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103A - 用于读/写盘的盒以及用于此种读/写盘的读出与写入的方法与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读/写盘的盒以及用于此种读/写盘的读出与写入的方法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103A
CN1118103A CN94119036A CN94119036A CN1118103A CN 1118103 A CN1118103 A CN 1118103A CN 94119036 A CN94119036 A CN 94119036A CN 94119036 A CN94119036 A CN 94119036A CN 1118103 A CN1118103 A CN 11181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d
box
dish
write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41190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川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nw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nw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nwa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nw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81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1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21Selecting or spacing of record carriers for introducing the hea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22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from random access magazine of disc records
    • G11B17/26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from random access magazine of disc records the magazine having a cylindrical shape with vertical axi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22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from random access magazine of disc records
    • G11B17/221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from random access magazine of disc records with movable magazin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3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 G11B23/032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for rigid discs
    • G11B23/0323Containers for flat record carriers for rigid discs for disc-pac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Disk Chang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用到一种由内体与外体组成且可装盛逐一码放成叠的一批CD(紧致盘)的盒。此内体与外体能在CD叠置的方向中运动并在它们保持成相互连接的状态下打开或关闭。盒的一侧上设有相应的一些机构,用来使内体与外体相互松脱开,并使这些用于读出与写入的CD在叠盘的方向中运动而在两相邻CD间形成一空间。利用读/写组件的驱动系统可将一读/写盘(CD)转动面对此空间。可用读/写组件的激光拾取头相对此种CD读出或写入数据。能减小读/写装置的尺寸且不要求盒以及各部件有精确的位置关系。

Description

用于读/写盘的盒以及用于此种 读/写盘的读出与写入的方法与装置
本发明涉及装有一批读/写盘的盒,同时涉及一种方法与装置,从装于此盒中的一批读/写盘中选取一张并对这张选出的盘进行读出和/或写入。
在传统的需要利用一种方法来从一批成叠的读/写盘中选取一张并使之进行读出和/或写入的装置例子中,包括有一个用来重放致密盘(compact disk,以后简记为CD)的CD换盘器。
例如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公布号85992/1987与90452/1987中所述,其中的CD换盘器通常备有一个能装盛一定数量叠置好的CD(例如6张CD)的盒以及能接收此盒并执行重放功能的换盘装置。此换片装置有一个用来装盛设定于此装置内的盒的插盒空间以及一个位于此插盒空间一侧的重放空间。可依平行于盘径向的方向将所需的CD自该盒中拉出并送入重放空间内用以进行重放。
上述这种CD换盘器由于需要在换盘装置内设置插盒空间与重放空间而有了较大的体积。因而例如在汽车用的6盘式CD换盘器中,就不能将整个换盘装置嵌入仪表板的中央。典型的情况是把控制装置单独设在中央,而把换盘装置安装于一分开的位置例如车尾的行李箱内。
日本特许(公开)公布号255248/1991中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装置,其中公开的一种CD换盘器能在插盒空间内重放CD,方法是在叠盘的方向中将插入换盘装置插盒空间内的盒分隔,同时插入一重放装置,后者包括的CD转动马达与激光拾取头是设在分隔此盒时于支座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内。由于具有此种构型的CD换盘器不需设置独立的重放空间,换盘装置的侧面积可在减少几乎一半。
上述CD换盘器的盒包括一对半体,即上半体与下半体,它们在垂向与相互分开,还包括一批设在上、下半体之间用来支承读/写盘的不互连的支座。这种可分隔的盒有一批绕下半体边缘设置的支柱,以及一个设在上半体内表面上,能从盘的近沿朝外方向上自由扣住各支柱顶部的可旋转扣合件。在这种盒的组合好的状态下,此扣合件扣住各支柱的顶部,使盒保持成以其上、下半体相结合而让这批支座夹于上、下半体之间。当分隔此盒时,扣合件旋转而与支柱脱开,由此使上、下半体分开而让支座在它们之间运动。
用于上述盒的换盘装置包括:使上述扣合件旋转的装置,以及使下半体与支座在叠盘方向中分开和移动的开/关变换机构。此开/关转换机构设在盒插入部分周围的两个位置处,每个开/关转换机构配有一批杠杆,能扣合下半体和相应的支座并有带动这些杆摆动的凸轮。结果使这些杆与凸轮能连锁地摆动,这些凸轮由一开/关转辙马达带动,将下半体与相应支座降至支承着待重放的CD的支座之下,由此打开重放装置所进入的空间。
上述重放装置设有一带驱动系统的臂以及一围绕一根轴设定的激光拾取头,此轴则垂直地设在插盒空间的一侧,它构造成,可使臂在其已经进入盒内的重放位置(确切地说,是插盒空间)和其已自盒撤出即自插合空间撤出的回撤位置之间转动。借助于一个使臂升降的马达,此臂还可在盘叠置的方向移动至这样一个位置,此位置与CD将在相对于叠盘的方向重放的位置相对应。
如上所述,日本特许(公开)的公布号235248/1991所公布的盒呈一种可分式构型,包括一个带有一批支柱的下半体和具有一个可旋转扣合件的上半体。此种可分式构型除复杂外,还易使支柱为扣合件所扣住的那些位置分布不规则,导致装配和/或分隔不完善或不精确。为了保证能在长时间内使组装与分隔具有稳定的性能,需要有高精密性的这类装置。另外,由于扣合件是设在CD所在的上半体内,盒的垂直位置受到了限制,因而盒中所能装盛的CD数便会因为扣合件的尺寸关系而减少。另一方面,使得能装盛的CD数受到限制,例如限制为6张,或者需要加大此种盒在叠盘方向的厚度。
同时由于这种盒需要组装和分隔上、下半体,再加上一批支座,使得盒的装配与分隔机构以及用来选择适当的支座的机构复杂化,还需要求在盒与其装配/分隔机构之间以及支座与支座选择机构之间具有高精度的位置关系。
上述装置的另一个问题是,尽管它有一个止动器能防止前述臂转动到超越其重放位置与回撤位置,但并没有将此臂保持在此重放位置或回撤位置的机构。这样,特别是在它用于汽车中的情形,就可能使转动到重放位置或回撤位置的臂由于路面起伏或其它振动而偶然朝反向运动或错位。臂的错位常引放这样一些问题:要是当盒不在插盒空间内而臂突入到此空间内时,就会阻碍盒的插入;当上述错位在重放状态下发生时,就会使转动中的CD与盒的内壁接触。
尽管由开/关转换机构所选择的支座位置对应于臂相对于叠盘方向的位置,但此开/关转换机构与臂各有其专用马达,即一个是用于开/关转换的马达,而另一个是用于使臂升降的马达。这样,便使此种装置的结构复杂、体积过大,同时增加了此装置的成本。此外,由于开/关转换机构的驱动源是与使臂在叠盘方向中运动的驱动源相分开,这就会危及使通过此开/关转换机构所选择的支座位置与臂相对于叠盘方向的位置之间发生偏差,导致垂放CD过程中的作业不稳定。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利用一种能在规定的垂向尺寸内提高可装盛于其中的读/写盘数的简单构型,来确保稳定地打开和关闭上述盒。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能在减小读/写装置尺寸的同时,简化盒的开与关机构并减化选择支座的机构,而并不要求在盒与其开/关机构,支座7或用于选择支座的机构之间具有很高的位置关系精度。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的结构来使臂保持在读/写位置或回撤的位置。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在简化上述装置结构的同时,通过采用单一的驱动装置来关联前述选择装置与臂在叠盘方向中的运动,而确保读出与写入功能具有稳定的性能。
下面概述本发明。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读/写盘的盒,它包括:一个外体;一个能配合到此外体内的内体;一个设在此盒一侧上一处的连接支承装置,在这一侧的此处,上述内体与外体相互搭接并在外体与内体间保持连接,且此内体与外体可以平行于盘的周边按相反方向转动,并在这种转动的同时沿叠盘的方向移开或移到一起,由此来打开或关闭该盒;以及一批支座,它们分别支承一批读/写盘,这批支座在上述内体之中配置成能在叠盘的方向中随内体的转动而运动。
如本发明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来从读/写盘中并在其上读取和写入数据的方法,它需要将一批读/写盘叠放到一个包括有能依相反方向移开或移到一起的内体与外体的盒中,而由此在内体与外体间保持着恒定地连接时进行打开或关闭;从一侧打开此内体与外体,同时依叠盘的方向移动一批读/写盘以打开任意两个相邻的读/写盘;将一张读/写盘推进到此空间内;由读/写组件的驱动系统转动面向此空间的一张读写盘;与此同时,利用此读/写组件的读/写头或激光拾取头,在读/写盘转动时对它进行读出或写入。
如本发明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读/写盘的读/写装置,它包括:一个有一内体与一外体且装盛有一批相互叠置的读/写盘的盒,此内体与外体能移开或移到一起并在其间保持着恒定地连接时进行关闭与打开;一种读/写装置的主体,它有一个能使上述盒插入其中并且其中撤出的插盒部;设在此插盒部内一侧的一种选择机构,用来从装盛于盒的一批读/写盘中选出所需的一张盘,设在此插盒部内一侧上的一种开/关机构,用来打开此盒的内体与外体,并从上述的一批读/写盘中依叠盘的方向移动若干张盘,以在此选择机构所选择的那张读/写盘与同它相邻的一张读/写盘之间形成一空间;以及一个读/写组件,它以这样的方式设在插盒部的内侧上,能相对于前述的在读/写盘之间形成的空间推入和撤出,同时有一个驱动系统以及一个读/写头或激光拾取头,设置此驱动系统是为了转动面向此空间的一张读/写盘,而设置此读/写头或激光拾取器是为了在或从此转动中的盘上写入和/或读出数据,同时此读/写组件能将读/写头或激光拾取头定位到读/写位置。
如本发明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读/写盘用的读/写装置,它包括:一个装盛有一批相互叠置的读/写盘的盒,此盒的构型能使内体与外体依平行于盘周边的两个相反方向转动并在叠盘的方向移开或移到一起,由此在内体与外体间保持为恒定的连接连接状态下进行关闭或打开;读/写装置的主体,它有一个能使盒插入其中并且其中撤出的插盒部;一个滑动件,它沿插盒部的弧形边缘设置成能依平行于盘周边的方向转动,并有一个扣合部得以扣住插入插合部中的外体或内体,且使此扣合部所扣合位的那个体部依平行于盘的周边方向转动;以及用来使此滑动件依一个方向或另一个方向转动的驱动装置。
如本发明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读/写盘的一种读/写装置,它包括:一个盒,此盒中的内体与外体能依平行于盘周边的两个相反方向转动同时能随此种转动于叠盘方向中而移开或移到一起,由此能在内体与外体间保持着恒定的连接状态下进行关闭与打开,在此盒中还装有一批各载有一张读/写盘的支座,且可使这些支座能随前述在平行于盘的周边方向中的转动而于叠盘的方向中运动;读/写装置的主体,它有一个可使盒插入其中并且其中撤出的插盒部;一个开/关机构,用来当盒处在插盒部时使盒的内体依平行于盘的周边的方向转动;以及一个选择装置,它从上述的支座中有选择地扣合一个载有拟进行写入或读出的读/写盘,且由此能防止选定的支座移动。
如本发明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读/写盘的读/写装置,它包括:装盛一批相互叠置的读/写盘的盒;一个读/写装置的主体,它有一个可使此盒插入其中和从其中撤出的插盒部;一个臂,它有一驱动系统,用来转动一读/写盘和一个读/写头或激光拾取头以对此盘进行写入和/或读出,这个臂能绕垂直设置于插盒部内侧的一根轴转动,使得此臂可进到盒中的一个读/写位置或撤出到盒外的一个回撤位置;一对凹形接合部,它们在此臂上形成于分别对应于此臂的读/写位置与撤出位置的两个位置上;以及一驱动机构,它有一个扣合部,后者设在传递此驱动机构的驱动力的路径上,并能通过此驱动机构传送来的驱动力将上述臂转动到它的读/写位置和回撤位置,上述扣合部只当该臂处于其读/写位置或回撤位置才扣合相应的凹形接合部,同时在此臂转动过程中保持成与臂脱开。
如本发明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读/写盘的读/写装置,它包括:一个可在叠盘方向中开与关的盒,此盒装有一批支座,每个支座依下述方式载有一张读/写盘,即可使支座能依叠盘的方向移动;读写装置的主体,它有一个可使此盒插入其中并且其中撤出的插盒部;一个开/关机构,用来在叠盘的方向中打开与关闭在插盒部中的盒;一个选择装置,它设置在插盒部的内侧上,能依叠盘的方向运动,同时能从上述盒的支座中有选择地扣合一个载有拟写入或读出的读/写盘的支座;一个设在插合部内部一侧上的臂,它得以在叠盘的方向中运动,并能移向此盒和从此盒移开,它有一个用来转动此读/写盘的驱动系统以及一个用来在或从此读/写盘上写入和/或读出数据的读/写头或激光拾取头;一个联锁装置,用来在盘叠置于盒内的方向中整体地移动此选择装置与臂;以及一个驱动装置,用来通过上述联锁装置,在盘叠置于盒内的方向中整体地移动此选择装置与臂。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读/写盘的盒的构型,借助于用在外体与内体间保持其连接的一种连接支承装置,此内体与外体能平行于盘的周边依相反方向转动,同时随着它们的转动而在叠盘的方向中移开或移到一起,这样地进行着打开或关闭。当外体与内体打开如上时,内体中的一批支座就能在叠盘的方向中运动,而允许写入或读出一读/写盘。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来从或在读/写盘上读出和/或写入数据的方法,通过采用一个包括有能依反向移开或移到一起的内体与外体并因此而能在它们恒定地相互连接的同时进行打开或关闭的盒,就可使此内体与外体能从一侧打开而并不完全脱离,且在此同时,从来自成码成叠的一批读/写盘中的所需的盘即于叠盘的方向中运动,由此而打开一个面向一拟进行读出或写入的读/写盘的空间,而使一读/写组件进入此空间内,得以让这一读/写盘可由该读/写组件的驱动系统带动在它保持于一叠的盘中处转动,并由一读/写头或激光拾取头进行读出或写入,而不必把它从盒中拉出。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读/写盘的读/写装置的构型,通过采用一个包括有能依反向移开或移到一起的内体与外体并因此而能在它们恒定地互连同时进行打开或关闭的盒,就可由一选择机构从此盒中的一批读/写盘中选择出所需的盘,此盒的内体与外体由一开/关机构相互松释开而不完全分离,与此同时,由此选择机构从叠置于盒中的读/写盘中所选出的那些读/写盘则沿叠盘的方向运动,由此而打开一面向待读出或写入的一张读/写盘的空间,以上所有的有关功能部件都是设定于插盒部中并从盒的一侧进行操作。然后将一读/写组件插入此空间内,这一功能也是从盒的一侧上进行操作,并由一读/写头或激光拾取头对面向上述空间的这张读/写盘在它为一驱动系统转动的同时进行读出或写入。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4所述的读/写盘的读/写装置的构型,有一个盒插入于此读/写装置主体的插盒部内,而此盒的外体或内体则会与滑动件的一个扣合部相结合。当由一驱动装置使此滑动件于一个方向中转动而将盒打开时,此外体与内体则平行于盘的周边朝相反方向转动,并在转动的同时相互在叠盘的方向中移开,使得此内体与外体打开。当由上述驱动装置使此滑动件于另一方向转动而将此盒关闭时,外体与内体即平行于盘的周边朝相反方向转动,并在转动的同时相互在叠盘的方向中趋近,使内体与外体闭合。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5所述的读/写盘的读/写装置的构型,当打开业已插入此读/写装置主体的插盒部内使此盒准备用于数据的读出或写入时,借助一选择机构,从一批支座中选出一个载有一待写入或读出的读/写盘的支座并防止其移动,并由关/闭机构使外体与内体依相反方向平行于盘的周边转动,并随此转动于叠盘的方向中相互移开而致内体与外体打开。结果使得,位于由选择机构结合的支座之下的那些支座便借自重下降,并在平行于盘的周边的方向中转动,由此便打开一在选择机构支承的支架下方和的空间而允许执行写/读功能。当通过关/闭机构关闭此盒时,外体与内体依各自与盘周边平行的方向中转动,并随着此转动在叠盘的方向中相互趋近而闭合上此内体与外体。结果使那些已降低的支座便在平等行于盘周边的方向中移向其它的支座,而将上述空间闭合上以用于读/写作业。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6所述读/写盘的读/写装置的构型,当臂处于回撤位置时,驱动机构的扣合部便扣合住在臂中形成的凹形接合部,由此而将臂保持在回撤位置。另一方面,在进行盘的读出或写入时,驱动机构便将驱动力从驱动装置传至该臂,由此而使臂从此回撤位置转到读/写位置。此时,通过驱动机构的工作,此臂即从与上述扣合部结合的状态下脱开而得以转动。当臂已从读/写位置转动开后,驱动机构的扣合部便扣合上此臂的另一个凹形接合部,由此使臂保持在其读/写位置。在前述相同方式下,当臂从读/写位置转至回撤位置时,驱动机构的工作便使臂脱开扣合部而允许其转动,并在臂业已转至回撤位置时,驱动机构的扣合部便扣合上臂的凹形接合部,由此而将臂保持于其回撤位置。
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7所述读/写盘的读/写装置的构型,通过操作驱动装置,选择装置与臂便通过一联锁装置结合而在叠盘方向中成整体地运动,使得此选择装置能从盒的一批支座中有选择地扣合上一个载有待写入或读出的读/写盘的支座,同时使得该臂到达一个对应于相对于叠盘方向中的待写入或读出的读/写盘的位置。借助于开/关机构,盒便在叠盘的方向中打开。此时,装盛在此盒撤出部分中的支座便与选择装置结合上的支座脱离开,形成一个可供臂插入的空间。然后,臂便插入盒中,进行读/写盘的数据写入或读出。
本发明上述的和其它的目的、特点与优点,将可从下面结合附图所作的描述中获得理解,在这些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数号指明相同的部件。
图1是一顶视图,示明了利用本发明的读/写盘的读/写方法的CD换盘器一实施例的换盘装置,图1所示的换盘装置接附有一个盒。
图2是上面接附有此种盒的所说实施例的换盘装置的剖面图。
图3是此实施例的换盘装置一部分的部件分解斜视图。
图4是上述部分的剖面图。
图5是上述部分的剖面图。
图6是上述部分的剖面图。
图7是此实施例的一个盒的部件分解斜视图。
图8是上述盒的部件分解斜视图。
图9是此换盘装置工作时的上述盒的部件分解斜视图。
图10是此实施例的一部分沿图1中A—A线截取的剖面图。
图12是上述这部分从图2箭头C所指方向观察时的视图。
下面参看附图阐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在此实施例中,在后附权利要求书中涉及的读/写盘是一种只读紧致盘(以后记作CD),而所作的说明是相对于处理CD的CD换盘器来说的。
如图1所示,此实施例的CD换盘器包括一个用于装盛CD的盒1以及一个可装放盒1并执行重放功能的换盘装置2。
如图7至9所示,盒1设有一外体11、内体12以及一个当此盒插入于换盘装置内而形成于面向换盘装置2的端部上的孔口13。在图7中,此盒示明在其打开状态下,它的外体11已然转向。
外体11包括整体形成的各个部分,例如:顶板部14;圆壁部15,它从顶板部14的下表面向下延伸形成一个除去孔口13的圆周;侧壁部16,它们相互地平行面对并位于两侧,将此盒插入的方向视作为前向;以及一个与此盒前端相对的端臂17。界定出孔口13的圆壁部15的各端形成在一个朝左方下斜的倾斜边18之上,同时平行于各倾斜边18形成有一个导槽19。在圆壁部15的内表面上形成了具有与倾斜边18相同倾角并向内突起的三个斜脊20,每一个分别在各倾斜边18的内侧之上并处于一个横过孔口13的位置上。
内体12包括这样一些整体形成的部件,例如一个近似于圆形的底板部21;以及一个圆壁部22,它从底板部21的边沿向上延伸而形成一个除去孔口13的圆周。形成孔口13的圆壁部22的各端是一个按上述倾斜边18相同角度向左下斜的倾斜边23,同时有一导槽24形成在圆壁部22横过孔口13的部分中并处于一个可使斜脊20得以配合于其中的位置上。在圆壁部22的内表面上形成有三个具有与倾斜边23相同倾角的三个斜脊25;它们分别处在各倾斜边23的内侧上并沿着导槽24分布。在圆壁部22的一端形成有一个从它的外表面外突的杆部26。此外,底板部21的边缘的一部分,即界定出孔口13的那个边缘上加工出缺口形成一个扣合凹座27。
内体12配合到外体11之中,以斜脊20滑动地扣合于导槽24内,同时有一螺丝19,它通过一滑动扣合于外体11之导槽19中的滑动件28向拧合到内体12之上。由于与这些倾斜部件可滑动地结合,螺丝29与滑动件28当内体12相对于外体11依反时针走向转动时便向下运动,而当内体12依顺时针走向转动时便向上运动。滑动件28与螺丝29一起构成了后附权利要求书中述及的连接支承装置。
在外体11与内体12之间叠置有一批支座30与一批分隔件31,每个支座30之上能支承一张CD而每个分隔件31夹在两个支座之间。
各个支座30均呈盘状形,在其上面与孔口13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一个楔形的缺口部32,围绕这种支座顶部形成一个向上突起的支承壁33以支承装在支座上的CD。在围绕支座30边缘的三个位置处形成有一对凹坑34/35,得以分别在其中配合入前述的斜脊20/25。在支座30边缘的一端形成有一外突的杆部36,它在此处与缺口部32相连。如图8所示,各个支座30的杆36均取这样的位置,即当关闭上盒时,所有的这种杆均依垂向准直。
各个分隔件31均取中央有孔37的盘状,且每一分隔件31上均装附有三个导向件40,它们分处在围绕此分隔件边缘的三个位置处。每个导向件40有两个凹坑38与39,它们形成在能让斜脊20/25分别配合入的位置上。位于孔口13另一端亦即在与杆36相邻一端相对的那一端上的各导向件40是按下述方式定位,即它们各自的边缘41当关闭上盒时,如图12所示在垂向上准直。
如图9所示,通过反时针走向随内体12一起转动位于支承一已选定的CD之支座30下面的那些支座30,就可使所说在下面的那些支座30在反时针走向转动中降低。结果便在上、下支座30之中形成一空间,允许通过此空间对所选定的CD进行读出。当盒1处于这样的打开状态下,下部支座30的杆36即相对于保持静止的支座30之杆36的位置向下运动到左方,而下部分隔件31的边缘41则相对于保持静止的分隔件31之边缘41的位置向下运动到左方。
如图1至6所示,变换盘装置2包括用作一个在权利要求书中涉及的读/写装置之主体的匣51。匣51近似略大于盒1的方框形,在上匣52与下匣53间设有插盒部54,在后者的一侧上设有一个插孔55,通过它可相对换盘装置插入和取出盒1。
匣51中包括:一读/写组件56,它设在插盒部54的背侧上,用于CD的读出;设在插盒部54内的一个选择装置57,用作选择待重放之CD的选拔机构;设在插盒部54内背侧下部的一个开/关装置58,用作开、关盒1的开/关机构;以及一个驱动装置59,用作驱动选择装置57和开/关装置58的驱动机构。
读/写组件56有一个具有敞开上端的近似U形的部分,臂61在它的一端之上有一个用作旋转中心的筒形部62,而在另一端上有一个支承部63。
筒形部62的内侧上有螺纹64,外表面的上部上突起一楔形的齿轮部65,外表面的下部上突起一肋部66。肋部66有凹座67与68,它们分别用作确定备用位置和重放位置的凹形接合部。
臂61内设有一激光拾取头69,它能借助一例如输出马达而沿臂61移动,通过向上发射激光和接收CD所反身的光执行读出功能。
支承部63有一用作驱动系统的马达70以及一为马达70带动旋转的夹具71,马达70设在支承部63的下部而夹具71设在支承部63的上部。夹具71有一支撑部72支撑着一CD的孔h的孔缘下侧,并有一穿过孔h的凸起部73。围绕凸起部73的上部形成有一用来将孔h导引到凸起部73的锥形部74,使得当凸起部73配合到孔h内时,可从凸起部73上突出一个能扣合孔h上缘的夹合具把支承部63与CD夹合到一起。
在匣51中设有一个垂直的可旋转的作用支承轴的螺纹轴75。臂61的筒形部62配合到累纹轴75上,此筒形部62的螺纹64拧合到螺纹轴75的阳螺纹上。螺纹轴75的上端形成有一齿轮77,它与可旋转地接附在上匣52上的一个齿轮轴78的齿轮79联锁。齿轮轴78上还有一个齿轮80,它与一装附在上匣52上的蜗轮82联锁并用作一驱动装置。于是,通过马达81的正转与反转,螺纹轴75即依正向或反向转动,由此而推动读/写装置56向上或向下。
选择装置57有一托架91,它垂直地设于匣51内并在其中垂直地形成有一批导槽92。构成权利要求书中称作为联锁件的一部分的滑板94由连接件93装配到托架91上,此种连锁件93能以使得滑板可上下滑动的方式滑配合于相应的导槽92中。滑板94有一倾斜边95,它以相同于盒1之倾斜边23的以及前述其它倾斜边的相同角度倾斜。滑板94还备有一导槽96,它从倾斜边95朝内形成;以及一扣合件97,它从此板下前方角隅处导槽96所在的下端突向驱动装置59。托架91与滑板94均呈沿着盒1的弧形相配合的弧形。
滑板94的外侧上配置有一用作选择器件的选择件98。借助一可配合入导槽96内且从其上面作为一突出部分而形成的滑动部99,此选择件98可以通过装设一连接件100而接附于滑板94上,此连接件100可滑动地使滑板94的内侧扣合到滑动部99上,使得选择件98能依斜对角线方向沿导槽96滑动。选择件98有一个具有近似U形部的支承框101,构造成能向内突出于滑板94的倾斜边95的顶部上方和配合到盒1的杆部26的周围而将杆部26夹于其中。此外,于选择件98的外侧上形成有一齿轮部102。
开/关装置58有一个与盒1的弧形面即界定出孔口13的部分相对应的弧形滑动件111。此滑动件111由连接件113这样地安装到下匣53的上表面上,使得滑动件111能在平行于盒的弧形边的方向中自由滑动,上述这些连接件113则分别配合入形成于滑动件111中端部附近的一对槽112内。
在滑动件111的一端,更确切地说在此端部的外缘上形成有一齿轮部114,而在齿轮部114的底部上形成有一用来确定打开位置的凹座115。滑板111还设有一从上述端部的上表面垂直突立的突起部116,突起部116能扣合盒1的杆部26,因而能用作为后附权利要求书中所提及的扣合部。
在滑动件111的另一端上设有:一个垂直地设于此滑动件上的支承轴117,一个垂直地和可旋转上设于此滑动件上的螺纹轴118,以及一个具有可滑配合到支承轴117周围和拧合到螺纹轴118外围的附件119的升降板120。在升降板120上装配有一在垂直方向上延伸且能配合到盒1的内体12之扣合凹座27中的近似U形的扣合件121,此扣合件在后附权利要求书中称之为扣合部。螺纹轴118上设有一齿轮122,它与能旋转地绕支承轴117设置的齿轮123相啮合。装附于滑动件111上的马达125的一个蜗轮126则与一随齿轮123作整体转动的齿轮124相啮合。于是,通过马达125的正转与反转,螺纹轴118即于正向或反向中转动,而使升降板120与扣合件121上下运动。
驱动装置59有一根垂直地和可旋转地设于匣51中的轴131。围绕着轴131的下部形成有一齿轮132,它与可旋转地装在下匣53上的齿轮轴133的齿轮134啮合。用作驱动装置且装设于下匣53上的马达136的蜗轮137与齿轮轴133的齿轮135相啮合。这样,通过马达136的正转或反转,轴131便依正向(图3中箭头所示的方向)或反向转动。
轴131的齿轮132之上方形成有一齿轮部138,它能扣合滑动部111的齿轮部114,此齿轮部138只在它可与齿轮部114相啮合的一个特殊角度范围内形成。在齿轮132上方形成一个盘形的凸轮140,后者在对应于齿轮部138突出的位置上有一缺口部139。
在轴131的齿轮部上方,确切地说在齿轮部138正转一端的附近,形成有一能与臂61的齿轮部65相啮合的齿轮部141。
构成一联锁件一部分的管形拉142围绕轴131配合成,使柱142位于齿轮部138上方并能随齿轮部141上下滑动。柱142有一个槽143,它形成于柱142的壁部周围靠近拉的底部处,可使臂61的肋部66与滑板94的扣合件97扣合入其中;同时有一齿轮部144,它形成在一个与齿轮部141相对的位置处并能扣合选择件98的齿轮部102。由于这种构型,臂61可与滑板94一起通过柱142作垂直运动。
垂直地且可旋转地设置于下匣53中的齿轮151与轴131的齿轮部132相啮合,与齿轮151成整体地工作的齿轮152则与一垂直和可旋转地设在下匣53中与臂61的螺纹轴75邻近的位置处的齿轮153啮合,用作一扣合部的凸轮轴154则形成于齿轮153上且与之成一整体。凸轮轴154的圆壁能配合到臂61的肋部66的凹座67或凹座68中。凸轮轴154还设有一缺口部155,它形成在凸轮轴154的壁部中,面向肋部66,由此可使臂61在移向支点上进行转动。
下面说明本实施例的操作。
当换盘装置2处于备用状态下(图1至6示明了处于备用状态下的这种装置)时,它的读/写组件56的臂61是在深处于插盒部54内部的此臂的回撤位置处并锁定在该处,而以凸轮轴154的壁扣合于臂61的凹座67内,此臂的高度则保持于顶部、底部、中部的高度或是保持成与先前重放状态下的相同高度。选择件98的端部与柱142的壁接触,这样就能防止选择件98移动得更远并位于滑板94的导槽96中的最高点。如附图所示,滑动件111业已反时针走向地转过它的最大限度,而轴131的齿轮部138则与齿轮部114啮合并保持于此种状态下。升降板120与扣合件121则处于它们的最低位置上。
在装配盒1时,将CD插过孔口13并把这些CD放置到盒1的各个支座30之上,使各CD的记录面朝下,然后将盒1通过换盘装置2的插入孔55插入插盒部54,使孔口13的大头朝下。
当盒1完全插入到换盘装置2中时,盒1的杆部26配合到选择件98的支承框101内,而内体12的扣合凹座27即扣合滑动件111的扣合件121,而杆部26则面向滑动件111的突出部116。
当用户操作控制换盘装置2的控制装置来选择装载于一个支座30之上的CD时,升降用马达81即依正向或反向转动,使读/写组件56的臂61上升或下降而移至一略低于载盛着所选定的CD的支座30的位置。随着臂61的运动,与臂61成整体的滑板94通过柱142而垂直地运动到这样一个高度,使得与滑板94成整体运动的选择件98的支承框101扣合位载有所选择的CD的支座30的杆部36。
然后依正向驱动马达136而引致轴131进行正转。
在轴131正转开始时,滑动件111通过轴131的齿轮部138与滑动件111的齿轮部114相结合,依反时针走向沿盒的弧形边滑动,而与滑动件111的扣合件121相结合之盒1的内体12则随此滑动件依反时针走向转动而下降。此时,位于已被防止因与选择件98的支承框相结合向会转动之支座30下的那些支座30,即在随内体12依反时针走向转动时而下降。
当轴131业已转动过一特定角度时,轴131的齿轮部138即与滑动件111的齿轮部114脱开,而轴131的凸轮140便配合到滑动件111的凹座115内,由此而防止滑动件111滑动得更远。
结果在载有所选择的CD之支座30之下形成一可让读/写组件进入的空间。
当这些支座30的杆部36相对于为选择件98所保持的支座30的杆部36的位置在反时针走向的转动中降低3时,相对于由选择件98保持于支座30上的分隔件31的边缘所在位置而朝下运动的那些下部的分隔件31便按反时针走向转动而降低。滑动件111的升降板120的一部分便位于这一为选择器98保持在支座30之上的分隔件31的边缘的下面。
在轴131开始正转时,凸轮轴154按附图中所表明的反时针方向转动,而缺口部155则面对着处于臂61的肋部66的凹座67/68之间的一个肋部66a。
然后,在轴131正转的中间阶段时,轴131的齿轮部141即为臂61的齿轮部65所联锁,使得臂61在其按附图中表明的反时针走向旋转动时,进到盒1中所形成的空间内。此时,当凸轮轴154的缺口部155面向臂61的凹座67/68之间的肋部66a时,臂61即松释开而可以转动。
当在臂61前端上的支承部63到达盒1的中心立即CD的中心处时,轴131的齿轮部141即与臂61的齿轮部65脱开,而凸轮轴154的壁便扣合臂61的凹槽68,而将臂61锁定于读出位置。
在轴131正转的中间阶段,马达125依正向驱动,而升降板120向上运动,使此升降板120的顶触合设在为选择件98所支承的支架30上之分隔件31的边缘41,由此而防止此分隔件向下运动。
在轴131正转的最后阶段,配合到轴131周围上的柱142的齿轮部144便扣合住选择件98的齿轮部102,选择件98则沿滑板94的导槽96依反时针走向旋转而向下运动,而其杆部36为选择器98之支承框101所支承的支座30也在依反时针走向转动时向下运动。此时,由于此支座30设有缺口部32故写经在运动中不会碰触臂61。
结果使得装载于支座30上的CD随此支座而向下运动。在此向下运动的过程中,CD的孔h通过锥形部74并配合到夹具71的凸出部73的周围,于是此CD便落定于支承部72上,而马达136的正向驱动便在支座30C作进一步降低时终止。此时,由于位于下降中的支座30上方的分隔件31为升降板120阻止其下降,CD便与下面的支座30与上面的分隔件31两者分离。
然后,通过由夹具71所夹定的CD,上述换盘装置即进入重放状态。当马达70起动,此CD即随夹具71转动,同时激光拾取头便移动到臂61内,对CD上记录的信号进行读出与重放。
在上述CD业已重放过后,随着此CD从夹具71所夹定的状态下松释出,便开始了使换盘装置返回到备用状态的步骤,然后反转马达136,使轴131开始依反向转动。
在轴131反转开始时,当围绕轴131配合的柱142的齿轮部144与选择件98的齿轮部102相啮合时,选择件98便在沿滑板94的导槽96顺时针走向转动时而上升,由此而使其杆36为选择件98的支承框101所支承的支座30在依顺时针走向转动时上升。
支座30在其上升时上推CD,将CD的孔h从夹具71的凸出部73上退出,并连带着在其上面的CD向上运动。
然后,当柱142的齿轮部144与选择件98的齿轮部12脱开时,柱142的壁即与选择件98接触,而使选择件98保持于其已升高位置。
其次,在轴131反转的中间阶段,马达125依反向驱动,使升降板120下降并回撤。
轴131的齿轮部141与臂61的齿轮部65相啮合,而臂61即依图中所表示的反时针走向转动,并自盒1的上部与下部间的空间退出。此时,当凸轮轴154的缺口部面向臂61的凹座67/68之间的肋部66a时,臂61即松脱开而得以转动。
当臂61到达初始的备用位置时,轴131的齿轮部141即与臂61的齿轮部65脱开,而凸轮轴154的壁部即配合到臂61的凹座67中,将臂61锁定到此备用位置上。
其次,在轴131反转的最后阶段中,轴131的凸轮部140便从滑动件111的凹座115中脱出,允许缺口部139面向滑动件111而使臂61松释,同时轴131的齿轮部138扣合着滑动件111的齿轮部114,允许滑动件111沿弧形方向按顺时针走向滑动。在滑动件111的突出部116推动着盒1的内体2的杆部26时,内体12连同已处于其较低位置处的CD与支座30便在顺时针走向转动时向上运动。结果便闭合住盒1中形成的空间。
当滑动件111业已返回到它的初始位置时,马达136的反转便终止,使换盘装置2返回到初始备用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盒1便能从换盘装置2中推出。
当变换拟重放的CD时,将臂61返回到备用位置,还使盒1返回到闭合起的备用状态。然后,通过驱动升降用马达81作正向或反向转动,就可相对于载有将用于重放的CD的支座30的高度来调节读/写组件56与选择件98的位置。这样,此换盘装置的状态便从备用状态转换到它准备好用于重放所选定的CD的重放状态。
如上所述,通过在叠盘方向中运动成叠的一批CD中的任何一张,形成一个面对待重放之CD的空间并将读/写组件56插入此空间,就能在此CD仍然留在上述一叠之中时利用读/写组件56来转动并读出此CD。这样,本发明就能减小换盘装置的尺寸。
于是,在把本发明的装置用作一多盘式CD换盘器,例如用作汽车中的一种6盘式CD换盘器时,就能一换盘装置2整体式地装入有关仪表板的中央。
此外,由于盒1能依下述方式打开与关闭,即让外体11与内体12,依平行于要在叠盘的方向移开或移到一起的盘的周边按相反方向转动,同时由于此盒始终能由包括设在外体11与内体12相互重叠处的盒1一侧上之滑动件28、螺丝27等组成的连接装置连接到一起,本发明就能以简单的构型确保能稳定地打开与关闭外体11和内体12,并能在规定的垂向尺寸内加大上述盒中可装纳的读/写盘数。
由于采用了盒1而使与此盒的内体12结合的滑动件111可在一个方向或另一个方向中转动,而此盒1所具的结构是可以使它的外体11与内体12一方面能依相反的方向,平行于盘的周边而在叠盘的方向中移开或移到一起,另一方面能在外体11与内体12之间恒定地保持着连接,于是本发明就能简化用来打开与关闭盒1的机构和缩小其尺寸,并能在不要求盒1及其开/关机构间有高精度位置关系的条件下,确保能稳定地打开与关闭盒1。
此外,由于采用了这样的盒1,即其中的外体11与内体12能依相反的方向平行于盘的周边转动的同时,于叠盘的方向中移开或移到一起,且在外体11与内体12之间保持有恒定地联结,同时有一批分别载有多张CD的支座30当装盛于此盒1中时,能随外体与内体的转动而在叠盘的方向中转动,就可以由选择装置57从这批支座30之中选取和结合上载有待重放之CD的支座30,同时可由开/关装置58使内体12与外体11相分开。结果使得,位于由选择装置57所支承的支座30下方的那些支座30,便在其自重作用下依相反方向,平行于盘的周边,随内体12一起转动,由此向打开为选择装置57所支承之支座30下方的空间,得以在此空间内执行读出功能。这样,由于能确保稳定地打开与关闭盒1和选择支座30,本发明就能有效地简化用来打开和关闭盒1的机构和减小其尺寸,并能有效地选择载有待重放之CD的支座30。
根据本发明,可以确保臂61保持在其读/写位置或回撤位置上,这是因为有一对凹座67与68形成在臂61中分别相当于臂61的读/写位置与回撤位置的位置上,同时有一对用来选择地扣合凹座67/68的凸轮轴154。此外,由于在传递驱动装置59之驱动力的路径上设置有上述的凸轮轴154,此凸轮轴154与由臂61上的驱动装置59的枢轴推动的臂61之枢轴作这样的联锁运动,使得凸轮轴154只当臂61处于其读/写位置或回撤位置才配合到凹座67或68之内,并在其旋转过程中从臂61上脱开。这样,本发明便有效地简化了用于支承臂61的机构。
借助马达81通过由柱142、滑板94与类似部件组成的联锁装置所传递的驱动力,臂61与选择件98即在将盘叠置于盒1中方向内的一个部件体内运动。换言之,一个单一的驱动装置即马达81便足以使臂61与选择件98运动。这样,本发明能够减化换盘装置的结构,并在同时确保臂61的位置对应于选择件98相对于叠盘方向所选择的支座30的位置。
应该注意到,上面说明中所述的读/写盘包括只读盘和可以用于数据读出与写入两方面的盘。换言之,这里所提及的记录重放盘不限于CD而是可以包括视盘、读/写磁光盘、磁盘,等等,同时本发明可以适用于能从事这些读/写盘的读出和/或写入的所有的和任何类型的装置。
在用于从和在磁盘上读出和写入数据的读/写装置的情形,是把从和在磁盘上读出和写入磁性数据的读/写头用作读/写组件56的。
尽管上述实施例的盒1有一个配合入外体11中的内体12,但这两个体11与12间的内外结合也可以用其它不同的方式,而不脱离后附权利要求书所规定的本发明的范围与精神。此外,在外体11旋转地来打开或关闭盒1的情形中,外体11上可以设有凹形接合部,例如杆部26和扣合凹座27以配合入凸形的接合部,例如滑板111的扣合部121与突出部116以及类似的部件。
在本发明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重放盘所用之盒的构型中,外体11与内体12是以相反的方向,平行于盘的周边转动,并在叠盘的方向中移开或移到一起而进行打开和关闭,但同时相互恒定地连接。于是本发明能以简单的构型在稳定的条件下打开和关闭此外体和内体,同时在规定的垂向尺寸内可增多装盛于此盒中的读/写盘数。此外,通过采用保持为连接形式的盒,本发明能减化读/写装置的结构。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读/写盘的读出与写入方法,通过采用一种包括有按反向运动移开或移到一起而进行打开与关闭的内体与外体的盒,且此内体与外体间则保持着连接,就能不需要在完全分开此盒的内体与外体的条件下,从盒的一侧将盒打开,并在同时,可使成叠置放的一批读/写盘中的若干张盘能在叠盘的方向中运动,由此来打开一个面向待进行读出或写入的读/写盘的空间而让读/写组件进入此空间,使得此读/写盘能在它保持于一叠盘之中时可由此读/写组件的驱动系统带动转动,并为一读/写头或激光拾取头读出或写入,而不必将此盘从盒中拉出。这样,本发明能够简化盒本身和用来开、关此盒的机构一类其它部件的结构,并能在减小读/写装置的尺寸的同时,不需在盒及其开/关机构的位置关系中保持很高的精度。
在本发明权利要求3所述的读/写盘用读/写装置的构型中,采用了一种包括一内体与外体的盒。此内体与对体可按相反方向移开或移到一起。并能在打开与关闭的同时保持成相互连接,可以不用完全分开此盒的内体与外体而从盒的一侧将盒打开,于此同时可使成叠装置的一批读/写盘中的若干张盘于叠盘的方向中运动而打开一面向待进行读出或写入的读/写盘的空间,同时将一读/写装置推入此空间,使得可以在上述读/写盘保持在所属的叠中时进行转动,在不必把它拉出到盒外的情形下由读/写装置来读出或写入数据。于是,本发明的装置能简化此盒本身以及开、关此盒机构等一类其它部件的结构,并能在减小读/写装置尺寸的同时不需在此盒及其开/关机构间保持高度精确的位置关系。
在本发明权利要求4所述的读/写盘用读/写装置的构型中采用到一种盒,盒的内体与外体能依相反方向平行于盘的周边转动,并在进行此转动的同时移开或移到一起,由此进行着打开或关闭但却保持着相互连接,此外体与内体是通过在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转动一滑板而相互相对地打开或关闭,而此滑板则通过一些扣合部与外体或与内体结合。于是,本发明的装置能简化开、关此盒的机构并缩小其尺寸并能在此盒与其开/关机构间不要求有高精度位置关系的条件下,稳定地进行盒的开/关操作。
在本发明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读/写盘的读/写装置的构型中采用了一种盒,盒中的内体与外体能依相反方向平行于盘的周边转动,并在转动同时移近或移到一起,由此进行着打开或关闭但却保持着相互连接,此盒包括一批支座,各按下述方式载有一读/写盘,即这些支座能在上述平行于盘周边转动的同时依叠盘方向运动,能由一选择机构从一批支座中选出载有读出或写入的读/写盘的支座并可由此选择机构防止后一支座运动。然后由开/关机构打开此外体与内体,而位于为此选择机构所支承的支座之下的那些支座则在它们的自重作用下而下降,并按平行于周边的方向转动,由此而在此选择机构所支承的支座下方打开一空间以允许进行读/写操作。于是,本发明的装置能简化盒的开/关机构和选择载有一读/写盘的支座的选择机构,同时减小这些机构的尺寸,同时此装置还能稳定开、关这种盒和选择一支座。
在本发明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读/写盘的读/写装置的构型中,所述的臂在分别对应于读/写位置和臂的回撤位置的位置处,各设有一个凹形的接合部件,同时此臂由一个有选择地扣合这些凹形接合件的扣合部在稳定的状态下保持在它的读/写位置或回撤位置。此外,由于在用来传递驱动机构之驱动才的路径上设置有上述扣合部,此扣合部就能由驱动机构带动随臂的旋转运动而运动,而只当此臂处于其读/写位置或回撤位置时才扣合上一适当的凹形接合部,并在臂转动时与臂脱开。这样,本发明就有效地简化了支承这种臂的机构。
在本发明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读/写盘的读/写装置的构型中,由于能够借助一联锁装置通过驱动装置来使选择装置与臂在一起于叠盘的方向中运动,这种装置就只需单一的驱动装置。于是本发明能简化此种装置的结构,并在同时保证了为选择装置所选择之支座的位置对应于臂相对于叠盘方向中的位置。
上面业已参考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但应认识到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的实施例,而对于那些熟悉本项技术的人,是可以在不脱离后附权利要求书所规定的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内,作出种种变动与更改的。

Claims (7)

1.一种用于读/写盘的盒,它包括:一个外体;一个能配合到此外体内的内体;一个设在此盒一侧上一处的连接支承装置,在这一处,上述内体与外体相互搭接并在外体与内体间保持连接,且允许它们平行于盘的周边按相反方向转动,并在这种转动的同时沿叠盘的方向移开或移到一起,由此来打开或关闭该盒;以及一批支座,它们分别支承一批读/写盘,这批支座在上述内体之中配置成能在叠盘的方向中随此内体沿平行于盘的周边方向的转动而运动。
2.一种用来从读/写盘中并在其上读出和写入数据的方法,它需要:将一批读/写盘叠放到一个包括有能依相反方向移开或移到一起的内体与外体的盒中,由此在此内体与外体保持为恒定地连接的状态下进行打开或关闭;从一侧打开此内体与外体,同时依叠盘的方向移动一批读/写盘以打开任意两个相邻的读/写盘间的空间;将一张读/写盘推进到此空间内;由读/写组件的驱动系统转动面向此空间的一张读写盘;与此同时,利用读/写装置的读/写头或激光拾取头,在读/写盘转动时对它进行读取或写入。
3.一种用于读/写盘的读/写装置,它包括:一个有一内体与一外体且装盛有一批相互叠置的读/写盘的盒,此内体与外体能在相反方向移开或移到一起,由此其间保持着恒定地连接状态下进行关闭与打开;一种读/写装置的主体,它有一个能使上述盒插入其中并自其中撤出的插盒部;设在此插盒部内一侧上的一种选择机构,用来从装盛于盒的一批读/写盘中选出所需的一张盘;设在此插盒部内一侧上的一种开/关机构,用来打开此盒的内体与外体,并从上述的一批读/写盘中依叠盘的方向移动若干张盘,以在此选择机构所选择的那张读/写盘与同它相邻的一张读/写盘之间形成一空间;以及一个读/写组件,它以这样的方式设在插盒部的内侧上,能相对于前述的在读/写盘之间形成的空间推入和回撤,同时有一个驱动系统以及一个读/写头或激光拾取头,设置此驱动系统是为了转动面向此空间的一张读/写盘,而设置此读/写头或激光拾取头是为了在或从此转动中的盘上写入和/或读出数据,同时此读/写组件能将读/写头或激光拾取头定位到读/写位置。
4.一种用于读/写盘的读/写装置,它包括:一个装盛有一批相互叠置的读/写盘的盒,此盒的构型能使内体与外体依平行于盘周边的两个相反方向转动并同时在叠盘的方向移开或移到一起,由此在其间保持恒定地连接状态下进行关闭或打开;读/写装置的主体,它有一个能使盒插入其中并且其中撤出的插盒部;一个滑动件,它沿插盒部的弧形边缘设置成能依平行于盘周边的方向转动,并有一个扣合部得以扣住插入插合部中的外体或是内体,且使此扣合部所扣合位的那个体部依平行于盘的周边方向转动;以及用来使此滑动件依一个方向或另一个方面转动的驱动装置。
5.一种用于读/写盘的读/写装置,它包括:一个盒,此盒中的内体与外体能依平行于盘周边的两个相反方向转动同时能随此种转动于叠盘方向中而移开或移到一起,由此借在其间保持着恒定地连接状态下进行关闭与打开,在此盒中还装有一批各自载有一张读/写盘的支座,且可使这些支座能随前述在平行于盘的周边方向中的转动而于叠盘的方向中运动;读/写装置的主体,它有一个可使盒插入其中并且其中撤出的插盒部;一个开/关机构,用来当盒处在插盒部时使盒的内体依平行于盘的周边的方向转动;以及一个选择装置,它从上述的支座中有选择地扣合一个载有拟进行写入或读出的读/写盘的支座,且由此能防止选定的支座移动。
6.一种用于读/写盘的读/写装置,它包括:装盛一批相互叠置的读/写盘的盒;一个读/写装置的主体,它有一个可使以盒插入其中和从其中撤出的插盒部;一个臂,它有一驱动系统,用来转动一读/写盘和一个读/写头或激光拾取头以对此盘进行写入和/或读出,这个臂能绕垂直设置于插盒部内侧的一根轴转动,使得此臂可进到盒中的一个读/写位置或撤出到盒外的一个回撤位置;一对凹形接合部,它们在此臂上形成于分别对应于此臂的读/写位置与回撤出位置的两个位置上;以及一驱动机构,它有一个扣合部,后者设在传递此驱动机构的驱动力的路径上,并能通过此驱动机构传送来的驱动力将上述臂转动到它的读/写位置和回撤位置,上述扣合部只当该臂处于其读/写位置或回撤位置才扣合相应的凹形接合部,同时在此臂转动过程中保持成与臂脱开。
7.一种用于读/写盘的读/写装置,它包括:一个可在叠盘方向中开与关的盒,此盒装有一批支座,每个支座依下述方式载有一张读/写盘,即可使支座能依叠盘的方向移动;读写装置的主体,它有一个可使此盒插入其中并自其中撤出的插盒部;一个开/关机构,用来在叠盘的方向中打开与关闭在插盒部中的盒;一个选择装置,它设置在插盒部的内侧上,能依叠盘的方向运动,同时能从上述盒的支座中有选择地扣合一个载有拟写入或读出的读/写盘的支座;一个设在插合部内部一侧上的臂,它得以在叠盘的方向中运动,并能移向此盒和从此盒移开,它有一个用来转动此读/写盘的驱动系统以及一个用来在或从此读/写盘上写入和/或读出数据的读/写头或激光拾取头;一个联锁装置,用来在盘叠置于盒内的方向中整体地移动此选择装置与臂;以及一个驱动装置,用来通过上述联锁装置,在盘叠置于盒内的方向中整体地移动此选择装置与臂。
CN94119036A 1993-12-15 1994-12-14 用于读/写盘的盒以及用于此种读/写盘的读出与写入的方法与装置 Pending CN111810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15528/93 1993-12-15
JP5315528A JP2859529B2 (ja) 1993-12-15 1993-12-15 記録再生ディスクの記録再生方法およ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103A true CN1118103A (zh) 1996-03-06

Family

ID=18066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4119036A Pending CN1118103A (zh) 1993-12-15 1994-12-14 用于读/写盘的盒以及用于此种读/写盘的读出与写入的方法与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5561657A (zh)
JP (1) JP2859529B2 (zh)
KR (1) KR100292193B1 (zh)
CN (1) CN1118103A (zh)
CA (1) CA2137734A1 (zh)
DE (1) DE4446706A1 (zh)
TW (1) TW3104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22225B2 (ja) * 1994-12-27 2000-03-15 シンワ株式会社 記録再生ディスクの記録再生装置
US6091573A (en) * 1995-06-07 2000-07-18 Pisano; Jerry A. Deployable drive for protruding rotatable data storage media
DE19725169B4 (de) * 1996-06-13 2011-01-27 Fujitsu Ten Ltd., Kobe-shi Wiedergabevorrichtung für scheibenförmige Aufzeichnungsträger
JP3557794B2 (ja) * 1996-07-15 2004-08-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チェンジャ装置
JP3514588B2 (ja) * 1996-08-23 2004-03-31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装置
JP3615632B2 (ja) * 1996-09-26 2005-02-02 ティーダブリュディー インダストリアル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チェンジャー型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US6198716B1 (en) 1996-12-03 2001-03-06 Sanyo Electric Co., Ltd. Disk player including a disk chucking mechanism and plate separator device
JP3540538B2 (ja) * 1996-12-27 2004-07-07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WO1998035353A2 (en) * 1997-02-07 1998-08-13 Multidisc Technologies Expandable compact disc storage magazine and changer system
DE19705624A1 (de) * 1997-02-14 1998-08-20 Bosch Gmbh Robert Vorrichtung zum Abspielen von Compact-Discs
JPH10293954A (ja) * 1997-04-17 1998-11-04 Nakamichi Corp クランプ機構
DE19724543A1 (de) * 1997-06-11 1998-12-17 Philips Patentverwaltung Wechsler-Gerät für Informationsplatten
DE19724542A1 (de) * 1997-06-11 1998-12-17 Philips Patentverwaltung Wechsler-Gerät für Informationsplatten
JP3536599B2 (ja) 1997-07-24 2004-06-1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チェンジャー装置
US6459674B1 (en) 1997-07-24 2002-10-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isc changer apparatus with vibration free turntable
JP3522504B2 (ja) * 1997-09-08 2004-04-26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選択機能を有するディスク装置
US5886960A (en) * 1997-11-04 1999-03-23 Multidisc Technologies Optical disc system using multiple optical heads for accessing information data
JP3485460B2 (ja) * 1997-12-17 2004-01-13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
US6697318B2 (en) * 1998-02-17 2004-02-24 Clarion Co., Ltd. Disk apparatus and disk magazine
JP3817052B2 (ja) * 1998-02-17 2006-08-30 クラリオン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装置
DE19811684A1 (de) * 1998-03-18 1999-09-23 Bosch Gmbh Robert Vorrichtung zur Bereithaltung und Auswahl mindestens einer Speicherplatte
DE69921399T2 (de) 1998-07-30 2005-10-20 Fujitsu Ten Ltd., Kobe Wiedergabevorrichtung für ein Aufzeichnungsmedium
DE69934456T2 (de) 1998-07-30 2007-09-27 Fujitsu Ten Ltd., Kobe Speichervorrichtung für Aufzeichnungsträger
US6295268B1 (en) * 1998-09-06 2001-09-25 Mechanical Research Corporation Disk holding device
US6504798B1 (en) * 1998-10-20 2003-01-07 Micron Technology,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uninterrupted continuous play during a change of sides of a dual-sided optical disk
US6603715B1 (en) 1998-11-25 2003-08-05 Micron Technology, Inc. Optical disk changer with side switching capabilities
US6587405B1 (en) 1998-11-25 2003-07-01 Micron Technology, Inc. Linear optical disk changer with side switching capabilities
DE19859493A1 (de) * 1998-12-22 2000-07-06 Philips Corp Intellectual Pty Wechsler-Gerät für Informationsplatten
WO2000079529A1 (fr) * 1999-06-22 2000-12-28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Dispositif a disques
JP3856604B2 (ja) * 1999-09-02 2006-12-13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収納装置
JP3786548B2 (ja) * 1999-09-10 2006-06-14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WO2001024175A1 (fr) * 1999-09-28 2001-04-05 Sony Corporation Dispositif d'enregistrement et/ou de reproduction pour disques
JP2001184770A (ja) * 1999-12-27 2001-07-06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記録媒体再生装置
JPWO2003036638A1 (ja) * 2001-10-24 2005-02-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装置
DE60119996T2 (de) * 2001-10-24 2007-05-10 Mitsubishi Denki K.K. Plattenlaufwerk
WO2003036636A1 (fr) * 2001-10-24 2003-05-01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Lecteur de disque
JP3813607B2 (ja) * 2003-11-26 2006-08-2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JP4472450B2 (ja) * 2004-07-15 2010-06-0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4260081B2 (ja) * 2004-08-24 2009-04-30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装置、ディスク装置におけるディスクのチェック方法、排出方法並びにローディング方法
WO2006030856A1 (ja) * 2004-09-17 2006-03-2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ディスク装置
US7287260B1 (en) * 2004-11-05 2007-10-23 Radioshack, Corp. Compact disc reader and method
JP2006228397A (ja) * 2005-01-24 2006-08-31 Fujitsu Ten Ltd ディスクチェンジャ
TW200709184A (en) * 2005-08-17 2007-03-01 Lite On It Corp Disc exchanging mechanism
US20070248365A1 (en) * 2006-04-19 2007-10-25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s for moving a media sheet within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CN101542624B (zh) * 2007-04-19 2012-10-2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光盘装置
JP2012009122A (ja) * 2010-05-28 2012-01-12 Sony Corp ディスクチェンジャー
CH707269B1 (fr) * 2012-11-16 2018-07-13 Winston Harry Sa Méchanisme d'affichage de plusieurs informations horométriques différentes et pièce d'horlogerie comprenant un tel mécanis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08880A (en) * 1941-02-20 1943-01-19 Wurlitzer Co Automatic phonograph
US2960340A (en) * 1955-10-05 1960-11-15 Georg Wiegandt & Sohne Automatic record changer for phonographs
US3236525A (en) * 1961-12-29 1966-02-22 Warren E Moody Automatic record selecting phonograph
JPS6161262A (ja) * 1984-09-03 1986-03-29 Nec Corp 複数枚の円盤状記録媒体装置
NL8800360A (nl) * 1988-02-15 1989-09-01 Philips Nv Cassette voor het opbergen van verscheidene schijfvormige platen, in het bijzonder optische platen.
JPH02143942A (ja) * 1988-11-25 1990-06-01 Alpine Electron Inc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JPH0786999B2 (ja) * 1990-02-09 1995-09-20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複数ディスク収納プレーヤ
JPH087927B2 (ja) * 1990-02-09 1996-01-29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複数ディスク収納プレーヤ
US5136563A (en) * 1990-02-16 1992-08-04 Pioneer Electronic Corporation Magazine holder in a CD player
JPH0461080A (ja) * 1990-06-29 1992-02-27 Victor Co Of Japan Ltd ディスク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US5481512A (en) * 1992-06-30 1996-01-02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Separable magazine for accommodating discs and a disc play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950020665A (ko) 1995-07-24
DE4446706A1 (de) 1995-06-22
JPH07169168A (ja) 1995-07-04
JP2859529B2 (ja) 1999-02-17
US5682364A (en) 1997-10-28
TW310420B (zh) 1997-07-11
KR100292193B1 (ko) 2001-06-01
US5561657A (en) 1996-10-01
CA2137734A1 (en) 1995-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103A (zh) 用于读/写盘的盒以及用于此种读/写盘的读出与写入的方法与装置
JP2535453B2 (ja) コンパクトディスクプレ―ヤ
CN1096126A (zh) 带小型光盘盒的光盘重放机
CN1248217C (zh) 记录媒体的装载装置和记录媒体的记录与/或再生装置
CN1275250C (zh) 盘装置
CN1393864A (zh) 盘再现装置
US6760282B2 (en) Disk device with support means
CN1118497A (zh) 光盘录放装置
US6807673B2 (en) Disc player containing discs to be played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US7316023B2 (en) Disc drive tray for holding discs of various shapes and sizes
CN1095850A (zh) 带有光盘盒的重放机
CN1133166C (zh) 盘片播放机
CN1087860C (zh) 换盘器
JPH0997471A (ja) ディスクローディング装置
JP2003257115A (ja) メディア駆動装置
CN1096125A (zh) 带有光盘盒的重放机
JP3633462B2 (ja)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US5978325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ucking an optical disk and driving a tray in optical disk player
CN1042371C (zh) 选择式盘重放装置
CN1288229A (zh) 盘播放器
US7757244B2 (en) Optical disk drive
KR100186996B1 (ko) 멀티 cd-롬 구동 장치
CN1258183C (zh) 打开盒快门的装置和方法
JPH07282520A (ja)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H06195849A (ja) マルチ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1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