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31896A - 片材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 Google Patents

片材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31896A
CN111731896A CN201911142175.5A CN201911142175A CN111731896A CN 111731896 A CN111731896 A CN 111731896A CN 201911142175 A CN201911142175 A CN 201911142175A CN 111731896 A CN111731896 A CN 1117318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conveying
nip portion
guide
convey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4217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731896B (zh
Inventor
丸山真司
山本干夫
曾我直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T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7318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318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7318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318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9/00Registering, e.g. orientating, articles; Devices therefor
    • B65H9/004Deskewing sheet by abutting against a stop, i.e. producing a buckling of the sheet
    • B65H9/006Deskewing sheet by abutting against a stop, i.e. producing a buckling of the sheet the stop being formed by forwarding means in stand-b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 B65H5/062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between rollers or ba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36Article guides or smoothers, e.g. movable in ope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9/00Registering, e.g. orientating, articles; Devic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9/00Registering, e.g. orientating, articles; Devices therefor
    • B65H9/004Deskewing sheet by abutting against a stop, i.e. producing a buckling of the sheet
    • B65H9/008Deskewing sheet by abutting against a stop, i.e. producing a buckling of the sheet the stop being formed by reversing the forward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30Orientation, displacement, position of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32Orientation of handled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4Roller pai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5Roller assembly, particular roller arrang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60Other elements in face contact with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63Oscillating, pivoting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face of material, e.g. diver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60Other elements in face contact with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64Other elements in face contact with handled material reciprocating perpendicularly to face of material, e.g. push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60Other elements in face contact with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69Other means designated for special purpose
    • B65H2404/693Retractable guiding means, i.e. between guiding and non guiding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20Location in sp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06Office-type machines, e.g. photocopier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片材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实施方式的片材输送装置具有对位机构和输送宽度可变机构。对位机构通过将沿着输送路径所输送的片材碰触于夹持部来整理所述片材的前端的位置。输送宽度可变机构设置在所述片材的输送方向上的所述夹持部的上游位置。输送宽度可变机构使所述片材碰触于所述夹持部时的所述夹持部附近的所述输送路径的宽度比所述片材碰触于所述夹持部之后通过所述夹持部时的所述夹持部附近的所述输送路径的宽度大。

Description

片材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片材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背景技术
图像形成系统(例如MFP)具备沿着输送路径输送片材的片材输送装置。片材输送装置具备对位机构,该对位机构进行校正沿着输送路径输送的片材的倾斜的对位处理。例如,对位处理是通过使片材碰触于一对停止的辊的夹持部而使片材挠曲来进行的。但是,若进行对位处理时片材的倾斜量(歪斜)过大,则使片材挠曲时存在片材斜向起伏的情况。若在片材斜向起伏的状态下利用一对辊来输送片材,则有可能在片材上发生褶皱、折痕等片材损坏。
发明内容
实施方式的片材输送装置具有对位机构和输送宽度可变机构。对位机构通过将沿着输送路径所输送的片材碰触于夹持部来整理所述片材的前端的位置。输送宽度可变机构设在所述片材的输送方向上的所述夹持部的上游位置。输送宽度可变机构使所述片材碰触于所述夹持部时的所述夹持部附近的所述输送路径的宽度比所述片材碰触于所述夹持部之后通过所述夹持部时的所述夹持部附近的所述输送路径的宽度大。
另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在片材上形成图像,并具备上述片材输送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的一例的主视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片材输送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图3是从第二输送正交方向的一侧观察实施方式的片材输送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图(图2中的箭头III的视图)。
图4是在比较例中笔直地输送片材时的片材的挠曲的说明图。图4的(a)是片材进入夹持部之前的图。图4的(b)是片材碰触到夹持部而挠曲的状态的图。
图5是在比较例中斜向倾斜输送片材时的片材的挠曲的说明图。图5的(a)是片材进入夹持部之前的图。图5的(b)是片材碰触到夹持部而挠曲的状态的图。
图6是实施方式的片材的对位动作的说明图。
图7是实施方式的片材的输送动作的说明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片材输送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片材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进行说明。在各图中,对于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各图中,为了便于观察,夸大或者简化各部件的尺寸以及形状。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系统1的一例的主视图。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系统1包括图像形成装置2和后处理装置3。图像形成装置2在纸张等片材状的介质(以下称为“片材”)上形成图像。后处理装置3对从图像形成装置2输送的片材进行后处理。后处理装置3是“片材处理装置”的一例。
图像形成装置2具备控制面板11、扫描部12、打印部13、供纸部14、排纸部15以及图像形成控制部16。
控制面板11具备受理用户的操作的各种按键。例如,控制面板11受理与片材的后处理的种类相关的输入。控制面板11将与所输入的后处理的种类相关的信息传送至后处理装置3。
扫描部12具备读取复印对象物的图像信息的读取部。扫描部12将读取到的图像信息传送至打印部13。
打印部13基于从扫描部12或者外部设备发送的图像信息,利用色调剂等显影剂形成输出图像(以下称为“色调剂图像”)。打印部13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片材的表面上。打印部13对转印到片材的色调剂图像加热并施加压力而使色调剂图像定影于片材。
供纸部14配合打印部13形成色调剂图像的定时,将片材一张一张地供给到打印部13。
排纸部15将从打印部13排出的片材输送至后处理装置3。
图像形成控制部16控制图像形成装置2的整体动作。即,图像形成控制部16控制控制面板11、扫描部12、打印部13、供纸部14以及排纸部15。图像形成控制部16由包括CPU、ROM以及RAM的控制电路所形成。
接下来,对后处理装置3进行说明。
后处理装置3与图像形成装置2相邻配置。后处理装置3对从图像形成装置2输送的片材执行通过控制面板11被指定的后处理。例如,后处理是装订处理或排序处理。后处理装置3具备待机部21、处理部22、排出部23以及后处理控制部24。在实施方式中,片材从图像形成装置2被输送至排出部23。
待机部21使从图像形成装置2输送的片材暂时滞留(缓冲)。例如,在处理部22中进行在前的片材的后处理期间,待机部21使后续的多张片材待机。待机部21配置在处理部22的上方。若处理部22中在前片材的后处理结束,则待机部21使滞留着的片材朝向处理部22下落。
处理部22对片材进行后处理。例如,处理部22对齐多张片材。处理部22对对齐的多张片材进行装订处理。由此,多张片材被订在一起。处理部22将进行后处理后的片材排出至排出部23。
排出部23具备固定托盘23a和可动托盘23b。固定托盘23a设于后处理装置3的上部。可动托盘23b设于后处理装置3的侧部。排序处理后的片材被排出到固定托盘23a以及可动托盘23b。
后处理控制部24控制后处理装置3的整体动作。即,后处理控制部24控制待机部21、处理部22以及排出部23。后处理控制部24由包括CPU、ROM以及RAM的控制电路所形成。
例如,后处理控制部24切换控制处理模式和非处理模式(通常模式)。这里,处理模式是指对片材进行后处理的模式。例如,在处理模式中包括排序模式以及装订模式。非处理模式是指不对片材进行后处理而直接输送片材的模式。
控制面板11具备能够选择处理模式和非处理模式的模式选择部(操作部,未图示)。例如,模式选择部是设于控制面板11的按钮。用户通过在模式选择时选择“处理模式”并按下按钮,而使后处理控制部24对片材进行后处理。另一方面,用户通过在模式选择时选择“非处理模式”并按下按钮,使后处理控制部24不对片材进行后处理而直接排出片材。
接下来,对片材输送装置进行说明。
图像形成系统1具备片材输送装置30(参照图2)。在实施方式中,片材输送装置30设于图像形成装置2。片材输送装置30配置在供纸部14与打印部13之间。片材输送装置30校正从供纸部14朝向打印部13输送的片材的倾斜。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片材输送装置30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图2示出导向件51前端部抵接于第二限制凸部57的状态。如图2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2(参照图1)的内部设有输送路径31。片材输送装置30具备对位机构40、输送宽度可变机构50以及输送机构60。
首先,对输送路径31进行说明。
输送路径31沿着铅直面设置。沿着输送路径31从下方向上方输送片材。经由片材输送装置30从供纸部14(例如供纸盒32)向打印部13(例如,图像形成部)输送片材。下面,在片材的输送方向Vs(以下称为“片材输送方向Vs”)上,将供纸部14侧(图2的纸面下侧)设为“上游侧”。另外,在片材输送方向Vs上,将打印部13侧(图2的纸面上侧)设为下游侧。
下面,将在沿着输送路径31输送的片材的片材面内与片材输送方向Vs正交的方向V1(图2的纸面进深方向)称为“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下面,将分别与片材输送方向Vs以及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正交的方向V2(图2的纸面左右方向)称为“第二输送正交方向V2”。
在图2中,附图标记32表示供纸盒,附图标记33表示拾取辊,附图标记34表示中间转印带,附图标记35表示支承辊,附图标记36表示张力辊,附图标记37表示二次转印辊。
供纸盒32收容片材S。
拾取辊33从供纸盒32取出片材S。
中间转印带34、支承辊35、张力辊36以及二次转印辊37构成打印部13。
支承辊35支承中间转印带34。
二次转印辊37夹着中间转印带34与支承辊35对置。
接下来,对输送机构60进行说明。
在片材输送方向Vs上,输送机构60设于对位机构40的上游位置。输送机构60具备输送辊对61、62和片材输送用电机63。
输送辊对61、62靠近拾取辊33配置。输送辊对61、62具备互相对置的第一输送辊61以及第二输送辊62。第一输送辊61被片材输送用电机63驱动。第二输送辊62随着第一输送辊61的旋转而旋转(从动旋转)。输送辊对61、62朝向输送路径31的下游侧输送从拾取辊33供给的片材。各输送辊61、62在使片材通过对位辊对41、42的夹持部44时,通过抵接于片材来输送片材。各输送辊61、62在将片材碰触于夹持部44时,通过抵接于片材来输送片材。
在图2中,附图标记70表示输送导向壁,附图标记71表示直线状导向壁,附图标记72表示弯曲状导向壁。
输送导向壁70在拾取辊33与输送辊对61、62之间形成输送路径31。
直线状导向壁71在输送辊对61、62与对位辊对41、42之间形成输送路径31。直线状导向壁71沿着片材输送方向Vs延伸为直线状。
弯曲状导向壁72在与直线型输送导向壁70之间形成输送路径31。弯曲状导向壁72在靠近输送辊对61、62的位置上形成片材的挠曲空间73。弯曲状导向壁72在从直线状导向壁71远离的方向上呈凸起弯曲。
图3是从第二输送正交方向V2的一侧观察实施方式的片材输送装置30的主要部分的图(图2中的箭头III的视图)。在图3中,省略各输送导向壁70等的图示。
如图3所示,第一输送辊61固定于第一输送轴65(旋转轴)。第一输送辊61沿着第一输送轴65隔开间隔而配置有两个。两个第一输送辊61隔着第一输送正交方向中心线C1而配置。第一输送轴65在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上延伸为直线状。第一输送轴65在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上比片材S长。第一输送轴65的两端部通过未图示的轴承能够旋转地支承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第一输送轴65连结于片材输送用电机63。片材输送用电机63旋转驱动第一输送轴65。
如图2所示,第二输送辊62固定于与第一输送轴65平行地延伸的第二输送轴66(旋转轴)。第二输送辊62与第一输送辊61对置并配置两个。第二输送轴66的两端部通过未图示的轴承能够旋转地支承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
在图3中,附图标记L1表示片材输送方向Vs上的片材的长度,附图标记L2表示片材输送路径长度。这里,片材输送路径长度L2是指片材输送方向Vs上的第一输送辊61的中心轴线与第一对位辊41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片材输送路径长度L2比片材的长度L1短(L2<L1)。
接下来,对于对位机构40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对位机构40具备对位辊对41、42和对位用电机43。
在片材输送方向Vs上,对位辊对41、42设于输送辊对61、62与二次转印辊37(支承辊35)之间。对位辊对41、42具备互相对置的第一对位辊41以及第二对位辊42。第一对位辊41以及第二对位辊42互相抵接而形成夹持部44。对位机构40通过将沿着输送路径31输送的片材碰触于夹持部44来整理片材的前端的位置。这里,片材的前端的位置是指在片材输送方向Vs上为片材下游端的位置。
第一对位辊41是被对位用电机43驱动的驱动辊。第一对位辊41在使片材通过夹持部44时正向旋转。第一对位辊41在使片材通过夹持部44时,顺时针方向(图7的箭头R1方向)旋转(正向旋转)。第一对位辊41在片材碰触于夹持部44时反向旋转。第一对位辊41在片材碰触于夹持部44时,逆时针方向(图6的箭头R2方向)旋转(反向旋转)。
第二对位辊42是随着第一对位辊41的旋转而旋转(从动旋转)的从动辊。对位辊对41、42朝向输送路径31的下游侧输送从输送辊对61、62所供给的片材。
如图3所示,第一对位辊41固定于第一对位轴45(旋转轴)。第一对位辊41沿着第一对位轴45延伸。第一对位辊41具有将第一输送正交方向中心线C1作为对称轴而线对称的形状。在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上第一对位轴45延伸为直线状。在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上第一对位辊41比片材长。在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上第一对位轴45比第一对位辊41长。第一对位轴45的两端部通过未图示的轴承能够旋转地支承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第一对位轴45连结于对位用电机43。对位用电机43旋转驱动第一对位轴45。
如图2所示,第二对位辊42固定于与第一对位轴45平行地延伸的第二对位轴46(旋转轴)。第二对位辊42与第一对位辊41对置并配置一个。第二对位轴46的两端部通过未图示的轴承能够旋转地支承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
接下来,对输送宽度可变机构50进行说明。
在片材输送方向Vs上,输送宽度可变机构50设在夹持部44的上游位置。下面,将夹持部44附近的输送路径31的宽度称为“夹持部附近输送宽度”。在图2中,用附图标记D1表示夹持部附近输送宽度。
这里,设定通过输送辊对61、62和对位辊对41、42的虚拟直线(铅直线)。夹持部附近输送宽度是第二输送正交方向V2上的夹持部44附近的输送路径31的宽度,是指虚拟直线与导向件51前端之间的间隔。这里,导向件51前端是指片材输送方向Vs上的导向件51的上游端。输送宽度可变机构50使片材碰触于夹持部44时的夹持部附近输送宽度比片材碰触于夹持部44之后使片材通过夹持部44时的夹持部附近输送宽度大。
输送宽度可变机构50具备导向件51、位置限制部52、53以及转矩传递切断部54、55(参照图3)。
导向件51与作为驱动辊的第一对位辊41的旋转联动地动作。导向件51以第一对位轴45为中心进行摆动。导向件51与第一对位辊41同轴地进行摆动。导向件51的摆动中心与第一对位辊41的旋转中心为同轴。导向件51使第一对位辊41反向旋转时的夹持部附近输送宽度比第一对位辊41的正向旋转时的夹持部附近输送宽度大。
如图3所示,在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上,导向件51比片材S长。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上的导向件51的长度W2比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上的片材的宽度W1长(W2>W1)。导向件51具备导向件主体51a、加强肋部51b以及连结片51c。导向件主体51a、加强肋部51b以及连结片51c由同一部件一体地形成。
导向件主体51a具有在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上延伸的板状。从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观察(参照图2),导向件主体51a从第一对位轴45向外侧(第一对位辊41的径向外侧)延伸。其后,导向件主体51a弯折,并以越为径向外侧越远离输送路径31的方式延伸。
如图2所示,加强肋部51b从导向件主体51a的弯折部向与输送路径31相反侧突出。如图3所示,加强肋部51b遍及导向件主体51a的整体地在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上延伸为直线状。
连结片51c分别设于导向件主体51a的各端部。连结片51c分别连结导向件主体51a的各端部和第一对位轴45的各端部。
位置限制部52、53具备第一止动件52和第二止动件53。
第一止动件52能够与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上的导向件51的第一端部抵接。第二止动件53能够与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上的导向件51的第二端部抵接。这里,导向件51的第二端部是指与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上的导向件51的第一端部相反侧的端部。各止动件52、53固定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
各止动件52、53具备第一限制凸部56、第二限制凸部57以及连结部58。
如图2所示,第一限制凸部56以及第二限制凸部57在第二输送正交方向V2上互相隔开间隔而配置。连结部58连结第一限制凸部56以及第二限制凸部57。连结部58在第二输送正交方向V2上延伸。连结部58在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上配置在导向件51的外侧(参照图3)。
第一限制凸部56能够与导向件51前端部的输送路径31侧的面F1(以下称为“第一面F1”)抵接。第一限制凸部56设定第一对位辊41在正向旋转时的导向件51的摆动方向的终端(参照图7)。第一限制凸部56以片材能够通过夹持部44的方式,来限制第一对位辊41正向旋转时的导向件51的移动。在导向件51前端部抵接于第一限制凸部56时,第一面F1呈直线状,所述直线状是以越为片材输送方向Vs下游侧越接近直线状导向壁71的方式延伸的(参照图7)。
第二限制凸部57能够与导向件51前端部的与输送路径31相反侧的面F2(以下称为“第二面F2”)抵接。第二限制凸部57设定第一对位辊41在反向旋转时的导向件51的摆动方向的终端。第二限制凸部57以在夹持部44附近的位置上能够形成片材的挠曲空间74的方式,来限制第一对位辊41反向旋转时的导向件51的移动。在导向件51前端部抵接于第二限制凸部57时,第二面F2呈直线状,所述直线状是以越为片材输送方向Vs下游侧越远离直线状导向壁71的方式延伸的。
转矩传递切断部54、55(参照图3)在过载施加于导向件51之前中断导向件51和第一对位轴45的连接,切断转矩传递。在第一对位辊41正向旋转的情况下,导向件51前端部抵接于第一限制凸部56时,转矩传递切断部54、55切断转矩传递。由此,转矩传递切断部54、55使过载不施加于导向件51地保持导向件51前端部和第一限制凸部56的抵接状态。在第一对位辊41反向旋转的情况下,导向件51前端部抵接于第二限制凸部57时,转矩传递切断部54、55切断转矩传递。由此,转矩传递切断部54、55使过载不施加于导向件51地保持导向件51前端部和第二限制凸部57的抵接状态。
如图3所示,转矩传递切断部54、55具备第一转矩限制器54以及第二转矩限制器55。第一转矩限制器54设在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上延伸的第一对位轴45的第一端部。第二转矩限制器55设于第一对位轴45的第二端部。这里,第一对位轴45的第二端部是指与第一对位轴45的第一端部相反侧的端部。各转矩限制器54、55设于导向件51的各连结片51c与第一对位轴45的各端部之间。
接下来,对进行片材对位处理时的片材的挠曲进行说明。以下的说明是不具有实施方式的输送宽度可变机构50的比较例的说明。
图4是在比较例中笔直地输送片材时的片材的挠曲的说明图。图4的(a)是片材进入夹持部之前的图。图4的(b)是片材碰触到夹持部而挠曲的状态的图。
如图4的(a)所示,在笔直地输送片材S时,片材S的宽度方向中心线Cs与第一输送正交方向中心线C1一致。
如图4的(b)所示,在笔直地输送片材S时,片材S的起伏方向与对位辊对41、42的延伸方向(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平行。因此,片材S即使在保持起伏的状态下进入夹持部44,也不会在片材S上发生褶皱、折痕等片材损坏。
图5是在比较例中斜向倾斜输送片材时的片材的挠曲的说明图。图5的(a)是片材进入夹持部之前的图。图5的(b)是片材碰触于夹持部而挠曲的状态的图。
如图5的(a)所示,在斜向倾斜输送片材S时,片材S的宽度方向中心线Cs与第一输送正交方向中心线C1交叉。
如图5的(b)所示,在斜向倾斜输送片材S时,片材S的起伏方向与对位辊对41、42的延伸方向(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交叉。因此,片材S若在保持起伏的状态下进入夹持部44,则容易在片材S上发生褶皱、折痕等片材损坏。
接下来,对实施方式的片材的对位动作的一例进行说明。
图6是实施方式的片材的对位动作的说明图。在图6中,省略位置限制部52、53的图示。
如图6所示,若第一对位辊41反向旋转(向箭头R2方向旋转),则导向件51与第一对位辊41的反向旋转联动地向从直线状导向壁71远离的方向摆动。于是,导向件51前端部的第二面F2抵接于第二限制凸部57(参照图2)。由此,在导向件51前端部的第一面F1与直线状导向壁71之间形成片材S的挠曲空间74。即,在夹持部44附近,确保了足以进行片材S的倾斜校正的片材S的挠曲空间74。导向件51使第一对位辊41反向旋转时的夹持部附近输送宽度比第一对位辊41的正向旋转时的夹持部附近输送宽度大。
若第一输送辊61正向旋转,则片材S会碰触于夹持部44。若片材S碰触于夹持部44,则片材S沿着导向件51前端部的第一面F1挠曲。其后,片材S在直线状导向壁71与弯曲状导向壁72之间的空间73内挠曲。下面,对图6中的片材S的挠曲形状进行说明。从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观察,片材S以越从夹持部44为片材输送方向Vs下游侧越远离直线状导向壁71的方式延伸。其后,片材S通过弯曲状导向壁72的下游端而向下方延伸。其后,片材S与弯曲状导向壁72隔开间隔而以越为片材输送方向Vs下游侧越接近输送路径31的形成部分的方式延伸并到达输送辊对61、62的夹持部64。
这样通过导向件51前端部的第二面F2抵接于第二限制凸部57(参照图2),在夹持部44附近确保了足以进行片材S的倾斜校正的片材S的挠曲空间74。因此,即使在斜向倾斜输送片材S的情况下,也能够充分校正片材S的倾斜。
接下来,对实施方式的片材的输送动作的一例进行说明。
图7是实施方式的片材的输送动作的说明图。在图7中,省略位置限制部52、53的图示。
如图7所示,在片材S的对位动作之后,第一对位辊41正向旋转(向箭头R1方向旋转)。若第一对位辊41正向旋转,则导向件51与第一对位辊41的正向旋转联动地向接近直线状导向壁71的方向摆动。于是,导向件51前端部的第一面F1抵接于第一限制凸部56(参照图2)。由此,在导向件51前端部的第一面F1与直线状导向壁71之间形成能够使片材S通过的空间75,而不形成片材S的挠曲空间。即,在夹持部44附近,没有确保足以进行片材S的倾斜校正的片材S的挠曲空间74(参照图6)。
在进行片材S的输送动作时,第一输送辊61维持正向旋转。若第一输送辊61正向旋转且第一对位辊41正向旋转,则片材S通过夹持部44。若片材S通过夹持部44,则片材在导向件51前端的下游侧的空间73内挠曲。即,片材S在直线状导向壁71与弯曲状导向壁72之间的空间73内挠曲。下面,对图7中的片材S的挠曲形状进行说明。从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观察,片材S从夹持部44沿着第一面F1延伸为直线状。其后,片材S与弯曲状导向壁72隔开间隔,以越从导向件51前端为片材输送方向Vs下游侧就越远离直线状导向壁71的方式延伸。其后,片材与弯曲状导向壁72隔开间隔,并以越为片材输送方向Vs下游侧越接近输送路径31的形成部分的方式延伸并到达输送辊对61、62的夹持部64。
这样通过导向件51前端部的第一面F1抵接于第一限制凸部56(参照图2),在导向件51前端部的第一面F1与直线状导向壁71之间形成能够使片材S通过的空间75。在夹持部44附近没有确保足以进行片材S的倾斜校正的片材S的挠曲空间,而在导向件51前端的下游侧的位置确保了片材S的挠曲空间73。在对位动作结束之后进行片材输送动作时,通过使导向件51朝向直线状导向壁71突出而发挥作用,以使导向件51展开即将进入夹持部44的片材S。因此,在夹持部44附近消除片材S的起伏,从而片材S以保持在导向件51的第一面F1的状态被输送。由此,片材S在通过夹持部44时片材S没有起伏,从而不易在片材S上发生褶皱、折痕等片材损坏。
根据实施方式,片材输送装置30具有对位机构40和输送宽度可变机构50。对位机构40通过将沿着输送路径31输送的片材碰触于夹持部44来整理片材的前端的位置。输送宽度可变机构50设在片材输送方向Vs上的夹持部44的上游位置。输送宽度可变机构50使片材碰触于夹持部44时的夹持部附近输送宽度比片材碰触于夹持部44之后使片材通过夹持部44时的夹持部附近输送宽度大。通过以上的结构实现以下的效果。在片材碰触于夹持部44时,能够在夹持部44确保足以进行片材的倾斜校正的片材的挠曲空间74。因此,通过片材碰触于夹持部44,能够使片材充分挠曲而整理片材的前端的位置。另一方面,在使片材通过夹持部44时,导向件51发挥作用以使即将进入夹持部44的片材S展开。因此,能够在夹持部44附近消除片材的起伏,使片材以没有起伏的状态通过夹持部44。因此,能够抑制在片材上发生褶皱、折痕等片材损坏。
对位机构40具备作为驱动辊的第一对位辊41。第一对位辊41在片材碰触于夹持部44时反向旋转。第一对位辊41在使片材通过夹持部44时正向旋转。通过以上的结构实现以下的效果。通过利用第一对位辊41的反向旋转以及正向旋转的简单结构,能够抑制在片材上发生褶皱、折痕等片材损坏。
输送宽度可变机构50具备与第一对位辊41的旋转联动地动作的导向件51。导向件51使第一对位辊41反向旋转时的夹持部附近输送宽度比第一对位辊41正向旋转时的夹持部附近输送宽度大。通过以上的结构实现以下的效果。与将导向件51与第一对位辊41的旋转分开而单独动作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装置结构。
除此之外,导向件51通过与第一对位辊41同轴地进行摆动,实现以下的效果。与将导向件51以与第一对位辊41不同的轴进行摆动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装置结构。
导向件51通过形成为沿着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比片材长而实现以下的效果。与导向件51形成为沿着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小于或等于片材的长度的情况相比,即使在斜向倾斜输送片材的情况下,也容易利用导向件51遍及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上的片材整体地保持片材。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消除片材的起伏,从而更有效地抑制在片材上发生褶皱、折痕等片材损坏。
输送宽度可变机构50通过具备在第一对位辊41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时限制导向件51的位置的位置限制部52、53,而实现以下的效果。在片材碰触于夹持部44时和片材通过夹持部44时,能够分别将夹持部附近输送宽度设定为特定的宽度。即,在片材碰触于夹持部44时和片材通过夹持部44时,夹持部附近输送宽度之差不易产生偏差。因此,能够抑制片材起伏的校正程度的偏差,从而更有效地抑制在片材上发生褶皱、折痕等片材损坏。
位置限制部52、53具备第一止动件52和第二止动件53。第一止动件52能够与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上的导向件51的第一端部抵接。第二止动件53能够与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上的导向件51的第二端部抵接。通过以上的结构实现以下的效果。与位置限制部52、53具备仅能够与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上的导向件51的一端部抵接的止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通过第一止动件52以及第二止动件53分别稳定地保持导向件51。即,在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上,夹持部附近输送宽度之差不易产生偏差。因此,能够抑制片材起伏的校正程度的偏差,从而更有效地抑制在片材上发生褶皱、折痕等片材损坏。
片材输送装置30还具备设置在片材输送方向Vs上的对位机构40的上游位置的第一输送辊61。第一输送辊61在片材通过夹持部44时和片材碰触于夹持部44时分别输送片材。通过以上的结构实现以下的效果。通过利用第一输送辊61的旋转的简单结构,能够抑制在片材上发生褶皱、折痕等片材损坏。
输送路径31通过沿着铅直面设置,而实现以下的效果。在具有沿着铅直面的输送路径31的片材输送装置30中,能够抑制在片材上发生褶皱、折痕等片材损坏。
下面,对变形例进行说明。
输送路径31不限于沿着铅直面设置的情况。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片材输送装置130的主要部分的示意图。
如图8所示,输送路径131也可以沿着水平面设置。输送宽度可变机构150也可以具备设于输送路径131的上方的导向件151。输送宽度可变机构150也可以具备将导向件151支撑为摆动自如的支轴159。导向件151也可以将与第一对位辊41(第一对位轴45)不同的轴的支轴159作为中心进行摆动。
根据本变形例,在片材碰触于夹持部44时,导向件151被挠曲的片材S(实线)抬起来。因此,能够在夹持部44附近使片材S充分挠曲而整理片材S的前端的位置。另一方面,在片材通过夹持部44时,导向件151通过重力(自重)从上方按压片材S(虚线)。因此,能够在夹持部44附近消除片材的起伏,从而使片材S以没有起伏的状态通过夹持部44。因此,能够抑制在片材S上发生褶皱、折痕等片材损坏。
接下来,对实施方式的其他变形例进行说明。
片材输送装置30不限于配置在供纸部14与打印部13之间的情况。例如,片材输送装置30也可以配置在片材翻转部位的附近。片材输送装置30可以设置在图像形成系统(图像形成装置、后处理装置)中的输送路径的任意一个上。
导向件51不限于与第一对位辊41的旋转联动地动作。例如,导向件51也可以与第一对位辊41的旋转分开而单独动作。例如,片材输送装置30还可以具备控制导向件51的动作的控制部。
导向件51不限于摆动。导向件51也可以进退移动。例如,导向件51也可以进行动作以使第一对位辊41反向旋转时的夹持部附近输送宽度比第一对位辊41正向旋转时的夹持部附近输送宽度大。
第一对位辊41不限于在片材碰触于夹持部44时进行反向旋转的情况。例如,第一对位辊41也可以在片材碰触于夹持部44时停止。例如,第一对位辊41也可以在片材通过夹持部44之后进行反向旋转。例如,片材输送装置30也可以具备控制第一对位辊41的旋转的控制部。
对位机构40不限于具备对位辊对41、42的情况。例如,对位机构40也可以具备对位辊和衬垫(辊抵接部件)。例如,对位机构40也可以具备至少一个旋转体。
输送机构60不限于具备输送辊对61、62的情况。例如,输送机构60也可以具备输送辊和衬垫(辊抵接部件)。例如,输送机构60也可以具备至少一个旋转体。
导向件51不限于在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上比片材长的情况。例如,导向件51也可以为在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上小于等于片材的长度。例如,导向件51也可以在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上隔开间隔而配置有多个。例如,在第一输送正交方向V1上延伸的板,在板的延伸方向上隔开间隔而设置有多个作为导向件51的肋部。导向件51的配置数量以及配置位置也可以根据规格要求进行变更。
对位辊不限于配置一个。对位辊也可以配置两个以上。对位辊的配置数量以及配置位置也可以根据规格要求进行变更。
输送辊不限于配置两个。输送辊也可以配置一个或三个以上。输送辊的配置数量以及配置位置也可以根据规格要求进行变更。
根据以上说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片材输送装置30具有对位机构40和输送宽度可变机构50。对位机构40通过将沿着输送路径31输送的片材碰触于夹持部44来整理片材的前端的位置。输送宽度可变机构50设置在片材输送方向Vs上的夹持部44的上游位置。输送宽度可变机构50使片材碰触于夹持部44时的夹持部附近输送宽度比片材碰触于夹持部44之后使片材通过夹持部44时的夹持部附近输送宽度大。通过以上的结构实现以下的效果。在片材碰触于夹持部44时,能够在夹持部44附近确保足以进行片材的倾斜校正的片材的挠曲空间74。因此,通过片材碰触于夹持部44,能够使片材充分挠曲而整理片材的前端的位置。另一方面,在使片材通过夹持部44时,导向件51发挥作用以使即将进入夹持部44的片材S展开。因此,能够在夹持部44附近消除片材的起伏,从而使片材以没有起伏的状态通过夹持部44。因此,能够抑制在片材上发生褶皱、折痕等片材损坏。
虽然说明了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示例而提出的,并非旨在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进行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被包括在发明的范围和宗旨中,同样地被包括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对位机构,通过将沿着输送路径输送的片材碰触于夹持部来整理所述片材的前端的位置;以及
输送宽度可变机构,设置在所述片材的输送方向上的所述夹持部的上游位置,并使所述片材碰触于所述夹持部时的所述夹持部的附近的所述输送路径的宽度比所述片材碰触于所述夹持部之后通过所述夹持部时的所述夹持部的附近的所述输送路径的宽度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位机构具备驱动辊,在所述片材碰触于所述夹持部时所述驱动辊反向旋转,在所述片材通过所述夹持部时所述驱动辊正向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宽度可变机构具备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与所述驱动辊的旋转联动地动作,并使所述驱动辊反向旋转时的所述夹持部的附近的所述输送路径的宽度比所述驱动辊正向旋转时的所述夹持部的附近的所述输送路径的宽度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件形成为沿着与所述片材的输送方向正交的第一输送正交方向比所述片材更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宽度可变机构还具备位置限制部,所述位置限制部在所述驱动辊正向旋转时和反向旋转时限制所述导向件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限制部具备第一止动件和第二止动件,所述第一止动件能够与所述第一输送正交方向上的所述导向件的第一端部抵接,所述第二止动件能够与所述第一输送正交方向上的所述导向件的第二端部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片材输送装置还具备:
输送辊,设置在所述片材的输送方向上的所述对位机构的上游位置,在使所述片材通过所述夹持部时和使所述片材碰触于所述夹持部时,所述输送辊分别输送所述片材。
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路径沿着铅直面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路径沿着水平面设置,
所述输送宽度可变机构具备:导向件,配置在所述输送路径的上方;以及支轴,将所述导向件支承为摆动自如。
10.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在片材上形成图像,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系统具备权利要求1~9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
CN201911142175.5A 2019-03-25 2019-11-20 片材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Active CN1117318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363,484 2019-03-25
US16/363,484 US20200307934A1 (en) 2019-03-25 2019-03-25 Sheet alignment in sheet conveying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31896A true CN111731896A (zh) 2020-10-02
CN111731896B CN111731896B (zh) 2023-10-24

Family

ID=688408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42175.5A Active CN111731896B (zh) 2019-03-25 2019-11-20 片材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20200307934A1 (zh)
EP (1) EP3715292B1 (zh)
CN (1) CN111731896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17858A (ja) * 1986-10-31 1988-05-21 Canon Inc シ−ト給送案内装置
US4936567A (en) * 1987-03-09 1990-06-26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Sheet transport apparatus
US5362041A (en) * 1992-04-16 1994-11-08 Fuji Xerox Co., Ltd. Sheet registering unit for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5200167A (ja) * 2004-01-16 2005-07-28 Kyocera Mita Corp シート排出装置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31403A (ja) * 2005-11-10 2007-05-31 Fuji Xerox Co Ltd シート整合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746625A (zh) * 2008-12-18 2010-06-2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偏斜修正装置及记录装置
US20100237554A1 (en) * 2009-03-19 2010-09-2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2556705A (zh) * 2010-11-30 2012-07-11 佳能株式会社 片材输送装置和成像装置
US20160060058A1 (en) * 2014-08-29 2016-03-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6054568A (zh) * 2015-04-09 2016-10-26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49561A (ja) * 1982-09-14 1984-03-22 Mita Ind Co Ltd 複写紙の搬送方法
JP2651602B2 (ja) * 1988-07-29 1997-09-10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給紙装置
JP3173071B2 (ja) 1991-10-31 2001-06-0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用紙搬送装置
US5933697A (en) * 1994-03-24 1999-08-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curl generating means
EP1156001B1 (en) 2000-05-17 2011-06-1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medium transport unit
JP4047562B2 (ja) * 2001-08-31 2008-02-13 リコープリンティング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シート斜行矯正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6805347B2 (en) 2002-11-18 2004-10-1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eskew mechanism and method
JP5127472B2 (ja) * 2008-01-22 2013-01-23 株式会社東芝 シート搬送装置
JP2011016658A (ja) * 2009-06-11 2011-01-27 Ricoh Co Ltd シート搬送装置、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570810B2 (ja) 2014-03-03 2019-09-0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用紙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055862A (ja) * 2017-09-22 2019-04-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17858A (ja) * 1986-10-31 1988-05-21 Canon Inc シ−ト給送案内装置
US4936567A (en) * 1987-03-09 1990-06-26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Sheet transport apparatus
US5362041A (en) * 1992-04-16 1994-11-08 Fuji Xerox Co., Ltd. Sheet registering unit for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5200167A (ja) * 2004-01-16 2005-07-28 Kyocera Mita Corp シート排出装置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31403A (ja) * 2005-11-10 2007-05-31 Fuji Xerox Co Ltd シート整合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746625A (zh) * 2008-12-18 2010-06-2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偏斜修正装置及记录装置
US20100237554A1 (en) * 2009-03-19 2010-09-2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2556705A (zh) * 2010-11-30 2012-07-11 佳能株式会社 片材输送装置和成像装置
US20160060058A1 (en) * 2014-08-29 2016-03-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6054568A (zh) * 2015-04-09 2016-10-26 佳能株式会社 成像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31896B (zh) 2023-10-24
US11820623B2 (en) 2023-11-21
US20210395030A1 (en) 2021-12-23
US20200307934A1 (en) 2020-10-01
EP3715292B1 (en) 2021-12-22
EP3715292A1 (en) 2020-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33007B2 (en) Sheet material convey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heet processing device
US8939878B2 (en) Sheet fol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063309B2 (ja) シート積載装置、シート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5786829B2 (ja) 排紙装置、用紙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10947077B2 (en) Sheet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heet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US8870175B2 (en) Sheet stack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786840B2 (ja) 用紙積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8899579B2 (en)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688025B2 (en)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having punch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479439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9422123B (zh) 片材处理装置
JP3695231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US5449163A (en) Full productivity high performance inverter
CN111731896A (zh) 片材输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US11685627B2 (en) Post-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US11434094B2 (en) Sheet conve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21120328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081665A (ja) 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070374A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12066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42726B2 (ja) 中間搬送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7354527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09062109A (ja) 自動原稿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4803669A (zh) 片材后处理装置
JP2020045244A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