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18802A - 用于诱导植物的抗病害性或用于防治植物的病害的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用于诱导植物的抗病害性或用于防治植物的病害的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18802A
CN111818802A CN201980017242.2A CN201980017242A CN111818802A CN 111818802 A CN111818802 A CN 111818802A CN 201980017242 A CN201980017242 A CN 201980017242A CN 111818802 A CN111818802 A CN 1118188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t
component
copper
effect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1724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18802B (zh
Inventor
桑原茅乃
郎亚琴
武田泰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jinomoto 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Ajinomoto 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jinomoto Co Inc filed Critical Ajinomoto Co Inc
Publication of CN111818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188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188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188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59/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elements or inorganic compounds
    • A01N59/16Heavy metals; Compounds thereof
    • A01N59/20Copp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7/00Botany in general
    • A01G7/06Treatment of growing trees or plants, e.g. for preventing decay of wood, for tingeing flowers or wood, for prolonging the life of pl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3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 A01N37/4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carboxylic group or a thio analogue, or a derivative thereof, and a nitrogen atom attached to the same carbon skeleton by a single or double bond, this nitrogen atom not being a member of a derivative or of a thio analogue of a carboxylic group, e.g. amino-carboxylic ac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3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01N43/36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five-membered r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3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01N43/36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five-membered rings
    • A01N43/3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five-membered rings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Zo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nt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Ec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诱导植物的抗病害性或用于防治植物的病害的组合物。本发明提供含有铜化合物和苏氨酸、丝氨酸等特定氨基酸的组合物。

Description

用于诱导植物的抗病害性或用于防治植物的病害的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诱导植物的抗病害性或用于防治植物的病害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为了防治植物的病害,而使用杀菌剂等直接作用于病原体而防治病害的农药、通过提高植物本身具有的抗病害性而防治植物的病害的农药(抗病害性诱导型农药)。
铜化合物被用作农业用杀菌剂的成分。
就以硫酸铜为有效成分的波尔多液等无机铜剂而言,对从丝状真菌性病害到细菌性病害等广泛的病害有效、耐药菌出现的风险较低、对人畜的安全性较高、价格较低。因此,长期以来,无机铜剂可被用作农业用杀菌剂。
然而,硫酸铜例如存在容易对葫芦科、十字花科、豆科等蔬菜和柑橘类、葡萄、桃子等果树产生药害这样的问题。为了减轻这样的药害,通常,在波尔多液中组合使用碳酸钙。
此外,发现下述情况:作为重金属的铜因连续使用而积蓄在土壤中导致的作物生长劣化、积蓄在地下水中导致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因此,需要削减铜的散布量。
例如,就以8-羟基喹啉铜等为有效成分的有机铜剂而言,由于铜离子而使得杀菌作用与无机铜剂相同,但是铜离子对菌体的渗透优异,药效比无机铜剂高。因此,当使用有机铜剂时,能够削减铜的散布量,从而与无机铜剂相比能够降低药害。然而,许多作为铜的配体的8-羟基喹啉等有机化合物的有害性较高。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要素,已知一些氨基酸被施用于植物的实例(专利文献1~2等)。
此外,报道了含有碱性氨基酸和铜化合物的杀真菌组合物(专利文献3)。具体而言,在该文献中公开了将含有赖氨酸和硫酸铜的组合物施用于葡萄。
此外,报道了含有氨基酸、5~15%(w/w)的锌、3~10%(w/w)的锰、1~3%(w/w)的硼、3~3.5%(w/w)的铜和0.1~1%(w/w)的维生素K的水溶性衍生物并且用于促进植物的发芽和根成长的液体组合物(专利文献4),所述氨基酸选自脯氨酸、丙氨酸和甘氨酸。具体而言,在该文献中公开了将这样的组合物施用于玉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2011/087002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6-80530号公报
专利文献3:WO2005/036967
专利文献4:WO2013/186405
发明内容
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诱导植物的抗病害性或用于防治植物的病害的组合物。在一个方式中,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铜的使用量较少的用于诱导植物的抗病害性或用于防治植物的病害的组合物。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人等人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组合使用铜化合物和特定氨基酸并施用于植物而得到显著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或显著的病害防治效果,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可如下举例说明。
[1]一种组合物,其是用于诱导植物的抗病害性或用于防治植物的病害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含有下述成分(A)和(B),
(A)至少1种铜化合物;
(B)至少1种氨基酸,
所述成分(B)选自具有羟基的氨基酸、丙氨酸、脯氨酸和色氨酸。
[2]上述组合物,其中,
所述具有羟基的氨基酸为具有羟基的非芳香族氨基酸。
[3]上述组合物,其中,
所述成分(B)选自苏氨酸、丝氨酸、高丝氨酸、羟脯氨酸、丙氨酸和脯氨酸。
[4]上述组合物,其中,
所述成分(B)选自苏氨酸、丝氨酸、高丝氨酸和羟脯氨酸。
[5]上述组合物,其中,
所述成分(B)为L-异构体。
[6]上述组合物,其中,
所述成分(A)为铜盐。
[7]上述组合物,其中,
所述成分(A)为硫酸铜或氯化铜。
[8]上述组合物,其中,
所述植物为茄科植物、葫芦科植物或蔷薇科植物。
[9]上述组合物,其中,
所述植物为番茄、黄瓜或草莓。
[10]上述组合物,其以含有浓度为0.01mM~5mM的所述成分(A)的液体形式进行使用。
[11]上述组合物,其以含有浓度为0.02mM~10mM的所述成分(B)的液体形式进行使用。
[12]上述组合物,其中,
所述成分(B)的含量相对于所述成分(A)的含量的比例(成分(B)的含量/成分(A)的含量)以摩尔比计为0.1~10。
[13]一种方法,其是诱导植物的抗病害性的方法,其中,
所述方法包含将下述成分(A)和(B)施用于植物,
(A)至少1种铜化合物;
(B)至少1种氨基酸,
所述成分(B)选自具有羟基的氨基酸、丙氨酸、脯氨酸和色氨酸。
[14]一种方法,其是防治植物的病害的方法,其中,
所述方法包含将下述成分(A)和(B)施用于植物,
(A)至少1种铜化合物;
(B)至少1种氨基酸,
所述成分(B)选自具有羟基的氨基酸、丙氨酸、脯氨酸和色氨酸。
[15]一种方法,其是制造植物体的方法,其中,
所述方法包含将下述成分(A)和(B)施用于植物并栽培植物的工序;和回收植物体的工序,
(A)至少1种铜化合物;
(B)至少1种氨基酸,
所述成分(B)选自具有羟基的氨基酸、丙氨酸、脯氨酸和色氨酸。
[16]上述方法,其中,
所述具有羟基的氨基酸为具有羟基的非芳香族氨基酸。
[17]上述方法,其中,
所述成分(B)选自苏氨酸、丝氨酸、高丝氨酸、羟脯氨酸、丙氨酸和脯氨酸。
[18]上述方法,其中,
所述成分(B)选自苏氨酸、丝氨酸、高丝氨酸和羟脯氨酸。
[19]上述方法,其中,
所述成分(B)为L-异构体。
[20]上述方法,其中,
所述成分(A)为铜盐。
[21]上述方法,其中,
所述成分(A)为硫酸铜或氯化铜。
[22]上述方法,其中,
所述植物为茄科植物、葫芦科植物或蔷薇科植物。
[23]上述方法,其中,
所述植物为番茄、黄瓜或草莓。
[24]上述方法,其中,
以含有浓度为0.01mM~5mM的所述成分(A)的液体形式来施用所述成分(A)。
[25]上述方法,其中,
以含有浓度为0.02mM~10mM的所述成分(B)的液体形式来施用所述成分(B)。
[26]上述方法,其中,
所述成分(B)的施用量相对于所述成分(A)的施用量的比例(成分(B)的施用量/成分(A)的施用量)以摩尔比计为0.1~10。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组合使用硫酸铜和氨基酸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几丁质酶活性)的图。
[图2]是表示组合使用硫酸铜和氨基酸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图。
[图3]是表示组合使用硫酸铜和氨基酸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几丁质酶活性)的图。
[图4]是表示组合使用硫酸铜和氨基酸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图。
[图5]是表示组合使用硫酸铜和氨基酸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几丁质酶活性)的图。
[图6]是表示组合使用硫酸铜和氨基酸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图。
[图7]是表示组合使用硫酸铜和氨基酸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几丁质酶活性)的图。
[图8]是表示组合使用硫酸铜和氨基酸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图。
[图9]是表示组合使用硫酸铜和氨基酸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几丁质酶活性)的图。
[图10]是表示组合使用硫酸铜和氨基酸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图。
[图11]是表示与硫酸铜组合使用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几丁质酶活性)中Thr浓度的影响的图。
[图12]是表示与硫酸铜组合使用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过氧化物酶活性)中Thr浓度的影响的图。
[图13]是表示与硫酸铜组合使用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几丁质酶活性)中Lys浓度的影响的图。
[图14]是表示与硫酸铜组合使用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过氧化物酶活性)中Lys浓度的影响的图。
[图15]是表示与硫酸铜组合使用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几丁质酶活性)中Pro浓度的影响的图。
[图16]是表示与硫酸铜组合使用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过氧化物酶活性)中Pro浓度的影响的图。
[图17]是表示与硫酸铜组合使用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几丁质酶活性)中Ala浓度的影响的图。
[图18]是表示与硫酸铜组合使用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过氧化物酶活性)中Ala浓度的影响的图。
[图19]是表示与硫酸铜组合使用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几丁质酶活性)中Val浓度的影响的图。
[图20]是表示与硫酸铜组合使用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过氧化物酶活性)中Val浓度的影响的图。
[图21]是表示与硫酸铜组合使用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几丁质酶活性)中Ser浓度的影响的图。
[图22]是表示与硫酸铜组合使用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过氧化物酶活性)中Ser浓度的影响的图。
[图23]是表示与硫酸铜组合使用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几丁质酶活性)中Trp浓度的影响的图。
[图24]是表示与硫酸铜组合使用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过氧化物酶活性)中Trp浓度的影响的图。
[图25]是表示与硫酸铜组合使用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几丁质酶活性)中Tyr浓度的影响的图。
[图26]是表示与硫酸铜组合使用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过氧化物酶活性)中Tyr浓度的影响的图。
[图27]是表示与硫酸铜组合使用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几丁质酶活性)中Pro浓度的影响的图。
[图28]是表示与硫酸铜组合使用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过氧化物酶活性)中Pro浓度的影响的图。
[图29]表示组合使用硫酸铜和最适浓度的氨基酸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几丁质酶活性)的图。
[图30]表示组合使用硫酸铜和最适浓度的氨基酸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图。
[图31]是表示组合使用硫酸铜和氨基酸带来的对黄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的图。
[图32]是表示组合使用硫酸铜和具有羟基的氨基酸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几丁质酶活性)的图。
[图33]是表示组合使用硫酸铜和具有羟基的氨基酸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图。
[图34]是表示组合使用硫酸铜和具有羟基的氨基酸带来的对黄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的图。
[图35]是表示组合使用硫酸铜或氯化铜和氨基酸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几丁质酶活性)的图。
[图36]是表示组合使用硫酸铜或氯化铜和氨基酸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图。
[图37]是表示组合使用硫酸铜和氨基酸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几丁质酶活性)中硫酸铜浓度的影响的图。
[图38]是表示组合使用硫酸铜和氨基酸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过氧化物酶活性)中硫酸铜浓度的影响的图。
[图39]是表示组合使用硫酸铜和醇类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几丁质酶活性)的图。
[图40]是表示组合使用硫酸铜和醇类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图。
[图41]是表示组合使用硫酸铜和氨基酸对番茄带来的抗病害性基因表达诱导效果的图。
[图42]是表示组合使用硫酸铜和氨基酸对番茄带来的抗病害性基因表达诱导效果的图。
[图43]是表示组合使用硫酸铜和苏氨酸发酵液对番茄带来的抗病害性基因表达诱导效果的图。
[图44]是表示与硫酸铜组合使用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几丁质酶活性)中Hyp浓度的影响的图。
[图45]是表示与硫酸铜组合使用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过氧化物酶活性)中Hyp浓度的影响的图。
[图46]是表示与硫酸铜组合使用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几丁质酶活性)中Hse浓度的影响的图。
[图47]是表示与硫酸铜组合使用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过氧化物酶活性)中Hse浓度的影响的图。
[图48]是表示与硫酸铜组合使用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几丁质酶活性)中Hse浓度的影响的图。
[图49]是表示与硫酸铜组合使用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过氧化物酶活性)中Hse浓度的影响的图。
[图50]是表示组合使用氯化铜和氨基酸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几丁质酶活性)的图。
[图51]是表示组合使用氯化铜和氨基酸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图。
[图52]是表示组合使用硫酸铜和Ser带来的对草莓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的图。
[图53]是表示组合使用硫酸铜和氨基酸对草莓带来的抗病害性基因表达诱导效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详细地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中,利用下述成分(A)和(B):
(A)铜化合物;
(B)氨基酸。
也将成分(A)和(B)总称为“有效成分”。
通过利用有效成分,具体而言,通过将有效成分施用于植物,而能够诱导植物的抗病害性或防治植物的病害。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诱导植物的抗病害性,而防治植物的病害。
植物的抗病害性的诱导,例如可通过将抗病害性相关基因的表达的增大作为指标来进行确认。即,在与不利用有效成分时相比,利用有效成分时抗病害性相关基因的表达增大的情况下,可判断植物的抗病害性得到诱导。作为抗病害性相关基因,可举出编码过氧化物酶、几丁质酶、WRKY型转录因子、葡聚糖酶、Pto-interactor 5、谷胱甘肽S-转移酶、增强疾病易感性1蛋白(Enhanced disease susceptibility 1protein)、病程相关蛋白、苯丙氨酸解氨酶、OPR 12-oxophytodienoate reductase等蛋白质的基因。就基因表达的上升而言,例如可通过对该基因的转录量(mRNA的量)、该基因的翻译量(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量)或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活性进行测定来确认。作为mRNA的量的测定法,可举出Northern杂交、RT-PCR。作为蛋白质的量的测定法,可举出蛋白质印迹法。蛋白质的活性的测定法,可根据靶蛋白质的种类等各种条件进行适宜选择。例如,作为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和几丁质酶的活性的测定法,可举出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就植物的病害的防治而言,例如可通过将病害症状的轻减作为指标来进行确认。即,在与不利用有效成分时相比,利用有效成分时病害的症状轻减的情况下,可判断植物的病害得到防治。例如,在病害在叶片产生斑点的情况下,作为病害症状的轻减,可举出斑点的数量降低、斑点的面积降低。需要说明的是,“病害症状的轻减”还包含病害的症状完全消失的情况。此外,“病害的防治”包含,将来可能发生的病害的防治和已经发生的病害的防治两种。作为将来可能发生的病害的防治,可举出将来不发生病害的情况、减轻将来发生病害时病害的症状的情况。作为已经发生的病害的防治,可举出减轻已经发生的病害的症状的情况、防止已经发生的病害的症状劣化、规模扩大的情况。
<1>植物
植物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植物可以是木本植物,也可以是草本植物。作为植物,可举出:禾本科植物(水稻、大麦、小麦、玉米、燕麦、结缕草等)、茄科植物(番茄、青椒、茄子、土豆等)、葫芦科植物(黄瓜、甜瓜、南瓜等)、豆科植物(绿豌豆、大豆、芸豆、紫花苜蓿、花生、蚕豆等)、十字花科植物(萝卜、大白菜、卷心菜、小松菜、白菜型油菜、小白菜、拟南芥等)、蔷薇科植物(草莓、苹果、梨等)、桑科植物(桑树等)、锦葵科植物(棉花等)、伞形科植物(胡萝卜、香菜、芹菜等)、百合科植物(葱、洋葱、芦笋等)、菊科植物(牛蒡、向日葵、菊花、茼蒿、红花、莴苣等)、杜鹃花科植物(蓝莓等)、葡萄科植物(葡萄等)、芸香科植物(温州蜜柑、柠檬、柚子等)。作为植物,可特别举出茄科植物、葫芦科植物、蔷薇科植物。作为植物,可进一步特别举出番茄、黄瓜、草莓。作为植物,可以是1种植物,也可以是2种以上的植物。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个方式中,可以将植物为禾本科植物的情况、特别是为玉米的情况排出在本发明之外。
<2>病害
病害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作为病害,可举出由霉菌、细菌、原生生物或病毒引起的病害。具体而言,作为病害,可举出:白粉病、霜霉病、花叶病、镰刀菌枯萎病、蔓枯病(gummy stem blight)、青枯病、枝枯病(shoot bli ght)、叶枯病、环叶枯萎病、芽腐病、细菌性芽腐病、叶边疫病、苗立枯病、黏菌病、尾孢叶霉病、叶霉病、灰霉病、红果腐病(pinkmold rot)、凋萎病、细菌性凋萎病、黄萎病、根腐病、根腐凋萎病、软腐病、果实腐烂病、灰疫病、叶疱斑症、环斑病、叶斑病、细菌性叶斑病、细菌性角斑病、黑斑病、黑腐病、褐斑病、炭疽病、叶斑病、萎黄病、黄卷叶病、菌核病、白绢病、仙环病(fairy rings)、疫病、稻瘟病、褐斑病、疮痂病、粉状疮痂病、赤霉病、褐纹病、雪腐病、锈病、黑穗病、脚腐病、黑痣病、纹枯病、早疫病、紫斑病、根肿病、黑节病、黑胫病。作为病害,例如可以是这些病害中可在选择的植物中发生的病害。作为病害,可以是1种病害,也可以是2种以上的病害。
例如,作为番茄等茄科植物中可发生的病害,没有限定,可举出:白粉病、花叶病、青枯病、环叶枯萎病、苗立枯病、尾孢叶霉病、叶霉病、灰霉病、红果腐病、凋萎病、黄萎病、根腐病、根腐凋萎病、软腐病、环斑病、叶斑病、细菌性叶斑病、黑腐病、褐斑病、炭疽病、萎黄病、黄卷叶病、菌核病、白绢病、疫病、疮痂病、粉状疮痂病、黑痣病、早疫病、黑胫病。
此外,例如,作为黄瓜等葫芦科植物中可发生的病害,没有限定,可举出:白粉病、霜霉病、花叶病、镰刀菌枯萎病、蔓枯病、青枯病、叶边疫病、苗立枯病、灰霉病、红果腐病、黄萎病、根腐病、软腐病、果实腐烂病、叶斑病、细菌性叶斑病、黑斑病、黑腐病、褐斑病、炭疽病、菌核病、白绢病、疫病。
此外,例如,作为草莓等蔷薇科植物中可发生的病害,没有限定,可举出:白粉病、花叶病、青枯病、枝枯病、叶枯病、芽腐病、细菌性芽腐病、苗立枯病、黏菌病、灰霉病、红果腐病、凋萎病、细菌性凋萎病、根腐病、根腐凋萎病、软腐病、果实腐烂病、灰疫病、叶疱斑症、细菌性叶斑病、细菌性角斑病、黑腐病、炭疽病、叶斑病、萎黄病、菌核病、白绢病、仙环病、疫病。
<3>有效成分
<3-1>铜化合物;成分(A)
成分(A)为铜化合物。就铜化合物而言,如果是包含铜作为构成要素的化合物,则没有特别限定。铜化合物可以是有机铜化合物,也可以是无机铜化合物。作为铜化合物,可举出铜盐。作为铜盐,可举出铜与无机酸的盐、铜与有机酸的盐。作为铜盐,具体而言,例如可举出:硫酸铜、硝酸铜、碳酸铜、磷酸铜、焦磷酸铜、砷酸铜、草酸铜、柠檬酸铜、苯甲酸铜、富马酸铜、酒石酸铜、乳酸铜、苹果酸铜、甲酸铜、乙酸铜、丙酸铜、辛酸铜、癸酸铜、棕榈酸铜、硬脂酸铜、油酸铜、亚油酸铜、葡萄糖酸铜、谷氨酸铜、己二酸铜、硼酸铜、甲磺酸铜、氨基磺酸铜、氯化铜、溴化铜、硫化铜、氧化铜、氢氧化铜。作为铜盐,可特别举出硫酸铜、氯化铜。作为铜盐,可进一步特别举出硫酸铜。这些铜化合物中的铜的化合价没有特别限定。铜的化合价例如可以为1价或2价。即,例如,作为硫酸铜,可举出:硫酸亚铜(Cu2SO4)、硫酸铜(CuSO4)。此外,例如,作为氯化铜,可举出:氯化亚铜(CuCl)、氯化铜(CuCl2)。除非特别说明,否则铜化合物可以是酸酐、水合物或它们的混合物。例如,作为硫酸铜的水合物,可举出五水硫酸铜。铜化合物在使用时可为离子等任一形态。作为铜化合物,可以使用1种铜化合物,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的铜化合物。
作为铜化合物,可以使用市售品,也可以使用适宜制造而取得的铜化合物。铜化合物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铜化合物例如可通过公知的方法进行制造。铜化合物可以纯化至期望的程度,也可以不纯化至期望的程度。即,作为铜化合物,可以使用纯化品,也可以使用含有铜化合物的原材料。作为铜化合物,例如可以使用铜化合物的含量为1%(w/w)以上、5%(w/w)以上、10%(w/w)以上、30%(w/w)以上、50%(w/w)以上、70%(w/w)以上、90%(w/w)以上或95%(w/w)以上的原材料。
<3-2>氨基酸;成分(B)
成分(B)为氨基酸。作为氨基酸,可举出:具有羟基(OH基)的氨基酸、丙氨酸、脯氨酸、色氨酸。羟基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定。羟基的数量例如可以为1个。作为具有羟基的氨基酸,可举出非芳香族的氨基酸、芳香族的氨基酸。作为具有羟基的氨基酸,可特别举出非芳香族的氨基酸。作为具有羟基的非芳香族氨基酸,可举出:苏氨酸、丝氨酸、高丝氨酸、羟脯氨酸。作为具有羟基的芳香族氨基酸,可举出酪氨酸、3,4-二羟基苯基丙氨酸。作为氨基酸,可特别举出:苏氨酸、丝氨酸、高丝氨酸、羟脯氨酸、丙氨酸、脯氨酸、色氨酸。作为氨基酸,可进一步特别举出:苏氨酸、丝氨酸、高丝氨酸、羟脯氨酸、丙氨酸、脯氨酸。作为氨基酸,可进一步特别举出:苏氨酸、丝氨酸、高丝氨酸、羟脯氨酸。作为氨基酸,可进一步特别举出:苏氨酸、丝氨酸。除非特别说明,否则氨基酸可以是D-异构体、L-异构体或它们的混合物。混合物中的D-异构体和L-异构体的比例没有特别限定。混合物中的D-异构体或L-异构体的比例,例如可以摩尔比计为20~80%、30~70%、40~60%或45~55%。氨基酸特别是可以为L-异构体。需要说明的是,当选择D-异构体或L-异构体的氨基酸时,将D-异构体或L-异构体的该氨基酸用作有效成分即可,不妨碍再组合使用L-异构体或D-异构体的该氨基酸。在这种情况下,组合使用的L-异构体或D-异构体的该氨基酸(即,没被选作有效成分的一种异构体)不对应成分(B)(即,被视为有效成分以外的成分)。此外,除非特别说明,否则氨基酸可以是游离氨基酸或其盐或者它们的混合物。作为氨基酸的盐,对于羧基等酸性基团,可举出铵盐、与碱金属的盐、与碱土金属的盐、与有机胺的盐。作为氨基酸的盐,对于碱性基团,可举出与无机酸的盐、与有机酸的盐。此外,除非特别说明,否则氨基酸可以是酸酐、水合物或它们的混合物。氨基酸在使用时可以为离子等任一形态。作为氨基酸,可以使用1种氨基酸,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的氨基酸。
作为氨基酸,可以使用市售品,也可以使用适宜制造而取得的氨基酸。氨基酸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氨基酸例如可通过公知的方法进行制造。具体而言,氨基酸例如可通过化学合成、酶促反应、发酵法、提取法或它们的组合来进行制造。氨基酸可以纯化至期望的程度,也可以不纯化至期望的程度。即,作为氨基酸,可以使用纯化品,也可以使用含有氨基酸的原材料。作为含有氨基酸的原材料,具体而言,例如可举出:对具有该氨基酸的生产能力的微生物进行培养而得到的培养液、菌体、培养上清液等发酵产物;含有该氨基酸的农水畜产物和它们的加工品。作为加工品,可举出:将如上所述的发酵产物等原材料进行浓缩、稀释、干燥、分馏、提取、纯化等处理而得到的产物。作为氨基酸,例如可以使用氨基酸的含量为1%(w/w)以上、5%(w/w)以上、10%(w/w)以上、30%(w/w)以上、50%(w/w)以上、70%(w/w)以上、90%(w/w)以上或95%(w/w)以上的原材料。
<4>本发明的组合物
本发明的组合物是含有有效成分(即所述成分A和B)的组合物。本发明的组合物可施用于植物来进行利用。本发明的组合物的使用方式在“本发明的方法”中详细描述。通过利用本发明的组合物,具体而言,通过将本发明的组合物施用于植物,而能够诱导植物的抗病害性或防治植物的病害。即,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是用于诱导植物的抗病害性或用于防治植物的病害的组合物。也分别将用于诱导植物的抗病害性的组合物和用于防治植物的病害的组合物称为“植物用抗病害性诱导剂”和“植物用病害防治剂”。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对植物的抗病害性进行诱导,而防治植物的病害。即,用于诱导植物的抗病害性的组合物的一个方式可以是用于防治植物的病害的组合物。此外,用于防治植物的病害的组合物的一个方式可以是用于诱导植物的抗病害性的组合物。
就本发明的组合物的组成而言,只要本发明的组合物含有有效成分,并且得到期望的效果,就没有特别限定。本发明的组合物含有的成分的种类、含量可根据目标植物的种类、栽培方法、生长阶段、目标病害的种类、症状的程度和本发明的组合物的利用方式等各种条件而进行适宜选择。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包含有效成分,也可以含有有效成分以外的成分。作为有效成分以外的成分,例如可举出:农药用、肥料用、药物用等用途中通常使用的成分。作为这样的成分,具体而言,例如可举出:赋形剂、结合剂、崩解剂、润滑剂、稳定剂、稀释剂、表面活性剂、铺展剂、pH调整剂、水、醇、维生素、矿物等添加剂。作为铺展剂,具体而言,例如可举出:AP PLAUCH BITM(花王(株式会社))、MIX POWERTM(SYNGENTA JAPAN(株式会社))、SQUASHTM(MARUWA BIOCHEMICAL(株式会社))。作为有效成分以外的成分,可以使用1种成分,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的成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个方式中,下述情况可从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排除:将选自锌、锰、硼和维生素K的水溶性衍生物中的1种或1种以上、例如全部4种成分与有效成分组合使用的情况,即,本发明的组合物含有选自锌、锰、硼和维生素K的水溶性衍生物中的1种或1种以上、例如全部4种成分的情况。特别是,此处所说的锌、锰和硼可以分别是七水硫酸锌、硫酸锰和硼酸。此外,“本发明的组合物含有锌、锰、硼或维生素K的水溶性衍生物”特别是可以为:本发明的组合物含有5~15%(w/w)的锌(特别是七水硫酸锌)、3~10%(w/w)的锰(特别是硫酸锰)、1~3%(w/w)的硼(特别是硼酸)或0.1~1%(w/w)的维生素K的水溶性衍生物。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适宜地进行制剂化。本发明的组合物的剂型没有特别限定。本发明的组合物的剂型可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的利用方式等各种条件而进行适宜选择。作为剂型,例如可举出:溶液剂、悬浮剂、散剂、片剂、丸剂、胶囊剂、糊剂。
就本发明的组合物中的有效成分的总含量而言,例如可以为0.001%(w/w)以上、0.002%(w/w)以上、0.005%(w/w)以上、0.01%(w/w)以上、0.02%(w/w)以上、0.05%(w/w)以上、0.1%(w/w)以上、0.2%(w/w)以上、0.5%(w/w)以上、1%(w/w)以上、2%(w/w)以上、5%(w/w)以上或10%(w/w)以上,可以为100%(w/w)以下、99.9%(w/w)以下、70%(w/w)以下、50%(w/w)以下、30%(w/w)以下、20%(w/w)以下、15%(w/w)以下、10%(w/w)以下、5%(w/w)以下、2%(w/w)以下、1%(w/w)以下、0.5%(w/w)以下、0.2%(w/w)以下、0.1%(w/w)以下、0.05%(w/w)以下或0.02%(w/w)以下,也可以为这些的不矛盾的组合。
在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成分(B)的含量相对于成分(A)的含量的比例(成分(B)的含量/成分(A)的含量)例如以摩尔比计可以为0.1以上、0.2以上、0.5以上、1以上或2以上,并且可以为10以下、9以下、8以下、7以下、6以下、5以下、4以下、3以下、2以下或1以下,也可以为这些的不矛盾的组合。具体而言,成分(B)的含量相对于成分(A)的含量的比例(成分(B)的含量/成分(A)的含量)例如以摩尔比计可以为0.1~10、0.2~7或0.5~6。此外,更具体而言,成分(B)的含量相对于成分(A)的含量的比例(成分(B)的含量/成分(A)的含量)例如以摩尔比计,在成分(B)为苏氨酸的情况下可以为2.5~5.3,在成分(B)为丙氨酸的情况下可以为1.0~3.3,在成分(B)为丝氨酸的情况下可以为1.0~3.3,在成分(B)为色氨酸的情况下可以为1.5~1.7,在成分(B)为酪氨酸的情况下可以为0.4~1.2。
就本发明的组合物中的各有效成分的含量而言,例如可设定为满足所述例举的有效成分的总含量和含量的比例。
此外,就本发明的组合物中的各有效成分的含量而言,例如可以使得在使用本发明的组合物时各有效成分的浓度在给定的范围内的方式进行设定。也将使用本发明的组合物时的有效成分的浓度称为“有效成分的使用浓度”或“有效成分的施用浓度”。就成分(A)的浓度和成分(B)的使用浓度而言,例如可以分别为0.01mM以上、0.02mM以上、0.05mM以上、0.1mM以上、0.2mM以上、0.3mM以上、0.5mM以上、0.7mM以上、1mM以上、2mM以上、5mM以上,并且可以分别为20mM以下、10mM以下、5mM以下、2mM以下、1mM以下、0.5mM以下或0.2mM以下,也可以为这些的不矛盾的组合。具体而言,成分(A)的使用浓度例如可以为0.01mM~5mM、0.02mM~1mM或0.05mM~0.5mM。在被称为波尔多液的杀菌剂中,通常而言,铜化合物的施用浓度为10~20mM,但是本发明中的成分(A)的使用浓度可以低于该浓度。具体而言,成分(B)的使用浓度例如可以为0.02mM~10mM、0.05mM~5mM或0.1mM~2mM。所述例举的有效成分的使用浓度特别可以为本发明的组合物以液体形态进行使用的情况下的浓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含有有效成分的原材料的情况下,有效成分的量(例如含量(浓度)、使用量)为基于该原材料中的有效成分本身的量而计算得到的值。此外,在成分(B)形成盐或水合物的情况下,成分(B)的量(例如含量(浓度)、使用量)基于将盐或水合物的质量换算为等摩尔游离体的质量而得到的值进行计算。
有效成分和其它的成分可以相互混合并包含于本发明的组合物中,可以分别单独或任意组合而单独地包含于本发明的组合物中。例如,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分别单独封装并作为成分(A)和成分(B)的组的形式进行提供。在这样的情况下,成分(A)和成分(B)适宜组合使用并施用于植物即可。
<5>本发明的方法
本发明的方法是包含将有效成分(即所述成分A和B)施用于植物的方法。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具体而言,通过将有效成分施用于植物,而能够诱导植物的抗病害性或防治植物的病害。即,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是诱导植物的抗病害性的方法或防治植物的病害的方法。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植物的抗病害性,而防治植物的病害。即,诱导植物的抗病害性的方法的一个方式可以是防治植物的病害的方法。此外,防治植物的病害的方法的一个方式可以是诱导植物的抗病害性的方法。
就有效成分而言,例如可通过利用本发明的组合物(即,通过施用本发明的组合物)而施用于植物。即,本发明的方法的一个方式例如可以是包含将本发明的组合物施用于植物的方法。“将有效成分施用于植物”还包含将本发明的组合物施用于植物。就本发明的组合物而言,例如可原样施用于植物、或适宜用水、生理盐水、缓冲液、醇等液体进行稀释、分散或溶解后施用于植物。即,就本发明的组合物而言,例如可适宜以得到所述例举的有效成分的使用浓度的方式对浓度进行调整并施用于植物。本发明的组合物特别是可以液体形式施用于植物。有效成分可以在预先混合的状态下施用于植物,也可以分别单独地施用于植物。即,例如,在有效成分相互混合并包含于本发明的组合物中的情况下,通过将本发明的组合物施用于植物,而能够将有效成分在预先混合的状态下施用于植物。此外,例如,有效成分分别单独地包含于本发明的组合物中的情况下,有效成分可以相互混合后施用于植物,也可以分别单独地施用于植物。在将有效成分分别单独地施用于植物的情况下,有效成分可以被同时施用于植物,也可以不同时。在有效成分被同时施用于植物的情况下,成分(A)的施用和成分(B)的施用的顺序没有特别限定。在有效成分不同时施用于植物的情况下,就成分(A)的施用和成分(B)的施用之间的间隔而言,只要得到期望的效果,就没有特别限定。成分(A)的施用和成分(B)的施用之间的间隔例如可以为7日以内、5日以内、3日以内或1日以内。此外,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与其他成分组合使用。关于其他成分,可援用本发明的组合物的说明中对有效成分以外的成分的记载。即,本发明的组合物例如可以与铺展剂等添加剂组合使用。
就本发明的组合物的施用方法而言,只要得到期望的效果,就没有特别限定。本发明的组合物的施用方法可根据目标植物的种类、栽培方法、生长阶段和目标病害的种类、症状的程度等各种条件而进行适宜选择。就本发明的组合物而言,例如可通过将农药、肥料施用于植物的通常方法施用于植物。就本发明的组合物而言,例如可以施用于植物体,可以施用于植物的栽培中使用的土壤、培养基,也可以施用于它们的组合。作为向植物体的施用,可举出:向植物体的散布、涂布;植物体的浸渍。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施用于整个植物体,也可以施用于植物体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组合物例如可以施用于植物体的整个地上部分。作为植物体的一部分,可举出:叶、茎、干、根、果实。在将本发明的组合物施用于叶片的情况下,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仅施用于叶的表面和背面中的一者,也可以施用于两者。作为向植物体的施用,具体而言,例如可举出:叶面散布、根部浸渍。作为向土壤、培养基的施用,可举出向土壤、培养基的散布、灌溉、混合。向土壤、培养基的施用以使有效成分到达植物的根际的方式实施即可。
就本发明的组合物的施用时期而言,只要得到期望的效果,就没有特别限定。本发明的组合物的施用时期可根据目标植物的种类、栽培方法、生长阶段和目标病害的种类、症状的程度等各种条件而进行适宜选择。本发明的组合物例如可在病害发生前施用于植物。例如,可通过在病害发生前将本发明的组合物施用于植物,而对将来可能发生的病害进行防治。此外,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例如在病害发生后施用于植物。例如,可通过在病害发生后将本发明的组合物施用于植物,而对已经发生的病害进行防治。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仅施用1次,也可以施用2次以上。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间歇性地施用,也可以连续地施用。
就本发明的组合物的施用量而言,只要得到期望的效果,就没有特别限定。本发明的组合物的施用量可根据目标植物的种类、栽培方法、生长阶段、目标病害的种类、症状的程度和本发明的组合物的施用方法、施用时期等各种条件而进行适宜选择。
就本发明的组合物的施用量而言,例如,作为以所述例举的使用浓度而含有有效成分的液体形式的本发明的组合物的施用量,可以为100L/公顷以上、200L/公顷以上、500L/公顷以上、1000L/公顷以上、1500L/公顷以上、3000L/公顷以上或5000L/公顷以上,并且可以为10000L/公顷以下、8000L/公顷以下、7000L/公顷以下、5000L/公顷以下、3000L/公顷以下或1500L/公顷以下,也可以为这些的不矛盾的组合。具体而言,就本发明的组合物的施用量而言,例如,作为以所述例举的使用浓度而含有有效成分的液体形式的本发明的组合物的施用量,可以为100L/公顷~10000L/公顷、200L/公顷~8000L/公顷、500L/公顷~5000L/公顷或1000L/公顷~3000L/公顷。此外,本发明的组合物的施用量可不仅考虑施用面积(二维要素),还考虑三维要素而进行设定。即,就本发明的组合物的施用量而言,例如可根据施用(例如散布)本发明的组合物的植物的高度而进行设定。具体而言,就本发明的组合物的施用量而言,例如,作为以所述例举的使用浓度而含有有效成分的液体形式的本发明的组合物的施用量,在地表~膝盖高度的植物的情况下可以为1000L/公顷~1500L/公顷,在膝盖高度~人体高度的植物的情况下可以为1500L/公顷~3000L/公顷,在人体高度~2米高的植物的情况下可以为3000L/公顷~5000L/公顷,在2米高以上的植物的情况下可以为5000L/公顷~7000L/公顷。
此外,就本发明的组合物的施用量而言,例如可以使得各有效成分的施用量在给定的范围内的方式进行设定。就成分(A)和成分(B)的施用量而言,例如,可以分别为0.01mol/公顷以上、0.02mol/公顷以上、0.05mol/公顷以上、0.1mol/公顷以上、0.2mol/公顷以上、0.3mol/公顷以上、0.4mol/公顷以上、0.5mol/公顷以上或0.7mol/公顷以上、1mol/公顷以上,并且可以为20mol/公顷以下、10mol/公顷以下、6mol/公顷以下、5mol/公顷以下、4mol/公顷以下、3mol/公顷以下、2mol/公顷以下、1mol/公顷以下、0.5mol/公顷以下或0.2mol/公顷以下,也可以为这些的不矛盾的组合。此外,各有效成分的施用量例如可根据施用(例如散布)本发明的组合物的植物的高度而进行设定。具体而言,就成分(A)的施用量而言,例如,在地表~膝盖高度的植物的情况下可以为0.01mol/公顷~0.5mol/公顷,在膝盖高度~人体高度的植物的情况下可以为0.2mol/公顷~1mol/公顷,在人体高度~2米高的植物的情况下可以为0.4mol/公顷~2mol/公顷,在2米高以上的植物的情况下可以为0.7mol/公顷~3mol/公顷。具体而言,就成分(B)的施用量而言,例如,在地表~膝盖高度的植物的情况下可以为0.02mol/公顷~2mol/公顷,在膝盖高度~人体高度的植物的情况下可以为0.3mol/公顷~4mol/公顷,在人体高度~2米高的植物的情况下可以为0.7mol/公顷~6mol/公顷,在2米高以上的植物的情况下可以为1mol/公顷~10mol/公顷。
特别是,所述例举的本发明的组合物的施用量可以是通过叶面散布等向植物体的散布或向土壤、培养基的散布而将本发明的组合物施用于植物体的情况下的施用量。
如上所述的关于本发明的组合物的施用方式的记载也可适用于将有效成分施用于植物的其它任意情况。即,例如,可以所述例举的使用浓度将有效成分施用于植物。此外,例如,可以所述例举的有效成分的施用量将有效成分施用于植物。此外,就有效成分而言,例如,可以制备为含有有效成分的液体组合物等组合物并施用于植物。关于含有有效成分的组合物,可援用本发明的组合物的说明。有效成分特别是可以液体形式施用于植物。即,具体而言,就有效成分而言,例如可以制备为以所述例举的使用浓度含有有效成分的液体组合物并施用于植物。有效成分可以在预先混合的状态下施用于植物,也可以分别单独地施用于植物。即,例如,可制备含有成分(A)和成分(B)两者的液体组合物等组合物并施用于植物。此外,可分别制备含有成分(A)的液体组合物等组合物和含有成分(B)的液体组合物等组合物并施用于植物。此外,有效成分例如可以与铺展剂等其他成分组合使用。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个方式中,下述情况可从本发明的方法中排除:将选自锌、锰、硼和维生素K的水溶性衍生物中的1种或1种以上、例如全部4种成分与有效成分组合使用的情况,即,将选自锌、锰、硼和维生素K的水溶性衍生物中的1种或1种以上、例如全部4种成分施用于植物的情况。特别是,此处所说的锌、锰和硼可以分别是七水硫酸锌、硫酸锰和硼酸。此外,“将锌、锰、硼或维生素K的水溶性衍生物施用于植物”特别是可以为将5~15%(w/w)的锌(特别是七水硫酸锌)、3~10%(w/w)的锰(特别是硫酸锰)、1~3%(w/w)的硼(特别是硼酸)或0.1~1%(w/w)的维生素K的水溶性衍生物施用于植物。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对植物进行栽培,而得到植物体。因此,本发明的方法的一个方式可以是制造植物体的方法。更具体而言,本发明的方法的一个方式可以是包含将有效成分(即所述成分A和B)施用于植物并对植物进行栽培的制造植物体的方法。就植物的栽培而言,除了施用本发明的组合物之外,例如可通过与栽培植物的通常方法相同的方法来进行。植物体可适宜回收。即,本发明的方法还可以包含对植物体进行回收。回收的植物体可以是整个植物体,也可以是植物体的一部分。作为植物体的一部分,可举出:叶、茎、干、根、果实。
<6>有效成分的使用
此外,本发明提供有效成分在如上所述的用途中的使用。即,例如,本发明提供有效成分下述使用:用于诱导植物的抗病害性、用于防治植物的病害、用于制造用于诱导植物的抗病害性的组合物和用于制造用于防治植物的病害的组合物。
此外,本发明提供各有效成分的使用,所述各有效成分用于与其他有效成分组合使用。为了如上所述的用途,各有效成分可以与其他有效成分组合使用。
实施例
以下,通过非限定性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具体性地进行说明。下述实施例中使用的氨基酸均为L-异构体。
[实施例1]组合使用硫酸铜和氨基酸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的评价(1)
在本实施例中,将硫酸铜和各种氨基酸组合施用于黄瓜的第一片真叶,将作为抗病害性相关酶的几丁质酶(Chitinase)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的活性作为指标来对抗病害性诱导效果进行评价。
(1)植物体的栽培和处理液的散布
将黄瓜(品种“四叶”)播种至园艺用培养土(Kumiai Nippi园艺培土1号;JA)与蛭石的体积比为3:1的混合土中,栽培2周。培养库内的温度设为23~25℃,日间光照设为14小时,光强度设为约300μmol m-2s-1。作为处理液,分别准备:包含0.32mM的硫酸铜和0.84mM的各氨基酸的组合的水溶液、单独包含0.32mM的硫酸铜的水溶液、单独包含0.84mM的各氨基酸的水溶液和作为模拟溶液(mock)的超纯水。就各处理液而言,以1/1000的浓度添加APPLAUCH BI(花王(株式会社);“APPLAUCH BI”是该公司的注册商标)作为铺展剂并在实验中使用。用喷雾器将各处理液以约1mL/100cm2程度喷洒至第一片真叶来进行喷雾处理。喷雾处理的48小时后,将叶的中心部分的1.5cm见方作为酶活性测定用样品并进行回收,立即用液氮进行冷冻,在-80℃下保存。就试验而言,对各处理液一式三份(n=3)地实施试验。
(2)酶提取
将酶活性测定用样品在冷冻状态下用植物粉碎机MM300 MIXER MILL GRINDER(Retsch)粉碎,悬浮于500μL的提取缓冲液[100mM NaH2PO4/Na2HPO4(pH6.0),1mM DTT]。将以10000rpm进行5分钟离心分离后的上清液馏分作为粗提取馏分。通过Bradford法对粗提取馏分的蛋白质浓度进行测定。
(3)几丁质酶活性测定
几丁质酶活性通过McCreath的方法(McCreath,K.et al.,J.Microbiol.Methods14:229-237,1992)进行测定。即,将作为基质的4MU-(GlcNAc)3(4-甲基伞形酮基-β-d-N,N',N”-三乙酰基壳二糖;SIGMA M5639)溶解在50%乙醇中并使得浓度变为0.4mM,在-20℃下保存。使用该溶液时,用50%乙醇稀释10倍,作为基质溶液。将所述粗提取馏分用所述提取缓冲液进行稀释并使得蛋白质浓度变为1μg/μL,作为样品。将50μL的各样品分别注入96孔板中,向其中添加基质溶液50μL,在37℃下开始反应。反应开始30分钟后和90分钟后,在反应液中添加100μL的1M Gly/NaOH缓冲液(pH 10.2),停止反应。完全除去液面的气泡后,使用荧光检测用酶标仪SpectraMax M2(Molecular Devices),在激发波长360nm,荧光波长450nm的条件下对荧光强度进行测定。将4MU(4-甲基伞形酮)作为标准物质,计算4MU的游离量,将1分钟内与1μmol的基质进行反应的酶量定义为1单位。
(4)过氧化物酶活性
使用荧光基质AmplexRed对过氧化物酶活性进行测定。将AmplexRed Ultrareagent(Invitrogen A36006)溶解在DMSO中并使得浓度变为10mM(1mg/330μl),在-20℃下保存。将H2O2用水稀释并使得浓度变为20mM,在4℃下保存。使用这些溶液制备基质溶液(100mM NaH2PO4/Na2HPO4(pH7.4),2mM H2O2,50μM AmplexRed)。将所述粗提取馏分用所述提取缓冲液进行稀释并使得蛋白质浓度变为1ng/μl,作为样品。将40μl的各样品分别注入96孔板(Greiner空白半体积微孔板)中,向其中添加基质溶液40μl而开始反应,随时间推移而测定荧光强度。就荧光强度而言,使用酶标仪SpectraMax M2(Molecu lar Devices)在激发波长544nm,荧光波长544/590nm,间隔90秒的条件下测定10分钟。在反应以线性进行的时间内进行定量。使用过氧化物酶标准品(Sigma;P8415-5KU)计算反应量,将1分钟内与1μmol的基质反应的酶量定义为1单位。
(5)结果
将结果示于图1~8(n=3)。通过将Thr、Pro、Ala、Val、Ser、Trp或Tyr与硫酸铜组合使用,而观察到与单独施用硫酸铜的情况相比,作为植物的抗病害性标记的几丁质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增大。
[实施例2]组合使用硫酸铜和氨基酸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的评价(2)
对于实施例1中通过与硫酸铜组合使用而观察到几丁质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诱导效果的7种氨基酸(Thr、Pro、Ala、Val、Ser、Trp、Tyr)和已知与硫酸铜组合使用带来的杀菌效果的Lys,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步骤,再次对与硫酸铜组合使用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进行评价。
将结果示于图9~10(n=3)。特别是,通过将Thr、Pro、Ala或Ser与硫酸铜组合使用,而观察到比将Lys与硫酸铜组合使用的情况更高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其中,在将Ser或Thr与硫酸铜组合使用的情况下,观察到明显更高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
[实施例3]与硫酸铜组合使用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中氨基酸浓度的影响的评价
对与硫酸铜组合使用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中各氨基酸的浓度的影响进行评价。即,对于实施例2中评价的8种氨基酸(Thr、Pro、Ala、Val、Ser、Trp、Tyr、Lys),将氨基酸浓度设为0.17mM、0.36mM、0.50mM、0.67mM、0.84mM或1.01mM,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步骤,对与硫酸铜组合使用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进行评价。
将结果示于图11~26(n=3)。确认了所有氨基酸与硫酸铜组合使用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均具有浓度依赖性。此外,还表明,关于与硫酸铜组合使用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根据氨基酸的种类不同,饱和浓度和最大效果存在差异。对于0.32mM的硫酸铜,在Lys和Thr为0.84mM的情况下,在Ser为0.67mM的情况下,在Ala、Val、Trp为0.50mM的情况下,效果达到最大值。在Tyr的情况下,在所测试的浓度范围内,在0.17mM时达到最高效果。在Pro的情况下,在所测试的浓度范围内,效果未达到最大值,通过另外实施的高浓度区域的试验,而发现在1.18mM时效果达到最大值(图27~28)。此处,将效果达到最大值所需要的氨基酸浓度设为氨基酸的最适浓度。
[实施例4]在将各氨基酸以最适浓度与硫酸铜组合使用的情况下对黄瓜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的评价
对于实施例2中评价的8种氨基酸(Thr、Pro、Ala、Val、Ser、Trp、Tyr、Lys),将氨基酸浓度设为最适浓度,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步骤,对与硫酸铜组合使用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进行评价。就各氨基酸的最适浓度而言,根据实施例3的结果,在Lys和Thr的情况下设为0.84mM,在Ser的情况下设为0.67mM,在Ala、Val、Trp的情况下设为0.50mM,在Tyr的情况下设为0.17mM,在Pro的情况下设为1.18mM。
将结果示于图29~30(n=3)。特别是,通过将Thr、Pro、Ala或Ser与硫酸铜组合使用,而观察到比将Lys与硫酸铜组合使用的情况更高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其中,在将Ser或Thr与硫酸铜组合使用的情况下,观察到明显更高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
[实施例5]组合使用硫酸铜和氨基酸带来的对黄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的评价
在本实施例中,将硫酸铜和各种氨基酸组合施用于黄瓜的第一片真叶,将病斑数的减少作为指标对病害防治效果进行评价,所述病斑由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orbiculare)引起。
(1)植物体的栽培和散布方法
对于实施例2中评价的8种氨基酸(Thr、Pro、Ala、Val、Ser、Trp、Tyr、Lys),将氨基酸浓度设为最适浓度,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步骤,对黄瓜的第一片真叶实施散布处理。就对于0.32mM的硫酸铜的各氨基酸的最适浓度而言,根据实施例3的结果,在Lys和Thr的情况下设为0.84mM,在Ser的情况下设为0.67mM,在Ala、Val、Trp的情况下设为0.50mM,在Tyr的情况下设为0.17mM,在Pro的情况下设为1.18mM。就各氨基酸相对于铜量之比而言,以摩尔比计,在Lys和Thr的情况下为2.625,在Ser的情况下为2.094,在Ala、Val、Trp的情况下为1.563,在Tyr的情况下为0.531,在Pro的情况下为3.688。
(2)黄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的评价
喷雾处理的24小时后,将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 104-T菌株)接种至黄瓜上。接种通过将分生孢子悬浮液(1×105分生孢子/毫升)喷洒在叶面上而进行。接种后,通过在黑暗潮湿的房间中静置24小时,而使黄瓜感染黄瓜炭疽病菌。接种7日后,对各处理叶片产生的易感性病斑数进行测定。
将结果示于图31(n=3)。通过组合使用硫酸铜和氨基酸,而观察到与单独施用硫酸铜的情况或单独施用氨基酸的情况相比,病斑数减少。特别是,通过将Thr、Pro、Ala、Ser或Trp与硫酸铜组合使用,而观察到比将Lys与硫酸铜组合使用情况更高的病害防治效果。其中,在将Ser或Thr与硫酸铜组合使用的情况下,观察到明显更高的病害防治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确认了具有比Lys更高的病害防治效果的5种氨基酸中除Trp以外的4种(Thr、Pro、Ala、Ser),与在实施例4中确认了具有比Lys更高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的氨基酸一致。此外,观察到Ser和Thr对于抗病害性诱导效果和病害防治效果两者均具有显著效果。
[实施例6]组合使用硫酸铜和包含羟基的各种氨基酸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的评价
通过与硫酸铜组合使用而确认了显著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和病害防治效果的Ser和Thr都是具有羟基的氨基酸。另一方面,在作为同样具有羟基并且具有苯环的芳香族氨基酸的Tyr的情况下,病害防治效果较低。因此,从具有羟基的其他氨基酸中,选择芳香族和非芳香族的代表性的氨基酸,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步骤,对与硫酸铜组合使用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进行评价。选择Hse(高丝氨酸)和Hyp(羟脯氨酸)作为作为非芳香族氨基酸,选择DOPA(3,4-二羟基苯基丙氨酸)作为芳香族氨基酸。
将结果示于图32~33(n=3)。通过将Hse或Hyp与硫酸铜组合使用,而观察到对几丁质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显著的诱导效果,该效果与组合使用硫酸铜和Ser的情况相当。另一方面,组合使用硫酸铜和DOPA的情况下的几丁质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诱导效果与组合使用硫酸铜和Lys的情况的程度相当。
[实施例7]组合使用硫酸铜和包含羟基的各种氨基酸带来的对黄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的评价
对于实施例6中评价的氨基酸(Hse、Hyp、DOPA),按照实施例5所述的步骤,对与硫酸铜组合使用带来的病害防治效果进行评价。
将结果示于图34(n=3)。通过将Hse或Hyp与硫酸铜组合使用,而观察到显著的病害防治效果,该效果与将Ser或Thr与硫酸铜组合使用的情况相当。另一方面,未观察到DOPA与硫酸铜组合使用带来的病害防治效果,相反,促进了感染。
[实施例8]组合使用硫酸铜或氯化铜和氨基酸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
对于实施例2中评价的8种氨基酸(Thr、Pro、Ala、Val、Ser、Trp、Tyr、Lys),将氨基酸浓度设为最适浓度,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步骤,对与硫酸铜或氯化铜组合使用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进行评价。
将结果示于图35~36(n=3)。就根据氨基酸的种类引起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的大小的差异而言,无论进行组合使用的铜化合物是硫酸铜还是氯化铜,都具有相同倾向。即,暗示氨基酸和铜化合物的组合使用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通过氨基酸和铜离子的组合而得到。
[实施例9]组合使用硫酸铜和Thr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中硫酸铜浓度的影响的评价
对组合使用硫酸铜和Thr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中硫酸铜浓度的影响的评价。即,将Thr固定为最适浓度0.84mM,将硫酸铜浓度设为0.08mM、0.16mM、0.20mM、0.24mM、0.28mM或0.32mM,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步骤,对组合使用硫酸铜和Thr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进行评价。
将结果示于图37~38(n=3)。确认了组合使用硫酸铜和0.84mM的Thr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对硫酸铜浓度具有依赖性,当硫酸铜浓度为0.16mM时效果达到最高值。
[实施例10]组合使用硫酸铜和醇类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
在实施例6和实施例7中,对于4种具有羟基的非芳香族氨基酸(Thr、Ser、Hse、Hyp),确认了与硫酸铜组合使用带来的显著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和病害防治效果。因此,作为具有羟基的氨基酸以外的物质,从醇类中选择代表性的物质,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步骤,对与硫酸铜组合使用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进行评价。作为醇类,选择EgOH(乙二醇)、IpOH(异丙醇)、GcOH(甘油)、EtOH(乙醇)。为了比较,同时还对在之前的实施例中确认了显著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和病害防治效果的Thr和Ser进行再评价。
将结果示于图39~40(n=3)。在将Thr或Ser与硫酸铜组合使用的情况下,再次出现了显著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另一方面,在将EgOH、IpOH、GcOH、EtOH中的任一种与硫酸铜组合使用的情况下,抗病害性诱导效果较小。
[实施例11]组合使用硫酸铜和氨基酸对番茄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的评价
本实施例中,将硫酸铜与5种氨基酸(Lys、Thr、Ser、Trp、Ala)组合施用于番茄,将抗病害性基因的表达作为指标对抗病害性诱导效果进行评价。
(1)植物体的栽培和处理液的散布
将2粒番茄(品种:Momotaro Fight)种子播种至填充有培养土的直径10.5cm的狭缝花盆(Slit pot)(开口直径10.5cm×高度8.8cm)中,在生物人工气候室(biotron)中,在温度23℃,光照时间14小时(6:00~20:00),黑暗时间10小时(20:00~6:00)的条件下进行栽培。培养土使用Kumiai Nippi园艺培土1号(N ihon Hiryo株式会社)与蛭石以3:1(体积比)混合得到的混合土。1周后,使植物稀疏并留下1株,继续栽培。播种25日后,将添加了0.1%的铺展剂APPL AUCH BI(花王(株式会社))的处理液散布至整个植物。将处理区示于表1。氨基酸的浓度均为0.84mM,硫酸铜的浓度为0.32mM(作为Cu为0.002%)。各处理区均使用3株番茄,每株散布4mL的处理液。散布24小时后,从第2片真叶采集1.5cm×1.5cm见方作为样品。
[表1]
表1处理区
Figure BDA0002666580390000251
Figure BDA0002666580390000261
(2)基因表达解析
使用SV Total RNA Isolation System TM(Promega),根据该试剂盒的手册从样品中提取RNA。接着,使用ReverTra Ace TM qPCR RT Master Mi x(TOYOBO),从提取的RNA合成单链cDNA。作为与番茄的抗病害性相关的基因,选择以下9个基因:WRKY型转录因子(SLWRKY);葡聚糖酶(SLGlu);几丁质酶(SLChi);Pto-interactor 5(SLPti 5);谷胱甘肽S-转移酶(SLGST);增强疾病易感性1蛋白(SLEDS 1);病程相关蛋白(SLPR 1a);苯丙氨酸解氨酶5(SLPAL 5);OPR 12-oxophytodienoate还原酶3(SLOPR 3)。将所述的c DNA作为模板,使用表2所示的引物进行实时PCR,作为对于肌动蛋白(Act in)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来计算各基因的表达量。
[表2]
表2用于番茄的实时PCR的引物
Figure BDA0002666580390000262
Figure BDA0002666580390000271
F:正向引物;R:反向引物。
将结果示于图41~42(n=3)。图42是将图41的数据中组合使用硫酸铜和氨基酸的情况下的数据以基因表达量的降序显示出的图。观察到按照Thr或Ser与硫酸铜的组合、Trp与硫酸铜的组合、Ala或Lys与硫酸铜的组合的顺序而倾向于得到更高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
[实施例12]组合使用硫酸铜和Thr发酵液对番茄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的评价
对于含有Thr的发酵液,按照实施例11所述的步骤对番茄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进行评价。将处理区示于表3。将Thr发酵液中的Thr的浓度调整为0.84mM。实时PCR使用表2所示的引物。
[表3]
表3处理区
Figure BDA0002666580390000272
将结果示于图43(n=3)。ThrML+Cu显示出与Thr+Cu同等或以上的对番茄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
[实施例13]与硫酸铜组合使用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中Hyp和Hse浓度的影响的评价
对于在实施例6和实施例7中通过与硫酸铜组合使用而确认了显著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和病害防治效果的Hyp和Hse,对与硫酸铜组合使用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中的浓度的影响进行评价。即,对于Hyp和Hse,将浓度设为0.17mM、0.36mM、0.50mM、0.67mM、0.84mM或1.01mM,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步骤,对与硫酸铜组合使用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进行评价。
将结果示于图44~47(n=3)。Hyp和Hse均被确认了其与硫酸铜组合使用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具有浓度依赖性。此外,确认了对于与硫酸铜组合使用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在Hyp和Hse之间,饱和浓度和最大效果存在差异。对于0.32mM的硫酸铜,在Hyp为0.84mM的情况下效果达到最大值。另一方面,在Hse在所测试的浓度范围内的情况下效果未达到最大值,暗示通过另外实施的高浓度区域的试验,可能在1.51mM以上得到效果的最大值(图48~49)。
[实施例14]将氯化亚铜或氯化铜与氨基酸组合使用对黄瓜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
在实施例2中评价的氨基酸中,将与硫酸铜组合使用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特别显著的Thr和Ser的浓度设为0.84mM,按照实施例1所述的步骤,对与氯化亚铜或氯化铜的组合使用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进行评价。
将结果示于图50~51(n=3)。氯化亚铜和氯化铜均通过与Thr或Ser的组合使用,而确认到显著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即暗示,组合使用氨基酸和铜化合物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是通过氨基酸与铜离子的组合而得到的,铜离子可以是一价,也可以是二价。
[实施例15]组合使用硫酸铜和Ser带来的对草莓炭疽病的防治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在黄瓜中确认了显著抗病害性效果和病害防治效果的硫酸铜和Ser的组合,确认了对草莓的病害防治效果。即,将硫酸铜和Ser组合施用于草莓的真叶,将病斑数的减少作为指标对病害防治效果进行评价,所述病斑由草莓炭疽病菌引起。
将草莓(品种:女峰)在室外玻璃温室(重复进行温度25℃-14小时和17℃-8小时的设定,光强度随自然变化)下在填充有园艺用培养土(Kumiai Nippi园艺培土1号;JA)与蛭石的体积比为3:1的混合土的花盆中进行runner继代培养,准备成长至约3-4片真叶的幼苗,作为植物材料。作为处理液,准备包含0.32mM的硫酸铜和0.64mM的Ser的组合的水溶液和作为模拟溶液(mock)的超纯水。就各处理液而言,以1/1000的浓度添加APPLAUCH BI(花王(株式会社)“;APPLAUCH BI”是该公司的注册商标)作为铺展剂并在实验中使用。用喷雾器将各处理液以约2mL/株喷洒至准备的草莓苗上,并以使得各真叶的正面和背面两面均被喷洒的方式对苗整体进行喷雾处理。喷雾处理24小时后,将草莓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 Nara gc5菌株)接种至草莓上。接种通过将分生孢子悬浮液(5×105分生孢子/毫升)喷洒在叶面上而进行。接种后,通过在黑暗潮湿的房间中静置24小时,而使草莓感染草莓炭疽病菌。接种4日后,在各株、每片叶子对各处理叶片产生的易感性病斑数进行测定。
将结果示于图52(n=3)。通过组合使用硫酸铜和Ser,而观察到与施用超纯水的情况相比,病斑数显著减少。
[实施例16]组合使用硫酸铜和氨基酸对草莓带来的抗病害性诱导效果的评价
在本实施例中,将硫酸铜和各种氨基酸组合施用于草莓,将抗病害性基因的表达作为指标对抗病害性诱导效果进行评价。
将草莓的种子(品种:Shikinari(Fragaria ananassa cv.Shikinari))播种至5cm的花盆中,在植物室(Plant chamber)中进行栽培。栽培条件与实施例11的番茄栽培同样。距离播种约50日后,将添加了0.1%的铺展剂APPLAUCHBI(花王(株式会社))的处理液散布于整个植物。将处理区示于表4。各处理区使用3株草莓,每株散布2mL的处理液。
[表4]
表4处理区
处理区编号 处理液组成 处理区名称
1 Con.(水) Con.
2 0.84mM Lys+0.32mM Cu Lys+Cu
3 0.84mM Thr+0.32mM Cu Thr+Cu
4 0.84mM Ser+0.32mM Cu Ser+Cu
5 0.84mM Ala+0.32mM Cu Ala+Cu
6 0.84mM Trp+0.32mM Cu Trp+Cu
7 0.84mM Pro+0.32mM Cu Pro+Cu
散布24小时后采集第一片真叶,提取RNA,通过实时PCR对与草莓的抗病害性相关的基因的表达进行解析。作为与草莓的抗病害性相关的基因,选择以下3个基因:Osmotin-like蛋白(OLP2);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几丁质酶2-1(Chi2-1)。将使用的引物示于表5。样品的采集和基因表达的解析以与实施例11同样的步骤实施。作为对于肌动蛋白(FaActin)基因的相对性的表达量来计算各基因的表达量。
[表5]
表5用于草莓的实时PCR的引物
Figure BDA0002666580390000301
F:正向引物;R:反向引物。
将结果示于图53(n=3)。与水处理(Con.)的情况相比,在组合使用任一氨基酸和硫酸铜的情况下,对于3个基因(FaOPL2、FaPAL、FaChi2-1)均观察到更显著的表达诱导效果。此外,与Lys和硫酸铜的组合相比,在FaOPL2基因的情况下,Thr、Ser或Pro与硫酸铜的组合观察到更显著的表达诱导效果,在FaPAL基因的情况下,Trp或Pro与硫酸铜的组合观察到更显著的表达诱导效果,在FaChi2-1基因的情况下,Thr、Ser、Ala、Trp或Pro与硫酸铜的组合观察到更显著的表达诱导效果。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用于诱导植物的抗病害性或用于防治植物的病害的组合物。
<序列表的说明>
SEQ ID NO.1~28:引物
SEQUENCE LISTING
<110> 味之素株式会社
<120> 用于诱导植物的抗病害性或用于防治植物的病害的组合物
<130> E085-19020
<150> JP2018-038664
<151> 2018-03-05
<160> 28
<170> PatentIn version 3.5
<210> 1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1
caccattggg tgtgagcgat 20
<210> 2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2
gggcgacaac cttgatcttc 20
<210> 3
<211> 2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3
gtgttgacta aagatgctgg g 21
<210> 4
<211> 2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4
ggtgaaagat caccatcagc aa 22
<210> 5
<211> 2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5
tttcgatgcc cttgtggatt c 21
<210> 6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6
ggccaaccac tttccgatac 20
<210> 7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7
tggggcagca gggagtgcaa 20
<210> 8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8
tacaccaaag cccgggacgc 20
<210> 9
<211> 2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9
gagagtatgg ctaggtacgt tcg 23
<210> 10
<211> 2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10
taagtagtgc cttagcacct cgc 23
<210> 11
<211> 2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11
gcccttccat cttgcctaaa g 21
<210> 12
<211> 2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12
gtcaccaaaa caactccaga tgc 23
<210> 13
<211> 24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13
tatactcaag tagtctggcg caac 24
<210> 14
<211> 2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14
cctacaggat cgtagttgca aga 23
<210> 15
<211> 24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15
gaatgacctt ggcctgagta caag 24
<210> 16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16
cctgctgcac gaagacacag 20
<210> 17
<211> 2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17
caatggcttc ttactgctcg g 21
<210> 18
<211> 2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18
catcttggtt gtgttgctca gc 22
<210> 19
<211> 2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19
ttggcttagc agttgttgaa ag 22
<210> 20
<211> 2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20
tacgtatggt ggctgtgatc a 21
<210> 21
<211> 24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21
gccagaaaga tgcttatgtc ggtg 24
<210> 22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22
tggggcaaca cgaagctcat 20
<210> 23
<211> 19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23
agcacgattc gatatccga 19
<210> 24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24
tgttgaactg gttaagcccg 20
<210> 25
<211> 2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25
gatgtcaact ccttgggact g 21
<210> 26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26
tccacgactg agagcaggtg 20
<210> 27
<211> 24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27
tgcagccttc taatgatcaa cacc 24
<210> 28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
<220>
<223> 引物
<400> 28
gatggcagcg agagtactgc 20

Claims (26)

1.一种组合物,其是用于诱导植物的抗病害性或用于防治植物的病害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含有下述成分(A)和(B),
(A)至少1种铜化合物;
(B)至少1种氨基酸,
所述成分(B)选自具有羟基的氨基酸、丙氨酸、脯氨酸和色氨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
所述具有羟基的氨基酸为具有羟基的非芳香族氨基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
所述成分(B)选自苏氨酸、丝氨酸、高丝氨酸、羟脯氨酸、丙氨酸和脯氨酸。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
所述成分(B)选自苏氨酸、丝氨酸、高丝氨酸和羟脯氨酸。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
所述成分(B)为L-异构体。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
所述成分(A)为铜盐。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
所述成分(A)为硫酸铜或氯化铜。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
所述植物为茄科植物、葫芦科植物或蔷薇科植物。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
所述植物为番茄、黄瓜或草莓。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以含有浓度为0.01mM~5mM的所述成分(A)的液体形式进行使用。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以含有浓度为0.02mM~10mM的所述成分(B)的液体形式进行使用。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
所述成分(B)的含量相对于所述成分(A)的含量的比例(成分(B)的含量/成分(A)的含量)以摩尔比计为0.1~10。
13.一种方法,其是诱导植物的抗病害性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含将下述成分(A)和(B)施用于植物的工序,
(A)至少1种铜化合物;
(B)至少1种氨基酸,
所述成分(B)选自具有羟基的氨基酸、丙氨酸、脯氨酸和色氨酸。
14.一种方法,其是防治植物的病害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含将下述成分(A)和(B)施用于植物的工序,
(A)至少1种铜化合物;
(B)至少1种氨基酸,
所述成分(B)选自具有羟基的氨基酸、丙氨酸、脯氨酸和色氨酸。
15.一种方法,其是制造植物体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含将下述成分(A)和(B)施用于植物并栽培植物的工序;和回收植物体的工序,
(A)至少1种铜化合物;
(B)至少1种氨基酸,
所述成分(B)选自具有羟基的氨基酸、丙氨酸、脯氨酸和色氨酸。
16.根据权利要求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具有羟基的氨基酸为具有羟基的非芳香族氨基酸。
17.根据权利要求13~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成分(B)选自苏氨酸、丝氨酸、高丝氨酸、羟脯氨酸、丙氨酸和脯氨酸。
18.根据权利要求13~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成分(B)选自苏氨酸、丝氨酸、高丝氨酸和羟脯氨酸。
19.根据权利要求13~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成分(B)为L-异构体。
20.根据权利要求13~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成分(A)为铜盐。
21.根据权利要求13~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成分(A)为硫酸铜或氯化铜。
22.根据权利要求13~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植物为茄科植物、葫芦科植物或蔷薇科植物。
23.根据权利要求13~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植物为番茄、黄瓜或草莓。
24.根据权利要求13~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以含有浓度为0.01mM~5mM的所述成分(A)的液体形式来施用所述成分(A)。
25.根据权利要求13~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以含有浓度为0.02mM~10mM的所述成分(B)的液体形式来施用所述成分(B)。
26.根据权利要求13~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成分(B)的施用量相对于所述成分(A)的施用量的比例(成分(B)的施用量/成分(A)的施用量)以摩尔比计为0.1~10。
CN201980017242.2A 2018-03-05 2019-03-05 用于诱导植物的抗病害性或用于防治植物的病害的组合物 Active CN1118188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38664 2018-03-05
JP2018038664 2018-03-05
PCT/JP2019/008698 WO2019172277A1 (ja) 2018-03-05 2019-03-05 植物の病害抵抗性誘導用または植物の病害防除用の組成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18802A true CN111818802A (zh) 2020-10-23
CN111818802B CN111818802B (zh) 2023-03-07

Family

ID=67845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17242.2A Active CN111818802B (zh) 2018-03-05 2019-03-05 用于诱导植物的抗病害性或用于防治植物的病害的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397002A1 (zh)
EP (1) EP3763213A4 (zh)
JP (1) JP7375743B2 (zh)
CN (1) CN111818802B (zh)
BR (1) BR112020017985A2 (zh)
WO (1) WO201917227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9433A (zh) * 2021-12-13 2022-02-08 云南硕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防治植物白粉病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5104617A (zh) * 2022-07-27 2022-09-27 淮阴师范学院 一种防治黄瓜枯萎病的组合物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34975B2 (ja) * 2020-12-03 2023-08-29 Oatアグリオ株式会社 植物病害抵抗性誘導剤
CN113854302B (zh) * 2021-11-09 2023-03-28 山东国仓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脯氨酸和丙氨酸在防治小麦赤霉病中的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83599A1 (fr) * 2001-04-10 2002-10-24 Penn Ar Bed Sarl Engrais a base d'hydroxyde de cuivre ayant des propriété fongicides contre de nombreuses maladies cryptogamiques et un procede d'obtention d'un tel engrais
CN101229987A (zh) * 2008-01-17 2008-07-30 杜相革 一种适用于有机农业的药肥及其制备工艺
EP2524597A1 (en) * 2010-01-13 2012-11-21 Ajinomoto Co., Inc. Potentiator of disease resistance of cucurbitaceae family plant, and plant disease control method using same
US8529964B1 (en) * 2010-05-10 2013-09-10 Timothy Lee Mann Method and composition for suppression and control of citrus canker and other plant diseas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80530A (ja) 1992-09-01 1994-03-22 Mitsui Toatsu Chem Inc 植物病害防除方法
JP4526622B2 (ja) * 1998-10-23 2010-08-18 北興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農園芸用種子消毒剤および種子の消毒方法
AU2004281533A1 (en) 2003-10-17 2005-04-28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Use of basic amino acids in copper-containing fungicidal formulations
ES2435069B1 (es) 2012-06-13 2014-09-24 Agro Stock S.A. Formulado líquido enraizante y potenciador de la autodefensa en las plantas y utilización del mismo
CN104163719B (zh) * 2014-08-12 2016-09-28 冯思慧 一种含氨基酸水溶肥的制备方法
GB2533081B (en) * 2014-12-02 2019-10-16 Rotam Agrochem Int Co Ltd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treating nematodes
CN104642385B (zh) * 2015-01-07 2017-08-25 安徽瀚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铜和聚六亚甲基胍的复合杀菌剂及加工工艺
CN105461451A (zh) * 2015-12-24 2016-04-06 北京沃土天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生物发酵水溶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24266A (zh) * 2016-04-19 2016-09-07 安徽尚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景观草种植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77792A (zh) * 2016-10-31 2017-04-26 钟山县昱成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 一种防治贡柑溃疡病的药物组合物
CN106962029A (zh) * 2017-05-10 2017-07-21 麦丽 一种油茶的嫁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83599A1 (fr) * 2001-04-10 2002-10-24 Penn Ar Bed Sarl Engrais a base d'hydroxyde de cuivre ayant des propriété fongicides contre de nombreuses maladies cryptogamiques et un procede d'obtention d'un tel engrais
CN101229987A (zh) * 2008-01-17 2008-07-30 杜相革 一种适用于有机农业的药肥及其制备工艺
EP2524597A1 (en) * 2010-01-13 2012-11-21 Ajinomoto Co., Inc. Potentiator of disease resistance of cucurbitaceae family plant, and plant disease control method using same
US8529964B1 (en) * 2010-05-10 2013-09-10 Timothy Lee Mann Method and composition for suppression and control of citrus canker and other plant disease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9433A (zh) * 2021-12-13 2022-02-08 云南硕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防治植物白粉病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5104617A (zh) * 2022-07-27 2022-09-27 淮阴师范学院 一种防治黄瓜枯萎病的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63213A4 (en) 2021-11-24
US20200397002A1 (en) 2020-12-24
WO2019172277A1 (ja) 2019-09-12
JPWO2019172277A1 (ja) 2021-03-11
EP3763213A1 (en) 2021-01-13
CN111818802B (zh) 2023-03-07
BR112020017985A2 (pt) 2020-12-29
JP7375743B2 (ja) 2023-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18802B (zh) 用于诱导植物的抗病害性或用于防治植物的病害的组合物
Bader et al. Native Trichoderma harzianum strains from Argentina produce indole-3 acetic acid and phosphorus solubilization, promote growth and control wilt disease on tomato (Solanum lycopersicum L.)
KR20200031144A (ko) 식물 보호, 성장 및 생산성 향상을 위한 생물활성 폴리펩타이드
WO2012008781A2 (ko) 2,5-다이케토피페라진 유도체를 활성성분으로 포함하는 농업용 약제
NZ552836A (en) Microbial mixture for treating plants to control or suppress a plant pathogen, particularly blight
Gilardi et al. Management of downy mildew of sweet basil (Ocimum basilicum) caused by Peronospora belbahrii by means of resistance inducers, fungicides, biocontrol agents and natural products
El-Mohamedy et al. Field application of plant resistance inducers (PRIs) to control important root rot diseases and improvement growth and yield of green bean (Phaseolus vulgaris L.)
EP2524597A1 (en) Potentiator of disease resistance of cucurbitaceae family plant, and plant disease control method using same
Aini et al. The effect of nutrient concentration and inoculation of PGPR and AMF on the yield and fruit quality of hydroponic cherry tomatoes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 var. cerasiforme).
Šević et al. Integration of biological and conventional treatments in control of pepper bacterial spot
AU2015283359A1 (en) Method for prophylaxis of infections in crops and ornamentals, preferably in viticulture, and in woody plants
Mady Inducing cold tolerability in squash (Cucurbita pepo L.) plant by using salicylic acid and chelated calcium application.
Rasheed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tein and copper contents of some plants
US5130131A (en)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fungi and bacteria
JP2014073993A (ja) 植物の鉄利用能改善剤
RU2738483C1 (ru) Пестицид и агрохимикат на основе хелатной формы фульвовой кислоты
Tantawy et al. Effectiveness of Peroxy Acetic Aacid (PAA), Perbicarbonate (PB) and Potassium Silicate (PS) on Okra Growth, Yield and Resistance to Powdery Mildew
David et al. Silicon suppresses anthracnose diseases in tomato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by enhancing disease resistance
Abedin et al. Efficacy of trichocompost on the growth and yield of tomato
Wojdyła Potential of using products containing amino acids in the protection of garden pansy (Viola wittrockiana) against pansy leaf anthracnose (Colletotrichum violae-tricoloris) and their impact on plant growth.
Mohamed et al. Application of salicylic acid and some fungicides as seed treatment for controlling damping-off and root rot diseases of squash and cantaloupe plants under field conditions.
Kocira et al. Foliar Application of Biostimulants and the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Soybean Seeds
Khalil Beneficial effects of Trichoderma viride and salicylic acid against Fusarium wilt in tomato
CA3080760C (en) Composition for stimulating immune responses in plants
ÖZDEMİR The Search For Nature-Friendly Solution To Late Blight (Phytophtora Infestans) Diseas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