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76650B - 一种基于物联网四维位移定位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网四维位移定位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76650B
CN111776650B CN202010710134.8A CN202010710134A CN111776650B CN 111776650 B CN111776650 B CN 111776650B CN 202010710134 A CN202010710134 A CN 202010710134A CN 111776650 B CN111776650 B CN 1117766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piece
displacement
detection piece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1013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76650A (zh
Inventor
丘林城
农怡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nyan IoT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71013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766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776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766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766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766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7/00Combinations of mechanical conveyors of the same kind, or of different kinds,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ir application in particular machines or use in particular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 B65G43/08Control devices operated by article or material being fed, conveyed or discharg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82Rotary or reciprocating members for direct action on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pushers, rakes, shov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3/00Indexing code relating to control or detection of the articles or the load carriers during conveying
    • B65G2203/02Control or detection
    • B65G2203/0208Control or detection relating to the transported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3/00Indexing code relating to control or detection of the articles or the load carriers during conveying
    • B65G2203/04Detection means
    • B65G2203/042Sens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3/00Indexing code relating to control or detection of the articles or the load carriers during conveying
    • B65G2203/04Detection means
    • B65G2203/042Sensors
    • B65G2203/044Optic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四维位移定位系统,定位系统包括本体、检测装置、定位装置、卸料装置、运输装置、限制装置和控制器,检测装置被构造为对检测件的参数检测并对检测件进行标记,并与定位装置配合对检测件的位置进行定位和参数的采集;卸料装置被构造为对检测件进行卸料并对检测件进行复核;运输装置被构造为对检测件进行运输;限制装置被构造为对检测件进行限制并跟随运输装置的移动而移动。本发明通过采用检测探头和抵靠部之间进行配合使用,各个检测探针抵靠检测件进行检测,使得检测件的参数的定位能够精准的被检,使得对检测件的位置定位和各个部位的抵靠件的位置选择能够更加的高效和快捷。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物联网四维位移定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定位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四维位移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人们对于具有高精度定位功能的机械装置需求日益强烈,特别是能达到纳米精度,大行程,多自由度要求的纳米定位系统。
如CN104440817A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空间三维微位移精密定位装置,存在无法实现空间三维的运动,存在位移耦合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定位装置的定位效果,无法达到纳米级超精密定位的要求。
另一种典型的如US20110017009A1的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位移检测装置,所述感应圈也会产生振动,造成所述条形位移传感器与所述感应圈的相对位置极不稳定,导致所述条形位移传感器确定的所述板材的位置信息存在一定误差,进而造成板材剪切宽度精度稳定性降低。
再来看如US5311790A的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驱动系统,柔顺精密定位平台装配精度不高,不易操作,缺乏对柔顺支撑结构的保护,导致平台整体定位精度受到较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本领域普遍存在定位效果差、传感器检测存在误差等等问题,作出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定位检测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四维位移定位系统。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物联网四维位移定位系统,所述定位系统包括本体、检测装置、定位装置、卸料装置、运输装置、限制装置和控制器,所述检测装置被构造为对检测件的参数检测并对所述检测件进行标记,并与所述定位装置配合对所述检测件的位置进行定位和参数的采集;所述卸料装置被构造为对所述检测件进行卸料并对所述检测件进行复核;所述运输装置被构造为对所述检测件进行运输;所述限制装置被构造为对所述检测件进行限制并跟随所述运输装置的移动而移动;
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支撑架、各个定位探针、第一驱动机构、第一位移机构和第二位移机构,各个所述定位探针被构造为贯穿所述支撑架并朝着所述运输装置的正上方伸出,所述支撑架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一位移机构滑动连接,并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着所述第一位移机构的上顶面移动;所述第一位移机构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第二位移机构的上顶面并与所述第二位移机构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位移机构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运输装置的正上方并沿着垂直于所述运输装置的运输方向移动;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若干个检测探针和抵靠机构,所述抵靠机构被构造为驱动各个所述检测探针抵靠所述检测件进行检测,使得所述检测件的参数的定位能够精准的被检测;对检测件的检测参数包括:孔径的位置、孔径的大小、检测件的形状、以及所述检测件上开设凹槽的各个参数;各个所述定位探针在所述抵靠机构的抵靠操作下,实现对位置的检测;同时,在所述支撑架上还设有用于对所述检测件进行数据采集的检测探头,所述检测探头被构造为对所述检测件的形状和各个孔的位置进行检测,使得所述检测件能够被检测出来,所述抵靠机构包括若干组滑动轮、滑动带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滑动带分别与所述滑动轮和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进行连接形成抵靠部,所述抵靠部被构造为在所述检测件进行定位操作的过程中所述抵靠部靠近所述检测件的各个位置;
所述运输装置包括运输轨道和滑动机构,所述运输轨道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上顶部,并沿着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滑动机构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运输轨道上并沿着所述运输轨道的朝向滑动;所述滑动机构包括运输板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运输板与所述运输轨道滑动卡接,所述运输板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着所述运输轨道进行滑动,所述运输板上设置有运输空腔,所述运输空腔被构造为用于存储所述检测件;
所述限制装置包括若干个磁吸件、限位机构、吸力控制机构、一组循环机构,各个所述磁吸件设置在所述运输装置的下底部,各个所述磁吸件被构造为对所述检测件进行吸附;所述限位机构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运输装置上,并被构造为对所述检测件进行限位,一组所述循环机构被构造为与各个所述磁吸件滑动卡接,各个所述磁吸件沿着所述循环机构回到初始位置;所述吸力控制机构被构造为对所述检测件进行吸附,并对各个所述磁吸件的吸力大小进行控制,防止所述检测件在运输的过程中,会对所述检测件的位置产生变化对所述检测精度造成影响;并且所述吸力控制机构对各个所述磁吸件的位置的吸合时机进行控制,使得各个所述磁吸件在对各个所述检测件进行吸合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实际的需要对吸合的时机进行控制,保证对所述检测件的运输和检测的过程中不会存在偏差;
其中,所述卸料装置包括若干个卸料件、固定座、推挤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运输装置的一侧,各个所述卸料件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固定座内,并在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对所述检测件进行卸下;所述推挤机构包括推挤杆和第四驱动机构,所述推挤机构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运输装置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并与所述固定座正对设置,所述推挤杆在所述第四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对所述检测件进行推动落入所述固定座内;其中所述第一位移机构包括一组第一位移轨道、第一本体、顶轨和第五驱动机构和第一检测元件,所述顶轨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的上顶部,一组所述第一位移轨道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的下底部,一组所述第一位移轨道设置在所述第二位移机构的上顶部,所述顶轨与所述支撑架滑动卡接,所述第五驱动机构被构造为对所述第一本体沿着所述第一位移轨道的方向滑动,所述第一检测元件沿着所述顶轨的延伸的方向等间距的设置;所述第二位移机构包括若干个支撑座、一组第二本体、以及第二检测元件,各个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运输装置的两侧,且一组所述第二本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检测元件沿着一组所述第一位移轨道的上顶部等间距设置;第一检测元件、第二检测元件与所述控制器控制连接。
可选的,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被构造为分别设置在所述运输装置、所述限制装置和所述卸料装置上。
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 通过采用所述检测探头和所述抵靠部之间进行配合使用,各个所述检测探针抵靠所述检测件进行检测,使得所述检测件的参数的定位能够精准的被检,使得对检测件的位置定位和各个部位的所述抵靠件的位置选择能够更加的高效和快捷;
2.通过采用所述第一位移机构和所述第二位移机构之间的配合使用,保证所述定位装置在对所述检测件进行检测的过程能够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滑动,保证对所述检测件的检测高效且可靠,同时,还保证了所述定位机构在检测过程中的检测的精度;
3. 通过采用所述运输板还与所述限制装置配合使用,保证所述检测件的运输的位置进行限制,使得所述检测件在运输的过程中不会滑动或者晃动,有效的保证所述检测件可靠的被运输;
4.通过采用复位机构对所述磁吸件进行弹射,使得所述磁吸件在复位机构的弹射下回到初始位置进行对下一个所述检测件的吸合的操作;
5.通过采用推挤机构和卸料件的配合,使得卸料件缓慢的进行下降的操作,使得所述检测件能够缓慢的落入存储箱中,有效保证所述检测件的安全,防止检测件的损坏。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右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后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所述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所述支撑架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本体;2-支撑架;3-定位探针;4-抵靠机构;5-检测探头;6-第一主体;7-顶轨;8-第一位移轨道;9-第二主体;10-运输装置;11-检测件;12-支撑座;13-卸料件;14-滑动带;15-转动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查阅以下详细描述之后,本实施例的其它系统.方法和/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旨在所有此类附加的系统.方法.特征和优点都包括在本说明书内.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并且受所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在以下详细描述描述了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另外的特征,并且这些特征根据以下将详细描述将是显而易见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一种基于物联网四维位移定位系统,所述定位系统包括本体1、检测装置、定位装置、卸料装置、运输装置10、限制装置和控制器,所述检测装置被构造为对检测件11的参数检测并对所述检测件11进行标记,并与所述定位装置配合对所述检测件11的位置进行定位和参数的采集;所述卸料装置被构造为对所述检测件11进行卸料并对所述检测件11进行复核;所述运输装置10被构造为对所述检测件11进行运输;所述限制装置被构造为对所述检测件11进行限制并跟随所述运输装置10的移动而移动;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支撑架2、各个定位探针3、第一驱动机构、第一位移机构和第二位移机,各个所述定位探针3被构造为贯穿所述支撑架2并朝着所述运输装置10的正上方伸出,所述支撑架2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一位移机构滑动连接,并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着所述第一位移机构的上顶面移动;所述第一位移机构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第二位移机构的上顶面并与所述第二位移机构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位移机构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运输装置10的正上方并沿着垂直于所述运输装置10的运输方向移动;所述运输装置10包括运输轨道和滑动机构,所述运输轨道设置在所述本体1的上顶部,并沿着所述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滑动机构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运输轨道上并沿着所述运输轨道的朝向滑动;所述滑动机构包括运输板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运输板与所述运输轨道滑动卡接,所述运输板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着所述运输轨道进行滑动,所述运输板上运输空腔,所述运输空腔被构造为用于存储所述检测件11;所述限制装置包括若干个磁吸件、限位机构、吸力控制机构、一组循环机构,各个所述磁吸件设置在所述运输装置10的下底部,各个所述磁吸件被构造为对所述检测件11进行吸附;所述限位机构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运输装置10上,并被构造为对所述检测件11进行限位,一组所述循环机构被构造为与各个所述磁吸件滑动卡接,各个所述磁吸件沿着所述循环机构回到初始位置;所述卸料装置包括若干个卸料件13、固定座、检测探头5、推挤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运输装置10的一侧,各个所述卸料件13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固定座内,并在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对所述检测件11进行卸下;所述检测探头5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与所述运输装置10的入口处并对所述检测件11进行检测;所述推挤机构包括推挤杆和第四驱动机构,所述推挤机构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运输装置10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并与所述固定座正对设置,所述推挤杆在所述第四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对所述检测件11进行推动落入所述固定座内;所述第一位移机构包括一组第一位移轨道8、第一本体6、顶轨7和第五驱动机构和第一检测元件,所述顶轨7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6的上顶部,一组所述第一位移轨道8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6的下底部,一组所述第一位移轨道8设置在所述第二位移机构的上顶部,所述顶轨7与所述支撑架2滑动卡接,所述第五驱动机构被构造为对所述第一本体6沿着所述第一位移轨道8的方向滑动,所述第一检测元件沿着所述顶轨7的延伸的方向等间距的设置;所述第二位移机构包括若干个支撑座12、一组第二本体9、以及第二检测元件,各个所述支撑座12设置在所述运输装置10的两侧,且一组所述第二本体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座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检测元件沿着一组所述第一位移轨道8的上顶部等间距设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被构造为分别设置在所述运输装置10、所述限制装置和所述卸料装置上,第一检测元件、第二检测元件与所述控制器控制连接。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应当理解为至少包含前述任一一个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具体的,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四维位移定位系统,所述定位系统包括本体1、检测装置、定位装置、卸料装置、运输装置10、限制装置和控制器,所述检测装置被构造为对检测件11的参数检测并对所述检测件11进行标记,并与所述定位装置配合对所述检测件11的位置进行定位和参数的采集;所述卸料装置被构造为对所述检测件11进行卸料并对所述检测件11进行复核;所述运输装置10被构造为对所述检测件11进行运输;所述限制装置被构造为对所述检测件11进行限制并跟随所述运输装置10的移动而移动;具体的,在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所述定位装置、所述卸料装置、所述运输装置10和所述限制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本体1上顶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装置设置在所述运输装置10的正上方使得通过所述运输装置10运输的各个检测件11能够对位置进行数据的采集;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装置设置在所述运输装置10上并对所述检测件11进行定位的操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装置能够作为预处理的前端检测设备,通过所述定位装置的检测保证后续的加工操作能够精准的进行;同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装置能够改变现有的对所述检测件11的检测精度,保证所述定位装置在定位效果上的检测精度,提高整个装置对所述检测件11的定位和对所述检测件11各个参数的检测;
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支撑架2、各个定位探针3、第一驱动机构、第一位移机构和第二位移机构,各个所述定位探针3被构造为贯穿所述支撑架2并朝着所述运输装置10的正上方伸出,所述支撑架2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一位移机构滑动连接,并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着所述第一位移机构的上顶面移动;所述第一位移机构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第二位移机构的上顶面并与所述第二位移机构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位移机构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运输装置10的正上方并沿着垂直于所述运输装置10的运输方向移动;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2上设有若干个检测探针和抵靠机构4,所述抵靠机构4被构造为驱动各个所述检测探针抵靠所述检测件11进行检测,使得所述检测件11的参数的定位能够精准的被检测;对检测件11的检测参数包括:孔径的位置、孔径的大小、检测件11的形状、以及所述检测件11上开设凹槽的各个参数;在本实施例中,各个所述定位针在所述抵靠机构4的抵靠操作下,实现对位置的检测;同时,在所述支撑架2上还设有用于对所述检测件11进行数据采集的检测探头5,所述检测探头5被构造为对所述检测件11的形状和各个孔的位置进行检测,使得所述检测件11能够被检测出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抵靠机构4包括若干组滑动轮、滑动带14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滑动带14分别与所述滑动轮和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进行连接形成抵靠部,所述抵靠部被构造为在所述检测件11进行定位操作的过程中所述抵靠部靠近所述检测件11的各个位置,并对所述检测件11的参数进行检测;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探头5和所述抵靠部之间进行配合使用,使得对检测件11的位置的定位和各个部位的所述抵靠件的位置的选择能够更加的高效和快捷;同时,所述定位装置还在所述第一位移机构和所述第二位移机构的配合下,对所述支撑架2内的各个所述定位探针3的位置进行表换或者移动,保证所述检测件11上的各个位置能欧被检测出来;具体的,所述第一位移机构包括一组第一位移轨道8、第一本体6、顶轨7和第五驱动机构和第一检测元件,所述顶轨7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6的上顶部,一组所述第一位移轨道8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6的下底部,一组所述第一位移轨道8设置在所述第二位移机构的上顶部,所述顶轨7与所述支撑架2滑动卡接,所述第五驱动机构被构造为对所述第一本体6沿着所述第一位移轨道8的方向滑动,所述第一检测元件沿着所述顶轨7的延伸的方向等间距的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2上还设有转动机构15,所述转动机构15包括转动驱动机构和连接皮带,各个所述定位探针3的杆身被构造为与通过连接皮带与所述转动驱动机构驱动连接,使得各个所述定位探针3能够在所述转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实现转动或者打孔的操作;在本实施例中,各个所述定位探针3使得对所述检测件11能够起到定位或者标记的作用;
所述第二位移机构包括若干个支撑座12、一组第二本体9、以及第二检测元件,各个所述支撑座12设置在所述运输装置10的两侧,且一组所述第二本体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座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检测元件沿着一组所述第一位移轨道8的上顶部等间距设置;具体的,所述第一位移机构和所述第二位移机构的移动方向相互垂直,且相互垂直堆叠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位移机构和所述第二位移机构之间能够同时进行移动,保证设置在所述第一位移机构上的所述支撑座12能够快速进行检测;具体的,所述第一位移机构的上顶部设有所述顶轨7用于对所述支撑座12进行来回的移动,同时,所述支撑架2在第六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带动所述支撑架2在所述顶轨7上进行滑动的操作;在本实施例中,一组所述第一位移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6的下底部,且一组所述第一位移机构被构造为带动所述第一本体6在一组所述第一位移轨道8上进行滑动的操作,具体的,所述第一本体6的两端分别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一组所述第一位移滑轨分别滑动卡接,使得所述第一本体6在所述第五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着一组所述第一位移轨道8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操作;另外,所述顶轨7和所述第一轨道的配合使用,保证所述支撑架2在进行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对所述检测件11各个位置进行检测的操作;另外,所述第一位移机构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检测件11的运输方向平行,即:所述第一位移机构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检测件11的运输方向同向;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元件设置在所述顶轨7内,并沿着所述顶轨7的长度方向等间距的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元件与所述控制器控制连接,使得所述支撑架2在所述第六驱动机构驱动时,所述支撑架2的位置能够被检测出来;另外,所述第一检测元件包括但是不局限于:观点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等常见的用于检测位置的传感器;在本市还顺利中,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一组所述第一位移轨道8设置在所述第二位移本体1的上顶部,且一组所述第一位移轨道8与所述第二位移本体1的朝向同向,即:一组所述位移轨道的朝向与所述运输装置10的运输方向垂直;在本实施例中,四个所述支撑座12分成两组,分别设置在所述运输装置10的两边,使得所述第二本体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座12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位移机构设置在所述运输装置10的正上方,使得所述检测件11在所述运输装置10运输的过程中能够快速的进行检测;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检测元件设置在一组所述第一位移轨道8内并沿着所述第一位移轨道8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分布,使得所述第一本体6在一组所述第一位移轨道8上滑动时能够被触发或者进行检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检测元件还被构造为与所述控制器控制连接,并把所述第一本体6的移动的位置与所述控制器进行传输的操作,保证所述第一本体6的移动位置能够被检测出来,并把该位置的参数与所诉支撑架2上的各个所述定位探针3检测出来的参数能够检测出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系统还包括存储器和数据传输装置,所述存储器与所述数据传输装置控制连接,使得所述控制器接收到的数据通过数据链路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或者根据实际的需要通过所述数据传输装置对外进行数据的传输或进行上载或者下载的操作;
所述运输装置10包括运输轨道和滑动机构,所述运输轨道设置在所述本体1的上顶部,并沿着所述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滑动机构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运输轨道上并沿着所述运输轨道的朝向滑动;所述滑动机构包括运输板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运输板与所述运输轨道滑动卡接,所述运输板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着所述运输轨道进行滑动,所述运输板上运输空腔,所述运输空腔被构造为用于存储所述检测件11;具体的,所述运输装置10对所述检测件11进行运输的操作,特别的,所述运输轨道与所述运输轨道滑动卡接,使得所述滑动机构能够沿着所述运输轨道的朝向进行来回或者往复的运输;另外,所述滑动机构的所述运输板能够进行循环的运输,使得运输板能够对所述检测件11进行运输的操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运输板上设有的所述运输空腔被构造为对所述检测件11进行存放的操作,保证所述检测件11在所述运输空腔内在所述运输板的带动下实现对所述检测件11的运输的操作;另外,所述运输板还被构造为与第七驱动机构驱动连接,使得所述运输板在所述第七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带动所述检测件11进行运输的操作;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运输板还与所述限制装置配合使用,保证所述检测件11的运输的位置进行限制,使得所述检测件11在运输的过程中不会滑动或者晃动,有效的保证所述检测件11可靠的被运输;
所述限制装置包括若干个磁吸件、限位机构、吸力控制机构、一组循环机构,各个所述磁吸件设置在所述运输装置10的下底部,各个所述磁吸件被构造为对所述检测件11进行吸附;所述限位机构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运输装置10上,并被构造为对所述检测件11进行限位,一组所述循环机构被构造为与各个所述磁吸件滑动卡接,各个所述磁吸件沿着所述循环机构回到初始位置;具体的,所述限制装置设置在所述运输板上并对所述检测件11进行限位的操作,保证所述检测件11在运输的过程中不会被带偏,对各个所述定位探针3的检测造成不利;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力控制机构被构造为对所述检测件11进行吸附,并对各个所述磁吸件的吸力大小进行控制,防止所述检测件11在运输的过程中,会对所述检测件11的位置产生变化对所述检测精度造成影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力控制机构对各个所述磁吸件的位置的吸合时机进行控制,使得各个所述磁吸件在对各个所述检测件11进行吸合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实际的需要对吸合的时机进行控制,保证对所述检测件11的运输和检测的过程中不会存在偏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一组限位件、液压驱动机构、以及一组伸缩杆,一组所述伸缩杆的一端被构造为对一组所述限位件固定连接,一组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液压驱动机构驱动连接,使得所述伸缩杆在所述液压驱动机构的带动下使得所述限位件对所述检测件11进行夹持的操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呈L字型结构,且一组所述限位件相对设置,保证所述检测件11在对所述检测件11进行夹持的过程中能够对所述检测件11进行夹持,防止所述检测件11跑偏或者偏移,对后续对所述检测件11的检测操作产生影响;另外,所述循环机构被构造为对所述磁吸件进行往复的运动,使得所述磁吸件吸附的操作后,会沿着所述循环机构回到初始点,保证各个所述磁吸件能够进行下一次对所述检测件11的吸合的操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循环机构设置在所述运输板的下底部用于对各个所述磁吸件进行运输;同时,在本实施例中,还设有用于对所述磁吸件进行弹射的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被构造为对所述磁吸件进行弹射的操作,使得所述磁吸件在复位机构的弹射下回到初始位置进行对下一个所述检测件11的吸合的操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复位弹簧、底座和触发开关,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底座嵌套,且所述触发开关被构造为对所述复位弹簧的触发时机进行控制,使得所述磁吸件在所述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实现快速的复位的操作;
所述卸料装置包括若干个卸料件13、固定座、推挤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运输装置10的一侧,各个所述卸料件13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固定座内,并在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对所述检测件11进行卸下;所述推挤机构包括推挤杆和第四驱动机构,所述推挤机构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运输装置10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并与所述固定座正对设置,所述推挤杆在所述第四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对所述检测件11进行推动落入所述固定座内;具体的,各个所述卸料件13在所述推挤机构的配合下,对所述检测件11进行推挤到所述固定座中,使得所述卸料的操作能够快速的进行;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各个所述卸料件13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铰接,在进行卸料的过程中,所述卸料件13缓慢的进行下降的操作,使得所述检测件11能够缓慢的落入存储箱中,有效保证所述检测件11的安全,防止检测件11的损坏;在本实施例中,各个所述卸料件13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铰接,所述卸料件13的另一端与第三驱动机构进行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使得各个所述卸料件13能够缓慢的对所述检测件11进行卸料的操作;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下降到最低的位置时,各个所述卸料件13形成一个斜坡使得所述检测件11能够在重力的作用下进行滑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优选的采用液压驱动机构;另外,与所述固定座正对的所述运输板的另一侧设有所述推挤机构,所述推挤机构的推挤杆在所述第四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对存储在所述检测件11进行推挤;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运输板上的末端设有用于推挤所述检测件11的空腔,在此所述运输板上不设有所述限位机构;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被构造为分别设置在所述运输装置10、所述限制装置和所述卸料装置上;具体的,所述检测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运输装置10、所述限制装置和所述卸料装置上,检测的参数包括所述检测件11的运输位置和当前移动的位置;且所述检测元件设置的位置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实用性的改变,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四维位移定位系统,通过采用所述检测探头和所述抵靠部之间进行配合使用,各个所述检测探针抵靠所述检测件进行检测,使得所述检测件的参数的定位能够精准的被检,使得对检测件的位置定位和各个部位的所述抵靠件的位置选择能够更加的高效和快捷;通过采用所述第一位移机构和所述第二位移机构之间的配合使用,保证所述定位装置在对所述检测件进行检测的过程能够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滑动,保证对所述检测件的检测高效且可靠,同时,还保证了所述定位机构在检测过程中的检测的精度;通过采用所述运输板还与所述限制装置配合使用,保证所述检测件的运输的位置进行限制,使得所述检测件在运输的过程中不会滑动或者晃动,有效的保证所述检测件可靠的被运输;通过采用复位机构对所述磁吸件进行弹射,使得所述磁吸件在复位机构的弹射下回到初始位置进行对下一个所述检测件的吸合的操作;通过采用推挤机构和卸料件的配合,使得卸料件缓慢的进行下降的操作,使得所述检测件能够缓慢的落入存储箱中,有效保证所述检测件的安全,防止检测件的损坏。
虽然上面已经参考各种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许多改变和修改。也就是说上面讨论的方法,系统和设备是示例。各种配置可以适当地省略,替换或添加各种过程或组件。例如,在替代配置中,可以以与所描述的顺序不同的顺序执行方法,和/或可以添加,省略和/或组合各种部件。而且,关于某些配置描述的特征可以以各种其他配置组合,如可以以类似的方式组合配置的不同方面和元素。此外,随着技术发展其中的元素可以更新,即许多元素是示例,并不限制本公开或权利要求的范围。
在说明书中给出了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包括实现的示例性配置的透彻理解。然而,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配置例如,已经示出了众所周知的电路,过程,算法,结构和技术而没有不必要的细节,以避免模糊配置。该描述仅提供示例配置,并且不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适用性或配置。相反,前面对配置的描述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用于实现所描述的技术的使能描述。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元件的功能和布置进行各种改变。
综上,其旨在上述详细描述被认为是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应当理解,以上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记载的内容之后,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2)

1.一种基于物联网四维位移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系统包括本体、检测装置、定位装置、卸料装置、运输装置、限制装置和控制器,所述检测装置被构造为对检测件的参数检测并对所述检测件进行标记,并与所述定位装置配合对所述检测件的位置进行定位和参数的采集;所述卸料装置被构造为对所述检测件进行卸料并对所述检测件进行复核;所述运输装置被构造为对所述检测件进行运输;所述限制装置被构造为对所述检测件进行限制并跟随所述运输装置的移动而移动;
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支撑架、各个定位探针、第一驱动机构、第一位移机构和第二位移机构,各个所述定位探针被构造为贯穿所述支撑架并朝着所述运输装置的正上方伸出,所述支撑架被构造为与所述第一位移机构滑动连接,并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着所述第一位移机构的上顶面移动;所述第一位移机构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第二位移机构的上顶面并与所述第二位移机构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位移机构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运输装置的正上方并沿着垂直于所述运输装置的运输方向移动;所述支撑架上设有若干个检测探针和抵靠机构,所述抵靠机构被构造为驱动各个所述检测探针抵靠所述检测件进行检测,使得所述检测件的参数的定位能够精准的被检测;对检测件的检测参数包括:孔径的位置、孔径的大小、检测件的形状、以及所述检测件上开设凹槽的各个参数;各个所述定位探针在所述抵靠机构的抵靠操作下,实现对位置的检测;同时,在所述支撑架上还设有用于对所述检测件进行数据采集的检测探头,所述检测探头被构造为对所述检测件的形状和各个孔的位置进行检测,使得所述检测件能够被检测出来,所述抵靠机构包括若干组滑动轮、滑动带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滑动带分别与所述滑动轮和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进行连接形成抵靠部,所述抵靠部被构造为在所述检测件进行定位操作的过程中所述抵靠部靠近所述检测件的各个位置;
所述运输装置包括运输轨道和滑动机构,所述运输轨道设置在所述本体的上顶部,并沿着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滑动机构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运输轨道上并沿着所述运输轨道的朝向滑动;所述滑动机构包括运输板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运输板与所述运输轨道滑动卡接,所述运输板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着所述运输轨道进行滑动,所述运输板上设置有运输空腔,所述运输空腔被构造为用于存储所述检测件;
所述限制装置包括若干个磁吸件、限位机构、吸力控制机构、一组循环机构,各个所述磁吸件设置在所述运输装置的下底部,各个所述磁吸件被构造为对所述检测件进行吸附;所述限位机构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运输装置上,并被构造为对所述检测件进行限位,一组所述循环机构被构造为与各个所述磁吸件滑动卡接,各个所述磁吸件沿着所述循环机构回到初始位置;所述吸力控制机构被构造为对所述检测件进行吸附,并对各个所述磁吸件的吸力大小进行控制,防止所述检测件在运输的过程中,会对所述检测件的位置产生变化对所述检测精度造成影响;并且所述吸力控制机构对各个所述磁吸件的位置的吸合时机进行控制,使得各个所述磁吸件在对各个所述检测件进行吸合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实际的需要对吸合的时机进行控制,保证对所述检测件的运输和检测的过程中不会存在偏差;
其中,所述卸料装置包括若干个卸料件、固定座、推挤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运输装置的一侧,各个所述卸料件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固定座内,并在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对所述检测件进行卸下;所述推挤机构包括推挤杆和第四驱动机构,所述推挤机构被构造为设置在所述运输装置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并与所述固定座正对设置,所述推挤杆在所述第四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对所述检测件进行推动落入所述固定座内;其中所述第一位移机构包括一组第一位移轨道、第一本体、顶轨和第五驱动机构和第一检测元件,所述顶轨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的上顶部,一组所述第一位移轨道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的下底部,一组所述第一位移轨道设置在所述第二位移机构的上顶部,所述顶轨与所述支撑架滑动卡接,所述第五驱动机构被构造为对所述第一本体沿着所述第一位移轨道的方向滑动,所述第一检测元件沿着所述顶轨的延伸的方向等间距的设置;所述第二位移机构包括若干个支撑座、一组第二本体、以及第二检测元件,各个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运输装置的两侧,且一组所述第二本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检测元件沿着一组所述第一位移轨道的上顶部等间距设置;第一检测元件、第二检测元件与所述控制器控制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四维位移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被构造为分别设置在所述运输装置、所述限制装置和所述卸料装置上。
CN202010710134.8A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基于物联网四维位移定位系统 Active CN1117766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10134.8A CN111776650B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基于物联网四维位移定位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10134.8A CN111776650B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基于物联网四维位移定位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76650A CN111776650A (zh) 2020-10-16
CN111776650B true CN111776650B (zh) 2021-11-09

Family

ID=72763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10134.8A Active CN111776650B (zh) 2020-07-22 2020-07-22 一种基于物联网四维位移定位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7665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055115A (ko) * 2012-10-30 2014-05-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글라스 기판 검사 장치
CN107175219A (zh) * 2017-06-30 2017-09-19 苏州优纳科技有限公司 Fpc外观检查机及其双面检查机构、检查方法
CN107884342A (zh) * 2017-12-22 2018-04-06 东莞市速美达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检测设备
CN209639676U (zh) * 2019-04-02 2019-11-15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玻璃检测装置
CN110657758A (zh) * 2019-10-22 2020-01-07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盖板工件检测设备
CN110940287A (zh) * 2019-10-22 2020-03-31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工件尺寸结构检测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055115A (ko) * 2012-10-30 2014-05-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글라스 기판 검사 장치
CN107175219A (zh) * 2017-06-30 2017-09-19 苏州优纳科技有限公司 Fpc外观检查机及其双面检查机构、检查方法
CN107884342A (zh) * 2017-12-22 2018-04-06 东莞市速美达自动化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检测设备
CN209639676U (zh) * 2019-04-02 2019-11-15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玻璃检测装置
CN110657758A (zh) * 2019-10-22 2020-01-07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盖板工件检测设备
CN110940287A (zh) * 2019-10-22 2020-03-31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工件尺寸结构检测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76650A (zh) 2020-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18141B1 (ko) 물체를 픽업하여 운반하는 로봇 및 이러한 로봇을 사용하는 방법
JP6305213B2 (ja) 取出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12005362B (zh) 通过微调节提高半导体器件转移速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10498172A (zh) 一种控制仓库机器人存取库存物料的方法
US10011439B2 (en) Transporter and transport method
US20080019810A1 (en) Overhead transfer flange and support for suspending a substrate carrier
CN101689526B (zh) 物件处理装置
CN109417044A (zh) 搬运系统
CN105293021B (zh) 零件输送系统和姿势调整器具
JP2013123788A (ja) ワーク作業システム
CN109287113A (zh) 全自动曲面贴装设备
JP2012229111A (ja) 選果システム
CN111776650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四维位移定位系统
TW201641237A (zh) 機器人系統
US11970341B2 (en) Article transfer facility
CN111843226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激光打标和相机检测系统
CN209546235U (zh) 全自动曲面贴装设备
CN113148658B (zh) 一种基于压力传动往复送料的送料装置及其送料方法
JP2021127252A (ja) 取出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11020794A (ja) 移載装置
JP6931762B2 (ja) 部品取出し方法および部品取出し装置ならびに部品実装装置
CN107434129B (zh) 仓储系统及仓储系统控制方法
US7486522B2 (en) Automa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positioning system
CN216188197U (zh) 取送容器组件、装卸装置及拣选系统
JP4707870B2 (ja) 抵抗溶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20

Address after: 324400 Shatian Lake Jinlong Paper Industry Complex Building 202, Huzhen Town, Longyou County, Q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Jinyan Io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5400 No. 35, dachengling village, Xiyou village, Nanshan Town, Jiexi County, Jieya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Qiu Lin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