011-12-21 2012-06-13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机械
CN203924725U (zh) * 2014-05-07 2014-11-05 徐州徐工施维英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泵车的内置水箱及混凝土泵车
CN203946069U (zh) * 2014-06-11 2014-11-19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腿结构及混凝土泵车
CN204609306U (zh) * 2014-12-19 2015-09-02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液压油和水的存放装置及具有其的工程车辆
CN106246324A (zh) * 2016-08-23 2016-12-21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冷却液热交换系统、工程机械和液压支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24078B (zh) 2022-03-22
WO2022011782A1 (zh) 2022-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40116326A1 (en) Electric vehicle and thermal manager thereof
CN111824078B (zh) 支腿装置和作业车辆
CN218340987U (zh) 一种汽车配件铸造工装
CN113890273B (zh) 双电桥总成
CN215521478U (zh) 一种液压油冷却系统及作业车
CN109599518A (zh) 动力电池箱体结构
CN218814274U (zh) 搭载自吸排水装置的排水机器人
CN218702833U (zh) 一种电动牵引车热管理系统
CN217002035U (zh) 一种高效的散热装置
CN205825755U (zh) 一种水冷散热器
CN216532406U (zh) 一种车用控制器外壳水冷结构
CN202221257U (zh) 多系统整体冷却模块
CN220185516U (zh) 一种压铸机用油箱内置冷却循环装置
CN217153765U (zh) 一种自动变速箱等量清洗交换机
CN217873501U (zh) 一种集散热与储油为一体的油箱
CN205800779U (zh) 双腔膨胀水箱
CN215671148U (zh) 支腿组件及工程机械
CN219861634U (zh) 车架电泳槽温控系统
CN217713124U (zh) 液压油箱及工程车
CN213176222U (zh) 一种闭式系统快速冷却液压油箱
CN214221673U (zh) 一种油压机用具有水冷式散热结构的液压油缸
CN221220971U (zh) 一种液压油箱及工程车辆
JPH061788Y2 (ja) 射出成形機のオイルタンク装置
CN212529803U (zh) 一种集成动转油液及发动机防冻液的储存罐
CN216100253U (zh) 一种泵体模具加工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