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43891A - 桑根酮g在制备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 Google Patents

桑根酮g在制备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43891A
CN111743891A CN202010705264.2A CN202010705264A CN111743891A CN 111743891 A CN111743891 A CN 111743891A CN 202010705264 A CN202010705264 A CN 202010705264A CN 111743891 A CN111743891 A CN 1117438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soriasis
sanggenon
skin
use according
m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0526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仁爱
陈晶晶
朱慧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70526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438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438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438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e.g. fungichromin
    • A61K31/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e.g. fungichromin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61K31/352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e.g. fungichromin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e.g. methanthel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7/00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A61P17/06Antipsoriatic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桑根酮G在制备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中的用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桑根酮G能够显著改善咪喹莫特诱导小鼠银屑病模型动物的皮肤炎症反应,降低皮损程度,缓解皮肤红斑、鳞屑、浸润等症状,使表皮层完整,并降低其皮损厚度。桑根酮G还能够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脾淋巴细胞上清液中银屑病相关炎症因子IL‑17和INF‑γ的水平。可见,桑根酮G能够有效改善银屑病模型小鼠的病情,具有开发成治疗银屑病药物的前景,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桑根酮G在制备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桑根酮G的一种新用途,尤其涉及桑根酮G在制备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银屑病(Psoriasis)俗称牛皮癣,是一种由T细胞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主要为红色丘疹或斑块上覆盖有多层白色鳞屑,多发于四肢、头部和背部,严重皮损可泛发于全身皮肤,并出现高热、脓疱、红皮病样改变以及全身大小关节病变。银屑病受年龄、性别、种族、地理位置、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世界各地不同人群的患病率差异较大,例如,与欧美地区相比,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银屑病的患病率相对较低。尽管如此,但据统计,我国银屑病的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多为青壮年。由于银屑病病程较长、易复发,有的病例几乎终生不愈,且银屑病与包括银屑病性关节炎、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肥胖、克隆氏病等等在内的慢性疾病共发,因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身心健康和经济条件带来沉重打击,同时也为我国的医疗保健系统造成沉重负担。可见,开展对银屑病治疗药物的研究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社会价值。
银屑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其可以被多种因素所激活,如创伤、感染、遗传、药物、环境因素等,研究表明这是一种由多种基因、免疫系统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复杂疾病。研究表明,银屑病患者病变部位皮肤中含有大量的T细胞,Th1、Th17细胞尤为重要。初始CD4+Th可分化为Th1和Th2,Th1细胞受到刺激能够产生IFN-γ从而促进机体的细胞免疫;Th2细胞能产生IL-4和IL-5促进抗体的产生和体液免疫。近年研究中,发现了CD4+T细胞的新亚型,包括:T-reg、Th17、Th22细胞等。Th17细胞产生IL-17A、IL-17F、IL-22等细胞因子。IL-23是Th17细胞的维持和发展的重要因子,能够刺激Th17细胞的免疫应答。IL-23刺激Th17细胞产生促炎症因子这一过程称为IL-23/Th17轴。上述细胞因子在银屑病发布机制中均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将其作为银屑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靶点。
银屑病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各种治疗方法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局限性。对于轻度银屑病主要采用局部外用药物,如卡泊三醇、维A酸、外用糖皮质激素、来氟米特等,而中度、重度银屑病则必须采用系统性治疗,常用的系统治疗药物有甲氨蝶呤(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的推荐一线用药)、糖皮质激素、他克莫司等细胞毒类和免疫抑制类药物,这类药大多数在剂量稍大、疗程稍长时均会有严重的毒副反应,因此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对于中度、重度银屑病患者也开始采用单克隆抗体和靶向药物全身给药,如依那西普、阿达木单抗(抗TNF-α);苏金单抗(抗IL-17);乌司奴单抗(抗IL-12/IL-23),这些药物疗效非常好,但是价格极其昂贵,并不是我国工薪阶层的患者所能承受的。并且,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些患者对上述药物不产生应答,或者有些患者在使用上述药物一段时间后会产生耐受。因此,仍迫切需求开发疗效显著、毒性较小、价格低廉的银屑病系统治疗用药。近年来,我国医学工作者用中医药治疗银屑病取得了丰硕成果,从天然来源寻找治疗银屑病的药物公认为是研发此类药物的有效途径。
桑白皮(Cortex Mori)是桑科桑属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干燥根皮,性甘微苦、寒,归肺经,具有润肺平喘、利水消肿功效,主治肺热喘咳、水肿胀满尿少、面目肌肤浮肿。现代医学表明其具有防腐杀菌、抗氧化、降血糖、抗肿瘤、平喘和抗炎等作用。桑白皮常用于治疗银屑病的中药方剂中,例如CN104800361A中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由苦参、皂角、黄柏、桑白皮等原料药制成。有研究表明,桑白皮中的黄酮类成分桑根酮G和二氢黄酮类成分桑根酮O具有抗炎作用(参见,杨利红等,“桑白皮抗炎活性成分的分离及抗炎机制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第34卷第12期,2016年12月,第3008-3012页)。但是,桑白皮中的化学成分多达几百种,结构类型复杂多样,尚未阐明其治疗银屑病的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类型和作用靶点,也未见其中的单体成分桑根酮G治疗银屑病方面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采用现代药物研究方法对天然产物进行开发利用,结合大量药效学实验筛选,提供桑根酮G在制备治疗银屑病药物中的应用。
为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桑根酮G在制备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所述银屑病是寻常型银屑病、红皮型银屑病、关节型银屑病或脓疱型银屑病。
所述银屑病处于进行期、静止期或消退期。
所述药物抑制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
所述药物减轻皮肤炎症反应,降低皮损程度,缓解皮肤红斑、鳞屑和浸润。
所述药物降低或抑制细胞因子IL-17和INF-γ的过度表达。
所述药物包含桑根酮G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所述药物的剂型为口服剂型。
所述口服剂型为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或口服液。优选为片剂或胶囊剂。
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是指药物制剂领域常规的药物载体,选自填充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助悬剂、润湿剂、色素、矫味剂、溶剂、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所述填充剂包括但不限于淀粉、微晶纤维素、蔗糖、糊精、乳糖、糖粉、葡萄糖等;所述润滑剂包括但不限于硬脂酸镁、硬脂酸、氯化钠、油酸钠、月桂醇硫酸钠、泊洛沙姆等;所述粘合剂包括但不限于水、乙醇、淀粉浆、糖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等;所述崩解剂包括但不限于淀粉泡腾混合物即碳酸氢钠和枸橼酸、酒石酸、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等;所述助悬剂包括但不限于多糖如金合欢胶、琼脂、藻酸、纤维素醚和羧甲基甲壳酯等;所述溶剂包括但不限于水、平衡的盐溶液等。
可以将所述药物组合物制成各种固体口服制剂、液体口服制剂等。药剂学可接受的口服剂固体制剂有:普通片剂、分散片、肠溶片、颗粒剂、胶囊剂、滴丸、散剂等,口服液体制剂有口服液、乳剂等。
所述药物的剂型为外用剂型。
所述外用剂型为软膏剂、乳膏剂、凝胶剂、气雾剂、喷雾剂或洗剂。
上述各种剂型可以根据药物制剂领域的常规工艺制备而成。
桑根酮G可以采用生物提纯方法从含有该活性成分的桑白皮等植物中提取分离得到(参见,杨利红等,“桑白皮抗炎活性成分的分离及抗炎机制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第34卷第12期,2016年12月,第3008-3012页),也可购自市售产品。
在上文所述的医药用途中,对于桑根酮G的给药时间、给药次数和给药频率等等,需要根据病情的具体诊断结果而定,这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掌握的技术范围之内。
将对小鼠的治疗方案应用于人体上,所有药物对人的有效剂量可以通过该药物对小鼠的有效剂量进行换算,这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也是容易实现的。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在下文具体实施方式部分用药效学实验及其结果来进一步说明桑根酮G在制药领域中的新用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结合我国在天然产物研究方面的优势,首次筛选出天然产物单体桑根酮G在治疗银屑病方面的新用途。桑根酮G能够显著改善咪喹莫特诱导小鼠银屑病模型动物的皮肤炎症反应,降低皮损程度,缓解皮肤红斑、鳞屑、浸润等症状,使表皮层完整,并降低其皮损厚度。桑根酮G还能够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脾淋巴细胞上清液中银屑病相关炎症因子IL-17和INF-γ的水平。可见,桑根酮G能够有效改善银屑病模型小鼠的病情,具有开发成治疗银屑病药物的前景,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得到的常规产品。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所有在此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发明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意思相同,在此公开引用及其引用的材料都将以引用的方式被并入。
实施例:桑根酮G治疗银屑病的药效学研究
1.实验目的
考察桑根酮G对咪喹莫特致小鼠银屑病模型的影响
2.实验材料
2.1动物:SPF级BALB/c小鼠,雌性,体重200±20g,购自长沙天勤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证号:SCXK(湘)2019-0014。
2.2主要仪器:分析天平、电子天平、1mL注射器、灌胃针头、动物笼具、紫外分光光度计、酶标仪、光学显微镜等。
2.3主要药品和试剂:桑根酮G、桑根酮O(成都德思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纯度>98%)、咪喹莫特乳膏(四川明欣药业有限公司)、甲氨蝶呤(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小鼠IL-17和小鼠INF-γELISA试剂盒(R&D Systems公司)。
3.实验方法
3.1小鼠银屑病模型的建立和给药
咪喹莫特(Imiquimod)是一种小分子免疫调节剂,研究发现每天在雌性BALB/c小鼠背部裸露皮肤上涂抹5%的咪喹莫特,连续几天后就会出现银屑病样皮肤损伤和病理现象,包括皮肤表皮增厚、产生鳞屑、皮损中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等,这些特点均与人类自发的银屑病症状高度相似。
将BALB/c小鼠于室温下饲养,待其适应环境后,使用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进行麻醉(麻醉剂量为80mg/kg),剔除小鼠后背大约3×4cm大小区域的毛发。在小鼠背部裸露区域每日涂抹咪喹莫特软膏62.5mg,空白组小鼠在相应区域每日涂抹凡士林软膏62.5mg,连续处理7天。同时按照以下分组和给药量给药,每组8只小鼠:
(1)空白组:生理盐水,灌胃
(2)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
(3)甲氨蝶呤组:1mg/kg,灌胃,根据70kg体重患者的临床用剂量换算
(4)桑根酮G组:5mg/kg,灌胃
(5)桑根酮O组:5mg/kg,灌胃,桑根酮O也存在于桑白皮中,且与桑根酮G在化学结构上类似
3.2评价指标
3.2.1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在第7天时,按照PASI标准对小鼠背部皮肤的皮损情况进行评分。包括红斑、鳞屑、浸润三大指标(每个指标分数为0-4分),且三者相加的和为总积分,即综合PASI评分。0分:无;1分:轻度;2分:中度;3分:重度;4分:极重度。
3.2.2体重:在第7天时,将小鼠放置在电子天平上进行称量。
3.2.3脾指数:在第7天实验结束时,在小鼠麻醉处死后,取出小鼠脾脏组织用生理盐水洗净,洗净后用滤纸将生理盐水吸干,称取脾脏重量。
脾指数=小鼠脾脏重量/体重×100%
3.2.4皮损病理变化和表皮厚度:处死小鼠后,用剪刀将皮损部位的皮肤小心地取下,将其剪成小块。做成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观察皮损病理变化。同时选取切片上5个代表性的位点,测量其厚度,以5个位点的平均值为表皮厚度。
3.2.4 IL-17和INF-γ含量:从小鼠脾脏中收集脾淋巴细胞,培养72h后,采用ELISA法,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检测。
3.3统计学方法
结果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4.实验结果
4.1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
研究结果表明,第7天时,空白组小鼠背部皮肤表面光滑,富有光泽,无红斑、鳞屑、浸润现象。咪喹莫特模型组小鼠背部皮肤出现大面积红斑,上面有大量白色鳞屑、浸润明显,形成典型银屑病样症状。阳性对照药物甲氨蝶呤组小鼠仅略微出现红斑、鳞屑、浸润现象。桑根酮G组小鼠仅轻微出现红斑、鳞屑、浸润现象,皮损程度显著低于模型组,几乎与阳性对照组看不出明显差别。但是,桑根酮O组小鼠皮肤出现中等程度红斑,上面有较多白色鳞屑、有一定浸润现象。
如表1中所示,甲氨蝶呤组(p<0.01)和桑根酮G组(p<0.05)小鼠的综合PASI评分在统计学上显著低于模型组小鼠,表明桑根酮G显著改善咪喹莫特诱导小鼠银屑病模型动物的皮肤炎症反应,降低皮损程度,缓解皮肤红斑、鳞屑、浸润等症状,其作用效果与阳性对照药物甲氨蝶呤接近。桑根酮O组的综合PASI评分仅略低于模型组,表明其对于银屑病小鼠的皮肤损伤不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表1:桑根酮G对银屑病模型小鼠综合PASI评分的影响
Figure BDA0002594455540000081
注:*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
4.2体重和脾指数测定结果
如表2所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和甲氨蝶呤组小鼠的体重均显著减轻(p<0.05),桑根酮G组和桑根酮O组小鼠的体重与空白组小鼠几乎没有差异,说明在此剂量下的桑根酮G对小鼠体重的影响小于甲氨蝶呤,可以推测前者可能具有更小的毒副作用。
亦如表2所示,模型组小鼠的脾指数明显高于空白组,甲氨蝶呤和桑根酮G均能够显著降低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小鼠的脾指数(p<0.05),但桑根酮O模型小鼠的脾指数几乎没有影响。
表2:桑根酮G对银屑病模型小鼠体重和脾指数的影响
Figure BDA0002594455540000082
注:#p<0.05,与空白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
4.3皮损病理变化和表皮厚度
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空白组动物的皮层厚度比较薄,可以看到2-3层正常形态的细胞。模型组动物表皮棘细胞层显著增厚,出现明显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现象,血管增生扩展明显,表现出典型的银屑病样症状。与模型组相比,甲氨蝶呤组和桑根酮G组小鼠皮肤表层较为完整,仅略有角化过度。但是,桑根酮O组小鼠表皮棘细胞层显著增厚以及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现象明显。
如表3所示,结果表明,甲氨蝶呤组和桑根酮G组小鼠的表皮厚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但是桑根酮O对模型小鼠的表皮厚度不具有显著影响。
上述结果表明,桑根酮G能够使表皮层完整,并降低其皮损厚度,其效果与阳性对照药物甲氨蝶呤类似。
表3:桑根酮G对银屑病模型小鼠表皮厚度的影响
Figure BDA0002594455540000091
注:*p<0.05,与模型组比较
4.4细胞因子水平测定结果
研究认为,银屑病是一种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IL-17和IFN-γ是与银屑病相关的重要促炎性细胞因子,其在银屑病患者的原发性和获得性免疫反应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脾细胞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其中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中心。因此,这部分研究通过测定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培养物上清液中IL-17和IFN-γ的水平,以期初步发现桑根酮G治疗银屑病的初步作用机制。
如表4所示,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咪喹莫特致银屑病模型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上清液中促炎性细胞因子IL-17和IFN-γ含量明显升高,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药物甲氨蝶呤非常显著地降低了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上清液中IL-17和IFN-γ的含量(p<0.01)。桑根酮G也能够显著降低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上清液中IL-17和IFN-γ的含量(p<0.05),但其效果不如甲氨蝶呤。桑根酮G对模型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上清液中IL-17和IFN-γ的含量不具有显著影响。
上述结果提示,桑根酮G可能是通过抑制IL-17和IFN-γ等与银屑病相关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发挥其抗银屑病的作用,桑根酮G和桑根酮O之间的作用差异也可能与其特异性针对的细胞因子不同有关。
表4:桑根酮G对银屑病模型小鼠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Figure BDA0002594455540000092
注:*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
5.实验结论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桑根酮G能够显著改善咪喹莫特诱导小鼠银屑病模型动物的皮肤炎症反应,降低皮损程度,缓解皮肤红斑、鳞屑、浸润等症状,使表皮层完整,并降低其皮损厚度。桑根酮G还能够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脾淋巴细胞上清液中银屑病相关炎症因子IL-17和INF-γ的水平。可见,桑根酮G能够有效改善银屑病模型小鼠的病情,具有开发成治疗银屑病药物的前景,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此外,有趣的是,尽管桑根酮O与桑根酮G同样来源于桑白皮,且化学结构以及部分药理学活性(例如,抗炎作用)类似,但是桑根酮O在咪喹莫特致小鼠银屑病模型中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抗银屑病作用。发明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桑根酮G和桑根酮O的取代基在桑根酮化学结构骨架上的位置不同所致,这些差异提示,可能无法通过简单的结构相似性预测桑根酮类化合物的抗银屑病作用,本发明首次发现的桑根酮G的抗银屑病活性具有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这对今后研究此类药物的构效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在上述动物实验中,未观察到桑根酮G存在明显的不良反应,实验动物对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桑根酮G在制备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银屑病是寻常型银屑病、红皮型银屑病、关节型银屑病或脓疱型银屑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银屑病处于进行期、静止期或消退期。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抑制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减轻皮肤炎症反应,降低皮损程度,缓解皮肤红斑、鳞屑和浸润。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降低或抑制细胞因子IL-17和INF-γ的过度表达。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包含桑根酮G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为口服剂型或外用剂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服剂型为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或口服液。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剂型为软膏剂、乳膏剂、凝胶剂、气雾剂、喷雾剂或洗剂。
CN202010705264.2A 2020-07-21 2020-07-21 桑根酮g在制备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Pending CN1117438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05264.2A CN111743891A (zh) 2020-07-21 2020-07-21 桑根酮g在制备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05264.2A CN111743891A (zh) 2020-07-21 2020-07-21 桑根酮g在制备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43891A true CN111743891A (zh) 2020-10-09

Family

ID=72710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05264.2A Pending CN111743891A (zh) 2020-07-21 2020-07-21 桑根酮g在制备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43891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32368A (zh) * 2022-02-28 2022-05-06 哈尔滨博达森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包含升麻皂苷的药物组合物
CN114796194A (zh) * 2022-05-27 2022-07-29 澳门大学 来源于桑属植物的DA加合物在制备β-G抑制剂中的应用
CN114869902A (zh) * 2022-05-09 2022-08-09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一种包含维甲酸和京尼平苷的治疗银屑病的药物组合物
CN117582444A (zh) * 2023-10-12 2024-02-23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Gs-9620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52269A (zh) * 2013-06-17 2016-03-30 尤妮金公司 用于关节健康的组合物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52269A (zh) * 2013-06-17 2016-03-30 尤妮金公司 用于关节健康的组合物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RISTINA ALBANESI等: "Resident skin cells in psoriasis: a special look at the pathogenetic functions of keratinocytes", 《CLINICS IN DERMATOLOGY》 *
SEONG EUN JIN等: "Anti-Allergic and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Kuwanon G and Morusin on MC/9 Mast Cells and HaCaT Keratinocytes", 《MOLECULES》 *
古仕明等: "《外科护理学》", 31 July 2019,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李伯埙: "《现代实用皮肤病学》", 31 January 2007,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范永升等: "《中医免疫病学》", 31 December 2018,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32368A (zh) * 2022-02-28 2022-05-06 哈尔滨博达森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包含升麻皂苷的药物组合物
CN114869902A (zh) * 2022-05-09 2022-08-09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一种包含维甲酸和京尼平苷的治疗银屑病的药物组合物
CN114796194A (zh) * 2022-05-27 2022-07-29 澳门大学 来源于桑属植物的DA加合物在制备β-G抑制剂中的应用
CN114796194B (zh) * 2022-05-27 2024-05-10 澳门大学 来源于桑属植物的da加合物的应用
CN117582444A (zh) * 2023-10-12 2024-02-23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Gs-9620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17582444B (zh) * 2023-10-12 2024-04-30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Gs-9620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43891A (zh) 桑根酮g在制备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CN1078079C (zh) 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的药物制备方法
EP2450046B1 (en) A medicinal composi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bronchiti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CN101310751B (zh) 一种具有益气养血作用的药物组合物的检测方法
WO2023065376A1 (zh) 一种包含落新妇苷和/或其异构体的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银屑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US20100040714A1 (en) Asthma/Allergy Therapy that Targets T-lymphoctyes and/or Eosinophils
CN111166734A (zh) 萘醌类物质治疗病原性生物引起的肺炎的用途
CN102526573A (zh) 一种治疗儿童感冒的药物
CN104940479A (zh) 一种治疗ad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2319291A (zh) 一种构树叶总酚酸提取物及其在制备抗癌药物中的应用
CN114869902B (zh) 一种包含维甲酸和京尼平苷的治疗银屑病的药物组合物
CN103494928A (zh) 一种复方鱼腥草制剂的制备方法
US20040241184A1 (en) Fermentation product of cyptoporous volvatus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e
US20230398168A1 (en) Use of effective part extract of monochasma savatieri in preparation of drug for treating inflammatory disease or tumor
CN105125635A (zh) 一种能增强免疫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5616432B (zh) 三七皂苷r4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过敏性鼻炎药物方面的用途
CN115531407B (zh) 一种治疗银屑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剂和用途
CN109303785B (zh) 一种党参炔苷类似化合物在制备治疗心率失常药物中的应用
CN105663150B (zh) 一种苯丙素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治疗炎症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6074579B (zh) 一种苯丙素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炎症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1983637B (zh) 天花粉皂苷及其在制备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药物中的用途
CN105708845B (zh) 一种苯丙素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治疗炎症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1879214B (zh) 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68454A (zh) 一种具有预防和治疗hiv/aids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91349B (zh) 一种忍冬硫酸酯皂苷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