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64265A - 分段盖梁干接安装系统和桥梁的拼装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分段盖梁干接安装系统和桥梁的拼装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64265A
CN111764265A CN202010725199.XA CN202010725199A CN111764265A CN 111764265 A CN111764265 A CN 111764265A CN 202010725199 A CN202010725199 A CN 202010725199A CN 111764265 A CN111764265 A CN 1117642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ntilever
bent cap
capping
main
sec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2519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学峰
梁辉
李江
王彦强
李德昆
向考
黄勇
郑学锦
李亮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Bureau Shanghai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Bureau Shanghai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Bureau Shanghai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Bureau Shanghai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2519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642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64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642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9/00Stru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ridges
    • E01D19/02Piers; Abutments ; Protecting same against drifting ic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分段盖梁干接安装的施工方法及系统。所述分段盖梁干接安装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立柱;盖梁主节段,连接至所述至少两个立柱的顶端;两个盖梁悬臂节段,分别连接于所述盖梁主节段的两侧;两个拉紧装置,分别连接在所述两个盖梁悬臂节段与所述盖梁主节段之间;环氧树脂胶层,夹设在所述盖梁主节段和所述盖梁悬臂节段之间。本发明实施例有效解决分段的预制盖梁在拼装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定位匹配困难的问题。

Description

分段盖梁干接安装系统和桥梁的拼装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路桥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段盖梁干接安装系统和一种桥梁的拼装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桥梁建设事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在桥梁建设施工过程中,预制拼装施工技术可以显著缩短建设工期以及减少施工占道时间,同时,具备施工质量高、安全风险低以及环保等优点。因此,预制拼装施工技术在市政桥梁建设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受运输条件和吊装重量的限制,较多的预制盖梁需要分段预制,并且在现场拼装施工。
由此,如何高效且完美的完成分段的预制盖梁的拼装施工是预制拼装施工技术中的一个难题。
目前,分段的预制盖梁的拼装施工过程一般是:首先,搭设支架平台;将每一节盖梁放置在支架平台上,在该过程中需要大型吊机吊装每一节盖梁,同时,需要反复调整盖梁的平面位置以及两节盖梁的拼接面的匹配。
一方面,支架平台需要占用较大的施工场地;另一方面,因为盖梁的定位匹配安装困难,需要通过吊机进行调整。因此,现有的拼装施工过程存在安装风险大,而且施工效率低以及严重占道而影响交通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分段盖梁干接安装系统和一种桥梁的拼装施工方法,有效解决分段的预制盖梁在拼装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定位匹配困难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段盖梁干接安装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立柱;盖梁主节段,连接至所述至少两个立柱的顶端;两个盖梁悬臂节段,分别连接于所述盖梁主节段的两侧;两个拉紧装置,分别连接在所述两个盖梁悬臂节段与所述盖梁主节段之间;环氧树脂胶层,夹设在所述盖梁主节段和所述盖梁悬臂节段之间。
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拉紧装置拉紧所述盖梁主节段与所述盖梁悬臂节段,并在所述盖梁主节段与所述盖梁悬臂节段之间添加所述环氧树脂胶层来固定连接,使得盖梁在吊装时无需反复调整平面位置,方便了所述盖梁的定位。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拉紧装置分别包括:顶面拉紧件,连接在所述盖梁主节段和所述盖梁悬臂节段分别远离所述立柱的一侧;侧面拉紧件,连接在所述盖梁主节段和所述盖梁悬臂节段分别靠近所述立柱的一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预制盖梁悬臂节段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吊点。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制盖梁主节段与所述预制盖梁悬臂节段连接的第一连接面包括:第一竖直面、第二竖直面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竖直面和所述第二竖直面之间的水平面;所述预制盖梁悬臂节段与所述预制盖梁主节段连接的第二连接面与所述第一连接面匹配。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竖直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配合件;所述第二竖直面设有至少一个第一配合件;所述第二连接面对应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配合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紧装置设于所述第一竖直面的连接处;或者,所述拉紧装置设于所述第二竖直面的连接处。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制盖梁主节段还设有多个垫梁安装位。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立柱位于所述多个垫梁安装位之间。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桥梁的拼装施工方法,包括:步骤S1,预制得到盖梁主节段以及与之匹配的两个盖梁悬臂节段;步骤S2,将所述盖梁主节段安装至预定位置的至少两个立柱的顶端;步骤S3,在所述盖梁主节段上布设多个垫梁并锁定分配梁;步骤S4,在所述盖梁主节段的两个侧面分别涂抹所述环氧树脂胶层,通过所述分配梁将所述两个盖梁悬臂节段分别悬挂在所述盖梁主节段的两侧;步骤S5,拉紧连接在所述盖梁主节段和所述盖梁悬臂节段之间的拉紧装置;步骤S6,拆除所述分配梁,得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盖梁干接安装系统。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紧装置包括顶面拉紧件和侧面拉紧件,其中,所述顶面拉紧件设置在所述盖梁主节段和所述盖梁悬臂节段分别靠近所述分配梁的一侧,所述侧面拉紧件设置在与之相邻的另一侧;所述步骤S5具体包括:步骤S51,调整所述顶面拉紧件,在水平方向上将所述盖梁悬臂节段拉紧;步骤S52,调整所述侧面拉紧件,将所述盖梁悬臂节段与所述盖梁主节段贴合。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步骤S31,在所述盖梁主节段上布设所述多个垫梁;步骤S32,将所述分配梁设置在所述多个垫梁上;步骤S33,在所述分配梁与所述垫梁对应的位置以及所述盖梁主节段与所述垫梁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置一个第一悬挑梁、在两个所述第一悬挑梁对应的位置设置吊杆;步骤S34,所述第一悬挑梁和所述吊杆形成抱箍结构,以将所述分配梁锁定至所述盖梁主节段之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抱箍结构设置在靠近所述立柱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步骤S41,在所述盖梁主节段的两个侧面分别涂抹所述环氧树脂胶层;步骤S42,在所述分配梁的两端分别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二悬挑梁,通过多个所述第二悬挑梁将所述两个盖梁悬臂节段分别悬挂在所述盖梁主节段的两侧;步骤S43,通过多个所述第二悬挑梁分别将所述两个盖梁悬臂节段调整至预设高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中预制得到的所述两个盖梁悬臂节段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悬挑梁对应连接的吊点。
综上所述,本申请上述各个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一个或多个优点或有益效果:i)所述盖梁各节段的拼接只需吊装再拉紧,无需反复平移对接,使得拼接效率高;ii)起吊耗时短,安全风险低;iii)环氧树脂胶层能够使所述盖梁拼接后更加稳定牢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分段盖梁干接安装系统100的立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顶面拉紧件15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盖梁主节段120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第一连接面121的I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1中盖梁悬臂节段130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分段盖梁干接安装的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实施图6所述步骤S1得到的盖梁主节段120以及两个盖梁悬臂节段130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图6所述步骤S2得到的盖梁主节段120以及多个立柱110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图6所述步骤S3得到的所述框架结构以及分配梁180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A-A向的剖视图;
图11为实施图6所述步骤S4-S5得到的盖梁主节段120以及两个盖梁悬臂节段130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B-B向的剖视图;
图13为实施图6所述步骤S6得到的分段盖梁干接安装系统100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为分段盖梁干接安装系统;110为立柱;120为盖梁主节段;121为第一连接面;122为第一竖直面;123为第二竖直面;124为水平面;125为第一配合件;126为环氧树脂胶层;130为盖梁悬臂节段;131为第二连接面;132为第二配合件;140为吊点;150为拉紧装置;151为顶面拉紧件;152为侧面拉紧件;153为支座;154为螺杆;160为垫梁安装位;170为悬挑梁;171为第一悬挑梁;172为第二悬挑梁;180为分配梁;190为吊杆;200为垫梁;210为调节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段盖梁干接安装系统100的立面示意图,分段盖梁干接安装系统100例如包括:多个立柱110、设于多个立柱110顶端的盖梁主节段120、分别连接在盖梁主节段120两侧的两个盖梁悬臂节段130。其中,多个立柱110呈至少两列竖直设于地面,盖梁主节段120设于多个立柱110的顶部。
优选的,每一个盖梁悬臂节段130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吊点140,竖直向上连接盖梁悬臂节段130靠近立柱110的一面,用于盖梁悬臂节段130与所述悬挑梁的连接。举例来说,每个盖梁悬臂节段130设置两个吊点140,吊点140可通过吊绳与滑轮机构连接所述悬挑梁,实现盖梁悬臂节段130的吊装。
优选的,盖梁主节段120远离立柱110的一侧间隔、对称的设有多个垫梁安装位160。举例来说,盖梁主节段120远离立柱110的一侧可设置四个垫梁安装位160,两侧各两个,每一个垫梁安装位160可用于安装一个垂直于所述盖梁主节段120的所述垫梁。
进一步,垫梁安装位160可以是与所述垫梁尺寸相同的安装槽,实现所述垫梁的定位和固定。其中,多个立柱110位于多个垫梁安装位160之间。
优选的,盖梁主节段120和两个盖梁悬臂节段130之间分别夹设有环氧树脂胶层126,环氧树脂胶层126用于粘接盖梁主节段120和盖梁悬臂节段130。环氧树脂胶层126的材料具有强度高,粘结力大,收缩性小,化学稳定性高等优点,有利于盖梁主节段120和盖梁悬臂节段130的长久稳定使用。
优选的,两个盖梁悬臂节段130和盖梁主节段120之间分别设有拉紧装置150,拉紧装置150用于连接盖梁悬臂节段130和盖梁主节段120。其中,拉紧装置150包括:至少一个顶面拉紧件151,连接在盖梁主节段120和盖梁悬臂节段130分别远离立柱110的一侧;至少一个侧面拉紧件152,连接在盖梁主节段120和盖梁悬臂节段130分别靠近所述立柱110的一侧。
进一步,参见图1和图2,两个盖梁悬臂节段130分别和盖梁主节段120的的连接处分别设置至少一个顶面拉紧件151,即盖梁主节段120分别连接两个盖梁悬臂节段130的两端共设有至少两个顶面拉紧件121。
再进一步的,每一个顶面拉紧件151的结构可以是两个带螺纹的支座153以及穿过两个支座153通过螺纹连接的螺杆154;每一个支座153分别具有相互垂直的两面,两个支座153各自的其中一面分别连接盖梁悬臂节段130和盖梁主节段120的顶面,两个支座153给自的另外一面相对设置。具体的,螺杆154螺纹连接两个支座153后,螺杆154两端分别伸出两个支座153,使得螺杆154留出可调节长度,便于顶面拉紧件121拉紧盖梁悬臂节段130和盖梁主节段120。
与之相应的是,侧面拉紧件152的结构可以和顶面拉紧件151的结构设计相同,并且连接方式也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为便于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下面结合图3-图5,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盖梁主节段120和盖梁悬臂节段130进行详细描述。
优选的,盖梁主节段120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与两个盖梁悬臂节段130分别连接的第一连接面121,两个盖梁悬臂节段130设有于第一连接片121匹配连接的第二连接面131。其中,第一连接面121和第二连接面131可设置为有起伏的连接面例如阶梯状,并且,第一连接面121与第二连接面131互相匹配,从而,盖梁主节段120和盖梁悬臂节段130可实现嵌合连接。相对于第一连接面121和第二连接面131采用平滑设计,所述嵌合连接的设计可以防止盖梁悬臂节段130产生竖直方向的滑动。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面121例如包括:第一竖直面122、第二竖直面123以及连接在第一竖直面122和第二竖直面123之间的水平面124。
再进一步的,第二竖直面123在第一连接面121上凸起,并且第二竖直面123与第一竖直面122之间的高度差为水平面124的水平长度,即盖梁主节段120的底面比顶面宽。与之相应的,第二连接面131与该第一连接面121互相匹配,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面121还包括多个第一配合件125,第二连接面131的相应位置设置有同样数量的第二配合件132,一个第一配合件125与一个第二配合件132互相配合。举例来说,第一连接面121的第一竖直面122设置一个第一配合件125,第一连接面121的第二竖直面123的设置一个第一配合件125;第二连接面131相应位置分别设有两个第二配合件132。
再进一步的,参见图4,第一配合件125可以是设于第一竖直面122上向外突出的梯形固定块,所述梯形固定块的较长的一边与第一连接面121贴合;而第二竖直面123上的第一配合件125也以同样方式设置。相应的,两个第二配合件132可以是第二连接面131相应位置上的两个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所述梯形固定块相匹配,从而实现第一配合件125与第二配合件132的配合连接。
其中,侧面拉紧件152的位置可以是在第一连接面121的第一竖直面122上,也可以是在第一连接面121的第二竖直面123上。盖梁主节段120的底面包括两个向内侧倾斜的斜面以及夹设于所述两个斜面之间的平面。具体的,可将侧面拉紧件152设置在第一连接面121的第二竖直面123上,即侧面拉紧件152位于所述斜面,对盖梁主节段120起支撑作用,防止盖梁主节段120与盖梁悬臂节段130从其连接处断开。
【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6,其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分段盖梁干接安装的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
步骤S1,预制得到盖梁主节段120以及与之匹配的两个盖梁悬臂节段130;
步骤S2,将盖梁主节段120安装至预定位置的至少两个立柱110的顶端;
步骤S3,在盖梁主节段120上布设多个垫梁200并锁定分配梁180;
步骤S4,在盖梁主节段120的两个侧面分别涂抹环氧树脂胶层126,通过分配梁180将两个盖梁悬臂节段130分别悬挂在盖梁主节段120的两侧;
步骤S5,拉紧连接在盖梁主节段120和盖梁悬臂节段130之间的拉紧装置150;
步骤S6,拆除分配梁180,得到分段盖梁干接安装系统100。
具体的,参见图7,所述步骤S1可以是在预制场预制得到盖梁主节段120以及两个盖梁悬臂节段130。其中,预制的盖梁主节段120包括预制其用于连接垫梁200的垫梁安装位160和连接盖梁悬臂节段130的第一连接面121,预制的两个盖梁悬臂节段130包括预制其用于与第二悬挑梁172对应连接的吊点140和连接盖梁主节段120的第二连接面131。避免在现场对盖梁主节段120以及两个盖梁悬臂节段130进行二次加工,便于后续步骤的直接连接拼装。预制完成后,将盖梁主节段120运输至现场,转至所述步骤S2。
具体的,参见图8,多个立柱110竖直设立于地面,并保持一定间距,间距略小于盖梁主节段120底面的宽度。采用大型吊机将盖梁主节段120吊装至多个立柱100的顶端,形成框架结构。优选的,将盖梁主节段120吊装至多个立柱100的顶端,转至所述步骤S3。
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步骤S31,在盖梁主节段120上布设多个垫梁200;
步骤S32,将分配梁180设置在多个垫梁200上;
步骤S33,在分配梁180与垫梁200对应的位置以及盖梁主节段120与垫梁200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置一个第一悬挑梁171、在两个第一悬挑梁171对应的位置设置吊杆190;
步骤S34,第一悬挑梁171和吊杆190形成抱箍结构,以将分配梁180锁定至盖梁主节段120之上。
具体的,参见图9-图10,在盖梁主节段120上吊装多个垫梁200。举例来说,在盖梁主节段120远离立柱110一面的四个垫梁安装位160设置四个垫梁200,再将分配梁180吊装至四个垫梁200上,分配梁180与四个垫梁200垂直设置。其中分配梁180的数量可设置为两组。
优选的,在分配梁180上垂直设置多个第一悬挑梁171。举例来说,在分配梁180,与垫梁200相对的位置设置一个第一悬挑梁171,以及在盖梁主节段120朝向立柱110的底面,在与垫梁200相对的位置上设置一个第一悬挑梁171。进一步的,在两个第一悬挑梁171的两端对应的位置设置吊杆190,拉紧吊杆190可用第一悬挑梁171夹紧个盖梁主节段120、垫梁200以及分配梁180,使吊杆190和悬挑梁170形成抱箍结构。
其中,盖梁主节段120底面的第一悬挑梁171设置于相对立柱110靠外的两侧,并且所述抱箍结构设置在靠近所述立柱110的位置。进一步的,分配梁180锁定在盖梁主节段120上后,利用分配梁180作为主要承力构件来支撑盖梁悬臂节段130的重量,转至所述步骤S4。
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
步骤S41,在盖梁主节段120的两个侧面分别涂抹环氧树脂胶层126;
步骤S42,在所述分配梁180的两端分别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二悬挑梁172,通过多个所述第二悬挑梁172将所述两个盖梁悬臂节段130分别悬挂在所述盖梁主节段120的两侧;
步骤S43,通过多个所述第二悬挑梁172分别将所述两个盖梁悬臂节段130调整至预设高度。
具体的,参见图11-图12,将盖梁主节段120与两个盖梁悬臂节段130连接的两个第一连接面121涂上环氧树脂胶层126。另外,在分配梁180分别远离盖梁主节段120的两端分别设置两个第二悬挑梁172,第二悬挑梁172同样垂直设于分配梁180。将调节拉杆210一端悬挂于第二悬挑梁172上,另一端连接盖梁悬臂节段130上的吊点140,通过调节拉杆210调整盖梁悬臂节段130至设计标高,使盖梁悬臂节段130位于盖梁主节段120两侧。其中,盖梁主节段120的两个第一连接面121与两个盖梁悬臂节段130的两个第二连接面131相对设置,转至所述步骤S5。
优选的,拉紧装置150包括顶面拉紧件151和侧面拉紧件,其中,顶面拉紧件151设置在盖梁主节段120和盖梁悬臂节段130分别靠近分配梁180的一侧,侧面拉紧件设置在与之相邻的另一侧;所述步骤S5具体包括:
步骤S51,调整顶面拉紧件151,在水平方向上将盖梁悬臂节段130拉紧;
步骤S52,调整侧面拉紧件,将盖梁悬臂节段130与盖梁主节段120贴合。
具体的,调整顶面拉紧件151的螺杆154,将盖梁悬臂节段130在水平方向上将其与盖梁主节段120拉紧;同步调整侧面拉紧装置152的螺杆154,将盖梁悬臂节段130的外侧面拉紧,使盖梁悬臂节段130的第二连接面131与盖梁主节段120的第一连接面121嵌合连接,并使环氧树脂胶层126粘连盖梁悬臂节段130和盖梁主节段120,转至所述步骤S6。
进一步的,参见图13,将悬挑梁170、分配梁180和垫梁200拆下,并吊离盖梁主节段120,最终得到如上述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分段盖梁干接安装系统100。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分段盖梁干接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个立柱;
盖梁主节段,连接至所述至少两个立柱的顶端;
两个盖梁悬臂节段,分别连接于所述盖梁主节段的两侧;
两个拉紧装置,分别连接在所述两个盖梁悬臂节段与所述盖梁主节段之间;
环氧树脂胶层,夹设在所述盖梁主节段和所述盖梁悬臂节段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盖梁干接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拉紧装置分别包括:
顶面拉紧件,连接在所述盖梁主节段和所述盖梁悬臂节段分别远离所述立柱的一侧;
侧面拉紧件,连接在所述盖梁主节段和所述盖梁悬臂节段分别靠近所述立柱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盖梁干接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每一个所述盖梁悬臂节段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吊点。
4.一种桥梁的拼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预制得到盖梁主节段以及与之匹配的两个盖梁悬臂节段;
步骤S2,将所述盖梁主节段安装至预定位置的至少两个立柱的顶端;
步骤S3,在所述盖梁主节段上布设多个垫梁并锁定分配梁;
步骤S4,在所述盖梁主节段的两个侧面分别涂抹所述环氧树脂胶层,通过所述分配梁将所述两个盖梁悬臂节段分别悬挂在所述盖梁主节段的两侧;
步骤S5,拉紧连接在所述盖梁主节段和所述盖梁悬臂节段之间的拉紧装置;
步骤S6,拆除所述分配梁,得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段盖梁干接安装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桥梁的拼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装置包括顶面拉紧件和侧面拉紧件,其中,所述顶面拉紧件设置在所述盖梁主节段和所述盖梁悬臂节段分别靠近所述分配梁的一侧,所述侧面拉紧件设置在与之相邻的另一侧;所述步骤S5具体包括:
步骤S51,调整所述顶面拉紧件,在水平方向上将所述盖梁悬臂节段拉紧;
步骤S52,调整所述侧面拉紧件,将所述盖梁悬臂节段与所述盖梁主节段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桥梁的拼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步骤S31,在所述盖梁主节段上布设所述多个垫梁;
步骤S32,将所述分配梁设置在所述多个垫梁上;
步骤S33,在所述分配梁与所述垫梁对应的位置以及所述盖梁主节段与所述垫梁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置一个第一悬挑梁、在两个所述第一悬挑梁对应的位置设置吊杆;
步骤S34,所述第一悬挑梁和所述吊杆形成抱箍结构,以将所述分配梁锁定至所述盖梁主节段之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桥梁的拼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结构设置在靠近所述立柱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桥梁的拼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
步骤S41,在所述盖梁主节段的两个侧面分别涂抹所述环氧树脂胶层;
步骤S42,在所述分配梁的两端分别设置的至少一个第二悬挑梁,通过多个所述第二悬挑梁将所述两个盖梁悬臂节段分别悬挂在所述盖梁主节段的两侧;
步骤S43,通过多个所述第二悬挑梁分别将所述两个盖梁悬臂节段调整至预设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桥梁的拼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预制得到的所述两个盖梁悬臂节段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悬挑梁对应连接的吊点。
CN202010725199.XA 2020-07-24 2020-07-24 分段盖梁干接安装系统和桥梁的拼装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17642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25199.XA CN111764265A (zh) 2020-07-24 2020-07-24 分段盖梁干接安装系统和桥梁的拼装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25199.XA CN111764265A (zh) 2020-07-24 2020-07-24 分段盖梁干接安装系统和桥梁的拼装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64265A true CN111764265A (zh) 2020-10-13

Family

ID=72727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25199.XA Pending CN111764265A (zh) 2020-07-24 2020-07-24 分段盖梁干接安装系统和桥梁的拼装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6426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95648A (zh) * 2020-12-07 2021-04-23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盖梁悬吊拼接施工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US11834852B2 (en) 2020-08-07 2023-12-05 Peri Se Striking tool and method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34852B2 (en) 2020-08-07 2023-12-05 Peri Se Striking tool and method
CN112695648A (zh) * 2020-12-07 2021-04-23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盖梁悬吊拼接施工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42539B (zh) 一种大跨度钢结构桁架单点支撑安装施工方法
CN111764265A (zh) 分段盖梁干接安装系统和桥梁的拼装施工方法
AU2023210601A1 (en) Cable-Supported Large-Span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Therefor
CN103243654A (zh) 斜拉桥钢锚梁的安装方法及所使用的拼装胎架和索塔安装平台
CN206720558U (zh) 一种可调节式钢筋笼吊具
CN111779031A (zh) 一种加固型gfrp装配式八角形电缆井及其建造方法
CN211368423U (zh) 斜拉索塔顶提升牵引操作平台
CN111188278A (zh) 胎架结构、胎架组件及施工方法
CN208845309U (zh) 塔筒的支撑平台及风力发电机组
CN212505823U (zh) 分段盖梁干接安装系统
CN113846572B (zh) 一种桥梁盖梁施工用抱紧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10040632A (zh) 一种大跨度型钢梁的分段吊装施工方法
CN112681150B (zh) 箱型拱桥预制吊装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13137102B (zh) 一种拼装式库顶房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112412152B (zh) 一种下悬式无井架变截面矩形烟囱支撑体系施工方法
CN211141292U (zh) 一种风管整体化吊装专用托架
CN210315967U (zh) 预制件安装结构
JP2002061114A (ja) 吊構造物の半自碇築造方法及び半自碇吊構造物
CN111219005A (zh) 双鱼腹拉索幕墙的龙骨组件、吊装结构及吊装方法
JPH11269825A (ja) 橋桁の架設方法及び引揚装置
CN220013390U (zh) 一种防侧滑双千斤顶式长悬臂盖梁模板托架体系
CN214423181U (zh) 一种用于桥墩盖梁的施工支架
CN220352618U (zh) 一种可精确定位双层钢锚梁、钢牛腿的支撑装置
CN110683470B (zh) 一种可供塔吊转换的共用基础及其加工方法
CN220078407U (zh) 一种双柱式跨铁路轻型门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