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74456A - 一种用于零件生产的自动折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零件生产的自动折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74456A
CN111774456A CN202010691141.8A CN202010691141A CN111774456A CN 111774456 A CN111774456 A CN 111774456A CN 202010691141 A CN202010691141 A CN 202010691141A CN 111774456 A CN111774456 A CN 1117744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shaft
bending
bearing
shaft
material mo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9114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建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Xuanto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Xuanto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Xuanto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Xuanto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9114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7445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74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7445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11/00Bending not restricted to forms of material mentioned in only one of groups B21D5/00, B21D7/00, B21D9/00; Bend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21D5/00 - B21D9/00; Twisting
    • B21D11/22Auxiliary equipment, e.g. position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11/00Bending not restricted to forms of material mentioned in only one of groups B21D5/00, B21D7/00, B21D9/00; Bend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21D5/00 - B21D9/00; Twisting
    • B21D11/10Bend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produce specific articles, e.g. leaf sp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1WEAPONS
    • F41BWEAPONS FOR PROJECTING MISSILES WITHOUT USE OF EXPLOSIVE OR COMBUSTIBLE PROPELLANT CHARGE; WEAP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41B7/00Spring guns
    • F41B7/08Toy guns, i.e. guns launching objects of the gliding type, e.g. airplanes, parachute missi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零件生产的自动折弯设备,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将A、B管段分别进行承载的A、B承载机构,A、B管段为弹簧螺纹管两端的管身段,还包括折弯机构,折弯机构与A承载机构和/或B承载机构相连接,折弯机构使得弹簧螺纹管在A、B管段交接处进行折弯处理,折弯处理后的A、B管段的一端部相平齐状布置。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高,产出的产品效果好,生产效率好,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零件生产的自动折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玩具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零件生产的自动折弯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仿制玩具枪的种类繁多,其中通过金属丝线编织的玩具枪的销量较好,即可给儿童玩耍,放在家中作为装饰,但在编织过程中,特别是玩具枪的枪管部分,需要对弹簧螺纹管进行折弯,且折弯后的端面要平整,由于采用手工编织,产出的产品效果也得不到保证,产出的效率不高,且在编织过程中费时费力,无法满足销量的需求,故需要采用新的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零件生产的自动折弯设备,其折弯效果好,生产效率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用于零件生产的自动折弯设备,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将A、B管段分别进行承载的A、B承载机构,A、B管段为弹簧螺纹管两端的管身段,还包括折弯机构,折弯机构与A承载机构和/或B承载机构相连接,折弯机构使得弹簧螺纹管在A、B管段交接处进行折弯处理,折弯处理后的A、B管段的一端部相平齐状布置。
优选地,折弯机构与B承载机构相连接,折弯机构调节B承载机构绕X轴转动实现折弯处理,X轴位于A、B管段的交接处,X轴的芯线与弹簧螺纹管的轴线方向垂直且与弹簧螺纹管的外管壁相切状布置。
优选地,A承载机构包括A承载轴件,A管段套设在A承载轴件上,B承载机构包括B承载轴件,B管段套设在B承载轴件上,折弯机构调节A、B承载轴件处于如下A1和A2状态:
A1状态为:A承载轴件与B承载轴件同心顺延布置,A、B承载轴件上的A、B管段顺延布置;
A2状态为:A承载轴件与B承载轴件相平行布置,A、B承载轴件上的A、B管段的一端部相平齐布置。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将丝线绕制成弹簧螺纹管的成型机构。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向折弯处理后的A、B管段管腔内布设插管的插管机构。
优选地,A承载轴件活动安装在机架上,A承载轴件与A调节件相连接,A调节件调节A承载轴件在成型工位和折弯工位之间转换,A1、A2状态的A承载轴件处于折弯工位,成型机构与成型工位的A承载轴件对应布置。
优选地,A承载轴件远离B承载轴件的一端通过A转轴转动安装在机架上,A1、A2状态的A承载轴件水平布置,A承载轴件位于成型工位时竖状布置。
优选地,还包括推动A承载轴件上的弹簧螺纹管/A管段进行移动的A移料组件。
优选地,折弯机构包括折弯连接杆件,X轴水平布置,折弯连接杆件的一端与X轴相连接,折弯连接杆件的另一端与B承载轴件的b端相连接,b端为B承载轴件上远离A、B管段交接处的端部,X轴与Z驱动单元相连接。
优选地,在B承载轴件上设置有推动A2状态下的B管段移出B承载轴件的B移料组件。
优选地,A承载轴件比B承载轴件长,A承载轴件的直径与B承载轴件的直径相等。
优选地,插管机构安装在插管支架上,插管支架滑动安装在机架上,插管支架与支架调节机构相连接,支架调节机构调节插管支架靠近和远离A2状态的A、B承载机构布置,插管机构包括上下布置的A、B导送组件,A、B导送组件分别向A2状态的A、B管段内布设插管。
优选地,A移料组件包括活动套设在A承载轴件上的A移料件,A移料件与A卸料气缸相连接。
优选地,B移料组件包括活动套设在B承载轴件上的B移料件,A移料件上设置有A快速连接部,B移料件上设置有B快速连接部,A、B承载轴件处于如下A2状态时,A、B快速连接部卡接连接,A卸料气缸调节A、B移料件同时移动卸料。
优选地,A、B快速连接部中的一者为卡接槽,另一者为卡接块构成。
优选地,A承载轴件安装在A安装座上,A安装座通过A转轴转动安装在机架上,A卸料气缸装配在A安装座上,A安装座上设置有对A安装座的转动进行限位的限位件。
优选地,X轴由同心布置的两个转动安装的耳轴组成,两耳轴的一端与折弯连接杆件相连接,另一端通过同步驱动组件与Z驱动单元相连接,同步驱动组件包括耳轴上设置的A1齿轮和与耳轴平行布置的驱动轴,驱动轴位于耳轴的下侧,驱动轴上设置有两A2齿轮,两A2齿轮与两A1齿轮传动连接,Z驱动单元与驱动轴相连接。
优选地,A快速连接部为卡接槽构成,B快速连接部位卡接块构成。
优选地,B移料件和卡接块之间设置有贯穿连接在耳轴上的连接杆,在耳轴和卡接块之间的连接杆上设置有A复位弹簧,当卡接块搭接到卡接槽内,A移料件带动B移料件同步移动时,A复位弹簧被压缩,卡接块通过连接杆推动B移料件在B承载轴件上移动,使得B管段从B承载轴件上卸下。
优选地,折弯连接件为折弯连接杆构成,折弯连接杆与耳轴的一端相连接,驱动轴转动带动折弯连接杆转动时,为卡接块的B快速连接部卡接连接到为卡接槽的A快速连接部内,卡接块的侧边抵靠在卡接槽的侧壁上,当A移料件由A卸料气缸带动在A承载轴件上移动时,通过卡接块和卡接槽的连接使得A移料件推动B移料件同时移动卸料。
优选地,在卡接槽内滑动连接有抵靠板,抵靠板和A移料件之间设置有B复位弹簧,在B快速连接部由折弯连接杆带动转动到卡接槽内时,抵推抵靠板在卡接槽内移动,B复位弹簧被压缩,使得卡接块能搭接到卡接槽内,供A、B移料件同步移动。
优选地,在卡接块上设置有倒角,使得卡接块在转动过程中能顺利落入到卡接槽内。
优选地,在插管支架上设置有“8”字型的整形槽,整形槽对折弯后的A、B管段的端部进行整片,整形槽中设置有供A、B插管插入到A、B管段中管腔内的通孔,A、B插管分别与A、B管段的管腔相对应。
优选地,插管由A、B导送组件分别向A2状态的A、B管段内布设插管时,A移料件推动折弯后的弹簧螺纹管段移动的速率与支架调节机构带动插管支架在机架上移动的速率相一致。
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为:通过在机架上转动安装的A承载轴件,使得在成型弹簧螺纹管的成型工位以及在对弹簧螺纹管进行折弯的折弯工位分布动作,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设置的同步折弯连接杆,对弹簧螺纹管的折弯效果好,折弯后通过整形槽对端部进行整平处理,能让折弯后的弹簧螺纹管有效的保持折弯后的形状,且在卸料时由A移料件带动B移料件同步移动,卸料效率高,设备的自动化生产效率高,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零件生产的自动折弯设备的轴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零件生产的自动折弯设备中另一视角的轴测图;
图3 为图1俯视的结构视图;
图4为图1主视的结构视图;
图5为图4中Z驱动单元的结构视图;
图6为图4左视的结构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抵靠板与A移料件装配的结构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A承载轴件处于成型工位处的结构视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卡接块与卡接槽搭接的结构视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A移料件和B移料件同步移动的结构视图;
图11为弹簧螺纹管折弯的流程图。
各附图标号对应关系如下:00a-弹簧螺纹管,100-机架,110-A安装座,111-限位件,112-A转轴,120-插管支架,121-整形槽,122-通孔,200-A承载轴件,210-A移料件,211-卡接槽,212-抵靠板,213-B复位弹簧,220-A卸料气缸,300-B承载轴件,310-B移料件,320-卡接块,330-连接杆,340-A复位弹簧,400-折弯连接杆,500-耳轴,600-同步驱动组件,700-Z驱动单元,710-A1齿轮,720-驱动轴,730-A2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参阅图1至图11,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零件生产的自动折弯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玩具弹簧枪管折弯过程中,采用手工的方式,编织过程中费时费力,产出效率低下,且产出产品的成品率较低,无法满足对编织玩具枪的需求的问题。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机架,在机架100上设置有用于将A、B管段分别进行承载的A、B承载机构,A、B管段为弹簧螺纹管两端的管身段,还包括折弯机构,折弯机构与A承载机构和/或B承载机构相连接,折弯机构使得弹簧螺纹管在A、B管段交接处进行折弯处理,折弯处理后的A、B管段的一端部相平齐状布置。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如图11所示的玩具枪管)在机架100上的成型工位处设置有将丝线绕制成弹簧螺纹管的成型机构,A承载机构包括A承载轴件200,A管段套设在A承载轴件200上,B承载机构包括B承载轴件300,B管段套设在B承载轴件300上,A承载轴件200活动安装在机架100上,A承载轴件200与A调节件相连接,A调节件调节A承载轴件200在成型工位和折弯工位之间转换,当A调节件调节A承载轴件200处于成型工位时,A调节件调节A承载轴件200呈竖状状态,成型机构成型的弹簧螺纹管套设到A承载轴件200上,当A调节件调节A承载轴件200处于折弯工位时,A调节件调节A承载轴件200呈水平状态,通过折弯机构对成型的弹簧螺纹管进行折弯,当A调节件调节A承载轴件200处于折弯工位时,通过活动套设在A承载轴件200上的A移料组件推动成型后的弹簧螺纹管的一段移动到B承载轴件300上,通过Z驱动单元700驱动的一端与Z驱动单元700连接,另一端与在远离A、B管段交接处端部的B承载轴件300端部连接的折弯连接杆400沿X轴进行翻转,使得B管段能翻转到A管段上,X轴位于A、B管段的交接处,X轴的芯线与弹簧螺纹管的轴线方向垂直且与弹簧螺纹管的外管壁相切状布置,折弯后,A移料组件上的A快速连接部与B移料组件上的B快速连接部进行搭接,A卸料气缸220推动A移料组件和B移料组件同步移动,在机架100上设置的插管机构通过A、B导送组件将插管分别布设到折弯后的A、B管段内,当插管机构将与A、B管段相适应的插管输送到A、B承载轴件的端部,当A移料组件带动B移料组件同步移动时,插管插设到A、B管段的管腔内,A移料组件继续推动B移料组件同步移动,插管机构在机架100上以相同的速率回退,当A移料组件移动到A承载轴件200的端部时,完成卸料。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折弯机构与B承载机构相连接,折弯机构调节B承载机构绕X轴转动实现折弯处理,X轴位于A、B管段的交接处,X轴的芯线与弹簧螺纹管的轴线方向垂直且与弹簧螺纹管的外管壁相切状布置。通过将X轴的芯线与弹簧螺纹管的轴线方向垂直且与弹簧螺纹管的外管壁相切状布置,使得B承载轴件300绕X轴折弯到A承载轴件200上后,A、B管段的外径相切且互相抵靠。
优选地,如图1至图10所示,上述方案中的A承载机构包括A承载轴件200,A管段套设在A承载轴件200上,B承载机构包括B承载轴件300,B管段套设在B承载轴件300上,折弯机构调节A、B承载轴件处于如下A1和A2状态:
A1状态为:A承载轴件200与B承载轴件300同心顺延布置,A、B承载轴件上的A、B管段顺延布置;
A2状态为:A承载轴件200与B承载轴件300相平行布置,A、B承载轴件上的A、B管段的一端部相平齐布置。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当成型机构成型的弹簧螺纹管套设在A承载轴件200上,且A调节件调节A承载轴件200处于水平状态时,通过活动套设在A承载轴件200上的A移料组件推动成型后的弹簧螺纹管的一段移动到B承载轴件300上,在A承载轴件200上的弹簧管段为A管段,在B承载轴件300上的弹簧管段为B管段,然后折弯连接杆400带动B承载轴件300沿X轴进行翻转,使得B管段折弯到A管段上,折弯后的A、B管段的一端部相平齐,实现弹簧螺纹管的折弯。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为了方便的成型出弹簧螺纹管,本实施例还包括用于将丝线绕制成弹簧螺纹管的成型机构。成型机构设置在机架100上,且与竖状状态下的A承载轴件200相对应,成型机构采用现有的弹簧挤出机进行实施。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用于向折弯处理后的A、B管段管腔内布设插管的插管机构。插管机构安装在插管支架120上,插管支架120滑动安装在机架100上,插管支架120与支架调节机构相连接,支架调节机构调节插管支架120靠近和远离A2状态的A、B承载机构布置,使得插管能被布置到A、B管段的管腔内。
优选地,如图1至图10所示,上述方案中的A承载轴件200活动安装在机架100上,A承载轴件200与A调节件相连接,A调节件调节A承载轴件200在成型工位和折弯工位之间转换,A1、A2状态的A承载轴件200处于折弯工位,成型机构与成型工位的A承载轴件200对应布置。通过设置的A调节件,使得A承载轴件200能方便的在成型工位和折弯工位之间进行转换,方便的进行弹簧螺纹管的成型和折弯。
优选地,如图1至图2和图8所示,上述方案中的A承载轴件200远离B承载轴件300的一端通过A转轴112转动安装在机架100上,A1、A2状态的A承载轴件200水平布置,A承载轴件200位于成型工位时竖状布置。通过在将A承载轴件200远离B承载轴件300的一端通过A转轴112转动安装在机架100上,使得A调节件能带动A承载轴件200绕A转轴112进行转动,实现A承载轴件200在水平和竖直状态下的转换,进而实现成型工位和折弯工位之间的转换。
如图1至图5和图8至图10所示,为了将折弯后的A管段从A承载轴件200上卸下,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推动A承载轴件200上的弹簧螺纹管/A管段进行移动的A移料组件。
优选地,如图1至图5和图8至图10所示,上述方案中的折弯机构包括折弯连接杆件,X轴水平布置,折弯连接杆件的一端与X轴相连接,折弯连接杆件的另一端与B承载轴件300的b端相连接,b端为B承载轴件300上远离A、B管段交接处的端部,X轴与Z驱动单元700相连接。当Z驱动单元700带动折弯连接杆件进行转动时,B承载轴件300翻转到A承载轴件200上,从而使得B承载轴件300上的B管段折弯到A承载轴件200上的A管段上。
如图1至图5和图8至图10所示,为了将折弯后的B管段从B承载轴件300上卸下,本实施例中在B承载轴件300上设置有推动A2状态下的B管段移出B承载轴件300的B移料组件。
如图所示,为了方便将折弯后的弹簧螺纹管形成的弹簧枪管与玩具枪的其它部件进行装配,本实施例中的A承载轴件200比B承载轴件300长,A承载轴件200的直径与B承载轴件300的直径相等。
优选地,如图1至图5和图8至图10所示,上述方案中的插管机构安装在插管支架120上,插管支架120滑动安装在机架100上,插管支架120与支架调节机构相连接,支架调节机构调节插管支架120靠近和远离A2状态的A、B承载机构布置,插管机构包括上下布置的A、B导送组件,A、B导送组件分别向A2状态的A、B管段内布设插管。A、B导送组件包括在插管支架120上设置的导送轮和驱动导送轮转动的导送电机,导送电机带动导送轮进行转动,将管带输送到插管支架120上的通孔122内,达到与折弯后的A、B管段相适应的长度后,通过裁管刀将管带裁切成插管,当支架调节机构推动插管支架120靠近折弯后的A、B承载轴件时,导送电机继续带动导送轮进行转动,将与A、B管段相适应的插管输送到A、B承载轴件的端部,当A、B管段从A、B承载轴件上卸下时,插管插设到管段的管腔内。
优选地,如图1至图5和图8至图10所示,上述方案中的A移料组件包括活动套设在A承载轴件200上的A移料件210,A移料件210与A卸料气缸220相连接。当折弯完成后,A卸料气缸220推动A移料件210在A承载轴件200上移动,使得套接在A承载轴件200上的弹簧螺纹管被推动移动。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5和图8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B移料组件包括活动套设在B承载轴件300上的B移料件310,A移料件210上设置有A快速连接部,B移料件310上设置有B快速连接部,A、B承载轴件处于如下A2状态时,A、B快速连接部卡接连接,A卸料气缸220调节A、B移料件310同时移动卸料。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其中的A快速连接部为卡接槽211构成,B快速连接部位卡接块320构成,在卡接槽211内滑动连接有抵靠板212,抵靠板212和A移料件210之间设置有B复位弹簧213,当A卸料气缸220推动A移料件210将套接在A承载轴件200上的弹簧螺纹管移动到B承载轴件300上后,停留在A承载轴件200上的弹簧螺纹管段为A管段,推动到B承载轴件300上的弹簧螺纹管段为B管段,折弯连接杆400带动B承载轴件300绕X轴转动,B移料件310上的卡接块320搭接到A移料件210上的卡接槽211中,卡接块320抵推抵靠板212在卡接槽211内移动,B复位弹簧213被压缩,使得卡接块320能顺利搭接到卡接槽211内,A移料件210和B移料件310形成整体,A卸料气缸220继续推动A移料件210移动,使得A移料件210和B移料件310同步移动,将A、B管段从A、B承载轴件上卸下。
另外,也可采用以下方式实施:A移料件210活动套设在A承载轴件200上,A移料件210上设置有卡接槽211,在A安装座110上设置有驱动A移料件210进行转动的转动机构,在B承载轴件上设置有卡接块320,当卡接块320由折弯连接杆400带动翻转到A移料件210处时,转动机构带动A移料件210进行转动,使得A移料件210上的卡接槽211旋转到与卡接块320对应处,卡接块320卡接到卡接槽211内,使得A移料件210能带动B移料件310同步移动。
优选地,如图1至图5和图8至图10所示,上述方案中的A、B快速连接部中的一者为卡接槽211,另一者为卡接块320构成。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5和图8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A承载轴件200安装在A安装座110上,A安装座110通过A转轴112转动安装在机架100上,A卸料气缸220装配在A安装座110上,A安装座110上设置有对A安装座110的转动进行限位的限位件111。在A安装座110上设置的限位件111,使得A承载轴件200在水平状态和竖直状态,即成型工位和折弯工位之间转换时能稳定的保持水平或者竖直状态,方便在成型工位时成型弹簧螺纹管,在折弯工位时对弹簧螺纹管进行折弯。
优选地,如图1至图2和图6所示,上述方案中的X轴由同心布置的两个转动安装的耳轴500组成,两耳轴500的一端与折弯连接杆件相连接,另一端通过同步驱动组件600与Z驱动单元700相连接,同步驱动组件600包括耳轴500上设置的A1齿轮710和与耳轴500平行布置的驱动轴720,驱动轴720位于耳轴500的下侧,驱动轴720上设置有两A2齿轮730,两A2齿轮730与两A1齿轮710传动连接,Z驱动单元700与驱动轴720相连接。通过设置的两A2齿轮730与两A1齿轮710传动连接,使得与耳轴500连接的折弯连接杆400稳定的带动B承载轴件300绕X轴进行转动,有效的提高折弯效果。
优选地,如图1至图5和图8至图10所示,上述方案中的A快速连接部为卡接槽211构成,B快速连接部位卡接块320构成。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B移料件310和卡接块320之间设置有贯穿连接在耳轴500上的连接杆330,在耳轴500和卡接块320之间的连接杆330上设置有A复位弹簧340,当卡接块320搭接到卡接槽211内,A移料件210带动B移料件310同步移动时,A复位弹簧340被压缩,卡接块320通过连接杆330推动B移料件310在B承载轴件300上移动,使得B管段从B承载轴件300上卸下。当在卡接块320搭接到卡接槽211内后,A卸料气缸220推动A移料件210和B移料件310同步移动,B移料件310和卡接块320之间的A复位弹簧340被压缩,当A移料件210推动到A承载轴件200的端部时,弹簧螺纹管完全从A承载轴件200上卸下,当卡接块320从卡接槽211中脱离时,A复位弹簧340回弹带动卡接块320远离耳轴500,方便下一次折弯处理。
优选地,如图1至图5和图8至图10所示,上述方案中的折弯连接件为折弯连接杆400构成,折弯连接杆400与耳轴500的一端相连接,驱动轴720转动带动折弯连接杆400转动时,为卡接块320的B快速连接部卡接连接到为卡接槽211的A快速连接部内,卡接块320的侧边抵靠在卡接槽211的侧壁上,当A移料件210由A卸料气缸220带动在A承载轴件200上移动时,通过卡接块320和卡接槽211的连接使得A移料件210推动B移料件310同时移动卸料。通过设置的卡接块320和卡接槽211,当二者之间进行搭接时,A移料件210与B移料件310能同步地在A、B承载轴件300上移动。
优选地,如图7所示,上述方案中在卡接槽211内滑动连接有抵靠板212,抵靠板212和A移料件210之间设置有B复位弹簧213,在B快速连接部由折弯连接杆400带动转动到卡接槽211内时,抵推抵靠板212在卡接槽211内移动,B复位弹簧213被压缩,使得卡接块320能搭接到卡接槽211内,供A、B移料件310同步移动。当卡接块320由折弯连接杆400带动转动到卡接槽211内时,卡接块320的侧壁抵推抵靠板212在卡接槽211内移动,B复位弹簧213被压缩,当卡接块320从卡接槽211中移出时,B复位弹簧213回弹带动抵靠板212复位。
如图7所示,为了在卡接块320由折弯连接杆400转动时能顺利的搭接到卡接槽211内,本实施例中在卡接块320上设置有倒角,使得卡接块320在转动过程中能顺利落入到卡接槽211内。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在插管支架120上设置有“8”字型的整形槽121,整形槽121对折弯后的A、B管段的端部进行整片,整形槽121中设置有供A、B插管插入到A、B管段中管腔内的通孔122,A、B插管分别与A、B管段的管腔相对应。当支架调节机构带动插管支架120靠近到A、B承载轴件300时,A、B承载轴件300的端部插接到整形槽121内,使得折弯后的A、B管段的端部能被挤压,对其进行整平,整平后,整形槽121中的通孔122通过A、B导送组件将插管导送到管段的管腔内。
如图1至图5和图8至图10所示,为了方便在A移料件210由A卸料气缸220推动到A承载轴件200的端部时,弹簧螺纹管能方便的从A承载轴件200上卸下,本实施例中的插管由A、B导送组件分别向A2状态的A、B管段内布设插管时,A移料件210推动折弯后的弹簧螺纹管段移动的速率与支架调节机构带动插管支架120在机架100上移动的速率相一致。
本实施例还包括玩具弹簧枪管弯折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先对成型的弹簧螺纹管的A、B管段进行承载;
步骤S2:然后沿A、B管段的交接处的X轴将弹簧螺纹管进行折弯;
A、B管段为弹簧螺纹管两端的管身段;
X轴位于A、B管段的交接处,X轴的芯线与弹簧螺纹管的轴线方向垂直且与弹簧螺纹管的外管壁相切;
在步骤S1之前,先通过成型机构将丝线绕制成弹簧螺纹管,成型机构设置在机架100上;
在步骤S2之后,通过插管机构对折弯后的A、B管段管腔内布设插管,插管机构安装在插管支架120上,插管支架120滑动安装在机架100上;
在机架100上设置有对A、B管段分别进行承载的A、B承载轴件,A、B承载轴件设置在机架100上,A管段套设在A承载轴件200上,B管段套设在B承载轴件300上;
通过设置在B承载轴件300上远离A、B管段交接处端部的折弯机构将B承载轴件300沿X轴进行翻转折弯,使得在B承载轴件300上的B管段折弯到A管段上,折弯机构设置在机架100上;
A承载轴件200通过A调节件活动安装在机架100上,当A调节件调节A承载轴件200处于成型工位时,A承载轴件200呈竖状布置,成型机构成型的弹簧螺纹管套设到A承载轴件200上,当A调节件调节A承载轴件200处于折弯工位时,A承载轴件200呈水平布置,对成型的弹簧螺纹管进行折弯,当A调节件调节A承载轴件200处于折弯工位时,通过活动套设在A承载轴件200上的A移料组件推动成型后的弹簧螺纹管的一段移动到B承载轴件300上,在A承载轴件200上的弹簧螺纹管段为A管段,在B承载轴件300上的弹簧螺纹管段为B管段;
当B承载轴件300折弯后,活动套设在B承载轴件300上的B移料组件通过B快速连接部搭接到A移料组件上的A快速连接部中,使得A移料件210和B移料件310同步移动,将A、B管段从A、B承载轴件300上卸下,A快速连接部为卡接槽211构成,B快速连接部位卡接块320构成;
在A移料组件带动B移料组件同步移动之前,插管支架120靠近到A、B承载轴件的端部,通过设置在插管支架120上的“8”字型整形槽121对折弯后的A、B管段的端部进行整平;
整平完成后,分别将与A、B管段相适应长度的插管输送到A、B承载轴件的端部,当A移料组件带动B移料组件同步移动时,插管插设到A、B管段的管腔内;
折弯机构包括折弯连接杆件,X轴水平布置,折弯连接杆件的一端与X轴相连接,折弯连接杆件的另一端与B承载轴件300的b端相连接,b端为B承载轴件300上远离A、B管段交接处的端部,X轴与Z驱动单元700相连接,通过折弯连接杆件与X轴的一端相连接,使得Z驱动单元700在带动X轴进行转动时,折弯连接杆400带动B承载轴件300绕X轴进行转动,B管段能翻转到A管段上;
X轴由同心布置的两个转动安装的耳轴500组成,两耳轴500的一端与折弯连接杆件相连接,另一端通过同步驱动组件600与Z驱动单元700相连接,同步驱动组件600包括耳轴500上设置的A1齿轮710和与耳轴500平行布置的驱动轴720,驱动轴720位于耳轴500的下侧,驱动轴720上设置有两A2齿轮730,两A2齿轮730与两A1齿轮710传动连接,Z驱动单元700与驱动轴720相连接,两A2齿轮730和两A1齿轮710由Z驱动单元700带动转动时,驱动轴720带动耳轴500进行旋转,使得折弯连接杆件进行转动;
A移料组件包括活动套设在A承载轴件200上的A移料件210,A移料件210与A卸料气缸220相连接,B移料组件包括活动套设在B承载轴件300上的B移料件310,A移料件210上设置有A快速连接部,B移料件310上设置有B快速连接部,A、B承载轴件折弯完成后,A、B快速连接部卡接连接,A卸料气缸220调节A、B移料件310同时移动卸料,通过设置的A移料件210和B移料件310,在A管段和B管段折弯完成后,A卸料气缸220推动A移料件210以及通过A、B快速连接部卡接连接的B移料件310同步移动,将A、B管段从A、B承载轴件上卸下;
A快速连接部为卡接槽211构成,B快速连接部位卡接块320构成,通过在卡接槽211内活动设置的抵靠板212,抵靠板212和A移料件210之间设置有B复位弹簧213,在B快速连接部由折弯连接杆400带动转动到卡接槽211内时,抵推抵靠板212在卡接槽211内移动,B复位弹簧213被压缩,使得卡接块320能搭接到卡接槽211内,当A卸料气缸220推动A移料件210移动时,带动B移料件310同步移动;
插管机构安装在插管支架120上,插管支架120滑动安装在机架100上,插管支架120与支架调节机构相连接,支架调节机构调节插管支架120靠近和远离A2状态的A、B承载机构布置,插管机构包括上下布置的A、B导送组件,A、B导送组件分别向折弯后的A、B管段内布设插管,当整形槽121对A、B管段的端部整平后,A、B导送组件将与A、B管段相适应的插管输送到管段的管腔内;
A、B导送组件包括在插管支架120上设置的导送轮和驱动导送轮转动的导送电机,导送电机带动导送轮进行转动,将管带输送到插管支架120上的通孔122内,达到与折弯后的A、B管段相适应的长度后,通过裁管刀将管带裁切成插管,当支架调节机构推动插管支架120靠近折弯后的A、B承载轴件时,导送电机继续带动导送轮进行转动,将与A、B管段相适应的插管输送到A、B承载轴件的端部,当A、B管段从A、B承载轴件上卸下时,插管插设到管段的管腔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零件生产的自动折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将A、B管段分别进行承载的A、B承载机构,A、B管段为弹簧螺纹管两端的管身段,还包括折弯机构,折弯机构与A承载机构和/或B承载机构相连接,折弯机构使得弹簧螺纹管在A、B管段交接处进行折弯处理,折弯处理后的A、B管段的一端部相平齐状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零件生产的自动折弯设备,其特征在于:折弯机构与B承载机构相连接,折弯机构调节B承载机构绕X轴转动实现折弯处理,X轴位于A、B管段的交接处,X轴的芯线与弹簧螺纹管的轴线方向垂直且与弹簧螺纹管的外管壁相切状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零件生产的自动折弯设备,其特征在于,A承载机构包括A承载轴件,A管段套设在A承载轴件上,B承载机构包括B承载轴件,B管段套设在B承载轴件上,折弯机构调节A、B承载轴件处于如下A1和A2状态:
A1状态为:A承载轴件与B承载轴件同心顺延布置,A、B承载轴件上的A、B管段顺延布置;
A2状态为:A承载轴件与B承载轴件相平行布置,A、B承载轴件上的A、B管段的一端部相平齐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于零件生产的自动折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丝线绕制成弹簧螺纹管的成型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用于零件生产的自动折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向折弯处理后的A、B管段管腔内布设插管的插管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零件生产的自动折弯设备,其特征在于,A承载轴件活动安装在机架上,A承载轴件与A调节件相连接,A调节件调节A承载轴件在成型工位和折弯工位之间转换,A1、A2状态的A承载轴件处于折弯工位,成型机构与成型工位的A承载轴件对应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零件生产的自动折弯设备,其特征在于,A承载轴件远离B承载轴件的一端通过A转轴转动安装在机架上,A1、A2状态的A承载轴件水平布置,A承载轴件位于成型工位时竖状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零件生产的自动折弯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动A承载轴件上的弹簧螺纹管/A管段进行移动的A移料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零件生产的自动折弯设备,其特征在于,折弯机构包括折弯连接杆件,X轴水平布置,折弯连接杆件的一端与X轴相连接,折弯连接杆件的另一端与B承载轴件的b端相连接,b端为B承载轴件上远离A、B管段交接处的端部,X轴与Z驱动单元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零件生产的自动折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特征A~O中的任意一项或几项:
特征A为:在B承载轴件上设置有推动A2状态下的B管段移出B承载轴件的B移料组件;
特征B为:A承载轴件比B承载轴件长,A承载轴件的直径与B承载轴件的直径相等;
特征C为:插管机构安装在插管支架上,插管支架滑动安装在机架上,插管支架与支架调节机构相连接,支架调节机构调节插管支架靠近和远离A2状态的A、B承载机构布置,插管机构包括上下布置的A、B导送组件,A、B导送组件分别向A2状态的A、B管段内布设插管;
特征D为:A移料组件包括活动套设在A承载轴件上的A移料件,A移料件与A卸料气缸相连接;
特征E为:B移料组件包括活动套设在B承载轴件上的B移料件,A移料件上设置有A快速连接部,B移料件上设置有B快速连接部,A、B承载轴件处于如下A2状态时,A、B快速连接部卡接连接,A卸料气缸调节A、B移料件同时移动卸料;
特征F为:A、B快速连接部中的一者为卡接槽,另一者为卡接块构成;
特征G为:A承载轴件安装在A安装座上,A安装座通过A转轴转动安装在机架上,A卸料气缸装配在A安装座上,A安装座上设置有对A安装座的转动进行限位的限位件;
特征H为:X轴由同心布置的两个转动安装的耳轴组成,两耳轴的一端与折弯连接杆件相连接,另一端通过同步驱动组件与Z驱动单元相连接,同步驱动组件包括耳轴上设置的A1齿轮和与耳轴平行布置的驱动轴,驱动轴位于耳轴的下侧,驱动轴上设置有两A2齿轮,两A2齿轮与两A1齿轮传动连接,Z驱动单元与驱动轴相连接;
特征I为:A快速连接部为卡接槽构成,B快速连接部位卡接块构成;
特征J为:B移料件和卡接块之间设置有贯穿连接在耳轴上的连接杆,在耳轴和卡接块之间的连接杆上设置有A复位弹簧,当卡接块搭接到卡接槽内,A移料件带动B移料件同步移动时,A复位弹簧被压缩,卡接块通过连接杆推动B移料件在B承载轴件上移动,使得B管段从B承载轴件上卸下;
特征K为:折弯连接件为折弯连接杆构成,折弯连接杆与耳轴的一端相连接,驱动轴转动带动折弯连接杆转动时,为卡接块的B快速连接部卡接连接到为卡接槽的A快速连接部内,卡接块的侧边抵靠在卡接槽的侧壁上,当A移料件由A卸料气缸带动在A承载轴件上移动时,通过卡接块和卡接槽的连接使得A移料件推动B移料件同时移动卸料;
特征L为:在卡接槽内滑动连接有抵靠板,抵靠板和A移料件之间设置有B复位弹簧,在B快速连接部由折弯连接杆带动转动到卡接槽内时,抵推抵靠板在卡接槽内移动,B复位弹簧被压缩,使得卡接块能搭接到卡接槽内,供A、B移料件同步移动;
特征M为:在卡接块上设置有倒角,使得卡接块在转动过程中能顺利落入到卡接槽内;
特征N为:在插管支架上设置有“8”字型的整形槽,整形槽对折弯后的A、B管段的端部进行整片,整形槽中设置有供A、B插管插入到A、B管段中管腔内的通孔,A、B插管分别与A、B管段的管腔相对应;
特征O为:插管由A、B导送组件分别向A2状态的A、B管段内布设插管时,A移料件推动折弯后的弹簧螺纹管段移动的速率与支架调节机构带动插管支架在机架上移动的速率相一致。
CN202010691141.8A 2020-07-17 2020-07-17 一种用于零件生产的自动折弯设备 Withdrawn CN1117744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91141.8A CN111774456A (zh) 2020-07-17 2020-07-17 一种用于零件生产的自动折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91141.8A CN111774456A (zh) 2020-07-17 2020-07-17 一种用于零件生产的自动折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74456A true CN111774456A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64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91141.8A Withdrawn CN111774456A (zh) 2020-07-17 2020-07-17 一种用于零件生产的自动折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7445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74947A (zh) * 2020-12-26 2021-03-12 安徽中巨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铝管弯折处扭斜用夹装夹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74947A (zh) * 2020-12-26 2021-03-12 安徽中巨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铝管弯折处扭斜用夹装夹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03657B (zh) 一种基于膨胀合金的激光焊接机用送丝装置
CN111774456A (zh) 一种用于零件生产的自动折弯设备
CN110712045B (zh) U型管加工设备
CN113245736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配件自动化加工设备
CN113510166B (zh) 一种内撑挤式变形管口修复装置
CN111644353A (zh) 一种涂装方法
CN111774503A (zh) 一种零件生产用折弯方法
CN201120522Y (zh) 一种在金属容器上焊接支耳的自动点耳机
CN209009822U (zh) 一种输电线路用的电缆排线装置
CN116713356A (zh) 建筑工程的钢筋型材加工工装
CN113523050B (zh) 一种长条状金属型材的折弯加工装置
CN111451048B (zh) 用于挂载腔体的挂具
CN110587321B (zh) 一种异型家居管的生产工艺
CN111992628B (zh) 一种汽车管道件压槽装置
CN110695693B (zh) 一种后视镜支撑杆的加工装置
CN210700760U (zh) 一种钢管涂漆设备供给结构
CN113245737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配件自动化加工方法
CN111531087A (zh) 一种弹夹状零件的自动制造装置
CN206778772U (zh) 一种自动喷涂线设备
CN111203366A (zh) 一种自动化隔热玻璃侧边封边设备
CN111497205A (zh) 一种pe扩口设备
CN210045805U (zh) 一种用于汽车管件加工用折弯设备
CN220636868U (zh) 一种风管焊接后接料装置
CN217414882U (zh) 一种专用于医疗螺旋弹簧输液管的半自动卷管设备
CN219425889U (zh) 一种圆盘式管路接头焊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16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